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五代十国纪事(暂续)

五代十国纪事(暂续)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6-23 14:25:45
二安之乱 十一
2021-038


平心而论,桑维翰对当时局势的看法,对辽国与后晋之间军事力量对比的判断,都比安重荣更客观一些,也更符合后晋王朝的自身利益。不过,安重荣可以将他的言论公告天下,桑维翰却不敢公开驳斥,只能写成密奏上报给石敬瑭一人,也可以清楚的看出:桑维翰的主张是不得人心的。

决定采纳桑维翰的主张之后,两件大事便提上了石敬瑭的工作日程,一、设法清除安重荣的势力;二、修复与辽国那种不平等的友好关系。

为了钳制安重荣,石敬瑭决定重新起用自己原先的第一号心腹大将,能力与功勋都比较出众的刘知远,让他出任紧挨着成德的河东节度使。为什么说是重新起用呢?原来,这几年发生了一些事,让石敬瑭与刘知远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复太原起兵的时君臣一心了。

有意思的是,石敬瑭与刘知远关系的第一次恶化,竟然源于一次升职。天福四年(公元939年)三月,石敬瑭下诏,加授归德节度使刘知远为同平章事,成为国家的名誉宰相。这当然是一种褒奖,但问题是,那道诏书上加授同平章事的人有两个,除了刘知远外,还有一个是忠武节度使杜重威。

前文提到过,杜重威是石敬瑭的妹夫,不但没有什么像样的功绩,能力也比较平庸,人品还比较差。比如说,杜重威极为贪财,每出任一镇节度使,除了大量贪污公款外,还要在其辖区内私自加税加赋,用于中饱私囊,其对百姓的敲骨吸髄,凶狠程度不亚于赵在礼、张彦泽!辖区内的百姓不堪暴政,多有逃亡,但杜重威毫不在意。一次,他出行路过集市,洋洋得意地对左右说:“大家瞎说什么我把百姓都赶走了,你们看,集市上不是还有这么多人吗!”

和杜重威这样的人渣同时升职,刘知远感到是对自己的莫大污辱,于是,他连续四次上表请辞,宁可不升官,也决不愿意与杜重威出现在同一道诏书里!石敬瑭很恼火,杜重威是他正准备重点培养的高级干部,刘知远不给杜重威面子,就等于公开打皇帝的脸。

愤愤不平的皇帝对宰相赵莹说:“杜重威是朕的妹夫,刘知远虽然有功,怎么可以公开抗拒朕的诏令?削去他的兵权,让他回家养老怎么样?”同为石敬瑭旧日心腹的赵莹忙劝解:“陛下当初在晋阳的时候,兵不过五千,被十多万唐军围困(这两个数字是古人论事常喜欢使用的夸张手法,不用当真),如果不是刘知远心如铁石,坚决指挥抵抗,如何能成就今天的大业?这样的功臣,怎么能为了一点儿小小的过错,就将他革职罢黜?这种事如果传到外边,也不利于彰显陛下的人君器度吧。”

石敬瑭终究还是比较宽大的,便听从了赵莹的劝说,派学士和凝(就是当初在胡柳陂大战时,救了梁将贺瓌一命的和凝和成绩)到刘知远家里传话,劝说他接受诏命。和凝确实是好口才,也不知道他说了些什么,刘知远不敢再固执,只好不情不愿地升了官。但君臣间的嫌疑已经萌芽,再不能恢复如初。

稍后,石敬瑭任命刘知远为邺都留守,但到任不足半年,又命其入京朝见。之后,刘知远滞留京城长达一年,石敬瑭既不让他回邺都,也不给他安排新的职务。此时的刘知远,就有点儿像当初被李存勖留在洛阳的李嗣源,实际上已经被挂起来了。当然,对待功臣,石敬瑭要远比李存勖仁慈,所以刘知远的处境并不像当时的李嗣源那样凶险。

可现在,为了对付安重荣,石敬瑭觉得非用到刘知远不可,于是,在汴梁坐了一年的冷板凳之后,刘知远被石敬瑭任命为北京(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迅速前往太原上任。很难说石敬瑭的这个决定是不是对的,我们知道的是,从那一刻起,刘知远不再是昔日的刘知远,不再是石敬瑭忠心耿耿的跟班,他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事业。

刘知远生于太原,年轻时,他身份低微,家徒四壁。在一次放牧时,刘知远放的马匹无意间踩踏了从属于寺庙的一块田地。寺里的主持和尚大怒,指挥寺里人员把刘知远抓住,狠狠一顿痛打。现在,刘知远以一把手的位置回到了故乡,第一件事,就是仿效韩信、石勒的故事,把当年打他的主持和尚找来,与其共坐叙旧,谈笑风生,完了派人将其送回寺庙,还附送了大批的礼物。刘知远达到的效果也与那两位前辈相同,太原百姓听说了这件事,人心欢腾:新来的刘大帅对与自己有仇的人都能这么好,还能亏待咱们吗?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6-23 14:25:45
二安之乱 十二
2021-039


石敬瑭让刘知远来太原的主要目的是对付安重荣,所以紧接着,刘知远就出了大招,他派自己的心腹将领郭威,密访入塞的吐谷浑人,试试能否劝说白承福脱离安重荣。

不久,郭威回来向刘知远报告说:“那几个吐谷浑人都是见利忘义之辈,安铁胡(安重荣的绰号)没钱,只赏给他们一些袍服,我们如果能给吐谷浑人更多的好处,他们一定会背叛安重荣,投靠我们的!”

差不多同时,在桑维翰的建议下,石敬瑭正准备离开京城汴梁,御驾亲征,进驻邺都(魏州),集结各军,以武力威慑安重荣,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刚刚升任同平章事的和凝提醒道:“陛下一旦离开汴梁,安从进如果反叛,该怎么处置呢?”石敬瑭问:“卿怎么看?”和凝提出建议:留下空白的宣、敕(枢密院发布的命令称为“宣”,中书门下发布的命令称为“敕”)数十道,交给留守京城的郑王石重贵,让其在紧急关头能够快速做出反应。

石敬瑭同意了。当年八月(也就是安重荣向天下发表那篇慷慨激昂的爱国宣言之后两个月),石敬瑭离开京城,抵达邺都,同时给安重荣下诏,最后一次尝试将他拉回来:“你身为国家重臣,家里还有年迈的老母,怎么能因为一点儿小小的怨恨,就不顾君与亲?我是靠着契丹的帮助,才得到天下,而你是靠着我,才有今天的富贵。我不敢忘记别人的恩德,你怎么就忘了呢?我而今领有天下,仍要向契丹人称臣,而你仅有区区一个藩镇的力量,就想跟大辽对抗,不是太难了吗?你好好想想我的话,不要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此时,安重荣还不知道自己招兵买马的成果已经被人渗透,正雄心万丈,觉得自己就是当为天子的兵强马壮之人,因此毫不退缩。安重荣看看天下诸藩镇,最有可能与自己一同起兵的,就莫过于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了。于是安重荣秘密遣使赴襄阳,与安从进取得联系,缔结了同盟。

与此同时,刘知远再派人密访吐谷浑,对白承福等人恩威并施:“朝廷将你们的牧地割让给契丹,你们不愿接受,想找新的牧地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怎么能这么蠢,去帮助安重荣呢?安重荣预谋叛乱,已为天下所唾弃,其败亡就在朝夕之间!你们要想免受池鱼之殃的话,只有早点儿归顺朝廷,我会帮你们安排。如果还犹豫不决,等朝廷大军进剿,你们南不能归晋,北不能归辽,后悔也来不及了!”

由于后晋皇帝已亲统大军进驻邺都,刘知远的威胁看起来非常真实,白承福等吐谷浑首领一听就慌了,果然将刘知远当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当年十月,原本依附安重荣的吐谷浑人举部迁入河东,投奔刘知远。

刘知远将投奔过来的吐谷浑部落安置于太原东面以及岚、石二州之间,同时上疏后晋皇帝,请求任命白承福为大同节度使(大同早已割让给辽国,就算是虚衔,石敬瑭也不敢同意。但刘知远这么做,给了吐谷浑人一种打回老家去的远景幻想,有利于自己收买人心)。至于那些被安重荣准备当作起事主力的吐谷浑骑兵,则全数被刘知远收编,纳入自己麾下。

发现吐谷浑人走了,安重荣势力衰退,原本答应和他共同进退的鞑靼、契苾、突厥等诸部,也都打起各自的小九九,纷纷与安重荣划清界限!于是,安重荣还没有起兵,他的实力就遭受到重创,即使是长久跟随他的嫡系军队,也军心浮动,多怀异志!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6-23 14:25:45
二安之乱 十三
2021-040


修复与辽国的关系,是石敬瑭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此前,辽国皇帝耶律德光也正为安重荣的反辽活动震怒不已,他派遣使臣绕过成德,质问石敬瑭:“你竟然放纵手下,拦截使团,扣押拽剌,收留逃人,煽动叛乱,意欲何为!”

