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细数近代欧洲五强争霸(1740-1945年)

细数近代欧洲五强争霸(1740-1945年)

楼主:vinifera1001  时间:2021-04-09 13:25:26
二十、奇迹再现

(一)形势大好

1759年,第三次《凡尔赛条约》签订之后,欧洲战场基本上分为了两个不相干的部分。
法国和英国在汉诺威地区单挑,普鲁士则在独自应付俄罗斯、奥地利以及瑞典三国的群殴。

到1760年底,英国和法国在西部战场保持了平局,虽然法国经常战败,但是英国方面兵力有限,无法跨国莱茵河,威胁法国国内。

但从战略方面,自然是英国赢了,由于陆地战争牵制了法国的大量精力,英国在海外殖民地收获颇丰。

在东部战场。经过几年的鏖战,双方大致维持着平衡。

俄罗斯占领了东普鲁士,但是一直难以跨国奥德河威胁普鲁士本土。奥地利占领了上西里西亚的拉格茨,占有了萨克森首都德累斯顿。只不过,这两块地方也都是普鲁士从他人手里夺走的。

因此,普鲁士方面依然占有西里西亚大部分,同时占有除了首都之外的萨克森所有领土。

瑞典方面因为实力不行,一直没有多大进展,没有占领什么领土。

总的来说,俄罗斯算了占了点便宜,奥地利几乎没有什么收获,而普鲁士还算是个平局。

现在,战争已经是第五个年头。

双方都已精疲力尽。普鲁士现在的状态就是:钱没花了,但是人没了。

由于英国的支持,加上腓特烈多年的存钱,普鲁士在经费上还是可以的,只不过历年战争下来,普鲁士的士兵损失极其严重,而能够征的兵也越来越少。

到1760年,原先有20万大军的普鲁士,现在只剩下10万人可以用了。这个数字,对于普鲁士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不过,即使是普鲁士满员时期,他的实力也要比不过他的敌人。普鲁士能够存活下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敌人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

到了1761年,奥俄两国的高级将领之间的分歧和矛盾越来越大,但奥地利和俄罗斯两个女王的战斗意志不减,于是两国还是制定了新一年的作战方略。

奥军的战略与去年基本一致:总司令道恩将率领主力部队部署在萨克森,依托德累斯顿牵制腓特烈率领的普鲁士主力。同时,劳顿将军率领5万兵力,与俄罗斯军队互相配合,出兵西里西亚。

这个战略没有多大问题。夺回西里西亚是奥地利的根本目标,但已经占领的萨克森首都德累斯顿也必须保住,这可是奥地利手里唯一算得上筹码的东西了。

而普鲁士来现在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守住西里西亚,一个是继续占有萨克森。这是他手里的唯一两张牌。无论他失去了其中哪一个,那么另一个也保不住,因为他必须拿剩下的换回被俄罗斯占领的东普鲁士。

由此可见,腓特烈在先发制人占领萨克森这一招,可谓绝了。

楼主:vinifera1001  时间:2021-04-09 13:25:26
1761年初,腓特烈确实如奥地利所料,率领普鲁士主力部队驻扎在萨克森。

奥地利占有了德累斯顿,如果放任不管,奥地利很有可能夺回萨克森全境。这样的话,普鲁士不得不用西里西亚来交换东普鲁士。

对于腓特烈来说,这显然是难以接受的。

相比之下,西里西亚虽然是战争的导火索,但是其细长的结构造成了他的纵深大,而且普鲁士在那里经营多年,设置了重重关卡,不是奥地利能够很快攻克的。

不过,在这一年初,腓特烈从密探那里得到了奥地利的作战消息。这让他想起去年的战争中,他被奥地利军队牵着鼻子走,并差点被围歼的情形。

于是,腓特烈决定率领主力部队驻扎在西里西亚,以防被奥地利和俄罗斯的联合进攻。

同时派自己的弟弟亨利亲王率领部分军队驻扎在萨克森,牵制道恩的主力部队。

腓特烈这一招,可谓将计就计。

这一安排,确实打乱了奥地利和俄罗斯的节奏。

亨利亲王的3万多士兵牵制着道恩的5万士兵。道恩的性格我们是了解的,他几乎没有采取什么进攻,而是保持着与普鲁士军队的对峙。

在西里西亚,奥地利和俄罗斯在对峙腓特烈亲王率领的普鲁士主力部队时,也一直没有什么占到什么便宜。

腓特烈可不是个谨慎派,此时的他属于内线作战,优势明显,不断派出部队骚扰奥地利和俄罗斯的运输线,搞得本来就合作不愉快的俄奥联军更加艰难。

与此同时,法国本来寄予厚望的陆地攻势也很快宣告失败了,布伦瑞克亲王很好的守住了自己的西线。

时间很快到了9月底。

这一年的冬天特别的冷,西里西亚地区很早就下了一场雪。而大雪一到,兵马很快就无法行动,休兵期也马上就要到了。

腓特烈很乐观的认为,这一年的战事马上就可以结束了。

这样,普鲁士的胜算又大了一节!

他现在唯一的担心是在英国。

自去年乔治二世去世之后,腓特烈就在积极地注视着英国的政局。他知道,英国内部有威廉·皮特领导的主战派,和纽卡斯尔领导的议和派。而作为国王的乔治二世是一个主战派。

战争之所以能够进行下去,是因为英国内部的三个主要力量:威廉、纽卡斯尔和国王,主战派占了两票。

因此,国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试想,如果国王坚决反对战争,那么皮特也没有什么机会。

但是,乔治二世去世了。

一旦英国内部议和派取得优势,那么普鲁士的处境将非常危险。普鲁士不但无法再得到英国的财政支持,其西部防线也将完全暴露在法国大军之前。

普鲁士无论如何也无法应对这样的局面。

他通过消息得知,英国和法国已经开始了谈判。不过。好在9月的时候,英法和谈还是失败了。

就这样,腓特烈悬着的心也基本平静了。

他绝想不到,情况马上就要发生巨大转变。
楼主:vinifera1001  时间:2021-04-09 13:25:26
上午发的被吞了,现在分成两段重新发。
楼主:vinifera1001  时间:2021-04-09 13:25:26
(二)急转直下

9月一过,从10月第一天开始,腓特烈连续迎来三场大败,导致普鲁士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局。

第一场失败在西里西亚战场。

腓特烈眼看着1761年的战季就要结束,于是开始抽调兵力回国。这一点,被奥地利的劳顿将军敏锐的发现了。

劳顿将军不是个谨慎派。这也是他能够被委任西里西亚战区的重要原因。

眼看着有机会,劳顿将军迅速出击,10月1日,奥地利军队突袭了施韦德尼茨要塞,普鲁士守军应付不急,几乎没有放一炮就投了降。

施韦德尼茨要塞里面有普鲁士的大量物资补给,但是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是,这个要塞的失去让奥地利获得了一个立足点。

奥地利在西里西亚作战几年,一直寻求机会打败腓特烈,但是事与愿违。此后,每一年奥地利都会出兵西里西亚,但是到了年底都得退回奥地利境内,因为他们在西里西亚没有立足点。

在1760年,劳顿攻占了格拉茨,这让腓特烈十分紧张,因为这让奥地利在西里西亚有了立足点,让奥地利的阵地前移。不过,好在格拉茨处于西里西亚的西南角,还有一段距离。

但是,施韦德尼茨要塞却就在下西里西亚的核心地区,离西里西亚的首府布雷斯劳不远。

腓特烈完全明白其中的含义。

如果奥地利人在冬季能守住施韦德尼茨要塞,他们就能在西里西亚过冬,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了战略平衡。

这样,奥地利不仅能在明年从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开始进攻,而且他们所占领的地区也不能让弗雷德里克获得收入、物资和新兵。

这让普鲁士的战略形势愈加恶化。

当然,这也还只是开始。

第二个是失败发生在英国。

10月5日,施韦德尼茨要塞失陷后的第4天,更让腓特烈担心的消息传来了,那就是皮特下台了。

腓特烈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皮特是英国内阁中对英普同盟最大的支持者。皮特的下台表明英国内部的议和派掌权了,这就意味着英国的对外政策即将发生重大变化。

虽然,新内阁首领布特很快向普鲁士发来消息,表示英国支持普鲁士的政策不会改变。
但是,腓特烈知道英国的支持不会维持很久了。

失去英国的财政支持,失去英国在西线对法国的阻挡,普鲁士无论如何是支撑不住的。
然而,腓特烈的厄运还没有结束。

10月之后,腓特烈都在调兵遣将试图夺回施韦德尼茨要塞。不过,普鲁士本就不擅长攻城,所以到了年底,普鲁士也没有成功。

就这样,虽然隆冬已至,普鲁士军队也不得不进入休兵。

然而,休兵期的腓特烈又听到了坏消息。

这就是第三个战败,科尔贝格堡被俄兵占领了。

科尔贝格堡隶属于普属波拉美尼亚,出在波罗的海沿岸,是普鲁士为数不多的出海口。



(红圈为科尔贝格的位置)

俄军当然知道科尔贝格的重要性,1759年、1760年都曾经出兵试图攻占此地,但是都被普鲁士打退。

1671年中旬,俄军再次派出军队围攻科尔贝格。一开始,普鲁士得到了俄军试图再次围攻科尔贝格的消息,及早抽调军队加强防御。

为此,俄军也不得不再次派遣军队增援,还派出了23艘军舰从海面围攻,瑞典也派出了8艘军舰。

然而,普军防守严密,再加上普军再次派来了援军,使守军达到了2万人,一直到9月底,俄军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仍然没有进展。

不过,守军多有好处也有坏处。人多自然好防守,但是供给就是个问题。

实在没有办法的俄军,开始破坏普鲁士的供给线,毕竟俄军有充足的轻骑兵可以抄袭普鲁士的运粮队。

果然,没有了粮食补给,普鲁士士兵很快就撑不住了。眼看着到了10月底,腓特烈认为俄军也很快就要撑不住了,会像往常一样撤军,于是将一部分守军撤出了堡垒用来支援他在西里西亚的战事。

但是,他还是小看了俄罗斯人在寒冬季节的作战能力。

12月16日,科尔贝格在俄罗斯的围攻下投降。

失去科尔贝格,与失去施韦德尼茨要塞并不相同。

近年来,俄罗斯一支无法有效作战,一方面当然是与奥地利的配合出了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他的物资补给难度太大。超远距离的物资配送,不但消耗大,而且很容易被普鲁士骚扰。

所以,俄罗斯的粮草用度一直处于短缺状态,这就限制了它的行动。

但是,俄军获得了科尔贝格却能有效地缓解这个问题。

有了科尔贝格堡,俄军的物资就不需要再从陆路运输了,而可以直接用海运,这样不但省时省力,而且还安全。

有了更多的物资补给,俄军的军事行动必将更加有力。

此外,科尔贝格距离普鲁士首都柏林非常近,这对普鲁士造成了严重威胁。

还有第四个失败,发生在萨克森。

经过年初的一番调动,萨克森战争变成了普鲁士亨利亲王率领的3万对阵道恩率领的5万士兵。

在国内的催促下,道恩在11月底出兵向亨利发起了进攻,并最终将亨利逼退了数十公里,从而基本占有了萨克森的南部地区,保障了萨克森奥地利军队的物资补给。

要知道,在之前奥地利军队只占领了德累斯顿一处,所以在此处的奥地利军队就像身处大海的孤岛,物资运输经常被普鲁士骚扰。

但是,将亨利亲王的军队逐出南部以后,就能够保障德累斯顿的物资补给,从而使奥地利的军队安全的驻扎在此地。

这与劳顿占领施韦德尼茨要塞的意义是基本一致的。

所以,到1761年底,普鲁士的战略环境一下了被挤压到了极限。

这一年的奥地利和俄罗斯联军,没有再像以前那样,不断寻求消灭普鲁士的主力部队,而是采取了步步为营的战术,不断压缩普鲁士的生存空间。

这种方式,显然不能很快的结束战争,是在奥地利和俄罗斯都无力进行大战的情况下采取的下策。

但是,这一下策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普鲁士真正到了穷途末路了。
楼主:vinifera1001  时间:2021-04-09 13:25:26


