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舞文弄墨 >  四川方言纪实小说:成都平民的《两代沧桑》连载

四川方言纪实小说:成都平民的《两代沧桑》连载

楼主:舟戈  时间:2021-03-28 20:04:04


哎呀,这个段落更新整得苦,我多次复查,反复找,凡是加了“、”的字词处,属于过敏词,请谅解哈。


楼主:舟戈  时间:2021-03-28 20:04:04

入座,周老幺先开口:“龙归王位,虎归将台。”又向尹队长介绍:“对识一下,这位哥老倌是胡掌柜,名甫春,也是军人出身。这位长官原是,空军学校上校中队长,黄埔毕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识一下:相互介绍一下。显然,对识一下,精炼得多;对识:面对面相互认识一下。


楼主:舟戈  时间:2021-03-28 20:04:04
作者:欧陆拍砖 回复日期:2010-02-23 07:23:34
尹队长趁屋外烘烘月亮,也触景生情:“光绪绵竹举人杨聪撰联:‘举杯邀明月;把酒论英雄’。”
——————————————————————
杨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梅锋010 回复日期:2010-02-23 10:01:06
(*^__^*)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曹操 煮酒论英雄 罗贯中《三国演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
:)舟戈兄,梅锋问候,以上查百度得之 ‘百度’ 是最好的老师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二位的好意,关于文中的楹联,这是我从我的早些年作的读书笔记取下来的,一般我不会乱作笔记,一般我不会以诗当楹联,今天我在我的十几本关于楹联的书,以及多本酒文化的书,翻了好一阵,一时没有翻出来,很抱歉。这儿就不多说关于楹联了。再次谢二位。




楼主:舟戈  时间:2021-03-28 20:04:04
他们摆了多久,两瓶绵大全部整光,都吹熄号了,大家才左脚敲右脚,由勤务兵侍候到客房。
早晨起床号一响,周老幺翻身就起来,胡掌柜也跟倒下床。两个都像在发梦天,都默倒又在队伍上当兵该出早操了。
尹队长又吩咐伙房送来稀饭、馒头、米锅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卡夫卡李 回复日期:2010-02-22 21:56:36
作者:__花无心__ 回复日期:2010-02-22 21:48:58
咐伙房送来稀饭、馒头、米锅蛋。
______________

这个米锅蛋是煎鸡蛋还是酪糟蛋呀舟老大?我对这个名字还是很陌生呢。呵呵,因为我还不是地道的
----------------------------------------
同感。拜托老舟说明一下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二位:
估计米锅蛋至少有上千的历史了,就是在煮干饭、稀饭的同时,就把浑鸡蛋放进锅里,当饭煮开的一阵(估谙蛋熟了),就把蛋捞起来……主要方便,也节约柴火和时间,格外,蛋壳含钙……



楼主:舟戈  时间:2021-03-28 20:04:04


大家早晨好!现在开始支持各位了!!


楼主:舟戈  时间:2021-03-28 20:04:04


( 上接 第二章……三十九 )

他们摆了多久,两瓶绵大全部整光,都吹熄号了,大家才左脚敲右脚,由勤务兵侍候到客房。
早晨起床号一响,周老幺翻身就起来,胡掌柜也跟倒下床。两个都像在发梦天,都默倒又在队伍上当兵该出早操了。
尹队长又吩咐伙房送来稀饭、馒头、米锅蛋。
临别时,尹队长紧握周老幺的手:“周兄,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欢迎常往。”(寻求出版)(注:《两代沧桑》的著作权注册登记号:21-2008-A-(3465)-0520 ) (待续)


楼主:舟戈  时间:2021-03-28 20:04:04


第二章 共创家业 (四十 )

( 寻求出版 )

