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每日一典故

每日一典故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牛背读书”
前面已经提到杨素了,就继续说下去。蒲国公李滵,因为鹰视被赶回家,自知仕途再也没希望了,就天天在家放牛,把书挂在牛角上看。
一日杨素正好经过,看到一个小娃在牛背上看书,觉得有意思。就叫李滵过去问话,杨素“赏同伐异”他一旦认同你是自己人,那是很够朋友的。他问:“小娃,你读的什么书?”
李滵答道:“《项羽本纪》。”
结果两人围绕项羽的话题,博古论今,成了忘年之交!杨素竟然跟李滵称兄道弟,都乱了备份!
杨素回家后告诉杨玄感:“有个叫李滵的人,才能在你们兄弟之上,你要去结交他。杨玄感,杨素的长子,身材雄伟,武功盖世,打仗时身先士卒酷似项羽,人称小项羽。杨玄感果然与李滵倾心相交,后来杨玄感造反,史称”杨玄感事变“。李滵也参与其中。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知子莫若父“出处不在这里,但笔者喜欢这个故事。

杨玄感小时候不爱说话,比较愚钝,世人都认为他是傻子。杨素不以为然,只要有人说杨玄感傻,他就说:”知子莫若父,此儿终非池中之物!“
杨玄感长大后,果然聪明,勇武,小时候只是不爱说话装酷,笔者的儿子也这样!:)杨玄感凭借出色的才能,迅速升官!很快升为正一品,上朝时与自己父亲站在一排。隋文帝杨坚怎么看怎么别扭,但又不知为啥,突然发现杨玄感跟他父亲站一起!就当庭宣布,‘杨玄感降两级’,让他站到第三排去了。
一般人就生气了!杨玄感却没有生气,他下跪道:多谢陛下,臣与父亲同级有失礼仪,陛下让臣当庭尽孝感激不尽“。杨坚听完很满意!

唐朝末年,扬州人杨行密。也不知是不是跟杨素是本家,杨行密小时候傻,总被人欺负。他爸也认为他傻,不喜欢他。只有他母亲,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保护杨行密说:”我儿不痴,未来必成大器,你们最好不要欺负他,不然以后难以见面!”相邻都不以为然,继续欺负他。
杨行密长大后,离开家乡,投军去了。因为战斗勇猛,被逐渐提升,最后成为节度使,靠节度使的职权发展势力,在唐朝崩溃时自立为吴王,是南唐的创立者。他当了吴王后,回家去看看父母。家乡父老知道是杨行密回来了,很多人直接逃跑了,没跑的都跪在路边,战战兢兢!(真是不好见面了!欺老不欺少!)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今天跳跃式地讲几个玄学的典故:
先说西晋,武帝司马炎,他叫人卜卦,算算晋朝国运。结果算出来的结果是个“一”字。群臣都吓傻了。只有一个人反应快(笔者忘了这人名字了),他说:‘这是定于一的意思。指的是晋朝一统天下。“ 结果司马炎立了他的痴呆子司马衷为皇帝。笔者一开始以为是史家骂晋惠帝司马衷,后来看到他的事迹,确信他确实是弱智,不是骂人。一次全国饥荒,大臣奏折说:“饥荒,老百姓没有饭吃,要求开粮仓赈灾。”司马衷问:“既然没有饭吃,为何不吃肉糜?(肉丸子)”在场群臣哭笑不得!
然后晋武帝还给白痴娶了个悍妇贾南风。结果武帝一死,那个悍妇就惹出了八王之乱。实际上,司马衷始终就是一个傀儡,晋朝只传一代的卜卦没错。

跳到隋朝,隋炀帝做了个梦,梦到宫殿里发洪水,自己往跑,跑到门口被一颗大树挡住去路,树上还涨满了果子。第二天杨广叫大臣解梦。大臣说:“洪水,此人姓名中有水。树上结果子,就是木子’李‘,此人姓李。这是上天提醒陛下,名字中带水的李姓人,他的儿子要坏您的江山。”
杨广立刻就把一个重臣李洪的儿子给杀了。这下可把李渊,和李滵吓得够呛!事实证明,李渊,李滵都是与隋朝争天下的人。

介绍个笔者的梦:)笔者工作之余有大把时间,不能浪费了。所以一直在考虑自主创业。结果一位大叔,行业里的巨头邀约笔者一同创业。笔者立刻采取行动。结果一日夜晚,笔者梦到葡萄藤上接了葡萄,却没有根,葡萄藤都空悬在架子上。一会儿又梦到院子里摆着很多自行车。最后梦到笔者爬上很吃力,最后爬到山顶。
笔者自己解梦:木子“李”,不应与姓李的人合作。自行车,当自己单干。爬山预示创业艰难,但最后会成功。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掖癌踵245 2019-06-23 22:18:25
-  看来比要不是高管就是公务员,才那么闲。  看来比要不是高管就是公务员,才那么闲。
----------------------------
公务员恐怕没这么闲:)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今天借故事批判一下“成功学”。
“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家徒四壁”
现在总有人研究成功学,连笔者周围也围绕着一堆透着愚钝的人,天天大谈当代名人,就好像得了中庸之道似的。但名人往往都是特例,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成功。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他们就开始研究名人如何成功,及其成功必然性!