施韦德尼茨要塞的位置,蓝色圈圈内。
楼主:vinifera1001  时间:2021-04-09 13:25:26
(三)女皇驾崩

1761年12月12日,是英普《威斯敏斯特协定》到期的日子。然而,腓特烈却看不到英普再续盟约了。

皮特倒台之后,布特就成为了新内阁的实际首领,而他想要的是停战。

但是《威斯敏斯特协定》规定,英国和普鲁士两国不得单独议和。因此,英国要是想与法国议和,就不得不考虑普鲁士的要求。

这自然就拖了英国,或者说拖了布特的后腿。

布特在赶走了皮特之后,就立刻再次开始了与法国的谈判。不过,这一切都是在私底下进行的。

因此,为了避免普鲁士问题妨碍谈判,布特想与腓特烈签订新的条约,新条约中英国还会支付普鲁士津贴,但是不再限制两国各自议和。

对此,腓特烈显然只能不情愿地答应了。作为一种补偿,布特提出了可以增加补贴数额。

但是,腓特烈最关心的是英国会不会为了追求单方面的和平而牺牲普鲁士的领土,正如英国之前对待奥地利那样。

因此,腓特烈坚持在新协定中列入一项规定,即与法国单独的和平条款中,必须包括把占领的普鲁士领土归还给普鲁士,而且腓特烈还要求增加补助金的数额,并提前支付,直到他与他的敌人达成了和解。

从布特的观点来看,这比原来协定中的规定好不了多少,而且腓特烈建议的付款期限完全是一种无限期的补贴承诺。

因此,布特撤回了他的提议,并结束了关于修订《威斯敏斯特协定》的进一步谈判。

布特只是答应,英国会在1762年继续向普鲁士提供了一笔数额正常的67万英镑议会拨款,不过不签订任何条约。

说白了,是一个口头支票!

腓特烈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力。

腓特烈显然已经陷入了绝境,而他唯一能够给予希望的,只剩下土耳其参战了。

土耳其作为一个准大国,地处亚欧非交界处,依然拥有不可小觑的实力。即使处在衰落期,他在最近几年与奥地利和俄罗斯的战争也都不落下风。

对腓特烈有利的是,土耳其与奥地利、俄罗斯的关系一直都不好。尤其是俄罗斯,从建国开始,就一直想要从土耳其那里抢夺黑海的出海口。

当年,考尼茨在拉俄罗斯入局的时候,就担心俄罗斯的加入会导致土耳其加入到敌对行列中。

对普鲁士来说,如果土耳其能够加入战局,比起英国的资金还要有效。

土耳其兵员富足,如果出兵数万分别进攻奥地利和俄罗斯,那么本来已经是倾巢而出的奥地利和俄罗斯必然要回援。

那么普鲁士基本可以转变危局,而且还可以恢复战争初期的战略,集中兵力对付奥地利,迫使奥地利退出战争。

不过,土耳其也不傻。

对于土耳其来说,如果能趁火打劫自然是好的。但是背后捅刀子只是一时爽罢了。

等战争结束之后,俄罗斯和奥地利合起伙来对付他,那他可就惨了!

所以,尽管腓特烈一直各种利诱土耳其出战,土耳其也是嘴上一直答应着,但每年开春都以各种理由不出兵。

因此,到了1761年,腓特烈不得不感叹,除非发生奇迹,否则普鲁士必败无疑。

1761年刚过,新的一年到来,看不到任何希望的腓特烈彻底放弃了。

他授权他的外交大臣与敌国开始谈判。无论谈判结果如何,腓特烈都无法在坐在国王的位子上,他的侄子将继承普鲁士王位。

至于他本人,腓特烈选择小加图和罗马皇帝奥托的道路——他们都选择了自杀而不是受辱。

从1740年到今天已经过去了22年。

腓特烈从一个大家看不起的败家子成长为人人钦佩的大帝。

与其他国家的君主在家里指挥不同,腓特烈是亲冒矢石,率领着祖辈积攒的家业,带领普鲁士从一众小国中脱颖而出,走到了大国舞台中央。

此后,他又带领着普鲁士对抗法国、奥地利和俄罗斯,这欧洲大陆最强大的三个国家的围堵,而且足足坚持了六年,且不落下风。

我们可以想象,在那个时代年轻男子眼中,腓特烈一定是一位不世出的超级英雄。

然而,到了1762年初,这一切对于腓特烈来说都不重要了。

功名散去,此时的腓特烈已经回归了自身。

这条路是他自己的选择,也只有他自己能够结束。

可惜的不是他自己的性命,而是普鲁士四代君主夙兴夜寐的基业,就要彻底毁了。

普鲁士的名号还会在,只是他的领土将会缩小,将会更加支离破碎,而且普鲁士将永远跪在大国脚下,再也无法站起来了。

但是,既然选择了赌,就要承担赌输的代价。

此时的腓特烈只能静静地等待着自己的命运。

正如他自己讲的,只有奇迹能够救他。

奇迹已经在1759年救过他一次,那一次俄军主力部队距离柏林仅仅30公里,而他只有3万败兵残将。

但俄军在最后时刻回撤,给了普鲁士一次喘息之机。不过,这个腓特烈所说的“勃兰登堡奇迹”还是有战术上的原因,毕竟此时的俄罗斯已经孤军深入,处境也是是危险。

而此时,奥地利和俄罗斯不再追求毕其功于一役,都是步步为营,不断的收缩战线,将普鲁士围困而死。

这一次,哪有什么奇迹可以指望。

然而,有的时候,有些人就是受到了上天的眷顾。

就在腓特烈已经完全放弃的时候,俄罗斯方面再次给了普鲁士一个惊喜——1月5日,俄罗斯女沙皇伊丽莎白一世去世了。

众所周知,女沙皇本人对腓特烈的恨,是俄罗斯能够持续参与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俄罗斯的财力早已经出现了问题,但是伊丽莎白一世坚持继续打下去。

为此女沙皇还表示,自己可以出售自己的裙子来为战争筹集资金。要知道,这可不是开玩笑,伊丽莎白拥有的裙子少说也得有3万套,而且件件价值连城。

正是因为女沙皇的坚持,战争才能继续打下去。

女沙皇的去世改变了这一切。

大家都知道,俄罗斯皇位的继任者——女沙皇的外甥彼得三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亲普派。

而彼得三世之所以亲普,倒不是与什么深层次的战略考量,而仅仅是因为他是腓特烈的众多迷弟中,最迷的那一位。

一时间,所有的目光转向了俄罗斯。
楼主:vinifera1001  时间:2021-04-09 13:25:26
(四)彼得三世

伊丽莎白女沙皇是此次战争中去世的第三位君主。

第一位是西班牙国王费尔南多六世,他去世后西班牙王位由其同父异母的弟弟卡洛斯三世继承。其结果是西班牙由中立转变为与法国结盟参战。

第二位去世的英国国王乔治二世,王位由其孙子乔治三世继承。其结果是,英国在全面胜利的时候转向了与法国议和,最终导致功臣威廉·皮特因政见不合而辞职。

可见,君主更替都往往会导致国家政策的变动。而俄罗斯这种君主专制国家更是如此。
这也是考尼茨在设计此次外交逆转时,不敢将宝压在俄罗斯身上的原因。因为俄罗斯这种国家,经常会出现政策的大逆转。

这一次,整个欧洲都在看新任沙皇彼得三世会做出怎样的举动。

只不过,这个结果可能他们都有点没法接受。

彼得三世是彼得一世的外孙子,全名为卡尔·彼得·乌尔里希,是彼得一世长女安娜.彼得罗芙娜公主和瑞典荷尔施泰因-戈托普公爵卡尔·腓特烈所生。

按照父系家谱,彼得是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的侄孙,所以起初彼得一直是准备继承瑞典王位的。

彼得的母亲在其出生不久后就病逝了,据说是在彼得降生后举行的庆祝晚会上观看焰火,但不幸受风得病。在其11岁时,彼得的父亲也病逝了,于是他成了荷尔施泰因公国的大公。

但此时的他还年幼,因此由叔父阿道夫·腓特烈负责照顾。

虽然贵为一国大公,但小彼得自幼接受的是严厉的军事化教育,经常受到教师的严厉管教。每当行为出轨,他的老师就对他进行体罚,比如命令他跪在豆子上。

这种状况在德意志的小国中十分常见,腓特烈大帝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虽然造成了彼得性格懦弱,而且身体发育不良,但却让彼得对军事非常感兴趣。他最心爱的玩具就是一套木制的士兵木偶,他还喜欢军服,喜欢观看军队的队列表演。

自然而然的,腓特烈就成了他的偶像。

1741年,彼得一世的女儿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公主发动宫廷政变,登基成为伊丽莎白女皇。为巩固罗曼诺夫王朝彼得大帝这一支,伊丽莎白决定把外甥,即姐姐安娜的儿子彼得选为继承人。

原先生活在德意志的小彼得就这样来到陌生的莫斯科,他不会说俄语,也没有亲近的人,对俄罗斯的东西也不感兴趣,这就有点像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刚来英国时候的情形。

唯一能够让彼得感兴趣就是各类军事游戏,因此他靠着观看军队列阵度日,士兵木偶整日不离手。活脱一个没长大的孩子。

也因此,他对腓特烈的敬仰也越来越深。伊丽莎白女皇允许彼得建立一支不大的军团,士兵全部来自荷尔施泰因。此后,彼得无暇旁顾,所有时间都用在运用普鲁士的方法训练这支部队上。

在七年战争期间,尽管俄罗斯和普鲁士是敌对国家,彼得仍公开对普鲁士国王腓特烈表示支持,毫不隐瞒腓特烈二世就是他的崇拜偶像,并多次向腓特烈二世提供军事情报。

伊丽莎白女皇对外甥的出格举动很清楚,但一次又一次地原谅了彼得,只因为彼得是伊丽莎白心爱而又早逝的姐姐的孩子。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彼得三世在1762年继位了。此时的他不仅仅是俄罗斯沙皇,还是荷尔施泰因公国的大国。这一点很重要。

整个欧洲都知道彼得三世仰慕腓特烈,但是身为一国之君的彼得三世会怎么对待这个敌对的偶像呢。

谁心里都没有底。

腓特烈得知女沙皇去世的消息之后,自然是喜出望外,重新燃起了胜利的期望。为了讨好这位新的沙皇,腓特烈立即释放了所有的俄罗斯战俘,然后向圣彼得堡派出了新的大使。

但是,腓特烈能够做的也就是这些了。

不过,彼得三世没有像西班牙和英国的新君主那样藏着掖着,而是很快就出手了,而且出的让人无所适从。

彼得上任之后,立刻向腓特烈表达了敬意,称其为“我的主人国王”,当时在圣彼得堡的外国公使都能感觉到,腓特烈才是俄罗斯的主人。

上任没几天,彼得就发布声明,要放弃俄罗斯占领的所有普鲁士土地,并且要求自己的盟友,也就是奥地利和法国也这么做。

彼得不仅准备无条件地归还所有被占领的普鲁士领土,而且准备向腓特烈提供占有西里西亚的担保。

此外,彼得还提议与普鲁士谈判建立攻防同盟,并为腓特烈提供一支俄军来对付奥地利。

腓特烈也不得不承认这一切超出了他所有的期望。

为此,腓特烈向彼得三世写了一封极其肉麻的信。信中写道:“你想签什么条约就签什么条约,我都会同意。你的兴趣就是我的兴趣。以后彼得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我都会支持。因为我在你身上找到了一个朋友,我在你身上找到了一个真正德国王子的心。

嗯,肉麻!

