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天涯杂谈 >  重读玄奘一生,用真实的故事讲述人生哲理。《玄奘精神》真实版《西游记》

重读玄奘一生,用真实的故事讲述人生哲理。《玄奘精神》真实版《西游记》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18节:第三章 无权无势,也能成为命运的强者(4)
第二,跟随难民来到河西的玄奘身无长物,他可以在逗留凉州期间讲经说法,靠布施补充物资,为西行做好物质准备;
第三,凉州离西域不远,风俗接近,还能从城中往来河西与西域的客商口中可以获得很多对西行有帮助的信息;
第四,玄奘倾向于找一支商队一起上路,这样不但能有一定的物质保障,还能确保安全。
第五,从凉州出境需要有官府发放的"过所"(相当于今天的护照),而玄奘身上恰好没有这个具有官方证明身份性质的重要文件。
唐朝初年,官府禁止人民自由进出国境,若要出关,必须手持"过所",相当于今天我们使用的护照。如果没有"过所",就是"私度关",也就是偷渡。按照唐朝律令,私自出关者判处一年牢狱,偷渡成功者则罪加一等。之所以颁布如此严格的法律,是为了控制民间和境外的私下接触,而获得官府允许出关的人,往往又肩负着刺探敌情的使命。这个手段在随后唐朝对东突厥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玄奘离开长安前往河西期间,唐朝与突厥的战争一触即发,官府更加不会随便发放"过所",直接导致了玄奘无法正常出关。
玄奘在凉州一呆就是一个月,由于他在当时已经是一位颇有名望的僧人,离开长安来到凉州的消息也不胫而走,因此收到了不少讲经的邀请,很快就成了凉州城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但出名有时候并不是好事,麻烦很快就找上门来--凉州都督李大亮突然派人请玄奘前往"一叙"。
李大亮(公元586年~公元644年),陕西泾阳人。年轻时在隋军中任职,李渊定都长安后归顺唐朝,因擅长屯垦民生而被提升为金州(今陕西安康)总管府司马。随后,李大亮奉命出兵荆襄一带,攻取城池十余座,以功升安州刺史。后镇压辅公祏起义,升任越州(今浙江绍兴)都督。唐太宗贞观年间改任交州(今越南河内)都督、太府卿。在出任西北道安抚大使期间,李大亮上书建议唐太宗以治理内地为本,对边地各少数民族部落实行招抚政策,避免使用武力,以节省国家财力和徭役,恢复生产,获得采纳。贞观八年,李大亮调任剑南道寻省大使,次年初随李靖出征吐谷浑,大获全胜。后来唐太宗担心由唐朝扶持的吐谷浑新主慕容顺不能统其国,又派李大亮率数千精兵前去声援。李大亮因功被晋封为武阳县公,拜右卫大将军。贞观十五年,薛延陀南侵,李大亮配合各路唐军大破之。
由此可见,李大亮是一个有着丰富军政经验,尤其擅长后勤保障的能员,所以在执行"禁边令"上也是一丝不苟。可能是由于玄奘名气太大,有人就向他报告了玄奘到达凉州的消息:
"有僧从长安来,欲向西国,不知何意。"
这句话看似模棱两可,实际上是在暗示玄奘很有可能是间谍。作为凉州的最高军政长官,李大亮最重要的任务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为即将到来的针对突厥的战争做好准备,包括物资集结、百姓安置等具体事务,另一方面则是情报搜集、缉拿奸细、盘查出入,这些都与"过所"密切相关。因此,在得到这个消息以后,李大亮不敢掉以轻心,自然将玄奘列入调查范围之内。在经过调查后,李大亮发现玄奘不可能是奸细,但自己也不能违背朝廷命令在战前敏感时期放他出关,鉴于玄奘的特殊身份,他只好派人把玄奘请来,客客气气的希望他打消西去的念头,并建议他返回长安。
没有"过所",又被凉州的最高长官"勒令"返还,玄奘遇到了西行路上的第一个难关:如果返回,西行取经的宿愿就将落空,下一次机会很可能遥遥无期,进而抱憾终身;继续西行,一旦被捉,不但会受到严重惩罚,还会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人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抉择,去留进退之间,往往被各种现实的因素所左右。有人动摇,有人退却,有人逃避,有人委曲求全……可玄奘选择了坚持,选择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他无权无势,却是真正的强者,精神上的强者!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19节:第三章 无权无势,也能成为命运的强者(5)
玄奘没有当面拒绝李大亮的要求,但是在他内心,作为一名虔诚的佛家弟子,他坚信这只不过是佛祖对自己前往印度取经的决心和信念的一次考验,只要坚持,佛祖就一定会保佑自己,所以玄奘决定不听李大亮的"劝告",寻找机会私下离开凉州,潜出边关出境。
每个人在奋斗的过程中都会碰壁,但碰壁有时候却能让人更加清醒的迈出下一步。
当时的凉州正处在紧张的战备状态,不但关防严密,玄奘也很可能已经被官府的人盯梢。为了方便行动,玄奘减少了讲经的次数,深居简出,一边做准备,一边寻找能够帮助自己的人。
也许是因为军务太过繁忙,也许是看到玄奘"听话"了很多,凉州都督李大亮在那次谈话之后便放松了对玄奘的"监管"--只要玄奘不继续西行,让他呆在凉州修行布道也没什么不好,所以就没有派人将他强行送回长安。李大亮的一时"松懈"给了玄奘暗中行动的时间,玄奘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可以帮助自己的人,当时河西佛教的领袖--慧威法师。
慧威法师是当时河西著名的高僧,见面交谈之后深深的被玄奘的见识和决心打动,也能体谅这个年轻的僧人一心西行求法的决心,所以决定帮助玄奘。慧威法师帮助玄奘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其一,他身处凉州这个中原与西方文化交汇之处,对印度佛学的认识和了解要比普通中原高僧深,思想也更为开放,认为西行取经有必要也可实现;
其二,同为佛家弟子,慧威法师年轻时可能也有西行求学的念头,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以致于留下遗憾;现在看到聪慧年轻的玄奘有志于此,当然会加以鼓励和帮助。
不过慧威法师不能亲自出面,那样目标太大,很可能会打草惊蛇。所以他挑选了两个亲信弟子--慧琳、道整,给玄奘带路,护送他暗中离开。慧琳和道整曾多次出入凉州,对当地的山川道路十分熟悉,有了他们的掩护,玄奘终于避开了官府的耳目,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了凉州。
吃一堑长一智,一路上,玄奘再也不敢以"西行求法"的姿态示人,而是昼伏夜行,避开官府盘查,小心翼翼的沿着河西走廊向西前进,有惊无险的来到了瓜州(安西)。瓜州地处河西走廊末端,西南是敦煌、沿着疏勒河往西就是玉门关,是当时唐朝最边远的边关要塞,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每一个进出者都会受到守军的严密监视,因此玄奘前脚到,后脚就被瓜州刺史独孤达发现了行踪。
有一种说法是,由于瓜州地处偏远很少有高僧游历至此,所以独孤达在得知玄奘来到瓜州境内后,既不问他是什么人为何而来,也不管他有什么打算,只是把他当作一位普通的云游高僧加以招待,并且在物质上给了玄奘很多方便。另一种说法是,独孤达本身就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所以对朝廷的"禁边令"假装不知,不但款待玄奘,还向玄奘请教佛法,听任玄奘在当地活动。
不管事实究竟怎样,总之独孤达没有为难玄奘。玄奘也很聪明,不对任何人说自己要西行,而是暗中向当地人打听西域的情况。但现实几乎让玄奘陷入绝望:瓜州有一条大河,水流湍急,是疏勒河的一条支流,河上所有的渡口都有官兵把守,就算能顺利渡河,经过玉门关时还会受到盘查。
玉门关是瓜州门户,扼守着河西走廊进出西域的要冲,没有"过所"肯定难以出关。据当地人说,玉门关外还有"五烽",这是一个依官道而设,以五座烽火台为中心的防御体系,驻扎在那里的都是身经百战的勇猛武士,一旦发现偷渡出关者和入境的奸细,当即乱箭射死。
除了官府严密的防范体系,还有恶劣的自然环境摆在玄奘面前:我们都知道,在戈壁沙漠行走,最大的问题就是补充水源。从瓜州到玉门关是几百里的疏勒河谷,但是出了玉门关后,前途就只能靠绿洲来补充水源,而这些水源恰好位于边关五烽之下,其间再无水草。就算能够通过五烽,前方还有被人称作死亡之地的八百里莫贺延碛。莫贺延碛是一大片戈壁沙漠,只有穿过那里才能到达伊吾国(伊吾,今新疆哈密)。所以,玄奘面临的是水源、五烽、戈壁的三重威胁。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20节:第三章 无权无势,也能成为命运的强者(6)
人要倒霉起来,喝凉水都能塞住牙缝,玄奘唯一的交通工具,马,偏偏又在这个时候死了,再加上天寒地冻大雪封路,玄奘只好在瓜州逗留了一个多月。等待是最痛苦的事情,在这一个多月里,玄奘无计可施、度日如年,既不能西行,又不愿东归,幸而当时已经是冬天,玄奘一边休整,一边等待来年开春。
就在这时,之前因为公务繁忙而把玄奘之事抛在一边的凉州都督李大亮又想起了这个从长安来的高僧,一问之下,才知道玄奘不但没有听从自己的劝告返回长安,而且还悄悄离开凉州继续西行。唐代对失职官员的惩处十分严厉,盛怒之下的李大亮立刻发放访牒(通缉令),派出精干人手通缉玄奘。
通缉令很快就传到了瓜州刺史独孤达手中,白纸黑字清清楚楚,要抓的就是玄奘。谁知独孤达也是个妙人,他接到公文后看都不看(其实已经知道了里面的内容),直接把通缉令丢给了自己的下级--州吏李昌。有一种说法是,独孤达在拿到公文后,为了表示对玄奘西行的支持,当场就把通缉令撕了,然后派人护送玄奘出境。这个说法并不可信,任何一个稍有头脑的官员,都不会为了一时义愤当面拒绝上级的命令,独孤达能够被派到瓜州这样的重镇当刺史,肯定不是头脑发热的愤青。但是独孤达又确实不想为难玄奘,于是就耍了一个小小的手段,"原封不动"的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了李昌。
无巧不成书,李昌也是个佛教徒,但是职责所在,他只能拿着通缉令去找玄奘。我们都知道,官和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官大部分都由中央派去地方,而吏则更多的是由本地人或同一个州郡的人来充当。独孤达是官,李昌是吏,官管事,吏办事--玄奘来到瓜州是大事,身为下级州吏的李昌,很可能早就把玄奘调查的一清二楚,也很明白上司为什么为让自己来办这件事。
摆在李昌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秉公办事,捉拿玄奘押解回凉州向李大亮复命请功领赏;二,变通办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暗地里帮玄奘一把。见到玄奘后,李昌说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
"师不是此耶?"
