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婆媳关系 >  招生又要改革了。。。。

招生又要改革了。。。。

楼主:理工理工1  时间:2020-01-16 12:05:52
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

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教学〔2020〕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我部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现就有关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着力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服务国家战略,招收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坚持育人为本,探索在招生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评价,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做法,引导中学更加重视学生成长过程,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加强统筹协调,与加快“双一流”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加强科技创新等改革相衔接,形成改革合力。促进公平公正,着力完善制度规则,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二、试点定位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三、招生学校和规模

起步阶段,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见附件1)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相关高校可向我部申请并提交相关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方案。我部组织专家综合考虑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情况、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和规模。2020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高校要与各地教育部门充分沟通协商,统筹考虑国家政策与导向、招生定位和培养要求、各地高考综合改革进程以及中学素质教育推进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在各省(区、市)的强基计划招生名额,并在各省(区、市)的分省计划中安排。

四、招生办法

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高校根据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强基计划的招生和培养方案。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有关高校要认真研究制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在招生简章中提前向社会公布。

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五、培养模式

招生高校要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制定单独人才培养方案和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高校,要加强对人才培养的统筹。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本科阶段培养要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硕博阶段既可在本学科深造,也可探索学科交叉培养。推进科教协同育人,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吸纳这些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强化质量保障机制,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对进入强基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科学分流。建立在校生、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根据质量监测和反馈信息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持续改进招生和培养工作。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积极为关键领域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教育部将加强对强基计划的政策支持。

六、严格规范管理

高校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全程接受本校纪委监督,并建立申诉途径和举报机制。严格组织高校考核,按照国家教育考试有关要求组织实施。笔试、面试安排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进行,试题按机密级事项管理。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完善信息公开公示,落实教育部、省级、校级三级信息公开制度,合理设置公开范围,规范公开内容,主动接受监督。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对于违规违纪行为,按照《<a keyword-hyperlink="" href="#">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a>》《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对于因疏于管理,造成考场秩序混乱、大规模舞弊、招生严重违规的高校,取消其强基计划招生资格,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追责问责。

七、加强组织领导

实施强基计划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高校要充分认识做好强基计划实施工作的重要意义,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有关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负责监督相关高校在本地开展强基计划录取工作。有关高校是本校强基计划实施工作的责任主体,高校主要负责同志要对本校有关考试招生和培养工作负总责。要统筹兼顾本校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根据文件要求认真制定招生和培养方案,确保相关工作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平稳有序。要加强宣传引导,深入细致地做好强基计划的宣传解读工作,积极开展面向考生和家长的政策咨询,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改革氛围。教育部将强基计划招生及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巡视和督导的工作范围,建立动态准入退出机制。


强基计划招生程序及管理要求

一、制定招生简章

有关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办学定位、学科特色等,制定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内容包括领导机构、招生专业及计划、报考条件及方式、入围高校考核的办法、考核程序及办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综合成绩折算办法及录取规则、监督机制、咨询及申诉渠道等。招生简章报经教育部核准备案后,于3月底前向社会公布。

二、考生申请报名

符合生源所在地当年高考报名条件以及强基计划招生学校报考条件的考生,由本人提出申请,于4月份按高校招生简章要求进行网上报名。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对本地报名考生的高考报名资格进行严格审核。

三、考生参加统一高考

报名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原则上于6月25日前根据高校招生简章确定的规则,向有关高校提供报名考生高考成绩(不含高考加分)。

四、确定入围高校考核名单并公示

对于以高考成绩入围高校考核的,有关高校在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下同)上,按照在生源所在省份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以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参加高校考核名单。

对于符合高校破格入围条件的考生,考生高考成绩应达到高校招生简章确定的要求,且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有关高校原则上应于6月26日前确定入围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并公示入围标准。

五、组织高校考核

有关高校于7月4日前完成对入围考生组织高校考核(含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其中体育测试结果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

高校考核是国家教育考试的组成部分,由招生高校负责组织实施。有关高校要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特殊类型考试招生工作相关规定,合理确定高校考核的内容和形式。积极探索通过笔试、面试、实践操作等方式,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增强选才的科学性。要充分运用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全面、深入地考察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要加强命题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加强面试专家等相关人员名单的安全保密,认真执行回避制度。高校考核的笔试、面试应安排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进行,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全程录音录像。

考生综合素质档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中学根据入围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于6月27日前提供。已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的省份,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将考生电子化的综合素质档案提供招生高校。未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的省份,由考生就读中学提供经中学校长签字确认的综合素质档案。综合素质档案须提前在考生就读中学详尽公示。

六、确定录取名单并公示

有关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并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确定录取名单,提交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办理录取手续。各省级招办应在提前批次录取开始前完成录取备案。破格录取的考生,按照高校招生简章公布办法进行录取。被录取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有关高校须于7月5日前确定录取考生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

