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我的大学 >  【哈程大】王芝秋教授一生奉献中国舰船动力(转载)

【哈程大】王芝秋教授一生奉献中国舰船动力(转载)

楼主:军工院校  时间:2019-10-23 18:32:57
王芝秋教授一生奉献中国舰船动力



【人物简介】王芝秋,中国第二代舰船动力发展规划的主要参与者,引进机型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工作的见证人。曾任国防科技预研舰船动力技术专业组组长、中国内燃机学会理事、特种发动机学会副主任、黑龙江省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等重要兼职。

参与中国舰船动力技术“八五”至“十一五”预研计划等多个重大规划,曾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船舶动力系主任,动力装置工程技术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是哈尔滨工程大学舰船动力学科群的奠基人之一。

2010年被哈尔滨工程大学授予“终身荣誉教授”称号。

解决辽宁号棘手问题 协助海上巨轮完工交付


图:2018年4月12日,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图为辽宁舰航母打击作战群接受检阅\资料图片

当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巨龙入海”时,电视机前年过八旬的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王芝秋热泪盈眶。从“辽宁号”到首艘国产航母,凝聚了数以万计专家学者的努力。作为中国舰船动力发展从引进机型消化吸收到国产化的见证人和奠基人之一,王芝秋把一生的光和热都奉献给中国舰船动力发展,甘洒热血、青丝变白髮。\大公报记者 于海江

作为中国舰船动力学科奠基人之一,王芝秋严谨、谦虚又不失热情,这就是八十六岁的老人给人的最初印象。在半个多世纪的舰船动力学习、教学与科研中,王芝秋为国家的航母建设和海军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当中国建造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动力系统遇到棘手的问题时,王芝秋义无反顾地为国家担负起这份责任。最终,他指挥科研团队承担了动力系统理论和基础技术分析工作,为动力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可靠依据和有力支撑。

国产航母的建设一直牵动着王芝秋的心,他说,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正式下水,标志着中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成果。中国舰船动力已从过去的引入式转变到研发阶段,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舰船动力的研发可以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为国担当义无反顾

“哈尔滨工程大学必须义无反顾地为国家担当起来。”当国家舰船动力方面遇到困难,王芝秋都会这样坚定的回答。王芝秋的担当,不是临危受命,而是看到国家遇到难题时的主动承担。这种难能可贵的担当精神感染着哈尔滨工程大学每一代“动力人”。

中国某企业的一项价值5亿美元的DANA项目──“希望6号”在调试过程中,遇到西欧进口的货油泵振动超标的问题。此环节若被耽搁,将会影响整个工程的交付,5亿美元可能付之一炬。外方供货商、船东、船厂等多方努力都没有找到问题根源。这时,振动与噪声研究所及时伸出了援手。

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学院的担当与团队精神在“希望6号”事件中显现得淋漓尽致。接到电话后,学校立即组织团队前往现场进行测试。与此同时,以王芝秋为主的多位老师在哈尔滨进行远程分析与诊断。整个团队加班加点、反覆讨论,终於找到了问题根源,并指导了改进方案,“希望6号”得以及时交付。

骗过保安亲赴一线

2013年12月底,哈尔滨工程大学接到广东船厂的电话,有四艘工程船动力系统出现问题,近半年的时间不能交付使用,延期一日要交付巨额违约金,在内地找了很多专家一直不能解决。当时78岁的王芝秋听说后,主动要求带他一块去。厂家听说王芝秋要来,只提出一个要求,“欢迎王芝秋教授,但绝不能让他上船,原因是担心船上施工给他带来危险。”

到广东的第一天,王芝秋在招待所待了一天,听几位去现场的团队队员介绍相关情况,他坐不住了,要求第二天一定要到现场亲自去看。第二天王芝秋穿上工作服,用安全帽盖住满头白髮“骗过”保安进入现场。经过现场勘探,王芝秋提示队员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经过6天5夜的奋战,团队在未动一颗螺丝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控制算法解决了故障,为船厂节省了1.2亿人民币的开支。


楼主:军工院校  时间:2019-10-23 18:32:57
心怀报国热情 投身舰船动力发展

使命呼唤担当,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中国舰船已在世界崛起,核心动力正在走向自主研发的阶段。1935年9月出生于天津的王芝秋,于1961年在“哈军工”(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海军工程系内燃机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开始投身于中国舰船动力的发展当中。

