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白话历史人物—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了解名人

白话历史人物—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了解名人

楼主:caniforget999  时间:2019-06-11 18:07:36
@hallaluya 2019-02-05 17:21:22
新年好!
-----------------------------
hallaluya兄号找回来了啊
楼主:caniforget999  时间:2019-06-11 18:07:36
南朝宋武帝刘裕——一个时代的开创者(四十七)
傅亮离开宋王府时已是半夜。看着北天极上的那颗彗星,傅亮忍不住抚摸着大腿说道:“我以前从不相信什么天象,今天算是信了!”
第二天傅亮就离开寿春。到了建康后,傅亮积极运作。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四月,朝廷下诏征召刘裕入朝辅政。六月,刘裕抵达建康。
此时的刘裕集团已经急不可耐了。刘裕刚到,傅亮就等不及地逼迫晋恭帝禅让。他把提前写好的禅让诏书拿到晋恭帝面前,要求晋恭帝照抄一份。
面对这样的变故,晋恭帝司马德文早就有心里准备了。他很坦然地拿起笔,对左右的侍从们说:“桓玄篡位时,我们司马家就已经失去天下,后来多亏他刘裕,让晋室又延续了这二十年。今日之事,我啊,心甘情愿!”其实他就算是心不甘情不愿又能如何呢?
说完,晋恭帝在专门准备的红纸上把傅亮的禅让诏书抄写了一份。
诏书一经颁布,刘裕这边还不能急着接受,还需要装模作样地表演一番。刘裕立刻上表,推辞接受帝位。
晋恭帝已经没有情绪配合刘裕表演了。六月甲子日,晋恭帝司马德文离开皇宫,回到他的琅琊王府。百官在皇宫门口拜别司马德文,秘书监徐广难忍悲痛,当众放声大哭,显得特别另类。
国家连个皇帝都没了怎么能行?百官和宋国的属官们在司马宗室的叛徒陈留王司马虔嗣的带领下(也有可能司马虔嗣是被逼的),来到刘裕的住所劝进。刘裕演戏演全套,又坚辞不受。
最后,装神弄鬼的出场了。太史令骆达罗列了刘裕必须接受帝位天象、符瑞等几十条,来证明刘裕受晋禅的历史合法性。这一下刘裕不能在装了,再装就装不下去了。刘裕“非常勉强”地接受晋禅。
丁卯日,刘裕安排下属在建康南郊筑坛,正式和司马德文完成了国家的交接仪式——禅让。
禅让仪式上,前面哭过一次的徐广再一次当众痛哭流涕,让这原本欢乐祥和的神圣仪式显得有点别扭。
谢晦和徐广交情不错,看到徐广如此不识时务,忍不住劝道:“徐兄,过分了过分了,差不多得了啊!你至于嘛?”
徐广回答:“你是宋朝开国元勋,我是晋室旧臣遗老。悲欢之事,原本就不一样啊!”
禅让仪式结束后,刘裕自石头城备齐天子仪仗,进入建康皇宫,正式登基称帝,国号“宋”,改元永初,因此公元420年也是永初元年。
至此,自公元266年司马炎受魏禅建立晋朝,至刘裕代晋,晋朝前后延续一百五十五年,历西晋、东晋两个时期,共十五位皇帝,于公元420年正式亡国!
刘裕代晋,终结了两晋十六国时期,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南北朝。
刘宋政权一建立,马上就有几件重要的事情摆在刘裕面前,需要他立即处理。
第一件,就是如何处置刘裕的前任,晋恭帝司马德文。如今晋朝已经成了历史,翻篇儿了,司马德文肯定不再是皇帝,就连他原先的琅琊王头衔,都是前朝封的,必须改一改。刘裕改封司马德文为零陵王,以零陵郡(大致相当于今湖南省永州市辖区)为司马德文的食邑,并按照当年曹丕对待汉献帝的旧例,司马德文出入配天子旌旗,乘五时副车,祭祀、礼乐皆沿用晋室制度,在封地内行晋室正朔。
看上去司马德文的待遇还不错,除了封地远了点。不过这一切都是刘裕开给司马德文的一张空头支票,刘裕从来就没兑现过。刘裕没有让司马德文去他的封地,而是把他软禁在秣陵(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还派冠军将军刘遵考带兵紧紧盯着司马德文,以防他或是其他人来搞事情。
第二件,那自然是分享胜利的果实。刘裕大封自己的亲属和多年追随他的铁杆跟班们。
立长子刘义符为皇太子;封异母弟刘道怜为太尉,长沙王;追封刘道规为临川王,以其继子刘义庆袭爵;封二子刘义真为庐陵王,三子刘义隆为宜都王,四子刘义康为彭城王。
封徐羡之尚书令、丹阳尹,南昌县公;傅亮为中书令、领太子詹事,建城县公;谢晦为侍中、中领军,武昌县公;檀道济为护军将军、散骑常侍,永修县公;王弘为抚军将军、江州刺史,华容县公;王仲德领太子左卫率,新淦侯;沈林子为汉寿县伯;张邵为临沮县伯等等。
封完了活人,刘裕也没忘记死人。刘裕追封刘穆之南康郡公,食邑三千户,谥号“文宣”。这待遇是所有大臣之中最高的。以刘穆之长子刘虑之袭爵。
刘裕与刘穆之之间的革命情谊那可不是一般的深,每每想起刘穆之,刘裕都要念叨几句:“如果刘穆之不死,就能帮助我治理天下了。所谓‘人之云亡,邦国殄瘁’啊!”还常说:“刘穆之死了,坏人想要害朕就容易多了!”
