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2019我的年度荐书

2019我的年度荐书

楼主:潇湘夜语  时间:2020-06-17 08:41:01

今年读张爱玲的《重访边城》,看到张爱玲在《谈看书》一文中说:“逃避本来也是看书的功用之一,‘吟到夕阳山外山’,至少推广地平线,胸襟开阔点”,大有知己之感。原来早就有先贤把看书当做逃避人生的一种方式了。

看有人在网上或电视上慷慨激昂地讨论“读书有没有用”常觉得尴尬,可发一噱。世人天天用是否有用来做读书价值判断,而玩游戏,刷剧追番,除了做电竞而挣钱的,靠着影视行业牟利的,其余沉迷其中的人未见得有什么好处。然而,我们却没必要讨论打游戏是否有用,追番是否有用,偏偏读书却值得讨论辩难。

我知道发起这个话题的人多出于好意,觉得读书是值得弘扬拯救的事,一定要以利益来驱动,才能起到请君入瓮的效果。然而,若读书的利益真能立竿见影,我相信根本用不着讨论,大众自然趋之若鹜,排队抢着读书,如抢购牛市时的股票,惟恐落后于人。之所以要诱惑,恐怕还是利益不太显明造成的。

“读书无用论”每过几年就会重新拿出来辩难一番,周期性如经济危机。讨论“有用”还是“无用”,就是在称量读书带来的利益。若说“无用”,何以没有多少父母愿意让孩子读完九年义务教育就直接去挣钱,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多数还是要争取念高中、上大学。年年增加的大学报考人数,不都是去读书的,如果彻头彻尾是件“无用”之事,难不成这么多家长都是昏头?若说“有用”,多数大学毕业生刚入职的收入都和一个熟练的泥瓦匠相差甚远,念书的好坏和之后的腾达沉沦也并无对应关系。虽然读书后,混得一纸文凭仍是敲门砖,但其功用到底有限。

因此,如果要讨论读书的用处,我觉得恰如杨修所说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各位才做不好有用与无用的判断,进退维谷,不知是该坚守还是撤退。但若如我辈,读书只作为逃避人生的一种方式,那就完全不必为有用与无用挂怀,省却了很多烦恼。左右是消遣,无用之事,不过独处孤居之际,面对天地之寂寥,时间之荒芜浩瀚,借以消磨岁月的手段。如果竟能够因此而增一分见识,拓一丝胸襟,自然是意外之喜,如果一定要做有用与无用的判断,只怕我这些年来读的书无用的多,有用的凤毛麟角。而且,这有用在外人看来也未必是真的有用。

好在我天生懒惰,不把读书看做锥心刺骨的惨事,只如同玩游戏、看电影、喝清茶,聊做消遣而已。虽然多事,每年都在自己的公众号、博客上推荐点书籍,但凑巧读到的诸君也千万不可以为这种推荐有何用处,不过是一个无聊之人的闲聊,与各位一起暂时避开尘世的烦扰抑郁而已。

老规矩,推荐2019年读过的十本书单如下:

一、《古都》;朱天心著;九州出版社。

二、《阿斯彭文稿》;亨利·詹姆斯著;主万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三、《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契诃夫著;汝龙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四、《我是猫》;夏目漱石著;于雷译;译林出版社。

五、《看不见的城市》;伊塔洛·卡尔维诺著;张密译;译林出版社。

六、《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茅海建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七、《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薛爱华著;吴玉贵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八、《光荣与梦想:1932-1972美国叙事史》(1-4卷);威廉·曼彻斯特著;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翻译组译;中信出版社。

九、《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贾雷德·戴蒙德著;谢延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十、《切尔诺贝利的祭祷》;S·A·阿列克谢耶维奇著;孙越译;中信出版社。

楼主:潇湘夜语  时间:2020-06-17 08:41:01
@吕家严 2020-01-01 19:15:50
喜欢看荐书。新年快乐!
-----------------------------
新年快乐!
楼主:潇湘夜语  时间:2020-06-17 08:41:01
@事了扶伊去 2020-01-01 20:56:22
問好 瀟湘夜雨 兄,新年快樂!
-----------------------------
新年快乐。
楼主:潇湘夜语  时间:2020-06-17 08:41:01

一、《古都》;朱天心著;九州出版社。

朱天心的《古都》是一部老台北的挽歌。在京都和台北之间,时空穿梭,没有名字的女主人公时而流连于京都的古寺旧巷,心中闪回着川端康成小说中的情节,时而在台北的新天新地内,辨认旧时踪迹。朱天心有意用两个城市,两种景象,搭建出参差错落的时间大厦。

《古都》中,台北的历史一点点拆碎,揉进故事里,从康熙咸丰年间开始追溯,一直到族群撕裂的现实时间。时光流逝,女主人公蹲踞池边喂鱼摸鱼的女儿悄然长大,连居住的城市也老了。

朱天心特意用京都的不变反衬台北的善变:寺町通和六角通交叉路口的道乐螃蟹拉面还是同样的味道,每次去京都,都可以再吃上一碗;车上可以盘算去什么地方买什么样的纸,因为当年去过的老地方街角装个弯就看到了,还在那里。比起京都,台北实在不能算古都,就像深圳不能向广州夸口历史积淀一样,台北的成长史与京都相比,简直如儿童面对老人。但老人恰好是缺乏改变的,儿童却百变千幻。台北经过日本殖民、抗战胜利光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起飞、解除戒严开放党禁,直至上世纪末的民主化,百年间可谓迭遭巨变,对于整个城市面貌,城市人的构成、文化潮流都造成了巨大影响。小说中,主人公被人错认成日本的观光客,她便刻意不去戳破,如一位日本人一样,凭一副日本殖民时代的地图,在台北的街头按图索骥。然而,旧日的痕迹已很难认出了,不必说殖民时代了,就是几十年前和女友A一起走过的街道也已经消失。女主人公在问自己,她该如何向女儿提及,当年曾有的生活?

主人公在东京等待的女友A很重要吗?她最终没有来,小说中甚至没有给出一个理由。想起张爱玲在《小团圆》里说,“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朱天心连这种想象也没有给,没有天气原因,没有任何说明,飞机没有如约而来。A像是过去时光的记忆,她只能活在记忆里,无法归来。可能朱天心不够决绝,才不让A重新出现,因为即便归来了,也一定面目全非,朱天心不忍在作品中描述一位被岁月摧残后的女人,和她一起徒劳追溯回不去的时光,就像她无力直视面目全非的台北。

朱天心到底不能和川端康成角力,两本《古都》,不难看出两人之间的差距。朱天心的痛惋中可以看见隐忍的愤怒和不甘,有讽刺的味道,尽管不是太着痕迹。朱天心不断变换的意向,密集的意识流,却没能更好传达出世事沧桑。反而因过于跳跃的思路,太过繁密的典故,让整个作品略显破碎,反观川端康成,笔调舒缓,叙述从容,却传递出浓浓的悲悯和无奈,的确是大师风范。

这部短篇小说集内,除《古都》外,还收录了朱天心同一时期的另外四部作品。《匈牙利之水》是这部小说集内内我最喜欢的一个短篇,《古都》过于庞杂了,大量陌生的地名,变换的场景,很难让一个对台北缺乏了解的外乡人产生共鸣,我觉得大多数人推崇《古都》,大约因其视角的阔大。但《匈牙利之水》中,朱天心从味道引发开去,勾引出两位主人公的一段段记忆,在我看来,更易唤起不同背景读者的共鸣。毕竟,罗列无数的历史陈迹也许可见其渊博,但潜入人物的内心不是更能见其深刻吗?如普罗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用一段食物的香味,唤来纷至沓来的回忆,更显作者功力。

《第凡内早餐》里,朱天心通过一个女人对钻石的执念,展示出独立而又现实的人生态度,也穿插着讲述了钻石的历史。钻石似乎是物欲的象征,但象征如果成了一种理想,物欲便成了一种慰安,一种生活的希望。对于寻常如我辈,钻石也许略显奢侈,但人生需要一丝闪光,来抚慰我们无处安放的灵魂。

《预知死亡纪事》中一个人在考虑自己也许会忽然死去,思考死前要为死后做些什么,这看上去是杞人在考虑天塌地陷的问题,毕竟,死后的事情和自己还有什么关系呢?但患得患失之间,呈现出一个人对于生何其矛盾、复杂的心理冲突,此生寂寞,还要想千秋万岁之后,来世彼岸的图景吗?

