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李零:我们的中国(转载)

  李零:我们的中国(转载)

楼主:随意说说2014  时间:2019-05-07 09:38:19
我们的中国


李零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关键字: 李零李零新书我们的中国我们的中国李零观察者网采访李零李零采访三联我们的中国

“我这一辈子,从二十来岁到现在,竭四十年之力,全是为了研究中国。”

近日,北京大学李零教授携其四卷本新书《我们的中国》来到上海。编辑曾诚说,这套大书,李零老师十年前发愿要写,今日克竟全功。对此书的写作深感佩服:一是定力,二是用功,三是志向不止于著述。

“研究中国,脚踏实地,有地理感,非常重要。不跑路,你怎么知道,什么叫中国。”

《我们的中国》是李零教授多年来实地考察中国大地上重要城址、战场、祭祀和思想史遗迹,在旅行日记和考察记的基础上,写作而成。

6月11日下午,李零教授在福州路上的上海书城举行新书首发演讲(演讲全文观察者网将稍后发布)。新书四册分为《茫茫禹迹》、《周行天下》、《大地文章》和《思想地图》,对“什么是中国”做了一次宏观、深入的梳理。

海外汉学家力图“解构永恒中国”,他们不满中国的疆域和历史,说中国是个虚构的“共同体”,李零教授从中国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的角度给予反驳。他在书中论述了中国的形成,是先有“国”的出现,再有“中”的形成,中国是在这样的两个概念下聚少成多,由小变大而形成的世界概念。

书中从禹贡九州,讲到周秦的两次大一统;从寻访孔子和秦始皇、汉武帝的足迹,到中国的山水形胜、岳镇海渎;最后还论述了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地理问题。经由此书,中国自上古以来的人文和精神世界,有了一个大地上的维度。



6月11日,李零教授在上海书城举行新书首发演讲。

观察者网专访了李零教授,谈谈新书和当下的一些问题。对于媒体采访,李零教授“一开始是拒绝的”……在他眼中,比较有意思的谈话多半是熟悉的人一起聊聊天,聊的时间比较长的话,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想法或有点收获。但演讲或采访不但没有收获,反而回想起来会后悔。

李零教授谈起讲课时的习惯,如果没有准备,会后悔讲得乱七八糟,自己有个想法,但因为没有背景介绍没有交流,学生听了以后会觉得莫名其妙。如果每个学期都重复过去讲的东西,又觉得提不起兴趣。虽然是同一个东西,但每次讲得肯定和上次不一样,还是想探索点新的东西。

所以,“说话是个很难的事,很矛盾,”李零教授说,“太生也不行,太熟也不行”。

“其实根本不用采访,比较负责的东西都在我的书里,只有写字才是负责的,说话都是不负责的。”李零教授谈到,尤其不愿谈论政治问题,作为一个群众,有时实在看不下去了会说两句,也不一定能起什么作用,对群众、对领导都不一定有什么影响。

这次采访,也许在李零教授眼中,又是一次“后悔之讲”,对于读者来说,大家权且一看,一睹书外的李零教授。毕竟,想了解李零教授,了解“我们的中国”,除了读其书,还有什么别的呢。

“台湾问题”被冷战的“大道理”管着

观察者网:李零教授您好,在新书《我们的中国》第一册《茫茫禹迹》中,您讲到周、秦的两次大一统,这两次大一统可以说是中国形成的基础。在《周行天下》中提到孔子一辈子都在做一个梦,就是“周公之梦”,希望恢复西周大一统,这是最早的“中国梦”。

在中国历史上,您指出,无论四裔(蛮夷戎狄)治“中国”,还是“中国”治四裔,都不会同意另一半独立。当下,祖国统一问题尚未解决,“台独”甚嚣尘上,其所塑造的“台湾共同体”也是去历史地打造出一个“悲情主体”、并以批判“民族-国家”为理论预设,而今各种身份政治活动也都在借用这个理论。面对当下出现“台独”、“港独”的认同,您有什么看法?

李零:以前碰到过一个研究台湾史的专家,讲到自己有严重的认同问题。台湾在历史上曾经被荷兰、日本殖民过。台湾年轻一代的认同可能跟父母一代都断了。很多人在皇民时代连汉语都不会说了,有些人会说在日本人的统治下如何有秩序,日本人如何良善文明等,这种话大陆也有人说,当然我听着觉得蛮奇怪的。那位专家甚至说因为自己头发比较红,所以觉得有荷兰人的血液。他后来到日本又感觉自己是日本人。跑到大陆来,就说大陆如何不好,说你们大陆讲是日本侵略中国,我们不认为它侵略了中国。我听过这类说法,这算是比较严重的认同危机了。

我认为主要原因不是文化问题,还是政治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国际战略格局造成这种局面。冷战后,美国主宰世界秩序,为了冷战需要,故意把很多历史问题遗留下来,像日本保留天皇、保留各种右翼政客。这一切都为了冷战的需要,都是被冷战的“大道理”管着的。

台湾是当时美国冷战,如今美国亚太再平衡的一个重要环节。“台湾问题”并不仅仅是中国内战留下的一个问题。共产党把蒋介石赶下海了。蒋介石也曾经考虑过流亡哪些地方,但无处可去。他从大陆带走的人这么多,哪里都容不下。现在也有一些台湾人描述迁台的亲酸苦辣,所以这个也是他们和大陆人感受不一样的地方。

国民党当局败走台湾以后,他们也在那闭门思过,考虑在大陆为什么失败。因为敌人总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他也搞整风搞土改。蒋介石还觉得自己手太软,所以在迁台以后大肆捕杀各种各样的反动势力,其实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要区分本省人和外省人,实际上当时台湾的民主运动大部分是跟大陆同步的,所以为了防止同步,就都镇压,包括支持共产党的“共谍”,也包括台独势力、汉奸等等。

有一些自由主义者虽然不满意国民党,但相当一部分人毕竟是跟共产党对立的,有一些是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比如大地主的后代或在大陆有血债等等。这些人当时大都认为国民党大势已去,但他们还是选择离开大陆,那时候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情况。

