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记忆里的那些“牛”

记忆里的那些“牛”

楼主:天地间一怪人  时间:2021-02-13 10:29:10
记忆里的那些“牛”
文/空余浩叹



牛,对我来说是亲切的、温暖的。

上个世纪80年代(这样说,似乎很遥远了),我是一个标准的放牛娃。那时上小学,放学后的任务就是放牛。农村几乎每家都养牛,牛是家里必不可少的劳动力。我家养一至两头,最多时养4头。

老家位于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结合部,依旧沟壑纵横。离家三四公里的沟里当时有一条小河,水源来自上游一个水库,小河时常断流。有水的地方,草就会茂盛一些,所以放牛就是沿着小河两岸的荒地和野坡乱跑。到了目的地,你把缰绳一丢,牛就认认真真地吃起草来。这时,我就坐在类似梯田的田头上,百无聊赖地看这看那,偶然会站起来,以最大力气扔出几块石头,以引导牛的前进方向。最有成就感的,就是用芦苇叶制作一个响笛,可能是笨,向别人学了好久才学会。



牛很多时候都是温顺的,但也有不听话的时候,需要教训。它趁你不注意,会偶尔跑到别人麦田或红薯地里去解馋,这时,我就会使劲地拧它的鼻圈(就是用枣木穿过鼻中膈绑成的环),它会疼得蹬蹄打转,老实一阵子。我很佩服古人的聪明,怎么发现了牛的这个弱点。从文字记载看,给牛穿鼻的技术最早见于战国时期著作《庄子•秋水》:“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山西浑源晋墓出土战国牛尊,牛带鼻环,说明春秋后期可能有了给牛带鼻环的驭牛技术。

拧鼻圈的时候,会看到牛嘴里的样子,它的牙很整齐,大人们买卖牛的时候就是通过牙判断牛的年龄。当然,放牛也有丢丑的时候,有时牛不听话,我就会满山沟里去追,深一脚浅一脚,上窜下跳,不是摔倒,就是溅一身泥巴。抓住缰绳后,确实很生气,少不了让它转两圈。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当时课本上学到这首诗,感触很深。也曾想骑牛玩玩,但因为放的是黄牛,跟南方的牛不太一样,很难爬上去,最后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上大学时,看了余华的小说《活着》,当时那种震惊至今记忆犹新。这种震惊,来自于那样冷峻的叙述方式,来自于对人生存、生活、生命的追问和思考。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说结束时,傍晚老人和牛渐渐远去的情景,“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伤感中有温情。



小说是从作家下乡采风写起,通过愉快的笔触首先创设出恬淡自然的乡村氛围。这种自然具有同现代意味截然不同的特点。“我从睡梦里挣脱而出,吆喝声在现实里清晰地传来,我起身后,看到近旁田里一个老人正在开导一头老牛。”在这样的情景中,“我”与福贵相识,这给人一种亲切感。然后,后面一连串的死亡,令人惊讶。“我”的父亲死在粪缸旁,临死还要问别人,他是不是第一次从粪缸上掉下来。“我”的娘死前还要一遍一遍对家珍说,“福贵不会是去赌钱的。”有庆是抽血时没命的,“脸就白了,他还硬挺着不说,后来连嘴唇也白了。”凤霞死于难产。“家珍死得很好,死得平平安安,干干净净,死后一点是非都没留下。”二喜死于故事,临死竟突然大喊一声“苦根”。苦根是吃豆子时撑死的。这一连串的死亡,带有一种非比寻常的荒诞气息,让人觉得压抑和惊心动魄,同时又感到那就是命运,很自然。海德格尔曾说,“死作为此在的终结乃是此在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确知的、而作为其本身则不确定的、不可逾越的可能性。”人在命运面前,是多么的无能为力!令人庆幸的是,余华并没有让福贵死亡,而只是让黑夜来临去笼罩整个大地。

《活着》中,对牛的重复叙述比较多,在每次时空转换到现在进行时时,作者都要将眼光投向那头老牛,“犁田的老牛或许已经深感疲倦,它低头伫立在那里,……”,“此刻那头老牛蹲在池塘泛黄的水中,只露出脑袋和一条长长的脊梁,……”,“老牛的肚皮耷拉下来,长长一条……”,“老人与牛渐渐远去,……”。最后福贵买到的尽管是一头老牛,但它已不仅仅是一头牛,它是一种精神,一种寄托。