赶到邺都的石敬瑭在派人劝说安重荣回头未果后,另派了以宣徽使杨彦询为首的高级别使团,携带着大量贡品出使辽国,向耶律德光解释:“安重荣干了什么,南朝皇帝是完全不知道啊,更不可能授意了。这就像家里出了个不孝子,父母虽然痛心疾首,可真的管不了他。”

但这种解释无法平息耶律德光的怒气,辽国皇帝下令将杨彦询收押,除非后晋方面给辽国一个满意的处理结果,否则决不放人!

差不多同时,石敬瑭还派了另一个使臣前往已经宣布反正归晋的振武镇总部朔州,我猜想他可能打算套用当年处理云州吴峦的方法,用一纸调令将赵崇调到南方,好帮助辽国“收复”振武。

但此时朔州已被辽国宣徽使古只统领的辽军团团围住,通往城内的所有道路均被封锁,根本进不去。晋使请求辽军让开一条道,准许他入城传旨。古只估计不相信后晋方面的诚意,对晋使的态度非常不友好,不但不允许他们穿越辽军的封锁线,还干脆把他们当成战俘似的,派兵押送到临潢府,献给耶律德光!

两拨使臣都像打狗的肉包子般一去不返,石敬瑭不敢有怨言,忙又派出更多的使节,携带更多的贡物出使辽国,希望能让父皇帝息怒。耶律德光还是不给面子,直接下令:晋朝最近送来的贡物就不用运到临潢府来了,可以直接赏给正在围攻朔州的辽军将士,激励将士们尽快剿灭城中那些自称是晋军的叛贼!这样一来,别说后晋朝廷的支援指望不上,就是安重荣也来不了,但尽管如此,赵崇领导的朔州守军仍顽强抵抗,辽军一时间进展甚微。

重新回到后晋方面,就在安重荣部众叛离,进退维谷之际,十一月,襄阳的安从进可能不清楚北边情况有变,率先竖起反旗,出兵北上进攻邓州。守卫邓州的威胜节度使安审晖兵少,便干脆放弃外城,全军收缩进内城抵抗,安从进急攻数日,不能克城。

邓州交战之际,威胜镇下辖的唐州(今河南泌阳)刺史武延翰向京城发出了紧急警报,京城留守石重贵马上动用了那些空白的宣、敕,任命洛阳留守高行周为主帅,匡国节度使宋彦筠为副,宣徽南院使张从恩为监军,护圣指挥使郭金海为先锋,统领京城禁军及河南藩镇的军队南下,讨伐安从进。

安从进见邓州一时不能攻克,便移师向东,进攻唐州,不料才行军到唐州南郊的花山,便与石重贵派来的讨伐军前锋遭遇。安从进之前像三国时的孟达一样盲目乐观,他认为石敬瑭已经带着后晋朝廷北上邺都,那么面对南方发生的战事,反应应该会很慢。可万没想到,朝廷军队会来的这么快,因此安从进毫无心理准备,仓促遇敌,手忙脚乱,叛军顷刻间便被打得希哩哗啦!溃败中,安从进的儿子,内牙都指挥使安弘义断后,被讨伐军生擒。安从进则借着这一短暂的逃命窗口期,仅在数十名骑兵的保护下摆脱了追击,逃回襄阳。

石敬瑭也接到了报告,便下诏让高行周主持南方战事,同时又下诏给臣服于后晋的南平王高从诲、楚王马希范,命两国出兵出粮,帮助讨伐安从进。于是不久后,南平与楚国的战船堵住了水路,高行周统领的后晋大军断绝了陆路,安从进以残兵困守襄阳,败局已定!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6-23 14:25:45
二安之乱 十四
2021-041


这时,安重荣听到安从进已经起兵的消息,虽然他此时的处境不妙,但如果坐等安从进失败后再起事,那情况肯定只会更糟。于是安重荣只好硬着头皮,于当年十二月举兵反叛。

不出所料,原先信誓旦旦,说好一定会支持安重荣的吐谷浑、鞑靼、突厥、契苾等各部人马,此时竟然全部背弃了约定,连一个鬼影都没有出现!友军不至,仅靠安重荣本部,兵力明显不足,为了虚张声势,安重荣只好裹挟了境内的数万饥民,让他们掺杂在军队中以显得人多。不过这样一通操作下来,这支军队的平均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了,可以用来吓人,难以应付大战。随后,安重荣带着这支临时凑成的,拼多多式的乌合之众,以朝见天子的名义,南下直逼邺都。

安重荣造反的军报终于传至邺都,石敬瑭就像等待楼上的第二只靴子落地那样,为这一刻准备很久了,所以朝廷军队的反应非常迅速。石敬瑭立即下令,以天平节度使,妹夫杜重威为主帅,安国节度使马全节为副,前永清节度使王周为马步都虞候,统领着包括皇家禁军、藩镇军、契丹雇佣军等共计三十九指挥的兵力(五代时每指挥兵力不固定,大致在500人至2500人之间浮动,故杜重威的总兵力也没法确定,从不足两万到接近十万都有可能,个人估计应该不少于五万)迎击安重荣。

十二月十三日,安重荣与杜重威两军在贝州西面的宗城县相遇。看着对面精锐的朝廷大军,安重荣很清楚,革命不仅不是绣花,也不是购物,自己表面庞大的拼多多军团人数虽不少,真正能力战的却不多,如果一对攻,可能马上就会露馅。于是安重荣摆了一个防守型的偃月阵,坐待杜重威先动手。

所谓偃月阵,就是一个形似半月的军阵,弧面向前突出,步兵摆出密集队形位于中央,依靠厚度承受敌方的主要攻击。另外由于阵形密集,除非大败,士兵不容易逃亡,对于掺杂着大量菜鸟新兵的安重荣军来说比较安全一些。少量精锐的骑兵布置于月牙形的两翼,掩护步兵阵形的侧面,可根据战况伺机反击。如果熟悉西方战史可知,这与汉尼拔在坎尼会战中的布阵颇为类似。

应该说,安重荣虽算不上什么名将,但好歹确实是员战将,与其相比,杜重威对于该怎么用兵,怎么打仗,几乎没有什么概念,见对面摆了个阵形,想也不想就命令军队对敌阵发起无脑冲锋。有了杜重威贴心的配合,偃月阵的优点充分体现了出来,朝廷军队连冲两次,都在坚强的叛军阵形前撞了个头破血流,损失不小,进展却全无!

看着连连得手的叛军,杜重威有点儿慌了,就要下令全军撤退。好在朝廷军方面,不但军队质量高于叛军,石敬瑭配属给杜重威的将领素质,也远高于安重荣的手下。指挥使王重胤赶紧阻止了主帅的盲动:“临阵退缩乃兵家大忌,现在一撤就完了!安重荣的全军都在这里了,杜公可抽调精兵攻击他们的左右两翼,使他们的骑兵不能机动支援,我再率契丹雇佣军冲击他们的中军,他们一定支撑不住!”

杜重威也难得的展现了他仅有的一点儿优点:有时还是听得进行家的意见。于是朝廷军队没有撤,而是按王重胤的建议发起了第三轮攻势。调整方案后,朝廷军的表现有所改善,安重荣的偃月阵被压得稍稍有所后退,仍战况依然胶着。

当然,这件事只证明了杜重威的手下不错,尚未证明安重荣的手下不行。不过别急,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安重荣叛军中一个叫赵彦之的将领突然临阵倒戈,从而一举决定了宗城会战的胜负!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6-23 14:25:45
二安之乱 十五
2021-042


这赵彦之本是安重荣的老战友,两人还是小军官时便意气相投,关系亲密,就只差着烧黄纸斩鸡头拜关二爷了。等安重荣混出头,高升为成德节度使之后,赵彦之就辞去自己在关西的职务,千里迢迢来投奔好兄弟。之后,赵彦之专门负责为安重荣广交亡命,招兵买马,为叛军扩充军力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资治通鉴》上说:凭借着与安重荣的交情和功绩,赵彦之自认为地位显赫,怎么也该在叛军中当个二把手才对!结果,等起兵了,赵彦之大失所望,他仅仅被安重荣任命为排阵使。

其实排阵使也并非不重要,这个职务负责演练军队,训练阵法,监督士卒作战,特别是让那些新兵蛋子们知道自己在战时该干什么,等安大帅一声令下要摆个偃月阵时,不至于站出个鸡窝阵。有些著名人物,如唐末的宦官名将杨复光,去劝降王仙芝时的职务就是排阵使。但不管怎么说,排阵使没有达到赵彦之的期待值,于是仅仅为了这点事儿,他就对老朋友安重荣大为不满,有了二心。

不过,以上只是古史的推测,并非赵彦之自己的解释。个人认为,他更可能是觉得安重荣已经赢不了,要为自己找条活路。

不管真相如何,反正赵彦之是在交战最激烈的时候倒戈了!排阵使投敌!叛军顿时阵形大乱!安重荣更是大惊失色,在他眼中,不管有多少人背叛自己,赵彦之也应该是心如铁石,永远站在自己身后的好兄弟啊!

