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舞文弄墨 >  江山若梦,万里春风犹少年:《南宫紫晶虾》

江山若梦,万里春风犹少年:《南宫紫晶虾》

楼主:何三刀  时间:2018-12-23 16:11:38
【三刀公告】

各位朋友:大家好!

这段时间因三刀的个人原因,导致十余天没有码一个字,影响了在网络的上传和更新,许多朋友都通过各种渠道表示关心,并希望了解确切的作品更新计划。三刀在此先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目前我的创作状态已经恢复,我把相关情况直言相告。一是这本最新的《大明南宫紫晶虾》只有四万来字成稿,成都一家文化公司已经传过来合同希望合作,我的意见是先别急,至少得让编辑见到十万字的稿,再签不迟。之所以要推一推,实际上是因为我眼下暂时根本没有时间先接着写这部书,这是另一部书(即《挑夫班》)结局部分写卡壳时,先来舒缓一下神经的,也就是找状态的过渡性作品。如今状态已找到,且《挑夫班》的交稿任务已经迫近,所以无论如何,我得再用半个月左右时间,先完成《挑夫班》的任务,交稿后,转过头再续写这部《大明南宫紫晶虾》。

情况就是这样,有点手忙脚乱的感觉,请原谅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我有时候自己也是奇怪,今年的《挑夫班》、《西北望,射天狼》和《大明南宫紫晶虾》本来都不在创作计划之内,还真顺手就开始写了,而原来计划的另两部书,都流产了。也许这就是缘分吧。

特此说明,请有兴趣的读者朋友,还得再耐心等候三刀半个月后才回来。同时也借机跟文友们请假,这段时间三刀恐怕不能上门请安和学习,请多包涵。

三刀借此机会,诚祝各位朋友中秋佳节阖家快乐,幸福如意!

何三刀 2017年9月28日
楼主:何三刀  时间:2018-12-23 16:11:38
因前段时间赶《挑夫班》的稿,中断了本帖的更新,现交稿任务已完成,即日起,《南宫紫晶虾》恢复正常更新。
楼主:何三刀  时间:2018-12-23 16:11:38
11、皇帝办公室

其实在张奶奶去世前大半年,朱祁镇就已开始独立亲政了,这是没办法的事,算赶鸭子上架吧!因为根据现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来看,他当时只有十四岁半,算标准的童工,而且无工资可领。

朱童工的身份是皇帝,所以他亲自执政指挥的第一件事,是重新设立了属于自己的卧室兼办公室、会客室。

他的办公室当然还是在奉天殿,这次需要动的阵仗还比较大呢!兹因老爹死在这个地方,原来的一切床上用品按风俗都拿去火化了,床也换了,家具也换上了全新的款式。宫中的和尚道士来做了法事,房间细细地用香熏过,然后改个方位铺床叠被,房间悬挂了新布幔,窗户也换上了新琉璃,经过这样的大改造,令朱祁镇感到焕然一新,渐渐淡忘了他爹曾在这屋子住过许多年的事。

这样精心重新布置的卧室,主要功能是召唤妃嫔前来侍寝,但那时他还没有结婚,无妃嫔可召唤,所以他基本上没在这儿睡过。

寝宫在奉天殿东边,正中就是奉天殿正堂,也就是他每天早朝御门听政的办公场所。他坐在殿内龙椅上,采取正襟危坐的姿势,这样才能代表国家形象。椅前设有一踏脚板,很人性化。按祖制,他不得对着大臣们翘二郎腿,那会显得很没有教养和礼貌。

而王公大臣们,一般肃立于门外台阶上的办公大厅,不得喧哗,更不得大声放屁。当然,皇帝要是忍不住,可以降低音量自由放屁,有幸听见了的人,不准笑,敢笑的话,后果自己考虑!

有人奇怪了,如果上朝的人特别多,皇帝从殿内看殿外,视线受门的阻隔,要是在某些视线盲区,有人没站端正,或者没认真听讲,或在那角落里交头接耳聊路透社消息,怎么办?

哈哈,既然你都能想到的问题,难道古人就想不到吗?所以殿门旁的门板,是活动式板房,可以拆卸组装!因此每天的门要开多大,值事太监可以根据上朝的人数而定,保证皇帝老倌能够统观全局。

而殿内龙椅前的位置,其实并不宽敞,有时候需要叫人进来问话,一溜只能跪四五个人,总人数宜控制在十人以内,再多的话,就拥挤不堪了。

在奉天殿的西边,设有茶几,书桌,书架,以及文件柜。那就是专门的办公区,有时候皇帝人工呼叫大臣议事,或大臣有紧急要事禀报,就在这个区域进行。

有些尚书(部长)、侍郎(副部长)在这个区域得到接见,能混上几杯茶喝,并享用精美茶点,他们回到办公室,往往能怀念和吹嘘很长时间。因为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一般只有内阁阁老们才是这里的常客,那些省部级干部,都是向内阁负责的。

前文已经提过,有七八年的时间,因为朝廷老少当政的原因,每天只准大臣们上呈八个奏本。而朱祁镇亲政之后,先就把这个数字提到了二十件,因为他毕竟年轻力壮,现在对政事挺感兴趣。

从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角度来看,一个领导的直管下属,最佳人数不超过八个人,这一点,大明的皇帝们普遍做到了,相当的科学。对朝廷的所有官员,皇帝只管内阁,而内阁一般只有五个人,有许多时候还凑不够数。对内宫,他一般只管司礼监和御马监的头儿。对后宫,则只管皇后。你看,这刚好是八个人,所以管理效率是挺高的。

反观现在许多企业的老板,表面上设了副总、总监、部长、经理、主任、组长等许多管理层级,实际上老板最喜欢的,还是一竿子插到底,自己把自己的管理体系弄乱套,当牛做马累的半死,却反过来骂下面的人都是来混饭的。

顺便说两句,对于仗该如何打,毛主席很少打电话发电报给军长以下的干部,他喜欢指挥在指挥部的人。而老蒋的指挥风格却不一样,他经常指挥到团长,甚至有把电话打给连长的。好,你老蒋既然都指挥团长、连长了,那打输打赢也就没咱们军长师长多大的事了嘛!吃了败仗,蒋总裁你就别来追究我们的领导责任了哦。

所以,严格按层级指挥,你指挥的人越少,效率越高,因为被指挥的人,责任才越大。当领导的,指挥的人越多,越证明你的失败,因为“越权指挥”同“越级汇报”一样,要么是别有用心,要么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表现。
楼主:何三刀  时间:2018-12-23 16:11:38
由于真正的公事,有赖于文官集团的高效运行,加之皇帝有“留中”的权力,内阁有“票封”的权力,形成了相互制衡,所以比较民主,大明开国以来的国家机器,一直运行得比较顺畅。

朱童工皇帝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他就开始亲自指挥了。他的第一个指挥对象是金公公,因为他是当朝大太监,能把他指挥动,那就等于把所有的太监和宦官、宫女系统都指挥得动啦!

“金公公!”

“啊,陛下!奴才在。”

“朕要向你要一个人。”

“啊,陛下想要谁?您尽管吩咐就是。”

“朕想见见那年被我从殉葬处救下来的那个郭嫔郭爱。我记得她是个才女,想同她聊聊。”

“这样的啊,圣上真是个重情重义的明君呀!只是这人呢,奴才记得她后来被贬到浣衣局去当洗衣妇,只干了一年多,因染肺病,早就死了。她的福气薄哇,未能等到圣上亲政这一天。”

朱祁镇一听,耳朵嗡嗡了好一阵,娘的,我本想再来表演一次英雄救美,延续用一张旧船票登上一艘破船的传奇,而那船——竟然已经沉了!洗了一年多的衣服,也能洗出人命,这得多大的工作量呀!

感慨了一阵,他不甘心出师不利,又发话道:“那你到惜薪司,把一个叫喜宁的司炉工叫来,朕有事问问他。哦,顺便把一个叫阮浪的少监也给我找来。”

金英扑闪着他的老花眼,闪了好一阵,搞不懂这个童工皇帝在玩什么把戏,为什么这不见那不见,偏偏要见那些卑贱的人呢?不过皇命难违,他是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只好转身像老牛拉破车一样,“跑”去找人了。

来得最快的是阮浪,因为他就在宫里值班。这会跪在朱祁镇面前,他浑身都在发抖。他发抖,自有他发抖的道理,因为当年小皇帝命令他当场释放郭爱,而他差一点就没执行。这会金公公给他说,圣上想郭爱,而郭爱已经死了。在这种背景下,阮浪被叫过来问话,他心里认为不死也要扒层皮,那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了。

然而朱祁镇见他抖得厉害,感到大惑不解,以为他过度紧张,于是说了声“赐座”。哪知此言既出,阮浪吓得磕头如捣蒜,连连告饶:“圣上饶命啊,奴才知错了!”

朱祁镇见状,觉得好笑,乃大喝一声:“真是莫名其妙,朕也没说要打你要杀你,你怕个什么?站起来,好好说话。”阮浪闻言,这才抖抖索索地站起来,却仍低着头,不敢看圣上的眼睛。

朱祁镇问他:“适才你说知错了,错在何处?”

阮浪答:“陛下当年命令奴才释放郭嫔,奴才胆怯,惹圣上动怒,这是一错。后来郭爱被发配到浣衣局当洗衣工,奴才疏于监管和打招呼,致其年纪轻轻因病而亡,到圣上宣召时竟阴阳相隔,此乃错上加错呀!奴才因此而自责,并惊恐不安,万望圣上恕罪。”

朱祁镇道:“也罢!人各有命,受命于天,你也不用太过自责。朕只想问清楚,郭爱到底死于肺病,还是死于劳役?”

瞧朱祁镇这话问的,叫人怎么回答呀!太考智商了。如果说她纯粹死于肺病,那阮浪首先得证明自己的身份,是国际第一肺病权威砖家;若说她是死于宫廷劳役,这显然是给政府抹黑,而且要牵连无数的紫禁城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干部背黑锅。

他认为自己的智商不足以解答这样的难题,于是说:“回陛下,奴才不是在浣衣局工作,所以对郭嫔之死,详情并不了解。”

恰好金英此时带那个喜宁来到面前,司炉工喜宁正忙着磕头,朱祁镇就把刚才那个问题抛给金公公了。

金公公就是金公公,或者说大太监就是大太监,身份和见识决定了他看问题的高度,和回答问题的速度。他说:

“回陛下,奴才说句公道话,郭嫔福祚命薄,身体素质差,是她英年早逝之根本,而洗衣工劳动强度大,终年不得休息,也有一定因素。还请圣上不要太过牵挂才是。”

“嗯,金公公言之有理。这样吧,金公公,你安排这个阮浪去监管浣衣局,要记住朕的口谕,从此后浣衣局不得再出人命,我是说不能再因劳动强度大而累死人,谁累死了人,谁就去抵命!”

金英稍微愣了一下,当即回话:“奴才记住了,谨遵圣上所嘱。”那个阮浪本来以为今天最少要吃一顿“竹片炒肉”(即挨打),如今竟然升了官,心里的感激之情用“如大海滚滚波涛,一浪推一浪”来描述,半点也不过分。他看了看金英,没看出什么反对意见,这就赶快磕头谢恩:“奴才谢陛下恩典!”

朱祁镇嗯了一声,说了声“去吧”,金英就带阮浪去浣衣局报到任职了。

朱祁镇这才看了看跪在面前的司炉工喜宁,道:“喜宁啊,我们是老相识了,你平身说话。”

皇帝叫平身,从理论上讲他当然可以站起来了,可是一想,俺就一劳动人民,能跪在皇帝面前说话,那已经是不知多少辈人修来的福分了,哪敢真正平身说话?于是他又磕了头,说:“陛下,奴才就这样跪着,也许还能说上几句话,要是站起来,恐怕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都说君王威仪天下,您的气场太强大了。”

(第11节完)
楼主:何三刀  时间:2018-12-23 16:11:38
12、小荷才露尖尖角


当年小朱祁镇第一次见喜宁时,就留下了个好印象,认为他能说会道,这与他的司炉工身份不太符合。而他自云粗通文墨,身上还颇有些故事。小朱就记住了他的话,今日把他叫过来,就是想听听他的故事。

既然他不肯站着说话,那就由着他呗,于是喜宁跪着讲了自己的身世遭遇。

他确实是蒙古鞑靼人,不过一直生活在汉地,今年28岁了。他的祖上虽不算蒙古贵族,但跟着忽必烈南征北战,建有军功,后来定都大都(北京)后,被封了官,到江南负责发行钞票(交子),算是元朝重臣阿合马的得力干将之一。

喜宁的这段话,提到了两个关键词,其一是阿合马,其二是交子,在这里都得先有个插叙。

阿合马是回回人,那时叫色目人,出生于费纳喀忒(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具体生年不详,他只是死的日子特别清楚。这人头脑灵活,善于搞钱。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忽必烈跟他爹成吉思汗一样,东南西北四处征伐,打遍世界无敌手,然而手上最缺的就是钱。因为众所周知的道理,打仗就是拼经济,而经济二字的最主要涵义,就是个钱字。

阿合马既非蒙古人,亦非汉人,能受忽必烈宠信的时间,前后跨度达二十多年,自有他的功夫。以1271年元朝正式建立为准,他从1261年担任上都同知(即蒙古的首都副市长,在今内蒙锡林郭勒盟境内多伦县,后来的北京被称为中都,又改称大都),至他临死前,已经担任中书省平章正事(从一品,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许多年,主管财政。

这阿合马搞钱的本事那真不是盖的,首先,他规定了蒙古人当官的工资级别。要知道作为一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很多人跟着成吉思汗也好,跟着忽必烈也好,东拼西杀,绝对不只是为了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那么简单,因为要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只要在草原上多放牧点牛羊,就完全可以了。说白了,领导不发工资,连战马和武器都是自带的,为什么要打仗呢?其实就为了名正言顺地公开抢劫。

如今立国了,再公开抢劫,政治影响非常恶劣,而且容易导致反抗。所以阿合马趁机给忽必烈建议,要实行按级别领工资的制度,才利于长治久安。老忽(必烈)同志一听,他娘的这意见很对呀,于是立即推行开来。原来的蒙古人从此都不能抢劫了,有本事你们贪污去,不过别让我逮着,逮着了不是打断你的腿,就是要你的命哦,这个也不是跟你们开玩笑的!