1955年,王芝秋的双脚第一次踏进“哈军工”时,便与中国舰船动力结下了一生的缘分。作为“哈军工”的第四期学员,与同学们共同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和投身国防事业的志向走到了一起,开启了与他一生相伴的中国舰船动力的学习和研究。

王芝秋回忆说,“当时我们要在学校学习五年,还有一年是预科,对于我们这些从高中升上来的同学要进行一年军事化训练。

比如牙刷要放齐、叠被子要成方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吃饭八分钟”,值班人员把饭菜盛好后,一喊:‘开动’,我们全体学生就要在八分钟内吃完,一叫‘停止’就要马上放下筷子到门口集合。”

几十年来,王芝秋一直沉下心来做研究,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要求自己,取得了一连串耀眼的头衔,曾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船舶动力系主任,动力装置工程技术研究所第一任所长。

曾参与中国舰船动力技术“八五”至“十一五”预研计划等多个重大规划,是中国第二代舰船动力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言传身教 感染学生贡献祖国

当一位年逾古稀的老教授缓步迈上领奖台接受终身荣誉教授证书时,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王芝秋从一名普通的哈军工学员到舰船动力专家,他把大半生的心血和精力投入到舰船动力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中,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顶尖人才,退休后一直坚持每周回学校为在校生讲述他曾经的故事。

在谈到获得“终身荣誉教授”的感受时,王芝秋说,“这是学校对我和我的团队多年工作的肯定和鼓励,可以说是时代的机遇及团队的共同努力,而我个人只是恪尽职守,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我愿意把一生奉献给我热爱的教学、科研事业,为国家舰船动力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为国担当、为实严谨、不断创新、情同父子。”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玩幽在谈到对自己老师的印象时表示。李玩幽是王芝秋的得意门生之一。王芝秋曾对他说,“当你能创造出价值的时候,你就会有一种乐趣,你就会喜欢上这个专业。”李玩幽说,“在我所经历的研究项目中,我体会到了这种乐趣。王老师与我们学生的关系情同父子,他不仅关心我们的学业更会引导我们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李玩幽说,“自己刚参加工作时,有一部分人以发论文的数量论成绩和评职称,如果不多发论文,自身的发展就很可能会受到影响;当时王老师告诉我,要把精力放到解决国家困难和教书育人中去,人生的论文要写在祖国大地上,解决难题和培养英才就是最好的文章!”

王芝秋的故事感染着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莘莘学子们,这些学生在中国舰船动力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承父王芸生爱国志 敬业有担当


图:王芸生(右二)夫妇与王芝秋等(右一)六兄妹合影\受访者供图

王芝秋是大公报原总编辑王芸生之子,小时候父亲给他的印象就是忙于工作,每日要很晚才回到家里。从小随着大公报先后在重庆、上海及北京生活。但了解王芝秋的人都知道,他很少谈及与父亲的事情。

在被问及对父亲王芸生的印象时,王芝秋吝啬地吐出“每天都在写。”几个字,这不禁让记者联想起孔夫子“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名句。生于知名报人之家,受中华传统文化浸润,“谦谦君子”四个字最能概括王芝秋教授的人格和品行,早在年少时毅然选择就读哈军工这件事上,“敏于行”即得到了完美体现。

“受父亲影响,我们兄弟姐妹都很热爱新中国,上海刚解放,家中大些的孩子就参军、参干,跟随解放军南下。我和弟弟同时高中毕业。高三时,哈军工招生负责人找我谈话,当时,听到哈军工、陈赓院长就很激动。问我愿不愿意将来毕业当军官,年轻人当然都愿意。”王芝秋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

王芝秋说,“在父亲身上学到了爱国、敬业、担当的精神,这种精神也一直用于自己的事业当中。”在国家遇到棘手的问题时,王芝秋每次都是主动承担,而不是临危受命。

此外,王芝秋还讲述了一段他们兄妹六人名字的事情,他们兄弟姐妹的姓名都含有“王芝”两个字,不过这个“芝”字可把三个儿子害苦了。因为从小按名字判性别,很容易被判为女性。
楼主:军工院校  时间:2019-10-23 18:32:57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创建于1953年,陈赓大将担任首任院长兼政委。1970年“哈军工”南迁与分建。南迁长沙部分发展成为“国防科技大学”,留守原址部分发展成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1953.9-1966.4)

—>哈尔滨工程学院(1966.4-1970.6)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70.6-1994.5)+长沙工学院(1970.6-1978.6)

