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东汉末年的名士,隐士——庞德公,到底是何方神圣?

东汉末年的名士,隐士——庞德公,到底是何方神圣?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1-02-09 11:43:55

从人类诞生到现在,四万八千年来,上天的秘密基本上是不允许人类窥探的。几大宗教关于天界的知识也比较零散,且有时真假杂糅,有时闪烁其词,至今使人难窥全豹。

然而真正有能力穷究天人的超一流大咖,还是会偶尔乍现。有意无意之间,他们往往会把上天的一些秘密暗示给我们,但人类能不能听懂就不好说了。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上的君主虽多,成千上万、车载斗量,但真正的真龙天子只有四位。按照惯例,或者说是上天的规定,四龙中的祖龙在创世画人之后,须藉七回轮转,治平天下。中国历史上的周武王、秦始皇、诸葛武侯、唐太宗、明太祖、满清的顺康乾光四帝,以及英国的护国主克伦威尔,都是他的化身(武侯和克伦威尔虽非君主,但事无巨细、咸决于己、地位崇高、威仪棣棣,跟君主也相差无几)。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1-02-09 11:43:55
诸葛武侯的真实身份,在中国历史上至少已被暗示出了两次。第一次,是他得号“卧龙”之时;第二次,是他星陨五丈原之际。

众所周知,龙是皇帝的象征,只有天子才能称龙。

中国历朝历代的人士起名虽可以用龙,如三国时的陈元龙(陈登)、赵子龙(赵云),但直接把龙的绰号加诸一位平民的情形,还是相当罕见。奇怪的是,诸葛孔明就人送绰号——“卧龙”。

诸葛亮逝世前大星陨落,与秦始皇去世前有大星坠落也如出一辙。

东晋史书《晋阳秋》记载:“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唐撰《晋书》记载:“会有长星坠亮之垒,帝(司马懿)知其必败”——其实,已经暗示出了诸葛亮在异度空间的地位与层次。一般的高官重臣去世,天地间怎么会有这种异象?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1-02-09 11:43:55
众所周知,毛XX后来也谈到了这桩公案。因为1976年的中国,恰巧也是地动山摇,天降陨石,周朱毛相继离世。

1976年年3月8日,中国吉林降下了一场世界历史上罕见的特大陨石雨。其中有三块陨石重量超过100公斤,最大的一块重量为1770公斤,大大超过了美国收藏的目前世界上最大陨石的重量---1078公斤。同年7月28日,中国河北唐山发生大地震,几十万人丧生。

据毛XX的护士孟锦云回忆,4月22日那天她给毛念了报纸上报道吉林降下陨石雨的消息。毛听得非常认真。听完后,他让小孟停下来,扶他到窗口。望着夕阳渐落的天际伫立了很久很久。孟问: “ ,天上怎么会一下子落下那么多的石头呢?也太巧了,还没伤人。”“大人物要死的时候,天上会掉下大石头您真信吗?”

毛说:“我相信噢,中国有一派学说,叫做天人感应。说的是人间有什么大变化,大自然就会有所表示,给人们预报一下,吉有吉兆,凶有凶兆。”“这种事情历史上可屡见不鲜啊。史有明载的就不少。野史上就更多了。”

“天摇地动,天上掉下大石头,就是要死人哩。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赵云死时,都掉过石头,折过旗杆。大人物、名人,真是与众不同,死都死得有声有色,不同凡响噢。”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1-02-09 11:43:55
卧龙这个绰号出自哪里?

【三国志·诸葛亮传】说:

徐庶至新野,深得刘备器重。徐庶力劝刘备咨访高贤,以成霸业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东晋史学家、襄阳人 凿齿所撰《襄阳耆旧记》(简称【襄阳记】)说:

“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徐庶和司马徽这样说,其源盖出自庞德公。

《襄阳记》曰:“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庞德公语也。”

《先贤传》云:“乡里旧语,目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德公之题也。”

庞德公何许人也?

