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洪荒妖孽——五胡十六国战记

洪荒妖孽——五胡十六国战记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作者:少说不等于不说 回复日期:2009-11-13 13:19:30
谢!楼主回贴。
申明一下:
==============================

谢谢您的意见,这个问题等我写完后会做一个意见阐述的。

作者:zjchaine 回复日期:2009-11-13 16:14:55
楼主的更新,就像小姑娘的那个,有时来早了,有时来晚了。

让读者父母好生着急。
=============================

有时候不忙,就中午更新,有时候忙起来,就晚上更新,忙于不忙,连我自己都无法预料,嘿嘿,大姨妈还有个时间段呢,我这个时间不由我自己把握,连大姨妈也不如哦。:)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今晚加班,明日更新!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呵呵,对支持者我早已心领神会!

抱歉,明日中午继续更新!

我正在尝试将北方局面一步步的表述清楚,给大家一个完整的中国局势,毕竟刘裕北伐之前到底北方发生了什么,以及这一系列的事情是如何发生的,要说明白才好,我之所以今天写的慢,就是把这条线勾勒很久。

就从西北写起,我将如同穿线一样,将一系列看似没关系的事务穿成一串,最后落回到刘裕北伐上来。

争霸年代(27)

刘裕要北伐南燕,南燕乃慕容垂的弟弟慕容德所建,南方的局面咱们已经说了好长一段,那么在刘裕出山前前后后这段时间里,北方的局面又如何呢?

北方那是相当热闹。如果说南方是一壶沸水,那北方就是一锅滚油。

为了把局面交代清楚,咱还是从头说起。

当东晋司马道子专权的时候,北方局面大致安定,慕容德建立南燕,掌河南、山东一带;拓跋珪掌河北、山西一带,称北魏;慕容盛掌辽东,仍称燕国,陕西一带,后秦、西秦并立,甘肃那头还有个吕光的后凉政权。

公元398年12月,拓跋珪称帝,迁徙辖地内豪门大户两千家于平城,与此同时,河西鲜卑首领秃发乌孤打败甘肃西部的各部酋长,自称武威王,建立了南凉政权,与吕光的后凉政权对着干。

自此,陕西甘肃一带已有后秦姚氏羌族、西秦乞伏鲜卑、后凉吕氏氐族、南凉秃发鲜卑四国,局面更加复杂。

秃发乌孤乃河西鲜卑大酋,原是后凉吕光手下将领,秃发鲜卑与拓跋鲜卑本是同宗,拓跋在河东,秃发在河西,部落众多,势力雄厚,也算是河西一霸,吕光本前秦大将,趁乱立国,年老时不免政绩寥寥,沉迷酒色,秃发鲜卑趁机崛起,大有兴兵反噬后凉之势。

自秃发鲜卑崛起之日起,西北再不太平,西北局面的纷乱,最后直接导致了后秦与北魏的冲突。

到底怎么回事,慢慢说。

秃发乌孤立国,欲伐后凉,手下大臣杨统制止,他说西秦乞伏鲜卑本是我秃发氏属下,他们终归要服从我们秃发鲜卑的,段氏乃书生一名,不足为惧;吕光年老,政务不精,迟早国内出祸乱,我们先不急于出兵,观察为上。

秃发乌孤觉得在理,便同意了。

那么杨统所说的乞伏鲜卑本是秃发鲜卑的属下是怎么回事?

秃发与拓跋本是一宗,拓跋鲜卑曾经一统鲜卑诸部,此话可能由此而来;那“段氏乃书生一名”又是何意?

段氏,指段业。

段业何人?

段业本是后凉吕光的官员,任后凉建康太守,此建康非南京,乃今日甘肃高台县南,他,就是十六国时期北凉的创始人。

段业,汉族,陕西长安人。要说秃发部建立南凉、乞伏部建立西秦,都好理解,怎么?人家是蛮族,有自己的部落,一呼百应,建立个政权自然跟玩似的,可段业是汉族,是没有部落的,那他是怎么建立的北凉呢?

其实北凉的始祖虽然是段业,但真正的建立者,却不是他,而是匈奴人沮渠男成、沮渠蒙逊。

沮渠氏的祖先本是匈奴左沮渠(官名),代代为官,便以此为姓。前秦强盛时,沮渠氏降服于苻氏,后吕光伐西域而回,建立后凉,沮渠氏便又投了吕光。397年,吕光与后秦姚兴起了争执,兴兵伐秦,结果失败,他弟弟吕延战死。当时随同吕延征秦的,就有沮渠氏的两个首领:沮渠罗仇、沮渠麹粥。吕光因为这次用兵失利而勃然大怒,杀了沮渠罗仇、沮渠麹粥。

二人一死,匈奴沮渠部便反了,推举沮渠罗仇的侄子沮渠蒙逊为帅,大战吕光,吕光派长子吕纂迎敌,结果沮渠蒙逊不是对手,败了。他堂哥沮渠男成见势不妙,立刻举兵响应,并攻打后凉的建康城,当时的建康太守就是段业。段业实在打不过沮渠男成,被迫投降,沮渠男成知道自己是个大老粗,不会管理地方事务,便让段业做了老大,称凉王,自己和弟弟沮渠蒙逊当了二三把手。

这就是北凉段氏的由来。

等到南凉秃发乌孤立国不久,北凉的段业领着一帮匈奴人也雄起了。

到公元399年的时候,甘肃青海宁夏一带,已有后凉、南凉、北凉、西秦四国,加上关中的后秦,西北一隅,足有五国,这五国,实力最强的,当属陕西的后秦,其余几国,半斤八两。

此时北魏在干嘛呢?

正在对北方的丁零敕勒大肆动兵,连破丁零敕勒二十多个部落,得牛马数十万头,拓跋珪显然不希望在全面占领中原之前,自己的后方被蛮族骚扰,故此在大破慕容燕国之后,不遗余力的向北猛打了一阵,既打怕了比他更野蛮的敕勒人,又夺得了大批物资,为将来进军辽东或河南山东打下基础。

搁着北魏不说,接着说西北诸国。

后秦姚氏灭了前秦苻氏,在关中相当牛皮,可凉州吕光却从不将其放在眼中。也难怪,姚兴的父亲姚苌与吕光同殿称臣,吕光尚且不怕,又何惧姚兴呢?故此,吕光的后凉在甘肃一带,十分嚣张。

但吕光不会治国,特别是到了年老的时候,政见昏庸,不事生产,分兵给几个儿子,无形中,已经埋下了亡国的种子,后凉实际上岌岌可危,只是基于吕光的威名才没有被人贸然侵犯。

公元399年,也就是刘裕刚出道、大战孙恩的这一年,吕光由于岁数大,要去见马克思了,他临死前,立太子吕绍为主,令庶长子吕纂及弟弟庶子吕弘为辅政。

吕纂久掌兵权,心中并不服吕绍,见吕光一死,便有不臣之心。只因为他这不臣之心,便使得日后甘肃大乱,无形中成就了后秦,也正是因为成就了后秦,使后秦的自信心爆棚,而贸然发动秦魏之战,并屡次兴兵帮助谯纵的蜀地政权,终于惹恼了南方的煞神刘裕。

这一切,正如蝴蝶效应一般。

好了,我们还是接着说后凉吧,毕竟这只蝴蝶是怎样扇的风,还是要一句句的说明白的。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争霸年代(28)

吕光有个侄子叫吕超,此人有勇有谋,吕纂的心思,他看得透透的。他对吕绍说,你趁早杀了你大哥吕纂,免得他以后他和你争位。但吕绍惧怕吕纂兵多将广,不敢动手。

吕纂的弟弟吕弘一看吕绍暗弱,便怂恿吕纂赶快动手篡位,吕纂身为长子,军功素多,虽然庶出,却不服吕绍登基,便听了吕弘的怂恿,兴兵攻打吕绍。吕绍身为皇帝,手下有禁军两千,但此两千人马却历来听从吕纂的,非但不能抵挡,反倒作鸟兽散,吕绍无法制止哥哥的篡位行动,便自杀了。他的堂弟吕超,跑去了外地。

吕纂篡位后,为了收买人心,赦免了吕超,恢复其爵位,吕超便回到了后凉首都姑臧(甘肃武威),表面臣服,心里一直在想着如何为吕绍报仇。

吕纂自以为收服了吕超,便思量着朝中是否还有潜在的反对势力,思量来思量去,竟把矛头对准了协助他篡位的吕弘,看来心术不正者,从来都是只能共苦,不可同甘。吕弘一看这白眼狼屁股还没坐热便想对付自己,便点起部下人马,与吕纂大战,结果没打赢,此公跑去自己的叔叔征东将军吕方所镇守的广武,被擒杀。

这吕纂打仗还成,其他方面,比较混蛋。他打赢了吕弘后,竟将吕弘的老婆、女儿夹杂在俘虏中,一并赏给自己的下属,赏完了还问呢:“今日之战如何?”幸好有个大臣是明白人,说陛下,你自相残杀也就罢了,怎么连自己的弟媳妇都侮辱呢?吕弘的老婆,那是你的弟妹啊!吕弘的女儿,那是你的侄女啊!你怎么把她们赏给一群士卒了呢?难道你想看着自己的亲戚被人任意凌辱么?!

