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石家庄 请别再妄自菲薄 --由一份《设计理念》说起

石家庄 请别再妄自菲薄 --由一份《设计理念》说起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3-26 21:31:54
酝酿了许久的“时光公园”终于要动工了,近日在省戒毒所宿舍门口戳起了几块规划展板,其注明的设计理念却是:石家庄没有过于厚重的历史••••••。这样的“过于”定位是否过于妄自菲薄了。什么样的历史才算厚重?还有哪里的历史比石家庄更“过于厚重”呢?
石家庄虽然作为省会才42年,可她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雏形—华北人民政府创立的地方—即新中国的孕育地。要说“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口号不具排它性—任何一个红色根据地都可以使用,可“古中国在这里创立”却是非石家庄莫属的。
4200年前的尧舜时代,虽在其之前已经出现过有熊、高阳、高辛三个帝国,可她们还都仅仅不过是“监和万国”、令诸侯“宾从”、与其它部族侯国并无上下隶属关系、相互独立的平等主体,尚不足、且无人谓之“中国”。到尧命舜“摄行天子之政”时,舜总结汲取大禹的老爸鲧—音滚治水9年无功的历史教训,顺应历史要求,开创等级制度,消夺“四岳”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将尧帝的“陶唐国”在“和合万国”基础上打造成了凌驾于其它侯国之上的“中央帝国”—即最初始的“中国”。这才有了司马迁关于尧死后舜让避丹朱于“南河之南”、经诸侯劝进才又“归之中国践天子位”的历史记载。这个“中国”经虞、夏、商逐代承袭到周朝时,指的是相对于12诸侯国的“大周中央王国”。后来战国七雄合纵连横、相王称帝“不与中国盟”,虽秦统一终结了早已名存实亡的中央王国与附属侯国的对应体制,可“中国”这一称谓却依然被承袭了下来。一直到今天传承的也仅仅是个称号而非原始意义上的“中国”概念。
“古中国”的始创地既非建立“西周中央王国”的陕西、亦非建立“有夏中央王国”的河南,而是打造“陶唐中央帝国”的河北石家庄。在这里古中国历经了始自陶唐腾飞于有虞的整个羽化蜕变过程。这是有大量古籍记载和地名传承可以佐证的。一是鲜虞、中山国对辛唐虞夏的人脉传承:普遍以为鲜虞中山国均为源发大西北的边疆少数民族所建,其实这只是对北魏模式的僵化类推。就如同依据某人是由甲地迁居乙地而推定其所有先人都是由甲地迁居乙地一样,显然违背社会自然逻辑。实际就连拓跋珪的鲜卑民族虽然发迹于晋北大同一带的“平城”,可其先人却是源自石家庄一带的鲜虞戎狄人—春秋名士先轸。先轸的两个儿子先蔑、先卑(毂)受晋文公重耳重用,与中行荀林父同掌晋军三行。公元前597年,楚兵围郑。右行先卑佐荀林父率军救郑。刚至黄河北岸即得知郑人已经降楚。可先卑无视主帅收兵将令,力主领兵渡河,招致军败河上--《史记》对此役描述甚祥。先卑畏罪逃归母国,后被随会“灭赤狄”时赶至塞北,在那里蕃衍近千年才逐步形成了一个“鲜卑民族”。其传人拓跋珪于396年才返归祖里,灭后燕而割据“北朝”。可见鲜卑族不过是鲜虞的一支传人,我们切不可祖孙倒置。春秋战国时代,除了自诩“中国人”的大周中央王国及其所封侯国,余者一律被斥之戎狄蛮夷,或称“诸戎、众狄、九夷、佰蛮”。根本没有后来才划分、定义出来的族别概念。其时陕西有“骊戎”、中原有“徐戎”、华北有“冀戎、山戎、长戎”等。所谓“长戎”,除了说其体型长大或留有长发外还应与黄帝时代的“常先”不无关联。《五帝本纪》说: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这个被黄帝擢拔治民的“常先”或氏以地名—因居封龙山一带而姓“常”,或地以氏名—因其活动于此并留传人于此才有了“常山”地名。