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如何评价王龙溪“四无说”?

如何评价王龙溪“四无说”?

楼主:阳明学社  时间:2019-06-13 12:27:24
问:如何评价王龙溪四无说?

答:

阳明先生在天泉桥上叮嘱王龙溪:“已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但是王龙溪被好名之心裹挟,自私用智,别立一个四无说:“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知即是无善无恶之知,物即是无善无恶之物”。

要评价王龙溪四无说,先要读懂良知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四句教首句说“心”,次句说“意”,三句说“知”,末句说“物”。阳明先生认为“心、意、知、物只是一件”,为什么四句教却分着说?阳明先生主张“知行合一”,为什么三四两句分一个知、行,先说“知善知恶”,再说“为善去恶”?

但阳明先生指出:“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四句教语若分析,功夫却是彻上彻下的“一贯”,“自初学以至圣人,只此功夫”。

《传习录》277条:“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传习录》288条:“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又曰:“是非两字,是个大规矩,巧处则存乎其人”。

四句教首句与次句,可以对照《传习录》277条来研读;四句教首句、次句、三句、末句,又可以收摄到《传习录》288条中来研读。读懂了这两条,四句教也在其中了。

阳明先生为何说“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把这句话参透了,就能明白四句教从首句“无善无恶心之体”,过渡到次句“有善有恶意之动”,到底有什么意义?

四句教首句虽然说“无善无恶”,但首句是为后面三句服务的,把四句话贯通起来,阳明先生说“无善无恶”,即是“至善”。

王龙溪曰:“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王龙溪没有读懂“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他以“无善无恶”为第一义,只认可四句教首句,认为次句“有善有恶意之动”,已经落入后天,不圆满,不究竟,所谓“若有善有恶,则意动于物,非自然之流行,著于有矣”。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如果在“反身而诚”之前不加一句“万物皆备于我矣”,会出现什么后果?自反功夫“是内而非外”,从“逐物”滑向另一端:“著空”。

阳明先生谆谆教导:“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此个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破”。可惜,王龙溪置之罔闻,认定四句教是权法,不是究竟话头。

体会“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与“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好像一开一合,一向外涵养扩充,一向内自反收敛。但此心本来是廓然大公,浑然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向内还是向外,“收”还是“放”,只是立言的角度不同。

须知,阳明先生说“心无体”,不是“逐外”;说“心外无物”,不是“是内而非外”。其实都在说心体之廓然大公,都指向天下大本之“中”,或天下达道之“和”。

四句教从首句“无善无恶心之体”,过渡到次句“有善有恶意之动”,正是要杜绝“悬空想个本体”。“格物”是进德之资粮,心之所发为“意”,意之所在为“物”,通过做格物工夫,成就万物一体之仁,内外通透,此心才能圆满。

阳明先生以“仁”论“心”,契合孟子性善论。而王龙溪以“空”说“心”,阳儒而阴释。

“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先说“无体”,再立一个“体”,要体会出“原始反终”这层意思。从“终位”上说“体”,自然涵摄一段后天功夫。《传习录》277条言“感应之是非”,四句教次句说“有善有恶”,只是一个意思。有“意”之善恶两端,然后才有知善知恶、为善去恶的格物功夫可做。

而王龙溪背叛了师门良知学之立言宗旨,认为四句教后面三句都不究竟,只认可四句教首句,并引申出四无说:“无心之心则藏密,无意之意则应圆;无知之知则体寂,无物之物则用神”。

藏密、应圆、体寂、用神,皆是从《系辞》中袭取过来,不过是虚说光景,好看不中用,“悬空口耳讲说”。

《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做一段功夫,须晓得本末与终始。

四句教首句说“心”,为“本”;次句说“意”,为“末”。首句说“心”,为“始”;末句说“物”,为“终”。

须注意,末句“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虽取自《大学》,但阳明先生以“致良知”来解《大学》“致知”,与之相应,他对“格物”的理解也不同了。阳明先生曰:“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四句教末句所言“格物”,乃《中庸》所谓“成己,仁也;成物,知也”。再体会《中庸》25章“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那么四句教末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个“终位”意义上的“物”,实则是“心物一元”,即是万物一体之“仁”。

四句教过渡到最后“为善去恶是格物”,原始反终,此心才真正实现圆满,孟子曰“尽心”,《中庸》云“尽性”。而首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只是从“始位”意义上说“心”,实则是“心无体”,此心没有“尽”。

合外内之道,内外本末一贯,则先后终始也是一贯,如《中庸》所谓“时措之宜也”。四句教三四两句先说“知善知恶”,后说“为善去恶”,致良知功夫纯熟以后,知行合一,只是一个“时中”。如阳明先生说:“良知无前后,只知得见在的几,便是一了百了”。

四句教落在真切笃实的功夫上,犹如盖一栋大楼:一句是打地基,二句是准备建筑材料,三句好比是设计图纸,四句才是起高楼。

善、恶二字贯穿于四句教始终,如心之无善无恶,意之有善有恶,良知知善知恶,格物乃为善去恶。把四句话贯通起来研读,就是《传习录》288条:“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又曰:“是非两字,是个大规矩,巧处则存乎其人”。

善、恶两端落在《周易》上便是阴阳,在《春秋》则是褒贬。阳明先生在四句教中以善、恶二端来说良知之是非好恶,进而把心、意、知、物全贯通起来。

《系辞》云:“一阴一阳之谓道”。阳明先生曰:“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系辞》云:“阴阳不测之谓神”;“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阳明先生曰:“是非两字,是个大规矩,巧处则存乎其人”。

《系辞》云“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阳明先生曰:“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尽了万事万变,即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是“尽性”;四句教末句言“格物”,即是“尽心”。

王龙溪则说:“良知二字,是彻上彻下语,良知知是知非,良知无是无非;知是知非即所谓规矩,忘是非而得其巧,即所谓悟也”。

须注意,王龙溪这段话正是对《传习录》288条做引申发挥,但他没有读懂,穿凿附会,曲解了阳明先生的意思。

楼主:阳明学社  时间:2019-06-13 12:27:24
被佛老两家洗脑,一看到阳明先生说“巧处则存乎其人”,就以为这个“巧”是“机心”,所谓投机取巧。

“熟能生巧”,出自《孟子》:“五里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阳明云“是非两字,是个大规矩,巧处则存乎其人”。为何是大规矩?良知之是非上契天道之阴阳。但能否参赞天地之化育,还取决于个人的德行,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阳明先生说“巧”,乃尽精微之义,所谓“阴阳不测之谓神”。王龙溪作为王门弟子,不敢公然把这个“巧”字说坏。但他说“忘是非而得其巧”,把“是非”给“忘”了,哪里还有“巧”?没有阴阳两端,就没有阴阳不测之神妙。可见,王龙溪内心深处还是排斥这个“是非”,他虽然披着儒家的外衣,实则堕入佛老。

楼主:阳明学社

字数:2855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9-06-13 10:15:23

更新时间:2019-06-13 12:27:24

评论数: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