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中国古代史上四大变法 哪一次最具世界意义?

中国古代史上四大变法 哪一次最具世界意义?

楼主:小狼牧马人  时间:2020-01-27 10:00:31
自古以来,改革、变法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一大动力,中国历史上就有多次赫赫有名的变法、改革。今年是农历戊戌年,也是戊戌变法双甲子120周年纪念年份,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我们更不能忘记历史上那些为改革变法献身的仁人志士,为此,笔者在戊戌变法120周年之际,盘点了中国历史上最应该纪念的古代史上四大变法,每一次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哪个最具世界意义最伟大呢?欲知详情,本回分解。


NO.1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向来有很大争议,不管是在后来的史学界,还是在当时,都引起了众多的反对者。不过此次变法带来了极大的现实效果。战国初期,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还落后于齐、楚、燕、赵、魏、韩六个大国。为了增强秦国实力,在诸侯国的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秦孝公决定引进人才,变法图强。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召开朝会,大臣们商议变法事宜,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商鞅力辩群儒,最终胜出。于是,秦孝公命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垦草令》,拉开变法的序幕。之后在公元前356年和350年进行了两个步骤的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桑,奖励耕织;统一度量;建立郡县制;实行连坐法;奖励战斗军功等。

商鞅变法,最重要有两大功绩,一是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二是军事力量得到迅速提高,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过它触动了传统贵族们的利益,得到了他们极大的反抗。秦孝公去世后,秦惠文王继位,就用车裂之刑杀死了商鞅。不过,秦国并没有废除新法,此后的历任国君基本都是按商鞅的新法作为国策的。所以也使秦国逐渐成为众诸侯国中最强势的国家。

不过商鞅变法的局限性也很明显,比如注重暴力,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内行刀锯,外用甲兵”, 提倡“弱民”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使老百姓不堪重负。


NO.2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跟商鞅变法相似的是,此次变法同样具有极大的争议性。正面意见说它实现了富国强兵,反面意见认为它祸国殃民,甚至是促使北宋亡国的罪魁祸首。下面咱们就简要看分析一下这次变法的功过。

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宋朝开国百年之时,经过一百年的经历,宋朝从初期的较为繁荣的局面开始变得积弱积贫。宋朝自开国以来,就一直受到邻国夏和辽的入侵,由于上层统治者采取比较消极的战略防御措施,就是利用议和的手段,求得和平与发展,这在开始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比如少了战事,重点发展经济等。但时间一长,各种问题就出来了。你想议和,就得给人进贡,这无疑会加重社会负担。还有,宋朝为了国家安全,保留了大量的军队,养了许多兵,但同时,国家又实行以文治国,这就有点矛盾。因为文官掌握大权,就不懂得让军队加强训练,只是养着。所以宋朝的军队虽多,但战斗力并不强。

这样经济上积贫,军事上又积弱。宋朝面临着很大困境。这个困境已经被有志之士所察觉,所以在宋仁宗时,以范仲淹为代表的贤能人士就进行了一次改革,叫“庆历新政”。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次变革只推行了一年便宣告结束。20多年之后,宋神宗继位,他面对国家巨大的财政赤字,和内忧外患,再次奋起,任用王安石开始了又一轮的改革。

1069年2月,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政知事,开始颁布新法。变法内容很详细,分几大部分。一是富国部分,包括青苗法、募役发、方田均税法、水利法、市易法等;二是强兵部分,包括保甲法、裁军法、将兵法、保马法、军器监法等;三是科举取士类,包括整顿太学的三舍法等,这一点就很有创意,实行分上、中、下三班不同程度进行教学的太学三舍法制度。以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考试,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过科举考试可直接为官;另外有设置武学、医学、律学专科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按说这一系列改革措施都是很有远见的,但是它也是触犯了保守势力的利益,直接引起了新旧党之争,受到了很大抵触。由于反对势力十分强大,导致变法进行很不顺利,王安石也曾被罢相。不过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还是断断续续保持了15年之久,直到宋神宗去世,新法终于被废除。

