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连载 《三国那段》

连载 《三国那段》

楼主:转过身背影  时间:2019-01-05 10:51:44
《三国那段》前言



好了,今天我们开始吧!

我想了很久《前言部分》,我觉得还是实话实说地好。

写小说这件事,其实我已经想了很久了,可是每一次写写停停,停停写写,虎头蛇尾也是常见之事。

偶尔在朋友圈或者QQ空间里写篇有灵感的文章,来娱乐自己,也想娱乐他人;总会有人捧场,时间久了,很多人便见面就夸我文章写得不错,于是,我很飘飘然。

客观地说,以前我的写作态度很不认真,每次都是有灵感了才会动笔。当然,没有在朋友圈里发表的也不少,我承认自己私下也写了不少东西。然而直到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其实什么工作都没有做过,枉费了读那么多书,枉费了多少青春时代的努力。

尤其2018年,我得了抑郁症,每当夜深人静失眠的时候,发疯一般的拿出箱子里以前自己写的底稿,看来看去始终觉得不满意,终于有一天晚上,我受不了了,将自己以前写的东西付之一炬——心疼啊。

说真的,非常心疼,因为里面有一本我快完成的关于二战时期731部队的系列小说的手稿,也随着火焰永远地消失了,这个我没有发表。

冷静下来的我,终于发现了自己的苍白,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来,空有驱壳,没有灵魂。

我想了很久,也反思了很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明白了自己真的还差得远,浮躁的心态让我迷失了很久。

所以我希望能重新开始。经过3个月的构思和筹划,主要讲述从三国形成的前夜到晋朝同一这段历史。

以年代和历史人物为主线,加入了我个人的一些描述笔法,当然也受过诸如莫言、易中天、当年明月等作者的影响,通过对《三国志》、《魏书》、《易中天三国作品》等历史原著的翻译以及一些历史学家发表的论文的阅读,从而尽最大可能用现代人的视觉还原那一段纷繁复杂的历史。

老实说,我是一个尊重历史的人,但是也喜欢读《三国演义》;

是的,《三国演义》和真实的三国历史是有区别的,但是《三国演义》的精彩程度确实是无法复制的。

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喜欢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本来能写得搞笑的又让人能记住的一件事,却硬生生让小学生或中学生整天拿着书本摇头晃脑背诵那些条条框框,窃以为实不可取。当年明月说过,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我补充一下,其实历史就是故事,怎么样讲出来既有趣又让人记住,这就足够了,为什么我们还要总结成条条框框,让人背诵它所表现的意义呢?

历史即是故事,故事里的事,就是读完或者听完变成每个读者心里的事儿,时间久了,每个读者心中自然明白了这个故事中蕴含的意义,而且总结出来不一定一样,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何必强求每个青少年儿童都去背诵某个历史事件所蕴含的“同”一个道理呢?

写之前,我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凤鸡同。

以前用过好几个笔名,比如“大海边的眺望”,再比如“转过身背影”,用了几年,均不合口味。

这一次,“凤鸡同”,应该要跟我好一辈子了,因为我终于明白了,自己既是凤凰也是鸡,鸡凤同途,故名“凤鸡同”。

为什么我首先决定写历史方面的小说呢,这和我的经历有关,因为过去将近15年的时间,我基本上都会熬夜,这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习惯的,有的人熬夜打游戏,当然我也熬夜打过,但是后来我发现那不是我要的生活,越打越空虚,于是我又一次拿起了书。

对于我来说,在书里,那是另一个世界,没有现实中的残酷冷漠和钱的概念,更多是金戈铁马、侠影迷踪、暴力色情、恐怖幽灵、历史风情、大漠孤烟、小桥流水……我感到无比的放松和无比地快乐,这也许就是逃避现实的一种办法吧。



我无法做到高尔基那样——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只是在书中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观望书中的一些人和一些事。

其实到今年,到现在,我明白了很多事,也看清了自己,我只是一个很渺小的颗粒,尽最大的可能发光,无论我的光亮能否照到你,我都希望你是暖的。

我现在是个真诚的人,无论周围的人多么的没有信仰,多么的欺骗,多么的冷酷,多么的落井下石,我觉得我坚持的善良我永远会坚持,尽管我很不喜欢势利眼,但是我还会一笑而过。

好了,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为了给我这本书《前言》部分加点字,诚惶诚恐,但是是我的心里话,我希望读我这本书的朋友们能看完我写的废话。 书名叫《三国那段》,说是小说,其实也不是太算做小说题材,因为我只是充当一个第三人的角色,站在历史舞台的某个角落里,记录着曾经发生过的事。

我想起了古龙的武侠小说《圆月弯刀》里的百晓生,写这本书,我可能和他的角色差不多,只是个记录者,姑且叫《三国那段》吧。

好了,不说废话了,读者们姑且读之,姑且笑谈之吧。



018年12月4日星期二

注:本书内容提前一天在我的微信公众号里发布,带有图片,若有喜欢读带图片的文章的读者,可扫下令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楼主:转过身背影  时间:2019-01-05 10:51:44
第一章 相亲皇位(一)
Ok,正式开始我们的故事吧。
故事从哪里开始呢,我们从中国古代一代大神诸葛亮的一篇《出师表》里的一句话开始说起。
蜀汉建兴五年,即公元227年,一代大神诸葛亮给自己的小皇帝刘禅写了一封信,名曰《出师表》,在这封信里,诸葛大神说:“……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看来,在诸葛大神的眼里,大汉国祚就坏在桓帝和灵帝的手中。
是这样吗?
于是,我眯起了小眼睛,翻开了那一本本“之乎者也”的书,开始找寻答案。
好了,随着我不断的阅读那一堆书,故事也就进一步深入。
光武刘秀“中兴”从王莽手中夺权,才有了东汉,以此汉朝分为两段,前段是刘邦建立的汉朝,史称西汉,刘秀建立的汉朝延续政权,史称东汉。东汉王朝传至汉和帝后,即位的大多都是小孩子,其中最小的是刚生下来三个多月的男婴;皇帝年幼无知,按照规制应由太后临朝,而太后又是妇道人家,很少有武媚娘之出类拔萃的政才,故将很多朝中大事交给她最放心的娘家人去办,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外戚干政、专权的政治格局。
长期以来,由于皇帝年幼不懂事,外戚又想长期延续稳定自己的既得利益,所以还没等到小皇帝懂事,便又重新换一个更小的更不懂事的,这样才能控制局面,因此皇帝很小便“死”从而导致没有子嗣的事情常有发生。
终于轮到桓帝的上一任“质帝”了。某天,外戚掌门人梁冀就在皇族中找了一个八岁的孩子接替了皇位,他叫刘缵,这位小兄弟年纪虽小,却聪明伶俐,小小年纪便看不惯梁冀的蛮横,有一次他当着朝堂文武百官对梁冀说:“真是个跋扈将军!”冀听了,气得要命,当面不好发作,背后一想,这孩子这么小小年纪就那么厉害,长大了还了得,就暗暗把毒药放在煎饼里,送给质帝吃。汉质帝哪儿知道饼里有毒,于是乎小小年纪便一命呜呼!

梁冀,前面提过好几次了,我好奇,便也根据历史记载给这位猛人哥哥做了一份简历。
姓名:梁冀
民族:汉
生卒:?—公元159年9月9日
籍贯:甘肃泾川
背景:大将军梁商的儿子,妹妹为汉顺帝皇后(顺烈皇后)
做过的官衔:黄门侍郎,历任侍中、虎贲中郎将、越骑校尉、步兵校尉、大将军
性格特点:狠毒、霸道
外貌特点:历史书翻译过来应该是这样的,两肩耸起来像老鹰的翅膀,眼睛像狼一样倒竖
语言表达能力:十分一般,说话含混不清
文平:只能记个小账
小时候的爱好:游手好闲、喝酒、射箭、下棋、格斗武术套路、骑马斗鸡、鹰犬打猎
一辈子做的最惊天动地的事情:毒杀汉质帝
一辈子做的最荒唐的事情:为自己老爸服丧期间竟然出去和美女开房,至于干什么,这个我就不说了
性趋向:双性恋,史书记载,他有老婆,也有男宠(这个本作者很难理解)
最怕的人:自己的老婆
最牛的事情:控制皇帝
和现代人相似的地方:名车豪宅,拥有私人公园(这个后面慢慢介绍)

小孩子皇帝质帝升天了,在他的小灵柩前,有一个人伏地痛哭,伤心万状,此人便是李固。梁冀发现是李固,心里就犯嘀咕了,因为这位仁兄可不好惹,为什么说不好惹的,听听这位仁兄的简介您就不难理解,此人年轻时便博览古今、学识渊博,前做过从事中郎,后任荆州刺史、太山太守,成功平息两地的叛乱,之后对朝廷屡有谏言,后历任将作大匠、大司农、太尉;顺帝驾崩后,李先生有了皇后的旨意,便参与处理朝政大事。
看着李固痛苦的泪水离去的背影,梁冀若有所思;
很快,李固出手了,首先李固上疏弹劾御医救护不力,这一招让梁冀有点慌神了,本来皇帝不明不白的死,让很多朝臣心里充满了疑虑,加上李固处理朝政,很快便会查到太医的身上,便很快弄清楚皇帝的真正死因——中毒,毒源很快会被查到,那么最后会查到他的头上,李固这一招,看似针对太医,实际是针对他的,隔山打牛。
就在那一刻,梁冀脑中闪出一个念头——李固必须死!
然而要动李固,是很困难的一件事。要知道:李固目前正是文官士大夫集团的老大,且有梁太后护着。要怎么弄死李固,这真是一件伤脑筋的事…
而在李固看来,刘缵为什么会突然死,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自己必须抢在梁冀的头把新任皇帝的人选定下来!于是他拉了司徒胡广、司空赵戒臣等联合上书奏请关于选皇帝事。
他们选定的是清河王刘蒜。
好了,刘蒜已经浮出了水面,有了文官集团的支持,来头不小,梁冀有点招架不住了,要知道,对付整个文官集团,这几乎是不可能赢的……
怎么办?就在梁冀束手无策之时,有人从背后助了他一掌,几乎让他高兴得要飞起来了!
给大家呢简单介绍一下,东汉政治有四大门派,分别是皇族、士大夫、外戚、宦官。现在李固率领的士大夫集团空前团结,与皇族一起向外戚发难,却忘了另一个门派:长期躲在深宫里,影响力却无处不在的宦官!
此时曹腾是太监的头,虽跟梁氏关系不错,但他们并不是一伙的。然而冥冥之中却有一条线,紧紧地将他们拴在了一起。这条线的名字就叫利益!
情况是这样的:清河王刘蒜很不喜欢曹腾,对宦官们从不正眼看,明显就是瞧不起。刘蒜不喜欢外戚,也不喜欢宦官。在他的政治理念里,只有皇族和士大夫。