吕纂一听,是啊,我咋把我弟妹和侄女给人了呢?快,快将她们召回宫中,好生对待!

他这才算是明白一回。

杀了吕弘,吕纂自以为内部太平,便兴兵攻打南凉,南凉主秃发乌孤本是后凉之臣,吕纂恨他自立,欲灭其国,结果被秃发鲜卑所败,斩首两千。此时秃发乌孤已死,死因在那个年月的胡人中比较常见:喝高了以后骑马摔死了。坐镇南凉的是其弟弟秃发野鹿孤,打败吕纂的是野鹿孤的弟弟秃发傉檩(音:怒凛)。

西北五国,由于种族不同,又离得太近,互相皆有吞并之心,后凉伐南凉后不久,后秦兴兵讨伐西秦,在陇西两军对峙。

本来这次参战的西秦军不少,足有六万之多,可没想到出了意外,西秦王乞伏乾归率数千骑兵去侦察后秦军的情况,竟路遇风暴,迷失了方向,找不回大部队了,后秦主姚兴大喜,率全军猛击乞伏乾归,乞伏乾归被迫投奔了南凉秃发野鹿孤,后秦姚兴挺进西秦国内,西秦乞伏鲜卑众部落一看,乞伏乾归败得如此利索,便纷纷投降姚兴,堂堂西秦国就这么没了。

公元400年7月,后秦灭西秦。

乞伏乾归投南凉后,秃发野鹿孤知道此人只是权宜之计,不知何时又会复国,便有杀他之意,乞伏乾归是什么人,当然看得明白,索性投降了后秦姚兴。

姚兴完没想到此次用兵如此顺利,居然一股而灭西秦,更没想到西秦王乞伏乾归最终还是投降了自己,想后秦本是羌人所立,羌人人数少,自姚弋仲到姚苌,经过多少年的努力才得来了今日之荣耀,连长安都成了自己的都城,越想越美,就有了点儿大国的飘飘然感。

此时,正是刘裕奉刘牢之之命与孙恩大战沿海之时。

后秦姚兴雄踞关中,他有三个想法,一个,是统一西北;一个,是争霸中原;一个,是影响南方。他要实现他的三大志愿,首先要做的,就是统一西北,西秦已经灭了,还剩下几个凉国。

很快,姚兴得到一个好消息——后凉再次爆发内乱。

内乱这玩意儿,就好像瘟疫,有很久的延续性,死那么一两批人是不解决问题的。

吕纂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杀吕超。

吕超对吕纂杀吕绍,一直心怀怨恨,被迫臣服后,心里这个不痛快,一不痛快,就寻衅闹事,结果把后凉辖下的一个鲜卑部落得罪了。这个鲜卑部落人少力微,便向吕纂投诉,说你弟弟欺负我们,您给我们做主。吕纂就很生气,把吕超骂了一顿,说你呀,总给我找麻烦,哪天杀了你,哪天就太平了。

实际上吕纂说的是气话,但吕超可吓得不轻:哦,你吕纂篡位,早就想杀我,如今终于找到借口了!

吕纂怎知吕超心头慌张?他吓唬完了吕超后,便拉着吕超去喝酒,其实呢,这就是打一巴掌再给一块糖的做法,我吓唬吓唬你,你老实了,害怕了,我再与你喝顿酒,说些贴心的话,你也就听话了。谁知吕超由于对吕纂早有不满,此时已认定吕纂要杀他,一直在思索如何对付。

到了内殿,吕纂与群臣一起饮宴,吕超好似鸿门宴一般,喝也喝不安生,吕超的弟弟叫吕隆,与吕纂、吕绍、吕弘等也是堂兄弟,他见哥哥面色不对,就知道吕纂很可能威胁了哥哥什么,吕隆是个狡猾的人,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出于对哥哥的保护,他拼命地劝吕纂酒,吕纂不知不觉就喝醉了。

醉了以后,吕纂趁着酒兴,便拉住吕超的手,说你呀,是我兄弟,我怎能杀你?来来来,今晚与我共游宫苑!

吕纂本是好意,吕超误会了,哟!这是要把我拉去无人之处加以杀害呀!

他吓得面如土色,又不敢不走,只好跟着吕纂,就上了皇帝的马车。

吕纂身边有两员猛将,一个叫窦川,一个叫骆腾,此二人剑术高超,乃是吕纂手下一等一的大保镖,吕超的武艺虽然也不错,但一来双拳难敌四手,二来按照宫里的规矩,身上没带武器,便不敢贸然行动,心惊胆战的跟着吕纂并那两个大保镖,乘着马车往宫内走。

走着走着,到了一个上坡,马车停下了。怎么?

此处很陡,光凭马拉车上不去,还得有人在后面推着才可。

吕纂便吩咐窦川、骆腾两大高手,给我下车去推!

二人领命,下了马车,将宝剑解下来,倚在墙边,用力去推车。吕超可就看在眼里了,他心说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等吕纂把我拉到地方,我那性命休矣!他见窦川骆腾只顾推车,突然间一闪身,就跳下了马车。

吕纂醉眼惺忪的一瞧,嗯?你干吗去呀?

只见吕超跳下车后,一个箭步闪到墙边,一把将窦川、骆腾的宝剑捉在手中。

这一幕电光石火,谁也没反应过来,窦、骆二人便愣住了,吕纂别看喝多了,却不愧久临战阵,立刻明白过来,他要弑君!吕纂武将出身,胆子也大,他一着急,也蹦下车来,探手来擒吕超。

吕纂有武艺不假,但要说赤手空拳就拿住吕超,可就过于托大了。

吕超见吕纂来,一闪身,让吕纂扑个空,同时一剑正中吕纂胸口,吕纂有剑不用,一定要赤手入白刃,这下吃了大亏,胸被刺破,重伤倒地。此时窦川、骆腾方才反应过来,二人顾不得许多,拉开架势,也是空手格斗,来战吕超。此二人剑术高超,若有剑在手,何惧吕超?此时剑却在吕超手里,虽是以二敌一,却也险象环生。吕超展开剑法,手下不容情,不多时,窦、骆均中剑受伤,吕超上前猛砍狂剁,可怜两大保镖,就这么被格杀当场。

禁军们一见吕纂已死,吕超拼命,便不愿上去与之厮杀,加上禁军头目本就不赞同当初吕纂篡位,登时一哄而散。

吕超杀了吕纂,与吕隆一起统领禁军,杀吕纂的亲弟弟吕纬,全面控制了姑臧城,吕纂的老婆自杀。

后凉再次兵乱,姚兴岂能不高兴?却还没等做出动作,南凉秃发野鹿孤已经按捺不住,后凉南凉北凉就那么近,哪国有个风吹草动,他国立刻知晓。秃发野鹿孤一瞧后凉又乱,自付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便发兵攻打后凉,此时后凉吕超为了避嫌,也为了各方将矛头指向自己,早已把弟弟吕隆硬是抬上了凉王之位,吕隆被迫率军去战秃发野鹿孤,结果刚刚篡位,军心不稳,大败,后凉有两千户被秃发鲜卑掳走。

后秦姚兴听说南凉先占了便宜,心里不高兴,便吩咐自己的弟弟姚硕德,厉兵秣马准备攻灭后凉,途中如有秃发鲜卑或其他什么部族阻拦,立时攻伐。

姚硕德领命,便准备出兵,却还没等出兵,又有消息传来:北凉又乱。

西北五国,西秦被灭,后凉内乱,南凉北凉并立,而后秦最强,此时后凉国弱民疲,南凉刚刚崛起,北凉尚不知实力如何,却又大乱,真不知到底先灭哪个好呢?