总归是与石家庄脱不开干系的。常先的传人中有氏以祖名者,才有了先氏、先姓、鲜族的绵绵瓜瓞。所以石家庄一带的鲜虞戎狄人全部西来说是绝对站不住脚的。尽管有着秦始皇的“书同文”,可古文字真正规范起来却是根本做不到的。除了有通假,还有着形声、形意和引申丑代等惯例。“鲜虞”在不同的典籍中就有着“先俞、宆鱼、荤粥、獯鬻、熏育、荤允、猃狁、玁狁”等不同记载,而“常”与“长”、“鲜”与“先、姺、侁、莘、辛”等字也是有着割不断联系的。“新市”古地名中的“辛”字当是与喾帝在此创建“高辛国”及有辛氏传人在此传承分不开的。这就说明了鲜虞国绝非源发大西北的少数族裔,而是留居此域的有辛氏传人或常先传人或二者本就一脉,再联合上舜帝有虞氏传人创建的“辛虞共和国”。同理中山国应是留居此域的自诩“正宗中国传人”的唐尧后裔联合与大禹同宗的“山戎人”创建的“第二共和”,而番吾国则是此域的薄姑人伙同有虞人所建之国。既然辛唐虞戎各支人脉均在此域集中传承,不正说明着这里曾是喾尧舜的三代帝都—古中国的诞生地吗?二是该域的一些地名对相应事件的文化传承:人有生老病死、有迁徙流动,可一方地域的文化却是相对稳定的,特别是一些地名往往沉淀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比如一座石家庄,现有人口多为外来移民,可地名石门沉淀的是民国文化、古城翟营沉淀的是西汉战国文化、而谈村槐底沉淀的则是虞夏文化。早在舜帝尚为庶人时就曾练摊儿做小买卖于今封龙山南边儿一带—即《墨子》说的舜“贩常阳”;曾打家具做木器活儿于平山灵寿一带、找不到活儿干没有饭门儿时还曾到藁城只甲村讨过饭吃—即《史记》说的“做什器于寿丘,就食于负夏”。负夏还曾被《左传》记做“负甲”—见昭公22年“六月,荀吴略东阳,使师伪籴负甲以息于昔阳之门外,遂袭鼓,灭之”、被《史记》记做“宁葭”—见武灵王20年“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综合分析负甲、宁葭均是指的藁城只甲,负夏也绝非指的鲁南负犌。舜恰恰是在只甲村要饭吃时才被其正北40里陶唐帝宫中的尧猎知根底儿的,太远了是当时的交通信息条件所不具备的。尧招舜做女婿后安置其住在灵寿磁峪北10里的古“沩水”拐弯处,以便其就近向自新乐杜固隐居到箕山之东、颍水之畔—今行唐许由村的中国首位人民教师—许由学习治国方略。舜学成后摄政,最初打造中国的第一场改革因受到当时的利益集团—“四岳”—即喾帝的四个丈人家族阻挠而失败,还把自己的丈人尧帝也给气死了。这才有了舜帝的辞职下野和参与谋划改革的其同室好友北人无择在“投渊”—今行唐口头的跳水自杀、石户之农的乘船海上逃亡。后来由于尧子丹朱实在无力担当国家重任才不得不搬离帝宫、北迁至100里之外的望都,并委托其两个隔山叔父—出生于新乐褚丘的商祖子偰和生于新乐邯邰的周祖姬弃力劝虞舜归政。虞舜正式接掌帝位后,重新竖起了他的改革大旗。将“陶唐中国”国号封给其舅子丹朱,让其在望都延祀自家的宗庙。又将自己的新帝国更名“有虞国”,还因其名“重华”亦被称作“中华帝国”,这才有了后来的“华裔、华族、华人、华夏”之称谓。舜帝首创了九大中央部门、肇启了十二州地方区划,首度任命了22名中央官佐和地方“州牧”。极大提升了行政效能,并依托自己的两位丈叔姬弃和子偰一人主抓农业、一人主抓商贸交流,迅速积累起丰厚物质财富,确保了大禹的重点工程建设。由于石家庄恰在有虞国的怀抱之中,才有了大禹治水的“覃怀至功,至于衡漳,常卫即从,大陆即为”。有人说覃怀在河南,可司马迁咋不记其“至于漳衡,卫常即从”呢?再加上《墨子•兼爱》中篇对大禹治水的描述说“西为西河渔窦,以泄渠孙皇之水,北防原泒,注后之邸、虖池之窦。