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已出版】我的春秋我做主——图文讲述春秋三百年精彩大历史

【已出版】我的春秋我做主——图文讲述春秋三百年精彩大历史

楼主:海棠栖露  时间:2019-11-23 09:40:56
第二卷 春秋小霸


第一章 位置决定成败(一)


郑国是西周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家,其开国君主郑桓公乃周厉王的庶子,公元前806年才被周宣王分封到位于今日陕西华县东的郑国,为周王室把守着崤函通道的西大门。

郑桓公非常称职地履行了周王室赋予的责任,政绩斐然,据《史记?郑世家》记载:“(郑桓公)封三十三岁,百姓皆便爱之。幽王以为司徒。和集周民,周民皆说,河洛之间,人便思之。”

显然,郑桓公在执政的前期,上有领导重视,下有群众拥戴,这样的工作和生活想必是充满愉悦的。

与郑国的舒爽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周王室的日子并不好过,周幽王宠爱褒姒,废弛政务,内有诸侯离心,外有戎人边患,时局已经糜烂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

公元前780年,岐山震裂,导致泾水、渭水与洛水堵塞断流,以农耕作为经济基础的周王畿和郑国都面临因为水源枯竭而造成的歉收困境。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周幽王仍旧不知死活、我行我素,郑桓公却作出了一个超前而大胆的决定——东迁。

郑国东迁的动机与形势和后来周王室东迁不完全一样。

周王室东迁时,镐京被戎人严重破坏,而且随时面临戎人的再次入侵,周王室已几无容身之地,东迁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

而当时郑国得益于王畿的掩护,并没有直接暴露在戎人的枪口前面。可是,郑国的这种安全感是暂时的、不可持续的。

郑桓公清醒地意识到,内外交困的周王室在不可逆转地没落,极有可能会在不久后的某一天轰然倒塌,到时候,临近王畿的郑国必然被波及,从而遭受无妄之灾。

所以,与其临阵磨枪,不如早作打算,趁目前形势还算平稳,另辟一个宜居的处所来安置人民,承继祭祀。也就是说,郑桓公所考虑的不是迁都,而是迁国,他要在东方寻找一块合适的土地重新建立郑国。

当然,迁国只是终极目标,眼下的务实之举,是要先在东方占据一块前沿阵地,为日后的整体搬迁打好基础。

天下这么大,郑桓公为什么单单觉得东边风景独好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充分说明了只有比较才能产生美。

首先我们看看北方,那里正是犬戎的老窝,在当时周人的眼中,这不啻于一个类似龙潭虎穴的所在,老师实在想不出任何理由郑桓公会向北搬迁,除非他活腻了。

再看看南方,那里东西横亘着一条海拔1500米到2500米的秦岭,其间的断裂褶皱数不胜数,如果不是为了去观赏野生大熊猫,郑桓公大概也没有兴趣带着老婆孩子还有无数子民组团搞野外求生。

接着看看西方,那里是秦人和戎人的交汇区,多少年来一直战火纷飞,至今看不到和平的曙光,搬迁过去还不如呆在原地不动。

这样排除下来,只剩下迁居东方这条路还存在着理论上的可行性。

可是问题又来了,东方虽然面积广袤,但经过历代周王的分封,好地段陆陆续续地都被其他诸侯国占领了,哪还有位置腾出来给郑桓公立国呢?

这个难题深深地困扰着郑桓公,他亟需一个专家级的战略大师来帮他破解分析。

很幸运,一个被太史公称呼为太史伯(太史是官职,伯是名字)的郑国人就是这方面的顶尖人才,他建议郑桓公把国家迁移到洛邑之东、黄河之南的那块区域去。

郑桓公眨巴眨巴眼,有没有搞错,那不是东虢国(文王同母弟虢叔的封国,大致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和郐国(祝融后代的封地,大致位于今河南省密县)的地界吗?难不成要我鸠占鹊巢?