《史记》里有这么一段:“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这是汉朝建立之初,设置州郡,选拔官员提出的,到民间找那些有特殊性的人做官,比如孝顺,比如有才。
所以中国人恶性地发展了这个理论,钻牛角金似的挖掘名人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司马光砸缸”!你把家里缸都砸了,然后去商店把店里的缸也都砸了,也做不了宰相,进警察局确是一定的!
笔者曾经边看历史边对老爸感叹:“您看,韩擒虎,贺若弼,这名字起得多好,真牛!看我奶奶给我起的名字,平淡无奇!”
我爸说:“你要是也勇冠三军,乱军中取上将首级,封侯拜相,裂土封疆,别人也会说‘这小子名字起的真好,一看就是贵人的名字’。”
南北朝,刘宋王朝的建立者刘裕,他几乎光复了中原,他以孱弱的南朝消灭北方两个游牧民族政权!这人有很多传奇!历史书说:‘他是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还举了几个例子,刘裕家徒四壁(这成语是说司马相如穷),但刘裕赌博时却一掷千金,输了没钱还债,就把地主家牛卖了还债,被地主家扒光了衣服掉在树上打,以此证明他有冒险精神,为人敢做敢当。后来从军,作战勇猛,因功逐渐提升,最后篡了东晋。
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有一句:“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寄奴就是刘裕的小名!辛弃疾这里写的极其高明,他因为仰望刘裕的威名,特意去刘裕成长的地方去朝圣,结果发现仅仅是寻常巷陌!所以,做非常之事的人,仅仅是个普通人而已。刘裕如果没成功,他年轻时赌博被打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如果他成功了,那他年幼时的劣迹就成为与众不同!这么看,当代的马云与监狱里的杀人犯,儿时必然有一样的事迹,都是非常之人!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接着上篇说:那怎么才能更容易的成功呢?
现代人有句俗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不可,特长班呀,铺天盖地。
笔者女儿四年级了,在全班考了个名列前茅,但平均分只有85.但还有几个90-100 的好孩子在前面。笔者老婆敏锐地意识到,那几个孩子都在不可,我女儿也应该去补课。
谬论!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而不是不可或者学习成绩。有人做过实验,发现穷人无论如何努力,最后还是穷,又因为穷而没有时间学习进步,所以处境更加恶劣!而穷人的孩子努力地完成了学业后,有个别能鲤鱼跳龙门的,但绝大多数依然贫困,还不如不读书的某些暴发户,因而产生了’读书无用论‘!但暴发户根名人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普通人,其成功有极大偶然和侥幸因素。
笔者的一个哥们儿把孩子送出国留学,放在笔者身边,叮嘱他孩子”你要听叔叔的话。“
孩子就问:”叔叔,你是怎么成功的呢?“
笔者回答:”要看你怎么评价成功,如果说学有所成,工作能胜任,得到了足够高的社会地位,并有足够的钱享受生活。叔叔算一号。但如果比那些动辄上亿身价的富豪名人比,叔叔是个屌丝!“
孩子问:”我觉得混到叔叔这样就算成功。“
笔者说:”你父亲和叔叔我给你指的是坦途,我们走学而优则仕的路线,你的每一步都是我们精心设计的,那些名人特里有偶然性,无法复制,没有参考价值。但我们这些‘士人’做走的路几乎可以保证成功。我们不羡慕不追求一夜暴富,所以心境平和,但我们随时都做好准备,一旦机会来了我们可以抓住机会。如果叔叔自主创业成功了,别人也会找为什么我会成功,但他们不知道叔叔的成功是几代人经验的积累,父辈的教导和指点,甚至是父辈已经设计好道路,再用典故历史等引诱叔叔上套,最后叔叔在比较王羲之,辛弃疾,王维,刘裕等诸多名人得失的过程中,走入了坦途。所以只要你听叔叔的话,你的未来也是坦途。“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抱歉!早上赶飞机,没检查就发帖,输入法不好,造成了同音字错误好几处。但错误已经发表了,改也没什么意义。倒是让笔者想起一个典故“甄已破矣,顾之何益”。

甄是一种陶器,古代冶金不发达,普通人家都用陶器做炊具。甄就是一种炊具。不是有个《甄嬛传》吗?如果编剧不是没文化的话,那一定是知道,甄是以制作炊具为生的人的姓氏。
东汉时期有个年轻人叫孟敏,家贫,他整日挑副担子走街串巷地叫卖甑。有一天,他一不小心,肩上的扁担滑落堕地,把一担甑摔得粉碎。街市上人都围拢过来,想安慰他。可孟敏二话不说,头也不回地离去。
有个老者问他:“甑破可惜,你何以不在乎呢?”
