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天涯杂谈 >  重读玄奘一生,用真实的故事讲述人生哲理。《玄奘精神》真实版《西游记》

重读玄奘一生,用真实的故事讲述人生哲理。《玄奘精神》真实版《西游记》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38节:第六章 无须畏惧貌似强大的对手(2)
玄奘来到的时候,石塔和泉水都还在,更加奇妙的是,这处"阿父师泉"会随着求人的人数多少而改变水量--如果人多,下面就会出现一个小小的水洼;如果人少,也就只剩下一个小水坑。
听完这个传说后,玄奘对那位舍身求水的僧人非常敬佩,觉得他的行为才是佛家精神的最好诠释,便对着泉眼和悬崖上那座依稀可见的石塔遥遥膜拜起来,觉得阿耆尼国一定是个虔诚的佛教国家。
阿耆尼国虽然不大,但是盛产银矿,整个西域的银钱几乎都出自于离王城不远的银山里,因此国家非常富裕。富裕归富裕,这个国家的治安和民风却不太好,马队在离王城不远的地方竟然遭遇了一伙强盗,玄奘给了他们一点财物后才散去。当晚,马队露宿在王城附近的山谷里,与玄奘同行的几十个胡商为了早些进城开市,在半夜时抛下玄奘悄悄先走了。第二天玄奘一行往前走了一段路后,才发现他们全部被杀,财货也都被劫掠一空。这两件事使得玄奘对阿耆尼国的印象发生了改变--这个国家连王城附近治安都管理不好,更别说教化民众诚心向佛了。
不过来到王城后,玄奘还是得到了国王和大臣们的热烈欢迎,国王还专门派人前去服侍。按照惯例,玄奘也出示了麹文泰所写二十四封信里专门给阿耆尼王的那封信。
可问题就出在这里,阿耆尼王看完信后当场翻脸,不但撤去了对玄奘的所有礼遇,就连原本应该提供给玄奘一行换乘的马匹都拒而不给了。在古代,马匹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但是一匹马的体力有限,不可能长时间赶路,因此每个国家都在境内设立了驿站,每个驿站不但给过路官员信使提供食宿休息,还准备了一些马匹供他们换乘。作为一个信佛的国家,为玄奘这样有名望的西行高僧提供换乘的马匹本应是分内之事,可阿耆尼王为什么会突然翻脸呢?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麹文泰写信本意是要帮玄奘,可他忘了高昌国与阿耆尼国之间的关系--高昌国是当时西域中部比较强大的国家,虽然不敢得罪西突厥,但对伊吾和阿耆尼这样的小国却是呼来唤去,还经常派兵侵扰阿耆尼国。正因为欺负惯了,麹文泰在给阿耆尼王信里的语气可能也比较强硬,所以阿耆尼国王看完信后就把新仇旧恨全都算在了玄奘身上。
无辜的玄奘成了两国矛盾的牺牲品,为了避免更多的麻烦,玄奘没有在阿耆尼国多加停留,而是带着取经队伍继续西行。尽管行色匆匆,但阿耆尼国还是给玄奘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从"阿父师泉"的感动到银山遇劫,从商人的自私最终丧命到国王的心胸狭小,玄奘深深的感到了在小乘佛教的教化下,自私自利给国家和民众带来的恶果,也更加坚定了只有大乘佛教才能教化万民普渡众生的信念。《大唐西域记》之所以把阿耆尼国摆在第一个,恐怕不仅仅是因为行程和地理位置的缘故,更可能是玄奘刻意所为--从一个恶劣的国家开篇,既说明西行之路的艰难,也是在摆实例告诉我们,小乘佛教不可取,唯有大乘真经方可解救众生。
一时的窘境并不意味着一输到头,开始的时候踉跄一下,反而会让人以一种更加清醒的姿态去面对未知的旅程。因此,玄奘虽然是有些"灰溜溜"的离开阿耆尼国,但他却做到了"冷眼旁观"。
由于没能在阿耆尼王城得到充分的休整,所以玄奘一行很可能是在博斯腾湖畔补充水源,然后沿着发源于博斯腾湖的孔雀河南下,经由南北疆要冲铁门关后南下,然后才进入南疆地区(今新疆库尔勒一带)。
有的史料记载玄奘一行渡过了一条大河,有的记载是两条,从实际情况看,由于孔雀河在流出博斯腾湖后首先是自东向西在铁门关和库尔勒之间穿过,绕过库尔勒后折向由北向南,然后往东南经尉犁注入罗布泊,大体呈逆时针方向。因此,如果玄奘在离开博斯腾湖后是沿孔雀河北岸前行,那么就需要在铁门关先渡一次河来到南岸,经过库尔勒后再渡一次河才能继续西行;如果玄奘离开博斯腾湖后是沿孔雀河南岸前行,那么就能省去铁门关这一次渡河,直接进入库尔勒地区。所以,不论一次还是两次,玄奘所渡过的"大河"都是孔雀河,前者是指渡过的一条河是孔雀河,后者是指两次渡过孔雀河。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39节:第六章 无须畏惧貌似强大的对手(3)
渡过孔雀河后,马队继续西行,经过几百里的坦途,又来到了另一个重要的西域国家--龟兹(今新疆库车)。
龟兹,又称丘慈、邱兹、丘兹,是西域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其辖境以库车绿洲为中心,定都延城,唐代又称伊逻卢城(今新疆库车东郊皮朗古城)。龟兹在西汉时隶属于匈奴,直到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才归服于汉。不久,汉朝在龟兹设立西域都护,王莽时再次臣服匈奴。汉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龟兹降汉,汉朝派班超为都护经营西域。魏晋南北朝时,龟兹先后臣服于曹魏、西晋、前凉、前秦、北凉、北魏,虽然一度为柔然所控制,但始终与中原保持联系。到了玄奘所处的隋末唐初,龟兹和大部分西域国家一样也是西突厥的属国。
丝绸之路在西域境内分作三条,龟兹正是中路上最重要的国家。当时,为了防止高昌国的势力向南疆扩张,龟兹便扶持地处两国之间的阿耆尼国作为缓冲。阿耆尼国之所以能在西突厥、高昌等大国的夹缝中生存,除了盛产银矿比较富有之外,很大程度上是靠着龟兹国的支持。这一点玄奘很可能也听说了,他担心自己高昌王"御弟"的身份会惹来尴尬,所以十分低调的进入了龟兹境内。
玄奘一边前行,一边领略龟兹浓郁的异域风情。说到龟兹,就不能不提到龟兹的音乐,其中又以管弦乐水平最高,在西域诸国里最为出名。
前秦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大将吕光攻略西域、灭龟兹,将著名的龟兹乐带到凉州。在凉州,龟兹乐和当地的民乐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凉音乐,也就是隋炀帝《九部乐》中的《西凉》部。
前凉灭亡后,龟兹乐散落各地,直到北魏统一北方后才重新把龟兹乐集中起来。龟兹乐和西凉乐一起成为北朝最为流行的一种音乐。后来的隋朝几乎原原本本的继承了北朝的音乐形式,专门讲述龟兹音乐的就有《西国龟兹》、《齐朝龟兹》、《土龟兹》等著作,龟兹乐也随着政治的统一而逐渐从西北一隅走向全国。
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龟兹乐分为七声:宫声、南吕声、角声、变征声、征声、羽声、变宫声。此后隋文帝置《七部乐》(《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印度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又以《龟兹伎》最具特色。整个隋文帝开皇年间,龟兹乐器风靡全国,涌现了曹妙达、王长通、李士衡、郭金乐、安进贵等精通龟兹弦乐、管乐的著名乐师。
龟兹乐器共有:竖箜篌、琵琶、五弦、笙、笛、箫、篦篥、毛员鼓、都眃鼓、答腊鼓、腰鼓、羯鼓、鸡籹鼓、铜钹、贝、弹筝、候提鼓、齐鼓、檐鼓等二十种,其音乐和舞蹈对唐代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据《新唐书》记载,唐朝乐工分四部:龟兹部、大鼓部、胡部、军乐部。龟兹部包括:羯鼓、揩鼓、腰鼓、鸡娄鼓、短笛、大小觱篥、拍板,皆八;长短箫、横笛、方响、大铜钹、贝,皆四,一共八十八人,分四列,被安排在宴会的四角,用来配合鼓声。
另外,龟兹乐中的琵琶七调起源于印度北宗音乐:娑陀力(宫声)来自印度北宗音乐的Shadja,般赡调(羽声)则来自印度北宗音乐的Panchama调。
由于龟兹本身是一个佛教国家,所以龟兹乐在产生形成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带有浓重的佛教特色,而佛经的发音和节奏恰恰又具有音乐的韵律,因此,玄奘在研习佛法的同时,必然也对龟兹音乐有所了解。
当然,玄奘在龟兹国沿途听到的由龟兹人演绎的地地道道的龟兹乐肯定与中原地区经过改造和融合的"龟兹乐"大不相同,他的心情也必然是非常的激动而愉快。
有人说,只有到达终点才是快乐的;也有人说,旅途也能让人充满收获。在玄奘眼中,生命就像是一道漫长的风景,结局和过程同样美丽。
就是在这种既担心又愉快的复杂情绪中,玄奘一行到达了龟兹国的都城。
正所谓人的名,树的影,大唐高僧西行取经的消息早已传遍了西域各国,龟兹的国王、大臣,还有龟兹第一高僧、西域佛教的领袖级人物木叉毱多,还有数千名其它僧人,全都来到王城的东门外迎接。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40节:第六章 无须畏惧貌似强大的对手(4)
从高昌到阿耆尼,再到龟兹,不论国家大小、实力强弱、立场如何、信奉何种佛教,西域各国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过境的高僧非常重视和尊重,几乎是倾全国之力相待,足见佛教在当时西域的地位。
龟兹国浓郁的异域风情不但表现在音乐上,还表现在对玄奘的欢迎仪式上:
龟兹国王首先命人在王城东门外搭起一座巨大的帐篷,然后搬来佛像,奏起音乐,所有人都手捧鲜花坐在大道两旁。等玄奘到达以后,数千人依次起立,向玄奘献花。在中原地区,不管是欢迎还是送别,敬酒献茶比较多,但是在印度,人们则是以献花为礼;另外,中原寺院很少把佛像搬出来示人,而是让它们呆在庙里接受香火供奉。所以说,龟兹的风俗礼仪几乎就是当时印度的翻版。
玄奘可能在高昌逗留期间听麹文泰介绍过一些印度的习俗,所以每收下一盆鲜花,就会端着盆子恭恭敬敬地走到佛像前面去散花,表示入乡随俗和对佛祖的尊重。欢迎仪式结束后,玄奘就与龟兹国的王公大臣高僧们一起入座。但是与之前几个国家的待遇不同,这一次,玄奘没有被奉为上座,而是被安排在了高僧木叉毱多下首。这个细微的变化自然没有逃过玄奘的眼睛,可见木叉毱多在龟兹的地位和佛学造诣。
