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黄土与土豆-郭馨允研究资料选辑13:文学中的模糊语言及其美学意蕴(转载)

黄土与土豆-郭馨允研究资料选辑13:文学中的模糊语言及其美学意蕴(转载)

楼主:陇上郭馨允2019  时间:2019-08-18 18:24:40

文学中的模糊语言及其美学意蕴
王苏君(绍兴文理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绍兴 3 1 2 0 0 0 )
2 O l 3年 1月 第32卷 第 1期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 学版 )

【 摘要】模糊性是人 类语 言的一个固有特点 . " 模糊" 是一个科学概念 , 指 的是语义外延界限的不确定性 , 不等于 " 滥用" 或" 误解" . 语 言模糊性 产生的原 因大致有四个 : 生理原 因、 客观原 因、 主观原 因和语 言符号本身的原 因。在 文学作品 中, 语 言的模糊 性是普遍存在的现 象, 主要 表现在 四个方 面: 语义的 多义性 、 语 用的 多义性、 语境 的 多义 性和人物形 象的 多义性。文学作品之 所以广泛使 用模糊语 言, 是 因为模糊语言具有丰厚 的美学意蕴.
【 关键词 】模糊语言 ; 语义 ; 语用;语境 ; 美学意 蕴
中图 分类号:H05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1673—8004(2013)01—0095—06一、

本文 系教 育部2 0 1 0 年度人 文社会科学研究 规划基金项 目" 审美体验研 究" ( 项目号:10YJA751o7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王苏君 ( 1 9 6 1 一),女,浙江 宁波人 , 文学博 士,副教授 , 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研究 。

语言模糊 性产生 的原 因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个 固有特点. 如同其它类型的词语一样 , 模糊词语 在 自然 语言中是 客 观存在 的,并非 偶 然现象 。语言模糊性产生的原因大致有四个。
1 . 生理原因
模糊语言产生的基础是人类思维的模糊性,而模糊思维 同人的大脑的生 理结构是不可分割的。人类进行思维的物质基础是大脑皮层 , 大脑皮层分为六 层。其中第一层至第四层是大脑皮质的主要层次 , 大量 的神经细胞集 中于此 , 约 占全部脑细胞的三分之二 。 是人们进行思维的主要场所 , 它负担着对于各种 信息 、 符号进行编码 、 储存 、 加工 、 叠合 、 创造的任务。大脑皮层各层次是相互联 系的, 每一层皮质所受到的外来刺激 , 都会引起整个大脑皮质的不同程度的脑 电波 活动,也就是 说,大脑皮 质 中每个 局部所受 的刺激 , 都会 引起 整个大脑 皮 质的连锁反应。它们相互撞击 , 相互渗透 , 相互调节, 形成你 中有我、 我 中有你 、 亦此亦彼的模糊整合运动【 ] 2 6 - ~ 。由此可见, 大脑的生理结构 以及大脑皮质机能 具有整体性特点,它规定了以大脑皮质的整体性机能为物质基础的思维具有 5 模糊性特点.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物质外壳 , 既然 人 的思 维具 有模 糊性.由此 决定 人类 语 言也 必定具有模 糊性 特点 。
2 . 客观原因
