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天涯原创大赛]云台群星闪耀时——刘秀和云台二十八将的传奇史诗(天天更新)

[天涯原创大赛]云台群星闪耀时——刘秀和云台二十八将的传奇史诗(天天更新)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13 画虎不成反类犬(2)

公元22年,大年三十夜,蓝乡。这里驻守着一支王莽军的部队,他们的任务就是守着十万大军的粮草和辎重过年。整个部队的心态是轻松的,虽然去不了前线拿不了军功,但是在后方守着物资过年,不用上阵厮杀,吃个安稳的过年饭,还能偷个空子喝点小酒吃点肥肉,这个任务确实相当不错。

就在整个蓝乡驻地沉浸在一片安详和谐氛围中的时候,在刘縯的安排下,绿林军已经“潜师夜起”,分兵六路,偷渡沘水,在暗夜里对这里的守军发动了突袭。整场战斗毫无悬念,莽军大部分士兵甚至还在睡梦中就失去了生命。绿林军军以接近零伤亡的代价攻下了蓝乡。当举着火把的绿林军士兵花了整整一夜的时间清点完这里的物资后,他们被彻底震撼了。想过会很多,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多,十万大军的辎重啊,粮草、装备、器械一应俱全!于是,上万绿林军从头到脚,从内到外,嘴里吃的,手里拿的全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个年,对于绿林军来说是个真正的肥年。

蓝乡失守的消息传来,甄阜全军震撼。十万大军的全部后勤物资,就这样被绿林军一锅端了。仗还没开打,这十万人马就已经要饿肚子了。还没等气急败坏的甄阜做出反应,四周突然战鼓大作,杀声四起,绿林军已经兵分两路,以迅雷之势吹响了进攻的号角。刘縯显然对敌方的兵力部署了如指掌,刘縯、刘秀率领一支部队进攻沘水东北方的甄阜大营,王常则率领下江军士兵进攻沘水西北方的梁丘赐部队。

冬季的沘水正是枯水期,根本不需要用桥,军马便可涉水渡河。王常带领下江军旧部,身先士卒,勇猛异常,以极快的速度冲上江岸,呐喊着潮水般涌向敌军大营。梁丘赐完全没有预料到绿林军竟然敢主动发起攻击,全军乱作一团,很快就被绿林军杀得抱头鼠窜。相比之下,甄阜的部队战斗力要强些,在甄阜严令下,士兵们一边顶着刘縯的部队鏖战,一边眼巴巴地盼着梁丘赐的部队前来支援。

派去梁丘赐那边的联络兵很快回来了,不过带来的却是梁丘赐溃败的消息。甄阜大惊失色,一时之间乱了方寸。刘縯的攻势越发凶猛,甄阜见形势不妙,于是下意识的指挥部队且战且退,向梁丘赐的大营靠拢。事实证明,这又是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甄阜的部队刚和梁丘赐的败军汇合,就被已经完全丧失了斗志的败军冲散了阵型。

刘縯和王常的部队士气高昂,乘势发动全线进攻,反而把甄阜的十万大军包了饺子。甄阜和梁丘赐两支败军汇集在一起,成了没头苍蝇,互相践踏,损失惨重。原本唯一的退路就是渡过潢淳河,向宛城方向逃跑。可惜,过河的桥已经被几天前意气风发的甄阜下令拆掉了。望着前方滔滔的潢淳河水,甄阜和梁丘赐这时候连想死的心都有了,当初他们效法韩信背水一战,掉拆潢淳河桥,本以为一定能攻下棘阳,剿灭乱军,流传史册,谁知道竟然给自己挖了个坟墓。

在绿林军的猛烈进攻下,甄阜的部队走投无路,被追兵逼入潢淳河淹死的不计其数。剩下的要么投降,要么被杀死。战斗到天亮,沘水和潢淳河之间已经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这一战,王莽军大败,被杀死、淹死的多达两万人。甄阜、梁丘赐都惨死在乱军之中。