不过玄奘并没有因为屈居次座而耿耿于怀,因为他从来都是一个心胸开阔淡泊谦逊之人。然而四目交错,玄奘却从木叉毱多倨傲淡漠的神情中看到了不屑与挑衅,也就是从这一刻起,他意识到这位坐在上首的西域胡僧,很可能将成为自己在龟兹国的最大对手。
在一系列盛大的接待仪式后,玄奘在众人的陪伴下进入王城。当时在王城东南还有一座寺庙,里面的僧人都是高昌人,当他们听说高昌王的"御弟"来到后,就希望玄奘能够先去他们那儿居住一晚。玄奘当即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在他看来,对故人(麹文泰)的情义远比奢华的招待来得重要。
第二天,龟兹国王在王宫里为玄奘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席间,一件让人尴尬的事情发生了:由于龟兹信奉小乘佛教,所以那里的僧人可以吃肉,在这样盛大的宴会上,肉肯定是最主要的食物;而玄奘信奉的是大乘佛教,肉食一律不吃,所以就让龟兹国王觉得有些不快。在向国王进行了一番解释后,玄奘才吃了一些别的食物。由此可见,同样是佛教国家,高昌跟龟兹在风俗上大相径庭,玄奘也没有因为对方的权势和地位而轻易改变必须坚持的戒律。
与国王"会餐"结束后,玄奘便前往位于王城西北一座名叫阿奢理儿的寺庙内拜会当地的佛教领袖,西域著名高僧木叉毱多。"阿奢理儿"是龟兹语,意为"奇特"。
龟兹语属于印欧语系中Centum语组的吐火罗语方言B,用印度的婆罗米文字(Brahmi)书写。在语言学分类学上,吐火罗语与其近邻--印欧语的主要东方分支Satem语组的印度-伊朗语(Indo-Iranian)的距离较远,反而与分布于欧洲的Centum语组的拉丁-凯尔特语与日尔曼语关系较近,所以它在印欧语分类学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龟兹也因此成为古印欧语在东方分布最远点的标志地名之一。
关于这座阿奢理儿庙也有一个传说,相传曾经有个信奉佛教的龟兹国王按惯例离开王城出巡佛迹,国王在离开之前把他的亲弟弟叫到跟前,请他代理国政。王弟没有拒绝,却在国王临行前交给他一个黄金匣子,并且叮嘱他一定要等礼佛归来后才能打开。国王收下匣子就上路了,谁知等他回来后,朝中一些大臣就来告密,说王弟在监国期间行为不检、秽乱后宫。国王暴怒,立刻派人将王弟抓来要论罪惩处。谁知王弟一点都不觉得意外和害怕,只是让自己的哥哥把那个黄金匣子打开看看。国王打开匣子后,发现里面有一样东西,仔细一看,顿时什么都明白了。原来,王弟早就预料到国中有居心叵测之人会借着国王出巡的机会来挑拨兄弟关系,让国家陷入内乱,进而篡夺王位。就在国王离开的前一天,王弟咬牙将自己的生殖器割了下来,封在一只黄金匣子里让国王带走,这才用行动化解了一场阴谋。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41节:第六章 无须畏惧貌似强大的对手(5)
在处理了那些心怀不轨的贵族大臣后,因为不用担心王弟秽乱后宫,国王就邀请王弟住进了王宫,但是一段时间之后,王弟搬出了王宫,原因是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件更加奇特的事情:
有一天,王弟在途中碰到一个赶牛人,这个人准备把五百头牛全都阉掉。王弟看到这些牛,就想起自己的遭遇,于是就动了慈悲之心,花钱把这一大群牛全都买了下来,让它们免遭阉割之苦。不久,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王弟的残疾的身体居然开始自己慢慢恢复了。为了避嫌,王弟只好搬出王宫。国王得悉原委后大为感动,这才专门为王弟建造了这座阿奢理儿庙,用来纪念发生在王弟身上的传奇故事。
参观完阿奢理儿庙后,玄奘依礼数前去拜访龟兹高僧木叉毱多。不过这一次,玄奘并没有受到初到王城时的那般隆重的礼遇,庙里的僧人们只是把他当作普通的客人来接待。庄严宏伟的阿奢理儿庙,仿佛并不欢迎这位来自东方的僧人,木叉毱多的傲慢与淡漠,让玄奘感受到了深深的敌意。就连玄奘自己都没有想到,从踏上阿奢理儿庙的那一刻起,他就将面对平生第一次重大的挑战。
木叉毱多曾经在印度留学二十几年,各种经文均有涉猎,尤其擅长梵语,回到西域后受到龟兹国王和民众的极度崇敬。有才之人大多都自负,木叉毱多也不例外,之所以对玄奘倨傲淡漠,很可能有两个原因:
第一,觉得你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僧人能有多少佛学修为,费不着花大力气应付;
第二,玄奘受到的推崇和礼遇让他心理不平衡,因为嫉妒而敌视,有意要给玄奘脸色看。
见到玄奘后,木叉毱多也不客气,直截了当的说:
"此土《杂心》、《俱舍》、《毗婆沙》等一切皆有,学之足得,不烦西涉受艰辛也。"
意思是说:像《杂心论》、《俱舍论》、《毗婆沙论》等经书我这里都有,你在这里把它们学完就足够受用一辈子了,没必要多此一举继续西行前去受罪。木叉毱多的话显然是一种居高临下不可一世的口气,不过玄奘没有动怒,此时他对这位龟兹高僧还存着几分敬意,于是问道:
"此有《瑜伽论》不?"
玄奘这一问看似莫名其妙,牛头不对马嘴,实则既让自己摆脱了回答有没有学过那些经书的被动,又杀了木叉毱多一个措手不及--怎么突然问到《瑜伽论》了?《瑜伽论》是一部佛经,全名叫《瑜伽师地论》,又名《十七地论》,是由弥勒菩萨口述的一部佛经,而玄奘前去印度求法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寻找这部真经的梵文原版,因此对这部经书格外看重。那么,玄奘为什么会突然这么问呢?
其一,也就是字面的理解,玄奘的确是想问木叉毱多有没有研究过《瑜伽论》,因为他自己对这部经书很感兴趣,如果能在这里学到一些相关佛理,对西行求法肯定有帮助。
其二,面对木叉毱多的盛气凌人,玄奘已经开始不动声色的反击--跟当初在第一烽反问王祥:"校尉大人这些日子以来难道没有听从凉州来的人说起有一个名叫玄奘的僧人要去西天求法吗?"的方法一样,是一种跳出既定思路的抢白。
玄奘是一个既谦逊又刚毅之人,既虚心求教,又不会轻易示弱,所以两层含义应该兼而有之。面对玄奘突如其来的抢白,木叉毱多仍然是一副傲慢不屑的态度:
"何用问是邪见书乎?真佛弟子者,不学是也。"
意思是说:你为什么要对这样一部连观点都是错误的书感兴趣呢?真正的佛门弟子根本不会去理会这部书。这完全是一种强词夺理的口吻,木叉毱多这样说,可能是有两个原因:
其一,作为一位小乘佛教的高僧,他对这部大乘佛教奉为经典的佛经并不熟悉;
其二,木叉毱多打心眼里就看不起大乘佛教的经书,根本不屑一顾;
木叉毱多的回答让玄奘感到既意外又愤怒--他没想到一个堂堂高僧居然会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一个虚心求学者;更没想到木叉毱多的胸襟是如此狭窄,容不下别派学说。玄奘对木叉毱多的印象也因为这句话而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一下子从"深敬之"变成了"视之犹土"。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42节:第六章 无须畏惧貌似强大的对手(6)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一个人的态度一旦发生转变,便不会再畏惧那些貌似强大的对手:
"《婆沙》、《俱舍》本国已有,恨其理疏言浅,非究竟说,所以故来欲学大乘《瑜伽论》耳。又《瑜伽》者是后身菩萨弥勒所说,今谓邪书,岂不惧无底枉坑乎?"
意思是说:《杂心论》、《俱舍论》、《毗婆沙论》这些经书我们中土都有,遗憾的是我认为它们所论述的佛理粗疏浅显,并非最透彻最完备的理论。正因为这样,我才打算西行前去学xI#da乘佛教中的《瑜伽论》。再说,《瑜伽论》是后身菩萨弥勒佛亲口所讲,您现在居然认为这部经书是歪理邪说,难道就不怕死后被打入十八层地狱里吗?此时的玄奘已不再把木叉毱多看成是一个需要去敬仰和尊重的前辈高僧,而是把他看成一个普通的学术对手,两人的交锋就此正式拉开。
这段话前面一半是说事实,清清楚楚的告诉木叉毱多此来的缘由,并且一针见血的指出木叉毱多所推崇的那些佛经的不足之处,后面一半便是针锋相对的反击,一下子命中木叉毱多的要害:由于玄奘的突如其来的抢白,木叉毱多准备不足,而又不能示弱,仓促之下只好信口对答一句。这一仓促,就打断了原有的思路,并且亵渎了弥勒佛。对佛家弟子来说,你可以有不同的派别信奉不同的菩萨,但万万不能亵渎神灵,如果否认,众目睽睽之下,那就等于打了诳语,同样是佛家大忌。不过木叉毱多毕竟是见过风浪之人,也不跟玄奘纠缠会不会下地狱,而是又来一个反问:
"《婆沙》等汝所未解,何谓非深?"
意思是说:《毗婆沙论》这几部经书你都还没有完全弄明白,又怎么能说它们不高深呢?木叉毱多的反击也是十分犀利,直接把话题引到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一部经书上,就好比比赛前的口水仗打完了,你要是有本事,就来我的主场较量较量。这样说可能是基于两个原因:
其一,发现自己很难在的外围兜圈子讲气势上占得上风,玄奘的口才和反应让他有了忌惮;
其二,对自己某一方面的佛学修养很有自信,就算玄奘天资聪慧,我二十多年的专业修养总不可能敌不过你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子吧!
这个时候,玄奘确实有些犯难:一个学识天分再高,在面对学术前辈的时候总会心里没底,担心自己一口血气过后对方的后招层出不穷;再者,我们在之前也提到过,玄奘的求学生涯不同于大多数僧人,他不是跟从一个师父学 一部经书,而是游学天下广泛涉猎,这就导致他对整个佛学理论有比较全面的把握,但对《毗婆沙论》这样具体的经书研习不深,没有在"客场"必胜木叉毱多的把握。
所以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一不小心就会落入木叉毱多下得套子里面去。玄奘怎么办?老办法,跳出去,兜回来,继续反问:
"师今解不?"
