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西周史 全新解——传世文献+出土资料重述那段奠定中华走向的朦胧上古史

西周史 全新解——传世文献+出土资料重述那段奠定中华走向的朦胧上古史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写在前面的话: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一句名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虽然通过新的考古资料证明,王大师的这句话有点夸张,但西周王朝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突出和重要的朝代,则是如假包换的事实。古人有云,“殷人尊神事鬼,周人敬天尚德”。正是西周王朝,把中国从商代重神、重巫的神权政治拉到“重德保民”的道路上来,从而形成华夏独特的德治传统、礼乐文化和民族心理,奠定了中国文明的走向,使之迥异于日本、西欧等其他文明。
可惜的是,现在在网络上,中国历朝历代从东周列国一直到宋元明清,都有大把的人写,不少朝代都被网络写手写了N遍乃至写烂了,但是专门写西周史的,却是少之又少。偶见有人写的,要么是简单地把《史记》等传统史书翻译成“明月体”,对里面的神话传说部分、已经被证实是错误的说法照翻不误,也不辨析;要么就自己在那随意添油加醋,瞎编历史情节和细节,写成“小说”。究其原因,无外乎是传世西周文献十分简略匮乏,很多史事都是简单的流水账,甚至一些历史大事都失载或记载得一鳞半爪,且自相矛盾之处甚多,所以写手们要么简单翻译了事,要么靠瞎编来进行充实,毕竟人们喜欢看情节丰富的“故事”。
网络上的通俗西周史内容太随意、不靠谱,那专业的西周史书籍总是考据严谨了吧?可是现在已经出版的专业西周史也有两个问题:一,这些书多是按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分类来写,文辞也较艰涩,可读性差;二,这些书基本成书于几十年前,引用的考古资料相对陈旧,故而内容需要补充,不少说法和结论也已经过时。
其实近年来我国出土了大量的带铭文商周青铜器和先秦简帛书,商末和西周这段历史的史料相比古代已经大大丰富,一些错误的传统说法已可以正式纠正,很多千古之谜也基本被揭开,可惜这些最新成果却大都只刊登在专业历史期刊上,不为普罗大众所知。
所以,本人想写成这样一种西周史:一,相比专业历史书,它的文字是相对平易通俗的;二,相对网络历史书,它引用史料和考证是较严谨的;三,它能把近年最新的考古资料都运用其中。
一句话,本人希望能够用最新考古资料,把原本粗疏朦胧、但影响中华走向的这段西周历史填补得更加丰满,并结合可靠的传世文献,构筑出一部内容较全面、史料较新颖的通俗西周史,让大家了解一个更贴近真实的西周,进而把清中华文明的脉络。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后稷和商契真的拥有共同的爸爸帝喾吗?太王为啥要把大位传给孙子姬昌?纣王为何要征东夷?姜太公真是大器晚成的励志“凤凰男”吗?纣王怎么会把姬昌放出羑里城?历史上真的有“孟津观兵”这档子事儿吗?武王伐纣是“纣卒易向”还是“血流漂杵”?周公摄政是怎么一回事?纣王太子武庚是谁杀死的?“公、侯、伯、子、男”最初到底是什么意思?周朝在南土分封的支柱性同姓封国是哪个国家?昭王南征不返跟芈姓楚国有关系吗?穆王西游有何神奇经历?懿王元年“天再旦”是什么天文景象?西方的秦人真是东夷的后代吗?为何说周厉王其实是武功赫赫的“烈王”?周幽王真的干过“烽火戏诸侯”这样的蠢事吗?周平王和周携王最初谁被诸侯认为是正统?平王东迁到底在啥时候?……读完这本书,你对西周历史一定会有更多、更新的认识。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本书将从后稷降生一直讲到平王东迁。在开讲之前,先周和西周的先公先王世系,必须得先简单了解一下。


先周和西周的君王世系
1后稷——2不窋(zhú)——3鞠——4公刘——5庆节——6皇仆——7差弗——8毁隃——9公非——10高圉——11亚圉——12公叔祖类——13公亶父(太王)——14季历——15文王——16武王(1)——17成王(2)——18康王(3)——19昭王(4)——20穆王(5)——21恭王(6)——22懿王(7)——23孝王(8)——24夷王(9)——25厉王(10)——26宣王(11)——27幽王(12)——28携王(不被承认)——29平王(13)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1,后稷出世—— 一个弃婴的扑朔迷离故事

