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每日一典故

每日一典故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笔者闲的,想分享一下自己的见闻。今天先将一个小典故:
《见月而喘》
西晋有个名士叫满奋,他生来怕风。以日宴会,他被安排在晋武帝身边,晋武帝旁边就是个琉璃窗(玻璃窗)。满分以为是通风的,不敢坐。武帝嘲笑他。
满分只好自己打趣道:“臣就像吴地牛,见月而喘。”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一个看破红尘的人 2019-05-29 15:26:44
都是文化人
-----------------------------
没错:)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今讲:《某在斯》的故事
晋文帝被权臣桓温左右,没有实权。一天晋文帝召见权臣桓温,想弄得随和点,就着了便装,坐在一旁等。桓温进来没注意便装的文帝,直接从他身边走过。
所以桓温没看到皇上,就纳闷地问太监:“陛下不是找我吗?陛下呢?”
晋文帝坐在旁边说:“某在斯,某在斯。”
(世人都说晋文帝在骂桓温是瞎子,为什么呢?)

一日孔子开宴会,人们都坐下后,又进来一个德高望重的瞎子。孔子赶忙起身搀扶,并给他介绍在场宾客。说到谁,谁就赶忙喊:“某在斯。“意思是我在这里。
晋文帝高!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今天闲,再讲一个趣闻:

曹魏末期名将邓艾是个结巴,说话时总是:”邓艾艾艾的。“

司马昭跟他开玩笑问:”你邓艾艾艾的,到底几个艾?“

邓艾说:”凤兮凤兮,不就一个凤吗?“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咄咄怪事》
五胡乱华,南朝东晋外戚殷浩做了大将军。殷浩是个大文豪,有抱负,励志北伐匡扶中原,但没有之国能力,更没有治军的能力。殷浩与荆州刺史桓温不和,又疑心重。在北朝崩溃的大好时机,北朝名将羌族姚襄来降,他恨不得置之于死的而后快,又想让姚襄打前锋,自己带兵尾随。如果姚襄战死最好,不死就直接消灭姚襄。最后姚襄走投无路,叛变并伏击了殷浩的北伐军,然后上书朝廷陈述殷浩罪状,占据洛阳割据。
荆州刺史桓温出兵,在洛阳一带打败姚襄,姚襄继续西奔去关中与氐族争夺关中被杀。
桓温借平定姚襄叛乱的战功,上书弹劾殷浩,殷浩被贬黜为庶人,被指定住在信安。殷浩中日空作:“咄咄怪事”四个字。
桓温也想拉拢外戚,并不想治殷浩于死地,就写信给殷浩说:“要建议朝廷重新启用殷浩做尚书令。”殷浩喜极,立刻回信感谢,但又怕信写的不好,所以信封了拆,拆了封,来回检查。最后竟然送出一个空信封。桓温打开空信封一看大怒,殷浩的贫民就注定要做到死了。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抱子弄孙》
五胡乱华后匈奴别部羯族人石勒建立了后赵政权。但其建立过程极其残暴,杀戮贫民上千万,江北汉人几乎被屠戮殆尽,一时间中国北部短暂统一。但他的继承者石虎更残暴成性,迷信武力,对子女纵容。石虎看到自己儿子们个个跟他一样残暴不仁,自豪地说:“我们父子威武至此,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我只管‘抱子弄孙’就好了。”
后赵司徒崔悦劝说道:“爱之不示之以道,是以害之也!”
石虎不听,后来果然酿成兄弟相残。其长子甚至要暗杀石虎篡位。案发后,他的次子被长子暗杀,长子因谋反被族诛,他最疼爱的那个小孙子才五岁也受牵连要被杀,就是石虎说要’抱子弄孙‘的那个小孩。石虎不舍得,但大臣不同意,小孩拉着石虎衣带不放,最后将一带拉断,依然难逃一死。
石虎因此大病,几个月后病逝。石虎生前残暴,子侄们也都效仿,他一死,兄弟子侄不顾亲情互相杀戮争夺王位,最好导致后赵灭亡。汉人将领冉闵乘势夺权,并下达《杀胡令》羯族几乎被杀光。不但没能抱子弄孙,还断送了自己的民族。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陶侃赋闲》
陶侃,东晋名将。中原沦丧后,琅邪王司马睿南逃到建康,重建东晋王朝。时琅邪王无所依靠,只能依靠中原难逃来的衣冠华族。衣冠华族以王导为首,王导在朝廷辅佐朝政,其弟弟王敦在荆州主持军事,一内一外配合得很好,时人称“王与马共天下”。
江南的动乱也很严重,王敦任命陶侃讨伐诸叛贼,陶侃取得了很多战功,一开始王敦非常信任陶侃,但时间久了又觉得陶侃功高盖主,就调陶侃离开荆州,去遥远的广州,那时的广州还很不发达。陶侃欣然从命毫无怨言。
到了广州,陶侃无所事事,就弄来100块砖头,早上把砖头搬出院子,晚上再搬回来。
邻居都很纳闷,问:“你搬砖头做什么?”
陶侃说:“锻炼身体,万一未来朝廷要用我,我不能说因为常年闲散身体不行儿去不了。”
邻居们都嘲笑他:“被发配到广州来的,就别做梦能回去了。”
但后来,王敦叛乱,朝廷果然调陶侃北上讨伐王敦及其残党。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不可越雷池一步》
这是接着上一个成语的:
王敦叛乱后不久就病死了,陶侃骑兵讨伐其残党钱凤等,因功被拜为荆州刺史。当时的宰相已经是外戚庚亮,这人是个大书法家,王羲之曾说‘自己的书法在庚亮之下!’庚亮也不信任陶侃,并命温峤带重兵屯武昌防止陶侃叛变。这种没事找事不是宰相的材料。
庚亮不放心陶侃,自然也不放心北方的将领苏俊和祖约,最后竟然将苏俊和祖约逼反,二人在历阳合兵南下攻打健康。温峤不放心,建议领兵回援建康。
但庚亮说:”我担心西面(指荆州陶侃)比担心历阳更甚,足下切勿过雷池一步。“
后来,庚亮兵败,还是陶侃领兵来讨伐苏俊祖约,东晋才得以苟延残喘。庚亮虽然兵败,但'切勿过雷池一步。‘雷池在今安徽望江县东南,雷水人江前在此积而成池。后世常用雷池来比喻不可逾越的界线。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今天讲两个成语,用来批判读书无用论。