安重荣的自信心顷刻间崩溃了,他放弃了指挥,转身而逃。紧接着,就是叛军整体崩溃,各自奔逃,战场转为单方面的屠杀!朝廷军阵斩叛军一万五千余人,在接下来的追击战中,叛军又有两万余人被击毙或被冻死,侥幸没死的,自然也不可能再跟着安重荣,最后安重荣仅带着十余骑逃回镇州。

不过这一战中最扯淡的事,还要算赵彦之的结局。这位安重荣的“好兄弟”,因为在投降的时候穿着的那身行头太过华丽,配有大量的银饰,结果让朝廷的军士们见财起意,来个论功行抢,一刀就把此战取胜的最大“功臣”给剁了!将他的盔甲战马等瓜分一空!这也是为什么,赵彦之没有解释自己行为动机的原因。真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安重荣大势已去,其所属的赵州又被朝廷军队攻陷,杜重威进军,将镇州团团包围。十多天后,也就是天福七年(公元942年)正月二日,叛军中一个牙将为求自保,向朝廷投降,悄悄打开水门引导朝廷军队入城,镇州于是也被攻陷。杜重威入城后大开杀戒,又斩首两万余人!连那个打开水门帮助朝廷军队拿下镇州的牙将,也落了个赵彦之式的下场,杜重威借故杀了他,好将克城的功劳全部揽为己有!

安重荣自然更不可能逃脱,这位自诩兵强马壮有天子命的纠纠武夫,到了最后关头没有“天子死社稷”的自觉,被朝廷军生擒,随即被斩首。安重荣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有人认为,他反对向契丹割地称臣,并做出很多努力,试图北伐收复失地,虽未成功,但也算得上当时的一位民族英雄。也有人认为,安重荣所做的一切,全出于他想当皇帝的野心,所谓抗击契丹也好,收复失地也罢,都是口号喊得响,实际做得少,所以没有任何值得肯定的地方。

依笔者看,安重荣有野心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因此就将他所有行为的动机全盘否定,恐怕也失之于简化。毕竟在那个时代的大多数野心家,都选择了给契丹人当狗这条道(虽然不一定当得上),如石敬瑭、赵德钧、赵延寿、范延光、杨光远,还有未来的杜重威、刘崇等等;而用抗击契丹为号召,来聚拢人心的,仅有安重荣、刘知远两位。这至少证明,在当时人看来,如果仅仅为了野心,向契丹人求助才是更有利的选择。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6-23 14:25:45
自制地图:安重荣之乱与辽国的赵崇之乱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6-23 14:25:45
二安之乱 十六
2021-043


安重荣选择了艰难的道路,然后他失败了,然后他的首级被杜重威送到邺都,向后晋皇帝告捷。石敬瑭大喜,总算是可以在契丹干爹面前还自己一个清白了!他马上命人将首级刷上漆防腐,再送往辽国,请耶律德光检视,同时祝贺辽国平定了朔州的反贼赵崇。

原来,差不多就在安重荣被后晋击灭的同时,辽国这边,经过了整整半年的战事,打着后晋旗号的,孤立无援的朔州终于被辽军攻陷。关于这一战,史书中找不到任何稍微详细一点儿的记载,但辽军应该胜的并不轻松,因为就连他们的主将古只,都在此役中阵亡了!耶律德光因为伤亡惨重,怒不可遏,克城后下令将朔州城中的男丁全部处决!但奇怪的是,首领赵崇的下落没有记载,可能是失踪了。

余怒未息的耶律德光,先是听说安重荣在后晋那边造反了,之后又见到后晋方面送来的安重荣的人头,这才怒气稍减,放杨彦询回后晋。不过,这事情还不算完,耶律德光再派使者责问石敬瑭:“先前,安重荣收留从我大辽叛逃的吐谷浑部落,现在安重荣既已伏诛,那么叛逃的那些吐谷浑人何时遣返?”

这下麻烦了,父皇帝的要求让石敬瑭倍感为难。本来石敬瑭连十六州的国土和人民都能出卖,自然不会在意那些与他并不亲密的吐谷浑人,但问题是:那些吐谷浑人现已在刘知远的庇护之下,并成为其武装力量的一部分。而如今的刘知远,已经不是石敬瑭可以任意摆布的了。石敬瑭虽然给刘知远下令,但刘知远装聋作哑,就是拖着不办,后晋皇帝也毫无办法。

去掉一个安重荣,又来一个刘知远,如之奈何!父皇帝毫不体谅干儿子的难处,在契丹使臣一拨比一拨更严厉的逼问下,仅靠送钱和陪笑脸已经越来越难忽悠过去,让石敬瑭痛苦万分。祸不单行的是,后晋这一年的年景还不好,有五个州奏报发生的水灾,十八个州奏报发生了旱灾、蝗灾,天下饥馑,却偏偏在刘知远主政的河东风调雨顺,毫无灾异,这难道是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吗?

五月十六日,在焦头烂额中苦苦挣扎的石敬瑭突然病倒了,而且病情恶化的很快,不到一个月,后晋皇帝已感到自己大限将至。但石敬瑭没法安心离去,他所有成年的儿子都已死于非命,现在只剩下一个尚是孩童的幼子石重睿,很显然,自己一旦离去,这个孩子别说在这危机四伏的时代坐稳江山,就连能不能躲过动乱,活到成年,都是未知数!

不知道那几天,躺在卧榻上的石敬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煎熬,最后,他下旨单独召见了重臣中最有忠厚长者之名的宰相冯道。冯道入宫,见到了让他难忘的一幕:石敬瑭让小皇子石重睿出来,向老宰相下拜,然后又命宦官抱起石重睿,送到冯道的怀里。很明显,在那个时候,石敬瑭还没有失去表答自身意图的能力,但整个会见过程中,他没有做出任何明确的指示。

古史大多很直观地认为,石敬瑭在临终前召见冯道的举动,就是想让冯道辅佐石重睿继承帝位。不过我觉得这种看法存在一些疑点,如果那个时候,石敬瑭还没有病得失去理智的话,他应该很清楚,仅靠托孤给冯道,根本不可能保障石重睿的皇位继承权。

第一、谁都知道,冯道是一个好人,但并不是一个忠臣,每次到改朝换代之际,他只能做到不对旧主落井下石,从来不会为了维护旧主,而对新朝抵死不从。这样的事儿我们已经见过几次了,今后也会一样。石敬瑭与冯道的私交颇深,不可能不了解冯道的为人。

第二、就算冯道突然间精神分裂了,愿以国士之礼来报答石敬瑭的知遇之恩,他也完全没有能力保障石重睿平平安安地继承皇位。原因很简单,冯道是一个纯粹的文臣,手中没有兵权,在军队中也没有影响力,身处这个武力至上的时代,他所能做的事其实非常有限。

我们看看距此时最近的一次托孤。三十四年前,临终的李克用可是同时召来了五个人,有弟弟李克宁,有监军张承业,有老将李存璋,还有处理机务的吴珙和掌书记卢质,基本把当时太原城中最重要的人物都叫到了。而且李克用交待的也清清楚楚:就是让你们辅佐好李存勖。但即使这样,即使李存勖已经是个成年人,都还是出了大乱子,差点儿就将李家的基业完全葬送!清楚知道这些典故的石敬瑭,他如果真的想确保儿子继位,能那样漫不经心吗?

当然,出于人之常情,石敬瑭自然希望将皇位留给自己的儿子,但如果他在临终前依然保持着理智的话,大概已经认识到:他留下的那个皇位,就是个即将喷发的火山口,如果没有足够的修为,坐上去必死无疑!那么,有必要非让自己仅存幼子去承受那样的风险吗?

因此,李克用并没有让李存勖向李克宁、张承业等下拜,而石敬瑭让石重睿向冯道下拜了。我猜想,石敬瑭不明说,可能是他还存在一丝幻想:如果你能让重睿继位,那就请你辅佐他。如果确实做不到的话,他就如同你的子侄,请至少保全他的性命,拜托了!