今年还读了朱天心的另一部小说集《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在创作年份上,这部小说集比《古都》要略早。对朱天心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一起看看,可以看到朱天心对台北、对眷村、对台湾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间的地覆天翻,心理脉络是如何绵延缠绕的。如果还觉得文字不够形象,我推荐杨德昌导演的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四个小时的长剧,要有耐心看下去,会看到和朱天心同一代的台湾人,在青春年代经历的残酷和激情,有了这些生动的描绘,相信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今日台湾,理解海峡另一边历史与现实碰撞后形成的复杂心态。

在《古都》开头,朱天心追问“难道,你的记忆都不算数……”,一代代的记忆都这样迷失在熟悉又陌生的巷弄。婆娑之洋,美丽之岛,台湾——亚细亚的孤儿,被遗弃,被忘怀,被岁月侵蚀,被沧桑损毁,在大潮涌动的时代,不知该去往何方。也许,今日的朱天心会更加迷惘。
楼主:潇湘夜语  时间:2020-06-17 08:41:01

二、《阿斯彭文稿》;亨利·詹姆斯著;主万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阿斯彭文稿》的故事开始得莫名其妙:一个编辑、评论家,长期研究大诗人阿斯彭的作品,一条线索让他意外得知,阿斯彭遗有一批从未面世的重要文稿,在昔年情人手中。情人已风烛残年,是和这位伟大诗人有过交往的,仍活在世上的最后一人。为得到这批文稿,评论家来到威尼斯,想法设法混进阿斯彭情人的宅子,花大价钱成为租客,伺机一窥文稿的真相。

虽然理由听起来有点无厘头,但故事开头却营造足了悬念气氛。评论家在对文稿的强烈觊觎之心驱动下,想尽办法接近这位大诗人的老情人朱莉安娜,他甚至对一位朋友普雷斯特夫人说,他愿意通过向朱莉安娜的侄女蒂娜小姐求爱来达到目的。看似一句无心的玩笑,却透露出主人公的潜意识,为故事的结尾埋下伏笔。

评论家的心思最终还是被朱莉安娜窥破,老太太怒不可遏,却也无可奈何,尽管当她发现评论家在她的房间里搜寻遗稿时,双目放射出的亮光,仍能令评论家惊悚愧疚,但她已无力对抗别有用心的人。很快,朱莉安娜死去了,早已知悉评论家心思的蒂娜,向评论家提出一个建议,只要评两个人可以结成夫妻,这些珍贵的文稿就可以由双方共有,评论家就可以完整自己的心愿。然而,评论家却犹豫了,嗫嚅着不置可否。当他在威尼斯游荡一天,为自己寻找了充分的理由,准备接受结婚建议时,蒂娜却已经从他的犹豫中窥看到他真实的内心。她烧掉了阿斯彭遗稿,与评论家冷静道别。

亨利·詹姆斯把这么一件有点荒谬,又有点无聊的故事讲述得丝丝入扣,让读者逐渐沉浸、融入故事,为文稿的命运忧心。随着评论家行为的一桩桩展开,读者也焦虑而期待,预测着故事的结局。当文稿的命运尘埃落定,读者掩卷,不免废然而叹。悬念的设定、故事的节奏、叙述的铺陈都于随意中见匠心,亨利·詹姆斯实在是一位狡猾的讲故事高手。

读者不妨把看上去很荒谬的阿斯彭遗稿看做一种象征,象征着人的欲望。欲望总是炽烈的,但要满足这种欲望,你准备付出多大代价?人人都在追求某种东西,但有些人多是憧憬,浅尝辄止,并不曾付出多少努力;有些人也许确曾去追寻,却面对阻碍止步不前。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那引诱着我们的,在前方闪烁,若即若离的一切,可能终究是一场幻梦,在旁人看来可笑而荒谬,而当我们身处其中,却又曲折纠缠,难以割舍。

很多所谓人生智慧,不过是不愿意付出代价的托词。贫穷的人申明自己蔑视金钱,一事无成的人标榜自己淡泊名利,然而,人只有拥有获取的能力,却甘愿放弃,才有资格说自己不是欲望的奴隶,而多数人不过是欲望不能满足后的妥协,是对欲望的另一种臣服。《阿斯彭文稿》中的欲望落空了,不管评论家如何宽慰自己,在内心为自己寻找开脱的理由,也终究无法释然。

亨利·詹姆斯是心理描写的大师。《阿斯彭文稿》通过评论家的心理活动连缀全篇,这位颇有社会地位的高级知识分子,心理活动被展现得极为微妙曲折。在很多小说中,当作者描绘人物心理活动时,往往采取上帝视角,人物思想袒露无遗,心理活动明确而清晰,读者一目了然。但在《阿斯彭文稿》中,我们分明发现,在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之后,还有一个掩藏更深的潜意识。詹姆斯高明之处即在于,他将人类思想的复杂性发掘出来,将深暗的人性若隐若现地呈现出来。詹姆斯并不点明这种潜意识,他让读者自己去揣摩,让读者去发现思想背后的思想。比如评论家一次次否认自己对于文稿的贪婪,反而以一副绅士的口吻,云淡风轻地述说。尽管他并不掩饰自己对文稿的兴趣,又在心中似乎要维持其高尚的目的,不肯用卑污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在他发现朱莉安娜房内无人后,开始偷偷寻找遗稿,而心里活动却是:“压根儿就没有想到自己会干出盗窃的勾当”。他左思右想,为自己找了个理由,觉得也许蒂娜小姐是故意留个机会让他自由活动。这一段的心理描写极尽繁复,评论家一遍遍对自己做着解释,寻找着借口,说服自己并不想找什么东西。他说:“我并不打算做什么”,然而,他的手还是移向了书桌的盖子,直到愤怒的朱莉安娜出现在门口,才阻止了他进一步的动作。

在小说最后的高潮部分,评论家起初本能地拒绝了蒂娜要和他结婚的建议,然而,对文稿的觊觎之心又折磨着他。思索终日,仍旧犹豫不决后,他决定早上去见蒂娜。当他走进蒂娜的房间,忽然觉得蒂娜发生了罕见的变化,“变美了,变年轻了,她不再是一个样子可笑的老妇人了”,评论家觉得自己可以接受蒂娜的结婚建议了。但是,当他得知文稿已经烧掉,交易作废后,蒂娜的形象骤变,“那种容貌上的改变已经过去,她又成为一个毫无姿色、样子邋遢的年长女人了”。这种形貌的改变,与其说是蒂娜的转变,莫若说是评论家内心的变化。亨利·詹姆斯在此刻,用微妙的笔触,让读者窃听到人物的潜台词。在这样的描写下,我们是否也看到自己的影子?有多少人能做到对自己的内心诚实呢?当我们对自己尚不能真实,又怎能期待这个世界上的陌生人之间坦诚相对?亨利·詹姆斯的高明正在此处。
楼主:潇湘夜语  时间:2020-06-17 08:41:01

三、《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契诃夫著;汝龙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汝龙翻译的契诃夫算得上经典中的经典了,汝龙的译笔让人佩服,只是我读不懂俄文,不知汝龙的翻译,文字顺畅、冷静、节制,是否就是契诃夫原文的风格?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一直为人称道,奉为范本。曾有一种说法,把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列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但在我看来,契诃夫的水准要在其他二人之上。莫泊桑和欧·亨利的故事都过于戏剧化,在对人物内心的发掘上,未曾达到契诃夫的高度。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常常缺乏跌宕的情节和曲折剧烈的冲突,叙述又平实而克制。不会有欧·亨利式的结尾,莫泊桑式的浪漫。契诃夫许多代表作,既缺乏诱人的情节转圜,又带着郁结沉重的氛围。充斥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然而,契诃夫又不会用过多繁复琐碎的心理描写,往往稍作点染后,就戛然而止。对于读者而言,阅读这样的文字恐怕很难有轻松愉悦的感觉,远不如莫泊桑和欧·亨利的作品,给人强力的情感刺激。因此,要选择契诃夫的作品,读者虽不必焚香沐浴,正襟危坐,但也要做好一番自我折磨的心理准备。