他回答:“甑已破矣,顾之何益?“
老者感慨:“此年轻人心胸了得,必成大气候。”后来孟敏果然成了东汉的大官。

笔者儿时也是经常犯错,有时候还对某些事耿耿于怀,笔者的父亲常说:“你要拿得起放得下。有时间惋惜感慨,还不如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有效果。”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地险悠悠天险长,
金陵王气应瑶光。
休夸此地分天下,
只得徐妃半面妆。
李商隐《南朝》
这首诗带出了‘半面妆’的典故。半面妆也是’半老徐娘‘成语的出处。《南史·后妃传》读者有兴趣不妨看看,笔者认为后妃传很不厚道。徐妃年轻时非常漂亮,有才华是信武将军徐绲的女儿,可谓是名门闺秀。她嫁给湘东王萧绎时还很年轻,但萧绎是个独眼龙,也是后来的梁元帝。自己风华绝代,却嫁了一个独眼龙,徐妃多少有些失落,但潇绎那时地位不高,连太子都不是,还没有三宫六院,所以对徐妃非常宠爱。女人只要有人爱,日子还是过得下去的,在“爱’的掩护下,徐妃一连生了世子,公主等好几个孩子,生活还是很幸福的。
承圣元年552年,萧绎即位为梁元帝,转变从这时开始了。皇帝有三宫六院,本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徐妃,必须要跟别人分享男人。本以为外表都是假的,有爱情就可以,但爱情也是假的。所以徐妃憎恨这个独眼龙,负心汉。其实皇帝多几个女人无可厚非,但有些女人很独特,不能一般对待,徐妃就是一个。梁元帝却不知道怎么应付。
史书记载,徐妃常独自饮恨,多洪醉。(饮恨就是喝闷酒)她一听说元帝要来临幸,就故意喝得大醉,元帝依然不愿离去,就留下照顾醉酒的徐妃。徐妃就故意呕吐到元帝的衣服上,元帝依然不走,从这点看元帝爱她。她耍耍小脾气就算了,不会有什么大事。
有人劝她,要给皇帝面子,皇帝没有几个女人都没面子!但徐妃变本加厉。一次元帝来临幸,徐妃故意只梳妆了半张脸。元帝看到笑道:“徐妃出洋相了!你只梳妆了半面!“这时元帝还是爱她的,并不在意她的无礼。后来,徐妃一连几次都只梳妆半张脸,元帝想到自己是独眼龙,徐妃是在用半面讽刺自己独眼龙,大怒!从此几年不来看徐妃。其实笔者认为,徐妃的意思是:”臣妾苦恼,人前光鲜亮丽,人后以泪洗面,就如同着‘半面妆’。“
从徐妃的作为可以知道,她是个漂亮有才华,且很活泼的女孩,甚至可能爱搞恶作剧,嫁入一般家庭一定会幸福,却偏偏嫁入了帝王家!这时徐妃大约过了四十了,但还是风韵犹存,所以留下了“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典故。徐妃仗着自己依然漂亮,放纵自己在枕头上写情书给别的男人,这有引出了”枕上书“的著名典故。情书被发现,元帝大怒,但依然对她有感情,不愿杀她,就把她休了送到寺院里幽禁。她出宫后不久就投井自杀。
笔者也有过这种经历,被女人搞得不知所措,却反倒被小女生的小脾气牢牢地抓住心,想必元帝也是如此。徐妃是那么独特,那么无法忘怀,哪怕是真的放她出宫时,也是心如刀绞的吧。徐妃又何尝真的要分手?大概只是又一个小伎俩,想引起元帝的注意,但元帝经受不起长年累月的折磨,毕竟皇帝还有国家要管,悲剧就酿成了。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笔者又要跳跃性的讲了:“崤函之固“,”固若金汤“,“席卷天下”,“囊括四海”,“并吞八荒”。
《过秦论》上篇有: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后人常以‘崤函之固’来比喻一个不可逾越的天险。秦国自古就有’四塞之国‘的称呼。
但到了汉朝《汉书·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这是’固若金汤‘的出处,形容某处易守难攻的坚城。
到了东晋,简文帝还是琅邪王时,支道林和殷渊源两人在王府作幕僚。简文帝叫二人辩论,题目是《才性关系》。文帝对支道林说:“才性关系问题恐怕是渊源的‘峭崤、函之固’,您可要谨慎啊!”
