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东风四月初生草,落日孤城早闭门”——杨一清的诗与人

“东风四月初生草,落日孤城早闭门”——杨一清的诗与人

楼主:zhilishu9  时间:2021-03-10 05:47:20

“东风四月初生草,落日孤城早闭门”
——杨一清的诗与人

杨一清的诗,《明诗别裁》收有三首,其一《山丹题壁》写道:

关山偪仄人踪少,风雨苍茫野色昏。
万里一身难独任,百年多事共谁论。
东风四月初生草,落日孤城早闭门。
记取汉兵追寇地,沙场犹有未招魂。


此诗当为戎马军旅之作。虽然已是初夏四月,风景并非由绿柳黄鹂游人如织构成,这一派边塞风景在关山风雨特定的场景下,又有个“记取汉兵追寇地,沙场犹有未招魂”于其内,此情当何以堪!

读到“记取汉兵追寇地,沙场又有未招魂”这两句诗,不能不联想到李华的《吊古战场文》中的“魂魄结兮天沉沉,鬼神聚兮云幂幂”、“布奠倾觞,哭望天涯”等文字,其中况味,难以尽言之。

战争就是这样,烽烟云雾笼罩下的天地哪有五彩云霞锦上添花。也许是这个缘故,此诗才被清人沈德潜收入《明诗别裁》。

这是一首边塞诗,在明代诗歌中难得一见的边塞诗。边塞诗,盛唐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高适的《塞上听笛》写道:“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是冰雪消融的春天,牧马边塞景色;羌笛一曲《梅花落》,笛声随夜风飘散,作者自是想到与江南的对比。王昌龄的《出塞》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此诗有着深沉夐远的历史联想,其笔下之关山与杨一清笔下的关山一脉相承。“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其“春风不度玉门关,与杨诗“东风四月初生草”,很契合。

边塞诗总是有关山孤城或明月或落日或秋与春之异常风景出现。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也曾写下《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征夫白发泪!”

范仲淹此词写于任陕西经略安抚副史兼知延州,再调至知耀州期间,笔下是陕西边关秋色。而杨一清《山丹题壁》亦是写包括陕西在内的边塞风景。这两首诗词,它们不同的是,一秋景,一春夏之交景,然而边塞风光,或秋或春,与内地相比无不相异,与他们的故乡更是无法相比,他们笔下的边塞景物描写都是真实地的。

杨诗“落日孤城早闭门”与范词“长烟落日孤城闭”,出自格律要求,仅几字不同;杨诗“记取汉兵追寇地,沙场犹有未招魂”,写的是汉朝用兵匈奴事,其中当然包括范词“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典。范词“燕然未勒归无计”,典出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窦宪大破匈奴事。窦宪穷追北单于,曾登上杭爱山,“刻石勒功而还”。范仲淹没有像窦宪那样平定敌寇,还未取得胜利,怎能回乡,所以只能慨叹“人不寐,将军征夫白发泪!”范仲淹把汉朝的故事写入词中,而杨一清把“记取汉兵追寇地,沙场犹有未招魂”写入诗中,其情怀思绪一脉相承可见。“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杨一清非常景仰范仲淹,这是从他的诗中表现出来的。

读杨一清的诗,联想得那么遥远,似乎离题,可是不能不想到这些,不能不信笔写下来。志士仁人,其精气神总是一脉相通,尽管历史时代不同。

杨一清,字应宁,祖籍云南安宁,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中进士。杨一清与杨廷和一样未中状元,可是杨廷和十二岁考中举人,杨一清十四岁考中举人,他们都是少年脱颖而出,很是少见。杨一清“少能文,以奇童荐为翰林秀才,宪宗命内阁择师教之。杨一清家世并不显赫,也无靠山,他的父亲只不过是一个化州同知,这样的官职,同满朝拖青纡紫的权贵比起来,官位的确是太低了。杨一清的宦海生涯,只能靠自己来升帆远航。

杨一清曾督学陕西八年,他“以其暇究边事甚悉”而闻名,他居然搞起第二专业来。这为他以后步入军事领域奠定了基础。孝宗弘治十五年,兵部尚书刘大夏推荐杨一清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督理陕西马政,杨一清正式步入军界。当时外寇猖獗,不时来犯,朝廷再任命杨一清巡抚陕西,仍督马政。杨一清一到任。即选卒练兵,劾罢贪污腐败将领,裁夺镇守中官冗费,于是军纪肃然,战斗力大增。

弘治十八年(1505年),孝宗崩,武宗即位伊始,小王子帅大军来犯甘肃。敌寇侵逼,兵部尚书刘大夏再次举荐杨一清,总制延绥、宁夏、甘肃三镇军务。刘大夏“忠诚恳笃”、“忘身徇国”,他举贤荐能。杨一清得时得人,遂为重用。延绥,隶属陕西。这是杨一清第一次总制三边军务。

