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天涯原创大赛]云台群星闪耀时——刘秀和云台二十八将的传奇史诗(天天更新)

[天涯原创大赛]云台群星闪耀时——刘秀和云台二十八将的传奇史诗(天天更新)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刘秀有两个哥哥,一个叫刘縯,一个叫刘缤,这两个人性格和谨小慎微的刘秀截然不同,天生气度恢宏,轻财仗义。特别是刘縯,那时候行走乡里,仗义行侠,也算是横行一方的知名人物。特别是王莽篡汉之后,作为汉室皇族之后刘縯异常愤慨,他把全部的精力和钱财都放到结交天下豪杰上面,不但不经营家产,反而卖田卖宅,收养门客,俨然成为南阳一带皇族子弟的老大。刘縯很是瞧不起自家小弟,认为刘秀胸无大志,只会下田耕地,跟普通农民没什么区别。刘縯也算是有些历史知识,还搬出刘仲的例子来讥笑这个农民弟弟。

那个不幸成为反面教材的刘仲,是汉高祖刘邦的亲哥。老实巴交的刘仲原本在老家种田,后来刘邦得了天下,作为皇帝的亲大哥,刘仲鸡犬升天,被封为代王,统辖今河北、山西一带。当时北方战事吃紧,代国属地更是首当其冲。匈奴大兵犯境之时,种了半辈子的田的刘仲哪里见过这种阵势,闻风而逃,而且一口气跑了几百里,直接跑回了洛阳。刘縯用刘仲的例子来比喻刘秀,除了讥讽刘秀以外,更是有自比汉高祖刘邦的意思,在他眼里,如果遇到乱世,他将和自己的祖先一样提三尺剑,成就一番功名。

反观刘秀,相比起一百多年后同样是孤儿,同样寄养于叔父家,同样躬耕于南阳,但未出草庐便已扬名于士大夫之间的诸葛亮,除了得到一个“性勤于稼穑”(秉性勤奋,努力于农事)的评价外,他的种田生涯似乎乏善可陈。因此,看不起刘秀的不只是他的大哥,其他人也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有一次,刘秀跟二姐夫邓晨一起到穰县去拜访蔡少公。这个蔡少公平时喜欢研究图谶占卜之类的东西,一听刘秀的姓名之后,蔡少公大惊道:“根据图谶预测,刘秀当作天子!”周围的人都愣了,心想这个蔡少公莫不是最近手头紧,要骗刘家的银子吧,这个泥腿子刘秀再怎么看也看不出有皇帝命啊。有人接话道:“这图谶说的是恐怕是当今国师刘秀吧?”(当时的国师刘歆也知道这个预测,想当皇帝想疯了的他,索性自己紧急改名叫“刘秀”。)刘秀哈哈一笑,开玩笑说:“你怎么知道不是我呢?”在场的人都哄堂大笑。

但事实证明,泥腿子也是能干大事的。刘秀在家种田的时候,正赶上王莽在全国轰轰烈烈的推行土地改革,大搞“井田制”。由于制度设计的缺陷和严重的脱离社会实际,王莽的土地改革不到三年便告失败,民间对王莽的崇拜也开始演变成了怀疑和怨恨。因此,刘秀对王莽所谓的新政有直接的认识和体会,更是亲眼看到了这个曾经的偶像在民间的轰然倒塌,也直接感受到老百姓对曾经富强安定的文景时代的怀念和向往。

更重要的是,刘秀在这里,遇见了改变了他一生的女人。

她有一个很少见的姓氏:姓阴,名丽华。阴家原本不姓阴,阴家有一个荣耀的家谱,他们的先世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一脉,传到第七代管修,以医术精湛闻名于世。管修从齐国迁居到楚国,被封为阴大夫,从此他的后人便以“阴” 为姓。秦汉之际,阴氏子孙为躲避战乱,迁居到南阳。阴丽华就出生在这里,和刘秀做了同乡。

阴丽华就像是受到了上天眷顾的女人,不仅年轻貌美,才华出众,而且出身显赫。阴氏家族在当时仍然是富甲一方的豪门大户,阴家名下的田地多达七百顷,车马和奴仆可以同分封的诸侯王族相比。面对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名门之秀,情窦初开的少年郎虽然朝思暮想,心神向往,但掂量着自己的身份、家境和地位,实在配不上这位名门闺秀。刘秀这个人不像他的两个哥哥,没有把握的事情他是不会去做的,因此,他决定暂时把爱恋深深的埋在心底。在那时,他对阴妹妹的感情叫做——“暗恋”。