大陆好多人认为蒋经国是“民主之父”,但蒋经国其实是第三代“间谍王”,常说的戴笠、毛人凤之后就是蒋经国。戒严和解严都跟他有关系,因为蒋介石统治下捕杀这些人的就是蒋经国,但也是他出来说要改变,变成民主,他的民主前提是这些异己分子都消灭掉了就民主了。

观察者网:所以台湾还是在“冷战-内战”格局之下……

李零:其实我们也是这样,冷战时代并不是没有战争,只不过换了一种新形式,可能在很多地方杀人不见血。

观察者网:所以是后冷战时代……

李零:就是续冷战时代,冷战时代的继续。经过围剿反围剿之后,社会主义阵营崩溃了,大家都放弃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而且都争相要跟西方世界妥协,盼望“突围”“入围”,加入西方的主流社会,这就是冷战之后的局面。谁都怕自己被甩到最后,甩到最后的往往就特别惨。

现在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发生真正的改变。在大隐书局时谈到20世纪这一百年,就出现对这个格局的挑战。但这个挑战也是一波三折的,俄国革命刚胜利的时候,那么多国家去围剿,这是个反复拉锯的过程。这一百年都是如此,社会主义也没有战胜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问题也什么都没有解决,所以才这样矛盾丛生。

思想界主流的东西大都带有“复辟”色彩

观察者网:中华文化的命运也是您书中的一个主题。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最近有关语文教科书改编的论争。包括最近撤下《南京大屠杀》的传言一石激起千层浪,《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因“与现代和谐社会导向不符”被换成《智取生辰纲》,还有大幅增加传统文化方面的课文比重,此前也有“民国课本”风潮,又有北京课改教材里有《圣经》内容引发争议。您怎么看伴随语文教科书改编而带来的舆论风波?



北京语文课改教材将《上帝创造宇宙》列入,引发争议。

李零:我不太了解这个事。但现在是个思想空前混乱的时代,也可以说是极为多元化的时代。其实,战国时代也是如此,今天大家说先秦诸子什么“黄金时代”,其实“黄金时代”就是思想大乱的时代。从好的方面说,大家各种思想斗争可能为新的想法做准备吧,但现在恐怕没有“别黑白而定一尊”的局面,根本不可能。现在思想界主流的东西大都带有“复辟”色彩,一切都是想回到过去。主题就是告别革命、告别阶级斗争、谴责暴民、谴责造反啊,历史上所有的造反都是在他们的否定之列,比如说《水浒传》是个坏书,因为水浒传是讲造反的。

观察者网:教科书如此众口难调,正因为教材是意识形态战场,各家必争之地,而现在很难凝聚共识……

李零:不光凝聚共识难,现在各种保守势力是占上风的,这些右翼言论当然也受到来自相反方向的抨击和政府的遏制,但是他们的目的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思想界的局面也是现在世界大格局的一个反映。

观察者网:你在第三册《大地文章》中谈到“家乡考古学”,您说了解中国可以从家乡开始。您的家乡是北梁侯村(今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故城镇下辖村——观察者网注)。苏东坡说“上党从来天下脊”,阎锡山说武乡是“四大赤县”之一。提到上党(长治),我们就会想起长平之战,南北朝时周齐争夺河东也拉锯了很久。在北方出现两个割据政权的时候,对上党的争夺就格外关键。您能结合战例谈谈家乡的地形地势吗?

李零:两个最有名的例子,一个是西伯(姬发)勘黎,周取天下要把黎国打下来,是要夺取上党,才能威胁安阳这个地方,秦取天下也一样。



李零教授的故乡,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故城镇北梁村

为什么会发生长平之战?到过长治地区你就知道,长平那个地方横着一道山,山上有座城,从沁阳翻过南太行山,经入长治,会到晋城和高平。现在晋城和高平跟长治地区分成两块了,过去上党是包括南边上党和北边上党。秦军已经夺去了南上党以后,赵国以这个为屏障据守,长平之战以后,赵国就不行了,当时的秦国要夺取天下,第一要从陕西出来打败三晋(赵、魏、韩——观察者网注)。三晋里面,打败赵国是很关键的。

抗日战争也一样,整个上党地区是八路军的重要根据地,最后解放战争的时候,也是从这个地方进入华北平原和南下,所以连共产党取天下也是如此。

写东西,直白最重要

观察者网:在大隐书局的读书会上,罗岗教授、丁耘教授都称您为“文体家”,您创造了一种文体,罗岗教授用“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来形容。口语和书面语是两套话语,但您把口语创造成了一种书面语。您当时谈到受到当时阅读的影响,包括毛泽东、鲁迅等。刚开始想花团锦簇一点,就读古文古诗,后来发现还是想洗尽铅华,变得朴素一点。您认为合适的表达就是自己慢慢想合适的意思,合适的意思就是有一个最好的表达,只要是合适的,古今中外都无所谓,李小龙有“截拳道”,我们要有“截句道”,您也是一个“老改犯”(经常修改文章的人)。作为一个编辑,对您说的这些深有体会,但做到实为不易,您能再具体谈谈您对文字的要求吗,以及怎么锤炼文字,达到凝练且具穿透力的效果?

李零:写东西第一要说服自己,你要把话讲清楚,然后你才能说服别人。那你就要讲得比较直截了当。所以,直白肯定是最重要的。其次,我们应该和群众学习一下说话技巧,还有我们的前辈,比如毛泽东的讲话,当时要在最短的时间打动人,所以穿透力特别强,也特别直白。

真正的白话其实是方言,但里面有矛盾,就是方言和书面语怎么折中的问题,我是一个北京人,更多地吸收北京的一些语言,特别是北京学生和我这一代年轻时所习惯说的一些东西。



6月10日,李零教授在淮海中路的大隐书局,与复旦大学教授丁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罗岗、毛尖一起参加了主题为“如何理解‘20世纪’”的大夏读书会。

观察者网:您对新兴的这些语言有了解吗,比如网络语言、符号语言、表情包等?

李零:我基本不看。

观察者网:您有微信吗?

李零:没有微信,原来也不用手机,只用电脑,用电脑也不怎么看网站和新闻,看新闻基本从电视上看。现在年纪越大就越怕麻烦,所以能省的事都省,我也不看报纸,人家送的报,我都搁到邻居的信箱里。(笑)

观察者网:那您听音乐吗?

