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西周史 全新解——传世文献+出土资料重述那段奠定中华走向的朦胧上古史

西周史 全新解——传世文献+出土资料重述那段奠定中华走向的朦胧上古史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唐封叶 2017-10-08 11:03:54
虽说商朝不再追究周国的“反叛”行为,但帝乙二年周人这次惨败后,应该丧失了山西和陕东的大部分新得据点,重新龟缩到岐山一带。《孟子·公孙丑》上说,“文王以百里(兴)”,虽然不免夸张,但姬昌早年时周人的地盘又变得很小,应该是事实。这真是老子季历辛辛苦苦几十年,儿子姬昌一夜回到解放前。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今本竹书纪年》称周军伐商失败的第二年,也就是帝乙三年,周国又发生了地震。这时候的姬昌,......
-----------------------------
@凡益之道 2017-10-08 11:30:07
这时山西的虞国受到影响没有?
-----------------------------
文献没有任何记载,不过个人猜测没有受到影响,依旧还在。后面的“虞芮之讼”中虞国,还是太伯、虞仲之后的虞国。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周侯姬昌在位初年还有一件“外交”和发展的大事,那就是周国又与莘国(有莘氏)联姻。《诗经·大雅·大明》有云: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hé)之阳,在渭之涘(sì)。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qiàn)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

诗文说,当时的莘国位于今天陕西东部合阳县一带,姬昌亲自到渭水边迎亲。只见那莘国之女太姒美若天仙,周人为之串舟做浮桥,场面风光盛大。周人之所以对文王娶莘女太姒洋洋自得,是因为有莘氏可是比文王之母的挚国更显赫的家族。据《世本》载,有莘氏是夏王室的支族,姒姓,“莘”又作“辛”。众多史书说,夏末时成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夫人,有莘氏的庖正(膳食官)伊尹辅佐成汤夺得天下,因此有莘氏在商朝也非常吃香。故而在《诗经》中周人称莘国为“大邦”。周国怎么又攀上莘国这高枝的呢?《易经》(又名《周易》)中有“帝乙归妹”一句,疑古派大师顾颉刚曾考证,《周易》中的卦辞,多与商周历史有关,“帝乙归妹”可能就是说商王帝乙嫁女给当时的周侯姬昌。不过顾颉刚认为姬昌是娶了两次老婆——最初娶的“大邦”之女是殷商之女,续娶的是莘国之女。其实顾大师应该是误读了古诗。本人以为,所谓“帝乙归妹”应该就是指商王帝乙做媒,把莘国之女嫁给姬昌。帝乙为什么这么“好心”呢?个人猜测,可能这就是因季历无罪死于商朝,帝乙给予他儿子姬昌的一种补偿吧。其实不管“帝乙归妹”是否是指帝乙赐婚周人,总归姬昌娶了太姒之后通过周莘两国联姻,周人的政治势力又有所扩大、又能学到更多的先进文化,则是无疑问的。而且太姒的到来,让姬家人丁极为兴旺。《诗经·大雅·思齐》云:“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矣。”意思是说太姒的德行美好,生了一百个儿子,这就是“文王百子”传说的由来。当然太姒就是一个劲地生,一辈子也生不了一百个儿子,这显然是夸张。不过《史记》载,太姒至少给姬昌生了十个儿子:长子伯邑考,次子武王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成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载。(他们的本名只是最后一个字或两个字,前面的某叔、某公的某,是指他们后来的封邑或封国名。)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对外关系如此,关于内政方面,《尚书·无逸》篇中是这样描写姬昌的:“文王秉承着太王和季历两位先王谦抑畏惧的德行,亲身管理平整道路并重视农业;他的性格仁爱恭敬,关心爱护小民,普施恩惠给那些孤苦无依的人们;从早晨到中午乃至晚上,常常都忙得没空吃饭,为的是让万民和睦生活。文王不敢沉湎于游玩和打猎,只忙于和许多属邦国君共同推行政事。”用一句话来说,周侯姬昌是勤于政事,广施仁政。