现在的我们已经无法进入到刘秀的内心世界,但刘秀正是在遇见阴丽华之后,终于决定放下手中的锄镐,离开生活了二十年的老家,毅然踏上了前往京都长安的求学之路。不知道当他走出村口那条小路的时候,有没有回头遥望心中所恋的那个女人家中的青瓦灰墙。

十五年之后,刘秀手下大将耿弇彻底击溃了强敌张步,攻占山东全境。已经登基称帝的刘秀感慨地对他说:“将军以前在南阳时提出攻打张步、平定山东一带,当初还觉得计划太大,担心难于实现。现在我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或许,当青春年少的刘秀背负着心中梦想走出村口的那刻,这句话就已经在他心底萌芽了。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刘秀有两个哥哥,一个叫刘縯,一个叫刘缤,这两个人性格和谨小慎微的刘秀截然不同,天生气度恢宏,轻财仗义。特别是刘縯,那时候行走乡里,仗义行侠,也算是横行一方的知名人物。特别是王莽篡汉之后,作为汉室皇族之后刘縯异常愤慨,他把全部的精力和钱财都放到结交天下豪杰上面,不但不经营家产,反而卖田卖宅,收养门客,俨然成为南阳一带皇族子弟的老大。刘縯很是瞧不起自家小弟,认为刘秀胸无大志,只会下田耕地,跟普通农民没什么区别。刘縯也算是有些历史知识,还搬出刘仲的例子来讥笑这个农民弟弟。

那个不幸成为反面教材的刘仲,是汉高祖刘邦的亲哥。老实巴交的刘仲原本在老家种田,后来刘邦得了天下,作为皇帝的亲大哥,刘仲鸡犬升天,被封为代王,统辖今河北、山西一带。当时北方战事吃紧,代国属地更是首当其冲。匈奴大兵犯境之时,种了半辈子的田的刘仲哪里见过这种阵势,闻风而逃,而且一口气跑了几百里,直接跑回了洛阳。刘縯用刘仲的例子来比喻刘秀,除了讥讽刘秀以外,更是有自比汉高祖刘邦的意思,在他眼里,如果遇到乱世,他将和自己的祖先一样提三尺剑,成就一番功名。

反观刘秀,相比起一百多年后同样是孤儿,同样寄养于叔父家,同样躬耕于南阳,但未出草庐便已扬名于士大夫之间的诸葛亮,除了得到一个“性勤于稼穑”(秉性勤奋,努力于农事)的评价外,他的种田生涯似乎乏善可陈。因此,看不起刘秀的不只是他的大哥,其他人也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有一次,刘秀跟二姐夫邓晨一起到穰县去拜访蔡少公。这个蔡少公平时喜欢研究图谶占卜之类的东西,一听刘秀的姓名之后,蔡少公大惊道:“根据图谶预测,刘秀当作天子!”周围的人都愣了,心想这个蔡少公莫不是最近手头紧,要骗刘家的银子吧,这个泥腿子刘秀再怎么看也看不出有皇帝命啊。有人接话道:“这图谶说的是恐怕是当今国师刘秀吧?”(当时的国师刘歆也知道这个预测,想当皇帝想疯了的他,索性自己紧急改名叫“刘秀”。)刘秀哈哈一笑,开玩笑说:“你怎么知道不是我呢?”在场的人都哄堂大笑。

但事实证明,泥腿子也是能干大事的。刘秀在家种田的时候,正赶上王莽在全国轰轰烈烈的推行土地改革,大搞“井田制”。由于制度设计的缺陷和严重的脱离社会实际,王莽的土地改革不到三年便告失败,民间对王莽的崇拜也开始演变成了怀疑和怨恨。因此,刘秀对王莽所谓的新政有直接的认识和体会,更是亲眼看到了这个曾经的偶像在民间的轰然倒塌,也直接感受到老百姓对曾经富强安定的文景时代的怀念和向往。

更重要的是,刘秀在这里,遇见了改变了他一生的女人。

她有一个很少见的姓氏:姓阴,名丽华。阴家原本不姓阴,阴家有一个荣耀的家谱,他们的先世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一脉,传到第七代管修,以医术精湛闻名于世。管修从齐国迁居到楚国,被封为阴大夫,从此他的后人便以“阴” 为姓。秦汉之际,阴氏子孙为躲避战乱,迁居到南阳。阴丽华就出生在这里,和刘秀做了同乡。