这句话有两种念法,因此也有两种理解:
一是说:"师父,您不是吗?"
二是说:"师父,您不是吧?"
一字之差,意思完全不同:第一种,语气上扬,是质问的口气,就等于认定了玄奘是通缉令上的人;第二种则带着询问、试探的语气,有些提醒、暗示的味道。所以李昌采用的很可能是第二种问话的语气,意思是我大致已经猜到师父你的身份了,特地再来证实一下,师父您看着办。一句话能问得如此到位而又滴水不漏,可见李昌很有办事经验,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话。
玄奘也是聪明人,岂会听不出李昌的弦外之音,心中自然犹豫起来:如若不承认自己就是通缉令上的那个人,那就是说谎,而出家人是不能说谎的;如果照实作答,很可能会当场被捕遣返长安。尽管如此,玄奘依旧没有表现出半点慌张--既然不好回答,那就干脆不答!
李昌的本意是,不论玄奘如何回答,自己都有应对之策,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可玄奘一句话不说,自己又不能拿他怎么样,这么耗下去,完不成任务回去没法交差的是自己!所以当时的场景是,原本胸有成竹的李昌反倒被一言不发的玄奘瞪得有些着急了,干脆直截了当的说:
"师须实语。必是,弟子为师图之。"
第一句,是让玄奘务必说实话。第二句里面的"必是"又能做两种理解:
一是说:"您肯定是访牒上通缉的人。"
二是说:"您假如真是访牒上通缉的人。"
第一种,那是看玄奘不说话,吓唬他一下,"装死"是没有用的;第二种,语气缓和了些,是让玄奘不必有太多顾虑,事情还有商量的余地。又是一语双关,还说得玄奘没有退路--无论玄奘如何理解,主动权又回到了李昌手中,足可见独孤达知人善用,派他来办这件事真是再适合不过了。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21节:第三章 无权无势,也能成为命运的强者(7)
事已至此,玄奘再无退路,只好告诉李昌自己没有听从李大亮的劝告返回长安,而是继续西行,只为前往西天求法。这等于是向李昌摊牌: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往回走,你看着办吧!
难题再次摆在李昌面前,是抓,还是不抓?但是这位瓜州小吏的态度大大出乎玄奘的意料:
"师实能尔者,为师毁却文书。师须早去。"
意思是:师父您确实能做到这件事情(取经),那就让我来为您把通缉令撕了吧!不过您要走就要趁早,晚了就没有机会了!从这个记载可以得知,撕毁通缉令的不是独孤达,而是李昌。如果说独孤达是个聪明人,那么李昌在干练之余,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性情中人。当然,他失职了,很可能还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但对玄奘来说,他就是救命恩人。
不过李昌真的是出于一个佛教徒对高僧的崇敬和同情才帮玄奘的吗?恐怕未必。如果换成是别的僧人,李昌做得不会如此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罢了,但玄奘的气度和决心打动了他,让他觉得西行取经的确是一项重大使命,自己有义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玄奘达成所愿。但是问题还没有解决,只要玄奘不走,官府的通缉令就会不断的发往地方,直到将他缉拿归案,所以李昌让玄奘马上走,迟则生变。
事情做到这个份儿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李昌对玄奘可谓仁至义尽。反过头来看,李昌为什么敢这么做?独孤达为什么会单单让李昌来办这件事?他难道猜不到李昌会这么做吗?
事实应该是:从挑选李昌来处理玄奘这件事开始,独孤达就在有意放玄奘一马--你一个僧人千里迢迢离开繁华的长安来到瓜州这个偏远之地,只为出关求法,本身已经很不容易,况且又不会妨碍边境安全,我如果不成全一把,那也太不近人情了……
但是身为刺史,独孤达不能亲自去办,所以他选中了同样笃信佛教而且非常精干的李昌。在把通缉令交给李昌的时候,独孤达的"原封不动",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一是告诉李昌,别为难法师,这件事你看着办;二是说,事情办好了你我都没事,办砸了,我不知情,全都是你的责任--所以务必要办好。
上传下达,李昌不但充分理解了上级的意思,还把事情办的干净利落。
李大亮后知后觉,独孤达有意成全,李昌仁至义尽--三位"不称职"的地方官,把西行之路的大门给玄奘敞开了。
玄奘如果再不走,不但会错过唯一一个离开的机会,还会拖累李昌,辜负独孤达的一番心意。
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机会需要耐心的等待,机会更需要稳准狠的去把握!
有条件要走,没有条件要走,光着膀子也要走,谁能咬牙坚持,谁才有活下去的机会!
十七年后,当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重回瓜州时,独孤达已病逝多年,李昌也已调任别处。重情重义的玄奘寻访故人不得,感慨人生无常,于是为独孤达通宵诵经,并将原本打算送给他的一尊象牙佛雕供奉在榆林窟,以示对当年襄助之恩的感激。
玄奘出发了!
没有向导,没有充足的补给,甚至不知道前方的水源在何处,陪伴他的,就剩下沉重的背囊。他的马死了,只能步行;慧威法师派来陪伴他的道整已经离开瓜州前往敦煌,剩下一个体弱怯懦的慧琳,也被玄奘打发回了凉州,顺便向慧威法师道谢。
于危难时见真性情,我们看到了一个执着、坚韧、信念坚定的年轻僧人;
洛阳、长安、凉州,都被他甩在身后,他没有选择,摆在面前的只剩下一条路……
玄奘出发了!
就是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他离开了大唐帝国西北边境最后一座城池,开始了一段偷越国境的冒险,向着玉门关和五烽前进!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22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1)
第 四 章 将"倔"进行到底
生命是如此的渺小和无助,玄奘也是普通人,也有害怕和动摇的时候,但他没有别的选择;
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每个人都会左右为难,只有信念和执着才能让你从困境中突围而出;
倔强有时并非坏事,面对逆境,将"倔"进行到底,才能让人肃然起敬,甚至是对手的尊重;
一个真实的玄奘,才是最可爱的玄奘。
身无同伴,后有追捕,玄奘不得不独自上路,却在一座寺庙中遇到了被后世看成是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原型的胡人石盘陀,然而正是这个石盘陀,却对这位中土僧人起了歹心……
边关五峰,大唐王朝在河西边境的最后哨所;夺命之箭,阻断了玄奘前行的脚步。
离开大唐的最后一站,他能否安然渡过?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的冬天,玄奘孤身一人离开了大唐帝国在西北边境的最后一座重镇--瓜州,独自踏上茫茫西行之路。他的前方是有重兵把守的玉门关,在没有获得"过所"的情况下,玄奘就只剩下偷渡一条路。
"路在人脚下,唯一心向佛,无有它念。"玄奘如是想。
纵使前方危险重重,他也只能一往无前!
不过玄奘没有忘记自己还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因此在上路前,他来到瓜州城郊一座破旧的寺庙里,希望佛陀能够在最为难的时候保佑自己,赐予自己继续往前走的动力。
玄奘在寺庙里供奉着的弥勒佛像前跪下,双手合什、凝神闭目,诚心祈请,希望弥勒佛能够帮自己解除苦难。就在这时,玄奘的诵经声惊动了庙里的一个胡僧。胡僧一看到玄奘,立刻惊为天人,恭恭敬敬的向玄奘行礼,还给他讲了一个梦。原来,这个胡僧名叫达摩,在前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姿容英挺、相貌堂堂的汉族僧人来到庙里,然后又骑在一朵白色的莲花上翩然西去,而玄奘恰好跟梦里的那个汉族僧人长得一模一样,达摩就觉得玄奘不是一般人,还把这个梦告诉了他。
对于一个前来礼佛的僧人来说,这样的梦境分明是个吉兆,但玄奘却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欣喜,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梦为虚妄,何足涉言。"而后继续诵经祈祷。
玄奘为什么会这么说,难道他内心一点都不觉得高兴吗?这恐怕要从他当时所处的环境来分析。
首先,这个胡僧应该是当地人或者来自更加遥远的西域,估计样子比较邋遢,汉语也说得不怎么样,为了让玄奘明白自己的话,可能还会手舞足蹈一番。试想一下,这样一个言行怪异的外国和尚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会完完全全的信任他吗?这个胡僧难道就不会把玄奘的行踪透露出去?其次,言多必失,玄奘在凉州已经吃过苦头,所以他什么话都不敢多说,甚至连神情上都很克制,即便内心很高兴,出于安全和保密的考虑,玄奘也只是应付了这个胡僧一下。
但是事情还没完,就在他重新开始拜佛的时候,庙里又进来一个胡人。这个胡人也是个佛教徒,见玄奘跪在那儿礼佛,便双手叉腰,围着这个汉人和尚转了两三圈。玄奘觉得很奇怪,不过他不会像普通人那样觉得这胡人是个"神经病",也不会像《大话西游》里的唐僧那样问"你妈贵姓",而是直接问他叫什么名字,胡人回答说自己叫石盘陀。玄奘又问他为什么绕自己转三圈,石盘陀说自己信佛,希望能成为居士(居士,可以理解为佛家的俗家弟子),需要有僧人替他授戒。玄奘一听他有向佛之心,就很爽快的答应为他受戒。成为居士要受五戒,分别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不论在怎样艰难的情况下,不论对方是汉人还是胡人,玄奘都一如既往的坚持着佛家"普渡众生"的理念--渡人向善,便是给自己积德。
石盘陀在成为居士后十分高兴,叽里咕噜的对玄奘说了几句话后转身离去,不久又转了回来,带来了一些干粮和水果,恭恭敬敬的伺候玄奘进食。当然,摆在玄奘面前最大的问题不是给多少人受戒,而是要寻找一个当地人充当向导,他第一个就想到了石盘陀。一番接触之后,玄奘觉得石盘陀不但身体健壮、脑子灵光,对待自己也十分诚心,于是就把想要西行求法、偷渡边关的意图直截了当的告诉了他。
从不信任到信任,素来小心谨慎的玄奘为何如此迅速的对石盘陀消除了戒心?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23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2)
首先,玄奘迫切需要一个向导,石盘陀是胡人,应该要比当地的汉人更加熟悉西边的道路,而且相比汉人,胡人的胆子更大,也更吃得起苦;其次,石盘陀刚刚受戒成了居士,本身又信佛,玄奘相信他能够在向善之心的驱使下帮助自己渡过难关;最后,时间紧迫,除了石盘陀,一时间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只能姑且一用,希望他能带自己走出困境。
但这些都只是玄奘一厢情愿的想法,当时正是唐初,西北又处在临战状态,官府盘查严密,偷渡国境是死罪,协助偷渡也是死罪。石盘陀生活在边关地区,不会不知道这些,他又会怎样答复玄奘呢?岂料石盘陀竟没有半点犹豫,不但答应帮他偷渡国境,还把玄奘大大吹捧了一番。
一次不经意的礼佛,却解决了向导这个最大的难题,让玄奘觉得这就是自己诚心向佛,佛陀显灵给自己的支持,于是大喜过望,当即与石盘陀约定时间,两人分头前去准备西行事宜。