姬昌在周国施政时,还非常注重“集思广益”,任用贤良。对他帮助最大的,首先是他的家人。
《国语·晋语四》说,文王自继位以来,遇事“询于八虞,而资于二虢”。我们首先来说说后面的“二虢”。这“二虢”,就是指姬昌的二弟虢仲和三弟虢叔。当然虢仲和虢叔并不是这弟俩的真名,只不过因为武王伐纣后把虢仲封在今天河南荥阳的东虢国,把虢叔后代(伐纣时虢叔已死)封在今天陕西宝鸡的西虢国,所以他们才有了这种称号。《左传·僖公五年》还说,姬昌在位时,两位弟弟虢仲、虢叔都位居卿士(执政大臣),帮助哥哥一同治国,为周族的振兴出力甚多。“二虢”中尤其以虢叔更为贤能,《尚书·君奭》篇中把他列为文王贤臣之首。现在再来说说“八虞”。“八虞”具体是说哪八个人呢?《论语·微子》篇说“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伯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guā)”。“八虞”应该就是指上面这八个人。那这八个人的身份是什么呢?旧时的注疏者,都把“八虞”说成是八个“虞官”(掌管山地和池泽的官员)。其实这种说法显然不对,要知道周人“亲亲”,也就是选拔人才是以亲疏为第一标准的,所以“八虞”能排在文王弟弟“二虢”之前,说明他们必是姬姓近支而且地位高过“二虢”的人,怎么可能只是“八个虞官”这么简单呢?其实当时在老姬家内,地位高于“二虢”、又与“虞”有关联的,用脚趾头也能想出来,那就是姬昌二伯父虞仲的儿子们(太伯无后)。这种猜想,也能得到考古支持。因为“八虞”中的伯达、伯适、仲忽,在《尚书》、《逸周书》里又称南宫伯达、南宫括(适)、南宫忽,而2013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州文峰塔东周墓地出土的曾侯舆编钟铭文里,曾侯與说曾国始封君就是“伯括(适)”,又自称是“(后)稷之玄孙”,证实南宫适(括)为代表的南宫家族确确实实是后稷的后代、根红苗正的老姬家人。现在我们就明白了,古书中所谓的文王“询于八虞,而资于二虢”,就是说姬昌每遇到事情,总是和自家的哥哥弟弟们商量,而不是独断专行。这也就是后世儒家所盛赞的“孝友”之德。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gxq1024 2017-10-09 08:41:23
楼主把八虞归为仲雍的后代?剧本是:仲雍先被古公亶父撇下,留在豳,然后无缘无故再迁往平陆,花了也没几年时间就在平陆建了个虞国,给季历做中转站。然后仲雍的儿子孙子中的至少8个,不待在虞,跑去西岐给姬昌那当官?
-----------------------------
我的剧本你没看清楚?我的剧本是:周人在豳地受到戎狄侵扰,决定搬家重新寻找乐土,但是走之前并不知道适合周人发展的地方在哪里,于是为了增大寻到乐土的把握,也为了不至于在转移路上遇敌全族覆没,所以他们兵分两路走,太王带着小儿子季历和大部分族人走一路,两个成年儿子太伯和仲雍带领少部分族人走一路,太王他们辗转走到岐山下,太伯他们辗转走到平陆。上古时地广人稀,很多地方都是没人住的,所以太王和太伯各自在当地建国。

仲雍的虞国,因为是周国的分支,国势应该不如周国,仲雍的子孙到周国去发展,难道没有可能?他们本就是一家人。不要说是一家人了,就算不是一家人,商朝也有很多外国外族的贵族去当官,周国也有太颠、闳夭、鬻子、散宜生、辛甲大夫等外族人跑去当官,为什么仲雍的子孙作为自家人不能跑去周国当官?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gxq1024 2017-10-09 08:44:14
楼主差不多该讲讲文王四友的来历了吧,史料记载比较少。
还有邵公奭,究竟什么身份,也是文王的儿子?庶子?养子?还是其他?