阴丽华就像是受到了上天眷顾的女人,不仅年轻貌美,才华出众,而且出身显赫。阴氏家族在当时仍然是富甲一方的豪门大户,阴家名下的田地多达七百顷,车马和奴仆可以同分封的诸侯王族相比。面对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名门之秀,情窦初开的少年郎虽然朝思暮想,心神向往,但掂量着自己的身份、家境和地位,实在配不上这位名门闺秀。刘秀这个人不像他的两个哥哥,没有把握的事情他是不会去做的,因此,他决定暂时把爱恋深深的埋在心底。在那时,他对阴妹妹的感情叫做——“暗恋”。

现在的我们已经无法进入到刘秀的内心世界,但刘秀正是在遇见阴丽华之后,终于决定放下手中的锄镐,离开生活了二十年的老家,毅然踏上了前往京都长安的求学之路。不知道当他走出村口那条小路的时候,有没有回头遥望心中所恋的那个女人家中的青瓦灰墙。

十五年之后,刘秀手下大将耿弇彻底击溃了强敌张步,攻占山东全境。已经登基称帝的刘秀感慨地对他说:“将军以前在南阳时提出攻打张步、平定山东一带,当初还觉得计划太大,担心难于实现。现在我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或许,当青春年少的刘秀背负着心中梦想走出村口的那刻,这句话就已经在他心底萌芽了。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明天继续!谢谢大家支持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睡前自顶一贴,大家晚安。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7 京都求学(1)

满怀理想的刘秀到长安求学的那年,正好二十岁。那时候到首都念书不比现在,没有汽车、火车、飞机这样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从南阳到长安就算驿站的快马也要走个十天半个月。以刘秀当时的家庭经济情况很明显买不起马这样昂贵的交通工具。不但交通工具买不起,连一路上吃、住的费用都不能保证。于是他想了个办法,和一同求学的一个姓韩的同学凑钱买了一只驴,然后两个人就坐着驴车往长安而去,沿途还顺带接一些载客的业务,这样路上的盘缠也有了着落。刘秀和他的同学开着他们的私营中巴就这样一路来到了长安,路费不但有了,最后卖掉驴车之后居然还小赚了一笔。

刘秀在太学念了三年的书,和王莽一样他学的也是儒家文化,主攻五经之一的《尚书》。但他的学习成绩显然不如王莽,《后汉书》对他的评价只是一个“略通大义”。不过这也不能怪他,在太学之前,人家王莽是师从的大儒陈参,按现在的话来说是念的顶级名校,还有顶级名师时不常的开点小灶。而刘秀只是靠自己的自学,连希望小学都没上过,更别提有人辅导了,基础知识太薄弱,结果输在了起跑线上。

不过,刘秀虽然只是“略通大义”,但他学到了《尚书》的精髓,那就是“仁君治民”。在后来刘秀的治国理念中,我们明显看到了《尚书》的影子,很显然与刘秀相比,王莽充当了高分低能的反面教材。

在长安求学的时候,刘秀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后来成为刘秀最重要的助手,更成为光耀天下的云台二十八将之首。这个人就是邓禹。邓禹比刘秀小八岁,跟刘秀算是老乡,也是南阳人。跟刘秀不同的是,邓禹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和年龄不相称的才华。当刘秀还在放牛的时候,邓禹就已经以能诵诗而闻名乡里。刘秀在长安读书的时候,正巧邓禹也在长安游学。那时邓禹才十三岁,就以能背诵全篇《诗经》在长安城小有名气。十三岁就独身闯荡京都游学,可见邓禹志向远大。和刘秀结识后,邓禹便认准了这个文化成绩虽然不怎么好,但思想却很深邃的大哥哥,从此他便跟随刘秀左右在长安游学,直至刘秀返回家乡。

这是刘秀第一次展现他的人格魅力。第一次他就彻底征服了邓禹。以至于后来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时,不管谁邀请邓禹出仕,他都坚决拒绝。但当他听说刘秀正在河北一带,立即杖策北渡,从河南老家狂奔数百里,在河北邺城追上了刘秀,从此毕生跟随刘秀东征西讨,治国平天下,至死不渝。这也是邓禹第一次展现他的识人之才。这个后来为刘秀举荐了无数猛将良臣的人才挖掘大师,第一次就认准了这个他事业上毕身追随,命中注定的真命天子。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往往120 2012-03-05 11:17:59
邓禹(公元2—58年),字仲华,汉族,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第一个牛人 邓禹终于出场了
-----------------------------
呵呵,很喜欢邓禹么?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邓奉很牛么?
-----------------------------
作者:往往120 回复日期:2012-03-05 12:12:12  回复
对邓禹兴趣不大 喜欢他的侄儿邓奉 神一般的悲情人物~!!!
作者:宇_为 回复日期:2012-03-05 11:53:10  回复
@往往120 2012-03-05 11:17:59
邓禹(公元2—58年),字仲华,汉族,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第一个牛人 邓禹终于出场了
-----------------------------
@我爱白色WT 2012-03-05 12:22:06
呵呵,很喜欢邓禹么?
-----------------------------
虽然都姓邓,但是邓奉不是邓禹的侄儿,是邓晨的侄儿。。。。。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7 京都求学(2)