—>哈尔滨工程大学(1994.5~至今)+国防科技大学(1978.6~至今)
楼主:军工院校  时间:2019-10-23 18:32:57
记哈尔滨工程大学终身荣誉教授王芝秋
时间:2010-04-17

当一位年逾古稀的老教授缓步迈上人才工作会议的讲台,接过火红的终身荣誉教授证书,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他就是哈尔滨工程大学轮机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原动力工程系主任王芝秋教授。
王芝秋教授1961年毕业于哈军工海军系内燃机专业随即留校任教,从一名普通的哈军工学员到舰船动力专家,他把大半生的心血和精力投入到舰船动力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中,为国家培养了大量该领域的顶尖人才,也为哈尔滨工程大学舰船动力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国内著名的舰船动力专家

从事了半个世纪舰船动力技术研究工作的王芝秋教授,拥有一连串耀眼的头衔:曾任国防科技预研舰船动力技术专业组组长、中国内燃机学会理事、特种发动机学会副主任、黑龙江省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等重要职务,担任了我国船舶动力“八五”至“十二五”预研计划、“高新工程”、“舰船动力改进提高”、“舰船动力基础科研”、“舰船动力2030规划”等多个重大规划的专家和撰稿人,是我国第二代舰船动力发展规划的主要参与者,引进机型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工作的见证人。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刚刚引进国外先进的舰船动力产品,他便率先投入到引进技术的钻研中,为我国第二代舰船动力的国产化设计研发体系、搭建试验平台、培养人才队伍……丰富的动力学科领域和相关行业前沿的科技工作实践,使他逐渐养成了统领全局的胸怀和气魄,也为他直接掌握学科、行业最新最前沿的信息提供了便利,使得他在其后的科研与教学中,打破学科、学院与课题组之间的局限,以其公认的学术水平、博大的胸襟,长远的科研眼光,整合各类资源,攻克重大科技难题。在他的领导、支持和参与下,哈尔滨工程大学舰船动力科研经历了从弱到强、从基础走向基础与型号并重的历史转折。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减振降噪、柴油机电控、燃气轮机进气滤清、动力定位及核动力仿真等方面,先后获得20余项省部级和国家级科技进步奖。舰船动力领域的科研经费连续多年突破5000万元。日前,他因做出的突出贡献受邀作为中央军委专家组成员,受到了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这位为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走向深远海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为下一代舰船动力的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的老者,在谈及终身荣誉教授时,却很淡定:是时代的机遇、领导的正确抉择以及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成就了我,我只是克尽职责,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哈尔滨工程大学舰船动力学科的奠基人

王芝秋教授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装置工程技术研究所第一任所长,该创新团队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哈尔滨工程大学舰船动力领域和舰船动力工程学科群的奠基人之一。在学科建设方面,他一直坚持从整个学科、行业、学校、院系和团队的发展出发,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为哈尔滨工程大学舰船动力学科专业的发展尽心规划、谋求支持。在其领导下,内燃机专业首批取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其后又取得了轮机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为舰船动力与核能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舰船动力工程学科群已成为哈尔滨工程大学“三海一核”特色的主体学科。近年来,他又协助现任学院领导申报并取得了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哈尔滨工程大学在舰船动力方向已成为拥有两个硕士点、两个博士点、一个博士后流动站的多层次、高水平的人才培养重要平台,王芝秋教授在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在王芝秋教授的积极引导下,哈尔滨工程大学舰船动力学科领域的创新团队建设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他先后参与培育了边信黔团队、马修真团队、张志俭团队、孙海鸥团队等一批优秀科研团队,这些团队已经成为哈尔滨工程大学科研的主力军,成为我国船舶控制、动力装置电控、核动力仿真等领域的排头兵,并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在我国舰船动力与相关领域,一批技术骨干和专家都是王教授的学生,其中40余人担任厅局级以上领导和系统总师,在他的参与下,近几年学院获得条件建设经费近3亿元,建成了3.5万m2的动力楼群和一大批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研发和试验平台,为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谈到凝炼学科发展方向的经验,王芝秋教授说,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深入下去,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精神,要始终站在科研发展的第一线。同时,也不能固步自封,要在优势领域内部不断寻求和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争取具有更高显示度的大项目,不断壮大我们的科研实力,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满足国民经济需求的生产力,真正为国家发展服务。

