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长山县西南乡的那些老少爷们

长山县西南乡的那些老少爷们

楼主:jinfeng6089  时间:2019-11-22 20:16:46
长山县,隋开皇十八年(599年)建县,存续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北到小清河,南到长白山。而位于长山县西南的西南乡,位置在长白山麓与鲁北大平原的交界处,山地、平原皆有,发源于西南乡的河流众多,山清水秀。西南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发生的事儿也是那么有文化底蕴
楼主:jinfeng6089  时间:2019-11-22 20:16:46
@mememevvv 2019-10-16 22:53:15
西董?
-----------------------------
很快就发出帖子,请稍等一下哈
楼主:jinfeng6089  时间:2019-11-22 20:16:46
1、老地主婆的故事

西南乡某村有一个“老地主婆”,每每搞运动的时候,都喊她”运动”一下。她自己也很不以为然,总是穿着一件黑色的粗布大襟袄去参加运动。夏天,防止绳子勒疼皮肉,冬天就续上一些棉花御寒。

据他自己讲,他的丈夫是开钱庄的,颇有积蓄,后来病重,为了冲喜就娶了当时13岁的她。但是结婚不到三天,丈夫就呜呼了。根据她的年龄看,这个结婚的时间应该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因此,她一生守寡,而且也没有儿女,就过继了丈夫的侄子养老。丈夫去世后,买卖就走了下坡路,好歹有三十亩地的粮食供应吃穿,还算不错。

解放初,因为家中只有这母子二人,土地达到了三十亩地之多,就划了地主成分,于是扫大街就成了主要“业务”。

上世纪八十年代,老人摘掉了地主婆的帽子,不用扫大街了,只是,还是穿着那件标志性的黑大襟袄。


但是,寿限也就到了。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某一天的早晨,她对儿媳说,我不大好受,你们先吃饭吧,我到床上躺躺就好。

孩子们吃完饭,到床上一看,已经寿终正寝了。

家人料理后事时,儿媳说,她一直对我说,去世后拆洗一下这件黑大襟袄当寿衣就行。别人反对,但儿媳不为所动,按老人嘱托,亲自拆洗旧棉袄。

结果出乎预料。



家人传出来的消息说,大襟袄的一角缝着一块布条,里面有在老宅的什么位置埋有几个瓦罐的字样。

儿子(其实是养子)将瓦罐内的东西取出,到当时的人民银行兑换了70多万元现金。

以这笔钱,给老人的三个孙子、两个孙女每人在城里买了一套楼房,余下的,每人平均分掉。

这件事,不知是悲剧、还是喜剧。

但是,老人的心机之大,家财之厚实,确实出乎预料。

儿媳的孝心,也算是有目共睹了吧。
楼主:jinfeng6089  时间:2019-11-22 20:16:46
2、老八路与家乡的故事

一个放牛娃,自幼父母双亡,靠给人家放牛换碗饱饭吃。

一日,在山上遇到了过往的八路,他们看到这个放牛娃都感觉很可爱,就给他饭吃。

一个小孩突然受到这个热情的对待,很是感动,于是就要跟队伍走。结果,人家嫌他小,不愿要他,他就连人家的牛也不管了,跟在队伍后边走。多日后,部队领导看他心诚,就给他穿上小号的军装,多少年后,算是成了后来的老八路。

建国前,部队南下到云南后,解放初已经是团级干部,到上世纪80年代末成为一位军级干部。

他丢下人家的牛当兵突然离开家乡,给他叔叔找来了大麻烦,因为牛与人都不见了。

主家就找他叔叔赔。他的这个叔叔也是一个赤贫,根本赔不起,就夤夜逃亡下了关东,直到解放后才敢回老家,结果是终身未娶。

建国后,侄子将叔叔接到云南享福,结果他不适应云南生活,很快就病倒了。不得以,将叔叔送回老家,也怪得很,几天的煎饼大葱下来,这位叔叔的身体壮得像犍牛一样强壮了。

后来,这位叔叔直到九十年代初期才回老家省亲,但是叔叔早已病故,老宅也已经倒掉多年了。

上世纪就是年代后期,他到河南的洛阳开会,会后请假回家省亲,声明是个人事情,不愿意麻烦大家。但是到济南一下飞机,机场已经有车子在等着他,还有警卫员等。

到老家后他到了远房的侄子家,领着上坟后就餐。

侄子问他想吃什么,他说吃点煎饼大葱。侄子觉得寒碜,拿不上桌面,就说吃水饺吧,自家种的韭菜,肉又不缺。


于是,韭菜肉饺子吃了一顿,临走还是请侄媳妇到邻家要了几个煎饼(大约10几个吧,大鏊子摊的),一小捆刚刨出来的鲜葱,高高兴兴的离开家乡了。

在云南,只要听到有家乡的人去探望,他总是亲自出门迎接,第一句话就是“你是谁家的孩子”(这个谁家问的是小名)。哈哈,有点意思
楼主:jinfeng6089  时间:2019-11-22 20:16:46
3、几件事