-----------------------------
文王四友就是文王四位重要大臣,有几种版本,没必要搞清楚是哪种版本对。
召公奭不是文王的儿子,但是是同姓(姬姓)。《左传》“文昭十六国”(文王之子的十六国)里没有燕国。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当然,姬昌在任用自家人之余,也礼贤下士,注重广罗并任用周国之外的人才。《史记》说,姬昌每天接待士人忙到中午还顾不上吃早饭(古人一日两餐),所以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等一大批周国之外的贤士能臣聚集在他身边。这些人中,太颠和闳夭因为相关记载太少,族属至今不明。而散宜生,虽然传世文献中记载也少,但幸运的是我们出土了很多西周散国带铭文青铜器,现在史学界一般认为散国也是姬姓(但和周国并非同族)。鬻子的族属史书上记载得则很清楚,他就是芈姓楚国的先祖,楚国的历史渊源我们后面会用1节详细说。而辛甲大夫又称“辛公甲”,则是姬昌的老岳丈家——莘国的贵族,因为古书中“莘国”又常写作“辛国”。当然按其他史书记载,辛甲大夫投奔周国,其实在文王后期,这里太史公胡子眉毛一把抓,提前写了。关于辛甲大夫的详细事迹,我们以后会继续讲。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网友@gxq1024问到召公奭的问题,本人就在此处补一段介绍文王庶子的文字,补在太姒生十子之后,“八虞二虢”之前。)

既然说到太姒为文王生的儿子,我们索性就把姬昌所有的儿子都说完。《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东周周襄王的大臣富辰曾提到“文昭十六国”的说法,也就是说文王的儿子封了十六个国家。算上早亡未得封的伯邑考,再加上做了周君的武王发,所以文王实有嫡庶十八位儿子。去掉正妃太姒所生的十位嫡子,文王还有八位庶子分别是:毛叔郑、郜叔、雍伯、滕叔绣、毕公高、原伯、丰叔、郇(荀)叔。
有人可能会说,你咋没提到一些史书上认为是文王庶子的召公奭呢?其实召公奭并非文王之子,只是也是姬姓而已,这点太史公在《燕召公世家》中的描述是对的。首先,周襄王大臣富辰在数“文昭之国”时明显没算上召公奭之后的北燕国。北燕国也是周初分封的重要诸侯国,而且春秋战国时一直存在,如果召公奭是文王之子,富辰作为王室大臣在数“文昭之国”时没理由漏掉燕国。而且现代考古发现,周初北燕国和周王畿内召公家族的成员在青铜器铭文中的名字,往往是“日名”形式,如《匽(燕)侯旨作父辛鼎》、《伯宪盉》等都提到“召伯父辛”这个人。我们知道,商人惯用“日名”,如武丁、武乙、帝乙、武庚,而周人是没这习俗的。这证明召公家族受殷人的影响比较深,他们这支姬姓族人在商末时最初应该住得离商人比较近。显然召公家族虽然也姓姬,但跟周王室关系较疏远,并非周王室成员。有人又要问,那你说召公奭是何方人氏呢?不知大家还记得不,前面我们讲过,殷墟卜辞显示商王武乙时期,就曾经讨伐过一个位于今山西中北部一带、名叫“召方”的方国。因此笔者认为,召公奭应该本是商代山西“召方”人,后来“召方”因受武乙等商王的打击,被迫向西迁移,最终归附了同姓的周文王。可能因为召公奭是“召方”归附文王时的首领,有丰富的对商人作战经验,熟悉商朝内情,所以被周文王重用,甚至被收为义子,以至于一些人误认为他是文王庶子。按传统说法,召公奭是因为文王时被分封在召地(今岐山西南刘家原一带),故称召公。但根据上述推测,召公奭称号中的“召”是源于山西“召方”;陕西岐山的召地,其实是召公奭把原来的国名带到当地而已。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本段接在姬昌礼贤下士、任用太颠、闳夭、散宜生等人之后。)

