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366

这可以称得上是“全军总动员令”了,它把皇帝和朝廷守卫国土的决心昭告于天下。然而皇帝和几乎所有的宰执大臣都万万没有料到——西兵在金国铁骑面前也是不堪一击!
这个判断错误可能很难避免,对此心中有数的可能只有西军的将帅们。头脑最清醒的应该是种师道,他应该是已经估计到了西兵在野战中远不是金国骑兵的对手。
宣和五年宋与金夹攻辽国的时候,种师道在童贯麾下,当时辽军被金国打得丢盔卸甲,辽国的五京已失四京。宋在这个时候参战,按理说应该是捡尽了便宜,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第一次进攻燕京,种师道败于白沟,辛兴宗败于范村;第二次进攻燕京,刘延庆败得更惨,十五万宋兵被辽将萧干的一万骑兵吓得烧营而遁,不仅被追杀得横尸百里,还把从神宗熙宁、元丰年间以来积储的军器物资被焚毁丢弃殆尽。
而当金军进攻燕京时,燕京的契丹贵族不战而降。
如果把辽军当时的战斗力当作一杆秤,不难称出宋金两军的份量。
回顾一下种师道历次的建议:
1、三割不可弃,东京城下亦不可战。
2、待金兵粮尽退兵之际,乘其渡河之时,半渡而击之。
3、趁金兵重载而归时,以精兵尾随,寻找战机,伺机重创之。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367

从这里可以看出,尽管种师中、姚古赶到东京之后,东京城下至少已经有两倍于敌的西兵,且金兵粮草将尽,种师道仍没有建议过与金兵正面碰撞、较量。
这不仅是出于谨慎,更是以往的战争经历使种师道对双方战力有一个大致的估计。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实战检验出来的结果。
四月底五月初,谍报发生了错误,身在真定府的种师中和朝廷大臣一样信以为真,隆德府的姚古处在金军的正面,他这里并没有发现金军要全军撤退的迹象,所以对这个谍报将信将疑。
种师中行军神速,这其实可能是为了争功——如果金兵已经在后撤,那么谁最先赶到太原城下,耀兵扬威,当然是争了头功,可以对朝廷奏报说:“金军听闻王师进逼太原,连夜遁去。”
而姚古却还在派人继续打探。
种师中到达太原附近时,发现太原城下还留有金军,种师中的反应是立即撤回真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谍报说金军全军北撤是失实,但完颜粘罕的确是带走了相当一部分兵力,金西路军的三个重要人物完颜粘罕、完颜兀室、耶律余睹的确已不在太原城下,金军最多也只有两、三万人马了。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368

有些史料中还记载:当时,留在太原城下的完颜银术可和完颜娄室,此前一直认为宋援太原之师应该从南边北上,他们把防御力量部署于太原以南,根本没有料到种师中会西出井陉。发现后种师中军后大吃了一惊,立即调兵准备抵御,而这时,种师中的撤退比他们调兵还快。
也有人认为种师中怯战之责难以开脱——既然已经离太原城不足百里,而且还是打了金兵一个措手不及,那就应该立即派一支劲旅直扑太原城下,披城下寨。寿阳、榆次都有城池,种师中自己可占据寿阳、榆次,成犄角之势,待姚古、张灏兵到,一起破敌。如果是这样,那么也许不等姚古、张灏兵到,完颜银术可、完颜娄室就可能会退兵。
以种师中戎马一生所积累的作战经验,他不会想不到这一点。那么,种师中为什么要退?而且退得还又快又彻底,一直退出了河东路,退到了真定府。
他快速后撤,一般认为不外乎两个原因:
1、他其实也相信了那个错误的探报,此行为抢攻而来,轻装急进,辎重粮草没有跟上,而且短时间内跟不上。如果不能一口吃掉金兵,自己很快就会陷入被动。
2、种师中知道自己军队的战斗力远不及金军,不敢去解太原之围。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369

