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肆意诽谤为那桩【观看《老梁为何痛批于丹,真是啥都敢说》视频有感】

肆意诽谤为那桩【观看《老梁为何痛批于丹,真是啥都敢说》视频有感】

楼主:红硝  时间:2020-01-11 05:13:41
几天前,我在用手机游览网页时,忽然看到一篇标题为《老梁在节目上为什么如此痛批于丹?》的视频演讲,被其吸引就点开了看,于丹是我相当敬佩的一位文化学者,她在百家讲坛的一些演讲和他的一些著述我都曾听看过一些,我认为都可堪称佳品,我很喜欢。而对于老梁【梁宏达】印象不太深,也偶尔听看过他的一些讲座,在我心目中就犹如一个故事大王,一个杂说家。不明白他在这里不去讲他的故事,侃他的逸闻趣事,而摆开架势要对一个于他完全没有什么关系和影响的一个斯文学者大动干戈,究竟为何,于丹怎么就惹了他?我是带着一种好奇和不解来看的。
整个讲座听完后,终于明白他的攻击痛批的目标并非于丹一人,还有百家讲坛这个栏目及凡是上过百家讲坛的那些讲师们,并且连带着喜欢百家讲坛的听众们甚至于连《读者》杂志及其爱看它的读者们都被他狠狠的腌臜一通,奚落个遍。当然主攻目标是于丹。整个演讲时间还相当长,火力相当威猛,如此的丧心病狂,乱咬一气,究竟意欲何在,居心何在?在听他讲座的整个过程中,实在为他的那种信口雌黄,无中生有,肆意歪曲事实,颠倒是非黑白.的卑鄙行为而怒不可遏,义愤填胸,令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前不久,在网上一档节目中,主持人问于丹:“树大招风,一定会有不同的声音,会有误解,误会,甚至与一些批评,你是如何化解的?”于丹的回答真是令我肃然起敬。她说:“其实最大的办法就是换位思考,你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他为什么会这么讲。社会上的声音你要给他分几类。有一类是她真诚的在帮你,他认为你错了,他给你一个版本,和他的一种解释。这些人提供的我一看就醍醐灌顶,我真错了,赶紧给人家打电话,谢谢人家。......所以你自己能接受,你觉得人家该给你挑这个错,人家说的对,第二类你就会觉得有些人他角度不同,比如有人说《论语》就不能这么讲,庄子也不能这么讲......我站在大众传播的角度......我认为我搞的不是内涵的研究,而是外延的传播,站在我的角度上,我知道我在做什么。但是我没有理由要求人家站在很深刻的学术研究的角度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做。所以我就明白人家那么看有人家的理由,......所以当你这么理解了之后,也就不会怎么样。第三类是真有人身攻击的,真有骂你的。后来我就在想这个世界每个人的愤怒都有很多的理由,如果他要是骂完我高兴的话,刘让他高兴一点吧。这我就没法搭理了,因为我耗不起那个时间......我就做好自己,心安而已。”这番回答充分显示出于丹教授的大度.宽容.豁达的胸襟和大家风范,也充分体现出中国文人应有的雅量和君子之风。同样是人,我认为,如果只就其人格人品的优劣高下之差之别,有的有时可以犹如人与兽的差别!