这些本家和四方汇聚的贤能之士,无疑使姬昌的周国拥有了一个强大的智囊团和干练的行政班底。尤其要注意的是,在部族方国时代,一个贵族或族长,往往代表他们所在的方国或部族,如鬻子代表芈姓的一支部族、散宜生代表散国。也就是说周文王吸纳外邦贤士,不单是吸纳到一个个个人的归附,而且还等于争取到一个个方国或部族的支持。
显然,经历失败和挫折后,少年姬昌迅速长大。他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学会了喜怒不形于色,并逐渐体现出了一个成熟政治家的风范。就这样,一晃数十年过去。太王所选的周原宝地本就水草丰美、自然条件优越,再加上姬昌长期脚踏实地地苦心经营,周国的实力又渐渐恢复,重新成为商朝西部诸侯、方国中的强国。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在此我们要多说几句的是,古往今来,各种史书都把周侯姬昌韬光养晦策略的成功,完全归功于他自身的能力,也即对外能忍会装,对内励精图治。姬昌自身的能力当然不可否认,但自古以来任何事情要成功,内因、外因都是缺一不可的,这就是所谓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是内因,“天”也即当时的外部环境。姬昌的“天”,说白了当时主要就是指商朝。换句话说,如果当时商朝时刻紧盯周国,打压姬昌,姬昌再“韬光养晦”,他的周国也难以复兴并壮大。所以姬昌的成功,除了自身的能力,其实还要多亏商朝方面的“配合”,也即商朝那时没有注意姬昌,没有去打断周国这时期的闷声大发展。
那帝乙为什么会“配合”姬昌的“韬光养晦”,不去打扰周国的发展呢?其实这个原因和武乙时期不管季历一样,就是商朝作为天下霸主、“世界警察”,实在太忙,有太多的诸侯国和方国时不时和它作对,不是反叛就是犯边,需要商人出手。据卜辞记载,因为西边的盂国(传世文献写作“邘”,在今河南沁阳西北)进犯商朝的属国,帝乙九年十月到十年九月,商王帝乙曾经动员多个诸侯国的军力,发起对盂国的历时一年的大规模讨伐。当时还有一些反商方国结成联盟对抗商朝,西有羌人四国组成的“四邦方”,东有东夷二国组成的“二邦方”,帝乙也不得不多次对其进行征伐。所以当时商王帝乙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商王畿近边的那些公开的“叛乱分子”尚且削不完,帝乙哪有功夫去盯遥远的、表面上装的极其恭顺的周国?这个事实,再次证明地理位置是一个部族或国家兴起的重要因素之一(岐邑那地方在今陕西西部,离商朝王畿太远)。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11,纣王宠佞臣

旧时评书常说“花开两头,各表一枝”。本节我们又要再来说说商朝的情况。
我们上节说过,周侯姬昌前半生的对手是商王帝乙。那帝乙在位多少年呢?根据《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帝乙在位九年;但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则说帝乙在位三十七年;而通过研究殷墟帝乙时期卜辞,夏商周断代工程又提出一个新说法——帝乙在位二十六年。我们在此还是选择相信断代工程的说法吧,毕竟有卜辞依据,不能因为夏商周断代工程有很多错误,我们就完全否定它。商王帝乙驾崩后,他的儿子“受”继位,后来日名叫“帝辛”。当然这帝辛他还有一个更为大家熟悉的称号,那就是“纣王”。