然而,彼得三世十分欢喜,他回信道:“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英雄之一”.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顺利了。5月5日,俄罗斯和普鲁士签署了正式和平条约。俄罗斯正式宣布放弃与奥地利的联盟,承诺在两个月内撤出所有普鲁士领土,并将尽其所能促成瑞典与普鲁士之间的和平。

彼得三世成为俄罗斯王储之后就放弃了他的瑞典王位继承权,最终瑞典王位由其叔叔继承,所以他可以帮着说服瑞典退出战争。

这一任务很快就完成了,其实瑞典早就不想打了,借着这个机会,瑞典很快与普鲁士议和,退出了战争。

一个月之后,也就是6月5日,俄罗斯与普鲁士防守同盟条约正式签订。

同盟条约规定双方保障盟友的领土完整,即在受到第三国攻击时,盟友要派出2万人的辅助部队。

从现实来说,俄罗斯要保证普鲁士继续占有西里西亚,同时,俄罗斯还将向普鲁士提供一支2万人的队伍,这支队伍将听从腓特烈的调遣。

这些条件让奥地利以及整个欧洲都惊掉了下巴。他们也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状况,一个大国在瞬间转变了阵营,开始与自己合作战斗多年的盟友为敌了。

原先奥地利、俄罗斯和瑞典对阵普鲁士的三对一,变成了奥地利对阵普鲁士和俄罗斯的一对二。

现在换成特蕾西亚和考尼茨一脸懵了!

当然,彼得做出这么多的让步也不是一点条件也没有。

他的条件是,普鲁士要支持俄罗斯攻打丹麦。

彼得三世之所以要攻打丹麦,是因为丹麦曾经欺负荷尔斯坦因,从荷尔斯坦因抢走了列斯维格公国。而彼得三世正是荷尔斯坦因公国的主人。

让我们看一下荷尔斯坦因公国的位置。




说白了,当年丹麦从荷尔斯坦因那里抢了一点领地。这种纷争在欧洲的小国之间算是比较常见的,因为各国之间的继承关系实在复杂,有些东西根本就说不清。

但是,丹麦之所以敢抢,还是因为看不上荷尔斯坦因这个小国。只不过,他想不到的是,当年的小国大公现在已经成了俄罗斯的沙皇。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对于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来说,自然不会因为这点事大动干戈,但是彼得三世显然并不成熟。要不然,他也不会做出这么多出人意料的举动。

因此,在与普鲁士和谈之后,他就重整队伍准备向丹麦下手了。

按照彼得三世的要求,俄罗斯攻打丹麦的军队,是要靠普鲁士来提供物资供给的。

腓特烈当然不敢违逆自己的这个“粉丝”。但是,腓特烈对于彼得三世这样一个大国君主,为了之前的小国之间几个“村子”的旧债而大动肝火,实在是不理解。

丹麦对于俄罗斯来说,还真不够打的。听说俄罗斯要入侵,丹麦举全国之力组织起了一支2万7人的队伍,而俄罗斯的前哨军队就有4万人。

不过,攻打丹麦很容易引起其他的事端。因为丹麦地处北海和波罗的海的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相当于地中海的直布罗陀。不说别的国家,英国就很重视丹麦。

听说普鲁士要帮助俄罗斯攻打丹麦后,英国就与普鲁士进行了多次交涉。布特明确表示,如果此事为真,那么年前许诺的钱就不用想了。

为了息事宁人,腓特烈决定为两国说和说和。

于是腓特烈邀请俄罗斯和丹麦在普鲁士首都柏林进行和谈。时间定在了7月1日。

然而,就在各国等待7月1日的和谈会议时,意外或者说是奇迹,再一次发生了。

这一次,奇迹还是发生在俄罗斯。

6月28日,就在和谈会议前3天,登基仅仅不到三个月的沙皇彼得三世被废除,而后很快被杀。

继任的沙皇,是彼得三世的妻子,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叶卡捷琳娜二世,也被称为叶卡捷琳娜大帝。

或许我们还记得,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期间,处在第一次和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期间的腓特烈亲自接见过这个女人。

新上任的女沙皇废除了彼得三世的所有政策,停止了与普鲁士的盟约,停止了与所有国家的战争,然后召所有的军队回国。

一瞬间,欧洲形势再次变了天。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故事我们将在后续的故事中详解,我们只需知道,现在俄罗斯不再蹚这趟浑水了。

因此,经过半年时间的激烈变化,欧洲东部战场由原来的三对一,变成了一对二,又变成了一对一。

奥地利和普鲁士的生死决战开始了。
楼主:vinifera1001  时间:2021-04-09 13:25:26
二十一、大战终结

(一)两战定局

当俄罗斯发生新的政变时,还不知情的腓特烈已经信心满满的再次走上战场。

他的第一个目标是重新夺回施韦得尼茨要塞。这一要塞是西里西亚中部的战略要地,没有它,奥地利人就无法在西里西亚立足。

早在6月初,签署了俄普同盟之后,腓特烈就开始做准备了。这一次,他并没有寻求与道恩进行一次决战,而是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迫使道恩撤退到奥地利境内,以此切断了奥地利主力部队与施韦德尼茨的联系。

腓特烈知道,经过历年的战争,随着普鲁士精兵强将的减少,普鲁士已经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打一场胜仗了!

此时,奥地利的国债已经翻了一番。为了筹集资金,考尼茨政府用尽了各种方法。最终,政府决定像英国皇家银行那样发放债券来筹集资金。

然而,奥地利政府却没有英国政府那样的公信力,因此也筹不到多少钱。

在俄罗斯“叛变”之后,此时的奥地利政府上上下下都知道,想要收复西里西亚已经没有任何希望。特蕾西亚和考尼茨现在想要的也是一个体面的和平,正如前两年腓特烈希望的那样。

然而,此时和平的决定权并不在奥地利手中。英国法国在1761年的和谈已经失败了,腓特烈现在野心勃勃,想要搞一票大的。

因此,奥地利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应战。

经过一个冬天的合计,最终奥地利还是由道恩率领军队出征了,只是此时的奥地利军队缩减了很多,因为财政已经养不起那么多士兵了。

总司令——道恩,他也自然知道施韦得尼茨要塞的重要性,他很早就在施韦得尼茨南面和西面的山上挖了战壕,准备迎接普鲁士的进攻。

当道恩采取守势的时候,腓特烈自然是知道厉害的。

因此,直到六月底,除了双方的先头部队的零星交战外,双方都没有什么动静。此时的腓特烈还在等待俄军的2万人的到来。

俄军于6月30日越过布雷斯劳以北的奥德河。腓特烈想尽各种办法奉承他们,因为他需要俄军迅速采取行动。

腓特烈的计划是第二天向施韦德尼茨进军,把道恩从堡垒周围的防守位置上引诱出来。

当然,腓特烈还是不敢正面进攻,而是不断骚扰道恩的侧翼。

但是尝试了几次之后,都失败了,道恩的阵地只是稍微变动,依然稳稳的保护着要塞。

没有办法,腓特烈依然不敢正面进攻,于是想骚扰奥地利的补给线来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依然没有成功。

一直到了7月18日,一筹莫展的腓特烈思索着新的计策。

突然,俄军主帅邀请他去见面。

此时,腓特烈才得知俄罗斯政变的消息,他的粉丝已经被自己的妻子废除,而且俄军也被要求退回俄罗斯境内。

这对腓特烈来说是个关键时刻。

他已经拟定了新的作战计划,但他需要俄军的支持。

道恩的防线沿西南到东北的一系列丘陵呈对角线延伸。在西北方与他对峙的就是普鲁士的主力部队和俄罗斯兵团。

一个月来,腓特烈在奥地利的左翼发动了几次进攻,迫使道恩不断调集兵力来加强自己的左翼,而他的右翼则变得越来越虚弱。

因此,腓特烈的计划是进攻道恩的右翼。

不过,这一计划需要俄罗斯的帮助,他需要俄罗斯部署在左翼,让道恩不敢调兵回援右翼。

为此,腓特烈不得不说服俄军主帅在停留一段时间,而且不需要他有什么行动,只需要呆在原地不动即可。

国王给出了充分的理由,一方面是俄军要回国需要长途跋涉,自然需要准备很多粮草,但是这么多粮草需要一些时日才能准备好。

这一理由很有说服力,但不能说服俄军主帅帮着他演戏。

于是他拿出了另一个理由:一把镶有钻石的军刀和一笔一万五千金币的现金。

于是,俄军主帅同意在战线上再驻扎三天。

战斗再次打响,由于奥地利军队右翼在一个叫博克施道夫的村庄,此战名为博克施道夫战役。

这是腓特烈和道恩的最后一场战役。不过,这场战役并没有成为青史留名的大战,因为战役很快就结束了。

道恩并没有想到腓特烈会这么快向他的右翼发动攻击,有俄军在道恩正面坐镇,普鲁士三路大军向着奥地利脆弱的右翼发动全面进攻。

很快道恩就命令全军撤退。

此战规模不大,奥军损失两千多人,普军1600人。但是在战略上,这场战役迫使道恩放弃了施韦德尼茨要塞。

战后,腓特烈很快就包围了要塞,开始了围城战。道恩帅军前来解围,但是被防守严密的普鲁士军队再次击败。

被围困在城堡内的奥地利守军请求投降,但是要求不能成为战俘,而是准许他们退回到奥地利。

这样的投降请求是比较普遍的。一般来说,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的都会同意。因为当年的攻城是非常困难的事,往往耗费很长时间也难以突破。

所以如果对方投降,你让人家带着尊严回去,然后你占领了战略要地,可以说是绝对占了便宜。

但是,腓特烈就是不答应。

一方面是因为,他突然间信心十足,认为很快就可以攻占城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对战争的前景有了更好的看法,因此不想心慈手软。

腓特烈有一个有点,那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而且忘的特别快。

此时的他,不再仅仅像之前那样,只想争取一个体面的和平,而且是想要取得更多的收获,他要彻底的击败奥地利,使普鲁士获得真正的新生。

当然,仅仅靠普鲁士现在残存的这点兵力,要入侵奥地利本土是自寻死路。他肯定还记得在开战之处,他是何等的自信的带着十几万大军入侵奥地利本土。

但是两次都铩羽而归,而是败相极惨。

他还需要盟友,俄罗斯已经不可能了,他唯一的指望还是土耳其。而腓特烈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还是因为他得到了有利的消息。

1762年8月初,腓特烈收到了一份来自土耳其的报告,报告指出,土耳其大宰相拉希布·帕夏已经同意建立普鲁士和土耳其的同盟。

在这种情况下,腓特烈的臆想症再次出现:一旦土耳其人进攻,奥地利必定调兵回援,那么他就会和弟弟亨利齐头并进,弟弟亨利将入侵波西米亚,而他将占领摩拉维亚。

然而,不幸的是,这一切确实是出于腓特烈的一厢情愿。土耳其首相拉希布·帕夏虽然欣然接受了普鲁士的贿赂,但只是同意与土耳其苏丹穆斯塔法三世讨论此事。

而考虑到来自其他大国的压力,土耳其苏丹还是拒绝了。

除了土耳其的外交失败之外,腓特烈围困城堡的战争也陷入了持久战,一直没有突破。
至此,腓特烈这才发现自己之前的计划不过是臆想罢了。

此时他不再奢望进攻奥地利本土。他现在的目标仅仅是竭尽全力占领德累斯顿,以此获得更多谈判筹码。


他也知道,和平钟声已经敲响。

因为,已经有确切的消息,法国和英国已经达成了和谈意向。

战争很快就要结束了。
楼主:vinifera1001  时间:2021-04-09 13:25:26
(二)英国内斗

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和他的老师布特的目标就是议和。

在1761年的议和中,由于皮特的阻挠没有成功。不过,好在他们在10月还是成功的将皮特踢出了局。

不过,皮特下台一事也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由于皮特在群众中声望很高,导致伦敦群众对布特十分不满,以至于布特在路上遇到了刺杀,为此他不得不雇保镖上下班。

