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中医药定位与新发现的思考

中医药定位与新发现的思考

楼主:印东杰  时间:2019-06-13 22:27:19
梁福成等在《中医模型说导论》中谈到的,“许多学科只有在成功地进行数学表达之后,才能被认为是一门比较成熟的科学,按照这个标准,古老的“阴阳模型”与中医药理论模型可以证明,早在两千年之前中医药就已经成为了基本成熟的科学体系(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12月2日四版)。
说阴阳,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用来描述一切事物和现象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正反双方的概念。阴阳描述的是事物的相对关系,例如,在男人和女人的关系上,男为阳,女为阴;在母与子的关系上,母为阳子为阴。我们把正电荷又叫“阳电”,负电荷又叫“阴电”,就是这样来的。阴阳并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不断地进行着“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的竞争。中医认为,人体在进行机能活动时(阳长),必然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阴消);在化生各种营养物质时(阴长),又必然消耗一定的能量(阳消)。阴阳只有相对的动态的平衡,而没有绝对的,永久的平衡。人体中阴阳在一定限度内不断地有消有长,有盛有衰,这是生理活动的过程。中医认为阴阳相对平衡方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若遭受某些致病因素的破坏,体内阴阳任何一方偏盛或偏衰,都可发生疾病,即是“阴阳失调”。《内经》中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就是这个道理。
在治疗时,根据阴沉、降为阴等等。临床上就是用药物的阴阳属性来调整机体阴阳的盛衰,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11月16日朱清时)阳偏盛或偏衰的情况确立治疗原则。中医认为“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故阳偏盛畏清热,阴偏盛要祛寒,如阴不足要滋阴,阳不足要温阳,以此来调整阴阳的相互关系,恢复阴阳的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用药时,祖国医学将药物的气味、性能也分别归纳为阴阳两种属性,以此作为处方选药的依据之一。如以药性的寒、热、温、凉四气来分,寒、凉属阴,温、热属阳;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味来分,辛、甘为阳,酸、苦、咸位阴;以药物的升、降、浮、沉来分,升、浮为阳,
南京中医药大学张宗明先生指出:“近十几年来,中医教育与科研的种种困惑,中医发展方向的摇摆不定与中医学的学科定位模糊不清是分不开的,。。。”
那中医药定位在哪里呢?是很多科学家包括中医学家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中医学应定位于边缘学科,它包含了天文学、地理学、哲学、气象学、物候学、生物学、矿物学、数学、冶金、酿造、植物学等诸多学科方面的知识,如研究中医药是如何治病的,则要用物理学、化学等分析手段;不同体质的人对物理学中的光、电、磁、热等,化学中的有机与无机,大分子与小分子的接受也不一样。
还要在现代科学的多学科研究中医药的方法中,既有“老三论”,即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也要有“新三论”即突变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等,以及运筹学、混沌学和超循环理论。其中整体性、相关性和动态性是人体系统的三个基本特征,强调整体性的存在,而不是只注重事物某个方面或局部。用中医理论从生理、病理到诊断治疗,从思想到方法,构成一个具有中医特色系统理论。注重从整体把握,注重病邪之间的转变,以及病邪与机体正气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全身的影响。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中医科凌昌全先生指出,中医“证”的现代研究不仅要与生命科学接轨,更要与整个自然科学接轨。“证”是中医对疾病过程中人体功能状态的概括和总结。在对某症候进行深入研究之前,首先应该从临床对各种症候的特征进行提取与分析,用这些特征指导,规范,验证动物模型的研制工作,然后将动物实验与临床试验结合,去探讨具体某症的生理基础及病理变化。因此,在没有提取各种症候的基本特征之前,去深入研究某一症候很难全面客观地说明所获得的研究成果是否是该症候所独有的,因为没有其他各诸侯作为参照物,其研究结果只能某症候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
中医学对症候诊治的量化方法,很多体现出综合性模糊处理的特点。如《素问 玉机真脏论》讲了脉证太过,不及和死症死脉的量度,《灵枢 无色》对色泽浮沉,夭泽进行了判断,《灵枢 终始》对补泻量的控制,以及《内经》根据症候表里、寒热、虚实所表述的病变深浅,机能状态,邪正盛衰和方制大小的量化方法,从数学角度来看,都属于非线性和模糊数学的范畴,在辩证论治的现代思考中,这一思维可能会为我们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动态观念认为,由于患者因年龄、体质、季节,以及病变阶段不同,症候表现也有很大差异,因而在诊断时注意证的随时变化,处理时治随证转,以变应变。动态观念是辩证论治的灵魂。从数学角度来看,同一疾病的症候差异与演变,其非线性变量是非常复杂的,辩证论治中的证变质变,随证立法,据法组方遣药与数学中的非线性观点是一致的。