或许甄阜到死也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背水作战,韩信可以成功,而自己兵力更强大,优势更明显,却反而惨败。他不知道,当年韩信能够背水一战大破十万赵军,首先在于韩信以一万之众占据了井陉口的险要地形,严阵以待,因此以背水结阵激发全军士气,反而能够正面抵挡住赵军攻击。更重要的是,韩信还派出了二千骑兵奇袭赵军大本营,从而大破敌军。对韩信而言,所谓背水一战只是鼓舞士气的噱头,其实用兵的精华在于正面依托地利吸引敌军主力,而以精锐奇袭敌军指挥部。

甄阜和梁丘赐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生搬硬套,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不仅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自己也兵败身死,铸成千古笑柄。而刘縯充分吸取了小长安聚一战的教训,战前做了充分准备,首先以奇兵击破对方的补给站,赢得全局上的主动。接着他抓住对手两支军队相隔过远,彼此不能相顾的漏洞,突然发动袭击,终于大获全胜。这一战,使曾经士气低落的绿林军在南阳重新站稳住了脚跟,也让刘縯以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彻底征服了绿林军将士。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14 霸王战法(1)

岑彭率领后军还没到潢淳河边,迎头就撞上了甄阜的败军。还没等岑彭把这些丢盔弃甲的败兵们聚拢,紧追不舍的绿林军已经杀声整天地扑了上来。岑彭知道大势已去,率领部下拼命杀出包围,径直向宛城退去。

沘水大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王莽那里,他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他的感觉里,自己的军队虽然打匈奴、征高丽的战绩不咋样,但是对内镇压各种暴乱基本上还算是很成功的,怎么突然就会被一群流寇击败,而且是败得如此之惨,十多万大军转眼间就灰飞烟灭了。

王莽开始意识到这支造反部队不同于以往的绿林和叛军,他们有组织、有纪律、有目标,最关键的是他们不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象蝗虫一样哪里有吃的就蜂拥而至,吃完就一哄而散,而是准备在南阳扎根了。不仅如此,接下来他们还会象蚕一样慢慢的向周边吞食,南阳郡首府宛城显然已经成为他们的下一个目标。

王莽终于决定认真对待刘縯了。这一次,他派出了手下头号猛将、金牌打手纳言将军严尤率军支援宛城。严尤这个人前面已经介绍过,是个熟读兵法,科班出生的军事将领,打仗胜多负少,对绿林军更是一直保持着几乎全胜的战绩。只是他这个人嘴巴闲不住,经常有事没事地指出王莽的低级错误,再加上和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关系紧张,所以一直不受王莽重用。但不受重用不代表关键时刻不能用,关键时候王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在沘水之滨大破王莽军的绿林军士气大振。短暂休整后,刘縯将下一个进攻目标毫不犹豫地锁定了宛城。宛城是南阳郡的首府,占领了宛城就是打开了北进关中的大门,给王莽政权的心脏插进了一把尖刀。

就在绿林军厉兵秣马准备乘胜一举将宛城纳入囊中时,得到了严尤率军支援的消息,这无疑给士气正盛的绿林军兜头一盆冷水。严尤对绿林军保持着相当骄傲的战绩,甚至连猛将王常也在他手里吃过亏,他就像是绿林军的天敌,总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给绿林军致命一击。刘秀在长安读书的时候,就认识严尤。他告诉自己的哥哥,严尤这个人熟读兵书,老成持重,行军布阵都依循兵法,绝对不会犯甄阜那样的低级错误。

对付这样的对手,只有不按常理出牌。看着南阳郡地图,刘縯这次有了一个更加惊人的计划,他要在淯阳半路截杀严尤,阻止严尤的部队进入宛城和守军会合。但在平原野战中能不能击败严尤这样老谋深算的对手,刘縯自己心里也没谱。不过他是全军的主帅,即使心里没谱,也得装成胸有成竹的样子,而且还得让全军将士都跟自己一样胸有成竹。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14 霸王战法(1)

于是,刘縯把全军召集起来,召开了一个誓师大会。在冬日阳光照耀下,他全身戎装,骑着战马,威风凛凛的走到大家面前,给全军做了一次澎湃激昂的战前动员。他告诉大家,这一仗如果能打胜,不仅是宛城,而是整个南阳郡都会变成绿林军的后花园,那时候绝对是吃香喝辣,金银遍地;如果输了,又得像过去那样被王莽的军队追着撵着钻穷山沟,挖野菜啃树皮。刘縯用这样极其现实的道理告诉大家,这一仗可不是为我刘縯打的,是为你们自己的荣华富贵打的,打成什么样子你们自己看着办!