(“人之云亡,邦国殄瘁”语出《诗经-大雅》,意思是:贤人失去了,国家就会生乱。)
追封王镇恶为龙阳县后,食邑一千五百户,以王镇恶长子王灵福袭爵。
第三件事是大赦、修改历法。把两晋使用的《泰始历》改为《永初历》。
第四件事是严格把控舆论方向,对乡论清议中敢于对自己篡位瞎说八道的,一律严厉打击。怎么打击?《宋书》、《资治通鉴》里都没明说,却用了“荡涤”这个词。什么叫“荡涤”?自己脑补一下吧。
刘裕打击乡论清议,遭到了后世史家的一致批评。南齐史学家、裴松之的曾孙裴子野就说:“乡论清议,除之,过矣!”
楼主:caniforget999  时间:2019-06-11 18:07:36
南朝宋武帝刘裕——一个时代的开创者(四十八)
刘裕篡晋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北中国。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正在帝国境内巡游。当他游历到翳犊山,听说刘裕当了皇帝,有感于崔浩在彗星讨论会上的发言,专门派人回平城给崔浩传话:“你去年说过的话如今应验了啊!到今天我算是相信天道了!”
刘裕终于得偿所愿,当了皇帝,进入了他人生的第三个阶段。
我把刘裕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他出生到三十六岁,这一阶段占了他整个人生的百分之六十,这人生最长的一个阶段,却又是他一生中最默默无闻的一个阶段。第二阶段是从三十六岁到五十七岁,这一阶段里刘裕加入北府军入浙江平叛,到后来受晋禅。第三阶段是从五十七岁到五十九岁逝世,这一阶段刘裕的身份变成了皇帝。
相比于第二阶段的波澜壮阔,第三阶段实在有点乏善可陈。这第三阶段跨过三个年头,实际时间加在一起也就一年十一个月,这一阶段里刘裕只做了两件事,这独独两件事还遭到后人的诟病,这两件事就是弑君和托孤。
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渡过。刘裕知道刚刚改朝换代,自己不能干任何缺德的事。不过有一个人让他寝食难安,这个人就是被废的皇帝,如今的零陵王司马德文。
按理说司马德文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傀儡的角色,他名为皇帝,可从来没染指过实权,刘裕没有理由担心害怕他。我也实在不能理解,刘裕为什么非要和司马德文过不去,必须除之而后快。
永初元年一年大家相安无事,到了永初二年(公元421年),刘裕终于向司马德文伸出了魔爪!七月,刘裕登基正好满一年,刘裕动手了。
刘裕给了前琅琊郎中令张伟一瓶毒酒,让他去毒死司马德文。从张伟的官职来看,他是司马德文任琅琊王时的侍从官,并且这个张伟不是别人,是刘裕心腹之一张邵的哥哥。虽然是兄弟,张伟和张邵的那种死心塌地为刘裕效命不同,他是个忠于晋室的忠臣。刘裕篡晋,张伟人轻言微,无可奈何。但是面对这个弑君的差事,张伟没有逆来顺受,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张伟说:“毒死曾经的君王,来换取自己的性命。我啊,还不如死了算了!”就在去秣陵的路上,张伟把那瓶毒酒给喝了。
刘裕一招不成,迅速又使出一招,这一招,司马德文没能躲过去。
司马德文的夫人名叫褚灵媛,是东晋中期外戚、名士褚裒的曾孙女。司马德文为琅琊王时,娶褚灵媛为王妃。司马德文被刘裕推上帝位,立褚灵媛为皇后。司马德文逊位,刘裕降褚灵媛为零陵王妃。
褚灵媛和司马德文是一对恩爱夫妻。司马德文逊位后,被软禁在秣陵,褚灵媛一步不离司马德文,就像当年司马德文照顾司马德宗那样。
司马德文当然知道“总有刁民想害朕”的道理,到了秣陵后,整日足不出户,就待在房间里,连吃的食物都不让别人经手,全部都由褚灵媛在床头烹制,就是怕刘裕来下毒。
可是褚灵媛有两个缺德的哥哥,褚淡之和褚秀之。和张伟相比,褚淡之和褚秀之这兄弟俩简直就是人渣,为了荣华富贵,很早就投到刘裕门下,心甘情愿地任其驱使。以前司马德文如果有了子女,刘裕就让褚淡之和褚秀之出手,把婴儿杀死,不让司马德文有子嗣。这一次,干脆把谋害司马德文的任务交给了这哥俩。
九月,刘裕命褚淡之和褚秀之去看望褚灵媛,实际上是借机谋害司马德文。褚灵媛看到哥哥们来访,只好离开司马德文居住的房屋,来到另一间屋子里和哥哥们相见。褚淡之和褚秀之的调虎离山之计终于得逞!
