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天涯杂谈 >  移民新西兰十五年后的小城生活

移民新西兰十五年后的小城生活

楼主:robertli171  时间:2019-08-11 19:21:50
没书可读时,我也会把姐姐们的语文课本拿来读,她俩比我高一两年级,课本的内容对我也有许多吸引力,除此外就是翻看地图册了。

初中学生开始学地理了,中国和世界的地图册是彩色的,黄黄绿绿的地图吸引了我的视线。

我会不知不觉沉浸于各国的地理地貌,还有每个国家的海岸线和首都名称,常常幻想着自己能够到各国游历,体验山川河流的壮美风光。

小人书自幼就是我的热爱,我积存了两百多本小人书,当做宝贝一样地放在一个小书橱中,闲时无聊常会拿出来翻看。
楼主:robertli171  时间:2019-08-11 19:21:50
说到小人书,我常会想起年少时的一幕。那时,每当唯一的百货商店新进了一批新版小人书,对所有孩子如同一次节日的狂欢。

柜台前挤满了年龄不一的孩子们,大家都贪婪地看着墙边货架上排列的各种新到小人书的封面。

此时手上有压岁钱或零花钱的孩子属于被羡慕嫉妒的对象,他们高举着拿钱的小手,同时大声向营业员说出自己想要的小人书名,声音里透着一种骄傲和满足,无钱的孩子只能眼巴巴地站在一旁看着。

对我来说,基本历年所有的压岁钱都被用于购买小人书,这也使我积累了可观的数量。没钱购买新书时,交换就成了最佳选择。
楼主:robertli171  时间:2019-08-11 19:21:50


楼主:robertli171  时间:2019-08-11 19:21:50
在年少时的一段时光,小人书成了我日常生活中最亲密的伙伴。

我时常整理自己的存书,有破损处就拿来浆糊黏贴修补好,把它们整整齐齐地排列好,看着它们时会产生自己很富有的感觉。

记忆中四大名著的小人书自然不少,还有一些印象深刻的即使几十年后仍然很容易想起来。
楼主:robertli171  时间:2019-08-11 19:21:50
记得有一本《不怕鬼的故事》,由很多则小故事组成,里面的鬼既愚蠢、好笑又可怜,总是被聪明的人捉弄和欺负。

其中一则讲一位叫宋定伯的人,一点也不怕鬼,听那鬼说自己善变,于是欺骗鬼,让鬼变成了一只羊,然后他把羊牵到集市上出售了。
楼主:robertli171  时间:2019-08-11 19:21:50
还记得一本《杨门女将》,杨宗保战死沙场后,百岁高龄的佘老太君和穆桂英等女将挂帅出征,用计大败西夏军。

看书时忍不住有些疑问,觉得佘太君真是不可思议,百岁还能出征,难道宋朝没有男人了吗?那时年幼,尚不懂艺术虚构这类东西,还以为书上说的都是真的。
楼主:robertli171  时间:2019-08-11 19:21:50


楼主:robertli171  时间:2019-08-11 19:21:50
记得《铁道游击队》有十来册,不过自己并没有收集完整。

翻看每册的内容时,心中都在想:守着铁路当游击队员可真好,缺啥了,坐上火车到鬼子那里去抢就成。

也不用干活,抢来了,只要分给老百姓,去到哪里都有吃有住了,还受人欢迎,真好啊!
楼主:robertli171  时间:2019-08-11 19:21:50
还记得有两本莎士比亚的作品《麦克白》和《李尔王》,麦克白路遇三位女巫和他当了国王后的残暴,以及书中那些阴森诡异的插图,都在我心中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至于《李尔王》,印象深刻的自然是大女儿的阴险狠毒和小女儿的美丽善良,尤其是年老的国王在旷野中流浪,在狂风骤雨中为穷人呼喊那一幕,总让我联想到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那时,会突然产生一种想法:为何地位尊贵的人,唯有到了穷困潦倒之时,才会推己及人,才会怜悯苍生呢?

也许,富贵荣华,不但使人养尊处优,而且会令人眼中只有自己,只在乎自己的感受。

后来,上了大学二年级后,才开始认真阅读莎士比亚的这几部悲剧,但是年少时看那两本小人书时产生的想法,一直萦绕在心中,保留在记忆里。
楼主:robertli171  时间:2019-08-11 19:21:50


楼主:robertli171  时间:2019-08-11 19:21:50
小人书看多了,闲来无事,有时会拿出纸笔描摹书中的插图,对里面的人物服饰非常喜欢,对各种古代兵器尤其入迷,常喜欢描摹十八般兵器的形状和样式,再就是将领们不同的盔甲服饰。

那时还喜欢写日记,写下今日做了哪些事,看了哪些书,兴致来了,就把书中喜欢的佳句短章摘抄下来,用心诵记,冀望日后写作文时用在其中,获得老师的赞赏。
楼主:robertli171  时间:2019-08-11 19:21:50
语文老师是班主任,对我颇为赏识,因我的作文时常出现语句优美的段落,结构紧凑的情节设计,因此时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语文课上朗读出来,成为班上同学羡慕的榜样。

我也很自然地被老师任命为语文课代表,受到班主任的重视。此前成绩中等的我,对学习也就越发用心起来,各科成绩提高很快,不久就成为班上少有的尖子学生了。
楼主:robertli171  时间:2019-08-11 19:21:50
很庆幸年少时碰到这样一位欣赏喜欢我的好老师,我也极喜爱上她的课。

