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文化随笔》

《文化随笔》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19-05-10 09:16:49
《文化随笔》

林贤治编选。借这本书,一来是文化和随笔两词,我都有些兴趣,二来是编者林贤治我知道他。他似乎研究鲁迅,反正我见过他有关鲁迅的专著,可惜书名我忘了。他还是广东人,是一位学者型的学人,对文化和思想较为重视,在现在精神和思想成了稀罕事了,犹为难得。我相信他的眼光。

但我不得不承认,我看得吃力,甚至有些看不进去。不是不好,译文很好,很流畅,看不进,是我浮躁,也欠理想。这本书所选的随笔,正如其名,着重文化和思想。比如托翁的《我不能沉默》,高尔基的《不合时宜的思想》,左拉的《我控诉》,〈我的憎厌〉等等,讨论的虽然是小问题,却倾注了作家许多的想法和思想,很有现实意义,很深的思想性。我不是学者,更不是思想者,虽然有时也会胡思乱想,但是,我很浅薄,更缺乏正面现实的勇气,看这样的文字,我觉得吃力,我甚至不懂他们的意思,看不出弦外之意,我理解力不够,我的思维逻辑比较直线,或者说我根本没有逻辑。明知是很好的书,但我实在看不下去。我想,我的思想还没到那种程度,所以少共鸣。人和人讲缘分,人与书也要讲缘分。既然看不下,那就不看了。近来看书,几乎没完整看完一本的,心是那样的浮躁。几年不上论坛,这段时间上了,可能对心思多少有点影响。

书中有茨威格的〈绝命书〉。茨是我蛮喜欢的作家,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给了我极深刻的印象,很为那个对爱至死不渝的女人所感动。〈绝命书〉很短。我对茨的人生经历不太了解,只知道在二战中,他离开了祖国,到了巴西。他所以自杀,按他在〈绝命书〉中的交待,是因为离开了祖国,失去了祖国,已经没有力量在一个全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适应新的环境,所以“我认为最好是及时地和以正当的态度来结束这个生命”,于是他自杀了。自杀的作家不少,我知道的著名者还有海明威,但海明威开枪自杀,好像是因为病痛的折磨。不论是什么原因,都是让人伤感,我不认为他们是弱者。他们有他们的理由,精神的痛苦,精神上的折磨,有甚于死。

还有一封底柯罗连科的〈给卢纳察尔斯基的信〉。要是我没记错,这信止庵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说有了这信,那期集志哪怕只有这信已经是值得了。大意如此,原话记不清了。当时这话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一直奇怪,这是一封怎样的信,能让止庵这样赞叹呢?当时借回这书,和这封也有关系。据介绍说这信一共有六封的,这里只选了第一封,信的内容,是作者痛恨政府枪决异见份子,不经法院审察,便即执行,是违反了法治和人权。说在旧时代,自己仗义执言还能救出几个被处绞刑的犯人,而现在,一切成了空谈。作者在批评政府的这种专制行为的同时,也愤慨地指责卢纳察尔斯基“不去号召人们清醒,不去讲对人的生命的爱惜态度(人的生命变得非常廉价了),却在自己的讲话中表示同这些“行政机构的枪杀”行为合作”,其他信,我没看到,光这封,估计都是些很有现实意义的批评之言,而信中论及的事件和现况,和我国现状多多少少有某中的相似,难怪止庵看了,深有感触。这是有良心有良知,不畏强权的文人发出的质疑和控诉。

