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国际观察 >  唐岛渔夫——打乱顺序重读欧洲历史(历史其实就是一门工具)

唐岛渔夫——打乱顺序重读欧洲历史(历史其实就是一门工具)

楼主:唐岛渔夫  时间:2021-05-26 12:31:36
七丘之城

埃涅阿斯去世之后,他的儿子阿斯卡尼乌斯(Ascanius,也叫Julus))继承了拉丁人之王的位子。阿斯卡尼乌斯想带领拉丁人做一番大事业,于是他对用母亲拉维尼亚的名字命名的那座城市拉维尼,感到并不是十分满意。因为这个城市的规模比较小,而向周边扩张的余地也不是特别大。于是,新王就把自己的老妈安排在了拉维尼,而自己则在拉丁姆附近的阿尔巴山区,建立了一座新城。
新城的名字叫做阿尔巴龙伽(Alba Longa)。
围绕阿尔巴龙伽,新的拉丁人的政治中心开始成形。
阿斯卡尼乌斯,就是阿尔巴龙伽政权的第一代王。
从阿斯卡尼乌斯开始,他的子孙后代将王位代代相传。就这样,经过了大约四百年沧海桑田,历经十三代王,来到了公元前八世纪。这个时候,阿尔巴龙伽的王位传到了第十四代王,努米特(Numitor)手中。
努米特的王位没有坐多久,宫廷政变爆发。努米特被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阿穆略(Amulius)赶下了台。努米特本人虽然保全了性命,但已经变成了一介平民。努米特的儿子被阿穆略杀掉,只留下了一个女儿。
留下的这个女儿,叫做西尔维亚(Rhea Silvia)。她之所以虎口余生,保住了一条性命,是有非常苛刻的条件的。那就是西尔维亚必须去做“维斯塔贞女” ( Vestales Virgins )。维斯塔女神,对应希腊神话中的灶神赫斯提亚。而所谓的“维斯塔贞女”,实际上是就是要西尔维亚去做侍奉维斯塔女神的女祭司。而这个女祭司的一般要求是,三十年内必须严守贞洁。换句话讲,只要是西尔维亚做了“维斯塔贞女”,她就基本上丧失了生育的权利。而只要西尔维亚不生孩子,那么被赶下台的老王努米特这一支,也就算是断后了。
西尔维亚听从叔叔阿穆略的安排,去做了“维斯塔贞女”。然而大侄女却并没有按照叔叔的剧本铺陈情节。在西尔维亚没做“维斯塔贞女”之前,倒还算是恪守妇道,反而是做了贞女之后,很快就身怀六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争气的大侄女一生就是一对双胞胎,还都是男丁。两个孩子来历不明,西尔维亚倒是不慌不忙,振振有词——战神玛尔斯(Mars,对应希腊神话中的战神阿瑞斯)爱上了我,这两个男孩是纯种战神后裔。故事编的有鼻子有眼,显然大侄女是有备而来。
要说这西尔维亚这番话,不管真的假的,应该都是受到了高人指点。
阿尔巴龙伽这一枝的王族,要往上数可都是埃涅阿斯的后人,再往上数也就是埃涅阿斯他妈,爱神维纳斯的后人。爱神维纳斯在神界的正牌隔壁老王,就是战神玛尔斯,那都是光明正大,挂牌营业的。所以阿尔巴龙伽家族,乃至拉丁姆地区的普通老百姓,除了崇拜爱神维纳斯,也崇拜战神玛尔斯。老祖奶奶维纳斯跟战神不清不楚,那么换成大侄女西尔维亚,也跟战神欲说还休,这不叫羞耻,这叫传承。
而且经大侄女这么一编排,叔叔阿穆略恨的牙根痒痒,也不好直接下手了。毕竟这是号称战神的两个孩子,如果当面锣对面鼓地干掉这俩孩子,社会舆论也不好交待。阿穆略没有办法,只能幽禁了西尔维亚,并交代自己的仆人,把这俩孩子悄悄地扔进台伯河(Tiber River)淹死。
阿穆略千算万算,还是少算了一个节口。
既然拉丁姆的老百姓都信战神玛尔斯,那么阿穆略不敢杀这俩孩子,仆人们难道就敢杀?不怕万一被战神报复?
仆人们果然就耍了个心眼,把两个襁褓婴儿送到了台伯河。却没有丢进水里,而是把装着两个婴儿的摇篮放在了台伯河岸边,一颗无花果树树下。这个河岸的具体位置,就在今天意大利的帕拉蒂尼山(Palatine Hill)山脚下。
两个婴儿,就这样被丢到了荒郊野外。
然而,两个婴儿却没有死。
这事并不奇怪,因为当年特洛伊家族的男婴帕里斯,被弃之荒野五天五夜也同样没死。不过这一次,比没死这个事更加离奇的是,一头母狼保护了两个婴儿,并且用狼奶哺育了他们。
这个千年难遇的奇景,恰好被路过的牧人浮斯图卢斯( Faustulus)看到。要说这古代欧洲的牧人们,个个有文化且觉悟高。当年收养帕里斯的牧人是,今天捡到两个狼孩的牧人又是。牧人把两个婴儿带回家,并抚养成人。
两个孩子的名字,也是牧人给起的。
一个叫罗慕路斯(Romulus),一个叫勒莫斯(Remus)。
顺便插一句,当时的台伯河虽然没有吞没两个幼小的婴儿,但台伯河的河神泰伯里努斯(Tiberinus),却趁火劫了个色。他搭救了落难的大侄女西尔维亚,并且把西尔维亚娶回了家。不同于西尔维亚对外宣称的跟战神玛尔斯有染,河神和西尔维亚的这一段,则是明媒正娶。而我们也知道,河神泰伯里努斯的家世也是不低,他是提坦神欧申纳斯夫妇的孩子们之一。就这样,西尔维亚因祸得福,做了正牌的河神夫人,得以善终。
在牧人的精心培养下,罗慕路斯兄弟茁壮成长,从弱不禁风的幼苗最终长成了可以独当一面的参天大树。
两兄弟后来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寻根溯源,认祖归宗,找到了自己的外祖父努米特。万幸的是老国王努米特身子骨还算壮实,于是努米特就带着两个外孙子,召集旧部,杀回了阿尔巴龙伽。
伪王阿穆略后来被废除,之后被两兄弟杀掉。
外祖父努米特再登王位,重新执掌朝纲。
努米特为了表彰两位宝贝外孙的拥立之功,大笔一挥,把台伯河河畔的七座山丘,划拨给了兄弟二人另建新城,协助外公夯实王朝基业。
如果说故事发展到这里,也算是个大团员的结局。但是埃涅阿斯家族跟当年的特洛伊家族没有什么区别,就是天生爱折腾。
双胞胎的兄弟两个,也算是心有灵犀,一下就想到了他们当年被阿穆略遗弃以及被母狼喂养的地方。然而,关于具体在哪个地点建城的问题上,兄弟两个却发生了严重的争执。
争执期间,罗慕路斯失手,杀了自己的亲兄弟勒莫斯。
后世的很多学者,不断试图为这场兄弟内讧还原当时的场景,希望能够找到一种能够合理解释兄弟相残的缘由。然而,无论这一则传说是否真的存在,孰是孰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罗慕路斯被认为是最终的胜出者,并且按照他的本意,新城被选址在了帕拉蒂尼山。新城就以罗慕路斯的名字来命名,被叫做——罗马(Rome)。以帕拉蒂尼山为中心,辐射到周围的所有七座山丘,那么这个广义的城市,也被叫做“七丘之城”(The seven hills of Rome)。
楼主:唐岛渔夫  时间:2021-05-26 12:31:36


浮斯图卢斯发现狼孩

Faustulus (to the right of picture) discovers Romulus and Remus with the she-wolf and woodpecker.