客观世 界处 于永 不停息 的变 化之 中."语言 是 为客观世界的需求而存在和改变的。要想符合千 变万 化 的客观 世 界的要 求 .语 言必 须具 有 一定 的灵活性 。 模 糊性是 灵 活性 的一个 重要 组成 部分 。因此,语言必 须具 有模糊 性,别无选 择."[21。客观事 物本来无 所 谓模 糊 。因为客 观世 界独 立 于人 的意 识 而存在, 从它们 自身的角度来说都是清晰存在的.。但是 从人 的内视 角观 察 到的外 部世 界 ,由于 受主体意识 的过 滤、折射和局 限,就不是 完全清晰 明亮 的,而是搀和着主观印象和感受的半透 明体 , 亦此 亦彼, 若明若暗 , 具有某种程度 的模糊性和朦胧感。人类 的认知 和 与外界 的相 互交 涉 多是 以模 糊 子集 的方 式进 行的。换 言之 , 无确 切边 界 的范畴从 属于到不 属 于的过 渡是 渐变 的。因此 , 对 人类 推理 的逻 辑分析 , 二元甚至多元逻辑是不能胜任的, 而应是 一种具有 模糊 真值、模糊连接 词、模糊推理 规则 的 逻辑[ 2 1 。另一方 面,人类 的感 知总是 带 有生理 和神 经方 面的限制 。这表 现在 客观 对象 的模 糊或清晰与主 体观察 的视 角 和距 离 有关 。一 般说 来,观察 一 个事物 , 距离越远越模糊。因此, 客观世界存在着 一 些感 知 意义上 的模糊 事物。在人 的感 知中,浩瀚 无际的大 海、深邃寂寥 的星 空、苍茫辽 阔的 沙漠、飘渺混沌 的云雾 等等都具有一种模糊朦胧之美 。 既然客观世界存在着这么多的感知意义上的模糊 现象和模糊事物 , 就会有相应的模糊词语去描绘 、 反 映它 们。模糊 语 言能更 真实 、 生 动地反 映纷 繁多 变 的客 观世 界,提高语 言 的表达效 果。
3.主观原因
人类的认知 、经验 和情 绪并 非时时处处 都是清晰明了的 。 难 免会 有一 定 的模 糊性 。由此决 定人们在用语言描述 自己并非很清晰的认知 、经验和 情绪时也会具有某种程度的模糊性[ 3 1 。另外 , 模糊 词本身就具有主观性和非定量性 。主观性是指 由 于每个人 的心理 、 生活经历 、 世界观等等的不 同, 对 同一 模糊 词外 延 的理解 也就因人 而异 。如对于"漂亮 " " 胖""咸""冷"等模糊 词。确定 它们的外 延 界限都带有确定者本身的主观性。同是一个人 , 有人认为"漂亮 " , 有人认为不 " 漂亮"。所 谓非定量性,是指模糊词不能用精确数据表示的特性。如"美丽""响亮" 等模糊词 不能加 以定 量分析[ 2 ] ' / 2 - 7 。一 般说来 , 概念 、 内涵 越抽象 的词 , 模 糊性越 大 。与精 确语言相比, 模糊语言因其具有主观性和非定量性 更适合 于表达人们 内心 复杂 的、难以名 状的思 想感 情。
4.语言符号 本 身的原 因
语言符号代表的不是事物 , 而是事物的概念 , 并且 表示 的不是 事物 的个 别属 性 ,而 是 同类 事物 的一 般属 性。"树"这个 词概 括 了所 有 的树 , " 桌子 " 这 个词 代表 了所有 的桌 子。因此 , 语 言符号 具有 概括性和抽象性 。卢 卡契说 : " 在最 简单 、 最具 体 的词 中已经包含 了一种抽 象. 它表 达 了对象 的一种特 征标志.由此使 整个现 象的集合 体被综 合为 一个统 一体,甚至被包摄在一个更高的统一体 中( 这要 以分 析的先行过程为前提 ) 。 从而最简单 、 最具体的词以 完 全不 同的方式与直 接 的对 象相脱 离,这对 于 高等 动物的最发达表象说来也是不可能的。『 4 1 5 。语 言符 号 的概括 性 和抽象 性 规定 了语言 符号在描述具 体事 物 时具有模 糊性 特点 。例如 , 我们平时说的"高个子"就是一个模 糊词.究竟多高的个儿才称得 上 高个子 , 没有 明确 的标 准。但是 一般 说来,人 们在 日常生 活 中还是 能够 分辨 某 个人 是高个子还是 矮个 子,而不会 把一 个 只有 1 . 7 0 米的男人 称 为高个 子。由上 述分 析可 知,语言的模 糊性 是必 然的。
二、文学 中语言模糊 性的表现方式
模糊 性 和多 义性 是艺 术 的生命 线。艺术 作品中的各种 表 现媒 介不 是趋 向于用 明确 的概 念 来界 定符 号 的指 涉意 义,而往往 是使 指涉意义模 糊.呈现出"多义"或"歧义"的状 态。正如 卡西尔所说:"语言就其本性和本质而言, 是隐喻式 的; 它不能 直接描述事物 , 而是求助于问接 的描述方式 , 求助 于含 混而 多歧义 的词 语[ 5 1 。 在文 学作 品中,语言的模糊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语义的多义性
