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蝉噪

蝉噪

楼主:我在楼上观風景  时间:2020-01-02 23:38:33


二十,世尊别内种外种。读阿含经半途而弃,此纲仅见于一处。一言明佛焉,敢不述之。




楼主:我在楼上观風景  时间:2020-01-02 23:38:33


细读一篇汉德克小说,粗谈一段俱舍论。


觉得此公是“内在象征主义”。这是我造的一个新词儿,与“象征主义”对照。象征主义,我觉得爱伦坡写得很好。爱伦坡是不是象征主义唻?我不确定。反正我记得上学时翻译他的诗歌,意象层出不穷,细节连绵不绝,所以得不停地翻字典,各种各样新鲜事物表面都罩着一个生字词儿。嗯,我觉得他在创造一个外部的境界象征内心的虚实与流变。


这个汉德克,在构造一个内心的境,映照别人的心。


从思路上看,挺有创意的。如果说外在象征主义是通过描写电子的旋转来推测原子内部构造,那么汉德克是反过来了。


电子绕着原子核转,云雾缭绕,这是爱伦坡的作风。汉德克小说反过来,试图把电子压进原子核里去。事实上,电子不可能压进核内,因为那需要消耗一个极大的力量,而且,一旦压进去,核内的状态会比电子云更不可琢磨。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不喜欢汉德克先生的原因了:他试图把电子压进原子核,行文却非常节制,节制得丝毫没有电子云的缭绕,也没有核内爆发的汹涌。他富有创意的思路在他干净单调的叙事中失败了。


小时我学到的东西让我喜欢日戈瓦医生那种叙事调调儿,严肃的战争中有浪漫的爱情。后来,我发现自己其实更喜欢铁皮鼓那种不着调儿,怪诞的爱情里藏着滑稽的战争。不久以前,我才发现日戈瓦医生与铁皮鼓其实没有什么根本上的不同,不同之处仅仅是内部比例的不同。我不知道以后会不会还有新的认识,以我目前的认识,我认识到汉德克先生文风应该更恣肆一些,恣肆得盖住他笔下那种冷静就好了。


也许不是作者本人的问题,也许是翻译糟蹋了他的语感。这种情况是不罕见的。我没有对比,仅仅在猜测。


无论是谁的原因,目前这种行文像一种小溪浅流,是作者站在溪边远观,顶多蹲下来试试流水的温凉,生怕湿了自己的鞋子。这不好。


好的作品应该是一股激流,翻滚着,鼓荡着,裹挟着一切,裹挟着作者和读者,裹挟着水,沙,泥,甚至岸,甚至天,甚至把水底的东西裹走。即使裹不走,至少要人感觉到裹走的气势与力量。


人心难测。其中丰富的可能性往往不是給小说家挖掘出来了,而是給一些夯货夯死了。如其读这些没有变化的文笔,不如做数学,不如读佛经,不如读史记。


阿弥陀佛,太史公曰。











楼主:我在楼上观風景  时间:2020-01-02 23:38:33




佛法有两种,有为法和无为法。


然而这种区分仅仅是名义上的,实际上这两种法同出而异名,本来是一物,视角异则名不同。阿含经里世尊本来早就金口玉言说了“内种和外种”,那么大乘区分“有为和无为”本来也不离谱儿。离谱儿的是把有为法和无为法视为完全不同层次的法。


为什么出现视角差异呢?这就是小乘发展为大乘的原因。


世尊说法,但求方便,仿佛孔子因材施教。但是读阿含经,读俱舍论,会发现小乘修行步骤太繁杂,对于不识字或者识字不多的人来说,绝对是一种折磨,人生苦实烦,再添读经之苦,实在不是什么解脱之道。所以有必要化简读经修心步骤,把小乘转化为大乘。


小乘心法的重点是观与止,强调佛法的法定程序,一步一步地走,最终就会走到佛的国。大乘则不一样,简化了小乘的复杂程序,一切从心开始,大乘法的起点是心空。心空则悟大乘。这种转化,就像天主教改革为路德新教,新教因信称义,大乘则因空称佛。