太史伯坚定地点了点头说:“东虢国和郐国的国君贪而好利,百姓并不顺服。如今,您司职司徒(主管征发徒役、劳役以及田地耕作,位高权重),深受百姓爱戴,如果真的请求住在那一带,东虢国和郐国国君看到您正当权,一定会答应划拨土地给您的。”

郑桓公心里原本比较中意东南方的江汉平原,因为那里水丰土沃,农业生产潜力巨大,而且从被中原正统视为蛮族的楚国手中夺取土地,情分和道义上也更加说得过去,于是他问太史伯迁往江汉平原如何。

太史伯认为断断不可,楚国、齐国、晋国和秦国是可以预期的四大强国,对于准备作战略转移的郑国来说,和楚国这样的强敌对抗太不明智。

郑桓公恍然大悟,随即向周幽王请示并照会东虢国和郐国,说想在东边弄块地来安置郑国的人口和财物。

周幽王正值倚重郑国,便慷他人之慨,同意了郑桓公这个无损于王室的要求。而东虢、郐两国国君也没有拒绝,联手贡献出十座城邑,交付给了郑国。

于是,在公元前772年,郑国不动声响地于虢、郐之间获取了一处兼具避难和拓展功能的上佳土地,郑桓公立即将大量的人口和财物搬迁了过去,这一事件,史称“桓公寄孥”。


楼主:海棠栖露  时间:2019-11-23 09:40:56
简单地说,一开始只有两个,西虢和东虢。

西虢是周文王异母弟虢仲的封国,初封地在渭河平原,后随周王室东迁而转徙至洛邑西侧的陕地,地跨黄河两岸,河北称为北虢,河南称为南虢,实为一国。我们暂且不妨称之为中虢国。中虢国公元前655年被晋献公灭了。

西虢东迁后,原地还留有一个虢国。这个虢国公元前687年被秦国所灭。

东虢是文王同母弟虢叔的封国,大致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它的结局暂时保留悬念。后文会有交代的。
楼主:海棠栖露  时间:2019-11-23 09:40:56
呵呵,等下发个美女镇楼,估计人气就来了。
楼主:海棠栖露  时间:2019-11-23 09:40:56
将军能不能来点有女人味的?
楼主:海棠栖露  时间:2019-11-23 09:40:56
太凶残了,快上瞿颖!
楼主:海棠栖露  时间:2019-11-23 09:40:56


女神和女汉子
楼主:海棠栖露  时间:2019-11-23 09:40:56


听说贾玲以前长这样?
楼主:海棠栖露  时间:2019-11-23 09:40:56
其实我挺喜欢她的,她以前和白凯南合作就很好。
楼主:海棠栖露  时间:2019-11-23 09:40:56
标题终于改过来了,谢谢版主的支持!
楼主:海棠栖露  时间:2019-11-23 09:40:56
今天晚上有我是歌手,咱早点开工吧
楼主:海棠栖露  时间:2019-11-23 09:40:56
第一章 位置决定成败(二)

随后,便爆发了犬戎犯京的事件。东虢和郐这两个死没良心的家伙居然见死不救,眼睁睁地看着犬戎把周幽王逼上了绝路。而郑桓公面对敌人的铁蹄与屠刀,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为了护卫周幽王而战死疆场。

我相信,郑国这种“彼以国士报君”的英勇行为,必然会收获“君还以国士待彼”的嘉奖。

周王室的嘉奖看起来简单明了,就是任用郑桓公之子郑武公担任王庭的卿士,但暗地里其实还大有暧昧可寻。

丧失了西域故土而整体蜗居于虢、郐之间的郑国,在之后三年的时间内,以没有及时勤王为由,用武力把郐国和东虢国相继抹除,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新的主人。

而周王室对这样粗暴破坏分封制度的行为保持了罕见的沉默,事前没有阻止,事后也没有谴责,安静得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从建立根据地到随周王室整体东迁,再到取虢、郐而代之,这一系列组合拳如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我其实很是怀疑,在郑国东迁的战略规划中,对于犬戎犯京的后续发展已有先见之明,早就盘算好了要借虢、郐的消极懒散来逐渐吞并两国。毕竟,虢、郐之间的那一点土地太过于狭隘,无法为郑国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

当然,也有可能事情就是这么机缘巧合,虢、郐两国的碌碌无为无意中给郑国制造了惩罚不臣之国的借口,并最终被郑国所吞并。

总之,无论归功于谋划得力还是运气太好,郑国赢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郑武公在虢、郐之间地带修建起宏伟的京城(城邑的名字就叫京城,并非首都的意思),在郐国故都的南侧建立国都,取名新郑,然后推行“武公之略”,释放商奴,发展工商,繁荣经济;开发滩涂,发展农桑,强国富民;兴建乡校,教化民众,广集民意;扩建城邑,整军顿武,巩固国防。