七、严格遵守强基计划招生“十严禁”

楼主:理工理工1  时间:2020-01-16 12:05:52
现在的高中娃的爹妈,该加倍烧脑了
楼主:理工理工1  时间:2020-01-16 12:05:52
后面还有好多大动作。。。。等着围观吧
楼主:理工理工1  时间:2020-01-16 12:05:52
@有福之人勿用忙 2020-01-15 14:11:24
没有听说“宽进严出”这种说法,按照2020年1号文件的精神,进口收紧了。
教育部去年发布的《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让本科生忙起来”
-----------------------------
“宽进严出”,是全球大趋势。。。。
楼主:理工理工1  时间:2020-01-16 12:05:52
有严进宽出,学生不会忙起来的
楼主:理工理工1  时间:2020-01-16 12:05:52
那个优美师娘,算哪一道防线?
楼主:理工理工1  时间:2020-01-16 12:05:52

有福之人勿用忙:
2020-01-15 18:15:52 评论
抬扛了呵,对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高考是现在最公平的选拔制度,也是最后一道防线……
=============
高考确实是目前严进宽出条件下最公平的选拔制度
但是高考及其严进宽出的弊端,也是极其明显的:中学生体质下降,大学生入学后厌学

按现有的选拔制度,华罗庚恐怕都无法入学
楼主:理工理工1  时间:2020-01-16 12:05:52
“三无”科学家
更多
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当时的媒体报道称为“三无”科学家。
楼主:理工理工1  时间:2020-01-16 12:05:52
@有福之人勿用忙 2020-01-15 18:18:33
“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
京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优秀高校资源,进一步集中了
楼主:理工理工1  时间:2020-01-16 12:05:52
长江以南的大学:
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楼主:理工理工1  时间:2020-01-16 12:05:52
@小魔女的妈2015 2020-01-15 20:49:25
来点实际的,就是小默应该怎么去准备?这么多年了,你对她很了解了。我需要点拨,详细具体的最好。
-----------------------------
宽进严出是大趋势,娃肯定能赶上严出,也肯定能赶上宽进的开始(各种随时变化,一切觉有可能)
最好定心出国,避免做宽进严出的试验品
娃做涉外商务法律类,似乎有天分
小姐姐学什么专业?
楼主:理工理工1  时间:2020-01-16 12:05:52
从美国高校取消大学入学考试看我国高考制度改革
https://www.jianshu.com/p/b3ca44cd7359
从美国取消高校大学入学考试中,获得更多的思考和借鉴,有可能会让我们的高考制度改革推进的更深入、更平顺...
楼主:理工理工1  时间:2020-01-16 12:05:52
大学是否应该尝试进行综合考试制度改革
青年人网李老... 04-19 14:12 大
综合运用跨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法,可能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另外一个关键。如何训练学生这种打破学科、课程划分的能力呢?这就需要大学尝试进行综合考试制度改革。

人类对知识领域按学科进行划分,其主要原因在于人类自身认识的局限性,特别是群体和个体认知的局限性。美国科学史专家、耶鲁大学教授D·普赖斯在其重要著作《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特别指出自然科学中学科领域的划分其本质是人为的,并且也不是绝对的:

“即使在自然哲学这块大蛋糕被切割时,我们把化学从物理学中划分出来也自然而然形成物理化学和化学物理这两个学科,以致其中每个部分都得时刻监视着自己的相邻学科。所以,学科的重叠是自然界对人类试图对自然分而治之做法的一种报复。”

判断一个投资项目的好坏,我只关注两个方面
广告

学科、专业和课程的划分都存在局限性

当前,许多大学正在积极推行学分制教学组织模式。学分制教学相对按部就班、整齐化一、齐步走的学年制教学有着根本性进步,因为其给予了学生更大的选择权,包括对本校课程、教师和学习进程的选择权,以旁听、交换和暑期学校的方式获得去其他高校学习的选择权,以及通过网络和翻转课堂学习慕课的选择权。但从知识结构角度看,学分制下的课程其内容仍然主要在学科之内,不同课程教学内容的划分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不同大学之间的课程名称、学分、教学重点就会有所不同。但在宏观教育背景下,学科的划分具有局限性,作为课程组合的专业有着局限性,每门课程的内容划分也具有局限性,三重局限性的叠加很可能导致学生认知和创造的局限性,这就成了学分制制度本身的局限性。

也就是说在真实的人类认知和创造过程中,当学生面对前沿问题、未知问题时,他们需要打通课程的孤立、武断划分,综合运用跨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这也可能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另外一个关键。大学在学分制的教学运行和管理体系背景下,又如何训练学生这种打破学科、课程划分的能力呢?这就需要大学尝试进行“综合考试”制度改革。