全军将士很快被刘縯的话煽动得热血澎湃,恨不得现在就冲上去抓住严尤一阵痛扁。

刘縯看这锅水已经快被自己烧开了,于是他决定就势再放一把大火。当着几万大军的面,刘縯让人把缴获的粮食全部烧掉,把煮饭的铁锅也砸了。这一天,大家都看到霸王项羽的灵魂在刘縯身上附体了,他成功地让几万大军明白了这一战不成功便成仁。刘縯的大胆和豪气在这时展现得淋漓尽致。

刘縯一直把汉高祖当做自己的榜样。但从很多方面看,他不像刘邦,倒是更像刘邦的对手——项羽。他没有刘邦市侩般的狡诈和手腕,相反他重情义,有豪气,做人大气,光明磊落。对王常这样的热血汉子,他以诚相待,生死相交。而对绿林军中那些趋炎附势之徒,他根本不屑与之结交。他喜欢的是指挥千军万马,刀口舔血,不屑于跟那些小人勾心斗角。刘縯的成功,因为这样的性格;他后来的失败,也因为这样的性格。

决死一战的起义军在淯阳截住了严尤的部队。以逸待劳的绿林军如猛虎下山,刘縯、王常、马武各带一支部队,很快就把严尤军分割包围。严尤做梦也没想到,绿林军会在这里半路杀出,而且都像杀红了眼的暴徒,个个以一当十。毫无准备的严尤军大败,宛城去不了了,只好向颍川败退。

刘縯在淯阳与严尤一战,出其不意地祭出霸王战法,“大破之,斩首三千余级”。这一战不仅重创了王莽军队,更打破了严尤对绿林军不败的神话,南阳战场的主动权已经完全掌握在起义军手里。连战连捷的刘縯自号“柱天大将军”,威名远扬,震动关中。慕名来投的各路英雄豪杰、四方百姓不断,短短的时间之内起义军壮大到了十余万人。其他各路起义军则大受鼓舞,都纷纷模仿刘縯,自己给自己封一个名头响亮的将军头衔,攻打城市,占领地盘,发布文告,宣传自己的主张,声讨王莽的罪行。不久前还在嘲笑起义军们没有文书、称号的王莽现在尝到了厉害,开始第一次感觉到害怕。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grigxu 2012-03-07 15:12:59
昨天是不是有1-2段发错了,都写到刘秀被派到邯郸了?
-----------------------------
啊?是您眼花还是我手抖?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14 霸王战法(3)

刘縯在起义军中的威望达到了顶峰,当然王莽对他的仇恨也达到了顶峰。如果诅咒能让人死亡,估计刘縯已经在王莽的嘴里死了无数次了。为了尽快剿灭这支风头正劲的起义军,王莽下诏,痛斥刘縯等人的大恶不赦。王莽说:“原汉朝舂陵侯的堂房侄儿刘伯升和他的族家、亲戚、党羽,狂妄地制造流言,迷惑群众,背叛天命,甚至亲手杀害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罪大恶极,永不宽恕。能够捉到这些人的,都赐封为上公,封邑一万户,赏赐宝货五千万。”

仅仅对刘縯等人进行官方通缉还远远不足以表达王莽对他们的愤慨和仇恨。王莽下令,所有官员必须把刘縯的画像悬挂在家中,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不是洗脸漱口,而是先射这个画像一箭,通俗的说就是把对刘縯的仇恨无限扩大化,把对刘縯的诅咒无限深入化。