周老幺穿行在薄雾中,很快就到药材集市。
胡掌柜麻利进完货,周老幺顺便买两把柳叶锄。两人忙倒赶拢灌口看“开水大典”。
胡掌柜路上问周老幺:“周兄,你看过开水大典没有?”
周老幺回答:“早听人说过,去年子看了一次,没看得好把细。杜掌柜忙倒进货赶路。闹热得很哦。”
胡掌柜又问:“都江堰和开水节的来龙去脉,你晓得好多?不来头,晓得好多说好多。”
周老幺顿了一下,慢慢吞吞地说:
“说是古时候,李冰带领百姓在江中间,用大竹篓装河卵石,垒砌鱼嘴,堆砌堤埂,分出正流河道和泄洪河道。然后,在湔江山山脚硬挖,掘开宝瓶口,形成离堆,引内江水至成都平原。
“开水节,也是古时传下来的祭祀水神的清明会。为避水患,年年冬季枯水期,要执行岁修制度,用杩槎截流。修外江拦水入内江,修内江拦水入外江。为不误农时,内江岁修必须赶倒清明前完工。
“清明这天,放水春灌,搞隆重庆典,叫开水。说是庆典相沿了上千年。”
胡掌柜听周老幺这一说,有点惊讶:“吔,周兄,你晓得这闷多,不错。”
周老幺赶紧解释:“前年子,第一次跑灌县,路上吴掌柜给我摆了些;去年子,杜掌柜在路上也给我摆了一些。”
这下子,胡掌柜开始讲解:
“都江堰,结构巧妙,独步千古。由鱼嘴分水、飞沙堰泄洪道、宝瓶口引水和输水干渠组成,灌溉天府十六县万顷沃土。自古,人们视一年一度的开水典礼为盛大节日。
“清朝,由四川总督、巡抚主持大典。开水前一天,乘马车从成都府启程,先到望丛祠,参拜古蜀国治水兴农的望帝和丛帝。开水节上午,由大型鼓乐队引路,巡抚乘轿,随从抬丰盛祭品,先到伏龙观参拜,再沿玉垒山古驿道,来到李冰父子专祠二王庙,行三跪六叩礼。年年如一,巡抚宣读祀文:
“维神世德,兴利除患。作堋穿江,舟行清晏。灌溉三郡,沃野千里……”
胡掌柜讲解得文绉绉的。不知不觉,周老幺已撵进灌口东门外。胡掌柜把车子寄放在一个坐商院子头,二人疾步向江边奔。
街上停满了大小汽车、马车、板板车、人力车,人流如潮。宪兵荷枪实弹四处警戒,警察疾言厉色维持秩序。
祭祀仪式,说是由将将上任的省 邓锡侯主持。
他们来到江边挤进人群,正看倒鼓乐队走在前面,邓锡侯及要员乘彩轿逢中,抬祭品的队伍牵成一长线,上伏龙观。
古堰两岸,人群黑压压的,足有数十万。红棚内,省市军政要员、厅长、市长、局长、参仪员二三百人,长长短短排列静候;各州县的县太爷七八百人,均鹄立于红棚右侧恭候;红棚左侧满是童子军敲鼓吹号助兴。
官员参拜、念祀文、瞻仰,百姓看不倒也听不倒,看闹热的人群早就等得不耐烦了。
太阳都升多高了,人们终于听倒,砰,砰,砰!三大炮,三股白烟腾空而起,礼花四散,人们欢呼雀跃。
只见几个墩墩笃笃的堰工,穿起火炮儿,跳上挡水木筏,挥舞利斧,几火就砍断多粗的扯杩竹绳。又用火把点燃木筏上的竹笆子。同时,把竹绳栓在杩脑顶上,将竹绳另一头甩上岸,岸上二三十个大汉就使劲拉,边拉边吼号子:“安流顺轨,嗨哟——为民造福,嗨哟——不要打坏良田,嗨哟——不要冲毁桥堰,嗨哟——”
排列成行的杩槎慢慢散开,大水从缺口涌流而下。两岸的人群吼哦闹哦……
人们看倒汹涌的江水,灌进内江,也跟倒江水向前涌。有的小伙子还和水头子赛跑,不断甩石头,叫打“水头子”。跑累了,下游的小伙子自发就接倒跑,接倒甩石头……
还有不少人,专选这一天,在鱼嘴、宝瓶口行善放生。放鱼,放鸭子。下游的小伙子就跳下水去抢鸭子,叫抢“水头鸭”。说是抢倒了会走运。
开水大典完了,人们讲究采购农具、生活用品,更要打酒割肉过节。
这一天,一路的馆子都打拥堂。他们在崇宁县城酒肉饭饱后,进城都黑进了。(寻求出版)(注:《两代沧桑》的著作权注册登记号:21-2008-A-(3465)-0520 ) (待续)


楼主:舟戈  时间:2021-03-28 20:04:04


网线不通,急死人,修理工来说,是分支器(没有听好清楚,我比到去买了一个回来),这阵才上来,支持大家是首要的!!


比到:拿起坏的做样子,买的。


楼主:舟戈  时间:2021-03-28 20:04:04
作者:五老山居士 回复日期:2010-03-01 10:36:02
舟戈,谢谢你的大作。一口气黢了6帖,太巴适了。你真的很腿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你的点评,今天算是遇到爱家了——一定是川人。你又太过奖了,不敢当。

黢:看、窥、瞄、盯、瞟……

腿:港、顶级、师傅、老师、能干人、行家……如:腿师,就是大师傅、师爷;此人很腿:此人很在行,技艺出众;……


楼主:舟戈  时间:2021-03-28 20:04:04


大家早晨好!新的一天又开始支持大家了!!