做完了这些事,六月十三日,石敬瑭病逝,他共计在位五年零六个月,享年五十岁。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6-23 14:25:45
二安之乱 十七
2021-044


就在石敬瑭去世的当天,皇家禁军的头牌人物,侍卫马步都虞候景延广(理论上,此时皇家禁军的第一号人物,应该是侍卫马步都指挥使刘知远,但因为刘知远远在太原,故二号人物景延广便成了实际上的禁军首脑)找到冯道,与其商议说:国家多难,宜立长君,所以咱们应该拥戴皇侄,齐王石重贵为帝。

历来都最识时务的俊杰冯道,自然是同意了。且不说冯道不同意也没用,立石重贵为帝,很大程度上可能也是石敬瑭没有说出来的本意之一。

证据是:不久前,石敬瑭将石重贵爵位由郑王改封齐王,职务由开封尹改为广晋尹。也就是说,在石敬瑭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他已将石重贵召来邺都,召来自己身边。大家还记得朱温临死前,想废掉朱友珪,改立朱友文时是怎么做的吧?他就是让敬翔拟诏,打算将朱友珪贬出京城,而调朱友文入京。如果石敬瑭真的要传位给亲子石重睿,那么毫无疑问,最该防范的人,就是他名为侄儿,实为养子的石重贵。即使不将石重贵贬往偏远州郡,也不该将他调到身边啊。

正因为同在邺都,事情就比较好办了。石重贵连一天都没有多等,就在石敬瑭去世当天,在景延广与冯道,这一武一文两大重臣的拥戴下,于叔父的灵柩前即皇帝位。

但不管怎么说,石敬瑭确实从未明确过自己的继承人是谁,景延广因此认为:石重贵能当上皇帝,主要是自己的功劳!而且石重贵也认可这一看法,因此,以前一直不怎么显眼的景延广一步登天,升任同平章事,兼侍卫马步都指挥使(顶替了刘知远在禁军挂名的一把手位置),成了新皇帝最最器重的朝中第一号重臣。

据说石敬瑭死前曾有旨,打算召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到邺都,让他辅佐新君。但石重贵不想让既重兵在握,政治态度又不明朗的刘知远进京。而景延广也不希望名望功绩都在自己之上的刘知远,来抢走自己的风头。于是那道圣旨就被扣下了,压根没有离开邺都。后来,这件事让刘知远知晓,他非常怒火,从此对新朝廷怀恨在心,更加不把朝廷的命令当回事了!

咱们再来说一说造反比安重荣还早的安从进,不是我一时疏忽把他给忘了,而是直到石敬瑭病逝,石重贵即位,景延广高升之后,他都还在苟延残喘。

由于襄阳也是天下坚城之一,更重要的是,安从进的手下比较死忠,明明已经毫无希望,还是连一个赵彦之式的叛徒都没有出现。害得高行周以大军围困襄阳,却久功不下。一直到石敬瑭去世后两个月,被围达九个月的襄阳城内终于存粮耗尽,守军的士气和体力都已濒临崩溃。

于是,天福七年(公元942年)八月,高行周集合全军,发起了对襄阳城的总攻。奉国都指挥使刘词奋勇当先,率军第一个登上城头,大军后继杀入,守军再也抵挡不住,襄阳城终于被攻克。安从进眼看已无逃生的可能,便召集全族,举火自焚。至此,二安之乱才最终被平定,后晋境内,暂时又恢复了平静。

十一月,新皇帝石重贵将叔父石敬瑭安葬于显陵(位置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盐镇乡石陵村西侧),谥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庙号高祖。石敬瑭和他的时代至此被埋入地下,下一个前途莫测的新时代,即将开始……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6-23 14:25:45
后晋显陵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6-23 14:25:45
附文:追求的代价 上
2021-045


如果要给五代十国的历史人物搞一个“恶名排行榜”的话,石敬瑭也许唯一个有可能战胜强敌朱温,勇夺魁首的人!

即使很多并不了解五代的人,也听说过“儿皇帝”的大名。由于有了石敬瑭,让华夏文明本部一块十分重要的固有领土,沦入北方胡人政权的控制之下,且历时长达数百年,流毒深远,给华夏民族带来了难以磨灭的痛苦回忆。

可能是出于以上原因,石敬瑭在大多数时代的名声都很差。在我看过的一篇文章中,说这位后晋高祖皇帝是“集超黑的腹部,与超厚的脸部于一身。”但仔细回顾石敬瑭这一生,这个形容显然并不太客观,石敬瑭的脸厚固是常人难及,不过要论腹黑的话,在帝王群中,石敬瑭真的毫不出众。

因为恶名高,与人品坏,并不是完全的等价关系。朱温肯定不是他那个时代最邪恶的人,秦宗权、孙儒之流绝对比后梁皇帝要灭绝人性的多。而石敬瑭么,如果不考虑他在民族大义上的大是大非,只看其私德的话,并不算差。他在政治人物中,是少有的一诺千金(尽管有时也不能完全做到),生活中不事奢靡,通常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较少发怒,除非造反,很少直接杀人。纵然称不上什么道德模范,但在历史上的大人物中论私德的话,起码可以算中上。如果与同期的张彦泽、杜重威这些恶贯满盈的大人渣相比,那石敬瑭的为人简直不要算太好。

但问题是,你都干到中原王朝的皇帝,成为华夏文明的代言人了,身处高位,自然就要担当相应的,不可逃避的重责。所以在评论一个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时,怎么可能只用芸芸众生的标准,撇开民族大义,仅仅比较你的私人品德?

由于石敬瑭是沙陀人这种不够严谨的说法,一直是网上的主流,并由此引伸出“石敬瑭不是汉奸”的奇谈怪论。因此我想再讨论一遍石敬瑭的族属问题。

古史书中,对李克用父子、李嗣源、刘知远的族属记载都很清楚,全是沙陀人,可见沙陀人的出身,并不是一个需要避讳的问题。实际上,由于唐末李克用集团的崛起,沙陀一时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高贵词汇,那时有些来历不太清楚的胡人将领,都喜欢声称自己是沙陀人,并以此为荣。但里面没有石敬瑭。

古人对石敬瑭的族属主要有三种记载:一、汉人,春秋大夫石碏、汉丞相石奋之后(出自《旧五代史》,也是后晋的官方论调);二、西域杂胡(出自《新五代史》);三、已经失去文化特征的羯族遗民,十六国时代的后赵皇帝石勒之后(出自辽国给石重贵撰写的墓志)。可见,石敬瑭究竟出自哪个族群,在当时就已经是一笔搞不清楚的糊涂账,固然不能完全排除他真是沙陀人的可能性,但轻易把这种揣测的说法当成定论,显然更无道理。

就像我在前文中说过的那样:黄巢究竟有没有死在狼虎谷?可能会是个永远的不解之谜。但那个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黄巢对历史的影响力,已经确凿无疑地在狼虎谷结束了。

同理,石敬瑭的真实族属可能永远也搞不清楚,但那个真相同样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和他的王朝,对自身的民族认同。首先,后唐、后晋、后汉三朝,在所有政治制度上都是承接李唐,不存在任何胡人特色,也从未被时人视为异族政权,这和同朝代的契丹或辽国完全不一样。另外,假如有哪位朋友突然穿越回后晋,问当朝天子是哪族人?那官方给你的回答,肯定是汉人。

网上还有奇论,称石敬瑭割的地不是他的,所以不构成卖国。这也是极典型的扯淡,石敬瑭刚造反的时候,仅仅是个后唐的河东节度使,十六州当然不是他能管辖的。但那时他所谓割地条约,也只是一张大白条,根本还没有执行,也执行不了。等到割地条约真正生效,开始实施时,李从珂已死,后唐已亡,石敬瑭的后晋王朝已经取而代之,得到了包括十六州五镇在内的,原后唐全部藩镇的承认与臣服。这时还要说割的不是自己的地,骗谁呢?

我在如今流行的翻案论调中还看到一种论点,用他们想像中的“民意”,来替石敬瑭开脱。这种论调声称:十六州在唐末已经是大量胡人聚居之地,民意并不反契丹,当地人民在辽国的统治下,可能比从属于中原王朝时生活的更好,等等。所以以人为本的话,割地也不是坏事云云。

这就是只要论点,不要论证了。让我们看看,在石敬瑭割地后的短短五年间,十六州发生的那些事:先是吴峦领导的大同抗战,然后是辽国的卢龙节度使赵思温密谋举地归晋,后来又有赵崇领导的朔州反正,这些事件能够发生说明了什么?只不过,由于以上每个事件发生之时,石敬瑭采取的对策,无一例外都是全心全意为辽国服务,让这些地区的人民,试图留在后晋,或回归后晋的努力全部失败。

另外,在石敬瑭统治期间,不断有大量的十六州百姓,受不了契丹人的统治,冒着被辽国抓,被后晋遣返等风险,南逃入晋,甚至出现了像土谷浑部落这样,举部南迁的例子(也可见不满辽国统治的,不仅仅是汉民,别把当时的契丹统治者,想像的有多么仁爱)。尽管同期的中原也算不上什么乐土,但同时代中原百姓逃入辽国的记载,我是一条也没见到。

我认为些这已经够了,石敬瑭就是一位有深远影响的重量级汉奸,无可避讳。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6-23 14:25:45
附文:追求的代价 中
2021-046


当然,真实的世界是立体的,是充斥着复杂色彩的,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石敬瑭留给后世的形像,也不可能仅仅是一个汉奸。

与如今网上有些人自行脑补,说什么石敬瑭名声差,是因为宋朝对他甩锅抹黑不同,宋人在修史时,其实对这位后晋高祖评价挺高的。如在《旧五代史 晋高祖本纪》的末尾,对石敬瑭的为君之道就多有褒扬:“旰食宵衣,礼贤从谏,慕黄、老之教,乐清净之风……傥使非由外援之力,自副皇天之命,以慈睿德,惠彼蒸民,虽未足以方驾前王,亦可谓仁慈恭俭之主也。”《资治通鉴》对石敬瑭为君的评价同样不算低:“推诚弃怨以抚藩镇,卑辞厚礼以奉契丹,训卒缮兵以修武备,务农桑以实仓廪,通商贾以丰货财。数年间,中国稍安。”