那你不把我们当自己人,就别怪我们联手把你踢出去!于是当晚,曹腾就悄悄去见了梁冀。对他说“清河王刘蒜贤明严正。如他当了皇帝,你会吃不了兜着走。如想逃过此难,办法只有一个:拥立蠡吾侯刘志,只有他能保你富贵长久”
汉章帝刘炟之孙、河间王刘开之子刘冀本是邓太后想用来替换汉安帝刘祜的候选人之一(另一个是北乡侯刘懿)但邓氏亡后,刘翼便被刘祜赶回了其父刘开的河间国。
后来刘开得汉顺帝刘保允许,在自己的封国中割出了蠡吾县给儿子做侯。刘翼死后,其子刘志继承蠡吾侯的爵位。
就在梁太后想把自己的妹妹梁女莹嫁给刘志,已经征召刘志到了京城,结果碰到了皇帝驾崩,国丧期间不能成婚,所以刘志此时只能留在京城之中。
就像一叶扁舟飘荡于茫茫大海之上,突然看见了远方投射过来的航照灯。梁冀遇见曹腾,这个苍茫的夜里,他将不再迷失,只会顺利到达阴谋成功的彼岸!
第二天继续开会。昨天,梁冀被李固等公卿们几路夹攻,满腔怒火无处发泄,只好虎头蛇尾散会了。今天不一样了,他有曹腾暗助,如虎添冀,一进会场就面露狰狞,杀气腾腾,志在必得。所以梁冀一开口就强硬表态,大有谁跟我做对,我就收拾谁的模样!
众公卿被梁冀的怒气震住了,他们面面相觑,无话可说。好半天,终于有两条变色龙站出来说话了“大将军说了算,我们听您吩咐就是了”,有了这两个官场墙头草的支持,梁冀得意地冷笑了。这一次梁冀占了优势,朝堂上的各种据理力争随着梁冀的离开而散去。
李固仍然不死心,他又马上给梁冀写了一信,写了什么,梁冀估计没看。梁冀又去用利益劝说太后,然后在太后面前表态,他和李固之间,太后只能选一个!太后便召集了曹腾,有个这个太监的一番忽悠之后,太后下诏将李固免职。
于是乎,选择良辰吉日,这位来当女婿的人当了皇帝,斋戒沐浴更衣下诏说:“哥以后就是皇帝了”
好了,去丈母娘家相亲,竟然相来了皇帝,这奖中的,五千年仅此一例,仅此一次,前无古人,2000年无者。
我对这位双喜临门的仁兄很感兴趣,于是查阅了很多资料,便提前给他做了一份简历,以供大家观看:
姓名:刘志
生卒年月:公元132—146年
性别:男
职业:皇帝
学历:这个……古代诸侯王的儿子应该或多或少受过点教育,至于肚子里的墨水有多少,不好说
民族:纯种大汉民族血统
一生中最大的亮点:厕所里和太监密谋除掉了梁冀
一生中最荒唐的事情:不断得受太监(宦官)忽悠
一生中做的最遭后人唾骂的事情:清议和党锢事件
一生中的遗憾:职业生涯后期,后宫美女太多,到死都没有宠信完
更大的遗憾:N多美女受到宠信,竟然没有生儿子而继承大位
改变命运的事件:上门相亲却被选为皇帝
一生中最大的无奈:职业生涯前期,被梁氏外戚控制;职业生涯后期,被太监各种忽悠
楼主:转过身背影  时间:2019-01-05 10:51:44
对于刘志来说,这是他一生最大的转折点;

他幸运,也不幸运;

幸运的是他坐上了至高无上龙椅;不幸运的是此时的轮椅,就是个支点。

好了,既然屁股已经坐到了那个金碧辉煌的、上面刻有飞龙在天的椅子上,就得办这个椅子上的事情。
其实这把椅子,其实并不那么好坐,坐稳很难,既想坐稳又想留名后世,那就更难了……
肯定会有人怀疑,不就一把椅子吗?坐稳那还不简单吗,只要屁股够沉,没问题!

那你错了,这个世界上,龙椅是最昂贵的交椅,人人都想坐,然而最终只能容得下一个人的屁股。

坐在这把椅子上,首先你的屁股上的肉要够厚,经得起别人的马屁功,拍!

当然,还有另一种方式能坐得稳,那就是给肉屁股上钉铁钉,最后将屁股和龙椅完全连接在一起,那你就容易坐稳了……

呵呵,扯得有点远了,我接着记录故事吧……

刘志其实是个懂感恩的人,刚上台,年龄小不太懂事。所以朝中大事,基本都有梁冀和太后以及太监们联合主持;所以,在桓帝不太成熟的这个年龄段,皇位就是个三方平衡的支点,即外戚、宦官、微乎其微的皇权的支点。

这里先说一下梁冀和刘志的关系,梁冀和太后是兄妹关系,太后的妹妹梁女莹当然也是梁冀也是兄妹,而刘志娶了太后的妹妹,那么梁冀就成了刘志的大舅子。

所以,刘志能坐上皇位,其实是靠了大姨子、大舅子才坐上的,所以刘志很感激他的大姨子、大舅子,因此,梁冀官运亨通也无可厚非。

时间来到了和平元年,即公元150年,权臣梁冀被又一次被加封。

中国人都有个传统,一旦你落井,便有人下石,恨不能一下子把你打死,当然了,另一个极端是你坐拥万贯,位高权重,那么你的周围肯定会有很多想当鸡犬的人,都想借助你升天,千百年来,缺的是雪中送炭,情以稀为贵,所以更多的人喜欢雪中送炭的境界却很少有人能做到。

于是乎梁家门庭若市,一时间车水马龙。

所以走后门、送礼这些事就让很多有求于梁大人的人绞尽脑汁。这其中当然不乏佼佼者。

据说有一个叫宰宣的弘农人,尤善谄媚,为了拍到梁冀的马屁,就写了一封信给皇帝,大吹大捧了梁冀一番后又出了个主意,说梁大将军有周公那样的功勋,所以不但他的儿子应该封侯,而且他的老婆也应该封为邑君……

这后门走的那叫高明,这马屁拍的那叫绝妙,自古走后门是一门大学问,此道绝非苦读圣贤书所能参悟,也绝非阅贯古今中外所能办到……

于是乎,皇帝陛下就下诏了,封上梁冀的老婆为襄城君,同时以后此地的赋税钱粮之类的好处皆送归梁的老婆,同时还拥有公主的礼遇!

说起梁冀的老婆,肯定是个漂亮人物,因为这是个惯例,但凡梁冀这种角色,肯定少不了美人陪伴,而且不是一般的美人能上位的,能上位的那不但要脸漂亮,至少有一技之长能博得梁大将军的欢心方可入正宫。

据史书记载,梁冀的老婆不但貌美,而且尤善于作出娇媚的姿态,瞄着细长曲折的眉毛,却扮出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眼下略施粉黛,故意搞得像刚哭过的样子,发髻斜歪一侧,走起路来扭着腰,笑起来故意如牙痛一般,以此来媚惑人。

这段话我前后看了好几次,通过各种想象觉得梁大人的老婆就是像一个装着哭的、现代明星林志玲那样的一个女人,走路还要扭腰扭屁股,这个……

有了皇帝的封赏,梁某人便改变了车乘服饰的规制,由原来的别克换成了宝马,就像现在的有钱有权人一样,座驾和名牌衣服,都是身份的象征、身价的匹配,其实我们现在的习俗是古代流传下来的。

呵呵,历史书上的描述,左看右看都略带讽刺意味,不妨给大家翻译出来:梁冀改变车乘服饰的规制,制作带帷障的平顶车,把头巾扎得很低,并带上狭小的帽子,把头巾上角折叠起来,用大扇障身,朝服的后摆拖地,像狐狸尾巴一样……呵~

再说说梁冀的私事,据说他是个“耙耳朵(四川方言)”,俗称“妻管严”!

梁大人怕老婆这件事,要从梁冀的老爸梁商说起,当年梁商想讨好汉顺帝,于是就献了一个叫友通的美女给皇帝,但是友通不争气,犯了一些错误让汉顺帝废除并遣返原籍,梁商一看友通就这样回来了,不敢收留她,又把她嫁出去。

然而梁商没想到,梁冀早都对友通有想法,看到老爸又想把这么一个大美女嫁出去,觉得很难割舍,于是就在友通嫁出去的路上,竟然抢婚,而且成功了!

梁商没过几天就死了,梁冀便边守孝边和这位友通美女在外面开房同居,不好好守孝,却爱上了和美女开房……

男人在外面有了女人,尤其像梁冀这么个粗人,哪里能瞒得过枕边人啊,不久就被老婆孙寿察觉了。

好你个梁冀,竟然敢在外面偷女人?这让十分爱吃醋的孙寿接受不了。

老婆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经过多日跟踪观察,发现了他们的约会宾馆,记住了房间号。于是乎,气不打一处来的孙寿就带了很多人去冲进了这个宾馆……