刘瑾阉党为扩张声势,曾极力拉拢杨一清,杨一清置之不理,他固守操守,为众臣做出表率。刘瑾及其一党于是对杨一清罗织莫须有罪名,欲置之死地。大学士李东阳、王鳌竭力营救,才得以不死,但还是被罚米六百石,致仕而归。一腔抱负,就这样搁置。

武宗正德五年四月(1510年),安化王朱寘鐇反,杨一清再次被起用,总制宁夏、延绥、甘、凉军务。或许是上苍有意安排,刘瑾阉党的骨干张永同时总督宁夏军务。张永,本为刘瑾阉党“八虎”之一。《宦官.刘瑾传》载:“刘瑾……与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并以旧恩得幸,人号‘八虎’……日进鹰犬、歌舞、角觝之戏,导帝微行,帝大乐之。”
以刘瑾为首的八虎,以投其所好之术,使正德皇帝荒怠朝政,任其戕害善类,致使正人贤士生死不保。张永后来与刘瑾有分歧,可是不敢形于颜色。此际与杨一清共处,张永的内心世界将会发生根本变化吗?

在杨一清的说服下,张永开始反思自己。杨一清察晓张永的内心世界后,与之深深结纳,相得甚欢。他们要清君侧,要清算阉党。然而张永对刘瑾还是畏惧。内阁焦芳、刘宇,吏部尚书张綵,兵部尚书曹原,锦衣卫指挥杨玉、石文义,都是刘瑾的腹心,之外还有党羽罗列朝廷,张永的顾虑是可以理解的。杨一清最终使张永信心倍增,勃然而起,立誓道:“老奴何惜余年不以报主乎!”

张永按照杨一清的策略,依计而行。公元1510年八月,“刘瑾以谋反下狱”,其阉党先后被清算。

阉党蛊惑帝王,盘踞朝廷,祸国殃民,气焰嚣张,在此非常时期,杨一清深谋远虑,挺身而出,锄大奸,定大难,功绩卓然。在张永的建议下,杨一清被调回朝廷,任户部尚书。之后再改迁吏部尚书;再为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

正德皇帝再也不会遭到刘瑾阉党的引诱蛊惑了,然而蚁附腥膻,腥膻熏天的正德皇帝又被邪佞小人江彬、钱宁来啃噬了!江彬导帝微行,导帝荒淫无道。身为宰辅的杨一清诤谏,被江彬、钱宁一党不容,正德十一年,杨一清被迫致仕。

“关山偪仄人踪少,风雨苍茫野色昏”。杨一清目睹正德皇帝荒怠朝政,目睹江彬之徒横行无忌,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以天下为己任的杨一清,一定会吟诵自己当年的诗句!

正德十年,正德皇帝崩,因无子,由兴献王之子朱厚熜接位,是为嘉靖皇帝。嘉靖皇帝为世子时,兴献王告知他:“楚有三杰,刘大夏、李东阳及杨一清也”,嘉靖帝对杨一清有好感。嘉靖三年冬十二月,(1524年),拜杨一清为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总制陕西三边军务。这是杨一清第三次总制三边。《明史》载,“故相行边,由一清始,温诏褒美,比之郭子仪”。

唐朝安史之乱,郭子仪力挽狂澜,功昭史册,把杨一清与之相提并论,足见朝廷倚赖之重。

后来,杨一清改为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为内阁首辅。然而,嘉靖皇帝也逃不过奸佞险邪的谄谗。君子与小人水火不容,费宏被张璁排挤罢斥后,他们把矛头又指向了杨一清。杨一清屡请辞官,嘉靖八年(1529年),嘉靖皇帝罢免杨一清。张璁一党并不就此作罢,他们罗列罪状,欲置杨一清于死地,不断对他进行无情迫害,史载:“一清大恨曰:‘老矣,乃为孺子所卖!’疽发背而死”。

杨一清出将入相,为朝廷建树颇多。他三次总制三边军务,被比之为郭子仪;他锄奸定难,清算盘根错节飞扬跋扈的刘瑾阉党,更是尤为得意之笔!在志气舒张身为将相时,虽是东风四月,草木初生,但生命终归蓬勃向上;而在晚年淹蹇落魄时,仿佛落日孤城,则气息滞涩沉细,生路之门也被关闭,于是断无烂漫希冀了。这或许是可以用他的诗来说明他宦海生涯的另一个原因。

楼主:zhilishu9

字数:3159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1-03-01 15:50:28

更新时间:2021-03-10 05:47:20

评论数: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