很多人认为石盘陀就是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主要因为孙悟空是唐僧的第一个弟子,而且在取经路途上一直担当探路先锋的角色,与石盘陀向导的身份吻合。另外,石盘陀是由玄奘受戒成为居士,也就是胡僧,而孙悟空也是在唐僧的身边逐渐被点化,胡僧与孙悟空的本来面目--猢狲,在发音上十分接近,很有可能是在民间流传过程中产生了谐音。
人逢喜事精神爽,胆子也会变大--原本战战兢兢不敢公然露面的玄奘这会儿也顾不得许多,用最快的时间准备好了西行所需的马匹干粮等物品。不过玄奘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转机冲昏头脑,光天化日的与石盘陀见面,而是休息了一个白天,等到第二天日落时分才牵着马躲在草丛里,准备与石盘陀接头。
漫长的等待最是难熬,相信玄奘当时也在担心,唯恐石盘陀出尔反尔不能如约来到。可以说,玄奘已经把西行的希望全部押宝在了这么一个结识不过一天的胡人身上。也许是诚心所至,也许是佛陀保佑,第二天太阳下山后,石盘陀如约而至,还带了一个年长胡人,牵了一匹马一同前来。
可能是没有在沙漠里行走过的缘故,当玄奘看到石盘陀带了一个老头子外加一匹又老又瘦的红马来到自己跟前的时候,心里很是不爽。玄奘当时的想法可能跟一般人差不多--带路,当然要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驮行李,当然要高大强健的好马,你带一个老人一匹老马来,岂非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石盘陀也是个懂得察言观色之人,一看玄奘的神情,连忙解释说,这个胡人虽然年长,但是从瓜州到伊吾之间的大路走了不下数十次,而他自己虽然年轻健壮,但对沿途边关哨卡和水源的熟悉程度远远不及老胡人,所以才把老胡人请来带路。不过这个老胡人并没有一上来就开价,说带一次路要多少多少钱,他也知道僧人没钱,只是郑重其事的告诫玄奘:
"西路险恶,沙河阻远,鬼魅热风,遇无免者。徒侣众多,犹数迷失,况师单独,如何可行?愿自料量,勿轻身命。"
意思是说,西去之路太过艰险,远方还有一条流沙河阻隔,如果遇到沙漠里的怪异天气,几乎没有能够生还之人。那些结伴而行的僧侣商人尚且经常迷路失踪,更何况一个人上路,希望师父您三思而后行。
老胡人这么说当然是出于好意,一方面是劝告玄奘打消西行的念头,即便玄奘坚持,他身为向导,也有责任把可能出现的危险实实在在的告诉玄奘,让他有心理准备。这时的玄奘表现出了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
"贫道为求大法,发趣西方,若不至婆罗门国,终不东归。纵死中途,非所悔也。"
这里的贫道,不是指道士,而是一种谦称,意思是我为了追求大法,立下志愿向西而行,不论遇到多少危险和困难,如果不到婆罗门国(即印度),就绝不东归,就是死在半路上也决不后悔。
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每个人都会左右为难,但是彷徨犹豫不会让你离成功更近,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志向和信念,玄奘才能一次次的在困境中突围而出。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24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3)
老胡人听完后顿时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他还是没有答应和玄奘一起西行,很可能是觉得虽然自己对这条路很熟悉,但年纪毕竟大了,不想再次冒险,所以对玄奘说:
"师必去,可乘我马,此马往返伊吾已有十五度,健而知道。师马少,不堪远涉。"
意思是如果玄奘一定要西行,就让我的马陪伴您前去,这匹老马虽然不起眼,但是往返伊吾已经有十五次,不但强壮,还认得路途;师父您的马经验不足,走不了远路。听了老胡人的话,玄奘又想起自己在离开长安前曾请一个名叫何弘达的术士算过一卦,卦相上说:
"师得去。去状似乘一老赤瘦马,漆鞍桥前有铁。"
意思是说,师父您可以去,而且应该是骑着一匹又老又瘦的红马上路,而且这匹马的马鞍前面还有一块铁。于是玄奘连忙把马拉过来一看,发现上了漆的马鞍前果然有一块铁,再加上老胡人的话,顿时对这匹"瘦老赤马"刮目相看,觉得是佛祖在冥冥中在帮助自己,于是立刻收拾行囊、谢过老胡人,带着老马和石盘陀连夜往西赶路。从离开瓜州的那一刻起,玄奘才算真正踏上了那条充满了神奇色彩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亦称丝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西域,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经这条路往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数量和影响最大,故称"丝路"。丝绸之路成形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汉代丝绸之路由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然后分为两条:一条由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过莎车,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亚历山大,公元前30年为罗马帝国吞并),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汉时游牧于康居西北即成海、里海北部草原,东汉时属康居)。
东汉以后,中原汉族政权对西域的控制减弱,北方的匈奴、鲜卑、柔然和突厥等少数民族不断南下和西迁,中原和西域的交流和联系时常因为战争而中断。一直到隋朝统一,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善。
到了贞观年间,唐朝在唐太宗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盛,国家对周边地区的控制也逐渐加强,经过一系列战争和外交手段后,唐朝政府开始有计划的向西域扩张,重新开通丝绸之路。玄奘踏上西行之路的时候,西域境内的丝绸之路正处在"三不管"状态:唐朝的势力尚集中的河西走廊,东突厥已经衰落归附唐朝,主要在内蒙古一带活动;西突厥占据中亚,不敢正面与唐朝为敌;因此丝绸之路在西域境内就被分割成了一小段一小段,分别被不同的国家所控制。
从隋朝到唐初,丝绸之路主要还是分为北道、中道和南道。
北道为:伊吾--蒲类海(今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铁勒部--突厥可汗庭;
中道为:高昌--焉耆--龟兹(今新疆库车县)--疏勒(今新疆疏勒县)--葱岭;
南道为:鄯善--于阗--朱俱波--喝盘陀--葱岭。
唐初,人们更多是从瓜州经伊吾进入西域,因此玄奘选择的也是这条路,即从河西前往西域的官道。
趁着夜色,玄奘和石盘陀离开了瓜州,在三更时分来到葫芦河边,夜色中,依稀可以分辨前方玉门关的雄伟的轮廓。需要注意的是,唐代玉门关和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汉代玉门关并不在同一个地方,据史料记载,唐军曾多次在玉门关外大战,大诗人王昌龄就曾在《从军行》中特别描写过玉门关。
经过专家考证,唐代玉门关应位于现在疏勒河南岸、遍设烽火台的山间,其西北面的烽火台应在汉长城昆仑塞旧址上,离隋唐晋昌城不远。因此,唐代玉门关的地理位置就在甘肃省安西县双塔堡附近。当时,从瓜州到玉门关一带水量充足、植被繁盛,是一片肥沃的河谷地带。
在石盘陀的带领下,玄奘决定绕过玉门关,借着夜色在玉门关东面十几里的地方偷渡葫芦河。这时的石盘陀表现得相当称职,很快就砍倒一棵大树,往河面上一横,架起了一座简易的木桥,然后找来枯草沙土填在木桥表面,牵着马带着玄奘平平安安的渡过了湍急的河面。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25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4)
渡河葫芦河后,由于天气寒冷,赶了一晚上路的玄奘又喜又累,便找了个背风的地方摊开被褥躺下休息,石盘陀也在离玄奘五十多步的地方铺开被褥睡了。
直到这一刻,尽管困难重重,但玄奘的西行之路总算有了一个比较顺利的开头。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乎人们的想象,也许是天生的警觉,也许是佛陀的保佑,本应熟睡的玄奘突然醒来,一睁眼,竟发现石盘陀正提着一把刀一步步向自己走来!
玄奘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一个佛家弟子,一个由自己授戒的居士,一个兢兢业业铺桥开道的称职向导,居然会在半夜对自己动了"杀心",而居士所必需遵守的五戒之中,第一条恰恰就是"不杀生"!
如果是谋财害命,石盘陀应该清楚玄奘身上根本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当初又为何要帮助自己偷渡国境多此一举呢?更让玄奘觉得奇怪的是,石盘陀走了十几步,又折了回去,折回去后又再走过来。
玄奘当然不会躺着等人来谋害,当即起身,端坐原地念诵观音菩萨名号。
这当中有两个疑问:第一,石盘陀转来转去在干什么?第二,玄奘为什么要念观音菩萨名号?
从石盘陀的前后表现来看,此人明显是"信念不定、开化未深",一会儿向佛,一会儿又动了歹念。也许一开始石盘陀并没有想谋害玄奘的心思,只不过是打算借受戒为名先跟这个和尚走一段路,探探他的底细,等出了瓜州、到了没人的地方再做下一步打算;之所以犹豫不决,则可能是觉得玄奘确实不像带着财宝的僧人,加上一路上对自己也很客气,因此在犹豫到底要不要下狠心。
面对危险,玄奘既没有大喊大叫拔腿就跑,也没有心慌意乱当场求饶,而是用了一种最符合佛家弟子身份的方式--念颂观音菩萨的名号来应对。人在危急的时候往往会给最亲近最信得过的人打电话,玄奘也不例外,之所以会念颂观音菩萨的名号,很可能是出自本能,同时,念颂观音菩萨的名号能让他在最短时间里平静下来,避免因为神志荒乱而惊动石盘陀。正所谓邪不胜正,佛家弟子念颂菩萨名号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庄严、正气的事情,玄奘才想借此来震慑石盘陀,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事实证明,玄奘的处变不惊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石盘陀一看玄奘醒了,还如此宝相庄严的念颂佛经,马上就显得心虚、底气不足,悄悄的把刀往怀里一塞,重新回去继续睡觉。
石盘陀睡着了,可玄奘却被惊出一身冷汗,既不敢继续睡觉,又不敢有别的举动去刺激石盘陀,便只好坐在那里一直念颂观音菩萨到天明。
玄奘也是一个普通人,也有害怕的时候,一个真实的玄奘,才是一个可爱的玄奘。
第二天天亮,玄奘并没有因为昨夜发生的变故而表现出丝毫的犹豫和惶恐,而是非常镇定的命令石盘陀去河边取水供自己洗漱饮用,可见玄奘对石盘陀这种出尔反尔以怨报德的行为已经反感憎恶到了极点。
石盘陀知道昨夜的举动已经被玄奘察觉,只好说:
"弟子将前途险远,又无水草,唯五烽下有水,必须夜到偷水而过,但一处被觉,即是死人。不如归还,用为安稳。"
意思是他担心路途遥远没有水源,只有五烽下面才有水,必须在夜里到前往五烽偷水,但是只要在一处被人发觉,就会立马被射杀。法师您还不如回去,才是稳妥的选择。玄奘知道石盘陀是在忽悠自己,便没有搭理他,坚持要继续西行。这时石盘陀凶相毕露,拔出刀和弓箭,自己断后,逼玄奘走在前面。玄奘不肯,二人就这么僵持当场。石盘陀没有办法只好道出实情:
"师必不达,如被擒捉,相引奈何?"
