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中国人的怕和爱——细说《资治通鉴》那些人那些事(持续连载)

中国人的怕和爱——细说《资治通鉴》那些人那些事(持续连载)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二十四、孙膑的短视

1

虽然经过了桂陵之战的失败,但魏惠王的梦想之火并没有熄灭。

养精蓄锐十二年以后,魏惠王再次发动战争,这次,他的目标是相对弱小的韩国。魏兵的主将,正是庞涓。

此时的韩国远不是魏国的对手,便马上向齐国求援。

那么,对齐国来说,救不救?什么时候救?早救好还是晚救好?齐国的朝堂上展开了一场讨论。

成侯邹忌首先发言:“不如不救。”

《资治通鉴》并没有记载成侯主张不救的理由,但我想,不外乎劳兵伤财这些理由。

其次是田忌,他认为不能不救,不救,韩国被魏国吞了,魏国壮大,对齐国不是好事。所以,应该救,不仅要救,还要早救。

孙膑最后发言,他的主张与上述两人都不同,他主张晚救。

他的理由是,如果齐国早出兵,那就等于是代替韩国承受与魏国作战的损失,没必要。所以,不如等到魏国与韩国打得差不多了,两边都消耗得差不多了再出兵。这样,魏国军队已疲惫不堪,肯定没什么战斗力,而韩国呢,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完全依赖齐国。对齐国来说,这是损失最小、效果最好的方式。



2

这是很精明的算计,不过绝对称不上高明。精明者,计较一时一地的利益得失;高明者,着眼于大处、远处、高处。

相对于早早地就上去与魏国硬扛,晚救确实是成本最低、收效最大的方式。但是,于一个国家、公司、集团,或者一个人而言,一时一地的利益并不是最重要的,有些东西,比如士气、血性、勇气、精神、耐心等等,要更重要。

齐国这个国家,背靠大海,仗打得就少;工商业发达,老百姓就不怎么喜欢打仗,最缺的就是血性。血性,永远是在战争中培育的。这时与魏国硬扛,未尝不是一种培育血性的方式。

再者,有的时候,一时一地的精细算计累积起来的,并不就是巨大的利益。如果习惯于依赖投机取巧的方式取得胜利,就会逐渐丧失打硬仗的能力与勇气。一旦无法投机取巧,那就连战争的勇气都会丧失。

一个国家也好,一个人也罢,永远要保有打硬仗的准备与勇气。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一时一地的不算计反而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结硬寨,打呆仗”,曾国藩曾这样总结他能打败太平天国的经验。

但孙膑是军事家,军事家的职责,就是在具体的战役中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战果。作为军事家而言,孙膑是卓越的。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二十五、庞涓的无奈与不安
1
齐王采纳了孙膑的建议。等到韩国眼看就要灭国了,齐国才派出救兵,还是田忌与孙膑这一对老搭档。
齐国军队采用的还是“围魏救赵”的老战术,齐兵挥师直奔魏国国都而去。但有了上次的惨痛教训,魏国岂能没有准备?
魏国马上改变策略,攻打韩国的庞涓紧急回兵,又命太子申为将带领魏国国内精锐,夹击齐军。
应该说,魏国军队的这次响应其实是很不错的。齐兵被两面夹击,一边是魏国国内精锐,一边是刚从韩国战场上退下来,犹带着杀伐之气的前线精锐。齐兵处境危矣。
但很可惜,魏兵犯了一个兵家之大忌,轻敌。
三晋地处四战之地,四面八方全是敌人。所以三晋军队最是勇猛,最有血性。而齐国呢,如上文所说,比较怯懦、柔弱。所以三晋军队不大瞧得上齐国军队。
但对于孙膑来说,这正是可以大做文章的地方。善于作战的人就要善于利用敌人的缺点,既然魏兵轻敌,那就让他们的轻敌的缺点更厉害些吧。
孙膑向田忌献上一计。命令齐国军队在行军途中逐渐减少火灶的数量,第一天筑十万口灶,第二天筑五万口灶,第三天则只筑二万口灶。灶是用来烧饭的,与军队人数相关。孙膑的目的就是要让庞涓认为齐国军队人数在减少。
庞涓果然中计。或者说,庞涓太需要一场面对孙膑的胜利了,太想证明自己的能力了,忘了齐国军队中有一个他自认不如的军师,孙膑。看到齐国军队火灶的数量每天都在减少,他作出判断,齐兵惧战,很多人都逃了。既然这样,那便不足惧。他抛下大部队,带领着轻锐追击齐军。
而此时的孙膑早设好伏兵,就等着庞涓入套了。

2
那一天,已经是日暮黄昏。庞涓循着齐兵撤退的轨迹追到了马陵。连日的追击虽然有些疲惫,但庞涓却很兴奋,因为他很快就可以洗刷上次失败的耻辱,而且他可以用行动证明,他比孙膑强。
想到这里,他加了几鞭,让马跑得更快一些。很快,快马带着庞涓冲进了马陵的峡谷之中。
这时,有斥候来报,前面有一大树拦住了路,树上似乎还写着几个字。庞涓心生疑惑,前去查看。天色已晚,峡谷中更是黑黝黝的,看不清树上何字。他拿出火把,点着之后,凑近一看,树上赫然是六个字:庞涓死此树下。
与此同时,无数箭簇从四面八方射来,射向暗夜中的火把,身旁的士卒纷纷应声而倒。
庞涓自知回天无力,长叹一声:“遂成竖子之名!”
——那就让你这小子成名吧。
说完,他举起佩剑,横剑自刎。
庞涓一死,魏国军队大乱,齐国大败魏国,俘虏了太子申。
魏惠王的称霸之梦被再次扼杀。

3
这是孙膑与庞涓的宿命之战。他们一个要复仇,一个要证明自己。最终,孙膑以他的智计无双取得了胜利,而庞涓,则在中国历史上沦为一个丑角。
但是,重读这段历史,我却因庞涓而感慨。
为什么?因为庞涓的无奈就是我们普通人的无奈,庞涓的焦虑就是我们普通人的焦虑。
他有一个学霸师兄弟,他们研究着同一个领域。他很清楚,自己的师兄弟才华以及天赋远远超过自己,自己来自不易的荣誉、地位、权势早晚要通通被对方拿去,而他自己只能无奈地仰望。
这就是庞涓的处境。试问,我们谁没有面临过这样的境遇,谁又没有过这样的焦虑?
庞涓因妒忌和不安而生恨,他的做法是骗来孙膑,试图废了对方。他的手段固然卑劣,但他至少没有赶尽杀绝。
我们也并不比庞涓高尚多少,我们缺的只是做坏事的能力与权力。我们的每一次幸灾乐祸,实际上都是射向对方的箭。
庞涓不断地试图证明自己,最终,他毫无悬念地失败了。他用自尽了解了这一切,也算是给了孙膑一个交代。
而我们呢,我们只能在庸庸碌碌的俗世中暗暗发射幸灾乐祸之箭,然后堕落、沉沦。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二十六、功臣的宿命

1

这个故事是齐魏之战,或者说孙膑VS庞涓宿命之战的尾声,关乎一个功臣的命运。

在中国社会,一个下属的功劳太大,往往会遭到领导的猜忌;一个人的风头太盛,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他人的嫉妒与算计。

在两次对魏国的战争中,齐国都取得了胜利。两次担任将军的田忌,其功劳之大,风头之盛,可想而知。

毫不意外,他也被一个人记恨上了。此人便是此前朝堂辩论中主张不救援韩国的成侯邹忌。

2

邹忌何许人也?《战国策》中有一篇名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说的便是邹忌。这篇文章被选入当今中学语文课本,耳熟能详。

这篇文章说,邹忌是个大帅哥,太帅了。某日,梳洗打扮后的邹忌揽镜自照,心头涌上一个问题:城北也有一个有名的帅哥,徐公,那么,他也城北徐公谁更帅呢?

于是邹忌问魔镜,哦,不对,问他的妻子:我和城北的徐公,谁更帅?

妻子回答:你最帅,徐公哪有你帅?

邹忌不满意,又问自己的妾同样的问题。

妾同样回答:徐公哪有你帅?