不仅如此,王莽还给刘縯的人头开出了天价:“邑五万户,黄金十万斤,位上公”。黄金十万斤是什么概念?我们不妨为刘縯的人头算一笔帐:汉代的黄金十万斤相当于现代的五万斤。现在的金价大约380元/克,就算汉代的黄金杂质比较多,五万斤黄金折合RMB至少也值80亿。而邑五万户,相当于被封了一个拥有300万多子民的超级大地主。当然,更别提“位上公”,有了上公这个地位,什么钱啊、女人啊等等,你懂的……全球最大恐怖头子,头号通缉犯拉登在死之前,美国政府悬赏的是5000万美金,折合RMB大概4亿多,而且就现金,没其他的了,和刘縯大哥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估计拉登到下面见了刘縯只能恭恭敬敬的说一句:“您才是真正的老大”。

当然,王莽开出这样的天价也是有底气的。汉王朝堪称世界上黄金储备量最大的国家,拥有的黄金超过世界储备量的一半。究其原因,除了汉朝时候找矿技术有了进步以外,最重要的是对外贸易的兴起。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的纺织品成功的进入欧洲市场。罗马帝国的贵族们是中国纺织品的最大买家。当时来自中国的一种名叫“缣”的粗厚织物,内销价格不过400到600多个铜钱一匹,但出口到罗马却与黄金同价,一匹25两重的缣买到25两黄金!中国纺织品的附加值之高简直令人叹为观止。正因为如此,欧洲的黄金大量流入到中国。有位罗马史学家曾经统计过,西汉时,罗马帝国每年至少有5吨黄金流入中国。难怪西方的史学家会抱怨,罗马帝国的衰亡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黄金的外流。

坐拥世界上最大的金库却丢了天下,王莽用自己的经历再次深刻地告诉大家,钱并不是万能的。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不好意思,朋友聚会,才回来,更新一节,答谢各位支持!祝大家晚安!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第四章 昆阳大战

15 史上最华丽的大军(1)

这年初春,在淯阳大破严尤的汉军势不可挡。刘秀与汉军众将分兵横扫昆阳、定陵、郾城,王莽军在宛城的外围据点被扫荡一空,宛城已成瓮中之鳖。刘縯随即亲率汉军主力围攻宛城,关中门户即将为汉军打开。

“当下赤眉叛军在青州、徐州声势甚大,原本已令大司空王邑、国将哀章率大军四十万前往讨伐。谁知严尤、陈茂辜负我重托,在淯阳大败,宛城危在旦夕。大司徒有何高见?”

“陛下,赤眉叛军虽然势大,但离关中尚远。而当下绿林军正在围攻宛城,宛城是关中门户,若宛城有失,两京(长安、洛阳)震动,天下危矣。为今之计,不如令大司空亲帅天下雄师先平南阳,待荡平了绿林军,再乘胜进剿青、徐二州的赤眉贼,则天下可定矣。”

“唉,也只有如此了!”

这年春末,京城长安,王莽连夜召大司徒王寻入朝,说出了这一番话。

随即,在从长安往宛城的官道上,空前的一幕出现了。历史上最有观赏性的一支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宛城进发,一时刀枪蔽日、旌旗遍野,人马辎重千里不绝。在这支大军里,不仅有各州郡选派精锐的士兵,还有猛虎、豹子、犀牛、大象等各种猛兽助战,甚至还特别找来一位奇人:巨毋霸。这个人拥有和他名字一样威猛的外形,身高一丈,力大无比,连吃饭都用铁筷子。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支历史上最具观赏性大军的华丽配置:总指挥——王莽的左膀右臂,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其中王邑还是连夜乘坐传车被特快专递到部队的。中层军官——从各地搜罗来的通晓六十三家兵法的战术专家(是不是纸上谈兵的专家就不知道了)。特别加盟——天下第一巨人巨毋霸。友情客串——猛兽军团,数量不详,但威慑力惊人。总兵力四十二万。加上负责后勤保障和运输工作的大量劳工,这支大军接近百万之众。

指挥这支百万大军的总指挥大司空王邑是王莽最宠爱和倚重的大臣。为了炫耀实力,王莽曾经下诏对王邑大肆吹捧。诏书上说,王邑曾“以虎牙将军东指则反虏破坏,西击则逆贼靡碎,此乃新室威宝之臣也”。王莽把自己几乎全部的家底都交给了王邑,企图毕其功于一役。

集结了史上最华丽大军出征平叛的王莽心里安稳了许多。这时候他做了一件深刻影响时尚界发展的大事——染发!