小三被带回了家,下一步工作我想谁都能想得出……

剪去了她的头发,破了她的相,毒打……

如此还不解恨,她还要上书给皇帝,再让这对狗男女吃吃这出轨的滋味儿。

梁大将军害怕了。

绞尽脑汁,想了个主意,便向丈母娘求救,既是磕头认错,又是请求丈母娘给女儿做思想工作,让她不要做这件事,终于,在丈母娘的劝说下,孙寿才就此作罢。



今天就说到这里,欲知后事,下回分解。
楼主:转过身背影  时间:2019-01-05 10:51:44
备注:第一章(二)为翻译内容, 介绍了一下梁冀的私生活和霸道的一面,非小说正
文,是翻译润色的内容,主要的目的是让大家更全面的了解梁冀。我们接着讲正文。
本节解第一章(一)
7月,初登皇位的汉桓帝刘志开了个表彰大会。奖励人物:帮他登上皇位的功臣,在获奖名单中,梁冀排第一,增加13千户食邑,还有梁不疑被封为颍阳侯、梁蒙为西平侯、梁冀之子梁胤为襄邑侯、胡广为安乐侯、赵戒为厨亭侯、袁汤为安国侯。中常侍刘广等人也被封侯。
梁冀终于借着扶上皇帝登基的功劳,走上了人生的顶峰。
他们的快乐是建立在李固痛苦的基础之上的。
8月18号,汉桓帝刘志迎来了他人生中另一个很重要的日子——结婚!刘志要迎娶的女孩是梁冀和梁太后共同的妹妹梁女莹。
刘志大婚这天就已下诏:要封梁女莹为皇后!但梁冀似乎并不满足,他派人告诉刘志“为体现诚意,请皇上务必在这天到梁家迎亲”!
刘志虽然中奖了,中了皇帝的位置,然而却有相应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要亲自去女方家接老婆。要知道,自刘邦立国以来,从来都是女人自动送上门,有哪个皇帝亲自出门迎亲的?没有,绝对没有!
9月21号,京师洛阳地震。
一有天灾人祸,中央就有高官遭殃。这是汉朝的规矩。这一次地震竟发生在都城,身为太尉的杜乔就此被罢免,走人!
10月,司徒赵戒转任太尉、司空袁汤转任司徒、前太尉胡广被任命为司空。
11月12号,汉桓帝刘志下诏:对天下死刑犯减罪一等,戍边。
再说由李固等人推荐的皇帝人选刘蒜,此刻虽大势已去,然而,刘志不会安心的。梁冀更不安。总感觉这是个定时炸弹,弄不好哪天会炸飞一帮人…
多年江湖沉浮,梁冀可谓是练得智勇兼备。一个完美的除掉刘蒜的阴谋即刻出笼!
事情是这样的,先有唐衡、左官两个宦官跑去刘志那里告密“万岁,您当初登基时,杜乔和李固很反对。他们认为最有能力当皇帝的是刘蒜,而不是您”。
接着,11月发生了一件很悬疑的政治事件:先是有一个叫刘文的清河人,结识了另一个叫刘鲔的南郡人,突然宣称“清河王当统领天下!”
清河王就是刘蒜,很明显:如他们真心想拥护刘蒜,只能走地下党路线。可现在八字还没一撇,他就跳出来了,明显就是嫁祸于人!
这一招无中生有的确厉害,而且安排得非常周密。
汉朝诸侯国都是有相国的,清河王刘蒜的封国也不例外。背后搞阴谋的这帮人竟然住绑架了清河王刘蒜的宰相谢暠,并且威胁说:“你必须支持刘蒜当皇帝,如果事情成功了,你就是三公!”谢相国当然不是傻子,他明白这只是一出戏,一出让刘蒜命丧黄泉的戏。
于是谢暠破口大骂,才骂几句,就被刘文拖出去砍了…
接着,马上有人上书弹劾清河王刘蒜。
这时,汉桓帝刘志又适时出面,贬刘蒜为尉氏侯,发配桂阳郡。就这样,刘蒜在半道上绝望地自杀了。
一直以来,刘蒜是李固等文官集团手里的一张王牌,现在死了,王牌没有了。梁冀放心了。
高枕无忧的梁冀趁热打铁,他向梁太后弹劾李固、杜乔,说他们勾结刘文等无聊人士,企图废刘志迎刘蒜,现在必须把他们抓起来,狠狠地办了!
梁太后听完梁冀的慷慨陈词,只说了一句话:“杜乔这个人,我是知道的,他忠直刚正,我不许你办他!”
梁冀听到这话,可谓喜忧参半。老妹不许办杜乔,那李固呢?没说不能办,意思就是可以办了?于是梁冀派人将李固抓进监狱,梁太后也没说什么。放一个关一个,梁冀不算太亏。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梁冀顿生寒意,全身发抖。因为李固!
公卿老大李固被抓,洛阳全城骚动。李固的学生们出动了,他们联合赵承等数十人,集体到皇宫门前请愿,静坐、绝食、示威游行……
此举惊动了梁太后。梁太后马上下令梁冀放人。
然而放人还是小事,李固出狱这天,让梁冀切切实实感到了害怕!
李固出狱后,洛阳城大街小巷全都沉浸于欢呼的海洋中。人们欢欣鼓掌、奔走相告,就仿佛是天下降下一神仙,要救他们出水似的…
名气太大,门生太多,百姓爱戴,李固这厮比十个刘蒜都可怕,面对这样的局面,梁冀心理默默念到!
回到家里,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的梁冀,突然有种莫名的恐惧,仿佛听到了内心灵魂的颤抖。很快他做了一个决定——把李固做了!
于是,梁冀再度发难,李固再度入狱。接着,梁冀命马融编撰李固造反的罪状。
看到李固再次入狱,大将军长史吴祐据理力争,却无济于事。最后李固在狱中自杀。临终前给司空胡广、太尉赵戒写了一封遗书,指责二人屈从梁冀。二人心中惭愧,却无可奈何,只有长叹流涕而已。
终于解决了李固,然而洛阳城里万人为庆祝李固出狱的场面在梁冀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看来文官集团的力量太大了,剩下的那个杜乔决不能留下来!除掉了李固的梁冀还没有松口气,便又开始将黑手伸向了杜乔!
解决杜乔的方式更直接,直接威胁!派了一帮混混,拿着刀子,威胁道:“如果你自己了断,保你一家妻儿老小平安!”,言外之意,你不自杀,你的家小的性命堪忧。
杜乔选择了拒绝,或许杜乔是个真正的正义之士,面对这种毫无人性、毫无道理的威胁,他绝不妥协。也或许杜乔天真地认为,他和太后关系不错,太后还会救他。
拒绝的后果是严重的,梁冀的人第二天就登门拜访,啥话都没说,直接拖走了杜乔。
杜乔或许到死的那天都不知道,这个世界本来没有真正的正义,因为梁冀可以先干掉他,然后到太后那儿说杜乔和李固一样,狱中自杀……
楼主:转过身背影  时间:2019-01-05 10:51:44
刘志初登
备注:本节主要讲刘志初等皇位的流水账

弄死了李固和杜乔,梁冀终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属于他的时代终于来了!每天都充满了干劲儿,他要准备创造一个属于他的“黑暗”时代。
仿佛梁冀的狠毒和贪婪是天生的,根深蒂固,同时也无药可救,他正一步一步走向命运的深渊。
他下令:将李固、杜乔二人的尸体放到洛阳城北门,并且在城门口贴上告示,如果有人为这二人收拾,与二人同罪!
梁冀的做法意图很明显,因为李固出狱洛阳万人欢呼的场景始终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恩!我要让你们所有的人都明白,和我梁某人作对,后果只有一个字,死!”
然而,梁冀的狠毒并没有吓住所有的人。
李固的学生郭亮年未及冠,看到老师暴尸街头,于是他手提武器,闯宫上书,请求为李固收尸,朝廷当然不准。
没办法,郭亮只能和董班二人前往哭丧,守在尸体的旁边不愿离去。
夏门亭长呵斥道“你们没看到榜文吗?是不是想被治罪?”
郭亮慨然道“义之所动,不计生死。奈何以死惧之!”
杜乔的下属杨匡,从陈留出发,一路号哭,不分昼夜赶往洛阳北门哭丧,守护杜乔的尸体长达12天。同时他也上书,请求为李、杜二公收葬。
这件事很快,被梁太后知道了,梁太后下令将三人赦免,并准许将李固、杜乔的尸体运回鼓里安葬。
于是董班送李固的尸体返回汉中、杨匡送杜乔的尸体返还河内。
做完了这件事,三人三人尽皆归隐,终身不再入仕。
再说说之前为李固下狱处鸣不平的吴祐,也被梁冀嫉恨,被赶出了梁冀的大将军府,去河间国任相国,吴祐请辞获准,最后终老于家。
当然,梁冀也不是一味的杀人、赶人,他想起了一年多前自己的椽属朱穆对自己的谏言,于是封种暠为从事中郎、栾巴为议郎,又封朱穆为侍御史。
就这样,梁冀逐渐成为大汉的不是皇帝的皇帝。
然而总会有人不服,就在这一年,有个陈留的盗贼就站了出来,自称皇帝,最后被诛杀。
同一年,即公元147年,南匈奴呼兰若尸逐就单于去世,车儿继任为伊陵尸逐就单于。

公元148年,即建和2年1月19号,刘志举行了隆重的加冠仪式,25号下诏大赦天下,然后开始赏赐各个诸侯王,赏赐河间王刘建、渤海王刘悝黄金各百斤,其余诸侯王黄金各50斤,公主、大将军、三公、特进、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将、大夫、郎吏、从官、四姓及梁邓小侯、诸夫人帛。80岁以上的老人赐米、酒、肉。90岁以上的老人加赐帛2匹、绵3斤。
赏赐诸侯王黄金的目的很明显,哥给你钱,你就得无条件支持我当这个皇帝,别想着造反!
3月,刘志陪着梁太后专门行幸了一趟梁冀的府邸。
本月,羌族侵犯广汉,杀害朝廷命官。后被益州刺史率板楯蛮兵讨平。
4月3号,刘志封自己的弟弟刘硕为平原王,奉养自己父亲刘翼。尊刘翼的嫡妻马氏为孝崇园贵人。
5月10号,刘志所在的德阳殿失火,刘志仓促移驾南宫。
6月,刘志下诏:改清河为甘陵,封自己的堂弟、安平王刘得之子、经侯刘理为甘陵王。奉养奉刘庆。
刘志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封赏的工作,到了本年10月,又有人不服他了,不服他的人是长平县一个叫陈景的人,此人善于搞宣传,公开发表言论说:“我是上古皇帝的儿子”,与他联合造谣的是汝南郡顿县的一个叫管伯的人,他也公开发表言论:“我是真人”,二人遥相呼应,想举兵造反,却被镇压。

公元149年,建和3年4月30日,发生了日食;
这里要简单说明一下,在汉朝,发生天灾人祸或者天象异常,皇帝都很重视,解决灾祸或者天象异常的方式要么就是罢免高官,像前面说过的杜乔就是因为地震被罢免的,要么就是皇帝下诏做点其他的事情。
日食发生了,刘志当然十分重视,于是5月8号,刘志下诏:将永建元年(公元126年)以来因犯罪被连坐及减免死罪被徙边的官吏百姓一律允许回归本郡。
到了6月4号,刘志各级官员向朝廷推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的人。
面对天象异常,刘志如此诚恳,然而却没有得到上天的眷恋, 6月,京师洛阳地震,汉顺帝宪陵的寝屋被震塌。7月,北地郡廉县雨肉。8月30日,有星孛于天市。京师洛阳大水。9月14、25日,两次地震。9月,5个郡国山崩。汉桓帝刘志下诏减免死罪,允许纳钱赎罪。
楼主:转过身背影  时间:2019-01-05 10:51:44
公元149年,17岁的刘志登上皇位的第三年,这三年里,他恭恭敬敬,勤勤恳恳,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一个“乖孩子”。