为了安抚皮特及其追随者,乔治三世给了皮特很多好处。皮特为了能够继续在下议院做议员,拒绝了乔治三世给他的贵族封号,但是他的夫人被封为了为查塔姆男爵夫人,而且拥有3000英镑的年金。

乔治三世做这些自然为了让皮特不与新内阁作对。而皮特本人接受了这样的好处,主要还是因为他有一大家子要养活,而作为次子的他并没有继承什么遗产。

不过,虽然皮特拒绝了贵族爵位,但是他的这种行为还是给他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很多人认为,皮特是在关键时刻抛弃了国家。

尤其是乔治三世和布特,也通过媒体不断宣传这种观点。最终导致皮特不得不登报说明。

由此引发了一场长达3个月的媒体战,双方互相攻击,这中骂战在当下都比较少见,更别说18世纪了。但最终这一切都消散了,毕竟国家正在战争中,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此时的布特,虽然还需要保镖来护送,但也准备大显身手了。

但是,他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第一个就是内阁的主导权。

赶走了皮特之后,内阁中就剩下了布特和纽卡斯尔两个重要人物。虽然两者在赶走皮特这一件事上是团结一致的,但是在其他方面,他们完全不同。

从根本山来说,布特针对的是整个辉格党在贵族,而纽卡斯尔正是其中的代表。

但是一对一,往往会陷入争吵,最好的方式自然是能够找一些帮手,形成二对一,就像布特联合纽卡斯尔击败皮特一样。

布特需要一个新的帮手。

但是,这并没有太多困难,眼前就有一位——格伦维尔,皮特的小舅子。

乔治·格伦维尔属于著名格伦维尔家族。他们与坦普尔家族、皮特家族、利特尔顿家族等结成了一个著名的亲戚关系网,其中每一个成员都会尽心照料其他成员的利益。

格伦维尔比皮特小四岁,与皮特同样是小爱国者团体。因此,在纽卡斯尔掌握政权的时候,他与皮特一起站到了反对派。

不过比起皮特这种斗鸡性格的人,格伦维尔就要温和的多,甚至有点呆板,这种性格让他能够与人为善。

因此,当纽卡斯尔兄弟想拉拢这些反对派时,格伦维尔就很快就入了内阁。那时皮特还一直被挡在内阁大门之外。

但是,此时的格伦维尔依然与皮特一起战斗,他在1755年反对纽卡斯尔的英俄津贴条约时被赶出了内阁。

但是在亲密的关系也会有矛盾产生。

1757年,纽卡斯尔因为在七年战争前期表现不力下了台,皮特组建了由德文郡公爵领导的政府。

格伦维尔自然进入了内阁,不过他被重新任命为海军的财务主管,这使他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原以为自己会得到一个更有声望、更有利的职位——军队的财务主管。

要知道,格伦维尔本来就是海军的财务主管,但经过一番斗争胜利后,他又恢复到了原来的职务,这让他心中对皮特产生了不满。

从那以后,格伦维尔对皮特的怨恨与日俱增,他与年轻的威尔士亲王(也就是乔治三世)和布特勋爵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此后,格伦维尔一直在内阁中担任着不重要的角色,直到皮特下台。

随着皮特下台,格伦维尔成了布特勋爵争取的对象。

对于布特的争取,格伦维尔并没有拒绝,于是内阁中形成了布特与格伦维尔对战纽卡斯尔的新格局。

对于格伦维尔的背叛,皮特一生也没有原谅。个人的恩怨到还在其次,这一次“背叛”成了辉格党分裂的开端。

这我们以后再谈。

有了格伦维尔的支持,布特终于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了。

皮特辞职没多久,布特就再次与法国对接上了。不过,为了保密,双方的沟通是通过秘密渠道进行的。

在布特看来,1761年的和谈之所以会失败,主要原因是法国坚持要求必须要在纽芬兰渔场有捕鱼权。

布特愿意做出让步。法国可以拥有纽芬兰的捕鱼权,而且纽芬兰附近的圣皮埃尔岛和密克隆岛也可以交给法国做港口。除此之外,英国还愿意归还其他一些岛屿。

可见,布特为了实现和平是真的下了血本了。

不过,法国对英国的提议反应十分冷淡。

因为与西班牙签订了新的盟约之后,冒然与英国开始和谈,会让西班牙和法国的关系受损。而且在舒瓦瑟尔看来,英国这么快再次提出议和,不是内部矛盾太大,就是因为英国此时也撑不住了。

因此,舒瓦瑟尔给布特的回复十分冷谈,他在信中直接质疑英国为什么在谈判刚刚失败之后就继续和谈,难道是为了离间法国和西班牙的关系?并且明确表示,因为和盟友有约定,不能直接与英国谈判。

接到法国的来信,布特还是十分震惊。但为了实现和平,他还是继续厚着脸皮向法国议和。

事情也很快出现了转机。到了3月,一支表现出冷淡的法国居然主动与英国联系,表示愿意继续开展和平谈判了。

而法国之所以会有这一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俄罗斯政局的变化。伊丽莎白女沙皇去世后,俄罗斯的政策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东欧的战争变成了俄罗斯和普鲁士对战奥地利。

这样话,奥地利就会很快支撑不住而退出战争。那么法国将失去其唯一的盟友,这就导致他的谈判地位将更加恶劣。

因此,法国也需要尽快议和。

此后,由于布特和舒瓦瑟尔的支持,议和取得了不少进展,两家最终同意停止通过秘密通道谈判,然后互派谈判大使开始正式的谈判。

但是谈判还是有很多障碍,除了法国和英国之间关于一些领土的交换之外,还有一个是西班牙的问题。

西班牙刚刚才参与战争,它不想还没动手就议和。

于是,在谈判进行过程中,战争依然再继续。

不过,1762年的西线战争, 依然是英国的全面胜利!
楼主:vinifera1001  时间:2021-04-09 13:25:26
(三)以战促和

1762年的战争计划,其实早就由皮特确定了。只不过,随着皮特下台,这些计划的执行面临着挑战,尤其是来自布特的挑战。

布特想做的第一个改动就是停止在大陆的战争。

这自然是布特为了实现和平向法国示好的招数,但是就事实而言,此时的英国面临的情况确实与前一年不同。

毕竟此时西班牙也加入了战争。

在布特和纽卡斯尔看来,此时的英国要与法国和西班牙同时在各处开战,压力实在太大。

因此,他们都想削减一些开支,而在欧洲的大陆的战争自然成了他的首选。毕竟现在的乔治三世对保卫汉诺威并不感兴趣。

不过,虽然财务大臣纽卡斯尔早就声称英国无法同时应付法国和西班牙,但是他对布特要停止大陆战争一事却持不同意见。

要知道,在最开始的时候,纽卡斯尔就是支持大陆战争而不是海外战争,为此还经常与皮特发生争执。

在纽卡斯尔看来,海外殖民地的获取不如保持大陆势力均衡更重要。对于,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有了分析,不再赘述。

由此,英国内阁对该停止哪一部分开销产生了分歧。不过显然是布特占了上风,因为他有格伦维尔这一派的支持。

然而,布特还是遇到了对手,这个对手不是别人,就是已经下台的威廉·皮特。

皮特虽然不再内阁,但是他的议会中仍然很有影响力。尤其是他的演讲,经常能在议会中改变中立议员的想法。

在关于停止大陆战争的讨论中,皮特做了长时间的演讲,并且说出了那句“我们在德意志赢得了美洲”。在皮特的战略中,德意志的战争是为了牵制法国力量,从而为英国在海外开疆拓土赢得时间。

虽然这与纽卡斯尔的出发点不一样,但两人的目标是一致。

针对从德意志撤军的问题,议会和内阁都掀起了争论。

为此,布特和格伦维尔在内阁中也不遗余力的“攻击”纽卡斯尔。渐渐地,在国王的支持下,作为首相的纽卡斯尔很快被架空了,比如他任命低级别官员的权力也都被收回了。

眼看着在内阁中已经失去了权力,纽卡斯尔也毫不含糊,直接辞职了。

5月1日,纽卡斯尔辞职,布特成为了首相,格伦维尔成为了国务大臣。

这一刻,对于布特本人还有乔治三世来说,都是非常振奋人心的。因为他们认为,现在他们终于建立了一个属于国王的内阁。

连国王的母亲也说,现在“我的儿子终于是一个国王了”。

不过,他们还是高兴的太早。让纽卡斯尔辞职其实是一个败招,因为纽卡斯尔依然是议会中最大的一股力量——传统辉格党人的领袖,把纽卡斯尔赶下台,只会让布特的内阁更加难以控制议会。

因此,尽管布特成为了首相,但是他还是没有实现从大陆撤军的想法。一方面是内阁与议会无法达成统一,另一方面是则是还没等英国做出决策,大英国王军的统帅布伦瑞克先动手了。

虽然布伦瑞克多次击败对手,但是法国两路大军威胁汉诺威的态势还是没有改变,尤其是南部的法军直接威胁着布伦瑞克的后方。

每一年,两支法军合力进攻,就会让布伦瑞克头大。他唯一的对策就是先发制人,提前攻击法军,打乱法军的部署。事实上,布伦瑞克也一直是成功的,他一般都是2月份就发动进攻。

但是,到了1762年,布伦瑞克迟迟没有收到英国方面的指示。幸亏这一年的法国鉴于前两年的失败,并也没有安排什么大行动。

此时的法军甚至是满足于占领普鲁士在莱茵地区的领地和黑森,为战后的和谈增加筹码。

一直到了6月,惴惴不安的布伦瑞克等不及了,自作主张发起了进攻。

这一次,布伦瑞克的目标是南方的法军,他想要夺回被法军占领的黑森,占领其首都卡塞尔,从而彻底的消除南方法军的威胁。

经过艰难的战斗,布伦瑞克获得了胜利。11月1日,被围在卡塞尔的法军投降。

这自然是一场巨大的胜利,是布伦瑞克高超作战能力和法军无能的有力写照。

不过,到了此时,这场胜利带来的作用已经没有那么大到了。因为,英国和法国基本已经完成了和谈。

而促成和谈的主要是海外,以及发生在葡萄牙的战争。

本来,法国和西班牙联合之后,法国希望利用两国的联合海军,重新开启海外战争。但是事实证明,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起来,也不是英国的对手。

英国的海外作战计划按照原计划进行的很顺利。

2月15日,英国人占领马提尼克岛,随后整个东加勒比海地区的法国岛屿和中立岛屿都向英国投降,这对于法国的财政来说是一个重大打击,因为加勒比海岛的蔗糖等贸易利润很大,是此时法国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舒瓦瑟尔清楚的认识到了海军对自己的重要性,但是法国要复兴海军,必须得到纽芬兰渔场。这一点,正如皮特所料。

为此,舒瓦瑟尔悄悄派出了一支队伍,绕过英国海军的监控,再次前往加拿大的纽芬兰地区,并且在6月底占领了纽芬兰岛上的圣约翰港。

不过,尽管法国做出了艰苦的防守,最终这支法军还是在优势的英军围攻下在9月投降了。

这一仗虽然不大,但已经能够看出来,法国已经黔驴技穷了。

这一仗的失败,加速了英国和法国的和谈。不过,英国和法国的和谈却还有一个障碍,那就是想大干一场才收手的西班牙。

不过,现实却是很骨感。

6月,英国进攻西班牙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古巴岛,包围了首都哈瓦那,并于8月12日占领。