多义性 是语言符号 中的一个 常 见现 象 ,西方 语言和汉语莫不如此。 例如, s p i r i t i ~ _ 个词在英语中 既可以作 " 上帝 " " 圣灵"解释,又可 以理 解 为鬼 怪、妖精 。英 国语言学家坎伯荪 ( R· M· K e mp s o n ) 根据 西方 语言的特点 ,把语 言 的多 义现 象分 为歧 义和模糊(vagueness)。歧 义是 指 一个 词 含有 两种以上 互相 否定 的词 项意 义。模糊 则分 为 四种类 型。一是 指称模糊 : 词本身的意义清楚 , 但难以确定能否用 于某些客体。 二是语义不确定 : 词本身的意义不确 定 。三是词项意义缺乏确指 : 意义本身清楚 , 但只 是 一般 的泛 指 。四是 词项 确指 意义的选 择。即词 义 中含有 e i t h e r — o r ( 或者……或 者……)的陈述 形式 。 能 做不 同 的解释 。 语言符号 的多 义性 , 直接 影 响语 言本文的艺术作 品, 造成诗 、 散文 、 小说等艺术作 品的多 向度 的意义 结构。在 中 国诗词 中 ,常见 的"模糊型"的多 义有 两种:一种是一 词 多义 。另一种是同音而异义。例如 , 刘禹锡的《 竹枝词》 : " 杨柳青 青江水平 , 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 日出西边雨 . 道 是无晴却有晴。" " 晴" 与" 情"同音异义 , 以" 晴" 喻"情",一语 双关 。 可 以说 , 没 有模 糊就 没有 诗。正如 席勒所说:"没有 那种模糊的概 念— 强大的、总体的、发生于一切 技 术过 程 之先 的概 念,就不能创 作富有诗意的作 品。" [ 6 1 . 5 6 。在现当代小说中 , 将多义 词或同音 异义 词用于人 物对 话 ,生 动鲜 明地刻 画 出人物形象的例子随处可见。例1:近日来 洪兴 厂长觉得 腰有点疼 , 去看医生。医生检查后说 : " 把 肾亏了!" 洪兴笑着说 : " 不会吧?我 能把 它亏了?我为它过 去背的处 分都 不少,现在钱 都给 它花 了, 能把 它给 亏了?" ( 郭馨 允:《小城 闲记 》 ) 。例2 : 春 节过 后,沈原梅 在 县委碰 了钉 子,这天又来找 国正礼 。 国正礼 问:"你年过 得好 ? " " 好 得很 !" " 好 就行 了. 还 好得 很 !怎 么个很 法?" " 恨 的就是 别人 过 年呢 , 我 受难 呢!" ( 郭 馨允 : 《 小城 闲记》 ) 。例1用的是 " 亏"的一 词 多义 。医生说 的"亏"是指肾的虚亏, 而洪兴却故意把它误解成" 亏待 " 肾。 因为 洪兴平时生活很不检点 , 经常在外 面寻花问柳 、 嫖 娼狎妓 ,因此故意误解医生的话其实是一种 自我 解嘲和 自我调侃。这一例一词多义运用得恰到好 处,把主人公放荡淫糜 的生活、 厚颜无耻 的个性巧 妙地揭示出来了。例2 用 的是" 很" 与" 恨" 的同音异 义。沈原梅是个遭遇很不幸的农村老婆子 . 死 了丈 夫和儿子 , 与一个未成年的孙子相依为命 。 生活非 常穷困, 且处处遭人 白眼 , 受人欺负。别人家过年 热热 闹闹 , 欢欢喜喜,吃香 喝辣 , 而她 过年却冷 冷 清清 , 凄凄惶惶 , 没吃没喝. 她上访时 , 县委书记曾 经答应给她送一些年货 ,结果只派人拉去一架子 车煤 , 别 的什么都没有 。 所 以当副县长国正礼问她 年 过得 怎 么样 时,她先 说一 句反 话"好得很".接着循着国正礼的问话 又很 自然 地由"很"过渡到"恨",充分表 示了内心 的失 望、不满和 愤怒 。可见 , 模 糊语 义 在语 言交际中起着 十分 重要的作 用,可以说 , 在语言交际中 , 模糊语义与准确语义一样重 要。因此 , 模 糊语 义 不是 一 种欠 缺,而是 语义 的一 个正常组成部分。人物对话中若能恰 当地运用模 糊词语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 ,增强作 品的艺术效 果,并且能够为读者的欣赏体验增加韵外之致 、 言 外之意 . 使作 品更耐 人寻 味.