从14岁的懵懂过渡到了17岁的青春少年,这3年里,他虽贵为一国之君,享受着百官朝拜,然而,他只是一个孩子,需要有强大的后盾支持,这个国家才能运转。

支持他的主要力量,当然是他老婆的娘家人。太后垂帘,梁冀主政,太监辅助,文官听命;这一切,经过3年的运转,逐渐步入正轨。

我曾经看过一个“乖孩子”的电视剧:这个孩子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很听家长的话,一直做着家长为他设计安排的事情。额,当然了,他也做得很好,得到的回报也是丰厚的,那就是家长很信任他。这和很多叛逆的孩子不一样。

所以,在目前大汉的这个局中,刘志属于“乖孩子”类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最聪明的做法,也是唯一能保住性命的做法。因为如果你不“听话”,肯定龙椅上的屁股会换成其他人的。

3年了,他始终做着大家为他安排好的事情,所以,梁太后很信任他,梁冀也很放心他,太监们也很尊重他。

到了公元149年10月,太尉赵戒罢官。司徒袁汤转任太尉,大司农张歆升任司徒。

11月20号,刘志下诏赈济灾民。

同年,一代名臣荀淑去世。荀淑博学多才,以道德高尚闻名于当世,是当时文人集团明星级人物,受到很多文人士大夫的追捧,比如死去的李固,比如名人李膺(此人后面会详细讲到),都以老师的礼仪对待他。

荀淑留下了八个儿子:荀俭、荀绲、荀靖、荀焘、荀汪、荀爽、荀肃、荀专,此八子都学有所成,亦闻名于当世,被人称为“荀氏八龙”,连他的故居原名西豪里,也被当地的地方长官、颍阴县令苑康以传说中‘有才子八人’的古代圣贤、五帝之二的高阳颛顼氏做比,将西豪里改名为高阳里。

时间终于来到了150年,即和平元年,正月初一,刘志改元,又一次下诏大赦天下。这是刘志登基的第4年,这一年,刘志虚岁18(古人以虚岁计,19)岁了。14岁登基

的他已经当了4年的皇帝。

“乖孩子”的行为让他得到了最美好的回报,那就是这一年2月,梁太后下诏宣布把权力交还给汉桓帝刘志。

从此不再垂帘听政!

对刘志来说,这是个值得纪念的大事件;

对大汉来说,这也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四年的运转已经形成了一种平衡,如今,打破这种平衡的,是太后交权。

梁冀当然是不高兴的,但是人世间的很多事是不能顺遂的,因为梁太后又何尝想交出权力呢,但是,人不能和天斗,此时梁太后已病入膏肓,她实在玩不动了,想想刘志这孩子这几年表现得也不错……

50天后的2月22号,梁太后病死,从此,告别了大汉的政治江湖。

江湖中,一个重要人物的去世,足以改变江湖的平衡,或许会再次引来血雨腥风。

就在梁太后去世的这段时间,刘志一边忙着照顾太后,一边忙着皇帝的差事;然而又有一个不怕死的人,出来自称皇帝,此人便是右扶风裴优,书称“妖贼”,现代话叫“邪教头目”,最后也没有逃过被诛杀的命运。

“恩!装了3年多的孙子,终于轮到我说了算的时候了!”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坐在龙椅上的刘志心里默念!然而,离他“说了算”的时间还早着呢,因为还有一个猛人——梁冀。

3月,在南宫居住了不到两年的汉桓帝刘志重新搬回北宫。

梁冀虽对太后放权刘志很是不悦,但是无奈自己的姐姐是个短命鬼。

然而梁冀并不担心,因为走了梁太后梁妠,还有梁皇后梁女莹,梁家大富大贵的日子还长着呢!

对于满朝公卿的文人是大夫来说,这是一个生不逢时的年代,因为梁冀,想要做一番事业,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这辈子算是不可能了。

4月3号,梁太后安葬。

刚忙完死人的事情,刘志接着又忙活人的事情,那就是依仗梁冀!

在这个政治江湖漩涡里混,最关键的时候,得稳住阵脚!刘志的做法显然是对的,也是聪明的,因为除了梁冀,他无人可依。太后走了,自己虽然多了一部分权力,但是想要掌控这个江湖,显然力量是不够的,所有的政治力量里,只有梁冀暂时是他最忠实的盟友。

我们用排除法来说明,首先文官集团,在刘志登基的时候就已被排除在外,宦官集团和梁冀暂时是联盟关系,而政治江湖的规矩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显然,梁冀的力量是最需要团结的力量。

于是,刘志决定给梁冀增加1万户食邑,加上以前封的,已累积至3万户侯。这个时候,刘志收到一封拍梁冀的马屁的信(见第二章翻译内容),顺水推舟,封梁冀之妻孙寿为襄城君,每年收入颍川郡襄城、阳翟2县的租税5千万,加赐赤绂,地位比照长公主。
楼主:转过身背影  时间:2019-01-05 10:51:44
在这里,简单说一下死了的梁太后;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善良的女人,是一个比自己兄弟梁冀要善良好几倍的人,从她出现在我们的画面中的时候,她就已经是一个政治江湖里的人;在对待杜乔的问题上,我们就能看出来,对梁冀的做法,她是不支持的,然而,她犹豫,因为梁冀是她的亲人,骨子里她无法和自己的亲人翻脸,于是,杜乔和李固死了,她默认了。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他们安葬故里。

然而,善良并非她的优点,也并非作者故意抬高她的人格,梁太后是有缺点的,那就是耳根子软,和大多数女人一样,喜欢听好话,终其一生,从当上皇后到垂帘听政,她都被一股藏在暗处的力量影响着,这个力量暂时还没有走入政治江湖的舞台中央,但是这时候的影响力已初现端倪,这种力量在后来大汉的江山运行中被证明,是最厉害的力量——宦官集团。梁冀在明处发展,他们在暗处积累,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都会跑到梁太后那儿问安端尿盆,晚上夜深人静他们躲在那个黑暗的角落里苦苦修炼,当然,他们首先要修炼的内功就是马屁功。

梁太后被宦官马屁功影响了几十年,在他垂帘的最后几年里,宦官也看准了一个人——刘志,因为梁太后身体不好,早晚都会挂的,所以他们竭尽所能,目的只有一个,给桓帝洗脑,事实证明,他们成功了!

再说一直处于明处的梁冀,妹妹梁太后死了。但是他却更加疯狂了。因为刘志要坐稳自己的龙椅,就必须和他联合,依靠他。对于梁冀来说,他要借着刘志依靠他的机会,迅速发展壮大!

这就有了我们第二章中所翻译的内容,梁冀和他的老婆孙寿变成了黄金搭档,在汉朝的江湖里呼风唤雨……

然而,人在做,天在看,总会有个不怕死的出来和他干上一架……

事情是这样的,这天,梁冀又给乐安太守陈藩(此人后面还会出场,届时隆重介绍)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大概是托陈藩帮他干点见不得人的事情。

来送信的人怎么也没想到,在陈大人家吃了闭门羹,人家不见。

“额,我是陈大人的客人,我们很熟,陈大人一直想见我!”,送信的人灵机一动,用这句话忽悠住了看门的人。

于是见到了陈藩。

这一见面,就出事了。因为陈藩此刻最反感梁冀的人,这种飞扬跋扈、狗仗人势的货色让陈大人很反感。陈藩虽为一届知识分子,却一时冲动,用武力解决了问题,竟然将送信的人打死了。

“好你个陈藩,活的不耐烦了!”梁冀大怒,于是大笔一挥贬陈蕃为修武县令。

刘志封赏完梁冀,算是暂时和他组成了政治联盟。

“恩,这个江湖现在总算是被我稳住了!”,赏赐完梁冀之后的刘志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但是他突然觉得,少了点什么;是啊,平时有梁太后指点协助,大是大非都有人抉择,如今梁冀大多时候在自己的别墅里快活,就算进宫面圣也是盛气凌人,让他感到很不舒服。

少了点什么呢,对,少了“太后”,桓帝终于发现。

于是5月19日,汉桓帝刘志下诏:尊自己的生母匽氏为孝崇皇后,所居的宫室称永乐宫。设置太仆、少府等官,如长乐宫故事。以巨鹿郡9个县为其汤沐邑。

做完了这些,东汉江湖和刘志自己内心都达到了平衡,于是刘志歇了好几个月。

到了11月,从几个月的平静快乐生活中苏醒过的来刘志终于突然意识到自己该做点什么了,再怎么说,自己是大汉的皇帝。可是做点什么呢,朝廷内外,已经有人帮他打理,想了很久,终于想出来一条他能做的事情来,于是他下诏:天下的死刑犯减免死罪,去戍边!

“我早晚都要自己做主,因为天下都是朕的!”,这是一个逐渐成长的男人的心声,随着年龄的增长,刘志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而且,他正在积极地做着准备。

公元151年,和平2年正月初一,汉桓帝正式在大殿上主持朝会;梁冀突然来了,雄纠纠气昂昂、一副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模样,然而还没等他站稳,就有人突然吼到:“滚出去!”。

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顺声望去,才发现这个牛人是尚书张陵!

牛人,然而更牛的还在后面。

还没有等大家缓过神的时候,张陵又令虎贲、羽林武士把梁冀按住,解除了他身上的佩剑。

梁大人傻眼了,自出道以来,腥风血雨这么多年,从来都是胜利者。这几年,他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习惯,走到哪里都是“天老大,我老二”的模样,却没想到今天被人唱了这么一出!难道老夫今天出门没看黄历?呵呵,当然梁冀来不及想这些。因为有人想要干掉他。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胜利者。梁冀平时作恶多端,飞扬跋扈,早就有人暗中盯着他,私下秘密搜罗他的犯罪证据。然而这些都不是扳倒他的主要力量,能给他致命一击的,是那个曾经被他扶上龙椅的人——皇帝。

梁冀每天贪污受贿、秘密整人,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却忘记了一件致命的事情,那就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个孩子,如今他已经长大了,有了独立意识,翅膀逐渐硬了……

“难道我梁某人今日真要栽了吗?”缓过神的梁冀脑海里迅速思考着。

只见张陵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弹劾书,交了上去,文臣们齐声附和“请圣上明察定夺!”。

众人一齐向刘志看去……梁冀当然也抬起了头,看见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今天如此陌生,好像比平时看见的高大伟岸好几倍,他感到了害怕,和当年看到洛阳万民为庆祝李固出狱的感觉一样……

“是我疏忽了,我大意了……”梁冀认栽了,他绝望得闭上了眼睛,等待着决定自己生死的那句话……

然而,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就在众人认为刘志无论如何今天都不会放过梁冀的时候,刘志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决定:放过梁冀,为慰劳张陵,刘志也象征性的罚了梁冀一年的俸禄,并且没收了梁冀非法所得的一部分财产。
楼主:转过身背影  时间:2019-01-05 10:51:44
@许象 2018-12-11 15:33:24
三国迷帮顶
-----------------------------
谢谢
楼主:转过身背影  时间:2019-01-05 10:51:44
这一次,摸了老虎的屁股。

回到家的梁冀终于从恐慌当中回过神来,多年江湖经验告诉他:今天发生的事绝不是偶然的!凭张陵个人的实力,绝没这个胆量,在张陵的背后,肯定有一个强大的人物支持他!

