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中国人的怕和爱——细说《资治通鉴》那些人那些事(持续连载)

中国人的怕和爱——细说《资治通鉴》那些人那些事(持续连载)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5
几年之后,聂政的母亲去世了,姐姐出嫁了。聂政完成了他的伦理、家庭责任。他可以选择自己的活法了。
余生该怎么样度过?聂政本可以平平淡淡地度过,可能娶个老婆,生几个孩子,经历一连串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最后沉没在滔滔的历史之中。
但那一天严仲子的到来,改变了他的命运。
以前的有所不为,是因为肩负着家庭的责任;现在有所为,是因为对于聂政来说,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东西比命更重要,比如义。
严仲子给聂政的,不仅仅有黄金百镒,更有他的认同与欣赏。严仲子周游列国,一直在寻找能为他报仇的人,最终他选定了聂政。虽然他有目的,但是这种千万人中认准你的赏识,彰显了聂政的独一无二。这才是让聂政真正不能拒绝的。
况且严仲子以诸侯卿相之尊结交你聂政,而你聂政难道就可以安然享受这份尊重而不予以回报吗?聂政不是这样的人。
士为知己者死。对于这份赏识与尊重,聂政只有以命相酬。

6
打听清楚了严仲子的仇家乃是韩国国相侠累,聂政拒绝了其他人的帮助,只身上路,前往韩国国都。
“侠累方坐府上,兵卫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
——侠累在府中端坐,周围簇拥着大批兵卫。聂政提刀闯入侠累府中,如入无人之境,刺杀侠累。
何等霸气!春秋战国时代有很多刺客,但论霸气,聂政当属第一。
刺杀成功之后,聂政又做了一件令人吃惊的事。他将自己的眼睛挖出来;他用匕首划自己的脸,划得面目全非;最后,他剖腹自尽。
为什么要这么做?还是因为责任,他要用这种方式保护姐姐不被牵连。
韩国官方震怒,查,一查到底,这人是谁,为什么要行刺,他还有什么同伙。聂政的尸体被陈列在韩国国都的大街上,官方悬赏千金,征集刺杀者的身份。
但尸体面目全非,没有人认得出。

7
在齐国的聂政姐姐聂嫈听到了韩国国相侠累被刺这件震惊国际的恐怖主义事件。
她立马就准确地判断出,这名刺客肯定是自己的弟弟。而且她也明白,聂政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不让她受牵连。
她太了解弟弟聂政了。
聂嫈立即动身,前往韩国。果然,那具面目全非的尸体正是聂政。
那么,她该怎么做?装作不认识这具尸体,她会活着;说出刺杀者的身份,她很有可能会受到牵连,会被处死。
她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后者,她的理由是:“妾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
——我怎么能因为怕死而使我弟弟的名声被埋没?
自己的生死是小事,但弟弟的美名能不能得到传扬那是大事,让天下人称颂自己弟弟的美名那是大事。
他聂政能将义看得比生命还要珍贵,聂嫈也能做到。
于是,在韩国国都的大街上,面对周围里三重外三重的围观者,聂嫈向所有人说出了聂政的身份以及聂政刺杀侠累的来龙去脉。
这个故事深深地震惊了韩国市井。
说完后,她大呼三声“老天”,然后伏在弟弟身边,痛哭而死。

8
2000多年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人郭沫若根据聂政、聂嫈的故事创作了话剧《棠棣之花》,将聂政、聂嫈包装成为了国家、民族、天下太平而反抗暴政的勇士。
虽然这样一番包装显得更高大上,但我还是喜欢真正的历史中那个士为知己者死的故事,喜欢战国时代那个只为他人的赏识而两肋插刀、独自远去的刺客身影。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十四、任性还是反腐?这是一个问题。
1
卫国。子思与卫侯聊上了。
这子思是大有来头的,他是孔子的孙子,名伋,字子思,正宗的孔门三代。
子思对卫侯说:给你推荐个人才,苟变,以他的才能,统率500乘没问题。
“乘”是一个军事单位,一乘有战车一辆,车上甲士三人,随车步兵七十二人。500乘大概是500辆战车,甲士1500人,步兵36000人。
卫国是小国,能统率500乘的人才可以说是大将之才了。
作为卫国老大,听到国内有这样的将才,按理说应该开心才是。但是卫侯有些为难:“我也知道苟变有才,但是呢,有问题。”
什么问题?苟变曾经在基层当公务员的时候吃拿卡要,吃过老百姓俩鸡蛋。可见苟变人品有问题,是个贪污犯,这样的人,卫侯不用。
就两个鸡蛋的事,至于吗?子思决定好好教育下卫侯:“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
——那些传说中的好老板用人,就跟木匠用木材一样。木匠用木材,用它能用的部分,扔掉不能用的部分。所以呢,一根木料就算有些地方朽坏了,好的木匠也不会就把它整个扔掉。
这是关于用人。但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今君处战国之世”。现今是个什么样的时代?战国啊。
战国是个什么样的时代?是个全民耕战的时代,是个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时代,是个所有的社会资源都流向战争的时代,是个能打胜仗高于一切的时代。
子思最后说:在这样的时代里,你卫侯居然因为俩鸡蛋而放弃了一个可称得上国之栋梁的将才,你的这种想法、做法千万不能被外国人听到。
为什么不能被外国人听到?因为太危险了。人家会认为你卫侯不重视人才。不重视人才,人才就绕着你走;不重视人才,邻国就会认为你好欺负。你卫侯的末日就快到了。

2
在战国这样的时代,一个将才,因为曾经在当小公务员的时候贪污过老百姓两个鸡蛋,就被国君放弃不用。这事怎么看怎么荒唐。
但是,感觉荒唐之余,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对卫侯肃然起敬?在如此险恶的时代,卫侯居然还在坚持反腐,打造一个廉洁的政府,一个将才,一个可以为自己守卫疆土的人,因为曾经吃拿卡要过老百姓俩鸡蛋,因而有了污点,卫侯便不用。
要知道,时代越险恶,实用主义便越是大行其道,活下去就是一切,人性中的卑劣都会释放出来。
这卫侯可以说是一个异数啊。
相反子思有些人设崩塌。儒者不是应该主张“德政”吗,让有德的人当官。儒者不是应该“义之所在,虽万千人吾往矣”吗?怎么在这里,作为一个儒者,子思大讲特讲“识时务”了,成了一个赤裸裸的实用主义了?

3
朋友们,我们都被骗了啊。
卫侯不用苟变,肯定不是因为他想打造一个廉洁的政府,肯定不是因为苟变吃拿卡让老百姓受损了。
一定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卫侯不想用苟变。或许苟变不会奉承、拍马屁,没有得到卫侯的欢心;或许苟变不听话,老是跟卫侯对着干;或许苟变在政治斗争中站错了队伍,谁知道呢?一个领导不喜欢一个下属,有无数种原因。
我相信,苟变虽然早年曾经有过污点,但是能得到儒者子思的肯定,他的人品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否则,卫侯也不会仅仅提起俩鸡蛋这点鸡毛蒜皮的事。
而且,事实上,这个卫侯并不是一个英明的主,《资治通鉴》中,这一段故事之后,有一大段子思批评卫侯昏聩的文字。在子思看来,卫国此时的朝政已经到了奔溃的边缘。这样的卫侯,你能相信他只因为属下贪污过两鸡蛋而反腐吗?
所以,两鸡蛋,只是卫侯的一个借口,一个他抓在手里的把柄。
这是一些领导惯用的方式,抓一些下属的把柄在手里,可以要挟你、控制你,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成为废掉你乃至除掉你的借口。
或许你会说,两鸡蛋的事,这样的把柄管用吗?
管用,真的很管用。中国社会最不缺的就是会上纲上线、无事生非的人。他们都是罗织罪名的高手,只要领导一个眼神,他们能将清清白白之人包装成十恶不赦之徒。
西汉时,有个“天才”人物发明过一个罪名——腹诽,肚子里偷偷地对朝廷表达不满。有一个朝廷官员就被安上这个罪名,最终丧命。
相比之下,俩鸡蛋这事不小了,要是上纲上线,真的够掉脑袋了。

4
在这个故事中,听完子思的教训,卫侯说:“谨受教矣。”——您说得对,我学到了。
如果真的学到了,那么卫侯学到什么了?
有人或许会脱口而出:“用人要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啊。”
错啦,又被骗啦。
子思根本不相信卫侯真的要反腐,真的在意苟变贪污了两鸡蛋。他很明白,这一定是卫侯个人的好恶与任性在作祟。
子思其实是想说:当今是战国时代,您卫侯就不要因为自己的个人好恶而放弃一个人才了。你再任性,你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即便卫侯真的学到了,他学到的是这样一个道理:相比自己的任性与好恶,还是活着比较重要。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十五、所有人都只会点赞,这样的公司要完