“纣王”的称号是怎么得来的呢?其实非常简单,因为帝辛本名“受”,上古史书《尚书》中称他作“商王受”,而古代“受”、“纣”音近通假,所以“商王受”又可写作“商王纣”(《逸周书》中就是如此),于是后世有些人就翻过来误称他为“商纣王”(商受王)了。自古以来不少人认为“纣王”是商王受的“谥号”,还说谥法里“纣”是“残义损善”之意,其实这完全是倒果为因。按传统说法,谥号是周公安葬周武王时发明的(《谥法研究》P2),但现在历史研究者多认为谥号制度大约是西周中期以后才逐渐确立。商末周初的时候,还没有谥号制度,“纣王”怎么能是谥号呢?退一步讲,就算商末周初已经有谥号制度,谥字也是放在前面的,该写作“X(谥字)王”,而不能写作“王X”。而古书《逸周书》中称纣王为“商王纣”,“纣”字在后,显见这是指商王帝辛的名字,而非谥字。“纣”之所以被后世误认为是“谥字”,完全是因为“纣王”在后世的名声太臭,人们“恨屋及乌”,提到“纣”字本能地觉得这就是个坏字眼,以致于把它当做一个很恶的谥字了。就如“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一般。“桧”本非坏字眼,却因为秦桧,后世取名时再无人用。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话说这纣王本是帝乙的小儿子,他还有个大哥叫启。因启后来封于微地(在今山西境内),所以史书上称他为微子启。微子启虽年长,不过却是帝乙的小老婆生的,是庶子。而纣王是帝乙的正妻所生,是嫡子中的长子,因而得以继承父亲帝乙之位。由此可见,商朝后期已经确定了继位的“嫡长子”制度。
传统史书说,这纣王天资甚高,嘴巴能言善辩,脑子聪明过人,而且身体力大无穷,能空手跟猛兽格斗,真是文武全才。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在即位之初,纣王就做了一次重要的人事调整:任命周侯姬昌和鬼侯(又作九侯)、鄂侯(又作邘侯)为“三公”。(注意这时周侯姬昌应该约有40岁了,因为他即位时十余岁,帝乙又执政二十多年。)这三位,都被传统史书认为是“贤人”。大家想必会认为,这是刚登上宝座的纣王希望“励精图治”的表现。其实纣王的真实用意未必如此。
周侯姬昌的情况我们知道,他即位初期为父报仇伐商大败,此后改变策略韬光养晦,对商朝极为恭顺,几十年下来周国力量又重新变得强大起来。那位鄂侯则是姞姓,与密须国和南燕国同姓,文献上又写作邘侯。前面我们说过,传世文献中的“邘”国在甲骨文里写作“盂”国,位于商王畿西南的今河南沁阳西北一带。而在甲骨文里,往往“鄂”、“盂”两地并称,如“二田鄂、盂有大雨”。历史学者一般认为商代时鄂在现在河南沁阳,与沁阳西北的盂地相距仅有几十里。可能是两地太近,所以统治现在沁阳一片的商末诸侯既可以称为“鄂侯”,又可以叫做“盂(邘)侯”吧。现在有些人该记起来了,原来鄂国就是盂(邘)国,也就是我们前面介绍过的、曾被商王帝乙用了一年时间大力征讨过的那个国家!当然纣王时期的鄂侯(邘/盂侯),很可能是帝乙时期征讨的那位盂侯的儿子。从帝乙时期曾大力打击盂国我们猜测,纣王封鄂侯(邘/盂侯)为三公,显然是在军事打击之后,又用官爵来笼络鄂国(邘/盂国)的首领。说白了,商王朝实际上是在用大棒加胡萝卜的双管齐下的方式来对付鄂国(邘/盂国)。我们是否还记得,帝乙当年在大败兴兵报仇的周侯姬昌后,可能也用联姻的方式笼络过他(“帝乙归妹”)。可见作为几百年中原霸主的商朝,玩又打又拉这套把戏玩得极为纯熟。至于纣王时期的鬼侯(又作九侯),自然是晚商时期北方鬼方部落集团中的一国。我们先前也介绍过,鬼方曾是商朝的劲敌为武丁所讨伐,商朝晚期又臣服于商朝,替商王打仗、祭祀、贡献人牲和官吏。
介绍完三国的情况后我们会豁然发现:周国在商朝西面,鬼国在商朝北面,鄂国(邘/盂国)在商朝南面。所以与其说纣王是真的信任并想重用这三公,倒不如认为他是为了笼络商朝西、北、南三个方向的强藩代表。不过不管怎么说,即位之初的纣王采取这些措施,说明他心里还是蛮顾及“稳定”商朝边疆大局的。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但接下来史书又说,“文武全才”的纣王,骨子里又是个贪图享乐的主儿——他好美酒,好歌舞,更好美色。没多久,他就逐渐现出原形。