所以说,所有的大乘都是顿悟,所有的渐悟都是小乘。神秀宗名义上本来是大乘禅,却用小乘的法,显然斗不过顿悟的六祖。


大乘法改为强调涅槃,即诸法寂静。从小乘的止观到大乘的涅槃,这是现实需要的方便权衡,也是内在佛法逻辑的必然。其逻辑必然的转折点在于第六识“意”。


在小乘佛法里,五根“眼耳鼻舌身”对应着五境,第六识“意”却没有实在对应的“境”,因此严格来说小乘只存在“十七界”,小乘佛法只好給虚拟了一境与第六识“意”对应,于是佛法才有了“法界”。这个虚拟的第六法界,給各宗大乘法解释为“虚”为“幻”为“假”。一切新故事就在这个字上突然发展起来了,而且越来越玄幻。玄幻到什么程度呢?甚至抛弃小乘与世尊一直坚守的“身体”实有与“四大种”实有,说什么我身是幻四大皆空。


无论如何玄幻,我开头儿就说了,有为法和无为法,小乘和大乘,同出而异名,本身是一物,强做两种名,不改人体实住。


段阿罗汉如是说,善男子,善女人,实作如是闻。


楼主:我在楼上观風景  时间:2020-01-02 23:38:33






读书如证佛




读书涵养气象,读书修正气质,简直是证佛。佛法讲实证,真入心地,实入性天。而法相宗那种一丝不苟的词语分析也能做到“心如明镜”。苦行派如果心法不对头也不能成佛,世尊本人就苦行六年而后改了的。所以说,阅读就是实证。


比如从小到大上学期间,一直都沿着规定的路线,按时走完近二十年的上学程序。参加工作后也是走既定的规程,上班,挣工资,拿奖金,晋升,跳槽……似乎都不能算是读书的实证。也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说法儿,读书无用论,读书私人化论,读闲书论,无用之用论……好像也不是实证的读书。


功夫在书外。读书自有其切身之处。……现在想来,读书对我自己有几个切身用处。读书使我快乐。说是快乐,有时却先遇到烦恼,烦恼尽除而生快乐。我记得自己在读书学习过程中,大哭过两三次。一次是小学入学,狠哭狠闹。一次是初中作文,遇到一个题目整整一下午写不出来,急哭了。还有一次我姐姐把我的通知书藏起来,说我没有考进好好学校,把我骗哭了,进电影院呆了一天。


但是有些人看上去没有什么烦恼。在菲律宾海边遇到一个人,常年生活在碧波之上,蓝天之下,青山之内,金沙之前。闲时与朋友喝啤酒,忙时做生意当导游。身为艺术家,在自己肚皮上画了那么多刺青。又是工程师,自己会修小舢板。生活中经常笑,也按时祈祷。他还需要读书么?


他这种快乐与读书有深浅之异。读书好像比不上唱歌跳舞逛街旅游美食~这些事情能众乐,读书好像是独乐。不读书的人容易快乐,也容易烦躁乃至暴怒。这种快乐比较浅。读书使人获得深沉持久的快乐。这种快乐不易获得。有些人因为生活的粗砺逼仄而钝化甚至失去了爱的能力,快乐也褪色甚至失色了。


读书,能恢复或者保持这种能力。先是浸润其中,获得无言的快乐;然后,跳脱其外,行一种抗辩的快乐;最后则是若出其里,若行其表,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浸润其中时,容易迷失。抗辩其外时,容易偏执。所以归根到底说,读书是一种能力与德性。


使自己快乐,使别人也快乐,使大家都快乐……从开枝散叶上看,是一种结局,依赖于他人的评价。从根上看,是自己的能力,依赖于自我精进。读书快乐,从这一步便跨入另外一个层面,读书怎样才算读懂?