后秦主姚兴开始做统一西北的美梦了。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作者:hyber1234 回复日期:2009-11-16 11:05:29
椅子,我有个问题,五胡乱华这么厉害,为什么到了隋以后,尤其是唐,基本上看不见这些胡人的踪迹了呢?您看隋唐演义里面,基本全是汉人在折腾,当年那么厉害的胡子们去哪里了呢?
===============================

隋代宇文化及便是鲜卑余种,但鲜卑人那时基本上都汉化了,与汉人融为一体,匈奴早就不知融合到哪里去了,羯族、氐族纷纷被汉化,羌族在西北还有保存,在中原的也基本被汉化,中原的丁玲敕勒早被汉化的无影无踪。

因此到了隋唐,很少能见到五胡的影子,当然鲜卑的影子还是能见到的,比如,李渊就曾经被称作大野渊,呵呵。

唐代的边关将领中有不少是胡人,但大多数是突厥人,还有契丹、奚等,还有的是不知名的杂胡,五胡早已不知所踪。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作者:tassadar127 回复日期:2009-11-16 13:46:55
胡人都是黄人种,通话起来没多难。感觉北方人基因上有很多那个年代的记忆。我们那里的人就民风很彪悍(我襄国的),孩子从小就很能打架,很能大鱼大肉,一顿能吃三顿的量,三顿不吃也没什么,我还能吃生肉,从心里就觉得在刀枪中拼搏很痛快,作为民族的一个细胞死亡没什么了不起的。
====================================

拱手!你比我强,看了这段头上冒汗……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争霸年代(29)

北凉为何而乱?

说起来,北凉最该乱,它不乱才不正常。

北凉王段业本是汉人,其属下大部分都是匈奴沮渠部部众,不好管理。于是段业想了个办法,他让手下原有的汉族幕僚掌管兵权,而让匈奴人居于汉官之下。这个办法,要是放在三国西晋,倒还有用,可惜此时是胡马纵横的十六国时代,失效是必然的。

以少数族群,统治多数族群,迟早生乱。

沮渠蒙逊乃沮渠部酋长之一,当然不服汉官居于上位,便对沮渠男成说,我把段业做了,你来当老大,如何?

沮渠男成倒是个厚道人,他一听堂弟要杀段业,摇头道:“段业本一异乡孤客,是我沮渠家立他为主,他对我兄弟一向信任,待我们也还算好。人家信任你,你却要害人家,这是不对的。”

沮渠蒙逊一听,火往上撞,心说你这迂腐的家伙,兵是我沮渠家的兵,将是我沮渠家的将,他段业一介汉官,凭什么当老大?你当初不自立为王,却让他做了第一把交椅,真是蠢透了!如今我要把你扶正,你却拿这套大道理来教训我?行,我啊,连你一勺烩。

过不多久,沮渠蒙逊又来找沮渠男成,说咱们的长辈为吕光所杀,咱去祭奠祭奠吧。

沮渠男成欣然答应,便与之去了兰门山(在甘州山丹县西南七里),设坛拜祭,他怎知,这一去,去出了塌天大祸。

等沮渠男成拜祭完毕,回到家中,却见一队兵丁早已守卫在那里,他不明白怎么回事,便问人家守在这里干嘛,兵丁一见他回来,二话不说,五花大绑,押送到段业处。

沮渠男成到了段业的宫殿一看,嗬,这段业,脸就好像生铁,黑得不得了,劈头就问:“你是不是去了兰门山?”

沮渠男成心中无愧,便答道:“是啊。”

段业问:“去干什么?”

沮渠男成说拜祭祖先。

段业面色更差:“你拜祭祖先做什么?!”

沮渠男成好生奇怪,难道拜祭祖先也有罪?

段业一抬手,将一纸文书投于地上,道:“你这个反贼,自己来看!”

沮渠男成忙捡起文书,仔细观瞧,不看则已,一看大惊失色,纸上笔迹不是旁人的,正是自己的堂弟沮渠蒙逊的!上面文字的大概意思是:沮渠男成曾告诉臣,他意欲谋反,谋反之前,要去拜祭兰门山,求祖宗保佑。臣受主公大恩,特来告发吾兄,若某月某日男成去兰门山,既说明他即将造反。

沮渠男成打死也想不到背后阴自己的竟会是堂弟沮渠蒙逊,他立刻跪倒道:“主公,真正要造反的是蒙逊啊!他曾与我说过要谋反,我不答应,但因他是我兄弟,因此我没有告发他。今日他陷害我,必然是谋反的前奏!主公请想,我是蒙逊之兄,有我在,沮渠部部众必然听我的,蒙逊即便要造反,也没人跟他走,而我若死了,沮渠部必然以他为主,届时他便真的反了啊!请主公三思!”

段业不听则可,一听益怒,好你个沮渠男成,非但造反,还要反咬一口,来人啊,将他推出去,斩了!

可叹沮渠男成一个厚道人,喊冤把嗓子喊破也没用,就这样被一刀结果。

所谓干大事者不拘小节这句话,其实是给阴谋家准备的。

沮渠蒙逊听说堂兄被杀,大喜过望,立时集合匈奴队伍,他强压心头喜悦,硬是挤出无数眼泪,闹了个“内牛满面”,这份演技,章子怡也得靠边站。集合部众后,蒙逊兄带着哭腔道:“我兄男成,忠于段王,而段王无故杀之,诸君能报仇乎?!”

匈奴人实在,一听男成死了,集体大哭,争先恐后表示要报血海深仇。沮渠蒙逊便令队伍开拔,直扑段业所在,一路上,这支队伍是边走边哭,边哭边诉,个个如祥林嫂一般,沿途各族群众听了无不落泪,进而义愤填膺,纷纷加入,还没走到段业处,人数已经扩大了好几倍,且什么族都有。

段业一个汉人,怎能拦得住胡人造反?属下早已逃光,沮渠蒙逊横行无阻就进了他所在的城池——张掖,一刀宰了段业,自立为王。从此,北凉进入了匈奴沮渠时代。

北凉沮渠氏刚立,后秦姚苌便派出六万七千人讨伐后凉,统帅姚硕德,乞伏乾归跟随。

后秦军浩浩荡荡直扑后凉都城臧,途径南凉,南凉主秃发野鹿孤十分紧张,令所有军队避于城中,不得对后秦军挑衅。可见西北各国中后秦之强,即便秃发鲜卑,亦不敢应其锋芒。

到了姑臧城,姚硕德令展开进攻,后秦军攻势如潮,大破后凉军,斩获上万,吕隆龟缩城内,不敢出战。北凉沮渠蒙逊一看后秦如此厉害,自付不是对手,便主动派使者向后秦称臣,南凉秃发野鹿孤一看沮渠氏称臣了,也不怠慢,立刻紧随其后,上表称臣。这姚兴讨伐后凉,竟惊得匈奴人和鲜卑人同时俯首,可见羌人在历史上也曾着实牛皮得不轻。

不久,又一凉州武装势力上表称臣,姚兴一看,此股势力的首领叫李暠(hào)。

李暠,陇西人,汉族,曾当过北凉段业的县令。

李暠的家族,在陇西一带,极有势力,自汉代起,便有这么一号,自称李广之后,累代世族,十分显赫,所以他虽然是汉族,却有一呼百应之能。李暠成年后,刚好北凉建立,便做了北凉的县令,由于他颇有人脉,段业便有意提拔他做敦煌太守,谁知值此天下纷乱之际,有人说李暠人脉广泛,若去了敦煌,只恐拥兵自重。段业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李暠竹篮打水一场空,心中一怒,竟仗着自己的家族势力,举兵反段业,就以敦煌为据点。

当时段业正在想方设法设立汉官,压制匈奴势力,便也无暇他顾,后来沮渠蒙逊杀了段业,自立北凉王,却也没抽出时间来搭理这个李暠,李暠见山高皇帝远,真个无人管他,这胆子就大了,便也有样学样,派人入长安,向后秦称臣,以表示他李暠在敦煌这儿,也算立国了。

李暠立的这一国,史上称为西凉。

由此,西北各国中便又多了一个西凉,此时共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四国,加上后秦,五国。

这李暠在历史上没什么名气,西凉政权其实也无非就是沐猴而冠的各个小政权之一而已,但李暠这一闹,无以扩大了陇西李氏这一豪门的势力,由此,该豪门从默默无闻,进入到逐渐辉煌的时期,终于在两百多年后,闹出了一个横贯东西东西的大帝国——唐。
唐朝毕竟离此时还远,先说后秦和后凉吧。

后秦兵围后凉首都姑臧,吕隆支撑不下,终于投降,送自己的儿子及文武百官去长安为人质,姚硕德考虑到还有南凉、北凉、西凉未降,为收买人心而未杀吕隆,给了他一些虚衔,让他继续镇守姑臧。

由此可见后秦的兵力也并非那么充足,打垮了人家,还要人家继续为他守卫边疆,同时抓了人家的儿子作人质,这一切都是国力不太富强、鞭长莫及的标志,看来西北诸国中的强国,只是相对西北地区而言的。