不说我解不解,而是问你解不解,而且还是用一种尊师重教的语气来发问,给木叉毱多一顶高帽子戴,看你怎么回答。不难发现,从见面开始,木叉毱多和玄奘的对话几乎都是在发问和反问中进行,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谈话技巧:发问是试探,谁老老实实的回答,谁就会被对方牵着鼻子走,所以双方都不回答,都以反问来继续,是规避陷阱,也是施展反击。
木叉毱多抛出《毗婆沙论》是想回到主场掌握主动,没想到却被玄奘巧妙的将了一军,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另外,在众人眼里,玄奘接二连三的跳出去以反问做答是聪明机智的表现,但木叉毱多不能这么做,他是主场,又是高僧,如果连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了,显然有失身份,所以玄奘是占了年轻的便宜,而木叉毱多只能老老实实的回答:
"我尽解。"
史料没有记载当时木叉毱多是何种神情,但是不难想象,当时他肯定是在极度无奈的情形下才说出这三个字。从那一刻起,玄奘一举扭转战局,彻底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并且从《俱舍论》开始发问。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43节:第六章 无须畏惧貌似强大的对手(7)
所谓"一子定胜负",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木叉毱多也许在当时就已经预感到了战局的不可挽回。
两军对垒,气势是关键,谁能掌握战场的主动,谁就已经赢得了这场战争。
木叉毱多英明一世,一直被人们高高景仰,而今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僧人驳得气势尽失,心理上便产生了巨大的波动,再加上年纪大了,没能很快让自己从被动的情绪中走出来,继而一溃千里。据史料记载,玄奘刚开始引用《俱舍论》的开篇内容发问,木叉毱多就出现了错误。辩经不分尊卑老幼,再加上玄奘对他已经不存有多少敬重之心,于是乘胜追击,难题一个接着一个。
老虎不是病猫,辩经犹如战场,既是学问的较量,也是胆气和战术的对决,不可存有半点仁慈之心。
木叉毱多大惊失色,但是仍然不肯认输,让玄奘再问别的地方,结果越乱越是出错,居然说《俱舍论》里没有玄奘问得这句话。不肯及时认输已经大失风度,现在又口不择言,木叉毱多显然已经气急败坏到了狗急跳墙的地步。不过这是在龟兹,在场之人尽管非常震惊,但还是没有人贸然起哄指责木叉毱多。
但是有一个人看不下去了,这个人就是龟兹国的王叔智月。就像大理段氏王族在天龙寺出家一样,西域佛教国家中的王族出家也非常普遍,智月当时就已经出家,而且在佛学上有着很高的修为,所以也参加了这次会见。由于世俗和沙门的双重身份,智月地位实际上要比木叉毱多更高。智月没有给木叉毱多留面子,当场指出玄奘问的话经书里面确实有。木叉毱多还是不肯认输,为了挽回败局,竟要求把经书拿出来核对,结果经书之中果然有玄奘问得那句话。铁证如山,木叉毱多只得无奈的说自己老了,记不清了。
一场遭遇战就这样结束了,玄奘凭借出色的辩技和扎实的学问功底赢得了生平第一场论战的胜利。玄奘之所以没有在《大唐西域记》中提到这次论战,很可能是觉得这次遭遇战太过轻松,自己还未尽全力,木叉毱多就已败下阵来。也许在他的潜意识里,木叉毱多根本就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对手,这也变相的刺激着他前往印度寻找更高挑战的决心。
这场辩经结束后,由于大雪封山,玄奘不得不在龟兹停留了两个多月。在此期间,玄奘在龟兹境内四处游历,一边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一边尽情领略龟兹独特的音乐艺术。玄奘还经常前去阿奢理儿寺探望木叉毱多。当然,玄奘并不是想用胜利者的姿态去羞辱木叉毱多,而是觉得木叉毱多二十多年的佛学修为摆在那里,总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另外,他也想通过与木叉毱多的谈话更多的了解印度。
成功者保持谦逊之心固然不易,失败者保持平和之心更难--辩经的惨败显然给木叉毱多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阴影,这位高僧不但一改往日倨傲的姿态,就连面对玄奘时也变得恭恭敬敬连坐都不敢坐,甚至几次避而不见,还私下告诫自己的弟子,说这个从中土来的僧人不好对付,他如果前去印度求学,那里差不多年纪的人当中恐怕没有人是他对手。
一句话,木叉毱多对玄奘是又害怕,又佩服。
一场大胜让玄奘名震西域,然而在他看来,这只不过是西行途中一次小小的考验。迷人的龟兹古国没能减缓玄奘西行的步伐,一日不到印度,他的脚步便不会停下。在经过两个月漫长的等待和休整后,春风吹散了天山的冰雪,也为玄奘化开了前方的道路。
横亘在玄奘面前的,便是那座美丽神奇而又令人望而生畏的--天山。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44节:第七章 因势利导,谋事成事皆在人(1)
第 七 章 因势利导,谋事成事皆在人
智者,因势利导也!
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人能够单枪匹马闯天下;
实力决定一切,一个好的外援能够让你省去很多麻烦,良好的外部环境才是事半功倍的保障;
要善于把每一个机会都朝有利的一面转变,并且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离开西域的玄奘一行在银山遇上强盗,却奇迹般的化险为夷;
取经队伍在葱岭被风雪所困,最后来到了"热海"边的碎叶城,这是传说中大诗人李白的故乡;
强大的西突厥叶护可汗又会怎样对待这支千里西来的队伍?
西行取经,玄奘为何不直接南下印度,反而绕道西北拜见突厥可汗?这对接下来的西行之路又有什么样的帮助呢?在离开碎叶城后的一段旅程中,玄奘又在哪些国家经历了有趣的故事呢?
冬去春来,冰雪消融,玄奘一行再次踏上了茫茫西行之路。丝绸之路在西域境内分为南北中三条路,玄奘现在走得就是中路--即沿着天山南麓和塔里木河北面的平原往西前进。有了天山冰雪融水和塔里木河的双重浇灌,这片东西走向的狭长平原就成为南疆地区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但是西域的平原和中原不同,它并不是由完整的可耕种土地或草原牧场,而是由大大小小的绿洲或河谷组成--哪里有水源,哪里就有人聚居;哪里有河流经过,哪里就能孕育出文明和国度。
因此,即便是富饶繁荣的龟兹国,其周围也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漠,而绿洲国家之间的这些荒漠,就成了西域马贼强盗盘踞出没的最理想场所。西域民族众多各派势力犬牙交错,大多数绿洲国家只能维持辖境内的和平安定,对周边地区大多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这就给长途出行的商队旅客带来了很大的危险。
为了保护财货、免遭杀身之祸,人们在穿越西域时往往结伴而行,一边雇用护卫和刀客(如电影《天地英雄》里的屠城校尉李)沿途保护,一边找熟悉当地环境、而且与马贼强盗有"交情"(很多地方的强盗都是闲则为民,出则为盗)的人来充当向导,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不过玄奘没那么幸运,在离开龟兹两天后,马队就遇到了一伙马贼。
这伙马贼出现的时候,几乎把所有人都吓得面如土色--足足两千骑,清一色的突厥打扮,弯刀骏马、杀气腾腾!突厥人称自己为草原上的狼,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就是以金狼为图腾旗帜称霸一时,这个称呼既代表了突厥骑兵来去如风多变诡异的群狼战术(有点像意大利罗马队的假中锋前卫后插上打法),又生动刻画了突厥人勇猛噬血的彪悍性格。这样一支骑兵,若是野战,足以对抗任何一个西域国家的主力军队,为什么偏偏会让玄奘碰上呢?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当时突厥分为东西两部,其内部一直都是纷争战乱不断,这支突厥骑兵很可能是在与同族争夺土地或权力失败后从境外流窜到西域,又不被各个国家所接纳,于是成了马贼;
第二,龟兹是南疆丝路上最重要也是最繁华的枢纽,往来商人众多,"油水"丰厚,这支突厥马贼本来就躲在龟兹国边上打秋风,见到商队就下手;
第三,玄奘西行取经的消息已经传遍西域,沿途又得到了各国国王的丰厚布施,是一块大大的肥肉--他们就是冲着玄奘而来;
第四,由于玄奘在龟兹呆了两个月,而这两个月又是天寒地冻谋生最为艰难的时候,为生计所迫的马贼们不得已才冒着遭遇军队的危险靠近龟兹国境,打算狠捞一笔然后跑路;
于是,马队被围了,就像一群毫无还手之力的绵羊遇到了碧眼垂尾的饥饿狼群,在依旧带有寒意的春风中瑟瑟颤抖。狼不但是凶猛的噬血者,更是把猎杀当成一种艺术来享受--它们绝不会一来上就猛冲猛打,而是首先营造恐怖阴森的氛围,让猎物在气势上先垮一半;然后派出小股队伍绕着不敢动弹的猎物疾驰,冷不丁咬你一口,一点点摧垮猎物的心理防线;它们不急着一下子把猎物全部咬死,它们享受的是猎物将死未死又无从挣扎的快感;只有过程,才是最精彩的……
于是,在圈定目标后,马贼们停了下来,饶有兴致的打量着这支传说中的取经队伍,每一个突厥人的眼中都闪着绿光--那可是一百两黄 万银钱、五百匹绫绢啊!
于是,狼群们竟无视自己的猎物,开始商量如何分赃。
对玄奘而言,即便所有的财物都被马贼抢走,自己的西行之路还是要继续下去,被抢与布施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马贼也是人,马贼也要生存,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因此,他根本不觉得害怕,镇定从容的念着佛经,让心情平静下来。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45节:第七章 因势利导,谋事成事皆在人(2)
危急关头,领袖的作用是无穷的,他能够维持整个团队的秩序稳定,哪怕只是表面上的。
玄奘的冷静使得马队没有产生混乱,但是每个人心里都在忐忑--是继续死撑,还是拔腿就跑……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庞大的狼群没有向柔弱的猎物发起攻击,而是自己对咬了起来!
内讧!正是内讧,这就是狼与人的真正区别--狼群决不会为了猎物而自相残杀,人却可能因为分赃不均而当场翻脸!