他用象牙做的筷子吃饭,用犀牛角和美玉做的杯子喝酒。他还命令一个名叫涓的乐师,给他创作淫词浪曲,并编排各种鄙俗的舞蹈。吃喝玩乐之后,纣王又开始扩充宫室,大兴土木。史载北到邯郸、沙丘(今河北邢台市广宗县),南到朝歌(zhāogē,今河南淇县),都建有他的离宫别馆,尤其以朝歌宫室最为豪华,传说中的鹿台、摘星楼都在朝歌城里。后来,纣王经常驻跸朝歌,这里俨然成了商都安阳殷墟以外的另一个重要政治中心,犹如副都一般。当然我们这里要补充说明一下的是,朝歌的离宫别馆,也并不是纣王时始建的。《水经·淇水注》、唐代《括地志》说从纣王的六世祖武丁时起,商人即开始经营位于安阳殷墟以南百余里的沬邑,也就是朝歌城。武丁是把沬邑当做军事据点建设的,因为考古发现殷墟没有外郭城墙,只是北靠洹水、漳河,西以太行山为屏,东以黄河为障,唯独南面却是开阔的平原,是防御的缺口。因此在殷墟南面建立一个有城墙的军事基地,无疑对保证商人都城的安全非常必要。《史记》、《帝王世纪》说后来纣王的太爷爷武乙、爸爸帝乙就曾迁都于朝歌,这两位商王自然也不会不在朝歌建立离宫别馆。而武乙、帝乙包括纣王之所以看重朝歌,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商末时都城殷墟里的人口已经过于密集拥挤,第二方面则是商朝后期以来国力逐渐衰落,四方战乱不断,找个有城墙的城池做副都商王们也许觉得更安全吧。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回过头来说纣王。他喜好玩乐,自然得有玩伴;要大兴土木,更得有人给他搜刮民财。这些方面,自古被誉为“贤人”的三公显然没法满足纣王的,因为这些事儿只有“小人”才办得来。于是纣王便宠信重用费仲、恶来、崇侯虎等著名的“奸佞”。
先说这崇侯虎,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里说他有个弟弟叫崇黑虎,显然是把“崇”字当他的姓,把“侯虎”当成名。其实“崇侯虎”这个称呼中,“崇”是国名也是“氏”,“侯”是爵位,“虎”才是他的私名,意思是“崇国的诸侯,名虎”。根据传说是姜太公所作的《六韬》一书记载,崇侯虎能力举500石的重沙,显然是个猛将的角色。而费仲和恶来都为东夷系统的嬴姓人,传说他们是虞夏之交时帮助大禹治水的功臣伯益的后代。《史记》说费仲善于“溜须拍马”,并负责天天替纣王出馊点子来搜刮钱财。恶来是当时著名的大力士,他的父亲飞廉则以“飞毛腿”闻名于世,他们父子二人自然是充当纣王的打手爪牙。据战国大儒荀子说,纣王时扩大宫室、修筑园林的活儿,都是由这爷俩做监工。鲜为人知的是,恶来这大力士并不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主儿,他还有个“特长”,那就是喜欢打小报告、说人坏话,所以诸侯们也都怕他。纣王有了这些人,就如同后世宋徽宗有了蔡京等六贼,简直是如鱼得水。
眼见纣王越来越不上道,朝中很多正直的臣子纷纷劝谏。面对这种情况,纣王充分发挥了自己聪明智慧、能言善辩的天资,给自己贪图享乐的行为找各种理由辩护,以文过饰非。你别说朝臣们居然还真辩他不过。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不久,纣王发兵讨伐北方的己姓有苏国(今河北邢台沙河市)。小小有苏国哪里挡得住商朝大军,于是献上了一个天仙般的美人儿请降,这自然就是著名的妲己了。得了妲己以后,好色的纣王就“三千宠爱在一身”,妲己让他干啥他就干啥。为博美人笑,史书载此后他更加加重赋税,搜刮钱粮,来收罗狗马奇物,充实后宫。甚至纣王还在沙丘离宫(今河北邢台市广宗县)搞大型Party,把酒倒进池塘,肉脯挂满树梢,让男女光着身子在其间追逐淫乐。当然最后“酒池肉林”的说法显然夸张了些,肉脯倒是能挂在树枝上,但当时的酒都是低度米酒,一大池塘的米酒一次喝不完,太阳底下还不得晒酸了?
