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孔子思想的精髓是“天下为公”

孔子思想的精髓是“天下为公”

楼主:孔河  时间:2021-03-25 11:05:46
孔子思想的精髓是“天下为公”

孔子作为一个思想家,既思考现实问题,也着眼历史和未来;所以,他在给现实社会开出药方的同时,也总结历史经验,规划出了理想世界的蓝图。
给现实开出的药方众所周知,就是以“仁、义、礼、智、勇”为核心的一系列理念,这是孔子谈论最多的内容。因为作为一个积极入世的思想家,他最关心的是现实社会,最急需解决的也是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所以,这些理念记载解释的最多,后世了解的也最多。
楼主:孔河  时间:2021-03-25 11:05:46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什么?
《礼记·礼运》记载:
孔子参加鲁国年底的祭祀,结束后来到观上游览,联想起天下国家的历史和现状,禁不住喟然长叹。跟随在侧的学生言偃问:“老师为何叹息?”孔子说:“大道通行的年代、以及夏商周英明君主当政的时期,我孔丘都未能赶上,但却十分的向往啊!
“大道通行的年代,天下是大家所共同拥有的。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担任公职,讲求诚信、和睦相处。每个人不单单亲爱自己的亲人、不单单把自己的儿子当做儿子;老年人都能安享晚年、壮年人都能发挥特长、小孩子都能健康成长;鳏夫、寡妇、孤儿、独居老人以及病残者,也都能得到充足的供养;成年男人都有职业,成年女子都有夫家。大家厌恶抛弃财货的行为,但收藏起来并不是为了据为己有;干活时唯恐不卖力,但却不是为自己干活时才如此。所以,图谋划策杜绝了,盗窃乱贼等行为也不复存在,家中的大门都不用关闭了。这叫做‘大同’。
“现今,大道隐没不见,天下成为一姓家族的私有财产。每个人都只亲爱自己的亲人、都只养护自己的子女。得到财货据为己有,卖力干活也是为了自己。统治者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并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他们把深沟高墙看做最坚固的东西,把礼、义作为纲纪和准则,用来端正君臣等级、促进父子感情、和睦兄弟情谊、协调夫妻关系;并由此订立制度、划分住处和田地;推崇勇敢和智慧,(争功夺利),有了功劳都认为是自己的。所以,阴谋险诈兴起了,叛乱和战争接踵而来。夏禹王、商汤王、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旦,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人物。这六个品德高尚的人,无不谨慎的遵从于‘礼’。他们用礼来表彰正义、用礼来促进诚信、用礼来揭示丑恶。他们身体力行推广仁爱,提倡不争抢的谦让行为,使民众明白了这些都是应该遵循的法则。如果有人不遵守这些法则,负责任者就会遭到罢免,民众也认为这是不详的灾祸。这叫做‘小康’。”
【原文大家可以查一下典籍,或者度搜一下】
楼主:孔河  时间:2021-03-25 11:05:46
@新的发现2021 2021-03-24 01:14:58
楼主的意图是好的。但是,天下为公确定不是孔夫子的说法。1。不符合事实。孟子说,大禹避舜之子而居阳城。这说明舜之时,是有矛盾的。不是那么完美。另外,商代女性还去打仗,这不是女有归。还有,没有见到尧舜禹发展商业的记载。孔夫子在说到大禹时,只是说大禹功大,没有说大禹时天下好的很。大禹本人跛足,重点是歪带帽子。舜跳着走路。起码这都是不值得效仿的。因而孔夫子不会强调舜和禹的时代多好。周代初期就更别说了......
-----------------------------
“天下为公”究竟是不是孔子讲的:经典中白纸黑字写着,两千年文人墨客看着,历史上一代代人传唱着……至于争议,当然是有的。但持反对意见人,有的是局限于自己的学识、闭门造车,有的是为了哗众取宠、博取眼球或利益。另外,你说“天下为公”是汉代人加给孔子的伟大贡献,难道汉代有比孔子更伟大的思想家?
其次,时代完美,指的是“观念、制度、行为”的完美,并不是说这个时代没有矛盾、没有杀人放火,只是这些负面的东西很少、可以忽略不计罢了。这就像说一个人身体好,并不是说这个人根本就没有不舒服过、一点毛病都没有、从来就没吃过药一样。
第三,“禹行”、“舜趋”:
禹治水时伤了脚,瘸着走了几次;舜从粮仓上跳下来,震了腿,蹦跳了几下……但他们病好了以后,当然还是正常的走路。这是小孩子都能明白的道理。后人惦记这些经典时刻,模仿的人很多,这怎么就变成了禹和舜一直就是这样走路的呀?即便是一个人腿脚天生有残疾,那也是属于“末”的“形”,是不应该加以嘲讽的。
第四,孔子所讲的“大同”,只在尧舜时期(加上禹),也不过存在了一百多年;所讲的“小康”,也只在夏初、商初和周初、三朝加起来,总共存在了二百年左右。每个朝代都不是铁板一块,一朝天子一朝臣,何况历经数百年的大朝代。有一句话叫:“千百年来,世界永恒不变的就是变。”
第五,
“天下为公”属于上层建筑,“发展商业”,属于经济基础,好像扯不上直接的关系。另外,史籍上没有记载的东西,并不一定就不存在。至于“商代女性还去打仗”、“孔子身高”这些具体的事情,和上层建筑,更是风马牛不相及了。
楼主:孔河  时间:2021-03-25 11:05:46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礼记》有言:“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周朝建立之初,礼仪,不强制平民百姓实行(平民百姓以体力劳动为主,如果严守礼仪,势必加重负担);刑法,不制定惩治大夫的条款(地位崇高的大夫,知书明理,本来就不应该犯罪;如果真的犯罪了,刑法中虽然没有惩治他们的条款,但朝廷的“八议”是饶不过他们的。)
及至春秋乱世,平民地位日益低下,权益甚至生命都得不到丝毫的保障,以至于:礼仪,被贵族所垄断;刑罚,却成了平民的“专利”。
