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我的大学 >  博士是头驴:从“博士歌手”对众多媒体说谎谈起

博士是头驴:从“博士歌手”对众多媒体说谎谈起

楼主:成功驴士  时间:2019-07-05 09:40:31
二、35
学校得知这个情况后,除了对那个物理老师严厉批评外,还对他进行了降两级工资的处罚,以儆效尤。
当得知学校的处理意见后,感觉于心不忍的孙逊的父亲又找到了学校,为物理老师请功,因为,毕竟学校建校这么多年,一个学生能一下荣获这么多奖项的,只有孙逊一个。
鉴于这一点,学校又做出决定,再奖励物理老师两级工资。
降两级,涨两级,算是功过扯平吧!
当然这是后话。

楼主:成功驴士  时间:2019-07-05 09:40:31
二、36
物理老师当然有他的不是,而且这个不是还特别严重。但也要为他说句公道话。孙逊当时的“刺头”表现确实让人不舒服。孙逊的成绩一般也能排到中等。按理说,一个老师一般不会对成绩中等的学生发这么大火的。但孙逊那种不服不忿的“刺头”劲实在让人看着不舒服。

楼主:成功驴士  时间:2019-07-05 09:40:31
二、37
那个物理老师不喜欢孙逊的原因除了因为孙逊当时比较特殊的个性以外,还因为在对他学习态度的认定上与孙逊出现了严重分歧。孙逊对物理其实有着非常特殊的感情。他对物理这门科学本身的热情根本不是一般人比得了的。他在高二之前就凭着兴趣自学了大学和考研的物理课程,还不要说他自己制作了那么多电子用品。可以说,像孙逊这样的人相比之下其实更是真正可以称得上是热爱物理这门科学的人。但是物理老师却不这么看。他衡量一个人物理学得好坏有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标准,那个标准就是量化的分数。

楼主:成功驴士  时间:2019-07-05 09:40:31
二、38
那个物理老师其实是延续至今的那种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他只能按照这种应试教育的特定标准来要求学生和衡量学生。按照那种标准来衡量,孙逊的物理成绩确实不怎么样。所以在那个物理老师的眼里孙逊的确是个物理学得不怎么样的学生。而孙逊又顽强地坚决不肯认同这种评价。于是,他和老师及其得意门生之间互相瞧不起对方。

楼主:成功驴士  时间:2019-07-05 09:40:31
二、39
其实应试教育对所有的学生都是一种伤害。通常别的孩子在这种物化标准的压力下也会有许多冲突,但这种冲突通常都在他们能够消化的限度内,所以一般就显示不出有多严重的问题。但是当遇到像孙逊这么有个性的孩子的时候,这个矛盾就显得特别突出了,这就好比,当用一个号数比较小的帽子去勒所有人的脑袋时,所有的人都会觉得不舒服,但不舒服的程度一般还都能勉强忍受。但是如果其中有一个脑袋特别大而脑袋的硬度又比较小的人的话,那么那个大脑袋就会被勒坏。孙逊就是其中被勒坏了的那个“大脑袋”。

楼主:成功驴士  时间:2019-07-05 09:40:31
二、40
当整个社会都在用这种“小号帽子”勒人的时候,你不能过于责备孙逊的物理老师用“小号帽子”把孩子勒坏了。他把孩子勒坏了是不假,但这不是他个人该承担的责任,至少不该完全由他个人承担。他只不过恰好遇到了一个超大号的“脑袋”。如果别人遇到这种超大号的“脑袋”,一般来说,也会把这个“脑袋”勒坏的,而且说不定勒的更狠。

楼主:成功驴士  时间:2019-07-05 09:40:31
二、41
教师只是这种应试教育的执行人。他每天的工作要求就是如何提高这种升学率。而这种应试教育就是要以压抑人的个性发展为代价的。这种应试教育所使用的思维模式就是和帮助人充分发展人的个性所使用的思维模式是相背离的。要想在这种应试教育中成绩突出,就要使用那种和帮助人成长的思维相背离的另一套思维模式才行。所以如果孙逊的这位物理老师没有遇到像孙逊这样的“大脑袋”,那他的“帽子”可能一直非常“抢手”。他本来是那种应试教育制度下的尚且相当不错的“好”老师,可惜遇到了像孙逊这样特别难啃的硬骨头,所以他才对这个行为古怪的刺头痛恨不已。