让我深感苏联文人风骨的还有这样一封信,是作家札米亚京写给斯大林的一封信。札米亚京的作品因为和苏联主旋律不符,受到批评和攻占,最后还被开除出“作协”,似乎还被禁止写作(信中,他这样说),因为这事,他写信给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同志,为自己分辨,最后要求出国,理由是治病。只是在称呼上加上亲爱的一词,信写得不亢不卑,没一点见“大人“的恭敬,还说自己是”我知道我有很可怕的直言习惯,我认为对我就说,绝对不迎合潮流。特别是我绝不隐瞒对奴性,拍马屁和文学变色龙的态度,我一直认为,现在仍认为,这样只会使作家和革命退化。”真有几分掷地有声的气慨,那有半点的小心和求助的样子,一不小心还会以为他在教训斯大林同学。我不知道斯大林看了,会怎么想,因为斯大林是那些拍马屁者拍马的目的,是那些文学变色龙者的变色指示针,我只知道在当年,作者就如愿出了国。

鲁迅曾说过,苏联文人的传统和骨气,是中国文人所不及。我不由想起象征苏联,想起象征苏联文人精神的白桦树:高大,高贵,挺拔,华丽。秋后一树金黄,映着冰雪,简直像是纯洁童话。梅兰菊竹与之相比,确实显得有点小气。
2013-10-7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19-05-10 09:16:49
读书三则:陪卢森堡坐牢

《狱中书简》是卢森堡狱中写给朋友的书信,这些信不是偷偷送出去的,也不是死后才发现的文稿,而是通过正常渠道寄出去的,当然要经过审查,没问题才可以送出去。《文化随笔》里选了两封,都是寄给宋娅,想必是一位姑娘,是卢森堡的好朋友。

郑板桥说要做徐渭门下走狗,读完信后我突然也有这样的念头:陪卢森堡坐牢。别怪我矫情,要不是作者一直说自己在牢里,而我们也确实知道她真在狱中,否则我们会怀疑,这些信是那位有教养又文雅的闺秀,在明窗之下,望着窗外优美的草坪和鲜花,古老的书桌上,铺开洁白的信纸,怀着喜悦的心情想和好朋友分享这美妙的时光和生活,写下一封封优美动人的长信。喜欢这些优美的文字,更喜欢文字中流露出来乐观,开朗,从容,和对人生的热爱。

从信中可知,卢森堡从别的监狱转到这个监狱,以前的监狱牢门不关,可以自由进出不说,还有花园,有绿草鲜花,有鸟啼虫鸣,可现在,这一切都没有了,牢门紧团,放风供她散步铺着石头的院子“却没有什么发现”,所以当透过窗口,偶尔看到落霞就让卢森堡激动万分“仅仅这样一朵玫瑰色的云彩就能够使我心旷神怡,就能够弥补一切的损失。”。很显然,环境很恶劣,宋娅为此很难过,觉得处境过于悲惨了,卢森堡赶紧安慰宋娅,要她切莫为她悲伤,说自己“非常平静,愉快,一如往日”。对自己“为什么我会毫缘由地一直生活在陶然自得的境界里”卢森堡自己有时也觉得奇怪。她说“我现在在一间黑暗的牢房里,正躺在像石头一样硬的褥垫上,屋中一种墓地里惯有的那种死寂笼罩着我,我觉得自己好像在坟墓里一样。。。但我的心却由于一种无从捉摸的,奇怪的内在喜悦而怦怦地跳动着,就好像我在灿烂的阳光中走过一片绚烂的草地一样…我相信这秘密不是什么别的,它正是生活本身。”第一封信里,她和朋友谈论诗歌,说《有权者》写得很好,又叮咛朋友给她抄某首诗。第二封信中,更是津津乐道讨论女贞子和接骨木这两种植物的异同。像诗人,在书斋论文,像学者,在花园研究植物,你相信这是坐了三年牢的人容易有的精神面貌?