中医是一门科学,那就应该用科学手段来研究它。王夔院士著文“解放思想,寻求创新”(科技日报1995年6月17日)中指出:“基础性研究的生命就在于创新,而创新的本意只在原始性,受以前思想和方法的限制认为不可能的,这种暂时的不可能是值得研究的,而且常常是创新的源泉。”
中医药进行定性标准研究,要在异化方法上统一,否则,花很大精力研究出来的结果,却无横向可比性与可重复性,难以应用,结果研究的越深其应用的价值越低。目前,中医药研究是以未知研究未知,就是“以不知为知”。。。。推论疾病,往往成为想当然的臆断,越讲得头头是道,细致入微,越使人感到摸不着头脑,越与真正的医道无关(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9月6日费振钟),这在科学研究中犯了大忌。
应该指出:中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一直处于徘徊的境地。特别是一些重大理论课题面临着重重困惑与迷茫,难以持续和深入下去,其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是科学界对《内经》为代表的中医体系的认识和理解,还相当浮浅与局限。在认识上十分模糊,还未把握其科学内涵关键环节以及中医理论尚不具备充分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在机制条件下,即盲目地接受了大量的各种形式的西方医学和现代科技,从而使中医理论逐渐丧失了自我意识和主体地位。欣慰的是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医理论的创新研究只有在整体研究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为中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准备好赖以生存的“巨人的肩膀”之后,才能有所作为(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3月9日张效霞)
更重要的是研究中医药的人,古时名家临证处方有种类问题,唐代诗人苏拯在《医心》诗中写道“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珍,今人医在手,手滥药不神”。故进行中医药内涵研究的研究者一定是千年奇才,他要把人的本质,中药对人体的作用,以及要有现代医学资料分析,总结的能力等等,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去深入研究中医药的内涵与真谛,对比,德高艺馨,声誉九州的已故名老中医的周凤武先生曾说:“对中医学的科学内涵挖掘得比较深。。。。。一经理解和掌握,就会从未有过的深度上认识到中医学的科学实质。”其实,从中医众多书籍不难看出,阴阳是中医药的核心,对于为医道而言,明白阴阳就足以,如果深入细化地去讲五行、八卦,讲得越多越细,越难以治病。医者承负着治病的责任,假如他不能治病,还叫什么医呢?根据中医理论,阴阳平衡为常,阴阳失调为变,协调阴阳就成为制方的基本原则。且物极必反,故要“无使过之”,汁而勿伤,下而勿损,凉而勿凝,温而勿燥,补而勿滞,消而勿泛。方制剂双向配伍原则。寒与热、生与降 、收与散、动与静、补与泻,二者相反相成,对立统一,起到补偏救弊,调整阴阳的作用。
中医的治疗,也不是为了影响或改变脏腑的内部结构,而是为了恢复其所储存的精微物质,恢复脏腑之间阴阳气血的平衡;人与外界交换物质的过程,或是体内的物质流动,其基本运动形式是生降出入。体内精微物质流动不息,循环不止,既是人体生命指征正常的标志,也是体内基本物质发挥生理功能的必不可少的形式。精微物质流动过快,过缓都是病态,流动停止生命就结束了。
中医治病是通过治疗进行转化,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使停滞的水饮、痰浊、淤血、食积流动起来,参加到生命的物质代谢之中,就完成了这种质的转化与质变。
现代医学对气体的交换,血液循环的认识,与中医理论完全相同,人体靠着这种不停的运动,为细胞的代谢运输营养和运走代谢产物,人体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免疫监视,细胞因子的产生,表达等,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物质的流动。
在对闭症和脱症的研究,这是两种最危险的症候,很多疾病在接近频危的时候,往往先出现这两种症候而后渐趋死亡。也就是说,阴阳的矛盾已有走入极端的趋势,如再发展下去,或正不胜邪,或邪无从出,或亢阳无阴,或独阴无阳,皆可以直接引起死亡。实验中发现一复方药物可使人在阴阳离绝时服后出现阴阳相合,根据大量的药理研究发现:药物可激活一种细胞的功能……,这就是阴阳的结合点,也是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其机理有待科学家们深入研究。也只有新的发现在现代生理、病理、药理研究不断总结后使中西医结合;这时人们才能真正明白:阴阳合百病亦除,阴阳离百病丛生,阴阳离绝死路一条。当你能在离绝之时用中草药使病人从死亡线走回来,那时人们才发现中医药如此神奇,才明白古老的中医的内涵与真谛。
对于人与天体星月运行,土地四季是什么关系?人体靠什么维持健康,环境气候,心理情绪对于健康的影响的程度有多大?疾病与健康之间如何转化等问题,一旦了如指掌,从认识和掌握人体功能状态的变化规律,从整体上揭示了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形成一种人体体系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这时才能将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宏观与微观、人与环境、心理与生理、质量与能量、时间与空间等等都统一起来,而后才能通过教育方式,培育出千千万万个铁杆中医。这时我们也就完成了中医前辈们的宿愿……这时就产生未来医学(真正的医学)治愈率要远远高于目前水平。