种师中如实地向朝廷奏报了情况:1、金在太原城下还留有重兵;2、自己已率部返回真定府。
种师中此举显然让朝廷既震惊又愤怒,需要说明的是:此奏报决不只是许翰知道,赵桓、李纲和宰执大臣们不可能会不知情。当时,对种师中退兵感动愤慨的也不会只是许翰一人,在他们看来,就算金兵不是全军撤退,但至少也已经撤了一半左右,种师中有数万之众,有何道理慌忙退回真定府?
当时就有这样的评论——三大酋(完颜粘罕、完颜兀室、耶律余睹)皆去,尚言太原之围不能解,则太原之围何时能解?(难道一定要金军全部撤退你们这些将帅才敢去吗?如果金军撤光了,你们还有必要去吗?)
让种师中立即再度进军太原,也应该是皇帝和宰执大臣们一致的意见。鉴于种师中不战而退,对其加以斥责是当然免不了的。斥责的方式有多种,最重的方式是以皇帝的名义下诏切责,其次是以三省、枢密院的名义下文申饬。
赵桓和宰执大臣们可能是考虑到种师中是戎马一生的老将,且对种师中还要倚重,故而没有采取最严厉的方式,让许翰以同知枢密事的名义对种师中进行训诫。
然而,许翰却没有把握好分寸,许翰在给种师中的严斥和严令中具体说了些什么史载不详,只是说里面有“不服指挥,拥兵逗挠”之语,其语气不是一般的严厉。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370

从种师中后来的行为来看,许翰很可能还说了类似“姚古部正在进兵,如果姚古部被金兵集中兵力击破,你罪责难逃。”这样的话。当然,这只是事后的猜测而已,但种师中为严令所逼,担心姚古部被金兵击破的心理在他后来的行为中表现得很明显——他又一次轻装急进,这显然是为了争取时间。
许翰对种师中责词过于严厉,对前方将帅的决策造成了不正常的干扰是错误的,但也绝没有要种师中不带辎重去打仗,作为一员老将,种师中做出这样的错误决定,不能说他自己就一点责任也没有。
不论是种师中,还是身在东京的赵桓和宰执大臣们,都万万没有想到真正拥兵逗留的是姚古——等种师中到达寿阳时,姚古才刚刚到达威胜军。而且姚古显然很滑头,并没有对朝廷如实奏报自己的意图和行进状况。(以常理推断,朝廷如果知道姚古进兵缓慢,不会把种师中逼得那么紧。)
从隆德府到威胜军不过是几天的行程,姚古显然是在观望,而观望的原因除了畏敌怯战,找不到第二种解释——姚古这一路西兵战斗力如何,已经可以看出些端倪了。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甲申观察3 2012-09-26 12:48:47
引文:
重臣许翰误听谍报而做出了金军将要全线撤兵的判断,多次催促种师中进兵,甚至责备他手握重兵却逗留观望。种师中被迫留下辎重粮草,轻装出发,同时约定姚古、张灏两军分道俱进。不久,种师中部的前锋进抵距离太原二十里的石桥,中军到达寿阳的石坑,由于一路上没有遇到金军抵抗,以致这员久经沙场的老将犯了麻痹大意疏于戒备的兵家大忌。当种师中接到探马报告榆次方面有金兵袭来的消息后,误以为是金军北归的零散部队,岂料却是前来阻击的金军主力,宋军仓猝应战,五战三胜,苦苦前行。
-----------------------------
此段于史实不符,请读者注意——
1、把种师中两次到太原误作一次;
2、种师中被迫留下辎重的原因解释有误;
3、前军离太原只二十里还没发现金军,种师中还在麻痹大意,此不合常理。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丙吉门生 2012-9-25 21:39:00
古人的资料很多,在行文的时候肯定要有所筛选。选择了赵桓阻挠李纲派兵尾随,舍弃了种师中率兵尾随,这如何算“依据史料”。
-----------------------------
正文中并未舍弃种师中率兵尾随,我给“无心念昔”兄的回复中所引史料,仅作分析种师中是否带有西兵这一问题之用,故并未将事件记载全部引用。
这次尾随就是正文中所写的“姚古为制置使,率所部增援太原府,种师中为制置副使增援中山、河间诸郡。”
你读不了古文,所以无法将史料和我的正文准确对照,建议你有疑惑多问,少下结论。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经闲人 2012-09-26 17:37:24
@丙吉门生 2012-09-26 13:54:02
李纲真的是在打酱油吗?
------------
老兄就别纠结了,反正这次又让楼主挤出了点之前没说的资料,认真看就是了。
------------------------------------
太可怜了吧,为了收集李纲的“劣迹”,从我这挤资料?!
你们为什么自己不去学习呢?掌握了古文自己去收集不好吗?至少不用被当垃圾清除,至少不用挨网友的板砖。
攻击、诋毁李纲的东西多得是,李纲自己都说“谤书满箧”,只可惜这些东西都站不住脚。
张浚诬陷李纲不遗余力,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可是李纲死的时候,张浚的挽诗却是这么写的——