以上于丹所列举的对她的不同声音的几类,而老梁对他所要痛批的这些对象是属于哪类声音呢? 明显的既不是出于善意指正帮助,似也不属于因误解误会和角度.立场.眼光的不同而发出的批评之类,无疑的当属于哪类恶意诽谤.蓄意辱谗之类之声音。他所痛批的正大理由是什么呢?那么先来看看他对央视的百家讲坛栏目及曾来百家讲坛讲座过的那些讲师们的热辣攻讦贬损吧。首先,他认为易中天不是研究三国的.而在百家讲坛上讲三国,于丹是研究现在传媒的,而在百家讲坛上讲《论语》《庄子》是不务正业,并且认定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在这方面他研究的不深,想把不是自己领域的东西讲活,他就会加很多一些乱七八糟的吸引大家的奇谈怪论,他必须得有这些东西。”且暂不讲他的这种怪论如何的偏颇荒谬,既然老梁对此如此的义正辞严.理直气壮的热讽.责难别人不讲专业而讲其它就是“不务正业”,想必梁先生本人应该是很“务正业”的,不然的话,怎好意思去说别人。哪我们就来看看这位尊敬的梁先生是如何来“务正业”的。老梁: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新闻专业,后做记者,1998 年南下北京,担任一些如《当代体育》《环球体育》《乒乓世界》等体育方面杂志的主编,总策划。2003年,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直播中国》、《体育沙龙》、《新闻观察》的主持人。2005年,担任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一观察》主持人。并担任中国教育电视台评论员等职,主持多档时事评论节目。在2008年间,中国之声正式开播《老梁说天下》《体育评书》节目。2009年6月27日,中国之声《老梁说天下》和《体育评书》两档节目为最后一期,央广以老梁身体欠佳的原因停播。之后他就大多在多个省级卫视主持各类节目,也常去担任各文艺和音乐类节目的点评嘉宾。要说老梁现在所经营的各类节目,那叫丰富多彩,你只看哪些名目繁多的标题,准够你目瞪口呆的:《老梁看电视》《老梁故事汇》《老梁有话说》《老梁创楚汉》《老梁观象》《老梁观市井》《老梁观世界》《老梁据说》《天天无味萍》《美人心计后记》《美人面面观》《老梁谈情》《红楼三人行》《三国三人行》《水浒三人行》《西游记系列之个人看法》《老梁通史》《大唐雷音寺》......其中他的《故事汇》里面讲说的大都是明清奇案,江湖轶事包含明清名帝的逸闻趣事.江湖帮派.武功传奇.怪职异业等。他还很热衷谈演艺界各类的逸闻趣事,说过许多我国当红明星的绯闻逸事。有人形容他说“我今晚睡觉想起谁,我明天录节目就说谁,不管是人是物,在他眼里是不分领域的”你看他的讲说内容乎涵盖了古今中外.天上地下各个领域的知识和事,他无所不谈,无事不侃,连四大名著都被他说了个遍,因此有人称他为“全能型”的媒体评说人。令人可笑的是,就是这么一个做事不分领域.无所不包,处处神侃海喷,什么都敢说的所谓的“全能型”牛人,竟然一本正经,理直气壮的来热讽诟病偶尔到百家讲坛来讲说的于丹易中天们“不务正业”这叫什么?你可以到处放火无咎,难道别人点盏灯就是大罪。你老梁什么都敢讲,难道你老梁研究的主业是百事通吗?你一个毕业于普通大学主修新闻专业的可以讲中国通史,讲四大名著,而易中天和于丹,一个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任职于厦门大学人文学中文系的教授,一个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文学硕士,影视传媒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于传媒学院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如此的学位和职业难道就没有资格和能力讲授《三国》和《论语》《庄子》吗?《三国》和《论语》《庄子》不都属于中国古文学科类吗?他们讲这些不是很适合吗?这么分析来,真正不务正业的不是于丹.易中天这些偶尔来百家讲坛讲授的讲师们,而是这位所谓的“万事通”的梁先生本人。老梁痛批别人实际上是在打自己的脸呀,如果依老梁的“想把不是自己领域的东西讲活,他就会加很多一些乱七八糟的吸引大家的奇谈怪论,他必须得有这些东西。”论点,他这是名副其实的在介绍自己的经验呀。想想,无所不讲的人,不用这样的歪招,怎能吸引住人,怎能撑得下来,他竟然把自己的歪招强嫁于他人。这也太卑劣了吧。
这位老梁先生不仅要攻击于丹.易中天这些曾上过百家讲坛的讲师们,他要攻击的还有《百家讲坛》这个央视栏目,他讽刺百家讲坛邀请来讲演的都是二三流学者,甚至有些都够不上学者,为什么呢?梁先生揭秘到 ,这个就是《百家讲坛》策划者高人一筹的地方,他特别强调:“这些二三流学者不用说他不是讲自己的专业,就是在自己专业里,我既然说是二三流,主要是指他研究自己专业是二三流,可是《百家讲坛》用这些人偏偏不讲自己的专业,这因为他不是这个行当的研究的专家,这个行当研究的专家看了他讲的时候,难免要发出一些批评性的言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极大的争议,这在媒体上讲是争议化传播,......没有争议,传播效应没多远好与坏进行争议的过程中这个效应性扩大了。”这又是他个人干事的诡招和经验之谈,怨不得他一个普通的主修新闻专业生如此的胆大妄为.自不量力要去包讲各类领域的文化知识,原来就是为了获得这种“争议性传播”的神奇效应,他又把自己用的歪招邪巧强嫁于他人。这纯粹是对百家讲坛的蓄意歪曲和污损。央视台的百家讲坛是众多观众比较喜欢的栏目,可以说“坛坛是好酒”还需要你惯用的那些劣招来招引人吗?