邹忌还是不满意。后来,他又问拜访他的客人这个问题。

客人回答:徐公没你帅。

第二天,徐公亲自来了。我怀疑徐公是不是听说了这件事,所以亲自上门比一比谁更帅。

邹忌一看徐公,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徐公似乎比我帅啊。然后又偷偷地照了照镜子,确认过了,自己比徐公差远了。

邹忌是个爱思考的人,立马反思出一个大道理:妻子、侍妾以及客人都没有说实话。他们为什么不说实话呢?因为他们有的向着我,有的畏惧我,有的有求于我。

自己反思了还不够,邹忌立马将这段经历以及这个大道理告诉了齐威王。魏王一听,有道理啊,于是大开言路,鼓励群众向自己提意见、大鸣大放。于是老百姓排着队到王宫中提意见。

从此,齐国天下太平了。



3

多么正能量啊。这里的邹忌,不仅聪慧、睿智、有自知之明,而且正派、一心为公,关键是还长得帅。

当然,《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真实性不可靠,很难说是真的。不过,《战国策》中记载了很多邹忌正能量的事件,我相信,邹忌应该确实有他大公无私的一面。

但正如我常说的,历史这种东西,绝对不是非黑即白,没有绝对的正义,也没有绝对的邪恶。

比如,在田忌这件事情上,邹忌展示了他的另一面——阴险、卑鄙、自私。

邹忌妒忌田忌,设计了一个毒计,他动用了中国历史上迫害政治对手的终极大杀器——诬陷对方谋反。这是要把对方往死里搞啊!

话说,有一天,齐国国都临淄城中,一个衣着华贵的人趾高气扬地进入一家算卦铺子。一进铺子,这人便排出十金,大大咧咧地说:“我是田忌的人,我家主公三战三胜,欲行大事,能不能成功?”

“欲行大事”,搞一个大事。这在中国古代的语言中就是造反的代名词。

我们不知道算卦的术士是怎么说的。总之,这人一走出铺子,立马就被逮捕。一番刑讯逼供之下,这人老实交代,田忌准备造反。

这下,齐国轰动了。



4

当然,这一切都是邹忌导演的一出戏。但中国历史上一个很诡异的现象是,一个人只要沾染上了“造反”这个罪名,就算是假的,也很难说清楚。

对于“造反”这件事,最高统治者宁可信其有。最高统治者的想法是,无风不起浪,苍蝇不叮无缝蛋,既然有人告你造反,那肯定是有原因的,肯定是你有什么不轨的行为,被人抓住了把柄。

所以,即使最后证明是被冤枉的,也得脱层皮。

田忌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没地方说理去。他恨死邹忌了。

怒火攻心的田忌采取了最坏的解决方式,邹忌在临淄,所以田忌便组织人手攻打临淄。他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抓住邹忌,就能把事情解释清楚。

但他的这一攻打,反而坐实了邹忌的诬陷。你纠集暴徒攻打国都,这不是造反是什么?

但临淄岂是他临时纠集的家兵所能攻破的?

田忌不愿意坐以待毙,只好逃亡楚国去也。等他再次回到母国齐国,已是八年以后,齐威王去世,齐宣王继位之后。



5

问题是,齐威王知不知道实情?我认为是知道的。

或者更准确地说,他根本不在乎实情。他在乎的,是田忌作为一个立了大功的下属,如何处理这样的危机。

当田忌敢于纠集家兵攻打国都,实情已经不重要了。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个忠诚的下属,都不能,也不敢攻打王所在的国都。

一个敢于攻打国都的下属,即使他是想证明自己的清白,那也是不可原谅的。你证明自己清白的方式恰恰说明,你对王的权威缺乏必要的敬畏。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田忌攻打临淄成功,接下来会干什么?大概率田忌会控制住齐王,甚至有可能杀了齐威王,自己当王,都姓“田”,田忌也可以当得;或者换一个傀儡王,田忌成为一个弄权的权臣。

所以这么说来,田忌冤枉吗?其实也不冤枉。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二十七、当有人开始讲歪理,他到底想做什么?
1
公元前353年的某一天,江乙步入楚王宫。
“王,我跟你说个事。有个人养了一条狗,特别喜欢。狗曾经掉水里了。邻居看到了,准备跟这人说一声,提醒他看好自己的狗。但这狗挡在家门口,龇牙咧嘴,不让邻居进门。”
王有些懵。什么意思?这狗固然可恶,但跟我有什么关系?
江乙话锋一转:“今昭奚恤常恶臣之见,亦犹是也。”
——如今昭奚恤经常跟我唱反调,说我的坏话,就跟这条狗一样啊。
昭奚恤是谁?是此时的楚国相。所以,江乙的真正目的,是昭奚恤。
江乙接着说:“有的人喜欢说别人的优点,王就会觉得这人是君子,便亲近他;有的人喜欢说别人的缺点,王就会觉得这人是小人,便疏远他。”
有问题吗,没问题啊。喜欢说别人优点的,一般都是君子,君子就要亲近;喜欢说别人坏话的,以小人居多,小人就是疏远。老祖宗一直都是这么讲的。
但是呢,问题来了,“然则且有子弑其父、臣弑其主者,而王终己不知也。何者?以王好闻人之美而恶闻人之恶也。”
如果有儿子杀了父亲,臣属杀了君王,王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为什么,因为你喜欢听到别人的优点,而不喜欢听到别人的恶行啊。
楚王点点头,“善!寡人愿两闻之。”——说得好,两种话我都要听。


2
单看这段对话,我们不禁要感动了,江乙同志真是个大好人呐。
他就像那个邻居一样,冒着被狗咬的风险,也要冲到邻居家里,告诉邻居,你们家的狗曾经掉水里了,看好自己的狗。
他甘愿被人当做小人,也要在君王面前说他人的坏话,就为了让君王听到他在君子那里听不到的话,了解这个世界上还有儿子杀老子、臣属杀君主这种糟心事。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俨然是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一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再看江乙的逻辑,似乎也很正确啊。
如果一个人总是喜欢听别人说世间那些真善美的正能量事件,而拒绝听那些假恶丑的负能量事件,那么这个人的认知结构必定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他所做出的判断当然可能是错误的。
如果这个人恰好是个领导,那就会出大问题。
更甚者,如果一个领导只愿意听到好消息,而不愿意听到坏消息,那就危险了。
王小波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据说中亚有一个叫花剌子模的国家,有一个奇怪的风俗,如果一个信使带来的是好消息,那么他就会受到奖赏;如果一个信使带来的是坏消息,那他就会受到惩罚,甚至会被处死。
于是,这个国家的国王只能听到好消息,甚至敌军都打到家门口了,他还不知道。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灭国。
这不是笑话,也不是寓言。这样的君王很多,所以死于非命的君王就特别多。
所以,古人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正确的方式,是“两闻之”,——两方面的话都要听。


3
但是,且慢,有问题。我想,“两闻之”绝对不是说既听夸人的话,也听毁人的话,而是说,要听取相反立场的观点;要知道这个世界的美好与善良,也要了解这个世界的邪恶与丑陋。
但一定都要是真实的话。如果是无端诋毁别人、构陷别人的话,我觉得不应该属于“两闻之”的范畴,必须拒绝听。
这是其一。
第二个问题,是江乙的那个比喻。他用那个比喻,预先在楚王心里一个暗示,如果我说昭奚恤的坏话,那我既是为了昭奚恤好,也是为了楚王好。
反之,如果昭奚恤不让我说他的坏话,或者他也说我的坏话,那他就是拦门的恶狗,不仅是恩将仇报,而且不想着楚王好。
这样看来,江乙同志的这个理,有点歪;他的这一番话,有陷阱啊。
那么,他为什么这样做呢?我以为,当一个人开始讲歪理时,他一定是有所图的。
江乙同志图什么?在《资治通鉴》的原文中,我们看不出来,不过《资治通鉴》的注者胡三省在这段文字后写了一句话:“江乙欲毁昭奚恤,故先设是言。”
意思就是说,江乙准备以后诋毁、构陷昭奚恤,所以先说了这段话。
江乙同志之所图,原来在这里。
4
所以,当一个人开始讲歪理,他究竟想干什么?
答案便是,当一个人开始讲歪理时,他可能就准备要干坏事了。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二十八、领导的套路有多深?
1
公元前351年,韩昭侯新任命一位国相,此人名叫申不害。
申不害何许人也?
他本是“郑之贱臣”——郑国的基层小公务员。
在某个时刻,这个小公务员忽然不满足于这种平淡而看不到希望的生活,决定回炉再造。他选择了当时职场中最吃香的黄老、刑名之学,即法家学术。
法家学派中一名重量级的人物就此诞生了。
在韩非子之前,法家有三派,分别为法、术、势。简单来说,法派重视法律建设与执行,术派重视统治技术,势派则重视通过建立君主的威权来驾驭国家。
法派的代表人物是商鞅,势派的代表人物是慎到,而术派的代表人物便是这申不害。
学成毕业之后,申不害来到韩国,成为韩国国相。《史记》记载:“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
——韩昭侯任命申不害为相,整整十五年间,韩国人民安居乐业,兵强马壮。
当然,这样的记载未必可靠,因为十年以后,公元前341年,魏国便举兵攻打韩国。要不是齐国救援,韩国可能就灭国了。
但是,有一点我觉得可以相信,申不害对于韩国,应该是有功劳的。