为了防止贪污腐化,阿合马的第二招是清理全国的户籍。户籍的涵义不光是指人口,更包括你家有多少田地,这些田地出产谷物的情况可以分为几等,以及你家有多少牲畜,其中长腿的是多少、长翅膀的有多少,还有就是你家地盘上有没有盐呀、各种金属或贵金属矿石呀、各种茶叶、蚕桑、水果啦等等。这样一摸家底,政府了然于胸,收个30分之一的税,相当合理,国库就充实了许多(插话:仅漏掉的黑户补交的税赋,当年就有四万担粮,所交的铁,可以打造20万件农具)。

而他的绝招还有两招:一是搞盐业专卖、开发矿业,二是在各地设立转运使,对那些搞商品流通做生意的人,课以重税。还别说,忽必烈看见真金白银哗啦啦地流进了国库,心里的那个爽,自然体现在对阿合马的满意度上了。

其实阿合马真正的绝招,还是体现在印钞票方面,即以国家的名义,发行“交子”。

交子诞生于北宋时的四川。那时四川流行铸铁钱,铁这玩意是金属,比较沉重,老实说,要当个万元户,真心不容易。比如,某人今天要结个二婚,也就是讨个小老婆,需要给女方送一千元的聘礼;另外要买头猪和一只羊、十只鸡和十只鸭,顺便弄点海带呀黑木耳呀黄花菜呀等等,准备简单搞个酒席,这也需要花费一千元;然后找别人重新订制全套的新房家具和床上用品、全套新衣等,也需要花费一千元。

这合起来,就得三千块钱(真的是块)。按当时的标准重量,这三千块钱,共计75斤,行,你能,你一个人把这些钱搬到街市去吧!别以为吹牛不上税,花钱不累。

正是为了流通的方便,人们才发明了纸币(中国比欧洲早六七百年),但显而易见的是,发行纸币的背后,应该有真金白银的支撑;如果离开金银的背书,纯粹胡乱印刷纸币,那么纸币贬值到用来擦屁股,可能大家还嫌它太硬了,或太花哨了,擦的不舒服,会影响正常的排泄量。

而阿合马就敢随意印刷纸币。朝廷一次又一次变相抢劫了人民的财富,人民会记仇,于是都记住了阿合马的名字,因为他相当于中国大元人民银行行长。

火山的能量在积聚,总有爆发的一天。1282年三月初九日,一个叫王著的益都府千户,伙同一个叫高和尚的道人,用太子之名骗出了阿合马,一锤把他的脑瓜砸成了烂西瓜,然后自首。此事令忽必烈大惊,立即从上都赶回大都。然而,事情并未到此为止,老百姓放鞭炮唱大戏庆祝阿合马的非正常死亡,并把杀手刺客尊为民除害的英雄。这让忽必烈有点不爽,似乎闻到了一点民变的气味,因为他不想动自己一手树起来的全国先进模范人物。
楼主:何三刀  时间:2018-12-23 16:11:38

可后面的事情很有戏剧性,朝廷的各级官员见老忽(必烈)回来了,连续数天之内,各种举报和检举信,雪片似地飞进了皇宫,在巨大的压力面前,阿合马最终没能享受到八宝山国葬的待遇。

然后查了一段时间,政治结论出来了,让老忽(必烈)当场就跳了起来:其他的烂事就不说了,阿合马呀阿合马,你光是小老婆就超过500个,你这驴造的,你累不累呀!挨千刀的,你别哄寡人说,这些小老婆都是自愿的,更别说她们在京城都是自带帐篷住宿,而且她们每天早上起来,只要做几个深呼吸,一天就管饱了哟,老子虽然是蛮族,这点智商还是有的!

于是老忽一声令下:扒坟,鞭尸!在完成这道工序之前,执行的人还把狼狗先饿了三天,然后命狼狗去啃食其尸骨。那几条狼狗挺委屈,这肉一点也不新鲜了,而且口感也不太好,又不是熟肉------不过好歹也是肉食吧,将就着也算暴食一餐了,咱吃完肉,得赶快去河边喝几口水,算是漱个口,不然会影响空气呀!

受阿合马一案牵连的人,多达714人,这其中,就有喜宁同志的祖辈,他很不幸地下岗了,有没有坐牢,喜宁不知道。这也是喜宁一直感到郁郁不得志之处,想当年,俺的祖辈那可真是见过钱的哦!妈的,据说装钱那是用若干大仓库装,往各州府发货,都是成群结队地用车装船载,再带上一队士兵,那就是武装押运了。

衰败后的喜宁家,一代不如一代,混到他这第八代,没奈何,他14岁就净身进了宫,无他,混碗饱饭吃而已。至于绝后有什么后果,他认为没有肚子紧要。

身无长物的他,会一门外语(蒙古话),有高小文凭(以前读过几年私塾),这就是他的本钱。

朱祁镇听他说14岁就进宫当了太监,这年龄正是自己的岁数,不由得童心大发,问:“喜宁,当太监要挨一刀,痛吗?”

从人身上割走个零部件,会不痛?喜宁第一次听到这么弱智的问题,只好说:“回陛下,做手术时服了麻沸散,当时不怎么痛的,但麻药失效过后,那是痛得人要拿脑袋撞床板呀!”

“为什么是撞床板,而不是撞墙呢?”朱祁镇瓜兮兮地追问。

“这个嘛,因为郎中知道后果,他用绳子,把我像裹粽子一样捆在床上了。”

朱祁镇满足了好奇心,本想说一句“要是不让宦官阉割就好了”,一想,君无戏言,这话千万说不得,不然以后皇宫可能会变成绿帽子批发部了,就改为:“喜宁,既然你说能识文断句,那朕考考你,起来,给我写几个字看看。”

喜宁的腿已经跪痛了,这就顺势站了起来,把膝盖揉了几下。旁边的小宦官立即捧来了笔墨纸砚,喜宁毫不客气地展开宣纸,写了“吾皇万岁”几个繁体字。朱祁镇拿着这几个字看了一阵,他说:“你的字显然缺乏章法,没有临过帖,也未曾专门练习过,不过,还算工整,笔力是有的。怎么样,愿意练习书法吗?”

喜宁脑子飞快地转了几下,朱童工问这话,啥意思?他立即回答:“启禀陛下,喜宁命苦哇,吃笔墨饭,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

其实自几年前他偶遇朱祁镇那一刻起,喜宁就一直打的是悲情牌,博同情。他的想法是,以前祖先的钱用车载船运,到如今自己缴枪不杀,这不是命苦是什么?

而在朱祁镇听来,他的命苦,却是因为出身苦,因为他是蒙古人,现在改朝换代,不吃香了。所以,善良的朱祁镇,决定善待这个苦命的喜宁。他把金英叫过来,吩咐把喜宁安排到御马监,先熟悉一下环境,到各衙门跑跑腿送送文件,并一定要督促他习字,得让他能写出一手好字来。

金英这次不光是眨巴他的老花眼了,他是担心自己的耳朵也出了问题:肿么回事啊,这幼帝一亲政,画风就全变了呀!先前的阮浪就不说了,他是个少监,好歹算个九品的股级干部,在编制里找得到这级别,大不了是说沾了圣上的光,坐了个直升飞机,提了几级。

而这个喜宁,他就相当于是在某工厂里烧锅炉的,这一下子就提到中央办公厅来当机要秘书,于情于理于祖制,都说不过去呀!

见他迟疑着没反应,朱祁镇有些不高兴了:“朕在说话呢,金公公没听见?”

“听见了,听见了,圣上英明!奴才记住了。”

那喜宁脑袋晕乎了一阵,这也反应了过来,立即磕头谢恩:“吾皇万岁万万岁!奴才谢陛下隆恩!”

那金英带着喜宁边走路,脑子边发蒙。话说他这时发蒙的是,前不久,朱祁镇才安排他的老师王振王先生,到御马监听差跑腿,给内阁大臣们送文件、传达口谕,王先生目前还处于羞答答的磨合期呢,这又叫喜宁过来跑腿,圣上葫芦里到底卖的啥药呢?

走到御马监门前的时候,金英那灌满IQ的脑袋,突然灵光一闪:“俺的亲娘也,这不是个好兆头哇,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恐怕换一朝天子,也得换一代奴才了呀!”

(第12节完)
楼主:何三刀  时间:2018-12-23 16:11:38

13、“你是我爹”


金英以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凭直觉所得出的判断,是对的。皇帝换了,下面的人马很有必要跟着换,这不光是咱中国人要这样干,放到全世界,基本都一样。

朱祁镇亲政后,很多人认为,朱童工年纪小,社会经验不足,理政能力更谈不上,所以大明王朝堪忧。但前面我们特地讲清了朝政的运行模式,所以归结为少年天子当政必有隐忧,其实是不成立的。

这时真正的问题,其实是出在了内阁身上!

可能细心的读者,在皇帝大婚的场面中就看出了某些问题:内阁“三杨”(杨士奇、杨溥、杨荣)中,为什么杨荣没有露面呢?

答案是:因为在1440年,即皇帝大婚前两年,他就已经去世了。

这“三杨”都是四朝老臣,德高望重,而杨荣(福建建瓯人)是其中智谋最高的一个。他其实一直对内宫的王振抱有戒心,你想,太子、幼帝的教育,按说应该由内阁大臣辅佐,而朱祁镇事实上的老师,一直是由一个秀才在侍读。朱祁镇亲政之后,假若内阁不能对他发生影响,而他偏听偏信内宫的王振,那政局就麻烦了。

回想当年张政委拿王振开刀,敲山震虎,那真的是高瞻远瞩呀!

由于年事已高,杨荣只好快马加鞭选后备干部,他推荐了大学士马愉和曹鼐进入了内阁,之后不久,他就病逝了。

而在朱祁镇最需要得力人才当总理之际,比较有才干的杨士奇(江西泰和人)他老人家,又出了大事。

说起来很多创业打江山的老前辈,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工作,只讲奉献不求索取。但是官二代们不管这些,他们追求时尚、虚荣、个人享受,而且脑子里基本缺乏王法这个概念。

无法则无天,接下来当然就会出人命啦!杨士奇的儿子杨稷在家乡弄出一两条人命不打紧,大概可以私了,可他一搞,就是数十条人命,间接祸害数千人,请问谁还能罩得住他?可怜杨士奇同志,一直觉得自己养了个很乖很争气的儿子,这时他觉得那个儿子太坑爹,当爹的太没面子了,所以必须得引咎辞职。

朱祁镇也留不住他,他辞职后不久(1444年)就去世了,而他一死,儿子就被判死刑正法了。

这事发生在朱祁镇结婚后不久。于是朝廷内阁现在只剩下了三驾马车:杨溥同志(湖北石首人),已年过七旬,那是背也驼了,眼也花了,上楼也喘不赢气了,吃东瀛大补丸也没用了。

另外的二位是新来的马愉和曹鼐,他们的干劲倒是挺足,可是威望不够呀。官场如战场,同样的政策,有威望的人一督促,执行力会很到位;无威望的人去督促,嘿嘿,任你急的跳脚,下面的人当没事似的。法不责众,你急,你自己去办呗!

小皇帝遇到这样的事,局面不好弄了,咋搞呢?有困难找老师,他自然就会大力求助于他的王先生了。于是,整整夹了十多年尾巴的王振同志,现在开始把尾巴露出来了。

实际上王振在朱祁镇逐渐长大时,他的威望和人脉圈,早已开始在形成。因为中国人内心深处,是抱着“关系学”这个论点的,他们见朱祁镇离不开王振,就知道迟早有一天,这王公公将成为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固然,王振同志当时习惯于夹尾巴装孙子,但在很多官员眼里,你越装,俺越要提前向你靠近,须知“临时抱佛脚——不灵”,这句古话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闪烁着许多人生哲学的光辉。

只拿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王振的潜在影响力了。

正统六年(1441年)十月,离朱祁镇大婚还有半年,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重建竣工,明英宗在皇宫大摆筵宴,进行庆贺。按照明朝制度规定,任何宦官,无论如何也没资格参加宫廷宴席。

英宗在宴会上见不到王振,急忙派人前去看望他在做什么。王振在做什么呢?他正在生闷气。自己不就是少了个生殖功能嘛,可我身残志坚,在为政府服务,也算是有正式编制的国家公务员呀!

见了来人,他忍不住大发牢骚道:“历史上周公旦辅助周成王,人称圣贤,为什么我不可以到宴会上去坐一坐呢?”

列位!王振同志这话,意味太深长了,换个皇帝,他这话叫作“大逆不道”,必死无疑。因为他把自己教育朱祁镇,比作周公辅成王。没错,把朱祁镇比作成王没错,反正都是帝王;但你王振,小太监一枚,有何德何能,竟敢自比周公呢?!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其中有那么三千年,差不多算一笔糊涂账,而这糊涂账中,有几个人能被历史铭记呢,周公就是当中极少数能流传青史的杰出人物之一。他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在哥哥去世后,把侄儿周成王从十三岁,无私辅佐到二十岁,然后功成身退。其功绩彪炳千秋!