洒为砥柱、凿为龙门,以利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其“西河渔窦”说的是帝都西边的诸条河流及大水汪坑。其“渠孫皇”中:“渠”字音近“沮”字,“且”字意蕴众多。而平山的滹沱支流多如牛毛、密度盖世;孫字形似弦字和漆字,而玄水、漆水皆指磁河;皇字古通皋字,皋字音同郜字,郜水即今行唐郜河。其“原泒”即《北史》说的“帝(拓跋珪)进军新市,慕容麟退阻泒水”—后被北宋傍司马光撰《资治通鉴》的范祖禹据之补撰《魏书》时脱做“派水”的今新乐三沙河。其“后之邸”绝非被人曲解的“昭余祁”而是伏羲台后的古“氐水”—今一沙河,因至今沙河两岸仍保留有邸村、於邸、只里、赤支等地名。其“虖池”即滹沱尚无人抢夺。其“龙门砥柱”是指古“龙兑”--今行唐的龙岗及其近旁沙河—氐水中流的“见龙山”—今夏令山。将这段文献读白了就是“大禹首先梳理了帝都西边的诸条河流及大小水坑,泻掉了滹沱、磁河、郜河的积水。又向北筑堤把泒水分流引入后面的氐水和前面的滹沱。还将夏令山两侧凿开把其当作氐水中流的石柱—成了龙泉关达潴龙河的一大门户(至今张石高速又是通过这里的)。极大地便利了燕代与冀西地区的人员往来。”而河南的覃怀,其渠孫皇、其原泒又是指的哪道水、哪条河呢?大禹又是怎样把水分流注进后之邸和虖池的呢?那里又和燕代胡貉扯得上关系吗?况且大禹不仅在石家庄一带取得了治水首功,同时还将中国的首条公路—古“午道”由帝都经九门、赵县直修达隆尧,光大了尧帝的“合文化”。如此众多的遗传密码及其构成的完整链条不更加佐证着石家庄地域就是舜帝始创“中国”的不二之地吗?
不仅石家庄的大小谈村、范谈、谈固和槐底承载着大禹治水的覃怀至功,承载着虞舜始创中国的唐虞文化,就连与时光公园隔槐安路为邻的北杜,同样承载的是曾与商代王室分庭抗礼过的“土姑国”文化。因古文字中“土、杜”是不分的。而土姑文化则是传承的周祖后稷外公族裔的有邰文化,有邰文化又是传承的炎帝神农文化。再加上人文始祖伏羲在此域留下的建树和“水帘洞人”遗迹,足可资证石家庄是响当当、硬邦邦的“三代祖里、中华胎盘、尧舜首善、五帝畿甸、三皇热土、洞人开天”。尽管大禹生地史载不详,可典籍对先商周祖的出生均有诸多刻画。依据大禹为有狨族裔、与子偰是姑舅表亲、同为舜帝重臣等方面分析:姬弃、子偰和大禹的生地统统是离不开新乐、行唐、灵寿、正定这一带的。就连被儒家奉为核心价值观—影响中国乃至世界数千年的“仁爱”理念也是孔老二于前516年至前509年追随鲁昭公流亡此域的7年中从该地春秋名士东郭先生那里学去的。其时东郭先生已是石家庄一带的驰名思想家、著作家了。曾因批判赵简子们为达私欲滥杀无辜,而被简子赵鞅编造成宁可把狼藏在书箱里保护起来也不让人杀掉的书呆子。至今留有《东郭先生和狼》的寓言。不过齐景公看过他的著作后却赞其为“夫子”,还赐赠他“黎弥”—即供其驱使的百姓。而当时衣食不继的“民间土喇叭匠”孔丘为了赌机遇、博名气,追随被季平子赶下台的鲁昭公流亡齐国,占着齐相高昭子的“家臣”名额、吃着齐国的政治避难救济,被派到“乾堠”—今新乐赤侯来伺候昭公。为了多方探索替鲁昭公恢复君权的途径,他如饥似渴、学而无厌地搜集着各种知识和方法。尽管终其7年将鲁昭公埋尸在了赤侯的“墓道南沟”也未达成夙愿,可其却在为该域留下孔村、笔头、闵镇、墓道沟等相关地名的同时也将东郭先生的“仁术”化作了自己“克己复礼”的终生追求。还有后来化作我民族象征的“长城”,其“第一座”既非山东的“齐防”、亦非河南的“楚方城”,而是中山人为阻滞沿午道来袭的赵军战车机动性所修筑的几道既无多高也没多长的土垣。只是在其尚未竣工的前368年,即被侵齐夺甄的赵国大军一并占领。不得已才弃城逃亡不适战车机动的灵寿山区。不过很快又被齐威王“奋起西击”收归齐有,这才使长城、午道成了分割齐赵的重要地标。再加上以古新市为标志的中国最早集市及以青铜、中同、齐同、兆通、韩通、同冶等众多“同村”为标志的中国最早青铜集中冶炼区等,足可说明石家庄的先秦文化是世界任何地方所不具备的。