礼仪教人“辞让”向善,平民百姓无权涉及,无疑就失去了“明善恶、辨是非”的机会。而当他们犯罪以后,残酷的刑罚却毫不留情的等待着他们。这,显然是很不公平的。
“不教而杀谓之虐。”孔子开坛讲学,理所当然的就包含了被贵族所垄断的“礼仪”。平民百姓明白了“道义”,拉近了与贵族之间的距离,“四端”具备,再也不是“糊涂的愚民”了。
《论语·为政》篇,载明了孔子的观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意思是:“用政令去约束、用刑罚去惩戒,民众即使侥幸避免了犯罪,但却不会拥有羞耻之心;用美德来引导、用礼仪来规范,民众不但拥有了羞耻之心,而且能够达到善良的境界。”
历史上,法家主张强推政令、重刑惩戒,这样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犯罪的发生,但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源清才能流洁。如果统治者提高自身修养、以德治国、成为榜样和表率,那么,民众自然而然的就会潜移默化,进而“明辞让、辨是非”了。
总的来说,法家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让贵族也“唯刑法是瞻”,看似官民“平等”了,但却无形中拉低了为政者的素质;儒家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教育平民也“习于礼、进于德”,使社会自然而然形成醇厚之风,则升高了民众的品格。
楼主:孔河  时间:2021-03-25 11:05:46
@五月十九日注册 2021-03-24 20:05:46
原来楼主是果酱粉啊,天下为公不是孙先生的口号座右铭吗?蒋秃头也崇尚儒学儒教,鲁迅先生说:“翻阅两千年的中国文明史,只看到两个大字:吃人”,诚哉斯言!鉴于近日,国学之风又起,害人无数,有必要再次将孔子的糟粕思想进行梳理,以示国人。
一、等级观念:孔子推崇君权、父权、夫权,提倡愚忠、愚孝、愚节。在孔子的观念里,君臣父子夫妻,各有其位,等级森严,不容僭越,绝无平等之必要,更无平等之可能。导致国......
-----------------------------
如果你仅仅知道“天下为公”是孙先生的口号和座右铭,那就太令人失望了,我想你还不至于如此吧?
其它言论我会一一答复。
楼主:孔河  时间:2021-03-25 11:05:46
《论语·颜渊》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八佾》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以上两条为什么把“君”放在前面?为什么把“父”放在前面?你思考过吗?
社会公平有秩序,国家才会治理好。可良好的秩序来自哪里?来自于上层统治者的以身作则。所谓“职位越高、责任越大”。国君作为一国的最高统治者,责无旁贷的首先要成为榜样和楷模,之后上行而下效。这是治理国家的关键。
反观人伦:也是先有父母对子女的养育,然后才会有子女对父母的孝顺。这一天然之理,任何时候都是不会颠倒过来的。
你不会觉得应该把它颠倒过来吧?
楼主:孔河  时间:2021-03-25 11:05:46
所以这句话的翻译应该是:“国君像个国君,大臣才会像个大臣;父亲像个父亲,儿子才会像个儿子。”
楼主:孔河  时间:2021-03-25 11:05:46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正确的断句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意思是:“民众赞成的,让官吏顺着去实施;民众不赞成的,让官吏明白不赞成的原因。”
此章反映的是孔子“大畏民志”、“因民之利而利之”、“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务民之义”等民本思想。它是对以君主为代表的统治者“为政原则”的规定,即:施政要以人民的意志为转移。
正如你所说,此章还有如上那一种通行的断句方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种断句,与笔者断句标点的位置不同,导致文意也大相径庭。因为它的文意,反映的是统治者的“愚民理念”,与孔子的“民本思想”是背道而驰的。所以,笔者认为是不正确的。
观看本书前文,《为政第二》孔子论述治国原则时,曾经明确指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即:让平民百姓学习并掌握“礼仪”、修养成与贵族同等的美德,就可以拥有羞耻之心、进而达到善良的境界。这是一种开启民智的行为,与“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是完全相反、格格不入的。再参以儒家其它民本思想,可以肯定的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种断句方法,是完全错误的。
北宋学者程颐曾经说:“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之尔。若曰圣人不使民知,则是后世朝四暮三之术也,岂圣人之心乎?”
这段解释,前半部之含义,符合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断句方法;后半部之含义,又认同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断句方法。大略一看,同一段话,竟然表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意思来。但仔细阅读,从“若曰圣人不使民知,则是后世朝四暮三之术也,岂圣人之心乎?”可以看出:程颐对于孔子的本心,把握的还是相当准确的。
一些“朝四暮三”之徒,正是基于与法家同样的目的,假借“圣人之言”,开脱自己“反人民”的责任,以便为自己谋取更多的私利。其险恶用心,昭然若揭、不言自明。
民本思想和愚民理念,一定要区分清楚,容不得丝毫马虎。
最后强调一点:常人的思维可以含混不清,但思想家的思维是绝对不能含混不清的,否则,他就不是思想家了。

