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俺对小说的一些怀疑~~~

俺对小说的一些怀疑~~~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19-02-27 01:21:39
小说之于俺,是这样的:
“城堡山笼罩在雾霭和夜色中毫无踪影,也没有一丝灯光显示巨大城堡的存在。俺久久站在由大路通向村子的木桥上,仰视着似乎虚无缥缈的空间。”

其实,原拟的标题是“对小说的质疑和反抗”,后来觉得太做作了,太煞有其事了。尤其是“反抗”一词:)
俺不习惯使唤夸张的词语开路。改成这标题,大概合适。
就是些牢骚。正如对美的渴求存在求全的贪婪,对好小说也希望它从内涵到肤浅的外表上都能吸引俺。为什么小说能坚持着不好看?小说还有吸引力吗?会消亡吗?
正因为自己曾经那么喜爱小说,才会有这样的牢骚。
算是随记,没多长。想起啥了就咕嘟几句。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19-02-27 01:21:39
起因,是发觉自己越来越难以读得进小说了。
至于近些年才走红的作家,更是没有兴趣。一翻,就知道不好看。一想到要硬着头皮,要强迫自己进入情景,而且最终也不见得有多大收获,那感觉就……
1
分析了一下,大概是因为失去了崇拜感吧。
早期读小说,很大程度在跟随潮流,
寻根,先锋(那一串名字),
意识流,存在主义,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新小说派……
有没有发觉,流行,有时是随着翻译出版推动的?
跟随潮流也挺好,俺一人民群众,就是跟随潮流。
所以就怀着崇敬的心情,愿意付出精力认真地读。粉丝的力量才是无穷的。
想想以前的作家们该是何等的幸福与骄傲,随便都可以说:不管你们看不看得懂,我是艺术我任性,我的作品不是写给大众看的,我不在乎••••••不管怎样,都能赢来大批的读者。

也许是年岁的增长,对潮流的追逐没那么大劲头了,就渐渐失去了那份崇拜——其实对于某些作者某些小说,俺还是崇敬的。
主要是,俺越来越注意到小说的短。
2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力所不逮的地方,任何体裁都有其无法超越的边界,都有金箍棒划出的那道圈儿。
而小说这种媒介形式,有很强的被动性,需要读者调动更多更多的脑力参与阅读,对读者的注意力、时间和精力要求太高。
如此,小说就不仅有边界,还戴着镣铐,就这样跳舞。

有些作者的努力方向恰好是朝着小说的短处。
这就对读者提出了过于苛刻的要求。也许可以这么说:这样的作者需要的是理想化的读者:具有与他差不多的专业能力,具有他所要求的惊世骇俗的耐心。作者的目的,就是征服这类更为专业化的读者。
好像有点不对。这样的作者,并不仅仅是逞能,当然还有更博大的追求。
而“读者的专业化”一说,倒接近事实。就像京剧,票友与戏曲的那种关系。俺不懂京剧,也不准备去懂。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19-02-27 01:21:39
3
这种趋势,继续下去,会怎么样呢?
你都已经“后现代了”,还能怎么样呢?

觉得要补充一下:说道的背景,针对的,应该是纯文学吧。
等等,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真有这种分别吗?
一说到这个话题,就想起无穷无尽的争论……
如果我们先天认为这种区分可能关乎地位上的不公平,会更趋向于否认其存在。以至于有些从事纯文学的作家也在某些时刻高姿态地否认这种区分。
其实,不考虑主观的情绪,俺觉得这种分别,是已然存在的现象。分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说明现象,便于讨论。就算不提这种分别,小说也会在不同意义上分成不同的类型。
所以:
1“通俗”二字大概会让人不舒服,因为可能涉及到名分。也许有更理想的说辞,这里姑且使用这一对概念,只是为了论说的方便。再说,“通俗”,也绝非一件容易的事儿。
2只是一种大致的分别,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没有严格的可量化标准。所以,有些作品,就不是“判然有别”的。
3这种分别,是在小说作为叙事艺术发展成熟后,开始出现的。对于古典文学,不用过多去纠缠“名分”。