就在褚灵媛离开的时候,褚淡之和褚秀之事先安排好的杀手翻墙进入软禁司马德文的院落,闯入了司马德文生活的那间屋子。
面对突然闯入的杀手,司马德文一如当年傅亮逼他写禅让诏书时的冷静平和。杀手没有用刀,而是拿出一包毒药。司马德文说:“佛教教义认为,自杀的人不能转世轮回到人身上。”坚决不肯服毒。杀手无奈,只好用一床被褥闷死了司马德文。
就这样,司马德宗、德文兄弟二人都死在了刘裕的手上。中国历史上弑君的人不少,但是一生中谋害了两位皇帝的还真不多。
刘裕篡位后又杀掉前任皇帝,坏了原本还算善良的规矩,给后来的篡位者带了一个坏头。
在刘裕之前,无论是曹丕受汉禅,还是司马炎受魏禅,都能善待前任。哪怕是桓玄那不成功的篡位,也把司马德宗好吃好喝地养了起来。而刘裕把画风带偏了。后来萧道成篡宋,有样学样,也杀光了刘裕的后人,可谓一报还一报。“正(bao)义(ying)可能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对于刘裕为什么要杀光晋室宗族,后世的普遍看法是刘裕的接班人、长子刘义符年纪太小,刘裕担心自己一旦离世,以刘义符的威望无法镇住司马宗室,会有人把司马德文抬出来复辟。
我个人的猜测认为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我认为一个主要的方面,还在刘裕自己身上。刘裕对自己卑微的出身自始至终都有强烈的自卑感,哪怕他身居高位,哪怕他当了皇帝,都不能掩盖穷苦出身的事实。在两晋一百多年里,门阀政治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士大夫阶层都以出身分三六九等,更别说刘裕连读书人都算不上,是个在当时社会地位及其低下的“大兵”。这种出身一定在刘裕人生的第一阶段里给他带来过无数次深深的伤害,让他在骨子里感到自己低人一等,这带给他的是性格上的多疑和不自信。比如前面他会怀疑王镇恶,以及后面他还怀疑谢晦。连身边的近臣他都起疑心,更别说前任皇帝司马德文了。那么如何才能消除这种疑心呢,唯一的办法只有杀掉他。
刘裕低微出身,让他知道底层民众的疾苦。所以即位后刘裕颁布多条惠民措施:释放前朝被充公的有罪人员家属,任其回归原籍;北伐后秦战争中没有活着回来的战士家属,国家给予赡养;官府公务所需的物资仪仗,一律对外采购,该给钱给钱,禁止直接向百姓征收;废除短途水运物资收费,降低物流成本,减轻商业交易税率,缓解与民争利的现象。
刘裕生活简朴,称帝后也不改变。他起居的宫殿内从来没有华贵的珠宝装饰,睡的就是普通老百姓人家用的木床,帷帐都是布的,不用绫罗绸缎。出入的车马也非常朴素,不镶金带银。女儿出嫁,就给二十万钱的嫁妆。
岭南某地方官曾献给刘裕珍贵的纺织品——筒细布,共计一端八长。这筒布到底什么样,现在不得而知,不过在当时那可是弥足珍贵的高档布料。西晋初年有地方官员想结交王戎,送给他一些这种筒布,王戎还因此遭到弹劾和社会舆论的非议,可见筒布价值不菲。刘裕见了非但没有重赏进贡筒布的地方官,反而因为这种布料做工华丽、费事废料而命有关部门处罚了那个不会拍马屁的地方官,还下令今后岭南地区不许再制作这种筒布。这很可能是筒布加工工艺就此失传的主要原因。
三十多年后的宋孝武帝刘骏大明年间(公元457年~公元464年),刘骏为了兴建宫室玉烛殿,下令拆除刘裕的寝宫。当刘骏带着大臣们走进被封闭了三十年的刘裕寝宫时,大家看到了一幕可谓寒酸的景象:床头竟然是用土堆砌的,挂帷帐的绳子用的就是普通的麻绳,墙壁上挂的灯笼用的是一般的葛布。
侍中袁敳趁机劝谏刘骏要多学学爷爷刘裕艰苦朴素的作风。刘骏竟然撇撇嘴,说:“一个老农民能享受这样的待遇(指当皇帝),已经很过分了!”(“田舍公得此,以为过矣!”)
楼主:caniforget999  时间:2019-06-11 18:07:36
南朝宋武帝刘裕——一个时代的开创者(四十九)
当了皇帝的刘裕,除了节俭的习惯没有改变以外,之前豪爽的个性也依然保留。建康那座小小的宫城显然关不住刘裕,稍微有些待腻了,刘裕说走就走,脚上穿着个连齿木屐就出宫门,在建康街市上闲逛,如同现在撒个拖鞋就出门了一样。身边只带了十几个侍从,一点没有天子应有的威仪。
当时重臣徐羡之家在西州(可能在今南京市区鼓楼至清凉门一带),刘裕一想念徐羡之,也不说准备准备,自己连车马都不坐,直接走路出西掖门(宫城西门)。刘裕的天子仪仗队听说皇帝出宫,急忙紧急集合。等他们集结完毕可以出发了,刘裕都走出西明门(建康城西门)了。
刘裕共有七个儿子。每当孩子们入宫问候起居,一家人都不穿官服,只穿着日常居家的衣服,和普通人家没有两样。
刘裕生来不相信神鬼之事。当皇帝后,以前京口的那些老邻居们,没事就编些瞎话,说刘裕早年就有神明相助。这些所谓的“符瑞”越传越邪乎,在民间很有市场。
负责记录皇帝日常起居的史官们听说后,就找刘裕询问是否有其事,这些都必须详细记录下来的,是史官的职责。这让刘裕说什么好呢?说没有吧,当然不妥,这些“符瑞”是自己能成为天子的佐证,是自己获得统治合法性最好的注脚,要是说没有,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说有吧,明显有的故事编得太扯,比如这一系列开头讲述的《南史》里记载的那几个神鬼保佑刘裕的故事,只要智商稍微正常一点的,都知道那是纯属胡扯。
面对这样的窘境,刘裕干脆不说话,不说有,也不说没有,以此来化解尴尬。
永初二年(公元421年)十一月,刘裕率领百官为被自己害死的零陵王(晋恭帝)司马德文发丧,仪式按照晋室的规制,葬司马德文于冲平陵。刘裕亲自穿上孝服,来到朝堂上主持司马德文的丧礼,一切都依照当年魏明帝曹睿为山阳公(汉献帝)刘协服丧的故事。
不知道冥冥中是不是真有因果报应这一说,刘裕这边刚送走了司马德文,转过年来,刘裕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三月,刘裕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病倒了。
病中的刘裕仍不撒手对政局的控制。太子刘义符此时仅十六岁,显然撑不住场面,如果宫外那些朝廷重臣要想耍什么花样,刘义符哪里会是他们的对手?为防止发生意外,刘裕下诏:太尉、长沙王刘道怜,司空、录尚书事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护军将军檀道济入宫,侍奉皇帝起居,服侍医药。这是以侍药为名把这些重臣框在自己的身边。
朝廷群臣纷纷联名上表,希望以朝廷名义征召各地知名的宗教人士来建康,为皇帝举办法事,向各路神仙祈求保佑皇帝龙体安康。刘裕生来反感装神弄鬼,拒绝了大家的好意。只是安排侍中谢方明前往太庙,把刘裕的病情向列祖列宗们汇报,希望能得到祖先们的保佑。
对于即将接班的继承人刘义符,刘裕并不满意。
刘义符生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这对于刘裕来说可谓老来得子,这一年刘裕都四十三岁了,可想当时的刘裕有多高兴。刘义符遗传了刘裕身强体壮的基因,从小就弓马娴熟,是个武将的好苗子,难能可贵的是刘义符还精通音律,如果调教得好的话,将会是个能文能武的人才。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很有可能是溺爱的原因,少年时期的刘义符开始越来越不像话。他身边的玩伴们都是些宵小之辈,整天就知道哄着刘义符吃喝玩乐,既不用心读书,也不知道修身养性,对如何管理国家更是没有兴趣,在偏离人君的轨道上无所顾忌地越跑越远。
对于刘义符的顽劣,刘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就是拿出不有效的教育方法。
大臣们也知道这位刘义符就是个阿斗式的储君。趁着刘裕病重,谢晦斗胆直言,对刘裕说:“陛下年事已高,应该多为我大宋朝的长久发展着想,不能把江山交到不合适的人手里啊。”谢晦这番话已经说得很直白了。
刘裕当然知道谢晦的意思,就说:“那你看庐陵王(刘裕次子刘义真)如何?”