一方面是私人视角。只要我有兴趣读就是我读懂了,只要我有读的意愿就是我读懂了。书里所写的符合我想要的的,所以说我读懂了。以这种标准来衡量读书,所以会产生畅销书。每个时期都有畅销书,畅销书,电子游戏,歌星,体育明星,网红等等都是同一种类型,总有一款符合我的兴趣与意愿,总有一款会安利給我,使我沉迷其中。所以会说读书是私人的事儿。这是意愿。


还有一层则是普世的视角。读书而知人性才算懂,读书而知世情才算懂,读书而知史实才算懂。这是能力。


以我的观点看,这两种视角下的所谓读懂并不是真正的读懂,只有把“意愿和能力”两个视角融汇贯通才是真的懂。书中发现了自我的在场会快乐,读书发现了别人的无知会悲悯,读书发现了自己的无知会敬畏。读书而有快乐,也敬畏,又悲悯,才是真读懂了。“分得清,容得下,守得久”,“读书如证佛”。证佛,从世谛看则是求得福报,从真谛看只是精进安隐。求福报者可以视精进求真者走火入魔,此时求真者尤宜以悲心观世谛。


快乐,幸福,效率,权利,正义……皆作如是观。








楼主:我在楼上观風景  时间:2020-01-02 23:38:33




读俱舍论




一,俱舍论非常难读。这是世亲菩萨抬杠的书,每一段文字都在杠上开花。每一段里都在与好几家对杠。大致结构是:


论曰+传说+有余师说(有余说,余师说,余说,有说)+广说+已说…当说+难(此难不齐。此难非理。此难越经。未为释难)+颂。


每段结尾的“颂”,语俚气俗,盖梵言求其易懂故也。玄奘菩萨翻译,文求其雅,译笔质直简约。由俗转雅,故不易读也。





楼主:我在楼上观風景  时间:2020-01-02 23:38:33



二,俱舍论是小乘法里的金刚经,金刚经是大乘里的俱舍论。俱舍论与金刚经应该是差不多同时期的作品,犹如《道德经》与《论语》,成书时间必有交集,此书终彼书始。世亲精进,爱吹牛,说朝天上扔件袈裟,袈裟落地之前他就能证得菩萨,比曹植七步成诗更快,可见世亲菩萨是顿悟的。顿悟的世亲又是小乘佛法的大师。从中可见小乘法到大乘法的转化脉络。





楼主:我在楼上观風景  时间:2020-01-02 23:38:33



三,俱舍论“对法”,诸法相对呈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如此二分,近看慢看是对法,远看快看则如转轮也,文体仿佛《天方夜谭》,环环相套。转者,轮也;轮者,论也。孔子《论语》亦轮也。儒释道三家之法在一轮也。




楼主:我在楼上观風景  时间:2020-01-02 23:38:33




四,寂灭,生灭


1,证不生法故称为灭。


2,能持自相。故名为法。


3,说一切法略有二种。谓有漏无漏。


4,择灭随系事别。离系事亦尔。


5,非择灭。得不因择,但由阙缘。


6,涅槃,永离。依有立义,亦是有为法,无漏。有为法与无为法:同出而异名。





楼主:我在楼上观風景  时间:2020-01-02 23:38:33


五,“色法”从“色”中分离出来


7,处界总摄一切法尽。


8,识,如其次第应知。即“无所住而生其心”


9,想蕴:谓能取像为体。


10,薄伽梵于契经中说“六思身为行蕴”者,由最胜故。“行”,名造作。“思”,是业性造作义强。是故佛说“若能造作有漏有为,名行取蕴”。




楼主:我在楼上观風景  时间:2020-01-02 23:38:33




六,利根者悟入五蕴而成佛,最钝根者历八万四千门而难入。


11,世尊宣说八万法蕴。如彼所说“八万法蕴,皆此'五中二蕴'所摄”。“五中二蕴”含摄佛说八万四千法,即五蕴中的“想”与“行”。


12,色处中有二十种色最粗显故,独立色名。法处中有诸法名故,诸法智故,独立法名。诸契经中,种种蕴及处界名想,摄余诸蕴名想。佛教语为体者,法蕴皆色蕴摄。佛教名为体者,法蕴皆行蕴摄。