“在我看来,卫国就是所谓的‘君不君,臣不臣’啊。”子思对公丘懿子说。
在《资治通鉴》子思向卫侯荐苟变的故事之后,是子思对于卫国朝政的两段评论。
“君不君,臣不臣”出自《论语》,乃是子思家学,意思是国君没有国君的样子,臣下没有臣下的样子,总之,都不及格。
子思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在于最近卫国有一种风气:无论国君卫侯说什么话,做什么决策,臣下都一片点赞之声。没有不同的意见,更没有反对的声音。
这样的风气,后世的国君们多求之不得,这简直就是理想中的舆论环境嘛。
但子思叹口气,摇摇头,他认为这样不行。
“何乃若是?”——哪里就到这个程度了?你说得也太夸张了吧。公丘懿子不以为然。
一点也不夸张,“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当老板的要是自以为很伟大、光明、正确,那就不愿意听取下属的建议,下属也就逐渐没有了提建议的积极性。
当老板的,不管是非对错而只想听下属称赞自己,这是最严重的昏聩。当下属的,不讲道理,一味地阿谀老板,这是最厚颜无耻的谄媚。
合格的老板,有义务为下属创造提意见的舆论环境,有义务听取下属的意见。而合格的下属呢,则有义务根据道理的是非讲出真正的意见。如果做不到这些,那就是“君不君,臣不臣”。
而一个昏庸的老板和一帮只会点赞的员工,这样的公司要完。
这是其一。

还有更严重的问题呐。
这次,子思的谈话对象是卫国国君卫侯。
面对公丘懿子,子思说得比较直白露骨,但面对老板卫侯,子思说得稍微委婉一点:“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卫国公司正走在错误的道路上,一天不如一天。
几个意思?卫侯不解。
“我这么说啊,是有理由的。”子思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语言,“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
所以真正的问题在哪里呢?在于,当你老板自以为是,听不得不同意见的时候,下面的人,每个部门、机构的头头脑脑也都有样学样,也不愿意听不同意见了。当老板不愿意接纳不同的意见,你怎么可能指望你的下属保持开放的心态?
这些当领导的自以为是,下属也就点赞称是。而那些点赞称是的人能得到提拔、重用,而那些提出不同意见的人被边缘化,甚至被穿小鞋。
当所有人都只会点赞,这样的公司怎么可能会好?离关门也就不远了。
子思如是说。

说完这些,子思与卫国的故事戛然而止。
他突兀地闯入中国历史,似乎就是为了向历朝历代大大小小的老板们说这一番话。说完了,他便飘然而去,不知所踪。
只可惜,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像卫侯一样,注定听不进去这一番话。
而且,卫侯至少等容忍子思说这样一段话,这么说来,历朝历代的老板们,连卫侯都不如。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说到底,还是官场套路

1
战国,临淄。
齐国的王宫里,齐威王召见两位外地进京汇报工作的干部。
先是即墨地区行政长官,即墨大夫。
王说:自从你当了即墨地区干工作之后,每天都有人在我面前说你的坏话。但是,我派人去看了下即墨,耕地都没有抛荒的,老百姓日子过得不错,当官的整天也没啥事,辖区内很稳定。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你不是整天想着贿赂我身边的人为你说好话。
这样的人,齐威王要奖励,要重用。于是,即墨大夫被封赏万家。

2
然后是阿地区的行政长官,阿大夫。
面对阿大夫,王的语气就有些愤怒:自从你去了阿之后,每天都有人到我面前说你的好话。但是,我派人去看了下阿,大片耕地抛荒,老百姓日子难过。当年赵国攻打鄄,你不派人营救;卫国攻取了薛陵,你也不知道。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你整天就盘算着贿赂我身边的人为你说好话。
王越说越愤怒,简直忍无可忍:来人,把他给我煮了。
就这样,这一天,齐威王把阿大夫以及经常帮阿大夫说好话的近臣都给煮了。煮了之后做什么用,不敢想。
史载: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群臣们都吓坏了,再也不敢欺瞒齐王了,汇报工作一定有一说一。齐国因此就大治了,成为超级强国。

3
阿大夫死得冤不冤?真冤。
因为中国社会里,官不就是这么当的吗,这本来就是官场常态啊。
阿大夫只是按照通常当官的方式,做了一个地方官一般会做的事情而已。你齐威王这样搞,让人怎么当官嘛。

4
但阿大夫该不该死?也确实该死。
他该死,不是因为他贿赂老板身边的人为自己说好话,更不是因为他辖区的老百姓没饭吃,而是因为他犯了两个错误:欺瞒君上,被发现了;不听话,损害了齐王的核心利益。
一般,稍微有点抱负的老板最痛恨的,就是下属欺骗自己。
“欺”这个字本身就带有戏弄、蔑视的意味。所以欺君本质上就是对君的蔑视与侮辱。
试问,那个为君者能受得了?所以,历朝历代,欺君都是大罪,都是高悬在天下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但又试问,历朝历代,那个下属不欺君?那个君主不被欺?
说假话是欺,说一半真话一半假话是欺,说一半留一半是欺,不说或者装作不知道也是欺。
所以,古往今来,就没有不被欺的领导,也没有不欺领导的下属。
关键是不要被发现,或者说不要欺得太难看,还被发现。
阿大夫的错误就在这里,欺得太过分了,还被发现了。所以他就得死。

5
如果仅仅是这样,阿大夫还不至于死,或者至少不会死得这么惨——被煮。
但他犯了另一个错误,不听话,损害了齐王的核心利益。
齐威王对阿大夫的训斥,重点其实在后面:赵国攻打鄄,你不派人营救;卫国攻取了薛陵,你也不知道。
王派你去阿当领导,是要让你抵抗外敌入侵,保卫齐国疆土的。
而对于齐王来说,齐国国土、城池、人民,就是他的核心利益。
但你阿大夫呢?敌国攻打你不营救,卫国攻取了薛陵,你装作不知道。你的不作为、不作为严重损害了齐王的核心利益。
齐王当然应该愤怒,煮了你,算是轻的,要是换个狠一点的,估计会杀你全家、灭你满门。
而反观即墨大夫,他最大的政绩,不是老百姓日子好过,而是他管辖的地区稳定、太平。这是压倒一切的嘛。

6
再来,一个问题:齐国是怎么发现阿大夫欺瞒他的呢?
也许你会说,书中说了啊,他派人去看了看。
且慢,派人去看了看,齐王就一定能得到真实情况吗?
历朝历代,那些被皇帝派出去巡查而说谎的钦差们还少吗?
不要忘了,他派出去巡视的,也是人啊,也是官员啊。是人,就有弱点;是官员,就要遵照官场的规则。
那么你怎么保证他不会被贿赂,会说真话?
以及,阿大夫这么会来事的官员,怎么会想不到贿赂王派去看一看的人呢?
所以,如果真实的情况是巡查人员说了假话呢,想想,是不是很可怕?
但其实不用深究这些。正如上文所说,即墨大夫与阿大夫,前者加官封爵,后者被煮,根本的差别在是不是听王的话,维护好王的核心利益。
说到底,还是套路啊。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不好意思,忘了加序号,重发一遍。)

十六、说到底,还是官场套路

1
战国,临淄。
齐国的王宫里,齐威王召见两位外地进京汇报工作的干部。
先是即墨地区行政长官,即墨大夫。
王说:自从你当了即墨地区干工作之后,每天都有人在我面前说你的坏话。但是,我派人去看了下即墨,耕地都没有抛荒的,老百姓日子过得不错,当官的整天也没啥事,辖区内很稳定。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你不是整天想着贿赂我身边的人为你说好话。
这样的人,齐威王要奖励,要重用。于是,即墨大夫被封赏万家。

2
然后是阿地区的行政长官,阿大夫。
面对阿大夫,王的语气就有些愤怒:自从你去了阿之后,每天都有人到我面前说你的好话。但是,我派人去看了下阿,大片耕地抛荒,老百姓日子难过。当年赵国攻打鄄,你不派人营救;卫国攻取了薛陵,你也不知道。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你整天就盘算着贿赂我身边的人为你说好话。
王越说越愤怒,简直忍无可忍:来人,把他给我煮了。
就这样,这一天,齐威王把阿大夫以及经常帮阿大夫说好话的近臣都给煮了。煮了之后做什么用,不敢想。
史载: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群臣们都吓坏了,再也不敢欺瞒齐王了,汇报工作一定有一说一。齐国因此就大治了,成为超级强国。

3
阿大夫死得冤不冤?真冤。
因为中国社会里,官不就是这么当的吗,这本来就是官场常态啊。
阿大夫只是按照通常当官的方式,做了一个地方官一般会做的事情而已。你齐威王这样搞,让人怎么当官嘛。