青年学者的良师

王芝秋教授始终把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他十分注重教学与科研梯队的建设,在他的悉心指导与培养下,校内一大批年轻教师已成长为青年学者、专家以及高级管理人才,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校建设的主力军。学院形成了多个人员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具有突出攻关能力的科研队伍。由于在船舶柴油机行业较高的知名度,许多校外人才投奔到他的门下,经深造后,有的已成为专家、教授,直至学科带头人,有的已走上领导岗位成为高等学校的主要领导、大型研究所的所长、大型企业的厂长等。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王芝秋教授更注重培养学生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说,作为哈军工的继承人,我们要不断发扬哈军工的优良传统,把忠诚、坚韧、团结、创新的校风融入血液。在他影响下,王芝秋教授培养的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已成为了我国国防建设的主力军。
身教重于言教,王芝秋教授虽然已到古稀之年,学术思想却依然活跃,科学追求依然执着。退休后,这位忙碌的老人又被聘为哈尔滨工程大学某项重大工程科研领导小组的顾问,担任国防科工局动力基础科研专家组成员,参与MPRD计划、常规动力改进提高专题以及2030年常规动力发展规划等的编制……他要将自己的光和热全部奉献给一生钟爱的事业。
楼主:军工院校  时间:2019-10-23 18:32:57
为舰船动力发展奋斗终身
——哈尔滨工程大学终身荣誉教授王芝秋专访
【人物名片】:王芝秋,1935年9月出生于天津,1961年哈军工海军工程系内燃机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哈尔滨工程大学轮机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国内著名舰船动力专家。曾任国防科技预研舰船动力技术专业组组长、中国内燃机学会理事、特种发动机学会副主任、黑龙江省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等重要职务,担任了我国船舶动力“八五”至“十五”预研计划、“高新工程”、“舰船动力改进提高”、“舰船动力基础科研”、“舰船动力2030规划”等多个重大规划的专家并参与撰稿,是我国第二代舰船动力发展规划的主要参与者,引进机型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工作的见证人。2010年,被授予我校终身荣誉教授称号。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的高中是在北京读的,当时为什么不报考清华、北大而是选择了哈军工呢?

王芝秋(以下简称王):我父亲是大公报总编,受父亲影响, 我们兄弟姐妹都很热爱新中国,上海刚解放,大些的孩子就参军、参干跟随解放军南下了(那时我家在上海)。我和弟弟还小正在念书。高三时哈军工招生的同志找我谈话,那时候一听哈军工、陈赓院长就很激动。问我愿不愿意跟着党走,将来毕业当军官,年轻人当然都愿意。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和投身国防事业的志向,我和弟弟都坚定地选择了哈军工。我是哈军工第四期学员。哈军工最初几期学员要么是部队的军人,要么是高中毕业生。大家都怀着共同的对国防事业的热情而走到了一起。

记:作为哈军工第四期学员,请您简要回顾一下您在哈军工时期的学习生活。

王:当时的学制是五年制,但是哈军工比较特殊,还有一年预科。学员中从部队来的文化底子较差,需要补一年的高中课程,我们这种高中升入哈军工的学员,则需要进行一年的军事训练,学习相关的军事理论知识。我们当时的学习生活跟前苏联军校是一样的,实行军事化管理,过军人生活。比如牙刷要放齐、叠被子要成方块,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吃饭八分钟”,值班人员把饭菜盛好后,一喊:“开动”,我们全体学生就要在八分钟内吃完,一叫“停止”就要马上放下筷子到门口集合。

那时候的学习氛围很浓,学风很正。所有的人都全心全意地学习,考试时也没有人作弊。正因如此,我通过这六年的严谨学习,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学术基础。这次收集军工时代的资料,我还上交了一本我那时上学的成绩册。

当时哈军工十分重视教学。我们内燃机专业先后引进了3位苏联专家,教学计划、实验室建设及一些主要课程的教材全是由苏联专家带来的。因此,哈军工的教学水平提高的很快。陈赓院长还到各个大学去挖人来充实学校的师资队伍,有了清华、上海交大等学校的知名骨干教师加盟,哈军工的内燃机专业很快在国内占有了一定地位。

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您为国家发掘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舰船动力方面的优秀人才,您是如何引导和培养学生的?