李零:也不听音乐。我听音乐没有专心听的,都是作为背景音乐。我觉得听音乐或戏剧这种声音的东西容易在脑子里回响,反复播放,对我脑子有伤害。(笑)

视觉方面也是,原来爱看电影,现在也懒得看了,现在也不去电影院,也不去剧院,也不去商店,也不去图书馆……

现在眼睛不太好,看书也不能一个劲的看,年轻的时候看一本小说,一宿就看完了,现在绝对不看了。现在看书也要节约眼力。主要生活是看书、写作、睡觉。写作就要精力最好的时候,现在我就改成大清早写作,完全按照《孙子兵法》上写的,“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昼气和暮气(的时候),就不一定怎么写了(笑),主要是朝气的时候。

现在的电影,“人性”佐料太多

观察者网:您以前喜欢看什么电影?

李零:电影也不选择,因为不像研究电影的人那样,就是休息放松。年轻的时候,经常去影剧院,或者看露天电影。我小的时候,老年人喜欢听戏,我喜欢看电影。他们喜欢咿咿呀呀,比较慢的节奏。所以,老电影看得非常多。一个是1950、1960年代的电影,一个是文革中和文革后看内部电影,第三个时期就是在美国闲得无聊的时候,一天到晚看电影,看美(国)片,就是打发时光,叫“屠宰时光”。

观察者网:你有喜欢看的美国片吗?

李零:大部分都不喜欢……因为我不是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我只能谈谈自己的感受。比如日本电影,我以前跟一些日本学者聊,我说我小时候看日本电影,特别不喜欢看,愁云惨淡,非常黑暗,因为都是美军占领日本,像《战火中的妇女》这样,我说我不爱看。但我这样属于“误读”,我一个小孩,看这么悲怆的电影,当然不爱看。但他们的感受跟我不一样,就说哎……这非常重要的电影。我这种业余看电影的结果就这样。



1958年,辽宁画报出版社出版的《战火中的妇女》连环画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我特别喜欢苏联的卡通片,特别好,现在回忆起来都觉得特别美好。还有大量中国的影片,我看的都特别早,甚至包括一些孤岛时期的电影。



1969年上映的苏联动画《兔子,等着瞧》(Ну, погоди!)



1975年的苏联动画《迷雾中的小刺猬》(Ёжик в тумане)

到了看内部电影的那段,当然跟改革开放有关。有一些我还是不爱看,比如一些意大利风格片。国外的人一说《偷自行车的人》什么的,好得不得了。那个是讲战后的,战后的人看了觉得好,我看就觉得隔膜。我记得有一部意大利风格片,里面有两个人抽烟,然后我就一直在等待剧情发生啥,但是没有任何剧情发展,两个人一直在抽烟,而且不说话,当时一方面觉得不喜欢看,一方面怀疑人家有什么艺术高妙的手法,也有一些盲目崇拜。

在美国看的片是比较容易看下去,但也是比较庸俗的片,比如枪战、警匪之类的。尤其是影院里音响特别大,嚓……咣……嚓……咣……的,看了也失望,对好莱坞电影非常失望,全是胡编乱造。经常的感受是,在影院里的感受还挺刺激,一出门,一亮,一回想,十分荒诞。

我看重的几个片,可能没什么名,有一个,中文名我也不知道,英文名好像叫stag party,形式有点像一个话剧。stag party(男性结婚前和好友举行的派对,纪念新郎单身最后一晚,也称bachelor party. 女性的叫做hen party——观察者网注)有点像中国闹洞房,结婚之前开个派对,女的有男的也有,这个是男的。他们开派对的时候就是寻欢作乐,把一个女的裹在床单里,扔啊扔,最后没接好,一下子摔地上摔死了。摔死了就有谋杀罪了,他们还是越战回来的老兵,就说咱们是民主国家,就要民主选举,咱们推选一个人来,去承担这个罪责。然后大家就进行选举,在这个过程中,又把一个什么人打死了…… 比如像这个影片,是我看过的觉得比较好的影片。后来不愿意看了,因为你看一百部,也看不见一个你喜欢的电影,所以就干脆不看了。

观察者网:现在中国的影片,您有什么喜欢的吗?

李零:现在也太失望了。现在我经常看电视,我主要把它当做这个荒诞时代的荒诞一斑吧(笑)。就瞎看一看,但是我愿意看这个,因为看这个能摸到一些时代的脉搏,从影视剧可以看到时代发生的变化 。

如果研究电影的话,我认为把它作为历史回放的意义比较大。因为电影可能也有一些歪曲现实的东西,但是他们总是反映了这个时代大家关注的问题。如果你把电影按照历史回放一遍,你可以看到整个历史。

我把电视剧也这样看,改革开放一开始,出现了一些“老板剧“,其实是很无聊的。那时候老板是英雄,但是英雄特别不高大,看不下去。现在有好多职场剧,其实我根本不爱看职场剧,但我就看看整天上班的人在干什么。



大热职场剧《欢乐颂》剧照

还有“抗日神剧”,我的感觉是一帮不经世的小孩,既不知道抗日历史,也不知道过国共时期的历史。这些导演,声光化电掌握的挺好的,编的神神叨叨的。就像现在我们饭馆炒菜,我都不爱吃那种炒菜,味道太复杂了。一会撒点“爱情胡椒面”,一会撒点“武打胡椒面”,你都能看到导演有意设计的可气的场面。

原来革命题材的影片,是不怎么表现刑讯的,因为容易长敌人志气,灭自家威风。虽然有一点表现,但不怎么重点体现。现在可能是年轻一代对这个比较感兴趣,他搞得鲜血淋漓的,然后最后还招供了。特别是“人性论”的放大,文革时批“人性论”,你觉得很过分,现在“人性”佐料反而太多了。哗擦一堆佐料,咔一把盐撒进菜里,哪个菜都吃不了。而且特意安排国民党特务爱上共产党,都是这种“人性论”,拷打拷打,然后把老婆孩子给弄走,然后还最后招了。(笑)对比过去的影片,感觉荒诞至极。

观察者网:最后一个问题,您接下来还有什么写作计划吗?

李零:只要能写就继续写,有很多计划。

观察者网:会写小说吗?