楼主:我在楼上观風景  时间:2020-01-02 23:38:33






七,色空与心空



色空的“空”,意思是“空隙”,日月星辰,山水花树……各色物质之间都有空隙,空隙与物体并存。这也是老子《道德经》所说的“当其无,有室之用”。


心空的“空”,意思是“明”,像镜子一样透明,像水一样澄明,因为心明如镜,所以能照见一切真实与真相。


色空与心空都承认物质世界的实有,不能看见个空字,就对身体与世界的实在性说妄倒幻。没有任何佛经佛论否认世界与身体的实在性。


色空是如何转化为心空的呢?这就是小乘与大乘的共同追求。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儿。做到之后,一是可以过滤烦恼,使人心静;二是待人接物会更全面,析理论事更高效,不偏不倚,有悲有慧。








楼主:我在楼上观風景  时间:2020-01-02 23:38:33






八,佛法并没有什么玄虚



佛以苦立,人生皆苦;儒以乐行,礼以乐成;耶以耻教,行己有耻。这是我对比佛,儒与基督教之后的社会学归纳。


再对比思维方式:古希腊于国家生活中设定先天的型相,以概念逻辑运思;佛法于日常生活中渐次追寻终极的性相,以无相直观觉悟;中国传统则是日常生活遵从先天的德相,以气象践行道德。简洁概括地说,古希腊重逻辑,佛法重直观,中国传统重实践。


而且文化的流程路径不同:中国传统和古希腊的路线是自天上而降至人心,佛法则是从人的肉身上升至天外,路线不同,终点同样是普遍的相。中国和古希腊文化假定一种先天的模式降临人间与人心,中国人和古希腊人不知不觉就接纳了;相对于佛法,中国和古希腊文化并不十分在意这个先天模式从哪里来,如何来至人心,有人说它在那里,于是都自然地接受了。


佛法则不同,它不愿意盲从,它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一步一步地实证这个先天模式,孜孜以求,证明复证实这个先天模式,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说,中国传统和古希腊讲究的是自然,佛法追求的是自觉。又因为佛法的自觉是个人一步一步走下去的,所以很繁琐。是如此繁琐,以至于一个人一辈子都可能走不出来,看不到森林就死在树下了。


如果走出森林,观其大者,三种文化相反相成,各有其美。现在的教育以古希腊文化这一支为主,很多人言必称逻辑云云,已经落了下乘。


亚里士多德逻辑推理是建立在柏拉图的型式论基础上的,也就是相当于佛法的直观。佛法的直观,中国道家文化与之媲美。中国儒家法家又重实践,知行合一。直观,逻辑,实践,三相一体。不能偏执,需综合运用,此为正法眼。




楼主:我在楼上观風景  时间:2020-01-02 23:38:33





九,色不异空。


天台宗会解释为:色处不异空,空处不异色


华严宗会解释为:色界不异空,空界不异色


唯识宗会解释为:色法不异空,空法不异色


禅宗不会有固定的解释,不同的禅宗流派要么同天台宗,要么同华严宗,要么同唯识宗。禅宗不是独立的宗派,没有独立的法门儿。




楼主:我在楼上观風景  时间:2020-01-02 23:38:33

十,大乘法的怪异。世尊开始讲阿含经说小乘法。小乘法到俱舍论而完备。龙树大乘法竟然比世亲俱舍论早二三百年?法门逻辑上不可思议。我很怀疑印度史纪年的准确性。佛经里面的时间都是不准确的,有关佛教的历史编年不能以佛经说法为根据。



楼主:我在楼上观風景  时间:2020-01-02 23:38:33




“超脱”。


超脱,就是并行,并立,不是同行,同列。


西方哲学思维容易陷入悖论,弗雷格先生与罗素先生推演数理逻辑过程中遇到“理发匠悖论”,原因在于亚里士多德逻辑的推理方向与柏拉图型式思维路径完全相异,若将此二者强行统一于同一个思维平面图上必然会遇到悖论。我在这个帖子里早说过,这是因明论与概念逻辑的内在冲突。