王: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很重要,因此我在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实践。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应用型人才。学会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和完善理论。我在学生时期就尝到了理论与实践集合的甜果。大约在1960年左右,邓三瑞教授主持研制一个小型潜艇。我们专业负责设计柴油机,当时我是五年级学生,已经快毕业了,就与杨光昇、曹渝白、张志华、李赫、程一初、张天元等教师、实验室人员一起设计对置式110型柴油机。当时的设计思想是体积小、重量轻、马力大。我们的设计结构比较复杂,是菱形的,与上海的4805厂合作,他们生产,我们设计,可以说这段经历开启了我理论联系实践的第一步,为我后来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础。

1985年至1995年,我担任了10年的系主任。我认为真正的创新人才是离不开实践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打破学科局限,整合各类资源,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记:您从事舰船动力技术研究工作近半个世纪,为学校的舰船动力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带领科研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国家的舰船动力研究奉献了心力。请简要介绍一下您在科研道路上的一些经验。

王:科研对于一个教授、一个学科乃至一个学校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1985年,我任系主任,我们学科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国家把海军的部分科研计划委托给船舶总公司,我们学校是直属船舶总公司最主要的大学,因此学校成为船舶工业国防科技预研计划的主要承担单位之一。船舶总公司为管理好预研工作专门成立了10个船舶工业国防科技预研技术专业组。我被选为船舶动力技术专业组组长,参与了几个五年计划编制工作。当时,全国的科研工作都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学校作为基础科研的支撑力量,能够得到这样一个重要计划的持续支持,学校船舶机电等主要学科具备了发展的优势。关键要抓住机遇,持之以恒,在创新成果发展学科的同时培养学科带头人。

另外,对于一名科研工作者而言,要兼具求实与创新的科研品质。所谓“求实”就是要脚踏实地搞研究,勤勤恳恳做学术。我们与工厂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由于学校与工厂科研定位不同,互为补充,可以共同报题,更具优势。这也是学校动力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手段不断翻新,学校就需要不断学习,帮助工厂共同进步。

所谓“创新”,我认为首先应该明确自身的定位。如今做科研,要获得真正全新的、原创的东西其实很难。但并不意味着就无法创新。我们可以走集成创新的道路,也可以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将我们基础科研的优势挖掘出来,从多学科的角度集成起来,寻找新亮点,新发现。

记:您把大半生的心血和精力投入到舰船动力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中,为国家培养了大量该领域的顶尖人才,也为学校舰船动力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10年,被授予我校终身荣誉教授,能谈谈您的感想吗?

王:可以说,是时代的机遇、领导的正确抉择以及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成就了我今天的成绩。我只是克尽职责,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我做了10年的系主任、专业组长,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我感到很欣慰。多年来,我和我的团队坚持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研究,以“咬定青山不放松”地站在科研发展的第一线。正是有了大家的精诚合作,团结一致,才使我们的科研实力不断壮大,做到了为国家发展服务。

“终身荣誉教授”是学校对我多年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我愿意把我所有的光和热都奉献给学校,奉献给我热爱的教学、科研事业,为国家的舰船动力发展奋斗终身。
楼主:军工院校  时间:2019-10-23 18:32:57
“工程大学”必须义无反顾地为国家担当起来
——听长江学者李玩幽讲述恩师王芝秋的“担当”与“团队”
作者:郑芳蕊