契诃夫的人生只有四十四年,却创作出七八百篇的短篇小说,数量可谓惊人。从契诃夫的小说中,读者能清晰地看到一个作者如何从青涩走向成熟。早期的契诃夫小说讽刺露骨,叙述恣肆,思想单纯,注重描述人物的外在表现。如中国很多读者熟知的《变色龙》中,警官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的善变,完全是戏剧中小丑的夸张;《在海上》,描述一个新婚女子为了金钱而出卖肉体,尽管描述中并没有夸大的成分,但选取的视角却颇为戏剧化,情绪表达强烈却又浅白。《一个文官的死》情节夸张、极端,《胖子和瘦子》中的描写对比强烈,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没准契诃夫也会成为欧·亨利一类的作者,然而,随着创作经历的丰富,或者更多得益于人生阅历的增长,契诃夫逐渐蜕变,作品走向严肃与深邃,少了很多浮夸。

《草原》是契诃夫创作中期的一部作品,也是这本《契科夫短篇小说选》中篇幅最长的一部小说,但整部小说结构松散,仿佛就是主人公叶戈鲁什卡的一段旅行日记。当目的地到达,故事也结束了,只是人生无数旅程中的一小段,很快就会被忘记在历史的风中,除了倾盆大雨中,天际的闪电,深夜草原,篝火旁那些脸,那些性格各异的车夫们。契科夫在细枝末节上着眼,将戏剧化的冲突抹去,却营造出一种舒缓而隽永的诗意氛围。

随着创作年头的增长,契诃夫下笔愈发节制,笔下的人物愈发立体。大部分人物没有过分夸张的言行,未曾经历太多惊心动魄的人生,即便有些情节,在另外一些作者笔下,可能会铺陈出大量惨烈惊心的情节,在契诃夫这里,也仍旧维持了冷静的笔调。如《在峡谷里》,经历了孩子被人用开水烫死的丽巴,契诃夫只是让她在月光下抱着孩子的尸体走了一段长长的路,和偶遇的几个路人聊了几句。没有呼天抢地的悲伤,只有沉默的忧伤。小说最后,杀人者衣食富足,志得意满,丽巴却仍旧和母亲回到原来贫困的生活,好像发生的一切都已被忘记。

晚期的契诃夫小说看上去很平实,内在的张力却愈发饱满强劲。纵然在文字中埋藏着汹涌的愤怒,契诃夫却一样露声色地叙述,不见陡然拔高的情绪,倏忽紧凑的节奏。契诃夫冷静如上帝,引领着我们,经历人世的悲欢,走过死亡的幽谷。

十八世纪末,许多文学家已从注重描绘社会生活场景的现实主义,转向更加关注人类的心灵,各种意识流作品作正在萌芽。对于人物的心理描述,使契诃夫后期作品更为深邃,但契诃夫对心理描写,也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法。《吻》中,被人错认,得到一个意外之吻的里亚博维奇,心理上种种的盘结激荡,契诃夫并没有用大段的独白来表现。虽然的确有很多笔墨用在主人公的心思转圜上,但契科夫同样用了许多对话,琐碎的场景,似乎漫不经心地叙述着,将原本应该极其混乱的思绪隐藏在白描式的行文中。和日后很多意识流写作相比,契诃夫没有那么大的跳跃性,他似乎是处在转型期的一个作者,在心理现实和社会现实之间找到了某种平衡。

契诃夫原本就是学医出身,以小镇医生的身份行医多年,严格说,写作只是他的业余工作。因此,在契诃夫的小说中一再出现病人和医生的形象,就毫不奇怪了。精神疾患,在契诃夫的小说里,经常和严肃的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精神错乱》里的瓦西里耶夫,身处极尽香艳的声色之地,却诱发了他的精神错乱。那些风月场所的女子,却让他产生巨大的痛苦。他觉得那些女人犯罪而满不在乎,堕落而不知救赎,他不知该如何拯救他们。在苦思冥想中,一条条解决方法被自我否决,当他的朋友再见到他时,他“正痛苦地呻吟着,在房间里跑个不停,衬衫已经撕碎,手也咬破了”,陷入了精神错乱。
社会问题无法解决,如果一个清醒的人,想要求解,就会被习惯了现实环境,把一切都看成合理的存在,不知反抗的人视为疯子。《第六病室》是阅读契诃夫时无法跳过的作品,在我看来,这篇小说最能表现契诃夫的思想与写作风格。当医生安德烈·叶菲梅奇浑浑噩噩地生活,在僵化的体制下,对一切明知其不合理的问题漠然置之时,一切都按部就班,平静、祥和。然而,当他走入第六病室——一个囚禁疯人的地方,和一个疯人格罗莫夫开始讨论人生的真相,追究人类命运的终极问题时,一切都改变了。医生被身边人当做了病人,成了疯人,究竟是世界疯狂,还是医生疯狂了?然而,结局只有一个,医生叶菲梅奇在病室中死去了。

契诃夫小说总不缺少对生活沉重思索的人物:《我的一生》中那个和社会格格不入的波洛兹涅夫,放弃优越的家庭条件,想要靠自己的双手劳作来抛开庸碌的生活,求得人生的真正智慧,却在现实中,无法为人理解,处处碰壁。《没意思的故事》中对自己产生深深怀疑的教授尼古拉·斯捷潘诺维奇,尽管德高望重,卓有所成,却深刻地发觉生命中缺乏了重要的东西。然而,身边人无法让别人感受到他的思想与情感,他唯有独自消沉、焦灼。契诃夫的小说中,这类总是与自己的内心斗争,与现实世界的庸俗无法妥协,他们的斗争艰苦而无望,然而,内心的烛光却让他们无法和这个世界妥协。

对于那些在世俗中懵懂生活的人,契诃夫是不齿的。《套中人》正是《我的一生》中人物的反面,代表着背离了理想,苟且生活的类型。《套中人》还带点契诃夫早期小说的讽刺夸大,他的另一篇小说《醋栗》,更能显示这类人物的生活状态。《醋栗》中的尼古拉·伊万内奇是另一个套中人,他用尽方法,只为了享受乡村悠闲、平庸的生活,用半生的唯唯诺诺、吝啬与冷漠,换来后半生丰足却毫无进取心的生活。对于这个把自己的享受作为人生目标的人物,契诃夫的讽喻不着痕迹,远没有《套中人》的夸张,但其中蕴含的褒贬却一脉相承。

契诃夫把怜悯和同情给了那些贫困者、弱小者,给了《农民》中背负着苦难的农民,给了《在流放中》在异乡受苦的苦役犯,给了《万卡》中受苦受累,盼望着回家的小学徒,给了《渴睡》中因终日劳作,无法入眠的小保姆。人类的苦难是如此相似,《宝贝儿》里面,将自己的生命寄托于他人生命的奥莲卡,没有自己的思想,只是无私地奉献,为了丈夫、为了孩子活着。如果不去谈这是契诃夫的小说,改掉人名和背景,这就是一部中国传统女性的素描。契诃夫对于人世苦难的深深同情,与他对人生的思索纠结在一起,落笔怎能不沉郁又悲凉。

契诃夫偶尔在作品中露出一点光亮,也许我们反而不太习惯。《新娘》中的女主人公娜佳逃离了自己平庸的生活,但这种逃离看上去过于轻易了,也减弱了小说的力量。这是契诃夫一生中创作的最后一篇小说。

然而,契诃夫尽管对现实失望透顶,他却执着的相信,未来会变得美好。人类会懂得什么是智慧,知道什么是高尚的生活,以后的世界注定一片光明。尽管这样的生活在他的一生中是无缘看到了,但后一代的俄罗斯人将享受到一个更好的世界。1904年,契诃夫离开人间,十三年后,十月革命爆发。如果契诃夫有缘看到自己身后百年的俄罗斯,不知道他会不会怀疑,他憧憬的美好世界,也许只是可悲可怜的幻想。
楼主:潇湘夜语  时间:2020-06-17 08:41:01

四、《我是猫》;夏目漱石著;于雷译;译林出版社。

说到吐槽的高手,中国的钱钟书、英国的王尔德、美国的马克·吐温,都是我钦仰的对象。几个人的吐槽方式各有巧妙,但辛辣犀利,都堪称一绝。日本要找出一位吐槽大家,我愿意推荐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我是猫》通过一只猫的独白来讲述故事。这位无名猫君是一位吐槽大家,从出生就让自己的穷学生主人遗弃,于是人生——不对,应该是猫生——就以对穷学生的吐槽开始。猫君侥幸逃得性命后,被一个性格孤僻,志大才疏的穷教师苦沙弥收留,得了温饱的猫君并不知恩图报,反而从此以吐槽苦沙弥为乐事,尖刻的语言、毫不留情的嘲讽、辛辣的揶揄,把主人和身边一票千奇百怪的人都吐槽了一遍。猫君在这里,采用的似乎是上帝视角,但它绝对缺乏上帝的公允,也不像上帝那样居高临下,冷眼旁观,猫君不但不客观,简直就是牢骚满腹,愤世嫉俗者的代表。