刘秀在长安读书的日子并不孤单。一年后,又一个少年来到长安陪着刘秀一起求学了,这个少年叫朱祐。

朱祐原是南阳宛县人,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病死,于是从小跟着家住南阳舂陵的外婆一起生活。他外婆姓刘,和刘縯、刘秀都是一个大家族的,有了这层关系,朱祐自小便流着鼻涕跟着刘縯两兄弟屁股后面乱窜,而刘縯兄弟也很喜欢他,把他当自己的亲弟弟对待。刘秀去长安读书之后,朱祐便一直跟着刘縯混社会,平时学习一些棍棒拳脚,收收保护费什么的。朱祐很明显不是那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二楞子,刘秀到远赴长安之后,朱祐最大的愿望就是憧憬着也能去长安和自己的刘秀哥哥一同念书。不久之后,当实在忍不住对知识渴望的朱祐怯生生的向刘縯提出去长安找刘秀后,刘縯笑了,溺爱的拍了拍着他的头,给了他一笔盘缠,让他上京找刘秀。

事实再一次证明,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好不容易才得到求学机会的朱祐表现出了惊人的学习的激情和渴求。跟刘秀善于“略通大义”不同,朱祐对知识的追求到了执着和完美的地步。为了钻研学问,朱祐几乎到了通宵达旦,食不甘味的程度。每次刘秀去看朱祐的时候,通常都会出现这样一段场景:刘秀坐在一旁,一边喝茶,一边疼爱的看着因为刻苦攻读而忘记了自己到来的朱祐,很久以后才猛然发现刘秀到来的朱祐不好意思的搔了搔头,对着刘秀傻乎乎的笑。

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朱佑终于能提前进入讲堂和刘秀、邓禹同窗学习。朱佑这一勤奋好学的好习惯一直持续到他的晚年。若干年后,当已经一统天下的刘秀驾幸麾下“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朱祐家中时,刘秀总会笑着揶揄道:“家主该不会又因为刻苦读书而没注意到我吧?”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静待楼主继续普及基本常识~~~
-----------------------------
没事共同探讨,谢谢支持!!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xyz82960407 2012-03-05 11:53:20
男主角怎么还不上场啊,等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在等哪个男主角?这书的男主角挺多哦,呵呵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被天涯文学热点栏目首页推荐了!哈哈,以后要加快更新,这样才对得起大家的支持!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志意无双 2012-03-05 15:30:14
楼主可以交流不,我也写刘秀的!
-----------------------------
这位兄弟,之前就在看你的帝王中的精灵-----刘秀,写得很好。你那个是小说,我这个算历史传记吧,再加一些自己的读史感受。话说回来,其实写小说更难,因为需要更多的想象。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志意无双 2012-03-05 15:58:09
你要是写的太快了,我就学习了哈!
-----------------------------
哈哈,客气,互相支持!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7 京都求学(3)

三年的求学生涯,让刘秀成了一个真正的文化人,而且也开阔了他眼界,他不再是一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种田少年,他知道了原来在这世上有个够威风够气派的官职叫“执金吾”。

不过,这或许是刘秀在首都读了三年书的唯一收获。大部分人不惜血本在首都读书,是为了把这作为进入仕途的捷径,但这对刘秀而言显然不现实。当时做官,实行的是举荐制。没有好的导师,读书也只是“略通大义”的刘秀,特别是还背着西汉皇族子弟这样一个备受打压的身份,当然不可能有大人物来推荐刘秀。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被堵死了。

于是念了三年大学,刘秀毕业了,毕业就是失业,他带着跟班小弟朱祐又回到了老家继续种田。而邓禹,也依依不舍地辞别刘秀,离开了长安回到老家。

而这时候的新朝,一场惊天变局正在酝酿。

公元10年,黄河沿岸发生了罕见的蝗虫灾害,两岸的庄稼几乎被蝗虫啃食一空,遮天蔽日的蝗虫甚至袭击了长安,飞进了未央宫,附于殿堂楼阁之上,闹得人心惶惶。

接着,黄河又发生改道,洪水猛于虎,一时之间,流民遍野,民不聊生。
未几,关东大旱,庄稼绝收,关东地区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