后凉没有灭亡,但基本上废了,虽然吕隆不愿意当后秦的傀儡,但有儿子在对方手中,也只好跟着跳舞,自吕光389年建国至401年被灭,历经11年左右,胡人不以教化治国,往往单凭武力决胜负,力强者压迫力弱者,对外也是,对内也是,一朝获得政权便以为天下太平,只知享乐剥削,其武力退化之快,往往出人意料,又不知体恤民情,故此速败。后凉如此,十六国前后各国莫不如此。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受宠若惊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作者:ID为此贴而生 回复日期:2009-11-17 20:15:39
好文 !条理清晰是此文最大的优点 如让我去读这段时期的史书恐怕要大打瞌睡啊 感谢楼主的辛勤劳动
拜读两天 一路下来 早有话想说 刚读到冉闵这段 楼主情绪似乎突然激动起来 大发议论 就一吐为快吧
历史为我所用 自古已然 楼主似乎不敢苟同 想要还原历史 然而楼主有意淡化胡人对汉民罄竹难书恶行 往往一笔带过 而反复强调北方汉民早无家国意识 此中落差对读者心里引导 就是您想要的公正的历史吗?
==============================

冉闵的问题我在写完以后会有交代。

对于胡人的罪恶我从未一笔带过,同样,对于汉人的恶我也写得很清楚,在我眼里,恶就是恶,不分胡汉,我写历史,自认为还算公正,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觉得有误的,可以指出来。

写历史,如果不“动情如此”,就根本不需要写,连起码的激情都没有,写什么都是白写,心如止水的境界,到现在为止,无人能够达到,我也不能。

来这里的人确实都不是孩子,但我有权在我自己的文章里申明我自己的观点,你可以指责我,但不要教训我,不当之处,我也做不到海涵,因为这世上有太多的人殴打对方后轻易的说声“对不起”了。

正因为我看到了民族问题,才有思考,任何人对我思考都有权利去指责,但都没有权力去侮辱,否则,就是自取其辱。

堵得慌,说明您还有愤怒,在此祝您愤怒得名声大噪。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争霸年代(30)

后凉投降后秦,西南北诸凉国无不惊慌,纷纷向后秦俯首,特别是北凉王沮渠蒙逊,由于刚刚立国不久,尤其怕根基不稳,派人称降于后秦之后,还觉得不保险,又向南凉秃发鲜卑称臣。

沮渠蒙逊的算盘打得很好,我同时向两家称臣,两家都不打我,西凉李暠本为我北凉臣子,却据守敦煌称王,我刚好趁后秦、南凉都不打我之际,举兵讨平西凉。

不过他想得虽美,却逃不过一个人的眼睛——秃发野鹿孤。

南凉王秃发野鹿孤一向狡猾,他明白,此刻在西北,除了后秦,南北西凉都差不多,你沮渠蒙逊向我称臣,无非是为了让我暂时不打你,你好腾出手来对付西凉李暠,我啊,才不给你这个机会呢!

野鹿孤就问沮渠蒙逊,既然你向我称臣,可有人质给我?

沮渠蒙逊说有,我把我儿子沮渠奚念给你作人质如何?

野鹿孤说不行。沮渠奚念才多大个孩子?年龄尚幼。即便死了,估计你也不会心疼。莫不如你把你弟弟沮渠挐(rú)给我做人质怎样?

沮渠挐是沮渠蒙逊的亲弟弟,那是他的左膀右臂,焉能给野鹿孤作人质?便拒绝了。野鹿孤大怒,兴兵讨伐北凉,沮渠蒙逊发兵抵挡,却战败了,无奈之下,答应让自己的弟弟当人质,野鹿孤这才退兵而去。看来这南凉的武装力量还是很牛的,可惜,这秃发鲜卑,崛起于兵戈,也败于兵戈,后话先不说。

不提南北西凉这几个小国如何打冤家,单说后秦主姚兴,诸凉国纷纷称臣,后凉被降服,他心里高兴,这一高兴,大国自豪感就上来了,心里这个美,美着美着,他突然想起一个人——拓跋珪。

姚兴一想起来拓跋珪,心里就鬼火冒。

怎么呢?

这拓跋珪,得罪过他。想当初北魏刚立不久,拓跋珪为了巩固自己的后方,一心一意平定中原,曾主动派人向姚兴求婚,以结秦晋之好。姚兴本来是同意了的,后来马上就要办这件事的时候,拓跋珪的北魏势力已经大了,也不那么看后秦的脸色了,突然立了别人为皇后,把后秦准备要嫁给他的那个女人给晒一边去了。你说姚兴这火儿大不大?拓跋珪这是放鸽子,合着把他耍了一顿。

姚兴这火儿还没下去,拓跋珪又开始征讨北魏四周的蛮族部落,有的那蛮族部落,是人家后秦的属国,结果拓跋珪根本不理那胡子,也给打了,弄得那些部落的首领哭天抹泪的跑去姚兴那里告状,弄得姚兴是火上浇油。

这事儿还没完,又有消息传来,北魏军追击那些个败走的蛮族部落,一直追到后秦边境,大有直入后秦的意思,姚兴气得睡不着觉。

姚兴本不敢轻易对北魏用兵,因为他后面还有后凉呢,可如今后凉已废,南北西凉互为征杀,并纷纷称臣,在国力上,与后秦不可同日而语,根本构不成威胁。因此姚兴有了底气,底气一足,他便认为,不能再容北魏猖獗了。

拓跋珪占有中原,偌大个后燕,被其割为两半,要多吓人,有多吓人,这几年频频征战漠北,将西北的各个部落打得是鸡飞狗跳,动辄灭人家几十个部落,俘获人畜上百万,这么下去,迟早有一天,会骑在他姚兴头上拉尿,所以啊,迟打不如早打,干脆,趁着平定后凉这股热乎劲,我把你北魏也给揍老实算了。

公元402年6月,姚兴起兵,以弟弟姚平、宰相狄伯支为前部,领军四万先行,他自领大军无数,随后而来。秦、魏之战,正式拉开序幕。

继魏、燕之战后,又一场大帝国之间的战争开打了。

姚平率四万军先行,不到一个月,到达北魏边境山西临汾南部,他率部强渡汾河,与河对岸的北魏军大战六十多天,得胜,占领汾河东岸。

拓跋珪这两年儿打了不少胜仗,心里也挺飘,说实在的,后秦,他还真不是太放在眼里。慕容垂的后燕都让他给干成两半了,你姚兴算个甚?可忽然间听闻后秦军过了汾河,他就毛了,小样儿你真打啊?快,宗室拓跋顺、将军长孙肥,领兵抵御姚平,他不是来了四万么?你俩带六万!我老人家自领大军,随后就到。

拓跋顺、长孙肥领命而去,直逼汾河,去找姚平玩命。

拓跋顺没什么太大能耐,这长孙肥可了不得。

长孙肥,是个宦官,十三岁净身,追随拓跋珪好多年了,打拓跋珪在贺兰部避难那时候起,他就照顾拓跋珪的饮食起居,可谓体己人儿。

拓跋珪的江山,是刀刀枪枪杀出来的,他身边的人,无论是谁,都会玩命,别看长孙肥是个宦官,一样会抡刀子。拓跋珪和刘卫辰争夺地盘的时候,长孙肥就曾经率军深入一个蛮族部落——柔然,降服柔然部落酋长多名,颇有斩获,乃是宦官中的战斗机。

今儿抵御后秦,就把这位派上去了。

长孙肥的性格与一般宦官迥异,平日并不多话,做事心细又果毅,一看就是个大将之才。他到了汾水东岸,正遇姚平。姚平见领兵的是个阉人,丝毫不放心上,令军前猛将集中,只给二百兵马,来挑战长孙肥,长孙肥不动声色,待对方马队接近,令旗一展,魏军铺天盖地围上,将这二百人马一个不剩,全逮走了。

姚平一看我的个娘,这位厉害!他吓得不敢再打,率全军撤退,长孙肥领兵追击,后面的拓跋珪听说长孙肥赢了,忙尽全军之力杀来,一下子将姚平赶回到汾水东岸。姚平仗着兵马多,在东岸扎营不走,死命抵抗,同时,派人向后面的姚兴告急。

姚兴率大队在姚平后面走,接到姚平急报,把他给焦躁坏了。他有心率军急行,又怕队伍庞大,速度不够,有心派精兵先行,又怕兵力不够,为敌所乘。左思右想,有了,我呀,先派一路精锐人马,在汾水西岸,有个地方,叫天渡,我就让这路人马先占据天渡,而后在此屯粮,再派精兵猛将强行将这批粮食送入姚平大营,这样,姚平能支持下去,我也有时间去救他,届时只要我们俩把军队一合并,嘿嘿,破你拓跋珪又有何难?