4
但阿大夫该不该死?也确实该死。
他该死,不是因为他贿赂老板身边的人为自己说好话,更不是因为他辖区的老百姓没饭吃,而是因为他犯了两个错误:欺瞒君上,被发现了;不听话,损害了齐王的核心利益。
一般,稍微有点抱负的老板最痛恨的,就是下属欺骗自己。
“欺”这个字本身就带有戏弄、蔑视的意味。所以欺君本质上就是对君的蔑视与侮辱。
试问,那个为君者能受得了?所以,历朝历代,欺君都是大罪,都是高悬在天下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但又试问,历朝历代,那个下属不欺君?那个君主不被欺?
说假话是欺,说一半真话一半假话是欺,说一半留一半是欺,不说或者装作不知道也是欺。
所以,古往今来,就没有不被欺的领导,也没有不欺领导的下属。
关键是不要被发现,或者说不要欺得太难看,还被发现。
阿大夫的错误就在这里,欺得太过分了,还被发现了。所以他就得死。

5
如果仅仅是这样,阿大夫还不至于死,或者至少不会死得这么惨——被煮。
但他犯了另一个错误,不听话,损害了齐王的核心利益。
齐威王对阿大夫的训斥,重点其实在后面:赵国攻打鄄,你不派人营救;卫国攻取了薛陵,你也不知道。
王派你去阿当领导,是要让你抵抗外敌入侵,保卫齐国疆土的。
而对于齐王来说,齐国国土、城池、人民,就是他的核心利益。
但你阿大夫呢?敌国攻打你不营救,卫国攻取了薛陵,你装作不知道。你的不作为、不作为严重损害了齐王的核心利益。
齐王当然应该愤怒,煮了你,算是轻的,要是换个狠一点的,估计会杀你全家、灭你满门。
而反观即墨大夫,他最大的政绩,不是老百姓日子好过,而是他管辖的地区稳定、太平。这是压倒一切的嘛。

6
再来,一个问题:齐国是怎么发现阿大夫欺瞒他的呢?
也许你会说,书中说了啊,他派人去看了看。
且慢,派人去看了看,齐王就一定能得到真实情况吗?
历朝历代,那些被皇帝派出去巡查而说谎的钦差们还少吗?
不要忘了,他派出去巡视的,也是人啊,也是官员啊。是人,就有弱点;是官员,就要遵照官场的规则。
那么你怎么保证他不会被贿赂,会说真话?
以及,阿大夫这么会来事的官员,怎么会想不到贿赂王派去看一看的人呢?
所以,如果真实的情况是巡查人员说了假话呢,想想,是不是很可怕?
但其实不用深究这些。正如上文所说,即墨大夫与阿大夫,前者加官封爵,后者被煮,根本的差别在是不是听王的话,维护好王的核心利益。
说到底,还是套路啊。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十七、大人物也有任性时

1
魏国。魏武侯薨了。
“薨”就是死。在那个时代,身份不同,死的说法也不同。天子死叫“崩”,崩,山崩也,当然是惊天动地。诸侯王或者高级官员死叫“薨”,声势就小了一点,“轰”的一声,自然比不上山崩地裂那么有气势。中高级官员死叫“卒”,卒,就是结束,他们的一生结束了,如同一部小说,或者一部剧,倒也值得一提。而平民老百姓,则只好叫“死”,他们的一生,没有什么可说的,就是死了。
魏武侯在吴起的故事中出过几次镜,在吴起的故事里,魏武侯是一个不太明智的王。这个不太明智的王虽然薨了,但留下了一个政治难题,一个政治烂摊子——他不立太子。
不立接班人,在中国社会中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欧洲或者其他有些地方,老大死了,没有接班人,可以由贵族召开会议,选举老大,贵族会议选举出来的老大是有合法性的。此外,还有一种办法,请罗马教廷指定一个老大,因为教廷是上帝的代言人。
但在中国,老大的合法性并不来自于众人的同意,而是来自于抽象的“天”。天自然不会说话,也没有代言人,所以据说“天听自我民听”,也就是说民心、民意成为了老大合法性的来源。
但民心、民意如何体现,这又是个问题。不过,这个问题是难不倒国人的。民心所向,战无不胜。也就是说,谁打架赢了,谁就是得民心者。
所以,只有打架。打架的结果,自然就是国家混乱。
魏武侯之不明智,可见一斑。

2
于是魏国两个最有资格当王的人,魏武侯的儿子魏罃与魏武侯的弟弟公中缓便打架。
这一架,打了足足三年。
魏国人受不了了,不仅老百姓受不了,当官的也受不了。有一个叫王错的官员便受不了,跑到了韩国。
演义小说中常有这样的桥段,某某某大喜道:此乃天赐良机也。
韩国大夫公孙颀一看,想必在心里也是暗叹一声:真乃天赐良机也。
公孙颀于是对韩国老板韩懿侯献计曰:“魏国大乱,可取。”
韩懿侯又纠集了赵国赵成侯,二国合兵,围殴魏国,战于浊泽。一塌糊涂的魏国自然不是对手。韩、赵大破魏兵,兵围魏国。
魏国危在旦夕。

3
二国兵围魏国,到了摘取胜利的果实的时候了。问题是,怎么摘?
赵成侯的摘法:杀了魏罃,立公中缓为魏侯,然后韩、赵二国分别从魏国割块地,弄点好处,然后各回各家。
但韩懿侯认为这样的摘法不行。杀人家一国之君,这会给国际社会留下一个残暴的名声。割人家的地,会留下贪婪的名声。太简单粗暴,不好听。所以不如把魏国分为两个国家。一分为二,强大而统一的魏国没有了,以后咱再也没有魏患了。
平心而论,韩懿侯的计划更可取,也更有远见,这样既不会在国际社会上落人口实,又可一劳永逸地削弱一个强敌。借用演义小说中的桥段来说,这是上计。
如果不取上计,按照赵成侯的办法来办,杀一个稍微强一点的候选人,立一个弱一些的候选人,割对方的地,让对方赔款,也不失为一个可行之法,也是国际社会中通行的做法。
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魏国都危险了。
但二位大人物接下来的做法实在令我们意想不到。
当韩懿侯提出自己的计划之后,赵人不听。
我猜测可能是韩懿侯在国内说一不二惯了,所以见赵国人居然不听我的话,自然很不高兴。
按理说,韩懿侯作为一国之君,是当时那个时代的大人物,合作伙伴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样,可以有很多种处理方式;生气了,也可以有很多种发泄方式。
但韩懿侯采取了最孩子气的做法,他任性地连夜带着自己的人马走了。
韩懿侯走了,赵成侯也只有走,仅凭他一国之力,还吞不下魏国。
就这样,被大兵围攻、危在旦夕的魏国神奇般地起死回生了。
魏国之内,魏罃趁机杀了公中缓,成为魏国国君,便是魏惠王。

4
柏杨老先生说,魏国起死回生真是不可思议。他由此得出结论:不要以为大人物每一项决定都是有道理的,遇到庸碌之辈或凶暴之徒,就可能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局。
在这一点上,我同意柏杨老先生的观点。而且,我的看法比柏杨老先生更极端。我以为,这种情况不一定是发生在庸碌之辈或凶暴之徒身上。
受影视剧或小说的影响,我们往往以为,大人物所有的行为都是理性的。他们有可能目的不同,有的为了国为了家,有的为了一己之私利。
但无论为了何种目的,他们在达成自己的目的这方面,肯定是理性的,肯定不会做不符合自己利益或者目的的事,也就是合目的性。
我们常说这样的话:能坐到这个位子上,自然有他的道理;领导做出的决定,肯定有他的道理。
但很遗憾,这种完全理性的人设,只能发生在虚构的世界中,而且是不太高明的虚构世界中,例如二流小说、影视剧等等。
在真实的世界中,即便是大人物,理性也是很罕见的,更常见的是任性,是屁股决定脑袋。
比如,在历史中,时刻保持理性与头脑清醒的人实际少之又少,历史的常态是由人的任性导致的随机、混乱。
而任性的程度又跟决策者的决策是否会受其他人的影响有关系。如果决策者往往乾纲独断,说一不二,那么任性程度一般较高;如果决策者善于听取或者不得不听取他人的意见,那么任性程度一般较低。

5
这个故事有助于让我们破除对大人物的迷信。
不要以为大人物做得每一件事总是合目的的、正确的、理性,也不要以为他们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充分思考、深思熟虑的。
就像自然界,在统摄一切的宇宙定律之下,科学家们发现了随机性的广泛存在。
同样,在历史中,在统摄众生的历史必然性之下,也是随机性的汪洋大海。
我认为,这就是人性。而且我认为,这也并不全然是坏事。
人性的弱点固然会导致失败、混乱、荒唐,但也因为人性有裂缝,所以历史有罅隙;因为有罅隙,所以才有不同的发展可能性,才有多样性,才有意外的惊喜。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十八:战国群星之商鞅(一):人生的第一场杀局