支道林开始论述问题时,便改变方向,远远辟开才性问题;可是论辩了几个回合,便不觉进入了渊源的玄理之中。相王拍着支道林的肩膀笑道:“这本来是他的特长,你怎么可以和他争胜呢!”
后来,’崤函之固‘常被文人用作比喻:某种理论或者学术研究无懈可击。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帐牡徊乱0555 2019-06-25 12:46:45
-  看来比要不是高管就是公务员,才那么闲。  都是文化人
-----------------------------
确实闲:)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一口吐沫吐死William后,义律接任。英国早都禁止鸦片贸易了,但还是有不法商人走私鸦片到中国。中国在嘉庆时就意识到了鸦片问题,这时也在要求英国制止鸦片走私,英国为制造良好弹片环境严令禁止向中国走私鸦片。但走私依然不绝。
这时候朝廷内的强硬派,林则徐被任命为两广总督。中国人一直说他时民族英雄,但其实是罪人。后来朝廷撤职查办他就能看出端倪。林则徐到任后,比卢坤强硬很多,而且他对英国没有半点正确认识,摆出一副上国天朝的架子,动辄查封,动辄军事管制,最后强行查抄英国货物,发现了很多鸦片,然后一把火给烧了!
朝廷内部有质疑,问:“这么强硬对待番邦,会不会引起番邦军事斗争?”
林则徐的回答是:“英国是弹丸岛国,不足为惧,广州现有兵力就能灭了英国。”这是盲目自大。
这时英国还是没有动武的意思,毕竟英国已经同意禁烟。但林则徐查抄英国商馆,扣押英国商人和士兵,义律被迫逃到海上住在军舰上。这一系列不必要的过激举动,激怒了义律和军人,以前是贸易谈判,现在升格到军事对抗!义律像海盗一样,率领5只战舰在海上袭击中国船只,林则徐出动水师正规军竟然打不过5条战舰!这时林则徐才注意到英国军事能力不是他以为的那么差!
葡萄牙人跟英国一直不对付,就帮林则徐,林则徐从葡萄牙人那里了解到了世界,工业革命,和日本落帝国!发现自己轻率地惹了一个强敌,才后怕!并开始大规模备战,购买葡萄牙火炮和枪械,训练民团,加固炮台。葡萄牙人甚至把自己正在用的大炮拆下来运到广州助战。
但林则徐竟然只字不跟朝廷说,按说跟超级大国开战,你要跟北京征服说一声:“老兄,鬼子要来了!”朝廷不会不重视,必然备战,葡萄叶,荷兰,法国,美国都看英国不顺眼,卖武器备战不是难事!结果整场鸦片战争,朝廷都蒙在鼓里!
林则徐见要真打了,又怂了,写信给英国女王,求饶。英国女王没看说:“人臣无外交。”林则徐地位太低,不但没能挽回局势,更加惹怒了英女王。
这时林则徐还天真地认为,战争会在两广打,沿海各州郡也完全不知情!结果英国人打了一下广州,发现非常难打,就索性放弃广州,一路北上,沿途各州郡就惨了,毫无准备,被人各个击破。朝廷才发现被人宣战了自己都不知道!急忙问林则徐怎么回事?林则徐一改过去牛逼口气,回答:“大清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强敌,除非举全国之兵,不然无法取胜!”一下子把清政府惹恼了,把林则徐撤职,但还没查办他。
清朝也不是白给的,清朝仗着本土作战,英军兵少无法长期固守占领地,双方在沿海地区拉锯,打得很焦灼!双方一直打到1842年,英国开始无法支撑长期远征的费用,情况不乐观!一个曾驻华多年的英商人建议:“清朝南北交通是靠着京杭大运河,只要封锁运河,清朝南北交通断绝,就打不下去了!”