——Painting by Peter Paul Rubens, c. 1616 (Capitoline Museums)
楼主:唐岛渔夫  时间:2021-05-26 12:31:36
抢亲之战

搞死了自己孪生弟弟的罗慕路斯,终于如愿以偿,建城罗马。
正式挂牌营业的罗马城,在拉丁姆地区从一开始就有非常强的号召力。这样的卓越表现,并非因为罗慕路斯这个人天赋异禀。而是有了老国王努米特的支持,外孙罗慕路斯,等于有了一个来自于阿尔巴龙伽王室嫡系后裔的官方注册正统。
身在罗马城,从帕拉蒂尼山极目四望,当时的亚平宁半岛中部大概有三股势力。
第一大势力,就是拉丁姆地区的拉丁人。
拉丁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王朝政治中心,不过拉丁姆地区却因为阿尔巴龙伽的一系列前尘旧事,有了三个比较强的城邦——拉维尼,阿尔巴龙伽,罗马。
第二大势力,是前文出现的伊特鲁里亚人。
第三大势力,是萨宾人(Sabines)。
要想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形势种生存下来,罗慕路斯必须明白的一件事情,就是整军备战,枕戈待旦。而建成初期的罗马,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口。
那么顺理成章地,罗马开始不断吸纳年轻人口进入罗马城。不管是奴隶还是自由民,不管是拉丁、萨宾、还是伊特鲁里亚人,来到罗马的都是罗马人。愿意当兵吃官饭的,就成了士兵;不愿意的,就成了平民。总之都是罗马公民。只要成了合法的罗马公民,那么就享有公平议事,选举提名,当兵入伍的合法权利。
那么在罗马公民中,选出来一百个,成立“罗马元老院”( Roman senate)。而这些被选出来的人,则被单独地称之为“长老”(padres,或者城市之父,the city fathers)。元老院就是最高国家咨询机构,后来的权力又慢慢扩大,逐渐掌握了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权力。而这一百个人的荣誉称号,则代代相传,他们的后代也就成了“贵族”(patrician)。
这样的政策,在那个年代还是具有相当的吸引力的。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罗马城就聚集了大量的年轻男性。这些人的加入,也就带来了充足的兵源以及劳动力。
不过也有坏处。
年轻男人们聚集的罗马城,雄性的荷尔蒙爆棚。这帮子人在不参加劳动或者打仗的时候,就成了一群寻衅滋事的火药桶。
罗慕路斯必须为这群男人们找到女人,这事迫在眉睫。
最开始的罗慕路斯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是利用国家机器,调动国家媒体部门,为讨老婆事业进行广告宣传工作。只可惜,周边的部落并不买账,愿意让自己的家中女性投奔这个新兴城市的家庭,寥寥无几。
那么既然按套路出牌忽悠不了别人,就只能是想想野路子了。
罗慕路斯决定,明人不做暗事,率领兄弟们抢女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动手,也妻妾成群。
借着一次盛大的献祭活动,罗马人向周边萨宾部落广发邀请函,希望能够借这次献祭,组织一些比较大的游乐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不过很显然,从古到今,最爱逛街,最爱凑热闹的群体,就是女人,尤其是少女。
活动举办的非常成功,然而在罗慕路斯的组织之下,罗马人摔杯为号,实施了野蛮的抢女人行动。有备而来的罗马人,打跑了萨宾人的男人,留下了萨宾人的青春少女。事后清点人数,几百萨宾少女被成功俘获。
女人们被掳走,萨宾男人们不干了。
罗马人与萨宾人的战斗正式开始。
萨宾人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女人们,结果在战斗中也没有好好地教罗马人做人。大量初尝爱情禁果的罗马小伙子们,为了保卫自己刚刚开始的幸福生活,而加入战斗序列,勇猛顽强地抵抗萨宾人。
战斗赢不了没关系,就怕拖时间。
时间一拖就是一年多,萨宾人被抢走的大姑娘,转年就变成了小媳妇,绝大部分小媳妇,都为罗马男人们生了娃。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这仗就没法打了。对于被掳走的萨宾女人来讲,一边是自己的不那么合法的丈夫,即便不是合法丈夫也是孩子他亲爸;而一边则是为迎回自己而在战场上拼命的父亲,兄弟。孩子没生的时候,当然要支持父兄。但一旦有了孩子,那么就成了手心手背都是肉了。
如果罗马城破,就意味着自己的娃将失去爸爸;
如果罗马大胜,或许就意味着自己将失去爸爸,哥哥。
最终罗马人和萨宾人握手言和。
从此,罗马人和萨宾部落合并,罗马的总人口增加了一倍。而罗马之王罗慕路斯,则与萨宾之王泰特斯·塔蒂乌斯(Titus Tatius)共治天下。
当然萨宾人也没有吃亏。
一百个萨宾贵族被选出来,同之前的一百个贵族一起,成立了新元老院。
共和行政的罗马王朝,并没有持续太久,后来在一次内部纷争中,塔蒂乌斯被刺杀,罗慕路斯于是成了罗马人与萨宾人的共主。
又过了一段时间,阿尔巴龙伽的老王努米特去世,罗慕路斯作为唯一继承人,联合了阿尔巴龙伽。不过即便如此,罗慕路斯却并没有去到阿尔巴龙伽就任,而是由阿尔巴的本地人轮流出任国王。至此,新城邦罗马的势力发展到极盛。
公元前715年,在执政三十七年之后,罗慕路斯在一场风暴之后消失。
谁也说不清楚,罗慕路斯去了哪里。
惊愕与悲痛之余的罗马人,后来尊罗慕路斯为罗马人的吉祥之神——奎里努斯(Quirinus)。
或许在传说中,罗慕路斯消失的真正意义,跟中国的黄帝乘龙飞天,有若干异曲同工之妙。也只有这样的突然离去,才能够衬托一代传奇的神秘与至高无上。
罗慕路斯已然离去,不过在他身后,那个属于罗马的传奇,依然在继续。
楼主:唐岛渔夫  时间:2021-05-26 12:31:36


哄抢萨宾女人

L'Enlèvement des Sabines "The Abduction of the Sabines", Nicolas Poussin (1638)
楼主:唐岛渔夫  时间:2021-05-26 12:31:36
百人团