这不是强作欢笑,不是自欺欺人,不是为安慰别人,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就如太阳有光,光有热力一样,真实而自然,没法假装,也没法掩饰的。没有强大的内心,没有坚韧的精神,是没办法做到淡在自若,更别说像太阳般发光发热。信里说的都是极平常的事,没有豪情壮语,没有轰天动地的经历,甚至没有宣传说教,人格之伟大,精神之崇高,心灵之善美,却昭然若揭,一览无遗。我其实不太喜欢用伟大,崇高这一类词,嫌其大而无当,或隆重其事,但是,这刻,我觉得也唯有这词才最为恰当。若非如此,一个人,怎可以无视苦难,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苏东坡之豁达,杜甫之忧民,李白之狂放,陆游之爱国,难道仅仅是口号、态度或造型?这是骨子里的东西,有就有,没有就没有,没半分含糊。你看她对犯人们的无限同情,对战人凌辱人格的无比憎恶,对一头拉满车的老牛,被无情地打得皮破血流,寄予深切悲悯,并对施暴者的暴残无情鞭挞,态度和立场,都是那么分明,那么真挚,那么勇敢,大义凛然,不为所动,不自佩服,怕是铁石心肠,或麻木不仁。

以前还以为卢森堡是男人,书上附有照片,典雅文静透出飒爽英姿,很符合我的想象。我不知道卢森堡在狱中有没有受过刑,我读过《绞刑架下的报告》,可以说血迹浸透了文字,尽管作者已尽可能淡化,但还是让人心惊。可是就这两封信,没有一点血腥味,没有一点恐怖气氛,虽然有愤怒,更多是宠辱不惊。正视苦难,铁骨峥峥固然是勇敢,对苦难的无视表现得风清云淡,让人惊佩。文字之美,内心之美,精神之美,思想之美,四美合一,陪卢森堡坐牢三年,胜读十年圣贤书。
2013-10-13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19-05-10 09:16:49
读书三则:《沉默的年月》

这是苏联女作家娜杰日塔《回忆录》里的片段。她的丈夫在三十代被捕,不久就死在狱中,她本人被歧视,被限制三十多年,这三十多年,都是沉默的年月。直到五十年代后期才平反。

我不清楚苏联的近代史,不知道三十来代到五十年找,具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那应是斯大林统治期间。我读过罗曼罗兰的《莫斯科日记》,罗曼罗兰和高尔基是好朋友,就是应高尔基之邀出访苏联,高尔基还劝罗曼罗兰定居苏联,说是保证“供应”,“待遇”不下于他。那时高尔基住在一座大房子里,一座很大的别墅,有花园,有草地,有喷泉,有许多“仆人”。罗兰觉得其实许多“仆人”有不少应是间谍,是“上面”派来“看”着高尔基的。高尔基的生活很奢华,至少是很舒适,常举行盛大的宴会,美酒如水,烧肉飘香,而苏联当时正是困难时期,物资短决。高尔基已经很少和外界接触,罗兰说他常露出心事重重的样子,为了排遣寂寞,才常常举行宴会,看似生活过得很好,其实不太自由愉快。罗兰当然不会留下来,回国后,就写了《莫斯科日记》。

高尔基的遭遇,让我想起鲁迅,鲁迅活到建国后,估计和高尔基一样,如果他也像高尔基一样识趣封口。但估计,“待遇“未必有高尔基好。高尔基是苏联对外展示的一个花朵,对内树立的神像。罗兰看到了苏联许多问题,也有点奇怪为什么老朋友没有发现?当然,他是猜到这老朋友,其实是身不由已。记得有一本书中说,高尔基有次接触到处面的人众,听了他们的话流下了眼泪,而结果高尔基一转身,那些高尔基接触过,说过话,诉过苦的人,就接连消失,其中包括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子。

当时,我读罗曼罗兰(说句题外话,因为这书是几年前读的,我不敢肯定是罗兰的《莫斯科日记》,还是纪德的《访苏归来》,也许两本都有。这里权全当是罗兰的)描写苏联,和我们以前的中国(开放前)十分相似。差不多的共产主义思想和信念,差不多的整齐划一的行为准则,差不多的社会压抑氛围和高压统治,差不多的人民普遍失语,和生活极度困难。太相似了,说的虽是苏联,但我总是以为是说中国,看来,凡社会主义都差不大,你看如今的朝鲜。这回看《沉默的年月》,这印象就更深了。