苍苍安可料,旧德奄重泉。痛为黎民惜,谁扶大厦颠?
英风摩日月,正气返山川。丙午功勋在,丰碑万口传。

十相从明主,惟公望最隆。召周虽迹异,李郭本心同。
未遇升天药,空余济世功。薰风歌吹咽,泪尽古城东。

这是李纲曾经的政敌给他的评价。你古文不行,有两处给你解释一下——
1、丙午:指靖康元年,也就是李纲守东京、援太原这一年。
2、十相:指从李纲到秦桧,高宗朝前后的十个宰相,以李纲的威望最高。

张浚尚且如此,尔曹可以休矣。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丙吉门生 2012-09-26 22:44:05
看过的史料,有纪传体,有编年体,有演义体,但是都有一个原则,按照时间次序讲述。楼主这样把相同时间相同地点相同目的不同行为的事件,放在不同的地方写,可能是拐弯体吧。
-----------------------------
到底是我的文章是“拐弯体”,还是你脑筋拐不过弯?
看你郁闷的,给你讲讲吧——
第一件事:二月十一日,种师道要追击金兵,赵桓不允许。
第二件事:二月十二日晚,李纲、种师道得知金兵已渡黄河,十三日早,李纲请求以护送为名,派精兵尾随,寻找战机,当日派出一万人。
第三件事:二月十三日晚,赵桓密令李邦彦下令将一万士兵召回。
第四件事:二月十七日,完颜粘罕兵进高平,把赵桓逼得必须再次面对战争,下诏令种师道改任河北宣抚使,领兵驻守滑州。命统制官郝怀领兵一万屯驻河阳(今河南孟县),据太行、琅车之险以挡完颜粘罕南下之师。约在同时或两三天后,又以姚古为制置使,率所部增援太原府,种师中为制置副使增援中山、河间诸郡。(这个时候才是种师中以三万兵“尾随北上”)
第五件事:完颜斡离不讨要中山、河间未果,起兵攻打,种师中尾随而至,以兵逼之,完颜斡离不退回燕山府。

你回头再把正文看一遍,看我是不是写得清清楚楚,唯一没有明确交待的是种师中的兵力,“无心念昔”兄注意到了,问了一下,我给出了回复——各史料记载不一,有的说三万,有点说九万,无法确考。(所以正文中我总是说“数万之众”)
别郁闷了,你读正史太少,对并行叙事还适应不了,读多一点就不会犯迷糊了。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丙吉门生 2012-09-26 23:12:56
姚古为制置使,率所部增援太原府,种师中为制置副使增援中山、河间诸郡。”
———————————————
有网友说不是提前知道答案,却能够从上面这句话里面读出“种师中奉命率领三万精骑尾随金军直到出塞,金军不敢妄动,宋军没有获得机会”这么多情节来,真的是天才啊。
-----------------------------
别傻了!叫你多问少说,你怎么就不怕丢丑呢?!看下面——

作者:湖东隐士 回复日期:2012-09-20 23:03:22  回复

@无心念昔 2012-09-20 16:37:01
有个问题问下湖东兄:
第一,种师中这次带的兵,貌似不是全是自己熟悉西军嫡系,有很多新兵义军?史书有记载吗?
-----------------------------
史书中没有详细的记载,估计他带来了3万西兵,另外还有6万人拨给他指挥,总兵力9万人。相关史料如下——

