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舞文弄墨 >  灯盏火(长篇小说连载)

灯盏火(长篇小说连载)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谢谢文友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第二部 改造:新与旧

第一章 新时代

第一节 齐聚戎州

1950年秋,古明琚离开江阳跟随甘行俭到戎州。

当年大学毕业时,甘行俭的老师邀他留校任助教。他征求古明琚的意见,她反对,说了几条理由:一是易全福已年近七十,二姐早去了南京,抱养的儿子也回自己父母家,自己再走,老人身边没人照顾。二是易全福又不愿意离开老家,不愿意去新地方生活。三是,娃儿们太小,随行不便,一大家子人去了省城,生活更不易。

甘行俭在内心不认为她说的问题都是理由,把老人接去不就解决了照顾的问题,至于娃儿们太小,在哪里不都是请保姆嘛。第二条理由他却反对不了,也解决不了。其实他心头还记着当初对易全福的承诺,不能自己到一个地方谋差事,把婆娘娃儿丢在家头。

当年易全福就是从自己婚姻和二女儿的婚姻中看到这一点,两口子要是不在一处,吃亏受累的多是女方,觉得自己要把这个丑话说在前头,提出甘行俭不要长期在外地谋生。甘行俭以此为由谢绝了大学老师的挽留,回到江阳师范教书。还有一个原因,此前,金校长邀他回到母校任教,他同意了,说报答当年金校长和学校对自己的关照。

抗战胜利后,学校就搬回江阳城内,把家安在江阳,易全福也不会反对。古明琚晓得他当初主要是为了这个家而放弃在大学的任职,内心也有点歉意。

哪晓得,甘行俭回江阳师范不久,金校长因跟上头意见不合辞职去戎州。行前对他说:我刚把你请来,自己倒先甩手走了,实在是对不住。如果愿意的话,可跟我到新的学校去。

他说,当年你做主放我走,我很感激,如今又请我回来,我也很感激。说来也是我跟母校的缘分,那时原本该为母校服务三年的,才两年就走了,还实实在在差一年,我好歹得把这一年教完,算是补上当年欠下的期限。这样对得起你,对得起学校,也对得起学生。

送走金式林校长,甘行俭继续在江阳师范教书。对此,古明琚很高兴。

(待 续)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续 前)
甘行俭大学的几位同学之前已经先到戎州工作。其中好友晋秋阳在戎州一所中学当校长,原来就邀请过他,他以要回母校为由谢绝了。

戎州一解放,在戎州的晋秋阳又极力邀甘行俭来任教。甘行俭跟古明琚商量,说自己想离开江阳,到戎州发展。并且说那方的晋秋阳为了解除他的后顾之忧,已经把她的工作也联系好了。

她一听,又犹豫起来。

这次甘行俭提出到戎州,她觉得自己要是又不同意,不太好。她陷入一种矛盾的心理。同意吧,母亲年老,儿女尚幼,到时人生地不熟,咋个办?不同意吧,她晓得金校长一年前已经辞职,换了新校长。甘行俭在家说过,不愿意看新校长的眼色行事,在学校呆得不舒服。

起因是他曾劝一些学生不要去军队,跟着当局打内战。有人把他这个话反映到校方,校方警告他,说这是通共言论。并说晓得你不是共产党,平素跟那些人也没有往来,否则就要追究。如再发表这种赤匪言论,就不要怪我事先没有打招呼。

其实校长也是好心,他却感到了那种有威胁味道的语气,所以刚满一年时,就想换个地方端饭碗。她劝住了他,说学校离家近,很方便。但她心头明白,他不会总在不如意的地方呆着,只要有了机会,肯定会选择离开。

古明琚其实主要是为母亲考虑。

易全福除她外,其他子女都不在身边了。所以,古明琚不放心,不愿意离开母亲,一旦到戎州,实际上就照顾不了母亲。她把这种担忧告诉易全福,心想母亲会赞同,哪晓得易全福听后,对她说:

“三女,你就随甘行俭去吧,老话说树挪死,人挪活。你不用担心我。我这把老骨头还硬梆,能照顾自己,十年八年没得问题。”

(待 续)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fanjiangtao1978 2019-08-13 21:55:09
支持。
-----------------------------
文友好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春光辉耀 2019-08-16 07:48:35

----------------------
文友好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续 前)

母亲既然发话了,古明琚就同意到戎州。就在这个时候,国家再次改朝换代,共产党接管了旧政权。

之前,古明琚已经晓得,当年的一些同学和好友鲍仁甫、江翼惠、文秀青、辛寒枝都在戎州。此去,也可跟老友们相聚了。跟她一起办学的庄咏娴也提出想回到老家长宁去教书,因为她的丈夫催她过去。

古明琚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样也好。我们都各自挪一个地方。她把大的两个儿女甘亦平、甘亦和留在母亲身边,说是到了那边,安顿好之后,就来接他们。

她和甘行俭登上去戎州的轮船。轮船逆流而上,迎面扑来的江水激起很高的浪花,溅上甲板,侧击舷窗。两岸的原野、青山、还有它们在水中的倒影,缓缓后移。她抱着襁褓中的二儿子甘亦安在想,已经是新社会,到一个新地方,会有啥样的新生活等着自己?

一切都很顺利。

晋秋阳把事情都安排好了,甘行俭和她教书的学校已经落实。她先在东城的一个小学教书,然后到一所新的学校——田园小学,她也很满意。校方考虑到她已有多年的教书经验,又是从江阳师范毕业的,让她接手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

住房就安排在甘行俭任教学校的宿舍院内。晋秋阳甚至把她需要请保姆的事都想到了。她原来担心到一个新地方会不适应,现在这种担忧一扫而光。

事情比预料的顺利,古明琚很高兴。家一安顿好,就去看望文秀青,她们已经有好几年不见了。一进文秀青家门,两个人高兴得抢着问对方的情况。

文秀青还是像原来那样,面容清秀、身材挺拔,一举一动仍是不慌不忙的,透出一种精明细致。一见到古明琚,她就摆起他们这些年的生活。他们两口子对共产党很满意,对新社会也是赞不绝口,对生活也很满意。唯一有一点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小孩。

(待 续)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谢谢各位文友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谢谢文友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续 前)

文秀青从江阳师范毕业后又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她随丈夫吉佑祥到了戎州,一直在戎州教书。她上大学是学数学的,教书时也教数学。她讲口好,深受学生欢迎,也很受学校领导器重。

她在上大学时,她的数学老师跟学生打了一个比方:如果说自然科学是一顶华丽绝伦的皇冠,那数学就是这顶皇冠上那颗璀璨夺目的宝石。她当老师后,不敢照搬老师的原话,一是觉得有王婆卖瓜之嫌,二是自己没有老师那样深的造诣。

她在课堂上的口头禅是:数学语言,如钉钉木。一个钉子一个眼,简洁明了。讲课言简意赅,让学生明白概念之外,一点多余的话都没有。但在朋友圈子中摆龙门阵能滔滔不绝地摆半天。

吉佑祥原来在旧政府上班,是一个科长啥的。到1949年下半年,国内局势已经很明朗了,尤其是像他们这些在衙门上班的人,对时局更是敏感,心头都清楚,国民党政权已经是强弩之末,撑不了几天。

共产党军队已经渡过长江,很快就会打到本地,随后新政权又在北京建立,但不清楚的是新政权会咋个对待他们这些旧政府人员。是一个不留,还是留用一部分。再者,会不会跟他们这些人员算旧账。

各种消息是满天飞,真假难辨。他也没地方可跑,像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可以跑到台湾去或跑到国外去。他抱着一种听天由命的心态留下来。

(待 续)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名花虽有主也 2019-08-19 15:54:41
-----------------------------
文友晚上好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文友好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续 前)

吉先生心头的焦虑和不安,是写在了脸上。他对文秀青说:

“秀青,你没啥好担心的。一个教书匠,哪朝哪代都需要嘛,只要教得好,就有人请。再者说,你也不过问政治,共产党来了,也不会为难你们这些教书先生。像我们这些在衙门头混饭吃的人就难说喽!”