这里边石敬瑭的“仁慈恭俭”不是虚言,是有实际例证的。

比如说,为了民生,石敬瑭大胆取消了自中唐以来,对政府收入极其重要的食盐专卖制度。当时,有个关心时政的官员向石敬瑭提出食盐专卖造成的两大恶果:一是专卖使得公盐的盐价过高,让大量的贫苦百姓吃不起公盐;二是民间私盐无法禁绝,每年都有大量的人贩盐被抓,专卖收入也没法保证。于是,那个官员提出了一个治本的解决方案:取消食盐专卖,准许民间自由贩卖,每年再根据食盐专卖的所得,加征一项新税“食盐钱”,这样可以大大缓解民生,政府收入也不会减少。石敬瑭觉得很有道理,批准推行,于是盐价大跌,中原百姓终于吃上了久违的便宜盐,不可不谓一大善政。

但可惜好景不长,就像李嗣源制定的“鼠雀耗”由善政变成恶政的过程一样,等石敬瑭刚死,后晋朝廷为提高国库收入,就在市场和各商道关卡上加重对食盐的销售税和过路税,使私营盐商们无法承受,纷纷破产!于是,食盐专卖制度迅速复活,与之前唯一的不同,是新税种“食盐钱”仍然要收!

另外,石敬瑭还下过诏书,取消李从珂执政后期加征的杂税(当然,当时之所以狂征杂税,很大程度也是石敬瑭造反给逼出来的),后唐朝留下的欠税也不再征收。每遇上灾荒,他也比较注意民间疾苦,屡屡下诏赈济。现在网上甚至有人认为:石敬瑭的治国能力,在五代时候是第一流的!

那么,这些看法是否客观公正?在不讨论与契丹关系的前提下,石敬瑭能否算得上一代明君呢?

我个人认为,上面的观点并不够客观。赵宋史家对他的评价较高,可能是因为赵宋后来的武力也不行,被迫用金钱买和平,与石敬瑭时代的后晋多少有些同病相怜吧。而如今网上一些言论,为翻案计,往往矫枉过正,将石敬瑭的治国能力过度美化。

我之所之会这么看,倒不是认为史书上对石敬瑭那些勤政爱民的记载,有什么不实之处,而是因为那些内容,都是对史料进行了选择性过滤后的产物。让我们把视野放宽,省视一下更多的,被过滤掉的内容,就不难发现,即使不考虑对契丹卑躬屈膝带来的经济负担,石敬瑭统治下的后晋,也是问题重重,民生多艰!

首先,皇帝自身的节俭,如果不能形成表率,在国家的各级官员中形成一个正向反馈机制,那么他节省下的那一点点开支,马上就会被下面官员的贪腐所抵消,而变得毫无价值!这个道理,比石敬瑭早几百年梁武帝萧衍已经做出过完美的证明,石敬瑭只是又证明了一次。

当皇帝不同于当村长,不可能亲自治理自己的管辖区域,只能通过一级一级的官员,将代表其意志国家政策,一层层推行下去。后晋朝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政策常常受阻,以藩镇为代表的地方官员们,或不予执行,或者肆无忌惮地出台自己土政策,马上可以将爱民的政策效力清零,甚至打成负数!比如你下诏要减免欠税,人家马上开征一项不许拖欠,立即缴清的“拔钉钱”!很显然,在地方的实际执行中,“拔钉钱”一类的土政策,远比石敬瑭的诏书管用!

在整个五代,部分藩镇节帅横行不法,是个一直无法完全根除的痼疾,虽然症状有时轻一些,有时重一些,但要论发病最严重的高峰期,就在石敬瑭的后晋朝。之所以后晋会成为藩镇贪腐曲线的峰顶,主要由两个因素造成:

第一项与石敬瑭无关。自李存勖统一北方以来,北方的藩镇节帅已经基本上都变成流官,当节度使的随时可能被更换驻地,更别指望着将职务和地盘传给子孙,这使得他们缺少爱养民力的动力;

第二项就与石敬瑭紧密相关了。通过实践出真知,后晋的节度使们知道,当今天子很容易打发,只要不造反,其余的随便干什么,都不会有任何危险!

石敬瑭的“慕黄、老之教,乐清净之风”,这无为而治说的好像很好听,但在很多时候,其实就是该作为的时候不作为,就是对官员们贪赃枉法、横征暴敛、乃至滥杀无辜的彻底放纵!关于这方面的例子,前文中已经介绍了不少,杨光远、张彦泽、杜重威等等,那些不是个例,而已经变成后晋朝的普遍现象。

原因也很好理解,大量的藩镇节帅们,仍掌握着巨大的权利,却几乎不受任何监督,只要别造反,就算事发了也栽不了大跟头。有些人,比如杜重威,那跟头甚至是向上栽的,越被骂越升官!为官一任,是造福一方,还是造福一家,全凭自觉!试想,在这种环境中,还能保持高度道德自律的人,能有几个?在这样糟糕的吏治大环境中,还可以将国家治理好的机率,能有几分?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6-23 14:25:45
附文:追求的代价 下
2021-047


很少有人,在明明可以扬眉吐气的时候,还喜欢卑躬屈膝;也很少有人,对于明目张胆的罪行(只要不是自己或自己人做的),内心会毫无触动。既然石敬瑭本质上是一个私德还不错的人,那他为什么还要在对待契丹时,甘于屈辱,不惜自降国格?既然石敬瑭颇有爱民之心,那他在面对某些藩镇节帅无法无天的胡作非为,置万民于水深火热之时,为什么总是无动于衷,甚至百般袒护?

要知道,即使割让了十六州之后,后晋朝的整体国力,也并不比辽弱。而经过乱世淘汰,百战余生的后晋军队,平均素质也不比契丹军队差。同时,五代不是唐末,中央集权已经重建,虽然李存勖死后中央权威一路下行,后晋朝可能达到了五代中央实力的谷底,但中央强于地方的大背景仍未发生根本改变。几次叛乱的过程都可以看得出,只要中央禁军不哗变,地方藩镇是打不过中央禁军的。从客观实力上看,石敬瑭并不是没有挺直腰杆的本钱,那他为什么对内对外的表现,还都那么软弱?

个人认为:让石敬瑭挺不起腰的根本原因,绝对不是他喜欢弯腰,而是他的个人能力存在严重短板,是五代最弱的开国之君!也许这么说有点儿过份刻薄,应该换个说法:石敬瑭的能力并不算差,但他要追求的目标过高,超过了他仅仅依靠自身能力可能达到的上限。

要在战乱频繁的五代乱世开创一番基业,最重要的能力自然是打仗的本事。如果你只去看《旧五代史 晋高祖本纪一》,可能会觉得石敬瑭就是被埋没的一代名将!有人统计过里面记叙的,石敬瑭的辉煌战绩:

“后梁贞明三年李存勖、李嗣源与刘鄩战于莘城,李嗣源与石敬瑭陷于阵中,石敬瑭挺身挥剑,来回辗转苦斗,奔跑数十里,大败刘鄩;”

“后梁贞明四年晋军和后梁大将贺瓌激烈争夺黄河沿岸时,李嗣源中了刘鄩的埋伏,危急时刻石敬瑭率军殿后,拼死掩护他撤退,才得以领兵突出重围;”

“后梁龙德二年,在胡卢套作战,后唐军队逐渐败退,石敬瑭迎着敌军精锐,拔出长剑,杀开血道,用身体保护李嗣源撤退,敌人干望着他,无人敢上前阻击;”

“后梁龙德三年,石敬瑭跟随李嗣源观察梁军阵地杨村寨,部下都没有披甲,突然敌军出其不意,用武器掩袭李嗣源,兵刃将要刺到李嗣源背部,石敬瑭手持战戟冲上前,用力一击,几个凶悍的敌人从马上滚落下来,李嗣源才免于一死;”

……

总之,在这些记录中,他的岳父李嗣源好像就是个浪得虚名的平庸之辈,每次都要靠石敬瑭救命,每次取胜的关键都在于女婿的出色发挥!但问题是,一旦把视野放宽,综合这个时代的各方面记载,很容易发现,《晋高祖本纪》可能是《旧五代史》各章节中最浮夸,最失真的一章。

比如这一章在介绍石敬瑭的父亲石绍雍(又名臬捩鸡)时说:“事后唐武皇及庄宗,累立战功,与周德威相亚。”这可以算是相当不要脸的恶捧了!回顾梁晋争雄那段历史,周德威有多重要,看过本文的朋友们应该都心里有数,真正能够与其功勋战绩一较高下的晋军将领,也就李存审、李嗣昭、李嗣源等三人。什么时候出现过石绍雍或者臬捩鸡的名字?怎么突然就“与周德威相亚”了?