4月26日,首艘国产航母“巨龙入海”。一时间,全国人民欢呼喝彩,国际社会纷纷热议。从辽宁号到首艘国产航母,凝聚了数以万计的专家学者的努力,也汇集了我校众多师生的智慧和力量。在我校舰船动力学科群奠基人之一、终身荣誉教授王芝秋的带领下,动力学院成为海军动力装备最主要的人才基地之一,为国家的航母工作和海军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在我国首艘国产航母正式下水这一历史时刻,王芝秋教授的博士研究生、长江学者李玩幽教授将心中难忘的“导师金句”和故事娓娓道来。他说,自己从王教授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就是“担当”与“团队”的精神与态度。
1999年,我国购买了前苏联海军的航空母舰次舰“瓦良格号”,也就是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的前身。最初的瓦良格号只是个“船壳子”,当船回到国内时,船体内部的动力系统已经损坏得非常严重了,如何恢复动力系统成为最严峻的问题之一。面对一无图纸、二无参数、三无标准的“三无”局面,行业专家都一筹莫展。
看到国家遇到了这么棘手的问题,王教授只说了一句话:“工程大学必须义无反顾地为国家担当起来。”不是每一个学者、教授都敢说出这种话,但是王教授说了出来,担当了起来,当好了理论先锋。这句话代表着他的自信,代表着他的实力,也代表着他想要为国解难的急切心情。最终,王教授带领姜任秋等团队承担了动力系统理论和基础技术分析工作,为动力系统的恢复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和有力支撑。
王教授的担当,不是临危受命,而是看到国家遇到了难题,遇到了问题时的主动承担。这种难能可贵的担当精神感染着李玩幽,也感染着动力学院的每一个人。因此,不仅仅是李玩幽,每一代“动力人”都意识到,为国担当、为国家需求担当不是空话,而是一种最接地气的成功之法,是一位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态度,并坚持把这份担当融入到自身的的科研、教学等各项工作中。这也就是为什么每当行业领域内出现问题时,动力学院的团队会义无反顾地冲上去,为行业解忧。
2013年12月,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第704研究所总承的某型公务船动力系统项目在试航时出现了动力问题,好几个月都没有解决。一筹莫展之际,他们想到了哈尔滨工程大学,想到了李玩幽教授团队。
李玩幽当天上午接到消息后,下午就着手收拾仪器准备前往,并给王教授打电话说明情况。王教授表示要跟着大家一起去现场,于是,80多岁的老教授经过5个多小时的长途飞行,随队前往船厂“救急”。经过6天5夜的奋战,团队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通过最小的调整,在最短的时间里解决了故障。王芝秋和李玩幽两位教授深厚的学术造诣、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勇于为行业解忧的担当精神,得到了船厂、船东、设备厂等各方面的一致认可和钦佩。
在动力学院,有一种传承叫做担当。从王芝秋、张天元教授等第一代动力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为国解难的使命感和勇于主动担当的精神,这种担当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传承到了第二代刘志刚教授、季振林教授等人的身上,再传承到第三代李玩幽、杨铁军教授,至今已有五代。薪火相传,他们的学生也接过了这份“担当”,继续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内践行担当精神,助力行业发展。刘志刚和李玩幽教授的硕士研究生——胡寅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胡寅寅是轮机工程专业的学生,现就职于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5月5日,中国国产C919大型客机在浦东国际机场正式首飞成功,国人实现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追梦之旅。年轻的胡寅寅负责C919项目的发动机与短舱系统集成设计,在国产客机实现突破性进展的历史时刻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代代动力人担当精神的薪火相传,让我们在国产大飞机项目中看到了哈工程的力量,多了一份工程人的骄傲。
在动力学院,有一种力量叫做团队。“做学问、搞科研,必须依靠团队,单枪匹马很难成事儿”。团队精神,是王教授这样老一辈动力人留下来的传统,是整个动力学院的文化,也是李玩幽从老师身上学到并一直践行的信念。做事情拧成一股绳儿,有困难大家一起上,也就成了大家工作的常态。
南通中远船务/启东中远海工公司的一项价值5亿美元的DANA项目——“希望6号”在调试过程中,碰到了荷兰进口的货油泵振动超标的问题。此环节若被耽搁,将会影响整个工程的交付,5亿美元可能付之一炬。外方供货商、船东、船厂等多方努力都没有找到问题根源。这时,振动与噪声研究所及时伸出了援手。
动力学院的团队精神在这次“希望6号”的事件中显现得淋漓尽致。接到电话后,卢熙群、郭宜斌、率志君等老师立即带领学生乐帅、喻家鹏等前往现场进行测试。与此同时,王芝秋、张天元、刘志刚、李玩幽、王东华等老师多次在哈尔滨进行远程分析与诊断。整个团队加班加点、反复讨论,终于找到了问题根源,并指导了改进方案,“希望6号”得以及时交付。
“担当”与“团队”,看似简简单单的两个词,在动力学院却变得不再简单。就是王芝秋教授那句掷地有声的“工程大学必须义无反顾地为国家担当起来”,让一代代动力人团结奋进,让“担当”与“团队”成了动力学院的“精气神”,不仅增强了年轻人在这个行业里的自信感,也让学校有机会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整个行业领域内关于王教授站在国家战略层面进行谋划的故事还有很多。王芝秋教授说过:“国之利器,不可示人。”虽然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瓦良格号和“希望6号”的故事我们无从得知,但是,我们仍会铭记,今天能够在建设海洋强国的事业中看到学校的力量,能够拥有这份骄傲与荣耀,是每一位像王芝秋教授这样有责任感、有担当精神的学者带给我们的。
在此,向我校每一位为我国海洋强国事业作出贡献的工程人致敬!

楼主:军工院校

字数:10338

帖子分类:我的大学

发表时间:2019-10-16 03:39:41

更新时间:2019-10-23 18:32:57

评论数: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