我不知道〈回忆录〉有多长,〈沉默的年月〉并不太长,十页。作者也没有太过刻意刻画自己的痛苦,也没有过分渲染苦难,但是,这些都不难从作者平淡但真挚的叙述中发现,在许多生活细节中发现,知道那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知道这是段多么苦难的日子。最让我惊心是“集中营”一词经常出现,仿佛幽灵一样。我开始以为是德国法西斯的集中营,读着读着才知道不是,是苏联政府关押政治犯人的监狱。犯人并不是真正的犯了杀人放火的罪人,而是知识分子,“异见份子”等等。我知道,斯大林执政期间,有过恐怖的大清洗,这些集中营估计就是大清洗的产物,用来关押被清洗份子的。无数人进了集中营,就再没有走出来,那时当时最恐怖一个地方。作者自己没进过集中营,但她的丈夫,诗人曼德尔施塔姆就是死于集中营里。后来据活着出来的人说,集中营那简直是地狱,和别的什么集中营比,别的简直是天堂。可是谁也不想详细说,不想回首不想再面对那可怕的情形和日子。可见,那些集中营是的人,是过着怎样的非人生活,以致谈营色变。我想,大概和法西斯的集中营差不多吧?偶尔有些被关进集中营里的人,被批准见家人一面,他们一出现,就对亲人大叫:别相信他们!别相信他们!话没说完,就马上被押走。

读着读着,我感觉是在读杨绛的〈干校六记〉,然而却比〈干校六记〉更为阴深可怕。干校毕竟是还是校,不是监狱,更不是闻之让人胆战心惊的集中营,只是劳动重点,苦点,没有自由,饱受精神的折腾----也许,是杨绛的文笔过于温情,没有挥霍那沉痛和苦难,让我们读着不至于沉重得喘不过气来。而在那时的苏联,到处是暗探,白色恐怖像浓雾般笼罩着整个苏联,谁也不知道自己明天会如何。作者自己就几次要被捕,幸好避过一劫。那时候,她每天最害怕听到车声,怕车声在自己家门口停下,每天都活在提心吊胆中…有次,她从一个暗探手中勇敢地抢回丈夫的手稿,把对方给吓倒,终于保存了下来,我又想起杨绛在劳动期间,忽然遇上自己的《堂吉诃德》释稿,一把紧紧抱在怀里,再不肯放手,情况何等相似。作者还回忆和丈夫被捕前一起过的困难日子,到处借贷度日,每天,只能吃一小把的琬豆,喝一点茶充饥,为了省钱,她甚至想将一小把豆也能省下来了。饥饿和寒冷,人挣扎在死亡线上。不少人,在街上走着走着,突然就倒下,就永远不起来,天天害怕自己将会是下一个…

让作者感到苦闷,是现在的年青人,没人愿意听这些,他们不耐烦,他们已经忘记:“够了,别说了,别老重复老一套!”。她说自己不能死,在自己还没有把这些记下来,让后人知道,曾有过这样痛苦和恐怖的日子前,她不能死:“只要每一个灾难,每一滴眼泪和过去和现在所发生的一切事件的原因没有弄清楚以前,我们就应该再三地重复”老一套”。。。我希望那些人能从头到尾地重新审一遍我这半世纪以来所经历到的噩梦般的生活,那时候,他们也许就不再想杀人了。” 我相信,杨绛写《干校六记》,季羡林写《牛栅杂忆》,诉苦是其次,也是想后人记住,想后人弄清楚,想明白,以后永远不会再有这样的事发生。

娜杰日塔的〈回忆录〉和〈第二本书〉,在七十年代分别在纽约和巴黎出版,影响很大。
2013-10-8

楼主:独庸生

字数:5328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05-08 04:17:18

更新时间:2019-05-10 09:16:49

评论数: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