1
魏国,安邑。
国相公叔痤病入膏肓,时日无多。
国君魏惠王前来探望,看着眼前已然呈现出死相的老同志,唏嘘良久。最后,魏惠王问出一个问题:如果您有什么不测,我魏国怎么办?
这是个历史上常常出现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的象征意义要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这个问题的象征意义是:您老人家是国家的栋梁,我们国家可不能没有您老人家,您老人家要是不在了,我们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只是王的赞誉与褒扬,王对一个将死之人的肯定与安慰。并不是王真的想听取对方的意见,真的想得到一个答案。
但这位公叔痤先生当真了,精神为之一震。
“痤之中庶子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之!”
“举国而听之”——全部国家大事都听卫鞅的。
魏惠王嘿嘿一笑,这是尴尬而又不是礼貌的一笑。
“君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如果国军您不能任用卫鞅,那就杀了他,不要让他离开魏国。
公叔痤接着说。

2
这是商鞅在历史上的第一次亮相,只不过,这个时候,他叫卫鞅。
“卫”就是卫国,他以国为姓,是因为他乃卫国国君的孙子。所以他还有一个姓——“公孙”,意思是国君之孙。
但公孙的身份并没有为他带来什么特权或者先发优势。在那个年代,公子遍地走,庶子不如狗,更何况,他还是一名庶孙,庶子之子还是嫡子之庶子,我们不得而知。但毫无疑问,这样的身份,根本不可能被国君注意到。
我们可以想象身处权力旋涡中心的卫鞅的处境,所以,很早的时候,他便离开卫国,到别的国家谋生。
这是一个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少小离家外出打拼的故事,这是一个满腹才华的年轻人为了梦想四处奔波的传奇。但这些故事都隐没在粗线条的历史之下,想要窥视它,我们只有靠脑补。
总之,最后,他投奔了魏国国相公叔痤,成为了魏相府上的一名中庶子。
这公叔痤先生是个识货的,早就看出了卫鞅的才华。但奇怪的是,不知什么原因,直到此时,他才向国君推荐卫鞅。

3
但这次推荐不仅不可能成就卫鞅,却成了卫鞅的一个要命的杀局。
魏惠王怎么可能就凭一个将死之人的一句话,就把国家交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
所以,等待着卫鞅的只能是死路一条。
魏惠王一走,公叔痤召来了卫鞅。他向卫鞅和盘托出了自己与魏惠王的对话。
公叔痤当然明白魏王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背后的含义,更明白自己的举荐并不会有什么效果。所以,最后,公叔痤有些遗憾地:
“吾先君而后臣,故先为君谋,后以告子。子必速行矣!”
——作为魏国国相,我只能先考虑国家的事,再考虑个人的事。所以我只能先为国君谋划,再告诉你这些。你赶紧跑吧。
公叔痤这个人曾在吴起的故事里出过镜,在那个故事里,该先生用一个下三滥的计策逼走了吴起,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一个反面角色。
但在此时,他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有情有义的人,一个让我有些感动的人。

4
但卫鞅没有跑路。
他笃定地作出判断:“君不能用子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子之言杀臣乎?”——国君不能因为您的话任用我,又怎么可能因为您的话而杀我呢?
当你公叔痤推荐我卫鞅的话不被国君采纳时,你公叔痤的话在国君那里就已经失去了可信度;你杀我的建议,国君自然也不会认真对待。
卫鞅的第二层意思是:不能成就你的,也不会毁灭你。
不能成就你的,必然意识不到你的价值,自然也就意识不到你的威胁,所以也不会把你当做敌人。
有哲人曾说,敌人才是真正了解你的人,因为既然他以你为敌,就认识到了你的价值。而一个不能成为你潜在敌人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你的知己。
所以,他不用跑路。
果然,魏惠王走出公叔痤的府邸,对左右陪同人员唏嘘感叹:我看公叔痤真是病得脑子糊涂了,先是让我把国家大事交给卫鞅,又劝我杀了他,太荒谬了吧。
魏惠王终究是没有杀掉卫鞅。

5
就这样,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杀局被他轻松化解。
但是,当我再次回头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为卫鞅捏了一把汗。
因为,在战国那样的一个时代,或者说在古代社会,一个国君,要杀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需要什么理由吗,需要他真正意识到这个年轻人对他的国家有威胁吗?
不需要。在中国历史中,捕风捉影的威胁,臆想的威胁,谣言、传言中的威胁等等,都可能掀起一场腥风血雨,都可能万千人头落地。
一个老臣临死之前交代国君杀了某人,因为这个人对国家有威胁。这个理由,在绝大多数国君那里,足够杀人了。
所以,卫鞅凭什么认为国君不会杀他?
他固然有他的逻辑:“君不能用子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子之言杀臣乎?”这个逻辑固然也很对,但是不要忘了,逻辑是逻辑,而国君杀人,往往是不讲逻辑的啊。
如果仅仅凭这样一个逻辑就做出决定,那无异于一场赌博。
我想,卫鞅是个聪明的人,他不会不清楚这个道理,他不会将自己的生命交给命运。
他不跑路,一定有其他的理由。

6
我想,他一定很了解魏惠王这个人。谥法说:柔质受谏曰惠。魏惠王之所以称为“惠王”,我想可能他不是一个滥杀无辜之王,可能他是一个待人比较仁善的王,一个不会随随便便就杀人的王。
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这里面有一个陷阱:当你卫鞅不跑路,不表现出你的恐惧,王就不会注意到你,公叔痤的话也就起不了什么作用,卫鞅就是安全的;但是,如果你卫鞅跑路,表现出了你的恐惧,王反而会注意到你,公叔痤的话反而会对王产生影响,卫鞅反而危险了。
就像面对疯狗,你看到它时不跑,它就不会追咬你;如果你跑了,它反而会追着你咬。
这是我的小人之心,但是我觉得,在权力场中,一切小人之心的猜度都不为过。
还有,或许卫鞅也在赌一个机会,他可能在期待,或许在某天,当王面临困境之时,他回想起公叔痤的这番举荐,会给自己一个机会。
卫鞅赌赢了,但也赌输了。王没有杀他,他赢了;但他终究没有在魏国得到机会,这一点上,他输了。

7
对于卫鞅的这个杀局,历史的记载远远不能解释。卫鞅不是一个被动地接受命运的人,更不是一个毫无把握,仅凭着一条逻辑推理就去赌命的人。
他的底气,来自于他对现实有深刻的理解,对于人性深刻的认知,对于政治敏锐的判断,这才是卫鞅的这个故事教会我们的。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十九、商鞅(二):一次改变中国历史的跳槽

1
公元前361年,在魏国一直不得志的卫鞅收拾行囊,离开魏国,一路向西。
此行的目的地是秦国。他要跳槽,在秦国新国君秦孝公那里找个工作。
多年以后,卫鞅会发现,这是他改变命运的一次跳槽。他人生所有的辉煌与惨痛,他人生的大悲与大喜,都源于这一次跳槽。
但他可能不知道,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跳槽,是改变中国历史的一次跳槽,是令2000多年后的中国人依然又爱又恨的一次跳槽。

2
一年前,也就是公元前362年,秦国国君秦献公薨了,二十一岁的儿子继位,即秦孝公。
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对很多习以为常的事看不惯,总是认为自己能改变这个世界。普通人尚且如此,秦孝公是国君,当然更是如此。
他看不惯的,是自己的国家。
当时的秦国是什么样呢?
“是时河、山以东强国六,淮、泗之间小国十馀,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皆以夷翟遇秦,摈斥之,不得与中国之会盟。”
——当时东方有六个强国,十多个小国。这些诸侯国不论大小都把秦国看作不开化的蛮夷,也不带秦国一起玩。东方诸国召开国际会议,也没有秦国的坐席。
固然,秦国地处偏远,且人民生活作风比较粗鄙,不如东方诸国那么精致。但不要忘了,春秋时,秦国一度是五霸之一,诸侯老大哥。楚国被吴国灭国,申包胥在秦宫外连哭七天七夜,说动秦哀公发兵救楚,楚国才得以重生。
在那时,没有人将秦国看作蛮夷,那时的国际会议中,不仅有秦国的坐席,很有可能还位居上座、 。
同样是那一批人,同样是那一块国土,同样是粗鄙的生活方式,为什么到了战国,就成蛮夷了呢?
所以,根本的问题不是地理位置和生活方式,而是当时的秦国太弱了。弱国无外交,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是如此。
“于是孝公发愤,布德修政,欲以强秦。”
年轻的孝公当然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他的策略是“强秦”——让秦国变强。

3
想法固然很好,但是如何让秦国强大,这是一个问题。
在任何时代,一个国家也好,一个公司也好,要做强做大,需要依赖的最重要的资源都一样——人才。
但人才这种东西,生长的条件实在太苛刻,水土、教育、文化、经济,缺一不可。而秦国地处偏远,文化教育落后,生活方式粗鄙,经济实力较差,实在没有产出人才的土壤。
不过没关系,在那个时代,最大的好处就是,人才是流动的。秦国没有,其他国家有。而且,那个时代的人才并不以为自己的国家服务为天经地义,谁的待遇给够,他们就为谁服务,甚至调转矛头攻击自己的母国也毫不犹豫。
而那个时代的人,也并不会批评那些去别的国家谋生的人才不爱国。
于是,公元前361年,战国历史上第一封国际人才招聘书发布。招聘书的发布者是秦孝公。
秦孝公先是回顾了秦国也曾经阔过的过去,接着表达了作为秦国的王对现在秦国的不满与失望,最后,夸下海口: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不管是外国人还是秦国人,有谁能让秦国强起来,我不仅给他高官,给他厚禄,还给他分地。
“于是卫公孙鞅闻是令下,乃西入秦。”

