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第四千九百三十五帖 读《恨海》 

第四千九百三十五帖 读《恨海》 

楼主:中国读书达人  时间:2021-02-05 21:46:12
读书破万卷(4935)·《恨海》
《恨海》,近代言情社会小说。我佛山人(吴趼人)著。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上海广智书局初版。
吴趼人(1866年-1910年),原名沃尧,字小允,又字茧人,佛山人。笔名有偈、佛、茧叟、茧翁、野史氏、岭南将叟、中国少年、我佛山人等,尤以“我佛山人”最为著名。吴趼人曾祖父吴容光,曾任湖南巡抚,代理两广总督,祖父莘畲,官至工部员外郎,父允吉,曾任浙江候补巡检。
吴趼人幼年丧父,十七八岁至上海谋生,常为报纸撰写小品文,光绪二十九年始,在《新小说》杂志上先后发表《电数奇谈》、《九命奇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其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轰动一时,影响深远。
吴趼人创作的小说有30多种,人称“小说巨子”,是清末谴责小说的杰出代表。还有《电数奇谈》、《九命奇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恨海》、《劫余灰》、《情变》等,其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恨海》轰动一时,影响深远,1910年留下《情变》前八回未完而在上海逝世。
吴趼人一生清贫,常常囊中羞涩,由于生活贫困,工作劳累,1910年10月在上海逝世,年仅45岁,死时身上仅有四角小洋,由朋友为其治丧。他的遗体先停放在闸北潭子湾广肇山庄,一厝20年,直至1931年9月21日才焚化,骨灰埋在大场广肇山庄内,文革时,广肇山庄被视为四旧遭到破坏,吴墓也荡然无存。
《恨海》以庚子事变为背景,描写北京一个大院中两对未婚青年在战乱中离散及其爱情与幸福被毁灭的悲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动乱景象。故事叙述陈家兄弟二人经父母做主,哥哥伯和与同院姑娘张棣华订婚,弟弟仲蔼与同院表妹王娟娟订婚。义和团入京,清政府与洋人谈判破裂,战争迫在眉睫,娟娟随父母回苏州原籍;伯和与棣华母女逃难,途中失散;仲蔼留京侍奉父母,不幸父母遇难,只身流落西北。八国联军攻陷津、京,伯和在天津竟得意外之财,到上海花天酒地;棣华母亲病故他乡,流离失所,幸被父亲接回上海,得伯和行踪,但伯和已日渐堕落,无可救药,虽经棣华百般感化,却终于无效,既病人膏肓,遂一命呜呼。棣华含恨削发为尼。仲蔼南下寻娟娟完婚,不意杳如黄鹤,偶于妓馆中见娟娟因父死无依,已沦落为娼。三个幸福的家庭,家破人亡;两对相爱青年,恨海难填。如结尾《西江月》的嗟叹:“精卫不填恨海,女娲未补情天。好姻缘是恶姻缘,说是牵来一线!”
作者全力刻划了一个封建淑女张棣华的形象。她与伯和相爱,又终是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了夫妻名分,但按封建礼教,婚前仍须严守男女界限。在逃难途中,一路上她对因风凉受病的未婚夫既无限怜爱,又“发乎情,止乎礼”,在内心忍受着“情”和“礼”的冲突的煎熬而不“非礼越分”。(第二回),作者突出了她的“礼”。接着在流落途中,她“割股疗亲”,作者称赞了她的“孝”。 (第四回)到上海后,不料良人不良,堕落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她仍严守婚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百般感化,甚至不得不“通权达变”,为未婚夫亲自哺药,作者褒赞了她的“义”。 (第九回)“女子从一而终”,尽管未婚,但名分已定。伯和故后,张削发为尼,把青春与青灯结伴。作者又称颂了她的“节”。张棣华这样一个恪守封建礼教,礼、孝、节、义完备的人物其实是作者对封建礼教的图解,是概念化了的人物,虽然作者花了许多笔墨去刻划她,赞扬她,我们也不觉得亲切,她是个没有血肉的标准人物。小说对另一对青年仲蔼和娟娟的描写稍嫌单薄,仅是作为伯和和棣华的陪衬出现。
小说采取了二线并进的结构方式,一条是伯和和棣华的线索,另一条是仲蔼和娟娟的线索,衔接相当严谨。小说对故事人物也有更深入的心理透视,颇具创意。全书第三回至第五回,情节发展很平缓,作者集中了全书三分之一的笔墨来摹写棣华心中七上八下,想着伯和不知怎样了,一惊一诧、忽梦忽醒的心态,无微不至,维妙维肖,生动传神。这种心理描写手法突破了以往小说中单纯用白描手法刻划人物性格的模式,具有现代意义。
这部爱情悲剧小说虽仍嫌其削足适履,做作地嵌进了儒家那套礼教的观念,但它却给中国小说带来了重要的意义,类似于十八世纪末西方言情小说对西方的意义,它开了鸳鸯蝴蝶派的先声,对现代通俗小说的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
评:伯和订婚张棣华,仲蔼娟娟定姻亲。八国联军进北京,两对青年四处奔。
伯和偶得意外财,吃喝嫖赌陷沉沦。百般感化终不醒,病入膏肓命归阴。

楼主:中国读书达人

字数:1794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1-02-04 17:51:11

更新时间:2021-02-05 21:46:12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