历史记载,庞德公是荆州地区公认的学术领袖,士族领袖,是大名士也是真隐士。其家乃襄阳地区的名门望族。

庞氏是周文王之子毕公高的后代,毕公高的支庶有受封于庞乡者,后世子孙遂以为姓。春秋以前庞姓于史书鲜见。但战国时魏有庞涓,赵有庞煖,西汉有杜陵人庞真。东汉时,见诸史册之庞姓名人达十数人,如庞参、庞俊父子为河南缑氏人,庞萌为山阳人,庞雄为巴郡人,庞奋为辽东属国都尉。这位庞德公则是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1-02-09 11:43:55
庞德公名震当世,深不可识。所以荆州牧刘表多次盛情邀请他出山做官。

【襄阳记】曰:

“庞德公,襄阳人。居岘山之南沔水上,【沔水即今汉水。《诗经·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于海。”】未尝入城府。躬耕田里,夫妻相待如宾,休止则正巾端坐,琴书自娱,睹其貌者肃如也。

荆州牧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自往候之,谓公曰:

“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

公笑曰:“鸿鹄巢於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亀鼉穴於深泉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趋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但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因释耕陇上,妻子耨於前。

表诣而问曰:

“先生苦居畎亩之闲,而不肯当禄,然后世将何以遗子孙乎?”

公曰:“时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亦不为无所遗也。”

表曰:“何谓?”

公曰:“昔尧、舜擧海内授其臣,而无所执爱,委其子於草莽,而无矜色。丹朱、商均至愚下,得全首领以没。禹、汤虽以四海为贵,遂以国私其亲,使桀徙南巢、纣悬首周旗,而族受其祸。夫岂愚於丹朱、商均哉?其势危故也。周公摄政天下,而杀其兄。向使周公兄弟食藜藿之羮,居蓬蒿之下,岂有若是之害哉!”

表乃叹息而去。”

范晔《后汉书-逸民列传》有《庞公传》。仅百余字,略存梗概。盖取材于《襄阳耆旧记》。

《襄阳记》又记载:

“其子山民,亦有令名,娶诸葛孔明小姊,为魏黄门吏部郎,早卒。子焕,字世文,晋太康中,为牂牁太守。去官,还乡里,居荆南白沙。里人宗敬之,相语曰:“我家池里龙来归”。乡里仰其德让,少壮皆代老者担。”

-------原来庞德公之子庞山民娶了诸葛亮的二姐为妻。庞焕是诸葛亮的外甥。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1-02-09 11:43:55
司马徽何人也?

【百度百科】:

“司马徽(道家代表人物)(?—208年),字德操,颍川阳翟人。东汉末年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像不像周初的姜子牙?】

庞德公对司马徽来说,是亦师亦友亦兄长。关系非常密切。“德操少德公十岁,以兄事之,呼作庞公也。故世人遂谓“公”是德公名,非也。”

《襄阳记》说:“司马德操尝造公,値公渡沔,祀先人墓。德操径入堂上,呼德公妻子,使速作黍:“徐元直向言,有客卽来就我与公谈论。”其妻子皆罗列,拜於堂下,奔走供设。须臾,德公还,直入相就,不知何者是客也。”

诸葛亮大概常去庞德公家看自己的二姐。《襄阳记》称:

“诸葛孔明每至公家,独拜公于床下,公殊不令止。”-------孔明每次上门见庞德公时,总是在床边行跪拜大礼。庞德公则坦然受之,毫不客气。

显而易见,诸葛亮正在以学生自居,而庞德公正在以师父自居。-------事实上他们就是一对师徒。

而庞德公的侄儿庞统则是诸葛亮的同门师兄弟。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1-02-09 11:43:55
《三国志·庞统传》称: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后郡命为功曹。。。。。。”

《襄阳记》则记载:

“德公从子统:

庞统,字士元。少未有识者,惟德公重之;年十八,使诣司马德操。德操与语自昼达夜,乃叹息曰:“德公诚知人,此实盛德也。必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显名。”

【有现代学者指出:《襄阳记》把庞士元的成长过程,与其从叔德公之教导、呵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能生动地反映出事物的本来面目。这里,我们应看到习凿齿虽晚于陈寿,但二人生活的年代相距不远,且习凿齿以本地人撰写本地事,较之陈寿据传闻写史更为具体可信。因此,当以《襄阳记》所载为准。】