英军与1842年七月左右击破了清军的铁桶阵,冲入运河,清朝南北联系终端。南方的粮饷无法运往北方,清朝战败。战争历时两年,英国发现中国不好打,所以战争赔款只敢要200万两白银,还不足以支付英国战争消耗,另外租界香港岛。
谈判过程中,英国表示战争起因都是误会,并转交了林则徐的信给清朝,道光大怒,把林则徐给办了。这人共产党说他是好人,但正史说他是误国误民,而且欺上瞒下,佞臣。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一口吐沫吐死William后,义律接任。英国早都禁止鸦片贸易了,但还是有不法商人走私鸦片到中国。中国在嘉庆时就意识到了鸦片问题,这时也在要求英国制止鸦片走私,英国为制造良好弹片环境严令禁止向中国走私鸦片。但走私依然不绝。
这时候朝廷内的强硬派,林则徐被任命为两广总督。中国人一直说他时民族英雄,但其实是罪人。后来朝廷撤职查办他就能看出端倪。林则徐到任后,比卢坤强硬很多,而且他对英国没有半点正确认识,摆出一副上国天朝的架子,动辄查封,动辄军事管制,最后强行查抄英国货物,发现了很多鸦片,然后一把火给烧了!
朝廷内部有质疑,问:“这么强硬对待番邦,会不会引起番邦军事斗争?”
林则徐的回答是:“英国是弹丸岛国,不足为惧,广州现有兵力就能灭了英国。”这是盲目自大。
这时英国还是没有动武的意思,毕竟英国已经同意禁烟。但林则徐查抄英国商馆,扣押英国商人和士兵,义律被迫逃到海上住在军舰上。这一系列不必要的过激举动,激怒了义律和军人,以前是贸易谈判,现在升格到军事对抗!义律像海盗一样,率领5只战舰在海上袭击中国船只,林则徐出动水师正规军竟然打不过5条战舰!这时林则徐才注意到英国军事能力不是他以为的那么差!
葡萄牙人跟英国一直不对付,就帮林则徐,林则徐从葡萄牙人那里了解到了世界,工业革命,和日本落帝国!发现自己轻率地惹了一个强敌,才后怕!并开始大规模备战,购买葡萄牙火炮和枪械,训练民团,加固炮台。葡萄牙人甚至把自己正在用的大炮拆下来运到广州助战。
但林则徐竟然只字不跟朝廷说,按说跟超级大国开战,你要跟北京征服说一声:“老兄,鬼子要来了!”朝廷不会不重视,必然备战,葡萄叶,荷兰,法国,美国都看英国不顺眼,卖武器备战不是难事!结果整场鸦片战争,朝廷都蒙在鼓里!
林则徐见要真打了,又怂了,写信给英国女王,求饶。英国女王没看说:“人臣无外交。”林则徐地位太低,不但没能挽回局势,更加惹怒了英女王。
这时林则徐还天真地认为,战争会在两广打,沿海各州郡也完全不知情!结果英国人打了一下广州,发现非常难打,就索性放弃广州,一路北上,沿途各州郡就惨了,毫无准备,被人各个击破。朝廷才发现被人宣战了自己都不知道!急忙问林则徐怎么回事?林则徐一改过去牛逼口气,回答:“大清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强敌,除非举全国之兵,不然无法取胜!”一下子把清政府惹恼了,把林则徐撤职,但还没查办他。
清朝也不是白给的,清朝仗着本土作战,英军兵少无法长期固守占领地,双方在沿海地区拉锯,打得很焦灼!双方一直打到1842年,英国开始无法支撑长期远征的费用,情况不乐观!一个曾驻华多年的英商人建议:“清朝南北交通是靠着京杭大运河,只要封锁运河,清朝南北交通断绝,就打不下去了!”