2.语用的多义性
在 日常交际和艺术创作中,模糊语言的使用 也有语用方面的考虑 。英 国当代语言学家舍乃尔 认为模糊词语的语用功能包括 1 0 个方面 :提供恰 到好处的信息; 不想说明详情 ; 具有劝导性 ; 词义中 断的过渡 ; 缺少具体信息 ; 置换作用 ; 自我保护 ; 有 力和礼貌 ; 非正式的气氛 ; 女士语言[ 2 t 2 7 。语用的模糊 现象在文学作 品中也很常见。《 红楼梦》 第八回写到 贾宝玉到梨香 院看望薛姨妈. 贾宝玉与薛宝钗并肩 坐着 , 相互鉴赏彼此佩戴的宝玉和金锁 . 一同参悟 上面 镌刻 的谶 语。恰在这 时,黛玉摇摇 摆摆地 进来 , 一 见宝玉便笑道 : " 哎哟 ! 我来的不巧 了!" 宝玉等忙起 身让坐, 宝钗 笑道 : " 这是 怎 么说 ? " 黛 玉道 : " 早 知他 来,我就不来 了。" 宝钗 道:"这是 什 么意思 ? " 黛玉道 : " 什 么意思 ? 来 呢一 齐来 , 不 来一 个也不 来;今儿他 来,明儿我 来,间错 开 了来.岂不天 天有人 来呢 ?也不至太冷 落.也不至太热 闹。姐姐有什 么不 解的 呢? " 这段话具有语用 的多义性 。黛玉深爱着宝玉 , 看 到宝玉 亲近宝钗心里就不悦 , 颇有些醋意。出于 涵养 和礼貌 , 又不能 当场把不悦 的心绪表露得太 明显 , 于是 就含蓄地说 了句" 哎哟 !我来 的不 巧了!" 话外有音 , 言此而意彼 , 隐约暗示 了她对宝 玉 亲近 宝钗 的不满 。" 间错 开 了来 " 这 句话 从语 用 上说有三层含义。表层含义是对前面" 早知他来 . 我就不来 了" 这 句话 的解释 : 次层 含义 是对 宝钗 疑问的巧妙掩饰 ; 深层含义是含蓄蕴藉地奚落 了宝玉,揶揄了宝钗 .这 段语 用多义的人物对 话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少女初恋时的微妙复杂的心理。
3 . 语境的多义性
德 国数学家与哲学家弗雷格在其名著 《 算术 的基 础》 中提 出过 一 句名 言:"一个 词语 只有在 语句的语 境 中才具 有意 义。"著名 哲学 家维 特根斯 坦 则以明显的赞许态度 , 在他的两本杰作《 逻辑哲学 论》 和《 哲学研究》 中引用了这句名言。维特根斯坦 认为:"一个 词 的意义 就是它 在语 言 中的使用 . " [ 7 1 , t。 " 在每一个场合 中, 对实指定义都可能作各种各样 的解 释。"任何一 种语 言交 际活动 都离 不开具 体的、特定 的时 间和空间 , 或者说 , 都关涉到什么人 说、对谁说 、 在什么时间 、 什么场合说 以及说到什 么事情 等。广义的语 境指 语言 表达 时的具 体环 境。既可指具体场合 , 也可指社会环境 , 包括作品再现 的世界 、 创 造作 品的艺 术家 、 观众、艺术世 界,以及 作品所依赖的文化等多种方面。狭义 的语境指句 子 的上 下文(书面语 的上下 文或 口语 的前言 后语 所 形成 的语 言环 境),因为是 句子 把它 的 意义 给予 每 一个 词语 .正 因为词语 的意义 是在 语境中确定 的,所以在 语言 交流 中( 无论 是 书面交 流 还是 口头 交流) , 人们的表达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受语 境 的影 响。因此 , 语境 运用恰 当不恰 当直接关 系到语言的美 感。审美 体 验涉及 语境,特定 的语 境才可能 有特 定的体验。这类体验反映了体验与特定的时间和 场所 、 个人意见和信念等因素的联系。如果说 , 在语言当中,对 话 的进 行是 以直 接 限定 的 时间 空间和语 境 的关 联作 为条件的,那么,在文学 作品中.对话 的进 行则 是 以语 境 的直接 特征 的消失 作 为条 件的. 李商隐的《 锦瑟》 历来为批评家所注 目, 但这 首诗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 却始终纷纭莫定。根本的 原因在于诗 的语 句的具有直接特征 的语 境 的消 失。