楼主:舟戈  时间:2021-03-28 20:04:04


第二章 共创家业 ( 四十一 )

( 寻求出版 )

周老幺一拢屋,就把一把柳叶锄送给华老头儿,又架势摆看开水大典的经过,华老头儿像听耳边风在忙活路。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华老头儿着急地栽丝瓜、南瓜、冬瓜、豇豆儿、四季豆儿的秧秧儿。春妹子背起二娃也在帮忙,五岁的水生也把秧秧儿,一窝窝丢在窝窝头。
周老幺跑了两天百里长途,还依环抢下华姆姆担的尿桶,到河边挑水印菜秧儿。华姆姆才得空回屋煮夜饭。
多夜了,大家才慢慢儿收工。周老幺春妹子一家人的夜饭,也将就在华老头儿锅头舀。
吃完饭回屋,春妹子才笑起挖苦周老幺:“你硬是井头的癞格宝,只见了筲箕那闷大个天。这阵才看倒开水典礼,还到处长洋献宝。十多年前,我就看了。年年刘家屋头净是开起吉普车、大卡车,拉么多的人去看。我还要放生。”
“啥子献宝嘛,拿倒,这才是宝。”周老幺把在崇义镇买的有名的崇宁线,白蓝黑灰,一样五绞(指),递给春妹子,又接倒说:
“一想起周家干湾,干得好恼火嘛。看倒那闷清花亮色的水,人家胡掌柜形容的:‘浪花飞溅,涛声震耳,场面壮观。’你说,个个看了未必不欢喜?”
周老幺这一说,还把春妹子说笑了,觉得是这个道理。
春妹子问周老幺:“你晓不晓得,杩槎散开后,主祭官必须上轿,赶紧回省城。一段一路,早就站得有壮汉儿,换人不停轿,架势跑趟趟儿,是啥子道理?”
周老幺遭问来闷起了。春妹子又才说:“说的是,主祭官跑得快,水就流得快;跑慢了,这一年的水就不够用。”
“还有这个名堂嗦?”周老幺心想,难怪不得,那闷多小伙子跟倒水头子跑。但今天,龟儿邓猴子上没上轿,就不晓得了。说不定,几爷子早就带起姨太太上青城山了。

清明过后,下了两天小雨。周老幺顺便在华老头儿的桃屋,把车子打整了一番,换钢珠、调钢丝……
天将将睛,杜掌柜就来找周老幺,说他托不过人情,要帮城守东大街华华茶厅收几天茉莉花。
华华茶厅三厅四院,可容上千茶客,算成都省最大的茶馆儿,自己有茶叶作坊。年年阳春三月,要从邛州、大邑、灌县、彭县等地进茶叶,再加些龙潭寺、大面堡的茉莉花,窨制成华华茶厅的花茶,如芽茶、茅尖儿、香片儿。硬是清香可口,沁人心脾。
杜掌柜叫杜智同,兼做茶叶生意。收茉莉花算打乱戳,他同廖文长掌柜有交情,还要把忙帮好。
路车一般不拉泡泡儿货,街车又只能跑倒沙河堡,架架车摸得很。杜掌柜晓得我周老幺好说话,前年子秋天,就给他拉大面的二荆条到邛州,只要钱给够,周老幺是莫得二话的。于是,收茉莉花还是找周老幺。
为了多拉,杜掌柜请周老幺再找一个街车,专跑沙河堡到城守东大街。周老幺找的章步高。
杜智同在大面堡收花,包了好几十亩地。说是大面堡的花,朵大、瓣儿厚、层多、洁白如玉、香味纯正持久,窨制的花茶汤色澄黄明净,入口鲜爽醇厚。
花农旋采,杜掌柜旋收,周老幺同章步高接力飘,形成一条龙。
周老幺一火拉二十筐,筐筐插两牙厚竹片儿乘起,以防压烂花。背后两墩儿,每墩儿四筐;脚踏上两墩儿,每墩儿三筐;座垫上两墩儿四筐;左右各顺挂两筐。最后拿绳子捆得扎扎实实。上午两趟,下午两趟。擦黑一趟,周老幺直送华华。
周老幺送这趟,不管在乡间小路,还是入闹市,过路人都要把车子望一阵,尤其是女人家。不是因为车子装得稀奇,而是花香确实沁人。
每天,周老幺都要装一小草帽儿回屋。春妹子用白棉线穿成串串儿,挂倒罩钩儿上,挂倒水生和二娃的颈项上,撒些在床铺上,也抓些给华老头儿的女娃子。(寻求出版)(注:《两代沧桑》的著作权注册登记号:21-2008-A-(3465)-0520 ) (待续)