在猫君嘴里,永远是一副不以为然的鄙薄口气。穷酸的知识阶层不必说了,苦沙弥与他往来的那些人,无论满嘴跑火车的迷亭,靠着磨玻璃球要做博士的寒月,故弄玄妙的独仙,多情种子没处发芽的东风,都是每日高谈阔论,却言之无物,无聊做作。明明不学无术,群居终日,既无良谋,亦乏灼见,却偏偏看不起滔滔众生,一肚皮的不合时宜。沾满铜臭味的实业家更是丑角了,靠着做实业发大财的金田,和他的大鼻子夫人、盛气凌人的女儿富子,一家人各个鄙俗不堪,却倚仗着财大而气粗,目空一切,丑态百出。依附于权贵的铃木籐十郎,圆滑势利,左右逢源,一副没骨头相。就连车夫的妻子、厨师、中学生、女仆,在猫君这里,也各个可笑至极。

猫君自己也好不到哪里,终其一生都是一只不会捉耗子的猫,反而为老鼠逼迫得窘态百出;为了偷吃年糕,出乖露丑;碰到车夫家豢养的强壮的大黑,还要见机行事,曲意逢迎。在琴师家女仆眼中,就是一只“脏里脏气的公猫”。可这些劣势,并不妨碍它爆棚的自信,照旧睥睨俗世,嘲弄他人,有天地之间惟我独尊的架势。

《我是猫》就是一部夏目漱石的吐槽文,夏目大有弥勒佛“笑天下可笑之人”的气派,吐糟了一切。然而,在行文背后,分明感觉到,夏目漱石更多是在吐槽自己。小说主人公苦沙弥更像是夏目漱石自己的化身,那荒诞地玩世、傲岸地待人、性格的孤僻、处事的笨拙,俨然就是夏目在揽镜自照,可悲又可怜,可爱又可恨。

猫君也该看做夏目的一部分。这只猫的原型就夏目收养的一只流浪猫,小说中无名猫君的形态、动作,做得一系列丑事,有不少取材于这只猫。但小说中这只无名之猫实在太不像一只猫了,夏目拟人化的描写,让读者时时出戏,觉得就是另一个人站在身边喋喋不休。那个人,就是夏目漱石。

其实,夏目尽管用了不少的夸张和讽刺的手段,但《我是猫》仍是一部严肃的作品,而不是一部滑稽剧。夏目很多时候用正话反说的方式,讨论艺术、文化、人生等沉重的问题。夏目没有给出答案,从那些随意又辛辣的调侃中,却能读到丝丝迷惘,迷惘后还有苦涩。夏目的愤世背后,是无法妥协,是无可奈何。

本书没有什么结构可言,夏目漱石最初只是当短篇小说来写,写了一篇之后,因为读者反应极其热烈,欲罢不能,就继续写下去,最后延展成一部长篇作品。开头来得随意,结尾也收束得随便,猫君之死,一看就是夏目写得腻烦了,随便找了个借口,就了断了一条猫命,形同儿戏。

猫君以无名一猫的身份了此猫生,这一生也算得其所哉。作为故事原型的那只猫,死后葬在了夏目漱石家的后院。夏目的友人三重吉为它做了一首俳句:“猫之墓前,供养水也冰吧。”夏目听后,觉得“也”字用的不好,改为:“猫之墓前,供养水好冰呀”。
楼主:潇湘夜语  时间:2020-06-17 08:41:01

五、《看不见的城市》;伊塔洛·卡尔维诺著;张密译;译林出版社。

马可·波罗的游记可能是一部掺杂了诸多虚构的非虚构作品,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则是一部渗透了无数真实的虚构作品。

故事的中人工之一就是那位马可·波罗,他向忽必烈介绍五十五座城市,据他说这都是他曾走过的城市,可在读者看来,这些城市都是空中楼阁,只存在于想象之中,在现实的世界里、在人类的历史中,从未出现过。它们往往有着奇怪的特点:有的挂满招牌,每个招牌象征着某种事物,却看不到真实的样貌;有的布满尘土,“每个房顶都压着一层层岩石”;有的是千井之城,每一个地洞都可以提上水来,因为据说城市就建立在一个很深的地下湖上;有的城市内充满了镜子,而人们能看到两座城市,“一座临湖而坐,一座是湖中倒影”。

轻盈的、连绵的、隐蔽的,建筑在高脚桩柱上的城市、空中的城市,每一座城市似乎都是独特的、怪异的。浮光掠影看去,它们只可能搭建在卡尔维诺的想象中,但当你随着马可·波罗的叙述静静地走入城市中,又总感觉有些场景、有些描述,在唤起你思想深处的一些东西。这些看不见的城市像是游戏中的虚拟场景,一切景观都是0和1搭建起来的虚拟空间,然而,虚拟背后分明隐藏着有血有肉的玩家。

《看不见的城市》中的城市包罗万有,宇宙的真实形态可能就是一座城市,是城市中的一个地毯,像书中埃乌多西亚城中的地毯一样。卡尔维诺笔下的城市,是像心灵一样复杂的存在。或许,卡尔维诺真正想向我们展示的不是城市,而是人类的心灵。是人类在自己心灵中塑造的无数场景,投映在卡尔维诺的笔下,成为看不见的城市。

卡尔维诺的城市像是人类的记忆。记忆是过去、现在、未来混合的产物,而城市也如是。“城市就像一块海绵,吸汲这这些不断涌流的记忆的潮水”,《城市与贸易之一》中描述的欧菲米亚城,来往的人们在其中交换着记忆。记忆构造着城市的景观,记忆在打造城市,而马可·波罗描述的一切难道不是他记忆结成的痂吗?五十五座城市,可能是五十五段剥离的记忆,可能是五十五个象征,代表人心棱镜中的某一个闪光。

记忆是永不重复的,每一个拥有不同的记忆。即便是同一座城市,每个人看到的东西也可能完全不同。书中的苔斯皮纳城,从陆路和海路来的人会看到不同的风貌,索伏洛尼亚城,总是不断的重建,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

“记忆中的形象一旦被词语固定住,就给抹掉了”。我们很容易忘记那些没有特点的的城市,尤其是在大力发展基础建设,按照一个模型设计创造城市景观的中国。假如抹杀作为背景的自然景观,如不同的绿色植物,不一样的地形起伏,我们今日重新建造的诸多城市景观还有多大差别?小说中,马可·波罗对忽必烈说:“城市差异正在消失,每座城都与其他城市想象,他们彼此调换形式、秩序和距离,形态不定的尘埃入侵各个大陆。”这样的城市就像被词语固定的形象,终将在记忆中消失。而存活在我们记忆中的的城市是光怪陆离的,是善变的。

书中的城市正如人生一样纠缠难解,对应着人生的某种状态。在贝尔萨贝阿城,高尚与卑污并存,人们以为的美好实质却是垃圾与粪便的聚合,人们认为的丑恶地下,却有着华美的建筑,事物的本质与人们心中的印象天差地别。在莫里亚纳,城市是正反两面的,“既不能分开,也不能对看”,却又是一体。在欧莎匹亚,那是生者的城市,也是死者的城市,生死无法分开。城市像心灵一样矛盾。

这些城市凝结着人类的欲望,人类在其中,构建着城市,也被城市铸造着。蛛网之城奥塔维亚、绳索之城艾尔西里亚,垂死时抵达的城市阿德尔玛,不同的城市,人们在其中,如在舞台之上。像在梅拉尼亚,城市中每个人饰演着对话的角色,在短暂的一生中,来不及发觉自己身份的变化。书中,马可·波罗对阿纳斯塔西亚评价道:“你以为你在享受整个阿纳斯塔西亚,其实你只不过是她的奴隶”。

故事里,忽必烈指出,马可·波罗遗漏了一个城市没有讲述——马可·波罗的故乡威尼斯,然而,马可·波罗说:“每次描述一座城市时,我都讲点威尼斯。”这是否可以解读为,每一座马可·波罗虚构中的城市,都是故乡的一部分,他在用五十五座不同的城市,拼接起故乡,甚至是自己的人生。抑或说,卡尔维诺为读者拼凑了一个所有人的故乡,那个故乡就在你心灵深处。