“吴下阿蒙” 和 “士别三日”
吴人叫没文化的老乡名字时,喜欢吃加个阿字在前面。到现在南方人也一样,笔者有不止一个广东朋友叫‘阿奔,阿德’啥的。
东汉末年,东吴的名将吕蒙,一身武功,但不识字,孙权总笑话他,所以见到吕蒙从不叫尊称,就直接叫他’阿蒙‘。

一日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
吕蒙说:“军中事务繁无暇学习。”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吗?我只是让你泛览书籍,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哪个像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很有好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几年以后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下阿蒙了!”
吕蒙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吴下阿蒙”多指地位高但才疏学浅,基本跟暴发户差不多。
“识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个不必再解释了。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下面来一段,批判只会读书而没有能力的成语。

“暗弱无断”

司马保爱读书,有文采,但暗弱无断,故及于难。西晋永嘉之乱后,洛阳长安都先后沦陷,晋怀帝司马炽被匈奴人建立的汉国所俘。次年,秦王司马业在长安建临时政府‘晋愍帝’,命司马保为相国。
次年,晋愍帝司马业又被汉国所俘,帝位虚悬。司马保就在陕西,得知晋愍帝被俘后,有登帝位之意,但却行动缓慢竟然被远在江东的司马睿先于317年、318年依次称晋王、帝,是为晋元帝。司马保质好于319年亦称“晋王”,改元建康,但并不臣服于司马睿,还在做自己的皇帝梦。
既不敢称帝又不愿称臣,司马保的无能使之无法驾驭手下将领,导致手下将领不和。最后张春和杨次起兵杀死司马保。 一场皇帝梦就此结束。

所以,不读书的‘吴下阿蒙’做不得,只会读书不会做事的‘暗弱无断’更是无用。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今天连讲三个成语“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不为五斗米折腰”
请读者自己体会笔者用意。
东汉陈藩年十五,他父亲和朋友来家里聚会。看到陈藩的屋子很乱。
宾客问陈藩父亲:“宾客来访,你怎么不叫儿子打扫一下屋子?”
陈藩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到了东晋这话被王羲之学去了。
一日王羲之的母亲看王羲之屋子乱,叫王羲之去扫地。
王羲之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这话正好被路过的王羲之他爸王旷听到,王旷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然后王羲之老老实实去扫地。