4
在《资治通鉴》中,关于这次跳槽,只有一句话:“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说以富国强兵之术。公大悦,与议国事。”
就是说,卫鞅到了秦国,通过秦孝公身边的太监景监见到了秦孝公。卫鞅对孝公谈论了一番富国强兵之术。公于是大喜,卫鞅便如乘坐火箭一般,顷刻间成为秦国高管。
似乎很容易。
但打开《史记》,我们就发现,并非如此简单。卫鞅的这次跳槽至少进行了四次面试,卫鞅至少准备了四套方案。
第一次面试,卫鞅讲的是“帝道”。所谓帝道,便是三皇五帝治天下之道。
三皇五帝是否真的存在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先秦人看来,三皇五帝当然是存在的,不仅存在,他们治国的技术那也是境界最高的。在先秦诸子之中,最喜欢讲三皇五帝的,是道家。在道家的讲述中,三皇五帝治天下最大的特点是无为而天下治。
所以我估计,卫鞅用道家玄虚的语言对孝公讲了一番三皇五帝无为而治的道理。
可以想象其效果。公当然是听不懂的,而且居然快睡着了。但此公是个有礼貌的,不好直接让卫鞅滚。他只好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听卫鞅念叨些“无为而无不为”之类的话。
等卫鞅终于结束他的高谈阔论而离开之后,有些郁闷的孝公立马召来景监一通责备:你找来的这人就是个大忽悠,根本没什么真本事。
景监事办得不好,被领导责备,心里自然不舒服,转而责备卫鞅。
卫鞅叹息道:“我跟国君说的是帝道啊,国君的悟性不够啊。”

5
第二次面试,卫鞅讲的是“王道”。所谓王道,便是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君主,尤其是周文王、周武王取天下之道。
以我们今天的经验来看,夏商周三代取天下必然充满了血腥与杀戮,但在先秦诸子尤其儒家看来,夏商周三代的王那是以仁义而取天下的典范,那是以有道伐无道的典范。
所以,这一次,卫鞅想必是用儒家的语言讲述了一番夏商周三王以仁义而取天下的道理。
这次孝公虽然没有睡着,但也不爱听。孝公再次责备景监。
景监再次责备卫鞅。卫鞅再次叹息:我跟国君说的是王道啊,国君还是听不进去。
不得不说,景监真是个尽责的、专业的、能力超群的引荐人。两次被公责备之后,他居然还为卫鞅安排了第三次面试的机会。
第三次面试,卫鞅讲的是“霸道”。所谓霸道,便是春秋五霸称霸天下之道。
按说,春秋五霸称霸天下,牛气冲天,是近在眼前的成功经验,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况且孝公的祖上穆公就是春秋五霸之一,汲取祖宗成功经验,重现祖上的荣光。孝公应该满意了吧。
但孝公只是点头称是,并没有留用卫鞅的打算,更没有马上把卫鞅提拔为高管的打算。等卫鞅退出,孝公召来景监:你的门客不错,可以跟他聊聊天、吹吹牛。
也仅此而已。

6
“诚复见我,我知之矣。”——如果能再让我见一次国君,我知道怎么说了。
直到此时,卫鞅才真正明白孝公需要什么。
孝公需要的,是能让国家立马强大起来的方法。而在当时那个时代,战争与兼并是时代的主旋律,所以国家强大的主要指标,就是军队能打仗、能打胜仗。
那是一个焦虑的时代,长远的目标与循序渐进的策略实在没有用武之地,一切崇尚短平快——周期短、易操作、见效快;一切以自己活得好、且让他人活的不好为目标。每一个人都被裹挟其中,无法自拔,如同我们今天这个时代。
所以,也不能责怪孝公没有高大上的追求与百年树人的耐心,毕竟在那样的时代里,追求高大上可能就意味着你根本没有活下去的机会,追求远景规划就意味着你可能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还有,公虽然生在战国,也懂得出名要趁早、牛逼要趁早的道理。如果等自己入土了才牛逼,哪有什么意思,有什么快感?
称职的引荐人景监立马为卫鞅安排了第四次面试。这一次,卫鞅讲的是强国之术,就是如何让国家快速强大的方法。
孝公听得很投入。有多投入呢?史书的表述是:“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原本跪坐在席子上的孝公不知不觉挪到席子外面。去哪儿了呢?凑到卫鞅身边去了,唯恐因为距离太远而漏听了什么。
聊一天还不够,二人接连聊了好几天。
聊得如此投机,自然少不了高官与厚禄。没多久,卫鞅在魏国没有等到的机会,终于在秦国得到了。

7
这是一次堪称神奇的跳槽。最神奇的,是卫鞅如何得到四次面试机会。
这完全违反了我们的职场经验。你可以想象,你去一家世界五百强公司面试,大老板直接面试你。第一次面试,大老板觉得你是个大忽悠,但他居然给了你第二次面试机会。第二次面试,老板觉得你没啥水平,但他又给了你一次机会。第三次面试,大老板觉得你虽然说的还可以,但也仅此而已,但他又又给了你一次机会。第四次,你终于说到了大老板的心坎上,然后你马上被大老板任命为公司高管。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秦孝公太希望秦国变强了,任何机会都不愿意放过。
但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这是卫鞅说话的智慧。
卫鞅说话体现出什么样的智慧呢?在拿不准对方需要什么,喜欢听什么的时候,最好从从高处往低说,从大处往小说,从虚处往实说。
一开始,卫鞅并不知道秦国这位年轻的国君想要什么,喜欢听什么,所以他选择了最高大上、最玄远的帝道。
因其最玄远、最高大上,即便秦孝公不想听,或者听不懂,但他也必须承认这一套很高大上,很牛逼。
这就为下一次面谈留下了念想与余地。
这是其一。
但你不能永远停留在高处、大处、上处、虚处,你需要逐渐降落,降到低处、小处、实处。
你如果一直停留在高处、大处、虚处,那么你很有可能就是一个大忽悠。但如果你能降到低处、小处、实处,那么高处、大处、虚处就是你站位高、格局大的表现,就是你的优势。
所以,卫鞅从帝道到王道,到霸道,再到强国之道,他逐步下降,一步步吸引着秦孝公,最终俘获了这个年轻国君的心。

8
不过,阅读历史的困难就在于,历史可以有很多种解释。
比如,卫鞅神奇的跳槽,也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一个比较庸俗的解释,一个跟金钱有关的解释。
卫鞅在魏国积攒了足够的金钱。到秦国后,他贿赂了秦孝公身边的太监景监。
有钱能使鬼推磨,在钱的驱使下,景监利用他宠臣的地位,以及与秦孝公特别亲密的关系,为卫鞅安排了四次面试。而秦孝公呢,给宠臣一个面子,见了也就见了,反正公有的是时间。
至于卫鞅,他准备了四套方案,囊括了所有的治国之术,对着年轻的孝公挨个试。
总有一款适合你,对不对?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陈肖蒙 2019-07-24 14:02:27
好贴
-----------------------------
多谢抬爱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烧荒草的味道 2019-07-19 22:35:48
楼主大才,明日必看!
-----------------------------
更新得有点慢,欢迎常来看看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烧荒草的味道 2019-07-23 10:49:00
很崇拜春秋战国那种为实现自我价值不惜一切的决心、勇气和毅力!你才是中国人的精神。
-----------------------------
读历史,确实让人心向往之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局决定 2019-07-23 19:39:18
厉害
-----------------------------
多谢抬爱,共勉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二十、商鞅(三):“商鞅变法”的面子和里子

1
公元前359年,卫鞅开始变法,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商鞅变法”。
在市井传说中,商鞅变法是这样开始的。
某日大清早,秦国国都的人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新上任的左庶长卫鞅在国都大市场的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公开宣称,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奖励10金。
国都轰动了,但没有人愿意一试。三丈长的木头固然有些斤重,但将其从南门搬到北门,也并不是太难的事。就这样会奖励10金?没有人相信,大家一致认为这恐怕又是那个贵族老爷搞出来戏弄小民的把戏。
更令人惊奇的是,见没有愿意尝试,左庶长竟然把奖励提到了50金。
终于,有一个大汉憋不住了,50金的巨款,万一是真的呢?
大汉很轻松地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后面跟着一大群的老百姓,他们都等着看大汉的笑话呢。
但出乎大家的预料,左庶长竟然真的奖励了大汉50金。周围的人肠子都悔青了。通过这件事,每一个人也都知道了,左庶长卫鞅这个人是个言出必行、讲信用的人。
于是,卫鞅的新法便得以在秦国推行。