老梁张口闭口称来百家讲坛讲课的老师们都是二三流学者,有的还不够学者,不知梁先生口中的一流学者是啥样。事实胜于雄辩,下面我再列举一些曾多次登过百家讲坛的讲师们的一些基本简历来看看他们是否如同老梁所讲“不务正业”的二三流学者。
康震:男,1970年3月生,陕西绥德人,中共党员,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五代史及中国古代女性导师,文学院党委书记 主要研究领域:中国古代诗词、散文,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重点研究中国古代都城文化与古代文学、唐代散文文体发展、唐代文学教育与文学等。 [1] 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李清照》《唐宋八大家》系列。
蒙曼:女,满族,河北大厂人,2002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五代史及中国古代女性史。自2007年以来,五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武则天》、《太平公》、《长恨歌》、《大隋风云》、《唐玄宗与杨贵妃》,
王立群:男,著名文化学者,1945年3月14日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祖籍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 [1] ,现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主攻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2006年,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系列人物并出版相关图书,被观众誉为“百家讲坛最佳学术主讲人”。
钱文忠:男,1966年6月6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省宜兴市,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我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先生。上世纪80年代中期,留学德国汉堡大学。现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2007年登上百家讲坛主讲《玄奘西游记》,2013年主讲《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第一二部。2015年钱文忠老师参加安徽卫视《中华百家姓》节目,与王立群、蒋方舟共同担任分享嘉宾。
郦波:生于1972年,祖籍江苏丹阳。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汉语言文学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南京明清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另任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华文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地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章学会常务理事。 2007年出现在江苏城市频道《万家灯火》节目,开创了该节目收视率的第二新高;2009年10月,在《百家讲坛》主讲《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大明名臣:抗倭英雄戚继光》等
多次登百家讲坛讲课的老师们多了,不能一一列举,比如著名的古董收藏鉴赏家.中国网专栏作家马未都先生.台湾著名学者曾仕强先生等等,这些个个学富五车,才华横溢,又都在学术上取得过重大优异成就的著名学者,若论其学位.真才实学.人品.和所取得的学术成就,随便哪一位,也可把你老梁甩出几道街,可是他们竟然被老梁蔑称“二三流学者”甚至说有的连学者都够不上。老梁如此的罔顾事实,歪曲真相,这说明什么呢?这是不言而明的。