国王凭空消失,而且是罗马人的首任国王。
那么谁来接班呢?这是个问题。
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接班问题,还涉及到国家体制的走向问题。
我们前文提到了元老院这个组织,元老院确实权力很大,但元老院还不能决定新任国王的产生。决定国王最终人选的组织,叫做“库里亚大会”(Comitia Curiata)。一般对于国王的产生来讲,元老院可以提名,但最终确认人选,必须由库里亚大会来拍板。当时拍板的方式也很接地气,可是是举手表决,也可以是大声叫喊,哪一个候选人支持团队的嗓门大,就定哪个候选人做国王。所谓的“有理也在声高”,是那个时代的特色之一。
库里亚大会,实际上就是普通群众参与的民众大会。确切一点讲,是由罗马公民中的成年男子组成的民众大会。
跟当时亚平宁半岛的人口组成相匹配,罗马人的库里亚大会也由三类人组成——拉丁人、萨宾人和伊特鲁里亚人。当时的全部罗马人,分成三个部落,三个部落就分别对应着拉丁人、萨宾人和伊特鲁里亚人。三个部落的名字后来固定为,ramnes部落,tities部落,luceres部落,前两个的部落名字,很显然分别是以拉丁人的领袖罗慕路斯和萨宾人的领袖塔蒂乌斯的名字来命名的。而第三个部落,传说也对应着伊特鲁里亚人的一位领袖。三个部落,每个部落下面,都有十个库里亚,而每个库里亚,下面则又有十个氏族。
至此,罗马人的日常政权组织形式已经跃然纸上了。
最高处是国王(Rex),此外就是居于中间的元老院,再就是库里亚大会。
而事实上,在传说中,这种政权组织形式并不是罗马人首创,他诞生在荷马史诗(英雄时代)时期,也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迈锡尼,特洛伊文明时期。而这种政权组织形式的官方名称,叫做“军事民主制”(military democracy)。
就军事民主制而言,他的常规组织架构包括:军事首领(Military leader)、长老议事会(Council of elders)、民众会(People's meeting )。军事首领是名义上的最高首脑,但不能够世袭;长老议事会,被赋予了所有军国大事的先议权;而原则上的最高权力机构,就是民众会。那么这种军事民主制对应到罗马早期,也就是国王,元老院,库里亚大会。
最终,按照早期军事民主制的朴素政权组织形式。在罗慕路斯突然升天之后,罗马人选出了第二任国家元首,来自于萨宾人的努马(Numa Pompilius)。
在努马之后,来自拉丁人的托里斯(Tullus Hostilius)成为第三代国王,而来自萨宾人的安库斯(Ancus Marcius)成为第四代国王。就这样,拉丁人与萨宾人,梅花间竹般地,将国王这个称号在各自的族属中轮转了两次。
例外发生在第五代国王的人选上,这个人不是拉丁人,也不是萨宾人,甚至他根本就不是本地人。他是移居到亚平宁半岛的希腊人的后代——塔克文(Lucius Tarquinius Priscus)。
塔克文的父系是希腊人,母系则是本地的伊特鲁里亚人,因此,塔克文也被认为是拉丁人和萨宾人轮流执政之后的第三势力的崛起。实际上,从塔克文开始,之后的国王权位就一直掌握在伊特鲁里亚人手中,再没有旁落。
塔克文的上台,并非意味着拉丁人,萨宾人与伊特鲁里亚人之间的政治对立越来越尖锐了。恰恰相反,经过一百多年的国家发展,三者之间慢慢地互相融合,互相吸纳,不同部落人种之间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了。那么塔克文的上台,则是这种自然发展的一种极致表现形式。
而到了塔克文之后,他的接班人,第六任国王塞尔维乌斯(Servius Tullius)干脆顺应形势,把原来以出身血缘为基准的三个部落的划分方式,改成了以地域划分的新模式。把原来的三部落,转变成了四个城区部落——分别是Suburana, Esquilana, Collina以及Palatina。这个转变,也就意味着罗马的军事民主制进入了新的阶段,之前略显原始的氏族社会,进入了罗马为中心的城邦时代。
不仅如此,在之前的罗马公民划分中,贵族和平民构成了公民身份的两个最基本的划分方式。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的逐渐繁荣,公民与公民之间的身份差别,非常极端地体现在了公民对于财产占有的不同中来。
贵族和平民之间的财产此消彼长,也只是在罗马公民层面上来考虑问题的。在公民的范围之外,如果我们再算上“客民”,那么情况就更加复杂了。客民是相对于公民来讲的,客民(proletarius)不具备完全的公民权利,但客民也是自由民。就最初的罗马城邦规模而言,罗马只不过是整个亚平宁半岛地区的小城,用蕞尔小邦这个成语来形容罗马是比较贴切的。那么当时整个广大的亚平宁半岛地区,生活着大量的伊特鲁里亚人,那么这些人如果慕名来投奔罗马,最开始也就只能是客民。客民虽然政治地位不高,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帮人就没钱。有钱的客民在罗马城中,就会活得比较舒服。有钱的客民们,在罗马城吃喝嫖赌抽的事样样都沾,却并不参与赋税徭役,参政议政,当兵打仗。因为这些事,是属于公民范畴内的事情。那么这种情况,也就必然引起罗马公民的不满。
所有这一切,都是留给第六任国王塞尔维乌斯的一个新课题。
于是,塞尔维乌斯在任期间,他对所有罗马自由民进行了一次财产摸底普查活动。在这次活动之后,他将所有的自由民,按照财产拥有数量,重新划分成了五个等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财产拥有量是与他们能够提供的作战配置单元相匹配的。这个基本的作战配置单元,叫做森都里亚( centuriae,英文century的词根),也就是“百人团”,由一百个士兵组成。
对于富人来讲,他们提供的森都里亚,必须是重装步兵,也就是带盔甲防护的。其实对于前三个等级来讲,重装步兵只是起步价。
第一等级的森都里亚重装步兵,必须是全副武装的。拥有头盔,胸甲,腿甲,长矛,圆盾,剑;第二等级的重装步兵,则就省掉了胸甲;而第三个等级的重装步兵,则就进一步省掉了腿甲。
考虑到经济条件的不同,后边两个等级的士兵都是轻步兵。
第四等级只有长矛和标枪,第五等级则只有石块和投石器。
当然,后来在第一等级之前,还出现了骑士百人团,顾名思义,这部分就是富人阶层中的贵族。这部分人就不仅仅的重装步兵的问题了,而是重装骑兵。而在所有的五个等级后边,还有个无产阶级,这部分人基本上啥也提供不了,军事上只能是参与一些比较低级的协助功能。
关于与财产等级强相关的森都里亚,这里只是介绍了军事功能。
实际上森都里亚是和政治强相关的。
第六任国王塞尔维乌斯规定,每个森都里亚就有一个投票权,那么所有森都里亚组合在一起,也就形成了一个新的人民民众会——森都里亚大会( comitia centuriata)。
按照我们之前所提到的财产等级划分,贵族们拥有18个骑士百人团,也就是18个森都里亚;而第一等级拥有40个青年百人团和40个老年百人团,也就是总共80个森都里亚;第二等级,第三等级,第四等级情况差不多,各自拥有20个森都里亚,和第一等级一样,青年百人团老年百人团也都是五五分;第五等级稍有增加,共有30个森都里亚,15个青年团,15个老年团。无产阶级,也有五个或者六个百人团。
这样算下来的话,
森都里亚大会,总共193个或者194个投票席位,而其中单单是富人或者富人阶层以上,就占据了98个席位。那么在实际的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期间,投票的顺序也是从第一等级开始,到第五等级结束。那么占据了98个席位的富人们,如果意见一致的话,后边的投票也就成了走过场。因为不用到穷人们投票,前面富人们的票数,就已经在森都里亚大会中过了半数。
这套森都里亚大会体制,把全国人民的财产进行了普查并登记,同时把提供的军事义务同享有的政治权利相挂钩,十分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也十分科学。到后来完全取代了库里亚大会,成为了早期罗马政治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不过,让我们颇为感到诧异的是,罗马富人的数量居然能够占据到公民的多数。如果从常理分析的话,这样的“富人”,其实已经远远算不上富人了。只能说是中产阶级,这样则比较贴切一些。
换言之,罗马城邦体制确立之后,森都里亚大会就成了政治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那个环节,而其中的中流砥柱,是中产阶级和贵族阶层。而若干年以后,就在森都里亚大会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由全体罗马公民参与的新的公民大会组成形式——特里布斯会议(Comitia Tributa)。
应该来讲,第六任国王塞尔维乌斯是一位相当成功的军事民主制度统帅。他在位期间,创立了森都里亚大会制度。同时因为军事上的崛起,大量战俘作为奴隶充实到了罗马人民的生活中,确立了罗马早期奴隶制度。政府班子运作制度化的同时,塞尔维乌斯还动员人民在罗马市中心修建了“玛尔斯广场”(Campus Martius),而玛尔斯广场后来则成了罗马政治的一个象征。
这样,在六王塞尔维乌斯时期,氏族部落消失,城邦分区确立,让罗马彻底进入了城邦时代,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王国。那么从第一任国王罗慕路斯到第六任塞尔维乌斯,“王政罗马”从雏形到成熟,终于在欧洲历史上占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毫无疑问,塞尔维乌斯让“王政罗马”达到巅峰时代。
然而,塞尔维乌斯并非十全十美的一位国王。比如当初他的登位,就充满各种瑕疵,也开创了一个极其恶劣的先例。
楼主:唐岛渔夫  时间:2021-05-26 12:31:36