在亚洲,英国海军的一个中队突袭了西班牙的菲律宾殖民地,占领了马尼拉。

这场战争非常有意思,他能很好的体现当时海外战争的难处。当英国对西班牙宣战后,英国就命令驻扎在印度的英国舰队进攻菲律宾。但是由于道路遥远,命令过了好几个月才送到。

英国海军接到命令后,也知道突袭是很难了,毕竟已经过了这么长时间,但是命令不可违抗,于是还是出发了。

让他们没想到,他们的出现确实让西班牙人很意外,因为这里的西班牙殖民者根本不知道英国和西班牙已经开战。

所以,突袭很成功。

不过,古巴和菲律宾的陷落都不是西班牙放弃的原因,他最后知道自己无能为力,还是因为输在了葡萄牙战场上。

柿子要挑软的捏。西班牙宣战后,就把目标投向了英国的小弟——葡萄牙。

西班牙召集了一支兵力名义上超过10万人的军队,而法国则派遣一支由8000名法国老兵组成的辅助军团。

西班牙的进攻从5月开始,水陆并进,很快就打到了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但是,英国也就派出了一支由伯戈因率领的远征军来支援葡萄牙。

伯戈因人数少,他采取的策略是建造防守工事做好防守,然后骚扰西班牙本来就十分混乱的补给线。

最终,西班牙很快就支撑不住了。到了10月中旬,西班牙开始后撤,11月彻底返回了西班牙国内。葡萄牙战争仅仅持续了不到半年就结束了。

本土和海外战争的失利让西班牙不再抱有什么希望。

不过,西班牙战争确实推动了英国走向和平,因为它给英国经济带来了压力。

和平的时候到了。



楼主:vinifera1001  时间:2021-04-09 13:25:26
(四)全面议和

到了10月,法国与西班牙都不得不承认他们已经无利可图了。

此时的法国没有海军、没有钱,陆军倒是有,但是一点用也没有。

西班牙更是明白了什么叫“不是你的圈子不要强融”。神仙打架看看就行了,不用非得自己上。

因此,10月底,法国和西班牙与英国之间终于达成协议,并于11月3日在法国枫丹白露城堡签署了初步和平协议。

协议规定:法国交出了整个加拿大,包括布雷顿角和圣劳伦斯湾的所有岛屿,以及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整个路易斯安那。

法国人保留了他们在纽芬兰的捕鱼权,并获得圣皮埃尔岛和密克隆岛作为捕鱼港口。

在加勒比海,英国占有了多巴哥、多米尼加、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但把瓜德罗普、马提尼克、玛丽·加兰特和圣卢西亚归还给了法国。

在非洲,英国保留了塞内加尔,但归还了格里岛。

在印度,法国被允许保留贸易据点,但是必须拆除军事设施,且不得设防。

法国把米诺卡岛归还给英国以换取贝尔岛,并同意在敦刻尔克拆除军事化措施。

西班牙将佛罗里达割让给英国,并接受英国在中美洲伐木的权利,条件是不得建立任何军事设施。

作为回报,英国交换了哈瓦那和其他所有征服地,主要就是菲律宾了。

在法国与西班牙的协议中,法国将密西西比河以西路易斯安那割让给西班牙,作为失去佛罗里达的补偿。

最后,法国同意从德意志地区撤军,也就说普鲁士的领土全部归还给了普鲁士。

对于和约的签署,法国和西班牙都很顺利。不过,英国的和约需要经过议会投票才能通过。

然而,这对于布特来说是个挑战。

虽然布特建立了自己的内阁,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内阁并不招人喜欢,尤其是那些议会辉格党人。为了让议会能够通过这一和约,布特决定再次招揽纽卡斯尔入阁。

纽卡斯尔一开始确实也心动了,不过最终在朋友的劝说下没有接受。因为,他们知道,这时候入阁,不过是为了布特的和约背书罢了。

没有办法,布特和乔治三世开始想尽一切办法,争取更多的议员站在他这一边。为此,他们不得不与亨利·福克斯靠近。

亨利·福克斯我们之前提过,他是老国王乔治二世信任的一个政客,在议会中也拥有一些的追随者。但是在此之前,福克斯与王储时期的乔治三世关系很差。

然而,为了投票,国王也不得不屈尊向福克斯示好。

对于顽固派辉格党人,乔治三世采取了恐吓的措施。他解除了德文郡公爵的宫廷职位。原因是德文郡公爵作为一个内阁成员,拒绝参加一次关于和约条款的会议。

这一举动,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对于一个老牌贵族来说,是非常丢脸的事情。

不过,这一举动也确实起到了效果。虽然他不能对皮特这种强硬派造成影响,但确实影响了德文郡公爵的好友——纽卡斯尔公爵。

纽卡斯尔一开始对于好友受到这种待遇很生气,准备在议会投票中反对议和条款。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他还是放弃了。

他虽然从内阁辞职,但依然担任着宫廷职位,掌管宫廷财政,这对于他来说是地位的象征,不能轻易放弃。这一点,他的很多好友也都持相同态度。

除此之外,虽然他与布特由不同观点,但是在和平这一点上两个人是一致的。

而且这次议和的条款与他做首相时提出的条款并没与太大的不同,也是他本人能够接受的。如果此次贸然反对这一条款,那么布特也可以此来攻击他。

因此,思来想去之后,纽卡斯尔决定不反对此次议和。

因此,站反对派的就只剩下皮特一人了。

1762年12月9日,议会就此召开辩论。

皮特由于痛风发作,迟到很久才到,而且不得不多次坐在位子上发言,但是他依然讲了3个半小时。

在演讲中,他批评议和议条款给了法国在纽芬兰的捕鱼权,在加勒比海让步也太多,这让法国有足够的资源重建自己的海军。他还批评内阁的种种行为,让英国失去了他在大陆上唯一的盟友——普鲁士。

这些行为最终都会给英国带来沉重的灾难!

我们可以说,皮特句句说在了点子上。他的发言,基本上预言了英国未来20年的境遇。
但是,说的再多也没有用了。最终的投票结果是319:65,这是布特的一场大胜利,也是辉格党的一场大失败。

在此之前,辉格党内部总是有斗争,但是在反对国王和托利党方面大家都是能够团结一致的,这也是辉格党能够把持议会半个多世纪之久的原因。

但是,这一次失败,预告着辉格党的分裂已经无可挽回。

就这样,英国的战争结束了。

最终的和平条约于1763年2月10日在巴黎缔结,是为《巴黎和约》。英国和法国的议和,最终也促成了普鲁士和奥地利的议和。

腓特烈虽然总是对未来抱有美好的幻想,但是现实总是教他做人。

围困施韦德尼茨要塞的行动没有他预想的那样快。去年,奥地利和俄军用两个多小时就攻占了要塞,但是普鲁士却用了整整63天才攻陷。

此后,腓特烈转向了萨克森,希望能够攻占首都德累斯顿。但是在一番操作之后,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不可能的。至于他之前想到要夺回西里西亚的格拉茨,那更是痴人做梦了。

至于奥地利方面,经过七年的战争,特蕾西亚早已经放弃了收复失地的想法,此时的奥地利财政也不允许奥地利在做什么大动作了。

因此,奥地利和普鲁士也议和了。

1763年2月,奥地利、普鲁士和萨克森三国签订《胡贝尔图斯堡和约》,这三家并没有那么多领土可以掰扯,简单来说,奥地利将格拉茨给了普鲁士,而普鲁士则撤出萨克森。

一切都恢复到了战争刚开始的情形。

不过,尽管在战争中普鲁士几乎榨干了萨克森人的血,但腓特烈在他统治的最后几个星期里仍然毫不留情地掠夺萨克森的一切。

最终,普鲁士又从萨克森掠夺了16418名“新兵”和2000名仆人,12,723匹马以及大量的纺织品、鲜花、黑麦、大麦、燕麦、干草和稻草被运走。

腓特烈对这一切还不满意,强迫他的手下下手更狠一些。征兵人员采取的手段是强行将未成年男孩拖走,而且还大规模绑架少女,把她们作为妓女送到普鲁士。

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楼主:vinifera1001  时间:2021-04-09 13:25:26
二十二、大战尾声