王莽此时已经68岁,在那个时代属于高龄了。当时他已“皓首白须”,为了掩盖自己的老态,王莽染黑了胡子和头发。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里就记载了白蒿等能使白发变黑的草药,因此王莽很可能就是请人用这些草药调配了染发剂,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史可查的使用染发剂的名人。可惜当时没有娱记和狗仔队,否则王莽绝对能凭这一举动成为时尚杂志年度封面人物。

人们印象里面那个清心寡欲,专心儒道的王莽不见了,现在的他不仅在造型上玩了一把非主流,还大建后宫,册立史氏为皇后,同时从民间挑选了一百二十个美女,通通封为嫔妃,供自己享乐。当他的部队即将面临生死决战的时候,王莽却每天沉迷于跟方士在后宫研究房中术,荒淫享乐。“欲令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就像几百年后的隋炀帝在四面楚歌之际整日醉生梦死一样,或许此时的王莽已经预感来日无多,开始疯狂的透支未来。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2012不摇远 2012-03-07 19:11:09
楼主,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陈汤不是张汤
-----------------------------
是的,已更正。呵呵,谢谢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15 史上最华丽的大军(2)

王邑、王寻的大军从洛阳出发,足足走了两个月才到达颍川。在这里,他们同严尤、陈茂的残部会合。随即继续挥师南下,直逼昆阳。

刘秀率领一千兵马正在离昆阳不远的阳关一带巡逻,抬头就看见远处漫天尘土。众将登高一望,惊得差点从山坡上掉下来。从颍川方向而来的敌军浩浩荡荡,遮天蔽日,一眼看不到尾,甚至还有老虎、豹子发出低沉的怒吼。对这些绿林将领来说,一看这阵势别说打仗,看都看呆了。

看到众人这个样子,刘秀也只好调转马头,奔回昆阳报信。当时留守昆阳的是已经被刘玄封为成国公的王凤。王凤赶紧召集众人开会商量。结果逃跑的呼声占了绝对上风,有的建议带上家眷财物分散打游击,有的建议退回棘阳去和大部队会合,总之没有一个人愿意呆在昆阳当炮灰。

就在这时,一向沉稳低调的刘秀站了起来,他看着满屋的绿林军将领,情绪激昂地说:“现在我军主力正在围攻宛城。昆阳一带的兵力只有不到一万人,粮草也很缺乏。现在兵临城下,我们如果合力抵抗,或许还能一战;如果分散开来,弃城逃走,我敢断言,一天之内,在座各位就会被斩尽杀绝。现在的形势如此危急,你们的士兵都在盼望你们能拿出好的办法来救他们的性命,而你们不同心同德共谋大事,反而满脑子都是女人和财产!”

这是刘秀第一次在众人面前发飙。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遇不平事拍案而起,这就是刘秀的另一面。今天我们在谈论刘秀的成功时,往往会说起他的宽怀仁义,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这样的危急关头,同样也有血性迸发,刚毅决绝的时候。

被刘秀一针见血击中软肋的众将恼羞成怒,好几个人跳起来指着刘秀骂道:“你不过是个偏将军,居然敢在成国公面前这样说话!”

刘秀不再反驳,他沉默了。大敌当前,跟这帮人斗嘴皮子已经毫无意义。自己的大哥此刻正在宛城下浴血奋战,而这群平时好大喜功的人却在谈论怎样苟全性命,怎样逃跑。“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面对这帮胸无大志,贪生怕死,满脑子只有钱和女人的将领,就算他有满腔的凌云壮志,又能怎么样呢。他仰天大笑,站起身来,对众人拱了拱手,就要飘然而去。