杜掌柜找格外的人拉,一天跑三趟。这样子,本该跑六天,周老幺和章步高三天就跑了。杜掌柜,不仅加了力钱,还约周老幺,改天跑柏合寺。

周老幺才歇了一天,又同杜智同跑柏合寺。周老幺晓得,新草帽儿上市了……
柏合寺的草帽儿有几百年历史,享誉巴蜀。周老幺拉起杜掌柜到龙泉驿卸了货,将将出乡场一阵,就看倒里路到头,净挂的是草帽儿毛根儿。
路边的树子上,屋顶、房梁、房柱、墙上都晒起是。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除在田头做活路的,一满林(到处)走起、坐起、站起的人,手上都在掐草帽儿毛根儿。
路窄又净是上坡,到柏合场上都登市了,车子根本进不去。


楼主:舟戈  时间:2021-03-28 20:04:04

( 上接第二章……四十一)

从高处望去,一片片草帽儿中,冒出一捆捆草帽儿毛根儿,有的不动,有的在飘一样。两边两岸摆满了高顶帽、小檐礼帽、童帽、印花帽、大檐帽……
杜掌柜找到当地坐商,坐商在场口的茶铺,喊了三碗茶。他们很快谈好价钱,坐商就开始摆柏合人的草帽儿风俗:
“一是老丈人送女婿的第一件礼物,就是他精心编制的草帽儿;二是只要听说,哪个去拿草帽子去了,就晓得这个人是新女婿,到老丈人屋头去了;三是说哪个,你快去拿草帽儿哦。就是说这个该接婆孃了。
“但是,小伙子,不论婚否,不要随便到有未婚女子的屋头,乱拿草帽儿,尤其是已婚小伙子,容易惹些理扯火的误会和伤害。
“不过,柏合人也喜欢送一对上等草帽儿给朋友和贵客。”
杜掌柜做草帽儿生意,自然对草帽儿的制作有兴趣,坐商又耐烦地讲解:
“制作草帽儿的麦草很细匀,先泡洗、阴干,再剥牙、编瓣,并经过硫磺熏制至光洁白净。缝成草帽儿后,再喷水,用青石磨得平整光滑发亮。高级草帽儿,还要在顶盘衬一层绸衬。
“一般草帽二十八圈,好的四五十圈,高级的一百圈左右,最高级的多达五百圈。但圈数多不等于草帽大,而是毛根儿掐得细。相传,柏合寺的草帽,清代还作为贡品进京,光绪皇帝戴的就是五百圈的。”
坐商还撩自提倒:“有个张王氏婆婆,她培植的麦草,能掐出像洋火杆杆儿那闷细的帽绳,可以编银盘草帽儿。”
周老幺倒不管坐商说得有好玄,更不问价钱,只晓得按杜掌柜说的,拿麻袋像装二荆条海椒一样,捆满一车。这次,是跑大邑。临走时,坐商高矮喊杜掌柜和周老幺,自己选一对高级草帽儿。杜掌柜选的高顶帽,周老幺选了一顶小檐礼帽,一顶童帽。