司马徽生是颍川人,老家据说是禹州曹徐村。后来为避战乱来襄阳。原住襄阳东门外,与庞公为邻。再后则前往南漳白马洞隐居讲学。他是东汉末年古文经学派的重要人物。起初收的学生年纪较小,后来声名远播,逐渐改教荆襄及三国各州郡前来游学的成年学生。其中荆襄高士就有十八名。白马洞之地现在是水镜庄风景区。襄樊古隆中在南漳县的东北方向。

庞统拜见司马徽,是到颍川,还是到了南漳水镜庄?不好说。因为司马徽离开颍川郡隐居南漳,书上有公元189年与公元198年两种说法。庞统生于公元179年。十八岁是公元197年。如果司马徽公元189年已经南迁,庞统到的大概是水镜庄。如果司马徽公元198年才南下,庞统去的就是颍川。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1-02-09 11:43:55

【百度百科】采用了后一种说法。记述说:

“南郡人庞统听说司马德操(司马徽)住在颖川,所以走了两千里路去拜访他。到了颖川,正遇上司马徽正在采桑叶,庞统便在车里对司马徽说:

“我听说大丈夫处世,就应该地位非常显赫,哪有压抑巨大水流的流量,去做治丝妇女的事!”

德操说:“您暂且下车。您只知道走小路快,却不担心迷路。从前伯成宁愿耕作,也不羡慕诸侯的荣耀;原宪宁愿住在以桑木为门轴的简陋屋舍里,也不愿住官邸。哪有住在豪华的房屋里,外出骑肥壮的马,左右要有十几个侍女侍候,才算是与众不同的道理呢? 这正是隐士许由、巢父感慨的原因,也是清廉之士伯夷、叔齐长叹的来由。即使有吕不韦的爵位,齐景公的富有,也是不值得尊敬的。”

庞统说:“我出生在边远偏僻的地方,很少见识到大道理。如果不叩击一下声音洪亮的钟鼓,那就不知道它的声音之响。”

司马徽与庞统相互交谈,不分昼夜。谈论后,司马徽对庞统十分惊异,并称庞统是南州名士之首,使庞统渐渐为他人所知。”

-------不管怎么说,司马徽博学识广博,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能力在当时应该是公认的。当年曹操藉许邵的评语一举成名,现在庞统也借司马徽的品鉴开始了崭露头角。

东汉末年颍川战乱频繁。可能是在公元198年,为避战祸,司马徽干脆南下荆襄,依附庞德公,以兄事之。此后不久也收下了诸葛亮与庞统两个学生。

几年之后二人学业大成。于是庞德公把卧龙、凤雏的雅号赠给他们。这两个绰号事实上有两层含义。但千百年来,世人只理解到了第一层。以为庞公所说,只是赞誉他们是隐居草野的人中龙凤而已。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1-02-09 11:43:55
其实庞德公已经在此暗示出了这两个人的真实来历:

一个是祖龙。另一个是天上神凤。

【天经】记载:庞统是属于道家系统的一位金仙,层次非常高。他在天界出现时,身后的先天罡气会自动幻化出一只巨大的彩凤,诚所谓举意周八极,自天衔瑞图,毫光洒风雨,纹彩动云霓--------就像左龙身后的罡气会自动幻化出一条金色巨龙一样。

换句话说:诸葛孔明和庞士元的真实身份,早在一千八百年前,已被庞德公一语揭破。--------可叹后人不敏,粗枝大叶,懵懵懂懂,千百年中,读史面对“卧龙”“凤雏”四字,均轻轻放过。不知道其中还有深刻的内涵。

庞统上仙与庞德公、司马徽、诸葛亮、周瑜、鲁肃等人在天界的交谊非常深厚。此人现今也在。但其更详尽的信息不便透露。

庞德公领袖群伦,洞穿三界,自然更是大有来头。

事实上他的身份自古以来就引起过很多人的猜测。伟大诗人杜甫在《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 一诗中就说过:“刘表虽遗恨,庞公至死藏。”

在电脑【今日头条】,我看到许多网民在探讨三国时,都曾经质疑过庞德公的真实身份。有不少人甚至认为,整个三国,都是庞德公与司马徽联手设的局。

近日的煮酒网友22561也认为,庞德公是三国中隐藏最深的一位高人。因为隐藏的实在太深了,所以史料中没有关于庞德公生卒年的记载,不知道庞德公出生于哪一年,是在哪一年去世的。