楼主:成功驴士  时间:2019-07-05 09:40:31
二、42
总之,在物理老师对孙逊的态度中有着许多应试教育强加于他的文化因素。也就是说,主要不是他个人多么讨厌孙逊。他其实只是敌视孙逊这种另类的人的那种特定文化的代言人。

楼主:成功驴士  时间:2019-07-05 09:40:31
二、43
但是就算抛开这些文化因素,孙逊的个性那时变得也够让人讨厌的,至少当时许多人都这么认为。
那时不仅物理老师不喜欢他,别的老师也不喜欢他。而且不仅老师不喜欢他,连同学也没有几个喜欢他的。这一切造成的结果使孙逊更加戕傲不逊。他那时的动作基本上都是带棱角的,走路步态都有些僵硬,有几次甚至有点顺拐子。甚至他的表情也变得越来越高深莫测了。

楼主:成功驴士  时间:2019-07-05 09:40:31
二、44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高二下学期,他出人意料地获得物理和化学竞赛大奖以后,他才发现他突然变成了让人景仰的“天才”。直到这个时候,他的自信心才终于开始恢复过来,并且开始尝试着与人比较深入的交往了。从那时开始,他才开始有了两个相对比较亲密的朋友。

楼主:成功驴士  时间:2019-07-05 09:40:31
二、45
要说他能与人有更深入的交往,还是在他上大学以后。只有到了大学以后,他才真正变得不太惧怕与人交往,并且发现拥有一些要好的朋友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他突然像发现了新大陆了一样非常开心。在整个大学期间,他大部分时间都跟朋友泡在一起,玩得昏天黑地。到现在他提起大学的快乐时光时,还是那么津津乐道,眼睛里还放射出光芒,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光泽,但是说起高中之前的生活,基本上是没精打采的。

楼主:成功驴士  时间:2019-07-05 09:40:31
二、46
孙逊的性心理成熟得也相当晚。直到上大学之前,他几乎没怎么注意过女生的存在。甚至上了大学以后,他虽然开始变得愿意结交女生,但交往方式仍然主要停留在“去性化”的水平上。对他来说,那些女孩主要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女孩,而更多的是处得来的“哥们”。在大学期间,他也处过一个女朋友。那个女孩是建筑学系的高才生。即便这次对孙逊至关重要的初恋,对他而言更重要的仍然是荣誉的点缀。所以当那个建筑学系的高才生离他而去的时候,恼羞成怒的孙逊的反应是要考清华大学的建筑系研究生。他要跟那个让他“丢尽面子”的女孩一比高低。可见他即便处了女朋友,也没有那种哪怕说的过去的成熟情感。

楼主:成功驴士  时间:2019-07-05 09:40:31
二、47
可以说,一直到大学二、三年级为止,他的性心理还都没有完全苏醒。他那时突然特别渴望与人交往的心里状态相当于青春前期。所以那时他特别喜欢和男同学一起疯,而且疯的方式也和半大孩子差不多,比如三更半夜在操场里翻48个跟头等等。

楼主:成功驴士  时间:2019-07-05 09:40:31
二、49
还有一个方面可以反映出孙逊当时所承受的痛苦的强度,那就是现在所感受到的程度。
一个人所承受痛苦的程度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从他所能够感受到的程度表现出来的。当一个人承受的痛苦是他所承受得起的痛苦时,他往往对自己承受的痛苦有明确的感觉,并且能清晰地表达出来。但是当一个人所承受到的痛苦比较强烈时,他往往就会用不去感受的方式缓解痛苦的压力。这时人们虽然不去感觉痛苦,但一般还能认识到痛苦的存在。当偶尔提到那段经历时,一般还是能够准确无误地指认那段痛苦,虽然从感受上回避去体验那种感觉。但是当一个人所体验到的痛苦大大超出他的承受力的极限时,他甚至会从认识上去否认那段经历是个痛苦。