其实自梁冀当上大将军以来,汉朝的公卿大臣一直都在明争暗斗,你死我活。

“这个人到底是谁呢?怎么搞了我那么多黑材料?”梁冀摸着自己发热的脑袋,琢磨着。

如果是刘志,那么他今天肯定不会放过我的,排除了刘志,还有敢和我梁某人这样公开叫板的势力吗?

思来想去,最后梁冀得到一个可怕的结论:支持张陵的人,可能就在梁家内部。换句话说:梁家出了内奸!

于是,梁大人开始行动了,他派人秘密跟踪张陵,顺藤摸瓜,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摸出了一条让人意想不到的线索:当年推荐张陵为孝廉的人竟然是自己的自己的弟弟梁不疑!

一直以来,梁不疑和张陵的私人关系不错,下班之后经常在一起喝酒扯淡,而且,梁不疑和朝廷中其他的大臣尤其文人知识分子集团的关系都不错!

“原来门道在这儿呢!”梁冀心理默念,他十分恼火,想发火却发不起来,因为这毕竟是自己的弟弟。

然而,在亲情和利益之间,梁冀选择了后者。经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后,梁冀决定对自己的弟弟下手。将梁不疑从河南尹的职位调到了光禄勋,然后让自己16岁的儿子梁胤代替了梁不疑的位置。

但是事情远比梁冀想象得要复杂得多,自古感情用事就容易出事。让梁冀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儿子一上任,京城立马就炸了锅。

原来,梁冀的基因不好,生出来的儿子奇丑无比,在汉朝那个以貌取人的年代,这样的容貌显然太过显眼。

别人当官,都有官相,什么身长八尺啊,容貌甚伟等,但是梁胤就不能用容貌甚伟来形容了,据说梁胤的容貌到了吓人的地步。

在汉朝最繁华的大都会洛阳,梁胤的出现,有些影响市容,更别提他戴上官帽,穿上官服整天活动在帝国的政府办公室里……

本来梁冀就遭人反感,文官们就一肚子不舒服,现在倒好,他的儿子竟然和自己整天在一个办公楼里……

梁胤也是够憋屈了,自己长得丑也就罢了,因为这不是自己的错,但是上班还没人理,很多人还在背后窃窃私语骂他:“……不堪入目……”

更有意思的是,没过多久,梁胤竟然成了洛阳城的名人,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时代,梁胤作为洛阳城的大街小巷的老百姓竟然茶余饭后的谈资,我想如果在现代,梁胤开个快手那关注量绝对也能排进全国前几名。

再说梁不疑,自从被哥哥怀疑后,他心理也是不好受。经过一番思考后,他认为申辩也是徒劳的,不如辞官回家,落得个自在;否则把事情闹大了,洛阳城再出现个“梁氏兄弟狗咬狗”的丑闻,那就更不好收场了。

然而,辞职报告打了,他也躲在家里不见外人了,但是他等了好久都没有等到朝廷准许自己返乡的消息。

这个江湖,太复杂了,进去了就得玩,绝对不能停下来,也没有回头路直到玩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天,才能解脱。看来,梁不疑想得太简单了。

这些天,梁冀一直防着他,长期派人在他家门外秘密定点监视,凡是和他有来往的官员,无论官阶有多高,一律秘基在册,找茬一一干掉。南郡太守马融、江夏太守田明就因上任后去拜会了梁不疑,结果被梁冀指使有关部门弹劾马融贪浊、田明犯罪,将二人施以髡、笞之刑,流放朔方郡。最后田明还死在了半路上…利益使人疯狂,就像吸食毒品一样,梁冀已疯狂到了极点!

再说汉桓帝刘志。

朝堂之上,本来可以除掉梁冀,然而他没有这么做。虽然这个人飞扬跋扈、盛气凌人,他很不喜欢,但是刘志是一个有念旧情的人。

他毕竟帮着我登上了皇帝的位置,没有他,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况且,太监们平时都说他的好话,还是自己老婆的姐姐,不看僧面看佛面,就放过他这一次吧……

朝堂之上,面对文武百官的弹劾行动,面对递交上来的梁冀的犯罪证据,刘志想了很多。

退朝之后,刘志默默回到了内宫,他有点烦。

过了半个月,他又一次下诏:改年号元嘉,大赦天下。

当放回家的梁冀开始疯狂的报复行动的时候,刘志又忙了起来。因为没过两天,京城内爆发了瘟疫,现代话就“禽流感”,刘志马上派光禄大夫赈济医药。2月,九江、庐江二郡又发生大疫。

终于,在刘志的领导下,众人的努力下,瘟疫控制住了,人心也安定了下来。可以缓口气了。

忙完了瘟疫,已经过了一百多天了,也就是梁冀被弹劾这件事已经过去三个月了,梁冀的报复行动也进行的差不多了,汉桓帝也逐渐淡忘了。所以到4月3号这天,忙完工作的刘志突然间来了兴趣,偷偷溜出皇宫,去了梁冀的家。

目前,汉朝的政治江湖里,已有三大派已经浮出水面,以刘志为代表的皇权、以文官为代表的文人士族集团、以梁冀为代表的外戚集团。

自从上次梁冀被文官集团集体进行的弹劾活动失败后,文官集团算是已经和梁冀公开战斗了,他们都在努力争取第三方的支持,这个第三方当然,就是拥有皇权的皇帝。

因此,他们都在紧盯着皇帝的去向。

文官集团的武器是笔杆子,皇权的武器是制衡和生杀大权,梁冀的武器当然很多了,包括明的暗的……

楼主:转过身背影  时间:2019-01-05 10:51:44
当刘志从梁冀的家玩结束回到宫里的时候,就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

原来啊,刘志自以为是偷偷溜出去没人发觉的,然而事实上,他的这点小动作怎么能瞒得过那些在政治江湖里混了几十年的大忽悠呢。再加上,溜出去的时候没有看天气预报,前脚刚到梁家,后脚突然就刮起了大风,大树被连根拔起,房屋被集体掀顶,大白天的就仿佛置身于黑夜,风刮树枝发出鬼哭狼嚎的声音,让人心惊胆寒……

突如其来的文官的奏折让刘志有些应接不暇!

文官们的武器虽然不如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那样来的痛快,却也是相当具有威力。

“老天爷是不会说话的,但会用灾变来显示他的愤怒,借此以谴责天子的不当行为。自古以来,皇帝是不能随便出宫的,如果出宫那是要有合理的事情要去做的,比如去郊庙祭祀,比如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等等。陛下您作为天子,万圣之躯,如此行事,您看这不已经上老天爷很生气吗?下午这个大风就是最好的例证……”奏折落尾处赫然一个大名:杨秉!

杨秉,似乎大家很陌生,但这位仁兄的老爹大家一定不太陌生,那就是当年以一已之力,反对汉安帝刘祜乱搞的关西孔夫子杨震,绝对的猛人。

其他文官们的奏折内容千篇一律,表达的内容,都是一个意思:你就不应该去梁冀家做客,你去了,不但我们不高兴,连老天爷也不高兴!

潜台词:少跟梁家来往,你手里的皇权不要和外戚集团走得太近!


显然,这又是向梁冀下的一道挑战书。

刘志看完所有的奏疏,沉默了很久……然后做出一个明智的决定:装!

这些奏疏既不向梁冀公开,也装作自己没有看,表面上一如往常,仿佛这件事没有发生过。

知识分子交上了奏疏以后,翘首而盼,但等了好几天,开了好几次会,竟然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对这件事只字不提。大臣们心理犯嘀咕了:“这位万岁爷难道真的是个糊涂虫?”

将皇帝想成糊涂虫,那就大错特错了。此时的刘志,已经成长为一个政治高手,混迹江湖几年的刘志,此时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青涩的听话的小绵羊了。

揣着明白装糊涂,大智若愚,这是政治江湖里最厉害的招式,笑里藏刀,不出招则已,一出招便要一剑封喉。

当所有人都认为汉朝的一切都在都在梁冀的手里掌握的时候,刘志会用他的行动告诉他们:天下一切都是朕的,君永远是君,臣永远是臣!

江湖中几年能训练出这样的高手,说明此人的政治悟性极高。

这是一个可怕的对手,可惜所有的人都看走眼了,包括梁冀。

这年4月,洛阳闹旱灾,任城、梁城两诸侯国闹饥荒,老百姓没有吃的,最后发展到了“人吃人”的地步。

这一次,出现了灾祸,刘志没有继续用“大赦天下”或者出台什么惠民政策来解决,而是罢免了司徒张歆,前面说过,这是汉朝的规矩。由光禄勋吴雄升任司徒。

当刘志忙着应对天灾人祸的时候,大汉的外患也是不断。

史书记载:就在本月,大汉北方的北匈奴(自汉武帝以后,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分)也对汉朝展开了军事行动,入侵伊吾地。杀败伊吾司马毛恺,攻打伊吾屯城。敦煌太守马达奉命率兵救援。来到蒲类海,呼衍王已率兵撤走。7月,武陵蛮夷反叛。

看来罢免一个司徒还不能够得到上天的宽恕,于是10月份,刘志又罢免了司空胡广。

“恩!这一次,寡人可是又罢官又赈灾,老天爷应该能宽恕我了吧?”忙完这一切的刘志夜深人静的时候,躺在龙床上想到。

可惜,天不遂人愿!无论刘志出台什么样的政策,老天爷都不配合。11月28日,京师洛阳又一次出现地震。

刚躺下没多久的刘志于美梦中突然被地震惊醒,他再也睡不着了,看来寡人的做法上苍还是不满意,于是他也没有睡意了,披上了衣服,喝了一口水,手扶额头,苦思对策……

第二天,刘志下诏:命百官举荐一些孝顺和品德好的人。

涿郡推荐了一个叫崔寔的名人,这哥们当时写过一篇很出名的文章《政论》,所以名气很大。

作者记得在读《资治通鉴》的时候,发现了这篇文章,于是就记载了下来,现在我用白话文翻译一下其中的主要内容。

《政论》主要内容应该是这样的:天下之所以不能顺利的治理,是因为当皇帝的继承的太平日子太长了,许多先进的东西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敝败,但是当权者却还没有意识到,不知道创新,还是老一套,没有一点的危机意识,有的甚至荒淫无度,沉迷酒色,听不进去任何劝告;听信谗言,奸臣当道,那些忠厚的官员因怕得罪某些权贵,所以敢怒不敢言,真是可悲。

我们大汉王朝成立至今,已经350年了,政令已经严重荒废,上下懒惰不知创新,老百姓怨声载道,都盼着能得到中兴,挽救目前的危局……

等等等等。

这篇大作言外之意,就是皇帝和大臣们必须要注意创新,政策要与时俱进!