2
以上为背景,言归正传。
话说某一天,申不害找到了韩昭侯。此行,他是来为他的堂兄求个一官半职的。
这可以理解。申不害出身于平民,自己发达了,当然要为家族谋一点福利,提拔自己的亲朋好友,乃人之常情。
但令人意外的是,韩昭侯拒绝了。
申不害不理解,为什么?以他申不害为韩国做出的贡献而言,为堂兄求个一官半职,这过分吗?不过分。申不害不理解,有怨气。
韩昭侯是这样解释的:“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也。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已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请乎?子尝教寡人修功劳,视次第;今有所私求,我将奚听乎?”
——我从你那里学到的,是治国之术。你教导我任命官员、封赏爵位要根据每个人的才能、功劳。现在你私下里提出这种请求,你说我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我如果同意了,那就是把你的教导当耳旁风了;我如果遵循你的教给我的治国方法,那我就不能同意你的请求。你说我怎么办?
申不害老脸通红,连忙请罪,并且点赞:“君真其人也。”——国君您真是这样的人啊!
怎样的人?正确的人、伟大的人、英明的人。


3
在《资治通鉴》的叙述中,这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韩昭侯是一个高明的领导者。
但我觉得,韩昭侯称不上一个高明的领导。
固然,一个好的社会,凡事必须要有规则,规则也务必公平,这便是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向往与追求的。
但是,一则,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任何一种规则绝对局限于一定的界限,越过这个界限,起作用的就是另一套规则。
比如,你不能用对待陌生人的规则来对待家人朋友,你不能用对待亲近者的规则来对待关系疏远的人。儒家所谓“爱有等差”,就是这个意思。
二则,在真正的政治中,“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式的公平只是宣传口号,是政治必不可少的面子,在权力里子的层面,起支配作用的,一定是其他的逻辑。
所以,一个高明的领导,是守正用奇、奇正并举的,分得清政治的面子和里子,拿捏得了规则的界限。
一个高明的领导,绝对不可能是抱着一种规则不知变通的迂腐者。普通人不妨迂腐;但决策者、领导者,绝对不能是迂腐者。
在这个故事中,申不害提出的治国之道,便是有界限的,他的适用范围在社会生活的公共领域。出了这个界限,比如在韩国核心人物这个小圈子里,在韩昭侯和申不害私人领域中,就不能适用这一套了。
在申不害帮自己的堂兄求个官这件事情上,适用的应该是另一套逻辑与规则。
也许会有人担心,如果申不害的堂兄没有功劳,强行提拔是否会在社会上造成不好的影响,进而破坏规则的神圣性?
拜托,只要领导想提拔一个人,肯定能为他找到提拔所需的功劳,如果找不到,那也可以为他创造立功的机会。
这都不是事。


4
在这个故事之后,《资治通鉴》记载了另一个小故事。
某日,韩昭侯的一条裤衩坏了,他便命人收藏起来。
左右侍奉他的人不开心了。为什么不开心,因为在那个时代,国君穿过的破裤衩也是福利。而这个福利一般来说是属于左右侍奉者的。
侍者提意见了:“国君也太不仗义了,穿过的破裤衩也藏起来,不赐给左右。”
韩昭侯这样解释:“我听说明主连自己的皱眉与微笑都要珍惜,皱眉一定是有原因的,微笑也一定是有原因的。”
什么意思?就是说,对于明主来说,国君的微笑与皱眉也是一种奖惩的方式,一定是要为需要奖赏或惩罚的事情而发。所以不能随便皱眉、微笑。
韩昭侯接着说:“破裤衩的价值至少要比皱眉、微笑高吧。所以这条破裤衩我等着赏给有功之人呐。”
多么刻板僵硬而又滑稽可笑的规则。


5
这么说来,韩昭侯是一个迂腐者?
当然不是,他并不迂腐,他只是很懂领导者的套路。
他用申不害自己的理论来敷衍申不害其实毫不过分的私人请求。表面上看,他赢得了逻辑上的胜利,他的说辞确实让申不害无话可说。
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小聪明,他丢失了一个高明的领导者的大智慧。
一个高明的领导者,必然是洞悉人性欲望的,必然是照顾属下那些无伤大雅的需求的,在规则的执行上也是有韧性的。
他的这番说辞太像一种我们在某些官僚那里常常见到的东西——官腔。而他的这番官腔只有一个目的:想要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
套路,多么深的套路。


6
凡此类领导,必有一个特点,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与欲望,便不讲什么规则与公平了。
有史为证。十七年之后,公元前334年,“韩昭侯做高门”。
高门,便是高大的宫门。本来,一国之君嫌宫门太小,车骑进出不方便,修一坐大一些的门,也不是什么过分的事。
但是,有一个名叫屈宜臼的人认为不妥。
为什么不妥,因为“不时”——不是时候。
为什么不时?屈宜臼认为,人都有顺利、有不顺的时候,国家也有。韩国顺利的时候,修高门绝对没问题。但是呢,这两年韩国不顺。在这个时候,你韩昭侯要做的事应该是赈济灾民、富国强兵,而你这些事都不管,在这儿大兴土木,满足你奢靡的欲望。这就叫不时。
在这个故事中,韩昭侯的形象来了个180度的大拐弯。当初,他义正辞严地用规则与公平一套说辞拒绝了申不害的请托;此时,面对自己的欲望,他又不讲什么规则与公平了,不讲什么治国之术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他自己的欲望。
而他们套路下属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吝啬地守住自己的利益,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吗?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苏秦合纵:被误解了两千年的政治家,一场理性对人性的必败之局

1
这是关于苏秦的故事,但我们要从张仪说起。
公元前333年,溽热的楚国。汗流浃背的年轻人张仪接到了一封信。信是他的同门师兄苏秦送来的。
早些年,张仪与苏秦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术。张仪毕业后周游列国,却一无所获,困在楚国一处卑苦的所在,潦倒落魄,蹉跎岁月。
此时的他,没有钱,没有稳定的工作,也没有体面的生活;而此时的苏秦,乃是赵国的高级干部,赵国国君跟前的红人。
我们不知道这封书信写了什么,但可以想象,不外乎苏秦自夸如今发达了,想拉扯师弟一把,邀请张仪到赵国发展。
对张仪来说,苏秦的这封信无异于一根救命稻草,他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他当机立断,马上收拾行囊,去赵国。
张仪本以为在赵国等待他的,是飞黄腾达的机会。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到赵国,就被苏秦狠狠地羞辱了一番。
张仪既惊恐又愤怒,发誓必有所报。但苏秦已经是赵国的高级干部了,想要报复,只有在比赵国更强大的国家,获得比苏秦更高的地位。张仪决定去秦国。
可是他没有钱,甚至连基本的路费都没有。更何况到了秦国,要打点关系,都需要钱。不要以为那个时代有才华就行了。有才华而没钱,可能连老板的面都见不到。
这时,一个土豪适时地出现了。土豪资助张仪从赵国到了秦国,资助张仪在秦国打点关系,直到张仪见到了秦王,得到秦王赏识,被封为客卿。
然而,当张仪准备报答这位土豪的时候,土豪亮明身份:他是苏秦派来的。而这一切都是苏秦的安排。
原来,苏秦正在下一盘大棋,而张仪只是苏秦这盘大棋上的一颗棋子。

