脱水读 >  天涯 >  未知学院 >  逐句细谈《黄帝内经》懂规律,让健康更自然~

逐句细谈《黄帝内经》懂规律,让健康更自然~

楼主:古道大夫  时间:2021-01-06 03:12:10
逐句细谈《黄帝内经》——~~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
这里的之是和的意思~
气是阳,血是阴,或者说男是阳,女是阴~~

楼主:古道大夫  时间:2021-01-06 03:12:10
逐句细谈《黄帝内经》——~~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左是阳,右是阴~
为什么说是阴阳之道路呢?
这里说的是,面朝南,左侧是东~
太阳从左升起,从右方下降~
所以说,左右者, 阴阳之道路也~
这是用具体的方位来分阴阳~~
左就是属阳,右就是属阴~~

楼主:古道大夫  时间:2021-01-06 03:12:10
逐句细谈《黄帝内经》——~~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阴阳用水火来类比形容~~
能够代表阳的,最合适的就是火了~~
那么阴就是水了~~
所以阴阳用什么征象看得出来呢~~~
就看看水和看看火吧。
火的特性是热性的,是向上的~~
水的特性的寒凉的,是向下的~
水是往低处流的嘛~
所以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是从特性的角度来说~~~

楼主:古道大夫  时间:2021-01-06 03:12:10
逐句细谈《黄帝内经》——~~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万物的开始和发生~
都是从阴阳开始~
在最开始就谈到了。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人和当前这个自然界~
犹如人体的细胞和人~~
一切事物的产生、消亡,中间的任何的变化,那都是出于阴阳~

楼主:古道大夫  时间:2021-01-06 03:12:10
逐句细谈《黄帝内经》——~~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阴是藏于内的,阴是主内,是替阳守护于内~
有了阴守内,才可以使阳不浮于外~~
且不耗散于外~~
这就是一种相互关系~
阴之使,使就是作用,发挥作用~
阳在外,是阴在内发挥作用的表现~~
阴藏在里面,阳气在外面,就是守护着阴~~
或者说,有阳气在外守护着,阴气就可以不滑脱~~
如果没有阳气在外守护着,阴精也就不能藏于内~
比如:
阳虚则滑精,气虚则自汗~~~
滑精和自汗,都是阴精脱失的表现~~~
但是原因是阳气不能发挥作用~
不能固守~~~
阳气不能发挥作用了,阴精就滑脱了~~~

楼主:古道大夫  时间:2021-01-06 03:12:10
逐句细谈《黄帝内经》——~~法阴阳奈何~~
这里的法是效法,仿效的意思~
效法自然阴阳的规律,我们应该怎么来养生呢?

楼主:古道大夫  时间:2021-01-06 03:12:10
逐句细谈《黄帝内经》——~~阳盛则身热,腠理闭~~
阳主热,
阳气旺盛,可以使身体热~
身体发热,腠理闭~
那么为什么发热就闭了呢~
大家都知道,发热了,身体出汗,腠理就该是打开了~
为什么说腠理闭呢?
这里是说病理上了~
阳盛,指的阳邪亢盛~
那么卫阳之气失常~
卫气的功能有管腠理开合的作用~
不能正常的开合~
毛孔就不能正常的开合~
闭塞了不能开合,就会越发的热~
说阳盛则热,是说的阳邪旺盛~
本身有热,正常是需要正常散发出来的~
通过汗液散发了,身体就会恢复正常了~
可是开合时常,闭在里面了,就会出问题~~~
夏天来了,容易中暑~
这个中暑就是这么一回事~
暑热侵入人体~
导致阳邪盛,但是腠理闭合了~
表现就是不出汗,然后就出现头晕等,中暑了~
而大家有过经历就应该知道,对于中暑了的人~
其实部分轻一些的,用芳香宣发之类的,疏通宣发肺气~~~
上焦气通,正常出一点汗,然后就好啦~~
楼主:古道大夫  时间:2021-01-06 03:12:10
逐句细谈《黄帝内经》——~~喘麤(粗)为之俛抑,汗不出而热~~
这个就是刚才说的那个阳盛了的症状。
意思就是说喘气,发热,无汗~~
汗不出而热~
腠理闭合了,自然就不会出汗~~
越是不出汗,郁结于内,越是发热~
热旺盛了就会消耗体内的津液~~~