为了避免误会,得再澄清一下,俺是在何种意义上使用这两个名词的——它们所描述的,其实是两种倾向:
纯文学——专注于纯艺术或技术的探索,绝多数时候专注于思考的深度,轻视小说的娱乐功能,不大在乎(甚至根本不在乎)读者的阅读体验,而反过来挑剔读者,对读者提出要求。其客观表现出的一个总体规律,就是其预设的读者范围越来越小,越来越专业化。
通俗文学——更注重回应读者的体验,更注重讲故事的技巧,但并不愿意让技术妨碍小说本身的故事性和娱乐性,同时也并不意味着在思想深度和美学上没有追求。在读者端的总体目标是,赢得更多的读者。
两种倾向都有极端化的呈现。前者的极端就是除了研究者几乎没人愿意读下去,比如《芬尼根的守灵夜》,比如罗伯-格里耶(俺对他其实怀有敬意)。
后者的极端就是完全庸俗化。
人本身既有倾向于高雅一面的需求,也有庸俗方面的需求。在光谱带上,就看各人在什么时候需要什么了。

俺认为最好的小说,或者最喜欢的,就是能照顾两种倾向的小说,既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也具有思想和审美的深度。这样的小说能让人享受到更多。这样的小说,确实太少。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要把故事讲好,或者把读者伺候好,真的太难。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19-02-27 01:21:39
4
现代主义小说的晦涩、艰深,形式技巧的繁复,使得阅读变得吃力,甚至痛苦。
俺读到的解说:20世纪人类生存境遇本身就复杂难以把握,所谓困境,小说不过反应了这种生存图景。
俺认同这种解说的“深度”,同时觉得,是否可以说说那个“客观”?

先说一个概念:“江湖”。
武侠小说一般都是创造一个称为江湖的平行世界来展开故事。这个世界好像拥有超前于背景时代的发达通联,哪怕山高水远,天涯海角,江湖人士都能知道某人的技能如何,传承体系如何,朋友关系如何,恩怨情仇如何。侠士们在江湖世界往来纵横,武侠文化就爆发似地发展。

那个“客观”,就是:20世纪发达的通讯以及全球化 导致传播与交流变得太方便,文学终于成了一个极度通联的江湖,一个发达的平行世界,作者们创造并交流技法,与读者、评论者频繁交流互动。
这也是小说越变越复杂的重要原因。
当年国内“先锋”潮涌,也有这个原因的推动。一人开始“先锋”了,其他人都跟着先锋,不能落伍啊。就越来越复杂晦涩了。

只不过媒介越来越发达,继续下去的后果却是小说读者越来越少。现在孩子们拥有的娱乐手段简直不要太丰富。

5
文本呈现出来,就是一种较劲。作者与读者的较劲。
读者会本能地想猜中作者的底牌。而作者,总会尽量掩盖自己的底牌,也是本能。话说,突然感觉有点像玩儿“诈鸡”。
底牌可能是三条、金花、杂牌……
底牌也许真的震撼人心,也可能,就只是看起来高深莫测而已。
作者遮掩得越好,越让你看不懂,越高深莫测,就越成功。一般来说,俺们对怎么也看不懂的东西会满怀敬畏。
还有可能,作者自己希望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模糊化,到了读者一侧,就是所谓多重解读。

这种游戏,确实有趣。
有趣,建立在作品本身不让人反感的基础上。如果类似的作品除了难看还是难看,再无吸引人之处,看得多了,俺作为读者,会有被愚弄的感觉:凭啥就得猜你的底牌?凭啥就要坐下来陪你玩这游戏?
俺去斗地主~~~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19-02-27 01:21:39
6
小说会不会消亡?
这里是指趋向于“非遗”的存在,就像传统戏曲、话剧。。。。。。
马原开始这么说的时候,俺还不以为然。
后来知道,这说法其实出现得早了。只不过他们谈得都比较“艺术化”,所用的语言有点让人迷糊。
俺想说的是实际的现象:这个过程正在发生。
小说读者越来越少。
俺还算个有耐心的读者,连俺这样的都越来越感觉读不进去了。还并不只是指那些实验性较强的作品。实际上,对于实验性的作品,由于一开始就知道它不会带来YY享受,一开始就知道其实验性,俺反倒会表现出宽容与耐心,只要它不过于漫长。
俺想说的是,一般的小说,俺都不愿意读“进去”。一看开头,那四平八稳的节奏,那慢悠悠的老派的闲扯,俺就退缩了。
小说固有的障碍,在这样的时代,会特别凸显。