首先是人称代词——抒情主体的隐略 ,没有 我、你、他。在这首诗 当中, 究竟是" 言者" 向其爱恋 之人的倾诉 , 还是 自己对所爱之人的回忆 , 均不清 楚,而且是否是 以" 言者" 第一人称来抒情 的, 也没 有证 据可以确认 。这 样一 来,人称 焦点 的消失 , 便 使整个诗的时空构架 、 语境关联变得含混不清 , 继 而逝去。 其次是诗句所用的几个隐喻, 没有明确 的时空背 景。比如 , " 庄生晓梦迷 蝴蝶 " 一句,没有 特 定的语境关联. 是梦? 是 自我认同?还是双重 自我 的形 成?无法 确定 。正是 由于对 时空 指示 的直 接特 征的消失 , 人们才能调动 自身的想象能力。作为艺 术对 话 的想象 , 在 本质 上不 是一 种理 解.而是一 种新的建构 活动 。 这个 建 构活动 的首 要工 作,是建 立 起一 个新的时空 框架 , 把它 所要 把握 的对象 , 置于这个框架之中。因为作品本身没有提供 明确的时 空 限定 , 所以,作为想 象的 时空 框架 是 以读 者 的主 观认定作为基本 出发点的。古往今来 , 对李商隐的 《 锦瑟》 究竟作出过多少种解 释,这个数字恐怕很 难算得清楚。释情、 释欲、 释恋 、 释哀 , 抑或释其为 关 于政 治、关于伦理的隐喻,不一而足。所 有的解释都是首先把诗句放在一个解释者所认可的语境当中,然后从这个"上下文"中推 出对诗句的诠释。每一个读者在 阅读诗 的时候 , 实际上都 在建构 属于自己的语境 空间。他们 根据自己 的体 验、经验和各自的 文化背景,填补诗作在时空上的"空白",从而把一首诗由作 者设定的语 境,通过无数读者对 语境的建 构,延拓为无穷 大的时间和空 间[ 8 1 2 9 o - 2 9 2 。由于模糊词语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 由语 境产生的结 果,因此 , 语境能消除歧 义,但不能 消除模 糊性 .
4 . 人 物形 象的 多义性
文 学形 象 与语 言密不 可分,可以说 , 文学 形象就存在于语言之 中,因为文学形象是通过语言表 现 出来 的,没有 语言,文学形 象 就无所 依存。正 是在此意 义上 ,克罗齐和科 林伍 德都 认为,"语言即艺术 " 。正 因为文 学作 品 的人 物形 象是作 者用 语言符号塑造的,语言的模糊性必然导致人物形象的 多 义性 。人 物形 象 的多义 性指的是人 物形 象具有丰富的内涵 、 复杂 的性格 , 可 以作多种理解 , 所谓 "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说的就是 这个道理。古今 中外 的文学名著塑造 了许许多多 典型人物形象 , 如贾宝玉 、 林黛玉、 王熙风、 阿Q、 祥 林嫂 、 阿 巴公 、 奥勃洛摩夫 、 答尔丢夫 、 包法 利夫 人、安娜 · 卡列尼娜 、 玛斯洛娃 、 尼洛芙娜等等 , 这 些典 型人 物 因为有 丰富的意 蕴和复杂 的 内涵 , 不 同时代 、 不 同民族 、 不 同阶层 的读 者都可以按 不同的理解 作 出不 同 的阐释 , 挖掘 出新 的涵义 。 文 学形 象往往既是鲜 明的 . 又是模糊 的。 是鲜明性和模糊 性的统一。文学形象的模糊性并不损害它的鲜明 性,正因为 文 学形 象具 有 模糊 性一 面,才使作品的意蕴和内涵更 丰富、更完善、更深刻.避免了单 调、贫乏和苍 白。 我们在强调文学形象清晰性的同时 . 也不能忽视或低估文学形象模糊性的功 用和魅力。正如康德所说 : " 模糊观念要 比清晰观念更 富 有表现力 。……美应当是不可言传的东西。"
三、文学 中模糊语 言的美学意蕴
如上 所述,模糊 语 言在 文 学作 品 中被广 泛使用。文学作品之所以广泛使用模糊语言. 是因为模 糊语言有 丰厚的美 学意 蕴 。文 学 中模 糊语 言 的美 学 意蕴 可 以归 纳为 以下 几点 :
