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7—105

“最近刘光世派遣统制官王德等率领军马渡江,连连传来捷报,杀死、俘获金人甚多。金贼久驻于江淮,目前已逐渐开始退兵,虽然尚未退走的贼兵已经不多了,但如果不乘势彻底剿除,恐怕终将成为腹心之患,现在正是将领立功报国之时。卿忠义许国,不辞劳苦,朕素来嘉许。卿可与刘光世所遣将领协力并进,往高邮军、楚州等处讨杀金贼,务必将其剿灭。卿获得成功之后,朕一定给予重赏……”
除此以外,赵构还许诺:朝廷已下令从湖州的筹备粮中拨出五千石米,供应岳飞一军,让岳飞派人去搬运。
按理说,前线缺粮,军心易动,关系到战局的成败,供应粮食是十万火急的大事,应该让湖州的官府安排人迅速运送至前线,而赵构却让岳飞派人去取,那就必须有一往一返,岂不耽误时间?
其实,赵构耍的是一种宋朝常用的“官场套路”。
岳飞所提的是完全合理的要求,赵构不能拒绝也不敢拒绝,也不敢说解决不了——要别人为你上阵卖命,连一顿饱饭都不给吃,还能有几个人肯去?所以,赵构绝对要批准岳飞的请求。
但是,此时江南东路、江南西路、两浙路、荆湖路这些主要产粮区都已遭到了金兵、宋兵、军贼、流寇、盗贼的大面积抢劫和破坏,到处都在缺粮。

————————————————————————
附录 《鄂国金佗续编》卷一《高宗皇帝宸翰摭遗》
近据刘光世差王德等统率军马过江之后,累奏战捷,杀获金人甚多。贼久驻江、淮,即渐抽退,其未去者数虽不多,若不乘势剿除,终作腹心之患,正诸将立功报国之秋也。
岳飞奋命许国,忠劳甚著,朕常嘉之。今可与光世所遣将领等协力并进,往承州、楚州等处,杀伐金贼,期于剿扑,当议不次推赏。其有能获龙虎太师者,白身与除观察使。
九月十五日,付岳飞。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7—107

岳飞对敌我力量有冷静的判断:自己总共一万余人马,还有一小部分留守于泰州,而金军在淮南部署的兵力号称二十万,要迅速击破金军在高邮军的大寨,进而解楚州之围,单凭岳家军的兵力显然是不够的。于是,岳飞又给刘光世上了一道言辞恳切的申状:
“岳飞本是行伍贱隶,蒙朝廷知遇,受皇帝厚恩,纵使粉身碎骨也难以回报。国家有难,即使朝廷没有下达命令,岳飞尚且应当全力承担,更何况楚州的情势万分危急,朝廷屡次下令催督岳飞率军前去解围,现在正是岳飞舍身报国之时。
“但至今并未见镇抚使王林、郭仲威派遣兵马前来,虽然听说安抚司的王统制(指王德)已经出兵,但尚不知现在屯驻于何处。岳飞以一旅孤军,实在难以支撑全局。
“金贼在淮南盘踞的时间已经很久,最近又连破扬州、高邮军诸镇,王镇抚、郭镇抚等又各自敛兵自保,由此金军已经颇为骄傲轻敌;高邮军、楚州一带的百姓又大量逃亡,金军已无法通过抢掠获得粮食物资,现在正是对其发动进攻的时机。
“另据探报:金贼正急于攻下楚州,楚州万一有失,对淮南诸镇危害极大,现岳飞已经起兵向高邮军进发,伏乞钧慈派遣一二千人马,委派统制官一员,出兵高邮之西南,与岳飞成犄角之势,必立大功,不致贻误国事。”