打定主意,他派了一路人马,直奔天渡,建立粮道,准备给姚平运粮。

姚兴这个主意,倒也不坏,就好比姚平是个将死之人,先给他输液,让他活着,慢慢去救他。

拓跋珪攻打姚平甚急,忽然发现汾河西岸有秦军出现,队伍不多,但是可以看出敌人很忙,在干嘛呢?哦,运粮呢。

看到这个景象,拓跋珪不由也焦急起来。姚兴的算盘,他一眼就看了出来,问题是,怎么对付?姚平被长孙肥战败,为何在汾河东岸扎营,死赖着不走?因为此人贼心不死,还想拼命把持住东岸,等着姚兴的大部队渡河,向北魏发起总攻。所以要破后秦,必先破姚平在东岸的前驱部队,可现在姚兴打算给他运粮,让他做长久准备,这如何是好?时日一久,姚兴渡河,与姚平里应外合,实在难敌。

拓跋珪将自己的担心一讲,有个谋士叫李先的说话了,说主公,这有何难?只要我们抢先占领天渡,不就完了么?!

如何理解李先的话呢?此时的局面,是这样的:

姚平跑到汾水东岸扎营,他扎营的这个地方,距离汾水东边的河岸边,还有一段距离,而拓跋珪,只是正面进攻姚平的大营,还并未对其形成包围,那也就是说,姚平,在汾水的东岸扎营,而拓跋珪的北魏军,又在姚平的东边进攻。

而天渡,就在汾水西边的河岸上,按照这个顺序,从西到东排列就是:天渡——汾水西岸——汾水东岸——姚平大营——北魏军。

姚兴的计划是派一支精兵,先占领西岸的天渡,建立一个粮草库,派船只不断将粮草运给东岸的姚平,接着全军迅速渡河,与姚平的军队会和,齐心协力向北魏军发起进攻。

而李先的意思是,我不等你姚兴占领天渡,我先就分出一支人马渡河,占领天渡。我让你非但建立不了运粮基地,甚至根本都无法接近姚平的大营。

李先的主意,拓跋珪采纳了一半。

他没有派兵渡河占领天渡,而是命令本来在姚平营区东面进攻的北魏军,立刻对姚平大营实施四面包围,而后,在包围圈外建立了好几层防御体系,都是由鹿角、蒺藜、栅栏构成,这一来,地理顺序就变成了:天渡——汾水——北魏军——姚平大营——北魏军。

如此一来,姚兴根本无法迅速接近姚平大营,即便他在汾水西面的天渡建立了粮草运输基地,也无法直接将粮食运给姚平。

这场仗,史书上写得非常模糊,而后人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根本没人细致写明到底双方是如何根据地理位置布置自己的兵力的。我查了很久的地理位置资料,才弄明白拓跋珪当时是怎么对付姚兴这一计的,特意写得很清楚,以求对得起自己查资料的时间。

当然,光这样还不够,拓跋珪的将军们又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包围姚平且布置好防御围栏后,我们会仍旧是被动的,要想取得主动,就得抢先过河,我们在汾水的西岸,再布置一道防线,隔着河,就拦住姚兴的主力,这样,在东岸,我们就更有时间去攻破姚平的大营了。

这是又一个标准的围点打援战术,按照这个说法,那地理顺序就变成了:北魏军——天渡——汾水——北魏军——姚平大营——北魏军。这种布置,等于又加了个双保险,姚兴非但不能接近姚平大营,甚至连天渡、连汾水西岸都无法接近了。

等待着姚平的,只有灭亡。

这是十六国时期很经典的一仗,这一仗充分显露出拓跋珪的军事天分。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争霸年代(31)

且说姚兴,领兵向东行走,未等到汾水,便听说北魏军渡河扎营,拦住去路。姚兴吸一口冷气,拓跋珪动作如此之快?看来此人用兵诡异,不得不防。想到这儿,下令全军缓行,宁可暂时不救姚平,也不能急于求成中了敌人的埋伏。

拓跋珪见姚兴的大部队来了,毫不客气,挥军猛冲,姚兴见北魏军来势凶猛,急忙退军,避敌锋芒,这一退便退了四十里,方才扎下营寨。

双方开始对峙。

姚兴不断派出侦察兵,观看地形,他发现,一部分北魏军占领了汾水西岸,一部分北魏军仍在东岸包围着姚平的人马,而连接这两部分北魏军的,是汾水上临时搭起的几座浮桥。一个主意立刻在姚兴脑中出现了——若破了浮桥,西岸的敌军回不到东岸,必将着急,而东岸的敌军急于救助西岸的同伴,必然也会焦躁,那时我与姚平同时发作,不就可以大破拓跋珪了么?

这个主意不错,可是怎么破浮桥呢?

现在的地理顺序是:姚兴军——北魏军——汾水——北魏军——姚平大营——北魏军,要破浮桥,除非你冲突汾水西岸的北魏军营,可那是不可能的。

不要紧,姚兴有主意。

汾水很长,很长很长,你拓跋珪即便占领了汾水两岸,也只是汾水流域的一小部分地盘,如果我姚兴派兵往汾水的上游走,在上游利用河水的冲击力,向浮桥发起攻击,则浮桥必毁,待浮桥一毁,敌人心惊之时,再发动猛攻,拓跋珪可破。

不可否认,这个主意是有些道理的,但凡事一涉及到细节,就会出漏洞,首先,你姚兴派人到了上游,拿什么去冲击下游的浮桥呢?石头?会沉底。火药桶?那时候没有。燃烧物?还没等到浮桥,便会被河水打湿。抓破脑袋,姚兴终于找到了一个既不会沉底,也有些分量,足以冲垮浮桥的东西——柴禾。

他令人把柴禾捆成无数捆,一捆捆的自汾水上游顺流漂下,以图利用水流的力量,将浮桥撞毁。

他这个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办法,拓跋珪只一个命令便解决了:把柴禾捞上来生火做饭。

402年10月,姚兴屯扎在汾水之西,仍旧没有任何办法解救汾水之东的姚平,而此时姚平非但粮食已尽,就连防守用的箭矢都打光了,盼蓝了眼睛的姚平彻底失望,无奈之下,率部突围,他琢磨着,近四万人的队伍,能逃出多少算是多少,听天由命吧。

某日夜里,突然间,姚平大营人喊马嘶,被包围的后秦军开始突围。姚兴在汾水西岸听见河对面开锅一般,料到姚平突围,忙令三军举起火把,放声大叫,以助姚平军威。

姚平一突围,北魏军立刻收缩包围圈,四面八方箭矢、石头、扎枪等等往里猛揍,远射近砍,后秦军死伤无数,姚平眼望对岸,心急如火烧,心说哥哥呀,你在对岸老是叫唤干嘛?你倒是赶紧过河啊!我这边都突围了,你还不快些过河与我汇成一片,尚待何时啊?!

对岸姚兴也着急,他有心突破北魏军营,过河去救他老弟,怎奈北魏军在汾河西岸的营盘十分牢固,累死也攻不破,他心说弟弟呀,你倒是快些突围过来呀!只有你突围过河,我才能在河这边接应你啊!

这哥俩真是一对冤家。

姚平在河东岸舍死忘生往外杀,等他冒烟吐火的跑到汾水岸边的时候,手下四万人还剩下两万多,他领着这两万多人到了岸边一看,傻了。

因为姚平一直被围在核心,所以他根本不知道北魏军连汾河西岸都扎了营,整个汾河两岸全被北魏军控制了,这个情况,他不知。所以他才盼着姚兴渡河来救他,他还以为姚兴就在对面呢,可到了河边一看,嗨嗨,敢情那边也是拓跋珪的队伍。

完了!

姚平一闭眼,“咚”,跳河了。

他一跳,后面这些个后秦军的将领真不含糊,下饺子似的,扑通扑通,全跳了。

拓跋珪一看,嘿!真齐心呐!想死?没那么容易!来人,拿钩杆子给我捞!

嚯,北魏军拎着钩杆子就上来了,一口气把跳河的给捞起来四十多个,全部活捉。那位姚平抢救不及,淹死了。

那两万多后秦兵一看这情景,哗啦啦全部投降。

姚兴在西边眼瞅着姚平跳水,全军覆没,他干着急没办法,最后急得如孩子一般,放声大哭,堂堂后秦主,揪心呐!

