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打开故事匣子(自序)

打开故事匣子(自序)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2-23 02:05:51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2-23 02:05:51
打开故事匣子(自序)

一苇

每个时代都有老人,每个时代都有孩子。积聚一生经验的老人是智慧老人,蒙昧稚嫩的孩子是初生赤子。智慧老人给初生赤子讲故事,于是文明得以传承,新人得以成长。
木心先生纵观中外文学史,感慨大文豪歌德的童年,赞美人类讲故事的传统: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寿长,横跨两个世纪,殁于十九世纪中叶。幼时爱听母亲讲神话——最初的家教,感慨啊!以前母亲、祖母、外婆、保姆、佣人讲故事给小孩听,是世界性的好传统。有的母亲讲得特别好,把自己放进去。
这种非功利的教育,渗透了孩子的心灵。如这孩子天性高,这就是他日后伟大成就的最初种子。
现在,这传统世界性地失去了。”

对此,我比木心先生乐观。给小孩讲故事这个传统,即使在某些时代淡化,也完全可能在另一个时代复兴。
几千年来,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同时是故事的国度。诗与故事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两翼,两者互相平衡,又交相辉映。中华民族倚仗诗与故事在历史的旷野飞行,从远古抵达今天,永恒地葆有了浪漫与天真。也许,这是中华文明数千年来柔韧不屈绵延不绝的原因之一。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编订六经,曰《诗经》,曰《书经》,曰《礼经》,曰《乐经》,曰《易经》,曰《春秋》,但他忽略了初民的神话,也放弃了流传于民间的故事。孔子爱诗,说“不学诗,无以言”,然而“子不语怪力乱神”,说“未知生,焉知死”。因为儒学历代被推崇,孔子的话被奉为经典,许多卓越人物从小读诗,一生写诗。唐朝的街市中,歌女们传唱李白、王昌龄等诗人的诗。宋朝的大地上,“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中国最杰出诗篇并非束之高阁的珍藏品,它们是普罗大众日常的滋养。
故事没有这么幸运,古中国涉及怪力乱神的神话、民间故事几乎被文学正统拒之门外,少有优秀文学家专门去记录、编订、创作它们。古中国学童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却难以读到瑰丽的原生神话和鲜活的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散落于民间,千百年来,在荒烟蔓草之间,时而流传,时而湮灭,时而重生。
搜集、整理、重述中国民间故事,我想到鲁迅先生《野草》的一段话:“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这几乎是中国民间故事命运的写照。
这些故事自有其光辉灿烂的魅力,即使被忽略,被篡改,它们终将倚仗自身的力量重生,呈现其无与伦比的价值,滋养未来的初生赤子。
与诗相比,故事更天然地亲近小孩子。故事起源极早,它们产生于人类的童年时代,拥有迷人的形象与奇妙的幻想,这些特质使故事契合于所有时代的童年,为孩子们喜闻乐见。
源远流长的中国民间故事是历代先祖智慧的结晶——来,让我们打开故事匣子,把故事送到小孩子手里。


2021.1.25定稿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2-23 02:05:51
@酒醉扶墙走 2021-02-17 15:18:11
涉江过年好,有段时间没见了,忙起来了是吧。
-----------------------------

酒醉新年快乐!祝福新年新气象!

话说这阵忙得很哪,烧饭洗衣擦地板,与朋友们相聚,主业还是得养孩子……这寒假一个电影没看,天天陪儿子看《奇葩说》,人家物理化学皆考全班第一,老妈气焰甚短,不敢与之争电视——如今看完第六季,又完整回追第一季和第二季,今天即将开看第三季。那小孩第六季爱李诞詹青云,第一二季爱颜如晶艾力及陈铭,已长成三观端正一好青年:)

楼主:涉江采芙蕖

字数:1235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1-01-25 16:36:59

更新时间:2021-02-23 02:05:51

评论数:1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