------其实此网友这样说只是惯性使然。因为庞德公最后到底去没去世都是一个谜。对于他,《后汉书·逸民传》的记载是:

“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反。”

《襄阳记》的记录是:“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托言采药,因不知所在。”

在古代,人们常用“采药不返”来形容隐士,这一典故便始于庞德公。【今湖北襄樊市附近,庞德公所居故地叫“庞公乡”。】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1-02-09 11:43:55
对于庞德公,《天经》给出了答案:

“此人即滕鼎来。"

滕鼎来是道家真人。是四龙与四文星的师父。第三宇宙常驻地球的第二人。层次极高。他在尘世阒寂无名,在天界却大名鼎鼎。以至于至尊上帝见到他,都要尊称一句“德公”。【天界众神对他有两种尊称。一是德公。二是来公。】

《道德经》说: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无止。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我觉得,将这段话用来形容这位道家高真非常适合,也非常恰切。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1-02-09 11:43:55
滕鼎来真人累劫修行,神通广大。经常魂升天界。或者全身化光上征。其大部分时候是为人间奔波,去为四龙、四文星等人谘访神灵、五佛、十八刚祖,乃至至尊上帝。有时候是去游玩、休憩。有时候是去修炼。【天界炁纯。且有神灵注炁。人间除了风水宝地,一般比较污浊。】有时候是去开天会。。。。。。可以说,他老人家为无数地球,无数世代的无数人灵操碎了心。

上帝屡次恳请他做天上龙佛。【层次在五佛中。地位尊崇。】他都没有答应。他坚持留在人间受苦受累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更好地为众生服务。滕师的所作所为,充分展示了一位道家高真的无私品质,高风亮节。其历史贡献,伟大功绩值得人类世世代代永远铭记。

【在下以前读经粗心大意。看到陈师替鼎来师尊所传的信件。(当时滕师正在问天。访问十八金刚。拜见上帝。)误以为是上天想让陈拓师父正位龙佛。最近重新整理天经才发现错误。颠三倒四,张冠李戴,指鹿为马。罪过罪过!特此向网友们致歉!】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1-02-09 11:43:55
庞德公【也就是滕鼎来真人】出现于三国时代的主要任务是培育英杰,改变历史。他很少展示神通,但古今流传的两个故事还是多多少少透露出了他的非凡能力。

第一是古代故事,庞德公诈死。

据说刘表多次邀请庞德公出山做官。遭到他坚决拒绝后,还不死心。为了逼庞德公出仕,刘表下令烧掉庞德公居住的草庐。然而庞德公似乎宁愿死也不愿意出来做官,在熊熊烈火中始终没有从茅屋里跑出来。

大火熄灭后,众人发现庞德公没了气息,仿佛成了“尸体”。刘表见此情景后也只能离开。但在刘表走后没多久,庞德公竟又活了过来,他从床上坐起,吐出了口中的七粒大米,哈哈大笑一似常人,众人这才明白,原来庞德公口含七粒米是为了续命。瞒过刘表。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1-02-09 11:43:55
小说《三国演义》诸葛亮病逝前后的情节,可能就是自此衍生。

在书中,诸葛亮病重将死,欲用道术挽回。乃于帐中祈禳北斗。说道:“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如灯灭,吾必死矣。”祈禳到第六夜时,主灯却被魏延无意中扑灭。孔明叹道:“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将死矣。。。。。。”于是在卧榻上手书遗表,上达后主。写毕,又嘱咐长使杨仪说:“吾死之后,不可发丧。可作一大龛,将吾尸坐于龛中;以米七粒,放吾口内;脚下用明灯一盏;军中安静如常,切勿举哀:则将星不坠。吾阴魂更自起镇之。司马懿见将星不坠,必然惊疑。吾军可令后寨先行,然后一营一营缓缓而退。若司马懿来追,汝可布成阵势,回旗返鼓。等他来到,却将我先时所雕木像,安于车上,推出军前,令大小将士,分列左右。懿见之必惊走矣。”杨仪一一领诺。。。。。。”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1-02-09 11:43:55

第二个故事就是现在网络上盛传的:诸葛亮临死前曾大喊一声“庞德公救我”。

据说,魏延闯入军帐踢倒了七星灯,诸葛亮见大势已去,在吐血昏迷之前曾经大喊了一声“庞德公救我”。

网上作者史之策认为:

“从这种说法中,不难看出,这个被称为庞德公的人应该是诸葛亮非常尊敬和信任的人。正因为如此,诸葛亮七星灯借命失败的时候才会下意识的失口喊出向庞德公求救的话语。

事实上,庞德公不但深受诸葛亮的信任和敬重,更是东汉末年相当著名的隐士。如果以现在的理解来看,将隐士和著名联系在一起似乎有些奇怪。但汉朝以德举人,东汉末年引隐士入朝为官的习气越发严重,因此,此时所谓的隐士往往都是当时的名士。

而按照《襄阳记》中的记载,庞德公似乎是襄阳一带隐士之首。《襄阳记》中说,将诸葛亮称为卧龙,庞统称为凤雏,司马徽称为水镜,这些名号全部都是出自庞德公之口。

但除去名号上的联系,庞德公与诸葛亮的关系始终没有一个定论。能够明确知道的是,按照《襄阳记》中的记载:

庞德公的儿子娶了诸葛亮的姊妹,所以庞德公是诸葛亮的长辈。而诸葛亮对庞德公也非常敬重,每当到庞德公家拜见的时候,都会对他单独下拜。

也有说法认为,庞德公其实是担任了诸葛亮师长的角色。因为诸葛亮的姊妹虽与庞德公儿子结为夫妻,这样的关系却不足以让诸葛亮每次见到庞德公的时候都对他单独下拜。诸葛亮之所以行此大礼,很有可能是因为庞德公教导了诸葛亮玄学占星等术法。

如果此事属实的话,庞德公既是诸葛亮的长辈,同时又是诸葛亮玄学占星之法的教导者,那么诸葛亮在借命失败的时候,大喊“庞德公救我”也就不难解释了。。。。。。”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1-02-09 11:43:55
【悟空问答】:“诸葛亮临死前为何大喊“庞德公救我”?为何要在死后往嘴里放七粒米?”有32个回答。

网上作者历来现实的另一种回答是:

“在三国期间,荆州牧刘表多次拜访庞德公,想让他出山辅佐自己,成就天下大业。可庞德公淡泊名利,隐身于山水之间,他修为极高,品行极盛,他与很多荆州名士交往极其好。其中有水镜先生司马徽,还有他的侄子庞统,还有弟子诸葛亮。。。。。。

据说诸葛亮每逢去求学于庞德公,都会跪在庞德公的床边,悉心地听他的教诲,诸葛亮一生中有4位师傅。不同的师傅教他不同的本领,庞德公教他的就是法术。

庞德公曾经拒绝刘表的邀请出山,这让刘表很没面子,刘表之后就派人放火烧他的茅屋,将庞德公困在房子里面,眼看是必死无疑。

可是架不住人家庞德公神通广大,他会很多变幻莫测的法术,他把七粒米含在口中,然后就化险为夷。

等到诸葛亮、庞统、司马徽等人到他的床边,只见他的身体根本就没有碰着火,毛都没掉一根。庞德公看大家到来,一个鲤鱼打挺突然坐了起来,把哥几个震呆了。

庞德公深感荆州将变乱,审时度势,举家迁往山林之中,从此销声匿迹。

那么诸葛亮口含七粒米这个事儿就有渊源了吧,自然是在向庞德公致敬啊!当然也不排除临急抱佛脚,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向死神发出警告,劝它回避。

可惜呀,任何人也避免不了这一天的到来,英明神武的诸葛亮也在所难免。”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1-02-09 11:43:55
网友秉烛读春秋的回复是: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大呼“庞德公救我”?为何嘱咐姜维在他死后往口中放“七粒米呢?

要想了解这两个问题,我们先看看谁是庞德公?