王莽对内新政失败,对外穷兵黩武,加上一连串的天灾,逼得农民走投无路。刚刚建立不久的“新”朝,很快出现了崩溃的迹象。在湖北一带,王匡、王凤组织饥民为伍,占据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作为根据地,打起绿林军的大旗,啸聚山林,攻城掠野,很快发展到万人之众。

不久,樊崇在山东起事,带领几百个人占领了泰山。不到一年工夫,就发展到一万多人。这些人全都把自己的眉毛染成红色,号称“赤眉”。赤眉军战力彪悍,纪律严明,在青州(今山东中部)和徐州(今江苏北部)之间机动作战,连战连捷,声势逼人。

黄河两岸的大平原上,饥民们效仿绿林、赤眉,纷纷揭竿而起,大大小小起义军有几十路之多。

一时间,烽火遍野,天下大乱。京都长安,为之风声鹤唳。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8 我是皇帝?(1)

大学毕业的刘秀回到了南阳老家,继续务农,他很淡定地又回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中。

没过几年,天下大乱,刘秀的平静生活也被打破了。听到绿林军、赤眉军不断起兵的消息,他的大哥刘縯就像打了鸡血那么兴奋。自从王莽篡汉以来,刘縯一直就在四处活动,结交天下豪杰,立志推翻新莽政权,恢复大汉的刘姓皇室。现在看到不断有人起兵反抗王莽的统治,刘縯的胆子更壮了。他趁势网罗了一大批门客,成立了感觉有点像现在三合会、山口组之类黑社会性质的团伙。

在这个团伙里朱祐绝对是个骨干分子。朱祐从小便和刘演学习棍棒拳脚,练就一身好功夫,加之他又到首都高校进修过,当然不同与那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二楞子,平时叫他办个事,总是办得妥妥当当。朱祐从小便跟着刘縯、刘秀两兄弟混,对他们特别忠心,刘縯说白是白,他便认为是白,刘縯说白是黑,他便认为是黑,谁要坚持说是白,他便打谁。刘縯当老大之后特别看重他,视他为贴身心腹。刘縯起兵之后,朱祐作为这两兄弟的跟班小弟,先后为刘縯、刘秀都做过护军,后来官拜建义大将军,在“云台二十八将”里排名第八位。

在南阳,刘縯社团的影响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引起了当地官府的注意,于是他们不幸的成为了打击的对象。结果刘縯的社团势力毫无悬念地被官府彻底捣毁,带头的老大刘縯跑路了,社团二当家朱祐也跟着刘縯跑路了,刘秀作为社团老大的弟弟也成了通缉犯。

刘秀这才叫冤枉啊,自己只想专心种田,却被大哥连累成了通缉犯,怎么办,跑路呗,这一跑就跑到了在新野的二姐刘元家。姐夫邓晨见到刘秀非常开心,拉着刘秀说不完的话。邓晨一直认为刘秀绝非等闲之辈,当年蔡少公根据图谶预测说刘秀要当天子,所有人包括刘秀本人都一笑置之,只有邓晨心中暗喜,把这个预测牢牢记在心里。这次见到刘秀,邓晨旧事重提,对刘秀说:“王莽暴戾昏庸,现在天下不断有人起兵反抗他,我看王莽气数将尽。以前在穰县,蔡少公说你要当天子,莫非真会应验?”刘秀听了,只是笑而不答。

蔡少公说的这个预言,本来是关于刘秀的,但却影响了邓晨的一生。因为这个预言,邓晨最终放弃了自己富裕舒适的生活,跟随刘縯、刘秀起兵,妻子刘元和三个女儿都在战斗中遇难,他也毫不后悔。直到建武三年,刘秀已经做了皇帝三年之后,有一次刘秀设宴接见邓晨,两人谈起当年在新野的往事,邓晨慢悠悠地说:“当时说到陛下会做天子这个预言,没想到我终于办成了这件事。”刘秀听了,哈哈大笑。

但在那时的刘秀看来,当不当皇帝那都是浮云。现在这个世道,天灾人祸,关键是得先活下去。于是在新野,刘秀继续着他的种田生涯。他不但种田是一把好手,而且很有商业头脑,关键是刘秀还能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趁当时南阳欠收,米价高涨得时候,刘秀等人把丰收的稻谷运到宛城去高价贩卖,大赚了一笔。刘秀在宛城倒卖稻谷的时候认识了一个人,这个人叫李通,是新莽王朝国师刘歆的学生。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8 我是皇帝?(2)