文章一经发表,立刻得到高度评价。

在那个有梁冀这样的猛人的政治江湖里,竟然有人能有如此见识,如此耿直,委实不易。我很感动,便搜罗此人事迹,为其做了一个简历,以供大家阅读:

姓名:崔寔

生卒年月:103-170?

名族:汉

籍贯: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

后世评价:农学家、文学家

作者加一个评价:时代评论家

代表作:《四民月令》《政论》

性格特点:喜欢安静,读书,淡薄名利,不贪钱财,准确地说,是个清官

事迹:父亲崔瑗去世,变卖家产,修起冢茔,建立碑颂。葬后,隐居在墓旁,资产用尽,以贩酒为生。

信条:我相信真理,我坚持真理

崔寔被推举,被征到公车,但是考试的时候,他生病没有考个好成绩,便被除为郎。

到了闰12月18号,刘秀的玄孙、任城王刘崇去世。因无子而暂时国绝。

本月,太常黄琼升任司空。

到了年底,刘志又做了一件让江湖里所有人都神经敏感的事情。



楼主:转过身背影  时间:2019-01-05 10:51:44
历史真的很丰富,越读越觉得复杂,想真正弄清楚历史舞台上出现的人物的性格,是很难的,也许我们永远也无法弄得清,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
楼主:转过身背影  时间:2019-01-05 10:51:44
@涩咪咪 2018-12-14 22:34:33
嗯喜欢看三国的哦
-----------------------------
谢谢看我写的东西。有人说这段历史好写,写的人也很多,但是,客观地讲,这段历史比较难写的,因为陈寿的《三国志》太简单太简单了,而后面有人做注,添加的东西也不见得是当时发生的,有时候我也很怀疑,网络上也有人物简介和一些文章,读来也是矛盾重重。这也许就是历史的魅力吧,留下来的不多,作为后来人,我们也只能利用有限的资料去推测当时的人物心理,不周到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点,多多讨论。
楼主:转过身背影  时间:2019-01-05 10:51:44
江湖四派

话说-公元151年年底,刘志做了一件让江湖里所有人都神经敏感的事。

说这件事之前,有必要介绍一下目前的江湖情形和门派划分。下面我们来用戏说的方式、武侠的风格描写。

看过前面内容的人应该都看出一些端倪,目前的江湖中,已形成4大门派。



一、皇族门派

掌门人(当然也是武林盟主):汉桓帝刘志

武功秘籍:装功、玩功、防忽悠功等。

盟主武功:初修几年,略有成就,其中装功修炼已达10成

门派级别:一级

门派信条:谁都得听我的,跟我玩心眼,我玩死你。

组织机构:外戚集团、宦官集团、文官集团

奋斗目标:继续统治江湖一万年不变

目前动向:已在江湖中活动



二、外戚集团

掌门人:梁冀

武功秘籍:五毒功、仗势欺人功、杀人功

盟主武功:修炼多年,实战经验丰富

门派级别:二级

门派信条:阴的阳的我都玩,对我好过头了我也不爽,对我不好或者不听我的直接干 掉,盟主不听话我就换

奋斗目标:让盟主听我的

目前动向:已在江湖中腥风血雨多年



三、宦官集团

掌门人:曹腾

武功秘籍:马屁功、忽悠功、洗脑功、装孙子功(又称缩头功)、葵花宝典(要诀:诡异、快,自宫后专属武功),后期也修炼了独孤九剑(要诀:寻找敌人破绽,这个很重要)等。

盟主武功:闭关期,还未出关,不知深浅

特点:你打我我躲在盟主身后,然后想办法借盟主的刀把你干掉

门派级别:二级

门派信条:我只玩阴的

奋斗目标:我能忽悠的我一定忽悠成功,我不能忽悠的想办法提前洗脑最后变得能忽悠

目前动向:潜伏,地下工作一直在进行着

潜伏期宣言:闭关结束的那一天,你们都得听我的,哼!





四、文官集团

掌门人: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联合执掌,过去几年更换频繁,以后也会更换多次,故无固定人物执掌

武功秘籍:写文章功、忽悠功、骂人功等

盟主们武功:十年修炼圣贤书,目前来看一场空,悟道还需好时代,生不逢时叹几何?

信条:我有一个理想,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无论再过多少年,无论多么腥风血雨,我都会为我的理想而付出,无论付出多大代价(甚至生命的代价)我也会坚持真理,在茫茫的黑暗中寻找那心中的光明,尽管他很遥远,我亦无悔!我玩正大光明的,不齿玩阴的。

门派级别:二级

奋斗目标:辅助明君达到国泰民安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有点早,为了这个无数人奋斗了2000年)

目前动向:在血雨腥风的江湖中苦苦挣扎

以上为目前江湖四大门派简介,介绍完大汉目前的江湖后,我们言归正传,接着来说刘志办的那件让江湖人都敏感的事!



公元151年年底,汉桓帝召开二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员会议,这么高级别的会议,商讨的问题一定非常重大,江湖各派到期后,盟主刘志宣布会议开始。

然而,当会议主持人宣布会议议决的内容后,在场的99%的官员都面面相觑,因为会议议题太不可思议了:“怎么样封赏梁外戚掌门人比较靠谱!”

本以为接下来,文官集团会挺身而出,扒出梁冀的黑材料,引经据典,让盟主不要封赏梁冀。

但是参会的高级官员,这次却发生了180°的大转弯,竟然开始配合讨论了。

世界上有很多事真的很难用正常的逻辑去考虑。正如拿破仑所说,一切皆有可能。

文官集团众代表纷纷发言,将梁冀比作周公,应赐以山川土田附庸奴婢。但都没具体说应怎样加封。看来,是个空头支票,只说对方的好,却不说兑现的方式。

这时候,文官集团掌门之一、司空黄琼(这位仁兄后面我们会详细说)站了出来:“梁掌门的封邑不要以户数为标准,而以土地为标准!”这才是兑现的方式。

作者有理由怀疑,这帮人说的是反话,但是无论如何,会议最后决定这样封赏梁掌门: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翻译内容详见第二章)封地比照东汉开国第一元勋邓禹,食邑四县。赏赐金钱、奴婢、彩帛、车马、衣服、甲第,比照西汉大将军霍光。朝会时,与三会异席。十日一入朝,平尚书事。

这是大汉开过第一功臣萧何的待遇。

表彰大会一结束,这一下梁掌门应该会很高兴了吧!因为自己的对手文官集团的头目都众口一词表彰他。





但是结果更让人出乎意料,当梁掌门接完表彰圣旨后,竟然认为这个待遇不够高。很不高兴。

“我梁某人竟然才和萧何之辈平起平坐,显然你们还不太重视我梁某人!”梁冀越想越生气。

写到这里,也很不理解,但是,我在读大汉历史的时候,发现确实还有一个人的待遇要比萧何高!

这位仁兄是何方神圣呢?一说起他的大名,我相信任何一个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他就是王莽!王莽比萧何的待遇确实多一条:加九锡!

看来,梁冀想要的,估计就是王莽的待遇吧,也许他也考虑是否能成为王莽第二也不好说,但是在他的心里,估计也将王莽没有放在眼里,因为王莽后来失败了,我梁某人要篡位,肯定比王莽成功!

楼主:转过身背影  时间:2019-01-05 10:51:44
梁冀是否真的有篡位之心,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不满意封赏却是事实!
楼主:转过身背影  时间:2019-01-05 10:51:44
封赏完了梁冀,边关又出了事,刚刚上任不久的敦煌长史王敬死了……
要了解王敬的死因,还得先说到他的前任:去年发痈病死在于窴国的西域长史赵评。赵评之子前去迎丧,途经拘弥国。拘弥王成国与于窴王建素来不和,便在赵评之子面前造谣道“你父亲是被于窴王让胡医用毒药害死的”赵评之子深信不疑,回国后便将这件事报告给了敦煌太守马达。于是王敬一上任,马达便命他暗中调查此事。王敬上任途中也经过拘弥国,成国便对他说“于窴国人都想立我为王。不如我们就借这件事将建杀了。从此我当上了于窴王,必世代敬服大汉”
刚刚上任的王敬哪里知道这里的水有多深,听到了这些忽悠话当然是深深被打动了。于是他答应和成国合作。
于窴王建事实上也听到了一点风声,但是他还是不太相信。然而某日,二人喝酒,酒桌上的王敬突然下手,早已埋伏好的刀斧手出来立刻结果了建的性命。
王敬犯了大忌,因为这是他国,插手他国内务绝对是没有好果子吃的。后来的事实也将证明,在别人的国家玩自己的游戏是一件危险系数多么高的事情,付出的代价可能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也可能是自己的命!王敬付出的,是自己的命。
一个叫输僰的于窴侯将便起兵为建报仇。王敬拿着建的人头上楼宣告“大汉天子命我诛建”但输僰不听,冲上楼去,杀死王敬,悬首于市。之后,输僰自立为王。不过随即为国人所杀,建之子安国被推举为新的于窴王。
太守马达听了回报,就想出兵为王敬报仇。于是就是远在中央的刘志写信。刘志看完信后,不但不准许马达报仇,还将马太守召回,换了一个叫宋亮的官员去当了敦煌太守。
宋亮到任后,召集江湖侠客,决定刺杀输僰,但是此时输僰已死,于窴就将他的人头送到了敦煌,宋亮既怕于窴使诈,又失去了讨伐的口实,一时间不能下决心……
当刘志处理完边关的事情,接着又忙着办丧事:本年4月4号,他的生母匽氏去世。
刘志命弟弟平原王刘硕为丧主,操持丧礼,于5月12号,终于办完了丧事。