此时,或许可以说,《看不见的城市》就是一部心灵史,是心中不同世界的折射。但是,这是一句讨巧的总结语,可以用在很多地方,就像某些政府工作报告中正确的废话。但我也只能如此笨拙地表述,因为卡尔维诺用文字建筑的城市精巧又宏大,也许每一个段落,每一个读者都可以做出不同的解释。读者就像故事中一个走在城市中的人,走了很多年,仍旧在城市内逡巡,不曾走出。

关于五十五座虚构的城市究竟蕴含了什么样的象征,卡尔维诺不会告诉我们答案,也许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故事里的马可·波罗谈到一座叫伊莱那的城市时说:“也许我已经用其他名字讲过伊莱那,也许我讲过的哪些城市都只是伊莱那。”卡尔维诺也许只讲述了一座城,那是种种碎片拼接成的支离梦境,是我们心中的海市蜃楼。
楼主:潇湘夜语  时间:2020-06-17 08:41:01

六、《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茅海建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创作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写作时间论,算部老书了,但对今日很多人而言,仍要归为新书。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以为自己对鸦片战争颇为了解,因为从上学时代开始,老师就教导他们,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耻辱的记忆,让他们永远铭记。这更是考试的重点,令人不得不印象深刻。但我相信,茅海建的这部老书会让他们耳目一新,看到一个和印象中截然不同的鸦片战争。

《天朝的崩溃》副标题为“鸦片战争再研究”,书中绪论中再研究的问题,就足以颠覆我们的印象了。绪论中,茅海建论辩的主题是:琦善真的卖国吗?我觉得网上的小粉红们,看完题目就得暴跳如雷,组团过来痛骂。琦善这种板上钉钉的大卖国贼,居然还有人要给他翻案,世间还有没有正义良知?(幸好大多数小粉红主要时间都用在追星,不会抽空看书,茅海建才至今未被骂成网红卖国贼)但茅海建愣用一件件的史料,推出自己的结论:琦善不是卖国贼!逻辑严谨,考证扎实,推演缜密。当然,对于一个爱国者,只要一句慷慨激昂的口号,就能推翻茅海建所有论述,无需再辩,比起理性分析要省劲得多,还能做到意气风发,气势如虹。如果心中已经充满了这种感性的道德定论,大概不会读得下去这本书。

其实,对于鸦片战争的这种解读,并非滥觞于茅海建。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蒋廷黻所著《琦善与鸦片战争》一文,对鸦片战争的论述就与茅海建有诸多共通之处,相信茅海建在创作《天朝的崩溃》时一定受过蒋廷黻的某些影响。但相比蒋廷黻,茅海建的考证更为翔实、细致。例如对当时清军的军事实力,既涉及器物的差距,如抢、炮的制作、配备、使用,炮台等防御设施的设计、建造,也从整个军事团体的组织,编制、管理、调动等方面,通过扎实的资料,比对了中英之间的差距。通过材料的梳理比对,看到清军兵备与英军的巨大差距,后人会更容易理解,为什么这是一场必败的战争,什么人来做统帅,这个统帅是“剿夷”派还是“抚夷”派,都无法改变胜败的态势。

如今回视,鸦片战争是一次颇为奇特的战争。双方打打停停,两年多的时间,真正成规模的战事并不多见。清廷忽而“剿”忽而“抚”,游移不定,各色大员,一时慷慨激昂,一时畏缩逡巡,各种表现,光怪陆离。但在茅海建的分析下,所有看似怪诞的表现,都有着背后深刻的原因。长期的闭关锁国,天朝大国心态的作祟,已让清廷无法以正常的心态,合理的行为来与外国交往。所以“剿”和“抚”都基于一厢情愿,缺乏对外敌实力的认知,更缺乏对世界大势的了解。

《中英虎门条约》的签署,是耆英、伊里布等人自作聪明的结果,但你却又不能怪罪他们,因为他们追加的条款很多正来自道光皇帝的授意或暗示,他们做出的反应,源自对上意的揣摩,对官场规则的理解。天朝不但在军事对抗中表现惨不忍睹,在外交谈判中也一败涂地。弱国固然没有外交,但竟然自己提出损害自己利益的条件,也真可谓外交战中的奇观。我们认为是奇耻大辱的“治外法权”等,竟是清廷谈判官员自己提出的。将关税自主权拱手让人,把不平等利益让众多国家均沾,这些清朝大员们慷慨送出的“福利”,并不是军事失利带来的结果,甚至也不能完全算作外交对抗的失败。因为对清廷来说,这中间的很多失利是被他们看作胜利的。片面最惠国待遇换来了美国、法国领事承诺不去京城拜见皇帝,不会因为洋人不懂礼数、不跪拜,损坏了天朝大皇帝的威严,主持谈判的官员各个都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极划算的买卖,还展现了天朝的宽仁大度。昏聩如此、狭隘如此、自大如此,这样的官员,这样的统治者,这样的制度,又怎能不在军事上失利,在外交上惨败!

虽然书名叫《天朝的崩溃》,但鸦片战争并没有直接引发大清统治的雪崩,即便战争结束,一败涂地的结果令人心寒,天朝上至天子,下至草民,看上去却都未受到多大震撼。割地赔款之后,似乎从此天下安泰,一切照旧,天朝照旧歌舞升平。很多亲身经历过战事的人噤若寒蝉,对真实情况不置一词,似乎只要视若不见,洋夷的威胁就会烟消云散。另一些人则把大清的溃败归咎于道德,坚信大清拥有制度优势,失败只是因为某些人的道德水准不够。要乞灵于意志,砥砺心智,提升官僚个人道德品质,就能无往而不胜。

第一次鸦片战争开战与第二次鸦片战争起衅之间,有足足十六年的光阴,而天朝仍旧没有意识到自己与西方列强的差距。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广东巡抚叶名琛对“夷人”的认识,相比十六年前几乎毫无进步。清廷官员仍拿出几百年前的老办法,对抗新的世界规则。年轻的咸丰更加盲目自大,才会丢失北京城,让圆明园陷入火海。“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沉浸在制度优越、文物昌明、君临天下迷梦中的天朝中人,不知反省,闭目塞听,连续的雪崩才会接踵而至,彻底结束天朝的寿数。

鸦片战争是值得再研究的,如果我们仍旧如大清一样,以道德的优劣来评判鸦片战争,以屏蔽扭曲的方式来审视历史,我们又和百年前的天朝中人有何区别,我们是不是仍活在天朝的梦中?
楼主:潇湘夜语  时间:2020-06-17 08:41:01

七、《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薛爱华著;吴玉贵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喜欢听历史故事的读者最好不要碰这部作品,虽然它有一个诱人的名字,但《撒马尔罕的金桃》并不是一部美丽的童话,相反,这是一部考据颇为精细、繁琐的历史专著。
甲骨文历史丛书系列以前我也读过几本,多数都偏故事性,有些略显通俗,倾向历史普及。难得有《撒马尔罕的金桃》这类作品,重视考据,做资料的汇编,翔实扎实,书也够厚实。但是,阅读这种书并不会给你轻松愉悦的体验。

今年读丹·琼斯关于中世纪英国史的两部作品《金雀花王朝》和《空王冠》,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俨然一部中世纪英格兰帝王和诸侯的八卦,让人兴味盎然。但《撒马尔罕的金桃》却像一部字典,充满了枯燥的条目,看看章节的目录就可一窥一斑,比如章的题目都是这样的:《家禽》《野兽》《香料》《纺织品》《金属制品》《世俗器物》等等,不妨再拿《香料》一章的小节题目看看,更像百科全书的条目了:《焚香与香炉》《沉香》《紫藤香》《榄香》《樟脑》《苏合香》《安息香与爪哇香》《乳香》《没药》《丁香青木香》《广藿香》《茉莉油》《玫瑰香水》《阿末香》《甲香》,不用再介绍详细内容,估计很多人已经没兴趣翻开这本书了。

这本书放在我的床头柜上,晚上睡觉前读几节,中间还断断续续读了一些别的书,前前后后用了两个多月才算啃完。啃完之后,回头想想,里面好些内容也都没记住。说读书无用,大概这就是无用的表现之一,因为即便读万卷书,能记住的也寥寥可怜。但我还是推荐这本书,因为即便撷取其中的某些片段,或仅仅当作一部随时查阅的资料书,这本书也值得收藏。