要说西周王朝的历史,自然得刨根问底,从那“小邦周”的来历说起,也即从周族的来历说起,因为上古时的一个小国其实就是一个小部族。
周族的始祖,自古以来各种史书众口一词地说,那就是五帝时期著名的农业劳动模范“后稷”。按《史记·周本纪》的记载,劳模后稷的身份还非常高贵的:他的“父亲”是五帝之一的帝喾,母亲则是帝喾的元妃、也即正室——有邰氏(邰读台)之女姜嫄。
有人可能会奇怪,父亲就父亲,你为啥给父亲俩字加上引号呢?因为《史记》转脸又说,这帝喾其实并不是后稷遗传学上的父亲,说白了,就是说他不是后稷的亲爸。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史书说姜嫄这小姑娘,不,是小妇人,虽然嫁了人但玩心未泯,一次出去野逛,看见了一些大脚怪的脚印,就去踩着玩,估计是想比比自己的脚和大脚怪的脚有多大悬殊吧。谁知这一踩,她突然下腹“感应”,有了身孕。一年之后,姜嫄就生下了后稷。因此按《史记》的意思,后稷虽然是帝喾名义上的儿子,但是实际上却跟帝喾没有半毛钱的血缘关系。
姜嫄生了个跟帝王老公没关系的孩子,自然也吓得不轻,就想把他扔了。谁知她把这婴儿丢在小巷里,牛马都避着走不敢踩;想丢在树林中,正好有一堆人在那伐木不好下手;丢在结冰的水渠上吧,居然有飞禽用羽翼呵护这个婴儿。姜嫄觉得太神奇,就把儿子捡回来继续抚养。因为最初打算丢弃,所以她给这婴儿起了个名字叫“弃”。接下来,史书就大讲特讲弃这孩子如何天赋异禀、胸有大志——其实就是讲他如何从小爱种各种庄稼,而且种得如何如何地好。咱们今天生活在这个发达的现代社会,天天吃得脑满肠肥,可能不觉得种地种粮食算什么本事。可是在几千年前近乎原始的时代,农业能让靠采集、渔猎为生,时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先民们过上稳定的生活,意义十分重大。种粮高手,可是当时重要的技术人才。所以传说靠着这才能,弃长大了以后,就被尧帝选为农业老师。后来舜帝继位,又赐予他“后稷”的称号,并把他封在他娘家“邰”这个地方。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这个周人发源地的“邰”在哪里呢?古人认为“邰”地就是秦汉时期的斄(tái)县,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咸阳市武功县;不过因晋南至今流传很多后稷神话,且有“稷山”、“稷亭”等地名,尤其是史书说后稷曾经臣事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的尧帝,所以自国学大师钱穆开始,近代很多史学大家如吕思勉、陈梦家、王玉哲等,都认为“邰”应该在今天的晋南一带。孰是孰非,虽然有了现代考古业,但因为考古学家也难以确定先周早期文化的特征到底为何,故而至今也难以论定。实际上上古之时地多人少,部族的流动性很强,说不定后稷所在的部族在晋南、陕西都呆过,都留下过足迹,也未可知。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邰”的地望我们就不纠结了,我们再来说说“后稷”这个称号。“后稷”称号中的“稷”,它本身就是一种农作物,一般认为是粟;而后稷的“后”字,可不是先後的“後”(繁体字先后的後是双人旁那个),而是指君主的意思。大家熟知的射日的那个“后羿”,他名字中的“后”,也是“君主”这意思。那么“后稷”一词,显然就是“庄稼之王”之意。庄稼之王的农活能不好吗?而且周人的“周”字,甲骨文写法为“田”字里面加很多小“点”

