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穆旦《赠别》分析

穆旦《赠别》分析

楼主:太史妙意  时间:2021-01-09 15:57:28
赠别
多少人的青春在这里迷醉,
然后走上熙攘的路程,
朦胧的是你的怠倦,云光和水,
他们的自己丢失了随着就遗忘,

多少次了你的园门开启,
你的美繁复,你的心变冷,
尽管四季的歌喉唱得多好,
当无翼而来的夜露凝重——

等你老了,独自对着炉火,
就会知道有一个灵魂也静静地,
他曾经爱过你的变化无尽,
旅梦碎了,他爱你的愁绪纷纷。

2
每次相见你闪来的倒影
千万端机缘和你的火凝成,
已经为每一分每一秒的事体
在我的心里碾碎无形,

你的跳动的波纹,你的空灵
的笑,我徒然渴想拥有,
它们来了又逝去在神的智慧里,
留下的不过是我曲折的感情,

看你去了,在无望的追想中
这就是为什么我常常沉默:
直到你再来,以新的火
摒挡我所嫉妒的时间的黑影。

1944年6月
*原载1947年3月12日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4年6月1日,穆旦在昆明将此诗寄给中国航空公司重庆办事处的曾淑昭。

这首诗应该是化写叶芝的《当你老了》
比喻在这里完全非常基本的手法,直接用喻体指代本体,没有比喻词,复杂而板结的诗意!
第一句的“在这里”指的是分别之地,歧路
“他们的自己丢了随着就遗忘”
“他们”似乎是一种缺乏自我意识缺乏生命追求之人,度过了“青春的迷醉”之后,幻影只是幻影,于是在尘世中迷失自我,甚至丢弃自我,最终成为一种麻木的非存在。
其实“多少人”里面含有三个元素:你 我 他们
或者还有其他?
“夜露凝重”与“当你老了”诗意承接得十分紧密。
“分别”与“衰老”在什么意义上同构?
1 均为二者“分离”,无论是短暂的还是永久的
2 分别的苦恼与死亡之悲的同构
3 分别对爱之真诚性的考验以及衰老对爱之真诚性的考验
分别与衰老联系起来,能够加深一种苦恼悲哀的浓度,同时衰老是在意识中对将来的缅想,不免又使思念之情更益缠绵寂寥
第二部分是将“分别”与“相见”联系起来表达渴望之情。
以“衰老”与“相见”表达赠别之情
这种方法很值得注意
表达就是联系
“衰老”来自叶芝,“相见”来自古诗词,这首诗很传统。
第二节,整个地将你比做“花园”,但绝不明言,而是一部分一部分地表露出,每一个部分都是暗含着诗味,“园门开启”、“你的美繁复”、“四季的歌喉”、“夜露凝重”。
当然花园有无数部分,对一部分的选择有一定得随意性偶然性,但一定统一于某种核心感受。这就够了。
这一小节,对“你”的纯粹洁净审美中包孕着某种飘渺的悲伤、甚至绝望。
如果说第三小节表达的是无限而绝对的绵柔之爱,那么第二部分则是对这种爱的具体呈现,通过相见时真切鲜活具有点燃力的感受来呈现!
还有刚才随意性在诗中是随处可见的,比如第三节,“等你老了”,这句话之后有许多内容可写,可以说后面的文字与情感是无限,然而诗人写的是:

就会知道有一个灵魂也静静地
……

写作固然有随意性,而且这种随意性是根本的,一般的,但诗人主观的选择却是必然的,他必得选择一种或一个来确定固定“这首诗”。这也就是写作的限制。
原来“等你老了”的随意之笔,是有其特定的目的与作用——检验爱之真诚性持久性以及爱的品位境界。
第四节先写“闪来的倒影”,因为刚见面,仅仅是模糊的印象,第五节更具体了,“跳动的波纹”、“空灵的笑”,这自然是在相处较少时间十分熟悉后的细节,同时自己的感受也是十分深刻“神的智慧”,“曲折的情感”,第六节最后写分别之后的“无望”,“无望”中又包含着渴望——“以新的火摒挡时间的黑影”。

楼主:太史妙意

字数:1354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1-01-08 05:51:59

更新时间:2021-01-09 15:57:28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