原来,石盘陀是害怕玄奘过五烽时被擒,把自己招供出来,才起了杀人灭口之心。玄奘当即发誓说,纵然我被抓去,也决不会揭发牵连到你。话说到这个份儿上,石盘陀虽然曾经动过歹念,此刻也打消了谋财害命的心思。玄奘在此时表现出一个高僧的宽大胸襟,没有强留石盘陀,而是放他回去,还把自己在瓜州买的那匹马送给了他,自己则骑着那匹"瘦老赤马"孤身上路。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26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5)
从葫芦河畔这次有惊无险的经历可以看到,石盘陀的形象与《西游记》中孙悟空颇为神似:在整个唐僧取经的故事中,孙悟空曾经多次负气离开取经队伍跑回花果山去逍遥快活,只不过孙悟空每次都能回心转意重返取经队伍,开道探路斩妖除魔保护唐僧,而对玄奘来说,胡僧石盘陀却是一去不复返。
从这一刻开始,玄奘只能孤身一人上路,他的前方是有官兵把守的五烽,还有一片被称为"莫贺延碛"的茫茫大戈壁。
唐代称西域为"碛西","碛"是指敦煌与伊吾(哈密)之间的一大片流沙大碛,因此"莫贺延"也就带有广阔、荒凉的意思。莫贺延碛是当时西域的起点,据史料记载,那里"长八百里,古曰沙河,目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也是玄奘西行求经之路最为艰难的路段。
在这段长达数百里的旅途中,玄奘"渡瓠芦河,出玉门关,经莫贺延碛,艰难险阻,仆而复起者,何止百十耶!"(《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
根据《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记载:玄奘是从瓜州趋西北、过莫贺延碛而抵伊吾。这条路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新北道",唐代又称莫贺延碛路,敦煌遗书中又名"第五道"。从这条路前往高昌国,可避开白龙堆之险,"且省道里之半"。由于是偷渡出关,为了躲避沿途的烽火台和哨卡,玄奘不敢公然走官道,却又不敢离官道太远,以免迷路,所以只能在官道和偏离官道的方向上交叉前行。然而官道和烽火台都是依水源而建,所以交叉前进无疑会给玄奘在水源补给上带来更大的困难。
葫芦河与五烽之间是一段百余里的沙漠,玄奘只能依靠沙漠里的干枯的粪堆和人畜死后留下来的尸骨辨别方向。在这一段艰苦的旅程中,由于沙漠里变幻莫测的天气和过度疲劳、饥渴、紧张,玄奘眼前出现了类似于海市蜃楼的幻觉。但是受认知水平所限,玄奘也和大多数人一样把海市蜃楼看成了神怪现象和妖魔作祟来记载--尽管这很可能就是玄奘当时真实的感觉。
玄奘害怕了吗?当然有。只要是正常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都会有害怕和无助,甚至一度丧失继续往前走的信心。幸而,玄奘的意志够坚定,而且总是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回响--"勿怖,勿怖"。
也许在那时,玄奘就已感觉到了生命的渺小和无助,但是他没有别的选择--不但要面对人为的障碍,还要克服严酷的自然环境,甚至还有他根本想不到的危险……然而正是这样,玄奘的执着和坚持就更显得弥足珍贵。顺境中的奋发向上不算什么,面对逆境还能将"倔"进行到底,那才真正让人肃然起敬。
是幻听还是心声,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玄奘把它当成了佛祖的劝诫,是佛祖显灵了,鼓励自己继续走下去。所以玄奘咬牙坚持,终于穿过了这片大沙漠,望见了五烽中的第一烽。所谓五烽,就是指唐代在西北边境设立的数十个烽火台防御体系中规模较大、也最为重要的五个核心烽火台。这五烽不但扼守从瓜州通往伊吾的官道和水源,还担当着警戒和了望的职能,也为使者、商旅提供食宿。因此,烽火台就成了沙漠旅人的必经之地。
第一烽在唐代又叫白虎关,即现在的甘肃安西白墩子,是玉门关后的第二个重要关口,也是五道烽火台的第一道,地势十分险要。从专家在当地的考证情况来看,绕过双塔地区的唐代玉门关,再过葫芦河,只有白墩子才符合第一烽的要求:从构造来看,白墩子是三层土砖夹一层芦苇,芦苇就是旁边水潭里就地取材,烽火台底下被雨水冲刷出来的芦苇和现在水潭里面所长的芦苇一模一样,从里面还冲刷出来一些红柳和其它树木的树杆,结构都非常清晰,与唐代烽火台的建造方法十分吻合。唐高宗时,名将薛仁贵就是在此大破九姓回纥,"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的故事也是从这里开始。
为了不被守关将士发现,玄奘不敢明目张胆的靠近,而是沿着沙沟悄悄靠近,等到天黑,才从烽火台的东面悄悄潜行到西面的水源去取水。沙漠赶路,水源比食物更为重要--人可以三天不吃饭,但绝对不能三天不喝水。然而正是因为这次取水,玄奘被人发现了;不但被发现,而且险些成了终身残废--一枝利箭在夜色中呼啸而来,差点射中玄奘的膝盖!不等玄奘回神,第二枝箭又到,这次瞄准的是玄奘的脚踝。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27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6)
汉唐两代武风浓厚,尤其重视射术,对那些镇守边关的将士来说,射箭杀人已经算不上专业技能,几乎成了必须熟练掌握的本能。所以这一前一后两枝箭不是没有射准,而是在警告玄奘:"不要乱动,你已经被我们发现了,立刻举起手来,放弃抵抗,暂且留你小命!"
玄奘一看不妙,连忙大叫道:
"我是僧,从京师来。汝莫射我。"
喊完之后,玄奘见对方不再放箭,便老老实实地牵着马往烽火台走去。烽火台上的士卒发现是个僧人,便打开城门把他带去见校尉王祥。火光中,王祥仔细打量了玄奘一番,觉得他的长相穿着不像是河西本地僧人,确实像是从京师前来,于是问他到这里来干什么。玄奘知道是祸躲不过,既没有掩饰身份,也没有乞求饶命,更不指望对方放自己过关,而是不卑不亢的反问道:
"校尉颇闻凉州人说有僧玄奘欲向婆罗门国求法不?"
意思是说,校尉大人您最近是不是经常从凉州人那里听说有一个名叫玄奘的僧人要到婆罗门国去求法?从长安开始,一直到凉州、瓜州,不论是李大亮、独孤达、李昌还是石盘陀,玄奘身上那种"坚定、镇定"的特质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面对困难,他总能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坦然,他的这句话不但问得妙,时机更妙:内容上,直接把自己的名字带到话里,活生生让王祥把接下来可能已经准备好的问话憋回肚子里;时机上,打破了由对方发问自己回答的被动局面,一上来就反客为主。
王祥见这个僧人不但不害怕,还抢白了这么一句,当时也愣了一下,不过他显然也是个经过世面老于人情世故之人,也不回答玄奘,而是以问做答,再次抢回先手:
"闻承奘师已东还,何因到此?"
意思是说我听说那位玄奘法师已经往东回去了,又怎么会到这里来呢?这句话既是暗示玄奘,我王祥对这件事有所耳闻,你不要想忽悠我,也透露出他对玄奘身份的怀疑。不管是不是玄奘,如果连身份都不能确认,接下来就会十分麻烦。玄奘虽然没有出入境"护照",但"身份证"还是有的,于是连忙拿出由官府颁发的度牒,用来证明自己的确是"正版"的玄奘法师。
王祥看了度牒,这才相信他就是玄奘。只不过他既没有把玄奘当作偷渡者就地正法,也没有像李大亮那样命令他立即东归,或是学瓜州刺史独孤达那样网开一面,而是向玄奘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建议:
"西路艰远,师终不达,今亦不与师罪,弟子敦煌人,欲送师向敦煌。彼有张皎法师,钦贤尚德,见师必喜,请就之。"
意思是说,西行取经的路途太过艰难和遥远了,法师您一定是到达不了的,我现在也不来追究您的罪过。我是敦煌人,打算把您送到敦煌去,那里有一位名叫张皎的法师,非常敬慕有学问有品德的人,见到法师一定十分高兴,就请法师去敦煌吧。王祥是敦煌人,他觉得像玄奘这样气度不凡看起来也很有学问又是从京城来的高僧,正适合前往自己的家乡讲经布道。从当时的情况看,前往敦煌对玄奘来说也能接受:
其一,敦煌地理位置独特,南北朝以来就是中原和西域交流往来的枢纽,商旅云集物产丰饶,也是东西方文明的集散地和著名的佛教艺术中心,云集了很多从中原和西域来的僧人,佛学氛围不可谓不浓厚,慧威法师派去伴随玄奘西行的道整,也是在瓜州南下去了敦煌;
其二,前去敦煌不过是权宜之计,如果不答应,谁知道像王祥这样的军官会不会当场翻脸,把局面搞得不可收拾;
其三,敦煌离伊吾并不太远,相比被遣返凉州或长安,在敦煌休整一段时间再找机会西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从常理看,玄奘要么像说服李昌那样用决心和信念打动王祥放自己西去,要么说服不成,被遣返回长安,西行之路就此终结,只是没想到一位堂堂的边关守将,居然会主动与自己谈起了条件。
按照唐代律令,未能及时发现制止处理内奸或可疑人物的守边士兵要处一年半的徒刑,对直接责任官员则要判一年的徒刑,如果知情不报或是窝藏罪犯,论刑更重。那么王祥为什么会突然跟玄奘谈条件呢?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28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7)
事实很可能是这样的:五烽扼守官道,商人旅客从河西往来西域都必须经过这里,边关苦寒,当兵的生活艰难薪俸又少,商人们为了方便行路、或是让守军提供一定的保护,就一定会拿出一些财物来"孝敬"他们。一来二去,王祥和他手下的将士们便习惯了这种类似做生意的讨价还价,再加上他觉得让玄奘去敦煌已经是法外开恩造福一方的事情,这才提出了这个看似匪夷所思实则有理可循的要求。
对方开出了条件,而且是不坏的条件,玄奘却完全没有妥协的意思,直截了当道:
"奘桑梓洛阳,少而慕道。两京知法之匠,吴、蜀一艺之僧,无不负笈从之,穷其所解,对扬谈说,亦忝为时宗。欲养己修名,岂劣檀越敦煌耶?"