古希腊传统的二分法儿导致矛盾,而中国传统文化里讲“人与天地参”,天地人三才并立并行,道法自然,承认差异,接受差异,却各自安好,不存在什么冲突。


人与天地参,人在宇宙之中,这就是超脱。古希腊传统文化将人与世界对立,人在此岸,人是此在,世界是彼岸,世界是对象,这种二分法是自虐,是耻,是苦,不是乐。


古希腊传统文化经过海德格尔非常东方化的重新解释,由“在世界之缘(巅)”转化为“在世界之中”,由思辨哲学进入生活世界,始窥解脱之门。


大乘佛法走出二分法,进入大圆境之实相,方得大自在。小乘佛法从自身之实,进入五蕴皆空而得心如明镜,照见实在,乃得大欢喜。佛法与古希腊传统都是走了弓闲路,欲求其速,直到最后才得大圆满,中国传统自然而然,一开始就走弓背路,一开始早立于圆满之境。



楼主:我在楼上观風景  时间:2020-01-02 23:38:33


接续160楼:


超脱,并行并立而自化。以上说法儿容易理解为人与物的关系,接着说说人与人,身与心。


人与人的并行,具体地引用几个现成句子吧:


1,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佛法会以为是堕入边见。


2,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佛法会以为有些执念。


3,和光同尘,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佛法会以为有些区别心。


4,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悦人如己;爱自己的邻居;爱自己的敌人。佛法会以为有些执念。



从这些格言上看,超脱是能做到的。生活中做到这些其实已经足够用了,而佛法或许会以为做得不够好。因此,我认为大多数时候很多人修佛容易修来执念,够用就行何必一定要成佛呢?




楼主:我在楼上观風景  时间:2020-01-02 23:38:33


接续162楼



身与心。



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古希腊文化里,柏拉图
提出“灵魂”“记忆”等概念来弥合身体与心之间的空隙,庄子直接迷惑于梦在心里呢还是身在梦里。


佛教也是在探讨身与心。


世尊本人在阿含经里坚持三世实有,世亲在俱舍论里坚持现世实有,都是坚持“肉身”的实存的。世尊苦行六年,坚持吃牛屎活着,他自己的原话证明他是承认自己的身体的实际存在的;而且他喜欢吃小牛犊子的屎胜过老牛的,这证明佛祖喜欢实实在在地活,活得舒服。

谈小乘佛法,首先要承认自己身体是实在的存在。不承认这一点,那就是违背了佛祖的言传身教。在此基础上,小乘讨论“心”。

到了大乘佛法,他们也从来没有否认自己身体的实存,而是把“身体”转化为“世”的概念。把小乘“身与心”的讨论,转化为“世与智”的关系。

总而言之,“身”的实存是讨论心性的基础,无论大乘还是小乘。这就是孔子所谓的“未知生焉知死”,如果身体不存在,怎么讨论心性的起灭呢?

那么佛法如何观悟人的身心呢?本阿罗汉譬之喻之:


人,就是一个净瓶。


这个瓶子里装着水与泥沙,泥沙沉下去,清水浮起来,这就是获得了佛的清净心。

小乘法注重于把泥沙沉下去,所有的言说都是盯着泥沙。

大乘佛法注重于清水浮起来,所有的言说都是盯着清水。

佛法真相是:瓶子+清水+泥沙共存一体。这就是如来实相。





楼主:我在楼上观風景  时间:2020-01-02 23:38:33



小乘法以“身”住世上,

大乘法以“世”在身边。


《法华经》:“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

六祖:离世说菩提,犹如寻兔角。

著名古典中,处处都住世。本阿罗汉言不虚发,佛法首先要承认“身世”的实在性,小乘以“身”为实在,大乘以“世”为实存。

身既虚,谁在此说佛?世已幻,佛说給谁听?离开“身世”谈佛法,只能无语打哈哈。


偈云:


身苦因生苦
在世不厌世
心中起烟霞
日日是好日


楼主:我在楼上观風景  时间:2020-01-02 23:38:33





大乘法




本阿罗汉说过:所有的渐悟都是小乘法。六祖的师兄神秀渐悟渐证,一步一步修来,应该是小乘法的路子,却自称禅宗。这也符合大乘法的历史。释尊灭度后,佛教的僧团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这两个部派开始学的都是小乘阿含经,心法是渐悟的。后来,大众部发展出大乘法,也是以小乘法为基础的,说有一切部的阿毗达磨等等小乘经典里存有不少大乘法的原理。