谢晦说:“让我去考察考察他。”
谢晦来到刘义真的府邸。刘义真见父亲身边的红人来访,还是在现在这种敏感的时期,心里多少掂量出来点什么,就在谢晦面前百般卖弄,夸夸其谈,积极地表现自己。
而谢晦却很少搭话,只是默默地看这刘义真的表演。回来后,谢晦对刘裕说:“德行轻于才学,要我看不是做人主的材料!”这等于是判了刘义真的死刑。
刘裕立即任命刘义真为南豫州刺史,把他调出建康,出镇厉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随即,刘裕又任命檀道济为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出镇广陵。这一任命说明刘裕对檀道济是放心的。
三月底,刘裕的病情有所好转。
只过了一个月,五月,重病再度袭来,这一次刘裕撑不住了。在刘裕这回光返照的一个月时间里,刘裕没有时间思考其他接班人的事了,事到如今,也只能将错就错。
刘裕把太子刘义符召到病床前,嘱咐他道:“檀道济有能力有谋略,但是他这个人没什么远大的志向,不像他哥哥檀韶那样不好控制,你可以充分信任他。徐羡之、傅亮,也不会动什么坏脑筋。谢晦多次跟随我四处征战,对局势的发展,预测、管控能力极强,将来要是有谁会作乱的话,必定就是他了!”可见刘裕虽然把谢晦放在身边,其实内心一直都对他不放心。
随后刘裕亲手写下遗诏:朝廷不能设立另外一套领导班子。宰相兼任扬州刺史,配千人卫队。大臣中官居要职、需要保卫人身安全的,可以直接从禁军中调拨护卫。朝廷动用军队对外征讨,要从禁军中抽调部分人员充当监军,征战结束后一切复原。后世如果有接班人年少的,其母后不能临朝干政,政事全部委托给宰相处理。
随后,刘裕指定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为顾命大臣,把托孤的重任交给了他们四人。
永初三年五月癸亥日,刘裕驾崩于建康宫城西殿,时年五十九岁。秋七月,刘裕被安葬于建康城东蒋山(今南京市区紫金山)的初宁陵。
楼主:caniforget999  时间:2019-06-11 18:07:36
@hallaluya 2019-04-29 12:49:19
啊,还以为更新了。。。
-----------------------------
感觉思维枯竭了,需要休整休整。
楼主:caniforget999  时间:2019-06-11 18:07:36
刚才翻了翻前面的帖子,才发现刘裕这一章写了快一年了,时间过得可真快!
楼主:caniforget999  时间:2019-06-11 18:07:36
南朝宋武帝刘裕——一个时代的开创者(终章)
刘裕的生平介绍完了,又到了总结的时间。
刘裕,一位从草根走上皇帝宝座的人,中国古代屌丝逆袭的优质代表,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刘裕的刘宋政权建立,终结了中国历史上“东晋-五胡十六国”时代,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刘裕是这一时期的开创者。
刘裕一生的功绩前面已经介绍得很详细了,这里不再重复。最后想要多说几句的,是刘裕人生中的两大污点——弑君和托孤。
弑君,中国古代头等大罪,没有之一,名列“十恶不赦”之首。在刘裕之前,中国历史上也有多次君主死于臣子之手,但没有一个像刘裕这样明目张胆地谋杀君主,并且其手段被毫无修饰地记载在史籍里。
晋惠帝司马衷虽然公认是被司马越毒死的,但史籍里没有这样写,用现在的话讲叫做没有“实锤”,仅仅是大家的猜测。
魏哀帝曹髦(高贵乡公)虽然是被司马昭的狗腿子成纪杀死的,不是我想替司马昭洗白,事发突然,司马昭事先并不知情,他也没有指使,曹髦的死只能算是一场意外事故,特大型翻车现场。
至于夏桀和商纣,一个被流放,自然死亡,一个自焚,周武王没有亲自动手。
这样一比较,就能看出来刘裕弑君完全是事先有组织有预谋的行动,影响恶劣手段残忍,最终应了那句老话——窃钩者盗,窃国者诸侯!