使者将王振的话报告了明英宗,众大臣均为王振捏了一把汗。然而英宗呵呵一笑,不知他是不懂那段历史,还是因为王先生把他比作周成王,他感到开心。他下令打开东华门的中间大门,请王振即刻入宫参加宴会。

于是王振刚刚来到大门外,宫中百官即起身向他作揖,很多人还给他下跪磕头,表示诚挚欢迎。

正所谓:“这一拜,春风得意遇知音,桃花也含笑映祭台;这一拜,报国安邦志慷慨,建功立业展雄才;这一拜,忠肝义胆、患难相随誓不分开;这一拜,生死不改,天地日月壮我情怀!长矛在手、刀剑生辉,看我弟兄、迎着烽烟大步来!”

好一曲《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桃园结义》,用到这里虽然有点时空错乱,但那情怀那意境,是多么的相似啊!一拜定乾坤,皇宫老大王振同志闪亮登场了。

基于对政局和人事关系的判断,在朱祁镇大婚之后,聪明的金英决定急流勇退,他给圣上提出了辞呈,要求退休回家,养老去。而他最聪明的地方,是在给陛下辞职之前,先单独去拜会了王振,亲自向他表达了辞职、回乡、养老的意愿。

王振看着他,满脸含笑地说:“我祝你退休生活愉快,相信你会过的很幸福。”

金英要的就是他这句话的承诺。他其实不怕皇帝,说白了,皇帝也不会无聊到再去想一个退休太监的事,但如果王振要牵挂自己,别说自己能不能活到死,就是死了,还要担心骨头会不会从坟里扒出来。

看着金英蹒跚离去的步态,王振笑了。他想,这金英算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若不知进退,三个月后就要他死无葬身之地。既然你给了我面子,那么你回去养你的老吧,我也懒得管你了,慢走不送。

于是,王振顺理成章地当了司礼监大太监,并兼任东厂提督。这职务表面看,他一下子成了宫内成千上万宦官和宫女的总头目,实际上,他还是国家安全部的警务总监,而且是代表皇帝对总理府发号施令之人。要是还有人搞不懂他的分量,可能脑子真是进水了。

就在这时候,原先的司炉工喜宁,经过日夜的练字,这时候毛笔字已经写的有点模样了,就调到司礼监来当秘书,负责给内阁的上呈文件“批红”,也就是把皇帝(主要是王振)的意见,用朱砂笔写“批示”,然后让总理府去执行。

王振当权后干的第一件事,很多人都意想不到。本来,在进奉天殿的宫门过道上,由明太祖朱元璋树了一座铁碑,上书“内官不得干政”字样。大臣们天天上班,都会看到这块碑,而进出的大小太监,自然也看得见。碑文的意思很直白,就是说严禁太监干预朝政。

朱元璋之所以要立这块碑,那是因为自古以来的经验教训表明,如果太监干政,外戚(皇后贵妃的娘家人)干政,则朝纲必乱,祸国殃民。

王振同志不是不懂这个道理,相反,其实他很懂这个理,于是把这块看不顺眼的铁碑,命人连夜给移走了,扔进了哪个厕所,也无人知晓。总之第二天,大臣们上朝时,有眼尖的人,发现原来的警示碑不见了,连话也不敢说,只得拉袖子,用手指,互相用眼色示意。

“王振”这俩字的威风,由此可见一斑。

王振执政的风格,简称“霹雳手”,对于那些想和自己分庭抗礼的朝臣,王振的霹雳手,决不留情。

正统八年(1443年)夏日的一天,炸雷击坏了奉天殿一角,本来从科学的角度说,这么大的建筑,未装避雷针,这是建筑师的失误,用铁丝装根地线,就屁事没有了。可是这在封建社会,被看成非常严重的政治事件,别说其他人会这么看,就是朱祁镇自己,也开始怀疑人生,总觉得自己是不是做了什么失德之事,导致上天以此进行惩罚。

于是圣上按惯例,特下“求言诏”,要求群臣给自己提意见。

翰林院侍讲刘球,看不惯秀才和太监双重身份的王振,竟独揽大权,于是上疏,提出“皇帝应亲自处理政务,不可使权力下移”等项建议。当然,刘球的文凭虽高,但显然他是个书呆子,因为他忘了,自己的报告,必须先送到王振手里。

王振一看,果然勃然大怒,立即下令逮捕刘球入狱。此时,正值翰林院有个编修官董磷,因自己闲不住,而自荐要当太常寺卿(最高法院长)一事,而被王振关进狱中,王振便想通过董磷之事,置刘球于死地。

他立即指使其党徒马顺,用毒刑拷打、逼迫董磷承认,他自己所请太常卿之事,是受刘球所指使。不久后,董磷认了,刘球也招了,王振便以此下令处死刘球,并把刘球的尸体肢解,以表心头之恨。

作为此冤案的亲历者,董磷唯一能做的,是帮刘球的家属秘密收藏了一件血衣,好歹让其家属能埋个衣冠冢啥的,并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

有了刘球这个活教材,朝廷大臣们立即变乖巧了!反过来看,只要对王振及其党羽顺从,则不乏有水果糖吃,甚至大有好处可捞。比如徐晞和王文,因善于谄媚,把王振捧到了天上去,徐晞很快被提拔为兵部尚书(国防部长),而王文被提拔为右都御使(最高检副检察长)。

任人唯亲,是弄权者的惯用套路,王振还把他的两个侄子王山和王林,提拔为锦衣卫指挥同知和指挥佥事(仅次于武警部队总司令)。又把死心塌地依附于自己的心腹马顺、郭敬、陈官、唐童等,安插在各个重要部门。福建有位参政宋彰,将贪污的三万官银送给王振,立即被提拔为福建布政使(省长)。

这样,从中央到地方,迅速形成了一个以王振为核心的朋党集团。连王侯公主都称王振为翁父(相当于“干爹”),大臣们还能怎样?只能望风便拜,不便乱喊“万寿无疆”,那就大呼“祝王公公永远健康”呗!更有许多无耻者,直接认王振作干爹、干爷,自认儿孙,如果喊答应了,能高兴得好几天睡不着觉,浮想联翩。

其时有位工部郎中(城乡建设部下属厅长),名叫王佑,看准了时机,决心阿谀逢迎王振。一天,趁着月黑风高,去王振新修的别墅送礼,送上千金之礼。

一般来说,地方官进京,必须给王振备礼,少则百金,多则千金,送够1000两银子,能得到留下来吃餐饭的待遇。要说京官王佑花这么多钱的目的,是为了近距离接触王公公。近距离的好处是,双方都能把对方看清楚。

这王振把王佑看了又看,看出问题来了,因为在古代,正常的男人,都会留胡子,只有宦官,没胡子。宦官没胡子,是符合人类生理科学的,因为没有男性荷尔蒙分泌,男人自然就不长胡子了。王振于是好奇地问:“王厅长,你为什么没有胡子呢?”

亮点来了:那个王厅长王佑,实际年龄比王振大一轮(12岁以上),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他竟然这样回答:

“王公【插话:汉语很奇妙,把某老家伙简称某老,把王公公简称王公,这是语言的艺术】,您英明神武到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路过厕所、马桶也会自动冲水的地步,您简直比我的亲爹还亲,爹啊!您都不留胡子,做儿子的我,怎么敢留胡子呢?”

王振一听,这真他妈的无耻者无畏啊,好,这个老龟儿子我认了,你明天去当个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吧!记得在公开场合要勇于喊爹,起模范带头作用哟!

【欢迎关注明日连载第14节《于谦坐牢》】
楼主:何三刀  时间:2018-12-23 16:11:38
14、于谦坐牢


若从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要推选“明朝十大名臣”,估计会比较热闹,可以拿出若干种不同的版本;但公认位列前三名的,再怎么也不会掉出十佳榜单吧。

依史界公论,王阳明、于谦、张居正,是稳居于明朝三大名臣之列的。这其中的超级牛人于谦,像跟命运之神抽签一样,抽中了与“史上强监”王振一起,走进新时代,同朝奋斗,然后相互交锋,看看谁更拽谁更酷!

大体来说,于谦与王振相比,前四十年他远比王振牛,后八年他与王振同样牛,只有中间的一段约十年,他实在是不及王振牛,因为人家那叫真牛逼!不服不行。

于谦(1398-1457)的牛叉,在少儿时期就开始表现了,而且像演连续剧一样,一直优秀到青年时期。

他是杭州人(祖籍河南民权县),据说他七岁时,有个游方和尚见了他的相貌,引以为奇,说:“这是将来拯救时局的宰相之貌呀!”邻里皆啧啧称奇。后来很久很久之后,于谦果然当了救时宰相,这时有很多人,想去找那眼力奇准的游方和尚算命看相,可惜找不见了。

到八岁时,他到私塾正式启蒙了。上学第一天,老师一看他眼神明亮坚毅,就很喜欢,问他会不会认字,读没读过书,结果小于谦装深沉,只是肯定地点了点头,连话都没回一句。这下老师反倒不相信了,就出了个对联考考他。

老师用手一指在旁边抱着柱子玩耍的小同学,说“手攀屋柱团团转”。这话刚说完,小于谦指着正在楼梯边玩耍的同学,应声回答说:“脚踏楼梯步步高!”

老师心里一惊,这是以雅对俗呀!回头一看从楼梯上下来的同学,张口又说“三跳跳落地”。小于谦小手向天指,张口就答:“一飞飞上天!”老师当时大为感慨,说“此子长大非凡器也”。(事见《于公祠墓录》卷十)

有一天,于谦的父亲到学校来看儿子读书,老师很激动,跟他说着于谦的高智商故事,并建议把于谦定位为“杭州小神童”,弄出去四处打比赛,可以帮家里赚很多钱。但小于谦居然端坐在旁边认真读书,丝毫不为所动。

老师看了,打心里佩服这个八岁孩子的定力,便有心要在他爹面前为难他一下,让他爹看看到底养了个啥样的宝贝儿子。于是他就冲着正在读书的于谦,大声责问道:“子坐父立,礼乎?”

这话是说,看你父亲还站着跟我聊天呢,你居然还坐在那儿读书,你爹站着你坐着,这合乎礼仪之道吗?

你别说,这问题问得可真刁钻,尤其是在礼法制度下,别说于谦只是个八岁的孩子,就算是个饱读诗书之人,就这种礼法问题,也往往是瞠目结舌。可小于谦听到老师问他,立刻站起身,手上还捧着书本呢,张口就回答说:“嫂溺叔援,权也。”

这个回答,简直聪明之极!他在这里用了一个典故,这个典故出自《孟子》。有一次有人问孟子说,礼法云“男女授受不亲”,是不是说男女之间就绝对不能有肌肤之亲?孟子说,那要看情况而定,要是嫂子掉水里了,小叔子伸手去救她,这种情况只是为了权宜之计,所以就算是违背了“男女授受不亲”了,也不算违背礼法。

于谦这意思是隐喻,说你们大人说大人的事儿,我也听不懂。对我来说,读书才是王道,我趁你们聊天的工夫多读点书不好吗?所以这会儿我坐着读书是有它的合理性的。

你看老师用礼法来问他,他也用礼法的例子来回答,还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得很清楚,这种思维能力可绝对是不一般吧。不光是思维能力,而且这种思维能力的背后还有一个更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胆识。一般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被老师责问,但凡稍有些胆怯,也会张口结舌,不知所云,更不用说是做出精彩的回答了。而于谦却非常镇定和从容,这种胆识对于一个八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不寻常了。

表现于谦急智与胆识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说,有一天放学,仆人牵了匹小红马去接他。他那天刚好还穿了件红衣服,骑在马上就特别的显眼。当地府衙的一个人,看到了就说:“红孩儿骑马游街。”哪知这话被骑在马上的小于谦听到,他当时就大声地回答说:“赤帝子斩蛇当道!”

这又是个典故,《史记·高祖本纪》里记载刘邦在大泽中醉斩了一条白蛇,说这条白蛇是白帝之子,而刘邦据此称自己就是赤帝之子。他斩了白蛇是就是赤帝之子斩了白帝之子,说明他要得天下了,他要大行其道了。

于谦不正好是一身红嘛,人家说他是红孩儿,还算是客观描述,他却说自己是赤帝子,而且还“斩蛇当道”,这个志向那可不得了!所以这个回答,当时满街的人听了都一惊啊!
楼主:何三刀  时间:2018-12-23 16:11:38
于谦的壮丽人生,就这样以学霸的造型拉开了序幕,王振同志和他比,那真是弱爆了。以王振的学识,能在二十岁时考中秀才,已经算相当不错啦,可1421年,当于谦23岁时,就已经高中皇榜当进士了,这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接下来还有整整二十年的大好时光,于谦的仕途一直都是顺风顺水,对于王振同志,他只有两个词:要么是“秒杀”,要么是“碾压”!