意思是说我在东都洛阳出家,年少时就在各处游学,两京的高僧以及南方、巴蜀这些地方凡是在某个方面有所擅长的僧人我都虚心请教过,对他们所掌握的经典也都十分熟悉,我的修为已经能与他们面对面的讲经辩论,也算是当今有数的高僧。如果仅仅为了给自己再增添一些名望,只要待在长安洛阳就行了,何必多此一举前去敦煌?敦煌虽然也不错,可在玄奘眼里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当然,玄奘也不是不知道说这话的后果--人王祥好歹也是第一烽的最高指挥,校尉也是握有实权的中层军官,这样硬梆梆不留情面的把人顶回去,搞不好王祥一怒之下就把你处决了,强龙不压地头蛇,谁能说他做得不对?
玄奘虽然执着,年纪也不大,但决非死倔不懂变通,说完这话后也意识到对方面子上可能挂不住了,于是抢在王祥发怒或是有别的反应之前连忙补充道:
"然恨佛化,经有不周,义有所阙,故无贪性命,不惮艰危,誓往西方遵求遗法。檀越不相励勉,专劝退还,岂谓同厌尘劳,共树涅盘之因也?"
意思是说:但是让我感到遗憾的是,我们所研习的佛经还有不周全的地方,很多在翻译和解释上都有残缺之处,所以我才不顾性命,也不害怕艰难危险,发誓要往西方寻求这些缺失的佛法。施主不但不鼓励我,还一个劲的希望我返回,难道也是厌倦了尘世,想和我一起追求涅盘吗?
玄奘的这段话说得有很有意味了:一方面是说反正我被你抓了,也不指望能活着回去;另一方面,玄奘也没有放弃希望,仍然试图在袒露心迹的同时打动王祥。另外,从王祥想把自己送到敦煌张皎法师那儿去的举动来看,此人恐怕与独孤达、李昌一样,也是个佛教徒,所以摸石头过河,看看王祥有什么反应。
当然,玄奘也有自己的底线和杀手锏:
"必欲拘留,任即刑罚,玄奘终不东移一步以负先心。"
意思是说:如果你一定要拘留我的话,那就听凭处置,但是我决不会往东移动一步,违背我之前立下的誓愿。这就等于向王祥亮出了底牌,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但是我玄奘就是不往回走。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现在却成了兵遇到和尚,有理说不清,一下子就把王祥给难住了。不过玄奘的估计没有错,王祥的确是一个信佛之人,虽然从军,但心里还是存有向善之念,于是叹了口气说:
"弟子多幸,得逢遇师,敢不随喜。师疲倦且卧,待明自送,指示途路。"
弟子实在是幸运,能够有这个机会遇到法师您,我怎么敢不为您的这一伟大的举动感到高兴呢?法师您赶路也累了,就先躺下休息吧,等明天我亲自送您,给您指一条出关的捷径。
话说到这儿,玄奘可谓大获全胜--不但没有被就地正法或是押解回京,还得到了王祥的帮助。不论是在冷兵器时代还是现在,军队所掌握的信息肯定最准确最全面的,有王祥在,不但安全补给有了保障,还能在五烽间的荒漠上少走很多弯路,对玄奘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事。
倔强有时并非坏事,一味妥协退让决非取胜之道,还会让对手看轻;只有倔的人才能坚持底线和原则,虽然有时候会碰壁,换来的却是对手的尊重。
第二天,王祥不但亲自陪玄奘吃早饭,还让人替他准备好了干粮和水,送出十几里后,这才悄悄告诉玄奘,说有一条小路能够直通第四烽,不但能少走两百多里地,还能躲过在第二、三烽取水被射杀的危险;不仅如此,王祥还告诉玄奘,说把守第四烽的校尉王伯陇是他的远房亲戚,到那以后只需如此如此。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29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8)
王祥不但热爱家乡敦煌,要为家乡招揽人才,而且胆子也很大,私放偷渡者不说,还把边关秘道告诉了他,如果这件事被发觉追究起来,他就是玄奘的同谋。从尽忠职守的角度来看,王祥跟李昌一样都是彻彻底底的渎职;但是从助人为乐的角度看,他们又是把好事做到了家。
可以想象,玄奘当时对王祥的感激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史料也记载二人"泣拜而别"。
离开第一烽后,玄奘继续往西走,在次日入夜时分到达第四烽(今甘肃安西大泉)。对一般人来说,有了王祥的关照,加上赶了一天一夜的路,到了第四烽后肯定是迫不及待的去找王伯陇。但是玄奘没有这么做,玄奘又犯"倔"了:
首先,他不敢肯定王伯陇是什么样的人,万一"投奔"不成,或者还没见到王伯陇就因冒失上前而被射杀,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玄奘还是采用更为稳妥的老办法--先取水,能不惊动守军,就悄悄的走;
其次,玄奘始终不愿靠别人的帮助来渡过难关,一个倔强的人,总是相信自己的能力;
在瓜州通往伊吾的这条莫贺延碛荒漠大道上,水源就是一切:官道紧埃水源,负责把守官道的五烽更是直接修在了水源旁边;控制住水源,就等于控制住了进出国境的咽喉。不过当玄奘再次前去取水的时候,迎接他的又是守关将士的飞箭。
万般无奈下,玄奘只好牵着马去找王伯陇。王伯陇没有王祥那么多心思,一听说玄奘是亲戚王祥"托付"来的,加上自己又信佛,便非常高兴的留玄奘休息了一晚上,给了他很多干粮和一匹马,外加一个大皮囊。有了这个大皮囊装水,玄奘就能在戈壁荒漠中坚持更长时间。此外,王伯陇还告诉玄奘:
"师不须向第五烽。彼人疏率,恐生异图。可于此去百里许,有野马泉,更取水。"
意思是说,法师您就不要去第五烽了,守卫第五烽的那个校尉性子粗俗,您到了那里,没准他会有什么别的想法。您直接从第四烽出发,走百余里路,那里有个野马泉,您可以到那里去取水。
就这样,玄奘平安通过第四烽,顺着王伯陇的指点前去寻找野马泉。
那么,野马泉究竟在哪里呢?
据考证,五烽中的第五烽,也就是唐初西北边防的最外围据点,正是今天甘肃安西马莲井。马莲井位于大泉(第四烽)东北,往西北过星星峡便进入新疆哈密(伊吾国)境内,因此,王伯陇要玄奘避开第五烽,从大唐边地不设防的第四烽到伊吾边界最近的路线走,同时还必须有水源(野马泉),第五烽又在北偏东方向等条件分析,野马泉必定在官道以西。考虑到野马泉还应该与伊吾国边境相去不远,所以野马泉的具体位置应该在第四烽西北。所以,玄奘离开第四烽后,是向西北方向走了一百多里。
从实际交通状况看,大泉向西北的确有一条路可供人马通行,直达甘肃新疆交界处的红柳河,路程也正好是"百里许"。另外,红柳河为山间季节性河流,虽然经常断流,但泉水众多,王伯陇所说野马泉也许就是红柳河附近诸多泉眼之一。按王伯陇的想法,玄奘可以在野马泉取水饮用,然后往西进入伊吾国境。
因此,玄奘在河西走廊、也就是瓜州境内的行程大致如下:
第一日夜,从瓜州起程,傍官道之东向北,在唐玉门关以东十里许渡过葫芦河。遇险,石盘陀离去;
第二日晨,出常乐山西北行(西多,北少),戈壁途中惊见幻景,晚上抵达第一烽(白虎关);
第三日晨,离开第一烽,依官道西侧北行,绕过第二烽、第三烽,取近道向第四烽(大泉);
第四日夜,到达第四烽。王伯陇指点可以绕开第五烽(马莲井),经西北由野马泉(红柳河某泉眼)进入伊吾国境;
第五日晨,从第四烽出发,寻找野马泉。
然而很不幸的是,在这片渺无人烟的荒漠上,玄奘迷路了,没有按计划找到野马泉。就在这时,一个意外发生了,玄奘的西行之路也几乎因此夭折……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30节:第五章 不抛弃,不放弃!(1)
第 五 章 不抛弃,不放弃!
到底是为生存而归,还是为信仰而行?