,就像一块划好的田地,地里面长满了庄稼(小点们)。显然,“周人”就是种田农夫之意。他们的始祖后稷,自然也必须得是农活干得最好的人了。后来周人发达,建立了周朝之后,就隆重祭祀始祖后稷,以之为农神。后来我们中国人说国家是“社稷”,就是因为国家要祭祀社神(土地神)和农神。而这一传统,就是从周朝传下来的。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不过传统史书上记载的上古史,都是夹杂着大量的神话传说的。古人可以把神话传说混在历史里一起写,我们现代人,却不能不加辨析地照抄了事。大家看了《史记》中记载的后稷故事,肯定都明白,其中那个姜嫄感孕而生的荒诞桥段,显然是神话,任谁也不会当真。不过我还要告诉大家的是,其实后稷的母亲姜嫄是帝喾“元妃”这事,也是信不得的。因为据《史记》以及《大戴礼记·帝系》、《世本》等古书记载,帝喾除了娶了后稷母亲姜嫄这个“元妃”、有了后稷这个名义上的儿子外,还娶了三个“次妃”即小妃子,生下了另外三个大人物儿子:
娶了有娀氏(娀读松)之女简狄,生下了商王族始祖“契”(读泻);
娶了陈锋氏之女庆都,生了上古唐朝(陶唐氏)的君主、五帝之一的尧帝;
娶了娵訾氏(读居资)之女常仪,生下了上古帝王帝挚。
也就是说按这种说法,周人始祖后稷、商人的始祖契、五帝之一的唐尧以及上古帝王帝挚,就都成帝喾家的四兄弟了。不但如此,传说中建立夏朝的大禹,《史记·五帝本纪》说他是黄帝的五世玄孙(黄帝—昌意—颛顼—鲧—大禹),而帝喾则是黄帝的曾孙(黄帝—玄嚣—蟜极—帝喾),那说明大禹也是帝喾的堂侄儿。您看看,照这种说法,唐、夏、商、周四代的始祖包括帝挚,就都成了帝喾家的子侄了(当然也都是黄帝的后代)。这样的事儿,您信吗?尤其是商人以玄鸟为图腾,是源自东北方的民族(“玄”即代表北方、鸟是东方人的图腾),显然与发祥于西北部的周人是两个方向。通过考古检测商代古墓中的商人遗骸和周人遗骸,也可以发现商人属于“古东北类型”,而周人属于“古西北类型”。要说这两族要是出自一个祖宗,真是有点拉郎配了。这种四代同源的说法,自然是不可信的。因此在此,我们还要说道说道中国的上古神话传说。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话说中国上古时的各个部族,其实都有本部族信奉的最高神,或自己的始祖神。如周人的后稷,商人的契,东夷集团的太昊(太皞)、少昊(少皞)、伯益等,楚人的祝融……他们的这些神,这些始祖,本来都是独立的,互不牵扯的。因为各部族的发展有早有晚,所以他们的这些神、这些始祖,应该也不是一个时代的。但是到了商周尤其是春秋战国以后,随着政权的大一统,以及各部族逐渐融合成华夏民族,人们就把原先各部族分别传说的神或始祖,都编到一块去了,把神话传说“历史化”,编成了一个所谓的“上古帝王将相神话谱系”。在这个谱系中,某些在上古时或后世地位、影响较大的部族的神或始祖,就成了“三皇五帝”,而另一些在上古时或后世地位、影响较小的部族的神或始祖,就成了他们的臣子。其实上古时代部族林立,哪有什么后世帝王臣子井然有序的朝廷的存在?这个谱系中还有一个主线,那就是原本出现很晚(东周出现)的天神黄帝,成为这个谱系中很多上古部族的共同人间始祖。不过因为编的人很多,这些人又尊崇自己所在国家、地区、部族的上古神或始祖,所以编出的“上古帝王将相神话谱系”的版本也有很多,于是就出现各种不同的、甚至互相抵触的说法。虽说上古神话传说中可能包含着某些历史的真相,但我们决不能因此,就直接把这些神话传说当成真实的历史看。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周人记述自己始祖后稷降生的史诗《诗经·大雅·生民》篇,也能证明后稷与帝喾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据考证,《生民》篇的写成时代相当早,至少在西周早期。它关于姜嫄和后稷的记述,是传世史料中最早的。该诗中也有姜嫄踩了上帝的大脚印之后感应怀孕生下弃的桥段,但不同且最关键的是,这首诗里只字未提帝喾,当然更没有说姜嫄是帝喾的老婆。显然在周人最早的始祖神话中,后稷是“无父而生”的人。早期周人自己叙述自己祖宗事迹的史诗,肯定不会弄错。这证明后稷最初只是周人传说中的始祖或始祖神,完全不在所谓的上古“帝王将相”神话谱系中。所谓帝喾是后稷名义上的爹的故事,是东周之后的人,在构建上古“帝王将相”神话谱系时,才在“无夫的姜嫄踩大脚怪脚印生子”的基础上,画蛇添足式地加上的,其目的显然为了是抬高周人始祖后稷的身价。后稷“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反映当时周人正处在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历史上的后稷,应该是周族进入父系时代后第一个能明确的男性始祖,或周族进入父系时代后第一个有丰功伟绩、值得后世纪念的男性。