更为下作的是,老梁为了抹黑百家讲坛,不仅要肆意的凭空捏造事实,歪曲事实,而且连爱听百家讲坛的听众也被他痛快淋漓的嘲讽贬损了一番,甚至连带着对国内的一本《读者》杂志及其它的读者们也被其大大的挖苦一通。老梁认为,在百家讲坛听讲的观众大都是因为读书少知识浅薄,渴望获得更多知识,因而对这些二三流学者和他讲述的东西抱有一种盲目崇尚的心态,他甚至对观众听讲时的心态也凭他的个人的臆想将其嘲弄一番:“这大学问家给我灌输什么知识了,我可要好好的听呀,”由此,他就又引出国内的一本《读者》杂志来贬损了,原话是:“这样的心态类似什么呢?类似于咱们过去曾风靡一时全国的一本杂志叫《读者》。这个杂志用了一些人生小品文,......你如果把它上升到一个学问范畴,它是属于一种人生美学范畴,可是他经常用富有哲理的句子做开头结尾装饰,使不少有点文化,文化又不高的人看了这个杂志以后,明明的他就破译了一些简单的人生美学,他觉得我破译了一种人生哲学,是自己获得一种智商上上升的错觉,其实你的智商还是那样,看完之后你就被他忽悠了,觉得我这个人生境界提高了,读者是一本高档次的杂志。而电视节目也是如此,而且里面不乏戏谑,不发奇谈怪论的解读,不发制造噱头的一些哗众取宠,我说这就是披着学术的外衣,......”看,他除把百家讲坛节目和在百家讲坛讲座哪些学者们贬损的一无是处,如同哪些三流的说书人一般俗不可耐,还一并连百家讲坛的观众.甚至于读者》杂志和它的读者们也都统统的奚落一番,他把他们都辱损为头脑简单.知识浅薄.任人摆布,愚不可及之人,这世上唯有他老梁最博学.最睿智.最高雅.最高明无比.最正确之至。如此的狂妄自负.丧心病狂,令人瞠目。其实他所贬损《读者》杂志.百家讲坛及喜爱它们的读者们和观众的这番话意,并非是他现独创,而是拾人牙慧,承袭于早年一本书中的对于《读者》的蓄意诽谤之言。
事情起于《读者》杂志曾遭受过的一次被恶意中伤在当时社会所荡起的一次风波。《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其内容都是读者们从国内各类书报刊物中精心筛选的文章推荐给《读者》编辑部再有编辑们来选定的,所以他的内容丰富.精雅,其中不乏一些名家的佳作,可在1996年,有一个人在他的一本书里一篇关于《再认识:亲美的心理瘟疫何以蔓延》的文章,把《读者》杂志当成了一个亲美心理与传播小资情调的标本来攻击,“《读者》实质就是一处小小资产阶级的精神乐园......这么说吧。《读者》能够从最大程度上满足文化水平一般但又安于现状的小人物们的虚荣心,她使得小小资产阶级们通过些难度不大的哲理破译使人获得一种智力上升的错觉,一种逃避现实的快感”这本加上盗版等形式出版的书籍,估计在中国发行了将近100万本。书中所涉及的对《读者》杂志的攻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引起了非常强烈的反应。当时有许多报纸开辟专栏为《读者》鸣不平。仅1996年,全国就有近四百多家报纸发表文章,谈及这个问题。而一些著名作家、学者更是主动参与了笔战,坦陈不同的见解。这中间最有代表性的是当时的著名作家魏明伦先生。魏先生看了那段高论后,心中很是不平,便写就一文发在报端反击:“《读者》由几个无名有为之士白手起家,创出名牌,流行全国,传播海外。《读者》适应了中国处于“初级阶段”的国情,兼顾了各阶层多元的审美需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所以才会创造每期畅销400万册的惊人纪录……清平世界,朗朗乾坤,岂能趁出书之机信口雌黄,公开侵害具有法人资格的《读者》杂志的名誉!更有甚者,一连践踏订购《读者》杂志的400万读者,竟将如此众多的中华同胞联上“亲美的心理瘟疫”;将广大读者斥为“小小资产阶级们”,“文化水平一般但又不安于现状的小人物们”!打击一大片,惟你最革命……
魏先生此篇文笔尖锐.鞭辟入里之檄文在1996年的《成都商报》上发表后,有上百人同时推荐这篇文章,要求《读者》转载。原先《读者》一直恪守着不解释.不回答.不参与的习惯做法,因为他们相信那仅是“一家之言”。《读者》杂志社人考虑再三,其负责人胡亚权决定将此文刊出,作为《读者》的一种回应。其后再没有谁提及此事。“像是面对一个无理争吵的人,他们的冷漠使许多声音最后悄然消失”。这就是《读者》曾被人蓄意贬损所引起风波的大致经历,事件过去了这么多年,如今,老梁又重新捡拾起哪些曾被正义之士们批臭了的所鄙弃的臭垃圾当作至宝而做为自己的什么高明新见解用来诽谤和贬损百家讲坛和他的广大观众们,足见他的卑陋险恶的用心。至于他所说百家讲坛节目“里面不乏戏谑,不发奇谈怪论的解读,不发制造噱头的一些哗众取宠,我说这就是披着学术的外衣”这些东西,这则是完全的信口雌黄.凭空捏造.污蔑瞎扯.恶意中伤.来百家讲坛讲授的大都是名校的才华横溢的大学教授或博学多才.温文尔雅著名学者,除了易中天在讲三国时用了些风趣幽默的语言用来增添些趣味性和拉近些于观众的心里距离外,其他的讲师们大都是如同在学校课堂上于学生讲课一样的严谨.端庄.恭重。他们讲课时或妙语连珠.激情彭拜;或优雅沉稳,娓娓动听;或幽默风趣,引人入胜,显示出知识分子应有的彬彬气质.儒雅风采和深厚学养于渊博智识。这都是常听百家讲坛的观众所亲见的情景,哪来的什么“戏谑”呀.“噱头”呀这些个低级无聊的东西,什么“奇谈怪论的解读”“哗众取宠”这纯都是无稽之谈,这些全都是他自己惯用花招和伎俩却总爱按脏于他人身上。实在是可鄙又可笑之极。