日光从身后射来,让他感到温暖和踏实--不抛弃信念,不放弃希望,这就是他所想的全部;
成功也许很远,远到你无法再多一点希望;
成功也许很近,近到你只需再坚持一步。
不抛弃,不放弃,玄奘战胜了戈壁沙漠,战胜了上天对他的考验,也战胜了自己。
迷路,打翻水袋,在茫茫莫贺延碛,玄奘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
他曾经东归,又执扭的掉头,只为了那不变的信念;
神奇的老马带他找到了绿洲,来到了他西行之路上的第一个国家--伊吾。
在高昌,玄奘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了国王麹文泰的盛情挽留,甚至不惜以绝食相威胁,终于以诚心和坚毅打动了高昌王,并得到了巨大的帮助。
天有不测风云,也许是觉得玄奘一路行来每每化险为夷太过顺当,老天决定给他一次真正的考验--在按照王伯陇的指示偏离第四烽通往第五烽的官道往西北前进寻找野马泉的途中,玄奘迷路了,而他迷路的地方,真是在当时令人闻风丧胆的莫贺延碛。
莫贺延碛,应该是指今安西县马莲井以北、哈密北山(古称天山)以南的一大片戈壁沙漠,而伊吾绿洲刚好位于这片戈壁大漠的腹地。汉代,这一带是匈奴呼衍王的领地。"呼衍",又作"呼延",所以才用"呼衍"来称其领地,这一点跟中原先秦时期以封地、官职为姓氏比较相似。西汉末年,"呼衍"又被译为"五船"("船"字从?得声,古当读"延"音。"五延"即"呼衍"、"呼延"),因此又称这条路为"五船道"、"伊吾路"或"新道",唐代始称"莫贺延碛道"。"莫贺延"则是"呼衍"、"呼延"、"五船"之外的另一种不同的翻译念法。莫贺延碛道上的莫贺延山,即现在甘肃新疆二省交界处的星星峡山。
隋末,鄯善人趁中原战乱割据伊吾称王,以莫贺延山为界,与中原地区隔绝往来。唐初,人们把河西经星星峡通往伊吾国的大道称为莫贺延碛道,这条道路在玄奘开始西行之时因为大唐与伊吾国不相交通而仍在封锁状态。唐朝占据莫贺延碛道的南段,并在沿途设置五烽,以第五烽最为紧要,驻军最多,正处在莫贺延碛头上,因此当地人又以第五烽来给这条路命名,故称"第五道"。
从王伯陇提醒玄奘的话中可以看出,镇守第五烽的将领不信佛,也不怎么好说话,这是符合当时边关需要的:从战略位置上看,第五烽离伊吾国最近,一旦发生冲突,势必首当其冲,在这样险要的地方,当然要安排一个冷面黑脸不通人情只认国法的人来把守。并不是说信佛不好,而是人一旦有了喜好,就会被人抓住利用,比如将军信佛我也信佛,不如通融一下,或是干脆假扮成佛家子弟混入唐朝境内。
直到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伊吾国国王石万年才举国归顺唐朝。唐朝改伊吾为伊州,又在原先的五烽以西再置五烽,以十烽拱卫官道。然而莫贺延碛道真正开通却要等到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闰十月,直到武周万岁登封元年(公元696年),才在每个烽火台旁设置驿站。莫贺延道开通与完善的整个过程,就是大唐帝国对西域地区加强控制的过程,随着莫贺延道的逐渐繁盛,西域的丝绸北路才在汉代之后再一次焕发新生,这些都是后话。
玄奘迷路了,这也正是如此广阔的边境地区,唐军却只需把守五烽的原因所在--即便带了足够的水和干粮,即便有向导,又有谁能保证从这片不辨东西的戈壁荒漠里走出去?更何况玄奘还是一个人第一次走这条路。这里没有守军和追兵,也没有恶人谋害,却比任何地方更加险恶。
迷路之后的玄奘非常焦急,别说寻找野马泉,就连东西南北很可能都无法辨别。当时是冬天,正是戈壁沙漠里最冷最干燥的时候,忧心如焚的玄奘又累又渴,于是就准备从马背上取下皮囊喝水。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玄奘一失手,整个皮囊掉在沙地上打翻了,所有的水一下子被沙子吸得干干净净。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31节:第五章 不抛弃,不放弃!(2)
"千里之资,一朝斯罄。"
行走沙漠,水比食物更重要,水就是生命,没有水,就等于断送了生机。现在,玄奘不但迷了路,找不到野马泉补充水源,又损失了仅有的一些水,他会怎么办?玄奘依然没有荒乱,也没有嚎啕大哭责怪上天--这些举动只会让本就低落的情绪更加糟糕,白白耗费宝贵的体力精力,对走出困境一点帮助都没有。
玄奘十分冷静的选择了原路返回。这是他西行路上唯一一次向东掉头,但这绝非怯弱和丧失信心的表现,而是实在没有办法--在当时的情况下,往东折回第四烽大约是一百多里路,顺利的话一两天就能到,还在身体能够坚持的范围内。掉头易,违心难,往东的每一步,对玄奘来说都是煎熬:
"不至印度终不东归一步,今故何来?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
这就是当时玄奘真实心理的写照。到底是为生存而归,还是为信仰而行?对一个一直以信仰来支撑生命的人来说,违背誓言,违背本心,无疑是一种痛苦的挣扎。
在向东走出十几里地后,玄奘心中的痛苦和矛盾越来越强烈--如果往回走,即便侥幸得活,补充了水源重新上路,对整个西行旅程来说,这也是一处难以抹去的污点,这个污点甚至会伴随一生,让自己陷入无休止的悔恨与自责中。
"宁死也不能掉头!"玄奘在心底一遍又一遍的告诫自己。《士兵突击》里,傻乎乎的许三多在五班驻地上夜以继日的修着他那条路,为的只是"要做有意义的事"这个信念。对玄奘而言,活着最有意义的事无疑就是前往西天取经,将佛法发扬光大。
终于,在往东行走了十多里地以后,玄奘再次下定决心,猛然收住脚步,牵着那匹"瘦老赤马"掉转方向。呈现在玄奘眼前的是一长串脚印,那些孤独的脚印,重重的敲击在他心上。
"我不能就这么回去,不抛弃,不放弃!"玄奘咬了咬牙,再一次迈着坚定有力的步子往西走去。
此时的玄奘,身边剩下的只有老马和一些干粮,日光从身后射来,让他感到温暖和踏实--不抛弃信念,不放弃希望,这就是他所想的全部。
找不到水源,又没了储水,看淡生死,唯有一心,在茫茫莫贺延碛大沙漠的深处,玄奘与死神同行。
八百里莫贺延碛,白天,时而狂风怒卷,黄沙如雨而下,情景应该跟电影《天地英雄》里东归的取经队伍被一场铺天盖地的沙暴所吞没类似;晚上,沙漠中磷火肆虐,"鬼影"憧憧。冬天沙漠里巨大的昼夜温差也给玄奘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就像当初在葫芦河边遭遇石盘陀的威胁时一样,玄奘开始念诵观音名号,希望借此让内心得以平静,呼唤观音菩萨保佑自己。
此后的四夜五天里,玄奘滴水未进,已经达到了一个人生存的极限。口干舌燥腹如火燎的玄奘似乎感觉到了生命即将终结,半昏半醒的倒在沙地里,默默念诵观音名号。人在濒临死亡之时才会说出心里最真实的想法,玄奘也不例外:
"玄奘此行不求财利,无冀名誉,但为无上正法来耳。仰惟菩萨慈念群生,以救苦为务,此为苦矣,宁不知耶?"
意思是说,我此行不是为了财物好处,也不是为了博得名望声誉,只是为了追求无上佛法才一心向西。可是菩萨啊,您应该死以救苦救难、保佑众生为己任,我现在是如此的艰难困苦,您难道熟视无睹吗?
玄奘的这段自言自语,与其说是向菩萨祈祷,不如说是对菩萨的怀疑和质问;他的内心很无助,但发愿的语气却很强硬--我玄奘把生死都托付给了你们,你们却对我的处境视而不见,这难道就是我这样一个虔诚向佛之人应该落得的下场吗?我不甘心啊!
就这样,可怜的玄奘躺在沙地里断断续续的祷告着、倾诉着、抱怨着,因为脱水,他的眼睛变得看不见东西,慢慢昏了过去。或许是命不该绝,或许是他的话让佛祖和菩萨感到羞愧,到了第五天半夜,沙漠里突然刮来一阵大风。清凉的大风带来了阵阵水汽,让玄奘慢慢醒了过来。那匹"瘦老赤马"也跟着站了起来,用力在空气中嗅着什么。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32节:第五章 不抛弃,不放弃!(3)
玄奘努力睁开眼睛,但是长时间的疲劳和脱水让他的体力近乎枯竭,他只能躺在原地睡了一会儿。熟睡中,玄奘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身长数丈的大神挥舞着长戟质问自己为什么不打起精神再往前走,反倒在这儿睡着了?玄奘被惊出一身冷汗,一下子从睡梦中醒来,他相信梦境是对真实生活的一种启示,这位从来没有在梦里出现过的威武大神很可能是在警告自己,于是挣扎着起身,振作精神继续往前走。
走了十里后,那匹一路上都碌碌无为的瘦老赤马突然精神抖擞,撒开四蹄朝一个方向奔去。可能是因为行李干粮都在马背上,玄奘也只好跟着老马跑出几里地。这时奇迹发生了,前方突然出现了一片茂盛的水草地,草地的不远处还有一片池塘,池水清澈如镜,而且不是幻觉!
玄奘大喜过望,带着老马在池塘边尽情的喝水,还痛痛快快的洗了个澡。玄奘觉得这片绿洲是自己诚心祈愿感动佛祖和菩萨的结果,所以专门抽出一天时间来诵经休息,感谢佛祖菩萨保佑。第二天,恢复体力的玄奘一边储水,一边给那匹识途老马准备了一些青草,作为它日后在路上的口粮,也算是额外的奖励。
离开绿洲,又经过几天艰苦的行程,玄奘终于穿越了莫贺延碛。
不抛弃,不放弃,玄奘战胜了戈壁沙漠,战胜了上天对他的考验,也战胜了自己。
离开河西走廊后,玄奘即将前往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伊吾。伊吾位于现在新疆哈密一带,是河西走廊进入西域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伊吾古称昆莫,曾是乌孙王府所在地,东汉时称伊吾卢,置宜乐都尉;三国时魏置宜禾伊吾都尉;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设伊吾郡,于隋末割地自立,玄奘西行时仍是一个独立的小国,归来时则在大唐版图内,改名伊州。
隋末唐初,突厥强大,东突厥更是经常侵扰唐朝边境,地处大唐和东突厥两大势力之间的伊吾随时都有被吞并灭国的危险。为了生存,伊吾的统治者不得不采取谁强大就依附谁的墙头草策略--唐朝建国之初,其势力尚不足以完全控制西域,所以伊吾便臣服于气势汹汹的东突厥以自保。直到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东突厥发生内乱,唐太宗才抓住机会,于次年派大军分道出击,俘获不可一世的颉利可汗,攻灭东突厥。东突厥灭亡后,失去靠山的伊吾才主动归附唐朝。
玄奘西行时,伊吾仍依附于东突厥,与唐朝处于"冷战"状态,所以唐军才会在五烽一带严密把守,禁止百姓非法出境。因此,伊吾就可以看成是玄奘西行路上所到达的第一个国家。
玄奘到了伊吾后,在一座很小的寺庙里停下来休息。这座庙里只有三个僧人,可能是由于离河西走廊比较近,这三个僧人都是汉人。其中一个年长僧人听说一个法师从大唐来到此地,连衣服鞋子都来不及穿戴整齐,就迫不及待的前往迎接。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个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到乡人(中原汉人)的年长僧人一看到玄奘,就抱着他痛哭不止。这也很容易理解,伊吾离中原地区本来就很远,河西之地又一直处在战争状态,唐朝政府还颁布了"禁边令",中原汉人几乎不可能来到这里。能够在异国他乡遇到乡人,玄奘也是百感交集,也陪着哭了起来。
伊吾是个小地方,又是个信仰佛教的地方,玄奘到来的无疑是件大事,消息很快就传了开去。不久,伊吾的胡僧、国王都纷纷前来拜见玄奘,国王还把玄奘请到王宫里盛情款待。