玄奘目瞪口呆,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但是玄奘没有动,于是所有人都不敢动--就像面对沙漠里的眼镜蛇,你的慌乱只会引来它的注意,最好的办法就是"装死"。
内讧的范围越来越大,整支突厥马贼队伍都陷入混乱中--这是一个扩张与内耗同样严重的民族,甚至会为争一口气而放弃到手的好处。在一片厮杀声中,马蹄声越去越远,只留下了一抹烟尘袅袅不绝。
就这么结束了,宛如一场闹剧,甚至没有给玄奘开口布道的机会。所有人这才松了一口气,衣衫都已被冷汗湿透。
"走!"玄奘就像《大话西游》最后开窍的唐僧一样,干脆利落的发出了前进的指令。
穿过一个小沙漠后,马队来到了另一个西域国家--跋禄迦国(今新疆阿克苏)。从实际看,库车到阿克苏的直线距离不足三百公里,而且这六百里是从出发两天后才开始算起,可见当时的交通条件并不好,马队又必须依绿洲水源而行,还要避开马贼强盗可能出没的地方,所有才会曲曲折折走了六百里才到。
马队在跋禄迦国休整了一天,又往西走了三百里,穿过一小片沙漠,终于来到了凌山脚下。
凌山是葱岭北麓的一部分,即现在的天山耶木素尔岭,既是西域通往中亚的必经之路,又是著名的天险,海拔七千多米,山势陡峭,积雪常年不化,云雾雪气弥漫,还有断层冰峰阻断道路,令人望而生畏,是个名副其实的"死亡之地"。据史料记载,当时玄奘一行:
"复无燥处可停,唯知悬釜而炊,席冰而寝。七日之后方始出山。"
也就是说,玄奘的马队在来到山口后竟然找不到一个干燥的地方可以停下歇脚,连一块能够用来挖土起灶的土都没有,只能撑起架子把锅吊起来做饭,睡觉也只能裹着被子躺在冰上。
进入雪山后,取经队伍里大多数人开始犯一种奇怪的头痛病--头痛、恶心、呕吐、流鼻血、浑身无力……这种被玄奘看成是上天考验的病症其实就是今天的高原反应,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这种头痛病很可能夺走了不少人的生命。
在高原反应的折磨中,取经队伍迎来了更大的危险--在中国的西部地区,人们是不允许在一些被当地人看成是圣地的冰川峡谷中大声讲话的,原因是害怕惊动神灵,惹神灵震怒,从而带来灾难。这里的灾难,其实就是雪崩,玄奘也记录了因为大声讲话而引来的暴风雪和雪崩。在这场暴风雪和雪崩中,取经队伍损失惨重,死伤者十有八九,三十多人的队伍最后只剩下不到十个幸存者,财物牛马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在如此恶劣的天气环境下,玄奘带着剩余的人马一步步坚定不移的往前走,在经过七天的艰苦跋涉后,终于成功穿越了凌山天险,离开西域进入了中亚地界。
翻越凌山后,玄奘一行继续往西,在崎岖的山路上又走了四百多里,这才来到了一个巨大的"清池"。
"清池",也就是热海、咸海,现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著名的旅游疗养胜地伊塞克湖。这个处在高山环抱之中的巨大湖泊从来不结冰,水温与周围的冰川河流相差很大,因此被唤作"热海";加上它地处内陆,有九十多条河流汇入其中,却没有一条流出,水中盐分沉淀下来,就成了一个咸水湖。据探测,湖中矿物质含量高达6%,由于身处高山冰川与世隔绝,伊塞克湖还是全世界最干净的湖泊之一,沿湖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中亚著名的避暑胜地,迄今仍是高官富商们休闲度假的绝佳去处。
由于是咸水湖,所以热海的水不能用来饮用,玄奘一行只好绕着湖走,借助不断注入湖中的冰川河流来补给水源。没有了高原反应和暴风雪,又有充足的水源保障,加上风景如画,这一段旅程对玄奘来说应该是相当轻松惬意的,也正好让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和休息。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46节:第七章 因势利导,谋事成事皆在人(3)
"周千四五百里,东西长,南北狭,望之淼然,无待激风而洪波数丈……山行四百余里,至大清池,或名热海,又谓咸海,周千余里,东西长,南北狭,四面负山,众流交凑,色带青黑,味兼咸苦,洪涛浩汗,惊波汨 ,龙鱼杂处,灵怪间起,所以往来行旅,祷以祈福,水族虽多,莫敢渔捕。"
这就是玄奘所描写的阿塞克湖。从热海东南到热海西南,地势越来越低,路也越来越平缓,在经过五百多里的跋涉后,马队终于离开山区,进入了一望无际的中亚大草原。在那一刻,玄奘和幸存者们感慨万千,既感谢佛祖保佑走出最危险的地方,又为死去的同伴哀叹惋惜。
进入中亚草原后,玄奘一行来到了当时一座著名的城市--碎叶城。
碎叶城,在现在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托克玛克附近,曾是鼎盛时期的大唐安西四镇之一,也是大唐帝国对西部边境控制的最远点,但这都是唐太宗之后发生的事情。玄奘来到这里的时候,碎叶城可能还只是中亚草原边陲的一座小小的要塞。
八十年代初,在原苏联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市西南八公里的古城遗址--阿克别希姆遗址附近,当地农民发现了一块红色花岗岩质的汉文石碑残件并送交当地博物馆。经俄罗斯汉学家斯普尔南科释读,碑铭中的关键词为曾任唐代安西都护的杜怀宝。不久,内藤和林俊雄两位日本学者将碑铭拓片、照片及有关研究成果予以刊布。据日本学者公布的材料,该石碑残件系佛像或菩萨像基座,上部残缺,呈八角形,中部为长三十二点六厘米、宽十三点五厘米、厚十一厘米的题铭部分,下部有础柱头。经缜密辨识考证,碑铭所记事为时任安西副都护兼碎叶镇守使的杜怀宝为其亡母建造的一佛二菩萨像,并题铭记述此事。学者推断,这三尊佛像很有可能仍存在于碎叶城的废墟之中。
在此后举行的中国新疆安西大都护府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各国专家普遍认为该碑铭的发现不仅证明了阿克别希姆遗址为唐代碎叶城,即《大唐西域记》中玄奘所记"素叶水城",同时有力证明了唐王朝曾对碎叶镇进行管辖,是弥足珍贵的史料。
而今,人们仍然能在这座荒草丛生的古城遗址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年唐朝军队修建的长达26公里的城墙断壁。考古学家还在废墟内找到四枚刻有"开元通宝"和"大历通宝"字样的唐代钱币。可见碎叶城在当时不但是一座重要的军事堡垒,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座重要商镇。
当然,碎叶城的出名并不是因为玄奘的到来,而是因为这里很可能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乡。
据郭沫若先生考证,李白就出生在碎叶城内的一个富商之家,在这里一直生活到五岁。童年时,李白的父亲还手把手的教他诵读司马相如的辞赋,这说明当时的碎叶城并非现在理解的"国外",而是一座与中原文化没什么两样的"内地"城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的性格与出生成长的环境密切相关。李白之所以被称为"诗仙",是因为他生性狂放不羁,作品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一点与神秘、张扬、极具个性的西域(当时碎叶城所处的中亚地区也被看成是西域的一部分)风情极为神似。可以想象,一个五岁的、对周围一切事物都十分好奇的孩子在离开碎叶城踏上前往中原的旅程中看到沿途瑰丽、壮阔、奇妙的会是怎样的感受,也许正是幼年时的这次长途跋涉,深深刺激了李白的创作灵感,一代诗仙由此诞生。
玄奘刚到碎叶城还没来得及休整,又是一支突厥骑兵出现在了马队面前--这次来得可不是马贼强盗散兵游勇,而是中亚草原上最强大的势力,西突厥叶护可汗身边最精锐的亲卫骑兵!
如果说玄奘在龟兹国境上遇到的是一群饥不择食的沙漠饿狼,那么威风凛凛疾风暴雨般冲到碎叶城下的便是一群训练有素的草原野狼。就在东突厥内乱不止即将遭到大唐帝国致命一击的时候,西突厥仍然凭借这支强悍的骑兵横扫中亚,称霸草原。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47节:第七章 因势利导,谋事成事皆在人(4)
冷兵器时代,不论多么强大的游牧民族,一个最基本的生存原理就是"逐水草而居",突厥可汗也不例外。叶护可汗到哪里,西突厥的重心就会跟着移动,而不是像中原王朝那样有固定的都城。叶护可汗之所以会碰巧跟玄奘碰上,很可能是因为碎叶城地处中亚草原的最东面,是其辖境内最早迎来春天的地方;春天一到,冰雪消融、草木生长,饿了一个冬天的野兽们纷纷出来活动,正是狩猎的好去处。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经常会得到沿途国王的帮助,给他们盖章发放西行所必需的过所--护照,而唐僧师徒则会把这些国王从危难解救出来,孙悟空的英武正义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但是在现实中,尤其是在遇到叶护可汗时,玄奘的取经团队便显得有些战战兢兢。
这里有一个问题,印度在大唐的西南面,玄奘在进入南疆后,为什么没有走丝绸之路在西域境内的南路或中路,经由疏勒(今新疆喀什)进入费尔干纳盆地(大宛),然后沿着锡尔河进入中亚草原,而是在来到中路的跋禄迦国(阿克苏)后直接穿越凌山北上呢?