有这头被吹上天的大牛迎风招展,那么接下来,关于石敬瑭那些离开自身本纪,就很难找到相应旁证的辉煌战绩,即使不说它们是假的吧,也显然是被刻意挑选,和有些夸大了。或者,他与李从珂一样,只适合当别人的部将。

因为,等两川的孟知祥与董璋联手反叛之时,石敬瑭第一次担任大军统帅,讨伐两川,充分暴露了他真实的军事能力。由于董璋的严重失误,在石敬瑭抵达前线之前,讨伐军就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夺取入蜀的最重要天险剑门关。可就是碰上开局这么有利的一副好牌,也让石敬瑭给打烂了。历史上,拿下剑门之后,还能被堵住无法深入蜀地的,好像就这么一次。这个第一,硬是让石敬瑭给创造出来了。在与赵廷隐等蜀将的交手中,石敬瑭步步受制,频频失利。两川成功独立,石敬瑭难辞其咎。

如果说,讨伐两川还是替别人打工,不一定用全力的话,那他在太原造反,就完全是事关石敬瑭集团生死的大业了。在起兵期间石敬瑭做了什么?他就把守城的事交给刘知远,自己没有直接指挥,在城中主要负责装神弄鬼,稳定军心。等契丹大军到达太原城北,决战之前的情报交流,也看得出,即使不考虑手头实力的差距,石敬瑭的将略也明显不如耶律德光。

后晋建立后,天下也没有太平,先后又爆发了两次大规模乱叛。先是范延光、张从宾之乱,后是安重荣、安从进之乱。在这两次捍卫后晋生存权的平叛战争中,石敬瑭全是遣将出征,一次也没有亲自指挥。当然,身为皇帝,坐镇京城,不轻易亲征是合适的,但你坐镇京城,起码得有不动如山的稳重吧?石敬瑭在听说张从宾反叛,并攻下虎牢之后,一下子惊慌失措,竟吓得收拾行装,准备从汴梁逃跑!要不是桑维翰拦得及时,后晋朝可能当时就夭折!可见,在两次叛乱期间,石敬瑭不愿意亲征,是他真的对指挥打仗没把握,而不仅仅是出于帝王的稳重。

知道了石敬瑭只是一个“伪名将”,就能理解他的种种不得已了。为什么不敢向契丹要求平等邦交,因为打不过。注意,不是中原打不过塞北,而是他打不过耶律德光,不是像某网文喜欢的口头禅“换谁上都不行”。这一点的证明,不用等太久,等新一轮王朝更替之后,中原换上了真正有能力的掌舵人,我们就可以看出明显的不同;为什么对一些恶贯满盈的节度使无底线地纵容,不就是怕他们逼急了造反。一旦有藩镇造反,石敬瑭没有完全的必胜信心,就算能够遣将平定,平定叛乱的有功之臣也很容易尾大不掉,变成新的潜在威胁。所以第一次平叛弄出个杨光远,第二次平叛弄出个刘知远,得不偿失。在这些前提下,石敬瑭在大方向上的选择,对他而言确实是理性最优。

当然,说石敬瑭不行,是从乱世天子所需要的素质为标准来衡量的,如果只是做一个地方节度使,他还是比较优秀的。假如石敬瑭没有成为一代皇帝,那他留给历史的形像,可能要正面很多倍,而整个中国的历史,也可能会减少很多屈辱。

所有的一切,怪就怪石敬瑭以平庸之才,却不甘平庸,太有追求了!不要说石敬瑭不造反就活不了,不造反就活不了的人是李嗣源、是李从珂、是郭威,不是石敬瑭。如果李从珂真的一开始就想杀石敬瑭,之前就不会放他回太原,之后也不赋予他重权,给他不断增兵送粮。是石敬瑭越来越过份的拥兵自重,才激起李从珂的猜忌,但在石敬瑭正式叛乱之前,除了一次酒后失言,李从珂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石敬瑭的事。造反之路是石敬瑭自己选择的,但并不是他唯一的可选项。

当两个选择摆在石敬瑭眼前,要么退让,此生甘于平凡;要么进取,去追求人生最高的荣光!石敬瑭没有忍住诱惑,他选择了追求至高之位,选择了一个仅靠自己不可能达成的目标!于是,他为此选择付出了代价,接下来的历史,就不再是他可以选择的了,于是,割地、称臣、装儿子、对外屈辱,对内软弱,都成了顺理成章的必然!

于是,整个华夏文明,也为他在那一刻的追求付出了代价。这个代价就像一道巨大的,久久不能愈合的伤口,最后伤裂迸发,化为《赤伶》中最伤感深沉的一句唱词:

望燕云,望汴梁,梦一晌……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6-23 14:25:45
南唐代吴 十
2021-072


陈觉当上徐景迁的辅臣,徐知诰改朝换代的计划,与宋齐丘扶植听话新主的计划,都在顺利推进中。三个月后,吴国的元老功臣柴再用病逝,杨行密时代重量级的开国元勋,至此只剩下了两位,都是原赵锽部将,后归降杨行密的。一个是德胜节度使周本,另一个是镇南节度使李德诚。

大家还记得李德诚当年被派去劝降周进思,瞬间“得病”不能行,反把老同事韩球送进鬼门关的事迹吧?此人平时表现不错,做事认真负责,但其实一直就是个“识时务”的老滑头,对徐知诰改朝换代的图谋不会产生任何阻力。周本要麻烦一点儿,他算得上此时吴国硕果仅存的第一名将,性格刚毅,有忠义之名,不过他年事已高(时年七十三岁),身体又不好,藩镇内的日常事务基本上都已交给其儿子周弘祚代理,而周弘祚是比较好说话的,因此他也可以被搞定。

于是,周宗、徐玠向徐知诰提出一个计划,让周本、李德诚领衔上疏劝进,再顺势发动百官跟随,制造一次拥戴徐知诰为帝朝野舆论。试想,如果连周本、李德诚这两大元老都发了话,认可徐氏当兴,那么剩下的吴国官员们谁还敢幻想让杨氏重振?徐知诰认为这个计划不错,便让人私下去劝说周本、李德诚。

宋齐丘得知眼中钉周宗又一次抢自己的风头,心实恨之,就想再次将他的计划搅黄。两相比较,宋齐丘觉得周本应该不会轻易同意劝进,搅黄此事的关键在于李德诚。于是宋齐丘便在私下给李德诚写了一封密信,以徐知诰头号心腹的身份悄悄给他打招呼:别听周宗的,那不是齐王的本意。但李德诚活到今天,也是久经考验的老狐狸了,他没有上当,很快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宋齐丘没说实话,周宗说的,才是徐知诰的本意。

就在宋齐丘与周宗开始新一轮明争暗斗之际,突发的一件事给予了宋齐丘沉重的打击。后晋天福元年(公元936年)六月,在扬州主管朝政的徐景迁突然得了重病,无法再履行职务,只得回家静养,宋齐丘为未来布下的关键大子,还没发挥作用就被迫退场了(一年后,相士口中“最长寿”的徐景迁病逝,享年仅十八岁,成为徐知诰诸子中的第一短命鬼,甚至没来得及看见父亲登上皇位。他的死同时也让徐知诰惊觉,如果不是相士胡说八道,就是有人在暗中搞鬼)。

接着在另一个战场也分出了高下,宋齐丘又输了。周宗的倡议,李德诚积极响应,主动率百官上疏劝进。周本原先不同意,还对左右说:“我受吴国厚恩,现在这么老了,还能再去侍奉异姓吗?”但他的儿子周弘祚见老父有些不识时务,就干脆瞒着他,代替父亲在联名劝进的表章上签了名。

当年十二月,周宗、徐玠又策动新行动,光上个表文还不够,李德诚、周本两位元老最好能亲自来一趟,让全吴国的人都看到,改朝换代已是人心所向!李德诚自然没问题,周本突然得知自己竟然是带头劝进的人之一,先是大怒:“先王对我恩重如山,自徐温父子掌权,我就一直痛恨不能替杨家解除危难!现在还要我做这种事,怎么可能!”周弘祚忙发动全家来胁迫父亲:“您都一把年纪了,还要给咱们家带来灭门之祸吗!”

僵持一番后,一家老小的安危,还是战胜了心头残存的忠义,老将军周本还是屈服了。两位元老上了路,由他们领头,各藩镇官员全至齐至扬州,上疏杨溥,陈述了徐知诰对国家的功绩,和对百姓的恩德,请天子效法尧舜,禅位于有德之人!然后,李德诚、周本率百官再到金陵,恳请徐知诰早受天命!

宋齐丘看着这完全脱离自己控制的一幕,心里很不是滋味,尤其那个李德诚,自己白做工作了。他气不过,便私下对李德诚的儿子李建勋说:“尊令公本是武皇帝(杨行密)的开国元勋,今天算是名声扫地了!”