短短二十几年,郑国不但在虢郐故地上站稳了脚跟,而且拥有了不逊于任何强国的实力。

接下来,我们不妨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品评一下,郑国精挑细选的这处新址到底价值几何。

郑国的西面是东周的王畿。紧靠权力中枢本身就是一种优势,正像今天我们调侃,要想知道国务院的哪个部委最重要,只需查看一下它们中间谁和中南海隔得最近一样。

郑国的北面与卫国划黄河而治。在该河段的郑国一侧,有一个天然的优良渡口名叫制邑,传闻周穆王曾在那里关过老虎,所以又别称虎牢关。背靠黄河天堑且扼守虎牢关隘,可以帮助郑国减少来自卫国的威胁,从而集中精力向东、南扩展。

郑国的南面是南阳盆地和淮河流域,这里分布着南申国和许、胡(春秋时代同时存在两个胡国,此处指姬姓胡国,后文另有归姓胡国)、蔡、息等小国,南阳盆地往南是一群被称为“汉阳诸姬”的姬姓小国,再往南就是成长中的超级大怪兽楚国。

因为有了汉阳诸姬的缓冲,楚国的爪牙一时半会伸展不到南阳盆地,所以郑国在刻意与南申国结为姻亲(《史记》有载:武公十年,娶申侯女为夫人,曰武姜)后,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实施远交近攻政策,将许、胡(姬姓胡国被郑国吞并,故后文中的胡国专指归姓胡国)、蔡、息等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郑国东面的安全形势相对较差,这个方向大国林立,自西向东排列着宋国、鲁国和齐国等。

其中,宋国与郑国几乎是比邻而居,这样的地缘结构也造成了郑、宋两国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了争霸中原的主角,打闹个不停。

但是,有一点不得不提醒大家,宋国是殷商遗属的封国,历来就属于周王室高度防范戒备的对象,且其地一马平川,无险可据。就天然资质而言,宋国的综合竞争力不如郑国。
楼主:海棠栖露  时间:2019-11-23 09:40:56
忘了说明一下,图片转载自“鄙视抢沙发的”大作
楼主:海棠栖露  时间:2019-11-23 09:40:56
不错,宋国四面环敌又无险可据,有点像德国的地缘环境。当然,如果我们把眼界放高一点,郑国也比宋国好不到哪儿去。郑国固然有山河之险,但一则山河只在西面和北面,架不住楚国从南方来袭;二则,郑国也是四战之地,根本没有转圜空间,迟早会因为疲于应付而累死。
楼主:海棠栖露  时间:2019-11-23 09:40:56
八卦一下,据说我是歌手要迎来萧煌奇
楼主:海棠栖露  时间:2019-11-23 09:40:56
第一章 位置决定成败(三)


之所以要详细介绍郑国所处的区域环境,是因为它不仅决定了郑国的兴衰成败,而且也牵引着春秋初期中原格局的走势。

春秋初期,周王室衰落,以周礼为基础而确立的政治秩序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天下诸侯名义上虽然接受周王室的节制,但实际上强大的诸侯周王室控制不了,弱小的诸侯周王室也保护不了。这就为一些有能力、有想法的诸侯创造了包括吞并和羁縻小国等形式在内的扩张机会。

回头再看郑国,其最大的地缘特点就是,它乃中央之国。齐、楚、秦、晋四大强国各自偏居于中原的边缘地带,他们与处于中原腹心地带的郑国之间,散布着众多的中小诸侯国。

当四大边缘强国忙着整合本地的政治势力时,它们是没有闲暇觊觎中原的,因此不可能与郑国发生直接冲撞。

这也就是说,在一段时间之内,郑国是中原食物链最顶端的角色,它可以把触手伸向西面八方,充分攫取土地人口,迫使那些身材长相抱歉的诸侯唯郑国马首是瞻,从而迅速成长为春秋初期独树一帜的大国。

对于郑国的这种成长趋势,比邻而居的卫、宋等国以及周王室都感受到了压力。

卫、宋两国是与郑国体量相当的竞争对手,因为一开始的时候谁也没有压倒性优势,所以彼此的遏制与反遏制过程错综复杂、曲折漫长,他们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是春秋初期最为重要的多边关系和历史构件。