印东杰
2006 年10月31日
注:我欢迎与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希望你们能将你们想的,所研究领域的知识或新的发现,转给我学习,也欢迎广大的学者帮助进行深层次的机理研究.早日把"天人合一"理论部分写出来.同时欢迎患者访问,提出问题,我给你们答疑解难.谢谢!

楼主:印东杰  时间:2019-06-13 22:27:19
中医如何认识与治疗艾滋病(AIDS)


自1981年世界上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至今,目前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并已在全球许多地区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艾滋病在亚洲和中国的流行也愈演愈烈,并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而且在我国的流行已经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与这种严峻形势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公众对于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知之不多。
艾滋病是一个新发疾病,中医历代文献中尚无艾滋病之名,近年来根据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流行情况、发病特点、临床表现以及预后转归等方面,中医界专家提出了艾滋病应属于中医“疫病”、“伏气温病”、“虚劳”、“癓瘕”、“阴阳易”等范畴。这些疾病在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的某些方面,某些阶段与艾滋病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谢世平指出:艾滋病程长、病情复杂、邪气伤正,既有邪毒(疫毒)侵袭的外感病特征,又有伤及正气累及多个脏腑的内伤杂病的特征,因此已有的辩证方法既有部分的对应方面,又不能完全符合本病的复杂情况。
赵敏指出: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进入人体后,破坏T淋巴细胞(主要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使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害,最后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而且感染的程度也会变得越来越重,导致被感染者死亡。据介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发病前外表和正常人一样,但他们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皮肤黏膜破损处或炎症溃疡的渗透出液里,都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乳汁中也含病毒,有传染性……
危剑安指出:艾滋病复杂的机会性感染是导致患者自下而上质量下降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医对艾滋病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感染等有较好的疗效和治疗优势。但对机会性感染进行科学系统的临床研究还比较少。他认为,开展中药治艾滋病肺部感染发热、肠道感染腹泻、皮肤感染疱疹等临床研究,解决这些治疗领域的问题,对于目前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李太生发现:当艾滋病患者血浆中HIV病毒检测呈阴性时,患者房水中仍可能有HIV病毒存在,抗HIV病毒治疗的机理是抑制病毒的活动性,使其处于“冬眠”状态,不是彻底根治。停药物后病毒数量就会反弹。此外,抗病毒药物对某些器官是难以生效的,所以这些器官的并发症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这一发现提示我们在临床研究及病毒性疾病的治疗药物的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到药物能通过,血——脑屏障、血—眼屏障、血—睾屏障,否则治疗艾滋病及其它病毒病的药物都将是临时控制药物,而不是根治性药物。