群臣跑去金陵劝进,扬州朝堂一时变得冷冷清清,吴国的皇宫内接连闹出有人见到鬼魂的传闻,看着这凄凉景象,一直兢兢业业当傀儡的杨溥也忍不住哀叹:“吴的国祚,真的就要这样终结了吗?”左右答道:“此乃天意,非人力所为也!”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6-23 14:25:45
南唐代吴 十一
2021-073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吴国将亡是天意,仍然有人想倾尽全力做最后一搏。杨行密最有骨气的儿子,被囚禁在和州的历阳公杨濛,尽管身陷囹圄,但毫不消沉,还在努力寻找最后一丝翻盘的机会。

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八月的一天,不知经过了怎样谋划与努力,杨濛实施了一次奇迹般的越狱。他打穿了一面墙壁,冲出囚室,反杀了负责看管他控鹤军使王宏,狂奔而出!王宏的儿子发现父亲被杀,怒不可遏,急忙带上兵追杀杨濛。眼看追上,杨濛张弓一箭,将王宏的儿子射死,追兵才不敢再追!

杨濛暂时重获自由,但下一步该怎样做?历史上类似杨濛这样的情况,多数都会投奔一个与本国不怎么友好的外国,以便寻求庇护。只要向北一直走,渡过淮河就是后晋的领土,后晋皇帝石敬瑭肯定会欢迎他这样的流亡者,那时就安全了。

但杨濛并没有往北走,而是向西行,前往庐州(今安徽合肥),那里是父亲杨行密的故乡,还是德胜节度使周本的驻地。

很可能杨濛认为,他一旦离开吴国,就无法阻止徐知诰篡位了。而留在吴国,还有一线生机,因为最后一个身经百战的常胜老将周本还活着。只要德高望重的周老将军还记得先王的恩德,肯站出来振臂一呼,那么打倒徐氏仍有可能。当然,更大的可能是大势已去,人心不古,自己以卵击石……但即使那样,至少不会辱没先王的名字了!

数日后,周本突然接到门丁的报告,说历阳公杨濛来求见,马上吩咐:快将人请进来。正在一旁的周弘祚大惊,急忙劝阻:“非常时刻,您千万不能与杨濛见面!”周本大怒:“是我家郎君来找我,你们怎么能不让我相见?”周弘祚见状,看来要保命的话,是忠孝一个都不能全了,便命众家丁上前,强行将年迈体衰的老父架入内室,然后关闭房门,不准他出来!年轻时能打虎的周本,此刻在儿子和家丁面前,已无还手之力(五个月后,周本抑郁而终,享年七十六岁)。然后,周弘祚再布置人手,将杨濛诱入,一举生擒了这个老不肯认命的皇子,再派人押往扬州。

在杨濛不顾一切与“天意”抗争的时候,徐知诰正与扬州的吴国朝廷玩弄例行的推让游戏。杨溥在众臣劝说下,下诏禅位,诏书送到金陵,“忠臣”徐知诰自然不能接受,恳切推辞,又将诏书送回去,这样来来回回,已经好几轮了。

在这时候突然接到杨濛从和州逃脱的报告,让徐知诰吃了一惊。好在随后得知,杨濛被周弘祚捉住,正押送扬州,这才稍稍放心。不过,对于已经有了一次越狱经历的杨濛,徐知诰担心夜长梦多,觉得还是尽快将他除掉为上!于是他连去扬州盖个章的程序都省了,直接伪造了一道杨溥的圣旨,在半路截住押送团队,将杨濛处决于采石,并追废其生前的一切官爵,改称“悖逆庶人”!杨濛的妻儿没有随他出逃,仍留在和州的囚禁之地,至此也全被杀光!

后世修史者叹曰:“‘芳兰当户,不得不锄’,说的就是杨濛这样的人吧?”他本是一个比较优秀的皇子,无奈生错了家族,生错了时刻。个人觉得他略微有点儿像夏达漫画中的李长歌,只是结局更惨。

杀掉杨濛之后,徐知诰决定不再把推让游戏继续玩下去。毕竟在当婊子的前提下,牌坊也只能立得这么高了。而且,如果久久不改朝换代,让杨家继续保持着合法皇家的大义名份,那么杨家人,和隐藏着的同情杨家的人,还不知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杨濛被杀当月,又老又病,牙都掉光的司徒王令谋,再带头发起一次舆论攻势,力劝徐知诰应该顺应天意,接受禅位!然后由李德诚领头,吴国百官再赴金陵,全力劝进!在所有高级官员中,只有宋齐丘一人,赌气不肯在劝进表上署名!不过,这问题不大,毕竟少数要服从多数嘛。徐知诰见众望所归的效果已经达到,终于不再推辞。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6-23 14:25:45
南唐代吴 十二
2021-074


九月十七日,认命的杨溥如释重负,让自己的儿子江夏王杨璘,携带着天子印绶前往金陵,进献给徐知诰,自己静待发落。至此,由唐末豪杰杨行密所建的吴国基本上终结。如果从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十一月,杨溥在徐温的操纵下称帝算起,五代十国中的吴帝国只存在了九年零十个月;如果从唐天复二年(公元902年)三月,杨行密受封吴王算起,杨氏吴国共存在三十五年零六个月;如果从唐光启三年(公元887年)十月,杨行密攻陷扬州,宣布就任淮南留后算起,杨氏集团共存在四十九年零十一个月。

十月五日,徐知诰正式在金陵登基称帝,建国号“大齐”(新旧五代史、九国志、十国春秋等,都称徐知诰篡位时,国号“大齐”。唯资治通鉴称,徐知诰称帝时即国号“大唐”,疑误。)。改金陵府为江宁府,定为首都,原吴国都城扬州江都府改为东都。尊义父徐温为“太祖忠武皇帝”,除了自己的儿子们封王外,徐温的儿子的也得到加封,如封徐温第五子徐知证为江王,第六子徐知谔为饶王,同样享受宗室待遇。

对于禅位的杨溥,徐知诰在表面上显得极为恭敬,他派右丞相徐玠携带奏疏去晋见这位亡国之君。奏疏上,徐知诰自称“受禅老臣”,尊杨溥为“高尚思玄弘古让皇帝”(也有记载只有“让皇”不带帝),表示让皇帝虽然退位,但今后享受的各种待遇与礼仪,都与在位时相同。杨溥自己极为惶恐,表示不敢再享受皇帝的礼遇,改穿道士服,去和道士学辟谷之术,想靠不问世事,让徐知诰忘记自己,至于有没有效果,不久咱们就知道了。

吴国原太子杨琏,以及还在世的十一位亲王,已经不再属于皇族,自然全部降封为公。但同进又出了一个有趣的反常,徐知诰追封“悖逆庶人”杨濛为“临川王”,谥号“灵”,重新以亲王礼改葬。这是他想缓和与杨氏的表面关系,还是出于对那位不屈皇子的私人敬重?不得而知。

改朝换代算是成功了,徐知诰与重臣们夜宴于天泉阁,以为庆贺。这时,老滑头李德诚突然发言,矛头直指当初想把他带进沟的左丞相宋齐丘:“陛下应天顺人,开创大业,臣等个个欢欣鼓舞,只有宋齐丘一个人不高兴!”然后,掏出宋齐丘阻止自己劝进的书信,证明自己所言非虚。但徐知诰接过来一眼也不看,对众人说:“子嵩是与我相交三十年的老朋友,怎么可能辜负我!”宋齐丘只得上前致歉,但心中仍愤愤不平。

十月十八日,徐知诰下诏,加授宋齐丘为大司徒。大司徒是“三公”之一,正一品,突出特点是地位崇高,工作清闲,因为朝政什么事都和你无关了。宋齐丘是个权力欲极强的人,根本不想退休,一听到自己“升官”,已十分不悦。稍后,听到诏书中徐知诰称他是自己的“布衣之交”,忍不住怨气槽爆满,大声抗辩道:“我是布衣的时候,陛下也不过就是个刺史罢了!如今当上天子,自然可以不用老臣了!”然后赌气回家待罪。徐知诰也不怪罪,亲自写信,向宋齐丘解释安慰,不过,让他退休当三公的诏书仍就有效。

宋齐丘闹来闹去,每一招好像都打在了棉花堆上,无处发力。过了一段时间,他重新冷静下来,思考自己失误在哪儿。很明显,比起塑造忠臣人设,徐知诰更想早一点当皇帝,在那一刻,周宗比自己看得准,所以他得手了。现在要想挽回败局,就不能再摆出一付忠于杨氏,心念旧恩的形像,虽然那样会很打脸,但顾不得了。信义诚可贵,面子价更高,若为权欲故,二者皆可抛!