1、《林泉野记》:姚古、种师中于是各率兵数万,约古出河东,师中自河北日行四十里赴太原,古至威胜。
2、《靖康小雅》:始斡离不既盟城下,拥众北还,诏遣公将精甲三万尾袭其后,贼迄出塞不敢肆暴。因令公留屯真定,未几,趋公援太原。
3、《靖康前录》:贼退之日,种师中以三万骑尾其后,俟半渡而击之。十一日贼兵去绝。
4、《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七:于是古将兵六万,师中将兵九万,约古自河东,师中自河北,日行四十里赴太原。
5、《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七:师中既死,朝廷议失律兵将之罪。中军统制官王从道朝服斩于马行市,副统制张师正统胜捷兵方屯大名府,下知大名府李弥大斩之。众遂溃,后为韩世忠招降者是也。

仔细看看第2项,你看不懂古文,这里多的是能看懂的人,是不是都要被“提前知道答案”。
兄弟啊,少说两句吧,我清扫垃圾时都替你难为情了。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370

种师中担心姚古被击破,轻装急进,结果自己先成为了金军击破的目标。
从太原救援战的作战过程看,种师中军应该是几路宋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第二次接近太原时,在金军主力达到之前,尚能五战三胜,但是一旦金国铁骑四冲,就溃不成军了。(尽管是饥兵,但败得也实在太快了。)并且,种师中第一次接近太原,已经让金军措手不及,他却快速撤兵,从中可以看出,他显然不敢在兵力不具备压倒优势时与金兵展开较量。
姚古部先是不敢进兵,之后在盘陀被一战击溃,这支西兵的战斗力在解潜统兵的时候再次彻底暴露,解潜虽然刻意制造“背水一战”,但军队依然是一触即溃。
张灏所部有陕西兵,也有河东兵和义军,但其十七万兵力挡不住金国三千铁骑一冲,也被金军轻而易举击溃。
在这两次太原救援战中,宋朝的西兵与金国骑兵在野战的较量中明显分出了高下,宋金双方从此都应该算是“知己知彼”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宋朝西兵两次救援战中连遭惨败,但其兵力的损失并不是太大,因为金军实施的是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371

宋每路都有数万之众,每次战败,士兵都是溃散逃跑的占绝大多数,真正血战到底的很少。例如种师中部,坚持抵抗、战死沙场的只有种师中和他的几百亲兵。解潜南北关之败也只伤亡了几千人,只有张灏部在文水一战死伤过万,而其中只有一部分是西兵。
金军消灭的宋兵并不多,但把宋兵本来就不坚强的抵抗意志摧毁的十分彻底。此后,宋军不折不扣的地换上了“恐金症”。参加过太原救援战的一些武将如范琼、王渊、刘光世、张俊、苗傅等,此后见了金军一般是能避则避,能走则走。

宋在太原救援战中第二个错误,就是皇帝和朝廷无视军事指挥机制存在但严重弊端,死守“家法”。
从宋哲宗时起,宋朝就已将三省(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合班奏事,凡军国大事皇帝必先由宰相和三省、枢密院的正副长官共同商议决定。参与这种共同议政的三省、枢密院正副长官为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同签书枢密院事,合称为执政官,执政官又与宰相一起合称宰执。皇帝和宰执是北宋朝廷的统治核心和最高决策群。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372