2
苏秦正在下的那盘大棋在中国历史上有个赫赫有名的名字——合纵。
何为合纵?战国时代有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联合对抗秦国,就是合纵。
这是战国舞台上最波澜壮阔的剧情之一。
合纵成就了苏秦。最巅峰的时候,他是“纵约长”——合纵联盟的秘书长,堪比武侠小说中的武林盟主。他还“并相六国”——同时担任六国的国相。他的待遇与出行的仪仗“拟于王者”——与王者平起平坐。
毫无疑问,他是一个令人人艳羡的成功者,而关于苏秦的故事也是一个成功者的故事。
但是,苏秦的故事中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悲凉与苦涩。这不仅是因为他的成功来得快,去得也快。更重要的是,他在努力用理性来对抗这个世界的非理性,所以他注定要失败。
相比他的成功,他的失败更值得说。
而张仪的那个故事,就预示着苏秦伟业的脆弱与已逝。

3
苏秦,洛阳人。在那个时代,洛阳是周天子所在地,也就是首都。所以,苏秦是有首都户口的人。
不过,这个首都户口实在没有任何含金量。因为洛阳城里那位天下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周天子,都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实在没有余力为首都人民谋点特权与福利。
天下名利场早已经转到了咸阳、临淄、邯郸等这些大城市。
所以,苏秦在鬼谷子那里毕业之后,他选择了秦国,到了咸阳,成了一名“咸漂”。因为当时很多人已经意识到,秦国很有可能会成为最终的赢家,苏秦大概也是这么认为的。
按照惯例,苏秦向秦王献上了一统天下、消灭六国的宏图大略。
但他得到的,只是秦王的“呵呵”。史书中说:“秦王不用其言。”——没有采纳苏秦的谏言。就这么简单,没有想象中王的赏识与器重,更没有传说中的火箭式晋升,甚至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
其实,我们应该理解秦王。此时的秦王是秦惠文王,正是那个杀了商鞅的秦王。商鞅伤秦惠文王实在太深了,以至于王虽然车裂了商鞅,灭了商鞅全家,依然不解恨,连带着对六国来的人都有了看法,尤其见不得那种夸夸其谈、张口闭口踏平六国统一天下的嘴炮。
但对于苏秦来说,这就意味着,在秦国,前途基本到头了。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4
苏秦离开秦国,来到燕国。在燕国,他开始谋划他的合纵大棋。
合纵这盘大棋,令人眼花缭乱。但如果拆解开来,大致可拆解为四步。
第一步,获得一个合适的身份。这一步,苏秦选择了燕国。
为什么要选燕国?因为燕国不小,位列战国七雄,要搞事,足够了;但也不大,在七雄中排名末尾,这样的国家,人才少,苏秦去了,就能被重用。
苏秦于是做燕国国君燕文公的工作。
我们知道,要说服一个人,诉诸两点即可:恐惧与欲望。这是基本的人性。国家是由人组成的,所以国家也有恐惧与欲望。
燕国是个小国,此时尚没有多大的欲望,它只有恐惧,灭国的恐惧。实际上,这是战国那个舞台上所有国家都要面临的恐惧。
苏秦说,我能帮燕国实现永久的太平。燕国离秦国太远,所以不用担心秦国的威胁。燕国应该担心的是赵国。所以对于燕国来说,与赵国结盟才是最有利的。我可以帮燕国去说服赵国,两国联合。从此燕赵再没有兼并与纷争。
而苏秦想要的很简单,只是一个燕国使者的身份。
既然如此,对于燕文公来说,这么好的无本买卖,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燕国国使苏秦到了赵国。这是苏秦这盘大棋的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苏秦的合纵,是以赵国为核心的。
那么如何说服赵国?其实也不难。因为赵国才是合纵战略最大的受益者。
赵国长期以来一直战斗在抗秦的最前线,如果合纵成,六国联合起来一起对付秦国,对于赵国来说,这简直是最好的局面了。
所以,当苏秦在赵肃侯面前拍着胸脯,自告奋勇,要帮赵国去联合六国时,赵肃侯大喜,给他高官,给他厚禄,给他经费。
苏秦一跃而成为赵国高级干部,如果按照他的计划,离国相之位也不远了。
接下来,苏秦要去说服的是韩国、魏国、齐国、楚国四国。

5
这四个国家,可以分为两类。韩国、魏国是一类,齐国、楚国是一类。韩国与魏国这两个国家,有共同的特点,他们实力较弱,经常被秦国欺负。
按理说,经常被秦国欺负,应该会很容易说服。其实不然。经常被欺负,面对欺凌者,实则更难生出反抗的念头。原因很简单,被打怕了。
如果欺凌者偶尔释放点善意,在拳头的间隙丢出一点甜头,那么他们简直就要感恩戴德了。秦国就是这样。对于韩魏两国,秦国并不是一味索取,偶尔也会吐出一些好处。在拳头与甜头的夹击下,韩魏两国成为秦国最忠诚的马仔。
苏秦深知韩魏两国的弱点,对这两个国家,首先要让他们建立自信。
苏秦说,你们这两个国家啊,其实很强很厉害啊。然后,苏秦在人口上、技术上、数据上各个方面将他们与秦国做了比较,最终得出结论,你们很厉害,不用怕秦国。
紧接着,苏秦乘热打铁:你们这么厉害,还整天跟在秦国后面做马仔,我都为你们感到羞愧啊、丢人啊。
韩魏两国国君咬咬牙,不就是秦国吗,干了。
接下来是齐国。齐国有个特点,国家很强大,离秦国很远。按说不应该怕秦国。但齐国与秦国的关系一直很好,甘愿充当秦国的马前卒。
不过人都是有廉耻之心的。齐国如此强大,自然也不愿意一直被视为秦国跟班,也希望有与实力相配的名声。
苏秦从这一点上入手,成功拿下齐国。
最后是楚国。楚国与齐国一样,实力强大。可以说在当时,秦国之外,就是楚国。甚至有一种共识,天下如果一统,必定在秦国或楚国手中实现。
如果说对于韩赵魏三国来说,抗秦是现实的生存需要,对于齐国来说,抗秦是名声的需要,那么对于楚国来说,抗秦就是未来大势的需要。所以说服楚国也不难。

6
我们来看,苏秦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或者说他靠什么说服六国国君听命于他?
后世的儒家认为是靠苏秦的巧舌如簧。就是说,苏秦靠耍耍嘴皮子就暴得高位,成就大名。所以他们不服,他们很生气。他们将苏秦斥为反复无常的奸诈小人,钉在儒家写就的历史耻辱柱上。
当然不是这么简单。言语的力量,必然来自于它切中了现实的问题。必然在于它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苏秦的言语切中的,是六国的恐惧与欲望。
那个时代,正是欲望空前膨胀,但同时恐惧也空前深重的时代,所有人都陷入其中,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所有国家都被恐惧与欲望煎熬着。
而苏秦针对他们的欲望与恐惧,制定了最理性的处理策略——联合起来对抗秦国。构建了一个国家间合作的机制和平台。这就是苏秦所提供的方案。
从我们后人的眼光来看,对于六国来说,合纵无疑是当时那个时代最好的、最理性的选择。
大家都是聪明人,有这样的机会,没有人会错过。所以促成合纵并不难。
我甚至觉得,苏秦的合纵如同当今国家之间的联合与结盟,最终目的是,通过外交手段,而不是诉诸武力,解决国家之间的矛盾与争端,实现天下的永久和平。
可以说,苏秦的成功是理性的胜利。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7
一切都非常合理。在合纵机制下,秦国威胁着六国,六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双方维持一种大体的平衡,从此天下太平、岁月静好。
但是,历史的吊诡之处就在于,大多数时候,理性是要败于非理性的。
这并不奇怪,合理的部分是理性,不合理的部分是人性。所以,非理性就是人性。而众所周知,支配这个世界的,是非理性的人性,而不是理性。在双方博弈中,往往是非理性的人性取胜。
所以,虽然促成理性的合纵不难,但非理性的人性让合纵的维持非常困难。
苏秦的合纵,只是一个口头承诺,又不用实际上付出什么,何乐而不为呢?口头上的承诺容易,一旦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就很难。口头上的承诺不需要付出什么,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可能就要和秦国开战,那当然就要掂量掂量了。
还有一点,在理论上,从长远看,合纵是对大家是有好处的。但一旦在具体的事件中,理性与远见往往失效,人一般会被情感因素与短期利益所左右。
放弃眼前利益而追求长远利益,忍耐切近的小危机而专注未来的大危机,非有大智慧、大毅力者才能行。
说白了,人性不讲道理,太善变,太禁不起风吹草动,太容易被眼前的利益和恐惧所摇动。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合纵,将毁于人性的弱点。