老梁在这里攻击的火力最猛烈的对象就是于丹教授了。于丹教授是在2006年十月以来先后在百家讲坛上解读《论语》《庄子》而被广大观众所关注,他对《论语》和《庄子》的讲座可以说雅俗共赏,老少皆喜。她将传统经典文化以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和技巧来解读,她的讲座犹如在经典和大众之间建造一座桥,使得经典和从高阁回归于凡间,从象牙塔走进千家万户,引发无数心灵的触动,唤醒现代人迷失的心灵,激活了国人共有的文化基因。深受广大观众的喜欢,也极大的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传承和传播,激发了国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于丹教授对中国经典文化的解读不仅受到国内广大观众和海外炎黄子孙的喜爱,世界上其他很多的国家民众.学子.学者甚至国家领导人也对于丹对中华经典文化的解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期待和热情。多年来她的行迹遍及亚.欧.美等诸多国家,曾进行过百余场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讲座,引发了国外很多学子.学者学习和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热潮,使得中外文化跨越了空间与语言的界限,得以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逐渐走向世界的价值体系,对当今世界构建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格局具有积极的意义。于丹教授的著作《于丹{论语}心得》在海外多国出版,其中包括28个语种34个版本,仅法国版精装本累积销售20万册,曾经25次登上法国翻译类图书销售排行榜,使其不仅成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也成为中外民众共享的“精神宝典”2912年于丹{论语}心得》荣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中国贫乏的版权最高奖项——版权金奖国学专家。
著名哲学家《伦理今读》作者李泽厚在谈到于丹对普及经典所做的贡献时曾说道:“于丹的古典今读,可以说完成了众多国学家的一个心愿,即让经典走进时代,贴近人心发挥其应有的道德教化,启发民智的作用,她不但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成功。”于丹对于《论语》《庄子》的解读方式是将生动的哲理故事于深刻的个人感悟相结合,将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使人很容易就理解了原著的基本思想和其核心意义。可是就是这样两部被中外广大观众.读者推崇和喜爱.视为是对经典解读的最佳“精神宝典”的《论语》和《庄子》解读,就是这样一位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传承做过重大贡献的优雅博学.令人敬佩的文化女学者,竟然被这位整天也端着一副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模样的老梁先生,在他的讲座中对其作品连带其本人极力的肆意歪曲.辱蔑和贬损。他戏称于丹对于经典的解读的方式是是借着经典复读对听众进行心理按摩,请听老梁原话:“什么叫作心理按摩,说白了,说通俗点就是灌迷魂汤,用麻醉剂。为什么那么说呢?