于谦的工作单位,一开始就是中央都察院(相当于国家纪委、监察部),这个起点相当高,当然,他还很年轻,资历不够,所以级别不高。但不管怎么说,像这种北大研究生毕业的人,一定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对象了。

果然,年轻的第五梯队青年干部于谦,很快就得到了一个崭露头角的机会,大明第五任皇帝朱瞻基同志,亲自安排他去山东骂人。

骂人在中国有很悠久的传统,而且是门很复杂的学问,不同的地域,骂法各有特色,多姿多彩,但总体来说,分两种风格流派:一种叫作“乱骂”或“武骂”,也就是常见的泼妇骂街,只见骂客们在街上跳着脚骂,言辞主要是问候对方家族的雌性,矛头直指对方的祖坟,最有杀伤力的话,几乎都是怀疑对方的血统,最恶毒的话,无非是诅咒对方的子孙。

而另一种骂法截然不同,基本上见不到那些以生殖器为关键词、以血统论为出发点和归结点的污言秽语,他们引经据典,从道义、从法理、从人品、从历史、从社会、从信仰等多角度进行深入挖掘,巨细不遗,以小见大,上纲上线,最后给对方来个盖棺论定式的结论:“你就是国贼,你就是人渣,你这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哈哈,很明显,这叫作“文骂”,其代表作,参考骆宾王所拟《代李敬业讨武瞾檄》可也。

说起来,于谦的本职工作,还真就是骂人。要检举,要揭发,要打倒,要批斗,这本身就要开骂战,只不过,讲究的是以事实(或风闻)为依据,以大明律法为准绳,说话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语句要相对文明,抓辫子、打棍子那一套,一定要抓得稳、打得准!不然对方不会觉得痛,会反复纠缠。

于是在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十日,在朱瞻基讨伐他二叔朱高煦的削藩征程中,于谦同志第一次出差了,是到山东乐平(今滨州市惠民县)随军出差。【插话:现在的历史一边倒,把朱高煦描述为一个无赖、反贼,实际上这是不真实的。真实的朱高煦有勇有谋,没有他,就不会有朱棣“靖难之役”的成功。而且,他也并未造反,否则,无法解释他未曾杀害一个明朝的地方和军事官吏,也未杀明朝一兵一卒。历史是由胜利者写的,请记住这一点。】

当朱高煦出城来投降之际,按惯例,朱瞻基应该历数他二叔的罪恶,不然,王师出征,道义何在?当然这么费口舌的事,他只得交给别人来干。这个别人,正是于谦。

于谦没有辜负朱瞻基的殷切期望,同时也没有让广大的看客失望。他饱含无产阶级革命的激情,义正言辞地控诉朱高煦投机钻营、背叛革命、贪图个人享受、数典忘祖、恩将仇报、结党营私、大逆不道、鱼肉百姓、残害军民等等罪状,骂的大快人心,让朱高煦无地自容,伏地请罪,承认罪该万死。

吃瓜群众听得解气又解恨,纷纷鼓掌,还有人领头喊起了“血债血还”、“打倒反革命”等口号,连朱瞻基也忍不住为于谦鼓了掌。

一骂成经典,一战而成名,接下来,于谦年纪轻轻,当上了巡按御史,被派到了江西。

那时朝廷正式确立御史巡按制度,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再从他们中选派巡按御史,要求十分严格,每名巡按御史的产生,都是先由都察院选出两名候选人,引至皇帝面前,然后请皇帝钦点一名。

十三道监察御史,平时归中央都察院管理,但直接对皇帝负责。巡按御史职责是代天子出巡,“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俗称“八府巡按”,专门负责监察,一般不理其他事务,权力极大。其作用,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巡视组,他们走到哪里,老百姓欢呼,当官的痛苦。

在江西干了三年,于谦平反了上百起冤假错案,赢得了口碑,于是在1430年,他被召回北京,朱瞻基亲自给吏部写条子,越级提拔他为兵部右侍郎(国防部第二副部长),派到河南和山西当巡抚,主管这两地的军务和河防等。这一干,就干到了1446年。

所以从这份简历上看,至少在1441年之前,王振在于谦面前,只能算个屌丝,而且是个二级残废,无论是讲学问,还是论官位,完全是两个不相称的级别。

然而1442年开始,地球有点加速旋转了,许多人看的眼花缭乱了。不断地有人来提醒于谦,回京奏事时,千万不可得罪王公公王振,见到他一定要磕头,要记得送礼,否则恐怕有你好看的。

谁是王公公?于谦可以装傻,说自己不认识这个人,但说他不知道 的老师、司礼监首监是王振,这个无法装得了。可是呢,于谦一辈子当官,追求清正廉洁,自己兜里都没几个余钱,到哪里给王先生搞钱送礼去?所以他说:“我没钱,唯有两袖清风。”

习惯送两袖清风的于谦,见了王振,不下跪、只是作揖,而且嘴里不是说“祝王公公永远健康”,只是说“王公公好!王公公辛苦了!”一直这么搞了好几年,王振心里就越来越不爽了。他想,你于谦哭穷,我也就忍了,但山西的老陈醋,多少钱一坛?河南的道口烧鸡,多少钱一只?你别说连买坛醋、买只鸡的钱也没有,你这分明是对俺大不敬嘛!

时间到了1446年,于谦还在坚持不懈地玩他的“空手道”,王振忍无可忍,发了个通知,让东厂立即把于谦抓捕归案,丢进大牢,并密令:“把这厮的罪行搞扎实,必须处斩!”

啊,当牛人遇上“强监”,别说牛了,连狗都不如!

【欢迎关注明日连载第15节《谁是谁的谁》】
楼主:何三刀  时间:2018-12-23 16:11:38
15、谁是谁的谁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然而人生在世,谁无过错?更别说混了一辈子官场,若有人要找茬,那过错真可以随手拈来。

于谦当了很多年的山西和河南二省巡抚,这是很大的权利。这里有必要先弄清他的官职和身份。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防止地方官员权力过大,威胁到皇权,在地方各省实行的是三权分立,即设立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布政使主管行政、钱粮、税收等(相当于省长),而按察使类似主管公安厅、司法厅的省政法委书记,主管全省治安(司法独立,省长莫问),都指挥使相当于省军区司令员,主管全省军队(军队优先,谁也别管)。所以,这三者基本上平起平坐,互不服气,但只能干瞪眼。

于是很多时候,三个最高地方长官,遇到好事就争,遇到麻烦就推,他们的主要工作变成了扯皮,堪称优秀业余足球队长,经常耽误正事。

没奈何,皇帝就派中央都察院的人,经常代表皇帝到各地方监察工作,虽然这帮人官职低,但因为代表皇帝,是钦差,所以,可以处理很多地方上扯皮的事,这就是戏曲里所谓的“八府巡按”。当然,巡按能按得住的葫芦瓢,一般只是下面地市州县级的事情。

那么,遇到像前面所说的,省级干部天天扯皮,咋整呢?朝廷就会派中央监察机构的高级官员,一般是都察院侍郎(副部长)级别的人,代表皇帝去地方上处理,这就是所谓“巡抚”——也就是中央都察院特派员。

巡抚代表皇帝协调指挥地方事务,少则一省,多则数省,因为很多事,特别是打仗,虽然是都指挥使的事,但后勤、治安、钱粮等他是管不了的,需要很长时间来处理,所以时间长了,这些巡抚就在地方上长期驻扎了下来,或者从一个省处理完后,不回京,接着去另一个省处理。这样,他们实际上就变成了地方的最高长官了,比省长还大。再后来,才演变为总督。


被中央派出去协调打仗的巡抚,因为要指挥省最高军事长官都指挥使,及地方各卫所军队,所以,中央就多给他们挂了个官衔——兵部侍郎,也就是国防部副部长。这样,这些巡抚就有权指挥军队了。

但是,在明朝从始至终,巡抚都是中央官员身份。

从于谦任职的角度看,他虽然是河南、山西二省的巡抚,但他最主要的工作,显然在山西,因为这里是边防,时时刻刻都面临着战争的威胁。北面的蒙古人,曾经占领了华夏,但好日子没过多久,就被赶回了荒无人烟的大草原。【插话:元朝1271年建国,国运共98年,若刨去前期完成统一的八年,及后期发生战争的十七年,蒙元的真正有效统治期,其实很短。】

狼被赶走了,但它的眼睛始终还望着中原,时刻在磨牙。山西代州的雁门关、大同府及长城、内长城一线各关隘,这是正面防御蒙古人的咽喉之地,那可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所以,于谦骑着马,走遍了前线的山山水水,把他的智慧和汗水,倾注到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至于河南,最主要的工作是治理黄河堤防,这地方当时还并不乱。河南要说让地方和中央都头痛欲裂,那还得要二百年之后,陕西的李自成和张献忠造反,随时把河南当演武场,当真是要了大明王朝的命。

因此可以这样说:于谦在他长达十六年的巡抚工作中,做到了清正、廉洁、奉公,在当地的口碑还是不错的。

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选择走做清官的道路,未必是一条受人欢迎的康庄大道。道理很简单,大家千里做官为发财,遇上一个不喜欢发财的,你就成了贪官们的眼中钉。虽然你暂时比他们权势大,但希望你永远能保持这样大的权势,你千万别有事儿,出事的时候,大把的人会来搞死你!此乃后话。

于谦一生,总共出过三回事,每次都惊心动魄。王振把他抓起来投进监狱,想弄死他,这是他的第一次人生危机。王振这次是靠用巧计,抓住了他的“辫子”。
楼主:何三刀  时间:2018-12-23 16:11:38
通过前文的讲解,我们应该都明白了,从1427年到1445年,前后共有18年,于谦都是在江西、山西和河南工作,但他真实的身份,其实一直是京官,而且是朝廷大员。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国家部委的高级干部,长年累月地下放到基层工作,一干就任劳任怨地干了相近二十年,那么换着是你,就不想调回北京,混个“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逸生活,或者在政治上追求“更上一层楼”的境界吗?

人非圣贤,谁不自私呢?所以于谦就动了私心。要是放在以前“三杨”当政时期,他于谦打个报告,从来是早上报告进京,晚上批示就出京了,效率极高,而且很少不批准的,那工作开展起来十分顺手,令人心情愉快,要说在下面多熬两年,吃点苦也无所谓。

但现在三杨一个一个地死了【插话:杨荣卒于1440,杨士奇卒于1444,杨溥卒于1446】,朝中王振掌权,打个报告等于放屁,想想也让人心寒。于是于谦决意请调回京。

但于谦在地方当一把手当惯了,他习惯于自己的意见,就是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的最高指示,可他忘了,做事情应该按组织程序的规矩来。于是他干出了一件荒唐事:他分别推荐参政王来、孙原贞替代自己的巡抚职务,然后一拍屁股,回北京去跑调动了。

你一个人跑调动,擅离岗位,让两个省的军政工作放鸭子放山羊,这事如果中央假装不知道,就没事,若要追究,那就是大事。

显然,耳目众多的王振同志,一听这情报,就觉得有戏了。李锡是王振的党羽,任通政使(相当于国家信访局局长),在王振的授意下,他出面控告于谦擅离岗位、玩忽职守罪,王振立即让东厂抓捕于谦,关进了锦衣卫的诏狱。这监狱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很高,进去的都是人,出来的都是鬼,一种是活鬼,一种是死鬼。

接下来,东厂的特务机构加速运转起来,他们只需把黑材料搞齐,比如你于谦擅离职守,造成黄河多少管涌,塞北多少军人牺牲,中原多少农民饿死,某地突发大火烧死了多少人,又有哪里突发了疯牛病等等,就凭这些材料,搞他个三堂会审,嘿嘿于谦,要记住,明年的今日,就是你的忌辰!

于谦在监狱里被关了三个多月等死,他知道自己此番凶多吉少,想我一世英名,身负宰相之志,却将死在一个二级残废的刀下,那真是死不瞑目呀!

却说对王振而言,要提拔个国防部长仅需一句话,要杀个挂名的国防部副部长,那也仅需一句话。在于谦的这个生死关头,史书上突然冒出来一个记载,说在他工作的山西和河南,有成千上万的人跑来京城上访,于是,迫于民愿,于谦得以无罪释放。

三刀在读历史的时候,常常被这样的所谓史料所惊讶,而这些芜杂的东西,竟然充斥于正史里。事实上,不用动脑,只要挪动一下屁股想一想,就会发现,这样的历史记录,简直无异于哄鬼。

河南、山西,离京城都不算远,但也不算太近,在那个没有飞机、火车、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的时代,人们能够选择的交通方式大概有三种:一、骑马;二、坐牛车或驴车;三,步行。马在当时是军用物资,国家严格管控,普通人买不起,也没资格骑乘,可以排除。而坐牛车或驴车,一是慢,二是麻烦很大,比如停车住宿,这住宿费恐怕交双份,还不够。

因此,赴京请愿团的人员,绝大多数得靠步行。按距离,从山西和河南最靠近河北的地区出发,到北京,没个十天半月也不行。就算他见到皇城的影子即转身回去,这一来一回,也得花费差不多一个月时间,起码的!

请愿团的成员,不是农民,就是小商人,还有就是小手工业者,也不排除有学生,无业游民等。莫非这些人闲的蛋疼,吃饱了撑的,自己出钱出粮,顶烈日冒风雨,步行千里去京城为一个从未见过面,或有幸见过一面、但再见绝对不会认识的蒙冤官员请愿,别问别人了,就问问你自己呗,千里迢迢,你去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历史书上这样写,那是瞎扯,无非是给于谦同志脸上贴金。如果真有成千上万的民众赴京请愿这事,那绝对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阳谋。

可以这样推测:他临返京前所推荐来接替自己的那两个孙原贞、王来,绝非等闲之辈。很显然,如果于谦被冤死,则自己非但官位不保,并可能大受牵连。那么,解铃还须系铃人,不是李锡在出面控告吗,你李锡不是信访局局长吗?好,我们给你来个收不了场的局面:群体上访!

关于维稳这事,不是现在才是个敏感词,自古以来的政府就要维稳,稳定压倒一切嘛!

于是在精心的策划、组织和利益承诺下,山西和河南的部分人民出动了,他们直奔京城,口称冤枉,要求释放于谦。不放于谦,俺们就天天跪在紫禁城前,跟国家信访局死磕到底!

这个推理,同时解释了,为什么于谦在江西平反了那么多冤狱,可是为什么江西没有一个人来北京上访请愿——不是因为路途远,而是因为无人组织。

按王振的脾气,给老子玩这一招,本公公不怕你,八格牙路,看我宰你!