拓跋珪掌得胜之军,一鼓作气,过了汾河,猛攻姚兴,看这意思,不打到后秦老家关中去,这仗不算完。姚兴斗志已衰,甘愿认输,几次求和,拓跋珪不许。哦,打不过了,要求和,早干嘛去了?

忽有探报来报,说北面柔然来攻。拓跋珪这才收兵而去,北征柔然去也。

这一仗,后秦败得十分之惨,损失人马四五万,军资无数。史称柴壁之战。

姚兴回到长安,心惊肉跳,梦到都怕,心说此次进攻北魏大败亏输,若诸凉国小视于我,趁机反叛如何是好?思虑多时,决定还是以恩惠收服人心,便封南凉秃发氏为车骑将军,广武公;北凉沮渠氏为镇西将军,沙州刺史,西海侯;西凉李暠为安西将军,高昌侯;后凉吕氏,什么没有。丧家之犬,何来赏赐?之后不到一年,吕隆因残剩的国土无法抵御南北凉的攻击而撤出故土,投往长安,后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十余年后,吕隆因参与政变被后秦所杀。

南凉秃发氏为公,而西北凉均为侯,可见秃发鲜卑的实力,在诸凉国中算是猛一点儿的。

与此同时,南方的刘裕,开始思索着讨伐桓玄,而桓玄则在计划着篡位。

这就是当时的局面。

北方,北魏如日中天,继柴壁之战后,又大破柔然,国力强盛。

辽东燕国,不断与北魏、高丽等国家、部落征战,大仗没有,小仗不断,日益衰微,不足一提。

后秦,大败于汾水,君臣人心惶惶,不敢轻言战事。

西北南诸凉国,尔虞我诈,纷争不已,却于中原大势无碍。

东晋,桓玄篡位,刘裕讨伐,兵戈不止。

那么,谁活得很太平呢?

南燕。

南燕慕容德,活得很太平。

没人打他,北魏和后秦掐架,和辽东燕国掐架,和柔然掐架,东晋自己跟自己掐架,河南山东一带,几乎无人涉足。南燕慕容德,在所有统治者几乎都很辛苦的情况下,他却活得很滋润。

人就是这样,太滋润了,心里就有想法,放着好日子不过,非得干点什么才爽。慕容德也是。老头子别看那么大岁数了,心还年轻,他见四周围打得如火如荼,手就痒痒,心说我干脆,伐东晋算了。东晋桓玄和刘裕打得不亦乐乎,我正好挥师南下,可得建康!

由于这段时间没人搭理他,所以慕容德手里很是有几个兵,也没什么战争损失,可就在他雄赳赳要出兵的那一刻,他病了,此事作罢。

说到这里,话题可就转回来了,还记得前番讲到刘裕夺权后,要伐南燕么?为何要伐,这便是原因。从大环境来看,南燕,是距离东晋最近的敌人,也是唯一一个近年内没有被战火涂炭过的国家。距离又近,国力且未衰,不先打它,还能打谁?

其实后秦离东晋也很近,且桓氏宗族逃走之人,几乎都被后秦收纳了,就是四川独立的谯纵,也多少得到了后秦的帮助,说起对东晋的威胁,后秦与南燕,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可谓半斤八两,那刘裕为何不先打后秦呢?

第一, 后秦的地理位置在关中,潼关一闭,很不好打。

第二, 后秦刚败于北魏,心有余悸,即便不打它,它也不敢轻易对东晋这样的国家发动征战。

所以,南燕是第一个要教训的。

当然,刘裕在征伐南燕之前,为了万一起见,给后秦也适当的来了个下马威。

这个下马威是这样的:

他派了个使者到长安,对姚兴说:我们东晋,找你求和。

姚兴此时刚刚派姚硕德打了两个小仗:取了仇池,攻了汉中。兵士正当疲敝,见刘裕遣使求和,当然高兴,立时便答应了。

不料使者接着说:我们求和有个条件,那就是,后秦要把占领我们晋朝的河南湖北一带的十二个郡,还给我们!

有没有搞错?!!!

自古以来,都是求战者提条件,求和者应承,这刘裕可谓前不见古人不不见来者,古今就这么一号人物,他去主动求和,却让人家割地。

姚兴就傻了,怎么你找我求和,却让我割地?

刘裕的赌徒心态,此刻完全表露出来。

要的,就是这一赌!他刘裕,和你姚兴,就是两个赌徒,军队就是筹码,地盘就是赌资,刘裕来求和,其实是以退为进,就是来找你的晦气!此刻提出的条件,实际上就是开始叫号,你姚兴跟不跟?

若不敢跟,那你就老老实实答应我的条件,俯首认输!

若敢跟,那咱们就开始押上筹码,看看是你吃了我,还是我吃了你。我刘裕自然在打南燕之前不愿多树敌,但如果你姚兴跟我装13,那我先打你,也未尝不可!

这是两个国家元首的心理战,纵观十六国上下,敢打这种心理战的,也只有刘裕。

姚兴想了想,回忆起柴壁之败,想起虎视眈眈的北魏,想起桀骜不驯的西北诸凉,他叹了口气,昔日的豪情烟消云散:应了吧。

他不敢跟,他认输了。

后秦群臣都很不理解,说主上怎么如此轻易地,将十二郡之地还给东晋?姚兴自知无言以对,便道:“刘裕出身低微,却能诛灭桓玄,复兴晋室,内修政要,外修边疆,我意欲成人之美,何惜数郡呢?”

面子掉尽,瞎找台阶。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争霸年代(32)

在刘裕伐南燕之前,我们先看一下南燕的局面。

此时南燕的主上已经不是慕容德了,换了个新的,叫慕容超。

慕容超从何而来呢?

南燕主慕容德,早年是前燕的宗室,前燕为前秦所灭,慕容德也跟着做了俘虏。苻坚让他做甘肃张掖太守,同时把他的一家人也安置在张掖。后来苻坚远征东晋,发起淝水之战,慕容德和慕容垂都参加了这场战争。慕容德临行之前,将自己的老母及儿子全留在了张掖,没办法,带不走,作人质用的。

他临走之前,留了一把金刀给他妈,说日后与自己的儿子们如能相见,当以此金刀为信物。看来鲜卑人很喜欢拿刀当联系物,想当年慕容垂也是这么干的。

慕容德他妈,姓公孙,叫什么不知道,人称公孙氏,她接了儿子的刀,就留在张掖,盼啊盼啊,结果盼来的是慕容垂、慕容德起事,建立后燕的消息。当时的前秦张掖太守叫苻昌,听说慕容氏崛起,大怒,领着人就跑到了慕容德的家,将慕容德的几个儿子,喀嚓喀嚓,全宰了。公孙氏没杀,因为她老了,古人说七十不打八十不骂,老了么,留着吧。

还有一个人也没杀,这个人是慕容德的嫂子,姓段。

慕容德有个哥哥,叫慕容纳,段氏就是他的老婆。慕容纳也留在了张掖,没跟着苻坚去淝水,因此在苻昌搞的这次屠杀中,慕容纳也死了。

那段氏怎么活了呢?

因为她怀孕了。孕期不杀。

她肚子里的这个孩子,就是慕容超,慕容德的侄子。

虽然苻昌没杀公孙氏和段氏,但将她们投入了大牢。可巧牢里有个狱吏,叫呼延平,这个人,曾在慕容德手下做过事,认识这婆媳二人,便趁人不备,将她二人放了。婆媳二人逃入深山,在那个年月,可想而知他们受了多少苦。这两个女人相互照应,生下慕容超,风雨十年,竟将慕容超养大。在此我感叹一下:母爱伟大,女人伟大。

十年后,也就是慕容超十岁的时候,公孙氏不行了,临死前将金刀拿出,交给慕容超,说你东去找你叔叔吧,这就是信物。

可十岁的孩子,怎么能一个人东去呢?段氏无奈之下,又去找呼延平帮忙,呼延平真够意思,他带着段氏和慕容超向西走,就进了后凉的地面。随后便在后凉隐姓埋名,居住下来。

你说呼延平一个大男人,带着个八不相干的段氏和一个孩子,是怎么生存下来的?我怀疑段氏与之已有私情。不好意思八卦了。

又过几年,后凉为后秦所灭,后秦迁徙大量后凉居民往长安去,呼延平、段氏、慕容超也夹在其中,便到了长安。不久,呼延平病故,慕容超成人,段氏便给慕容超娶了一房媳妇,寻思着就在长安这儿安居乐业算了。

可时机偏就不好,也不怎么的,后秦姚兴发现了慕容超这一家人,认出来此乃慕容氏后裔,便想征慕容超入朝为官。可慕容超一直惦记着奶奶的遗嘱,知道叔叔慕容德有个南燕国,他想去投靠叔叔,不愿意在后秦为官,因此,屡征不至。

姚兴见慕容超不来,急了,便亲自召见。慕容超一看躲不过去,他想了个办法——装疯。

姚兴问他什么,他都胡说,问牛答马,顺嘴胡说,要么就是斜眼睛望天,顺口流涎,一声不吭。姚兴一看这德行,说这孩子可惜了,一副好皮囊,包着一具痴呆的骨头。说完,再也不搭理慕容超。

慕容超瞒过了姚兴,不久,乔装改扮,和慕容德派来的细作,一同回到了南燕。

有人问慕容德怎么知道慕容超还活着呢?