多门课程任课教师共同出题进行综合考试

所谓综合考试,就是在学分制教学体系之下,多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共同出题。综合考试的题目需要包含原来课程内容分割后的核心知识和能力,更包含能够将多门课程的知识有机融合的考核内容。

多门课程综合考试,要求学生的思维倾向既是分析的,也是综合的,甚至更加强调综合。其中蕴含崭新的教育视野。如果多门课程的教师共同决定期末时的综合考试,那么这些教师需要提前认真研究和改进教学,在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中先行渗透其他课程的内容,提前引导学生跨越课程的分界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于是我们看到,综合考试本身又可能引发教学的根本性变革,这种变革包括课程设置以及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举例来说,北京大学物理系2013级秋季学期有三门必修课:近代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当下情况是三门课程分别考试,但另外一个选项就是三门课程举行综合考试,这意味着三门课程的教授共同出题,考试时间长达4-6个小时。这样的综合考试的成绩在学分制下只能分别登录在三门课程的成绩中,例如,综合考试的成绩是80分,这意味着三门课程的成绩都是80分。

北京大学本科课程体系中有一个跨学科专业“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英文名称为“Philosophy、Politics and Economics”,简称PPE专业。该专业主修课程是跨学科的,甚至跨越了学科大类。这个专业也有必修课,有可能开在同一个学期。对于这个专业的学生而言,如果在一个学期内“经济学原理”“西方哲学史”和“政治学原理”三门必修课同时开设,也可以鼓励教师共同出题考试。

值得关注的是,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当博士生候选人完成所有课程进入博士论文研究阶段时,往往有综合考试去检验博士生的知识储备和综合思考能力,其考试的本质就是综合考试。在美国,当医学专业学生完成全部课程和医学临床训练以后,也有全国性的综合考试,考试时间是两天,这个考试就是综合考试。

毕业综合考试与荣誉学士学位相结合

推动几门课程综合考试有助于弥补学分制的局限,但这还是不够,我们需要有机会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全面综合,这对师生及专业教学而言,是一场全面的挑战。什么时间考试呢?只能在毕业之前。这种考试可与学位制度联系在一起,称为“荣誉学士学位综合考试”。

对于期待获得荣誉学士学位的本科学生,大学可以在毕业前第8学期(4月份或5月份)要求他们参加包含4年知识的综合大考,这个大型考试内容一定要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这要求命题小组要具备改革创新思维。例如,综合性毕业考试命题教师要跨学科组成。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综合大考命题7人小组中,可以有5名化学领域的教师,还需要有1名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师,1名物理领域的教师。综合大考的题目应当包含前沿性科研题目、无单一标准答案的开放性题目,考试时间约8小时。

与“荣誉学士学位”相联系的毕业综合考试放在四年级春季学期举行,有助于治理两个问题。第一是解决“保研猪”的问题。由于我国大学的保研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9月或10月,因此对已经成功保研的大四学生来说,几乎有8个月的时间,没有学习压力和挑战,过着类似于“猪”的生活——吃了睡,睡了吃,日子过得休闲而逍遥。如果一所大学在春季4、5月份安排“荣誉学士学位综合考试”,保研生的大四生活将会更加充实。第二是有助于遴选对学术更有兴趣的学生进入大学深造。大四期间,有很多学生面临实习问题。如果在春季安排“荣誉学士学位综合考试”,对于那些期待在学术上获得成就的学生而言,会在实习和考试中更加坚定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学分制教育组织模式有优点,也有局限,综合考试则有助于弥补学分制的缺陷,因而值得思考和尝试,相信其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综合考试方面,中国的大学实际落后于小学。据报道,2015年11月,南京府西小学五年级就出了“全科试卷”,语文、数学、外语分值只有60%,音乐、美术和品德等学科考题也出现在同一张试卷上,这就是综合考试的模样。

我国高等教育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作为体现教育改革成果的人才培养环节,考试改革正在探索中前行,哪所大学会先行试点综合考试呢?
楼主:理工理工1  时间:2020-01-16 12:05:52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

9.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综合应用笔试、口试、非标准答案考试等多种形式,科学确定课堂问答、学术论文、调研报告、作业测评、阶段性测试等过程考核比重。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
楼主:理工理工1  时间:2020-01-16 12:05:52
科学确定课堂问答、学术论文、调研报告、作业测评、阶段性测试等过程考核比重。
————————
楼主:理工理工1  时间:2020-01-16 12:05:52
唯一没看到的是大学的毕业淘汰率
楼主:理工理工1  时间:2020-01-16 12:05:52
清华大学答辩现场: 本科生发“Science”? 博士: 是一作吗?

谈谈教育
11-15

作息时间

本科生“大牛”答辩

最近,清华的本科学子又迎来了新一届的、最佳的“特等奖”答辩,这个画面要是被其它大学生的妈妈看到,估计大伙又要被酸几天了!咱还是去把家里路由器拔了吧!