这次变法的悲哀处在于,王安石的用人不当,王安石个人操守尚无非议,而他最重要的支持者与助手比如吕惠卿、章惇、曾布、蔡卞、吕嘉问、蔡京、李定、邓绾、薛向等人个人品质多有问题,有的当时就被视为小人。这样就会出现经是好经,往往会被念歪的现象。而与之相反的是,反对变法的保守派却人才济济,且多是正人君子,比如赫赫有名的司马光、韩维、文彦博、欧阳修、苏轼、富弼、韩琦、范缜等。你一对比就会明白,支持变法的多奸诈之人,甚至是著名奸臣如蔡京等,而保守派反而多是忠臣,比如欧阳修、文彦博、苏东坡等。这个问题很严重。中国向来注重人治,而主张变法的多坏人,这个变法如何成功?

当然导致变法失败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急功近利等。不过变法还是带来了一些好的变化,北宋的国力也一度得到增强。可是,15年太短,新法废除之后,国家继续陷入颓势。终于在40年后,北宋被金人所灭。王安石变法同商鞅变法比起来,有更大的悲剧性。商鞅变法尽管遭到了疯狂的反对,但它无疑是成功的。商鞅虽然被杀掉了,甚至他的肉都被人吃了,但是新法并没有废除,秦国得以强大;而王安石变法的结果是,王安石本人虽被罢相,却没有被杀害,而新法被杀害了。

NO.3 张居正改革(变法)

相对于前两次变法,张居正这次变法幸运的多,也就是他没有遭到太强大的反对,改革成效也很显著。后人对他的争议也不大,基本上都是肯定的。但相对来说,这次变法的力度也是比较小一点,所以这次就不被称为变法,而是被称为改革。

张居正改革出现在明朝的中后期。也就是明朝开国200年以后。明朝经过200年的历程,也开始出现问题。比如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全国的大半土地都被王公贵族、地主豪强占据,拒不向国家纳税,造成国家财政严重亏空,比如京师仓库存粮也只是够支付在京的官军用粮的两年。明王朝的财政拮据到了可怕的地步。蒙古、女真时常入寇边塞,在南方,也经常发生叛乱。黄河屡次决口,动辄使数十个县遭灾,政府都没有能力救援。全国农民生活极度困苦。

在这种情况下,身居要职(内阁首辅)的张居正提出改革。因为张居正本身已经是位极人臣,不像是商鞅和王安石那样是被临时提拔的(根基比较浅),所以这次改革就有比较深的背景,他的力度也很难被反对者所削弱。张居正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比如在政治上为整顿吏治而推行的“考成法”;经济上的“一条鞭法”;军事上起用戚继光等,都起到了显著成效。这次改革基本上实现了“法之必行”、“言之必效”,使明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了显著的增加,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国库积银达六七百万两之多,储备的粮食多达1300多万石,足够支用十年。可以说这次变法扭转了明朝中后期的颓势,有很重要的意义。


但是,凡变法改革都要触动保守者的利益,张居正改革也是受到了一定抵抗的。只是他本人位高权重,反对者兴不起风浪。等他去世之后,保守派就开始反扑,抄了张居正的家,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被逼自杀,其他家属也惨遭迫害。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当然也遭到一些破坏。不过比起王安石变法的全面失利,还是强了不少。

NO.4 戊戌变法

今年是戊戌变法双甲子120周年纪念,所以必须强调这次变法。相对于以上三次变法,戊戌变法其实是一次中华民族的救亡运动,具有更大的历史意义。清王朝经过200年的历程之后,开始全面走向腐败。闭关锁国是中国人从天朝大国变成了井底之蛙。被人津津乐道的所谓康乾盛世只不过是腐朽封建王朝的回光返照,他造成的后果是,中国人还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岂不知西方人已经悄悄崛起,工业革命使他们突然冲在东方人的前面,世界的天平开始倾斜。

终于在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古老的大门被打开。此后,中华民族面临着一系列的严峻考验,被英法联军、日本军国主义和西方列强轮番欺凌,几乎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机状态。甲午中日战争终于把中国人打醒,中日《马关条约》的屈辱签订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公愤。于是有了1895年以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公车上书”。他们向朝廷提出了变法维新的主张。这是历史上由书生们发起的一次著名的事件,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家国情怀”的精髓。但是由于顽固派们的阻扰,这次上书并没有到达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光绪皇帝手中。

