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红袖天涯 >  陈独秀对内战的看法(转载)

陈独秀对内战的看法(转载)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11-08 20:18:58
如题。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11-08 20:18:58
陈独秀对内战的看法

陈独秀属于“托派”吗
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浏览 2561 次

风轻云卷
2009-10-05
这个问题要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中来看。
陈独秀在1925年到1927年的中国大革命中,头脑比较清醒,多次反对共产国际的国共合作指示(为了保证合作,共产国际要求共产党员留在国民党内),并在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在党报上发表公开信,单方面宣布退出国民党,引起党内外轰动,因为与共产国际意见的背道而驰,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人不得已在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下,与共产国际支持的国共合作路线彻底决裂。而当时国际领导层内部托洛茨基一派与斯大林一派正在就同一个中国革命问题进行激烈的纲领斗争。
1927年大革命失败使中国共产党在反革命屠杀中丧失了大批优秀干部,对这次革命失败负有第一责任的共产国际领导层(以斯大林为首)把全部责任推卸在中共的头上,中共又把主要责任推卸在 陈独秀头上,指责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并在1927年撤销陈独秀的 职务。
这以后,陈独秀开始接受托洛茨基派的观点,要求中共中央接受托派路线,反对左倾暴动路线,而主张以国民会议为中心,从民权民主斗争开始重新聚集力量革命。1929年,陈独秀被开除出中国共产党。12月,发表《我们的政治意见书》,攻击中国共产党的机会主义领导层。同时,在上海建立托派组织“无产者社”,从此看来,陈独秀应该是国内“托派”的创始人。
1932年,陈独秀因谴责蒋介石卖国独裁,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937年出狱,拥护国共合作和国民党领导抗日,并在武汉联络民主人士和抗日军队,试图组织“不拥国、不阿共”的第三势力。此时的陈独秀已偏离了托派纲领,而且遭到了多数中国托派的反对。
1938年,陈独秀被王明、康生诬陷为日本间谍,从此与中共彻底决裂。晚年陈独秀最终的立场是要求建立民主的政权,开始对共产主义理论进行反思。
由陈独秀的个人成长史来看,单纯将其定位于“托派”是不太准确的。其思想有一个成长的过程,陈独秀也一生未放弃过对真理的追求。特别是晚年贫困潦倒时,还对其一生追求的“主义”进行深刻反思,对民主、独裁等有了新的认识。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为民族寻求出路。
参考资料: 部分资料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1752.html?wtp=tt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11-08 20:18:58
陈独秀_百度百科
职业:教授、革命家,政治家
生卒:1879年10月9日(己卯年)-1942年5月27日(壬午年)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11-08 20:18:58
如果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无比正确怎么办?

举例:
三国吴国的办法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令孙权归附。于是,吴国上下各怀心腹事。当时,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无比正确,怎么办?

一种办法,是表决。
另一种办法,是孙权说了算。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11-08 20:18:58
个体是目的。集体也是目的。但是,相对来说,个体是最高目的,集体不是最高目的。大敌当前,非常时期,集体可以是最高目的;但是,如果承认国际法是人类当时的最高文化水平,那么,应该遵守国际法;和平时期,即,在常态下,个体是最高目的。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11-08 20:18:58
目的不明确,你干什么,会瞎干。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11-08 20:18:58
个体目的,是指一个具体的人,是想当科学家,还是想当艺术家;是想当工人,还是想当农民;个体是目的,是指这个集体,对个体的重视程度。明白了吗?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11-08 20:18:58
诡辩举例

举报 | 收藏 | 43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14)

非业非力:举报 2019-01-23 19:51:01 评论
评论 孔布丶:比如,解放前,解放后,个体受重视的程度,一样吗?

孔布丶:2019-01-23 20:08:22 评论
评论 非业非力:别说解放前解放后,就是去年今年,昨天今天,刚才现在,个体受重视的程度都不会一样。那个谁不是曰过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有这事吧。
http://bbs.tianya.cn/post-1178-27110-1.shtml#264955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11-08 20:18:58
个体是目的。
民国后,废除太监制度。
解放后,废除娶妾制度。
文革后,废除劳教制度。
楼主:非业非力  时间:2019-11-08 20:18:58
孙权的爱国思想

赤壁之战,孙权胜,刘备胜,曹操败。
战前,孙权三心二意,是战(对抗),是降(归顺),很难下决心。孙权是资产阶级的总代表。他要权衡利弊得失。对抗,投降,都是策略。随机应变。看风使舵。没有一定之规。就像当年勾践,卧薪尝胆,也是策略。
诸葛亮舌战群儒,也许是虚构。
张昭,是投降派的代表。
周瑜,是对抗派的代表。
孙权面临选择。据“三国演义”,孙权在犹豫之后,选择对抗。有人对他说,投降,别人都好办,可以像以前一样;只有您不好办。要俯首称臣。于是,孙权最终选择对抗。

楼主:非业非力

字数:1619

帖子分类:红袖天涯

发表时间:2019-01-23 02:43:50

更新时间:2019-11-08 20:18:58

评论数:1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