刘裕弑君也就算了,这种坏事别人一生能干上一次都很不得了,刘裕却干了两回!古往今来无人能出其右。司马德宗、德文兄弟二人都命丧刘裕之手,看来司马家上辈子是欠他老刘家的。
还有一件坏事是刘裕带的头,那就是把司马宗室赶尽杀绝,这绝对是坏了规矩的又一种恶行。曹魏篡汉、司马氏篡魏,都对前朝宗室优待有加。刘裕却在巩固自己权力的过程中,就对司马宗室下了毒手。宗室中有名望的,无不被刘裕以各种借口杀掉。侥幸逃过屠杀的无一例外地逃到了北中国。刘宋开国后,留在南朝的司马氏后人,几乎没剩下几个。
不过恶有恶报,刘裕这样对待司马家的人,后来别人也这样对他的后人。萧道成篡宋,刘氏宗族也几乎被杀光了!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
再来说说托孤。
刘裕当皇帝,时间都不足两年,刘裕没有充足的时间来锻炼太子刘义符。刘裕临死时刘义符还不满二十岁,无论是名望还是政治经验都太浅,最终导致其轻松被徐羡之等人废掉,这样的结局刘裕绝对不想看到。
如果说刘裕托孤出了问题,倒不如说是刘裕没有把这个太子教育好。前面介绍过,刘裕的前半生混迹于社会的底层,没钱没名声,都没人愿意把女儿嫁给他,直到刘裕跟随刘牢之入浙江平叛,才让刘裕得到社会的肯定。刘义符出生,刘裕都四十多岁了,老来得子,肯定惯的不行,结果培养出一个浪荡公子。再加上刘裕自己身体不争气,没能多活上几年,给刘义符争取点培养时间,最终让刘义符的人生变成了一场悲剧。
按理说徐羡之、傅亮等人是刘裕一手栽培起来的,刘裕对他们有知遇之恩,刘裕临终又把幼子托付给他们,就算刘义符皇帝做的有些荒唐,徐羡之等人就非要废掉他吗?废掉刘义符还不算,不久又杀了他,你徐羡之就是这样报答刘裕的吗?古人是相信人死后会去阴间的,徐羡之就不想想以后在地下见到刘裕,该怎么向老领导解释杀了他儿子这件事呢?
我的理解是刘裕自己都对刘义符不满,这从刘裕回光返照的这段时间里任由谢晦去考察次子刘义真就能看出来。谢晦都能对刘裕直言刘义符不堪大任,我相信徐羡之和刘裕之间肯定也有过类似的讨论。只是刘裕去世得太突然,没有办法对接班人做一个彻底的了断,刘义符的即位只能是将错就错,甚至不排除刘裕生前都对徐羡之有过“幼帝能辅则辅,如不能......”这样的交代。所以徐羡之废杀刘义符,托孤四大臣全都参与了,还没人提反对意见。不仅如此,当朝所有大臣都没意见。因此我大胆猜测徐羡之废刘义符肯定是刘裕生前点过头的,不过刘裕应该想不到的是徐羡之敢于把事情做得那样彻底。
刘裕篡晋,是古代中国王朝更替由良性转向恶性的开始。原先多少还有那么点的脉脉温情,彻底变成赤裸裸地杀戮,由半遮半掩转变成没羞没臊,由欢乐和谐转变成恐怖血腥。坏的口子一开,结果就是在后来不到一百年里,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更迭,并且都是伴随着腥风血雨。社会动荡不安,儒家所宣扬的忠义和残酷的现实根本格格不入,读书人的信仰都发生了动摇。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魏晋时期的那种文明禅让,催生了玄学的产生和发展,这是读书人对儒家思想在现实政治环境面前碰了壁后主动选择精神逃避的结果。刘裕之后的一百年,血淋淋的政治环境让读书人无法在用玄学麻醉自己了,对社会政治秩序恢复正常的精神要求,促使儒学的二次复兴。社会必须要有规矩,所谓的“禅让”也不能太随便,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用规矩和制度控制人对权力的欲望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随着理学日臻完善,王朝更替变得有理性,宋齐梁陈式的朝代变更和社会动荡就再也没有发生过。
好事不是一个人可以办成,坏事也不都是一个人可以搞砸。刘裕的带头和后来儒学的复兴之间还能有这样的微妙联系,恐怕不是谁都可以琢磨出来的吧。
至此,刘裕的故事就讲完了。
楼主:caniforget999  时间:2019-06-11 18:07:36
下面一个系列打算写竹林七贤。由于这七个人在正史中的记载很简单,需要在其他史籍中寻找素材,需要一些时间。
楼主:caniforget999  时间:2019-06-11 18:07:36
@hallaluya 2019-05-01 17:36:40
楼主,五一快乐
-----------------------------
同乐!同乐!
楼主:caniforget999  时间:2019-06-11 18:07:36
昨天贴的帖子呢?
楼主:caniforget999  时间:2019-06-11 18:07:36
刚贴的又掉,怎么回事?
楼主:caniforget999  时间:2019-06-11 18:07:36
这个论坛的管理员怎么联系?我新写的帖子贴上去不久就没了,怎么回事?
楼主:caniforget999  时间:2019-06-11 18:07:36
历史上真实的竹林七贤(序)
竹林七贤,中国古代文化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魏晋年间著名的男子偶像天团。他们的言行,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潮流,是魏晋之后直到隋唐的这两百多年里,文人士大夫阶层争相模仿的偶像人物和精神领袖。他们七个人,对后世影响之深远,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现象。
竹林七贤,指的是: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谯国嵇康、阮籍侄子阮咸、河内向秀、沛国刘伶和琅琊王戎。七人之中,阮籍年纪最长,王戎年纪最小,二人相差二十四岁,王戎几乎是小一辈的人物。
竹林七贤这个名号早在东晋中期就有了,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为什么要叫“竹林七贤”,而不是什么“树林七贤”或“花园七贤”呢?