这就需要从玄奘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来考虑:
第一,身后的政治环境。
玄奘离开唐朝属于tou#du出关,我们之前也考证过玄奘从瓜州到伊吾的行走路线,得出的结论是--玄奘不敢明目张胆的走官道,也不敢离开官道太远,所以他的路线呈现出偏离官道又与官道有交错的态势。偏离,是为了躲避追捕;交错,是为了控制方向、补充水源。这是从具体行程看。从总的路线看,玄奘采取的也是这个办法--进入西域后先走北路,经伊吾、高昌后在阿耆尼国拐弯,由此偏离北路进入南疆,沿着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以北的中路前进。原本中路和南路是在疏勒(喀什)会合,但玄奘在疏勒的前一站--跋禄迦国(阿克苏)再次偏离,直接北上翻越凌山进入中亚。巧合的是,玄奘选择的这条"捷径",正好与北路在中亚的起点碎叶城会合。所以玄奘是在两次偏离之后重新回到北路,虽然曲折艰难,却很好的躲避了官方追捕(唐朝在西域也雇用有大量"马快",专门用来追捕流亡境外的罪犯),成功进入了西行之旅的第二段旅程(我们可以把西行之旅看成西域、中亚、印度三个阶段)。
第二,周边的政治环境。
西行取经,不仅仅是一次个人行为,也涉及到西域和中亚错综复杂的历史政治环境。在被高昌王麹文泰"强行"请去之前,玄奘原本打算直接穿过西域前往突厥汗庭,可见他在出发之前就对西域和中亚的情况做过仔细的了解,很清楚谁才是那里的老大,只有得到突厥可汗的庇护,西行之旅才能继续。但是高昌王的横插一脚打乱了他的计划,不过错有错着,麹文泰的二十四封信让玄奘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了"背靠大山"的重要性,也更坚定了前去拜会突厥可汗的决心--想要顺利前往印度,就必须取得西突厥叶护可汗的帮助。因此,玄奘选择了通往突厥汗庭最近的一条路--在离开跋禄迦国后就穿越凌山。从事实来看,如果玄奘继续南下,选择在疏勒进入中亚,就会错失与叶护可汗"遭遇"的机会,到那时再去寻找四处狩猎行踪不定的叶护可汗,只怕会比登天还难。一旦与叶护可汗擦肩而过,接下来所要经过的那些中亚国家的国王会不会对玄奘制造障碍、会不会那么客气的对待这支取经的队伍就不得而知了。
因此,影响玄奘西行路线的不单是地理环境,还包括了很多政治和外交的考虑。从路线的选择上就能看出,玄奘既具有坚定的信念和超凡的勇气,还有着卓绝的远见和政治头脑。
成功并非一个人打拼就足够,还需要不断创造对自己有利的外部环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面对叶护可汗强大的军容,玄奘还是老样子:一不荒乱,二很坦然--即便对面马背上的这个威猛男人掌握着自己接下来的命运。当然,玄奘不会傻乎乎的站在那儿装酷等着可汗发问,而是不失时机的表明身份,同时还从剩余的礼品中挑选了最好的几件献上,请求叶护可汗的帮助。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48节:第七章 因势利导,谋事成事皆在人(5)
不知道是狩猎收获颇丰,还是礼物起了作用,或者觉得高昌国离西突厥那么远,麹文泰还不忘让这位僧人带礼物来敬献给自己很有面子,叶护可汗收下礼物后,对玄奘非常客气,先派官员把玄奘送到可汗居住过的行宫(估计就是稍微大一些的帐篷)安置好,自己接着打猎,等两三天后叶护可汗打猎回来,将把玄奘请到装饰一新的大帐篷里见面。
三天后,叶护可汗满载而归,如约在一处金碧辉煌的大帐中接见了玄奘。在玄奘离大帐还有三十几步远的时候,叶护可汗便亲自出迎,一边嘘寒问暖一边引玄奘入内就座。进入大帐后,玄奘才发现几乎所有西突厥的贵族和官员都在场,在可汗面前整整齐齐的坐成两排,后边还站着全副披挂的武士护卫。拿出高昌王麹文泰专门写给叶护可汗的信
按照突厥人的生活习惯,为了防止火灾(一旦失火,会给草原带来极大损失),突厥人不使用木器,一般都是帐篷里铺上厚厚的地毯席地而坐。但是为了表示对玄奘的尊敬,叶护可汗特意准备了一把铁交床,铺上厚厚的坐垫,好让玄奘坐得舒服。直到这时,玄奘才郑重其事的引入高昌国的使者,呈上高昌王麹文泰专门写给叶护可汗的书信。
但凡雄主,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四夷宾服、海内来朝,叶护可汗自然也不例外--麹文泰千里来信和近乎卑躬屈膝的措词让他非常高兴,盛情款待了玄奘和高昌使者。当然,以勇武和扩张闻名的突厥人并不像西域国家那般信佛,叶护可汗也只是象征性的请玄奘讲了几次经。
玄奘是个头脑非常清楚的人,他知道对于一个马背民族来说,让他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不可能的事情--群狼一旦没了杀气,那离灭族也行将不远;他要的不是对方的信仰,而是帮助--叶护可汗的一句话、一道命令、一件信物,就足以让自己平安无事的通过整个中亚。
之后几天,玄奘一边休息,一边补充给养。叶护可汗也很够意思,不但提供给玄奘大量沿途所需物资,还在军队中找了一个曾在长安呆过几年熟悉汉语的年轻人,还封他为官,并且和高昌王麹文泰一样写下几十封国书让玄奘带上,分别送给沿途各国国王。
玄奘与叶护可汗相处的日子很短,却非常重要。这次会面既得到了物资补充,确保了沿途安全,更是一次成功的外交行为。高昌王麹文泰的书信能在半个西域起作用,叶护可汗和他的数十万骑兵却能保证玄奘在整个中亚甚至印度通行无阻。
弱邦无外交,这就是实力,只有实力才能决定一切。
玄奘临走时,叶护可汗带着贵族大臣们一直送出十余里,这才依依惜别。
有了叶护可汗的庇护,玄奘一行的中亚之旅就变得容易了许多,在经过几个小国后,马队来到了飒秣建国。飒秣建国,又称康国,即现在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撒马尔罕,是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善于经商的粟特人把撒马尔罕建造成一座美仑美奂的都城。
随着汉代丝绸之路的兴起,撒马尔罕成为沟通波斯、印度和中国的重要枢纽。正因为其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这座城市也饱受战火的蹂躏,并且在13世纪成吉思汗西征时被彻底摧毁。后来,随着帖木儿帝国的兴起,帖木尔大军横扫波斯、印度、高加索、南俄罗斯和蒙古,为了让撒马尔罕成为亚洲之都,他下令把所有的珍宝和工匠都运至撒马尔罕,在城里修建起最辉煌的宫殿和清真寺。现在撒马尔罕城内的大多数建筑都是在那个时期所建。
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飒秣建国方圆一千六七百里,东西长,南北狭窄,境内土地肥沃、树木繁盛,盛产花卉水果和上等战马。飒秣建国都城方圆二十多里,城池坚固、地势极为险要,城中不但云集了从各地运来的无数奇珍异宝,手工艺水平在中亚也是首屈一指。飒秣建国气候温和、四季宜人,但是民风彪悍,其军队大多由赭羯族人组成。这些被称为赭羯武士的战士性情暴躁,打仗拼命,因此所向披靡,再加上有一位骁勇善战的国王带领,所以领国都不得不顺从于它,纷纷学习飒秣建国的举止礼仪--不论它们离飒秣建国有多远。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49节:第七章 因势利导,谋事成事皆在人(6)
飒秣建国是一个国力强健、极具特色的国家(估计连西突厥都不敢轻易与之开战),不过这个国家从君王到百姓都不信佛教,用玄奘的话来说就是:
"王及百姓不信佛法,以事火为道。"
事火为道,就是说这里的人和突厥人一样崇拜火,信奉拜火教。城中虽然有两座寺庙,却没有僧人居住,如果有外来的僧人前去投诉,当地人就会放火把他们赶走。在他们眼中佛教是愚昧邪恶的化身,只有用火才能驱走邪恶重归光明。
所以当玄奘来到飒秣建王城时,迎接他们的只是寥寥数人,国王根本没把玄奘放在眼里。但玄奘毕竟是叶护可汗"关照过"的人,飒秣建国王勉为其难的接见了他。一经交谈,国王才觉得眼前这位大唐僧人气度过人、学识不凡,不但对玄奘敬重起来,还高高兴兴的请玄奘为自己受戒。
玄奘凭借自己的才学和人格魅力打动了飒秣建国王,一般人会觉得玄奘肯定会在国王赐予国书和财物后赶紧离开这个对僧人不怎么友好的地方,但是还没等他离开,一个意外发生了:
原来,跟随玄奘一同来到飒秣建国的还有另外两位年轻僧人,他们不像玄奘这般善于观察一个地方的风俗民情,冒冒失失的跑到了那两座没有僧人居住的寺庙去上香礼佛,结果被一群信奉拜火教的民众放火驱赶,只好跑到国王这里来告状。国王听完后当即大怒--我刚刚接受法师的授戒,你们就对法师的同伴无礼,那岂不是要我颜面扫地吗!国王当即下令将两个放火的主犯抓起来,然后召集全城百姓,要把他们的手砍掉。
就在这时,当着全城百姓的面,玄奘再次表现出了一位高僧大德应有的宽仁与气度,劝说国王不要对放火之人采取如此严厉的刑罚,这样才能让众生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佛法的慈悲为怀。国王当然不能驳玄奘的面子,做了个顺水人情,没有砍掉两名主犯的手,而是一人痛打一顿赶走了事。
从这件小事上就能看出,玄奘不但气度过人,而且处理手法非常到位:
有智慧的人善于把每一个机会都朝有利的一面转变,并且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玄奘想得不是如何惩戒肇事者,如何安抚两名同行的僧人,而是充分利用这次事件,用事实说话,让原本在飒秣建国受到歧视和排挤的佛教抬起头来、重新树立在民众中的形象。同样,在国王处理两名主犯的过程中,玄奘既没有一味冷眼旁观,也没有一味替他们求情--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既保全了国王的威严,又让人们看到亵渎佛教和僧人的下场,恩威并施,一举两得。
那么,这次事件在飒秣建国带来了怎样的后果呢?