英军与1842年七月左右击破了清军的铁桶阵,冲入运河,清朝南北联系终端。南方的粮饷无法运往北方,清朝战败。战争历时两年,英国发现中国不好打,所以战争赔款只敢要200万两白银,还不足以支付英国战争消耗,另外租界香港岛。
谈判过程中,英国表示战争起因都是误会,并转交了林则徐的信给清朝,道光大怒,把林则徐给办了。这人共产党说他是好人,但正史说他是误国误民,而且欺上瞒下,佞臣。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不好意思, 应该有个William怎么死的段落,不知为何没有显示,反倒是第二段显示了两次。笔者确定这不是笔者的问题。笔者重新写一篇就是了。
William是英国女王的叔叔,皇亲国戚,勋爵头衔,受英女王之托,持女王亲笔信,务必与中国达成对等国待遇和通商。当时两广总督是卢坤,他自以为清朝是大国,英国是蛮夷,拒不接见William勋爵。William想亲自递交女王亲笔信,其实就是国书,但卢坤不收。老人家六十多岁的人,就堵在总督府门口等着,果然等到了卢坤,然后拉住马缰绳不让走。卢坤一怒之下,一鞭子在William身上,骂道:“英夷!弹丸岛国敢与天朝上国相提并论,我呸!”一口吐沫吐到William脸上,扬长而去。(笔者看到这里,都笑背过去了,真是井底之蛙!那时英国国土面积3000万平方公里,号称日不落帝国,怎么也不可能是弹丸岛国!)
当人者之间,William和卢坤就递交国书和通商问题已经商谈很多次了,早都已经看William不顺眼,不然不可能这么无礼。!老贵族在英国廷好,非要来中国,被气死!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今天笔者没想好写什么典故,索性介绍一下西方酒文化吧。以防小伙伴们被假专家瞎掰给‘误人子弟’了。
威士忌笔者懂得不多,瓶子上写着呢,12年,20年,30年,50年陈酿,也是越老越好,但酒龄按装瓶时间算,装瓶前12年,装瓶后放35年也还是12年陈酿,所以想存威士忌的朋友可以买成桶的在家放着,瓶装的还是赶快喝了吧。
红酒这个笔者就比较在行,红酒酒精含量一般不高6-9度都有,红白两种葡萄酒其实差不多,只是一个脱皮一个不脱皮。笔者比较喜欢红酒,所以重点介绍红酒。红酒不脱皮,所以大量营养元素都没有丢失,喝下肚后会转化呈弱碱性,是保养型酒,抗癌呀防辐射呀,笔者就不多说了。
有些人说红酒要醒酒,没错,但国内几乎没有人知道怎么醒酒。老红酒都是木桶里酿的,木桶透气比较好,所以早都已经醒过酒了。但由于木桶挥发比较高,所以老式酿酒虽然味道好但损耗也大,很多都挥发了。酿酒工艺变革后,现在大都用铝合金或者不锈钢桶,没有挥发,但也没有氧化作用,所以新酒都比较涩,必须醒酒。
10年以前的酒,装瓶后大都是木头塞子,也是让它缓慢与氧气作用的目的。近些年产的瓶装红酒都是铝合金瓶盖了,便宜,但没有氧化作用。
老酒不用醒酒但需要过滤,英文叫decanting。比如20年前的红酒,时间久了会有沉淀,所以要把酒平直放两个小时以上,让渣滓沉淀,再导入另一个容器内,尽量把沉淀留在原装酒瓶内。如图。
8年以上的酒需要醒酒30分钟以上,但绝不是放杯子晃荡,那个是典型的便宜酒才那样喝,非常不高贵,甚至有些寒酸!其实醒酒也是用上图的办法decanting,将酒导入容器时,酒与空气充分接触,然后盖上盖子等30分钟,就可以了。
8年以内的新酒,非常酸涩,但也是decanting,盖上盖子,至少放置两个小时。仅仅靠打开瓶盖,或者在酒杯里晃荡是不行的。
所以高手去参加聚会时,会提前几个小时把新酒导入容器,出门前再把醒过的酒导回原装酒瓶内,带到聚会上与人分享,还会告知主人:“酒醒过了。”
这里提一句:红酒装瓶后依然可以算酒龄,所以好酒可以放。时间越久越好,引用前记住decanting。
下面介绍一下酒的品味,红酒跟牌子关系不大,主要是葡萄品种决定品味。老欧洲的酒很好,但非常难判断优劣,因为欧洲很多地方不允许灌溉,所以葡萄品质完全靠天。同一个庄园,降雨多且日照足的年份的酒贵,年份不好时就便宜。所以买欧洲酒还要查降雨日照记录,太难了!而且欧洲酒年份差异大,不好年份的酒卖不出去,所以欧洲人会把不好的酒掺在好酒里,掺30%都是很平常的,也是法律允许的。
但新世界,比如澳大利亚的红酒就比较好把握。澳洲年均日照充足且稳定,远胜于欧洲。澳洲农场都允许灌溉,所以澳洲酒都是水量充足日照强的好酒。好酒一般跟甜度,粘稠度(挂杯)润滑度(口感细腻)有关。好红酒都有酱香,(中国酒只有茅台有酱香)。年头越多,口感越稠,越滑,颜色越深,酒就越好。
甜度是葡萄品种决定的,加糖根本不管用!中国红酒为什么差?主要是葡萄这关就没弄好,后期加蔗糖不但不能提升甜度,糖反而都转化成酒精了,红酒度数必须控制在8度上下,9度都高!