可是他的门下走狗李锡怕了。话说信访局嘛,你就是写一亿封信来告状,我也未必怕你,很多信可以直接送废品收购站卖钱不是?可是呢,这么成千上万的人跪在那里,口喊冤枉,也没见他们吃饭喝水,这要是出了人命,除了政治责任,还要背法律责任呀!

【插话:群体性事件不好玩。可能很多读者不一定清楚,咱新中国规定,凡一次性死亡六人以上,在二个小时内就必须上报国务院,任何延报、漏报和误报、瞒报,各级领导都推不掉责任。这也是为什么每次矿难、泥石流、火灾等情况发生,对各地官员都是一次大考的原因。同时也解释了,若非万不得已,一般死亡人数都在五人以内的原因。】

于是事情的结果,变得很搞笑。怀着必死之心的于谦,半夜见人打开了牢门,带来了干净衣服,端着脸盆,里面有热毛巾,他的第一感觉是,好吧,现在杀人还讲文明了,看来司法改革有成效啦!等他盥洗完毕,牢子还笑着问了他一句:“于副部长,您老人家肚饿吗?饿的话,我们随便准备了一点酒菜,给您饯个行呗!”

于谦一听,妈的,三月不知肉味了,饯行,总得有肉吃吧!他一点头,很快就吃上了肉,而且喝上了酒。你一定还记得,他从小就是个有胆量的孩子,所以,他很享受这牢中最后的一餐。

一切停当,他等了许久,却没人鸟他了。一直等到天色发白,牢门“哐”的一声响,他扭头一看,王振非常有名的狗腿子马顺来了。这家伙厚着脸皮给于谦施了礼,皮笑肉不笑地说:“抱歉啊于大人,可能闹了场误会,导致您冤枉坐了这么一段时间的牢。”

于谦完全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马顺,你刚才说什么,出了什么误会?”

“这样吧于大人,我不妨直说了,以前有个家伙叫于歉,他得罪了王公公,依例当斩。您看看,下面这些办事的混蛋,把名字看错了,所以嘛,就委屈您啦!”

于谦听了哭笑不得,问:“那你的意思怎么样?”

马顺立即理直气壮地说:“按本朝律例,有错必纠,有冤必平呀!”

于谦说:“好个有错必纠,有冤必平,我算领教了,好!那我什么时候可以出去?”

马顺说:“啊,您现在就自由了!不过我还想麻烦您,跟我去地安门那边走一趟,很快的。”

“为什么?”

“嗨,您都不知道,山西、河南那边过来许多流民,他们白日夜晚跪着替您喊冤,您只需去露个面,告诉他们您已经出狱了,平反了,叫他们回去,您就没事了。”

于谦想了想,流民聚集,为自己鸣冤,这事不处理好,那又是一门新罪呀,于是跟随马顺,骑马去地安门露了个脸,喊了几句话,人们果然散了。

后来,王振为了自己下台阶,还是把于谦降了一级,放去大理寺当少卿(最高法副院长)。没多久,又让他回山西和河南去继续当巡抚了。

就这样,大明第一个出场的一代名臣,与第一个出场的一代权监,就这样以非常难忘的方式,交了一回手!期间,于谦试图带球上篮,被王振盖了帽;然后前锋李锡赤膊上阵,悄悄拿出了扳手,想趁其不备敲断于谦的膝盖骨,哪知场外观众大喊:“于大人注意啊,某人亮胸器了!”

最终,王振见势不妙,吹了中场休息哨,他俩的比分是0:0,平局。也就是说,上半场大家都白忙活了,谁也没打赢谁,因为都未能得分。

由于双方都觉得累,就暂时取消了下半场比赛,约定以后有机会再战。


【敬请关注明日连载第16节《爱的阳光》】
楼主:何三刀  时间:2018-12-23 16:11:38
16、爱的阳光


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这意思就是说,春光莫负少年时,青年男女多是趁着体力好状态佳,忙着做夫妻;到老了,夫妻也做累了,于是就只做伴侣了。所谓“伴侣”,请参见“雀巢咖啡伴侣”使用说明,往雀巢里加的那一点白色物质,起的是神秘的调味作用,没有它,生活太苦,加太多,人生就变了味,因此“伴侣”就是少不了又多不得的对象,极其类似炒菜时用来提鲜的味精。

于是朱祁镇与钱蕙自大婚后,日日耳鬓厮磨,相亲相爱,过着童话仙境般的幸福生活,努力耕耘与播种,盼望有朝一日能开朵什么花,结个什么果出来。

朱祁镇早就有言在先,一定要让钱皇后生下儿子、立为太子之后,他才会去宠幸其他妃嫔。作为皇帝,他认为这是对皇后最大的尊重,和最无私的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婚后整整三年,他都没有跨过其他妃嫔的寝宫一步。


看到皇帝丈夫对自己能好到这种程度,钱皇后也是醉了,为了早日实现当上母亲这个伟大心愿,她暗地里也是拼了,积极配合小朱把那祖传八八六十四招功夫,拳打脚踢用完用尽,然而大半年过去,她的小腹依然是那么平坦光滑,看上去半点动静也没有。

一日,她母亲进宫来看女儿,打探动静,悄悄细问了房事情形,不觉深感忧虑。母亲觉得有可能是男方年纪尚幼,种子还不够成熟,她一边这样安慰女儿,一边教了女儿一个绝招。

从此后,为了做的滴水不漏,每次同房时,钱皇后都要在屁股下垫个小枕头。第一年,垫一个;第二年,垫两个;第三年,垫三个。

随着枕头越垫越高,就像打仗前先要垒麻袋修工事,很不方便施工。有一天,朱祁镇终于罢工了,因为他怀疑再这样搞下去,有一天得把人倒吊起来,才能干活。可是书上并没那样的招式呀!难度系数应该挺高的。

钱皇后也知道,怀孕与枕头,应该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这不是朱祁镇的牛有毛病,就是自己的地有问题,不然咋只见播种,就不见出粮呢?她哭了一场,劝朱祁镇去其他妃嫔的寝宫溜达溜达。说辞还是那一套:

“想当初我们十姊妹一起选秀进宫,都是来服侍陛下的。这几年圣上专宠臣妾,让其他人容易对我产生妒忌,以为臣妾故意弄权争宠,而且会误会陛下私心偏爱。再说,为了大明社稷,圣上应雨露均施,早得皇子,这才是最最重要的大事啊。”

朱祁镇闻言,勉强笑了一下,安慰道:“皇后考虑事情,总是很周到,朕深感宽慰。但我也不清楚,为什么就不能得个一男半女?这心里也不踏实,老是空落落的。这样吧,你安排多请些僧侣来,好好做场功德法事,祈子祈福,另外呢,让太医院瞧瞧,看有没有什么灵验的偏方。我的心还是在你这里,过段时间再回来陪你,好不好?”

钱蕙心里很温暖,主动踢了枕头,二人按常规方式温存了一番,作为一个阶段的恩爱告别仪式。
楼主:何三刀  时间:2018-12-23 16:11:38
却说朱祁镇第二天晚上的时间空出来了,就把敬事房太监叫来,向他询问,朕想去后宫转一转,你看去哪里,选谁为好?要选那看上去特别好生养的。

这太监叫秦悦,话说他已经整整三年没有事干了,天天比皇帝还急。被圣上突然这样一问,就猛地想起了自己的湖南老乡樊顺妃。

樊顺妃是湖南宁乡人,其实大了朱祁镇十三岁,当年选进宫时,就已经是27岁的老姑娘了,如今是芳龄已满三十的“圣斗士”了。

说起来,在古代,姑娘要是满二十岁还没出嫁,已算高龄大姑娘啦,樊顺妃如何混到二十七岁尚未出嫁呢?真正的原因,就是因为她长的太漂亮,而且读过书,这心性就很高,一般的世俗男子,她还真看不上眼。

剩女,往往都比剩男要优质,于是越往后拖,就越难挑到适婚对象了,剩下唯一的一条路,只能给官商界成功人士充当二奶小三,更有那些土豪恶霸想采花,把她弄过去当七房八房的小姨太。然而,这恰好是樊姑娘最不愿走的一条路!于是,她只好光荣地把自己剩下了,她的爹娘,甚至已经做好了把姑娘养到白头到老的心理准备。

偏偏天无绝人之路,老天竟然开眼,樊姑娘竟然过五关斩六将,顺利进宫当了皇妃!

当初选秀时,不是对女孩的年龄有明确的要求吗?是的。然而那个时代,既没户口本又没身份证,又不能查骨龄,把二十七岁,报成17岁,谁又能鉴别呢?反正美女都很相似,是吧!

樊顺妃知道,后来有很多女明星,都很擅长装嫩,其实装嫩就是装逼,一个意思,装呗!能把自己嫁掉就是成功,能嫁的这么好,她很满意。唯一不满意的地方,是不知新郎啥时候才会来圆房。

幸福总是来的很突然,甚至来得有点荒唐。她能够引起敬事房太监秦悦的注意,除了老乡的因素,更主要是由于她的气质与众不同。说白了,她比其他的小姑娘成熟得多,因而她比任何妃嫔都更渴望圣上的临幸,这就像一朵盛开的花儿,因为接近花期凋零,所以渴望蜜蜂、蝴蝶快快前来传播花粉。翻译成当代汉语,她不光是“闷骚”,甚至已经想公开“发骚”。

这股人体气味很芬芳,经过秦悦的引路,一下子就把朱祁镇引进了她的房间。而朱祁镇的到来,无异于给这间小房间带来了阳光,让她灰暗的生活变得明亮起来,满足了她从小对于白马王子所有五彩缤纷的幻想。她的那个激动哇,别的姑娘圆房是叫,她是不停地笑,让朱祁镇很愉快。

同时,朱祁镇还给她带来了新奇的雨露,这很解渴。按她对后宫形势的观察,这是绝好的机会,现在万事俱备,只欠肚子争气了!假如雨后发一茬春笋,那真是人生新境界哇。

人说“湘女多情”,更何况朱祁镇遇到的是个轻熟女,他被迷得五魂三道,两个多月下来,有一天,太医跑来给他报喜:“恭喜圣上,樊顺妃有喜了!”

樊顺妃有喜了,这可是大喜事哦,用事实证明了我大明后继有人!但这事让后宫的形势立即变得很微妙,高兴的人很少,大概朱祁镇、孙太后、樊顺妃、秦悦等人是开心的,其他的人一律不开心,包括钱蕙!

为什么呢?樊顺妃顺利怀孕这事,严重地打了钱皇后的脸,从此宫中所有人,暗中都可能会说她是“一只不会下蛋的母鸡”。不孕不育,本来对一个女人来说就很残酷了,尤其对于皇后这种政治人物而言,增加了太多的变数,天啊,你为何如此待我?!钱蕙羞惭得三天没有出门。

而对像周贵妃、万贵妃等一同进宫的妃子而言,她们的内心开始愤怒了!起初的三年,你圣上专宠钱蕙,她吃肉,我们连汤也没喝到一口,我们都忍了,她是皇后,她为老大嘛。现如今你跑去贱人樊顺妃房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路过我们的寝房而不入,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当个贵妃,容易么?莫说(交配权)那么难听的话,(生育权)我们应该均等,是不?

这样的牢骚话,当然不能当着朱祁镇的面发,实际上,她们也见不到朱祁镇的人,那么,她们只好去找钱蕙谈话了,你不是皇后吗,我们认你做老大,你就要担起当老大的责任哦!你要主持公道呀。

所以,钱蕙收拾起内心的痛苦情绪,还得和颜悦色地找朱祁镇谈心:“圣上啊,大家都知道你是重情重义之人,但你专宠一人的做法,真的有些欠妥哦!我看你应该采用轮流值班的方式,排日子来,你就辛苦一点,雨露均施,一方面解决了后宫的不平情绪,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喜得龙子龙女的几率,岂非两全其美?”

朱祁镇抚掌笑曰:“皇后言之成理!这样吧,不管谁先产下龙子龙女,我一律不封,机会一直留给你,你要多访名医,多拜菩萨,我相信天命有数,事在人为,好不好?”