七年战争本质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延续。他的起点是英法在北美围绕俄亥俄谷地归属问题的纠纷,最终由华盛顿打了第一枪。
此后英国和法国陷入了一场无声的竞争中,两家都不想扩大战争,但也不得不为了防止战争扩大而开始了外交战。
而这正好被等待多时的考尼茨利用。
考尼茨通过拒绝英国的请求,逼迫当时的英国首相纽卡斯尔转向了俄罗斯。但英国与俄罗斯商定了津贴条约后,吓坏了夹在他们中间的普鲁士。
为此,普鲁士也与英国签订了和约,两国共同保证德意志的和平。
英国的这一举动,伤了俄罗斯的心。因为俄罗斯与英国签订条约的目标正是为了对付普鲁士。为此,俄罗斯女沙皇伊丽莎白一世撕毁了与英国的协定,转向了奥地利。
这到还在其次,英普协定还气坏了普鲁士的盟友——法国。
为此,法国决定与一直向自己示好的奥地利结盟,此后俄罗斯也被拉入了同盟。
由此,欧洲大陆的外交格局实现了惊天大逆转。
可以说,这次外交大逆转是奥地利首相考尼茨的一次杰作,足以让其载入史册。
由于外交形势的变化,深处漩涡中间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坐不住了。腓特烈决定先发制人,占领了萨克森作为前哨基地。
由此,欧洲大战再一次全面打响。
在任何人看来,从任何历史经验来说,这都是一场结果注定的战争。
然而,这场大家以为很快就要决出胜负的战争,却延续了整整七年,且最终实现了战争结果的大逆转。
总之,七年战争,是以考尼茨的外交大胜利开始,却以皮特和腓特烈的战争大胜利结束。
从战争进程来看,虽然普鲁士的死里逃生多次是出于意外奇迹的发生。但是,与三个欧洲大国加上很多小国为敌,最终能够存活下来,没有普鲁士国王腓特烈高超的战斗机巧和坚韧不屈的精神是不可能的。
当然,这也只是表面。
这场战争最终出现这样的结果,本质上还有由于英国的战略安排。
从本质而言,这样战争是奥地利首相考尼茨和英国国务大臣皮特两者之间的战略大比拼。
考尼茨战略就是实现全欧洲的反普大联盟,这一点他是成功的。如果英国还是按照之前的战略,将战争的重心放在阻挡法国陆军的进攻,那么考尼茨的胜算就会极大。
然而,皮特却剑走偏锋,不再局限于欧洲一隅,而是将目光放在了整个世界。他以部分兵力牵制法国庞大陆军,然后去扫荡海外世界,给法国来了一个釜底抽薪。
失去了利润丰厚的殖民地,法国很快就支撑不住了。渐渐地法国无法再支持他的盟友,也导致奥地利和俄罗斯在战争中越来越乏力,最终也给了普鲁士坚持下去的动力。
当然,腓特烈以及布伦瑞克的战术也在战争的获胜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腓特烈以普鲁士几代人的精兵对抗奥地利和俄罗斯,布伦瑞克以英国支持的杂牌军对抗精锐的法国军团。
没有他们的支撑,皮特的战略连发挥的时间都没有。
除此之外,就是英国的强大海军。英国的海军是英国取胜的关键因素,我们可以看到,法国在殖民地的士兵素质是很高的。
但是有英国海军击败并且将法国海军围堵在港口内无法出海。导致法国殖民地长时间缺乏人员和物资的补给,最终败于英国的反复进攻。
可以说,七年战争就是欧洲精英之间的一次战略战术大对决。
再看战争的结果。
法国在战争开始前,是欧洲在最强大的国家,这点他当之无愧。但是七年战争后,海军一败涂地不说,整个法国引以为傲的陆军更是一塌糊涂。
整个北美的领地都败给了英国,印度也被英国完全控制,只有加勒比海地区还保留了一些海岛。
可以说是既丢人又丢地。
要说起法国的失败,原因也不难找,就是在法国的领导层,就是在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战争目标的不明确加上管理的混乱造成了法国在整场战争中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
虽然法国在后期人用了舒瓦瑟尔,但面对着高歌猛进的英国,舒瓦瑟尔的自救可以说为时已晚。
当然,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法国是一定要复仇的。
战争还没有结束,舒瓦瑟尔就开始了重建法国海军的计划。此时的法国已经明白,法国的敌人不再是欧洲大陆的各国,而是一海之隔的英国。
而要打败英国,必须有强大的海军。
说起来,法国之所以还能够实施海军重建计划,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感谢英国。因为其实他还可以败得更惨,战争结束时他在手里除了战争初期占领了一个梅诺卡岛之外,根本没有什么谈判筹码,但依然保留了诸多加勒比海岛屿,依然拥有在纽芬兰的捕鱼权。
但是,法国毕竟是败了,而且败的很惨。法国的财政已经枯竭,这时的法国不得不想办法开辟财源。然而,由于国王路易十五的操作,法国臣民对法国王室的的拥护已经大打折扣。
这两个问题交织在一起,最终将引发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大动乱——法国大革命!
英国的胜利,一方面是自然是皮特的战略,一方面则是得益于英国政府的组织动员能力。可以说,当时的英国拥有欧洲最行之有效的国家管理制度,它既能防止独断专行,又能实现适当的权力集中。
在这场战争中,英国实现了对北美和印度的控制权,虽然路易斯安那西部被安排给了西班牙,但是法国都挡不住英国,何况西班牙了。
此时的英国像一只雄鹰一样,不列颠岛本土是它的躯体,而北美和印度则是他的两个翅膀。
如果要说真正的大英帝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那必须的是从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开始的。从此刻开始,英国实现了其在全世界的海洋霸权。
不过,正如皮特带领赢够实现胜利一样,皮特也预言了此后英国要遇到的困难。此时的英国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个挑战就是他没有什么盟友了。
我们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在于他有多强的实力,更在于他能够组织起多多大的力量,能够建立起多大的联盟。
从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在与法国的战争中历次取胜都是由于他建立了全面的反法联盟。虽然说,七年战争中,英国的获胜在很大程度靠的自己的,但没有普鲁士的坚持,那么英国也是无法独自支撑的。
但是皮特辞职后,乔治三世和布特首相为了及早议和,不惜得罪了困境中的普鲁士,而普鲁士是他此时唯一的盟友。
此外,还有一个挑战更为隐秘,那就是殖民地的叛乱。
英国驱逐了法国,实现了独霸北美,这自然是好事。但凡是有利有弊。此时的北美已经有200多万人口,而且他们向来独立自主。
他们之所以一直向英国本土俯首称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需要英国本土帮助她们对付法国和印第安人。
但是,在英国帮他们把法国人驱逐之后,已经获得安全的英属北美殖民地,开始思考其他问题了!
而这个问题将与法国的复仇交织在一起,将英国一次又一次的拖向深渊。这就是美国独立战争与拿破仑的全面战争了!
不过,我可以提前剧透一下。这些困难都会过去,因为英国有皮特在。不过,这个皮特并不是此时的皮特,而是他的儿子——小皮特。他将成为一个比他的父亲还要伟大的人,因为他将带领英国成为真正的世界第一强国。
当然,这都是后话!
此时,最难受的到还不是法国和英国,而是奥地利和普鲁士。
战败后的考尼茨提出了辞职,但是特蕾西亚没有接受,而是留下他继续担任首相。
此时的特蕾西亚已经登基23年,她知道,这场战争的失败怪谁也不能怪到考尼茨头上。不但考尼茨没有错,在整场战争中,奥地利的所有人都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从道恩到劳顿,每位战场上将军都为了获胜而奔走。
但是,奥地利就是战败了。
虽然最后的失败有偶然的因素,但普鲁士已经不再是一个二流小国,而是一个可以与其对抗的大国,这是特蕾西亚必须接受的事实。
正如考尼茨在1751年就曾经指出的,奥地利的战败不仅仅是西里西亚的得失,而是神圣罗马帝国老大地位的得失。
从这一刻开始,神圣罗马帝国不再是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一元帝国,而变成了奥地利和普鲁士并驾齐驱的二元帝国。
奥地利和普鲁士的斗争这才真正开始。
不过,终腓特烈此后一生,普鲁士都没有再敢与奥地利大动干戈,因为腓特烈已经意识到了,此时的奥地利也绝对不是1740年他敢于直接入侵的奥地利。
当然,除了奥地利在特蕾西亚的带领下不断成长这一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因素是这场战争给普鲁士和腓特烈本人造成了极大的创伤。
虽然腓特烈在战争中几次生死一线、几次被逼到想要自杀,但两次“奇迹”让普鲁士死里逃生。七年的时间里,与欧洲三个最强大的国家周旋而不落于下风,任谁也不能在小瞧普鲁士了。
普鲁士在战争中得到的绝对不是一块富裕的西里西亚,他得到的是各大国对它的尊重。此后的大国牌桌上,一直都会有普鲁士的位子。
普鲁士的崛起,是这一阶段欧洲格局最重大的变化,他不但会改变欧洲,也会改变全世界!
不过,此时这一切还不明显。而战后的普鲁士最需要的是休整!
1763年,腓特烈回到了阔别六年的柏林。战争蹉跎已使这位年仅51岁的国王骨瘦如柴、背驼脸皱、牙齿尽落,头发半白。
国王个人的损失还在其次,毕竟战争起因都在于他乘人之危,抢人地盘。七年的战争下来,普鲁士境内一片焦土,18万将士战死,50万平民丧生(占战前总人口1/10),剩下的人口中有四分之一要靠捡垃圾中的腐食为生。
战后负责战争损坏的官员向他报告这一惨状后,腓特烈二世选择了眼不见为净,将这官员关进了监狱。这是他的风格。
当然,尽管普鲁士确实需要休整,但是腓特烈自然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可以获得利益的机会,尤其是那些不用出兵即可获得的。
这种好事自然不会天天有。
但是,腓特烈属于“天选之子”,在有生之年他还是遇到了。
说起来,这一次腓特烈要感谢的还是俄罗斯,虽然俄罗斯已经给了他两次“奇迹”。
但显然,多多益善。
在1762年,新登基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急急忙忙的退出了战争,解除了与所有大国的战时盟约。
不过,不要认为这个新女皇是个“和平派”,她只是在找机会开创自己的事业。
当然,在欧洲这种列国并存的地方,机会是很多的。
尤其是,各国国王都会生老病死,都会给大国创造机会。
这不,七年战争结束不久,1763年10月5日,萨克森选帝侯、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三世去世了。
针对波兰国王的选举,欧洲大国开始了新一轮的斗争!
无论如何,欧洲大陆的争霸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有诗为证:舐伤自强奥地利,心余力乏法兰西;凤凰涅槃普鲁士,蓄势待发俄罗斯;星辰大海不列颠,卧榻之侧美利坚;自古风水轮流转,莫笑他人看不穿!
楼主:vinifera1001  时间:2021-04-09 13:25:26
同志们,争霸的第一部分算是结束了。
楼主:vinifera1001  时间:2021-04-09 13:25:26
感谢大家支持。因为更新比较慢,所以一直都很惭愧。

总是觉得工作忙,其实大部分还是因为懒!

另外,总感觉写的还是不够好,也影响了进度。

第二部分已经写了一些,但还是要再准备一下,争取再更新时能加快进度。

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楼主:vinifera1001  时间:2021-04-09 13:25:26
感觉已经停更很久了
楼主:vinifera1001  时间:2021-04-09 13:25:26
一、俄国乱局

(一)俄国崛起

俄罗斯,是我们都熟悉的战斗民族国家,至今仍然是世界主要大国之一。

比起其他国家来说,俄罗斯的历史更加复杂一些。我们都知道俄罗斯的主体民族是斯拉法夫人,但是最早在俄罗斯地区建国的却是维京人。

俄罗斯最早的国家——基辅罗斯是由来自北欧瑞典的瓦良格人(维京人的一支)建立的,其首领名为留里克,故称为留里克王朝,公元882年开始定都于基辅,称为基辅罗斯。

而之所以被称为罗斯,是因为她们生活在第聂伯支流罗斯河两岸,被称为罗斯人。此后,由于蒙古人的转译,被我们一直成为俄罗斯人。

11世纪后半期基辅罗斯开始解体,内战与外族入侵的破坏令其走向蓑落。1240年被蒙古帝国征服,成为成吉思汗长子木赤之子拔都所建立的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的藩属。

在这一时期,罗斯的土地因为外族入侵被分成东北、西北和西南三个部分,蒙古人占领了俄罗斯、立陶宛占领的地方认为即使俄罗斯正统,所以自称为纯正的俄罗斯,也就是现在的白俄罗斯,波兰占领了的地方则成为了乌克兰。这也是斯拉夫三国的由来。

也正是这一时期,基辅罗斯内部一个原先默默无闻的边陲小国——莫斯科公国,开始走上历史前台。

金帐汗国时期,蒙古人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分化培植罗斯内部公国进行统治。莫斯科公国抓住了机会,对上谄媚领导,获得了向其他罗斯公国收取贡献和税金的权力;对下则挟天子令诸侯,通过购买和占领的方式,实力逐渐强大起来。

然而,不要瞧不起莫斯科公国。在蒙古人内部斗争陷入衰落的时候,这个原先谄上欺下的国家,摇身一变,扛起了联合罗斯诸公国反抗蒙古的大旗。

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击败了金帐汗国的军队,正式获得了独立地位。此后莫斯科大公不断扩张,疆域北达白海,南抵奥卡河,西及第聂伯河上游,东至乌拉尔山脉。



1530年,伊凡四世,也就是伊凡雷帝继位,莫斯科大公国入了更大规模的扩张。

伊凡四世先后吞并了喀山汗国、 阿斯特拉罕汗国和西伯利亚汗国使俄国的领土向东大幅推进。此外,他吞并了大诺盖汗国和巴什基尔亚,使北高加索许多民族归顺俄罗斯。

1547年,伊凡四世自诩继承东罗马帝国衣钵,建立沙皇俄国,登基为帝,称为“沙皇”。所谓沙皇czar或tsar就是罗马皇帝称号凯撒Caesar的转译音。

伊凡四世为俄罗斯国家的形成建立了不朽功勋。但是他仍然没有完成俄罗斯的主要目标——夺取出海口。

俄罗斯有两个方向可以获得出海口,一个是波罗的海。为此,伊凡四世在1558年发动了立窝尼亚战争,与波兰、立陶宛、瑞典和丹麦四国作战,这场战争打了四分之一世纪(1558~1583年),消耗了伊凡一生大部分精力,但仍然未能成功。

另外一个方向是黑海。伊凡四世发动了对黑海北岸的克里木汗国(也就是现在的克里米亚地区)的战争,虽然取得多次胜利,但仍然没有能够获得出海口。

正如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最终未能征服苏格兰一样,伊凡四世不得不将获得出海口的重任留给后人。

这一等就是一个世纪。

伊凡四世在位期间,还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打压贵族。

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相似,伊凡四世继位时才3岁。路易十四年幼时被贵族暴乱逼着四处逃亡,伊凡四世和自己的母亲也过着一样的生活。

也因此,伊凡四世掌权后,像路易十四一样镇压贵族。不过,像路易十四那样把贵族拉倒凡尔赛宫“圈进”那种文明手法不一样,伊凡四世对贵族进行了残酷的屠杀,这也是他被称为伊凡雷帝的原因。

贵族之间的激烈争权、倾轧和谋杀,对伊凡四世性格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他养成意志坚强和冷酷无情的性格。因此而遭到屠杀的不仅有大量贵族、各国战败的俘虏,甚至还有他自己的儿子。