《活着》中的“牛”具有丰富的隐喻含义,具有象征性和哲理性的意象。牛的反复出现,意味着作为人类至真至淳的情感——爱,还活着。



记住“孺子牛”这个词当是上中学的时候,因为鲁迅先生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经查,这个词来自《左传》。春秋时期,齐景公有个庶子名叫荼,齐景公非常疼爱他。有一次齐景公和荼在一起嬉戏,齐景公作为一国之君口里咬着一根绳子,让荼牵着走。不料,儿子不小心跌倒,把齐景公的牙齿拉折了。齐景公临死前立了荼为国君。景公死后,陈僖子要立公子阳生。齐景公的大臣鲍牧对陈僖子说:“女(汝)忘君之为孺子牛折其齿乎?而背之也!”杜注:“孺子,荼也。景公尝衔绳为牛,使荼牵之。荼顿地,故折其齿。”因此,“孺子牛”即言为小孩当牛。鲁迅先生的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华和拓展,后来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党的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写入党章,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深入人心,为民服务孺子牛的精神历久弥新。



抛却这些宏大叙述,还原到人,齐景公还是蛮可爱的。鲁迅先生呢?记得看过钱理群先生一篇演讲《作为人之子与人之父的鲁迅》。演讲中梳理了鲁迅先生双重身份的故事和感悟。这里只谈为人父。转述钱理群先生的话:我就从萧红回忆中的一个细节讲起,萧红写的是鲁迅病危的时候,海婴每天晚上临睡时都会向父亲说:“明朝会!”(他用上海话说的)有一天,他在楼上喊着:“爸爸,明朝会!”鲁迅先生那时正病的沉重,喉咙里边似乎有痰,回答的声音很小,海婴没有听到,海婴又大声地喊:“爸爸,明朝会!”他等一等,还是听不到回答的声音,他就大声地喊起来:“爸爸,明朝会,爸爸,明朝会,……爸爸,明朝会……”后来鲁迅就挣扎着说:“明朝会,明朝会。”海婴就说:“爸爸怎么耳朵聋了!”我想这样一个细节,这一声声的“明朝会”的呼喊以及鲁迅在挣扎中的回应,都非常感人,这说明鲁迅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和他的儿子之间的这样一种生命的呼应。海婴是鲁迅生命的一个部分,而且应该是最珍贵的一部分。

诚然,孩子是父母最珍贵的一部分,因为珍贵,所以避免不了会有溺爱的成分。如何教育培养孩子是一门学问。转述鲁迅先生的观点。鲁迅先生提出来,父母对子女只有义务,而无权利。主要有三大义务:第一,要理解自己的子女。他说我们中国人外国人对孩子都有错误的理解,不是把孩子看作成年人的准备,就是看成缩小的成人,不承认儿童有自己独立的世界,儿童有独立的价值,不理解这些,需要理解。第二,要指导。他所强调的是指导者是协商者而不是孕育者,长者对幼者、老师对学生、父母对子女都应该是指导者、协商者;第三是要解放子女,让他们成为自由的人。

现在我们很多家长的焦虑,就是老想着精英主义,老想着让孩子出类拔萃、出人头地,生怕孩子成为普通人。我似乎更认同,成事在天,是什么神,归什么位。当然,必要的努力是必须的。

再讲个故事。中国的好话难翻译。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怎么翻译?1961年,叶君健编辑的英文刊物《中国文学》在翻译这句话时曾一波三折。叶老给作家邵荃麟写信请教,邵先生拿捏不准,随即将信转给了沈雁冰。沈先生提出前句可以意译为“我坚定而有自信心地蔑视着独裁者”,后句可以意译为“我心甘情愿、自动自觉地服务于革命力量。”最后印刷临近,定音的是唐弢。他在一张字条上写:“Fierce-browed , I throw my contemptuous glare at the despotic oppressors; Head-bowed, I stand a willing servant to the revolutionary forces.7.19按此抄另纸送印厂在校样上改正。”所以,翻译也是创造。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读原著。



突然想到《西游记》中的牛魔王。当时看,觉得牛魔王很是幸福,一妻一妾,衣食无忧。可他只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妖怪,无深厚的出身背景,无大神大仙的慧眼赏识,无职无业,无势力范围,是个典型的草根。这个草根也值得学习。

他很有才。书中说,“他也有七十二变,武艺也与大圣一般”。他的确能变,先是变作猪八戒骗回宝扇,后来和孙悟空赌变,这一段很精彩。牛魔王变作一只天鹅,孙悟空变作一个海东青,牛魔王变作一只黄鹰,孙悟空变作一个乌凤,牛魔王变作一只白鹤,孙悟空变作一只丹凤,牛魔王变作一只香獐,孙悟空变作一只饿虎,牛魔变作一只金钱花斑的大豹,孙悟空变作一只金眼狻猊,牛魔王变作一个人熊,孙悟空变作一只赖象。没办法,牛魔王才现出原身。孙悟空一伙实在收拾不了他,“惊得那过往虚空一切神众与金头揭谛、六甲六丁、一十八位护教伽蓝都来围困魔王”,这是很少见的。最后连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太子都来了,才终于制服了牛魔王。玉面公主看上他,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有能耐。