李零:不写小说,也写不动了。我觉得生活中的事比文学作品更加丰富,我愿意写真实的感受,不习惯写虚构的。

观察者网:回忆性的散文呢?

李零:我觉得我也不是什么大人物,我可能会写一些我眼中看到的,可能对今天还有点意思的。

观察者网:好的,非常感谢您能抽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期待您更多的作品!



李零教授新书《我们的中国》近日将在各大书店上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楼主:随意说说2014  时间:2019-05-07 09:38:19
同志们!认真读一下,有几个群就转发几个群!不是党员也要转,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转帖】持毛立习:坚持毛泽东思想,树立 伟大形象!中国一旦失去共产党的领导,将会天下大乱。

这是一封来自海外同胞的邮件:
《没有国家,你什么也不是》难得看到一篇文章如此夸赞咱中国共产党,特意转发,传播正能量:

《没有国家,你什么也不是》
人总是在失去的时候才猛然醒悟我们原来的生活是如此美好!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当我们知道后悔的时候一切已经离我们远去。就像今天的俄罗斯、伊拉克人无论再怀念苏联的强大和萨达姆时期的富裕也与事无补。

作为中国人,我们是否也应该从利比亚的悲剧中汲取点什么!只有祖国才是我们的依靠,其他任何别的国家哪怕他说得天花乱坠,都不会作为我们的救世主!只有祖国强大稳定才是我们老百姓幸福自由的前提!

现在微博、微信上造谣生事,诋毁攻击共产党的文章不但看起来有观点、也有数据、而且成系列化。这些有份量的煸动性文章,绝非一般人所为,而是西方反华势力有计划、有步骤对中国的“文攻武略”。

我们曾经苦难深重的旧中国给我们的警示教育太多了:
不买西方列强的鸦片他们就八国联军烧北京;强盗贸易把我们变成东亚病夫还要勒紧腰带赔偿他们真金白银;
占我山东不给就甲午炮轰我北洋水师;抢我东北攻我北京直到南京屠我同胞三十万;天理何在!真情哪有!不就是我们穷了吗?弱了吗?不团结吗?自古弱肉强食,没有国就别想有家!

我们拥护共产党,拥护 ,因为我们不想成为第二个利比亚。因为我们很多人经历过自然灾害,经历过十年浩劫,经历过上山下乡,经历过改革开放。因为我们这代人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从一穷二白走向繁荣发展的几十几年变革。

如今这些人不论职位高低,不管生活水平高下,但都深知只有共产党才能统一和领导这么大的国家。共产党纵使出现这样那样的政策失误和不尽人意,但还是相信共产党有自纠自改的能力。

美国人,通过阴谋与等待,拆散了苏联,消除了最大的敌人。
目前中国已被他列入最大威胁国,因此他们肆意挑起钓鱼岛事件、制造内乱、颠覆共产党的领导的阴谋,早已是“路人皆知”。

中国一旦失去共产党的领导,将会天下大乱。中国要乱了,那就是13亿中国人的灾难。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1.8亿。这1.8亿的老人,是保持中国稳定的基石,因为这1.8亿的老人绝大部分会郑重地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能给国家添乱。因为他们比谁都明白,没有国就没有家,有天大的意见,有天大的恩怨,无论如何国家不能乱!

我们支持 ,是因为他有"打铁首先自身硬"的底气,有"敢打大老虎"的胆略和谋略。改变目前中国的现状,首先必须得从党内抓起,从高层抓起。这个道理谁都知道,关键是敢不敢碰硬。只有敢碰硬,敢碰大的利益集团,才能起到"杀一儆百"作用,才能获得人心,才能取信于民,才能国泰民安。

普京曾说过:给我二十年我将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所以我们要支持 政府,支持我们的党,因为我们须知爱自己,就不要让国家乱,也就是爱国。

既然我们的祖先已经把我们定义为中国人,我们只有爱中国,所谓世界各民族是兄弟都是鬼话,只有你富裕强大了别人才有可能和你论交情,别人的队列并非你想挤就能挤进去的,即便拿着大把钞票勉强挤进去了,也依然受歧视。

国人们,给自己留点自尊吧,抬起头来,好好爱我们的国家吧! 永远记住,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好!爱国之心,是中国人的都应该有!动手吧!转给我们所有中国人!

当您读完本篇文章时,您可将它转发出去,传播一些积极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国人就应该这样做,以影响下一代,让我们的儿孙世代象我们现在这样安康幸福、太平!学好传统文化,做好中国人!
同志们认真读一下,有几个群就转发几个群
楼主:随意说说2014  时间:2019-05-07 09:38:19
@wangzhuo700312 2016-07-02 14:49:44
狗逼wangzhuo700312,这大夏天调理你降温避暑啊
以后多发贴,要不咋表现你的孝顺
-----------------------------
掌嘴!
楼主:随意说说2014  时间:2019-05-07 09:38:19
海外汉学家力图“解构永恒中国”,他们不满中国的疆域和历史,说中国是个虚构的“共同体”,李零教授从中国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的角度给予反驳。他在书中论述了中国的形成,是先有“国”的出现,再有“中”的形成,中国是在这样的两个概念下聚少成多,由小变大而形成的世界概念。
楼主:随意说说2014  时间:2019-05-07 09:38:19
“台湾问题”被冷战的“大道理”管着

观察者网:李零教授您好,在新书《我们的中国》第一册《茫茫禹迹》中,您讲到周、秦的两次大一统,这两次大一统可以说是中国形成的基础。在《周行天下》中提到孔子一辈子都在做一个梦,就是“周公之梦”,希望恢复西周大一统,这是最早的“中国梦”。

在中国历史上,您指出,无论四裔(蛮夷戎狄)治“中国”,还是“中国”治四裔,都不会同意另一半独立。当下,祖国统一问题尚未解决,“台独”甚嚣尘上,其所塑造的“台湾共同体”也是去历史地打造出一个“悲情主体”、并以批判“民族-国家”为理论预设,而今各种身份政治活动也都在借用这个理论。面对当下出现“台独”、“港独”的认同,您有什么看法?