玛尔斯广场想象图
楼主:唐岛渔夫  时间:2021-05-26 12:31:36
法西斯

塞尔维乌斯本人,是第五任国王塔克文在生前,着力培养的接班人。
不过,塞尔维乌斯的登位,却跳过了法定程序。
当时老国王塔克文的突然离世,属于非正常死亡。他死在了第四任国王安库斯的两个儿子手上。在事态紧急的情况下,安库斯妻子马上通知了塞尔维乌斯。于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塞尔维乌斯并没有通过元老院提名和库里亚大会裁定这个合法步骤,直接由元老院商定,从而登基称王。
塞尔维乌斯登位之后,在国王这个岗位上做的兢兢业业,后来也就木已成舟了,再没有人去提非法登基这档子事了。
不过,没人提归没人提,这个比较恶劣的先例就算是开了先河。
说到底,早期的罗马人怕的就是程序的不正义。
程序的不正义可能带来独裁,可能带来权力的滥用。权力这个东西,看不到摸不着,但不管是谁,只要是尝到了权力的甜头,那就等于是开启了一个潘多拉魔盒,各种欲望,贪婪,放纵就全部都随之而来。
正因为如此,王政罗马时代,人们让无形的“权力”有形化了。
这个有形化之后的“权力”,叫做束棒。束棒的文化源头,据传是来自于伊特鲁里亚人,从伊特鲁里亚人又传给了罗马人。
所谓的“束棒”,是指一根被多根绑在一起的木棍围绕的斧头,周围的束棒,以及中间的斧子,合称“束棒”。束棒是一种权力象征,在伊特鲁里亚人以及在在后来的罗马人心目中,象征着最高长官的权力与威信。王政罗马时代的国王们,自上任开始,身后经常就会站着手持束棒的卫兵们,这种形式上的威仪,则更加强化了权力的神圣不可侵犯性质。
“束棒”在古罗马人使用的古拉丁语中,被读作Fasces,也就是后世所称的“法西斯”。
一个城邦的经济发展以及人心的凝聚,离不开法西斯,尤其是在罗马初创时期。在强敌环伺的亚平宁半岛上能够生存下来,最高统帅对外用兵的绝对权力,是一个必要条件。然而对于内政来讲,法西斯又是一把双刃剑。权力的滥用,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对于军事民主政治来讲,如果有效地使用法西斯,以及如何有效地控制法西斯,是一项重要课题。
塞尔维乌斯虽然是非法登位,但他本人在位期间并没有滥用法西斯。
真正的问题出现在了塞尔维乌斯身后。
和第三任先王安库斯一样,第四任先王塔克文也同样有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对政治也都同样充满兴趣。这两个儿子的性格恰好相反,一个心术不正,另一个则性情温和。那么塞尔维乌斯也恰好有两个女儿,一个外向,另一个内向。于是老王决定,把内向的女儿嫁给那个心术不正的塔克文,而把外向的女儿嫁给那个性情温和的塔克文。
这样的做的目的,是想中和一下基因。
不过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事与愿违的是,两个性格比较好的人早早离开人世,只剩下那个外向的女儿,同心术不正的塔克文活在人世,两个人还结合到了一起。
塞尔维乌斯最终死在了自己的女婿小塔克文(Lucius Tarquinius Superbus)手上,小塔克文比自己的老岳父当年做的还绝。他没有经过森都里亚大会,也没有经过元老院,直接自行宣布,拿到了法西斯,做了罗马之王。
小塔克文,也就是第七任罗马国王。
要说小塔克文的对外军事行动,还是比较成功的,所以在他最初登位的那段日子里,不管是森都里亚大会还是元老院,都没有对小塔克文的法西斯进行过多的限制。对内也大概差不多,小塔克文的独裁统治之下,并没有个人或者组织站出来,对他的权力进行有效的限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小塔克文都被人在背后偷偷地称之为“傲慢者塔克文”(Tarquin the Proud)。
小塔克文,最后栽在了一个女人身上。
小塔克文有一个儿子,名叫塞克斯图斯(Sextus)。这个塞克斯图斯不仅继承了老爸小塔克文飞扬跋扈的基因,而且还是罗马城中的一个浮浪子弟,斗鸡走狗,欺男霸女,不一而足。终于有一天,塞克斯图斯欺负到了一个名叫琉克蕾西娅(Lucretia)头上。
琉克蕾西娅是有夫之妇,而且夫家还不是一般人。琉克蕾西娅的夫家是贵族,也姓塔克文,丈夫的名字叫做克拉提乌斯(Lucius Tarquinius Collatinus),是当时王政罗马时代一位在外领兵打仗的将军。克拉提乌斯的祖父,跟老塔克文是同胞兄弟,而当朝小塔克文,则是克拉提乌斯的堂叔。就琉克蕾西娅的身份来讲,在整个罗马王国也算数一数二的贵妇,出身背景那就是当仁不让的硬茬子。
然而,即便如此,色胆包天的塞克斯图斯,还是趁着克拉提乌斯领兵在外,强行对琉克蕾西娅实施了不轨行为。这件事,也被后来的欧洲史家称为“琉克蕾西娅之非礼”(Rape of Lucretia)。
说来琉克蕾西娅也是一个刚烈女子,她连夜把实情告诉了自己的父兄还有丈夫,并且当着他们的面自杀身亡。
琉克蕾西娅之死,引起了轩然大波。
傲慢者塔克文即便傲慢,但是法西斯还没有到滥用的地步。
然而塔克文的儿子塞克斯图斯,居然能够做出这样丧天良,灭人伦的事情来。他不仅辱没了塔克文家的门风,也辱没了王政罗马时代的社会底线。
站出来进行口诛笔伐的,一个是受害者的丈夫克拉提乌斯,另外一个人叫做布鲁特斯(Lucius Junius Brutus)。
克拉提乌斯的愤怒,可想而知,而布鲁特斯则非同一般。在亲缘关系上,小塔克文是布鲁特斯的亲舅舅,布鲁特斯与小塔克文之间的关系,是比克拉提乌斯更进一层的亲属关系。布鲁特斯的反水,意味着小塔克文的众叛亲离,在政治上彻底被孤立。
小塔克文教子无方,求仁得仁,最终被群情激愤得罗马人民所流放。
罗马人民赶走了独裁者,却再也无法忍受那个不受控得法西斯。
于是,罗马就再也没有设置国王这个工作岗位,而是选出了两位执政官( consul)。最初的两位执政官,一个是布鲁特斯,一个是克拉提乌斯。
跟中国在西周末年的“共和行政”相类似,罗马也进行了两个执政官的共和行政;跟中国西周末年的“共和行政”所不同的是,罗马从此结束了“王政时代”。
历史进入了新的纪元。
楼主:唐岛渔夫  时间:2021-05-26 12:31:36


束棒——在林肯纪念堂的林肯座椅上

The Lincoln Memorial with the fronts of the chair arms shaped to resemble fasces
楼主:唐岛渔夫  时间:2021-05-26 12:31:36


由女人之死引发的共和革命

Detail of The Story of Lucretia (c. 1500–01), by Sandro Botticelli. Here citizens with swords are swearing the overthrow of the monarchy
楼主:唐岛渔夫  时间:2021-05-26 12:31:36
回顾一下本贴目录,如下

第一部分 洪荒神话
第二部分 嗜血皇冠
第三部分 蛮族传奇
第四部分 板块碰撞
第五部分 王朝荣耀