楼主:古道大夫  时间:2021-01-06 03:12:10
逐句细谈《黄帝内经》——~~齿干以烦冤(闷),腹满,死,能(耐)冬不能夏~~
也就是津液耗损到一定的程度~
牙齿干了~
牙齿是肾气所主,牙齿干了~
这代表着阳邪已经进入到肾~
进入肾开始耗损人体的真阴,或者说元阴了~
这种就是比较重的了~
以烦冤(闷),这里有必要说一下。
大家要注意一点,在黄帝内经里有几个字是通用的~
冤、俛、闷、懑,
这几个字,都属于在流传过程中的一些笔误~
意思就是闷的意思~
以烦闷,就是说使得气机不通畅~
同时还有层意思,是阳邪耗损津液,扰乱心神,导致精神上的烦躁~~
刚说了发热、齿干、烦闷、汗不出,这一系列实热表现~~
接着腹满,死~
再出现腹满,这就是比较危重的情况了~~
然后就说死~
那么为什么说腹满后是危重的情况了呢?
关于这个死,强调一下~~
带黄帝内经里谈到的死,并非说着人快挂了~
而是相对比较难处理的问题了,并非是不治之症了~~~
腹满就是气机升降失调~~
结合实际多去思考,脾胃是中焦~
是气机升降的枢纽,腹满,那么是中焦脾胃不好,功能失调~
作为气机的枢纽失调,那么整个病就难恢复了~~
这里又体现了后天之本的重要性~~
脾胃作为后天之本,不仅仅在于消化食物,吸收营养那么简单~~~
“能(耐)冬不能夏”~~
这句里的能作为耐来理解~~
也就是说夏天本身外界阳气很盛,
这样就会加重病情~~
夏天就耐受不住啦~~
如果环境中是阴气更盛,那么环境会助长体内阴气,制约阳邪~~
阳热亢盛的情况,这这样环境里就会感觉好些~~
所以耐得住冬天耐不住夏天~~~

楼主:古道大夫  时间:2021-01-06 03:12:10
逐句细谈《黄帝内经》——~~汗出身长清,数栗而寒,寒则厥~~
汗出,就是说阳气虚了~
就是之前经常谈到的卫阳不固~
不能保护津液,然后呢,导致出汗厉害~~~
然后身体就会发冷,清冷~~
直观感觉就是摸哪里都是冷的~~
手脚冰冷~~~
数栗而寒,意思是冷得打哆嗦~~
”寒则厥“,寒重,手脚冷~~~
比一般寒气重的厉害一点~~~
楼主:古道大夫  时间:2021-01-06 03:12:10
逐句细谈《黄帝内经》——~~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
我们知道调节阴阳的方法有很多~~
但是这里只说能都知道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
关于这个七损八益,历代以来的解释又比较多了~~
七损八益,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房中术,
也就说性保健,在性生活中有七种情况对身体是有害的,八种情况是有益的~~
所以知道如何调节,怎样对人体有利、怎样是不利的~~
知道了就能趋利避害,这是调节阴阳很重要的方面~~~

楼主:古道大夫  时间:2021-01-06 03:12:10
逐句细谈《黄帝内经》——~~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也就是说不知道遵从使用这个知七损八益而调阴阳的方法~
就会出现早衰的现象~
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个规律~~
从年青强壮,到衰老~~
有的人衰老快~
有的人衰老慢~~~

楼主:古道大夫  时间:2021-01-06 03:12:10
逐句细谈《黄帝内经》——~~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这句话来看,应该是养生没有养好的~
才40岁,阳气和阴津都自然的消耗了一半了~~~
生活起居都不像年轻人那样有精神了~~
也就说,到了40岁之后,精神头就没有年轻的时候好了~~
很多人也会感受到~~
到了40岁之后,就知道累了~~
动作各方面也没有那么灵活了~~~
另外就是反应在性生活上面,也显得弱了~~
有句俗话是这样说的~~
人过四十天过午~~
也就说类似太阳,过了四十,就是太阳开始偏西了,阳气走下坡路了~~~
等到太阳下去,阳气没了~~
人也就洗白了~~~