钱蕙听他这样讲,自然是吃了定心汤圆,开心的不得了,于是叫来秦悦,要他认真、合理地安排后宫值日表,要保证当初选进宫里的另外四十个佳丽,人人都有享受阳光雨露的机会。

1446年7月初,樊顺妃果然不负皇恩,率先产下一女,引起宫廷轰动,她也大出风头、扬眉吐气。然而天不遂人愿,孩子还没满月,竟然夭折了。

朱祁镇一生共有9个儿子、12个女儿,算是相当有生产力的皇帝了。其中有四个女儿夭折,都没有封号,故史称其有“九皇子”、“八公主”。从1446年至1449年七月,他共有七个孩子诞生,其中老大(樊顺妃生)和老四(魏德妃生)是女儿,都夭折了,存活五人,他们依顺序分别是:

次女重庆公主(1446年底,生母周贵妃);

三女嘉善公主(1447年初,生母王惠妃);

长子朱见深(1447.12.9.出生),生母周贵妃;

次子德王朱见潾(1448.5,7,出生),生母万宸妃;

第三子朱见湜(1449.8.2.出生),生母万宸妃。

这份名单里,需要特别留意的是,当年与钱蕙一起名列前三的周春蓉,此时已顺利产下了重庆公主和皇长子朱见深,而另一个重要人物万清芳,则连生二个皇子。

毋容讳言,女人是有繁衍人类的重大义务的,所以她们的生养指标,往往决定着一个家族的兴衰,尤其对皇族而言,这非常重要。

这里还很有必要,为朱祁镇的房事活动,解决一桩历史冤案。

近年流行的一部宫廷传奇剧,叫《女医明妃传》,说的是大明国体昌盛却礼教严苛,女子地位低下,不得从医,隐疾难治。谭家为医学世家,祖上几代均为御医,因被奸人所陷害而遭遇灭顶之灾,从此留下祖训,后世不得行医。但聪慧的谭允贤从小耳濡目染,偷偷随祖母学习中医知识,悬壶济世、妙手仁心,允贤从救人身体到救人灵魂,再由救人到救国,传播弘扬了祖国医学文化,最终成为了一代女国医,名扬天下。

怎么样,这主题够高大上吧?但剧情却是天雷滚滚。查,谭允贤,真名谈允贤(1461-1556年),今江苏无锡人,世代从医,她本人确属古代四大女名医之一(其他三位是义妁、鲍姑、张小娘子)。然而,谈允贤出生的时候,朱祁钰早已死了五年,她三岁时,朱祁镇也死了,可是一部50集的连续剧,却把她描写为朱祁钰的第二任皇后,而且安排朱祁镇充当弟弟的情敌,还把敌人(蒙古人)也先,也搞来争风吃醋,活生生地弄成三角恋。

真是一地鸡毛,遍地狗血!可见现在的许多所谓作家,不仅历史知识常为负数,且为了博眼球,连基本的做人良知也不要了。如果作家编剧注明“本剧乃架空历史”,或“本剧纯属虚构”,那都没问题,可他们偏偏要说“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这样看来,把作者和编剧的母亲改编为清宫涮马桶的丫鬟,看来也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了。

呜呼哀哉!致历史文学。

【欢迎关注明日连载第17节《边贸朝贡》】
楼主:何三刀  时间:2018-12-23 16:11:38
17、边贸朝贡


朋友,你看过电影或电视剧《东归英雄传》吗?前者摄制于1993年,后者是2008年的一部大戏,讲述的都是在伏尔加河下游、生活了近150年的蒙古土尔扈特部族,由于不堪忍受俄罗斯帝国的种族灭绝政策,在其首领渥巴锡汗的率领下,于1771年举部东归故土的传奇故事。

万里长征历经苦难,二十万人仅剩下七万余人,然而他们回到了新疆伊犁河畔,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也是人类史上最后一次悲壮的种族大迁移。

不久,渥巴锡等十三人及其随从四十四人,在清朝官员的陪同下,自察哈尔旗来到承德避暑山庄,拜见了乾隆皇帝。在渥巴锡拜见乾隆帝时,他虔诚地出示了一件宝贝:本部族于永乐八年(1412年)由明成祖朱棣封授的一颗汉篆敕封玉印。这颗玉印已流传360年,他以此证明,他们蒙古部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

乾隆大喜,下令在普陀宗乘之庙竖起两块巨大的石碑,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铭刻他亲自撰写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用来纪念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问题来了:土尔扈特部落,到底是蒙古族的哪一支呢?

答案相当令人惊异:他们就是在明朝初期时相当强盛的瓦剌部落。在明末时离开蒙古远迁新疆,因受准噶尔部落的排挤而远迁伏尔加河流域,又因大清平定了准噶尔,再次回迁中国。

瓦剌(la),是令朱祁镇最刻骨铭心的一个部落。其实他的曾祖父朱棣,对这个蒙古部落就已经操碎了心。

让我们还是把视线转回那个战乱的年代吧!

元末明初,成吉思汗的后裔(即元朝统治者),被我大汉民族逐出中原,回到了荒凉的北方草原和沙漠,他们就是号称“黄金家族”的传人,在北方继续建立了“北元”统治中心,随时妄想复辟。然而朱元璋同志不给他们机会,于洪武二十一年(1389年),朱元璋御驾亲征,经过捕鱼儿海之战,彻底击溃了北元势力。

到明成祖朱棣即位时,蒙古的黄金家族已经死的死,逃的逃,再也无力复兴,于是原来的臣属啦,自由民啦,奴隶啦,等等,翻身农奴把歌唱,谁有本事谁称王,这时草原民族整合为两大势力:鞑靼和瓦剌。

最初瓦剌部族显得比较乖,懂事,因为他们最早就跟大明政府上表称臣,表示我们只想当良民,混个一日三餐肚儿圆,绝不敢与天朝为敌。

而鞑靼部族却比较屌,朱棣同志亲自给他们的头目本雅失里写信说:“朕乃中国天子,亦是蒙古天子,尔可汗王朔漠,彼此可相安无事。”本雅失里接信后,冷笑一声,把国书置之不理。

而这就意味着,他想讨打!像朱棣这种从枪林弹雨中冲杀过来的领导,哪会服你个鸟人的软,你想讨打,老子都懒得准备,随时奉陪!可是第一仗,他派出大将丘福北征,在沙漠里转来转去,找不到敌人的主力,反而迷了路,最后又吃了敌人伏击的亏,没打赢。

好,手下不行,那就本皇帝御驾亲征,看我能不能收拾你个龟孙子!在第二年(1412年)八月,朱棣果真亲自北伐了。为了锻炼革命接班人,他还亲自带上了皇孙朱瞻基,让他随军观战。他鼓励十五岁的朱瞻基说:“畏战、不能战的人,当不了皇帝,至少当不了好皇帝!孙子,好好向你爷爷学习,看我这一仗,不把鞑靼人打趴下,那就奇了怪了!”

牛皮不是吹的,明朝大军果然在大漠深处,打得鞑靼人哭爹叫娘,四处奔逃,其傀儡大汗本雅失里,在溃逃中跑进了瓦剌人的防区,瓦剌人对他毫不客气,割了他的脑袋,拿给朱棣领赏来了。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瓦剌的首领太平被封为贤义王(360年后东归时,他的后代向乾隆出示的正是这枚封印)。

而鞑靼的实权人物阿鲁台,见势不妙,立即向大明进表,表示臣服,称:“元氏子孙已绝,欲率部属来归。”永乐十一年,朱棣封阿鲁台为和宁王。

鞑靼与瓦剌的正式受封,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表明从1415年起,蒙古正式成为了中国的属国。虽然此后仍然发生过许多次战争,但中国政府出兵,都属于平叛性质。就连他们自己,也承认自己是中国政府的下属一部分,所以在360年后回来见君主,也要拿证据表明自己历来就是中国人。

有意思的一个插曲是,瓦剌趁乱杀死了鞑靼大汗本雅失里,鞑靼人也不会让他们日子好过。比如,明朝规定蒙古人没资格自封可汗,但总有人会悄悄这样干,于是鞑靼首领阿鲁台就抓住机会打小报告:“英明伟大的朱皇帝啊,俺向您反映个情况,瓦剌那帮杂毛背着中央政府,又悄悄立了个大汗,这是伪政权哟,要不要我代表中央政府教训教训它?”

朱棣同志一听,说:“对于瓦剌这种自封自立的事情,等同于造反,寡人决定亲自出马收拾他们,到时候你来接应一下就行了!”

于是,朱棣同志又辛苦出了次差,带着大军搞第二次亲征。他一生总共亲征了六次,到最后,鞑靼和瓦剌互相都懒得告密了,妈的告来告去,咱蒙古人狗咬狗一嘴毛,谁落了个好?年轻的男人都快给杀光了啊。于是,北方边防终于稳定了下来。

边防稳定了,大家都要恢复生产,想过上好日子。这个问题对于咱大中华家来说,很简单,因为我们地大物博,物产丰饶,中国就是关上门,照样可以过上好日子,这是明摆着的事。但蒙古人这时离了宗主国中国,他的日子就会相当难过。原因也很简单,他们的产业结构太单一:只会跑马放羊牧牛。

评价一个中国古代政府的最高美誉,大致可以用这样四句话来概括:政治清明,军力强盛,国富民安,文化鼎盛。然而,这都是说的国内状况,要表扬到点子上,还必须得加上一句:“八方进贡,万国来朝”!

是的,大凡有点理想追求的土皇帝,都想达到“万国来朝”的最高境界。

由于唐宋以来都有追求朝贡的传统,尤其是元朝把国土扩大到了地中海,那朝贡的小国和地区,真的是应接不暇。朱元璋一建立政权,就规定了十五个国家不得征战,因为他们自觉承认中国为宗主国,而他们为藩属国。

很可惜这势头没有持续坚持下来,若能坚持到二十世纪,这些国家就从国际法的角度,都可以划进我国版图了,包括朝鲜半岛、日本、琉球、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尼泊尔、印度(含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等等。

闭着眼睛都能想到,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内海,这个法理依据非常有力,因为在明朝时,中国政府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不仅设有政府机构,而且有驻军。南海真的就是咱中华家的游泳池!

到了朱棣的永乐时期,他一方面让解缙等主编《永乐大典》,打造文化软实力,一方面命郑和六次下西洋,耀武扬威,彰显军事和科技硬实力。
楼主:何三刀  时间:2018-12-23 16:11:38
明成祖朱棣搞的这一套,说白了,在搞海禁的同时,他同时在搞海上丝绸之路,要软硬兼施,让东亚、东南亚、印度洋及东非的国家来给中国朝贡!你承认中国是国际中心,愿意承认天朝乃地球老大,好,我给你的国王就发委任状。你把你国内的奇珍异宝进贡给我大明,我就对你加以厚赏,赏金绝对让你感到惊喜,也许是几倍,也许是几十倍,具体是多少,要看你们的态度,和朕的心情!

据统计,整个明朝,先后前来中国朝贡的国家,多达165个,其规模和声势,真的吓死人。为此,政府在北京和南京二个首都,设置了专门接待各国使节的国宾馆“会同馆”,另外还在浙江宁波、福建泉州和广东广州设置了三个市舶司,也分别设了安远、来远和怀远三大迎宾馆。

那么,在表面的热闹和繁华背后,这样的朝贡,真的很好吗?可以说,又好,又不好!好处在于,它是一种独特的国际贸易形式,皇家和达官贵人得到了在国内弄不到的新奇特商品;不好处在于,得到这些商品所付出的代价,远远超出了商品的实际价值。因为中央政府要充当安抚四方的大头鬼,要表现所谓大国风范,于是随意加大赏赐,那些老外为了骗得中国的利益,刻意溜须拍马,把你捧到天上去,目的无非是让中国皇帝听了高兴。

花大把的真金白银,换来别人的几句虚伪吹捧,这事情皇帝可能脑袋早就被吹得晕乎乎的了,然而负责朝贡工作的人,心里可亮堂得很呀!

所以,到了朱祁镇当政的时期,上上下下对于朝贡这事,头脑开始有所冷静了。

话题回到大明与蒙古人的朝贡关系这个话题来。此时,瓦剌已经彻底打败鞑靼,成了蒙古高原的霸主,他们的头领,从脱欢到也先,无不重视与大明的朝贡关系,因为蒙古人要获取盐巴、茶叶、丝绸、粮食或锅碗瓢盆,无不要从中原搞来。那么,他们只得把牛羊、马匹及皮毛等物资,进贡给明朝政府,从而换取打赏,解决实际需要。

纵观整个明英宗时期(1435-1464,含朱祁钰时代),蒙古瓦剌部和明廷均基本保持了一种良好的、繁荣的朝贡关系,29年的时间里朝贡达50余次,其间既有一年之中数次遣使朝贡的情况(最多达5次),也有一年一次入贡的情况,而这一年一次入贡大多是在也先势力正处于强盛的时候。

如1449土木之变前,瓦剌也先连年向明朝派出贡使,并且突破朝廷对贡使人数限额的规定,“利朝廷爵赏,岁增至二千余人”。(注:《明史》卷328《瓦剌传》。) 譬如正统十二年(1447)十一月,瓦剌来朝贡的使臣竟有皮儿马黑麻等2472人,贡马4172匹,貂鼠、银鼠、青鼠皮12300张。(注:参见《明英宗实录》卷160,正统十二年十一月甲辰条。)

这么大规模的朝贡贸易,对于明朝政府来说,已经成了很大的一笔负担,但还是咬着牙全部收下了,并且依据朝贡人员的身份,给足了打赏,让他们开心离去。他们所带来的多余物资,以及需要采买的生活必需品,政府还特许他们在北京会同馆开展三至五天的自由贸易,这就有点像现在的广交会了。

然而,在接下来的1448年,双方因为朝贡,产生了一次重大的贸易摩擦!

事情是这样, 正统十三年(1448)十二月,礼部奏报:“瓦剌脱脱不花王及也先使臣,并买卖回回阿里锁鲁檀等共3598名,原应按照登记的名册发给一应赏赐物品,可是经会同馆一核实,查得脱脱不花王使臣471名,实际只有414名;也先使臣2257名,仅有1358名;买卖回回870名,只有752名;总共2524名,比原来申报的数字,少1074名.”。(注:《明英宗实录》卷173,正统十三年十二月庚申条。) 这显然是为了多领朝廷的赏赐物品,而虚报了一千多人,而明朝的边关守臣又没有认真核实的缘故。

事情通过内阁,最终汇报到了王振手上,他拿着这份奏章来找朱祁镇。朱皇帝看完,问:“也先何贪至此?”王振说:“也不怪他们贪,别的朝贡国,自己都能过小日子,拿点赏赐品,那叫锦上添花。偏偏这瓦剌等部落,处于苦寒之地,除了牲畜,什么也不出产,若不从我朝获取物资,就活不下去。”朱祁镇又问:“那怎么办,就让他们这样强取豪夺吗?”王振说:“此风不可长!这次一定要趁抓住了他们的把柄,给他们一个教训,让他们识时务,变老实一点!”