首先说于丹研究传媒非常有心得,他研究传媒的特点是她了解观众想听什么,她也也更了解这个社会的主流所谓欣赏什么,他的上级喜欢听到什么,于丹在这方面有着有着很深入的的研究,【他的这段话用意虽然是在嘲讽于丹,但是却是歪打正着,等于是在表扬于丹,她正是了解这个社会的主流喜欢和渴望欣赏充满正能量和真善美的有价值有意义东西,所以才要为广大的国人来解读最有精神价值和意义的经典】于丹有个特点,浅白的东西一定一定要讲成深奥的【这话纯是颠倒着说。】用大量华丽的词句,肩膀一端,每一句话都是书面语,瞬速把你砸晕了,你就没有反映的时间,目眩神池的,哎呀!真有学问呀!【看来老梁的水平,即使脱了鞋字再学习十年,也赶不上人家于丹的水平,人家那叫厚积薄发.娓娓动听.妙语天成。不虚心学习,还来嘲讽,实乃一个妒夫也!】于丹讲话是端着肩膀讲话,她放下下肩膀会不会讲话我不知道了。【在电视上,我只看到一个优雅大方.气定神闲讲座的于丹,从没看到端着肩膀讲话的于丹。这老梁的眼睛该不会有问题吧,还是心里歪念的作祟?】那么,我为什么讲于丹这是一种心理按摩呢?大家可以琢磨琢磨,于丹讲的孔子,说实在的,我自小读论语,跟着我爷爷读论语,如果按我理解的论语和于丹讲的论语比较,我好有一比,假如孔夫子活着跳到于丹跟前,都得跟于丹鞠躬,于老师你讲的哪些,我当初都没有想到,【如果真是这样这样,不是很好嘛? 这只能证明于丹因站在了先贤的肩膀上,把先贤的思想发挥的更好,深得孔子的欢心,如果如你所说,她把经典歪讲了,那孔子就不可能跳到于丹面前鞠躬了,只能是发怒了。】他把论语历代一些相关的思想,按照自己的解释往歪里带一带,可以在广泛的范围应用的心理按摩技术,而且他的语言,我这么说吧,每一句都正确,但都是正确的废话,【这些话就前后矛盾了,前面说她的解释往歪里带,后面又说都是正确的废话。歪于正不是太自相矛盾吗?】要么是尽人皆知的,就给你上升到一个文辞的高度,要么就是他给你提供一种境界,你在这辈子永远也做不到,比如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比如关爱别人这叫仁慈,了解自己这叫智慧,这正确不正确,正确,这就是正确的废话。他告诉你遇事要考虑,自己怎么不行,不行,怎么不要从外界找原因,就从你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怨天,不尤人,{于丹语:“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天命让我就这样,也不往别人身上推谢责任,不怨是别人导致我这样的,我要学习的就是要达到上达,......}可是,我们每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处处都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咱没有那么多的罪过,比方说孩子上不起学,你可能就怪谁让我不是大款了,到医院看不起病,谁让我不是高官了,没有工费医疗,买不起高价高价的商品房,怨我自己没奋斗好,没出息......一切都别怨外边,怨政府,也别怨社会,就怨自己没能耐。从头到尾于丹的论语和庄子,给我们灌输的就是这种东西......【以一当万.以偏概全.全盘否定的诡辩法运用的如此淋漓尽致!】如果每一个老百姓都按照于丹这些东西来提升自己的觉悟,积极配合一些行政机关的工作......”他的原话比这多,这真像毛泽东所形容的那样:“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这些个信口雌黄.胡言乱语,荒谬绝伦.毫不负责的浑话,这根本不像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正经文化人时所言,这实际上就是古今中外哪些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强词夺理,肆意歪曲真理,陷人于不义的包藏祸心的阴谋家惯用伎俩。什么“心理按摩”什么“正确的废话”纯是无稽之谈,荒谬绝伦。以他的歪释,古今中外那些大部分的有关哲理的启蒙的励志的教育类的人文精神方面东西都可归为他的这些个谬论之中了。真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看来他是深谙诡辩和深得厚黑之技和真味的。最后这段话更是穷于心计荒谬至极。他从于丹解读论语中的“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的这句话中竟扯连到什么孩子伤不起学.买不起高价房之类的一大番胡话,于丹的这段话是在她的《{论语}心得{七}人生之道》里所讲的话,其意是在劝诫人们在生活如遇到困顿逆境时不去埋怨天地,怪罪别人,自己多做努力以图改善自己命运。