首先,模糊 语 言容 易引发 读者的审美联 想和 审美想象。语言直接作用于人们 的思维 , 而不是直 接诉诸人们的视觉 , 因此较之视觉艺术 , 语言艺术 更易于诱发读者的想象力。而模糊语言因为缺乏 概念的确定性和明晰性 .比精确语言更容易引发 人们的审美 联想和审 美想 象 。文 学作品中多 用模 糊词描写人物的肖像 和服 饰 打扮 就是这个道理.例如 : " 华山盯着云捷 , 看她那冷清清杏子眼儿 . 香 喷喷樱桃 口儿 ,直隆隆琼瑶鼻儿 ,粉浓浓红艳腮 儿,娇滴滴瓜子脸儿 , 轻袅袅花朵身儿 , 玉纤纤葱 枝手儿 , ……" ( 郭馨允 : 《 小城 闲记》 ) 。这" 冷清清" " 香喷喷" " 直隆隆 " " 粉浓浓 " " 娇滴滴 " " 轻袅袅 " " 玉 纤纤 " 等都是没 有说明程度 的模糊 词语。用 这 些模 糊语 词描写女 主人 公 的美 丽 姿容 的好 处是 给 读者 留下 了充分 的想象 和 回味的 空间,增 强 了人 物形 象 的魅 力 。又 如:"那女孩 子 穿一 件碎花浅 色 连衣 裙",这"碎花""浅色"就是模 糊词语.究竟是什么 样 的花 纹 、什 么样 的颜 色 、什 么 款式 的连 衣裙,在这句话里却没有表现 出来 , 不同的读者可 以 进行不同的想象 。《 红楼梦》描写贾宝玉的容貌 : " 虽怒时而似笑 , 即嗔视而有情" , 非常富有形象感 和个性 特征。然而这形 象 特征却 不 是一 目了然 、 清 晰可见 的, 而是具有某种程度 的朦胧性和模糊性 。 读者必须借助想象才能捉摸出 " 怒时似笑" " 嗔视 有情" 究竟是什么模样。同样林黛玉 的容 貌" 两弯 似蹙非蹙笼烟眉 ,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 目" , 也是朦 胧模糊的 , " 似蹙非蹙" " 似喜非喜"这些词语本身 就具 有模 糊性.而 这正 是 曹雪芹 描 绘人 物 形象 的 高明之处 : 在模糊中见清晰 , 在朦胧中显特征.
其次,模 糊语言能更好 地传 达作者的情 感体 验和 审美体 验 。一切 艺 术都 是作 者 情意 的物化 形式,真正 的文 学语言都 经过 作者 心灵 的浸 泡 和洗 染,深深地 烙上了作 者种种复杂的思 想、情绪、意念。因为 个体 的基 于某 种动 机 的言语 活动总是 与 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联系在一起的, 而情感体验和 审美 体验归根结 底是人 的内在的心理活 动和体 验。人的心理 体验 在很 多时 候 只是一 种不 可名状 、 不可言传的直觉 , 带有很大的模糊性 , 正如唐代皎 然在《 诗议》 中所说 的那样 , 是"义贯众象 , 而无定 质" 。因此 , 对模糊 的直觉体验只能借用模糊语言 来作概括性 的勾勒 ,且 只有模糊语言才能最大限 度地传达出作者内心模糊朦胧的直觉体验 。由于 文学的艺术形象是由语言提供的, 文学直接作用于 读者 , 使之产生审美体验 的, 不是形象实体本身 , 而是一系列语言符号。所以作者运用模糊语言传达 的情感体验就会引发读者相似的心理体验 。 这样无 形中就丰富了文学作品的美学意蕴和思想容量, 使作品更耐读 、 耐解 , 更有 回味和咀嚼的余地【 坷 。例 如,中国古典 诗词常常 以" 愁"来抒发作 者 内心 的 悲苦和哀怨。 这" 愁" 字就是一个模糊词 , 什么人 的愁、什么样的愁 、多大多深的愁 ,都可 以用这个 " 愁"字来 概括和形容 。正 因为这 " 愁"字带有模 糊性,才使现实生活中个人 的种种悲苦和哀愁一旦 进入艺术 作 品就 能成 为人 们 普遍 的人 生 体验 。艺术中的愁 已不是具体哪个人的愁 .而是一种谁都 可 以身同感受 的抽象的 、普遍 的愁。如李煜 的词 " 问君能有几 多愁,恰 似一江春水 向东 流"中的 " 愁",已超 越 了这 个沦为阶下 囚的皇 帝源自个人 身世和哀怨的一己之 " 愁" . 而升华为对人生无 常 的普遍 的命运感慨 。人们可以从个人的命运遭际 出发 去体 味这个"愁",从这同一 个"愁"字中品 出不同的人 生 苦味来 。