李零:以前碰到过一个研究台湾史的专家,讲到自己有严重的认同问题。台湾在历史上曾经被荷兰、日本殖民过。台湾年轻一代的认同可能跟父母一代都断了。很多人在皇民时代连汉语都不会说了,有些人会说在日本人的统治下如何有秩序,日本人如何良善文明等,这种话大陆也有人说,当然我听着觉得蛮奇怪的。那位专家甚至说因为自己头发比较红,所以觉得有荷兰人的血液。他后来到日本又感觉自己是日本人。跑到大陆来,就说大陆如何不好,说你们大陆讲是日本侵略中国,我们不认为它侵略了中国。我听过这类说法,这算是比较严重的认同危机了。

我认为主要原因不是文化问题,还是政治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国际战略格局造成这种局面。冷战后,美国主宰世界秩序,为了冷战需要,故意把很多历史问题遗留下来,像日本保留天皇、保留各种右翼政客。这一切都为了冷战的需要,都是被冷战的“大道理”管着的。

台湾是当时美国冷战,如今美国亚太再平衡的一个重要环节。“台湾问题”并不仅仅是中国内战留下的一个问题。共产党把蒋介石赶下海了。蒋介石也曾经考虑过流亡哪些地方,但无处可去。他从大陆带走的人这么多,哪里都容不下。现在也有一些台湾人描述迁台的亲酸苦辣,所以这个也是他们和大陆人感受不一样的地方。

国民党当局败走台湾以后,他们也在那闭门思过,考虑在大陆为什么失败。因为敌人总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他也搞整风搞土改。蒋介石还觉得自己手太软,所以在迁台以后大肆捕杀各种各样的反动势力,其实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要区分本省人和外省人,实际上当时台湾的民主运动大部分是跟大陆同步的,所以为了防止同步,就都镇压,包括支持共产党的“共谍”,也包括台独势力、汉奸等等。

有一些自由主义者虽然不满意国民党,但相当一部分人毕竟是跟共产党对立的,有一些是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比如大地主的后代或在大陆有血债等等。这些人当时大都认为国民党大势已去,但他们还是选择离开大陆,那时候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情况。

大陆好多人认为蒋经国是“民主之父”,但蒋经国其实是第三代“间谍王”,常说的戴笠、毛人凤之后就是蒋经国。戒严和解严都跟他有关系,因为蒋介石统治下捕杀这些人的就是蒋经国,但也是他出来说要改变,变成民主,他的民主前提是这些异己分子都消灭掉了就民主了。
楼主:随意说说2014  时间:2019-05-07 09:38:19
李零教授的东西确实好
楼主:随意说说2014  时间:2019-05-07 09:38:19
李零:传统为什么这样红