上课时老师除了按照教纲讲课外,每节课还会留出五至十分钟时间,给大家朗读一段她喜欢的名家散文或诗歌,有时就拿出她正看的书籍给我们读上一章她喜欢的内容。
楼主:robertli171  时间:2019-08-11 19:21:50
很庆幸年少时碰到这样一位欣赏喜欢我的好老师,我也极喜爱上她的课。

上课时老师除了按照教纲讲课外,每节课还会留出五至十分钟时间,给大家朗读一段她喜欢的名家散文或诗歌,有时就拿出她正看的书籍给我们读上一章她喜欢的内容。
楼主:robertli171  时间:2019-08-11 19:21:50
记忆中她曾为我们读过沈醉的回忆录《我这三十年》中的一些章节,班上同学都听得有些痴了。

没想到一位国民党的军统特务,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和我们往日接触的刻板教育截然不同,因此对我的内心产生了不小震撼。

课后,忍不住到办公室去找老师央借这本书,老师倒好说话,只说她也是从别处借来的,只能答应借我两日。
楼主:robertli171  时间:2019-08-11 19:21:50
听闻老师答应借书,我自然欣喜若狂,喜滋滋地将书抱在怀中,放学后即刻回家完成作业,然后捧书而读,挑灯夜战,在还书期限前狼吞虎咽、生吞活剥地把书大致看完了。

那本书虽时隔三十余年,其中情节仍能记得一些,让我从此对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至此,对课外书益发狂热起来,思想上也日益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开始思考一些大而无当,飘渺且与现实生活无关的问题来。
楼主:robertli171  时间:2019-08-11 19:21:50


楼主:robertli171  时间:2019-08-11 19:21:50
@ty_130648456 2017-12-17 09:54:00
@robertli171 2017-12-13 12:27:26
哈哈,和楼主太多相似的地方了,包括看书。
沈醉的《我这30年》我也看了,至今记忆犹新。
我是受父亲影响,父亲藏书很多,从小鼓励我们看书。
说起看书,有个插曲,我应该是88年左右看了《挪威的森林》,其实并不觉得写得很好,不知道为什么后来会如此的火爆,倒是觉得五木宽之的《青春》比它好多了。
-----------------------------

谢谢你的欣赏和评论!你在评论中提到了《挪威的森林》,勾起了我的一些回忆。

这本书我是在大学时看的,那时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受当时的时代和环境影响,而我其时的年龄也不过十八、九岁,正是多愁善感的年纪,对社会和人生充满怀疑,内心时常感到很迷惘,觉得生活实在是一件很无趣、很痛苦、很没有意义的事情。

记得和几位同乡去探望一位哲学系85级的学兄,他曾参与并领导了前一年的运动,之后被送入拘留所待了半年。

此时蒙学校开恩,他保外就医后,仍可以回校和86级的学生一起就读和毕业。

在他对面铺位坐下后,攀谈片刻后,看到这位学兄全无听闻过的叱诧风云时的神态,一脸的病容和疲态,看到他床头堆满了佛家和老庄的书籍,知道他再无往日的心性了。

也许过了几年,待他看透一切,说不定也会一头扎进之后时代的物质漩涡,热烈拥抱商品经济的大潮,回首往事,觉得那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回到九十年代初的我,那时是一个时常痛苦、愤怒、迷茫和绝望的时代青年,在那样的情境之下,我一度沉迷于《挪威的森林》这样的书籍。

还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生活在别处》等等,有一段时间,也找来了弗洛伊德和荣格的一些书籍翻阅。

也许,喜欢一本书,真的需要有合适的年龄、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心境、合适的环境,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机缘吧!

那时,在阅读的过程中,所有的思索和启发,痛苦和快乐,感悟和感动,都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被深埋在岁月的深处,留在记忆里的,唯有一些片段和残骸。

但是,我仍然相信,所有曾经经历过的往事,所有曾经用心阅读过的书籍,都已融化在我的血液里,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让我对这个世界,有着更深层次的认识,让我对未来的人生,也有了自己更清醒的看法。
楼主:robertli171  时间:2019-08-11 19:21:50
本来全家打算十月份去Napier游玩的,旅行计划早已制定好了,食宿都已预订,但是出发前一直阴雨连绵。

查看天气预报,随后的几日都将降雨不断,于是我果断中止旅行。

打电话通知预订的holiday park时,前台告知我无法退订,但是可以更改住宿日期,于是我把时间延到圣诞前后。

随着圣诞将至,好天气也是一日接着一日,我们一家对这个假日的期盼也就越发高涨起来。
楼主:robertli171  时间:2019-08-11 19:21:50
到了12月24日早上,我照常早早起床,来到店里开门营业。

临近上午十点,接班的小伙还没来,妻子并未等我回家,已经把旅行用品都装上了车,尤其神勇的是:她将我们几人将要骑行的自行车,也都放上了车后的架子,这可是需要一把子力气的,往常都是我的活儿。

看来,妻子急于出发的心情,让她陡然间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小伙刚刚踏入店门,妻子携女带儿,已经驾车赶到,看来我连家也不必回了,直接登车出发,开启我们的四日假期模式。

楼主:robertli171

字数:437468

帖子分类:天涯杂谈

发表时间:2017-04-18 15:16:00

更新时间:2019-08-11 19:21:50

评论数:1401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