救援太原这样的大事,在当时并不是由枢密院、三衙等军事机构来决策、指挥,而是由在京的全班宰执共议,提出方案,再由皇帝最后定夺,发出的命令一般会写明““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
在战争中,统一调度指挥是作战的基本需要,但宋朝皇帝极少选任总领各路兵马的大帅。真正充当大帅角色的是皇帝本人,只有他才能同时指挥所有的军队。
自宋太宗赵光义起宋朝就有了一个规矩——各路将帅外出作战时,其进退攻守均要禀明朝廷、听从朝廷指挥。这是赵宋的一条家法,叫做“将从中御”。
宋太宗曾在将帅出征前,学着故事里的诸葛亮,预先给各路将帅授予“锦囊妙计”,嘱咐他们如果敌军从某处来,则打开某“锦囊”依计行事;如果敌军从另一处来,则打开另一“锦囊”。(可敌军总是不按赵光义的锦囊来。)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孙子云:“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神。”“将从中御”无疑是捆住了将帅的手脚。很早就有人对此提出过抗议:“虽庸碌之将,亦不肯为此,而况良将哉?”意思是:就算是才能平庸的将领都不愿意接受这样的遥控,有出众军事才能的大将自然更不用说了。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或入园中 2012-09-28 09:11:27
辽金初期,采用的就是这种战术,所以北宋招架不了。但后来他们变了,如金兀术的铁浮屠,就是重骑兵,这时就有胜有负了,因为这时是“战”了。
蒙古骑兵,一直是轻骑兵,这就是为什么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原因。
-----------------------------
重骑兵去掉重甲,能不能成为轻骑兵?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无心念昔 2012-09-28 11:58:44
好吧,种师中、王禀和李彦仙都是SB掉了脑袋,郭药师是聪明人。你满意了?
-----------------------------
无心念昔兄不必理睬他们了,他们哪里是来讨论的?我们只纠正一下相关史实就够了,他们那些歪论估计读者不会当回事了。
贴一则史料,让读者看看郭药师常胜军这些“聪明人”的下场——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六:
斡离不回至燕,即令常胜军纳马,已而纳器甲、弓剑。其自南归所部常胜军三千人行至涿易,亦令纳器甲至燕山,又令纳马,立赏以捕之,而常胜军无敢龃龉者。
四月十八日,金人榜市曹云:先起郭相常胜军,皆铁州人,久离乡土坟陇。仰于四月二十日尽归本处居住。
常胜军官不欲行,千人长、百人长等数十人往见斡离不,辞其行。
斡离不曰:“天祚待汝如何?”
曰:“天祚待我等厚。”
“赵皇如何?”
曰:“赵皇待我等尤厚。”
斡离不曰:“天祚待汝厚,汝反天祚;赵皇待汝厚,汝反赵皇。我无金帛与汝等,汝定亦反我!我无用尔等。”
于是皆惶悚而退。既行,遂遣女真四五千骑,以搜检器甲为名,于松亭关路,无问老幼皆掊杀之,并取其财物。由是常胜军之起义八千人皆尽,而药师平日所谓牙爪者无遗类矣。又遣人于张令徽家搜检器甲,令徽甚惶恐;又赐郭药师姓完颜,为燕京留守,实不与府事。
后斡离不、刘彦宗同过山西,与粘罕议事,继而药师并家属亦往,或云拘之泊淀中矣。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373

古代交通、通讯不发达,前方将帅如想改变作战计划,必须以快马急递军情奏报,然后等皇帝回复。这一往返,战局早已发生了变化。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要“从中御将”,皇帝还必须是军事家。但宋朝除开国皇帝赵匡胤外还没有哪一个皇帝和军事家粘得上边。赵桓生于皇家,长在深宫,毫无指挥才能和作战经验可言。他要指挥作战,只能听宰执大臣们的意见,而此时在京的宰执大臣都是文臣。皇帝和宰执们一来不知兵法,二来不了解战场实际情况,而宋军处于他们的指挥之下。
两次救援太原之战,都采取分进合击之策,两次都是远在千里之外的皇帝和宰执在指挥、协调各路军马,两次都没能做到步调一致,两次都被金军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如果说第一次是由于对这个问题还认识不足,对“将从中御”的弊端和危害还没有切身体会,那么第二次就应该吸取教训。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赵桓君臣仍然没有意识到形势逼人,这条家法必须革除,必须任命前方军事统帅,授权其全权指挥、协调各路大军。更有甚者,赵桓、耿南仲居然把政治斗争和这场关系国家命运的救援战搅和在了一起,选任主帅还要兼顾排挤重臣的目的,这种“军事服从政治”的方式真是“独具匠心”!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374

赵桓为防范李纲“专权”,不但没有放权,反而将李纲几乎架空了。尽管李纲一再呼吁“将须专命”,不断要求各路将帅听从自己指挥,但他的声音再大,也大不过皇帝的圣旨诏命,大不过祖宗的家法。
(不懂军事的赵桓事先肯定没有想到后果会那么严重,否则他也不至于敢这么干,真可谓是无知者无畏。)