2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立木为信”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之后,司马光先生发表了一大段议论,大谈“信”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
对此,我们必须举双手表示赞同。但是,如果真的认为,商鞅变法的执行力是通过一场“立木为信”的政治秀获得的,这只能是一种浪漫而幼稚的想象。
事情当然不可能如此简单。一根木头翘起来的信用太微不足道了,不可能支撑得起他庞大的变法计划。
变法,是对既得利益的重新分割,是对权力的大洗牌。2000多年后,有一位老者说过:“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没有血的洗礼,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变法。
电影《一代宗师》中,赵本山扮演的丁连山有一句台词:“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面子请人吃一支烟,里子就得杀一个人。”
权力层面的事情更是如此。在整个商鞅变法的实施过程中,浪漫的“立木为信”是面子,真正的执行力,来自权杖与屠刀构成的里子。

3
时间闪回到“立木为信”政治秀之前,秦国的深宫中正在发生一场辩论。
辩论的主题是:如果老百姓就是不喜欢不接受,法能不能变。正方是卫鞅,反方是秦国的老牌贵族甘龙。
《资治通鉴》将反方甘龙的辩词提炼为一句话:“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沿袭既有的法令办事,衙门中办事员习惯,老百姓也心安。
这是简短而朴素的常识。
相比之下,正方卫鞅的辩词雄辩而铿锵:“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
大意就是,老百姓这帮人啥都不懂,不用顾忌他们的想法。谋大事,就要有独断的勇气,就要不走寻常路,就不能守着老办法。
多么慷慨,多么雄辩,多么气势如虹,多么撼动人心,如同滔滔江水。几乎每一句单拎出来都是可以书写在墙上的格言、警句。甘龙简练朴素的常识完全被卫鞅的雄辩滔滔所淹没。
20出头的孝公正值豪情万丈的年纪,正处于筹谋干一番大业的峥嵘岁月。峥嵘岁月何惧风流!可想而知,卫鞅的辩词对孝公有着怎样的吸引力。
于是,“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任命卫鞅为左庶长,下达变法令。
这才是“商鞅变法”真正的开端。
这个开端解决的问题是谁要变法,也就是说,变法的执行力来自何处。不仅变法这样的大事,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公司,一件事若想真正做成,必须首先解决这个问题。
答案是来自孝公。是这个年轻人,也只能是这个年轻人才是变法执行力的真正来源。
这是变法这场政治大戏里子的第一点。

4
事实证明,“立木为信”确实只是表面功夫,撬不起变法这部大剧。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新法颁行一年多,就有上千秦国老百姓跑到国都反映新法这不行那不行。
上千人,听上去似乎也不多。但要知道,那个时代,人口本就少,而且普通老百姓是不能随随便便往国都跑的。能到国都反映问题的,都是有身份的,他们每一个人背后都是一批地方势力。
反对新法的洪流涌向国都。新法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来了。卫鞅如何渡过这一关?
见凡对权力的游戏有一丁点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是利益之争,无所谓对错。所以,这个时候,卫鞅只需要展现强硬的姿态,他需要的是屠刀。
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这个时候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来送人头。这个人是大秦的太子。
新法颁布,太子不以为然,公然抗法。太子是不能动的,那就动太子身边的人。
卫鞅忒狠,“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杀了太子傅,黥了太子师(黥,在脸上刺字,打上罪犯的烙印)。这是两记耳光,狠狠地打在太子脸上。
连太子的人都敢动,秦国人真的服了,也真的怕了。
“明日,秦人皆趋令。”第二天,秦国人都奉行新法,不仅奉行,而且争着抢着奉行,生怕晚了一步,被卫鞅的屠刀削掉了脚后跟。
在《史记》中,关于卫鞅的铁血与杀戮,有更惊心动魄的记载:有一次他在渭水边上处决囚犯,杀的人太多,以至于连渭水整条河都被染红了。
这是变法这场政治大戏里子的第二点——屠刀。

5
十年以后,在新法的作用下,秦国的面貌大为改观。
以前的秦国,人比较野,民风比较彪悍,加之又穷,所以男盗女娼的事自然比较多,一言不合拔刀互砍的事也不少。
但如今的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就是说,路上有了丢了东西也没人捡,山里没有土匪盗贼。秦人在打仗的时候极其生猛,如愤怒的雄狮;但私下里没人敢打架斗殴,如乖巧的小猫。总之,社会一派安定太平。
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但为了让我们的故事继续推进,让我们姑且相信吧。
于是,这个时候有一批人又来到国都,这次来国都不是告状反映问题的,而是来唱赞歌的,新法好啊新法好。
而这批人里,恰好有一些在十年前曾经到国都说过新法的不好。
这可以理解,一方面,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拍马溜须之人;另一方面,十年的时间,足以养成新的习惯,新法即使在当初有诸多不便,十年的时间,也足以令它成为秦国人新的生活习惯。
但商鞅不准备理解。他二话不说,将这帮人都流放到偏远地区。
为什么?难道是商鞅刚正不阿,讨厌溜须拍马之人。
有可能。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卫鞅明白,若想要新法完美地被执行,就要形成一种绝对的状态,杜绝思考的执行。我卫鞅的法,无论好还是不好,你们只有执行的义务,没有议论的权利。
那就不能接受他人的好评。当你接受好评,实际上就将新法放在他人的评论之中了,这必然会引发人的思考,也必然会引发人的反思与质疑。
卫鞅要做的,是使新法成为秦人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的本能。而生活方式与本能是没有好坏可言的,对于本能,你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顺应。
商鞅的做法非常有效,果然,“其后民莫敢议令。”
——以后没有人敢议论法令,没有人会去思考法令好或者坏。法令就是法令,没有好坏,只有执行与否。执行了,你会受益;不执行,你会受罚。你看着办。
这是其三。

6
这就是“商鞅变法”。
我们常常说,阅读历史,是要从历史之中汲取做事的智慧。但我们又不免常常会有一种无力感。
无论我们读了多少历史,历史中那些最核心的东西我们永远也学不会,历史中那些最珍贵的东西,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学到。
——因为历史之传奇与伟大,都在于那些伟大的、传奇的人啊。
如同商鞅变法,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在大老板无条件的支持下,通过铁血手腕以及坚决的贯彻,将新法内化到秦国社会中,让新法成为老百姓新的生活方式。
但最核心的还在卫鞅这个人,以及他背后的孝公这个人。
我们固然学到了商鞅做事的方法与手段,但是,我们能有他把变法事业作为一个梦想而实现的态度吗,能有他置生死于度外的勇气吗?
而对于老板们来说,有孝公那样决绝的毅力吗,有面对全天下人的非议依然用人不疑的肚量吗?
如果没有这些,所谓方法与手段,又有多少用处?我很怀疑。
在本文中,我说了个关于权力的故事,探讨了这个故事中权力的面子与里子。
但这里,我可以做出总结,商鞅与秦孝公这两个人,才是“商鞅变法”这场权力大戏真正的里子。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honey文 2019-07-27 22:26:12
--写的好,抓紧更怎么不继续了。写得很好写的好,抓紧更
-----------------------------
有点慢,但会持续更新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二十一、商鞅(四):商鞅的人生不需要忏悔

1
直到公元前340年,卫鞅才得到他流传后世的那个姓——商。这一年,秦孝公封卫鞅为“商君”,封地是商於十五邑。
此时,距离他前往秦国,已经21年了。
终于,21年以后,卫鞅也是有地盘的人了。从此以后,我们便可以称呼卫鞅为“商鞅”。
但是,讽刺的是,卫鞅得到“商君”的封号,不是因为他组织了“商鞅变法”。
虽然这场变法改变了秦国,改变了中国历史,但是在商鞅自己制定的法律中,立法这种事不足以让他封君。
在卫鞅的法中,封爵有且只有一种途径,上战场,斩下敌人的头颅,攻占敌国的领土。
所以,卫鞅自己也得上战场。

2
这一年,秦国发动了一场针对魏国的战争。秦军主帅正是卫鞅。
战争的动机,据卫鞅说,乃是:“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之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今以君之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然后秦据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
意思就是说,秦、魏必有一战。如今咱秦国强大,而魏国呢,刚刚被齐国揍过一顿。这个时候,正是教训魏国的最好时机。如果我们胜利了,那就建立帝王之业了。
但我怀疑,大义之内,必然包裹着卫鞅的私心。这个时候的卫鞅,太需要一场让他获取军功的战争了。
当然,我们很能理解卫鞅的私心。眼看着孝公和自己都垂垂老矣,再不操作一把,可能就没机会了。
令人不齿的,是卫鞅在这场战争中取胜的方式。