"自是上下肃然,威求信事,遂设大会,度人居寺。其革变邪心,诱开蒙俗,所到如此。"
也就是说,从那以后,飒秣建国举国肃然,谁都不敢再用放火驱赶这种形式来对待僧人,而且开始剃度僧人让他们居住在那两座寺庙里。整个飒秣建国延续多年的风俗因为这次事件而发生改变,佛教不再被视为邪魔外道,开始受到尊重,从此在此处站稳脚跟。
把握机会与发自本心并不矛盾,损己利人与刻意作秀都不可取,利人利己才是为善的最高境界。
离开飒秣建国后,经过了若干小国,玄奘一行来到了沟通中亚与南亚的一个著名要塞--铁门。这里的铁门并非位于天山脚下扼守南北疆咽喉的库尔勒铁门关,而是西突厥控制下的一处要塞。穿过陡峭险峻的铁门要塞,前方有一个名叫"活国"的小国(今阿富汗昆都士),更为碰巧的是,活国的国王正是叶护可汗的长子旦度设,旦度是本名,设是官职,相当于被可汗委派到某地充当的最高军政长官。
旦度不但是活国的国王、叶护可汗的长子,还是高昌王麹文泰的妹夫。在当时,部族间相互结亲是巩固盟友关系避免战争的重要外交手段,旦度的婚姻很明显带有这种性质,所以叶护可汗才会在看到麹文泰的信后对玄奘如此礼遇;而站在麹文泰的角度,讨好一下妹妹的公公也无伤大雅。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50节:第七章 因势利导,谋事成事皆在人(7)
然而事不凑巧,就在玄奘到来之前,旦度的妻子,也就是麹文泰的妹妹贺敦公主刚刚去世,旦度也有病在身。当玄奘把麹文泰的信交给他的时候,旦度悲从中来,痛哭不止,可见政治婚姻也未必都不幸福。
哭完之后,旦度躺在病床上对玄奘说:
"弟子见师目明,愿少停息。若差,自送师到婆罗门国。"
意思是我一看到法师您就觉得眼前一亮,精神好了很多,请您在我这儿稍做休息。等我的身体好一些了,就亲自送您前往婆罗门国(印度)。
一个好汉三个帮,接受善意且必要的帮助也是成功的重要保证。
旦度不但是活国国王,还是叶护可汗的儿子,有这双重身份在,而且是亲自护送,对玄奘前往印度无疑大为有利,于是玄奘就在活国停下来稍加休整。不久,从印度来了一位梵僧,为旦度念了几次咒语后,旦度的身体变慢慢好了起来。不过这位刚刚康复的国王没有立刻兑现承诺送玄奘前往印度,而是忙起了自己的终身大事--立刻娶了一位比自己年轻很多的漂亮女子续弦。
国王娶妻续弦原本无伤大雅,问题是,旦度娶了一个不该娶的女子--婚后不久,新王后便串通他的大儿子把旦度给毒死了。这个大儿子不是麹文泰的妹妹贺敦公主所生,而是旦度第一任亡妻的孩子,年纪应该跟新王后差不多,如此一来,这场阴谋的原委便不难推断:
其一,大儿子跟新王后原本就有感情,结果被旦度抢先,不得已出此下策;
其二,旦度与贺敦公主感情极好,爱屋及乌非常疼爱贺敦公主所生的幼子(可见长君爱幼子,老太子受气的例子不只在中原才有),可能流露过要把王位传给幼子的想法,逼得大儿子只能抢先动手;
玄奘当然不能参与到活国的宫廷变乱中去,旦度的大儿子杀父篡位后,立刻娶了新王后为妻(娶父兄之妻为妻也是一种风俗,生母除外),然后忙着摆平国内各种势力,就把送玄奘南下的事情给耽搁了。
国王换了,路还是要走,玄奘只好硬着头皮去找新任国王请求帮助。玄奘不会轻易求人,总是在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排除困难,去见信任国王,很可能是因为沿途过关所需的"签证"还没来得及签发,再加上没有可更换的马匹,不得不如此做。
新任国王没有为难玄奘,不但尽可能的提供帮助,而且还建议他在去印度前先去附近的国家走走看看,也许会对取经之旅有所帮助。
就在这时,依附于活国的缚喝国派了几十个僧人前来凭吊旦度,同时庆祝新王登基。葬礼结束后,玄奘便与他们一起离开活国,改道向南,进入了现在的阿富汗境内。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51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1)
第 八 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
不要为重重困难而气馁,不要为茫然无助而倦怠,
追求真理之路往往孤独,勇气、决心、信念,是你最好的战友;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旦下定决心,就要把事情坚持到底;
求知的紧迫感,命运的紧迫感,事业的使命感,会让人充满动力,一往无前!
翻越大雪山后,玄奘来到了古代印度境内--佛之故土。
在梵衍那国,玄奘见到了举世瞩目的巴米扬大佛;
万里之外的中亚小国,居然有一座"洛阳寺",依稀记录着一段被尘封的传奇往事;
佛顶骨、佛影窟,是否能给玄奘的西行之旅带来好运;
健陀逻国的迦腻色迦寺,见证了印度佛教最为辉煌的一个时代……
进入阿富汗境内后,玄奘经过了缚喝国、揭职国,再次来到一座大雪山脚下。这座大雪山就是著名的兴都库什山。兴都库什山(Hindu Kush Mountains)的主体位于亚洲中南部的阿富汗境内,是中亚、西亚、南亚沙漠地区的主要水源区之一,顶部终年被积雪覆盖,不但是印度河与阿姆河的分水岭,也是一条重要的气候景观分界线。公元三、四世纪,佛教在当地盛行,人们在山壁上陆续开凿了6000多个大小土窟,这些土窟后来成为来往旅客和朝拜者的临时住所。玄奘一行在穿越兴都库什山的时候很可能就曾在其中的某个土窟停留过。
在这片横亘千里的大雪山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佛教国家,名叫梵衍那国,这个国家的王城就是位于兴都库什山腹地、古丝绸之路上最为繁忙的商业和交通枢纽--巴米扬城(今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以西)。
梵衍那国也是个虔诚的佛教国家,有数千名僧人,信奉小乘佛教的说出世部。当然,梵衍那国给人们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它险要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风俗习惯,而是两尊大佛:
"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东有伽蓝,此国王先王之所见也。伽蓝东有yu(金俞)石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分身别铸,总合而成。"
玄奘的这段描写,很可能是全世界最早的对巴米扬大佛的记载。根据玄奘的观察,由于铜佛太过高大沉重,所以梵那衍人采用了高超的分身合铸技术,将佛像身体的各个部位分开来铸造,然后再将其拼装组合成完整的铜佛。另一尊高一百四五尺、在山崖上摩岩雕刻而成的石佛,就是后来举世瞩目的巴米扬大佛。
巴米扬大佛曾是世界上最高的立佛,距今已有1500多年,因雕凿在巴米扬河谷边山崖面南的断崖上,故被称为"巴米扬大佛"。两尊巨佛,一尊建造公元五世纪,高55米,身披红色袈裟,名叫塞尔萨尔;另一尊建造于公元一世纪,高38米,身披蓝色袈裟,名叫沙玛玛。公元四世纪和七世纪,晋代高僧法显和唐代高僧玄奘都曾先后到过这里,并在其各自的著作《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中对巴米扬大佛作了生动的描述。2001年3月12日,巴米扬大佛惨遭炸毁,不但使当地的旅游业受到毁灭性打击,也给世界佛教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在梵衍那国停留半个月后,玄奘来到了象征着当时中亚和印度的分界线的黑岭。不过现实中的地理分界线不会像地图上那么清楚简单,任何文明之间都会有一片缓冲地带,生活在缓冲地带的人们身上往往带有两种文明的印记,而玄奘来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处在两种文明交汇处的国家--迦毕试国。
迦毕试国是印度西北一个古老的国家,汉代称之为高附国,其辖境大致相当于现在阿富汗的喀布尔谷地,背靠兴都库什山脉,周围被黑岭环抱,是中亚通向北印度的要冲之地。迦毕试国能够在中亚游牧民族与印度之间立足,除了地势险要,更重要的是有着一位杰出的国王,这位国王不但治国有方,而且信奉佛教,整座王城拥有百余所寺庙,六千多名僧人,而且大多数僧人都信奉大乘佛教。
玄奘到来后,受到了国王和僧人们的热情欢迎,甚至还发生了各所寺院"争夺"玄奘的盛况--能够邀请一位大唐高僧前往自己的庙里居住,对当地任何一所寺院来说都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正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相持不下时,一位僧人突然大声喊道:
"我寺本汉天子儿所作,今从彼来,先宜过我寺!"
意思是说,我们这所寺庙原本就是汉朝皇帝的儿子所修建,现在法师从汉地(大唐)来,理应先住在我们这里!
此言一出,众皆哗然,也引来了玄奘的注意--迦毕试国地处中亚和印度交界处,离中原万里之遥,居然会有一位汉人天子的儿子在这里修建寺庙!这个王子为何会来到迦毕试国,又为何要建造这座庙,当中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顿时勾起了玄奘强烈的好奇心。
原来,那个喊话僧人所在的寺庙名叫质子伽蓝。质子,顾名思义,就是人质;伽蓝,就是庙,即一座用来居住人质的庙。在当地语言中,这座庙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沙落迦,翻译成汉语正是洛阳,所以这座庙又叫洛阳寺。
正所谓他乡遇故人,洛阳是玄奘从小生活、学习、成长的地方,可以说是半个故乡,每个人对幼年生活过的地方都会格外有感情,能够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看到一座以故乡城市命名的寺庙,玄奘心中自然是激动万分,当即决定在洛阳寺落脚。既然叫质子伽蓝,可见修建这座寺庙的王子当初是被当作人质送到此地。虽然这位王子的身份已经很难考证,但是从实际情况看,王子很有可能是东汉人: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52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2)
其一,当时的贵霜王朝在第三代国王迦腻色迦的统治下国势强大,一度扩张到葱岭以东,西域各国不得不纷纷派遣人质以示友好,是整个西域的潜在威胁;
其二,从政治上看,东汉建国后政治重心东移,对西域的控制和扩张远不及西汉,更多的是采取外交等派遣使者的方式来维持西域和平,而迦腻色迦王很可能也派出使者前往东汉;
其三,从国力上看,东汉和贵霜王朝在外交地位大致对等,存在交换人质的可能;
其四,伽蓝意为洛阳,而洛阳正是当时东汉王朝的都城,也是王子离开前生活的地方。
在这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这位东汉王子来到了贵霜国。不过他的人质生活却不像秦始皇在赵国时那般悲惨,据《大唐西域记》记载:
"迦腻色迦既得质子,特加礼命,寒暑改馆,冬居印度诸国,夏还迦毕试国,春秋止犍陀罗国,故质子三时住处,各建伽蓝。"
意思是说:迦腻色迦王迎来这位汉朝的质子后,给了他特别的礼遇,冬天请他前往温暖的印度去避寒,夏天再把他请回地处雪山之中的迦毕试国来避暑;到了春秋天,就把他送去犍陀罗国享受鲜花,每到一处,都会为他修建伽蓝居住。位于迦毕试王城的洛阳寺,应该就是由质子夏季避暑的别墅所改建。
迦腻色迦王,贵霜王朝第三代国王迦腻色迦王(约公元78~120年)。在他的治理下,贵霜国占领了北印度全境,其势力西达咸海,东抵葱岭,南及频陀山脉、印度河流域,北望中亚,定都布路沙布逻城(今西巴基斯坦白夏瓦地区),创建了自阿育王以后最强大的印度大帝国。迦腻色迦王信奉佛教、极力保护佛典,加上他开疆拓土,开启了东西方文明的要道,使得佛教在各民族间迅速传播,促进了大乘经典的编纂,这也就是佛教史上的第四次经典结集。迦腻色迦王也因此与阿育王并称印度佛教史上的二大转轮圣王。
迦腻色迦王还建造了许多佛塔,据《法显传》、《洛阳伽蓝记》卷五、《大唐西域记》卷二记载,迦腻色迦王曾在都城郊外建造了雀离大塔与迦腻色迦伽蓝。雀离大塔位在布路沙布逻城的东南七、八里处,塔高四十余丈,众宝装饰,壮丽威严,改变了原来的覆钵式结构,创建了五层楼式的佛塔,是法显所见最为壮观的一座佛塔。迦腻色迦僧伽蓝则建在雀离大塔西面,到玄奘西行时已成废墟。
然而当玄奘来到"洛阳寺"的时候,看到得却是另一番景象:寺庙残破不堪、院内杂草丛生,就连佛像都有脱落和毁坏。如此重要的一座寺庙,为何在几百年间得不到修缮呢?