竹林七贤这一称呼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过程,是前后多位文人不断总结而成的结果。
东晋中期文学家、史学家孙盛(因在其著作《晋阳秋》中直笔记载桓温枋头之败而被桓温威胁的那位)所著的《魏氏春秋》中写到: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内向秀、籍兄子咸、琅琊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这一段话是史籍中关于竹林七贤最早的一段记载。这段话提供了两点线索。其一,竹林真的有。其二,七贤不是别人加给他们的,当时他们自己就叫自己为七贤了。
关于竹林是否存在,古籍中还有多处证明。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卷九中就提到:向秀《思旧赋》中的“山阳旧居”遗址附近建有七贤祠,祠边有大片竹林。东晋末年郭缘生所著《述征记》中记载:山阳县城东北二十里,魏中散大夫嵇康园宅,今悉为田墟,而父老犹谓嵇公竹林,时有遗竹也。这说明嵇康故居周边有竹林存在,到了一百多年后的北魏年间都还有竹子呢。
可是近代不少国学大师却怀疑起竹林是否真的有,代表人物就是陈寅恪。其论述我就不仔细查看了,很难理解陈大师为何非要和一千多年前的古人过不去。
年代略晚一点的东晋中期文学家袁宏(没事总爱和桓温抬杠,曾被桓温比作刘表的大牛的那位)在《名士传》中,把玄学兴起以来各个时期的玄学大家分了分类。玄学开创者何晏、夏侯玄等人称为“正始名士”,王衍、裴楷等人称为“中朝名士”,而把阮籍、嵇康等七人称为“竹林”名士。这是最早把竹林和这七个人挂钩的文字。
史上最先提出“竹林七贤”的,是又晚袁宏一点的东晋中期著名艺术家戴逵。他在《竹林七贤论》(原书已散佚)中,明确提出了“竹林七贤”的提法。从此“竹林七贤”就成了这七个人的固定称谓,流传了一千多年。
竹林七贤之所以有名,除了他们自身学识及后来个别人光鲜的官场履历之外,是他们在魏晋玄学发展史中承上启下的地位。
魏晋玄学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思想思潮,发起人是曹魏时期的何晏、王弼和夏侯玄,初期主要内容是对老庄学说的深入研究,并在此之上引出的一些涉及到哲学范畴的思想理论研讨,比如关于“有”和“无”的讨论,以及“才(能力)”与“性(人品)”之间关系的讨论。
魏晋玄学刚一兴起就遭到灭顶之灾,是因为发起人王弼的早逝,以及何晏、夏侯玄被政治对手司马家族杀害。就在眼看玄学还未起飞就要嗝屁的时候,又一小撮人站了出来,接过了玄学的大旗。他们不但继续讨论玄学的有关话题,还以有史以来未曾见过的、惊世骇俗的言行震惊了整个士大夫阶层,这一小撮人就是竹林七贤。
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从小接受的都是良好的儒家传统教育,恪守礼仪是起码的行为规范。可是竹林七贤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们拒绝官府的征召,不为社会服务,整日聚集在嵇康家旁边的竹林里,喝酒唱歌侃大山。喝大了就放浪形骸,也就是衣衫不整,坐没坐样站没站样。这还不算是最过分的,更过分的是他们敢于挑战社会道德的底限,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成心和和谐社会过不去。比如阮籍母亲去世期间,阮籍公然喝酒吃肉。这就好比一场正式晚宴,别人都西装长裙燕尾服,偏偏闯进一批背心牛仔裤加吊带衫超短裙的不良青少年。这些行为让一批封建卫道士惊掉了下巴。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虽然有些老古董看不下去,可很多士大夫阶层的新生代们突然发现竹林七贤的这些行为非常酷,于是纷纷效仿,一时间竟然成了一股潮流。原本是伤风败俗的恶劣行径,竟然成了名士的必备标准。以至于发展到东晋时不会喝酒都进不了名士圈子,喝多了还穿着衣服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名士!
在当代,竹林七贤也是名头响亮的人物。爱走文艺路线的文学小青年在聚会时会时不时提起,来拉抬一下自己的B格。不过当代人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竹林七贤呢?他们真的“贤”吗?他们的人生经历又是怎样的呢?这七个人真的是好到穿一条裤子的吗?他们真的是自始至终都待在竹林里,终日喝酒唱歌吗?
今天起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真实的“竹林七贤”。
本篇写作的基础是《晋书》和《世说新语》。
楼主:caniforget999  时间:2019-06-11 18:07:36
历史上真实的竹林七贤——领军人物阮籍(一)
“竹林七贤”的带头大哥非阮籍莫属。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今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阮籍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在“竹林七贤”中年纪最长,出名也最早,所以历来对“竹林七贤”的排名,阮籍都名列第一,是毫无争议的领军人物。
阮籍可以算是一个“名二代”,他的父亲是名列“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阮瑀曾给曹操做过属官,曹操很多的檄文和表章,大多出自阮瑀和陈琳之手,在当时是名重一时的人物。
阮籍两岁多的时候,阮瑀就死了,因此阮籍的一生受父亲的影响很小,阮籍长成后能有深厚的学识,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
阮籍很爱看书,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看能看上一个多月都不出房门一步。这样刻苦读书带来的结果,就是阮籍博览群籍,尤其对道家的《老子》、《庄子》偏爱有加。后来阮籍著有两篇研究道学的心得文章《通老论》和《达庄论》,奠定了其在魏晋玄学中的地位。尤其是《达庄论》,阐述“贵无”的思想,将“名教”与“自然”对立,这在当时儒学和玄学的争论中,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态度。
长大成人后的阮籍,身材魁梧,仪表堂堂,性格傲气,放诞不羁。阮籍嗜酒,可以算是个酒鬼,经常一喝就喝大了,在酒精的作用下,时常表演弹琴、长啸的绝技。阮籍擅长音律,长啸更是拿手绝活,这一点在那些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中间,显得特别另类。
更加另类的是,阮籍喝多了后,耍酒疯是常态。别人耍酒疯最多胡言乱语,摔杯子砸碗,阮籍和别人都不同,他喜欢裸奔。对于这一点,史籍中用了春秋笔法,称其为“当其得意,忽忘形骸”。什么叫“忘形骸”?不就是不穿衣服满世界乱跑么!