活字文化
以优质图书为核心内容的文化创意机构01-28 16:23
近日,歌手孙楠一家为送孩子学国学从北京搬到江苏徐州的消息引发热议。但随着媒体曝光,孙楠一家所选学校“华夏学宫”也被层层“扒皮”——不仅不具学历教育资质,还被称教授“伪国学”。
国学教育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但也成为近两年来备受争议的教育话题。“黑私塾”缺乏教育资质、大都无办学许可、只有初中学历的“女德教母”、打着国学的幌子拼命敛财、一些显然与现代精神不符的封建思想仍广为传播……
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在文章《传统为什么这样红》中,针对“国学热”和“复古”潮流作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托古改制,自欺欺人的阐释,全是无聊把戏,对中国的形象,有百弊而无一利。不是爱中国,而是害中国。”
传统为什么这样红
文 | 李零
什么是传统?
“传统”这个词儿,现在地位很高,高得吓人,除了过去的“革命”,啥都比不了,谁敢说个不字?
大家记住了,这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神话,将来肯定是笑话。
传统是什么?不就是过去,好的坏的,一锅乱炖,跟现在没什么两样,用不着拔高,用不着贬低。《兰亭序》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我儿子看我,和我看我爸爸,道理差不多。祖宗留下的东西,什么没有?你别以为,大浪淘沙,剩下的全是金子。
孔子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才叫“孝”。杨伯峻说,“道”是正面的东西,爸爸的合理部分。但父母留下来的东西,合理的,三年不许改,三年以后就可以改了吗?难道我们要改的,不是爸爸不合理的部分,反而是他的合理部分吗?
500
学者李零
我的看法,祖宗留下的宝贝,最大一件宝贝,是中国人。古今中外,一切遗产,都是为我所用。人吃饭,人是主体。不管什么饭,总是被人吃。饭不能分体用。“中餐为体,西餐为用”,那不是笑话?
但我们自己,也有毛病,甚至是浑身的毛病。《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好坏都不能拒绝。比如我爸爸的礼物是震颤,我妈妈的礼物是过敏。遗传病,年轻没事,年纪大了才暴露。可见就是体,也是好坏参半。
国粹多是国渣
国粹是个可笑的概念。
中国古代,两河文明,黄河流域比长江流域要发达一点。从前的中国,头在北方,屁股在南方。近代,情况反过来,“鬼子”从海上来,现代化从东南往西北推,屁股变成头。最先进的跟最落后的凑一块儿,反而成了欢喜冤家。西化越凶,才越讲国粹。
古人说,楚地多巫风,江南多淫祀。明清时期的闽越还是如此,拜拜的风气最浓。我们的同胞,漂洋过海,把这些文化带到香港,带到台湾,带到海外的唐人街,在很多外国人看来,最中国。他们成了中国的窗口。
唐人街,舞狮子,舞狮子是汉代传入的外来艺术。港台好武侠,武侠是人文幻想加义和团,专打外国人。好多人说,礼失求诸野,求出来的礼,很多都是这类东西。
中国的国粹是什么?很可怜。全是西化剩下来的东西,有些城里化了,乡下没化,沿海化了,内地没化。中医中药,国剧(京剧)国术(武术),还有中国菜,数来数去没几样。
500
京剧
我们,身上穿的,屋里用的,衣食住行,一切拿眼睛能瞅见的,几乎全是洋的。我们的词汇,留下了一堆“洋”:点灯用洋油,烧饭用洋火(或洋曲灯),穿衣用洋布,就连梳头洗脸,也是洋瓷脸盆洋胰子。
衣,中国传统,特重发式和衣冠,披发束发,左衽右衽,所以别蛮夷。
食,我们以为特国粹。其实,打新石器时代就粹不起来。烹调方法不说,材料是五花八门。五谷之中,只有小米、糜子是北方原产,水稻是南方原产。
住,古城,秦始皇铭功刻石,自诩堕坏六国城郭,城里的胡同四合院。
行,也是汽车、轮船、飞机的天下。
祖宗留下的,还有什么?我是说,生活层面的东西。抓耳挠腮,大家想到了语言。中国文学,总得用中国话写中国人,汪曾祺如是说。但就连这事,也要打折扣。
研究外来语的都知道,我们的汉语,很不国粹,哲学术语、科学术语、军阶官衔、制度名称,几乎全是外来语(很多都是日本传来的假汉语),甚至语法也大受影响。
唉,就连最最国粹的汉字,也被简化了。港台的同胞想不开。
古书可以读,但不必是过去的读法
说起读古书,我们会想起鲁迅。
今人厚诬鲁迅,主要因为他是左翼,是延安树起的文化革命旗手,1949年后,在思想文化界一直处于独尊的地位。但我国知识分子,真奇怪,居然和美国的大老粗一般见识,以为只要沾个右字就好。
鲁迅要是活着,算什么派?有人说,匕首乱飞、皮带乱飞,都是鲁祸引起,恨不得掘墓鞭尸,这话公允吗?
关于读古书,鲁迅说过逆耳的话,那是忠言。有人说,他自己读了很多古书,却反对读古书;不让别人读,自个儿躲起来悄悄读。我读过鲁迅的书,他的想法没这么简单。
500
第一,他说,要少看或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主要是为了树立新学的地位。他并没有说,绝对不许读古书,而只是说,新书和旧书,还是以新书为主,旧书最好搁一边儿,当务之急,还是读新书。
第二,他说,读经不能救国,这也是对的,今天我也这么看。
第三,他说,与其读经,不如读史,与其读正史,不如读野史,看看中国的历史有多么烂,我看也很有深义。世界历史学的趋势,日益重视生活史。野史正是生活史。其实,子学的地位比从前高,也是顺理成章。
第四,他说,要治国学,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治,而是像王国维那样治。很多古书的研究变成专家之学,也是势所必然。它不再走进千家万户,我看没什么不好(西方早就如此)。
古书是一种文化结构。五四以来,这个结构被颠覆,非常合理,非常正常。
六经是孔子时代的经典。汉以来,儒生是以孔子的经典为经典,五种不同的东西凑一块儿,没什么道理。现在,经典的概念早已变化,文史哲各系,分别去读,没什么不好。
500
汉代有五经,唐代有九经,宋代有四书五经。《论语》本来不是经。汉代,《论语》是四大传记之一,所谓传记,多是儒家的子书。四书五经,《论语》也是四书之一,不算经。只有十三经,才把《论语》列为经,这是后起的概念。我们拿《论语》、《孟子》当子书,和《老子》、《墨子》搁一块儿,是恢复诸子的本来面貌。
宋代树道统,孔子传曾子,曾子传子思,子思传孟子,一脉单传。这个道统是虚构。五四以后,《论语》降为子书,道统被打散。孔、孟重归诸子,跟《荀子》等书搁一块儿,这也是儒家的本来面目。没有这种调整,只有经学史,没有中国哲学史,更没有中国思想史。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绝不是一个儒字所能概括。中国典籍,经史子集,也绝不是一个经字所能概括。
现在,很多自己都读不懂经书的大人,却疯狂鼓吹读经,甚至鼓吹少儿读经,我是不以为然的。少儿读经,不是读《诗》、《书》一类经。《诗》、《书》,连教授也啃不动。他们所谓经,是《三字经》这样的经,其实是蒙学课本,可笑。
500
我在北大开经典阅读课,不是读传统意义上的经典,而是以“鬼子”为榜样,读他们理解的四大经典:读《论语》,读《老子》,读《孙子兵法》,读《周易》经传。我觉得,这样安排更合理。
第一,这四本书最有思想性,最有代表性。《论语》是儒家的代表,《老子》是道家的代表,讲人文,这两本最有代表性。《孙子兵法》讲行为哲学,《周易》经传讲自然哲学,讲技术,这两本最有代表性。
第二,它们的篇幅比较合适,《论语》大一点,有15000字,其他三本都在5000-6000字左右。别的子书太大。
总之,古书可以读,但不必是过去的读法。
传统不必这样红
我们的信心该建在哪里?是真传统,还是假传统?这个问题,和大国崛起有关。
我一直说,中国人的心底,埋着个梦,就是重新当大国。不当大国,堵得慌。
历史上,大国崛起,往往有小国背景。如小邦周克大邑商,亚历山大征波斯,都是小国胜大国。
亚述,号称世界第一帝国,本来是处于四战之地的小国。因为怕挨打,才穷兵黩武,以血腥杀戮和野蛮征服著称于世。亚述宫殿的画像石,为我们留下了恐怖的印象。历史上的大国,往往都有这种背景。
500
这种人首牛神的形象设计是亚述时代最著名的图腾,以成为“亚述风格”的代表性符号被广泛使用
中国曾经是大国,历史上了不起的大帝国。然而世事沧桑,近百年来,我们衰落了。就像历史上的很多大国一样。
近代,从前的文明古国,全都灾难深重。伊拉克是亚述、巴比伦,伊朗是波斯,全是挨打或准备挨打的对象(看看美国样板戏《亚历山大》和《三百勇士》的暗示吧)。早期探险家初到这些地方,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圣经》和古典作家笔下,天堂般的奇迹,怎么会是这等荒凉破败。
欧洲,所谓大国崛起,原来都是小国。希腊、罗马是小国,即使成为大国,内部也很松散,还保持城市自治。罗马帝国崩溃后,欧洲也一直是小国林立,书不同文,车不同归,没有政治统一,只有宗教统一。草原帝国,都是部落聚合,也是以宗教为凝聚力,聚得快也散得快,缺少真正的粘合剂。和亲、女王一类东西,也是小国的特产。
西方传统,是小国传统,比如民主制,就和小国有关,和他们保持的原始特点有关。希腊、罗马的民主制,是建立在对外征服和奴隶制之上(柏拉图的《理想国》,原型是斯巴达的军事共产主义)。对内特别仁慈,对外特别残酷;上层特别优雅,下层特别野蛮。今天的大国,古风犹存。我们面对的还是古老的现实。
基督教统治下的欧洲,他们的统一是宗教大一统,不是政治大一统。普世性的宗教,和政治大一统有类似功效。这是思想上的专制主义。
对比他们,我们该作何感想?
1980年代,怨天尤人骂祖宗,大家还记得吗?当时骂什么?主要是骂专制主义、骂封闭停滞,骂小农经济、骂吃粮食,不吃肉,心理自卑,达到愤懑的地步。大家恨传统,简直恨到了根儿上。
当时,我写过三篇文章(一篇登在《中国文化报》上,一篇登在《东方纪事》上,一篇登在《知识分子》上),力陈传统并非如此:其弊固多,不如是之甚也,何必众恶归之,集为怨府,把明明属于中国现代化的不良反应,全都怪在传统的头上。但这种声音,并未引起大家的注意,国人几乎一边倒。
500
现在的中国,正好相反,从骂祖宗变卖祖宗,急转之下。我们的自信心仿佛一夜之间就提高了,高到令人惊讶的地步。举国若狂,一片复古之声。
一句话:大国梦想,小国心态,表面自大,骨子里还是自卑。
现在的人,迷托古改制,常拿欧洲说事。他们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迫于宗教传统的巨大压力,不托古,不能求新。大家乐道的阐释学,不过是这类玩意儿。说是复兴中国文化,其实是步欧洲后尘。现在,西方史家有反省。大家猛回头,才发现,很多传统都是假传统。假希腊,假罗马,对传统和现代都是破坏。
500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拉奥孔》 西班牙 格列柯
中国的复古,是因为意识形态真空,就像俄国,乞灵于传统。
但我们的传统,精英文化,不语怪力乱神。下层见神就拜,也没有宗教大一统。
中国的传统很实在。没有教,不必造。现在,很多英雄气短的人,宁愿相信假传统,也不愿相信真传统。就像古之好事者,登临怀古,没有真古迹,也要造一个出来。中国需要这样的造神运动吗?中国的运动还少吗?
现在的复古,是真复古,还是假复古?孔子教导我们说,他的目标是奔西周,你会照他说的办吗?王莽倒是打这个旗号,你能学得来吗?说复古的,往哪儿复,怎么复?哪朝哪代哪个皇帝?你的复古方案是什么?请给大家说说看。你要迷这帝那帝,曾胡左李,就别讲什么“走向共和”。
上个世纪初,国人惊呼,神州陆沉,亡国灭种。然而现在怎么样?国未亡,种未灭,中国人还在,中国的万里河山还在,以往的历史,可以平心静气看。
我的看法是:
研究传统,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自信。中国的历史遗产,虽遭破坏,还是相当丰富。古书也好,古物也好,古迹也好,还是集中在中国大陆。特别是尚未开发的地下资源,更几乎百分之百在中国大陆。
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有人。中国人还在,不信邪的精神还在。我们的一切,已经纳入现代化的视野,古今中外已经摆上了同一桌面。
台湾有点东西,都是大陆带走的,集中在史语所和台北故宫,还有一个历史博物馆,很小。他们,报告发光,图录出尽,就没有资源了。人,台独政治家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还谈什么传统文化。
500
台北故宫博物院
香港太小,没有祖国的万里河山,完全脱离中国文化的主流,眼中没有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生活(只能从旅游和电影了解),殖民统治太久,没根。他们的居民,要么很土(各种怪力乱神的崇拜),要么很洋(官场、课堂说英文,连名字都是英国的),传统文化,同样很淡薄,缺乏自主原创力。
欧美和日本的汉学家,是另一个天地,他山之石吧。我们不要以为,只有几个美籍华人就是国际汉学界。
对中国传统,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的天是中国的天,地是中国的地,人是中国的人,根本用不着气短。
我们的文化资源,世界任何地方都比不了。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面对着有血有肉的中国生活,用中国人的语言、中国人的体验,写中国自己的历史,这是最大优势。
我们为什么要自卑?我们有这么多真东西,干吗还要拿假的壮胆,拆了真的造假的,跟着别人起哄。
托古改制,自欺欺人的阐释,全是无聊把戏,对中国的形象,有百弊而无一利。不是爱中国,而是害中国。
传统不必这样红。
楼主:随意说说2014  时间:2019-05-07 09:38:19
李零:五四运动,光芒万丈https://mp.weixin.qq.com/s/RxhwmzxTptbYB4AqAefADQ