好葡萄带很高的果糖或者葡萄糖,属于六碳糖,不容易转化成酒精,这才是甜度来源。下面是笔者总结的好葡萄品种:
Pinot noir, Merlot, sauvagine, shiraz 和zinfandel。
前三种都是笔者比较喜欢的,深红,高甜,,粘稠,润滑。
shiraz据说不能放,所以没有收藏价值,市场上也都是新酒,开瓶喝了就完事了。
Zinfandel的问题是二糖含量特别高,都转化成酒精了,酒精含量极高且不甜,喝下去辣嗓子还上头,根本不像红酒!不适合小酌怡情的那种贵族范,也不适合作为用餐配酒。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不好意思,忘了插入decanting的图片了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今天讲一大串典故,一篇讲不完会分开几篇写:“代代英豪”,“八王之乱”,”杀降不详“,”用人不疑“,混一之功”,“政通人和”,“执鞭断流”
先讲个源头,曹魏时鲜卑人就开始南下,并与汉人产生接触,在边境打了几仗就臣服于曹魏。西晋时汉化鲜卑人慕容廆,醉心于汉学,精通汉文化,还喜欢穿着汉服。但是胡人穿汉服走路,摇摇晃晃的不自然,所以汉人戏称他“步摇”。步摇在古汉语中很像慕容的发音,慕容廆为甚很爽朗,他干脆把姓改成慕容。从此就有了著名的慕容氏。
这个慕容氏是个奇特的家族,他们几乎个个都是英豪,一家人一连几代人都是英豪,这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被人称为“代代英豪”。
这时西晋八王之乱已经尾声,匈奴趁机反晋,汉化匈奴刘渊洋洋洒洒写了《讨晋檄文》,例数了曹魏到司马氏以来,下克上,权臣篡位,然后司马氏失德兄弟子侄之间互相攻杀,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还说自己是半个汉人,氏汉朝皇帝的外孙,并依匈奴旧制依母姓,姓刘。(匈奴比较原始,有很重的母系社会特点,女人地位极高,所以依母姓很普遍)他还说要匡扶汉朝,讨伐司马氏乱臣贼子!这篇檄文是中国历史上三大檄文之一,落笔生根,一气呵成,行文有理有据,与陈琳的《讨贼檄文》,骆宾王的《讨武檄文》(讨伐武则天)并称三大檄文。
前面笔者介绍过自己的笔名就出自刘渊。因汉高祖总感叹:随何、陆贾有治国之才,但缺乏武功不能封侯,而绛侯周勃、灌婴武功盖世,却缺少文才。刘渊就常比喻自己“随陆绛灌”,文武全才的意思。
八王之乱尾声晋朝已经不行了,匈奴族看准机会准备复国,匈奴贵族对刘渊说:“要再现当年冒盾之伟业。”刘渊是冒盾的直系后裔,这是在拍马屁。但刘渊不以为然,刘渊说:“冒盾之事何足挂齿,要做就做汉高祖,光武帝那种伟业!”随后已经内附200年的南匈奴开始攻晋。
这里插个趣闻:其实西晋皇室动乱死了九个王,应该是“九王之乱”但由于司马家德行太差,先是祖孙三代欺人孤儿寡母,篡了曹魏政权,有丝毫没有亲情兄弟子侄互相攻杀,导致民不聊生,史学家故意说错城“八王之乱”,骂他们一家是王八。
司马氏自相残杀,死了数百万人,中原兵力已经被打光了,老百姓活不下去组成”乞活军“四处攻打政府,抢粮。没造反的汉人结寨自保,称乌堡。与现代客家人的乌堡一样,所以史学家普遍认为客家人是古代中原汉人,逃到南方避难的。北边又有匈奴造反,天下大乱,中原板荡,史称”永嘉之乱“。

楼主:随陆绛灌  时间:2019-06-28 10:33:52