随着纣王愈加荒淫残暴,百姓更加不满和怨愤,很多诸侯也纷纷反叛。纣王不但不悔改,反而制定了“炮烙之刑”来震慑天下。据说这炮烙,就是在火中横一根铜柱,上面涂上油脂,让犯人光着脚从上面走。犯人站不住跌下铜柱,自然掉进下面火堆里被活活烧死。纣王和妲己见了则哈哈大笑,以此取乐。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纣王时期,商朝与周边诸侯国、方国的战争也一直不断,最有名的当然就是“纣王伐东夷”了。
东夷,是文献中对东方各部族的泛称。广义上,东方北到幽燕,南至江淮的族群,都属于东夷;狭义的东夷,则指的是中原正东方的夷人,也就是指上古时位于现在山东一带的部族。但如果你到殷墟甲骨文中找“东夷”或“X夷”,你会发现根本找不到。这并不是因为商人没有“东夷”的概念,而是因为商人实际是把东方民族写作“X人”的,如“东北人”、“归人”、“人方”。“东北人”、“归人”换成后世写法该写为“东北夷”、“归夷”,同理“人方”该写为“夷方”,正是文献中的“东夷”(狭义)。在西周金文里,文献里的“东夷”、“淮夷”、“南夷”,依旧是写作“东人”、“淮人”、“南人”的。因此国学大师王献唐等人考证,甲骨文里的“人”字,最初并不是指普遍概念的“人类”,而就是特指“东方之人”,也即文献里的“东夷”人;在甲骨文里凡是提到“人”,身份都是比较低下的,不是奴隶就是平民,甲骨文里的“人”字字形也明显是人作低头垂手的顺从状。这种说法应该很正确。本人推测“人”字概念的演变历程应为:甲骨文中“人”最初是特指“东夷”人,慢慢概念扩大为指所有地位不高的“下等人”,大概到了西周后期概念继续扩大才变为“人类”之意。因为“人”的含义扩大了,从特指变为泛指了,所以西周末、东周之后人们就用另外一个字“夷”来特指“东夷”人了,这才有春秋战国文献中“东夷”、“淮夷”的写法。(当然“夷”字也不是西周末之人新造的,甲骨文、金文中本有“夷”字,但做动词“平息”解,并不做族名。甲骨文、金文中的夷,是由箭头“矢”和绳索“S”组成,不知该字最初是在画“用绳子把箭捆起来”,还是画“系有绳子可回收的箭”。)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卜辞:惟人方受佑


人方即夷方,即文献中“东夷”(狭义)。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西周晚期㝬钟铭文(局部):南人东人具见(红线部分)

文献中的“南夷”、“东夷”,西周晚期金文还是作“南人”、“东人”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甲骨文中的夷字,从矢从S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说完了甲骨文、金文里“夷”字的变迁,我们再来说说东夷各部族的图腾。《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春秋时期的郯国国君说自己祖宗东夷少昊氏的朝廷里,全是以鸟命名职官——凤鸟氏是掌管天文历法的官,玄鸟氏是掌管春分秋分的官,伯劳氏掌管冬至夏至,青鸟氏是掌管立春立夏的官,丹鸟氏是掌管立秋立冬的官,祝鸠氏是掌管教化民众的司徒官,雎鸠氏是掌管司法的司马官……史学家和社会学家都认为,这就是表明少昊氏为首的东夷部落联盟里,各部落都是以鸟为图腾的,区分这些不同的部落,就是看他们不同的鸟的徽记。这点也为考古所证实。考古学者发现,鸟的形象反复出现在今天山东境内出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陶器、玉器上。我们知道商人的图腾也是鸟——玄鸟,甲骨文里商人先公王亥的“亥”字,很多时候上面就带有一个鸟字头,而且商人起源于河北北部或东北,表明商人最早应该也是广义东夷的一支。只不过后来商人占领了中原,成了“城里大富豪”,就逐渐认为自己高东夷这些穷亲戚一等了。

楼主:唐封叶

字数:225327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7-09-16 23:32:00

更新时间:2019-06-29 18:14:47

评论数:285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