————————————————————————
附录 岳飞《申刘光世乞进兵状》
武功大夫昌州防御使通泰州镇抚使兼知泰州岳飞状申:窍念飞以行伍贱隶,辱知朝迁,蒙被厚恩,殒殁难报。每以为国家之难,虽非所命,犹当戮力,矧承楚之事,危迫如许,累准朝廷指挥催督,此正飞等捐身徇义之秋。
窃缘王镇抚林、郭镇抚仲威等并不见差拔军马前来,使司王统制虽闻已起发,即目尚未知屯驻去处,使飞孤军委实难以支梧。
今月十二日准本州递到今月六日指挥,飞除已遵禀外,契勘金贼盘泊日久,连破诸镇,王镇抚、郭镇抚等各敛兵自保,其志已骄,即目承楚一带民户逃死,别元卤掠,易于攻却。
据探报:虏人急攻楚州,窃恐万一疏虞,于淮南诸镇利害不细。飞已于今月十五日具申使司去讫,飞一面起发,前往承州以来措置剿杀外,伏乞钧慈,特捐一二千之众,别差统制官一员,前来犄角,庶立大功,不致上误国事。
谨具申安抚相公使司,伏候指挥。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湖东隐士 13003楼 2013-04-06 16:02:25
“岳飞本是行伍贱隶,蒙朝廷知遇,受皇帝厚恩,纵使粉身碎骨也难以回报。国家有难,即使朝廷没有下达命令,岳飞尚且应当全力承担,更何况楚州的情势万分危急,朝廷屡次下令催督岳飞率军前去解围,现在正是岳飞舍身报国之时。
-----------------------------
@金戈风云 13005楼 2013-04-06 20:11:20
一个准备舍身报国的人要这样去乞求一个没心没肺的懦夫!观之令人寒心,刘光世国之贼也。
-----------------------------
原计划这一节是准备略写的,但前不久偶尔看了看别的写岳飞的贴子,看见有人指责岳飞极度自傲,和张俊、刘光世、韩世忠都处理不好关系。说得振振有词,反驳者明显居于下风。
岳飞不会讨好上级不假,但和张俊、刘光世之流处理不好关系,绝不是因为岳飞自傲。岳飞与他们发生冲突大多是因为在很多问题上正邪不能两立,岳飞为此不知道吃了他们多少暗亏。
这些事史有详载,可惜现在能静下心来读的不多,一般的历史爱好者又为资料缺乏和古文功底所限,一些无根无由的观点因此得以肆意泛滥。所以临时决定把此事连叙述带解读详详细细地写出来。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华夏新语 13006楼 2013-04-06 21:19:24
真英雄是不计艰险从重重危难中走过来的。
-----------------------------
是啊!外面是强敌的明枪,里面是宵小的暗箭,出生入死还兼忍辱负重……
不用说平常人坚持不了,就连张孝纯那样曾经誓死守卫疆土的人最后都放弃了,能够至死不渝的真英雄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李纲、宗泽、岳飞、李彦仙、赵立,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另外,问一下:“文史对照版”看得习惯吗?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吴歌漫画 13013楼 2013-04-06 22:31:36
这几天也看了一两个与岳飞有关的贴 有些人真是为了秦桧费劲心机 无耻到极致 用各种办法黑岳 反驳者确实大多无力 再说辩论一两点就需要大篇幅 反而给那些癞子顶了贴
大多数还是分得清黑白的人
-----------------------------
@徐兆玮 13014楼 2013-04-06 22:42:57
纠缠也无谓。主要是黑岳已经形成了一套思想体系了。而且这套体系的思维方式是当下流行的方式相同。所以,简单辩论很难有效反击。
-----------------------------
正是如此!黑岳的那套手法利用了时下流行的思维方式的弱点。例如被人普遍推崇的所谓“大道至简”,迎合了一种懒惰的思维习惯——喜欢把复杂的历史事件做简单化、公式化解读。
就像上面提到的岳飞和上级处理不好关系,黑岳的说这是因为岳飞骄傲自负所致,根据大多数人的思维定势和生活阅历,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所以极易信以为真,简单辩论确实很难有效反击。
要作出有力的反驳,必须先逐一讲述岳飞和他的几个上级相处的情况,张所、王彦、宗泽、杜充、张俊、刘光世、李纲、张浚,还包括赵构。然后才会发现——
1、岳飞决不是和所有上级都处不好关系:他为张所器重、受宗泽赏识、李纲也称岳飞“他日必为名将”;
2、与王彦处不好关系,责任主要在岳飞;
3、残忍好杀,最终叛国投敌的杜充视岳飞为爱将;
4、张俊起初“盛称岳飞可用”,最后成为谋害岳飞的主要凶手之一;
5、刘光世从一开始就诬陷岳飞;
6、张浚先称赞“岳侯乃忠孝人也”,后来两人彻底闹翻,此事两人均有责任,但张浚责任更大;
7、赵构一度十分器重岳飞,岳飞第一次抗旨是赵构密令岳飞屠城,杀宋朝的老百姓,被岳飞顶了回去;后来他们君臣的关系又经过几度反复;
……
这绝不是套用一个简单公式就可以分析出正确结果的。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吴歌漫画 13009楼 2013-04-06 22:19:48
文史对照版最有说服力 又能学习一下
-----------------------------
@华夏新语
文史对照有利于驳斥一些胡搅蛮缠的诡辩,但是牺牲了大多数人阅读的流畅,个人以为还是注明史料来源即可,不必处处对照的好。
-----------------------------
呵呵!众口难调啊!
请各位网友说说自己的看法,我很想知道大家的意见,有没有好的建议?请不吝赐教!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霜寒之风 13022楼 2013-04-07 10:55:57
文史对照较好。毕竟可以自取所需。
-----------------------------
从今天的网友回复看,支持文史对照的多一些。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7—108