从柏合到大邑,当天歇成都。第二天拢大邑交货又进货。第三天回成都。第四天又在成都搭货,就出东路跑简州。
成都东运货物主要是:布匹、广洋百货、山货、烟叶、大麻、清油、药材等。这盘杜掌柜装的就是药材和一些广洋百货。
东出成都省,过了沙河堡(音铺)、黉门堡、大面堡,素有成都“东大门”的“简州北界”界牌牌坊,就是成渝公路的交汇处。
古道旁,山坡上,房前屋后,沟边田间,桃树葱茏,花叶同吐,白绿相间,白中透红;梨花衬桃花,杏花俏李花,争奇斗妍,傲然露芳,一派花果山的仙境。
到龙泉驿吃晌午,杜掌柜喝了一两酒,吃了一瓢儿饭;周老幺嗝儿嗝儿嗝儿扯了四两,吞了一斗碗饭。为的是翻山泉堡,山泉堡以地势险要闻名巴蜀。
东大路自古是滇黔蜀的黄金通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十四年前,周老幺为上成都求生,曾拉板车从这儿经过。那盘拉车人多,他又少年气盛,也没去论劲,翻龙泉山哪个使力多。进成都是东麓南山堡,爬上山顶有三十五华里,坡缓;出成都是西麓山泉堡,爬上山顶十五里,坡陡,翻垭口一段最为险峻。
周老幺脱下单衣,只笼一件褂褂儿,扣子都没扣,两只膀膀儿的嘎嘎起坨坨。他脱下反扫荡,只穿一条窑裤,两根腿腿儿筋暴暴的。他拿出一双新广汉夹皮草鞋蹬起防滑,头戴柏合小檐礼帽,顶起昏昏太阳,向垭口挺进。
一路上,人车来往不绝,跋涉艰难:
挑夫,里路到头都是,打的光脚板儿。凭一根扁担,杵根棒棒,挑装有清油、烧酒的篓子,挑装有鸡蛋、瓷器的皮箩,挑装有米、面、豆、盐的箩筐,挑粗白布包的棉花、棉纱……一般挑一百二三十斤,杭式的要挑一百七八十斤,说是难得走空路。
背子,要不要碰倒一个,多数还是打的光脚板儿。凭一根绳子,一根杵棍,背大家具,如连二、黄桶、大立柜、床、拌桶、风谷车……
滑竿儿,一乘接一乘,上上下下。
不管是挑夫、背子,还是轿夫,都是慢走当歇气,上坡歇气次数更多。
溜溜马,价钱为滑竿儿的一半,但危险,容易遭摔下来。不过很受上省城读书的学生娃儿和年轻人的欢迎,要不要一上一下。
龙杠,难得碰倒一拨,二人三人抬稍有些多。二人抬为对拱,三人抬叫三丁拐,四人以上抬称牛。有四牛、六牛、八牛,抬大磨盘、大石磙、青石板、石柱子……叫抬龙杠。
跋涉在东大路的劳力人,个个汗流如雨,好多肩膀上的“担肩疮”红肿流血。脚板儿裂口口,血迹斑斑,疤点儿草纸坚持走。年纪大的,都有些躬腰驼背了。但莫得众多的劳力人,东大路也无法将商品货物流通起来。
周老幺肩挎纤带,爬到半山腰。突然,迎面下来一群人,吼起号子,抬起碾坊的碾磙一步一步地在下山。少说有二十人,前有专人搭桥、铲路,后有专人担衣、担水、担伙食。一幅典型的抬龙杠的场景。(待续)(寻求出版)(注:《两代沧桑》的著作权注册登记号:21-2008-A-(3465)-0520 ) (待续)


楼主:舟戈  时间:2021-03-28 20:04:04

吃完饭回屋,春妹子才笑起挖苦周老幺:“你硬是井头的癞格宝,只见了筲箕那闷大个天。这阵才看倒开水典礼,还到处长洋献宝。十多年前,我就看了。年年刘家屋头净是开起吉普车、大卡车,拉么多的人去看。我还要放生。”
“啥子献宝嘛,拿倒,这才是宝。”周老幺把在崇义镇买的有名的崇宁线,白蓝黑灰,一样五绞(指),递给春妹子,又接倒说:
“一想起周家干湾,干得好恼火嘛。看倒那闷清花亮色的水,人家胡掌柜形容的:‘浪花飞溅,涛声震耳,场面壮观。’你说,个个看了未必不欢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献宝:一副傻样,四川话也说献瓜像,傻就是瓜,瓜也是宝,傻得好笑,也叫瓜得有盐有味;献宝,就更傻得有盐有味了。


楼主:舟戈  时间:2021-03-28 20:04:04

周老幺遭问来闷起了。春妹子又才说:“说的是,主祭官跑得快,水就流得快;跑慢了,这一年的水就不够用。”
“还有这个名堂嗦?”周老幺心想,难怪不得,那闷多小伙子跟倒水头子跑。但今天,龟儿邓猴子上没上轿,就不晓得了。说不定,几爷子早就带起姨太太上青城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邓猴子:将将上任的省 邓锡侯,邓猴子是他的外号,也叫歪号。



楼主:舟戈  时间:2021-03-28 20:04:04
杜掌柜叫杜智同,兼做茶叶生意。收茉莉花算打乱戳,他同廖文长掌柜有交情,还要把忙帮好。
路车一般不拉泡泡儿货,街车又只能跑倒沙河堡,架架车摸得很。杜掌柜晓得我周老幺好说话,前年子秋天,就给他拉大面的二荆条到邛州,只要钱给够,周老幺是莫得二话的。于是,收茉莉花还是找周老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泡泡儿货:就是,体积大重量轻的货,如:棉花、茉莉花……