楼主:古道大夫  时间:2021-01-06 03:12:10
逐句细谈《黄帝内经》——~~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
这里说到了50岁了~
这里说的体重,不是身体有多少斤,也不是说长胖了~
而是因为阳气不足了,身体自己感觉到变得沉重了~~
大家常常也应该听到老年人说,人老了,身体不灵活了~~
身子重了~~
这里说的意思是,年龄大了,身体沉重,行动迟缓了,不灵活了~
不是说长胖了~
当然,现在很多人年龄大了都变胖了~~~
耳目不聪明~~
也就是眼睛耳朵都不好使了~
前面我们谈了,清阳出上窍~~
耳目属于上窍~
是需要阳气来充养的~
阳气衰弱了,那么耳目充养就不够了~~
然后开始出现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出现耳鸣了,视力下降了,也是阳气不足,肾气变虚的原因~~~

楼主:古道大夫  时间:2021-01-06 03:12:10
逐句细谈《黄帝内经》——~~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这里说到了60岁了~
阴气痿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阳痿~
阳痿实际就阴精亏虚了~~
气大衰,就是阳气大衰了~
这里,既可以理解为阴精不足,也可以理解为男子阳痿,性功能减弱~
九窍不利,也就是上七窍,下二窍都不畅通了~
出现下虚上实的现象~
比如小便不畅快,淋漓不断~
其实这些都是老年人常见的现象~
比如西医上常说的,老年人前例腺肥大,小便不畅快~
在中医上一般是肾气不足,气化不足了~
然后上面表现就是眼泪,鼻涕都会不由自主的出来了~
这就是上实~
上窍本身是清阳出来的,是气,是看不到的~~
而清阳不足了,浊阴就出来了~~
上实就是邪气实,眼泪鼻涕这些就是实邪了~~
下虚,就是肾虚了~~
然后大小便不畅快,甚至失禁~~

楼主:古道大夫  时间:2021-01-06 03:12:10
逐句细谈《黄帝内经》——~~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
这里意思是说,知道调节养生的,身体就强壮~
不懂养生之道的~
不知道七损八益来调节身体的,就特别容易衰老~
故同出而名异~
意思是说,人开始的时候,都是健康的~
虽然先天有点差异,但是都是健康的~
开始的时候都是阴阳相对协调的状态~
但是到后来就不一样了~
有的人懂得养生~
有的人不懂得养生,就有了衰老和强壮的差别~~~
楼主:古道大夫  时间:2021-01-06 03:12:10
@多看少说t 2020-11-29 12:06:53
楼主今天更新的好多啊
-----------------------------
有空就多更新些,欢迎常来,祝健康快乐~
楼主:古道大夫  时间:2021-01-06 03:12:10
逐句细谈《黄帝内经》——~~愚者不足,智者有余~~
不够智慧的人,看到的是缺点,是问题~~
而智慧的人,则看到的是正面、长处~~
在黄帝内经这里,结合上下文~~
又有不同的理解~
从心理的角度来说~
不够智慧的人,不懂得养生的人,通常呈现的状态是不够的~
自己没法掌控的,很多事都是疲于应付、应激模式的状态~~~
而智慧的人,懂得养生的人~
他们因为可以让自己的身心处于良好的状态~
他们呈现的状态,大约就是进退自如,自由掌控,气定神闲的状态~~
而从身体的角度来说~~
不懂得养生的、不够智慧的人~
所以身体会觉得不足,不够健康~
而智者则会身体强壮~
气血充足,阴阳协调,身体强壮~~


楼主:古道大夫  时间:2021-01-06 03:12:10
逐句细谈《黄帝内经》——~~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智者,指的是智慧高的人,懂得养生的人~
意思是说智慧高的人,懂得养生的人~
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就很注意保养,注意调节阴阳平衡养生~~
愚者察异~
这个异就是指的病变,异常,有症状了~
也就是说不懂养生之道的人,不够智慧的人~
注意到身体有症状了,有病变了~
才知道养生的重要性,才开始养生~
有些就可能已经晚了~
有病了,及时治疗好,也是好的~
别有病了还拖~
那就更不明智了~
但相对来说,健康的时候就注意保养的最好的~

楼主:古道大夫  时间:2021-01-06 03:12:10
@多看少说t 2020-12-03 19:56:02
楼主,中医怎么入门的,看有的人说不能直接读内经,难经,伤寒论这些,要先看看中医理论基础和传统文化这方面的,积累不少后再去看
-----------------------------
建议直接读内经,一本读懂再说,也不要追求一次性就读懂,多读多悟,我空了就会多更新,欢迎随时交流,有啥困惑都可以随时提出来交流~~~

楼主:古道大夫

字数:21417

帖子分类:未知学院

发表时间:2020-11-23 15:43:33

更新时间:2021-01-06 03:12:10

评论数:15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