8
苏秦自始至终都明白这些问题。本文开头张仪的故事,就是苏秦试图解决、对抗合纵潜在危机的一次冒险性尝试。
当时,苏秦即将展开他合纵的第三步,说服韩魏两国。秦国突然发兵,攻打魏国。击败魏国之后,秦国有继续东进的趋势。苏秦深知,而一旦秦国将战国蔓延到东方各国,秦国的压力不会促成联合,反而会破坏联合。
苏秦的解决方式是诱导张仪前往秦国,希望张仪稳住秦国,留给他足够的时间去实现合纵。苏秦或许乐观地觉得,只要建立稳定的合纵机制,就可以对抗不稳定的、善变的人性。
历史没有告诉我们张仪究竟有没有发挥作用。不过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秦国确实没有再发动进攻,留给了苏秦推进合纵充足的时间。
但是,历史证明,即便是稳定的合纵机制,也脆弱不堪,禁不起任何风吹草动。苏秦还是太乐观了,他太低估人性的威力了。
对于合纵,《史记》中说,“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就是说,苏秦的合纵维持了天下太平十五年。如果真是这样,倒也不算失败。要知道在战国那样的环境下,十五年的太平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了。
但很遗憾,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先生经过考证认为,司马迁错了,苏秦的合纵也就维持了一年时间而已。
就在第二年,秦国使出他惯用的手段,拉拢他的传统盟友齐国与忠实马仔魏国攻打赵国。赵肃侯怒了,将一腔怨气撒到了苏秦头上:你丫建立的合纵联盟也太不靠谱了。
苏秦害怕了,逃离赵国,回到他一开始发迹的地方,燕国。
“苏秦去赵而纵约皆解。”
——苏秦离开赵国,合纵联盟就此瓦解。赵王索性放开手脚,水淹魏、齐两国军队。六国的决裂再不可收拾。

9
失去了合纵的苏秦此后的人生乏善可陈。
在燕国,他勾搭上了燕王的母亲。史书中说他是害怕燕王找他麻烦,但我怀疑他是想摆脱这样一段危险的关系,他申请外派到齐国工作。
到了齐国,作为燕国使者,他居然成了齐王身边的红人。这引起了齐国达官显贵的嫉妒,他们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将苏秦刺杀于朝堂之上。
就这样,在齐国临淄的血泊之中,苏秦死了,窝囊而又可怜,如同一条野狗。
在当时,我相信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苏秦的死,对于世界意味着什么。
但若干年以后,苏秦会再次进入天下人的视野。那时,赵国30万士卒被秦国活埋于长平,天下终于认识到,合纵,可能是他们唯一的活路。
不过,为时已经太晚,秦国战车的巨轮已经驶来,一切都已无可挽回。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三十、我们曾经有这样一种传统

1
这是一个让柏杨老先生勃然大怒的故事,也是一个让人有些迷惑的故事。
故事很简单。
话说,卫国的国君卫嗣君走失了一名罪犯。并不是什么很重要的罪犯,并没有犯下什么弥天大罪,史书将他称为“胥靡”。胥靡就是带着锁链劳改。在那个时代,对于罪犯,动不动就要砍手砍脚割鼻子文身,带着锁链劳改的级别也就等同于如今的治安管理处罚。
这个罪犯跑到了魏国。这个罪犯想来也是个有本事的,居然混成了高级医疗工作者——御医,专门为魏王的老婆治病。
卫嗣君便派人前往魏国,打算用50金来换这罪犯。魏王当然不答应。卫嗣君先后五次派使者前去,都被拒绝。毕竟这罪犯正在为魏王的老婆治病,况且,50金对魏王来说,毛毛雨而已。
但这卫嗣君居然很是坚持,一拍脑袋,决定拿“左氏”这座城池和魏王交换这罪犯。
左右一听,大惊失色。拿一座城池换一个破罪犯,老板这是脑子进水了吗?
卫嗣君正色敛容,说出一番非常正能量的话:“你们这就不懂啦,国家治理无小事。法律的威严建立不起来,就算得到了十座左氏,也不算啥好事;法律的威严如果能建立起来,就算丢掉了十座左氏,也不是坏事。”
我们不清楚左右听了这一番正能量的法治宣言是什么表现,不过可以想象,无非是“国君英明”之类的奉承吧。
有意思的是魏王的反应,当他听说了卫嗣君的话之后,他说:“人主之欲,不听之不详。”他马上派人将这罪犯送到了卫国。而且不要钱不要地,白送。

2
“人主之欲,不听之不详。”就是这句话让柏杨老先生大怒。老先生以为,这就体现出中国人对权力的迷信。
你看,魏国是大国,卫国是小国。但即便是大国魏国的国君,当面对小国卫国国君的欲望时,也选择了满足与顺从。并认为只要是国君,不管大还是小,他的欲望就得满足,就得顺从,否则就不祥。
这就是说,只要是当老板的,他无论有什么欲望,就都得满足,否则就不吉利。
这简直什么狗屁道理!柏杨老先生怒了。

3
但我觉得柏杨老先生错了。魏王可能不是这个意思。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主之欲”这个词怎么理解。
柏杨老先生认为意思就是“老板的欲望”。但我觉得不能这么理解,这里应该理解为“作为老板的欲望”。
这两种理解有啥区别?区别是,前面的理解是老板作为私人的欲望,而后面的理解是老板作为一个职位的欲望。
作为一个国家的老板,也就是国君,你的欲望应该是国家的安定与强大;作为一个公司的老板,你的欲望应该是公司的良性发展。这就是作为一个职务的欲望。
如果你是一个老板,你的欲望或者目的是上面这些,那么你的欲望是出于公心、公益,你是值得他人尊重的。
在这个故事中,卫嗣君是出于公心,魏王是为了私利——自己的老婆,私利要让位于公心,否则不祥。
所以魏王的意思是,卫嗣君这是他作为魏国国君出于公心的欲望,不满足的话不吉利。
并不是说只要是老板的欲望,就要满足。否则之前卫嗣君想用50金换取罪犯,这也是欲望,为什么不满足呢?

4
那么,为何柏杨老先生会误解呢?
我觉得也不能怪他,因为到了后世,若有人掌握了一点权力,他的欲望,无论是出于公义还是私利,就都得满足,否则真的不祥。
当然,一开始是因为如果不满足,会被打屁股,甚至杀头。这当然不祥。
到了后来,感谢巴布洛夫,这种不祥成了条件反射,权力的欲望一经亮出,不待打屁股的大棒与杀头的砍刀举起,就立马被满足。
从此,虽然很多人也没有见过被打得皮开肉绽的屁股与掉落的脑袋,但不祥的传说萦绕在每个人的头上。
于是到了柏杨这里,“人主之欲,不听之不详”就成了一个不假思索即可接受的设定,引得老先生痛心疾首。
但是,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出,即便在战国那样一个铁血的,不讲道理、只讲拳头的时代,人们对于那些出乎公心的欲望,还是有些许敬畏的。人们对于一个在其位谋其职的人,也是有些许尊重的。
我们的民族,也是有这样一种传统的。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三十一:“奉公”背后的鸡贼与算计