和上次的申状一样,岳飞不敢对刘光世提出稍微高一点的要求,仅仅只是请他派一、二千人从侧面牵制一下金军,至于面对面的硬仗,岳飞准备自己来打,压根就没敢做刘光世的指望。
刘光世收到申状后的反应也和上次一样——置之不理。
在岳飞领兵逼近金军大寨的时候,刘光世依然稳坐镇江;郭仲威名为官军,却干起了盗贼“剪经”的勾当,忙着抢劫往来行人来解决自己的粮食军需;刘纲也以缺粮为由,声称要到长江以南就粮;王德的那支轻兵到了高邮附近,本来王德还想装模作样地找个小股金军游骑打一下,以便交差,但有两个统领官不肯听命,王德下令斩了二人,然后就带着军队回去了。至于高邮的金军,就交给岳飞去啃硬骨头了;还有楚州的赵立,你自己多多保重吧。
金军主帅完颜挞懒从各地的探报中看清了淮南战场的全局——迄今为止,真正来救援楚州的宋军,只有北面的李彦先和南面的岳飞,并且两军的兵力都不多,金军阻援作战的难度并不大。于是,完颜挞懒决定先攻下楚州,然后再集中兵力将李彦先、岳飞部逐个击破。
进入九月以后,楚州城的攻守战越打越惨烈。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六
既而德自天长引兵趋承州,不得入,斩所部左军统领官刘镇而还。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七
始立走人诣朝廷告急,上命浙西安抚大使刘光世督淮南诸镇往援之。东海李彦先首以兵至淮河,扼敌不得进;高邮薛庆至扬州,转战被执死;光世前军将王德至承州,其下不用命;维扬郭仲威按兵天长,阴怀顾望;独海陵岳飞屯三墪,仅能为援,而亦众寡不敌。敌知外援绝,攻围益急。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7—109

围攻楚州的金军从投降的宋兵口里了解到了一些城防部署和城内状况,知道赵立的守军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困境。于是,他们选择相对薄弱的北城作为突破口,展开了昼夜不息的猛攻。
赵立几次派人冲出去向朝廷告急,然而都没有回音。楚州军民承受着金军的箭、砲和饥饿的双重打击,他们急切地盼望着援兵。赵立让士兵不时地擂响战鼓:“如果援兵到了,听到鼓声一定会击鼓回应。”
隆隆的战鼓声从城中传出,在旷野里回荡。楚州城里的将士们竖耳聆听,希望能够听到有援军回应的鼓声,但是,时间一天天过去,城外一直不见援兵的踪影,只看见一队队的金兵在架设砲座,搬运云梯。
完颜挞懒听到城中传出的鼓声,知道赵立还在等待援军。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完颜挞懒决定把外援断绝的情况告诉赵立,让他死了这条心,以此再尝试一下劝降,而写劝降文书的,正是此时在完颜挞懒军中任随军转运使的秦桧。
尽管秦桧的文笔甚好,但赵立是不可能投降的。得知外援断绝,赵立已经开始做最坏的打算,这天夜里,他焚香望南跪拜:“赵立誓死守卫楚州,不敢有负国家!”
赵立在城内街巷里作了部署,为巷战做准备,他对士卒们说:“如果城池不幸被金贼攻破,我们必须拼死巷战,决不投降!”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八
洪适撰其父皓行述曰:金围楚州不下时,秦留尼玛哈所,使之草檄谕降,有锡纳者在军,知状。先君与秦语及金事,因曰:“忆锡纳否?别时托寄声。”秦色变而罢。