下面对比陶渊明,陶渊明是陶侃的孙子,就提‘陶侃赋闲’的那个陶侃。但陶侃后,陶家就再也没发达过。陶渊明愤世嫉俗,‘不为五斗米折腰’,还写了《归来去辞》自动解印辞官。最后除了写了几篇好文章,其实一事无成,连温饱都难以解决。
但他的祖父陶侃是如何发达的呢?陶侃从小吏做起,被逐渐提升,依靠军功得到重用,后又被人猜忌,贬黜到广州,却毫不气馁,每天搬砖锻炼体力。最后再次被朝廷重用,威震天下!
笔者猜测,陶渊明小时候肯定没打扫过屋子。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看来中国文化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今天笔者闲,再连续讲三个典故,带出两个成语。
“曾参烹猪“/”言教不如身教”

第一个典故:“曾参烹猪“
曾参是孔子弟子,72贤之一。一日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回家呆着,我回来为你杀猪。”
她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
她就劝止说:“又不过年过节,没必要杀猪,那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
曾子说:“不能跟孩子开玩笑!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然后一刀杀死了猪。

第二个典故:
书圣王羲之师从其姑母卫夫人卫铄学习书法,卫铄是西晋大书法家卫瓘的女儿。卫夫人是西晋第一才女。一天王羲之觉得自己书法有小成,非常高兴,就拿着自己写的字去给父亲王旷看,王旷也是书法家。
王羲之问:“老爸,我的字写的怎么样?”
王旷看后,没做评论,只是在其中的一个大字上加了一点,变成太字。王羲之不明其意,拿着字去找姑母卫夫人,问卫夫人:“您看我写的字怎么样?”
卫夫人看后非常高兴地说:“这个大字上的一点,非常好,很有你父亲的神韵!”
王羲之非常惭愧,回去继续练字。

第三个典故:”言教不如身教”
这个成语的出处众说纷纭,笔者最喜欢下面这个典故作为出处。
王羲之的母亲是琅邪名门闺秀,姓诸葛,她非常重视教育孩子,天天对着王羲之他们兄弟几人谆谆教导,但王旷却从来不管孩子,回家就坐在那里看书写字。
诸葛夫人很不高兴,就质问王旷说:“你回家什么都不干,孩子的事你一点都不管,都是我一个人操劳,这样孩子怎么能成才?”
王旷边练书法边说:“我正在教导孩子。”
这时诸葛夫人才发现,王羲之受父亲熏陶早已养成了练书法的习惯。最后王羲之书法冠绝天下,被尊称为书圣。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受人以柄》
这个成语笔者要用自身经历来说。先讲成语来源。
《后汉书·何进传》外戚,大将军何进手握兵权,想诛杀宦官,却不自己直接动手,而想招董卓带兵来。
主簿陈琳不同意说:“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
受人以柄:指自己本无懈可击,却偏偏要制造弱点给人打。

《人先自辱,而后他人辱之》
笔者在某澳大利亚金矿开采公司做总工程师,以前有一个同龄的白人工程师,他跟笔者明争暗斗,其实是势均力敌的。双方都无懈可击,就那么僵持着。但后来,笔者发现他出轨一个本公司的未婚美女,但笔者对别人私生活不感兴趣,所以不置可否。
一日,笔者跟几个技术人员闲聊,聊到减肥,笔者说:”健身房太无聊,不想去健身房。“
另一人在众多人前说:”你也可以想Joy一样,找个site girl,及不无聊,还可以在床上健身。“然后笔者与众人一阵阴笑!
笔者一直以为就自己察觉了,但其实坏事传千里,全公司都知道,这等于‘受人以柄’。尤其是总经理是个优雅从容,见识很广的老贵族,特别反感潜规则。
所以”人先自辱,而后他人辱之“,逐渐被他人轻视,后逐渐失去话语权。最后竟然自己走了。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临下前班无事,再感一言。
虽不是成语出处,但很好的表现了“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西晋名士顾容参加宴会,发现给他上烤肉的仆人有馋肉的表情。顾容贵为国家重臣,竟然把自己的烤肉让给了那个仆人。西晋门第观念严重,高门第看不起普通人,跟别说是个仆人了。所以宴会上的宾客都嘲笑他。
顾容说:“哪里有成天端着肉,却从没尝过肉味的道理。”
后来永嘉之乱,匈奴人攻陷洛阳。顾容随着南逃的人群逃难,身边总有一个人,一有危难就来相助,左右护卫顾容。
顾容问他:“你为什么帮我?”
那人回答:“乃受炙之人也。”你当年给过我一块肉。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不二法门》
其实真正的佛教不是宗教,而是哲学,所以佛经大都以两个圣人之间辩论,用辩论的过程阐述一个真理。下面介绍《维摩诘经》关于文殊和维摩诘的辩论。
维摩诘又称’居家菩萨‘。他主张‘出家’其实是一种形式主义,修道没有必要出家,也没有必要抛弃红尘,更不必遵守戒律,一切都是形式主义。所以他不再去释迦摩尼处闻道。释迦摩尼发现维摩诘不来,就叫文殊菩萨去看看。
(菩萨:是圣人死后,后人给他加封的尊号。)
文殊到维摩诘家后,与维摩诘围绕佛学爆发了激烈的辩论,文殊竟然输了!文殊回来禀报释迦摩尼,释迦摩尼不置可否。其实是默认维摩诘的理论。
维摩诘与文殊辩论时,文殊曾问:“例者是菩萨入不二法门?(译文:什么是修行的真理?)”
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叹道:“是真入不二法门也。“(这句特别难解释,大致跟道教的‘大道自然天成’ 或者‘道不可闻,闻而非也’一个意思。所以维摩诘沉默不语。)”
不二法门:后人多用于比喻唯一真理。