1
公元前321年,齐国。
齐王封田婴为靖郭君,并将“薛”这个地方封给了他。
田婴姓田,是齐国公族,也就是齐国王室。他有个很著名的儿子,“战国四公子”之首的孟尝君。
田婴当然很是振奋,决定当个忠臣、直臣来报答君王的封土之恩。做一个忠臣、直臣,最方便、最安全的莫过于劝诫君王勤政。于是田婴对王说:“五官之计,不可不日听而数览也。”——“五官”就是国家事务。你做国君的,国家事务、官方文件必须要每天听取、认真批阅。
这在我们听来很有些不可思议,当国君的,每天听取工作汇报、批阅政府文件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还用得着提醒?但考虑到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太多的昏君、懒君,我们可以推断出,即便是国君,爱岗敬业,坚持每天上班的也是少数。
但这位齐王倒是愿意做一个爱岗敬业的好老板,他从谏如流,“从之”。
不过,王很快就厌倦了。因为相比吃喝玩乐的快活,每天开会、辛勤工作不仅毫无快感,且真的很累。
但是,国家事务总得有人操心,政府文件总得有人批阅。齐王觉得,那好,既然你田婴认为这些工作很重要,那么就交给你去干吧。这个逻辑没毛病。
就这样,田婴就掌握了齐国的权力。

2
在讲完田婴得到权力的经过之后,《资治通鉴》紧接着又讲了一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田婴是如何运用权力的。
齐王既然把“薛”这个地方封给了田婴,很自然地,田婴便想好好经营一番。此前缺乏资源,此时掌握了齐国的权力,他就有了种种便利,准备在薛修建雄伟坚固的城池,经营自己的老巢,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此时,一个门客提出了不同意见:“君不闻海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制焉。”——您没有听说过海里面的大鱼吗?大鱼,渔网网不住它,鱼钩钩不起它,很威猛。但如果它到了没有水的地方,连蝼蚁都能欺负它。
所以,如果把你比作大鱼的话,齐国就是你的水。你如果有齐国,就根本不需要薛;但你如果没了齐国,在齐国混不下去了,那么就算薛的城墙比天高,那又有什么用?
听了门客的话,田婴便放弃了在薛修建城池的想法。

3
真是感人的鱼水情深,完全可以作为人为什么要“公而忘私”的标准答案:奉公,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安身立命处。一个奉公的人不需要家族的力量作为依仗,也不需要坚固的城池作为依靠,他所服务的集体就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反之,如果集体奔溃了,或者你被集体抛弃了,你个人的小家再坚固恐怕也没什么用。
这么说对不对呢?在这个故事中,似乎是对的。确实,如果有一天齐国灭亡了,或者田婴成了齐国的罪人,齐国不再成为他的依靠,小小的“薛”确实无法保全他的家族。
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
在阅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不能忘了田婴的身份,他不仅是齐国的执政,是齐国这个集团公司的总经理;而且是齐国公族,和齐王是一家人。也就是说,如果齐国是一家公司,田婴是占股的。
这意味着,他的利益与与他所服务的齐国的利益是捆绑起来的,他是齐国利益增长的直接受益者,齐国利益的增长也就意味着他个人利益的增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奉公对于他来说是可能最理性的选择。
那么,换一种身份呢?如果你只是齐国的一芥韭菜,事情可能就不太一样了。因为这个时候,集体利益的增长很有可能是建立在你个人的利益受损之上,这就是所谓的“割韭菜”。或者集体利益增长跟你也没有多大关系。
这个时候,公与私的选择,就成了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

4
还有一点,在这个奉公的故事中,门客的劝诫可以做另一番解读。
门客是这么说的:“君长有齐,悉以薛为?苟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庸足恃乎?”
关键是怎么理解这里的“有齐”和“失齐”。
结合田婴此时的身份与地位,我们可以做出判断,这里的“有齐”的意思,就是保持在齐国的地位与权力;而“失齐”意思就是丧失在齐国的地位与权力。
这样一看,门客的劝诫跟“奉公”就没有多大关系了。他建议田婴放弃在薛地建造城池,其实是劝说田婴通过放弃小的、无关紧要的私利,而攫取更大的、更关键的私利,那就是齐国的权力。
因为田婴利用职务之便,在自己的封地建造城池,这多少是会引发非议的,有可能影响到他在朝廷中的地位与权力。所以,放弃在薛地建造城池,经营好地位与权力,这才符合田婴最大的私利。
而相比之下,利用职务之便在自己的地盘上建造城池固然也可恨,但实在只是小巫。

5
那么,当他攫取、掌握了权力之后,他会利用权力来做什么呢?他会“奉公”地使用权力吗?
对此,《资治通鉴》没有记载,但是在《史记》的《孟尝君传》里,我们倒可以寻到些蛛丝马迹。在《孟尝君传》里,孟尝君对父亲田婴说过这样一段话:
“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後宫蹈绮縠而士不得褐,仆妾馀粱肉而士不厌糟糠。今君又尚厚积馀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损,文窃怪之。”
意思就是:你已经当了三届齐王的国相,但齐国的国土没有增加,你自己家里的金银财宝倒是堆积如山,你的门下也没有一个有才能的人。你的后宫中绫罗绸缎到处扔、随便踩,但士连麻布衣服都穿不起;你的小老婆们吃肉都快吃吐了,但士连粗粮都吃不上。你现在整天搜刮财富,但公事国事一塌糊涂。我私下里觉得有些诧异。
这岂止是诧异,简直就是儿子指着老子的鼻子骂了。做儿子的说话说到这个份上也是少见,不过这也可以看出田婴损公肥私到了何种程度。
所以,设若有一天,齐国上下需要田婴放弃身份与权力来“奉公”,那么他会主动放弃吗?我认为是不会的。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三十二:孟尝君(一)人性的胜利

1
多年以后,名震诸国的孟尝君田文一定不会忘记,十几岁的时候,他第一次见到父亲田婴的那个日子。
那一天,当他的母亲将他呈现给父亲田婴之后,他的父亲眼中没有一丝温情与爱惜,只有深深的厌恶,以及一丝恐惧。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对于他的父亲田婴来说,田文本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关于孟尝君田文的出身,《资治通鉴》是这样说的:“靖郭君有子四十人,其贱妾之子曰文。”——靖郭君田婴有四十个儿子,其中一个贱妾生的一个儿子叫田文。
这一段叙述太过简略,而《史记》的叙述则详尽、曲折得多。

2
田婴有四十多个孩子,但他的生育能力依然很旺盛,一个贱妾,也就是孟尝君的母亲怀孕了。《资治通鉴》和《史记》都强调了孟尝君母亲的身份,贱妾。
贱妾是个什么身份?我想,恐怕不是一般的妾,可能还要比妾更低一级。甚至可能就是田婴府上普通的丫鬟,连妾的名分都没有,偶然成为主人发泄性欲的工具,偶然怀孕。
但田婴掐指一算,不得了,这个孩子的出生日期是五月初五。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据说会不利父母,尤其是不利父亲。做为四十多个孩子的父亲,田婴对这个新生命毫无期待与怜惜,甚至有些恐惧与厌恶。加上孩子的母亲仅仅是一名贱妾,不需要他顾忌什么。
所以,他的决定很简单——命令怀孕的贱妾将胎儿做掉。
幸好田文有个勇敢的母亲,或者更准确地说,女本柔弱,为母则刚。为了肚中的孩子,这位贱妾忤逆了田婴的权威,躲开田婴,偷偷地怀着孩子,并偷偷地将孩子生下来。不仅如此,她还偷偷地将这个孩子养大成人。
这个过程在我们看来惊心动魄,但对于田婴家族这样的大贵族家庭来说,操作起来可能并不难。
总之,直到长大成人,田文才被母亲带着展示给了他的父亲。
田婴当然大怒,对着胆敢不听话的贱妾发脾气:我让你把这个孩子做了,你胆敢把他生出来,为什么?