楼主:孔河  时间:2021-03-25 11:05:46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述而》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原指统治阶级,小人原指平明百姓,可到孔子时,逐渐改变了这一观念,即:君子代表品德高尚的人,小人代表品德低劣的人(但也存在着两者的混用)。
品德高尚与品德低劣之间当然还有品德一般的大多数人,怎么就是两元思维呢?
楼主:孔河  时间:2021-03-25 11:05:46
“述而不作。”

孔子认为,创作是圣人才能够做到的。他不敢以圣人自居,只敢和商代贤明大夫老彭一样,虔诚的传述圣人之道。
在世卿世禄的春秋时代,高等教育之权,掌握在少数人即贵族的手中,广大黎民百姓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让自己的子弟接受高等教育。这种千百年来,高等教育被贵族所垄断的局面,最终被孔子所打破。
孔子开坛讲学,明确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大学的目的,是为了显明崇高的美德,进而更新人民的观念,使他们都达到最为善良的境界。孔子不分阶级、有教无类的将高等教育推广到民间,平民子弟从此也有了开阔眼界追求真理的机会,这对于民众素质的提高、平等思想的萌发,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促进。
此后,各地讲学之风相继兴起,形成诸多不同的门派,并且都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人才辈出,诸子百家争相从政,动摇了承继已久的贵族世袭制度。中国社会以及政治面貌,逐渐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孔子把教育普及到了民间,迈开了艰难的第一步。
第一步想要顺利,假借先圣先贤,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并且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一个无位无名之辈、开口就妄自尊大、指手画脚的口出狂言:“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应该听我的。你们应该怎样怎样?这样做才是对?那样做就是错?”你以为会有人听吗?
艰难的第一步迈出后,第二步就好走了。战国时的诸子百家,都明确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谈论古人,是不能脱离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的。

楼主:孔河

字数:4626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1-03-24 05:38:05

更新时间:2021-03-25 11:05:46

评论数:4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