埋葬自己的母亲,终于消停了几个月。
然而盟主消停了,梁掌门却没有闲着。因为一个人,一个对他好的人。
前面说过,对梁盟主不好或者不听话的人,要被干掉,好过头了也会引来他的不爽!
没人会感激你的好,多的是得寸进尺罢了。这句话用在梁冀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对梁冀好的那个人,前面提过,那就是文官集团的掌门之一司空黄琼。
先来看一看这位仁兄的简历:
姓名:黄琼
目前官职:司空
生卒年月:86年-164年
父亲:东汉名臣,尚书令黄香
粉丝之一:李固(据说李固非常崇拜他)
和李固不同的地方:李固和梁冀水火不容,黄琼却和梁冀关系不错
最伤心的事情:好心被梁冀当成驴肝肺

接到盟主的封赏圣旨,梁掌门很不满意。
自上一次被文官集团在大殿之上整了一回后,梁掌门一直怀恨在心,虽然这几个月来不断进行报复行动,然而心理还是对那帮文人没有好感。得知这次封赏行动乃文官掌门建议,更是不爽。
于是,在梁掌门的运作下,11月,司空黄琼被罢官。一个月后,前太尉赵戒被任命为司空。
处理完三公人事安排,接着又处理完贪赃枉法的右北平的太守和旻。时间来到了公元153年,本年5月22日,刘盟主又一次改年号永兴,大赦天下;第二天,刘秀的玄孙济南王刘广去世。因无子而国除。
刚刚改完年号的刘志,本欲借改年号之事而图天下太平,然而这一次他又一次失望了。两个月后,32个郡国闹蝗灾,黄河泛滥,数十万户灾民流离失所,冀州受害最大。
盟主刘志着急了,火速下诏赈灾,任命朱穆为冀州刺史。朱穆尚未到任,冀州各令、长解印绶逃官者已达40余人。一到任,朱穆立即开始弹劾贪官污吏,铁面无私。
在那个由梁冀掀起的腥风血雨的江湖中,一直有一个门派隐秘不出——宦官集团。本次却小小的出手了一次,这一次出手,只是小试牛刀,却威力非常。
事情是这样的:冀州刺史朱穆下狠心赈灾,不避权贵查贪赃挖法之徒,就在一次反贪行动中,接货密报说宦官赵忠在安平国安葬其父时,曾僭用玉匣。朱穆下令开棺验查,果然如此。立即下令逮捕赵忠家属。
查到了宦官的头上,于是乎这个小太监出手了,他就用了一招:在盟主面前一哭二闹三上吊。忽悠了盟主,于是盟主下诏:将朱穆抓回来交给廷尉审讯,后被判入左校去做苦工。
够厉害了吧,宦官集团一个小小太监出手,就有如此效果。
事实将证明,这个隐藏在地下多年的门派以后的威力会更大。
朱穆被抓,立刻让大学生们获悉,于是组成了几千人的团队,前往政府门前喊冤,游行示威,施压政府。刘志这才将朱穆放出,罢官回乡。
楼主:转过身背影  时间:2019-01-05 10:51:44
上回说清官朱穆被盟主罢官,那个隐藏在政治江湖很久的势力宦官集团小试牛刀,自盟主登基以来,一直都是梁掌门活动在江湖中,动不动就掀起腥风血雨,与文官集团的斗争亦是频繁。

再说刘志,终于忙完了赈灾的事情,心情差到了极点;本想着改个年号图个吉利,然而这一次的灾祸来得更猛烈,让他有些应接不暇,然而最终还是要紧牙关将做完了赈灾工作,朝廷的一切工作又逐步恢复。

夜深人静,盟主独自坐在龙椅上苦苦思索:自朕上任以来,灾祸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呢?是朕的登基让上苍不满?不,朕不承认!朕要想办法化解天对朕惩罚!

于是刘盟主仔细分析这多年来,自己所有做过关于天象异常、应对灾祸的工作:罢免三公、下诏大赦天下、改年号等等等等。

“看来,工作力度不够,老天爷还是很不满意!”这就是刘志经过分析后得到的答案。

问题有了答案,接下来就是怎么样做才能够力度。

这一次,刘盟主决定来一个动作大的,以往,有天灾人祸、天象异常,都罢免一个三公,这一次,寡人决定:三个一起罢免!





公元153年10月,改年号5个月之后的刘盟主,将目标锁定在了文官集团的三个掌门人身上:罢免了太尉袁汤、司徒吴雄、司空赵戒罢。

呵,文官集团遭殃了,三个掌门人同时被罢免,一时间群龙无首。在那个无情的江湖里生存,确实太难。然而,这一切都是盟主的政策:无限削弱文官集团。

放弃吧,看不到光明的前途。十年寒窗,苦无出路!不,还有希望,因为天下苍生,因为那些无辜的百姓,我们不能放弃,总有一天,我们的理想会实现,我们会见到阳光!

不久,盟主下令,3个新掌门人正式上任,太常胡广升任太尉、太仆黄琼升任司徒、光禄勋房植升任司空。

刘志一次性换了三个高官,然而他似乎还不满意,换了三公这个力度还不够大,老天爷不一定能原谅我,他还想再做点事情;到了11月6号,刘志又一次下诏:减免天下死罪一等,发往边境戍边。

这一次,上苍总该不再生气了吧!做完了这一切的盟主刘志想道。

此时,大汉的宫廷外,并不太平。

首先武陵蛮詹山反叛,后被武陵太守应奉招降。

其次,车师后王阿罗多因与东汉政府任命的戊部候严皓有矛盾,忿而造反,攻围屯田,杀伤吏士。车师后国侯炭遮反对自己的国王这么做,率领部众向汉朝投降。阿罗多内外交困之下,率百余骑逃入北匈奴。敦煌太守宋亮便立原车师后王军就之子卑君为新的车师王。后来,阿罗多得到北匈奴的支持,回国来与卑君争位。东汉政府的戊校尉阎详在权衡利弊之后,答应阿罗多“只要你投降,车师后国的王位还是你的”于是阿罗多向阎详投降。阎详也遵守约定,立阿罗多为车师后王,而将卑君召到敦煌郡安置。





这几年,不断地天灾人祸、天象异常,已让刘志深深恐惧……

除了之前罢免三公、赦免死刑犯的工作外,他仍然觉得这个工作没有做完。于是第二年(公元154年),刚过完春节,刘志又一次大赦天下。到了2月2号,下诏:刺史、二千石行三年丧礼。

然而,此时的老天爷的脾气和梁盟主有点相似:对我太好,我也不爽。

就在刘志刚下“刺史、二千石行三年丧礼”诏书两天之后,老天爷又一次以发怒的方式和刘盟主开起了玩笑:京师洛阳地震。

还没有从上一次天灾人祸的恐惧中缓过神的刘志慌忙下诏:厉行节俭,命公、卿、校尉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者各一人。

作为大汉的最高统治者,权力无边的人,刘盟主也有很多的恐惧的……

但是更让他恐惧的还在后面……

刚刚忙完地震的事情,6月份,洛阳蝗灾,彭城国泗水增长逆流!

恐惧加恐惧,让刘志有些麻木了,但是日子还得过啊,刘志下诏:司隶校尉及各州刺史让受灾郡国种芜菁(一种植物),以助人食。

9月1号,又出现日食!

灾祸肆虐,天象异常,粮食欠收,灾民流离失所!为安定受灾老百姓,刘志下诏禁止天下各郡国卖酒,要储存粮食。然后又罢免了刚上任不久的太尉胡广。司徒黄琼转任太尉。闰9月,光禄勋尹颂升任司徒。又一次下诏:减免天下死罪一等,发往边境戍边。

至此,江湖中所有的人都总结出了盟主的缺点:恐惧天灾,解决的办法不外乎三种,罢免文官集团掌门、下诏大赦天下、下诏让官员守孝!

如此而已。





但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此时蜀郡人李伯忽悠百姓,炸称自己是皇室宗室,竟然自立为“太初皇帝”,接到汇报的刘志火速派人剿灭。

刘盟主的缺点被江湖中所有的人都摸着了。那个隐藏在暗处闭关的宦官集团,有着多年和盟主相处的经验,自然也不会例外。

几年的灾祸让刘志恐惧不已,那些躲在暗处的宦官终于觅得机会,该出关了!

对盟主来说,那些无数黑暗的夜晚,恐惧至极,难以成眠,是这些太监们安慰他受伤的心灵,是他们给了朕希望,是他们帮朕走出对老天爷的恐惧,也是他们,提出解决的办法,朕感动……

疯狂的拍马,终于打动了盟主,于是乎,盟主决定:给这些人一官半职吧,他们并非一无是处!

楼主:转过身背影  时间:2019-01-05 10:51:44
一方面要和自己的身体战斗,另一方面又要和灵感战斗,因为灵感不是出租汽车,不是站在大街上等待就可以得到的东西,作家必须付出内心全部的焦虑、不安、痛苦和呼吸困难之后,也就是在写字桌前坐上几个小时,或者几天以后,才能够看到灵感之光穿过层层叙述的黑暗,照亮自己。
现在我才深刻体会到余秋雨说的这段话!
楼主:转过身背影  时间:2019-01-05 10:51:44
@李春霆2014 2018-12-18 00:49:47
关注连载
-----------------------------
谢谢
楼主:转过身背影  时间:2019-01-05 10:51:44
刘盟主打定了主意:给太监们一个官当!就在那些无数的夜晚,每当刘志闲下来的时候,太监们的洗脑忽悠功终于起了作用。
再说宫廷外部,灾祸连连的百姓处于水生火热之中,盗贼并起,泰山、琅邪的公孙举、东郭窦等人造反,杀害朝廷命官……
然而刘盟主也不是第一次接到这样的奏折了,他并不在意,只是一伙小小的造反之贼而已,掀不起什么风浪!
公元155年1月14日,刘志又一次改年号,又一次大赦天下。但是几乎每一次改年号亦或是大赦天下,都会引起天灾人祸,这一次也没有例外。
一个月后,那个曾经被查办的赈灾清官朱穆所任职的冀州出现饥荒,人相食。刘志着急了,下诏命令赈灾,并且命令全国官吏、百姓等捐粮食。
再说刘盟主,打定了主意要让太监当官,然而刚一做决定,立即就遭到反对之声。2月份,文官集团的大学生刘陶上疏:陛下不要让太监当官,并且推荐了两个人,朱穆、李膺。
刘陶推荐的这两个人,都是猛人。而且都是铁杆的反对宦官的人。
朱穆:桓帝时任侍御史。据说此人年少时读书做事特别专心,想一件事情或者看一本书,走到坑里都没有知觉。读书有了成就,被举为孝廉,逐渐被人赏识,名气逐渐大了起来,被当时的权臣梁冀提拔,但和梁盟主完全不是同一路人,看到梁掌门飞扬跋扈,屡次劝阻,梁不听。于是他从心里逐渐疏远梁冀,这些年一直苦苦寻找报国之道。
李膺:绝对的猛人,事实将证明,他以后会成为本派和宦官派斗阵的主要力量,在此暂不细说。
总之,此二人皆反感宦官当权!
对于文官集团来说,太监和外戚集团目前是一伙的,一个外戚集团就把他们整得够呛,如果在加一个宦官集团,那结果……这是文官集团最怕的事情。
本想推荐这两个猛人,却碰到一个喜欢听宦官话的盟主,结果盟主不听。
这当然是宦官们最喜欢听到的消息了:我们已经闭关了很久了,多年修炼,不出则已,一出则惊人!