楼主:成功驴士  时间:2019-07-05 09:40:31
作者:尽管无涯 回复日期:2007-9-24 13:33:28
我见过孙逊本人,和他聊过天,仅此而已。
我不知道楼主和他有什么过节,要花这么多精力来证明你的观点。无论他开始的时候是如何的执着(或者你说的犟),或者如何的排斥他本来不喜欢的专业,但他最后还是选择了该行,不是吗?你所列举的那些三四十岁才开窍的名人,孙逊不也正是在那个时间开窍的吗(虽然他没有那么大的成就)?所以不知道你想批评还是赞扬他?
你渴望中国的教育能什么样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建国半个多世纪的时候?在中国目前的经济条件下,在给你上课的小学、初中、高中老师连本科甚至大专学历都没有的情况下,能做出什么样的全面的素质教育?开一门课,叫做“如何选择”吗?
我和孙逊一面之交,没有任何帮他说话的意思。lz有什么不满的可以找我讨论。谢谢
-----------------------------------------------------------
其实我只是借助这个“个案”谈事情,谈的是我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至于跟他本人其实没什么过节。很高兴能看到你这种“仗义”的人,但你理解的不对。
楼主:成功驴士  时间:2019-07-05 09:40:31
二、50
前段时间,在媒体的努力下,人们解救出一个被神经有些失常的母亲关在破房子里、在与世隔绝的条件下生活了十五年的哈尔滨女孩儿。当记者询问这个交流有些吃力的、瘦弱得看上去只有十岁左右的女孩痛不痛苦时,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那个女孩认为自己一点也不痛苦。
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有时可以从一个人对痛苦的认知程度来猜测他所承受痛苦的强度。

楼主:成功驴士  时间:2019-07-05 09:40:31
二、51
让我感觉印象深刻的是,孙逊对自己成长过程中所承受的痛苦就没有太多的感觉,甚至认识也不太清晰。只有通过我的分析,他才认识到那个时候“应该”是痛苦的,但对痛苦的感受却很茫然。

楼主:成功驴士  时间:2019-07-05 09:40:31
二、52
他不但对成长过程中痛苦的感受感觉茫然,而且对那段记忆也很模糊,经常是,他回忆起小时候的一些现象,但是当我追问那些细节时,他又回答不出许多细节。他常常只有一些笼统的记忆。比如说,他常常上课时问许多和课堂内容有点擦边的问题来干扰课堂,因此惹得许多同学和老师的反感,但是当我问他当时问的是什么具体问题时,他居然一个问题都想不起来。在我询问他小时候的事情时,这种反常现象还有很多,有时都多到了让我吃惊的程度。后来,连他自己都说,他感觉他的比较鲜活的记忆似乎从高中以后才开始的,在此之前,他的记忆都很模糊。
他其实是在用忘却的方式躲避那些痛苦的感受。

楼主:成功驴士  时间:2019-07-05 09:40:31
作者:尽管无涯 回复日期:2007-9-25 12:40:31
你可以说我说的不对,也可以在形容我词语仗义两字上加上引号,但是你总是拿个例说事,难免会让人产生你针对孙逊的想法,即便你的本意不是如此。你在剖析他,或许透彻的剖析的确能够反映出你想说的观点,但是我以为,随便拿出一个人来剖析,都会反映出一些所谓的教育问题,何况是一个有点小名气的人。你说提出的论点我没有辩驳,我觉得大部分我都很赞同,只是不解于你的例证方式。关于教育的问题,我从小到大一直在思考,现在还没到最后,所以我只是阶段性的得出一个结论:这种教育是迫不得已,非改不可,但并不是一无是处。至于如何去详细论证,我觉得也没什么意义了。
-----------------------------------------------------------
这篇长文是一个人的故事。你之所以能看到现在还是因为他的故事能够引发你的某种思考,否则你不会一直看到现在,所以也就否定了你所说的他的故事不具有对教育的思考的价值的说法。
如果你真觉得我们这种教育有缺陷,那你一定会指出缺陷在哪里,但是如果你还“论证”不了,那就说明你还没有认清这个缺陷。
我觉得这样可能更合适一些:如果这个故事你愿意看下去,那我们也可以具体交流你认为的教育缺陷为什么在他的故事中反应不出来(我的意思是,你只有提出具体问题,我才能回应)?但是如果这个故事你真不愿意往下看了,那我们可能需要在别的话题下再交流,如果你愿意的话,你看如何?
楼主:成功驴士  时间:2019-07-05 09:40:31
作者:earthstar 回复日期:2007-9-25 21:00:37
ding!

选择能力就是判断能力的一个方面,国人确实受的教育不是培养判断能力,而是求解标准答案的能力,呵呵.甚至不是确切的答案只要贴上"标准答案"的招牌,也得认了,哎,命苦啊.
-----------------------------------------------------------
是啊,归根到底就是没把人当人,而是把人当成了“制造”标准答案的机器。你的个人感受无关紧要,只要你“制造”出的答案跟标准答案保持高度一致就行。

楼主:成功驴士

字数:40004

帖子分类:我的大学

发表时间:2007-08-18 22:49:00

更新时间:2019-07-05 09:40:31

评论数:19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