原来,质子在世时就居住在这里(当时可能还是别墅),他也是一个信佛之人,因此在旁边的山上凿了不少石室作为自己打坐修佛的地方。我们知道,佛教是在东汉初年(汉明帝时)才传入中原,并且留下了著名的"白马驮经"的故事,洛阳白马寺也是中国最早的寺庙。这位王子很可能在离开洛阳之前就已信奉佛教,本身就希望能够前往当时佛学最为昌盛的印度求学,这才被东汉朝廷以"人质"的形式派往贵霜国,而不是中原王朝惯用的公主和亲。
白马驮经与质子东来,这可以说是中国与印度最早的佛学交流,也见证了中印友好往来的一段佳话。
相传在这几间石室里藏有大量珠宝,旁边墙上还刻有铭文、绘有壁画,如果有人前来盗取珠宝,墙上的铭文和壁画上的药叉就会发出各种声音,变出各种恐怖的形象来吓阻他们。关于宝藏的另一个说法是,质子在寺庙建造的时候就预先在东门外的一座佛像脚下埋藏了很多财宝金钱,在自己去世或回国后可以用来修缮寺庙,这在当地是一个众人皆知的秘密。
有个贵族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几次三番带兵前来,想要从神像脚下挖掘宝藏,但是每次开挖,附近就会地动山摇,神像头上的那只鹦鹉像还会张开翅膀发出非常凄厉恐怖的叫声,硬是把这些居心不良之人吓得难以得逞。不仅如此,就连庙里的僧人想要动用这批珠宝来修缮损毁的佛像,也会发生之前那样的状况,久而久之,"洛阳寺"便逐渐破败,成了玄奘看到的这个样子。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53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3)
现在,洛阳寺里的僧人见玄奘是从质子故国而来,觉得这是上天赐予洛阳寺的机缘,认为只有玄奘才能帮助他们打开宝藏重修寺庙,所以才把这个故事原原本本的告诉了玄奘。
按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原则,玄奘此时最大的任务是抓紧时间前往印度,尽量不要被别的事务所耽搁,就像在活国没有参与到旦度一家的宫廷变乱中去一样,但是玄奘没有这么做。
事不关己和明哲保身可以让人省去很多麻烦,却非那些有些崇高信仰者的精神准则。
在玄奘看来,宫廷变乱是"俗务",不是一个僧人应该插手的事情,可帮助洛阳寺的僧人们取宝是为了修缮寺庙,是同行间的"分内之事",可以为自己的西行求法之路积德行善,更是大乘佛教"普渡众生"的核心教义所在,自然责无旁贷。于是,玄奘就带领僧人们到质子画像前去祷告:
"质子原藏此宝拟营功德。今开施用,诚是其时。……如蒙许者,奘自观开,称知斤数以付有趣司,如法修造,不令虚费。"
意思是说:质子殿下您藏起这批财宝原本就是为了留给后人使用以求积德行善,今天我把它打开来用以修缮寺庙正是时候。如果您答应的话,我一打开地窖,就会亲自称好它们的分量,然后交给相关衙门,保证物尽其用,绝不白白浪费您留下来的每一分钱。
玄奘的话似乎感动了质子的在天之灵,在他带领僧人们在神像脚下开挖的时候,四周风平浪静,顶上那只鹦鹉也不叫了,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状况。挖到地底下七八尺的时候,众人发现了一个大铜器,抬出来一看,里面装有数百斤黄金和数十颗明珠--质子传说果然是真的。
此时,众人无不对玄奘佩服的五体投地,玄奘就用这笔钱将洛阳寺翻修一新。
此后,玄奘在迦毕试国逗留数日,与当地僧人交流佛法,凭借卓绝的见识和精湛的修为博得了国王与僧人们的一致敬重。但是对玄奘来说,这只能算是西行途中的一个小小插曲,他心中的圣地只有一个,就是位于黑岭另一侧的印度。
迦毕试国王城修建在群山腹地,是一处易守难攻的险要,进出都十分困难,所以玄奘离开的时候还要再次穿越被冰雪所覆盖的黑岭。有了翻越凌山和兴都库什山的经验,再加上准备充分,玄奘一行在穿越黑岭时并没有遇到太多的危险,此后又向东行走六百多里,终于进入了当时的北印度境内。
进入北印度后,玄奘来到了一个重要的佛教国家--那揭罗曷国(今阿富汗贾拉拉巴德)。那揭罗曷国里有一座很有名的城市叫醯(xi)罗城,又叫佛顶骨城,是一处著名的佛教圣地。这座城市之所以被称为佛顶骨城,是因为城中保存着很多佛陀的遗物,尤其是那块珍贵的如来佛顶骨。
舍利子在印度语中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舍利子与普通骸骨不同,有圆形、椭圆形、莲花形,甚至成佛形或菩萨状,其颜色有白、黑、绿、红等,白色属于骨骼,黑色属于头发,红色属于肌肉,也有其它颜色的舍利子。
在众多舍利子中,当数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子最为珍贵,相传,释迦牟尼涅盘后,他的弟子在火化其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这些遗留物被众信徒争相供奉,而佛顶骨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圣物。
那么,这块象征着一座城市历史与传奇的佛顶骨究竟是怎样的呢?
"城有重阁,第二阁中有七宝小塔,如来顶骨在中。骨周一尺二寸,发孔分明,其色黄白,盛以宝函。"
这块珍贵的如来佛顶骨被供奉在城中一处楼阁第二层的七宝小塔里,佛顶骨呈黄白色,周长一尺二寸,发孔七窍分明,而且是用一只镶嵌有宝石的盒子来盛放。不仅如此,为了确保安全,这块佛顶骨还有着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
"国王敬重顶骨,虑人抄夺,乃取国中豪姓八人,人持一印,清晨八人俱到,各视其印,然后开户。"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54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4)
第54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4)

也就是说,国王十分看重这块佛顶骨,为了避免它被掠夺抢走,就从国中找了八个有声望的豪族名人来共同看护,发给每人手一套印章和钥匙。每天早上,要八个人全部亲自到场,在国王的监督下验证印章和钥匙,然后才能共同开启宝盒,取出佛顶骨来给大家瞻仰。
位于中国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街子清真寺就是采用这种多人共同保管方式来保存中国最古老的手抄本《古兰经》。这部珍贵的《古兰经》大约成书于公元8世纪至13世纪间,全书共30卷867页,分为上下两部,分别存放于两个木函之中,木函上有阿拉伯文和汉字书写的"古兰经"字样;《古兰经》封面为棕色的牛皮,经书纸张为白色,已经略显黄色,经文的黑色字迹非常清晰。相传这部《古兰经》是700多年前撒拉族祖辈们在中亚撒马尔罕王朝东迁时带来的,迄今仍被撒拉族人视为民族至宝。
供人膜拜只是佛顶骨的一个作用,在当地的风俗中,人们还能通过一套仪式向佛顶骨拜求吉凶祸福,即取印。取印的过程是这样的:
"欲知罪福相者,磨香末为泥,以帛练裹,隐于骨上,随其所得以定吉凶。"
意思是说:如果想知道你的祸福吉凶,就把香磨成粉末,拿帛练把粉末裹成团,轻轻地放在佛顶骨上面,然后佛顶骨就会在香粉上留下不同的印记,根据不同的印记来判断你的祸福吉凶,这就叫取印。
作为一名虔诚的佛家弟子,佛顶骨在玄奘眼中也是无比神圣灵验的圣物,他当然不会放过在此取印的机会,依样照做之后,居然取得了一个菩提树的印记!菩提树在佛教中象征着吉祥和功德圆满,这个印记无疑是在昭示玄奘的取经之旅将会取得一个十分完满的结果。与玄奘同来的两个僧人也跟着各自取印,结果年长者取得佛像,年轻者取得莲花像,都是十分吉利的象征。负责看护佛顶骨的婆罗门看到玄奘三人居然一连取到三个大吉印记,纷纷弹指散花表示祝贺,说这三个印记都非常罕见,足见玄奘佛缘之深。
醯罗城之所以能成为闻名印度的佛教圣地,一是佛顶骨,二是佛影窟。
醯罗城西南有一所已经荒芜了的寺庙,寺庙建在山上,在离开寺庙不远的地方有一处悬崖,佛影窟就是这处悬崖上的一个山洞。相传这个洞里曾经住着一条龙,如来降服此龙后,就把自己的影子留在了洞里。山洞洞口很小,里面却很宽敞,只有有佛缘的人才能在洞里看到佛的影子。
"昔有佛影,焕若真容,相好具足,俨然如在。"
这是《大唐西域记》对佛影窟的描述,对任何一个一心向佛的僧人来说,能够如此活灵活现的看到佛祖的形象无疑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情。前往佛影窟的路非常艰险,还经常会有强盗出没,两三年来前去参拜的人很少能够平安归来,所以去的人越来越少,但是玄奘还是决定去看一看。不过那些被迦毕试国王派来保护玄奘的侍从们却不愿意涉险,玄奘毅然决定孤身前往。
追求真理之路往往孤独,勇气、决心、信念,是你最好的战友。
在前往佛影窟途中,玄奘找不到人带路,幸好碰见了一个小孩子,这才带着他找到了一位认路的老人。
老人带着玄奘刚走了几里路,就在山路上撞见了五个手持钢刀的强盗。两千人的突厥马贼都没能把玄奘怎么样,何况只有区区五个小毛贼?玄奘丝毫不乱,非常从容潇洒的把帽子摘了。
玄奘是在装酷耍帅吗?显然不是。那他为什么要把帽子摘了呢?
其一,亮出僧人身份,一般来说僧人都比较穷,身上没什么值钱的东西;
其二,对于僧人,强盗一般只抢不杀,谁也不想因为一时贪念得罪佛祖。
五个强盗顿时恍然--原来是个和尚,胆子还不小,居然敢当着我们的面装酷。带头的强盗就问玄奘要去哪里。玄奘回答,我正打算前去参拜佛影。强盗觉得很奇怪,之前前去参拜佛影的几拨人都被他们给收拾了,这个和尚居然还敢来,于是又问,你难道没有听说这里有贼吗?玄奘回答: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55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5)
"贼者人也,今为礼佛,虽猛兽盈街,奘犹不惧,况擅越之辈是人乎。"
意思是:贼也是人啊,我今天来是为了参拜佛影,就算满山遍野都是猛兽我都不会害怕,何况你们几个小贼?玄奘的这句抢白是既大胆,又在理--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你们看着办。
几个强盗一听之下觉得有点道理,再说一个僧人一个老人身上也没什么财物,反正抢不到什么东西了,杀僧人还会遭报应,还不如跟他们一起去看看那个什么佛影。
就这样,五个强盗和玄奘跟随老人来到了佛影窟所在的地方。佛影窟坐东朝西,站在洞口往里看,里面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清楚。五个强盗不敢贸然进入,玄奘只好自己进洞,按照老人的指点先直走五十步,在碰到东面的石壁后停下,然后开始祷告--那里就是传说中佛影出现的地方。
玄奘一边叩头,一边诚心祈祷,然而一百多拜之后,山洞里依然黑乎乎的什么都没看见。玄奘开始忏悔,他觉得是因为自己业障太深,诚心不够,佛祖才不肯现形。想到这里,玄奘心头一酸,悲从中来,泪流满面,然后继续念经、参拜。又是一百多拜,山洞东面的石壁上终于出现了钵盂大小的一点光晕。
玄奘大喜过望,正要再拜,那点光晕却一闪而逝,就此熄灭。此时的玄奘悲喜交加,喜得是自己的诚心终于打动了佛祖,终于让佛祖现身了;悲得是诚心不够,佛祖不肯长久停留,于是继续参拜、继续念经。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玄奘的念经和参拜声中,山洞的石壁上再次出现了斑驳的光晕,但又马上散去。这给了玄奘更大的信心,发誓不见佛影就不离开山洞。又是二百多拜,山洞里突然出现一道强光,石壁上终于有了完整的佛影!