就在此时,一个侦察兵跌跌撞撞地闯了进来。被惊呆了的侦察兵结结巴巴地向众人报告,敌军大队人马已到城北。这个侦察兵唯恐不能表达敌军攻来的震撼的场面,还很生动地形容说,敌军列阵有数百里长,看不到队尾,不知道有多少人。奥地利传记学家茨威格经常说,很多时候改变历史的也许只是一次小小的偶然。这个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姓名的侦察兵肯定想不到,他的出现和带回来的情报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听到这个消息,王凤第一个明白过来,赶紧叫到:“刘秀贤弟!现在大敌当前,我们只能同心杀敌,赶紧回来出出主意吧!”众人一下明白了,现在逃跑已经不可能了,打仗还得靠刘秀出谋划策,于是纷纷表态,要求刘秀说说对策。

刘秀转过身,他斩钉截铁地说:“形势虽然危急,但并不是无法挽救。目前我军在郾城、定陵等处还有近万人,如果能合兵一处,并不是不可一战。唯今之计,只有请成国公亲帅众将坚守城池。昆阳虽小,但地势险要,城墙坚固,守上个把月应该不成问题。在下愿意带死士突出城去,疾往郾城、定陵调取救兵。”

王凤想了想,也只有这样了。

刘秀没再多说话,转身大步而去。这时,一直在城头布置防御的王常急匆匆跑了进来。刘秀停下来,他深深地看了一眼王常。王常对他点了点头。两个人什么话也没有说,但已经却给了对方一个只有男人才会懂的承诺。刘秀可以放心的走了,他相信,有王常在,就有昆阳。王常知道,刘秀会回来的,而且会带回击败敌人大军的希望。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xyz82960407 2012-03-08 08:18:27
回复第252楼,@YLG2000
楼主干嘛去了,明天三八妇女节,今天三七处女节,难不成去祸害无知少女了?幸好有老公陪我,外面的世界太危险!
--------------------------
处女节。。。第一次听说,我什么讲究?
......
-----------------------------
你们在讨论什么。。。。。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15 史上最华丽的大军(3)

十三人!刘秀只带了十三名死士,骑上快马,从昆阳城南门突然冲出。这时候,天色已晚,王莽大军前锋近十万人已经到达昆阳城下,正在准备安营扎寨。刘秀等十三骑旋风般冲出,王莽军毫无准备,一时乱了方寸,眼睁睁看着这股诡异的骑兵绝尘而去。

第二天一大早,王邑到达了昆阳城下。严尤很担心宛城有失,他劝王邑说:
“昆阳城小而坚,要攻克肯定花费时间。现在敌军主力在宛城,我大军应该绕过昆阳,迅速前往宛城与敌军寻求决战,这里留一支兵力监视就可以了。”王邑也知道严尤说得有道理,但是此时他又想起几年前自己因为打仗胜得不够“完美”被王莽训斥的事情。他可不能让这样的错误再犯第二次。他不客气的反问严尤:“我今天率领百万大军,遇到敌人据守的城池而不能攻占,将来如何向陛下交代?”

这是一个貌似无法反驳的理由。哭笑不得的严尤叹了口气。王邑要打也只好由着他打了,他转念一想,凭这几十万大军,攻下一个小小的昆阳倒也不是难事。此刻的严尤恐怕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昆阳城,很快就将埋葬很多人的生命和梦想。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密码被盗啦 2012-03-08 10:29:00
三八节快乐!哈哈!顶!

-----------------------------
节日快乐!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16 两个城市的决斗(1)

宛城,北出洛阳,南通荆襄,西入武关,遥指长安,南阳郡首府,荆州重镇。昆阳,宛城东北二百里外的一个小城。这是两个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政治地位,都无法相提并论的城市。但因为这场大战,这两个城市的命运突然紧紧拴在了一起。

下定决心要碾平昆阳的王邑,指挥大军将这座城围了个水泄不通。数十万大军在城外扎下几百座大小营寨,旌旗遍野,刀枪蔽日。这个时候他想的不是如何尽快攻下昆阳,想得最多的确实防止守军弃城而逃,王邑在城外处处设防,绕城设下几十道防线。布置停当之后,王邑开始指挥攻城。

王邑把能用的各种重武器都派上了用场。莽军竖起十多丈高的云车,一直推到城外,城中部署和动静都被看得一清二楚。随后王邑指挥部下开始进行疯狂的火力炫耀。上万名弓弩手列成方阵,射出遮天蔽日的箭雨,呼啸着扑向昆阳这座孤零零的小城。绿林军根本无力反击,城中的守军连挪个步都要背着门板,才能让自己不会瞬间变成刺猬。城里到处都是插满了箭簇的尸体。