《宋史*忠义*赵立传》
围既久,众益困,立夜焚香望东南拜,且泣曰:“誓死守,不敢负国家。”命其众击鼓,曰:“援兵至,闻吾鼓声则应矣。”如是累月,终无至者。立尝戒士卒:“不幸城破,必巷战决死。”及陷,众如其言。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7—110

完颜挞懒劝降不成,也只能继续付出伤亡的代价强攻了。
九月十六日,金军将大量攻城器械推到楚州城的护城河边。第二天,金军开始运土填护城河。赵立在城上指挥士卒用强弓硬弩对他们射击,忽有人来报:“城东发现金军,已经接近城墙。”
赵立冷笑一声:“将士们只管在此御敌,不必跟随,我先一个人去看看金贼又想使什么诡计。哼!只要他们敢来,我就让他们匹马不还。”
赵立说罢,立即往东城而来。在他登上东门城楼的半道上,突然飞来一块砲石,击中了赵立的头颅,他顿时鲜血淋漓地倒了下去。左右的士兵大惊,立即赶上前去救护。
赵立受伤严重,头骨碎折,勉强交待了最后的遗言:“我再也不能为国杀敌了!你们把我抬到三圣庙里,对外就说我生了疾病,所以到庙里祈祷,不要让金贼知道我死了……”
建炎四年九月十七日,赵立壮烈殉国,终年三十七岁。
尽管赵立临死前嘱咐士卒秘不发丧,但赵立的阵亡的消息却没有能够封锁住。楚州军民听说赵立殉国,街巷之中顿时哭声四起,他们都知道,如果援军不能火速赶到,粮尽帅亡的楚州城难逃被攻破的噩运……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
是日,金左监军昌犯楚州,守臣右武大夫、徐州观察使、楚、泗州、涟水军镇抚使赵立死之。
前一日,昌大进攻具临城。翌日,填濠将进。立率士卒御之,忽报:“敌近城矣!”立笑曰:“将士不用相随,吾将观其诡计,且令其匹马只轮不返。”上城东门未半,飞炮碎其首。(赵甡之《遗史》云:炮中立股,骨折而死,今从王铚所作立传。)左右驰救之,立犹曰:“吾终不能与国破敌矣!”令举致三圣庙中,声言疾病祈祷,使贼不悟,言终而绝,年三十七。然人闻其死,知城必陷,失声巷哭,不可止。众以参议官程括权镇抚使以守,敌益攻之。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7—111

此时已经进兵高邮的岳飞尚不知道赵立已经阵亡。九月二十日,岳家军在兵力处于明显劣势的情况下,向金军挑战,金军出城迎战,岳飞首战告捷。随后又与金军两次见阵,均取得了胜利,并生擒了女真、渤海、契丹、奚人、汉儿二十人。
岳飞如实向朝廷奏报了战况。与刘光世不同的是,岳飞的捷报里说俘获了多少人,就会把俘虏如数押解到越州;而刘光世两次报捷,声称共俘获了五百余人,却一个也没送到朝廷。
岳飞虽然三战三捷,但打的都是硬仗兼苦仗,缺衣少粮可以暂时克服,但要以劣势兵力夺取金军凭借优势兵力所据守的大寨和城池,势比登天还难。只要金军不出现大的错误,单凭岳飞的兵力是冲不过高邮大寨这一关的。
岳飞一军所能起到的只是对楚州声援的作用。

赵立殉国之后,楚州军民共推参议官程括暂代镇抚使之职。但是,赵立的死是不可挽回的损失,楚州守军的内部发生了矛盾和冲突。
赵立到楚州的时候,带来了几千徐州军民,其中强壮者约有二千;楚州本地则有士卒约二千,加上四县的民兵和淮阴县的义兵,一共不到一万人。有着浓厚乡土观念的中国人,哪怕在大敌当前的生死关头也总是难以精诚团结,徐州人和楚州人成为了两派。徐州的士卒凶暴,常常欺凌楚州的士卒、民兵,所以两边的关系一直不好。