“老吉,你也不用太害怕。你虽是在旧政府做事,但也没有杀过共产党,也没有拖得有其他命债。我想共产党来了也会给你留一条活路,给一碗饭吃吧,至少会让你自谋生路吧。”

“话是这样说,毕竟是在为旧政府当差。上头交待的差事,也不能不干啊,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哪个敢保证没有一丁点问题啊!” 他嘴上这样说,心头也存一线希望。

到1949年12中旬,戎州的国民党驻军宣布起义。旧政府的人员也宣布拥护起义,都举着小旗子在大街上挥舞,夹道欢迎解放军进城。吉佑祥多少有点安心,这样一来,就算没有功劳,也算是拥护支持共产党了。新政府接管政府后,吉先生作为留用人员,也得到尊重,他很是感激。

吉佑祥见到古明琚也很高兴,对她说,共产党胸怀大,不计前嫌,能够用我们这些旧职人员的一技之长。我要和共产党同心同德,为建设新社会尽点绵薄之力。

看见她们很开心,古明琚也很高兴。告辞时,古明琚向文秀青打听辛寒枝住在哪里?文秀青说,你晓得我也是不过问政治的人,所以跟她交往并不深,不清楚她的事。虽然碰见过几次,也就礼节性的寒暄几句,没有去过辛家,听相熟的人说过,她是住在南城根一带。

过了几天,古明琚按文秀青提供的地址找到老朋友辛寒枝,听到的却是不好的消息。

(第一章第一节  齐聚戎州  完)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城市田园生活 2019-08-20 04:13:45
顶贴支持!
-----------------------------
文友好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第一章 第二节  离燕归来

解放后,辛寒枝是特别高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她为之奋斗的理想实现了,还意味着她的丈夫将要回到她身边,两个人又可以在一起并肩工作,一同营造幸福的家。但满怀希望的辛寒枝,接连迎来两件辛酸事。

第一件辛酸事。辛寒枝信心满满地向有关方面提出申诉,希望能澄清自己的脱党问题,让自己重新回到组织内。

她想共产党已经掌权,所有的问题都会很快解决。负责的人很耐心地听完她的叙述,也收下她的书面材料。对方告诉她,这事并不难,一句话:说清楚就行。并强调:

“只要有人证明你所说的一切,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事情她当然能说清楚。麻烦的是,她找不到人能证明她的陈述,消除不了对她的误解。那个时候,处于地下的共产党组织,为了安全起见,都是单线联系。一旦联系人找不到,联系就中断,很多问题自然成为悬案。

她没有死心,坚信问题有搞清楚的那一天,而且这一天不会拖得太久。因为全国已经解放,她已经打听到她的丈夫还健在,很快就会回到四川来,她把希望寄托在她的丈夫身上。

她的丈夫也曾是她在江阳师范的同学,也是党内的人。像从燕子岩飞出去的一只燕子,当年他成功地飞到了延安。她想他应该能证明自己对组织的忠诚,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果然,不久后她的丈夫回到戎州。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不能证明她政治上的清白,因为她的被捕是在她丈夫去延安之后的事。所以恢复组织关系的事成了泡影。

非但如此,在组织的眼中,她还成了一个有嫌疑的人。好几个人都被捕,并且没有一个活着出来,唯独她活下来了,在组织部门的人看来,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如找不到人证,那就是可疑的事。

组织上虽不能证实你是叛徒,但你必须自己证明自己不是叛徒。如果你办不到,为了组织的纯洁性,这种人组织是不会再接受了。

(待 续)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春光辉耀 2019-08-21 08:29:21
拜见文友,送上周三的问候!!
-----------------------------
文友好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zgsxsltsj 2019-08-21 16:53:18