摸得很:慢得很、拖沓……


楼主:舟戈  时间:2021-03-28 20:04:04

挑夫,里路到头都是,打的光脚板儿。凭一根扁担,杵根棒棒,挑装有清油、烧酒的篓子,挑装有鸡蛋、瓷器的皮箩,挑装有米、面、豆、盐的箩筐,挑粗白布包的棉花、棉纱……一般挑一百二三十斤,杭式的要挑一百七八十斤,说是难得走空路。
背子,要不要碰倒一个,多数还是打的光脚板儿。凭一根绳子,一根杵棍,背大家具,如连二、黄桶、大立柜、床、拌桶、风谷车……
滑竿儿,一乘接一乘,上上下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二:平柜,上面两个抽屉,下面两扇门,门内分上下层。


楼主:舟戈  时间:2021-03-28 20:04:04

东大路自古是滇黔蜀的黄金通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十四年前,周老幺为上成都求生,曾拉板车从这儿经过。那盘拉车人多,他又少年气盛,也没去论劲,翻龙泉山哪个使力多。进成都是东麓南山堡,爬上山顶有三十五华里,坡缓;出成都是西麓山泉堡,爬上山顶十五里,坡陡,翻垭口一段最为险峻。
周老幺脱下单衣,只笼一件褂褂儿,扣子都没扣,两只膀膀儿的嘎嘎起坨坨。他脱下反扫荡,只穿一条窑裤,两根腿腿儿筋暴暴的。他拿出一双新广汉夹皮草鞋蹬起防滑,头戴柏合小檐礼帽,顶起昏昏太阳,向垭口挺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嘎嘎起坨坨:嘎嘎,就是肉;起坨坨,就是起块块,连起来就是肌肉一块块的,有丝丝,很健美。
反扫荡:一种老式裤子,腰宽腿大,腰以上为白棉布,折拢拴带翻下腰,有一二三的分解动作,最后翻的动作的翻,谐音反,裤脚宽大穿起走路扫一扫的,于是就有了一个反扫荡的名称。这种裤子,早先的北方居多。
窑裤:源于窑子里穿的裤子,其实就是短裤,六七十年代川人如此叫法的都多。有人挖苦川人在北京买短裤,因不会普通话,就对服务员说:“把你的窑裤拿来看一下。”服务员很不耐烦的说:“我们不卖腰鼓……”

楼主:舟戈  时间:2021-03-28 20:04:04
吃完饭回屋,春妹子才笑起挖苦周老幺:“你硬是井头的癞格宝,只见了筲箕那闷大个天。这阵才看倒开水典礼,还到处长洋献宝。十多年前,我就看了。年年刘家屋头净是开起吉普车、大卡车,拉么多的人去看。我还要放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癞格宝:蛤蟆、癞蛤蟆。


楼主:舟戈  时间:2021-03-28 20:04:04

( 上接第二章……四十一 )