1581年,伊凡四世在暴怒中失手杀死了继承人伊凡太子。而这一失手,对俄罗斯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伊凡四世死后,继位的是他唯一合法的儿子费奥多尔一世·伊万诺维奇。然而费奥多尔是个智障,他的嗜好就是到各地的教堂去“敲钟”,因此也叫“敲钟者”。

也正是他敲响了留里克王朝的丧钟。

费奥多尔一世死后没有留下子嗣,留里克王朝正式绝嗣。罗斯开始陷入了由皇位继承问题引发的内部动乱时期——“黑暗时代”。

“黑暗时代”的俄罗斯备受外部势力的欺压,波兰多次杀入莫斯科,扶植冒牌的沙皇;瑞典也趁机侵占大量北部领土。直到17世纪初,被外国干涉激起的民兵把外国侵略军赶出莫斯科以后,这一动荡时期才终于结束。

1613年,俄国各界有感于无领导的混乱局面,召开了缙绅会议,也就是贵族大会,推举伊凡四世的亲戚、16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新沙皇,由此开启了罗曼诺夫王朝,这一王朝持续到了1917年十月革命。

罗曼诺夫王朝建立后,俄罗斯政局很快就稳定下来了,然后又开始了新一轮扩张之路。
俄罗斯的扩张还是延续了之前的道路:一是向西方收复“黑暗时代”被侵占的土地,打败波兰、瑞典,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向南方打败土耳其属国克里木汗国,夺取黑海出海口;三是向东方拓展领域。

这三个计划中最成功的政府投入最少的东方征服,他们跨国乌拉尔山,侵入亚洲,消灭众多蒙古汗国,一直侵入到黑龙江流域,直到1688年雅克萨之战被康熙皇帝击败后才停止。

不过,俄罗斯在南方和西方投入的大量精力却成效甚微。俄罗斯在南方发动俄土战争,多次入侵克里木汗国,却最终失败;在西方,对波兰和瑞典的战争,也根本没有占到便宜。黑海和波罗的海都是近在咫尺、远在天涯!

战争的失败,根本原因在于俄国当时原始落后的农奴制经济体制,根本无法支撑这么大规模的斗争。

重任需强人,时势造英雄,1682年继位的彼得大帝挑起了这一重担。
楼主:vinifera1001  时间:2021-04-09 13:25:26
(二)帝国崛起

彼得大帝的改革,简单来说就是西化改革,其改革内容都是我们初高中历史课的必学内容,不再赘述。在这里着重讲一下彼得大帝改革的背景。

说起来也很简单,还是为了打通出海口。

彼得大帝是父亲阿列克谢一世第二任妻子的孩子,而阿列克谢一世第一段婚姻也生下了两个儿子。所以彼得大帝能够继位的机会比较渺茫。

在阿列克谢一世去世后,他的第一个儿子费奥多尔三世继位。但费奥多尔三世患有很多先天疾病,在位仅6年就去世。

费奥多尔三世去世后,本应该是他的亲弟弟伊凡继位。但由于他本身是个弱智,因此一些贵族就推举正常的彼得为沙皇。这当然引起一些贵族不满,于是他们唆使近卫兵政变,推举伊凡为沙皇。

此后两方争执不下,最终确定伊凡五世为第一沙皇,彼得一世为第二沙皇。然而,因为彼得年幼、伊凡弱智,权力却掌握在伊凡五世的亲姐姐索菲亚手里。

这个索菲亚,大家也都应该知道。她就是鹿鼎记中和韦小宝发生不正当关系的那个俄罗斯公主。

索菲亚将弱智的弟弟留在身边,然后将彼得一世和他的母亲赶到了乡下。因此彼得一世年少时就随母亲住在莫斯科郊外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村。

在乡下期间,彼得一世酷爱军事游戏,建立“少年军”,编为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兵团和谢苗诺夫斯基兵团,后来这两支队伍成为俄国的禁卫部队。而且他常与附近外国侨民来往,从中学习航海知识和造船技术,并深受西欧文化影响。

彼得一世长大后,在1689年率“少年军”平息索菲亚策动的射击军叛乱,把索菲亚关进修道院,夺回了政权。

但是夺回政权的彼得一世并没有马上开始处理朝政,而是将朝政交给了自己的母亲和舅舅,然后自己继续训练“少年军”。

而练兵自然是为了打仗。

彼得大帝雄才大略,自然是想继承先辈遗志,打通出海口。他采取先易后难的步骤,先对克里木汗国下手,意图现在黑海获得出海口,毕竟波罗的海的波兰、瑞典等国家,没有一个是好惹的。

为此,1695年开始,彼得大帝带着自己训练出来的军队,两次远征克里木汗国,但最终也仅仅是夺去了几个要塞,依然没有打开黑海出海口。

战争的失败,让彼得大帝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国家的不足,他知道仅靠自己力量是无法打败克里木汗国,因为克里木汗国后面有奥斯曼土耳其的支持。

为此,彼得一世在1697年派庞大使团出访西欧,一方面是学习西欧先进的科学技术,另一方面是要争取建立反土耳其大同盟,从而夺取黑海出海口。

而作为沙皇的彼得一世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随团出访,先后到了荷兰的萨尔丹、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等地。出访期间,彼得一世亲自动手学会了造船、炼铁、制炮等各项技术,并研究欧洲各国的政治制度。回国之后,彼得开始全面推行西化改革。

需要强调的是,除了政治改革之外,这次出使还导致了俄国外交政策上的重大改变。

彼得一世原打算联合欧洲国家对付土耳其,但却发现欧洲各国对此不感兴趣。这是因为此时的欧洲各国因为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引起的战争已是剑拔弩张,根本不会顾及遥远的土耳其问题。

不过,这非但没有让彼得一世气馁,发反而让他发现了新的机会。因为欧洲各大国都将精力集中在南部的西班牙,这导致波罗的海地区已经无人顾及。

与此同时,彼得一世发现,瑞典在波罗的海的霸权政策使它成了孤家寡人,波兰、丹麦以及萨克森等国家都非常想给瑞典点教训。而瑞典刚刚即位不久的新国王查理十二世,不过才17岁。

于是,彼得一世当机立断,改变了战略方向,将战争的方向由向南转为向西,目标改为夺取出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1699年,俄罗斯与萨克森、丹麦结成反瑞典“北方同盟”,并由此开始了北方大战。
然而,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志在必得的彼得一世却没有想到瑞典的年轻国王——国王查理十二世是个战争天才。
查理十二先是出其不意出兵丹麦,打掉北方同盟一臂,又在纳尔瓦战役(1700年)中以八千战胜俄罗斯和萨克森的三万联军。

可惜的是,查理十二犯了战略性的错误,他认为“贫穷落后”的俄罗斯已经不再是威胁,于是调兵南下,陷入了与萨克森和波兰的战争泥潭中。

彼得一世回国后,以更大力度推动改革,特别是军事改革,不断积蓄力量,最终在波尔塔瓦战役(1709)中击败了孤军深入的查理十二。

所谓墙倒众人推,俄国的胜利使普鲁士、汉诺威等小国看到了捡便宜的机会,于是纷纷加入了北方同盟。战争迁延多年,最终在1721年结束,俄国夺得了梦寐以求的波罗的海东岸、芬兰湾、里加湾的大片土地,终于站到了波罗的海海岸。

因为这一功劳,彼得一世加封“全俄罗斯大帝”“祖国之父”,成为我们熟知的彼得大帝,沙皇俄国也改称为俄罗斯帝国。从此俄罗斯从一个边陲内陆国家,取代了原先的北欧霸主瑞典,正式进入欧洲大国序列。

由于打通了波罗的海出海口,俄罗斯的国家战略也发生了变化。从此之后,俄罗斯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东北欧地区,他的战略目标是打败波兰、瑞典等国家,取得在东北欧的绝对主导地位,再徐图南下。

这一战略的标志性事件是彼得大帝将都城从莫斯科迁到了圣彼得堡。当然,除了战略意义外,彼得大帝迁都还有一个考虑。因为彼得大帝的改革得罪了俄罗斯的传统贵族,也就是保守派贵族。而这些大贵族的大本营正是莫斯科这个古城。

这一点,就像路易十四建造凡尔赛以远离巴黎是一个道理的。

总而言之,彼得大帝为俄罗斯帝国的建立和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然而,与伊凡雷帝一样,彼得大帝并没有处理好自己的身后事。

前面说到,彼得大帝的改革损害了保守派贵族的利益,而这些贵族们为了反对彼得改革,他们推出的代表正是彼得一世的儿子皇太子阿列克谢。

阿列克谢在守旧派贵族的支持下起来反对自己的父亲,失败后逃亡国外,在得到彼得一世宽恕的许诺下回到俄国,结果被投入监狱严刑拷问,并死于狱中。

此后,彼得一世为了防止贵族们利用继承人捣乱,直接废除了嫡长子继承权。从此,俄罗斯的皇位继承人由皇帝本人亲自指定。

这一举动极大地增加了俄罗斯的中央集权。然而,1725年,彼得大帝突然去世,在临死前并没有指定继承人。

按照长子继承制度,此时的合法继承人应该是彼得大帝的孙子,也是阿列克谢的儿子彼得。

但是,彼得大帝的老臣为了防止保守派贵族利用小彼得来废除改革举措。于是提前发动政变,推举了彼得大帝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为皇帝,而掌握权力的则是彼得大帝的宠臣缅希科夫等人。

自此,俄罗斯进入了数十年的政局混乱时期。
楼主:vinifera1001  时间:2021-04-09 13:25:26
(三)皇室纷争

叶卡捷琳娜一世去世之后,遗命彼得大帝的孙子小彼得继位,是为彼得二世。

彼得二世继位时只有12岁,朝政由彼得大帝的宠臣缅什科夫把控。但是没有了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一世支持的缅什科夫很快被保守派贵族打败。

之后,保守派贵族拥戴着彼得二世,将首都从圣彼得堡迁回了莫斯科。这也标志着保守派重新掌权。

彼得二世身体也不好,在位两年后就病逝了。其实可以看得出,这一家族基因并不好!

从此,罗曼诺夫王朝的男性谱系就此结束,但俄罗斯的皇位之争愈演愈烈。

本来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一世的两个女儿——安娜和伊丽莎白是可以继承皇位的,但是保守派贵族们为了自己的权力,选择了伊凡五世的女儿,已经远嫁到波兰的库尔兰公国的安娜担任皇帝,条件是权力归属贵族们掌控的枢密院。

安娜女王答应了贵族的条件后登基为安娜一世。但是登基不久,安娜一世立马翻脸不认账,发动政变解散了枢密院,建立了独裁统治。

保守派贵族则受到沉重打击,光是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就有两万大人。安娜一世把首都迁回了圣彼得堡,标志着彼得大帝的改革举措延续下去。

安娜一共在位10年,并没有子女留下。她临死前,指定了自己的姐姐的子女为继承人,并让自己的情夫比龙为摄政大臣。

因此继位的是还不到一岁的伊凡六世。

伊凡六世是安娜一世姐姐叶卡捷琳娜的外孙。此时,伊凡六世的父母还在世,但安娜一世之所以要选定伊凡六世,是为了让自己的情妇比龙能够继续掌权。

当然,现实很骨感。

作为情夫的比龙,在俄罗斯根本没有根基。安娜一世去世后,比龙很快就被伊凡六世的父母发动政变干掉。

伊凡六世的母亲安娜·利奥波尔多芙娜成为了新的摄政王。此后,俄罗斯政局进了新一轮的混乱时期。

顺便说一句,安娜一世去世的时间是1740年10月28日,比特蕾西亚的父亲查理六世晚8天。可以说,俄罗斯朝政的混乱,也是腓特烈敢突然出兵奥地利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
然而,安娜·利奥波尔多芙娜带着自己的儿子伊凡六世在位仅仅13个月,就被政变推翻了。

发送政变的人正是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小女儿伊丽莎白,也就是俄罗斯女皇伊丽莎白一世。