再次 , 模糊语言生动、 灵活, 富有形 象性 , 更适 合 于营构那些具有 不确定性和 多义性的文 学意 象,以及具有象征功能的文学意象。如马致远 的《天净沙 · 秋思》的前 四句由十个不同的具体物象 组合 而成 。这 十个 意象 渲染了一种 萧 瑟凄 凉的晚秋景 象 。由于这 十个意 象是 用清 晰、具体的名 词来 营造的 , 使得这首小令的前四句的含义 比较确定 , 即描绘 的是一幅秋郊夕阳图。 但最后一句" 断肠人 在天 涯"使用 了一 个模 糊 词语 " 断肠 人",却使意象 模 糊起 来。何以如此 ? 一来 多大的悲 伤 和忧郁 才算 是"断肠 " , 不 能作 定量 分析。二来 , 什 么事 情 引起 的愁绪和感伤才能称为 " 断肠 " 。 也不能作定性分 析。 为什么断肠? 小令也没有作明确的说明。 是因 为感 叹羁 旅漂 泊 的劳 顿,人生 失意 的孤 寂,还是因为感 叹 时光 易逝 、 人 生短 暂,抑或 是 由于 思念 亲人 和家 乡 的惆怅 所致?仅凭 模糊 词语 " 断肠人 " 是得 不到 确切解 释的,只能任读 者 自由猜 测了。由于最 后一 句 因使用 模 糊词 语带 来 了意象 的模糊 性和多义性 , 因此 , 对此曲意 旨的解读便造成了见仁见智 的审美随意性 ,由此也增强了该曲语言的魅力和 艺术 感染 力。
四、 结语"模糊"是一个科学概 念,指的是 语义外延 界限的不确 定性 , 不等 于" 滥用"或"误解 " 。模糊 语言也不等于含糊其辞 、 模棱两可 、 令人费解 , 而是利 用语 义 的模糊 , 准确 地反 映 出生 活 中的模 糊 概念 ; 或者 出于修 辞 的需要 ,用 模糊 语 言表 达 某种 不便直说 的思想感情 ;或者出于礼貌 ,考虑到交际环 境、目的 、 内容 和对象的心 理 因素 , 必须采用模 糊 的说法.因此 , 模糊与含混是根本不 同的两 回事 , 决不能等同起 来I】】]3。正所 谓"凡是存 在意思的地方.也就一 定有 完美 的 秩序 。—— 因此 , 即使 最含糊的语 句也 一定有 完美 的秩 序".
参考文 献:
[1]王明居. 模 糊艺术论 [ M ] . 合肥 :安徽教育 出版社 , 1 9 91 .
[ 2 ] 张乔. 模糊语 言学论集[ M] . 大连 : 大连 出版社 , 1 9 9 8 .
[ 3 ] 李海霞. 汉语" 可能" 、 " 必然" 意义表达的发展[ J ] . 重庆 师范大学学报 : 哲 学社 会科学版 , 2 0 1 1 ( 4 ) : 8 2 - 8 6 .
[ 4 ] 卢卡 契. 审美特性: 第一卷 [ M] . 北京: 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1986.
[5]恩斯 特·卡西 尔. 人论 [ M] . 上海:上海译 文 出版 社,198 5.
[ 6 ] 席勒 . 论 悲剧题材 产生快感 的原 因[J].北方论丛 , 1 9 8 4( 4 ) .
[ 7 ] 维特根斯坦. 哲 学研究[ M]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1 9 9 6
[ 8 ] 俞建章, 叶舒 宪. 符号 : 语 言与艺术 [ M] . 上海 : 上 海人 民出版社.1988.
[9]阿尔森 · 古留加. 康德传 [ 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1 9 8 1 .
[ 1 0 ] 李翠英. 语义异常的 不同阐释路 径[J].重庆文理 学院 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 0 1 1 ( 5 ) : 1 0 4 — 1 0 8 .
[ 1 1 ] 徐丹 晖. 语 言艺术探 索[ M] . 北京: 北 京广播 学院 出版 社.1999.

楼主:陇上郭馨允2019

字数:11295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9-08-08 18:15:03

更新时间:2019-08-18 18:24:40

评论数: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