姚兴都知道了,他能不知道么?

回到南燕,慕容超拿出金刀,慕容德一看,这不是当年亲手给娘的么?哎哟,悲不自胜,哭倒在地,等清醒过来,就拿慕容超当自己的儿子了。也难怪,他的儿子都给苻昌杀了。

没几天,慕容德父爱泛滥,封慕容超为北海王、侍中、骠骑大将军、司隶校尉、开府仪同三司,能当的大官儿都压上了,并封之为王嗣。继承人哦!

这慕容超呢,因为出身于平民,所以一开始,对谁都很和气,于是朝里朝外的,对他口碑都挺好。但这个人的本质并不好。怎么呢?有个细节,就是他跑回来的时候,没带他妈一起走,甚至都没和他妈交代一声,也没和他媳妇交代一声,说都没说,就跑了。段氏历经前后秦及凉州战乱,含辛茹苦多少年才将他养大成人,可这一走,竟连个口信都无。可见慕容超品质如何。

公元405年8月,挺过了后赵、前秦、前燕、后燕的慕容德因岁数大,实在折腾不动了,嘎嘣一下,死了。慕容超理所应当的继承了南燕皇帝的位置。他一上台,就提拔了一个人物——公孙五楼。
这名字,挺武侠的。

公孙五楼是个什么人物呢?史书中并无交代,但慕容超的奶奶也就是慕容德的妈,姓公孙,而慕容超拿这公孙五楼简直当个蜜似的爱,因此我怀疑这公诉五楼,是老太太公孙氏那边的亲戚。

甭管是不是皇亲,反正慕容超特拿这五楼兄当心腹,什么大事,都找他商量,五楼兄想要钱,由着他贪污,想要房子,由着他盖,想要女人,由着他耍。时间久了,慕容氏宗亲都有些冒火,就算公孙五楼真的是公孙老太太的娘家人,那也是外戚,何况这一支外戚,早过时了,你慕容超当了皇帝,本该与我慕容氏为善才对,怎么抱着个外人公孙五楼不放呢?

慢慢的,这公孙五楼也看出来了,慕容氏的宗亲们,不待见他。他就特生气,由此便下决心,只要一找到机会,非整治几个慕容氏的子弟不可。

南燕的统治阶层,这就开始出现裂痕。

而慕容超虽身为慕容氏的领头人,他对慕容氏的宗亲们也不满意,这一点,与公孙五楼倒是一致。

怎么呢?

慕容德没儿子,慕容超回来之前,这些个慕容氏宗亲个个都满怀希望,觉着以后这皇帝位,非自己莫属。结果慕容超回来了,哦,大家都安静了。因此这些个慕容氏宗亲,对慕容超本是有敌意的,有个宗亲叫慕容法,他甚至还说慕容超是民间来的冒牌货,当时把慕容超几乎气翻。所以当公孙五楼时不时在慕容超面前说点这些宗亲的小坏话的时候,慕容超反倒觉得听着很顺心。

这就坏了。

慕容氏那是鲜卑族,鲜卑族有个脾气,一不高兴,就要动刀,自老祖宗慕容廆时代就这副德行,有的宗亲一看慕容超不信任自己,索性反了。

一开始,造反的宗亲,有两个:慕容钟、慕容法。

南燕朝中的宰相叫封嵩,他与慕容法的关系,很不错,慕容法一造反,封嵩便下了狱。而封嵩与慕容德的老婆,也就是当朝太后的关系也很不错,那么封嵩一下狱,太后就害怕了,因为自己没儿子啊,老公又死了,这要是查起连带关系,殃及到自己可怎么办?于是这个女人主动与封嵩划清了界限,还亲自跑去告封嵩的黑状,结果封嵩被车裂而死。

堂堂一国宰相,就这么死了。慕容超刚一继位,便闹到这个地步。可见一个人的人品和能力,是可以小中见大的,连自己的亲娘都可以说扔就扔的人,其他能力也好不到哪里去。

杀了封嵩后,慕容超调兵遣将,和慕容钟、慕容法这两个宗室就打起来了,哎哟,破马张飞哟,打得这个热闹,后来把另一个宗室慕容凝也给打反了,最后慕容法逃奔北魏,慕容钟、慕容凝投奔后秦。

宗室打跑了,太后也怕他了,慕容超这才想起自己的老母段氏及老婆。

身为皇帝,得以身作则,也不能任由老娘在后秦而不管啊,虽说当皇帝前干了件不是人的事儿,可如今是皇帝了,不能总不是人吧?于是他派使者入后秦,管姚兴讨要他妈和他老婆。姚兴说给你可以,你必须得称臣。慕容超这阵子不知怎么了,孝心膨胀,真个称臣了,但姚兴又说了,既然你已经向我称臣,你就不是皇帝了,那好,请你把你宫廷之中的太乐伎送给我吧?

太乐伎是个什么东西?

原来,慕容鲜卑建立前燕后,收容了许多汉族士人,这些人善会词赋,便将汉族的宫廷音乐作了修改,创作出了慕容鲜卑一派的宫廷音乐,称为《燕颂》。

前燕灭后,前秦得到了《燕颂》,继续将其作为宫廷乐;前秦亡后,西燕又得到了这个玩意,也拿来作为宫廷音乐,西燕亡后,后燕又拿它作为宫廷音乐,也就是说,这《燕颂》一曲翻来倒去,又回到了慕容氏手里。

那么后燕一破,《燕颂》便落到了慕容德手里,成了南燕的宫廷乐章,演奏这一曲乐章的那些个乐师,就被称为太乐伎。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听太乐伎演奏的的曲子,所以姚兴才说,既然你慕容超向我称臣,就该把太乐伎让给我才对。

慕容超为了老娘,一咬牙,真个把上百名太乐伎就送给了姚兴。

等老娘也回来了,慕容超也开始纠结,我的太乐伎没了!不是为了老娘,我才不会给你姚兴称臣呢!现在我不称臣了!我还得当皇帝!可是,太乐伎没了,这个亏空哪里补?

他盘算半天,有了。咱鲜卑人,都是大老粗,拿刀把子的,你要让他作音乐,比杀他还难受,可是东晋的汉人不是啊,他们里面读书人也多,会弹琴的也多,认识字的人也多,这样吧,我啊,发兵去东晋,突然抢他一把,哪怕抢来几千人,选巴选巴,可能也就能跳出百十号有点艺术细胞的人来,那咱就可以再建一个太乐伎班子喽,对,就这么干!

公元409年二月,南燕突然派兵袭击江苏宿豫地区,掳走男女无数,从里面挑了两千五百多人,组成了一支庞大的太乐伎队伍,接着又袭击东晋徐州一带,又掳掠男女千人而去。.

镇守徐州到淮阴这一片的,正是刘裕的弟弟刘道怜。

刘道怜一看,这慕容超发疯啊,无故抓我人民?便一面安排人民自动结堡,一面上书要求朝廷采取措施。

刘裕接到前方战报,一瞧,心说你慕容超真是搞笑,如今朝廷刚安定些,刘毅他们还不断给我小鞋穿,此刻我刚好要杀敌树威,你倒主动来招我。姚兴我且不惧,你往哪儿摆?来呀,点兵出战,我要尽灭南燕。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争霸年代(33)

公元409年4月,刘裕自建康发兵,5月,到了下邳,令水师下船,步行入山东琅琊,所过的险要之处,全部构筑城堡,留人把守。有人看刘裕这个架势,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哦,便劝说道:“燕人如果把守住大岘(xiàn)关,或者坚壁清野,我们非但打不了胜仗,还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啊。”

刘裕道:“这个我早想过。你们放心,鲜卑人,没这个智力。”

不少人一听这话,都把嘴一撇,你刘裕大言不惭,想那慕容鲜卑纵横中原多少年,你凭啥说人家不行?