再说宫廷之外的事情!史书记载:6月,洛水溢,毁坏鸿德苑、南阳郡大水、巴、益二州泥石流。
接到上报灾祸的奏折,正准备封赏宦官的刘志慌忙下诏:泰山、琅琊二郡受去年起义影响,免除租赋及三年的更役算赋。另外,被水灾所害者,由当地郡县负责收葬。被压死、溺死7岁以上者,每人赐钱2千。房屋被毁、粮食失去的特贫百姓每人赐粟2斛。最后,代表大汉政府对受灾群众表示慰问……
处理完毕受灾群众,文官集团掌门之一的司空房植被罢免。太常韩縯升任司空。
对于目前江湖中,地位最高的刘盟主来说,处理灾祸得方式很简单:灾祸来,朕就罢免文官集团的掌门人。

再说泰山、琅琊二郡的反叛终于评定,刘志所领导的中央又一次派去了都尉。
本年秋,边境的南匈奴出现了叛乱,领头有两个人,左薁鞬台耆、且渠伯德。率领匈奴骑兵攻打西河郡美稷县。
这一次,朝廷派出去平乱的是一个铁杆猛人——“凉州三明”之一的张奂。名将,此刻官居安定属国都尉一职位。这位仁兄可不好对付,以后的事实也将证明。
张奂,会在以后的江湖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下面,我就做一简历,简介一下这位江湖猛人,至于他如何能在以后的江湖中起到什么作用,额,这个随着故事和时间的推移,他自然会出场,读者们就拭目以待吧!
姓名:张奂,字然明
籍贯:甘肃人
生卒年月:104—181年
任职履历:安定属国都尉、武威太守、度辽将军、护匈奴中郎将、大司农
主要从事范围:军事(凉州三明之一,另外两位分别为皇甫规、段颎,这两位仁兄后面还要介绍)
一辈子最光彩的事情:剿灭叛乱
最不光彩的事情:糊里糊涂做了一回宦官集团的间谍
所属门派:铁杆文官集团派(文武双全)

此时的张奂,才刚刚进入江湖没有多久,只是一个小小属国的都尉,在匈奴眼里,此人或许并不是那么出名。
然而,张奂一上任,边境的情况立马得到了改观,他只用了三招:一、下令部队进屯长城;二、收集被打败的残兵败将;三、用王卫将军去诱降东羌,占据上郡龟兹县。
第一招让匈奴无法继续南下,第二招有效的补充了兵源,最主要的是第三招,诱降东羌,匈奴反贼失去了外援,占领龟兹县,直接切断了匈奴和东羌之间的联系。
高!实在是高。这位猛人一出手,我们就可窥见其才能。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那就是张奂和另外一名和他齐名的段颎(主张对东羌往死里打)不同,张奂对东羌叛乱一直持怀柔政策,且言而有信,故在民风彪悍的东羌部落中有一定的威望。因此,张奂一到位,东羌投降。
所以,在张奂这位猛人的领导下,匈奴叛乱被有效的遏制。

公元156年1月,即永寿2年,答应给宦官们一官半职的刘盟主终于开始做铺垫工作了,他下诏:允许宦官行三年丧礼。
这件事情看似针对天灾所作出的检讨工作的扩大,以往都是文官集团亦或是其他集团的官吏行丧礼,现在加进来宦官,从政治角度说,刘盟主已经将宦官和大汉的所有官吏放在同一个位置上了。
终于,盟主有了动作,当宦官集团所有的人看到“连宦官也进入行丧礼”的诏书后,他们兴奋得几天几夜都睡不着。
“这么多年来的闭关,终于快要修得正果了!”,现在,宦官们只需要做一个工作:等。
就在刘盟主想着怎么样更进一步让太监参与政治活动的时候,蜀郡属国蛮夷反叛。
这个蛮夷,和一般的反叛力量可不同,它在大汉未来几十年的时间里,几乎是年年入侵,岁岁骚扰,当大汉收到灾祸时,他们乘火打劫,当刘盟主要过春节的时候,他们乘机捞一把。
这一切,都要从一个雄才大略的首领 檀石槐说起!
楼主:转过身背影  时间:2019-01-05 10:51:44
说起檀石槐,让我想起历史上另一个人:成吉思汗!二人相同之处:富有谋略、胆识过人、有统帅之才,少年时的事迹经历也有相似之处:家里的羊啊、牛之类的财产被另一个部族掠走,他只身前往,最后将财产追回……不同之处:后者名气太大,几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少年檀石槐就展现出惊人的才华,因此赢得英雄称号,当然,也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做了鲜卑的王(当时叫鲜卑大人)。
檀石槐大人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他当然知道扩展地盘,不断壮大实力。于是,他南征北战,经过几次小规模的战役,兼并其周围的小部落,占领了匈奴的一部分地盘。现在,兵强马壮,是到了啃大骨头的时候了。
对于鲜卑来说,大汉就是一头巨大的狮子,檀石槐当然知道,以自己目前的实力,还不能达到和大汉宣战的地步,但是他总想尝试着斗斗这头狮子,试试水深水浅!于是乎,他制定了一个战略计划:无论胜负、打完就撤、多打几次、绝不恋战。骚扰的原则就一个:捞点好处就撤人!
所以,自今年起,他们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试探——年年入侵,岁岁犯边。

鲜卑只是试探性的侵犯,还有更可怕更大规模的反叛行动正在进行,那就是由公孙举、东郭窦二人率领的起义军。
本年7月,该起义军已达3万人,青州、兖州、徐州等郡县皆被占领。
接到战报的刘志当然很慌神,但是他很快又冷静了下来,因为一个厉害角色的出现。
无论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发生任何事情,只要有合适的人才,那么一切都不困难,解决事情需要策略,能提出合适的策略的,就是那个适合的人才,比如张奂三招就制服匈奴。

话说起义军的事情正让盟主慌神之际,司徒尹颂找到了盟主:“陛下,臣保举一人,定能将叛贼一举剿灭!”
“额……卿所荐者何人?”
“段颎”尹颂答道。
“准奏”,刘盟主当然同意了,因为现在这件事让他很慌!
好了,一位厉害角色就此登场,和张奂一样,同为“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颎正式登场。
既然和张奂能齐名,我们就一定会为其做个简历。
姓名:段颎
生卒年月:?-179年
所属门派:职业生涯前期无门无派,职业生涯后期加入宦官集团
武林评价:此人亦正亦邪,武功奇高
人生信条:哥从不信邪,谁不服我就揍谁
作者评价:这是一个男人
和张奂的不同点:平东羌战略思路不同,张奂和皇甫规主张怀柔为主,而段颎认为直接干翻,重拳出击,打服为止!
一生中最遗憾的事:成为宦官集团和文官集团斗争的牺牲品,可惜一代名将!

对于段颎来说,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他收拾不了的对手,对待敌人,他和张奂略有不同,张奂更讲究战略和战术,而段颎主要就一个字:狠!
对已经发展到三四万人规模的反贼,在段颎看来,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只要来点狠的,对方就会招架不住。
段颎的判断没有错!他一商人,便组织手下的人发起猛攻,斩首万余,剩下的溃不成军逃走了!
多少天来一直困扰盟主的难题在段颎的势如破竹的攻势下瞬间得到了解决,刘志非常高兴,立刻将段颎封侯、赐钱!

外面的纷扰终于消停了!这几个月来,刘盟主一直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首先是南匈奴犯边,接着鲜卑入侵,最后这场国内大规模的起义!终于都在朕的坚强领导下度过了危机!
近日心情不错,这段时间内,作为大汉皇帝、江湖盟主的刘志难得英明了一回,为什么说英明呢,因为这一次,他任命韩韶、荀淑、钟皓、陈寔四人当官。这四人都不是官宦,而是文官集团出类拔萃的人才,这是一个难得的任命,值得写出来,因为在刘志的一生中,这样的明智之举实在屈指可数!
以下为翻译的译文:
韩韶、荀淑、钟皓、陈寔四人都是颍川郡人,担任各地县长时都是推行德政的好官,于是就被当时人称颂为“颍川四长”。
韩韶任嬴县县长期间,盗贼远避,不敢入其境。有流民万余户从其他县闻声蜂拥而来,韩韶立即下令开仓赈济,主吏因未得上命,力争不可。韩韶道“你只管听令行事。有什么罪,我一人担当”后来太守得知此事后,也并未加罪。

钟皓初为郡功曹,后被司徒府招募。临去时,颍川太守问“你走后,谁可代你之任”钟皓答“西门亭长陈寔”。
李膺常将钟皓与荀淑并称“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钟皓兄长娶的就是李膺的姑母。生下儿子钟瑾,与李膺同年,也好学慕古,有退让之风。深受李膺祖父、太尉李修的器重,将李膺之妹嫁与钟瑾为妻,亲上加亲。

陈寔与荀淑一样,教子有方。荀淑八子号称八龙。陈寔有六子,长子陈纪、次子陈湛最贤。与其父陈寔并称‘三君’时人有言“陈纪难为兄,陈湛难为弟”陈纪之子陈群更是中国历史上需大书特书的人物。
陈寔在担任沛国太丘县长期间,修德清静,百姓以安。邻县百姓前来归附,陈寔总是好言将他们劝归本县。当时中央官员会前来巡查,陈寔的属吏担心百姓有讼,会影响长官的政绩,曾打算禁止民讼。陈寔坚决反对。中央巡查官员闻此事而叹曰“若如陈君,岂有冤民”也果如其言,竟无一人讼者。后来因沛国国违法征收赋敛,陈寔解印绶辞官而去,官吏百姓皆追思之。

楼主:转过身背影

字数:59811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12-06 23:18:11

更新时间:2019-01-05 10:51:44

评论数:6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