面对石家庄得天独厚、盖世无双的文化积淀,却还要固执地妄自菲薄这里无文化、无历史,岂不愧对这方天地、愧对我们自己的先人、愧对石家庄的来者和后代子孙吗???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3-26 21:31:54
这是十年前写的一个帖子,曾经发表在《天涯*石家庄》板块。只读不回者众,甚至任性坚持“石家庄无历史论”者连读都不屑一读。试看艾文礼们还能影响石家庄到何时?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3-26 21:31:54
文中的“古中国”是指的经舜帝重华伙同北人无择、石户之农们两次“合国改造”所打造出的“禋六宗、合万国”的“首代中国”--即唐虞中央帝国。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3-26 21:31:54
三代祖里、中华胎盘、尧舜首善、五帝畿甸、三皇热土、洞人开天。还有哪里敢与石家庄竞古?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3-26 21:31:54
为了清除“殖民地思维”余毒,突破“燕赵文化”霸权,复强河北人的“冀直文化”自信,老朽拟倡议筹组一个“辛虞薄姑研究中心”,不知有无响应参与者?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3-26 21:31:54
石家庄人都性“石”了?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3-26 21:31:54
@稳墨 2019-06-10 21:56:59
老休门人来把这篇文章往上顶一顶!楼主赞
-----------------------------
老休门人仗义,老石家庄人却无语?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3-26 21:31:54
@姜文宣2018 2019-06-11 14:04:51
真能扯淡
-----------------------------
“淡”再不扯就真“淡”了!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3-26 21:31:54
@苜蓿08 2019-12-28 10:04:23
而“常”与“长”、“鲜”与“先、姺、侁、莘、辛”等字也是有着割不断联系的。“新市”古地名中的“辛”字当是与喾帝在此创建“高辛国”及有辛氏传人在此传承分不开的。
生拉硬拽痕迹过于明显。这就是民科历史学家的通病。
-----------------------------
“长辛店”有四个岳村围供吗?难道四个岳村不是为纪念帝喾的四个岳父迩来?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3-26 21:31:54
@板桥渔翁 2020-01-22 22:40:20
石家庄严重缺乏文化底蕴,过去石家庄人自己也承认,文化底蕴不仅不如保定、唐山,也不如邯郸、沧州。
石家庄从2000年以后,协省会的优势,大学数量开始超过保定,能更多吸引高端文化人才,可能文化从教育层面、人才层面已经领先全省,但是缺乏群众基础,这是个大问题。
-----------------------------
@巴特飞 2020-02-25 11:43:21
貌似唐山也没什么文化底蕴吧
-----------------------------
