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曾记----托尔斯泰小馆

曾记----托尔斯泰小馆

楼主:毛姆叔叔  时间:2019-11-20 09:33:51
喜欢托尔斯泰的朋友来"曾记”这里坐坐吧,谈谈他和他的书。
楼主:毛姆叔叔  时间:2019-11-20 09:33:51
《伊凡·伊里奇之死》----输了自己,赢了世界又如何?

----曾记

前段时间,韩国艺人崔雪莉被发现在寓所中上吊身亡,终年25岁,引得网友一片哗然。

一直以来,在公众面前,她所呈现出来的都是放飞自我,率性而为的开朗形象。如此鲜活的生命骤然离世,实在令人唏嘘。而以这种决绝的方式告别世界,更让人觉得费解。

有报道称崔雪莉罹患抑郁症,她自己也曾说过,自己不算是会看别人眼色的人,她也不想要看别人眼色,她想要的是“寻找到自己” 。

然而,艺人就和政客一样,属于公众,而不仅仅属于自己。为了迎合外界的期许,真实的自我总是要被巧妙地隐藏起来。

长而久之,当外在人设与内在真我,冲突到再也无法和解时,结束生命用来对抗一切,或许是当事人最后不得不面对的选择。

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里曾写道: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

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对于崔雪莉而言,她用自杀来回答了她的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一问题。

然而,对于信奉“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普罗大众来说,思考自杀这一问题,既不愉快,也让人忌讳。

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或许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提问:人,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去生活?

托尔斯泰晚年写过一部很薄的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曾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小说讲述了彼得堡一名高级检察官伊凡·伊里奇的一生。在世人眼中,他妻子漂亮,一双儿女,事业有成,前程无忧,真可谓幸福楷模,人生赢家。然而,托尔斯泰却说,伊凡所经历的生活是最平淡无奇的,也是最可怕的。

伊凡·伊里奇很小的时候,就像苍蝇向往光明一样,对上流社会身居高位的人无限景仰。他亦步亦趋地学习他们的为人处世,临摹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见解。从小他就力争上游,聪明用功,最终以十品文官的资格从法律学校毕业,在法院担任预审官。在处理公务时,他秉公办事,刚正不阿;在社交事务上,他结交名流,如鱼得水。最后,他终于如愿跻身于他渴慕的上层圈子。

后来他的社交圈出现一位迷人漂亮的女人。她出身良好,举止端庄,看起来像是理想的结婚对象。伊凡·伊里奇开始考虑:拥有这样一位妻子将会给他的生活带来乐趣,更重要的是,这桩婚事在上层人看来是正确的决定。

于是,他在该结婚的时候结婚了。

尽管婚后伊凡·伊里奇马上发现,自己的妻子并不如当初般迷人。而且两人在生育了一儿一女后,并没有像当初那样相亲相爱,反而彼此疏远,相嫌相弃。但他明白,自己需要维持这种家庭生活。这是他所处的圈子的习俗所确立的一种外部形式上的体面。而这一切都带有让上层社会赞许的特征,有助于他事业上的发展。就这样,他在公务与私事之间游刃有余的切换,让他左右逢源,顺利地度过了事业和家庭上的中年危机。

可以预见的是,伊凡·伊里奇的生活小舟,正沿着既定的航程驶向幸福的海洋。生活就像他认为的那样,正在愉快而体面地继续下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幸福的小船说翻就翻。

在事业人生最高峰的时候,伊凡·伊里奇一家搬进了彼得堡宽敞的豪宅里。他开始按照当地上层名流的格调,模仿他们的品味用心地布置装修。然而,在悬挂一幅有着中产阶级风格的窗帘的时候,他失足从高高的梯子上摔下来,从此一病不起。当他不得不卧床在家时,他第一次有时间用冷静的视角来观察自己和身周的人。