————————————————————————
附录 岳飞《承州捷报申省状》
武功大夫、昌州防御使、通、泰州镇抚使兼知泰州岳飞状申:
恭依指挥,选精锐分头会和及率人马直抵承州,掩杀金贼,三次见阵获捷。所有遂次生擒女真、契丹、渤海、汉儿军高太保等,除身死外,见管女真三人:阿主里孛堇、白打里、蒲速里;渤海一名:李用;契丹一名:毛毛可(左氵右昱);奚人三人:王哥、合主、留哥;汉儿一十二名:李延寿、赵月一、张大、李兴门、侯孝兴、解德、小儿、麻大、曹黑儿、杨四儿、杨章儿、孙公仪。今差使臣某人管押申解前去。
谨具申尚书省并枢院,伏候指挥。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7—112

赵立在的时候,不断对两边的(尤其是徐州的)士卒进行弹压,使他们各效所长(一般来说,北方的士卒更强壮,能与金军对阵;而江淮的士卒长于守城,野战能力较差),不敢因私怨而废国事。赵立一死,再没有人能镇住徐州的士卒,两边的矛盾、冲突开始逐渐激化,导致内部开始瓦解。
有一些徐州的士卒有了突围逃生的念头,而楚州的士卒大多割舍不下家人,仍然想坚守待援。于是,双方要各行其是了。
完颜挞懒起初听到赵立阵亡的消息,还心存疑虑,他担心赵立是诈死,在用什么计策,因此尚不敢轻举妄动。
几天后,楚州城里突然有徐州的士卒突围而出。完颜挞懒由此判断守军失去了强有力的统一指挥——赵立确实已死。于是,他下令乘势发动猛攻。
建炎四年九月二十九日,楚州的山阳城被攻破。
城破之后,城内的军民宁死不屈,他们按照赵立的嘱托,与金兵展开了殊死的巷战。城里的每一巷口都已设立了砖垒,每隔三、五巷留有一个出兵的通道,迫使金军必须一个街巷一个街巷地攻打。
这是自宋金战争以来,金军遇到的最为顽强的抵抗,当一城军民不求生只求死的时候,不论多么凶悍的对手都会感到畏惧。在楚州的巷战中,甚至出现了妇女拖住金兵一起跳河的悲壮场面。

————————————————————————
附录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四十二
初,立至楚州,有徐州军民老小仅数千,强壮惟二千;又有楚州将兵约二千,四县民约五千,淮阴县首领严宗义兵也,共不满万人。受围既久,徐州人渐有归乡而去者。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七
初,赵立之入城也,有徐州军民老弱仅数千,而胜兵居半,又有楚州将兵二千,四县民兵约五千,共不满万人。……徐州将士残暴,席势凌楚军,二州众不相能。立善弹压,使各效其所长,无敢校私隙,其后忿阋日闻。敌谍知之,然犹深忌立,疑其诈死,不敢动。无何,守者稍怠,徐人多溃围而去。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7—113

当楚州城终于安静下来的时候,已经成为了一座尸山血海的死城,除了少量民兵奋力突围而出之外,其余的人或是在巷战中丧生,或是遭金兵屠杀……
楚州之战,让大宋子民痛彻肺腑。后来,在追悼赵立及楚州的官吏、军民的青词中,表达了对这些为国捐躯者最崇高的敬意:“惟时帅臣,为国城守。提孤军而力奋,冒强敌以直前;挐兵几及于三时,叩垒殆逾于百战。贯精忠于日月,塞英气于乾坤;虽云壮志之莫成,固已荣名之不朽!”
楚州之战,也无疑给了完颜挞懒等金军将领以极大的震撼。前后八个多月艰难的攻城和最后血腥的巷战,使金军伤亡了近万人。如果每一个城池都要这样攻打,那迟早会把女真正兵消耗殆尽;如果南宋的每一支军队都这样抵抗,那灭亡南宋就是根本不可能的。