尽情地享受了压倒性的火力优势之后,王莽军中身强力壮的敢死队开始赤膊上阵,推着笨重的冲车向昆阳城逼近。绿林军零零星星的弓箭根本无法阻止潮水般的敌军的前进。冲车开始猛烈地撞击城墙,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撞击,整个昆阳城都在颤抖。这时候,凶悍的盾牌兵开始在惊天动地的战鼓声中攀上楼车和云梯,呐喊着冲向城楼。

双方士兵在城头上展开殊死拼杀,不断有人惨叫着从高高的城头掉落下来。王常提着大刀亲自在城头指挥战斗,在他的带领下,平素军纪涣散的绿林军士兵在危机面前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一排人倒下去了,更多的人冲上来用尸体挡住箭雨,对着扑上来的王莽士兵迎头痛击。

强攻不行,王莽军就趁夜色偷偷挖掘地道,企图像老鼠一样钻进城里。没想到,绿林军也是夜猫子,他们用烟熏,用水灌,用土埋,硬是把这群耗子从地下赶了出来。

声势浩大的立体进攻居然一次次被这群置之死地的绿林军将士顽强的抵挡下来。

昆阳的绿林军在坚持,宛城的岑彭也在坚持。

带领绿林军主力围攻宛城的刘縯并不比王邑日子好过许多。他在宛城遇到的是曾经在小长安聚给他们当头一棒的岑彭。岑彭很快就把一群残兵败将集合成顽强的防守者。十多天下来,刘縯根本找不到丝毫的破绽,汉军在宛城城下吃尽了苦头却始终无法前进半步。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志意无双 2012-03-08 09:56:33
来顶,昆阳要写仔细点儿,好给我做借鉴!,哈哈
-----------------------------
哈哈,我先冲啦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2012不摇远 2012-03-08 11:02:26
宇为兄很勤劳,这帖子值得顶

-----------------------------
谢谢支持!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16 两个城市的决斗(2)

战斗一天比一天血腥残酷,城墙内外堆积的尸体也越来越多。

王凤终于挺不过去了,刘秀一去之后再无音讯,他几乎已经确信那个看起来文质彬彬,但颇有心计的皇族子弟早就远走高飞,只留下他和他的部下在这里当炮灰。眼看着部队伤亡过半,粮食将尽,士气越来越低落,再看着城外黑压压的根本无法战胜的王莽大军,炮灰团团长王凤终于到了崩溃的边缘。他不顾王常的反对,偷偷派人向王邑乞降。这时候,匪夷所思的一幕出现了,王邑直截了当的拒绝了王风的“乞降”!

不准对手投降,王邑开辟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颠覆性的先例。几年前因为打仗胜得不够“完美”遭到王莽训斥的王邑,心底那个阴影在关键时候跳出来战胜了他的理智,让他做出了这个旁人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决定。很多人成年之后的不幸都源于小时候某件事留下的阴影。而王邑,这个王莽的忠实追随者,因为王莽的偏执带给他的阴影,把自己也把对手逼上了绝路。

这时候身为副帅的严尤又站出来了,象当年劝王莽一样苦口婆心的劝王邑说:俗话说“围城必阙”,攻一个城必须得给守城的人留条活路,不然城里的人拼死抵抗,对于我们来说,就算攻下来了,损失也很大。我们应该接受王凤投降,迅速占领昆阳,这样围宛城的反军就成了无根之木,不打自溃。严尤的提议再一次被王邑否决了。我们只能说,严尤啊,自你跟着王莽混的那天开始,也就是你人生悲剧的开始。

困守昆阳的王凤得到这个令人震惊的回答时目瞪口呆。而王常则大喜过望,他知道这是一个绝好的振奋士气的理由,他当即站在城头向所有守城士兵宣布了这个消息。在最后一线生机破灭之后,男人的血性被彻底点燃了,他们发誓将与这座城市同生共死。所有还能战斗的人都拿起了武器,他们冲上城楼和密密麻麻的敌军展开肉搏。甚至有许多重伤的绿林军士兵抱着凶狠的王莽军士兵一起滚下高墙,同归于尽。在昆阳的城头,上演的已经不仅仅是守城与攻城的战斗,而是一场事关尊严和生命的殊死搏杀。