刘歆在历史上可是个大大的名人,章太炎曾经评价他是“孔子以后最大的人物”。

刘歆和父亲刘向经过20多年的努力,共同编纂了《别录》,圆满地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图书整理编目工作,建立了第一个国家图书馆,为图书由官府收藏走向民间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刘歆还在其父刘向编纂《别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编成了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七略》,这是中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

刘歆还是一个考古学家兼古籍收藏家。他亲自发掘了一批晚出先秦经书,并加以宣讲,《周礼》、《左传》、《毛诗》这些古文经典都是因为他的努力,而为社会和士人广泛得知,使这些经典得以传流至今。刘歆打破了今文经学对儒学的垄断,开启了古文经学的发展道路。

刘歆在数学方面也很有建树。他著有《三统历谱》,造有圆柱形的标准量器。根据量器的铭文计算,所用圆周率是3.1547,世称“刘歆率”。

更离奇的是,刘歆在占卜算命方面也是一个专家。他从一本叫《赤伏符》的奇书中一句“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鬭野,四七之际火为主”的谶语中,得出了以后刘秀会做皇帝的预测。刘歆的一个学生跟着老师搞预测,也预测了一句“刘氏当兴,李氏为辅”,意思就是刘秀当皇帝会光复汉室,辅助他的是个姓李的。

李通当时也在刘歆门下,看到这个预测,认为这个人就是说的他自己。李通家世代经商,是当时富甲一方的大富翁,并不为生计发愁。本来他还当着个巫县县丞的小官,如今看到天下即将大乱,于是干脆辞官不做,回到了在南阳宛城的老家,安心的在宛城等着自己的有缘人。

此时,王常的下江兵和王匡的新市兵转战到了南阳一带,动乱终于波及到了南阳郡。李通见形势紧迫,于是找他的堂弟李轶商量。李轶说:“现在天下动荡,新朝眼看就要灭亡,复兴汉室已是人心所向。南阳的刘氏宗室中,只有刘縯、刘秀兄弟能广施仁爱,宽容待人,可以和他们商议大事。”李通一拍即合,当即和李轶一起找到正在宛城倒卖稻谷,混得风生水起的刘秀。李通认定这个刘秀就是预言里面说的那个会当皇帝的人,他激动地向刘秀表白道:“你是上天注定的皇帝,在你的带领下肯定能光复汉室,但是你必须要找一个姓李的人来辅助,才能成功。那个人在哪里呢?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我,你一定要相信我。我们不如趁天下大乱,一起干一番大事。”

“我是上天注定的皇帝?”虽然刘秀种田经商都是一把好手,但并不是一个胆大包天的人。在那个时候,“仕官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已经是他给自己定的人生终极目标了。现在突然跑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出来说自己会当皇帝,这心理跨度也太大了。除了认为李通是疯子或者是来忽悠自己之外,刘秀想不出其他原因。于是刘秀几乎是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但李通是个执着的人,反复的劝说刘秀。刘秀转念一想,自己在长安处处碰壁,就是因为王莽篡汉,对前汉子弟不遗余力的打压。这种世道,自己要混个功名看来是没有希望了。再加上我哥哥一直就热衷当社团老大,迟早都要拉旗子造反,那时候我又跑到哪里去?总不可能一辈子都东躲西藏,否则又怎么能把阴丽华妹妹娶到手呢?现在王莽不得人心,天下大乱,自己好歹还是个皇族子弟,劣势变成优势,就算自己当不了皇帝,恢复了汉室江山,自己也能翻身做主人啊。这样一想,刘秀当即向李通表态,咱不种田了,也不当倒爷了,今天就和你干一把夺取天下这个有前途的职业。

一心想辅助刘秀光复大汉王朝的李通成功的改变了刘秀,把他当官娶老婆的理想上升到了当皇帝娶皇后的高度。既然有了理想,那就把他实现吧,王莽可不会因为一句谶语就乖乖的把皇位让给刘秀,要让理想变成现实,怎么办呢?只有一条路可走,武装夺取政权。

造反不是嘴巴上说说,是需要军事力量的,刘秀想到了自己的大哥刘演,虽说大哥跑路了,但江湖威信还在,振臂一呼应该还是能聚集不少的小弟,而大哥也不仅仅只想当社团老大,他是想推翻王莽,当整个国家的老大。