薛爱华是西方著名的汉学家,深谙多种语言,包括汉语、日语、古拉丁语、古希腊语,一生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唐代的社会史、文化史,《撒马尔罕的金桃》是其代表作。这本书1963年就已出版,1995年翻译成中文在大陆地区出版,当时的书名是比较中规中矩的《唐代的外来文明》。可能有些人会以为《撒马尔罕的金桃》是出版商为了销售,弄出的“标题党”书名,尤其和之前书名的对比下,更觉得新版书名缺少了学术味。然而,这个译法却恰恰贴近书的英文原名:《The Golden Peaches of Samarkand》。
撒马尔罕的金桃也是唐代舶来品中的一种,唐代史籍中记载“康国献黄桃,大如鹅卵,其色如金,亦呼金桃”,康国就是唐代对撒马尔罕的称呼。但撒马尔罕的金桃究竟是什么样子,是不是真的是桃子,如果不是又是哪种植物?今天已无从查考。唐代的舶来品丰富多样,有些存留至今,融入我们日常生活之内,比如琵琶、甘蓝、葡萄、紫檀。有些却已湮没不闻,或许换做了其他名字,只是如今已无法溯其源流。

唐代海纳百川的气象源自国力的强盛,对西域不断用兵,打通了唐代的陆上通路。较之陆路,唐代的大宗贸易更多来自海上。航海技术的发展,使得由印度洋到南海的航路繁盛非凡,由新罗到山东半岛的贸易船只也连帆而至。陆路和海陆的结合,使唐都长安成了万邦来聚的国际化都市,八世纪的纽约。

唐代无论皇室贵族,还是下层平民,对胡风的追慕,都如今日我们的哈韩或追美,蔚为时尚。由食品、服装,直至器物、香料,处处有舶来品的影子。乃至长安城内,景教、祆教、伊斯兰教、佛教庙宇汇聚,来自异域的昆仑奴,成了豪富之家的标配。萨珊的贵族来唐朝寻求帮助,吐蕃、日本的子弟汇聚长安,做大唐的留学生,学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不止是长安,扬州、广州、凉州,大唐最繁华的城市,也是外来人口聚集所在,广州就曾聚居过十余万犹太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华洋杂处,气象万千。

一个国家欣欣向荣之际,往往拥有充沛的自信,广阔的胸襟。这份怀抱,不止表现在上层政治,也表现在平民百姓的思想观念中。不排斥,不畏缩,不狭隘,对新鲜事物勇于接纳,抱持旺盛的好奇心,如果不是盛世,市井之人会有如此心态吗?

大唐的流风遗韵,今日在国内残留的不多了。留在地面上的唐代建筑少得可怜,搞得很多中国人,号称要去日本京都体验大唐风情。京都是当年来大唐的日本人,回国后参考唐代长安、洛阳的规制,缩小规模建造的。千年来,京都的建筑没有经过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仍保持着唐朝建筑的特点。但无论如何,那究竟是二手的长安、二手的洛阳,日本再怎么擅长模仿,中间也有不少似是而非的东西,何况还做了许多微缩。而《撒马尔罕的金桃》用文字的方式,为我们揭开了盛唐巍巍赫赫的政绩、武功之下,平常人的生活,中西方交流的细部。说这本书很恢弘,显然不恰当,它并没有重建辉煌的城市与庙堂。但此书恰好填补了我们认知的某些空白,呈现出历史的细部,深入寻常百姓的生活,进入王谢公候的内室,走入宫廷皇室的日常,窥探他们生活中微小的细节,不起眼的器物。而正是这些看似寻常之物,为我们展现出出不凡的气象。

本书除了采撷传统的史料,还引用了很多唐代诗歌与传奇小说,借用文学的记载,窥视当时生活的原貌。和史料相互印证,和残留至今的历史遗物参照,形成了一个略显庞杂的体系,却又常常有别出心裁之处。

本书译者吴玉贵先生极其值得钦佩,他不止在转译文字,同时还在做详尽的学术考据。对于薛爱华在书中提到的种种史料,吴玉贵都做了详尽的甄别,追本溯源,求其精准。吴先生发现了很多薛爱华没有发现的错误。一个译者严谨专业到如此程度,令人感佩。今日还有多少译者能以这种兢兢业业地态度,斟酌重视自己的译笔?吴先生在翻译传达原著内容的同时,也以自己的学识提升了本书的价值。
楼主:潇湘夜语  时间:2020-06-17 08:41:01

八、《光荣与梦想:1932-1972美国叙事史》(1-4卷);威廉·曼彻斯特著;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翻译组译;中信出版社。

董桥有一篇文章,题目叫《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威廉·曼彻斯特的这部一百五十万字的巨著——《光荣与梦想》,可以看做是对初稿的润色、加工、总结与完善。

威廉·曼彻斯特是一个媒体人,记者出身,《光荣与梦想》叙述的历史阶段跨度四十年,恰好是曼彻斯特人生的青壮年阶段,他正是这段历史千千万万的参与者之一。也许正因为如此,他笔下的《光荣与梦想》更像是一部新闻纪录片,一帧帧延续不断地为我们展开美国四十年的历史。

对于一个建国不过二百年的国家,四十年感觉相当漫长了。四十年前,美国还带点暴发户的粗鲁与躁动,面对由自己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大萧条,像个闯了祸的孩子,手足无措。四十年后,美国从一个后进国家,逐步成长,经济执全球牛耳,政治上和苏联分庭抗礼,共同左右世界大局。外交上纵横捭阖,四处出击,国内政治斗争愈发错综,党派之争,种族之分裂,民权之勃发,一团乱麻。尽管昏招不断,危机重重,美国人至少更加从容了,也多了一丝世界大国的傲慢。必须有现实来教育美国的政客与民众,这个世界如此复杂多变,昨天的经验完全不适用于今天,只有不断地改变,才是这个世界唯一的趋势。

《光荣与梦想》的叙述开始于一个糟糕的时代——大萧条时期。1929年发生的经济大萧条是全球性的,十九世纪末刚刚登上GDP全球第一宝座的美国首当其冲。始于华尔街的股市危机,不但毁了一代人的美国梦。也让全球同此凉热,众多发达国家一并沦入凄风苦雨。《光荣与梦想》的开始,两万五千名美国一战老兵们走上华盛顿街头,希望政府支付退伍军人补偿金,而迎接他们的,是麦克阿瑟隆隆驶来的坦克,是挥舞军刀的马队。现役士兵殴击着退伍老兵,在华盛顿街头演出了一场全武行大戏。这次镇压,后来成为美国历史上的污点,但相比之后四十年跌宕起伏的美国历史,这只能算小小的序曲。

为了摆脱大萧条的阴影,罗斯福用雷厉风行的新政,以政府干预的手段,全力拯救处在崩溃边缘的美国民心。不管今天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如何批评罗斯福的政策,质疑他在经济上取得的真实成就究竟有多少,至少对于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普通美国人,政府干预和救济为他们霖雨的人生带来一线薄晴。那种只看数据的经济分析方法,可能符合现代国家的管理要求,但永远无法完全显示人心的深度。罗斯福新政也许在经济上并没有取得耀眼的成绩,远不如同时代斯大林和希特勒在本国取得的GDP增长,但对美国人而言,新政拯救了濒临停跳的美国之心。

新政之后是二战,连任四届总统的罗斯福死在任上,没能看到盟军的伟大胜利;杜鲁门的时代,冷战开启,他奇迹般的连任,随后美国不得不卷入朝鲜战争;东西方阵营的对峙,催生出麦卡锡主义的怪胎;众望所归的艾森豪威尔为连续二十多年战败的共和党挽回一局,战后的美国走向巨大繁荣;随后而至的肯尼迪以一副全新姿态,宣称要拓展新的边疆,他避免了古巴危机演化成一场毁灭地球的核战争,却没能躲过达拉斯黑洞洞的枪口;言行不一的约翰逊把美国拖入越战的深渊,做过副总统的尼克松用高超的政治手腕东山再起,却没办法从水门事件中全身而退,成了美国第一位辞职的总统。

《光荣与梦想》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因为这段简短的叙述,让读者误认为这是一部简明美国历史,或是一部政治史,围绕着美国总统来讲述,那就有点以偏概全了。本书尽管以美国几位总统为核心,用种种宏大的政治历史事件串联起了四十年,但仍有很大篇幅没有停留在政治、军事的重大话题上,而是对每个时期内,美国人生活的众多方面都做了颇为全景式的叙述。这中间包括不同年代的时尚潮流,从服饰、家具、器物、电影、音乐不同方面全都有所涉及,让读者看到当时社会上最流行的时尚,普通人最习见的生活状况,家庭生活的基本状态。