从柏合到大邑,当天歇成都。第二天拢大邑交货又进货。第三天回成都。第四天又在成都搭货,就出东路跑简州。
成都东运货物主要是:布匹、广洋百货、山货、烟叶、大麻、清油、药材等。这盘杜掌柜装的就是药材和一些广洋百货。
东出成都省,过了沙河堡(音铺)、黉门堡、大面堡,素有成都“东大门”的“简州北界”界牌牌坊,就是成渝公路的交汇处。
古道旁,山坡上,房前屋后,沟边田间,桃树葱茏,花叶同吐,白绿相间,白中透红;梨花衬桃花,杏花俏李花,争奇斗妍,傲然露芳,一派花果山的仙境。
到龙泉驿吃晌午,杜掌柜喝了一两酒,吃了一瓢儿饭;周老幺嗝儿嗝儿嗝儿扯了四两,吞了一斗碗饭。为的是翻山泉堡,山泉堡以地势险要闻名巴蜀。
东大路自古是滇黔蜀的黄金通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十四年前,周老幺为上成都求生,曾拉板车从这儿经过。那盘拉车人多,他又少年气盛,也没去论劲,翻龙泉山哪个使力多。进成都是东麓南山堡,爬上山顶有三十五华里,坡缓;出成都是西麓山泉堡,爬上山顶十五里,坡陡,翻垭口一段最为险峻。
周老幺脱下单衣,只笼一件褂褂儿,扣子都没扣,两只膀膀儿的嘎嘎起坨坨。他脱下反扫荡,只穿一条窑裤,两根腿腿儿筋暴暴的。他拿出一双新广汉夹皮草鞋蹬起防滑,头戴柏合小檐礼帽,顶起昏昏太阳,向垭口挺进。
一路上,人车来往不绝,跋涉艰难:
挑夫,里路到头都是,打的光脚板儿。凭一根扁担,杵根棒棒,挑装有清油、烧酒的篓子,挑装有鸡蛋、瓷器的皮箩,挑装有米、面、豆、盐的箩筐,挑粗白布包的棉花、棉纱……一般挑一百二三十斤,杭式的要挑一百七八十斤,说是难得走空路。
背子,要不要碰倒一个,多数还是打的光脚板儿。凭一根绳子,一根杵棍,背大家具,如连二、黄桶、大立柜、床、拌桶、风谷车……
滑竿儿,一乘接一乘,上上下下。
不管是挑夫、背子,还是轿夫,都是慢走当歇气,上坡歇气次数更多。
溜溜马,价钱为滑竿儿的一半,但危险,容易遭摔下来。不过很受上省城读书的学生娃儿和年轻人的欢迎,要不要一上一下。
龙杠,难得碰倒一拨,二人三人抬稍有些多。二人抬为对拱,三人抬叫三丁拐,四人以上抬称牛。有四牛、六牛、八牛,抬大磨盘、大石磙、青石板、石柱子……叫抬龙杠。
跋涉在东大路的劳力人,个个汗流如雨,好多肩膀上的“担肩疮”红肿流血。脚板儿裂口口,血迹斑斑,疤点儿草纸坚持走。年纪大的,都有些躬腰驼背了。但莫得众多的劳力人,东大路也无法将商品货物流通起来。
周老幺肩挎纤带,爬到半山腰。突然,迎面下来一群人,吼起号子,抬起碾坊的碾磙一步一步地在下山。少说有二十人,前有专人搭桥、铲路,后有专人担衣、担水、担伙食。一幅典型的抬龙杠的场景。(待续)(寻求出版)(注:《两代沧桑》的著作权注册登记号:21-2008-A-(3465)-0520 ) (待续)


楼主:舟戈  时间:2021-03-28 20:04:04


第二章 共创家业 ( 四十二 )

(寻求出版)

杜智同正二麻二麻于“花影不离身,鸟声在耳畔”的瞌睡中。只听周老幺大吼一声:“杜掌柜,来了!”
杜掌柜赶忙跳下车来,边走边揉鼻子。周老幺把车子,拉倒一家幺店子的空地上让路。
幺店子半里一里一个,茅草偏偏儿、竹棚棚、露天不等。摆一个锅魁灶,一个凉粉儿摊,或一口下面的锅。也卖花生、胡豆儿、豆腐干儿、油糕、烧酒。还装一缸青花亮色的井水,任人饮用。摆的几根条石,随便行人歇气,还热情回答远道人对路程、地名的询问。
不是让龙杠,杜掌柜可能还不得下车。他翻过两次龙泉山,都是坐的长途客车。他默倒周老幺,要一路爬一路歇气。自然就在车上,打一阵瞌睡。
先前的路一直是二丈多宽,这阵窄成了一丈多宽。不管宽窄,路中间都铺得有石板。路陡,两边还铺矮而步宽的梯坎,便于挑夫、背子、行人上下不会滑倒。周老幺的气带车,比一路看倒的胶带车滑刷得多。
这段窄路,一边靠高岩,一边悬深沟,还九弯十八拐。要是有雅兴,可以驻步西望省城,云海起伏,浩瀚无边,蔚为壮观。
路上,卖早水蜜桃的吆喝不歇气。杜掌柜要尝新也买了些。白里透红,块大皮薄,汁多味甜。二人喝了井水又吃桃子。
周老幺拉车。杜掌柜打甩手,都爬得哼气。
上山的挑夫也在数梯梯当歇气。
上坡的滑竿儿反复在吼,前报:抬头望,后应:搂起上;陡上加陡,挺起慢走;腰杆硬起,过了清明是谷雨。
周老幺也在往上挣,纤带绷得直伸,坨子不停揩汗。他想起板车掌柜当年说的那句民间俗话:走遍天下路,难过山泉堡(音铺)。
遇下缓坡杜掌柜上车,逢陡坡杜掌柜下车。尽管拉四百多斤货,周老幺的车子还是把好多挑夫、滑竿儿、路车甩在后头。
翻垭口,被称为过鬼门关。路陡,弯弯多,稍不留神,就可能栽下几十米深的沟中,车毁人亡。哪个也无法计算,垭口葬送了好多东去西来的劳力人。
周老幺凭五年的人力车生涯,跑了十多万里路的经验。稳踏稳踩,步坚足实。上坡躬腰驼背之字前行,下坡昂首撬杠刹车缓步。
他紧倒伸坨子揩汗,咬紧牙关一鼓作气,近半里路的垭口终于翻过了。
周老幺在一节稍宽的路边等杜掌柜,架势拿掸在车杠上的长帕子,在洗汗水澡——抹身上的汗水。
隔行如隔山。拉人力车走平路。看不出啥子名堂,过鬼门关方显车技高超。
下坡,周老幺全靠臂力和脚劲,撬手杠刹倒刹倒,稳稳当当,游游缓缓。
大概下山走了十多里,马帮队伍又朝山上走来。足有骡马三十多匹,马夫前后左右数人。头马戴红缨,挂响铃,身躯高大,踏步坚实,十分威武。后面骡马鱼贯而行,蹄声交错,队容整齐。估计驮得有几千斤货。一群鬼蛋子(废)细娃儿尾随不舍。
跑了一天东大路,见得最少的是邮差。邮差的担子比挑夫的挑子轻得多,只跑这乡到那镇十多华里路,于是跑得快。一路,过了十来个乡镇,见了四五个邮差。说是哪个抢了邮差要判死罪。
汽车也见得少,要走多久才碰得上一挂。每次汽车上来下去,都开得不快,行人,车,畜都要让倒边边。有时,也有人在掀汽车。