下定决心之后,刘秀和李通二人开始密谋具体的行动方案。这个方案最好是既容易实施,又能达到震撼效果。于是,他们想到了劫持南阳太守,然后以此为机会,扯大旗起兵。太守府戒备森严,怎么下手呢?二人立即想到立秋就快到了,按照传统,官员们到立秋这一天,都会到郊外,骑马打猎,杀兽祭祀。如果能趁这个机会,绑架南阳太守,那南阳城不是唾手可得么?想到这个点子,两个人很兴奋,这可真是天赐良机啊。两人就此约定,刘秀回老家组织人马,李通则留在宛城打探消息,准备粮草兵器,等到立秋那一天,共同举事。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我爱白色WT 2012-03-05 21:06:10
楼主比较厚道 更的速度还行 不过要坚持
-----------------------------
呵呵,谢谢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9 刘秀的“秀”(1)

刘秀和李通立即把计划变成了行动。二人兵分两路,李轶陪刘秀回舂陵去找大哥刘縯商量起兵的事儿,李通则留在宛城经营秘密联络站,一方面打探消息,一方面四下购置兵器、马匹。李通还派人前往长安,通知自己的父亲李守自己要造反的事儿,请自己父亲早点跑路。

由于绿林军的逼近,当时的南阳已经陷入混乱,官府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绿林军吸引,放松了对刘縯这样的社团老大的通缉追捕,刘縯、朱祐等人已经乘乱潜回舂陵。刘秀、李轶很快找到了刘縯,把与李通商议的造反计划向大哥做了汇报。刘縯一听,又惊又喜。惊的是自己这小弟平日不多言不多语,连牢骚也很少发,没想到跑到宛城倒卖了几天稻谷,居然有了造反的惊天计划;喜的是自己早已在策划起兵的事情,正为如何取得家族支持发愁,如今刘秀主动提出此事,当时正说到了他心坎上。

刘縯当即拍板,朱祐、李轶留在舂陵帮助他准备起兵的事情,同时派人前往新野和邓晨联络,让邓晨率族人在新野起兵响应,以壮声势。而刘秀则再次赶回宛城,和李通汇合,抓紧准备劫持南阳太守的事情。一旦刘秀、李通在宛城得手,则舂陵、新野同时起兵,直取宛城。

得到了老大首肯的刘秀赶紧又跑回宛城去找李通,看李通准备的怎么样了。
李通确实是在准备,不过准备的不怎么样,用两个字来形容吧,那就是“悲剧”。其实用悲剧来形容都不够,应该用四个字来形容,叫做“非常悲剧”。李通在宛城搞串联准备造反的消息被官府知道了,除了他,他所有的家人和门客都被抓了起来,他在南阳的秘密联络站也被官府彻底捣毁。李通则脚底抹油,连夜跑了,如今去向不明。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我爱白色WT 2012-03-05 22:01:16
楼主的文章引起了对刘秀的兴趣,网上查了下 光武帝的资料 发现他确实是个人物 远比刘邦磊落 比刘彻宽厚
楼主的意见呢??
-----------------------------
我觉得他在很多方面颠覆了对于帝王的传统认识,气质独特
楼主:宇_为  时间:2018-12-14 16:39:23
9 刘秀的“秀”(2)

而在长安,李通的父亲李守知道儿子要造反的消息后,当即准备跑路。他的同乡好友黄显在朝廷当中郎将,劝他说:“如今到处都在戒严,你这身高上哪儿都能认出是你(《后汉书》载:李守身长九尺,放今天就是两米零九。),不如趁现在儿子还没造反,就向组织交代,坦白从宽,主动做污点证人,皇帝一高兴,肯定能免了死罪,说不定,儿子的罪也能免了。”

李守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有一天会死在长得太高上。不过听黄显说得也挺有道理,于是赶紧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自白书,交由黄显转奏朝廷。可惜这封信还没来得及交到王莽手里,李通造反的事就传到王莽的耳朵了。王莽火冒三丈,马上派人把李守抓了起来。这时候,黄显拿着李守的自白书站了出来,为他说情。黄显说,李守是个厚道人,明明知道自己儿子要造反,不但没有逃跑,还主动检举揭发儿子的罪行,希望能给他一次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并主动提出自己愿意亲自押着李守一起回老家,劝他儿子自首,如果李通不听,就让李守向北自刎。

王莽见黄显说得这么言辞恳切,便同意了他的主意。然而就在此时,一封快递改变了李守和黄显的命运。南阳太守的特快专递在黄显和李守还没启程的时候交到了王莽手里。信上说,通过对逮捕的李通团伙成员的审讯,确定李通和刘秀意图谋反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两人不仅有了详细的计划,还在四处招兵买马。

这下王莽真的生气了,后果也是真的很严重了,他下令马上将李守处斩。什么叫朋友,什么叫义气,在黄显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仍然执着的为自己的好友李守求情,直至自己也被认为是同党,和李守一起被投入大牢。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时节,难兄难弟李守和黄显一起被押赴刑场,不知道临死之前,精通预测的李守有没有算到自己的命运。