在宛城苦苦支撑的岑彭也快挺不过去了。虽然绿林军没有重型攻城武器,火力也算不上猛烈。在试探性地攻城受挫之后,刘縯改变了策略,他切断了宛城的水道,把整座城市重重包围起来,让守军得不到粮食和供水。擅长防守的岑彭知道,他们的软肋被刘縯敏锐的洞悉了,即使几百里外大兵压境,刘縯仍没有罢手的意思,他要把宛城守军全部饿死在城里。攻城变成了围城,宛城里的守军,没粮食吃,就杀牲口,杀战马,到最后连战马也杀完了。开始有人偷偷的割下死去士兵的肉充饥。饥饿让宛城变成了炼狱。

然而,人的忍耐有时候会超出自己的想象,两座孤城的守军在重重围困下,居然又坚持了一个月。

宛城与昆阳,这两座相隔数百里,毫无关联的城市,就像被上天选中放在了竞技场中的两个角斗士。筋疲力尽的他们都在期待着对方先倒下,让自己获得生存的资格。

有时候,生存也是一件残酷的事。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没名可以取 2012-03-08 14:26:20
-----------------------------
有道理,受教啦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西汉金饼。。。同口水中。。。。。。。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16 两个城市的决斗(3)

这是生死攸关的三十天。满腔怒火的王常站在插满箭簇的残破的城头,眼睛在燃烧,他已经不奢求援军的出现,他只希望城破之日,自己能痛快的死去。

心力交瘁的岑彭靠在死去的士兵僵硬的尸体上,凝望着东北方那片血红色的残云。他知道决定他的命运不是城外的汉军,而是几百里外那个叫做昆阳的小城,只是他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前来解围的四十万大军竟然会被困在小小的昆阳而不能前进一步。

他想起曾经这样鼓舞自己的部下:你们要守卫的并不是眼前这些城墙,而是你们自己的生命。他做过县令,亲眼看到了王莽统治下百姓的痛苦,他并不想为王莽而战,他们是在为宛城老百姓的生存而战。因为他听说绿林军都是杀人如麻,夺人财富,淫人妻女的暴徒。然而,当他看到自己的部下靠偷偷吃人肉来生存下去的时候,他动摇了。如果战斗的结局就是每一个人都这样悲惨的死去,那这样的战斗还有什么意义。

岑彭坚守到了最后一刻。当他发现援军的到来仍然像神话一般遥不可及之后,他终于带着快要饿死的部下们投降了,条件是放过城中的百姓。当欣喜若狂的绿林军蜂拥而入的时候,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轻蔑的笑。他知道,他不是被眼前这些人打败的,而是被两百里之外那个叫做昆阳的城市打败的。

刘縯没有笑,他心里并没有因为攻下宛城而感到轻松。他很想知道,此刻在王莽四十万大军的围攻下苦苦支撑的昆阳城,自己的弟弟刘秀到底怎么样了。

一千二百年后,萨拉丁率领剽悍的撒拉逊骑士,在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后终于占领他毕生的梦想——圣城耶路撒冷。有人问他:“这座城市对你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位伊斯兰世界的传奇人物意味深长的回答道:“也许什么也不是,也许是一切。”

对终于攻下宛城的刘縯来说,这场胜利同样是如此。拿下宛城,起义军已经打开了进入关中的大门,刀锋直指长安,天下似乎已在掌中。但如果昆阳失守,王莽大军南下,这一切都要灰飞烟灭。

昆阳,那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城邑,此刻承载的已经不仅仅是千万人的生死,更是那个时代的命运。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wraithshen 2012-03-08 18:51:31
在官居吧里看了,过来顶一下~~~
-----------------------------
谢谢支持

楼主:宇_为

字数:400851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2-03-04 19:53:00

更新时间:2018-12-14 16:39:23

评论数:526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