当然成名后的阮籍这种耍酒疯的风格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潮流,可在他还年轻时这样耍,大家还以为他是个呆子。宗族中只有堂兄阮武一眼就看出阮籍的能耐,认为阮籍的才能胜过自己。当时人们对于阮籍的另类表现和阮武对阮籍的称颂都感到很奇怪,不过后来的发展证明了阮武是有先见之明。
另一种说法是阮武是阮籍的族叔,在阮籍还是孩子时就看出来阮籍不是一般人,认为阮籍将来一定会超过自己。
除了喝酒弹琴,阮籍还喜欢游山玩水。阮籍出游和别人不一样,他都是一时兴起,驾着车漫无目的地四处溜达,到了晚年更是如此。晚年的阮籍,经历世事的洗礼,精神受够了汉魏交替和魏晋禅让的折磨,思想也由儒家转向道家后,阮籍更爱独自驾车到处闲逛,一直走到车子不能前进了,还时常大哭一场后才回头。
阮籍曾登临广武山(既邙山,在今河南省荥阳市黄河南岸),观看当年楚汉战争时刘邦和项羽两军对峙的古战场,阮籍感慨道:“当时天下没有英雄啊,才让这几个家伙出了名!”从这样的感叹中,我们能体会到阮籍生于乱世,自身抱负无法施展的无奈和绝望。
关于阮籍游历,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这故事也发生在阮籍的晚年。
苏门山位于今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境内,原本是一座没什么名气的小山头,突然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一位真人在苏门山中隐居,《晋书》中作西晋著名隐士孙登,以《晋书》之前的史籍来看,应该不是,《晋书》中弄错了。
阮籍听到这个传言,对这位隐士很感兴趣,专门来到苏门山中拜访,在一座山岭上的一块大石头底下见到了这位隐士。二人箕踞对坐,阮籍先是大谈儒家和道家学说,从上古的无为而治,说到三皇五帝的仁义治天下,说了很多自己的理解和见解。可这位隐士对阮籍一点都不热情,阮籍的高谈阔论也丝毫没有打动他。这位隐士只是静静地和阮籍对坐,一言不发,甚至看都不看阮籍一眼。
阮籍一看隐士对学问没有兴趣,转而大谈修身养性的心得,把自己日常养生、导气吐纳的方法说了一通,没成想那隐士还是不感兴趣,依旧静静地坐着,连眼珠子都不曾转动一下,就当阮籍是空气。
此时的阮籍也算是知名社会人物,可自己说了半天竟然无法打动这位隐士,阮籍产生了挫败感,进而心中有了些许的怒气,对着隐士来了一通自己的拿手绝技——长啸。
没成想这一声长啸却令那先前如死人般的隐士有了反应,那空洞的眼神中闪起了一丝的光芒。过了很久,隐士脸上泛起笑容,对阮籍说:“这个可以,再来一个试试!”
阮籍又发了一声长啸,啸毕,阮籍已经没了兴致,便起身告辞,那隐士也不挽留。
阮籍沿着山路下山,快走到山脚下的时候,突然山顶上传来一阵长啸声,在山林间婉转回响。那啸声自然清纯,没有丝毫杂音,有如天籁之音,又如鸾凤的鸣叫声;声响之大,好似好几队仪仗队中的吹鼓手在同时奏响。
高手对决,一招而已!阮籍彻底被隐士的长啸声折服,不得不感慨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回到家后,这次的经历给了阮籍灵感,写成了一篇阮籍的代表作《大人先生传》。
《大人先生传》是一篇散文,阮籍借苏门山中的“大人先生(就是老先生的意思)”之口,阐述了自己对人生、对世事的感悟。文章很长,大体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一下“大人先生”。
第二部分写了一段“某人”与“大人先生”的对话,嘲笑了儒家对名教的追求(少称乡闾,长闻邦国,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诉说自己“与造物同体”、“逍遥浮世”的人生态度。
第三部分是“大人先生”和一个宋国的隐士对话,批判了那些一味消极避世的伪隐士。
第四部分是“大人先生”和一个樵夫的对话,阐述“无为”的道理。
总体上来说《大人先生传》不难理解,文辞也不像左思《三都赋》那样晦涩,可以看做是阮籍的人生总结,从其中能够窥探阮籍的内心。
楼主:caniforget999  时间:2019-06-11 18:07:36
历史上真实的竹林七贤——领军人物阮籍(二)
成年后的阮籍已经完成了“少称乡闾”的人生阶段,在邦国之内也让人有所耳闻了。一次,阮籍跟随叔叔来到了濮阳,时任兖州刺史的曹魏名臣、后官至司空的王昶听说过阮籍的大名,请阮籍来官府相见。阮籍到来后,面对王昶,呆坐了一上午,一句话也不说,这有点像那位苏门先生。王昶猜不透阮籍的心思,被他这种特立独行的做派吓到了。阮籍离开后,王昶感到阮籍深不可测,原本有招募阮籍为属官的打算,也就此打住。
曹魏名臣蒋济接替司马懿任太尉,开府,四下招募青年才俊填充幕府。蒋济听说阮籍很有才学,派人去招募阮籍。阮籍听说后,专程来到官府在地方上的办事处(都亭),给蒋济上了一道答谢表。谢表里说:听说大人开府,天下俊才无不奔走,希望为大人效力。我这个人没多少本事,不具备像上古贤人邹衍、子夏那样的能力,缺点却不少,身体还不太好。我只适合在乡间耕种养活自己。您的抬爱,我实在承受不起。
谢表写完,阮籍就回家去了。当时的惯例,青年才俊受到征辟,要到都亭里等候官府派车来接。蒋济一开始还有点担心阮籍不愿意出仕,看到阮籍的谢表,很高兴,觉得阮籍的文采不错,以为阮籍是在跟自己客气。又听说阮籍来到了都亭,以为阮籍愿意出来为官,就派出仆役驾公车去接他,结果公车白跑了一趟。仆役们回来后报告蒋济,说阮籍早就回家了,没打算来给你做下属。蒋济得知后火得不行,大发了一通脾气,心想:阮籍你小子行啊,给脸不要脸是吧!