庞德公是襄阳著名的隐士,据说知识渊博,会祈禳续命、隔墙取物、奇门遁甲等技艺。诸葛亮在隐居的时候和庞德公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诸葛亮和庞德公是忘年交,诸葛亮比庞德公小23岁,庞德公把他当成徒弟对待,经常教给他一些奇门异术,诸葛亮的夜观天象、能掐会算都是庞德公传授的,可以这样说,庞德公就是诸葛亮的启蒙老师。

庞德公是愤世嫉俗的隐士,认为和诸葛亮有师徒之实则足已,诸葛亮也就没有执意举行“拜师仪式”,这也是后人不大了解二人师徒关系的原因。

其实二人还有一层关系,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是诸葛亮的姐夫,庞山民娶了诸葛亮的二姐为妻。

了解了庞德公情况后就不难理解诸葛亮为何临死前大呼“庞德公救我”这一问题了。庞德公是诸葛亮的师傅,徒弟遇到了难题,自然想到让师傅来救自己。。。人们认为人死后的灵魂七天会回家来看看,这也是为什么人们烧头七纸的原因,再有就是七粒米对标天上的七星北斗,诸葛亮可能考虑用七粒米吸收七星北斗的能量吧!”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1-02-09 11:43:55
网上作者历史好奇怪说:

“。。。他为什么喊出这句话呢?这其实跟我们害怕的时候喊妈是一个道理!都是内心深处最恐惧时想到的人。而庞德公,对于孔明而言,那更是神之又神的人物,他觉得也许庞德公在这里或许可以挽救自己一命。

庞德公乃是当时的一位大隐士,才略智谋和辨析天机的能力,不下于卧龙凤雏,而且他还是凤雏庞统的亲叔叔。但是,对于天机,他早已洞悉看破,只觉天下分分合合索然无味,再加上年事已高,不愿掺合,于是酒隐山野,诗伴平生,过着一种世外高人的生活,对于天机,不参与不泄露。诸葛亮年轻的时候就常常跟随他学习奇门遁甲,堪舆占卜之术,也算是诸葛亮的半个师傅,诸葛亮可以说对他敬仰之极,钦佩之至。所以才会在临死之时,喊出这句庞德公救我!

至于为何在口中放7粒米,倒也不难解释。既然诸葛是一个深谙玄学的人物,那么自然知道如何把自己的死亡对蜀汉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化。那就是尽量封锁死讯。如何封锁呢?在谋士遍地走,星师多如狗的三国,大家一观天象,自然是知道将星陨落便代表着有一位重大人物去世。

而口中含米,就代表着自己能够进食,这样当司马懿在观天象的时候,就不能察觉将星已殒,借此蒙混过去,给蜀军撤退营造时机。这其实和后来的死诸葛吓走活仲达活动,是互为验证的。。。”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1-02-09 11:43:55
庞德公诈死的故事很可能是真的。但《三国志》和《后汉书》没有记载。陈寿的《三国志》惜墨如金,连诸葛亮五出岐山都下笔寥寥。而范晔反对天命论、图谶说。不喜欢神神道道的事。两人又都是私人修史。对这种事不加记录非常正常。--------如果是唐代李世民下令官修的《晋书》,对于此事,说不定会大张旗鼓的记录、渲染一通。

东汉末年,荆襄地区一共有六大豪族,分别为庞、黄、蒯、蔡、马、 习。刘表靠重用蔡、蒯两个豪族在荆州站稳了脚跟,对其他豪族也是礼遇有加,极力拉拢。他用假装放火的形式想逼迫庞德公这位荆襄学术领袖,庞氏家族的大家长出来辅佐自己还是很有可能的。【就像孙权曾经派人放火烧张昭家的大门一样。】那样庞德公一系的许多能人都会为己所用。说不定荆襄八郡就不会落在别人手里了。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1-02-09 11:43:55
上天的布局是十分深远的。早在汉末大乱几十年前,滕鼎来真人就转生到了襄阳庞家。

前文说过,庞氏是周文王之子毕公高的后代。而襄阳庞氏,以庞降为始祖。庞降的后裔迁居襄阳后。赀产殷富,筑屋庞大,仿佛大内皇宫,故乡党荣慕之余,以为庞家原来并不姓庞,乃以居庞屋而立氏。其实这都是谣传。

庞家大盛于光武之世,至汉末,已聚赀万亿,良田千顷、良仆千人,与蔡蒯黄并称荆楚四大姓。

庞德公的父亲庞翁,是毕公高的二十五世孙。桓灵之时,荆楚多寇乱。道路上流民饿死者不可胜计。庞翁说:我曾受益于民,今邑人受灾,宜取仓廪济之。乃取米三千斛赈济饥民。庞翁高义,为当地人所景仰。后来庞翁有难,乡邻亦多往助之。