看着晋朝就恶心,还是回到辽东说慕容氏。中原大乱,边境少数民族也控制不住了,部落间本来有冒盾,中央压制着还好,中央完蛋了。慕容氏,宇文氏,段氏,拓跋氏几个大鲜卑部落就自己混战起来了!拓跋氏和段氏联合攻慕容,慕容廆叫儿子慕容翰回来助战。慕容翰却建议:”全军死守一处不利,不如我一军在外,伺机而动。“慕容廆同意。
结果宇文氏和段氏自以为人多,不把慕容氏放在眼里,把棘城围的水泄不通,慕容翰趁机从敌人身后冲入,慕容廆开城门杀出两面夹击,联军大败。慕容翰善用一把大弓,百步穿杨,混战中杀伤敌人数百人,威震辽东。
慕容廆去世后,慕容皝是老三继承爵位,但他总担心自己这位勇冠三军,足智多谋的弟弟,所以总设计谋害慕容翰,慕容翰不得不出逃到段氏。段氏非常高兴,带着慕容翰一起讨伐慕容氏,结果慕容翰不想灭自己的祖国,临阵退兵,段氏不得不退兵。
慕容皝派人去试探慕容翰,慕容翰果然想回家,就约定把慕容翰善用的大弓藏在回家的必经之路。慕容翰掏出段氏后,段氏派出一百多名骑兵追,慕容翰在半路找到了早已藏好的大弓,然后跟追兵说:”我不想杀你们,你们把刀立在地上,我百步之外一箭射中刀把上的环,你们就回去吧。“
追兵照做,慕容翰百步之外一箭射穿刀环,追兵惊愕不已,不敢再追。

笔者玩过弓箭,并且有迷之自信,自小就以为自己武功盖世。成人后曾经带着弓箭去打猎,30米外射兔子,这还没有百步呢,无论怎么努力都射不到,可见百步之外射中一个铜环有多恐怖!打猎跟练习场射击,完全是两回事,首先发现猎物时你脚下不一定站得稳,角度可能很刁钻,树木乱石特别碍事,然后还有风。
(借机再讲个笔者打猎的趣闻,笔者在澳洲工作,澳洲的野猪,鹿,狐狸,都是外来物种,鼓励射杀。澳洲枪支管理很严,一般家用只能用长枪,手枪必须有专业执照。长枪必须是单发无弹舱的,所以要打一枪上一次子弹。笔者和同时一起去打野猪,跟农场主约好了,一百元一天,不再允许其它猎人入场,以免误伤。打野猪用弓箭跟自杀差不多,射不中等死,射中了不致命等死,所以我们用枪。同事有一把长枪,配了一个瞄准镜。为以防万一,我们开着车转,不下车。但是四个人只有一把枪。
然后同事看到野猪了,远距离瞄准,结果可能是有风,一枪没有命中!野猪发现了我们,直接就冲过来了。我那不够数的同事,上子弹,然后拿瞄准镜去瞄高速移动野猪,根本就找不到。车上人都大喊:”冲跟前了!“
他下意识端着枪,一枪盲狙,都没瞄准,正好打中了野猪后脑的神经,野猪就倒在我们眼前10米左右,没死,歇斯底里地叫,躺在地上四条腿不停的做着跑步动作。应该是神经被打断了,失去平衡能力站不起来,但依旧保持跑步动作。
由于草丛高,看不清情况,只知道它躺在十米外,不停的乱挠惨叫,当时我们都二十多岁小伙,平日指点江山吹牛可以,真动手都不行了!车上人都吓傻了。出于人道主义,我们决定给野猪补枪,但看不清到底它是不是瘫痪了,没人敢下车。就这么僵持了至少两个小时,直到野猪血流干净,彻底不动了。我们才敢去拣尸体。
回来后跟农场主打招呼,让他知道我们安全离开了。农场主得知后笑话我们说:”你们吓傻了吧!你们可以开车过去,开到跟前补枪!拿车撞也行!等它血流干确实残忍!“经此一役,我们几个没再打过大型哺乳类动物,太残忍!
另外插一句,野猪生活习性不好,寄生虫疾病很多。在澳洲,打了野猪不能直接食用,要拿到兽医哪里检查,人家给盖章说”安全“才可以食用,不然是违法的。其它外来物种不清楚,至少野猪是这样。)

楼主:随陆绛灌

字数:36834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05-29 22:49:42

更新时间:2019-06-28 10:33:52

评论数:13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