他很有德。书中没有看到牛魔王干过什么为非作歹的事情。他也很有人缘,在江湖上的口碑很好,经常有人请他吃饭,却不见他请别人吃饭。早期曾与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犭禺狨王,美猴王孙悟空拜把子,他为老大。你看,他和孙悟空打得难解难分之际,只听得山峰上有人叫道:“牛爷爷,我大王多多拜上,幸赐早临,好安座也。”牛王闻说,使混铁棍支住金箍棒,叫道:“猢狲,你且住了,等我去一个朋友家赴会来者!”可见他言而有信。孙悟空跟着去看,“那上面坐的是牛魔王,左右有三四个蛟精,前面坐着一个老龙精,两边乃龙子龙孙龙婆龙女。”可见牛魔王还是有派头的。即使在孙悟空“夺我子,欺我妾,骗我妻”的情况下,他都能大肚能容,不与孙悟空计较。只是孙悟空屡次相逼,才使二人反目成仇。

他很有型。500年前可能很邋遢,但当孙悟空500年后再次见他时,他“头上戴一顶水磨银亮熟铁盔,身上贯一副绒穿锦绣黄金甲,足下踏一双卷尖粉底麂皮靴,腰间束一条攒丝三股狮蛮带。一双眼光如明镜,两道眉艳似红霓。口若血盆,齿排铜板。吼声响震山神怕,行动威风恶鬼慌。四海有名称混世,西方大力号魔王。”有型吧?!

他很上进。书中没有说他拜师学艺的事,但有一处透露出他爱学习、求上进。玉面公主被孙悟空追着打时,“那女子跑得粉汗淋淋,唬得兰心吸吸,径入书房里面”。请注意,地点是书房。牛魔王在干什么?“原来牛魔王正在那里静玩丹书”,不是无所事事。以前只是跟孙悟空一起瞎闹,这些年,他经过自己的努力,应该混得不错,你不看他现在都有了私家座驾,就是辟水金睛兽。要知道,不到一定级别,是不可能配上专车的。

他很懂女人心。当玉面公主告诉牛魔王,说前妻派个男人来找他时,牛魔王一点都不相信,他说:“我山妻自幼修持,也是个得道的女仙,却是家门严谨,断然没有此事。”玉面公主受惊、受气时,牛魔王很有一套,一会儿工夫就把她给哄好了。

牛魔王的悲剧,是身份的悲剧、出身的悲剧。孙悟空的功业,必须通过降妖伏魔来积累,然而取经路了我们看到,孙悟空碰到的妖怪,绝大多数都是有背景的,最后都被大神大仙们救走了。



最后说一幅画——《大涤子自写睡牛图》。



此画作者石涛,明末清初的“清初四僧”之一,原名朱若极,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道人,是我国明清之际的画家和画论家。这幅画的有名来自题字:“牛睡我不睡,我睡牛不睡。今日请吾身,如何睡牛背?牛不知我睡,我不知牛累。彼此却无心,不睡不梦寐”。

北京大学朱良志教授很欣赏石涛的画和诗,如此解读:“牛睡了,我睡了,牛不知我睡了,我也不知牛睡了,不秉一念,不存一心,一切都自由自在地存在,互不关涉地存在,互不影响地存在。”看样子,确实很惬意。

然而,这几句后面还有几句话:“村老荷篑之家,以壁瓮酌我。愧我以少见山林树木之人,不屑与交,命牛睡我以归。余不知耻,故作睡牛图,以见涤子生前之面目,没世之踪迹也。耕心草堂自画。”从这几句话来还原当时的情景:石涛高兴地离开喧嚣的扬州城,去乡下享受一天的清静,可是,荷篑之家居然用瓮坛邀他喝酒,有着明朝皇室血统的石涛就不高兴了,认为能来与你乡野村夫同桌畅饮已是屈尊贵体,“以壁瓮酌我”是一种羞辱,遂愤然疾呼伺童,牵牛走人。石涛是不是误会这个村夫了?不得而知。

已经改朝换代,当初的荣光早已暗淡,石涛毕竟要接受现实。他也想凭借自己的才华,在新朝代混一个一官半职。事实上真有,1684年他居南京一支阁时,在长干寺跪拜了首次南巡的康熙帝,后来在扬州还二次拜见,并画《海晏河清图》以颂扬清朝的仁政,又刻印称自己为“臣僧”,并写有《接驾涛》等。他还专门去京城与那些官二代官三代们结交,寻找机会。

苛求古人,是不道德的。齐白石称石涛“下笔谁敢泣鬼神,二千余载只斯僧”。石涛是个人才,以一篇《画语录》,几乎成为中国画学史乃至中国美学史的压卷之作。人生如此,足够。

楼主:天地间一怪人

字数:5224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21-02-12 19:30:33

更新时间:2021-02-13 10:29:10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