第六部分 小国雄心
第七部分 制霸海洋
第八部分 列强演义
楼主:唐岛渔夫  时间:2021-05-26 12:31:36
今天开始讲第二部分——嗜血皇冠

上目录,如下

第二部分 嗜血皇冠 目录

第一节 风流凯撒
第二节 太宗开国
第三节 帝国时代
第四节 残阳罗马
第五节 皇冠传承
楼主:唐岛渔夫  时间:2021-05-26 12:31:36
第二部分——嗜血皇冠

第一节 风流凯撒——目录

◇ 维纳斯的后裔
◇ 马略改革
◇ 绝代双娇
◇ 一生之敌
◇ 三巨头
◇ 高卢雄鸡
◇ 渡河渡河
◇ 千秋霸业
楼主:唐岛渔夫  时间:2021-05-26 12:31:36
维纳斯的后裔

公元前510年,罗马人民驱逐了“傲慢者塔克文”,然后选出了两位执政官——来自于第六任国王塞尔维乌斯家族的布鲁特斯,以及代表曾经两度执政(第五任/第七任)的塔克文家族的克拉提乌斯。
在没有国王的情况下,两位执政官共和行政。
王政罗马,之后过渡到了罗马共和国(The Roman Republic)。
罗马共和国,沿用执政官二人执政的制度,索性将制度加以固化。制度设定之下,两位执政官由元老院提名,由森都里亚大会选举产生。两个人互相牵制,互相制约,并且各自的任期只有一年。
在执政官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独裁官(Dictator),以应付突发的重大事件,比如战争。独裁官由两位执政官之一进行提名,由元老院负责通过。由于独裁官的设定场景,就是基于特殊情况,因此独裁官的权力超越罗马共和国范围内的任何行政长官。可以对军国大事独断专行,也可以裁决共和国范围内任何人的生死荣辱。正因为独裁官的权力至高无上,所以独裁官的人数只有一人,任期则只有半年。值得一提的是,独裁官拥有24名随从,每个随从手持束棒,也就是法西斯一柄。
在执政官和元老院的基础之上,平民的权利也得到了最大保证。平民们利用特里布大会(Comitia Tributa)制度,选举出自己的保民官(tribune)。保民官也是一年一任,最初有两个人组成,后来扩展到十人。
保民官的必杀技能,是否决权。
平民们虽然不能够更多地参与到国家的大政方针决策过程中来,却拥有否决提案的权力。整个共和国范围之内,除了独裁官之外,保民官可以否决任何人,包括元老院的任何提案。
就这样,执政官,元老院,保民官的设定,充分地保证了王权,贵族,平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均衡,也体现了罗马人早期的三权分立精神。
如此政治体制,再加上“百人团”的对外征服。
整个罗马共和国,对内政治开明,对外军事先进。于是,罗马城邦从亚平宁半岛的一个小城开始,不断发展壮大,也不断地蚕食周围部落人群,逐步控制了整个亚平宁半岛。
在扩张的过程中,罗马人也渐渐了解到了周边的地理和人口构成。“罗马人”或者“拉丁人”的概念,已经不足以涵盖全部半岛人民。而当时亚平宁半岛南部人民对自己的领地有一个传统说法,叫做“威大利亚”(Vitalia),意思是“小牛之地”。后来根据发音习惯,“V”这个字母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被省略掉,于是就成了Italia。那么,崛起中的罗马共和国,为整合更多的土地人口,团结更多的可以团结的力量,也借用了Italia的说法来称呼整个亚平宁半岛的人民。
最终,在罗马人,拉丁人的概念之外,衍生出了整合了更加广泛的半岛人民的新名字——意大利(Italia)。
拥有着当时世界上接近完美的国家体制,又一统意大利的罗马共和国,一切都看上去很美。
看上去很美的罗马共和国,对外扩张期间,诞生了无数的国家英雄,被人们口口相传。其中有一位的名字,是我们不得不提的。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凯 r>  罗马城中的贵族公子无数,凯撒并不是最为耀眼的那一个。
凯撒的全名,叫做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Gaius Julius Caesar)。
凯撒的父母给凯撒起名字的时候,显然就没怎么过脑子。因为凯撒的老爹,名字也叫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跟凯撒的名字一个字也不差。那么更为难得的是,凯撒的爷爷和太爷爷,都叫盖乌斯.尤利乌斯.凯 r>  等于是祖孙四代人,前赴后继,薪火相传地共用一个名字。
这绝对是一个做事非常执着的家族。
当时罗马人的名字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名字+氏族名字+家族名字。所以,凯撒的真正名字叫做盖乌斯,那么“凯撒”其实是家族名字。
凯撒虽然出身贵族家庭,但他的家境和其他罗马贵族少年比起来,并没有特别的显赫之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凯撒的叔父塞克斯都 (Sextus Julius),以及外祖父卢西乌斯(Lucius Aurelius Cotta)都曾经有做过罗马共和国执政官的经历。但这两件事情,一件发生在凯撒十岁的时候,另一件则发生在凯撒出生前十九年。然而,平常年代的罗马执政官,任期一年,二元共治,不咸不淡。拥有这样出身的罗马贵族子弟,多如牛毛。这样的出身,最多能够保证他在少年时代获得还不错的教育,但要想凭借家族势力,毫不费力地拿到还不错的社会声望,这件事就需要一点点实力加运气了。
正因为如此,凯撒不得以,就在自己的姓氏上作起了文章。凯撒宣称,自己的氏族名字“Julius”其实就是“Julus”的讹传。那么Julius家族,就是Julus也就是阿斯卡尼乌斯(Ascanius,也叫Julus)的后代。我们知道,阿斯卡尼乌斯是埃涅阿斯的儿子,阿尔巴龙伽的第一代王。而我们又知道,埃涅阿斯的老妈就是爱神维纳斯。
这样算下来,凯撒虽然在现实中的出身一般,那么往上查家谱可就了不得了。凯撒分明就是爱神维纳斯后裔,埃涅阿斯的嫡系传人,阿尔巴龙伽的王室血统。这样的根正苗红,甚至能够和罗马创城的罗慕路斯前辈相媲美。
凯撒虽然一直如此解析自己的姓氏Julius,但现实中却依然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尽管他风流多情,深得罗马城中各路贵妇们的垂青;尽管他满腹经纶,对古希腊文化了如指掌,并说得一口流利的希腊语。
直系亲属中,凯撒的老爸——老凯撒最高曾经做到了外派总督(governor),但这个总督是管理小亚细亚半岛的,距离意大利本土未免太过遥远,对罗马城的影响力也十分有限。况且就在凯撒十五岁这年的时候,老凯撒也早早就撒手人寰。
在凯撒的所有家族关系中,有两个人算是十分重量级且对凯撒影响至深的。
第一个人叫做盖乌斯.马略(Gaius Marius)。
马略是凯撒的姑父,凯撒的姑妈尤利娅(Julia),早年嫁给了马略。
楼主:唐岛渔夫  时间:2021-05-26 12:31:36