-----------------------------
文友好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续 前)

第二件辛酸事,对她的打击更大。

她把希望寄托在丈夫的归来,事情却出乎她的意料。她的丈夫回来,不仅没能为她作证明,反而提出离婚,这是更让她接受不了的事情。

原来丈夫解放后回到四川,不是来接她,而是来与她离婚的。丈夫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在个人问题上也必须保持纯洁,尤其是对那些曾在白区工作的人来说。因为她的政治问题得不到解决,她的丈夫被迫与她离婚。

虽然她心里有数,仍然不能面对这种痛苦的选择,但作为一个曾经在组织的人,明白组织的规矩,她也只能接受这种严酷的现实。

她盼望的燕子飞回来了,随即又飞走了。

当古明琚到她家,两个人摆起龙门阵时,辛寒枝把这些年的遭遇和心中的委屈告诉她,古明琚感到不可理解。在古明琚的思想中,政治信仰不一定要和个人婚姻联系起来。

辛寒枝觉得她在政治上太幼稚,没有跟她解释这是为啥。一个在组织的人,必须服从组织的安排,组织高于天,像古明琚这样的人是理解不了的。她跟古明琚摆龙门阵也是很有分寸的,因为她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虽然面对的是自己要好的朋友,有许多事她必须守口如瓶。这样对大家都好。

辛寒枝是一个坚强的人,能在白区从事地下工作的人,都是内心很强大的人。她后来对子女就常说这个话。但这话她当时不敢说,因为已经没人承认她那段光荣历史。她又开始了默默的教书生涯,几年后又有了新的家庭。

(待 续)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罗锡文 2019-08-22 02:28:01
支持!!
-----------------------------
文友好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城市田园生活 2019-08-22 08:07:08
顶贴
-----------------------------
文友辛苦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续 前)

另一只当年从燕子岩飞出去的燕子也飞回来。
古明琪回来了。

古明琚一家刚在戎州安顿下来后,八九年不见的古明琪找到家来。原来古明琪随部队到江阳,从易全福那里打听到古明琚地址,找上门来。

古明琪向古明琚打听鲍仁甫:“三姐,你晓得鲍仁甫的情况吧?他现在咋样?”

古明琚告诉她鲍仁甫已经成家,有了小孩,也在戎州工作。古明琚这时才晓得,自己这个堂妹就是鲍仁甫政治上的引路人,是鲍仁甫当时的联系人。

古明琪还是单身一人,这次是专程回来找鲍仁甫的。先到了江阳,她父亲古北溟并不晓得她和鲍仁甫的关系,她也没有问他。而是找易全福打听,才晓得古明琚已经到了戎州,她随后又找到戎州。古明琚给她提供了鲍仁甫家的地址和单位的地址。

下午,古明琪直接去了鲍仁甫单位。
当古明琪跨进鲍仁甫办公室时,另外两个人一看穿着军服的她,点点头,就让出去了。鲍仁甫从办公桌上抬头,一看是她,立刻就愣住了,一张口,又不晓得说啥好。直到古明琪向他伸出手时,才回过神来。

鲍仁甫握着古明琪的手,感慨万千,却只说出:回来了。

当年就是因为想着要去延安,要和自己的心上人去延安,兴奋得来睡不着,结果误了时间。如今这个自己在政治上的引路人,已是共产党的领导干部,而自己还在党的大门外,心里说不出来有多懊悔。

其实,古明琪的感慨比他还多,因为她已经从古明琚口中晓得了他的大致情况。不过十年的战火洗礼,生死考验,早已把她锻炼成一个坚强的军人,不再像从前那样轻易流露感情。平静而温和地回答:

“到江阳已有一阵了,听说你已到戎州,就过来了。”

“明琪,10年了,没想到还能见到你。快要认不出来了,你还好吗?”

(待 续)

楼主:山茅2018

字数:483759

帖子分类:舞文弄墨

发表时间:2018-04-24 22:48:40

更新时间:2021-04-05 12:20:28

评论数:228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