于是,王振命令礼部,以查实蒙古使团虚报三分之一名额、冒领赏赐为由,减去原拟赏赐的五分之四份额,进行发放,以示惩戒。

实在话说,即使减去五分之四的赏金,也大大超过也先所进贡物品的价值。但人的劣根性在哪里呢,是有贪婪和依赖心理。

比如说你和你的邻居,本来没什么特殊关系,纯粹就是个邻居关系。有那么几年,你出去当包工头挣钱了,过年回家,出于同情,也多少有点炫耀,就给他包了个万元大红包。起初,他不敢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后来见你真诚,就战战兢兢地收了,那种感恩戴德,差不多达到你看上了他的老婆女儿,他也假装不知道。

如是者几年,他已经养成了习惯。有一年,国务院给房地产踩刹车,你的钱不好挣了,于是就给他断了奶,他非常不安,跑来假装看望你,还给你提上一只老母鸡,探口风。你给他讲了困难,但因为这只老母鸡的人情,还是咬牙给他包了个二千元的红包。

结果怎么样?他一回到家,肯定不是算一只鸡卖了2000元的账,他把老婆女儿叫出来,破口大骂:“某某邻居,他妈的简直是天下第一大恶邻,你们从今后,决不许再给他暗地里送秋天的菠菜,老子与他势不两立,这就去找炸药雷管收拾他!”

嘿嘿,人与人如此,国与国也是如此!正因为人通常不知感恩,所以社会上才流行一个说法:“学会感恩!”

【欢迎关注明日连载第18节《三大营》】
楼主:何三刀  时间:2018-12-23 16:11:38
18、三大营


可以想见,瓦剌朝贡使团这脸被打的啪啪响,他们回到蒙古之后,蒙古国师也先,一定会恼羞成怒!

也先(1407-1454年),姓绰罗斯,出生于蒙古西部的准噶尔部,其父脱欢统一了蒙古高原,他于1439年继承了首领地位,不过是当国师(相当于宰相),可汗是脱脱不花。(注:这二人肯定不和,因为实权抓在也先手里,国王看上去就像傀儡。)

在也先最鼎盛的时代,他采用军事征讨、封官设制、联姻结盟等手段,把势力范围东扩至女真部落、朝鲜半岛,西至楚河、塔斯拉河,北至南西北利亚,南至中国长城一线。如果拿一幅世界地图来看,他的领土范围是相当可观的,虽然地广人稀,但这仍然意味着他可以广泛筹集粮食、金钱和战马、兵员。

那么,大明眼看着他这么扩张,就无动于衷吗?是的,因为他只要不进攻中国,中国并没有理由收拾他。

1448年年底这场贸易摩擦,激怒了也先,他认为既然你明朝要收拾我,那我呢,也要Give you some color see see(给你点颜色瞧瞧)!具体的办法,就是披挂上马,干祖宗的老行当,咱们抢劫去!能抢到什么算什么,反正咱什么都缺。【插话:听过“抢人”这句俗话吗?这词在汉语里是指抢劫钱物,到了蒙语里,真的就是抢掠人口,把汉人或其他民族的居民,抢进蒙古部落当奴隶。】

于是,不平凡的1449年(明英宗十四年),悄无声息地到来了。

在展开这个沉重的话题之前,我想毫不客气地说一句:那些信口开河的后来人,在这里我指的是后来的史家和作家,个个都把即将发生的那场大战的责任,轻率地推到了王振身上,因为他们说,是也先每次朝贡都要给王振行贿,由于1448年没有给王振行贿,所以王振要克扣对也先的赏赐,从而引爆了战争。

我的驳斥只有两句话,一,行贿说,时间、地点、人物、数据,为什么历史上见不到任何记载,就凭某些人脑子一热、嘴皮一翻吗?二、如果王振真想玩黑吃黑,他抓住了也先使团的把柄,那得立即和他们私下谈判呀,就算多出来的赏赐平分,那不也赚的盆满钵满吗?他还用公开撕逼?

更有甚者,说王振在大同、宣府等边关重镇,早就跟蒙古人走私,贩卖军火。这谎言编的更不着调了,在明朝,别说卖刀枪箭枝等武器了,你就是敢拿一块铁在街上走,也可能会丢了脑袋,这和今天你背着一杆冲锋枪在街上招摇过市,罪名是一样的。

【三刀结论一】:虽然王振并非什么好鸟,但他也不是公共场所,随便什么屎尿都可以往他头上拉!往他头上拉不打紧,会掩盖历史真相,误人子弟。读历史,一定要学会独立分析,虽然这比较难。

闲话休叙,书归正传。

也先经过一些列战争准备,于1449年七月,按下了发动战争的按钮。他把第一个目标,对准了大同。明朝的北方长城防线,最重要的就是大同与宣府(今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距北京170公里,距大同180公里),他想试探一下明军的实力。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骑兵就是一切,但大家知道,马虽然跑得快,但它并没有翅膀,不能飞。所以,凡是在平地上的对决,大同守军都打输了,他们能做的只有两件事,一是坚闭城门,严防敌人攻城,二是十万火急给京城报警求援。

京城军委作战部里,大家拿着红黑毛笔画地图,也有人在看沙盘,当然,是没有人打电话发电报的,更没有女兵在旁边挤眉弄眼。他们发现西起甘肃,东至辽东,中间包括大同和宣府,同时报警了,这是全面战争的节奏啊!

于是军委下令:全面迎战,坚决歼灭来犯之敌,保卫祖国每一寸大好河山!

严令之下,将士用命,拉开了气壮山河的卫国战争。然而大同的正面,是敌人统帅也先带领的精兵,且是蒙古铁骑主力。王振的心腹、监军太监郭敬,奉命督战,主将宋瑛率主力于阳和关隘主动出击,一仗打下来,明军全军覆灭,郭敬躲在草丛装死,侥幸活命,而副将石亨,单人单骑靠驾筋斗云逃回北京报警。

大同战败的消息震动了北京上层,情势万分危急,败将石亨立即被投入了大牢,驸马井源都尉奉命火速带兵驰援大同。

我们在这里,必须要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明朝这个政府,它也是咱,大汉族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把国都建在北京,也就是把政权中心抵近了前线,因此“天子守国门”那不是一句漂亮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华之敌,从来就是来自北方或东面,西面或南方自古无大事。而在大明的辞典里,只有用武力扫荡敌人,或跟敌人血拼到底,从来没有“和谈”这个词,因为这个词意味着屈辱!

形势如此危急,该怎么办?这时候,朱祁镇必须有个明确的态度了。他的态度也确实很明确:没得说,咱御驾亲征,打败侵略者!

很多人读到这里,恐怕又要喷口水喷尿了:这一场大战,书上不是说,是死太监王振怂恿的吗?怎么到你何三刀笔下,竟然变成了朱祁镇自己要亲征了呢?!

别激动,且听我两句话说完。一,王振当时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大权在握、小钱不断,只要朱祁镇好好地活着、上着班,他几乎就是普天下最幸福的人了,他为什么要力主亲征呢?打赢了,他是能当元帅还是能当大将,有意思吗?打输了,他却立即成了千古罪人,所以,以他的年龄和身份,只会求稳,这是最合理的解释。

其二,大明皇帝,有亲征的传统,朱祁镇的祖先朱元璋和朱棣,之所以威望很高,那是因为他们从战场一路拼杀过来。所以,朱祁镇的老爹朱瞻基,无论如何也要抓住机会,到山东乐平去跟他二叔朱高煦干一仗!这个道理,朱祁镇很懂。再加上他只有23岁,正是血气方刚之时,所以他脑子里闪过了革命前辈指挥千军万马冲杀的画面,顿时热血沸腾了:“中国移动,我能”!(注,不好意思,借用了移动的广告语。)

这里还很有必要提出一个最有力的旁证:英国公张辅,开国大将张玉之子,他是四朝元老,托孤大臣,当时相当于军委副主席,以其在国内和军队的威望,王振是绝对不敢动他的,若是王振怂恿朱祁镇出征,他一句话就可以让王振靠边凉快去。

然而,自始至终,张辅对于朱祁镇亲征这事,没有说过半句话,而是选择了默默伴随。他当然知道风险,但为什么他要选择沉默和伴随?因为他知道小皇帝需要一场伟大的胜利,才能名垂青史,哪怕这样做,有一定的风险。
楼主:何三刀  时间:2018-12-23 16:11:38

其实对于御驾亲征这事,朱祁镇也好,张辅也好,王振也好,心里还是有底气的,也不能完全理解为他们在搞冒险主义。因为大明的底气在于,京师有着现成的最精锐部队:“三大营”!

“三大营”,指明军的神机营、三千营、五军营,这就像后来许多中东国家搞的“共和国卫队”,或者说相当于现在拱卫京师的38和27集团军,在国内那是早已威名赫赫了。

神机营是明军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士兵使用的武器是火炮和火铳,后期又添置火绳枪。在明朝时候,这些火器被称为神机炮,许多游牧民族的骑兵就是丧命于这些神机炮下。这相当于明朝政府的炮兵部队。

火铳兵列队为三行,发现敌骑兵前进后,第一行首先发射火铳,然后第二行、第三行继续发射,在二三行发射时,第一列就可以从容装好子弹,以此类推,形成完备而持续的强大火力。

此一战术最早为明初名将沐英所创制,是所有前填枪最核心的战术,领先西方一百余年,领先日本二百余年。

而组建三千营时,最初是以三千蒙古骑兵为骨干的,当然后来随着部队的发展,实际人数远不止三千人。这支部队是明军最为强悍的骑兵力量,他们在战争中主要担任突击的角色,是移动堡垒,相当于后来的坦克部队,冲锋陷阵时如同摧枯拉朽。

五军营则是骑兵和步兵的混合体。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始分为中军、左哨军、左掖军、右掖军、右哨军,这支部队是从各个地方调上来的精锐部队,担任攻击的主力。放在现代,算是特战部队了。

三大营的作战方式,简单说来是这样:在发现蒙古骑兵后,神机营的士兵会立刻向阵型前列靠拢,并做好火炮和火铳的发射准备,在统一指挥下进行齐射。这几轮齐射是对蒙古骑兵的火力打击。神机营射击完毕后,会立刻撤退到队伍的两翼,然后三千营与五军营的骑兵会立刻补上空位,对已经受创的蒙古骑兵发动突击。骑兵突击后,五军营的步兵开始进攻,他们经常手持制骑兵武器(如长矛、长钩等),搠人、钩马腿、补刀,对蒙古骑兵发动最后一轮致命打击。

用猛烈的火炮形成扇面式打击,阻滞敌人的进攻,大量杀伤敌人,并打乱其阵型,然后用骑兵勇猛的冲锋展开线式冲杀,撕开敌人阵地的缺口,血腥地屠杀,继之以步兵的清扫式作战,该杀的杀,该俘的俘,该收捡的收捡。

评语:按现代军事作战理论,六个字:“立体协同作战”;按在越南北部和在广西平叛的战争实践,效果就俩字:“完美”!

试想,有这么强大的精锐部队,而且规模达到十余万人,谁会产生畏战情绪呢!也许你会,我会,因为我们都是后来者,什么结局我们都知道了。但朱祁镇不会,他手下的将士们也不会!因为他们不知道结局,只知道自己很牛叉。

说的这时候,大明的第一代名臣于谦,又得辛苦他出场了。而于大人一出场就垂头丧气,一副如丧考妣的模样。事实上,他家里的主要成员不停地死,于大人此时的心情非常不好!

让我们把镜头稍微回放一下吧!1446年十月,于谦在河南治好黄河后,于汴城黄河岸铸镇河铁犀,并作《镇河铁犀铭》和《祭河神文》两则,高调宣传治黄业绩,就在这时,京城传来噩耗,他的老婆董氏死了。人说“幼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是人生三大不幸,这不幸让于谦很悲痛,但他请不到假,只好安排儿子把董氏送回杭州老家安葬。

就在第二年五月,从老家又传来噩耗:他的亲爹过世了。在古代,父母去世,当官的儿子要回家守孝三年,如果不按规定办,属犯法,要坐牢的。因此于谦这次名正言顺地辞去了他的巡抚职务,回家守孝去了。

然而,京师的王振发来命令,要他回国防部担任原来的第二副部长,不要守孝了。这里面有什么猫腻呢?并无猫腻,就是要他担任专职京官,因为国防部需要人,他多年的调动心愿,实现了。

哪知只过了一年,1448年五月,杭州又传来噩耗,于谦的老娘也过世了!无可奈何,按规定,于谦又得回去守孝三年。

没多久,王振又派人来请他返京,这次是提拔他为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啦!

看来家里死个人,自己就能捞着一桩好事,可家里哪有那么多人好死呀!于谦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脑袋。于副部长其实不知道,他的脑袋的稳定性,比王振王大人还好呢。

当朝中传出朱祁镇同志要御驾亲征瓦剌的消息后,作为国防部部长的邝埜(ye),他和助手于谦,第一反应都是:此事万万不可。因为朱元璋那是提着菜刀闹革命的角色,朱棣也是从小在枪林弹雨中翻跟斗过来的,朱瞻基好歹也看见过战场,你朱祁镇别说连敌人长啥模样没见过,甚至你连蒙古的鸟长啥样,也没见过嘛。

然而,反对无效!而且邝埜被安排随军出征,于谦被安排留京,代理国防部长一职。

朱祁镇的亲征准备工作,前后总共只有五天。说没打过仗的人幼稚,仅从这一点就暴露无遗:他以为自己把行李、包裹、小食品、娱乐工具、几张地图几只笔一摞纸等准备好,大家就都准备好了。

开什么玩笑啊,美国要打个萨达姆,哪一次不准备半年以上的时间?就是解放军打越南,也准备了半年。抗美援朝够仓促了吧,那也有三个月的准备。

朱祁镇啊朱祁镇,你的对手也先,是做了半年时间充分准备的!你匆匆忙忙拉出了二十万大军,你是否知道,连夜所发的枪炮,甚至来不及擦掉润滑油,有一些新兵,舞刀时还会误伤自己?“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请问粮草在哪里?