"见如来影皎然在壁,如云开雾忽瞩金山,妙相熙融,神姿晃昱……佛身及袈裟并赤黄色,自膝以上相好极明,华座以下稍似微昧,左右及背后菩萨、圣僧等影亦皆具有。"
从玄奘的记载来看,石壁上的佛影非常清晰--如来佛祖披着赤黄色的袈裟,脚下是依稀可见的莲花宝座,就连佛祖身后的菩萨、圣僧的影子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任何文字都难以描绘玄奘当时的激动心情,唯一知道的是,他马上起身跑到洞外,召唤守在外面的老人和五个强盗赶快举火把进来。但是等这六个人举着火把进来的时候,佛影一下子就消失了。玄奘立刻想到是火光盖住了佛影,于是让他们把火把熄灭,然后继续叩头念经,终于再次看到了佛影。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旦下定决心,就要把事情坚持到底。
直到佛光散去,玄奘等人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山洞。就在玄奘打算返回的时候,也许是受到了佛光的感化,五个强盗突然扔掉钢刀,请求玄奘为他们授戒。玄奘当即答应,大乘佛教的教义之一便是普渡众生,此行不但看到了佛影,还能度化这伙强盗,自然令他喜出望外。
那么,佛影的现象究竟是玄奘的杜撰,还是真实存在呢?
为了证实佛影窟的传说,日本有一位名叫足立喜六的学者就曾亲自前往进行实地考察,并在《法显传考传》中写道:"石窟在石山之绝壁,西南向,入口狭小,内深,有不完全之采光窗,斜阳射入,津滴内壁,故投影映像。"也就是说,这个山洞很可能暗合了某种光学构造--由于洞很深而且有缝隙,缝隙能够采光却不完全,加上石壁上凝结有水气,因此光线照射进来后,折射在有水气的石壁上,就会呈现出各种影像。这类由光线折射和视觉误差产生的影像效果,在中国很多名胜古刹中都有提及,可见玄奘关于佛影窟的记载并非子虚乌有。
参拜完神奇的佛影窟后,玄奘回到了佛顶骨城与同伴们会合,沿着喀布尔河谷继续向东南进发,就此离开阿富汗,进入了现在的巴基斯坦境内。贞观二年(公元628年)秋,玄奘来到北印度境内直达健陀逻国的都城布路沙布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市西北)。
健陀逻国,意为香花之国,东临印度河,其创始者原为大月氏人,后来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至此,带来了希腊文化,留下了大量希腊风格的雕塑艺术。健陀逻人汲取古埃及、希腊、罗马、波斯的雕刻手法,并加以发展,逐渐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健陀逻艺术,而健陀逻艺术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佛教艺术。在健陀逻,佛教艺术受到希腊艺术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塑像、壁画的传统,这才有了后来的佛像。这种艺术形式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佛教绘画、雕塑、壁画、石窟,大多带有明显的健陀逻艺术风格。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56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6)
随着佛教的传播,犍陀罗艺术越过北方葱岭进入西域,再由西域传到中原,进而影响北魏的佛教艺术(北魏时建造的云冈大佛就带有鲜明的健陀逻风格);随后又经由朝鲜传入日本,影响了飞鸟时代的建筑和雕刻;另一派则往南传入缅甸、暹逻、交趾等东南亚地区。
然而当玄奘到达这里的时候,健陀逻国已经衰落,不复往日胜景:
"王族绝嗣,役属迦毕试国。邑里空荒,居人稀少。……僧伽蓝十余所,摧残荒废,芜漫萧条,诸窣堵波颇多颓圮。"
意思是说:健陀逻国的王族已经没有了后人,现在从属于迦毕试国。城市里空旷荒芜,居民稀少;十几所寺庙残破荒废,杂草丛生,就连佛塔也倒塌了。相信看到这番景象的玄奘一定非常难过,在他看来,印度应该是一个佛教繁荣昌盛、佛学流派众多、信徒数十万、高僧大德遍地的地方,然而现实却让他有了一丝担忧--像健陀逻这样象征着佛教最高艺术水平、有着许多著名佛典传说的佛教圣地尚且衰落至此,那么佛教在印度别的地方的境况又如何呢?
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得不到,而是明明能够触及却又擦肩而过。
如果说进入印度前玄奘怀着的是一种求学求知的紧迫感,那么现在,当他站在荒草丛中那一尊尊栩栩如生形象鲜活的健陀逻佛像前面时,他的心情变得焦虑,他担心自己来晚了,担心自己错过佛教在印度的最好时光,担心所求不得,因而有了命运的紧迫感。
健陀逻国虽然衰落了,但是由迦腻色迦王所建造的佛塔和寺庙还在。这所迦腻色迦寺,还住过佛教历史上两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肋尊者和如意大师。
相传胁尊者年轻时并非佛教徒,直到八十岁时方才出家。很多人觉得他是因为年纪大了想去庙里混饭吃,而不可能取得多少佛学修为。面对人们的嘲笑,肋尊者当场发誓:
"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断三界欲,得六神通,具八解脱。终不以胁而至于席。"
我如果不能透彻理解佛教三藏的含义,断不了三界欲念,不能让六神通达,使整个身心都得到解脱,这辈子我就绝不让自己的肋骨碰到席子!这个誓言在常人看来非常奇怪,普通人赌咒发誓,或者刀山火海海枯石烂,或者五雷轰顶不得好死,怎么会跟肋骨扯上关系?这当中就牵涉到一个僧人才有的习惯--僧人不能仰卧,也不能趴着睡,只能侧卧,所以肋骨一定会接触床铺;按照肋尊者的发誓,就等于不把佛经读透就不睡觉了。至于这位老人最后有没有把佛经读透,有没有不睡觉,史料没有记载,大家记住得只是这个别具一格的誓言,于是就称他为"胁尊者"。
肋尊者居住的房间就在寺庙三楼,而住在他楼下的,是另一位著名人物--如意法师。
这位如意法师,就是玄奘当初在龟兹与木叉毱多辩经时提到的《毗婆沙论》的撰写者。
如意法师自幼天资聪颖,少年成名,长大后游学四方,声望日隆。有一天,如意法师来到一个国家,这里的国王名叫超日王,每天都要施舍给国家里的穷人五亿金钱。大臣们非常担心,劝国王说再这样下去国库就要空了,只能通过增加赋税来维持国家的开销,这是在逼老百姓造反啊!超日王回答说这些钱又不是他挥霍掉的,而是施舍给穷人,穷人有了钱,又怎么会造反?
后来,超日王竟然悬赏一亿金钱让人提供一只野猪的消息。就在同一天,如意法师剃了一个头,居然也给了剃头的人一亿金钱。消息一传开,超日王觉得丢了面子,又没法用世俗的办法来对付如意法师,于是就找了一百个有学问的人向如意法师挑战。谁知如意法师一口气把其中九十九个人都驳倒了,但是如意法师再厉害也是人,终于因为疲倦和大意倒在了车轮战下--他把一个词组念颠倒了。这在印度辩经中是不被允许的,国王和一百个挑战者就认为如意法师输了。如意法师功亏一篑,负气之下,竟咬断了自己的舌头,很快一病不起,并在临终前给最得意的弟子世亲留下一张字条: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时间:2021-02-11 12:46:31
玄奘精神 第57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7)
"党援之众,无竞大义。群迷之中,无辩正论。"
意思是跟这些只会跟着国王起哄而不是真正追求佛法大义的糊涂人没什么好辩论的。说完,如意大师就去世了。世亲法师成名后,请求继位的国王再次召集辩论,顺利击败对手,为师父平反正名。
世亲法师也是印度佛教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人称世亲菩萨。世亲是如意法师最得意的弟子,跟他的师父一样信奉小乘佛教徒,博闻强记、悟性非凡。当世亲斗败对手为如意法师平反后,他在小乘佛教界的声望达到了顶点。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哥哥无著菩萨,却从小乘佛教转信大乘佛教。
世亲不明白哥哥为什么要转信大乘,于是就离开北印度前往求教。当他来到恒河边上时,无著菩萨已经等在河边一座古老的砖质佛塔里。但是无著菩萨没有马上与弟弟见面,而是让自己的弟子在当天夜里前往世亲所住的房间窗外诵读《十地经》。但凡高僧,都对佛经有着过人的直觉,世亲一听到这部佛经的内容,马上明白自己以前所信仰的小乘佛学并不完备,过去所花的很多时间精力可都白费了。作为小乘佛教的大师,世亲经常攻击大乘学说,于是他开始忏悔,想要找到一个赎罪的办法,最后把所有的过错都归结到了舌头上,并且拿出一把锋利的小刀,准备把自己的舌头割掉。一直在屋外观察的无著菩萨立刻现身阻止了他,说过去你用舌头攻击大乘,以后也可以用舌头去弘扬大乘,何必把它割掉呢?在无著的开导下,世亲就在恒河边的这座佛塔前改信大乘佛教,后来成为大乘佛教的顶尖人物。
更为凑巧的是,世亲菩萨写《阿毗达磨俱舍论》的地方就在胁尊者房间东面的老屋里。迦腻色迦寺见证了印度历史上佛教最为昌盛时代,也见证了一大批为了追求佛法真理者的动人故事。
在这样一个充满了岁月感和人文气息的地方,玄奘驻足良久,先贤故事固然值得追忆,但重新弘扬佛法的重任,却要由后来者去完成。
求知的紧迫感,命运的紧迫感,事业的使命感,让玄奘再度起程。

楼主:一起去极樂世界

字数:133241

帖子分类:天涯杂谈

发表时间:2014-08-05 20:31:00

更新时间:2021-02-11 12:46:31

评论数:2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