《默而识之》
数百年后,文殊,释尊,维摩诘等都已经圆寂,且都被封菩萨或者佛陀。中土名士也喜欢引用古代圣人的名言辩论。
时间到了东晋,支道林注《即色论》笔者没看过,大约是论物质世界(佛家称色界)的本质吧。写成后拿给王坦之看,王坦之看完后,不置可否。
支道林以为王坦之效法维摩诘,不说话,用默认来表示赞同。
支道林说:“默而识之乎?”(您是表示默认吗?)
王坦之说:“既无文殊,谁能鉴赏?”(笔者认为王坦之的意思是:你不是文殊,猜不透我沉默的原因。侧面表达了不赞同《即色论》的观点。)

默而识之:比喻嘴上不说,但心里赞同。后世常用默认代替。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快下班了,补三个故事,给大家回家路上把玩。
“无可无不可”
我国成语典故80%出自三国到魏晋时期,所以又是东晋。
北中郎将王坦之,这是熟人了吧,他叫伏玄度和习凿齿两位名士一轮青州和楚地的人才。
两人一个是青州人一个是楚地人,大约更了解自己家乡人吧。所以两人各执一词,都说自己家乡人好。等到评定结束,王坦之吧评点个结果拿给韩康伯看,康伯一句话没说。
王坦之问:“为何不说话?”
韩康伯说:“无可无不可。”
意思是两人都向着自己家乡人说话,无所谓对错。
无可无不可:比喻某种不客观的见解。


下面讲骂人不带脏字的故事:
《左传》有这么个故事;春秋东夷小国介国国君名叫介葛卢,相传他懂牛语。一日介葛卢去参见鲁国国君,听到大殿外的牛叫。
他对随从说:“这牛说他生过三只小牛,都被拿去祭祀用了。”

时间来到东晋,少数民族头领入朝参见晋文帝,名士王仲祖听到少数民俗说话,完全听不懂。就对他们说:“要是介葛卢来了,一定能听懂你说什么。”
王仲祖讽刺少数民族不说人话。笔者觉得他身为名士,却这点素质都没有!可笑。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不好意思,输入法不行,又没检查,总有错字。上一故事是:王坦之叫伏玄度和习凿齿两位名士”议论“不是”一轮“青州和楚地的人才。以后我打个草稿,检查完了再发。做事可不能像笔者这样三心二意,当一丝不苟。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甘拜下风"
东晋,一位北方来的和尚跟支道林研讨《小品》。孙兴公还有竺法深和尚都去旁听,北方和尚提出很多深奥问题,支道林都清晰地解答,北方和尚总是被驳倒。这时孙兴公问竺法深和尚:“您是高人,应是站在上风口的人,为什么一句话不说?难道要‘甘拜下风’?”
支道林听到接茬说:“白檀香并不是不香,只是逆风时闻不到罢了。”
竺法深和尚知到支道林的意思,但还是怡然自得地不屑于争辩。
(笔者认为支道林的意思是,高人不在乎一时输赢,处在下风时也不屑于争辩。)
甘拜下风:并不是指认输,而是指不屑争一时口舌之快。