人生不如意之事本来就十有八九,如果人遇到点不如意的事就去怨天尤人自己不知担当,这个社会还会和谐吗?还会进步发展吗?可是老梁偏偏只从孩子上不起学.买不起高价房这之类的问题上拉扯,以此来嘲讽.歪曲和彻底否定于丹对于经典的一切解读。即使只从孩子伤上不起学,买不起高价房属会不公之类问题,也需要每个公民去脚踏实地的努力改善这种状况,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并非要倡导人们遇到点困难和不得意之事都要像个怨妇一般的无所作为的处处向天向人抱怨。老梁讲的这番话实在是自我掉价,有辱自己的身份,有损自己人格。其格局于于丹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分。
讲到这里,我心里不禁是满心的疑惑不解,老梁作为一个老牌的媒体人,一个公众人物,如此的肆无忌惮不遗余力的赤膊上阵,乱咬一气.乱射一片究竟居心何在,动机何在?梁先生混迹媒体也二十余年,虽说无法与于丹易中天们相比肩,但也算是有些名气,不缺功利,也不会缺票子,你还有什么不满.怨气?难道是处于嫉妒.眼红?还是能从攻击.挖苦.抹黑别人中获得某种心理快感,精神补偿?该不会是百家讲坛的讲座没有分你一杯羹而怀恨在心,以此来出口恶气?小民实在难以窥透。
古人曾有言“事有百恶,恶中之恶.毁人也”无端的攻击损毁他人应是一种恶中之恶。虽然我国的法律没有把诽谤诬陷.侮辱之类罪恶列入刑事案件,但是,在道德法庭上,它永远是一种人神共愤.令人不耻的罪恶。学术之间相互批评,问疑.交流,这是正常的现象,于丹教授在这方面是非常的开明豁达,她不不怕人给他提意见。可是如果是借自己的节目,在公开场合去恶意的攻击.蓄意的歪曲诽谤.肆意的挑衅诬陷他人,甚至于打击一大片,这就实在是太丧心丧德.了.有违一个社会文化人的道德良知和作风。你可以自视甚高,但是你不能把别人都看成.痴呆,蠢牛去忽悠,去辱没,去践踏!你以为你以此卑劣手段就可以损毁抹黑他人,而彰显壮大自己,岂不知这不仅无损于他人反而污损了自己的人格,暴露了自己的丑陋的灵魂。老梁为什么专挑出于丹和易中天猛攻呢,我想这大概就是柿子专捡软的捏吧,因为他了解于丹是个只会做事,不会与人争执的柔性女学人,而易中天也是个只爱做事 ,懒与人争辩的老头。所以这两个人就成了他敢于拎出来的主攻对象,特别是他对于于丹,更是痛下杀手,这种欺弱践软的恶习,实在令人不耻!
在于丹的《论语》感悟中有段话说的特别好:“君子不需要一种外在的凌厉气势,他很少攻击他人,他只拓宽自己。”这才是一个真正正经文人和媒体人处事为人应有的风范和作风。我欣赏!

楼主:红硝  时间:2020-01-11 05:13:41
只会张嘴,不会闭嘴;只知摇唇鼓舌的去肆意挑刺抹黑别人而不知自省之人,付出些代价也是难免的。
楼主:红硝  时间:2020-01-11 05:13:41
老梁说的究竟是实话还是诬言;是揭露.还是诋毁,看几遍百家讲坛节目就清楚了,让事实说话。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楼主:红硝  时间:2020-01-11 05:13:41
@一介匹夫629 2019-12-22 07:13:52
关于学术大家的道德水平,建议楼主看一看我的帖子。给点批评。
-----------------------------
抱歉,因外出两天,故才看到你发的高见,那我就简单的说点自己的拙见。你认为康震.蒙曼解说白诗中的“离离”于“萋萋”为茂盛之意是错误的,但我告诉你,我对此与他们认识一样,白诗中的“又送.”二句出自《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整句应释为:又要送行人启程,连那茂密的野草似乎都满含着惜别之情
。那“萋萋”不是茂密之意还是什么?在我家的四本唐诗鉴赏书里都是如此的解释,难道他们都错了?至于王.郦两位老师对《鹳雀楼所》诗的解读,自有他们的道理,他们都是专门研究古文和历史的,又是专业教授古文学和历史的大学教授,不可能会如你所说是“胡说”,我可不敢如此的妄自判断。解读古诗只是一种文学鉴赏,无论对错,都与
道德无关。
另外我们认为,文化方面的争论应以理服人,用情绪化的语言不太妥。什么“没有脑子,甚至连脚指头都没有”之类的贬话不太文明吧。

楼主:红硝

字数:10948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12-13 23:44:53

更新时间:2020-01-11 05:13:41

评论数:2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