3
在这次行动中,他的手段近乎卑鄙。
两军对垒之后,卫鞅给魏国主将公子卬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深情地回顾了与公子卬当年的交情,然后邀请公子卬一起聚一聚,喝几杯,并承诺喝过酒之后咱们签订一个停战条约,各回各家,两国老百姓也不用承受战争之苦了。
公子卬信以为真,前来赴宴。宴会进行得很顺利,宾主双方都很开心,公子卬期待的盟约也商定了。公子卬心满意足地思考着自己回国之后会得到什么样的封赏。
意外来得太突然。就在公子卬欢乐地饮下第一杯庆祝结盟成功的酒时,卫鞅手中的酒杯忽然掉在了地上。
看惯了历史剧的现代人会明白,在一场宴会中,如果酒杯掉在地上,一定将有事发生,往往会应声而冲出几个刀斧手。
历史没有让我们失望,咣当一声之后,帷幕背后冲出了若干兵士,杀气腾腾地将刀夹在了公子卬的脖子上。
公子卬这才反应过来,这是一场无耻的阴谋。
主将被抓,魏国军队一败涂地。恐惧的魏惠王迁都割地求和。此时,他想起当年公叔痤临终之前的交代,仰天长叹:“当年没有听公叔痤的话,我好后悔啊。”
只是不知道他后悔的是没有重用卫鞅还是没有杀掉商鞅。

4
魏惠王很憋屈,但卫鞅因为这场战争成了“商君”,有了自己的地盘,达到了他人生的巅峰。
中国有句老话叫“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道理很朴素,不过,越是朴素的道理,往往就越正确。
但实在太快了,仅仅在两年之后,商鞅的末日就到来了。
原因说起来也很普通,很简单,秦孝公去世了。
太子继位,是为秦惠文王。商鞅曾经杀过太子的老师,与太子结下了深仇大恨。商鞅在劫难逃。
他被安了一个诽谤陷害者最喜闻乐见的罪名——谋反。
商鞅开始逃亡。但是逃到哪里去呢?他首先想到了魏国。这个他度过青春岁月的国家,这个他梦魂深处视为故乡的地方,想必会收容他这样一条丧家之犬吧。
他似乎忘了他以卑鄙的手段击败魏国,逼魏国迁都的往事了。但魏国人没有忘,对于商鞅这条丧家狗,他们不想给与任何怜悯与同情。
商鞅继续跑。他跑到了自己的封地,组织人手攻打郑国,他要在郑国打下一块地盘容身。但他一手打造的秦国大军的战斗力够强悍,摧枯拉朽式地摧毁了商鞅的武装。
商鞅被擒,秦惠文王用一种极其惨烈的方式处死了商鞅——车裂。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5
《史记》记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跑路的商鞅到一家客栈投宿。但客栈拒绝接待他,理由是商君制定了法令,如果接纳没有官方介绍信、来路不明的人,客栈经营者要被逮捕连坐。
听到这话,商鞅叹息道:“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法令的缺点严重到这种程度了吗?
司马迁似乎是想用这个故事给商鞅一个忏悔、反思的机会。但这个故事并不好,似乎商鞅是一个自私的小人,一旦遭遇危机,就轻易抛弃了他几十年为之付出的事业与理想。
我想,一个真正的立法者,当他用生命验证,他的立法被毫不保留地贯彻、践行时,他应该是欣慰的、满足的。
所以,我宁愿相信,当商鞅听到客栈主人的回答之后,他的喟叹背后或许更多的是满足与释然。

6
商鞅大难临头的几个月前,有一个名叫赵良的人拜访他。闲谈中,商鞅问了赵良一个问题:“子观我治秦,孰与五羖大夫贤?”
——你看我治理秦国,比上五羖大夫怎么样?
五羖大夫就是赫赫有名的百里奚,曾辅佐秦穆公成就霸业。据说百里奚原来是个奴隶,是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来的,所以叫“五羖大夫”。“羖”的意思是公羊。
赵良沉思片刻,说:“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仆请正言而无诛,可乎?”
——一千个人的阿谀奉承,不如一个人实话实说。我说实话,但您不要杀我,可以吗?
商鞅说:“好。”
于是赵良对比了商鞅与百里奚,洋洋洒洒,但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依靠德行的会永远昌盛富贵,而依靠暴力的就灭亡。百里奚是恃德者,而你商鞅是恃力者。所以你灭亡的日子不远了。
《资治通鉴》说:“商君弗从,居五月而难作。”——商鞅不听从,五个月之后就大难临头了。
为了佐证某个道理,中国的历史书籍特别喜欢记载这种马后炮,但并没有什么意义。
商鞅的结局,在他面见秦孝公的时候,在他发起变法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这是变法者的宿命。为了变法成功,他得罪了太子,得罪了权贵,得罪了全秦国的既得利益者群体。
若干年以后,即使他想回头,可乎?
不可能了。

7
他也不必回头。
中国人有一种养生主义的历史观。能否善终,成为一个历史人物成功或是失败的重要指标。这种史观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儿孙满堂、以寿终。所以,人生在世,首先是拼命繁殖,然后是养生。
按这种史观,被车裂而死的商鞅无疑是个失败者,悲剧性人物。
对于这些养生主义者,我只好祝他们长命百岁。但是,读了一些历史,我却觉得,人生的幸福指数最好再宽泛些,比如事业的成败、所追求的东西是否实现等等,是否也可以成为人生重要的指标?
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吾道不孤”,就连孔子都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孔老先生也认为,有些东西比生死更重要。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死亡是必然的,而成就一番功业,实现理想与抱负则是偶然的、罕见的、难得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商鞅。
他领导、发动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变法,他的大名永远镌刻在青史之上,这就足够了。
纵观历史,碌碌无为者不知凡几,想有一番作为而没有成功者也不知凡几,但最后都归于一抔黄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的这句名句曾令多少仁人志士感慨流泪?
而他商鞅,遇到了一个无条件信任他的君王,事业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理想抱负得以实现,成为中国上千年帝制时代的立法者。
历史待商鞅其实不薄啊。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有新的更新,欢迎大家多踩踩!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二十二、齐威王的说话艺术

1
公元前355年。齐威王、魏惠王相约在郊外打猎。
在此前的故事中,魏惠王曾有过数次出镜,但扮演的都是昏庸、糊涂、失败的反面角色
与之相反,在《资治通鉴》的世界里,齐威王则是伟光正的正面典型。
王与王相遇,应该聊些什么?在我们想来,应该聊聊国计民生大事,聊聊战争与和平的国际局势,再不济,聊聊文学艺术也是好的。毕竟,虽然那时没有《新闻联播》,但王的左右总是有几个记录员虽然记录王的言行,聊的天如果太low,传出去不好看。
但魏惠王完全没有这样的觉悟,他认为作为全天下最有权力的几个人,应该炫富,比一比谁的库房里收藏的金银财宝更稀罕、珍贵。
所以他问了齐威王这样一个问题:“你们齐国有啥宝物没有?”
作为伟光正的正面典型,齐威王当然应该表现出对这种问题的不屑。他冷冷地回答:“没有。”

2
魏惠王奇怪了,偌大的齐国居然没有宝贝?他是真的无法理解,也不太明白。所以他以一个好奇者的姿态猥琐地追问了一句:“咋没有呢?我们魏国虽然小,尚有一寸那么大的宝珠,挂起来能照亮十二辆马车那么大的地方,这样的宝珠有十颗呢。你们齐国也是大国了,咋连个宝物都没有呢?
齐威王一听,来了精神,等的就是你这句话。于是他脱口而出:
“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我对宝物的看法与你不一样。
齐威王继续说:我有四个臣属,檀子、盼子、黔夫、种首,他们守卫国土,敌国不敢入侵;他们治理国家,老百姓安居乐业。这四个人光照千里,岂止十二辆马车那点地方?
所以,我心目中真正的宝物是人才。
多么正确,多么铿锵,多么有逼格。相比之下,魏惠王多么LOW,多么幼稚,多么可笑。
听完这些话,魏惠王的内心想必是崩溃的。但他能怎么办?他只有表示惭愧,他必须承认齐王的话让他无法反驳。
历史的记载是:“魏王有惭色。”——魏惠王露出了惭愧的神色。

3
战国时代,君主之间的谈话何其多,天下大事何其繁杂,但司马光先生将这一段对话郑重其事地记载下来,其用心一目了然。
他要告诉后世所有当老板的:对于你们来说,最宝贵的东西,不是金银财宝,不是奇珍异宝,而是人才。
很正确,也很有必要。因为历朝历代的老板们,真正把人才当宝贝的没有几个,而热衷搜刮金银财宝的倒是一抓一大把。
但如此政治正确的故事,每次阅读,我都有些心理不适。
因为它太显生硬与虚伪了。
因为我在这段对话中,感受不到齐威王发自内心的对人才的尊重。他的铿锵有力的话语仅仅是为论辩而论辩,仅仅是为了在诸侯王以及历史观众面前打造一个重视人才的人设而已。
他把人才与珠宝作比较,这并不是对于人才真正的尊重。
他为魏惠王制造了一个语言陷阱,来凸显他的伟岸与正义。
但他的手段并不光彩,因为他用了一个逻辑漏洞——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这是中国人说话、作文的一个特点,如果你有兴趣翻看先秦诸子作品,你随处都能看到这样的逻辑漏洞。
我在跟你说A,结果你跟我说B;当我跟你说B了,你又跟我说C。这就没法聊了。
所谓先秦诸子的雄辩,很多其实都是最后没法聊了。所谓百家争鸣,实际上就是自说自话而已。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二十三、围魏救赵:一个欺骗了中国人2000多年的老智慧