不过还有个问题有人可能会问,那就是东周、秦汉以后的人们在构建上古“帝王将相”神话谱系时,为什么会把周人始祖后稷、商人始祖契这些古代传说中的帝王,都归到帝喾的门内,说成是帝喾的儿子呢?古人虽然是编故事,但是编故事也是要有点由头滴。这其实就和帝喾的原型有关。帝喾实际上并不是一个上古真实存在过的“人”,它的原型其实就是商人心中的“上帝”神、“宇宙”神,也就是《山海经》中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自然神“帝俊”,还有人考证他其实也就是天神“黄帝”。古时有一种在圆形的坛上祭天的礼仪,也就是“祭昊天于圜丘”的“禘礼”,如今北京的天坛公园里就仍然保存着明清帝王祭天的“圜丘”。商人和周人在“禘礼”中,都把帝喾当做“昊天”来祭祀。而在古代,古人也把祭祀始祖的礼仪叫做“禘礼”。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后人于是就把商周“祭天禘礼”与“祭祖禘礼”混淆,误以为帝喾是商人、周人的共同始祖,进而编出商契和后稷都是帝喾儿子的神话。而且说周人的始祖后稷是帝喾“元妃”生的,商人的始祖契是帝喾“次妃”生的,这种说法显然是周人在占商人的便宜(我周人是嫡你商人是庶),自然是进入周朝以后由周人一方编出来的。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古人在构筑“上古帝王将相神话谱系”的时候,因为拉郎配,还造成一个明显的漏洞。上面说了,传统说法说后稷活动在五帝时期。但是《国语·周语下》记载,“自后稷之始基靖民,十五王而文(王)始平之”,也就是说周人从后稷到周文王,才经历了15位君主。从传说中的五帝时期到商末周文王时期,足有1000多年,难道周人每位族长或君主的在位时间都有六七十年?要知道,据西晋人从战国时魏国贵族墓中挖出的史书《古本竹书纪年》(见注)记载,夏代从禹到桀有君王十四世17王,商朝从成汤到纣王有君王十七世29王。夏商合计有三十一世46王,难道说周族的15位族长或君主的在位总时间,能赶得上夏商三十一世46位君主?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么大的一个Bug,早就有古人看出来。为了调和这个矛盾,有的古代史家们就跳出来弥合说,周人始祖后稷和史书上说的周人第二代首领不窋(读竹)之间,其实不是传统认定的父子关系,而是始祖与第N代孙子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后稷与不窋之间有若干代周人首领的名字失传了、缺失了。比如有人就指出,《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提到后稷的弟弟台玺、台玺的儿子叔均也都做过周族君长,但这二位却显然没有被列入周人君长的世系表。按这种说法,因为后稷到不窋之间,甚或不窋之后的各代周人君主之间,有若干代周人首领的名字失传了,所以才造成夏商时期夏商共有46王而周人只有15位王的假象。
周人的先祖中,有人被遗漏了,这应该是事实。但另一方面,其实我们前面早分析过,上古时代各部族的发展有早有晚、有快有慢,各部族信奉的神或始祖,本就不可能都处于同一时代。把各部族的神或始祖都说是三皇五帝时期的“人”,只不过是东周、秦汉民族融合后编上古“帝王将相谱系”时编在一起的。所以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后稷其实并不是传说中五帝时期的人。按周人平均每代族长或君主的在位时间为30年来算,往前推十几、二十代人的时间(史书记载的十五先公再加遗漏的几位先公),也许后稷的真实生活年代只是在夏朝末年或商朝初年。史书是胜利者书写的,周人发迹建立大周朝之后,为了自抬身价,所以就把自己始祖后稷的时代提前了,以证明自己始祖的地位能与唐、夏、商始祖的地位比肩。这种说法可能更接近真实的历史。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不过后稷到底是传说中五帝时期人,还是夏末商初人,大家不是专业历史学家也不用在这一点去死抠。我们现在只要知道,周人心目中的始祖或始祖神是后稷,他妈姓姜叫姜嫄(显示周人和姜姓部族关系很深),他大约是4000-3500年前西北地区(或曰陕西或曰山西)的一个部族首领(或不是“人”而是部族之神),后稷的特长或说“神技”是善于种庄稼,因此后世他又被周人尊为农神,就可以了。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此处插一段不是题外话的小知识:


《竹书纪年》的来龙去脉和相关问题

介绍中国上古史,就不能不提一本极其重要的古代史书——《竹书纪年》,这书其实又分为《古本竹书纪年》和《今本竹书纪年》两个版本。因为本书后来会一次又一次地引用《竹书纪年》的内容,所以有必要说说它的来历。
说起《竹书纪年》,那还是古代“考古学”的一项伟大成就。话说西晋晋武帝太康年间,汲郡(今河南汲县)有一个叫不准(不读为彪)的盗墓贼,盗挖了一座战国时期的魏国大墓。这座大墓的主人,有的说是魏襄王的墓,也有人说它是魏安僖王的墓。这座大墓里面,除了青铜钟、鼎等各种珍宝,还埋有数十车用战国古文写的竹简书和帛书。当然这个不准是个没文化的盗墓贼,只认财宝,不把竹简书和帛书当回事,他在昏暗的墓里看不清东西时,就顺手拿起竹简点起来当火把照明,烧掉折断不少记载珍贵文献的竹简,然后盗鼎而去。好在这个盗墓贼很快被当地官府抓获了,当地官府的书吏一看古墓里有那么多古书,敏锐感觉到其中的巨大价值,立即收拢起来,上交朝廷。晋武帝于是命令当时的著名学者荀勗、束皙、和峤等人去整理这些珍贵的古代文献。荀勗、束皙、和峤等人不愧博学多才的名声,把这些用战国古文所写的散乱残缺的竹简整理成七十五篇(卷)文章,并转写成西晋通行的隶书。这七十五篇文章,内容庞杂,有《易经》、《琐语》等占卜解梦书,有《缴书》这样教人射鸟的书,也有《图诗》这样的图画书,以及《周食田法》、《论楚事》等杂书,当然还有不少历史方面的书籍。在历史类书籍中,有十二卷是属于纪年体史书,类似传世的鲁国史书《春秋》,记载上起五帝、下到战国晚期的两千多年历史。这十二卷纪年体的史书本没有名字,后来被整理者起名为《纪年》。因为这《纪年》是写在竹简上,出土于汲郡古墓中的,所以又名《竹书纪年》或《汲冢纪年》。这《竹书纪年》,写作于战国晚期,据认为出自魏国史官的手笔,比太史公的《史记》早了两百年,而且躲过秦始皇焚书之火的摧残,保留了很多珍贵的中华上古史,所以价值无法计算。
有人可能又会问,那这《竹书纪年》怎么又分为《古本竹书纪年》和《今本竹书纪年》两种版本呢?原来《竹书纪年》上面的很多记载,很多不符合传统的说法,尤其不符合儒家的正统史观,如《竹书纪年》说夏代的时间多于商代,舜武力逼迫尧让位给他,太甲杀伊尹,等等,因此受到一些正统儒家学者的抵制。再加上唐末五代,战火频仍,导致这部记载很多珍贵史料的出土文献,到北宋的时候居然失传了。不过到了明代嘉靖年间,一个两卷本的《竹书纪年》突然又横空出世,重返人间。但是人们发现,重新出世的《竹书纪年》,好像有些问题。比如,按晋代人记载,《竹书纪年》记载东周以后的史事时,最初是用的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又用的魏国纪年,但明代重出的《竹书纪年》,却都是用周天子的纪年。尤其重要的是,明代以后重出的《竹书纪年》,很多条目内容与晋唐以来书籍所征引的《竹书纪年》条目不同。到了清代以后,经过很多学者反复考证,多数人认为明代新出两卷本《竹书纪年》不是西晋整理的《竹书纪年》的原本。
近现代很多历史大家,为寻求晋代《竹书纪年》的原貌,试着辑录古书中所摘引过的原本《竹书纪年》零散文句,像缝掇“百衲衣”一样,又辑成一本《竹书纪年》,通称《古本竹书纪年》。为了区别,于是现在人们就把明代出现的那个版本的伪《竹书纪年》称为《今本竹书纪年》。
所以出于严谨的考虑,本书一般引用《古本竹书纪年》上的史料。不过《今本竹书纪年》虽证实是伪书,但也是元明文人辑录各种古文献加上年月凑成,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所以本书也会适量引用一些本人认为有一定价值的《今本竹书纪年》上的内容。但是要强调的是,《今本竹书纪年》上的很多史事虽然取自很多古籍,但是不少条目前的年月,却是它擅自加上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它上面的很多年月太当真。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多谢上面几位兄台的关注和捧场。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2,从不窋“窜于戎狄间”到公刘建国