伊丽莎白作为彼得大帝的女儿,他的继承权比起安娜一世及伊凡六世要高一些。因此,在安娜一世继位后,伊丽莎白屡受排挤,在伊凡六世登基后更是如此,以致于受到了生命的威胁。

再加上自从安娜一世登基以来,安娜就把包括他的情夫在内的德意志人安插在朝廷中,排挤俄罗斯传统贵族。伊凡六世的父亲也是德意志的布伦瑞克君主,因此德意志势力在俄罗斯朝廷影响很大,引起了俄罗斯本土贵族的不满。

因此,伊丽莎白和贵族势力一拍即合,发动了政变,在夜间逮捕了伊凡六世及其父母!
一岁多的伊凡六世被废黜,并被终生囚禁,而且任何人都不能与其交流。他的父母则被驱逐到边远的修道院。

伊丽莎白登基之后,俄罗斯的政局才稳定了下来。这才有了后来的七年战争中俄罗斯与奥地利结盟对付普鲁士。

当然,伊丽莎白之所以要对付普鲁士这个新兴的小国,自然并不是出于与奥地利的友谊,也不仅仅是因为她讨厌腓特烈大帝这个碎嘴子,而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

自从彼得大帝在波罗的海开辟了出海口之后,俄罗斯的主要发展方向自然转移到了北欧地区,这也是彼得大帝定都圣彼得堡的原因。

伊丽莎白一世登基后,自然继承了父亲的政策。

显然,在东北欧地区,俄罗斯的主要敌人是瑞典、波兰,当然这两个国家实力都不强,关键是他们背后的法国。这也是俄罗斯和奥地利结盟的根本原因。

可以说,在与奥地利结盟之后,俄罗斯在北欧是很有优势的。这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可以看出来,有了奥地利的牵制,俄罗斯可以在北欧地区大展拳脚。

然而,普鲁士的异军突起却改变了这一状况。如果普鲁士发展壮大,那他自然不会允许俄罗斯在他周围扩张势力,因为瑞典和波兰都是普鲁士的邻国,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懂得。

因此,俄罗斯也不想要普鲁士强大起来。这才有了后来的七年战争,只不过,结果我们也都是知道的。

除了战争之外,伊丽莎白一世还有一件事比较愁,那就是继承人的问题。

伊丽莎白一世本人未婚无子。但是刚刚被飞出的伊凡六世还活在世,这自然是很不稳定的因素。

为了稳固政局,伊丽莎白必须确定一个继承人。为此,伊丽莎白女皇在继位不久就选择了自己的姐姐的儿子,来自荷尔斯坦因公国的彼得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由于伊丽莎白一世的姐姐安娜很早就去世了,于是伊丽莎白一世就把自己的外甥接到了俄罗斯来亲自教养。

有了继承人还不行,伊丽莎白还觉得不够。她要为彼得选一个妻子,好让他早点再生出一个继承人,从而让自己的统治更加稳固。

最终被选中的是一个来自德意志的小国公主——索菲娅·奥古斯特。

而谁也也没想到,正是这个小国公主,不仅仅完成俄罗斯百年以来未完成的夙愿,还将震朔整个欧洲!

楼主:vinifera1001  时间:2021-04-09 13:25:26
为什么我两遍都被吞了!
楼主:vinifera1001  时间:2021-04-09 13:25:26
(四)公主嫁到

我们知道,在中欧散布着数以千计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也因此产生了数以万计的贵族。这些贵族中很多人都冠以“王子”和“公主”的头衔,但事实上不过是一些君主的穷酸远亲,而索菲亚公主其实就是这些贵族中的一员。

索菲亚的父亲奥古斯特,是神圣帝国内部的一个小公国安哈尔特-策尔比斯特公爵的二儿子。
这个公国大家肯定没听说过,它是从原先的安哈尔特公国分裂出来的四个公国之一。


(四个小公国)

这四个公国中有一个是安哈尔特-德绍,而这个公国的一任君主就是德绍亲王,腓特烈大帝的父亲给他留下的两个辅政大臣之一。

虽然是公爵的儿子,但作为二儿子奥古斯特也不得不自谋生计。按照安哈尔特家族传统,他也加入了普鲁士军队。他本人虽然没有什么军事天赋,但靠着勤勤恳恳、踏实肯干,还是一步一步升迁,做到了普鲁士斯德丁市的驻军长官。

此后,已经42岁的奥古斯特迎娶了年仅15岁的,来自荷尔斯坦因公国的一位旁系公主——约翰娜·伊丽莎白。

虽然约翰娜也是支系,但她的家族所在的荷尔斯坦因公国显然要远比安哈尔特这种小国厉害很多。而约翰娜从小就被布伦瑞克公爵夫人收养,所以约翰娜从小就生活在非常优渥的环境。

嫁到斯德丁这种小地方,让约翰娜心理非常的不满意。也因此,导致约翰娜一直对当前生活非常不满。斯德丁作为一个军事城镇,生活单调、沉闷无聊,没有欧洲传统宫廷那种华丽精彩的社交生活。在这里,约翰娜根本听不到来自各地的八卦——而这是约翰娜最感兴趣的事。

约翰娜对生活的不满,最终也转化为对女儿的不满。约翰娜第一胎生的就是女儿索菲亚。

但是此时只有18岁的约翰娜,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母亲,也或者是她对生女儿一事非常不满,导致她对自己的第一个女儿一点不关心。

因此,索菲亚从小就处于放养的状态,这导致她的性格非常活泼好动,据说还成为了斯德丁的孩子王。

父亲奥古斯特倒是非常痛爱女儿,还延请了来自法国的老师给她教授法语课。也因此,索菲也从小就开始接触了法国最新的启蒙思想。

而母亲约翰娜继续对索菲亚不管不顾,将心思全部放在自己那个天生残疾的儿子——身上,也就是索菲亚的亲弟弟。

对于母亲对弟弟的痛爱,索菲亚看在眼里也痛在心里。这种小时候的感情一般都会对一个人产生难以抹去的影响。终其一生,那怕是身为一国皇帝,索菲亚都真心的需要得到别人给自己一些温暖!

不过,虽然约翰娜对索菲亚的童年没有过多的干预,但她还是做到了一个母亲该尽的责任——等到索菲亚10几岁的时候,约翰娜就开始带着索菲亚到欧洲的各个大大小小的宫廷走访。

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索菲亚找一门好亲事。对此索菲亚并不反感,因为她亲眼看到那些没有嫁出去的“公主”凄惨的晚年生活——在一间破破烂烂的阁楼里了此残生。

在此期间,索菲亚自然拜访了母亲的老家荷尔斯坦因公国。在那里,她第一次见到了她未来的丈夫——彼得。

此时的彼得年仅12岁,但已经是荷尔斯坦因的大公,也是未来瑞典王国的继承人。约翰娜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么一条大鱼——毕竟索菲亚和彼得还是表兄妹。

索菲亚的外公,也就是约翰娜的父亲,与彼得爷爷是亲兄弟。不仅如此,此时约翰娜的亲大哥正是彼得的监护人,因为彼得父母都已经去世了。

这一层关系让约翰娜更觉得这门亲事很有把握。谁也没想到,约翰娜的这一次安排钓来的可是比荷尔斯坦因更大的鱼。

伊丽莎白女皇登基后,很快把自己的亲外甥彼得接到了圣彼得堡。因此,彼得虽然还是荷尔斯坦因公国大公,但是不得不放弃瑞典王国继承人的身份。而接手瑞典王国的是彼得的叔叔,也是约翰娜的亲哥哥——阿道夫·腓特烈。

此后,伊丽莎白开始为自己继承人选择未婚妻。应征者自然数量庞大,而索菲亚的画像也通过自己亲戚的关系被交到了伊丽莎白面前。

伊丽莎白的选择自然很多,但是为一个王朝继承人选择妻子,关系的是一个国家的内政外交方向。

比如腓特烈大帝的父亲为他选择的媳妇,是来自不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公国的公主伊丽莎白·克里斯蒂娜。


之所以选择这门亲事,一方面是布伦瑞克一直以来都与普鲁士较为亲近,更重要的是伊丽莎白的姑姑正是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的皇后。

显然,腓特烈大帝的父亲腓特烈·威廉一世是想通过这一门婚事,维持与奥地利亲近关系。只不过,腓特烈登基后并没有延续父亲的外交策略,直接进攻了奥地利。

对于俄罗斯来说,自从彼得大帝选择定都圣彼得堡之后并在波罗的海立足之后,俄罗斯的发展方向就是北欧地区,因此在婚姻上也多是与北欧地区国家如丹麦、瑞典等王室贵族联姻。

而伊丽莎白自然继承了父亲的政策,继续朝着北欧进发。

前面说到,因为彼得被指定为俄罗斯的继承人的缘故,他的堂叔阿道夫·腓特烈成为瑞典王国新的继承人。而继承权的这一转变并非顺理成章的,因为瑞典议会也可以做出其他选择——比如来自法国的贵族,这自然会导致法国势力在瑞典增强。

为此,伊丽莎白不得不以军事压力(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期间的俄瑞战争)逼迫瑞典议会同意让彼得的堂叔作为新的继承人。

而伊丽莎白选择王储妻子,自然要考虑到这一层因素。

因此,伊丽莎白选择了阿道夫·腓特烈的侄女——索菲亚作为继承人彼得的妻子。

当然,其实伊丽莎白还有其他的选择。比如当时的俄罗斯总理大臣别斯图热夫就特别希望选择来自萨克森选帝侯国——同时也是波兰王国的公主作为王储的妻子。

但是,伊丽莎白不为所动,毅然选择了索菲亚。

不过,除了考虑国家利益之外,伊丽莎白选择索菲亚还是有一点私心。

在彼得大帝为去世时,他为自己的大女儿选择了荷尔斯坦因公爵查理·腓特烈作为丈夫,这才有了继承人彼得。

而查理·腓特烈后来又将自己的堂弟查理·奥古斯特介绍给了伊丽莎白。

查理·奥古斯特来到圣彼得堡生活,并最终打动了伊丽莎白的放心。最终,彼得大帝同意伊丽莎白与查理·奥古斯特订婚。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查理·腓特烈后来因为天花去世了,这在伊丽莎白心中留下了一道伤痕。

而这位查理·腓特烈正是约翰娜和阿道夫·腓特烈的亲大哥。

所以,伊丽莎白选择索菲亚还是动了一点私心。

除此之外,法国和普鲁士在推动索菲亚备选也齐了很大作用。普鲁士自然是希望自己家将军的女儿成为俄国未来的皇后,而法国希望推动索菲亚更多的是为了反对当时的俄罗斯总理大臣别斯图热夫,因为别斯图热夫积极地推行向波兰扩张的政策,这自然违背了法国的利益。

为此法国和普鲁士的宫廷都通过伊丽莎白的私人医师莱斯托克伯爵向伊丽莎白施加影响,包括花费大量金钱收买其他大臣等。而莱斯托克做一个医师只所以能够在俄罗斯宫廷发挥这么大的作用,主要是因为莱斯托克在伊丽莎白的政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744年1月,来自圣彼得堡的信使带来了伊丽莎白女皇的一 ,邀请约翰娜和索菲娅公主前往俄罗斯做客,同时带来的还有一张一万卢布的支票,作为母女俩人在路上的开销。

虽然信中没有写明邀请的目的,但索菲亚一家都清楚含义——伊丽莎白女皇选中了索菲娅做未来皇储的妻子。

因为,他们已经为了这一天等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当然,在俄罗斯宫廷发生的争夺,以及与法国、普鲁士、瑞典等欧洲国家的斗争,索菲亚自然是不知道的!

但是,她知道自己将要成为一个庞大帝国的王储的妻子!

对此,她十分期待!

楼主:vinifera1001

字数:293476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4-16 19:15:00

更新时间:2021-04-09 13:25:26

评论数:1847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