进石盘堡已擦黑,各家栈房幺师的吆喝不绝于耳:
歇啰,歇!天黑归屋,鸦雀落窝。歇得啰。
歇啰,歇啰,歇!茶水方便,饭菜热烙。歇啰,歇!
住进栈房,周老幺又把车子检查一遍,两根手杠后半节,一直到车杠底下,上下夹绑的厚楠竹片片完好无损,万一在山顶断了,那才不得了哦。这是周老幺拉路车不久就绑上了的。
石盘堡长宽不足里,店铺就有一百多家。饭馆一家挨一家,茶馆一个接一个。货店、栈房、马号到处都是,算东大路的一大驿站。马灯、油灯、灶火,还有商贩的电棒,把小镇照得通明。面馆、饭馆、酒店上客正旺。茶馆的围鼓、评书,直闹到二更。
栈房吃夜饭,杜智同给我周老幺另外打酒,格外炒菜,自己没有多余吞饮食。
他们早早端瓦盆,到灶房瓮子上舀热水,把一身冲洗了,又早早上床。
周老幺把春妹子给他泡的药酒,拿出来扯了一口,又倒了些在手上,架式揉手杆,使劲搓脚杆。杜掌柜也倒了一些,莽起揉自己的一双腿肚子。
清早,镇上几个庙子一烧早香,庙钟就敲响,小镇客栈的开门声,行人的上路声,挑夫轿夫的揽客声,马帮驮牛的钤声蹄声,卖早点的叫卖声,以及晨鸦噪鸣声,把小镇闹翻了。
幺师把石盘一带的童谣,也唱来报站名:
九曲弯弯赤水河,石盘南山杨柳坡;山泉龙泉过界牌,大面黉门望沙河。
就这样子,人畜队伍又开始在东大路,川流不息地涌现。
杜掌柜说他半夜跑了两趟茅房,不晓得啥原因。周老幺谙倒说:“你是不是喝了井水,又吃桃子才肚子痛(杜智同)的哦?”
“啧,我的名字也没有取对。周哥子,你也啖了一式胡子,咋个没有遭呢?”杜掌柜苦笑后又问。
“我的肚子,除了痨药啖不得,啥子都啖得。”周老幺也笑起回答。
跑东路,乡情最浓,道路最险。但石盘到简州路好走……
第三天,晌午又在龙泉驿吃,下午就进城。杜智同给的脚力钱给得汪几(够)。
回到屋头,周老幺把两盒内江蜜饯递给春妹子,就摆翻龙泉山的惊险。
春妹子这次没有说他显洋盘,而是笑起说:“周友敬,你还硬是有劲。那年子回遂宁,那龟儿路车,拉倒界牌就气哼八喘了,我只有上滑竿儿。老实话,翻了大垭口,滑竿儿都歇无数八次,才翻得过。”
周老幺更显得意地说:“杜智同心厚,货装了四百多斤,还加他一个人。路上,咋不喊肚子痛嘛。如果我只拉一个人,翻山硬是松活得很。”(寻求出版)(注:《两代沧桑》的著作权注册登记号:21-2008-A-(3465)-0520 ) (待续)


楼主:舟戈

字数:991208

帖子分类:舞文弄墨

发表时间:2009-01-31 00:21:00

更新时间:2021-03-28 20:04:04

评论数:4055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