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第三千四百七十五帖 读《红烛》

第三千四百七十五帖 读《红烛》

楼主:中国读书达人  时间:2018-12-11 00:58:17
读书破万卷(3475)•《红烛》
《红烛》,现代散文集。靳以著。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2年8月初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6年10月再版,列为“文季丛书”第21种。作者事迹参见《读书破万卷•<圣型>(3467)》。
《红烛》收40年代初的作品20篇。抗战爆发后,靳以从上海到广州,从广州到桂林、重庆,一度从西南转到东南,在福建的永安、南平等地居留过,四处奔波而一直坚持文化教育工作。颠沛流离的生活开阔了他的眼界,使他的纪行文有了广泛而充实的社会内容。《沉默的旅车》、《我坐在公路车上》、《两路口》等叙写沿途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和耳闻目睹的战乱景况,对后方社会的阴暗面敢于揭露。与纪行文类似的写实性的人物素描和生活速写,如《邻居们》、《我的房东》等长文,择取典型场景和生活片断,描绘战乱流离中各阶层各行各业的几种人生相,生动传神,厚实耐读。集子中还有《红烛》、《窗》等咏物抒情小品和《给忧郁的人们》、《雾城书简》等书信体抒情散文,抒写后方生活实感,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光明的向往。“红烛”的一点光亮给黑暗中的人们带来温暖和光明,但忽然被一阵狂风吹灭,使人们又陷入黑暗的深渊。这一情景曲折表达了人们的希望与失望交替的心态,概括了一定的社会历史内容。《窗》引发处于斗室囚牢里的人们向往自由和光明的天地,促使人们痛切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窒闷和现实处境的黑暗。这些抒怀之作有感而发,托物寓意,细致深切,含蓄隽永。这部散文集是作者成熟期的产物,较全面地体现了其叙事抒情的思想艺术风貌。
《红烛》抒写在凄清的除夕由一对红烛的明灭而引起的缕缕情思。红烛点亮后,光明劈开了黑暗,给作者和他的友人带来了温暖。尽管此时室外的大野仍忍受着冻雨寒风和黑夜的重压,但烛光给他们带来了欢愉,使他们忘记了寒冷和黑夜,并回忆起孩子时代以纯真的心憧憬着理想的世界。正在这时,突然一阵风吹熄了这对燃着的红烛,眼前又是一片黑暗。这时他们虽然不无寂寞、凄凉之感,但还是坚强地坐着,耐心地等待着,坚信“太阳总要出来的,黑夜还是要消失的”。文章真切地体现了作者渴望光明、追求理想的精神,表达了沦陷区人民对反动势力的憎恨和抗争。本篇构思精巧,把室内和室外、理想和现实交织着描写,有力地渲染了环境气氛,写景、抒情富有诗的韵味。
评:靳以《红烛》散文集,正是作者成熟期。点亮光明劈黑暗,明灭引起缕缕思。
冻雨寒风和黑夜,烛光带来是欢愉。渴望光明求理想,理想现实在交织。

楼主:中国读书达人

字数:1008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8-12-10 23:51:15

更新时间:2018-12-11 00:58:17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