“强口马,决牛鼻”这不是成语,是个典故,正好与甘拜下风对照。
又是东晋,一日名士孙安国到中军将军殷浩家做客,两人清谈势均力敌,来回辩驳,精心竭力,但都无懈可击。两人辩论的太激烈,竟然忘记吃饭,饭菜端上来凉了,拿下去热,在端上来又凉了,再去热。已经到了傍晚竟然都不饿。
殷浩说:“卿莫作强口马(倔强不让上套的烈马),我当穿卿鼻(穿鼻是指给牛上套时,一般都是把套穿鼻子上。)”
孙安国说:“卿不见决牛鼻,人当穿卿颊,(译文:你没见过牛挣破鼻子,用牛角刺人脸颊吗?“)
强口马,决牛逼:被后人用作比喻嘴硬,不服输。或者挣口舌之快的人。笔者也喜欢挣口舌之快!难道也有名士风度?:)
可惜中国早以不复当年的文化气质了,所以知道这个典故的人不多。借以感叹一下现代社会道德与文化的破败。现代人一般用“死鸭子嘴硬”,真的好俗,好肤浅。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总说中国典故,笔者这次“标新立异”,来几个外国典故。
不如先讲标新立异的来历吧:
王逸少出任会稽内史,支道林也在会稽。
孙兴公对王逸少说:“支道林‘拔新领异’,对问题有独到见解。你想见见他吗?”
后来孙兴公带支道林来见王逸少,王逸少也有超人气质所以傲慢,轻视支道林,总是故作矜持,不和支道林说话。支道林知趣,不久就走了。
另一次见面机会,王逸少要出门,支道林说:“您先别走,我有话要说。”于是两人开始谈论《庄子。逍遥篇》支道林洋洋数千语,才气不凡,辞藻新颖,如花烂映发,
王逸少不自觉地脱了外套,认真听,留连不已。
“拔新领异”被后人写作“标新立异”。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JanErikOlsson与ClarkOlofsson,在意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
他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的感激,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更甚者,人质中一名女职员Christian竟然还爱上劫匪Olofsson,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这两名抢匪劫持人质达六天之久,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表现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料的心理错综转变下,这四名人质抗拒政府最终营救他们的努力。
后来心理学叫这种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但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这种现象令人惊讶的普遍。研究者发现这种症候群的例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受虐妇女与乱伦的受害者,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体验。
专家深入研究:人性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当人遇上了一个凶狂的杀手,杀手不讲理,随时要取他的命,人质就会把生命权渐渐付托给这个凶徒。时间拖久了,人质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每一呼吸,他自己都会觉得是恐怖分子对他的宽忍和慈悲。对于绑架自己的暴徒,他的恐惧,会先转化为对他的感激,然后变为一种崇拜,最后人质也下意识地以为凶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
生活在暴政下的人民,往往更加顺从,有时候一个国家全体人口都表现出“斯德哥尔摩精神症候群”,令人深思。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接着上篇“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继续说:顺便引出几个中国成语。

“六合至尊”(上下,东南西北六方为六合,即天下),“鞭笞天下”,“威震四海”,“乱世重典”,”严刑峻法“,“焚书坑儒”,“以德治国”,“民富国强”,“极盛而衰”。

其实,这种“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中国人早在战国时期就发现了。笔者记得《过秦论》有这么一段话:“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秦统一天下后,儒生与法家根据治国方略进行了大辩论。儒家的理论认为,人性本善,要“以德治国”,“民富则国强”。
而法家正好相反,李斯有这么一段话:“要‘乱世重典’,‘严刑峻法’,把百姓至于半死不活,使其不依靠国家就无法生存的地步。这样才能强国。”最后法家获胜,儒生多有怨言,被李斯抓住把柄,酿成了‘焚书坑儒’的惨剧。
其实压榨百姓,使之半死不活,然后国家施舍温饱,百姓不但不憎恨暴政,反而感激施暴者不杀之恩就是这种综合征!西方人笑话中国是制造顺民的工厂,其实正是长久以来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表现。但这种综合征有副作用,就是国家必须施舍哪一点温饱,一旦温饱都不能满足,贫民所爆发出来的破坏性是空前的!中国古代王朝有个‘极盛而衰’的循环魔咒,就是因为这种副作用。

楼主:随陆绛灌

字数:36834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05-29 22:49:42

更新时间:2019-06-28 10:33:52

评论数:13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