1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伐赵。
在我们先前的故事中,魏惠王是一个昏庸的、糊涂的、失败的角色。但历史从来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二元对立。真正的历史,是灰色的,对与错、是与非、成功与失败、光明与黑暗杂糅其中,没有任何人是绝对正面的,也没有任何人是绝对反面的;没有人永远是成功的,也没有人永远是失败的。
就像魏惠王,这个当初差点在韩、赵联军的围殴下丧命的王,也有一个梦想。他的梦想,是再现春秋时期超级大国晋国的威势及荣光。
而且,他不是那种只会躺在床上做梦的人,他是实干家,为他的梦想拟定了一个完整的计划。
他的计划的一步,是灭赵。他甚至差点成功了,魏军以闪电战的态势,兵围赵国国都邯郸。
但有人不愿意他成功,春秋时代的晋国对诸国造成的心理压力太大了,没有人愿意战国的舞台上再出现一个国土与实力堪与晋国匹敌的魏国。
诸侯开始行动。齐国、楚国纷纷出兵救赵。
楚军将军是景舍,齐国将军是田忌。
接下来,一个中国历史上军神级的人物,这场战争真正的主角,孙膑登场了。他的对手,是魏国主将庞涓。

2
在《东周列国志》等演义小说中,孙膑与庞涓是同门师兄弟,他们的老师,是名字听上去就神秘阴森的鬼谷子。
虽然这样的设定很有戏剧效果,但很可惜,这只是小说家语。正史中的记载仅仅是一句话:“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他们曾经一起学习过兵法。在哪里学的?不知道。跟谁学的?也不知道。
我们只知道,孙膑先学成毕业,到魏国工作,顺利地成了魏国军方的高级官员,将军。
庞涓虽然成为魏国将军,但他心里并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了解孙膑,他知道孙膑的才华远远超过自己,他认为,如果孙膑的才华被人发现,那他的地位将不保。而想要永保自己的地位与权势,只有一个办法,废掉孙膑。
于是,孙膑“乃召之。至,则以法断其两足而黥之。”
我们可以脑补、想象这一过程。
某日,尚未毕业的孙膑接到了庞涓的一份信。在信中,庞涓说,自己现在成了魏国的将军,有权力、有地位,想到同门师兄弟孙膑还没有工作,便想邀请孙膑到魏国发展。
孙膑当然去了,自己的同门师兄弟在魏国这个大平台上发展的不错,要提携自己一把,有什么理由不去?
孙膑没有想到,在魏国,庞涓已经布好陷阱,等着他进入。
到了魏国,孙膑被庞涓诬陷违法,被砍掉双脚,脸上刺字,永远地被打上了罪犯的烙印。
虽然没有被直接杀掉,但在那样的情境下,一个脸上刺着字、失去双脚的犯人等同于一个废人,屈辱地活着,然后很快默默无闻地死去几乎是必然的命运。
精通兵法的孙膑没有认命,兵法,说到底就是与命运的对抗。他一边在魏国艰难地苟且偷生,一边在等待、寻找一个逃亡的机会。
机会来了。公元前354年,齐国向魏国派遣了一批使者。
某日,趁着夜色,孙膑私下里找到了齐国使者,请求到齐国避难。
一聊之下,齐国使者惊讶地发现,眼前的这个没有双脚、脸上刺着字的魏国罪犯居然是个大才。这个人,值得他冒一次外交风险。
于是,在返回齐国时,这位齐国使者将孙膑藏在车中,偷偷地带到了齐国。

3
孙膑是幸运的,因为此时齐国的国君是齐威王。该王最大的优点,就是重视人才,或者说至少在表面上很重视人才。
我估计,上行下效,齐国上下都有一种重视人才的氛围。所以,当齐国使者发现孙膑这个罪犯是个人才的时候,他并没有因为他罪犯的身份而轻贱他,甘愿冒着外交风险,将孙膑偷运到了齐国。
孙膑更幸运的是,到了齐国之后,他得到了权臣田忌的赏识。在《史记》的记载中,孙膑得到田忌赏识,是因为一个“田忌赛马”的故事。
这个故事很著名,但也很让人生疑。一个军事家的智慧,绝不是“田忌赛马”这样的油滑的小聪明。身为政治家的田忌之所以赏识孙膑,也绝对不是因为田忌帮他赢了赌马。打动田忌的,一定是孙膑身上那些更重要的的素质。
闲话不说,言归正传。田忌又将孙膑推荐给了齐威王,一番详谈之后,齐威王也被孙膑的才能折服,尊孙膑为师。
不久,魏国围攻赵国邯郸,齐威王便想要任命孙膑为将军带兵救赵,但孙膑“辞以刑余之人不可”。
——孙膑认为自己是被处过刑的,不可担任将军,所以推辞了。
于是齐威王便任命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发兵救赵。
楼主:祁连岳  时间:2020-12-25 01:40:57
4
此时,赵国国都邯郸被魏兵围攻。救援赵国,听上去是一个目标很明确的任务。田忌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马上带领军队准备奔赴赵国邯郸。
但孙膑提出不同意见。孙膑认为:“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意思就是说,好比两个人打架,你劝架的人不能也挥着拳头、提着兵刃上去。那样只会打得更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分析形势,以实击虚,纠纷自然而然会解开。
目前的形势是魏国举全国之力围攻邯郸,那么留在魏国国内的肯定是老弱病残。所以,不如突袭魏国国都,占据有利地形。这样一来,魏国军队肯定势必要回兵自救,那么,赵国的困境自然就解决了。同时,我们还可以在魏国回兵的路上设伏,占据有利地形,以逸待劳,打魏兵一个措手不及。
田忌一听,点头称是,号令大军往魏国国都安邑挺进。

5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术“围魏救赵”。
在我们的印象中,这一切是很完美的。齐国军队直捣魏国国都,魏国军队马上从邯郸撤兵;然后齐国军队在魏国军队的必经之路上设伏,大败魏国军队。
最后,赵国被救,魏兵战败,齐国军队完美地完成任务,完美地证明了“围魏救赵”战术的成功与高明。
这一战术被列入“三十六计”,成为中国人代代相传的古老智慧。
但是,《资治通鉴》记载:“十月,邯郸降魏。魏师还,与齐战于桂陵,魏师大败。”
——直到十月,邯郸终于坚持不住,打开城门向魏兵投降。魏兵回师魏国,在回兵途中,在桂陵一带遭遇齐兵,双方展开大战,魏兵大败。
也就是说,田忌虽然战胜了魏兵,但是并没有完成任务。邯郸其实已经向魏兵投降了。
而魏兵呢,既然完成了任务,当然就要撤兵。听上去,这跟齐兵是不是围攻了魏国国都没有一点关系。所以我怀疑,田忌根本没有带兵围攻魏国国都。
这样看来,齐国军队既没有真的围魏,也没有救得了赵国,他们只是在魏国军队回师途中,与疲劳的魏军打了一仗,然后将对方打败了而已。
所以,如果从它的直接目的来看,“围魏救赵”其实是一个失败的战术。但是,因为最终的结果还不错,掩盖了它的失败。

6
这是一个暗示,暗示着所谓“围魏救赵”这一类传统智慧不可靠。
由于演义小说的影响,中国人,尤其中国普通民众对于战争中的计谋与诈术有一种迷信,我们普遍相信,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一个个阴谋诡计。一个好的计谋,可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弱者如果有了一个善于使用阴谋诡计的谋士,也是有可能吊打强者、称霸天下的。
在传统演义小说中,诸葛亮、刘伯温、徐茂功、吴用等人都是这样的人,他们的主要业务,就是在战争中策划阴谋诡计,然后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所以,当中国人把对于战争的误解挪到人生、社会、职场、商业中时,我们相信,人生、职场、商战的胜败,也取决于斗争中的阴谋与计策。
所以,厚黑学大行其道,人生诈术四处泛滥。所谓成功学,就是教人如何欺瞒他人,就是教人如何皮厚心黑地算计他人的技术。
这可能是对战争最大的误解了。我不否认,阴谋诡计可能改变局部战争的胜败,可能节省一定的成本。
但是,决定长期战争胜败的,绝对不是阴谋诡计,永远是双方的综合实力、军事动员能力、武器装备水平、后勤补给能力、军队训练水平等等这些要素。
例如,秦国能统一六国,靠的绝对不是阴谋诡计;汉武帝时汉朝能打败匈奴,靠的也绝对不是阴谋诡计,而是战争背后的国家综合实力以及战争动员能力。
我相信,人生、职场、商业领域也是如此,最终的胜败,绝对取决于阴谋诡计之外的硬实力。

楼主:祁连岳

字数:7699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5-25 02:07:04

更新时间:2020-12-25 01:40:57

评论数:12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