于是,宋齐丘一反常态,就地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反转!他上疏提出,既然已经改朝换代,就绝不能再对前吴的皇室心慈手软!如不能让杨溥再居住于江都宫!与前吴太子杨琏的婚约应该马上撤销(杨琏的妻子是徐知诰之女永兴公主)!应该找个地方,将杨家人全部圈禁起来!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6-23 14:25:45
南唐代吴 十三
2021-075


起初,徐知诰表示不同意,咱们做杨氏的臣子这么多年了,怎能如此绝情呢?但在不久后,宋齐丘提出的,对杨氏皇族的处理方案大多数变成了现实。

接受禅位七个月后,鉴于让皇杨溥一再“恳切”的请求搬出原吴国皇宫,李德诚等也同声附和,徐知诰终于“勉强”同意了大家一致的呼声,下令将原润州(今江苏镇江)牙城改称丹阳宫,将让皇帝迁到丹阳宫居住。随后徐知诰又下令,不仅是让皇帝,而是大多数杨氏宗室都迁往丹阳宫内,再了一个心腹官员担任丹阳宫使,布置了重兵,将丹阳宫严密的“保护”起来。迁到丹阳宫内之后又过了七个月,三十七岁的让皇帝杨溥突然暴亡,死因不详。徐知诰闻讯后,下令缀朝二十七日,以示沉痛哀悼!

前面之所以说大多数,是因为有部分杨氏宗族并没有被关进丹阳宫,比如杨溥的原太子,此时的弘农郡公兼康化节度使杨琏。杨琏没有被软禁可能与他的妻子永兴公主有关,这位徐知诰的四女儿与丈夫感情深厚,时时刻刻以杨家的儿媳自居,与杨琏形影不离,甚至不愿听见别人叫她“公主”,一听到便泪流满面。后来,年仅二十岁的杨琏在一次大醉后也突然暴亡,一般认为他可能是死于中毒,比父亲杨溥晚死了一年。永兴公主遂终身缟素,对着佛像发下誓言:“愿儿身身世世再不作有情之物!”数年后,这位痴情的少妇抑郁而亡,年仅二十三岁。

回到前面,话说宋齐丘见自己的主张已经在实际上得到落实,那自己的官运是不是也该时来运转了?于是他上疏徐知诰:自己既然还是左丞相,不能不过问朝政。徐知诰的答复像是骗小孩子:不是不让你做事,只是因为配给你的办公室还没有建好,暂时没有地方办公。

宋齐丘又不是未成年,这种理由当然不可能忽悠他,他气急,上疏称:天子身边有奸臣,离间咱们的君臣关系!徐知诰知道他又要对着周宗、李德诚这些人开火,也很恼火,这些人都是大齐的开国功臣,岂能任由你宋齐丘攻击?不觉也怒形于色。宋齐丘一见,又赌气转身回家,换上布衣,等候定罪。

有人向徐知诰求情说:“宋齐丘是陛下的旧臣,因为一点小过就将他抛弃,恐怕不太合适。”徐知诰也心软了,叹道:“宋齐丘确实有才,就是有些不识大体。”随后,徐知诰让长子吴王徐景通带着自己亲写手诏,再一次去把宋齐丘请回来,并且再次允许他参与朝政,这对老朋友似乎又言归于好了。

也许是有了杨家落难,宋齐丘回归的示范效应,齐国的文武百官中出现了一阵风潮,简言之,就是对昔日主君杨家批倒批臭,再踩上一万只脚!如有不少官员联名上奏:应该把各地地名、寺名、机构名中,凡带“吴”字、“杨”字,甚至同音“阳”字的,统统改名,不能再用!齐东都留守的叫杨嗣,连忙上表,请求改姓“羊”,坚决和旧主杨家划清界线!

还有人向徐知诰进献制造毒酒的秘方,帮助陛下处理一些不太好处理的麻烦。我想徐知诰心中可能有很多匹草泥马在奔腾:这玩意儿他早就有,不然申渐高怎么死的?而且很可能用过不止一次,还轮得着你送?何况你送这东西什么意思?我要收了让别人怎么看?于是,大齐天子义正辞严地驳斥道:“敢有作奸犯法的,国家自有刑律在,要这个东西干什么?”

右丞相徐玠也认为太不像话了,进言道:“陛下受禅登基,本是应天意,顺人心的正义之举,又不是篡位。而一些奸邪小人妄自猜度,要讨好陛下到处更名易姓,这恐怕算不上当前的急务,这种风气也不该助长。”徐知诰同意,这阵群体性的歇斯底里才渐渐平息。

再说徐知诰所建的国号之所以叫“大齐”,是因为他继承了徐温的“齐王”爵位。但世人皆知,徐温并不是他的生父,徐家祖上也没有什么显贵的门第。以齐为国号,虽然能显示他不忘徐温的抚育之恩,打造有情有义的孝子人设,但要对外宣扬时,显然不够大气,缺乏正统号召力。

正好,徐知诰原本姓李(《吴越备史》称徐知诰原姓潘,但不太可靠),掌权后,徐知诰便让人散布传言:他本是李唐皇室之后!至于真假么,恐怕徐知诰自己也不能确定,毕竟李唐立国近三百载,宗族庞大,万一是真的呢?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6-23 14:25:45
南唐代吴 十四
2021-076


于是,很可能是出于宋齐丘的谋划(后来宋齐丘对李昪说:“陛下能够中兴大唐,全是我的功劳!”),齐国众臣中,不断有人上疏,请求天子恢复祖姓,并重建李唐宗庙。和当初推辞帝位一样,徐知诰先是表示不同意:我怎么能忘记义父的大恩呢?大家当然也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于是,请求天子认祖归宗,重兴大唐的活动不但没有减退,参与者还越来越多,声势也越来越浩大。后来,连江王徐知证、饶王徐知谔这两个名义弟弟,也来劝徐知诰应该恢复李姓。

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年)二月,即齐国建立一年零四个月之后,眼见戏份演足,徐知诰最终接受了百官的请求,宣布自己改名为“李昪”(昪字读音同“变”,今后本文皆用李昪这个新名字),“大齐”没有了,“大唐”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改头换面的中兴了(为了与之前的唐朝与后唐相区别,历史上称之为南唐)!

徐温的庙号,由原来的“太祖”改为“义祖”,仍是追尊的皇帝,徐家人也依然享有皇族身份。并且还规定:在南唐的皇家宗庙中,高祖李渊排第一位,太宗李世民排第二位,第三位即义祖徐温,此三庙皆万世不易!

既然重建了大唐,那么有一个问题就不能够继续打马虎眼了:李昪这位李唐之后,究竟是哪一位李唐天子或亲王的后代呢?

李昪的看法是,要挑祖先的话,最好选一个有贤能之名,其后代家谱又不好找,容易造假的。以此标准衡量,太宗皇帝李世民的第三子,有英武之名的吴王李恪好像是个不错的选项。可手下有人提出异议:李恪死于国法,虽然是冤案,但毕竟不吉利,不如认高祖李渊的第十三子,颇有贤名的郑王李元懿为祖先。

李昪一时不好决断,就让人查一查,两位亲王的后人中,哪一支的履历更光荣一些。一经查阅史料,发现李恪的孙子李祎曾为国立功,重孙李岘曾当过肃宗朝的宰相,那就是他了。有关部门开始编造从李岘到李昪之间各代的名字:李岘的儿子叫李超(因为徐温的曾祖父叫徐超),李超的儿子叫李志(因为徐温的祖父叫徐志),李志的儿子叫李荣(总算没叫李温),而李昪就是李荣的儿子。

这份家谱编好后,献给李昪审查。李昪一看,按这种算法,从自己上推十代就到高祖李渊,可李唐立国近三百载,得到承认的皇帝达二十任,才十代是不是太少了,要不再加两个名字进去?家谱主编答道:“三十年为一代,三百年正好十代,陛下生于文德年间,完全配得上。”李昪听罢,好像也有道理,就将这份家谱作为南唐的官方标准,追尊历代先祖的帝号。

不过请注意,以上纪录出自《资治通鉴》,在其他史书中还有完全不同的说法:《周世宗实录》与《旧五代史》称,李昪的祖先出自玄宗李隆基的第十六子,在安史之乱中试图拥兵自立的永王李璘之后;名气不大的《江南野史》、《南唐书》则称,李昪是与唐初李恪同名的,宪宗的第八子(或第十子)的建王李恪(原名李审)之后;《蜀后主实录》称,李昪是唐末嗣薛王李佑柔的儿子等等。以上这些说法,大概率都是假的,只是有点儿奇怪,当初为什么没能统一口径?

大唐既然中兴,那最好别让人记得,这个国家原本是由另一家人建立起来的。

在宋齐丘建议下,李昪在小城泰州,按监狱的设防标准,建了一个重兵把守的永宁宫。然后将杨氏皇族迁出润州丹阳宫,搬入这个叫永宁宫的高标准监狱。有些野史记载:杨家宗族囚禁永宁宫之后,被隔断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久而久之,不得不乱伦,自相婚配;杨溥的小儿子刚满五岁,李昪派人去赐官,当天就让这个孩子不明不白地死亡。虽然这些记录的真假难以考证,但在历代受禅天子中,李昪对前朝皇族比较狠毒,是没什么疑问的。

但除此之外,李昪这位皇帝对待其他人,对待治下百姓,以至其他国家,都是比较宽厚仁义的。

楼主:总老师麦加

字数:7142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1-04-29 16:32:28

更新时间:2021-06-23 14:25:45

评论数:45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