攻破了楚州之后,完颜挞懒立即集中兵力,对淮河上的李彦先部水陆夹攻,发动了突袭。李彦先的舟师在淮河上,而两岸都是金兵扼住了去路,李彦先力战不敌,与其家人全部遇难。
解决了李彦先之后,完颜挞懒按照预定的各个击破的计划,将精锐力量迅速南调,向高邮的岳飞猛扑了过去……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七
城陷之日,彦先舟师犹在北神镇淮河中,前后扼于金人,不得去。金以舟船并力攻彦先,彦先所乘舟下碇石,急收不应,敌击之,彦先与其家皆死。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你还真是又叫父 13023楼 2013-04-07 11:48:38
文史对照版极好,便于基础不是很好的读者自行查阅,同时也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果楼主的大作有朝一日能够付梓,建议也采取这种方式。虽然这样可能会增加一些印刷成本,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却是十分方便的。
-----------------------------
出版“文史对照版”很难,原因是出版社的编审难度大。原则上本文所引用的史料,出版社应该逐一核对原文,否则,如果我引用错了,即便我声明文责自负,他们还是要承担责任,上面一旦检查,就会说图书质量有问题。
本文附录史料估计有70-80万字,一般的出版社编审不了,所以能考虑出文史对照版的就没几个了。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你还真是又叫父 13023楼 2013-04-07 11:48:38
文史对照版极好,便于基础不是很好的读者自行查阅,同时也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果楼主的大作有朝一日能够付梓,建议也采取这种方式。虽然这样可能会增加一些印刷成本,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却是十分方便的。
-----------------------------
下面是我希望出版的格式。既不影响流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同时,哪些是叙史,哪些是我个人的解读也一目了然。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华夏新语 13031楼 2013-04-07 19:56:54
唉!中国人什么时候都有英雄,什么时候都有奸贼啊,现在明显奸佞横行
-----------------------------
作者:徐兆玮 时间:2013-04-07 19:57:59
赵立牺牲了。秦桧还活着。
-----------------------------
在本文的最后,要反思这样一个问题——在两宋之交,和平时期,为什么蔡京之流能青云直上,而宗泽那样的人总会被淘汰出局?战争时期,为什么总是赵立、岳飞这些英雄死在内外敌人的明枪暗箭之下,而秦桧、张俊、刘光世却可以飞黄腾达?
这绝不仅仅是由于专制政治这一个原因导致的,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中国文化中还藏着一把把杀人刀。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7—114

五、张浚兵败陕西

建炎四年秋,宋金角逐于淮南、陕西两大战场。在完颜挞懒军中的秦桧,几乎可以说是亲眼目睹了淮南争夺战,与此同时,他还耳闻了当时的另一个重大事件——南宋从陕西发动反攻。

关于陕西的反攻战,要从张浚入川陕说起。建炎三年秋,在张浚等人的极力建议下,南宋朝廷决意经营关陕。赵构任命知枢密院事、御营副使张浚为川、陕宣抚处置使,并授予其可以用朝廷的名义自行任免官吏,自行征收、调配钱财的特权。(请回顾《疑案六?穷海飞龙》中的相关讲述)。
当时,赵构和朝廷大臣们已经认识到:一贯号称沉雄能战的西兵,已经是名不副实了。在童贯、高俅执掌兵权的中后期,西兵也已经在军政的腐败中丧失了战斗力。虽然相对而言,西兵此时仍然是宋朝军队中基础最好的军队,但想凭借他们来对抗金国铁骑,那还远远不行。张浚要做的是迅速革除军政腐败,重振军威。然而,腐败堕落起来快,治理腐败堕落就绝非一日之功。
所以,张浚临行前,赵构特别给了他一个嘱咐:“三年之内,不可用兵。”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7—115