卫国与宋国共存已久,基本达成了战略平衡,而郑国是中原俱乐部的新成员,它每做大做强一点,等于就是消减了卫国和宋国的发展空间,必然遭致卫国和宋国的反弹。

在郑国的不断压迫下,卫国和宋国面临的安全形势又稍有差异。

卫国和郑国之间因为隔着一条滔滔黄河,使得卫国不那么清晰敏锐地感受到郑国的锋芒,当然反过来卫国也会较为迟缓地对郑国施加制约。

而宋国与郑国的边境利益犬牙交错,郑国的任何动作都会对宋国产生细致入微的影响,所以宋国对削弱和控制郑国,有着更迫切的需求和更积极的愿望。

至于周王室的心态,则与近现代英国的“大陆均势”外交政策有神似之处。

英国的主旨是要避免欧洲大陆出现一个绝对强权的国家,因为英国的繁荣昌盛,有很大一部分基础就是建立在英国凭借操纵欧洲大陆的政治天平、从而维护英国的海上霸权和在欧洲大陆的海外利益上。倘若某个强国一统欧洲大陆,孤悬海外的英国势必失去外交转圜空间,甚至面临沦为大陆政权附庸的危险。

周王室东迁洛邑后,暂时摆脱了戎人的威胁,大大改观的安全形势使得它对郑国的依存度逐渐减弱,并慢慢地开始考虑如何恢复自己的尊威。

很显然,周王室需要的郑国,是一个有限强大的郑国,强大到足以保护周王室即可。倘若郑国强大到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地步,反过来又可能会对周王室形成新的威胁,这绝对不是周平王愿意看到的情景。

可问题是,以当前周王室的孱弱,周平王又有什么好办法可以遏制郑国蓬勃发展的势头呢?

办法肯定有,只是周平王一时半会还在酝酿,等他想好后自会慢慢揭晓,此刻我更愿意提前剧透的是,郑国的好运并非没有尽头。

当齐、楚、秦、晋四国终有一天整合完所在地理单元的政治势力,开始心无旁骛地向中原进军时,郑国就会发现,它突然从天堂掉进了地狱。

郑国地处中原核心,假如我们把观察的角度拔高点,也可以认为郑国其实处在四大边缘强国的包围之中。

起初,包围圈没有缩紧,但随着郑国日益扩张和四国不断进取中原,他们终究会发生直接碰撞,那时又是怎样一副光景?

郑国环顾周遭,前后左右都是超级竞争对手,今天对付这家,明天对付那家,或者同时对付几家,没有休整的时间,没有调整的空间,没有课间活动,没有周末放松,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满负荷运转,即便是个超人也会虚脱而死。

所以,可以预见,郑国将在四大边缘强国的轮番侵蚀下,逐渐衰弱,褪尽所有的光环,最终沦为一个随波逐流的国家。

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得益于中原通达便利的位置优势,郑国成为了春秋时代最早崛起的大国;受制于中原四面受敌的位置劣势,郑国的崛起注定只是昙花一现的刹那芳华。

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虽然与统治者的施政能力息息相关,但历史反复证明,只有地缘条件才是恒久发挥效力的决定性因素。

而郑国先盛后衰的发展进程,大致可以看作春秋时期天下格局演变的脉络,这也正是老师以探讨郑国区域环境作为春秋历史开篇之作的原因。
楼主:海棠栖露  时间:2019-11-23 09:40:56
The one,不要太迷人!




楼主:海棠栖露  时间:2019-11-23 09:40:56
@青色曼陀罗 2015-02-27 23:25:51
你好
-----------------------------
欢迎新来的朋友!刚才看我是歌手去了,没来得及打招呼!
楼主:海棠栖露  时间:2019-11-23 09:40:56
李佳薇很可惜呀!一票之差...
楼主:海棠栖露  时间:2019-11-23 09:40:56
@Lambertzhl 2015-02-27 11:35:45
@海棠栖露 楼主带着诚意款款,顶一个!
-----------------------------
谢谢!
楼主:海棠栖露  时间:2019-11-23 09:40:56
预告一下,明天发“郑伯克段于鄢”。《左传》中的原文在《古文观止》中有收录,写得文采飞扬,故事情节本身也非常精彩。

楼主:海棠栖露

字数:1828833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5-02-24 07:38:00

更新时间:2019-11-23 09:40:56

评论数:8028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