前面提到过,传统史书上一般说,后稷(弃)之后的周人第二代领袖是他的儿子不窋(读竹),也写作“不窟”。当然我们也介绍过,也有史家有不同意见,认为弃和不窋其实不是爷俩,他们之间有很多周人君长的名字被漏记了。在这里咱先不管不窋到底是弃的儿子,还是第多少代孙子,只说说这不窋在史书上有什么事迹。其实关于不窋,史书上基本就一句话:
以前我周人的祖上世代做农官,为虞朝(舜的朝代)、夏朝服务。夏朝衰落时,朝廷不再重视农业,因此不窋失去农官的职位,也不在后稷(弃)受封居住的“邰”地混了,自己跑到戎狄之间去了。不过他也不敢荒废了自己的祖业——农业,不忘天天钻研提高,一代代传承,所以没有辱没了祖宗。(《国语·周语上·祭公谏穆王征犬戎》)
显然,不窋的事迹很简单明了,唯一的问题是:不窋“窜”的“戎狄之间”到底是现在哪地方?不过这问题早期史书都没细说。后来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编的《括地志》和其他地理书籍,认为不窋是跑到现在的甘肃庆阳一带。可是唐代与不窋所处的时代相隔近2000年,先秦、两汉时候都没人知道不窋具体跑到哪儿去了,唐人是从哪里得来的这消息呢?这实在不得不令人怀疑,只能聊备一说吧。现代不少主张后稷(弃)所居的“邰”地在晋南的史家,则认为不窋所“窜”的“戎狄之间”也在山西境内。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当然,还有人就不窋的名字对他的事迹做了些有趣的猜测:“不”,古代也通“丕”;“窋”,我们前面介绍过,也写作“窟”。所以“不窋”就是“丕窟”,也就是大窟的意思。所以有人猜想,这周人的首领不窋,可能还是古时一位挖窑洞的高手。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接下来周人有记载的第三代君主,是不窋的儿子鞠。史书上只留下了他的名字,没留下任何事迹。倒是不窋的孙子公刘,史书上对他着墨不少。
公刘的事迹,除了继续周人的祖业——发展农业外,最重要的就是带着周族人从“戎狄之间”,迁徙到豳(又写作邠)这个地方(传统认为在今陕西彬县)。《诗经·大雅·公刘》篇对此有详细记载:周人在公刘的带领下,装满路上所需的干粮,携带着弓箭干戈,跋山涉水,一路寻觅合适的居地。当他们来到了一个有着丰富水源、依傍山冈的广袤富庶原野时,公刘大为满意,经过他亲自勘察地理环境,周人最终定居于此。这就是豳地。
不过豳这个地方现在在哪,人们至今也是争议不断。虽然传统说法说豳在今陕西彬县附近,但那些主张周人(后稷)起源于晋南的近现代历史学者,则认为豳(邠)与汾水有关,豳地应该在今山西临汾一带。也就是说,后一派史学家认为周人从后稷到不窋到公刘,迁来迁去,实际自始至终都在今天山西境内打转转。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诗经》接着描述,公刘带领族人来到豳地后,首先修筑宗庙、杀猪祭神,然后整治田地,并建立了“三单”的军队。这个“三单”,很可能就是类似后世“满洲八旗”那样的军政合一的组织。这表明,此时的周人已经从部族状态向早期国家形态迈进。
周人在豳地建立新的都邑之后,安居乐业,事业发展欣欣向荣,老百姓都来投奔公刘。所以太史公司马迁对“公刘迁豳”评价极高,称赞说:“周道之兴,自此始”。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在《诗经·大雅·公刘》篇里,还提到一个词——“京师”。诗曰:“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这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第一次出现“京师”这个词,就是指公刘新建的这个都邑。所谓京,甲骨文中写作http://img3.laibafile.cn/p/m/283199559.jpg,它和甲骨文中“高”的写法基本一样,像一个高大的台子上有座房子,也就是上古流行的高台建筑之意。这里的“京”,显然是指周人在豳地的宗庙宫殿群。话说从夏商周三代直到汉魏期间,中国人用木头筑楼的技术还不过关,统治者和贵族为了防御需要以及显示权威,于是就喜欢在夯土高台上建宗庙和宫殿。而“师”字,繁体写为“師”,甲骨文里写作
http://img3.laibafile.cn/p/m/283199615.jpg(即繁体字“師”的左边部分),好像一个小丘陵,卜辞里多借指军队或军队单位(军队的意思可能是从在小丘陵上驻军得来的)。因此“京师”,就是既有高大宫殿建筑群、又有军队护卫的地方。中国人称首都为“京师”,就是从公刘迁豳开始的。西周后期的诗篇《诗经·大雅·民劳》即云:“惠此京师,以绥四国。”不过我们也千万别把公刘时的周人“京师”想得多么富丽堂皇,实际上这个时候(夏末商初),中国人的建筑还都是版筑的土坯墙,屋顶盖的全是茅草,也就是所谓的“茅茨土阶”,即便是包括夏商大国在内的王家宗庙宫室也不例外。可见那时的条件还是极为艰苦的。如果你了解上古的真实生活情况,恐怕让你穿越到上古去当国君贵族,你也不愿意。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在《诗经·大雅·公刘》篇里,还提到一个词——“京师”。诗曰:“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这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第一次出现“京师”这个词,就是指公刘新建的这个都邑。所谓京,甲骨文中写作