所以,朱祁镇的做法更像一个愤青,而不像一个统帅。他输在了起点。

【欢迎关注明日连载第19节《艳遇之后》】
楼主:何三刀  时间:2018-12-23 16:11:38
19、出征艳遇


下面,三刀准备带读者做一道史上最难的算术题:1449年农历七月十六日,朱祁镇北伐亲征,他带的实际兵力是多少,真的有50万之多吗?

现在许多人采信的数据,都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的数据。让我们以真实的历史数据来说话吧!

据叶盛《水东日记》卷廿二《府卫官旗军人数》:“正统十四年未多事之先,五军都督府并锦衣等卫官旗军人等”计3,258,173名,实有1,624,509名(这是全国总兵力)。其中“锦衣等三十五卫”294,117名,实有159,871名。锦衣三十五卫与五府所属分列,则应指亲军二十六卫与武功中、左、右卫,永清左、右卫,彭城卫,长陵卫,献陵卫和景陵卫等役作军卫和陵卫,五府所属京卫至万历共三十九卫。

无论全国统计,还是将三十五卫分别统计,军员实额皆为原额之半,不妨以此作为当时各卫的普遍情况。役作军当然不会编入三大营,所以将亲军二十六卫与三陵卫合计,约占三十五卫的六分之五,应有14万人左右,取其一半为7万人。若按叶盛所记,五府属卫每卫平均六千六百人,则五府属卫之半应为13万人。但考虑到外卫往往有额外的千户所,而京卫一般五所,则五府属卫按每卫满额五千六百人的一半计,为11万人。合计得18万人。

土木之变后五天,“令新选余丁、官舍并旧操舍人及报效者人赐银一两,布二匹;守城匠人、守门军火夫并皇城四门内外官军人赐布二匹。”新选余丁、官舍无疑是匆匆凑集的新兵,而旧操舍人应是来自隶属五军营的幼官舍人营,报效者应来自殚忠效义营,匠人、火夫可能来自专供匠役的武功诸卫,他们都应属战斗力较弱者,故得留守。官军显然指留守的部分上直军。土木之变后次日“京师戒严,羸马疲卒不满十万。”就是指这些留守军队。姑且以旧操幼官、舍人占留守兵一半即近5万人计,合计班军、京卫操军与幼官舍人,当时京营最多30万人。

英宗亲征前一月即六月底,“命太保成国公朱勇选京营四万五千人。令平乡伯陈怀、驸马都尉井源、都督耿义、毛福寿、高礼,太监林富率三万往大同,都督王贵、吴克勤率万五千往宣府,各备虏。”可见英宗亲征前京营兵精锐已被抽调出不少。明军从京师出发时,合计三大营与全部上直军,即(30+7-10-4.5)≥23万人左右。

23万,这就是朱祁镇仓促北伐时能带走的最大数字!为什么要号称50万呢?那你得先去挖曹操的祖坟,问他为什么赤壁之战时明明只出兵30万,却要弄虚作假打广告,说以八十万之众讨伐逆贼!

弄清了朱祁镇同志的实际兵力(注:这在明朝一直是最大的军事秘密),他就轻松了,到后宫给他娘辞行,并叫来了他的弟弟朱祁钰。

孙皇太后问:“这么快就准备好了?有必胜的把握吗?”

朱祁镇答:“瓦剌兵力不过五六万,加上胁从之众,总共亦只有七八万人。而此番亲征军就有23万,加之大同五万余,宣府四万余,我方兵力有绝对优势,且不论我三大营的实力,张辅和朱勇等老将也要随军征战,请母后放心。”

孙太后说:“也罢!瓦剌人得寸进尺,一味忍让不是办法,只有迎头痛击,他才懂得敬畏我大明。只是这一去,你准备打多长时间呢?”

朱祁镇答:“关键是要能尽快寻找到敌人主力决战!按以往战例,快则二个月以内,慢则三个月左右,必返!”

朱祁钰插话:“皇兄,时近中秋,塞北苦寒,一定要速战速决,必须赶在二个半月之内返京啊,不然天寒地冻,军民皆吃不消哇!”

朱祁镇点点头:“嗯,你的提醒很对!御弟啊,朕此番亲征,临行匆忙,就有劳你代理朕位,监理国政了,遇事别急,要多听臣下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嘛!同时也要多听母后的教诲。”

朱祁钰说:“多谢皇兄赐教,我会事事征求太后意见,并多与众臣商议的。盼皇兄旗开得胜,早日凯旋!”

要说朱祁镇、朱祁钰兄弟情深,那是真的情深。本来郕王朱祁钰早就该下乡去河南驻队搞精准扶贫了,可他娘吴小三多次找钱蕙说情,钱蕙一劝,朱祁镇还真就答应让弟弟留在京城享受王爷生活,还帮他讨了几个老婆。也亏了这一着,临战前,朱祁镇才能命令朱祁钰当代理皇帝,代他监国。

别过他们,朱祁镇又到钱皇后处辞行,只见其他妃嫔都集聚在这里,等着与他告别。一见他到来,大家竟然哭哭啼啼,看情形,知道的人会说在惜别,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在永别。

朱祁镇看了一圈,安慰大家道:“各位爱卿,朕也就是出去一两个月,何须牵挂?以我大明的雄厚实力,犁庭扫穴,指日可待嘛!不破楼兰终不还,啊,大家放心吧!”

大家这才收起了哭声,纷纷劝圣上要多保重。朱祁镇问:“怎么不见万宸妃?”钱皇后说:“她这几天就要临产了,故而不能前来为陛下送行。”

朱祁镇听说又要添丁了,高兴地说:“好,好!”

这时钱皇后说:“为了照料陛下的饮食起居,我想最好还是安排个妃子随行吧,也好有个体贴?”

朱祁镇想了想,摇了摇头:“谢皇后美意,打仗非同儿戏,还是不要带女眷吧,不方便,况且易于惊吓着美人!我这就出发!”

他出宫时,妃嫔们都向他招手,喊:“陛下,您一定要打赢啊!”朱祁镇笑笑,挥了挥手,心想,娘们这话说的可有点奇怪呀!
楼主:何三刀  时间:2018-12-23 16:11:38
明朝大军浩浩荡荡开拔,朱祁镇稳坐中军帐,跟在他身后的还有满朝文武大臣一百多人,看这阵势,朱祁镇是一心一意要带领他的全套班子接受战争洗礼,打算让大家分享至高无上的胜利荣光了。

眼见刀枪如林,旌旗如云,不用说,每个人心里,此时此刻都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要说明军的王者荣耀,那真是一段今古传奇。大家知道,朱元璋起兵于江淮,南方部队基本上就是步兵,而他们的对手元军,善骑射,性刚烈,冲起锋来势不可挡,当初大宋就是因此而覆灭的【插话:大宋可并非弱国,在整个对抗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中,总胜率高达70%】。因此,明军对元军,原本无任何胜算可言。但历史在这里,偏偏就拐了个大弯,南方的步兵,竟然完胜了北方的骑兵!

这当中,到底有什么奥秘呢?

根据现在军事学家们的研究,秘密就在于两点:一是明军的长枪阵,二是大量使用弓箭手。据统计,在朱元璋和朱棣的时代,明军以一百人为一队(约相当于现在的连),其构成比例为:长枪手40名,弓箭手30名,刀盾手20名,火枪手10名。

纵观人类军事史,使用长枪为主要武器的军队,无一例外都需要严密的训练与高昂的士气,才能发挥这种武器的最佳效果。无论是古代的马其顿帝国还是中世纪的瑞士人,又或者是近代开始后崛起的西欧地区,长枪都是军队长期依仗的骨干兵器。明初军队也以其独特的长枪方阵战术,独树一帜。

此外,明初军队的远射武器,主要使用弓箭而不是弩。自战国时代开始,中原军队就一直大量装备各色的弩,来作为最主要的远射武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弩依然有诸多不如弓箭的地方,例如弩无法像弓箭那样进行大仰角的抛射,这也就意味着使用弩的士兵,无法隔着己方队伍进行有效射击。

一支以弩为主要射击手段的军队,其负责肉搏掩护的近战力量,就不能布置较大的纵深,妨碍弩手的瞄准与射击。这在冷兵器时代是存在较大缺陷的。面对实力较强的对手发动的冲锋时,这样的队伍比较容易被撕裂与击破。

同时,一个熟练弓箭手的培养,同样也比培养一个弩手要高许多。相比进行短期训练即可匆匆上阵的弩手,弓箭手需要的是士兵长期的练习,需要占据更多的社会资源进行供养。

正是靠着长枪与弓箭这两种古代的最优配置,明初的军队在面对各类敌人时候,显得游刃有余。

有人会问了:靖难之役时,朱棣与建文帝的对决,他们都是明军,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战略战术都是一模一样的,为啥朱棣夺了天下,建文帝却亡命天涯呢?

这正是全部奥秘的精华所在!朱棣当时在北京是防守北方的蒙古,他的部队依然保持了过去的战斗力构成,而在南方,明军的队伍正在改革,大量使用硬弩,而减少弓箭手的配置。也许,这样占据了一些中长距离的进攻或防御优势,但一旦阵型被突破、两军短兵相接时,却容易被杀得落花流水。

而到明英宗朱祁镇亲征时,他的队伍编成是:将二十名火铳手,二十名弓箭手,二十名刀牌手,二十名弩手,以及一些负责管理火药、粮草的杂役编成一队。使用长枪的士兵依然有,但长枪阵已经不见了影踪,战术变成了单纯的以远距离射击为主,缺乏近身肉搏战的能力。

历史,往往将奥秘隐藏在浮云中。

这里还不妨给这支大部队再泼点冷水:虽然这些早期火炮枪支看着非常超前,很炫酷,像是打怪升级的高级道具,但由于当时的火门枪,在填装及发射过程中有诸多不便,造成了这种武器的效率,不仅无法比拟弓箭,甚至连一般的弩,都有所不如,其杀伤能力,并不比噪音与烟火带来的心理震撼更强!

【再顺便插一句:到明朝晚期,为了对付清军的骑兵,他们甚至搬出了古代的战车阵,画地为牢,自缚手脚!所以整个明朝的军改,是越改越落后,一直在开历史倒车。史上再无朱元璋,这是历史的悲哀,也是汉民族的悲哀。】

就这样,猎猎军旗卷着历史的浮云或者奥秘,满含悲壮地向草原大漠,进发!
然而才走到第二天,他的艳遇就找上门来了。没办法,他不仅是全国有名的高富帅,而且是真正的三军统帅!他是神一样的传说,因而,这次是神的代言人——一群尼姑找上了他。

就在第二天黄昏,大部队行至接近居庸关时,中军队伍停下来了,不远处传来了锣鼓唢呐声,还有鞭炮声。原来一只陕西咸阳的牛拉鼓表演队,在沿路表演。只见两辆牛车,两只牛身披红彩,各拉一车,上置大鼓,鼓手背向前方,面向后面数十名锣鼓手,边敲边作指挥鼓,落音铿锵,回音相配的锣鼓声响彻云空,鼓手个个身着彩装,头戴白巾,腰系彩带,前后呼应,配合默契。

牛拉鼓是民间社火中常见的一种大型鼓舞,在咸阳、户县等地广为流传。所用之大鼓高约120厘米,直径约140厘米。因鼓身较大,须用牛车拉运,鼓手要站在牛车上敲击,从而得名“牛拉鼓”。

牛拉鼓表演时,舞者动作干净利落,刚劲有力,在做“单劈槌”、“单劈单花”等动作时,晃手快,转身疾,溧亮的甩头动作,坚实的弓步亮相,都富有鲜明的造型美。做“单抛槌”、“双抛槌”时,跳跃适度,稳抛稳接,稳中仍不失热烈欢乐的情绪,自然地表露出敦厚质朴的性格。舞者在动作的起伏转折中,运用腰、臂、手、腕、头、眼神,在千变万化的姿态中,形成了和谐自然的表演和威武飘逸的形象美。

朱祁镇也停车驻足,看的津津有味,他简直被牛车上一个领鼓的女子给迷住了,那种健硕的野性美,美的十分震撼。

不一会,有军士来报:当地百姓在列队为大军送行,其中有个女尼姑,请求面见圣上,她说有两句话想对皇帝陛下讲。

“女尼姑不在庙里念经,跑来凑什么热闹?”王振呵斥道。

“慢,路上正好闷的慌,且叫女尼前来,看她怎么说。”

不一会,一个女尼姑前来,她双手合十,给英宗道了“阿弥陀佛”,然后才下跪磕头,口称“吕尼叩见吾皇陛下”。

朱祁镇仔细一看,不觉大感惊奇:“噫,你不是刚才会儿在牛车上打鼓的那个妹子么?”

吕尼抬起头来,扑闪着她的一双大眼,含笑道:“圣上眼力真好,适才小尼就是在领鼓,为我大军壮行来着。”

朱祁镇说:“壮行啊,好,好!你且平身,朕问你几句话。”

这一问不打紧,又一段神秘的历史传奇,开始上演了!


【欢迎关注明日连载第20节《心有不甘》】
楼主:何三刀  时间:2018-12-23 16:11:38
昨日周末休息了一天,算是给自己放假。欢迎喜欢本帖的朋友多支持、多指教,晚上才能上线。

楼主:何三刀

字数:85100

帖子分类:舞文弄墨

发表时间:2017-09-03 00:27:15

更新时间:2018-12-23 16:11:38

评论数:200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