李零 活字文化 今天

五四运动是个伟大的运动,缺点当然有,而且不少。它也和西方的启蒙一样,同样有阴暗面,但我还是要说,五四运动,光芒万丈。

本文节选自李零所著《鸟儿歌唱:二十世纪猛回头》

中国的启蒙是什么?这是我想谈的另一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问,中国是不是经过启蒙?这个问题有两种答案。

一种说法是根本没有。如果你说启蒙只是欧洲范围内的事,与其他地区无关,如果你拿西方标准一把尺子量天下,我们当然没有:没有自由,没有民主,没有科学,没有哲学,没有宗教,没有国家……有也等于没有,就像崔健唱的,我们一无所有。既然没有,咱们就不用讨论了,倒也省事。

另一种说法是有。启蒙波及全世界,西方的影响哪儿哪儿都是,怎么能说没有!比如咱们这个北京城,金元明清是古都,当然有很多旧宫旧苑。但故宫、太庙、社稷坛、天地坛、日月坛、先农先蚕坛、北海、中南海、颐和园、玉泉山,民元以来,绝大多数都成了对民众开放的公共设施,不是改博物馆,就是变公园。博物馆和公园就是打外国传入的。

中国的新,有些是全新,比如天安门广场。我见过的汉学家都说是学苏联老大哥。但叫我看,怎么看都像美国的华盛顿:人民大会堂像国会山,中国国家博物馆像史密森学会(围着大草坪一圈的美国国家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像华盛顿纪念碑,毛 纪念堂像林肯纪念堂。除方向不同,一个坐西朝东,一个坐北朝南,没什么不同。事实上,这个广场是中国人的集体设计,连毛泽东和周恩来都出过主意,根本没苏联什么事。