通俗小说也好不到哪里去。
已经从读图时代过渡到影像时代了。小说这种相对间接的刺激方式,会越来越力不从心。
一旦影像制作技术发生质的飞跃,能更快更大量地制作,小说的功用大概就是“脚本”提供者。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19-02-27 01:21:39
踹口气先,溜达一圈再回来叨叨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19-02-27 01:21:39
7
一名科学工作者说,目前质疑XXX的,都未触及真正的科学问题。
要提出能让“科学共同体”关注的问题,那门槛非常高。

借用一下库恩的“范式”。
小说本很简单,但在自身不断发展过程中,在技法和思想、美学上已经积累成了一个越来越繁复的体系,发展出了特有的价值标准。这个体系,就是一个门槛,越发展,门槛越高。
这就是小说的“范式”。
相应的,“小说共同体”,主要由在此体系下训练出来的小说家、评论家、研究者等组成。
普通读者能做的就是学习和聆听,或者放弃。

范式与小说共同体的建立,代价就是排斥普通读者。
但是,与自然科学不同,小说并不是必需品。
小说不好卖,损失的应该还是小说。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诗歌共同体”。诗歌也发展成一门极为艰深的“学术体系”。
后来诗歌卖不动了,依附其上的“诗歌共同体”也基本趋于瓦解(当然,还在)。
诗歌的范式,那一套价值体系,几无用武之地。
但是诗歌好像以另一种形式呈现了,野蛮生长。网络的发言,谁都可能飙出几句精彩的“诗句”,有的还很上口,广为流传。诗歌又变得平易近人。
小说以后也会这样?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19-02-27 01:21:39
8
能与不能
想象一下,小说已发展到如此成熟如此完善,出过那么多大师和优秀的作品,真的就没有后续了?
有一种说法:小说的虚构本质决定了其脆弱性。网络注意力集中于各种即时事件以及各自生活的即时表达,好像能证明这种说法。但是影视繁荣,包括玄幻科幻类作品的勃发,也继续证明虚构的强大生命力:虚构就属于人的本质。
人永远在想象更丰富的生活图景。
今后的小说也许会不一样。不由得猜想一下,哪些小说能延续,哪些不能?

当年初读《百年孤独》,一上手就放不下。简洁克制与热烈丰富相互纠缠,恢弘的气势化在一个接一个的意象之中,叙述的距离感把握得恰到好处,并且极为顺畅。读完后,余味持续了好久,感觉这就是能征服读者的小说。
后来看到有人说读不进去。可这小说很好读啊,也一点不晦涩呀。
再后来,又好几次看到有人这么说。
应该可以用阅读口味的差异来解释。时代,好像也是个问题。读者对史诗气质的接受度,好像在降低。

读《白鹿原》,第一句就颇感熟悉:“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的是一生里取过七房女人。”
马尔克斯似的长句。
一句话涵有的时空跨度,显示了那一代作家拥有的写作史诗传奇的雄心。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一点一点挤掉史诗的生存空间。全球化与过剩的生活内容则是最后一击。
经济欠发达地区,还可能出现史诗类作品,因为那符合诺贝尔奖眼光对“第三世界”的想象和期待。“第三世界”也用那种眼光来看待自己。史诗就是那种因为觉察到他者而发现的作品。
这一代人不生活在史诗里,不在悠长的时空里慢慢累积并慢慢消耗深沉的感受,不活在整体命运的把握中,而活在即时的、繁复的然而同质化的注意力中。
像《白鲸》那样的作品再不可能出现了。

但是这样的故事却可以延续,今后将归于通俗小说类型,也就是作为一种想象的“故事类型”而存在,涵义有所不同。

楼主:夏螳螂

字数:4248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8-12-23 03:58:15

更新时间:2019-02-27 01:21:39

评论数:3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