庞翁生二子,最爱次子德公。他把家产交给长子管理,自己迁居岘南,亲自教德公读书。后来又迁于岘山之上,春夏秋冬,经年累月,循循善诱,使庞德公读遍了经传史乘,诸子百家,无所不通。不久即名震荆襄。

【天经补充说】后来上天打开了庞德公的记忆,又派神祇助之。公遂尽复先天大能,道术深湛,未卜先知,能掐会算,足以洞察一切,支配天下。其能不经意间偶一显示,数千荆襄士人即尽皆拜服。推之为士林领*袖。

他的长子庞公,也就是庞统的父亲,宽仁有信,也是一位长者,与弟庞德公并有贤名。庞统随刘备入蜀后,中箭身亡。先主痛惜不已,追赐其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广汉太守南阳张存曰:“统虽可惜,违大雅之体。”先主怒曰:“统杀身成仁,非仁者乎?”即免存官。

先主定益州,益思庞统之功,言则流涕,乃命使者迎庞公入川。先主亲往探视之,拜庞公为议郎,赐金百斤,银千斤,绸千匹。

先主称汉中王后,使军师将军诸葛亮持符节至公家,拜庞公为谏议大夫。【魏徵和司马光都当过谏议大夫。魏晋时期,谏议大夫多由郡守级以上官员迁转而来。】丞相诸葛亮每一次见到庞公都会大礼参拜。--------他们原是姻亲,诸葛亮师事公之二弟德公,与庞统又是师兄弟,关系亲密,礼宜如此也。刘禅建兴中,庞公无疾而终,年八十岁。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1-02-09 11:43:55
庞统之弟庞林,在荆州为关羽的治中从事(刺史属官)。关羽阵亡后,庞林幸运地逃回了益州。三年后,刘备东征,出三峡。蜀镇北将军黄权所部在江北防御魏军。此时,庞林任黄权参军,参加了夷陵大战。222年八月,刘备大败。黄权军的归路为吴军所断,不得已率众降魏。庞林也跟随黄权降魏,魏国封他为列侯,后官至钜鹿太守。

庞林的妻子,出自荆州另一名门---X家,是X桢的妹妹。曹操占领荆州后,庞林与妻子失散。妻子身处曹操占领区,独自抚养庞林的女儿,备尝艰辛。庞林降魏后才得与妻女团聚。魏文帝曹丕听说庞林之妻X氏独自抚养女儿十余载的动人事迹后,大为感慨,下令赐给庞家床帐、衣物,以表彰其节义。

庞统长子庞宏,表字巨师。建兴中,后主征旧臣之裔,乃用宏,使承父爵关内侯。宏刚简有臧否,轻视尚书令陈祗。陈祗怀恨,数进言于后主。后主乃出宏为涪陵太守。宏到郡后,抚夷民,轻赋税,民皆爱之,德行闻于诸郡。然为祗所抑,终不能升迁。

延熙十七年,宏下郡抚民,一日舟行于鹿角沱乌江,覆舟溺水而死。三天后,邑民见宏尸独抱一木浮于江面。东岸绝壁,人难至焉。方圆百里之民于是隔江于坡上祭奠之,易其滩名为庞滩,名其坡曰嚎丧坡。庞宏的后裔后来亦有居住于涪陵者。

庞统之女,是庞宏之妹,嫁大将军蒋琰之弟阳羡侯蒋瑜为妻,生三子。

庞山民与诸葛亮的二姐所生之子名叫庞涣。官至郡守。诸葛亮著名的《戒外甥书》就是写给他的。

其文曰: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看完庞德公的家世,我们就可以明白:庞德公并非真的隐遁山林,不问世事。他的哥哥,两个侄儿庞统、庞林,他的学生诸葛亮、徐庶等等都被刘备请去,也没有听见他发表任何反对意见。相反,他却在替他们出山大造舆论。以庞公之能,深知宿命。刘表无力进取,坐以待毙。甚至刘表之子刘琮降曹的一幕,恐怕早已被其看见。他自然要拒绝刘表的邀请,远离无妄之灾。

楼主:量子心学

字数:15291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21-01-21 18:08:31

更新时间:2021-02-09 11:43:55

评论数:3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