凯撒剧照
楼主:唐岛渔夫  时间:2021-05-26 12:31:36
马略改革

马略在罗马共和国的历史上,是个传奇人物。
马略出生的年代,恰逢共和国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首先是罗马人的仗越打越大,国内外矛盾越来越多。
罗马共和国的急速扩张,各战败国的战争俘虏,源源不断地补充到了共和国奴隶阶层的行列中来。奴隶越来越多,贵族们开心了。比方说,原来打扫卫生的奴隶只有一个,现在奴隶多了,则就可以细分成洗碗奴隶,扫地奴隶,叠被子奴隶。不过,奴隶数量的增加,除了让罗马贵族们更加肆无忌惮地享乐之外,还带来了潜在的暴动的不安定因素。此外就是,被占领地区被征服了,能打的男人多半战死了,不能打的男人多半都被卖身为奴了,女人们的地位则一定更加悲惨。各种压榨造成社会矛盾激化。所以在被征服的初期,被占领区依然存在风起云涌的起义。
庞大的战争支出,让共和国财政入不敷出。
军费开支大了,当兵的人却越来越少。当了兵的,战斗力也很成问题。
因为奴隶制的急速发展,造成了土地的疯狂兼并。马太效应下的贵族们巧取豪夺,手中掌握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多。破产的农民,破产的骑士越来越多,一开始是卖宅子卖地,再后来就是卖儿卖女卖老婆。当然,还有一些通过战争致富的骑士阶层,这帮人拥有了经济自由的空前地位,但政治上却被贵族元老们把持了话语权。于是,这些骑士同志们削尖了脑袋,想挤进新兴贵族的行列。
还有个问题。
罗马共和国的版图虽然急速扩张,但罗马城依然固执地限制着属于罗马城的公民权。大量的海外领地,甚至是意大利半岛上除罗马城以外的其他城市,都只是共和国的平民,而非公民。这些非公民身份的平民,从生下来那天开始,就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换谁谁都不乐意。
如此尖锐的社会矛盾,共和国的执政官们也都心知肚明。然而,各种改革措施纷纷登台,却没有带来问题的实质性解决。这其中,格拉古(Gracchus)兄弟的改革最为有名,但也先后遭到失败(后文还会详细讲)。
更加严重的问题是,北方日耳曼蛮族人已经开始叩响罗马人的北大门。
公元前113年,日耳曼人大批南下,逼近罗马共和国的北方防线。这群南下的日耳曼盲流,领头的日耳曼部落名字叫“辛布里”(Cimbri ),因此这场战争又被称为“辛布里战争”(Cimbrian War)。正是这群看起来像叫花子一样的野蛮人,面对罗马正规军连续发起的多次攻势,牌面上居然不怎么吃亏。几年时间,罗马军人不仅没有打退日耳曼人的进攻,反而是日耳曼人再接再厉,翻越阿尔卑斯山(Alps),进入到了意大利半岛北方腹地。
更加恐怖的是发生在战争后期的阿劳西奥(Arausio)会战,当时日耳曼人和罗马军团,在今天法国里昂附近展开会战。看上去武装到牙齿的罗马军人,最终一败涂地。参战的12万罗马人,仅有十人生还。
罗马人的心在滴血。
共和国成立四百年以来,罗马人战无不胜,意大利半岛以及周边各路强敌被罗马人揍了个遍。当年威名赫赫的迦太基王国,连同迦太基的名将之花汉尼拔,统统化为黄土一抔。
如今繁华落尽,共和国已经羸弱到了被蛮族按在地上摩擦的地步。
罗马人民和元老院,盼望一位天神下凡,以拯救罗马人。
在这种情况下,马略改革横空出世。
马略能够提出一整套的改革措施,并非马略天赋异禀。恰恰相反,马略这个人来自于破产的骑士家庭,是个典型的寒门二代。年轻时的马略没学历没文化,不能拼爹不能走后门,智商情商也未见有过人之处。马略只能用军功来证明自己,年轻时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最终在死人堆里爬出来才改变了自己的阶级属性与社会地位。正因为如此,后来走上政坛的马略才足够接地气。接地气的政治人物,说话才足够硬气。马略在同元老院贵族派们的较量中,历来有理有据,游刃有余。
公元前107年,意气风发的马略被选为执政官,并开始了他的改革尝试。
马略的改革,直戳问题的根本。
前文提到的王政罗马,自六王塞尔维乌斯改革,创造性地提出森图利亚大会。由此罗马军队以百人团为单位,按照财富等级装配武器装备,全民皆兵。百人团的概念发展几百年,直到今天的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尝到了开疆拓土的甜头,军队的编制一直都是以征兵制为基础。征兵制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府兵制”,也就是兵农合一的半职业军人体制。这种军制的好处,是充分地利用了共和国范围内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都是战则为兵,耕则为民,拿起刀枪就是罗马战士,卸下盔甲就是本本分分的共和国农民。
另外一个好处,征兵制下的罗马军队,造血能力极强,失血之后的满血复活能力也极强。比如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整建制的罗马军人被汉尼拔全歼,不过罗马人总能够很快就重新集结兵力投入战场。
然而,形势比人强。如今时过境迁,罗马军人们英雄不再,战场上节节失利,再多的语言都是苍白的。
马略的改革,最重要的举措就是改“征兵制”为“募兵制”。
马略的募兵制,完全抛弃了之前的义务兵财富与百人团相挂钩的体系。因为打仗检验的是士兵的砍人能力,而不是赚钱能力。寻找那些砍人能力强的人补充到军队终来,才是回归到了战争的本质。于是,职业军人的大门向所有愿意参军打仗的人敞开,哪怕是社会上的地痞流氓,泼皮无赖,只要砍人能力强,有愿望把军功当成出人头地的手段,都可以加入到共和国军队中来。
于是,兵源的问题迎刃而解。
那么,战斗力差的问题如何破解呢?
当初的征兵制,征来的都是义务兵,义务兵并没有规定服役年限,仗越打越大,征服的地盘越来越多,于是很多人都存在超期服役的现象。岁数大了又有钱的士兵,上阵杀敌的时候,甚至还带着自己的三妻四妾,奴隶仆人,前呼后拥,招摇过市。而真正打仗的战斗力,却又极其低下。
反观募兵制,调动的都是职业军人,而且是常备军,马略给这些常备军规定了服役年限,就是十六年。既然是常备军,那么兵马钱粮就由共和国统一划拨。服役的十六年中,砍人有功,不砍人的和平时期,国家负责发薪水,按月领取。十六年的军旅生涯结束,退伍之后,由国家统一安排转业到地方,务农就给地,打工就安排工作。
这样也就解决了职业军人的后顾之忧,可以安心为国杀敌了。
此外, 之前的罗马军团,是根据财富等级的高低来装备军队。因此,不同的作战序列,战斗力差异十分明显。最差劲的无产者组成的百人团,甚至连刀枪剑戟都没有,只能用鱼叉,弹弓,石块来御敌。这样的军人与其说是军人,其实作用比啦啦队都强不了多少。
马略改革之后,在共和国层面上,为职业军人们严格统一了单兵装备和部队编制。罗马军队中的士兵,标准单兵配置为重装步兵,重装步兵则由共和国统一配备了投枪、短剑和拉丁长盾。这样的重装步兵6000人,组成一个标准的罗马军团(Roman legion)。而标准的罗马军团又由十个大队(cohort)组成。当然,最基本的军队构成单元“百人团”依然存在,两个百人团合称一个小队(maniple),原则上三个小队组成一个大队。
当然,罗马军团主力虽然是重装步兵,其他兵种也依然得以保留,比如工兵,骑兵,弓箭兵等等。
此外在精神层面,每个罗马军团都拥有自己的鹰徽(Aquila),鹰是罗马的象征。眼中有鹰徽,心中就有罗马。
马略的改革,标准化了罗马军队组织,此外还发扬了老一辈罗马共和国创朝前辈们的革命纪律。比如,十一抽杀律(Decimation)。
十一抽杀律,是盛行于古罗马时代的一种军事连坐制度,意思是如果在战场上,集体中有一个士兵开小差,那么这个集体中每十个人中就要抽出一个,进行当众虐杀。由于虐杀是由在场的所有士兵随意进行凌虐,被虐者一般死相会十分难看,极具视觉冲击力。顺便说一句,战场上失败可以理解,但绝对不允许丢失鹰徽。凡是丢失鹰徽的,一律十一抽杀。
由征兵制而募兵制,由单兵装备而军团编制,由作战方法到军容军纪。马略的改革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并且随后在战场上得到验证。
公元前102年,改革后空前强大的罗马军团,在马略的指挥之下,在北方战线和日耳曼人的缠斗中赢得大捷,十几万日耳曼野蛮人命丧荒野。
马略一战成名。
楼主:唐岛渔夫  时间:2021-05-26 12:31:36