3
如果田婴得不到令他满意的答案,田文和他的母亲可能面临着危险,尤其是他的母亲。因为相比一个可能会对自己不利的儿子,一个不听话的贱妾更让田婴这样的上位者愤怒。
对于田文来说,他的母亲保护了他十多年,现在,需要他承担起一个男人的责任了。更何况,这个问题他的母亲真的很难回答。
所以,虽然田婴质问的是他的母亲,但田文站出来了。
他问田婴:您为什么不允许五月的孩子出生?
田婴答:“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齐夫妻。”——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到门那么高的时候,不利父母。
田文紧接着说:您觉得人的命是由老天决定的?还是由门的高矮所决定的?
田婴不说话了
田文接着说:“如果是由老天决定的,那你担忧什么?如果是由门的高矮决定的,那你把门加高不就对了!”
田婴一声叹息:“子休矣!”——算了,你别说了。
最终,他接受了这样一个儿子。

4
历史喜欢讲道理,即便是《史记》也不例外。通过这个故事中,《史记》想呈现孟尝君的睿智与聪慧,《史记》想告诉我们,你看,十几岁的孟尝君就这么聪明、智慧、深刻,折服了老权贵田婴,为自己赢得了生存的权利。
但是司马迁恐怕忘了,在中国历史中,最不会讲道理的,恐怕就是权贵了。他们认拳头、认暴力、认金钱,或许还认一些别的东西,但偏偏不认道理。更何况,少年田文的这些道理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并不是什么振聋发聩的金玉良言,充其量,只是一个求生的少年的无奈挣扎而已。
所以,如果说在这个故事中,田婴被田文的睿智所折服,我认为是大错而特错了。与其说田婴被田文的睿智所折服,不如说他内心深处作为父亲的一面被唤醒了。
作为一个父亲,田文纵然可以冷漠、决绝地拒绝腹中的胎儿,但他很难拒绝一个活生生地站在他面前的孩子。这是人性。
在那一刻,一个父亲的人性战胜了对于未知命运的恐惧。或许,这才是真相。

5
我们要说说人性。在我看来,历史的底色就是人性,阴谋诡计也罢,宫闱权诈也罢,都逃不开人性二字。
人性有善恶,有神性的一面,也有兽性的一面,所以历史中充满了罪恶与残忍,但也不乏伟大与辉煌。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人类总是不能从历史当中吸取教训呢,为什么同样的错误会一犯再犯呢?为什么我们这个世界上最重视历史,也最善于总结历史的民族,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自我毁灭呢?
原因也无非在于人性。因为人性,所以我们虽然总结出很多道理,但我们最终还是被人性驱使着奔向善与恶的彼岸。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三十三:孟尝君(二)庶子的逆袭
1
纵观孟尝君田文的一生,最令人费解的,是他在父亲田婴四十多个儿子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个大家族继承人这件事。
要是联想到他的出身——他的母亲只是一个地位低下的贱妾;他的父亲在这个贱妾怀孕后明确指示将这个胎儿打掉;这个贱妾违背了他的父亲的指示,偷偷地将这个孩子生下来,并偷偷地将他养大;他直到十几岁时才第一次见到了父亲——那么,田文逆袭成为家族继承人这件事就不只令人费解了,简直有些传奇色彩了。
对田文的逆袭之路,《资治通鉴》的记载依然十分简单:
“文通傥饶智略,说靖郭君以散财养士。靖郭君使文主家待宾客,宾客争誉其美,皆请靖郭君以文为嗣。”
意思是说:田文有才能有智谋,劝说父亲田婴花钱养门客。于是田婴就让孟尝君负责招待养门客事宜。在这个过程中,田文收买了人心,门客们争着说田文好,都希望田婴将田文立为继承人。
虽然简略,但大致已说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2
看来,庶子田文逆袭的关键是在门客中建立了口碑。要知道,这些门客并不是真的“客”,他们是为田婴服务工作的。如果田氏家族是一家大公司的话,那么田婴是董事长,而门客们就是高管、员工。
而田文用他的才能征服了全公司,获得了公司高管、员工们的一致拥戴,那么他成为田氏集团的接班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这一切还需要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充分竞争的社会环境。只有充分竞争的社会环境才会让一个企业或者家族有危机感,才会抛弃“立嫡以长”的成规,而选择那些能将家族发扬光大的继承者。
恰恰战国时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竞争最充分的时代了。那是一个新旧剧烈交替的时代,一个铁与火的时代,每一个家族都朝不保夕,如砧板上的鱼肉等着历史的锋芒宰割,只有不断地进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
那么,问题是,田文为什么能得到门客们的一致拥戴?
《资治通鉴》是这样说的:“孟尝君招致诸侯游士及有罪亡人,皆舍业厚遇之,存救其亲戚。食客常数千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
——田文招徕那些流氓、逃犯,他不仅供给他们衣食、住所,还救助他们的亲属。最关键的是,田文供养的门客常常有数千人,但他们每个人都觉得孟尝君最亲近、器重的是自己。
这就厉害了。一个领导几千人的公司的老板,让几千员工都觉得老板对自己最好,都信任、其中自己,想想这有多难!
但田文做到了。这当然是孟尝君超高的领导艺术。但我想,孟尝君之所以能做到让数千食客“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恰恰是他十多年不被父亲、家族承认的经历。要知道,在他被父亲接纳前的十多年中,他几乎得不到任何的家族资源,更享受不到贵族子弟的待遇,他只能混迹于市井之中,厕身于贩夫走卒之间,所交往的,也许就是田府中低层的门客。
所以,他一定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懂得他们的情感欲望,洞悉他们的爱恨情仇,最重要的,他能熟练运用他们的语言。这最后一点很重要,要知道,语言是沟通的纽带,能否与对方共用一套语言体系,是能否与对方拉近关系的关键。
可以想象,在田府的门客们看来,相比田文那些清贵的兄弟们,田文似乎更懂他们,好像他们中的一员,俨然他们的代言人。正因如此,田文才能很快地获得门客们的好感,俘获他们的心,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自己宣传。
这就是田文的逆袭之路。

4
这么说来,田文早年不被重视,甚至不被承认的经历,俨然他的一笔精神财富了。如果从成功学的角度来看,确实是。但是,人生并非只有成功一个维度,还有人性的、精神的维度。而在人性的、精神的维度来看,早年的经历于他并非财富,而是深刻的心灵疮伤,让他一生在内心深处有着深深的自卑。
是的,田文其实是一个很自卑的人。或许他一生拼命追求权力与富贵,就为平衡他内心深处的自卑感,填补早年的不满足。
但是他似乎是失败了。若干年后,他已权倾齐国朝野,名震诸侯,但他的自卑依然没有减轻。
《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多年后,田文带领着门客从秦国返回齐国。路过赵国一县城,孟尝君和门客们安营休息。小县城中孟尝君的粉丝听到名满天下的孟尝君就在附近,相当好奇,自然想去见见。
谁知,一见之下,粉丝们大失所望,“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乃眇小丈夫也。”——本来以为薛公田文魁梧高大、相貌堂堂,现在一看,原来是个小男人啊。
对于老乡们的调侃,孟尝君的反应是大怒,他与门客挥起屠刀,斩杀数百人,最终,“遂灭一县而去”,灭了一座县城后扬长而去。
何其残忍。但我想,这固然是他贵族的残暴,但更是他的自卑。身材“眇小”就是早年经历在他身体上留下的烙印,是他的逆鳞。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三十四:孟尝君(三)那些年,孟尝君是如何当老板的?

1
在关于孟尝君的事迹中,这个故事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甚至折服了老练的政治家司马光。
这个故事的核心是如何当好老大,或者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如何当好领导,带好团队。但是,当你耐着性子读完文章之后,你会发现,这并不是一个仅仅关乎领导艺术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一个让今天的我们为之奈何徒叹息的故事。