,它和甲骨文中“高”的写法基本一样,像一个高大的台子上有座房子,也就是上古流行的高台建筑之意。这里的“京”,显然是指周人在豳地的宗庙宫殿群。话说从夏商周三代直到汉魏期间,中国人用木头筑楼的技术还不过关,统治者和贵族为了防御需要以及显示权威,于是就喜欢在夯土高台上建宗庙和宫殿。而“师”字,繁体写为“師”,甲骨文里写作

(即繁体字“師”的左边部分),好像一个小丘陵,卜辞里多借指军队或军队单位(军队的意思可能是从在小丘陵上驻军得来的)。因此“京师”,就是既有高大宫殿建筑群、又有军队护卫的地方。中国人称首都为“京师”,就是从公刘迁豳开始的。西周后期的诗篇《诗经·大雅·民劳》即云:“惠此京师,以绥四国。”不过我们也千万别把公刘时的周人“京师”想得多么富丽堂皇,实际上这个时候(夏末商初),中国人的建筑还都是版筑的土坯墙,屋顶盖的全是茅草,也就是所谓的“茅茨土阶”,即便是包括夏商大国在内的王家宗庙宫室也不例外。可见那时的条件还是极为艰苦的。如果你了解上古的真实生活情况,恐怕让你穿越到上古去当国君贵族,你也不愿意。
楼主:唐封叶  时间:2019-06-29 18:14:47




周人先公公刘迁都于豳,使中国有了“京师”一词。

楼主:唐封叶

字数:225327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7-09-16 23:32:00

更新时间:2019-06-29 18:14:47

评论数:285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