本阿罗汉又说过:所有的大乘法都是顿悟。大众部在发展出大乘法的过程中,逐步抬高自己,打压上座部。打压手法有三。一是自称菩萨乘高于声闻与缘觉。一是大乘佛经里面混入很多咒语。三是把释尊抬高到神。


声闻与缘觉都是释尊的弟子们,声闻就算通过听释尊说法而修证佛法的人。听释尊说法,“声闻”显然是以弟子自居。大乘法发展起来以后,他们不再认为自己是小乘法的底色,以菩萨自居,高于“声闻”。这种自贡其高的做派带来一个问题,即:大乘法的入门在哪里呢?大众部的大乘法是释尊从小乘法领入门的,后来的新的大乘法学者既然自以为比小乘法高,自居菩萨,不以声闻为事,大乘法如何入门呢?他们的入门路径有两个,一个是代佛说法,一个是驳破。


释尊说阿含经时强调观止,后来得寂静涅槃境界。大乘法的弟子们不再强调观止,而是特别强调寂静涅槃,把释尊证悟的果当作人的自性,说人人有佛性,人人可得涅槃。通过这么一个宏愿,安利給人们,让人们“信”大乘。所以大乘法的第一法门是信门,金刚经里说第一步是发愿,发愿成为菩萨;华严经里也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云云。这与释尊说法有了根本区别,释尊说法都是以心法为基础,是慧,大乘开始特别强调信门。


对于那些不轻信的人来说,大乘法的第二招是咒语。大乘法里的咒语远远多于小乘法。


大乘法充分利用释尊的威望。释尊本人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神,甚至不把自己当作教主,而是与自己的弟子们平起平坐,一起论法。大乘经典将释尊抬高为神。大乘佛法经典里,对释尊的赞叹越来越文学化,越来越神化。因为掌握大乘法的“菩萨”在“佛”之下在,所有佛越超神则菩萨越通神。


信门,咒门,神门,大乘法一一打开,仍然没有告诉信众如何入门。不得已,来一个破门,即所谓的中观。


大乘中观的经典句式“非……非非……”,只能破,不能立。中观本意是讲中道,但是求破的句式立不出中道,而且也不是释尊说法里的“正语”。“正语”,内容上要正确,形式上要正当,要正面表达。而中观大乘的句式是反话,不是“正语”。


以上各点决定了大乘中观不会是一个独立的教派儿,最终只能与瑜伽行派结合。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大乘法在其初起阶段一直不能明确说出自家的法门。释尊说小乘法是“法第一”,用智慧启示徒众;大乘法则是“佛第一”,用佛的威望来安利信众。


大乘法“佛第一”,信门第一,却又没有法门儿,这种窘境导致什么人都能说佛法,最初是出家人说法,后来是居士说法,再后来是上三注香摆几个水果儿就能说法……现在,我作为一个外道儿都能说大乘法了。


随着各种大乘单品集聚成大经,大乘法才正语其法门。如《华严经》第六地:“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十二因缘分,是皆一心。”此地现前,大乘法门初开。《法华经》则推出迹本论与权实论。








楼主:我在楼上观風景  时间:2020-01-02 23:38:33





Christina Rossetti ·Remember

Remember me when I am gone away,
Gone far away into the silent land;
When you can no more hold me by the hand,
Nor I half turn to go yet turning stay.


Remember me when no more day by day
You tell me of our future that you planned:
Only remember me; you understand
It will be late to counsel then or pray.


Yet if you should forget me for a while
And afterwards remember, do not grieve:


For if the darkness and corruption leave
A vestige of the thoughts that once I had,
Better by far you should forget and smile
Than that you should remember and be sad





楼主:我在楼上观風景

字数:93032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07-18 19:30:34

更新时间:2020-01-02 23:38:33

评论数:68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