“底蕴”与“实力”虽同为“资源”,但应属两个部分。石家庄的近代文化实力开发虽晚于保定、唐山。沧州、邯郸,这不等于其文化底蕴缺乏。孟老夫子曾说过: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充分表明石家庄是舜帝打造“首代中国”之地、是大禹治水首功之“覃怀”。这些不都是石家庄的“文化底蕴”吗?而如今的石家庄人缺乏的仅仅是周公、仲尼的慧眼,任由自家的宝藏湮没、流失、任人抢夺,捧着金碗讨饭吃。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3-26 21:31:54
@板桥渔翁 2020-01-22 22:40:20
石家庄严重缺乏文化底蕴,过去石家庄人自己也承认,文化底蕴不仅不如保定、唐山,也不如邯郸、沧州。
石家庄从2000年以后,协省会的优势,大学数量开始超过保定,能更多吸引高端文化人才,可能文化从教育层面、人才层面已经领先全省,但是缺乏群众基础,这是个大问题。
-----------------------------
@巴特飞 2020-02-25 11:43:21
貌似唐山也没什么文化底蕴吧
-----------------------------
@鲜虞郭峰 2020-02-29 20:54:44
“底蕴”与“实力”虽同为“资源”,但应属两个部分。石家庄的近代文化实力开发虽晚于保定、唐山。沧州、邯郸,这不等于其文化底蕴缺乏。孟老夫子曾说过: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充分表明石家庄是舜帝打造“首代中国”之地、是大禹治水首功之“覃怀”。这些不都是石家庄的“文化底蕴”吗?而如今的石家庄人缺乏的仅仅是周公、仲尼的慧眼,任由自家的宝藏湮没、流失、任人抢夺,捧着金碗讨饭吃。
-----------------------------
“底蕴”是尚待开发的“实力”!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3-26 21:31:54
@板桥渔翁 2019-12-28 00:53:08
80年代初期,石家庄人仍然被保定人、唐山人看作“老赶”,再早一些,比如70年代初期,石家庄人都被保定、唐山人所蔑视。
究其原因,就是石家庄根本就没有一点城市底蕴,不仅是文化,是各个方面。
比如71年全省足球比赛,石家庄足球队被保定、唐山、天津队当猴耍,观众喝倒彩。到最后,竟有保定市民跑到招待所去殴打石家庄队员,只因为石家庄一个队员踢伤了一个唐山队队员的腿,保定人就去为唐山队员报仇。完全的蔑视。
-----------------------------
究竟何为“底蕴”?河南人把一个“改开”前的小供销社养鸡场改造成了“黄帝故里”,引全球华人观光、祭祖。却令陕西人耿耿于怀,频频发动“豫陕之辩”。而石家庄人弃若“唐虞帝都--中国诞生地”这样得天独厚的文化富矿如敝履。不是捧着金碗讨饭吃吗?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3-26 21:31:54
@板桥渔翁 2019-12-28 00:53:08
80年代初期,石家庄人仍然被保定人、唐山人看作“老赶”,再早一些,比如70年代初期,石家庄人都被保定、唐山人所蔑视。
究其原因,就是石家庄根本就没有一点城市底蕴,不仅是文化,是各个方面。
比如71年全省足球比赛,石家庄足球队被保定、唐山、天津队当猴耍,观众喝倒彩。到最后,竟有保定市民跑到招待所去殴打石家庄队员,只因为石家庄一个队员踢伤了一个唐山队队员的腿,保定人就去为唐山队员报仇。完全的蔑视。
-----------------------------
@鲜虞郭峰 2020-04-16 11:42:11
究竟何为“底蕴”?河南人把一个“改开”前的小供销社养鸡场改造成了“黄帝故里”,引全球华人观光、祭祖。却令陕西人耿耿于怀,频频发动“豫陕之辩”。而石家庄人弃若“唐虞帝都--中国诞生地”这样得天独厚的文化富矿如敝履。不是捧着金碗讨饭吃吗?