从长安到凉州,从凉州到瓜州,然后穿越五烽和莫贺延碛来到伊吾,玄奘终于能喘口气,好好休整一番了。然而事与愿违,玄奘在伊吾只逗留了几天,就不得不再次启程。原来,当时在伊吾西面还有一个实力比较强大的高昌国,其统治范围大致在现在的新疆吐鲁番地区。玄奘到达那天,高昌派到伊吾的使者正准备回国复命,听说玄奘来到后,就跟着伊吾的王公大臣一同前去拜见。一见之下,顿时惊为天人,于是立刻起程回国,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高昌国王麹文泰。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33节:第五章 不抛弃,不放弃!(4)
唐代对西域还有另一种称呼,叫做"三十六佛国",可见当时大多数西域国家都信仰佛教,对僧人都非常重视,不管是从中原来的还是从西方来的高僧大德,当地的国王都会想方设法请他们来自己的国家讲经布道,甚至留下来。高昌国王麴文泰一听有中原来得高僧在伊吾,立刻派人再次前往伊吾,命令伊吾国王把玄奘送来;还安排了几十匹好马,派大臣们沿路迎候。
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伊吾的尴尬处境--北面的突厥、东南的大唐、西面的高昌,哪一个都开罪不得。伊吾国王没有办法,只好按照麹文泰的要求,很是无奈的送玄奘上路。
根据史书记载,玄奘原本并没有计划前往高昌国,而是打算在伊吾休整完毕后取道西北,经可汗浮图(在西突厥境内)继续西行,但是考虑到高昌国王的一番盛情推辞不得,只好改变行程,先行前往高昌国,并在六天后到达位于高昌境内的白力城(今鄯善)。
玄奘到达白力城时天已经黑了,玄奘本打算在此留宿一晚,让救过自己一命的老马也能好好休息一下,但可能是由于麹文泰之前下了命令,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见到玄奘,所以城中的官员和使者告诉玄奘高昌王城离这里已经不远,希望他能换上好马先去王城,让现在骑得这匹"瘦老赤马"跟在后面慢慢赶路。
玄奘是个感恩图报之人,不但没有舍弃那匹老马,就连取经归来时还打算再次回到高昌与麹文泰相见,只不过那时高昌已经被唐军灭国,麹文泰也已去世,在此暂且不提。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玄奘只好换了马匹,跟着使者连夜赶往高昌王城。
古城高昌座落在火焰山脚下,始建于西汉,大将李广利曾率军在此屯田,设立高昌壁;公元327年设高昌郡,因"地势高敞,人广昌盛"而得名。公元450年,北凉余部灭车师前国,高昌城从此成为吐鲁番盆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拉开了高昌王国的序幕。高昌城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城墙上共有十二重大铁门,分别以"玄德"、"金福"、"金章"、"建阳"、"武城"等命名,城市中屋宇林立,布局仿照长安城,人口三万,僧侣三千,可见佛教在城中的地位。
在《西游记》中,火焰山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踢翻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有几块带火的砖掉到地上,形成了火焰山。在唐僧师徒过火焰山时,发生了孙悟空向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而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则是孙悟空的结拜兄弟。不过在真实的取经故事当中,火焰山下并没有铁扇公主和牛魔王,但结拜兄弟的事是真的,只不过与玄奘结拜的却是另有其人。
玄奘一行在半夜时分赶到高昌王城。当时王城城门已经关闭,守城的官员连忙把这个消息报告给国王麹文泰。麴文泰一听玄奘法师来了,连忙下令大开城门,亲自带着大臣和侍从点着蜡烛列队出宫迎接,将玄奘请入后院,安置在一处"重阁宝帐"中,恭恭敬敬的拜见玄奘:
"弟子自闻师名,喜忘寝食。量准途路,知师今夜必至,与妻子皆未眠,读经敬待。"
意思是说:弟子自从听说了法师的大名和您已经来到西域的消息后,高兴得都顾不上吃饭和睡觉。我估算着法师您今晚一定能到达王城,所以让妻子儿女们都陪着没有睡觉,一边读佛经一边恭候您的大驾。
可见,麹文泰是两手抓,两手都要很硬--一边命令使者用最短的时间把玄奘请来,一边使出苦肉计,不睡觉等着。国王都不睡,下面的大臣岂敢怠慢,只是苦了我们的玄奘法师。
等到麴文泰和一拨一拨的人全部拜见完,天也差不多快亮了。赶了一晚上路的玄奘实在支持不住,昏昏欲睡。麴文泰只好回宫,留下几个太监伺候玄奘。
第二天,玄奘因为过度劳累多睡了一会儿,还没起床,麴文泰又带着一大群人前来问候,又是恭维又是献上精美的食物,还请玄奘前往专门给高僧修行的道场居住。不久,麹文泰又请来一个曾经去长安学习过的彖法师去见玄奘,就是想让玄奘留在高昌。没想到这位在麹文泰眼中修为了得的彖法师跟玄奘不是很投机,只聊了片刻就告辞了。麴文泰一看不行,就派了年过八十的国统王法师与玄奘同吃同住,希望能说服玄奘放弃西行求法的念头,依然遭到了玄奘的拒绝。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34节:第五章 不抛弃,不放弃!(5)
在高昌停留了十几天后,玄奘就向麴文泰辞行。麴文泰当然不会轻易放玄奘离开,就提出了希望他留在高昌国的要求。玄奘的回答干脆利落:
"留住实是王恩,但于来心不可。"
意思是说:能够留在这里是大王您对我的恩德,但是这不是我来到西域的初衷,我不能留下。麹文泰见状,也抛出了自己的诚意:
"朕与先王游大国,从隋帝历东西二京及燕、代、汾、晋之间,多见名僧,心无所慕。自承法师名,身心欢喜,手舞足蹈,拟师至止,受弟子供养以终一身。令一国人皆为师弟子,望师讲授,僧徒虽少,亦有数千,并使执经充师听众。伏愿察纳微心,不以西游为念。"
意思是说,我曾经跟随先王前往上国(中原),跟着隋朝的皇帝游历过长安、洛阳及河北、山西一带的名胜大城,见过不少名僧大德,没一个能让我真心倾慕。自从听到法师您的大名,我就满心欢喜,日日夜夜盼着您能够到这里来,一辈子接受弟子我的供养。我不但可以让整个高昌国的人都做您的弟子,还能让全国几千名僧人全都手捧经卷聆听您的教诲!希望法师能够体察我的苦心,别再惦记西行取经了。
这段话说得很是客气,麴文泰可能也是真心仰慕玄奘,希望他能留下来,但文中一个"令"字,一个"使"字,却流露出麹文泰身为一国之主的霸气与强硬--他可以让整个高昌都当玄奘的弟子,可以让高昌所有的僧人都去聆听玄奘的教诲,当然也能把玄奘强留不走!
那么,玄奘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王之厚意,岂贫道寡德所当。但此行不为供养而来,所悲本国法义未周,经教少阙,怀疑蕴惑,启访莫从,以是毕命西方,请未闻之旨,欲令方等甘露不但独洒于迦维,抉择微言庶得尽沾于东国,波仑问道之志,善财求友之心,只可日日坚强,岂使中途而止。愿王收意,勿以泛养为怀。"
麹文泰说得客气,玄奘回得也很客气,但意思很清楚:
第一,您的好意我心领了--我会记得您的恩德,回来的时候还会来看望您;
第二,此行只为求法,不为供养--您就不要拿那些好吃的好用的东西来打动我了;
第三,西行求法的志向决不会半途而废--国王您就省省想让我留下来的心思吧!
一来一回,一个要留人一个要走人,双方的态度都很明确,这算是玄奘和麹文泰在去留问题上的第一回合的过招--试探性的攻击后,摸清了对方的意图,未分胜负。
第一拨攻击无效,身为国王的麴文泰又会做何反应呢?
"弟子慕乐法师,必留供养,虽葱山可转,此意无移。乞信愚诚,勿疑不实。"
这段话说得非常有意思,麹文泰大概在游历中原的时候听说过"三顾茅庐"的故事,觉得像玄奘这样有学问有坚持的人,怎么可能像那些凡夫俗子一样一下子就答应自己的请求?他就像当年前秦天王苻坚一样,周飏越是破口大骂,就越是敬重对方,觉得那才是名士风骨;玄奘的推辞无非是想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少诚心,于是麹文泰再次斩钉截铁的说弟子我是如何如何的敬仰法师,希望您留下的心也绝对不会有任何改变,请法师不要怀疑我的诚意。岂料玄奘根本不想留下,依旧是硬梆梆的一句:
"王之深心,岂待屡言然后知也?但玄奘西来为法,法既未得,不可中停。以是敬辞,愿王相体。大王曩修胜福,位为人主,非唯苍生恃仰,固亦释教悠凭,理在助扬,岂宜为碍。"
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到玄奘出色的说话技巧:前半句防守,意思是大王您的心意我早就明白了,不用再三发誓;但是我西行就是为了求法,现在佛法还没有求得,岂能中途停下?所以您的要求我无法接受,还请大王能够体谅。后半句反击,意思是正因为大王您前世修福,所以今天才当上国王。然而不仅仅是百姓生计要依靠您,就连弘扬佛法都要仰仗您啊!所以您理该支持我西行求法,怎么能阻碍我呢?
在第二回合的过招中,玄奘措词得当、立场鲜明,成功的守住了自己的阵地,而且根据实际找准机会加以反击,直接掌握了第三回合较量的主动权,给看似虔诚、实则霸道的麴文泰当头一棒。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35节:第五章 不抛弃,不放弃!(6)
能够当上高昌国的国王,能够对伊吾国呼来唤去称霸一方,麹文泰当然不是易与之辈,他见玄奘开始反击,便见招拆招,开始从弘扬佛法的角度来说话:
"弟子亦不敢障碍,直以国无导师,故屈留法师以引迷愚耳。"
意思很简单:弟子我原本也不敢阻碍您西行求法,实在是因为高昌国内没什么高僧来充当大法师教化民众,这才想委屈法师您留下来指引那些迷茫愚昧的国民啊!麹文泰本以为玄奘会继续辩解,这样主动权又会回到自己这里,但是玄奘根本不去理会,就这么坐在那里,让麹文泰第三回合的反击落了个空--我就是要走,你看着办吧!敬酒不吃吃罚酒,说服不成,麹文泰勃然大怒,大声对玄奘吼道:
"弟子有异途处师,师安能自去。或定相留,或送师归国,请自思之,相顺犹胜。"
意思是说:弟子我还有别的办法处置您,您怎么可能想走就走呢?摆在您面前的有两条路:其一,留在高昌,当我高昌国的国师;其二,我把您送回唐朝。您自己好好考虑下,是不是还是顺从我更好一些。
被逼急了的麹文泰不得不在第四个回合时亮出了全部底牌,一上来就使出杀手锏--玄奘要是不肯留下,他就把他送回国。这是非常狠的一招,一下子就击中了玄奘的要害--一旦被遣返回国,不但西行无法继续,还会遭到唐朝政府的严厉处罚。面对麹文泰的必杀技,玄奘表现出了一个高僧的大义凛然:
"玄奘来者为乎大法,今逢为障,只可骨被王留,识神未必留也。"
意思是说:我来到这里是为了弘扬佛法,现在国王您给我设置障碍,我的骨头(肉体)可以被您留在高昌,但我的心(精神)却未必能留下。弦外之音就是,大王您这样做又有什么意思呢?说完后,可能是回想起一路行来所经历的种种苦难,玄奘就开始啜泣。
第四回合的过招,麹文泰用强权和霸道占了上风,但是事情还没有结束,他觉得玄奘是在装委屈,想借此来让自己心软,但可能是看到玄奘确实不容易,也比较可怜,便没有再逼他就范,只是比以前更加热情周到的款待玄奘。玄奘每次进餐,麹文泰都会亲自托着盘子在一旁服侍。
玄奘没有办法,他不能呆在高昌坐以待毙,只好釜底抽薪,使出了最后一招--绝食。
此后三天里,玄奘水浆不进,端坐如一,就是不去碰麹文泰派人送来的东西。麹文泰本以为自己软硬兼施能迫使玄奘就范,但他没想到玄奘竟然真会用绝食来对抗自己。头两天,麹文泰还能忍住,他也想看看玄奘到底能坚持多久,可到了第四天,当侍从回报说玄奘已经奄奄一息行将没命的时候,麹文泰害怕了--如果让一个高僧被自己活活逼死,不但有违佛理、举国不容,只怕别的西域国家也都会群起声讨之,到时候带来的就不仅仅是道义上的恶名,只怕连高昌国都有亡国的危险!