一位清华的学渣描述道:来到清华,因为高考成绩不好(只有670多分),我一般都不敢举手发言!说实话,咱们最在意这句话,因为高考分数是我们的痛点!甚至怀疑:咱就是来地球上凑数的!


图书馆关门

研究生发文章都觉得难

人家动不动就发Sceince,Nature的文章,而我却连个Science的拼写都还要去查一遍翻译!看拼得对不对!影响因子42分?多少研究生还在研究2分论文的配图和稿子?估计能发3分的文章就挺高兴了!

像一些偏重设计的领域,大伙能发个“SCI”四区的,都觉得自己的研究成果很不错了!比如学机械的,你要能发个Nature,多少人现场会叫你哥,让你传授点发正刊的经验。


前期的铺垫

看数千页文章

除了这看“万页材料”外,大神在7天内读完三千页英文文献。咱们想的是,他是不眠不休吗?平均一页也就是三分多钟,假设没有语言障碍,但以每页的信息量,靠的是量子波动速度吗?肯定有美化的成分在里面,不过可以讨论一下,其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外文文献

实际是这样看的

也许对于一般的论文,瞄一眼摘要,瞄一眼图,再瞄一眼结论就算看完了。几百篇论文,不是每篇都精读,而且这速度估计也就做了一周,肯定不是每周都是这阅读速度,而且三千页又没说一页多少字,没必要杠!如果有人说他一年写32篇3000字的论文,平均10天一篇!这种人确实有,川大华西的学生好像实现过!不过人家是硕士,还用三年时间!


阅读量

读文献只是简历的一小部分

一篇几十页的论文,一图一页的情况也占不了多少,这个同学还是学历史的。所以一周搞定几千页的文章确实太夸张了!

不过,有学化工的学生解释:化工的英文文章经常有一整页是图的,催化剂表征、反应分析等等,所以经常有五六页的文章才几千单词,文字描述很简练,主要靠图说明问题

但是咱们见过一张图能占掉一页的文献也不多,因为这个“图文比”是有要求的。一页几千个字?瞄一眼就过的,我觉得就是以量子波动速读!再者,这位优秀的同学可还要写文章,还有丰富的校园生活,一页三分钟对他来说已经相当奢侈了!

有些部分一般是瞄一眼就过去了,有些一个图占掉半页,这个页数也只是按文献数来估计的。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以前没觉得,现在发现已经被人甩开了一大截!


第四作者发子刊

发Nature子刊

对于一位博士生的提问(本科生是否是一作?),我们也关注到了!该生虽然是以第四作发表,但是前三位都是并一,所以该生可以被视为第二作者!一个本科生没有挂你18作就已经很突出你的实力了!随便给咱们一个随缘作者,估计咱们都能吹很久的牛!


第三作者发正刊

发Science正刊

这位发的正刊可比上面的子刊要难太多了!而且这位同学是以三作的身份发表,影响因子高达40多分!前面的2位估计是博士生,所以处于第三作已经能够体现其科研贡献了!


本科成绩

在保持自己成绩在最靠前的前提下,还能够兼顾科研、生活和志愿服务等,这些学生可以说是全能到一定程度了!所以他们得奖估计也没有同学有意见,包括硕士生估计也不一定能达标这么多的任务!
——————
看来这个才是王道,@SCI
楼主:理工理工1  时间:2020-01-16 12:05:52
@有福之人勿用忙 2020-01-15 15:44
其实说宽进也行,毕竟高考录取率已经很高了, 我的思维定势哦,严进限于好的大学,个人观点,好的大学宽进的可能性不大
——————
私以为宽进的概念是与严出挂钩的
不保证毕业率的有正常淘汰的宽进,才是真的宽进
楼主:理工理工1  时间:2020-01-16 12:05:52
华罗庚
1925年,初中毕业后,就读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退学回家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此后,他用5年时间自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1927年秋,和吴筱元结婚。
1929年冬,他不幸染上伤寒病,落下左腿终身残疾,走路要借助手杖。
1929年,华罗庚受雇为金坛中学庶务员,并开始在上海《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
1930年春,华罗庚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轰动数学界。同年,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了解到华罗庚的自学经历和数学才华后,打破常规,让华罗庚进入清华大学图书馆担任馆员。[6]
——————
现有高考,会灭了华罗庚的
楼主:理工理工1  时间:2020-01-16 12:05:52
@清溪边的叶子
2020-01-16 08:08
29楼
不仅要专才还要全才,光走学科竞赛可能要两头踏空,抢来抢去还是最顶尖学生的游戏。
————
国外大学,各自考核各自录取,宽进严出
学校学生,双向选择

楼主:理工理工1

字数:9268

帖子分类:婆媳关系

发表时间:2020-01-15 20:05:54

更新时间:2020-01-16 12:05:52

评论数: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