点击查看源网页

另一种新是翻新,比如北京的马路。有个法国朋友说,这也是学苏联老大哥。他说,这都是共产党的设计。你们的马路又宽又直,让人迈开步子就刹不住脚,无心在路边坐下喝咖啡,当然也就无法交头接耳谈政治了。我认识的汉学家,谁听了都说有道理。但中国人,谁听了都莫明其妙。其实,北京的棋盘街,那是古人的设计,近现代只是在上面铺了柏油,下面修了下水道,路边竖了电线杆子和路灯,有些加宽,有些打通,如此而已。

古今的关系,一般是这样,但大家总是分不清,连我们的老师都分不清。

我理解,中国的启蒙是个大词,不光是北大、清华,不光是商务、中华,不光是知识分子,不光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它也包括革命,它也包括战争,它也包括全民族的动员和劳苦大众的觉醒。

中国的启蒙运动,过去都说是五四运动。这事在辛亥革命之后,不在辛亥革命之前,和西方的顺序不一样。非当革命背景,只能排在另一场革命(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前,过去,大家都这么讲。

五四运动的背景是战争与革命,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革命是十月革命。当时,大家的共同点是弃旧图新。弃旧图新是为了救国。其领军人物,既有李大钊、陈独秀这号人,也有鲁迅、胡适这号人。启蒙是为了凿破混沌,但启蒙本身也是混沌。我们和欧洲一样,保守和激进同样来自启蒙,都是启蒙的遗产。中国的启蒙,其实不止一次。“文革”后的启蒙也如此,当时大家都是启蒙派。现在怎么样?左右分化之局已定,剑拔弩张的气氛又出现。

五四运动是个伟大的运动,缺点当然有,而且不少。它也和西方的启蒙一样,同样有阴暗面,但我还是要说,五四运动,光芒万丈。

点击查看源网页

当年,但丁用意大利文写《神曲》,马丁·路德用德文译《圣经》,这就是他们的白话运动。中国没有统一的国教,儒教没有群众基础,不像基督教,一开始就起于大众,因此根本不是宗教(耶稣会也不认为它是宗教),更不是普世宗教,但它在中国影响太大,对中国的文人士大夫(想当官或已经当官的人)影响太大,确实是个主流意识形态,就像马克思说黑格尔哲学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欧洲比较,只有一件事差为近之,这就是打倒宋以来的那个孔家店(注意:不是打倒孔子)。

现在,全世界都风靡保守,我们这儿也一样,闻“左”色变。洋务可以叫启蒙,立宪(君主立宪)可以叫启蒙,“五四”不能叫,“五四”以后不能叫,1949 年后更不能叫,所有左翼文学和左翼史学都在推翻打倒之列。这股风从台湾来,从蒋家王朝的遗老遗少来,从某些美籍华人学者来,从国际大气候——“立正,稍息,向右看齐”来。

1957 年,胡适当“ 中研院院长”,蒋介石祝贺,大骂“五四”,说“五四”导致赤化。胡适当面反驳,说你错了,“五四”是文化运动,不是政治运动。五四运动是不是纯粹的文化运动,这个问题可以讨论。蒋介石说“五四”导致赤化,也未必错。

但五四运动的主题不是共产主义,而是弃旧图新、救亡图存。共产党的成立还在其后。如果你连自由和爱国也否定,连胡适本人也搁里边,别说共产党不接受,胡适也不接受。现在,大陆骂“五四”,时髦成风,跟蒋介石一个说法。难怪美国的陶涵(Jay Taylor)写《蒋介石传》,其结束语说,蒋虽赍志而殁,但他的反攻大陆,其实已经成功。

台湾意识形态,逃于共者归于蒋,逃于蒋者归于美,出不了这两类。“五四”不是启蒙,你说什么是?是不是只有宋明理学加美国基督教才是。比如蒋介石夫妇的“新生活运动”,就是国民党理解的启蒙运动。“新生活运动”,下场如何?1949 年,蒋介石兵败如山倒,他自己都说了,停办。咱们这儿倒好,有人接着办。

另外, 还有一种说法, 是美国学者舒衡哲(Vera Schwarcz)和李泽厚先生的说法,叫“救亡压倒启蒙”。此说影响很大。他俩争发明权,我们不必管,重要的是,它迎合了中国的文化气氛。《启蒙的艺术》这本图录,中方学者高毅和徐前进对此说有评论,属于委婉否定,读者可参看。其实,这话搁当年,大家听得懂吗?我不明白,列强瓜分中国,日本侵占中国,中国人起而反抗,怎么就挡了启蒙的道?

点击查看源网页

现在卖后悔药的,吃后悔药的,真是扯得没边儿。英国人疼皇上,日本人疼皇上,疼也不是替中国人疼。凡是想回大清朝的,日本人早就把皇上请回东北老家去了,你直接回满洲国得了。

有人说,现在应该重新启蒙,我说对呀。我看,中国的启蒙运动,时间可以放宽,范围可以拓广,就是讲到现在也不过分。

问题在于什么叫“蒙”。是不是这一百年,中国人都是糊涂蛋,现在才活明白。还是相反,大家又糊涂了,应该重新启蒙。

启蒙,读书很重要。

中国的出版物,有三本书影响很大。一本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1823 年),一本是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1848 年),一本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859 年),都是19世纪的书。

这三本书,《战争论》传入最早,1910 年从日文翻译,起名《大战学理》。此书是欧洲的《孙子兵法》,中国的讲武堂和军校很重视。《物种起源》是1919 年翻译出版,讲生物战争。《共产党宣言》是1920 年出版,讲阶级战争。这三本书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其作者都是斗争哲学的先知,人呼“三卡尔”(英文的查尔斯就是德文的卡尔)。其中两卡尔都是德国人。



《物种起源》本来是讲博物学的书,但影响超出自然科学。此书不仅在西方引起轩然大波,在中国也是石破天惊。它的译出虽然晚一点,但介绍却在前头。严复译赫胥黎《天演论》早在1897 年,戊戌变法的前一年。当时引起轰动,主要不在宗教,而在救亡。这是中国和西方的大不同。

救亡图存也是启蒙,而且是很重要的启蒙。

-END-

楼主:随意说说2014

字数:18142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6-07-02 22:24:00

更新时间:2019-05-07 09:38:19

评论数:3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