乡亲们听说阮籍给蒋济甩脸子的事后,都纷纷上门劝说阮籍,做事不能太过分啊!很快,蒋济震怒的消息又传来了。阮籍无奈,只好接受征召,来到蒋济的门下做属官。可想,这种敬酒不吃吃罚酒的小青年,在职场里的处境了。很快,阮籍就借口身体不好辞职,蒋济也不坚持,放他回去了。
不久,官府又征召阮籍为尚书郎(各部尚书府中的基层办事员),阮籍去应付了一下,又借口自己有病,辞官回家。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感到奇怪,古人以出仕为荣,年轻人在家乡读书,为的就是有朝一日步入官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可阮籍为什么有这么好的机会,却一点都不知道珍惜呢?难道他看《老》《庄》走火入魔了,年纪轻轻就想隐居一辈子?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晋书-阮籍传》中说阮籍“本有济世志”,说明他原本是一个三观正确的青年儒生,怀有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可当时险恶的政治环境,让阮籍不得不掩藏自己的志向,收起锋芒躲在家里,躲避那些不可测的政治风险。
阮籍生于建安十五年,十年后曹丕篡汉,建立曹魏政权,又十九年后,曹丕、曹睿先后去世,废帝曹芳即位,曹魏政权由稳定走向权臣当道的阶段。阮籍的青少年时期经历了一次沉重打击儒生三观的大事件——曹魏受汉禅。在这个时候,从没发生过大臣抢班夺权的事,曹丕是中国历史上的头一遭。此时读书人在书里读到的都是尧舜禅让,让贤不让亲的正能量。可曹丕把汉献帝赶下台,自己取而代之,对读书人来说,就是伊尹当了商王,周公成了天子,这十万点的暴击,让他们情何以堪啊!更何况曹操专权以来,不少名士惨遭毒手,这也让读书人认为:珍爱生命,远离官场!
曹魏废帝曹芳正始年间,原本社会趋于稳定的曹魏政权又露出动荡的苗头。曹爽专权,司马懿等老臣靠边站,聪明人又能从中嗅出些许不安的气氛。读书人那受了伤的小心脏好不容易抚平了一些,又一波政治风暴就要袭来了。
曹爽辅政后,曾征召阮籍为参军。阮籍赴任后,又用“有病”的老借口,辞官回到乡里。高平陵事变,曹爽被杀后,大家都感叹阮籍有眼光,没有因曹爽受到什么牵连。
也就在这一时期,阮籍和嵇康等其他六人成了朋友。他们经常聚会,游于嵇康家的竹林之中,喝酒聊天,弹琴高歌,日子过得好不快活!后人给他们这个小团体起了个名字——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之所以能够成团,阮籍在其中起到了核心的作用,其余六人大部分和阮籍情意相同,遂相友善。
这七人中阮籍应该最先认识了嵇康,他们是怎么认识的史籍中没有留下记载,对他们的交情,史籍中用了一个词“神交”。什么叫“神交”?我想大概是对事物都有相同的看法吧。有了阮籍和嵇康,竹林七贤就有了基础,后面五个人陆续加入。
山涛最先和嵇康、吕安成了朋友,在嵇康的引荐下认识了阮籍。山涛才学不如阮、嵇,但为人度量很大,这一点获得了阮籍的认可,入了群。
刘伶也是同时认识的阮籍和嵇康,三人一见如故。刘伶是竹林七贤中最馋酒的人,阮籍次之。所以我想刘伶应该是和阮籍喝好了,喝出了感情,于是乎“携手入林”。
王戎是竹林七贤中年纪最小的,论辈分低了阮籍一辈。阮籍和王戎的父亲王浑认识,王戎十五岁时,跟随父亲住在官署里。一次阮籍来找王浑,却对王戎一见倾心。那以后阮籍每次来,都先和王浑寒暄几句,然后就去找王戎聊天了。后来,阮籍更是对王浑说:“王戎清纯有见地,你比他差远了。和你谈,不如和王戎谈呢!”由此可见王戎是被阮籍拉入群的。
阮咸就不必说了,他是阮籍的侄子,成天跟在阮籍屁股后面混。
只有向秀和阮籍不太熟。向秀是嵇康的朋友,不过向秀对《庄子》有很深的研究,这一点应该获得了阮籍的认可。
并不是嵇康的朋友,都能入群的,吕安就是典型。从史籍记载中看,嵇康和吕安的友情很可能超过阮籍,嵇康的死甚至都和吕安有关。但是吕安却没能入群,要不然就该是“竹林八贤”了。我想吕安没能入伙,很可能是和阮籍尿不到一个壶里。
了解了这七个人的关系,就可以看出称阮籍为竹林七贤的领军人物,实至名归。
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称这七人为“竹林七贤”,但平时大家并不生活在一起,而是各过各的。兴致来了,就到嵇康家聚会,能凑多少算多少,不一定每次都是七个人聚齐了的。

楼主:caniforget999

字数:583330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6-12-12 21:17:00

更新时间:2019-06-11 18:07:36

评论数:77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