《光荣与梦想》是一部全景式的美国风情画,描述细致,观点鲜明,叙述张力十足,引人入胜,但缺点也很明显:叙述过于琐碎和,像一部资料汇编。曼彻斯特对每个时期美国人的生活哲学都做了一些描述,但只限于流行的思潮和大众的观点,往往是时代洪流之上浮泛的泡沫,看不清水下暗流的力量所在。

例如书中大量篇幅记述了每四年一届的美国大选,对每一次选举过程的起承转合都做了较为详尽的描述。总统竞选的一幕幕大戏就是一部美国政治生态的白描画,美国政治思想、制度建设的精髓就在其中,中间的乱象暴露出美国民主制度的缺陷。但曼彻斯特并没有对制度改进提出什么分析和建议,他只是在陈述事实。这是新闻工作者应有的态度,但对于一部历史而言,无疑缺乏了一定深度。

因为距离很近,作者反而容易无法看清身处时代的特性,迷失其中。《光荣与梦想》第四册的最后部分,关于尼克松执政时代,新闻纪录的色彩愈发浓厚。结构的详略剪裁,焦点的选取,都有点混乱。对于想了解美国几十年历史状况的读者,《光荣与梦想》值得一读,但要更深地去了解历史背后的思想,乱象背后的规律,你恐怕还得了解更多信息。如果只读《光荣与梦想》,又缺乏思索,可能会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

顺便说一下,这是迄今为止我在kindle上读完的最长一本书,电子书的质感和纸质书有不小的差别,我还是更喜欢纸质。但电子书方便,价格便宜,对于一些可能没必要读第二次的书,用kindle看也是不错的选择。
楼主:潇湘夜语  时间:2020-06-17 08:41:01

九、《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贾雷德·戴蒙德著;谢延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人类社会发展不平等的秘密终于被发现了!” 想要在各种新媒体APP上吸引点击率,可以选择这个题目。如今大多数手机阅读用户,关心的只是题目和要点,如果把贾雷德··戴蒙德这部《枪炮、病菌与钢铁》只用几个小标题概括出来,并非难事,我们只要给出几个书中结论就好了。多数碎片式阅读的读者在短短数分钟的阅读后,希望得到的无非就是这样一个结果。现在我试着列举如下:

其一,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平等,“不是源自这些民族本身的天生差异,而是源自他们环境的差异”。

其二,差异主要表现为四种:可以驯化的动植物品类;影响传播和迁移速度的因素;影响大陆内部传播的因素;各个大陆在面积和人口上的差异。

这本书的主要观点,用以上两条概括就可以了,再稍微做一点解释工作,每点的说明最好别超过三百字,然后,配上点装扮成原始人的性感女子图片,这篇新媒体文章就算功德圆满了。对于大多数刷今日头条之类的读者,我觉得也不会再看下去了,可以点击退出了。但如果你想知道更多一点,可能需要多一点耐心,继续往下看。

枪炮、病菌与钢铁,是书中用以概括人类不同社会差异的象征物。贾雷德·戴蒙德认为,这三样东西,最足以象征不同人类族群之间发展的差异:枪炮是武力的象征,在书中,拥有枪炮的族群用武力征服、驱逐、消灭了没有枪炮的族群。枪炮并非只指先进的武器,还包括先进的政治组织能力;病菌是造成很多原始族群灭绝的一大原因,远超过征服中的杀戮,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澳大利亚的土著,都曾因为无法抵御殖民者带来的病毒而大规模死亡;钢铁是技术的优势,拥有钢铁机械,可以进行远洋航行、集约化农业生产的族群,就可以跨越自然阻隔,用先进的生产方式来替代或同化落后的土著,挤压土著的生存空间。

但枪炮、病菌和钢铁带来的优势只是很容易看到的差异,是什么使得有些人获得了这些优势,又是什么原因使得另一些人没有能力获得这些东西呢?要从可见的结果中,探寻原因,读者还要继续看下去。

贾雷德·戴蒙德给出的回答是:粮食生产和畜牧才是根本性原因。粮食生产促成狩猎采集族群定居,通过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获得食物来源。较之狩猎采集,农业提供了更多的食物,养育了更多人口,更多人口就意味着可以产生更大的生产力,在综合实力上拥有更大优势。对动物的驯化,除了为人类带来了优质蛋白质,也带来了生产工具、运输工具,牛可以用来拉犁,帮助人类垦拓更多土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马、骆驼、羊驼可以用来运输、骑乘,为人类走向远方提供支撑。多余的粮食养活了不从事粮食生产的人群,他们可以是从事手工业和发明创造的人群,可以是负责管理的统治阶层,有了这些人,发明创造才会不断涌现,科技水平得以发展,更有效的组织才成为可能。正是这种环环相扣的发展,使得某一群人类脱颖而出,取得先发优势。

好的,到这里,问题似乎已经有了答案了。但是,这种发展逻辑却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大陆上的人群得以抢先发展出高度发达的农业,而另一些大陆上的人群却直到近代仍旧处在较为落后的状态,只能接受被外来族群征服的命运。比如美洲的印第安人,为什么会被一小群人数远远少于他们的西班牙人征服,为什么是西班牙人飘扬过海来征服美洲,却不是美洲印第安去奴役欧洲?你看,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果你是一个习惯在手机上看一则短文章的人,估计读到这里,耐心已经到了极限了,这事情实在太无聊,和我有什么关系,不如就此打住。

但是,要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穷追不舍的精神是必须的。浅尝辄止的阅读,得到的只能是简单粗疏的结论。仅仅知道答案,除了可以在某些场合表现自己的博学多知外,所得实在寥寥。毕竟,如果仅仅关心知识点,完全可以上网去搜寻所谓的标准答案,但只有经过一层层逻辑推演,一段段细节发掘,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产生深入谨严的思索,才能从阅读中获取更多养分。

如果你想获得上面所说的这些东西,那你仅仅看我这篇拙劣的读后感是远远不够的,我建议你去读读《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是一本综合了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考古学证据、语言学研究出的人类语言发展过程、生物学的演变轨迹,以多重证明推演出结论的书籍。贾雷德·戴蒙德一遍遍,甚至有点啰嗦的把种种结论套用到不同地区,不同历史进程,重复验证,来确定理论的可靠性。作为阅读者,如果忽略了这种治学方法、论证手段,从本书中的收获无疑要大打折扣。而我在本文最开始给出的两个观点,正是经过一层层的证据累计、逻辑推演,用了四百多页的篇幅,才得出的结论。

一直有人在讨论读纸质书和手机阅读的区别,我始终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真正要讨论的是深度阅读和浅阅读的区别。不能因为手机阅读以浅阅读为多,就认为手机阅读一定是肤浅的,同样不能因此认为纸质阅读就一定深入,收获更大。我们更该关注的应该是阅读的状态、方法,而不是阅读的外在形式。真正的学术著作应该有《枪炮、病菌与钢铁》一样缜密的逻辑,懂得阅读的读者也该懂得如何阅读、理解、分析、思考,把这种方法借鉴到平日做事中,融入到价值观内。
楼主:潇湘夜语  时间:2020-06-17 08:41:01

十、《切尔诺贝利的祭祷》;S·A·阿列克谢耶维奇著;孙越译;中信出版社。

买这本书的部分原因是由于2019年看了HBO拍摄的电视剧《切尔诺贝利》,影像具有最直接、最迅猛的冲击力:阴暗的画面,压抑恐怖的音效,和这场旷世灾难如此相配,使人悚然怖然,末日恍惚就在眼前。

关于切尔诺贝利的文艺作品,我接触到的第一部并不是这个美剧,而是法国画家埃尔纽埃尔·勒巴热编绘的图像小说《切尔诺贝利之花》。这本书2014年由三联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版,2017年,后浪图书再版,更名为《切尔诺贝利之春》。我不是很喜欢这部作品,虽然作者绘制的图像极其美丽,无论黑白,还是彩色部分,构图、色彩都运用得别具一格,可以作为学习绘画者的范本。但整个故事带有太多作者自恋的痕迹,弥漫其中的思索,或者干脆说是纠结,都显得苍白而矫情。作者充满旁观者自以为是的想象和判断,总有隔靴搔痒的感觉。