罗马早期扩张地图
楼主:唐岛渔夫  时间:2021-05-26 12:31:36
绝代双骄

即便是有了像马略这样的姑父在,凯撒依然没有获得太好的政治资源。
因为马略虽然英雄了得,但有两件事是他无法改变的。
第一是马略的草根出身无法改变。马略一路走来,靠的不是家世,而是能力。在元老院中,马略充其量能够代表元老院中的民众派,而远不能影响贵族派。说到马略和凯撒姑姑尤利娅的结合,反而是马略蹭凯撒家热度的嫌疑,还比较靠谱一些。
第二件事,说来也是一言难尽。
罗马共和国的当世英雄,不仅有马略,还有一个苏拉(Lucius Cornelius Sulla)。
马略与苏拉,堪称当时共和国范围内的绝代双骄。
把马略与苏拉说成是绝代双骄,其实也不全对,因为俩人压根就不是一个年代的人。马略比苏拉整整大了十九岁,所以严格来讲,马略是苏拉叔叔辈的。
就是这样两个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最终却成为一生之敌。
苏拉和马略有一点是相似的,那就是破落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家境十分清贫。然而与马略靠硬实力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不同,苏拉的人生却充满着各种幸运,还有数不清的贵人相助。
跟少年凯撒没有什么不同,苏拉也是罗马城中数得着的一位风流公子。
不过苏拉不仅是风流,外形条件也十分过硬,史书专门对苏拉的外形进行过描述。在当时的罗马公民中,苏拉是十分少见的金发碧眼,金发还是偏红色的那种金。如此外形的苏拉不仅迷人,而且自小受到的贵族教育,还让苏拉谈吐幽默,平易近人。
凭着这副天赐好皮囊,小小年纪的苏拉,游走于罗马城中的烟花柳巷,穿梭于各路女人们的石榴裙下。
女人们,最终改变了苏拉的命运。
其中有位富有的罗马妓女,临终之前将家财尽数赠给了苏拉;而有这位名妓的珠玉在前,苏拉的干妈也如法炮制,将遗产统统交给了苏拉。
凭借着女人们的前赴后继,苏拉一夜暴富。
有了钱的苏拉,在战场上也如鱼得水。
早期的马略,是苏拉的命中贵人。
当时的迦太基王国被罗马共和国彻底摧毁之后,北非地区出现了权力真空。盘踞于今天阿尔及利亚的努米底亚王国(Numidia),由于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坚定地为罗马人充当第五纵队,当迦太基消失之后,努米底亚迅速填补了迦太基留下的空白,成了罗马人在北非的仆从国。当时在努米底亚王国,出现了一个叫做朱古达(Jugurtha)的贵族,他利用非法手段攫取了政权。由于朱古达并不能完全被罗马人所掌控,罗马共和国不得已发动了平叛战争,这场战争史称“朱古达战争”(Jugurthine War)。不出所料的是,未改革前的罗马军队不堪一击,甚至有个别军官阵前接受朱古达的贿赂。
朱古达战争既然不能速胜,那么刚刚被任命为行政官的马略,决定御驾亲征。公元前106年,马略的出征大军中,出任副手的就是当时的财务官(Quaestor)——苏拉。
应该来讲,在马略的统帅之下,朱古达战争的最终胜利是可以预见的。但不可预见的是,最终机缘巧合,活捉朱古达的人却是苏拉。换句话讲,朱古达战争等于是搂草打兔子——辛辛苦苦搂草的是马略,最后逮住兔子的却是苏拉。
凭借朱古达战争中的头功一件,32岁的苏拉获取了罗马政坛上的第一桶金。
又过了十四年,公元前91年。
这一年,爆发了“同盟者战争”(Social War)。同盟者战争,简单理解,就是没有公民权的意大利人,同拥有公民权的罗马人之间的一场亚平宁内战。
这一年的苏拉,47岁壮年;而这一年的马略,已经是一个66岁的老人了。
十四年中,发生了很多事情。苏拉在政坛冉冉上升,而马略则在政治上一败涂地,远遁他乡。如果不是这场战争,罗马元老院中高谈阔论的贵族们,恐怕已经很难想起来召唤那位当年解日耳曼之围的老英雄。
战争以最终的妥协而结束,意大利人军事上没有占到便宜,但是在政治上却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公民权。不过,成名已久的老革命马略,在三年内战中表现得星光黯淡。反而中生代新秀苏拉,则在战争中迅速崛起,最终成为罗马政坛上可以挑战马略的政坛新星。
对于马略来说,这并不是最糟糕的事情。
更加糟糕的是,自从马略改革之后,募兵制下的罗马军界,已经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发展态势。当年征兵制下的义务兵们,怎么看都像是共和国军,所有权是属于人民的,属于元老院的。然而世易时移,如今募兵制下的职业军人们,砍人能力突飞猛进,比如在在辛布里战争中,就杀的日耳曼蛮族尸横遍野。然而,这些吃官饷拿官银的雇佣军们,却越来越依赖于自己的军团长官。因为这帮雇佣军的薪水发放,绩效考核,年终评优,职位升迁,退伍安置,哪一样都离不开自己军队上级领导的悉心安排。
距离马略改革已经过去了接近二十年,此时的军队,俨然成了长官私人武装。
马略的军队,其实就是“马家军”,苏拉的军队则是“苏家军”。
同盟者战争是一块试金石,检验了所有“家军”的成色,马家军的表现显然不如苏家军。
朱古达战争,马略搭台,苏拉唱戏;
同盟者战争,马略龙套,苏拉走红。
公元前88年,同盟者战争结束前,苏拉当选为新任执政官。
不过,对于马略来讲,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让马略感到郁闷的一件事——苏拉是元老院中的贵族派,而马略则是元老院民众派的代表人物,两个人是不折不扣的一对政敌。
党争之祸,甚于外患。
对于当时内战频仍的罗马来讲,尤其是。
公元前89年,本都王国(Pontus)在小亚细亚半岛起兵叛乱。同盟者战争刚刚结束,罗马共和国就准备派兵镇压。不过,元老院贵族派和民众派,都想拿到这个带兵权。这样的竞争其实并不奇怪,因为长期以来,罗马共和国在地中海范围内罕逢敌手,周边国家只不过是罗马人的人肉沙袋。对于当时的罗马人来说,战争就意味着对更多财富和奴隶的掠夺与占有。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就是这个道理。
当时的贵族派,坚决拥护苏拉的正确领导,而民众派则视老帅马略为自己的指路明灯。于是,烽火连三月的日子里,军情战情的重要性反而退居次席,内部政治斗争反而成了压倒一切的大事。贵族与民众两派之间的水火不容,终于开始表面化起来。
两派争执不下,只能用普罗米修斯同志当年的大智慧来解决问题——抓阄。
抓阄结果,苏拉获得了带兵权。
马略这一派,显然不服,不服就要把事情闹大。
文攻不行,那就武斗。
罗马城成了两派械斗的战场,装备未必精良,但胜在拳拳到肉。
马略阵营的苏尔皮基乌斯同志(Sulpicius)一马当先,他和他的革命小将们,将平日里那些衣冠楚楚的贵族元老们拉出来揪斗,很多贵族派的骨干被群殴致死,这其中就包括了苏拉本人的女婿。在这种情势下,苏拉只能是认怂,不认怂就有生命危险。走投无路之下,苏拉一路逃进了马略家里,低头认罪,痛哭流涕。老上级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当年共同战斗的袍泽之情,溢于言表。
马略最终原谅了苏拉。
与此同时,苏拉交出了东方战线的军事指挥权。
看上去,民众派大获全胜。
然而,苏拉虽然怂了,“苏家军”手里的大刀长矛可不是吃素的。苏拉趁乱偷偷溜出罗马城,带着六个罗马军团的苏家军,掉头杀回罗马城。
苏拉进攻罗马,这是罗马建城以来一次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事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罗马人自己攻打罗马城。
苏家军的战斗力,是在过去三年得到过验证的,何况这一次还是为复仇而来。
马略料到了政治斗争必然从文攻走向武斗,然而却没有料到京城械斗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国内战争。猝不及防的马家军,被苏家军打得落花流水,马略仓皇逃出罗马城。苏拉的军队攻入罗马,血洗民众派。
这一年,是公元前88年。
这一年,凯撒十二岁。
罗马城的腥风血雨,少年凯撒看在眼里。
然而,凯撒却没有料到,这样的剧本,几年之后还会重来一次。而且,剧情比这一次更加残酷。
血洗民众派之后不久,获得政权的苏拉,就带着自己的苏家军,开始了东方战线的平叛之战。迫切出征,是为了抚慰苏家军将士们在内战中的损失。外战的胜利,将带来无数的金钱与奴隶,也将更加巩固苏拉在罗马人心中的权威。
不过,苏拉前脚刚走,马略就带着民众派杀回罗马,重新掌握了政权。罗马城,这个号称“永恒之城”(the eternal city)的古城,此时已经到了人尽可夫的地步。
反攻复辟成功的民众派,当然不会给苏拉派留任何面子,于是罗马城中又是一场腥风血雨,血流成河。
公元前86年,民众派的马略和秦纳( Lucius Cornelius Cinna),被选为新的执政官。
同一年,71岁的马略病逝。
马略同志的一生,是折腾的一生。马略出身贫贱,却在后来七次当选执政官,在共和国历史上堪称空前绝后。马略改革,拯救了罗马,却一手帮助苏拉打造了一只军阀部队。
马略,注定是共和国的中兴之臣。当然,若干年后,我们从结果来看,也是掘墓人。
姑父马略在生前,并没有给凯撒带来滚滚的政治红利。马略正当红的时候,凯撒还没有出生。而等到马略东山再起,却又很快撒手人寰,这一年才十四岁的凯撒,显然还不具备独立闯荡政坛的能力。
生前没沾上光,马略死后,却又给凯撒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马略是元老院民众派的代表人物,那么顺理成章地,少年凯撒也被视为姑父遗志的接班人。这事根本由不得凯撒你想不想,愿不愿意,只能说是被动地被推上风口浪尖。继续顺理成章地,在公元前84年这一年,16岁的凯撒迎娶了秦纳的女儿科涅莉亚(Cornelia)。那么老泰山秦纳,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凯撒的第二个重量级的家族关系。
不过就在凯撒结婚同一年,四次被选为执政官的秦纳,被自己的士兵所谋杀。
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民众派大权在握的当口。
这个当口上,贵族派的苏拉正在共和国的东方战线上纵横驰骋,杀人裂土。民众派们把持了罗马城中的元老院,不断地派出部队和杀手,去骚扰他们的政敌——大军阀苏拉。
马略和秦纳二位老哥,一位是凯撒的姑父,一位是凯撒的岳父。他们二位一没留下能征惯战之军队,二没留下堆积如山之财富,他们给凯撒同学留下的唯一政治遗产,就是元老院民众派折腾之基因,革命之精神。此外就是在生前,不断地试探大军阀苏拉的底线,没完没了地去捅那个随时可能爆炸的马蜂窝。然后在苏拉可能带着苏家军回师报复之前,带着满足的微笑离开人世。
二位大佬,这纯粹就是嫌凯撒死的不够快。谁都知道,此时的苏拉,早就在东方杀红了眼睛。期间就连古希腊千年古城雅典,都遭到了罗马军团的血洗。
面对这样的困局,年少的凯撒,又能如何?
公元前83年,东方战事告一段落的苏拉,率领五个罗马军团,从意大利东南部港口布隆迪西乌姆(Brundisium)登陆,准备翻越亚平宁山脉,向罗马城发起总攻。 已经在东部战线中锻炼了五年的苏家军,此时已经彻彻底底地成了大军阀苏拉的私人武装。这支部队战斗力强悍,对苏拉忠心耿耿,对民众派怀着刻骨的仇恨。
这场内战,一打就是三年。
期间,马略的儿子小马略(Gaius Marius the Younger)被选为执政官,又在随后的战争中自杀殉国。
公元前82年底,苏家军在罗马城下,全歼了民众派的5万大军。就这样,在第一次反攻罗马(First march on Rome)六年之后,罗马第二次被苏拉攻破。苏拉带着横扫一切的怨气,进行了盛大的入城凯旋式。
再次掌握大权的苏拉,进行了更加疯狂的报复行动,苏家军在罗马城中大肆烧杀抢掠,对民众派大开杀戒。几千人被以政治犯的名义杀掉,人头还被放到了罗马广场进行示众。
第二年,苏拉强迫元老院选自己为独裁官,任期不限,同时给自己上封号——幸运者(Felix)。由风流公子到带兵军头,由马略副手到一方诸侯,幸运者苏拉,终于在他56岁这一年,攀上了人生巅峰。
苏拉大军压境,贵族派反攻倒算。马略的儿子小马略,选择了为信仰而战。而秦纳的女婿凯撒,则选择了两外一种方式,保持了自己的气节。
进入罗马城之后的苏拉,用行政命令要求凯撒同妻子科涅莉亚离婚。
对于女人们来讲,凯撒并不是一个特别忠于爱情和婚姻的人,但凯撒绝对是一个可以依靠的硬汉。凯撒一生结了三次婚,但在马略和秦纳先后离世,民众派一败涂地的当口,跟秦纳的女儿离婚这种乘人之危的事儿,凯撒一定干不出来。
很显然,四面楚歌时充硬汉,跟在一帆风顺时逞英雄,完全是两码事。18岁的凯撒,为自己的抉择付出了代价。他离开罗马,到了共和国的东方避祸。
公元前79年,权势熏天的苏拉,在做了三年的独裁官之后,急流勇退。他辞去了所有官职,定居到了意大利海边的一所别墅,颐养天年。
第二年,独裁官大军阀幸运者苏拉撒手西去,得以善终。
属于绝代双骄的时代,画上句号。
楼主:唐岛渔夫  时间:2021-05-26 12:31:36