历次惨败的教训已经让赵构明白:兵者,凶器也。一旦兴兵却又战不能胜,其结果比不用兵还要糟糕得多。李侗所说的那句话——“将来贵朝弄兵不已,且防溃散军马归来,自残破了州府”——在两河、中原、山东、江淮的战场上被一再验证,赵构对此不能不心惊胆战。
但是,三年?!金兵在这三年里就不大举进攻了吗?
赵构和张浚能想到的惟一办法还是求和?,以求和来拖延,至于能不能成功,那也只能是听天由命了,死马当活马医吧!
张浚奏请赵构准备两封给西夏的国书,一封用正常的外交辞令,另一封则是预备在两国发生敌对时用。(也就是说,张浚一方面想联合西夏,至少要争取西夏中立;另一方面,他也不敢不做最坏的打算,如果西夏与金结盟,他还要设法与之周旋。)另外,给金国的求和书也要预备两封,一封给金国皇帝,一封给最有权势的完颜粘罕。至于递交求和书时必不可少的礼物,张浚准备到了川陕之后再采办。
赵构让汪藻起草好了这四封国书,交给张浚带上,以便需要时可以随时使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作者李心曾传见过一份请和诏,大略是说:
“宋遭到征伐,是因为先得罪于大金。现在赵构已经带着全部臣子,远远地逃窜到了蛮荒之地,想要靠守御而求得生存,但军队又实在是无能;想要靠“跳奔”而逃过一死,可是已经穷途末路。所以,请元帅宽恕,我们愿意俯首听命,不用麻烦元帅劳师涉远……”
这可能就是由汪藻起草的给完颜粘罕的那份请和诏。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五

知枢密院事张浚奏乞降夏国书二封,一如常式,一用敌国礼。
又奏:“今虽遣使大金,缘尼玛哈多在云中,乞别降尼玛哈书、大金国表两本,付臣行,所有礼物俟到司相度。”
诏直学士院汪藻草书,如浚奏。(臣家藏杂书,一编号国史拾遗者,杂记绍兴和战时文字,其中有请和诏,略云:“顷罹邦祸,□□□止,缘亟徇于民心,有失先资于大国。今则尽携臣属,远窜蛮荆,念守御以图存,师徒莫振;欲跳奔而求免,封域已穷。故因元帅而□□,所冀宅中而受命,无烦以劳师……”未知此即藻所草耶?或又它人作也?今姑附此,或可削去。)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7—116

然而,赵构君臣越是祈求,完颜粘罕对他们就越是蔑视,彻底灭亡赵宋的决心就越是坚定。完颜粘罕不可能给张浚三年战备的时间,对于关陕的战略价值,他远比赵构和他的大臣们看得清楚,此前,他就曾经考虑过先关陕后江南的战略步骤。张浚入陕,立即引起了他的密切关注,他一方面让完颜娄室继续对陕西实施进攻;另一方面,加强了对西夏的外交。
陕西不可避免地将成为宋金争夺的焦点。

建炎三年,张浚带领明州观察使刘锡、亲卫大夫赵哲、参议军事刘子羽,主管机宜文字傅雱、冯康国,以及武功大夫、忠州防御使王彦一起从建康出发。被张浚任命为前军统制的王彦带上了他那支曾在河北打过硬仗的八字军。
临行时,冯康国去和台谏官们告别,赵鼎特别交待:“张枢密刚刚立下大功(按:指平定苗刘兵变),此去川陕,肩负半个天下的重任。除了战事自当随机处置外,其它的事一定要奏禀朝廷。大臣在外,最忌讳的就是权力太重!”
赵鼎这是为张浚担心,想让冯康国时时提醒张浚:一不要居功自傲,二不要滥用特权,正因为责任重大,凡事更应该谨慎三思!
然而,张浚毕竟是年轻气锐,他并没有把赵鼎的话太放在心上。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五
时明州观察使刘锡,亲卫大夫明州观察使赵哲皆在浚军,浚辟集英殿修撰知秦州刘子羽参议军事,尚书考功员外郎傅雱、兵部员外郎冯康国主管机宜文字,武功大夫、忠州防御使王彦为前军统制。彦将八字军以从。太学博士何洋、閤门祗候甄援等俱从行。
康国将行,往辞台谏,赵鼎谓之曰:“元枢新立大功,出当川陕,半天下之责,自边事外,悉当奏禀。盖大臣在外,忌权太重也。”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byjmeg 13048楼 2013-04-09 21:18:45
为了顶楼主,特注册了天涯帐号。楼主大材,敬佩敬佩!那些黑岳宵小是不敢搭拳挑擂的,只能是胡搅蛮缠。
-----------------------------
谢谢支持!实不敢当!看来在天涯真是用文史对照版比较好,史实胜于雄辩。

楼主:湖东隐士

字数:2226890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2-03-31 18:36:00

更新时间:2020-07-15 12:28:38

评论数:264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