2
逆袭成功的孟尝君不仅是齐国举足轻重的人物,在诸侯中也颇有名声,于是诸侯们都争相邀请孟尝君前去考察、指导工作,其中就包括楚王。
当然,不用说,跟今天一样,这样的工作考察必然伴随着利益的输送。
楚王尤其大方,毕竟,楚国地大物博,向来不缺奇珍异宝。楚王送给孟尝君的是一张象床。而具体负责运输象床这项工作的是登徒直。
象床,是镶嵌着象牙的床,自然是珍贵无比的。这令登徒直忧心忡忡,因为孟尝君在齐国,齐楚之间相距千里有余,那时的交通运输条件象床下,运输的途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如果象床有所损坏,他登徒直是赔不起的。
登徒直找到了孟尝君的门客,公孙戌,请他帮自己解决这个问题:象床价值千金,假如有一点损坏,我登徒直把老婆孩子卖了也赔偿不了。您若有办法帮我解决这个问题,我家里有一把祖传的宝剑赠与你。
公孙戌接下了这件事。对于公孙戌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他只有从孟尝君入手。他找到孟尝君,劝说孟尝君:小国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以君能振达贫穷,存亡继绝,故莫不悦君之义,慕君之廉也。
——各国所以争相邀请你孟尝君担任国家高级官员,是因为你能辅助弱小、存亡继绝。所以他们无不喜爱、仰慕你的仗义与廉洁。
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你孟尝君接受了价值千金的象床,这与你孟尝君人设不符,对你经营个人形象没有好处。要知道,孟尝君养门客三千,无非就是打造经营一个能扶危济困的仗义的江湖大哥的人设与形象,而这种人设所带来的收益远远超过象床,所以为了一张象床,破坏自己的人设,不值得。
但这只是第一层意思。
公孙戌接着说:今始至楚而受象床,则未至之国将何以待君哉。
——楚国只是你孟尝君周游列国的第一站,如果你在第一站就接受象床,那么其他的国家怎么对待你呢?
这才是关键。象床是非常珍贵的礼物,如果你现在接受了象床,就如同设定了一个孟尝君出场的价码。这会让其他的国家很难办,因为他们恐怕很难拿出同等贵重的礼物了。价太高,出不起。所以结果很可能就是无人再邀请你孟尝君前去指导工作。
孟尝君一听,恍然大悟,决定拒绝楚王的象床。

3
故事到了这里,是常规的路数。如果仅仅如此,这个故事也不值得司马光郑重其事地记录下来。真正重要的是接下来的情节。
完成任务的公孙戌喜滋滋地出门,想到自己即将得到登徒直赠送的家传宝剑,兴奋无法抑制,因为急于得到宝剑,他甚至连步子都跨得比平时大了,不免有些趾高气扬。
孟尝君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他叫住公孙戌:子何足之高,志之扬也?——你为啥腿抬得这么高,这么开心?
公孙戌只好实话实说。
那么,接下来等待公孙戌的是什么?
有的老板会勃然大怒,因为在他们看来,公孙戌是欺上,是损害老板的利益而为自己谋取私利。面对这样的老板,公孙戌将面临惩罚。
有的老板也许看到了公孙戌劝诫中合理的、正确的东西,但公孙戌毕竟动机不纯。所以他们或许不会惩戒公孙戌,但也不会再给公孙戌什么信任,更不会助长这种行为。
但是孟尝君不一样,他写了一张公开的告示:有能扬文之名,止文之过,私得宝于外者,疾入谏。——有谁能为我扬名,指出我的过错,而且能在外面得到好处的,别藏着掖着,赶紧过来跟我说。
他不仅没有因此责备、惩戒门客,相反,他鼓励、助长这种行为。

4
那么,孟尝君的高明之处在什么地方?
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有没有把这件事看作对他利益的伤害。相反,在他看来,这是双赢,门客得到了实惠,而他得到了改正自己过失的机会。
当然,孟尝君并非道德圣人,他的人生目标并不是成为一个让世人称颂的德行君子。他所有行为的目的都是获得实际的收益:权力以及财富。在这件事情上也不例外。
所以,这件事情真正触动他的,是公孙戌的这句话:“今始至楚而受象床,则未至之国将何以待君哉。”——楚国是你走出齐国,向国际发展的第一站。你在第一站就接受象床这么贵重的礼物,你让其他国家怎么办?
相比眼前的象床,能为他带来权力与财富的个人形象与名声才是根本的利益。所以,孟尝君真正的高明之处,是他看到了更长远、更根本的利益,并且愿意为此而等待,愿意为此而放弃眼前利益。
要知道,对于很多人来说,看到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并不难,难的是愿意为此而放弃眼前利益。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术语延迟满足,大概与此类似。延迟满足很难做到,因为人性很难放弃眼前的、可见的利益,而去等待一个不可知的、易变的长远利益。正如老话所说:一鸟在手,不如十鸟在林。面对眼前的好处,谁能做到忍住不伸手呢?
这是孟尝君的第二个高明之处。
但我们的分析并不能结束。公孙戌帮助登徒直搞定了运送象床的苦差事,登徒直用一把家传宝剑感谢他。这本来只是一场交易,公孙戌不用为得到这把宝剑而感谢谁,也不用觉得欠了谁。
但是,孟尝君知道了这件事,他虽没有对公孙戌施加惩戒,但他有足够的理由收取这把宝剑,因为宝剑是他通过放弃象床而得来的。但他没有。这让事情的本质发生了改变,这意味着,宝剑,变成了孟尝君的馈赠。
孟尝君不知不觉完成了一次慷他人之慨的收买人心的过程。这是其三。

5
还有吗?我觉得还有一点,可能这才是最让司马光老先生触动之处,也是孟尝君真正的难能可贵之处。
当孟尝君得知公孙戌与登徒直的私下交易后,他选择了宽容。但他并没有止于宽容。他写了一张公开的告示,告诉大家,你们谁还有这种好事,赶紧来说。
孟尝君为什么这么做?他是真的希望门客们都通过这种方式得到好处吗?或者说,他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自己的人设吗?诚然,这些考虑可能都是存在的。但是,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这张告示打消了公孙戌的疑虑与不安。
虽然孟尝君选择了宽容,但是作为员工的公孙戌不会不存在疑虑、不安与愧疚。而孟尝君用这张告示告诉他,你公孙戌没有做错,你不仅没有做错,反而应该要这样做,必须要这样做,不做反而不对。所以你公孙戌不用觉得自己做错了,不用为此而歉疚并心怀不安。
或许是他早年的经历让他对弱者有一种本能的感同身受,或许是他天赋的领导才能使然。此外,还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孟尝君对于人性有真正的洞察。实际上,一个人的歉疚对于他所亏欠的人来说并不是好事,反而往往是祸端。歉疚会繁衍出很多复杂的负面情绪,最终或许会变成刺向对方的矛。
孟尝君的做法恰如其分,让公孙戌感受到了自己馈赠背后的宽容,但又打消了他因歉疚而生的不安与疑虑。
试想,有这样的老板,谁不愿为之死心塌地?

6
所以,即便对孟尝君非常反感的司马光也对孟尝君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孟尝君可谓能用谏矣。苟其言之善也,虽怀诈谖之心,犹将用之,况尽忠无私以事其上乎?”
——孟尝君可以说是善于采纳他人谏言的人啊。如果他人说的话有道理,即便他心里藏着小九九,也要接受。更何况那些尽忠无私为领导着想的人。
中国人善于“诛心”,习惯于挖掘说话者的自私的动机与不可告人的居心。即便实在挖不出来,我们也可以给他安上一个,由此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他人的批评与建言了。甚至不需要如此麻烦,面对他人的批评,只要祭出一句“你有什么居心”,我们似乎就有足够的理由拒绝了。
我相信,司马光在北宋的那个时代必定也深受其扰,所以郑重其事地将他反感的孟尝君人生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记录下来,并附上了他惜字如金的评语。
这与其说这是他的期待,不如说是他的无奈与牢骚。而更令人无奈的是,若干年后的今天,“居心”论之大行其道,有过之而无不及,以至于我们如今看待司马光的时代都宛如黄金时代,看待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党争分裂都俨然君子之争。
为之奈何!

7
再说几句,历史毕竟不是小说,更不是鸡汤,它不提供标准答案。相反,历史往往颠覆我们以为的标准答案。
所以,即便我们在这里一本正经地分析出孟尝君高明的领导艺术,但事实是,孟尝君并没有网罗到什么杰出的人才,他的人生也不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而在他死后,他的家族很快被灭族。
所以王安石在《论孟尝君传》中说,孟尝君不过网罗了一些鸡鸣狗盗之徒罢了。还是很有道理的。
纵观历史,所谓领导艺术,往往并不能吸引真正的大才。吸引大才的,是胸襟、真诚、视野,以及一个愿意共同为之奋斗的理想与愿景。
不过话又说回来,于我们普通人而言,理想、愿景太过虚妄,谁如果和你谈理想、聊愿景,那多半是准备割你这茬韭菜了。相比之下,我们倒还是希望孟尝君这样的领导更多一些。

楼主:祁连岳

字数:7699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5-25 02:07:04

更新时间:2020-12-25 01:40:57

评论数:12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