公元22年秋,李守和黄显这对用生命来见证了友谊的朋友双双死在了长安的刑场上。同一时间,李通家的兄弟、同宗共六十四人在宛城被处斩。这还不算,为了最大限度地制造恐怖气氛,官府还将这些人的尸体当众焚烧。

刘縯在舂陵没有等到刘秀成功劫持南阳太守的消息,却等来了李通全家“焚尸宛市”的噩耗。刘縯也是个干大事的人,他并没有被突发事件影响,既然消息已经泄露,李通全家被杀,而弟弟刘秀依然杳无音讯,那就不能再等了。

于是,刘縯迅速召集了刘家的宗室弟子和自己的那帮小弟、门客。刘縯站在桌子上对大家宣布:王莽这个皇帝当的很不好,没有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现在又连年旱灾,到处兵荒马乱,正是天亡王莽,光复汉室的最佳时机。大家都不要再种田了,跟我一起去打天下吧!

很可惜,刘縯这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并没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不管刘縯在桌子上如何义愤填膺状,大家就是不来气。想想这也正常,你一个社团老大,组织收收保护费、开开赌场什么的,小弟们愿意跟,毕竟抓到了也就关个十年半载,遇上大赦天下还能提前出狱。关键你这是造反啊,是要颠覆国家政权,来对付你的可不是警察,而是正规军,方式都不叫抓,而叫镇压,到时直接问斩不说家里的亲人也跑不掉。于是大伙不干了,而且罢工的态度很坚决,全部都躲避起来,直接用行动告诉刘縯:老大,这事儿,我干不了,您找别人吧。还有更没义气的,到处说“伯升(刘縯字伯升)杀我”。

就在刘縯为自己这个老大当得如此失败而焦头烂额的时候,刘秀回来了,而且是身穿红火的军服,戴着武将的高冠,威风凛凛,器宇轩昂地出现在大家面前。

说到这里,我们要好好的介绍一下刘秀的相貌了,据《后汉书》记载刘秀“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七尺三寸大概是1米73左右,这个身高在现代算不了什么,但是在身高普遍偏矮的古代,那绝对是模特的身高了。刘秀的五官长的也很漂亮,鼻梁高,嘴大,额头宽广,须眉秀美。所以说啊,刘秀暗恋当时以美貌而闻名的阴丽华妹妹是有资本的,至少人家也是一个大帅哥啊。

谁不知道刘秀是怎么搞到那身军服的,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当相貌堂堂的刘秀身穿军服,惊艳亮相的时候,大家立即被震撼了。而当刘秀站在那张桌子上,和自己大哥刘縯一样情绪激昂地鼓动大家扯杆子起义的时候,大家更是目瞪口呆。所有人都没想到当年这个憨厚老实,不多言不多语的放牛娃出去混了几年,也要干造反这种事情了。看来王莽确实太坏了,连刘秀这么老实巴交的人都被逼急了,不如跟他们兄弟一起混算了,搞不好真能成一番事业呢?
通过这场个人秀,刘秀成功的让一群胆小怕事的小混混成为了帮助他和大哥一起打天下的亡命之徒。

然而争取了小青年们的支持还不够,还得争取家族中长辈们的支持。刘秀、刘縯有一个叔父叫刘良,在刘氏族人中属于高辈分的人物。他在汉平帝时曾经举孝廉,做萧县县令,平时对刘秀兄弟也没少关照。如今看到这些后生们不知天高地厚要反抗朝廷,刘良气得吹胡子瞪眼睛,指着刘秀、刘縯大骂:“你们一起谋划这种大逆不道之事,是要诛灭九族的!”一边骂,一边还威胁要去告官。

这下两兄弟傻眼了。刘秀首先上去摆事实讲道理,结果被驳得体无完肤,败下阵来。朱祐又接着上去一阵嘻皮笑脸,插科打诨,同样被轰了出来。刘縯一发火,把刘良关了起来。

刘良被关了几天禁闭,等放出来一看。好几千人已经全副武装,蓄势待发,现在再跑去告官,就不是检举揭发了,那就是武力恐吓了。刘良苦笑了下,只好默认了这既成事实。

公元22年11月,刘秀和他大哥刘縯率领族人、门客七八千人在南阳舂陵正式起兵,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征战生涯,这一年,刘秀刚刚二十八岁。

楼主:宇_为

字数:400851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2-03-04 19:53:00

更新时间:2018-12-14 16:39:23

评论数:526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