王永梅等指出:艾滋病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机会性感染为特征。作为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艾滋病分为急性感染期,潜伏期和发病期三个阶段,中医学认为是正虚为本,邪实为标。艾滋病虽然潜伏期长(约8—10年),发病缓慢,但一旦发病则病情严重,并且会很快死亡,从进入艾滋病发病期至患者死亡约0.5—2年。徐立然指出:HIV侵袭人体、久治无效、气血两伤,可见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汗出、面色萎黄或淡白、形体瘦怯、心悸失眠、舌淡苔白、脉产无力等气血不足表现。痰浊、瘀血为HIV/AIDS的主要病理产物。艾滋病人脾胃功能失调,导致痰证发生,是其辩护人病发展演变的根源。
我认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其疾病的发展与湿病的发展进程是相同的。路老(路志正先生)认为,湿做为自然界的六气之一,称为湿气,为滋润万物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既“湿以润之”。但如果湿气太过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则为湿邪,由湿邪所引起的疾病则称之为湿病。湿分内外,又有清浊寒热之分,因此湿邪为患虽因人而异,但其湿性的特点仍使其湿邪伤人的感邪途径,所伤部位、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有其独特的发病规律。而清•薛生白在《湿热病篇》中则更明示“其感邪途径,从表湿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而入者,十之八九;其病变部位,也以阳明太阴居多,被起即见里症,很少单纯之表证。”华岫云在《临床证指南医案》中进一步论述到“若其人色苍赤而瘦,肌肉坚结者,其体属阳,此外感湿邪必易于化热,若内生湿邪,多因高粱酒醴,必患湿热,湿火之症。”其意与仲景所谓“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观点相类。
路老进一步指出:当今之人少运动而食不厌精等因素,使湿病的发生常常更加隐袭,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和重视,阳明居中主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而太阴主可运化水谷精微,故湿邪极易停滞,影响气机升降。脾胃居中洲,旁养四脏,故湿损伤脾胃,或脾胃虚弱,则必阳气不长,五脏之气不生,五乱互作,致他病兼湿病者日众。因此,湿邪不单单见于湿阴等湿病中,更多的是内伏或兼见于众多的病证当中。为医者不可不识。
郭长河指出:艾滋病的病因是疫毒入血,湿痰交阻;痰湿郁久化热,湿热交结,难解难分,治疗上清热则湿不得,利湿则火易炽,故临床出现稽留高热或反复发热,舌苔长期厚腻黏或退而复见。周仲瑛指出:湿为阴邪,其性黏滞,重浊趋下,易损阳气,常起病缓,病程长,难速愈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生风动血,易伤阴液,发病急,传变快,为害烈。二者阴阳相合,热蒸湿动,病涉三焦,上可达脑窍,下可至二阴、下肢;外可在肌表皮行,内可壅五脏六腑;不但可滞气入血,而且耗阴损阳,可致多脏受损。
发热是艾滋病的常见症状之一。湿与热合,如油入面,难解难分,不若寒邪—汗而解,热邪—清而除。而且湿易伤阳,热易伤阴,湿遏热蒸,正气更易耗伤。因此,对湿热病证的治疗在祛邪的同时,还要时刻以顾护正气为念,特别是要时刻警惕阳气的亏虚与阴液的耗伤。张仲景对血虚湿热留聚,胎动不安者用当归散等,但对艾滋病湿热者治疗时,疗效不佳。湿热为病,多与情志关系不大,常有明确的疾病定位,且多有实质性损害,病情较重、锢结难解,非暗示,心理治疗可以完全缓解。
我在研究诸多临床资料后,采用湿补、活血、化痰、消痞之药,进行多种及多样的病毒病实验研究时发现其湿热症的共性,先调整好脾胃功能,使机体能吸收食品中的营养,而后利胆消炎,清除自由基;王冰、姚止奄皆云:“上从心脏、下至于胆为十一也。然胆者,中正刚断无移偏,故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胆气升,则脏腑之气皆升;中医的治疗目的是为了恢复其所储存的精微物质,恢复脏腑之间的功能平衡,通过治疗进行转化,化害为得,变废为宝,使停滞的水饮、痰浊、食积流动起来,参加到生命的物质代谢之中,就完成了这种质的转化与质变成功的研究出治疗药物,有性趣的患者,读者可与我进行联系,我给你们答疑解难。
最后,希望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中医爱好者,医药企业的总裁与我共同研究,开发治疗艾滋病及其它疾病的新药。为人类健康共同努力。网址:www.bbs.yjdir.com

楼主:印东杰

字数:6677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06-11-21 23:34:00

更新时间:2019-06-13 22:27:19

评论数: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