他开始发现,原来他爱慕虚荣的妻子和女儿并未真正关心过他,她们只关心他的俸䘵给她们带来的生活支持;他的那些同事,并不因他生病而同情他。反而成天在打听他的离去所带来的空缺,会给他们带来哪些升迁的机会;甚至给他看病的医生,也只是机械化地站在专业角度,无动于衷地处理他的身体,就像他在法院冷漠而优雅地审理案件一贯风格一样,并不在乎他的个人感受。

他慢慢地觉得自己被世界抛弃了。以前到处是光明,现在全是黑暗了。肉体上的痛苦让他恐惧,精神上的痛苦更让他绝望。而最让伊凡·伊里奇痛苦的是(尽管他羞于承认这一点),那就是,他觉得孤零零地,没有一个人真正同情他。他希望有个人像可怜一个病中的孩子那样可怜他。他真希望大家能够像爱抚、安慰孩子那样抚慰他、亲吻他,为他哭泣。

然而,他视线范围内的那些熟人们,仍然维持着伪善的体面,保持着客观的距离。他感受不到真心的关怀。他开始自怜哭泣,他哭自己孤苦无助,哭自己可怕的孤独,哭周围不近人情,哭上帝的残酷,哭上帝的不存在。

最后病入膏肓的他,偶然听到了心灵从未发过的的声音:

你究竟要什么?
活下去?怎么活?
你过去是怎么活的?
体面端庄,心情愉快吗?

在这可怕的孤独中,伊凡·伊里奇开始认真的反思他的一生。他开始怀疑自己生命的历程,其实是一步步在走着下坡路,但自己却以为是在步步高升。他突然意识到,“或许,我过去生活得不对头?”

这个念头让他极其痛苦。他无法承认,也不敢接受他这辈子过得不对头的这个事实。因为,承认这个事实,就意味着:那些最高地位的人们认为好的东西,说不定他们是错误的。也就是说,不管是他的公务,他的生活规划,他的家庭,以及这些社会与公务的利益----这些可能都是错的。

他曾经奉为圭臬,深信不疑的东西开始轰然倒塌,他无法承受这彻底的失败。

他开始靠着回忆往事度日。妻子,女儿,同事,医生平素的一言一行,如一帧帧影片回放,无不印证着他发现的可怕的真理。他在他们的身上,也看到了从前的自己。他发现原来自己和他们别无二致。

他因为虚荣心和面子和家人联结在一起,因为社交利益和人脉经营和同事联结在一起,而他在审理每一桩案件时的不带任何感情的态度和医生为他看病时的冷漠又有何区别?

他为此恨自己,也恨他们。恨伪善的温情面纱撕破后,剩下的只有体面的仓皇。他悔恨自己过去所有赖于生存的一切,原来都是错的!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他才发现终其一生,他只是为迎合别人的期许而已。原来自己从来不曾有过真心的喜悦和眼泪,也不曾真正地为自己的心愿而生活。

在这最后一刻他突然豁然开朗,他想重新再活一次,可惜再也没有机会。

他死了。

托尔斯泰讲述的小小故事到这里就平淡地结束了。

然而,当年该作品一经发表却反响强烈。法国作家莫泊桑看完这篇小说后,深深为之折服并感叹道:“我看到,我的全部创作活动都算不上什么,我的整整十卷作品分文不值。”

纳博科夫也曾称赞这个故事是托尔斯泰最具有艺术性、最完美、最成熟的成功作品。这个故事实际上不是关于伊凡之死,而恰是关于伊凡之生,他的一生是糟糕的,生命的结束不过意味着灵魂的死亡,而他临死的醒悟则是从死里得到了新生。

的确,就算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细细阅读这篇小说时,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它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现代意义。

今天,我们举目周遭,仍然可以在很多现代人身上看到伊凡·伊里奇的影子。多少人们努力着,似乎更多是为了赢得别人的赞许和认可,而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的声音却微乎其微,连自己都听不太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而我们的社会也是一边倒地鼓吹着,只有追求成功,只有超越他人,才能赢得别人尊敬。从小到大,类似“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要想人前显贵,必在人后受累”,还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名言警句一直在人们耳边回响,俨然成为一个人要获得幸福人生的成功指南。这些励志箴言无疑充满着正能量,鼓励人们为了目标力争上游。

但是那些“人上人”,“人前显贵”,“成名天下知”的字眼,又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荣耀与名声,财富与权势,这就是我们人生的终极目标。只要你拥有名利与地位,你就一定能获得身周熟人的肯定与尊敬,在世人眼中,你就是一个体面的人,成功的人!