古罗马城复原图
楼主:唐岛渔夫  时间:2021-05-26 12:31:36
一生之敌

多年以后,凯撒最应该感谢的那个人,或许应该是苏拉。
在政治上,马略和秦纳二位离世之后,正是苏拉,把年纪轻轻的凯撒,假想成了民众派的领袖,并顺势推到了贵族派的对立面上。而苏拉当时更是毫无掩饰地对罗马民众讲,从凯撒身上,分明看到了年轻时候的马略。更何况,还有那桩著名的公案——苏拉逼凯撒休掉秦纳的女儿科涅莉亚。要知道,这样的炒作,对于初出茅庐,毫无名气的凯撒来说,绝对是一笔稳赚不赔的好买卖。
政治上如此,军事上更加是如此。
当时罗马城中的贵族孩子,要想出人头地无非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走宗教路线,从祭司开始做起;第二种是走军事路线,从小投身革命的洪流。按照凯撒家庭对凯撒的职业规划,原本凯撒是走宗教路线的。
当时的罗马正统宗教,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已经固定地信仰三个神。一个是朱庇特(即宙斯),二是玛尔斯(即战神阿瑞斯),三是奎里努斯(即罗马创城的罗慕路斯的化身),三者之中,朱庇特是最至高无上的那个神。因此,这套体系我们可以称之为“朱庇特信仰”。
朱庇特信仰体系的规定非常严苛,比如我们前文提到的“维斯塔贞女”对于女祭司的生育约束。不仅是女祭司,朱庇特信仰对男祭司的规定同样非常严格。按照这套信仰的规定,年少时获得祭司身份的凯撒,以后不允许骑马,也不允许离开自己的床超过三天,或者是离开罗马城超过一天。
苏拉第二次反攻罗马,把凯撒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但凯撒外祖父家树大根深的社会关系,保住了凯撒的一条命。庞杂的社会关系中,有苏拉阵营的故人,也有来自于宗教界的“维斯塔贞女”。这些人背后合力,力保凯撒不死。
死罪得脱,活罪难饶。
凯撒最终被剥夺了家族继承权,还有朱庇特祭司的身份。
然而,一个不死的凯撒,反而因祸得福。政治上声名鹊起,摆脱了祭司身份的窠臼之后,又可以自由自在地投身军界。在远离权力中心的东方战线上,凯撒龙入大海,等待着属于他的时代的到来。
晚年的苏拉,俨然才是凯撒真正的授业恩师。
其实,这也只是从结果反推而已。
当时真正继承苏拉衣钵的人,叫做庞培。
与凯撒的家庭背景相比,格涅乌斯.庞培(Gnaeus Pompeius)才是真正的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那个人。庞培家族在共和国历史上能人辈出,庞培这个姓氏在长期以来都霸占着罗马城中各种政治新闻的头条。
庞培的老爹,叫做斯特拉波(Gnaeus Pompeius Strabo)。
斯特拉波比苏拉小一岁,两个人是同龄人,而且发迹的时间线也大致相同。苏拉是在同盟者战争中一战成名,而斯特拉波也是头顶着同盟者战争的光环,在公元前89年,成为了共和国的执政官。
老庞培用了半生时间,累积了数不清的财富,还带出了一支忠于庞培家族的私人武装——庞家军。然而,就在老庞培准备励精图治,大干一番的时候,他却在一次暴风雨中,被雷劈死了。
公元前87年,老庞培斯特拉波意外离世。19岁的小庞培,继承了老爹的大部分财富,还有那支在同盟者战争中叱咤风云的庞家军。
庞培的起手牌,金光闪闪,令人艳羡。
这还不算完。
就在苏拉第二次反攻罗马,苏拉派和马略派大打出手的当口,庞培坚定站队贵族派,亲自带领庞家军为苏拉出生入死,冲锋陷阵。
公元前82年,苏拉派攻入罗马,苏拉出任独裁者,并重新掌握了共和国的权力中枢。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同庞培之间的盟友关系,苏拉劝说庞培抛弃自己的结发妻子,并同苏拉结成政治联姻。政治上已经一边倒押宝苏拉的庞培,当然别无选择,甚至是感恩戴德。最终庞培抛弃了自己的糟糠之妻安地斯迪娅(Antistia),迎娶了苏拉的干女儿阿梅利亚(Aemilia Scaura)。
如此一来,庞培就成了苏拉的东床快婿,外加铁杆盟友。
我们前文已经提到,同样是在公元前82年这一年,凯撒违抗了苏拉的口谕,拒不同秦纳的女儿离婚。这样,凯撒和庞培两个年轻人,在同结发妻子离不离婚这件事情上,各自选择了立场,并且从此各自走向了对方人生的反面。
凯撒与庞培,注定一生之敌。
然而,庞培显然并非池中之物,即便他顺从苏拉的意思,娶了苏拉的干女儿。
庞培的庞家军,一直是共和国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在赢得了独裁者苏拉的信任之后,政治上也确认庞培是贵族派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庞培也就带着自己的庞家军开始了南征北战。说是南征北战其实略微有点浮夸,说成是打怪升级反而更加恰当一些。因为,庞培的那些对手中,马略派已经日落西山,而罗马的外部敌人,不管是地中海以东还是以西,都未免上不了台面。
公元前81年,南征非洲,得胜归来的庞培,十分不客气地强制要求苏拉为自己举行了凯旋式,并且从苏拉那里为自己要到了尊号“伟大”(Magnus)。正因为如此,在后世史家的笔下,庞培的名字也经常被写作Gnaeus Pompeius Magnus。而在公元前78年,苏拉去世之后,庞培更是摇身一变,成了元老院最为炙手可热的那个人物,也成了贵族派中最强的一股军事力量。
说白了,自马略改革之后,共和国境内所谓的罗马内战,一直就是军阀混战的路数,概莫能外。所谓的贵族派或者民众派,有时候也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军阀们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不断地体会无上权力带来的片刻欢愉。而这种欢愉,又在刺激着后来人不断地探寻权力的巅峰,一直到权力的天花板。
庞培打怪练级,呼风唤雨的时刻,凯撒的日子并不好过。
苏拉去世,凯撒终于如释重负,同年就回到了故乡罗马。22岁的凯撒,本以为自己政治上的春天到了,谁知道,政治上的春天尚且看不到任何希望,经济上的冬天倒是如约而至。
凯撒不是个善于理财的人,尽管他这辈子没少担任跟财务有关的职务。凯撒风流倜傥的性格,跟一个抠抠索索的守财奴形象,也十分的不匹配。况且凯撒在罗马贵族圈子里面,拥有大量的情妇,凯撒对于自己的女人们,也从来都是充满了“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
当年苏拉二次反攻罗马,剥夺了凯撒的遗产继承权,让凯撒成了穷光蛋一个。这次返回故乡,凯撒的日子过得拮据有余,精彩不足。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两年,凯撒再一次踏上了去东方的取经之路。
上一次的取经,是取用兵之道。
这一次的取经,是取文化之道。
这一次,精通希腊语的凯撒,来到了爱琴海上的罗德岛(Rhodes),投身到当时希腊语修辞学家阿波罗尼奥斯(Apollonius Molon)门下为徒。
由宗教而军事,由军事而文化,那个时代的凯撒并不像庞培那样少年得志,大器早成。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蛰伏。有朝一日,他必将名扬天下。
凯撒东游的同时,民众派的势力与影响,渐渐在元老院占据了上风。
公元前74年,凯撒再次返回罗马。
公元前72年,凯撒被选为罗马城的军事保民官(military tribune)。
这一年的凯撒,28岁。对于古代欧洲人来讲,这并不是个小岁数。
所谓“军事保民官”,是相对于平民保民官而言的,当时的一个军团中,会存在由六个军事保民官的名额。这个职务并非一个特别高的官阶,但对于凯撒来讲,这是迈入政坛的第一步。
公元前69年,凯撒被选为财务官(quaestor)。
这个财务官被授予不善理财的凯撒,看上去更是一件十分黑色幽默的事情。比如就在几年之后,凯撒还曾经尝试过去做罗马城的市政官(curule aedile),任期结束,凯撒的市政班子欠了一屁股的债。然而,凯撒做财务官,这件事情的真正意义在于,凯撒已经开始接近共和国政坛最为核心的那个圈子。而就在这一年,凯撒的姑妈尤利娅去世。刚过而立之年的凯撒主持了姑妈的葬礼,并且在葬礼上,出人意料地摆出了姑父马略的画像。
凯撒知道,此时贵族派统治的寒冰渐融,就连当年铁杆的贵族派庞培,也开始有意无意宣示自己同民众派们的亲密关系。那么当时,凯撒能够攀上政坛巅峰的捷径,就是更加坚定地聚拢民众派。多年之前,苏拉曾经不无恶意地告诉罗马人民,凯撒的身上有马略的影子。那么现在,凯撒则可以肯定地对公众大声宣布——当年苏拉曾说我是民众派,说我是,那我就是吧。
棋高一着的地方在于,凯撒并没有自绝于苏拉派。
几年之后,丧偶(科涅莉亚)的凯撒,迎娶了苏拉的外孙女庞培亚(Pompeia)。庞培亚不仅是苏拉的直系亲属,而且父系上还出身于庞培家族,是庞培的远房亲属之一。即便是谈不上一举两得,这也算是典型的“一星管二”。
事实上,凯撒当时的判断,是极其精准的。
苏拉死后,元老院中的贵族派和民众派,在分野上已经没有马略与苏拉双雄争霸时那样对立。反而是大军阀们越来越多,重实利的对内镇压,对外战争,都是奔着为自己建立私人武装服务的。马略改革带来的持续红利,让各路诸侯纷纷借着战争跑马圈地。前文提到的庞培是一个,而在镇压斯巴达克奴隶起义中崭露头角的克拉苏(Marcus Licinius Crassus),则又是一个。
军阀当道,罗马城中的文人精英们反而自成一派了。
比如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
西塞罗出身骑士家庭,是当时罗马城中的大学者,雄辩家。他比凯撒大六岁,同时也是凯撒在阿波罗尼奥斯门下的同门师兄。西塞罗早期追随民众派,后来又反水投了贵族派。说到底他哪一派也不是,他算是自由派。当时的几个大军阀,他一个也看不上,当然人家也个个看不上他。
公元前63年,学术上小有所成的西塞罗被选为执政官。然而,文人们眼高手低的毛病,在西塞罗身上如数反映出来。无论大事小情,说出来都头头是道,然而理论联系到实际,却往往被现实残酷打脸。
师兄政坛受挫,作为实干家的师弟凯撒声名日隆。
就在同一年,凯撒被选举为朱庇特信仰中的大祭司( Pontifex Maximus);此后,他又再接再厉,接任了大法官(praetor)。
38岁的凯撒,人生将翻开新的篇章。
楼主:唐岛渔夫  时间:2021-05-26 12:31:36


《罗马》第一季海报

楼主:唐岛渔夫

字数:279141

帖子分类:国际观察

发表时间:2021-04-26 05:11:44

更新时间:2021-05-26 12:31:36

评论数:174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