宋朝的第三个错误就是其的军事情报工作的确是有些荒唐。在战败后,殿中侍御史胡舜陟上了这样一份奏章:
“金虏十分狙诈,本朝屡屡被不实的谍报所误。去年秋天,盛传刘彦宗死了,可其实他正在点集人马;今年春天,传闻完颜吴乞买死了,完颜斡离不要回去即位,可其实他正在燕山府休整兵马;前不久传闻完颜粘罕死了,又有人说他没死,是怕热,所以到云中避暑去了,但实际上太原城下的金贼却是兵势愈强、军垒愈多。我师之出,出无不败,那粘罕到底走还是没走?金虏每每以奸计误我,而本朝却无法防备。
“让臣感到诧异的是——金贼可以一再以诡诈之计欺骗我们,而本朝却从来没能骗住他们。本朝一有用兵的计划,三省、枢密院总是大书公文,天下处处传发,安知没有奸细将其传达给金贼?所以本朝一有用兵计划,金贼立即就能知晓,他们事先就深思熟虑,想好了应对的方法,我军还怎么能克敌制胜?
“臣愿陛下密诏将帅,严饬武备,勿为所误;更诏三省、枢密院,凡事属兵机,不要再发文出去。”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375

在宋朝的谍报里,金国的皇帝、左副元帅、汉军都总管已经轮流死了一次!赵桓和他的宰执大臣们整天要在这些情报里猜谜,然后对前线将帅发出指令。
(关于宋朝的军事情报工作,史料记载极少,所以胡舜陟的这份奏章极有价值,有助于我们理解宋朝为什么经常突然做出某种看似不可思议的决策。)

太原救援战还把北宋军队中隐藏的很多问题暴露了出来,其首要的就是北宋严重缺乏军事人才,不仅朝廷的宰执大臣几乎全是没有打过仗的文人,武将中有才能的也寥寥无几。有勇无谋如姚平仲,畏敌怯战如姚古,此类难当大任之辈比比皆是,而尚堪一战的将帅,如种师道已是七十六岁高龄,种师中也有六十八岁。即便是他们这样出身于名将世家、戎马一生的老将,其用兵谋略也还是比完颜粘罕和完颜斡离不略逊一筹。
曾经有人指出,尽管当时宋朝西兵的战斗力不及金国骑兵,但由于其在数量上占据了很大优势,解太原之围其实是有可能的。
宋军可以采取诱敌主力南下的方法,让姚古、张灏先采取行动,以重兵据南北关和阳凉北关(在今山西介休南)守险,派轻兵前出进入太原盆地,大张声势,让金军认为宋军的重兵将从这两路北上,合击太原城下的金兵,诱使金兵集中兵力奔袭其中一路。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376

不论金军先奔袭哪一路,则该部前出的轻兵立即后撤,据关首先与金军相持,只要能避免被金兵击破,将金军主力纠缠在太原盆地南部即可。此时,以种师中部出其不意地西出井陉,乘太原城下金兵兵力空虚,打他个措手不及。
如此,不但太原之围可解,并且位于太原盆地南部的金军主力还将处以三面受敌的境地。虽然未必能将其歼灭于太原以南,但逼得金军夺路而逃是很容易的。
当然,事后总是比事前看得更清楚,也许不能这样去要求当时的将帅们。但是有一点却是非常清楚的,金军统帅尤其是完颜粘罕用兵思路清晰、决策果断,他在第二次各个击破作战中指挥得有条不紊,兼顾全局又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行动干净利落。不得不承认,他的指挥水平在当时宋朝的武将中是无人能及的。

同时太原救援战还暴露出北宋的军政和军队风气已经极度败坏,士兵们无报国死敌之志,畏敌如虎却丝毫不畏惧军法,将帅在士兵面前已经失去了公信力。种师中犒赏不及,士兵就“愤然溃散”,他们应该知道辎重钱粮已在运送途中,但不能立即兑现就马上只顾逃命;解潜在南北关想以重赏来激励将士,可是没人相信他,士兵们认为他和童贯一样,是忽悠兄弟们去卖命。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吴歌漫画 2012-09-28 11:30:54
@无心念昔 2012-09-28 11:09:14
@徐兆玮 2012-09-28 10:52:37
我感觉本帖的一些讨论,与数年前我所见到的讨论相比,不是前进了,而是倒退了!
-----------------------------
同感,江山代有人才出啊!~......
-----------------------------
倒退的还不仅仅是讨论水平……

楼主:湖东隐士

字数:2226890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2-03-31 18:36:00

更新时间:2020-07-15 12:28:38

评论数:264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