面对玄奘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麹文泰甘拜下风,连连向玄奘叩头谢罪:
"任法师西行,乞垂早食。"
第四回合的过招,玄奘赢得了绝地反击的胜利,但一贯谨慎的玄奘没有马上放松警惕,他担心这只是麹文泰的缓兵之计--一旦自己恢复饮食,麹文泰又会故伎重施。所以,玄奘要求麹文泰对着太阳发誓。
麹文泰也是个性情中人,一听玄奘要自己发誓,当时就明白这位大唐来得高僧还是对自己不放心,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提议两人一起到佛祖面前去参拜许愿。玄奘欣然同意,对佛教徒而言,对着佛祖发誓显然更郑重也更不能反悔。麹文泰表现出来的诚意还不止这些,他请来自己的母亲太妃张氏,当着母亲的面与玄奘结拜成为兄弟,再次表示决不阻挠玄奘西行求法。因此,与玄奘结拜成兄弟的不是小说《西游记》里的唐太宗李世民,而是远在西域的高昌国国王麹文泰。
四个回合的过招较量,有攻有守有威逼也有釜底抽薪,最后的结局却是皆大欢喜--麹文泰保住了面子,玄奘不但能够继续西行,还多了一个国王哥哥。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36节:第五章 不抛弃,不放弃!(7)
成功也许很远,远到你无法再多一点希望;成功也许很近,近到你只需再坚持一步。
结拜成异姓兄弟后,麹文泰还对玄奘提出了一个要求,与其说是要求,不如看成是他对玄奘的期望:为兄我全力支持贤弟你前往西天求法,但是希望你取经归来后一定要再来高昌,并且在高昌停留三年,接受我的供养,让我好好的尽一回地主之宜,叙叙你我兄弟情分。这也就是十九年后玄奘取经归来想要前往高昌的前因所在,至于玄奘回来时到没到高昌,在此暂且不说。
麹文泰不但是个性情中人,而且言出必行,此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他为玄奘的西行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从这一点上来看,高昌之行看似横生枝节,实则大有裨益,假如玄奘没有来高昌,西行之路当然可以按计划继续,但旅途无疑会艰险的多;有了麹文泰的帮助,玄奘不但能够腾出花在物质准备上的时间来静心调养身体(经过脱水、昏迷、绝食后,玄奘的身体状况肯定不佳),还能趁此机会在高昌弘扬佛法。
据史料记载,玄奘讲经的地方是在一个专门为他搭建的可以容纳三百多人的巨大的帐幕里,每次开讲前,麹文泰都会亲自手执香炉在前引路,然后带着太妃和王公大臣们在一旁认真听讲。按照西域风俗,高僧讲经需要升座,即到一个高高的座位上去盘腿坐着,然后才开始讲经。每到这时,麹文泰就会跪下,让玄奘踩着他的背上座。由此可见麹文泰对玄奘的礼遇确实是发自真心实意。
玄奘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讲经和调养身体,麹文泰也把西行所需物品悉数备齐,还专门剃度了四个沙弥来伺候玄奘。据记载,麹文泰为玄奘准备的东西包括衣服、手套、袜子、鞋子,专门用来抵挡风沙的面衣,外加黄金一百两、银钱三万、绫及绢等五百匹,作为玄奘往返二十年所需的路费。此外,还准备了马三十匹,苦力二十五人,只要是能想到的,麹文泰基本上都给玄奘准备得非常细致周到。
万里西行,玄奘所要面对的不仅有流沙、戈壁、荒漠、冰山等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有大大小小的国家和风俗信仰迥异的游牧部落,与天斗不易,与人斗更难--这一点,身为国王、具备政治和外交经验的麹文泰显然比玄奘更清楚,因此,他给玄奘做了两项特殊的准备:
第一,派一位名叫欢信的殿中侍御史护送玄奘到叶护可汗衙。玄奘在来高昌之前原来的计划就是取道西突厥的可汗浮图继续西行,麹文泰觉得既然玄奘是因为自己在高昌耽搁了一个多月,那么现在他就有责任按照原来的路线把玄奘送到下一个目的地。
第二,麹文泰专门写了二十四封书信,收信者是玄奘西行路途中可能经过的二十四个国家的国王,信的内容当然是请求各国国王给他的弟弟玄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关照,每封信都附上大绫一匹作为信物。
这二十四封信看似不起眼,实际上却非常重要,可以为玄奘西行省去很多外交上的麻烦,同时也给玄奘的人身安全带来了保障。因此,虽然玄奘在高昌耽搁了一个多月,但这一个多月换来的帮助,要比直接上路的划算得多。在这二十四封信之外,麹文泰另外又交给玄奘 ,收信人正是雄踞中亚、西域各国最为害怕的西突厥叶护可汗。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法师者是奴弟,欲求法于婆罗门国,愿可汗怜师如怜奴,仍请敕以西诸国给邬落马递送出境。"
意思是说:玄奘法师是奴仆我的弟弟,想要到婆罗门国去求法。希望可汗可怜这位法师就像可怜的奴仆我一样,并请您下令给在您统治下的西方诸国,让他们给我这个弟弟马匹,护送他出境。
看完这封信后,玄奘感动得声泪俱下--为了能够让自己顺利前往印度取经,麹文泰身为国王,不惜卑躬屈膝,几乎是在恳求叶护可汗的帮助。从过招的对手到异姓兄弟,玄奘想不出别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于是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给麹文泰,再次感谢自己的这位兄长。
麹文泰看完信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
"法师既许为兄弟,则国家所畜,共师同有,何因谢也。"
法师您既然已经和我结为兄弟,那么这个国家所有的东西你我共有,还谈什么感谢啊!
冬去春来,玄奘终于要走了,前来送行的除了麹文泰,还有整个高昌王城的百姓--一个月的讲经,让这个国家的人对玄奘的学识和人品产生了深深的景仰。他们舍不得玄奘,玄奘又何尝舍得离开!
据史料记载,那一天,麹文泰与玄奘两人抱头痛哭,来到郊外送行的大臣军民也一齐放声大哭,"伤离之声振动郊邑"。
不抛弃,不放弃,玄奘把高昌国永远记在了心里,还有那份拳拳兄弟之情。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37节:第六章 无须畏惧貌似强大的对手(1)
第 六 章 无须畏惧貌似强大的对手
有人说,只有到达终点才是快乐的,也有人说,旅途也能让人充满收获--在玄奘眼中,生命就像是一道漫长的风景,结局和过程同样美丽;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勿须畏惧那些貌似强大的对手;
两军对垒,气势是关键,谁能掌握战场的主动,谁就已经赢得了这场战争;
老虎不是病猫,辩经犹如战场,既是学问的较量,也是胆气和战术的对决,不可存有半点仁慈之心。
龟兹,一直是西域最神秘的国家,玄奘在这里不仅领略了奇特的龟兹音乐,也清楚的感受到了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区别,并将面临西行旅途中的第一次重要挑战--与西域高僧木叉毱多辩经。
四目交错,玄奘从木叉毱多倨傲淡漠的神情中看到了不屑与挑衅,也就是从这一刻起,他意识到这位坐在上首的西域胡僧,很可能将成为自己在龟兹国的最大对手;
这次辩经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既是玄奘与大唐之外的小乘第一次正面交锋,又事关自己在西域地区接下来行程的顺利与否,还关系到玄奘自身在佛学领域的声望……
那么,玄奘又是如何赢下这场辩经的呢?神秘而古老的龟兹国,又给玄奘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呢?
离开高昌后,玄奘的取经团队一路往西,在经过沿途几个小国后,来到了西域中部著名的阿耆尼国。
阿耆尼国之所以著名,不仅仅因为它是《大唐西域记》所记载的第一个国家,更重要的是它悠久的历史和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阿耆尼,即现在的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据《汉书·西域传》记载:
"焉耆国,王治员渠城,去长安七千三百里。户四千,口三万二千一百,胜兵六千人。击胡侯、却胡侯、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击胡左右君、击车师君、归义车师君各一人,击胡都尉、击胡君各二人,译长三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四百里南至尉犁百里,北与乌孙接。近海水多鱼。"
阿耆尼国地域广大、人口繁盛。东晋高僧法显就在其求法旅行记《法显传》(亦称《佛国记》)中则将其称为"焉夷",还提到阿耆尼国跟高昌国一样崇敬佛教,只不过当地人信奉的不是玄奘修行的大乘佛教,而是当时十分流行的小乘佛教。
进入阿耆尼国境内后,玄奘的队伍首先来到了一个名叫"阿父师泉"的地方。这个地方非常奇妙,在大道南面数丈高的沙土崖壁上有一处泉眼,泉水就从崖壁上往外涌出。关于这眼泉水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支商队在途经此地时水尽,无法再继续走下去。其间有一个僧人,因为穷困而跟着队伍一路乞讨为生,大家觉得当初是觉得带上一个信佛的僧人让他接受我们的供养是为了借此求得佛祖菩萨的保佑,也没什么话说,可现在我们受折磨到这等境地,他竟然一点都不觉得愧疚担忧……僧人听到议论后就说,你们想要得到水,就应该各自礼佛,接受三归五戒,我才能帮大家登上悬崖去求水。众人觉得也没更好的办法,不如死马当活马医,就按照僧人说得去做了。受戒完毕后,僧人又说,我登上悬崖后,你们要同时念"阿父师为我下水",需要多少就说多少。僧人登上悬崖后,众人就开始求水,不久,崖壁上竟真的冒出大股大股的泉水来,众人无不欢呼雀跃。水的问题解决了,可是等了很久,却不见僧人下来,待众人爬上悬崖一看,僧人已然圆寂。为了纪念僧人的恩德,众人就在他圆寂的地方修了一座石塔。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字数:133241

帖子分类:天涯杂谈

发表时间:2014-08-05 20:31:00

更新时间:2021-02-11 12:46:31

评论数:2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