不过做为领袖人物的康有为和梁启超并没有放弃,他们继续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而奋斗。他们办报纸、办学堂,继续宣传变法维新。1897年冬,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激发下,康有为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迫在眉睫,如果再不变法,就有亡国的危险,于是光绪帝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1898年4月,康有为同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变法正式开始。变法期间,光绪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除旧布新。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全面改革,也是对两千年封建制的一次最彻底的改革(但不是革命)。此次变法包括文教改革(注意,这是同历史上以往任何改革最不同的地方)、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等。其中有不少都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的,具有划时代意义。比如废除科举制,让“中状元”成为历史;办大学,让学生出国留学,还有制定宪法,君主立宪等,这些都是封建王朝从来不敢想的事情,不过光绪帝能够接受这些,说明此皇帝确实很有远见。

可惜的是,光绪帝没有实权,慈禧太后大权在握,这些措施不是要了她的命吗?宁可亡国她也不会接受的。所以,变法一开始就决定了它失败的命运。结果这次变法持续了103天就失败了,史称“百日维新”。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变法的主要人物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被遣戍新疆;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继续为变法维新摇旗呐喊。

楼主:小狼牧马人  时间:2020-01-27 10:00:31
综上所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四次变法,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每一次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第一次商鞅变法,商鞅虽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他的变法是最成功的,秦国沿用了他的变法,让秦国成为战国时最强大的国家,没有商鞅的变法,可能就没有秦始皇的一统天下。张居正改革相对来说,受到的阻力最小,影响力也相对较小。它虽对明朝的影响很大,但鉴于明朝当时的禁海举动,以及西方世界的悄悄崛起,明朝已经失去了世界的核心影响力,所以,此次改革还不太有世界意义。

而王安石变法推行了十几年,尽管最终失败了,但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并且按当时的历史进程,王安石的变法其实是很超前的,再加上宋朝是当时的世界性强国,王安石变法当然就具备了世界意义。就因为王安石太超前了,所以才不被保守势力所认同。

王安石变法是争议最大的,不仅当时被反对,自宋以后,历朝历代的主流观点基本都是否定的。直到后来的梁启超,他的《王荆公》是20世纪评议王安石及其新法影响最为持久的著作。《王荆公》为王安石及其变法彻底翻案。他用社会主义学说类比王安石新法措施,把王安石称为社会主义学说的先行者,胡适先生亦持有相类的观点。梁启超、胡适等人的肯定性评价为大多数人所尊奉,成为20世纪前半叶的主流观点。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也认为,王安石的变革思想,是人类思想反抗的文明成果,正是这些成果,使人类有了摆脱野蛮统治的可能和方向。

而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戊戌变法之后,民主思潮就充分发展起来了。它激起了中国人新一轮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热潮。从此,更多的年轻人出国留学,更多的西方学说被译介到中国,中国的思想界更为活跃。成为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奏。

戊戌变法后,新式文化事业勃兴,国内出现办学热,创办新式报刊热,出版新书热。白话报刊更多出现,白话文得到更多提倡。它不仅促生了文学革命,比如“小说界革命”,“诗界革命”,还有“曲界革命”、“思想革命”、“道德革命”、“宗教革命”以至“史学革命”等等。



不仅如此,戊戌变法也具备很大的世界意义。因为中国做为一个世界大国,做为一个有5000年文明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特别是到近代以来,她的一举一动势必要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可以说,中国的兴衰,对于整个世界都有极大的影响。而在清朝的晚期,中国的人口已达世界的三分之一,在资本主义经济突飞猛进的时代,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无疑是世界的焦点。所以她的兴亡不仅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也是世界人民的事情,而戊戌变法做为一个救亡运动,无疑具有极为明显的世界意义。因此在四大变法中,若论世界意义,戊戌变法应该最大,意义也更伟大。

楼主:小狼牧马人

字数:4906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11-30 06:29:51

更新时间:2020-01-27 10:00:31

评论数: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