有一次开大会,贯彻毛夫人阿姨同志的讲话。

会议间隙期间十分钟,也就是抽袋烟的功夫,某人问他邻座的一位好友说:江青是 的老婆,晚上他们也干那事不?

邻座不语,却借上厕所的时间,到主持大会的书记那里报告了这件事。

下半场会议,立刻转向,不再是学完讲话后的“讨论”,而是批斗大会。

这位以俏皮话发问的农民,立刻被书记戴上了“坏分子”的帽子,当晚批斗,第二天就戴上高帽子游街示众。

到70年代末,啥也没有宣布,坏分子的帽子自动没有了,既没有平反,也没有道歉,一切如旧了。

这就是那个年代的事情。
楼主:jinfeng6089  时间:2019-11-22 20:16:46


4、哥哥弟弟的事情

某家有兄弟五人,因为分家的问题而素来不睦。

某一日,哥哥到大队部去玩,顺便拿回一张报纸看。当时很正常的,因为家里除了孩子的课本、某的语录外,没有什么有字迹的东西存在。

当夜,突然闹肚子,因为没有电灯,就拿报纸擦屁股。

第二天一早,他弟弟到大哥家玩,看到茅房里的报纸,也不言语,离开的时候带走了这张报纸。

时间不长,本村的民兵就到了他大哥家,从炕上揪起来挂上大牌子戴上高帽子游街,罪名是“坏分子”!

证据确凿:那张擦了屁股的报纸的正面,是一张彩色的 像!

那个年代,兄弟矛盾化为敌我矛盾,是挺普遍的事情,这也是一个吧。

后来,帽子就莫名其妙的没有了,还是回归为种地的老农民;兄弟间的矛盾也没有了,真是“泯恩仇”的范例了!
楼主:jinfeng6089  时间:2019-11-22 20:16:46
5、从众心态

有一位县委书记,因为主张种植泡桐树而名闻天下。

当时,家家户户生活困难,吃野菜成为一种习惯,挖野菜也成为一个习惯。

公社政府响应号召,就将种植泡桐树作为了学习这位县委书记的最好方式。因此,公社的政府大院里,种满了泡桐树。

有一天,公社召集各村干部开会,大家云集。

会议的间隙,大家都在泡桐树下休息。

突然人们发现,在高大的泡桐树下长满了荠菜,而且很是鲜嫩的很。有人就找了一些小树枝,开始挖荠菜,准备带回家。

会议继续进行,公社书记继续讲话,看到大家挖荠菜的热情吗,很是高兴,顺便引用几句名人的话表扬了下:

自力更生,勤俭建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大家哈哈大笑。

会后,大家将挖的荠菜盛放在书包里准备带走食用。

突然有一位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大队书记说了一句:

你们挖什么啊,这个提倡种泡桐树的县委书记是因为肝癌死的,因此,泡桐树下的荠菜可能就传播癌症!

话语不高,大家却似乎都听见了,几乎是同时,大家都将刚刚费力挖出的荠菜全部扔到了树边的沟里面。

这个事情,至今令我印象深刻,这种“从众”心态,以及莫名其妙的理解,很是叫人费解。

其实,这是胡乱的牵强理解,根本没有任何的可能性。想起前些年闹得很凶的“菜花致癌”事件,与这个“泡桐树下的荠菜”事件,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们的心态往往在微妙的状态下,产生微妙的变化,而且从众性很强,几乎没有自己的认识与见解。
楼主:jinfeng6089  时间:2019-11-22 20:16:46
@mememevvv 2019-10-16 22:53:15
西董?
-----------------------------
欢迎指点
楼主:jinfeng6089  时间:2019-11-22 20:16:46
@shujing2019 2019-11-16 22:13:14
你有点资历了。
-----------------------------
谢谢您

楼主:jinfeng6089

字数:2640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10-17 03:05:11

更新时间:2019-11-22 20:16:46

评论数:1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