-----------------------------
东晋皇普谧一句“黄帝都新郑”叫河南给黄帝新造了一个假“故里”;而战国孟轲一句“北方之学者未有或之先也”却使得河北至今无人敢为三皇五帝的真故里“正名”。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3-26 21:31:54
@板桥渔翁 2019-12-28 00:53:08
80年代初期,石家庄人仍然被保定人、唐山人看作“老赶”,再早一些,比如70年代初期,石家庄人都被保定、唐山人所蔑视。
究其原因,就是石家庄根本就没有一点城市底蕴,不仅是文化,是各个方面。
比如71年全省足球比赛,石家庄足球队被保定、唐山、天津队当猴耍,观众喝倒彩。到最后,竟有保定市民跑到招待所去殴打石家庄队员,只因为石家庄一个队员踢伤了一个唐山队队员的腿,保定人就去为唐山队员报仇。完全的蔑视。
-----------------------------
@鲜虞郭峰 2020-04-16 11:42:11
究竟何为“底蕴”?河南人把一个“改开”前的小供销社养鸡场改造成了“黄帝故里”,引全球华人观光、祭祖。却令陕西人耿耿于怀,频频发动“豫陕之辩”。而石家庄人弃若“唐虞帝都--中国诞生地”这样得天独厚的文化富矿如敝履。不是捧着金碗讨饭吃吗?
-----------------------------
@鲜虞郭峰 2020-05-06 11:49:55
东晋皇普谧一句“黄帝都新郑”叫河南给黄帝新造了一个假“故里”;而战国孟轲一句“北方之学者未有或之先也”却使得河北至今无人敢为三皇五帝的真故里“正名”。
-----------------------------
谁来回应亚圣孟轲的期待和鞭策???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3-26 21:31:54
@稳墨 2019-06-10 21:56:59
老休门人来把这篇文章往上顶一顶!楼主赞
-----------------------------
赞!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3-26 21:31:54
@板桥渔翁 2020-03-28 11:00:27
石家庄可能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个角度,考虑过石家庄有没有什么可以开发的,这个石家庄文化部门旅游部门,以及知名专家都充分的研究过,石家庄政府文件关于文化的写法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写的,不是领导拍脑门子加上的,这个你要理解。
如果是保定,那么不用研究,领导就会加上“文化底蕴丰厚,有众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迹”等字样,因为明摆着的,不用研究。你说的石家庄,还得挖掘,挖掘别人就有意见,比如中山文......
-----------------------------
“中山国都在定州”不错。但那却只不过是西汉刘胜和刘兴的“国都”。战国“桓、成、昔三代中山公、王陵”咋都埋在平山三汲哩?连魏晋学者都知道“定州唐县,尧后所封;宋州虞县,舜后所封”哩!那么由尧舜打造的“首代中国”--即唐虞中央帝国究竟何在?这样的文化底蕴还不“丰富”?是“知名专家”研究的不“充分”?还是领导脑门子拍得不够“响”?您让我理解个屁?我除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还能咋地?真是枉废了汉代朝廷封刘舜常山王、封王弃新市候的一片苦心了!枉废了范仲淹“生自唐虞故里”的一腔自豪了!!枉废了四个岳村卫屏4000年了!!!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3-26 21:31:54
@板桥渔翁 2020-03-28 11:00:27
石家庄可能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个角度,考虑过石家庄有没有什么可以开发的,这个石家庄文化部门旅游部门,以及知名专家都充分的研究过,石家庄政府文件关于文化的写法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写的,不是领导拍脑门子加上的,这个你要理解。
如果是保定,那么不用研究,领导就会加上“文化底蕴丰厚,有众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迹”等字样,因为明摆着的,不用研究。你说的石家庄,还得挖掘,挖掘别人就有意见,比如中山文......
-----------------------------
保定有刘胜墓不错,可石家庄也有王昔陵呀!这到底是被哪个笨蛋偷吃了?

楼主:鲜虞郭峰

字数:770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5-24 17:57:39

更新时间:2021-03-26 21:31:54

评论数:9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