在《切尔诺贝利之花》(我读的是三联版本,所以仍依三联版书名)的开头,勒巴热黑暗的色调,叙述了切尔诺贝利事故的经过与影响,而这些描绘的来源,是他在火车上读的一本书,这本书就是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切尔诺贝利的祭祷》。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名字,那时候,她还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切尔诺贝利之花》如果不谈绘画成就,故事中最精彩的段落,就是引用《切尔诺贝利的祭祷》的那一部分。

我手头这本《切尔诺贝利的祭祷》是2018年中信出版社的版本,这本书最初的翻译也不是《切尔诺贝利的祭祷》,而是《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我很佩服选定书名的编辑,这句话其实来自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消防员妻子的口述,她丈夫是第一批赶往切尔诺贝利施救的消防员。没有人告诉他们有核泄漏事故发生,他们以为那只是普通的火灾,没有采取任何防辐射的措施,他们都因遭受过量辐射,在几个月内死去。编辑能找到这么一句话作为书名,把一部描述人类巨大灾难的书,变成了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吸引文青的注意,也真是煞费苦心了。可惜这份苦心用错了地方,他太小看读者的品味了。虽然那的确是一段感人的故事,HBO也将这段真实的故事移植到电视剧中,但爱情并不是电视剧的主题,更不是本书的主旨。

阿历克谢耶维奇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作品,她采访了当年切尔诺贝利的的工作人员,参与救援的士兵、医生,疏散区的居民,了解部分内幕的科学家与领导。林林总总,七嘴八舌,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讲述了一段和切尔诺贝利有关的历史。众多的口述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不同的结局。

采访中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因为切尔诺贝利的事故被改变了命运。无数的人再也不能回到自己的家园,再也无法找回当年曾有的心情。女孩子因为来自切尔诺贝利,而没人愿意娶她们,因为担心受过辐射的她们,会生出畸形后代;一个参加切尔诺贝利救援的父亲,扔掉了救援时身上穿的所有衣服,却把戴过的一顶帽子送给了儿子,因为儿子觉得那帽子很漂亮。不久,儿子因脑癌去世;切尔诺贝利隔离区的孩子被疏散到其他地方,在新的学校里,他们是沉默寡言的一群,身体虚弱,常常生病。一位染病的六岁女孩对父亲说:“我想活,我还小。”她看到身边很多人离去,她害怕死亡,她不愿意去医院,但她仍然在七岁那年死在了医院;一个四岁的女孩子,四年做了四次大手术,家人带她回家住了两个月,她问母亲:“我们是不是很快就能回医院了?”因为从出生开始,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医院里,她的朋友也在医院里,她以为那才是她的家。

谁该为切尔诺贝利的灾难负责?最简单的方式是把它归咎为苏联的政治体制。的确,从诸多人的口述中,读者可以了解到,苏联政府在突发灾难时,犯下了多少错误。政府对公众隐瞒了事件的严重性,在辐射尘埃已四散的情况下,继续举行“五一”游行,粉饰太平。苏联政府通过宣传渠道和一层层的管理机构,散播着谎言,编辑部主任删去记者对现场情况的报道,只要求留下赞美救灾英勇事迹的文字。威胁的电话打到核能研究所所长的家里,要他闭嘴,不得谈论关于切尔诺贝利的事实。直到国外检测机构,纷纷发现了超量的辐射物质,苏联政府才不得不公布切尔诺贝利发生了核泄漏事故。灾难结束后,他们在切尔诺贝利插上红旗,宣布已取得了伟大胜利,避而不谈灾难产生的原因,不去分析从中吸取经验。苏联的官僚体系、政治制度,在整个灾难中展示出极其丑陋的一面。

但是,仅仅归咎于制度就可以了吗?如果切尔诺贝利的灾难证明了苏联制度的腐朽,那日本福岛核电站的事故又说明了什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把福岛的原因简单说成是资本主义的弊端,是资本家自私自利本性的暴露,是金钱至上社会的痼疾?是的,我认为这些都可以算作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原因之一,但和切尔诺贝利事故一样,这是重要的原因,却绝非唯一的原因。

我们甚至应该看到苏联制度在某些方面的优势,比如它能在短期内调动起大量资源来应对灾难,有些前往切尔诺贝利救灾的人的确受到了政府的威胁,毕竟在一个计划经济体制内,一个独裁整体内,对抗政府和组织,结果是极其悲惨的。众多人被当成炮灰,送上切尔诺贝利的前线,对政府而言,他们的生死并不重要。但在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采访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人是在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激励下,主动参与救灾的。有些人固然是因为是不了解核辐射的危害,但有些人明明知道这种致命性,仍旧主动地投入拯救切尔诺贝利的工作中。他们怀着某种忘我的献身精神,难道不是苏联意识形态教育长期熏陶的结果吗?

那些拥有权力的人是整个事故中的罪魁祸首吗?时任某核污染地区区委第一书记的人,在采访中委屈地说,事故发生后,他自己的家人也都留在当地,他没有送走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他的外孙女后来也染上了白血病。他在五一游行中顶着太阳,站在看台上,他并没有逃避和退缩,他认为自己是在维护稳定,制止可能出现的恐慌,他只是在体制下,执行上级的命令,捍卫国家的利益。

那么,是否应该由苏联的最高统治者承担责任?毕竟,他们控制指挥了一切。然而,在苏联的体制内,他们真的能够了解事件的全部真相吗?而他们选择的对策,是否也是体制积弊造成的惯性?

他们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体制,当然也不能草率地把责任扣给一个按动电钮的电站工人,或下达操作指令的领导。那么,切尔诺贝利的灾难就只是一次偶然吗?像庞贝的毁灭一样,机缘巧合地发生了?但切尔诺贝利不是天谴,他是人为的灾难,一切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切尔诺贝利的悲剧?答案是复杂的,每一个讲述者都从自己的角度还原了部分历史,但答案依旧在风中,我们还有必要追问吗?

关于这个问题,答案是:我们必须追问。尽管造成灾难的原因如此复杂,灾难的影响如此深远深刻,也许我们永远无法窥其全豹,但只有不断的追问,才能让我们距离真相更近,只有触摸真相,才有可能让人类尽量少的,继续犯同样的错误。

采访中的,一位受访者说:“有些事情我们是不会拿来讨论的,这就是斯拉夫人的羞耻心理。”他错了,这并不是斯拉夫人特有的心理,而是全人类共通的性格。面对惨烈的现实,选择逃避、遗忘,是人类自我防护机制在作用。但是,面对切尔诺贝利,遗忘是危险的。尽管没有唯一的答案,人类却都不能就此选择淡忘。

苏联解体了,有人说切尔诺贝利事件促成了苏联的崩溃,但在阿列克谢耶维奇采访时,苏联早已分裂,却仍然有人在热烈地呼唤苏联时代,指责阿列克谢耶维奇是拿了美国人的钱,诋毁苏联。如果苏联没有解体,一定有人在总结苏联的制度优势是如何挽狂澜于既倒,如何拯救了全人类。如果后来人选择沉默,真相就会付之阙如。

核电是安全,我们相信科学,科学已经控制了一切,但是切尔诺贝利仍旧爆炸了,切尔诺贝利之后,福岛核电站仍在延续同样的悲剧。核武器是安全,我们相信人类的理性,决不会有人冒着整个地球毁灭的风险发动核战争,但只要一个人按一下按钮,我们可能就再也不必讨论这个话题了。人类以为自己掌握这一切,科技不过是人类手中的玩物,但也许一夜之间,一切就都改变了。

我们以为避而不谈切尔诺贝利是在逃避的是过去,但也许,切尔诺贝利就是未来,我们今日的逃避,是因为不敢面对自己的未来。普里皮亚季的居民在被撤离时,被告知几天后他们就可以回来,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再回来了。也许,有一天,人类也会像这些居民一样,再也无法归来了。消灭人类的,可能是一次核灾难,也可能是一次弥漫全球的瘟疫。

“没有人使用的家什,没有人在的风景,不知去向的道路,不知去向的电线。看到这些,你就会想,这是过去呢,还是未来?”切尔诺贝利的可怕在于,它仿佛向我们揭开了未来的一角。

对于亲历劫难的人而言,选择遗忘是一种自我心理保护。但对整个人类而言,选择遗忘切尔诺贝利,就是任由自己走向灭亡的深渊。需要有人像阿历克谢耶维奇一样,记录那些讲述,更需要有人,倾听这些讲述,铭记这些讲述,这才是对切尔诺贝利最恰当的祭祷。

楼主:潇湘夜语

字数:22349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0-01-01 21:36:19

更新时间:2020-06-17 08:41:01

评论数:1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