多少人汲汲于生,碌碌于死,就是为了追求这种“看上去很美”的生活。而针对这种人生追求,叔本华曾尖锐地指出:

"人生就像一些低劣的商品,总在外表包上一点光彩的东西。举凡痛苦,总想掩饰;反之,凡是出风头的、光彩的事,都要拿出来张扬一番。

人们越是内心不踏实,就越想在别人眼中被看作很充实。人们已愚不可及之极,每每把他人对己之见奉为圭臬,并把这视作目的而拼命追逐。实质上,在所有文字中,虚荣的本意原不过是空洞与无聊。"

就像伊凡·伊里奇,直到人生的最后一刻他才认识到,自己花费了一生的精力,所追求的那些表面荣耀,虽然曾经换来陌生人的羡慕与激赏,但却没有换来身边人真心的善意与对待,到头来仍是一场虚妄。呜呼哀哉。

呜呼哀哉,这是多么痛的领悟!正所谓,输了自己,赢了世界又如何?


托尔斯泰在小说里否定了伊凡·伊里奇的一生,然而到最后,他也没有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值得追求的。

不过,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里,激赏了一位名叫盖拉西姆的打杂农民。年轻的他没有任何杂念,只是尽心尽力地照顾病中的伊凡,而他是也在所有人里面唯一真正在用心生活,并给伊凡以深切安慰的人。

惟有他从不撒谎伪装。他用他那恰如其份的善良,给予了伊凡诚挚的怜悯和真切的关怀。他的善意就像一根小小的蜡烛,那微弱的火苗曾为伊凡黑暗的世界投射过一束束温暖的光线,让伊凡深深为之感动。

如果要问,伊凡的世界里,谁才是真正幸福的人,想必托尔斯泰已经给出了答案。

的确,金钱名声换不来真正的接纳和善意。只有那些用心生活,怀抱真诚的人,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真谛,才能换来真正的善意,获得他人的肯定和尊敬。而这,或许才是我们这一生无尽幸福的源泉。

苏格拉底曾云,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度过。

一直在他人的称许和羡慕中生活的伊凡,在行将就木之时才幡然醒悟自己一生虚妄的追求,空洞的灵魂到最后,只剩下困窘的孤独和无尽的悔恨。而我们比伊凡幸运的地方在于,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还有机会认真地审视我们的生活,倾听我们内心的声音----我们还可以,再次出发!

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用心细细品味这杯醇厚的生活美酒,而不仅仅只是在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中,饮啜那杯口的泡沫。
楼主:毛姆叔叔  时间:2019-11-20 09:33:51
@ 巷底臭椿

在他的三部长篇里能都找出伊凡·伊里奇式的人物,包括作者本人其实也是不甘如此而无可如何,从他最后的出走看,他最终也并未找到答案,但是他一生都在追寻,尽心力而为之,也就足够了。

----

的确,感觉托尔斯泰晚年借伊凡伊里奇的一生诉说了自己心中的郁闷,特别是他对他妻子伪善的体面的愤怒,临死前都要她滚开。这和托尔斯泰本人因为他老婆偷看他日记离家出走确实不谋而合。婚姻能把他逼成这样也是够了。。。

感觉托尔斯泰最后也没有寻找到人生的答案,只是明白自己这一生哪些是不该做的。。。

楼主:毛姆叔叔

字数:4066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10-31 23:26:48

更新时间:2019-11-20 09:33:51

评论数:4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