刘裕继续道:“慕容鲜卑这一伙人,十分贪婪,想事情,从不着眼于长远。他们打仗,要么是为了抓奴隶,要么是为了抢粮食,要让他们拿出一个战略性的东西,几乎不可能。让他们坚壁清野,更不可能,因为鲜卑人贪财,你要让他烧了房子、庄稼,比杀他还难受,我敢打这个包票。没事儿,进兵就是了。”

是不是啊?大伙儿将信将疑,跟着刘裕往前走。

再说南燕主慕容超,听说刘裕南来,忙召集群臣商议,这些个大臣说什么的都有,慕容超最看重的,就是那公孙五楼。公孙五楼此时在南燕朝中,可算头等人物,谁想当官,都得走他的门子,这小子整日里是得意洋洋。今儿他一看慕容超瞅他,嗯,他把胸脯一挺——该我发言了。

公孙五楼大摇大摆走上前去,道:“刘裕远来,利在速战。既然他想速战,则必然兵锋十分强劲,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和他硬碰硬,当守住险要关口,使之不能前进,再派兵袭击其粮道,令兵将由后方发起攻击,这样,晋军前进不得,粮道被袭,又腹背受敌,必败,此乃上策。坚壁清野,使之无粮自退,此乃中策。放他们入大岘关,再与之决战,此乃下策,万不能用。”

经常听人说,奸臣误国误民,可公孙五楼这个奸臣有意思,此时此刻,他说的,都对。他所说的办法,刚好是刘裕手下人担心的做法,如果慕容超按照这些办法行事,则刘裕不说必败,也比较悬乎。

这位南燕奸臣,贪赃枉法有一套,领兵打仗也有一套,倒是个鬼才。

怎知慕容超听完,把头一摇:我不干。

慕容超的逻辑是:东晋战乱不断,论国力,我南燕强过东晋;论战斗力,他东晋那群窝囊兵怎可比我慕容鲜卑的铁骑?按照你公孙五楼的上策,我先采取守势,再慢慢转为反攻,那多丢面子啊?要是按照中策坚壁清野,我自己烧自己的粮食,那不更让人笑掉大牙?倒是下策挺好,能让我与这刘裕兵对兵将对将的大干一场,痛快,痛快,就按照下策来。

你看这邪乎不邪乎?公孙五楼平日里买卖官爵、贪污腐化、坏事做尽,慕容超却都没啥意见,只要你哄我高兴,我就听你的,今日里好不容易出了个正经八百的主意,慕容超不知吃错了什么药,竟不听!

这是自公孙五楼上台以来,第一次没说服慕容超,可恰恰是这次的主意没被采纳,而葬送了南燕唯一打赢的机会。

大岘关是哪里?

南燕的大部分地盘,都在山东北部,而山东最险要的地方,就是位于大岘山和龙山之间的一座关口,便是大岘关。大岘关,位于春秋战国时齐国所筑的长城的中间部分,关口在山顶,扼鲁中南之咽喉,过了大岘关,就是山东北,大岘关之南,就是山东南,此关,就是后来山东省大名鼎鼎的穆陵关。

公孙五楼的意思,是一面守住此关,使刘裕不得往前走,一面派奇兵偷袭刘裕后方的粮草,这个计策,与当年慕容垂破桓温北伐可谓异曲同工,十分厉害。可慕容超不知道搭错了哪根筋,他竟然想打开大岘关,放刘裕过去,然后在关内,与刘裕决战。

如果那时他打不过刘裕怎么办呢?还有何险可守呢?

不知道。

太尉、宗亲慕容镇一听,急了,虽然他平时也不是很赞成公孙五楼的为人,但这件事上,他是明白的,人家五楼兄说的是行内话,你慕容超打仗纯属外行,他忙出班奏道:“陛下,不知您将刘裕放入大岘关,又有什么办法战胜他呢?”

慕容超说这还用问么?我有铁骑无数,何愁不克?

慕容镇一听,一咧嘴:“陛下既然有铁骑,干吗要将刘裕放进大岘关呢?干嘛不在大岘关外与之决战呢?若胜,可追击;若败,可入关防守,岂不更好?”

这话对呀,你要打也在家门外打,哪有把敌人放进家里再打的呢?
慕容超心里特别扭,心说你这套,我懂!你不就是看我不是慕容德的亲儿子么,瞧不起我?哼!今儿我还非就这么做了!想到这儿他要摇头:不可,还是按我说的办。

没道理可讲。

慕容镇那火儿腾一下就窜起来了,他一扭头,走出大殿,对他人道:“陛下又不肯守关,又不肯坚壁清野,却要开关放敌人进来,坐以待毙,与那汉末四川的刘璋何异?”

这话被慕容超的耳目听到,打了小报告,气得慕容超将慕容镇关进监狱。

接着说刘裕,他领兵直奔大岘关,虽说曾做过判断,但心里还是有点慌,玩意慕容鲜卑没自己想得那么蠢,派兵守住了大岘关怎么办?自己夸海口丢面子是小,无法进军是大。等走到大岘关这儿一看,关上一人也无。

哎呀,刘裕笑了,我兵马度过天险,粮草足够打仗,士卒舍死忘生,罢了,此虏已入我掌中!

又往前走了不久,正遇公孙五楼,晋军前锋十分厉害,一战而破,击走公孙五楼,刘裕继续进兵,兵临山东中部的临朐县。南燕主慕容超,就在此处等着刘裕呢。

慕容超领着主力军队,出城与刘裕逆战,大战一天,胜负难分,所谓的鲜卑铁骑丝毫没占到便宜。刘裕手下参谋胡籓献了一计,说如果分出一支奇兵绕到鲜卑军身后偷袭临朐,破了慕容超的退兵之路,则鲜卑军必慌,一慌必败。刘裕立刻分出三路人马,悄悄绕过慕容超的鲜卑军正面,由后面向临朐发起进攻,临走前刘裕特地吩咐:如果敌人问你们从哪里来,你们就说从海上来。

慕容超正和刘裕打得热闹,忽听背后杀声四起,扭头一看,哟!不知哪来的一伙儿晋军,正在进攻临朐城!他赶紧派人喝问:你们从何方来?

对方答:海上!

鲜卑人全傻了。

陆地上已经打得势均力敌了,怎么还有晋军从海上来?天呐,还不知由海上来的晋军有多少,如此看来,若对方两面夹击,我等岂非休矣?正在慌神,忽见临朐城上晋朝大旗直飘——敢情晋军已经取了临朐城。

慕容超一看,完了!我后路没了!万一打败,我没地方去了!

他第一个念头就是:快跑。

也就这点儿出息。

他一跑,部下将领便也跟着跑,下面的士兵一看,哎?怎么当官的都跑了?咱们也跑!

哦哟,莫名其妙的,鲜卑军就败了,刘裕挥师紧追不舍,一口气,连杀鲜卑大将十余人,慕容超死命逃回山东青州西北的都城广固,再也不出。刘裕紧跟着率军赶到城外,筑起三丈高墙,团团围住广固城。

慕容超被困城中,派使者向后秦姚兴求救,姚兴一听什么?刘裕攻打南燕?他叹口气,心说兔死狐悲,南燕与我同为胡人,若南燕为刘裕所灭,我们这些占据了昔日晋朝都城长安、洛阳的后秦羌人又怎能幸免?不行,我得救救慕容超,哪怕吓唬一下刘裕,让其知难而退也好。

于是,姚兴派使者至刘裕大营传话。

这位使者,趾高气扬,不可一世,见到刘裕,张口道:“慕容氏与我大秦向来邻好,今你晋朝攻之甚急,我大秦皇帝愤怒,已派遣十万铁骑屯驻洛阳!你晋朝退兵则罢了,如若不然,我大秦十万铁骑必长驱直入江南!”

刘裕一听,眉毛一扬,对秦使道:“请你转告姚兴,我灭南燕之后,休兵三年,三年之后,必取洛阳、长安!若他姚兴心急等不到三年,现在将此二城送来也无妨!”

后秦使者一听,面色大变,转身便走,如丧家犬般逃了。

刘裕的心腹谋士刘穆之见秦使走了,跺脚对刘裕道:“主公,凡事都要三思后行,你怎能凭一时之怒就如此回答呢?只怕你这回答,非但吓唬不住姚兴,反倒会激怒他,如南燕未灭,羌人又来,奈何?”

刘裕笑道:“你虽然很聪明,但终究是个读书人,不了解兵机。你看,兵法云:兵贵神速。如果姚兴真能救慕容超,必然暗自派兵,杀我个措手不及,又何必派人来告诉我?此乃自大之辞,何必怕他?我晋朝人马伐南燕已有些时日,他姚兴如要打我,早就打了,之所以到今日都没动手,是怕我啊。就凭他姚兴,自顾不暇,谈什么救人呢?”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今晚忙,明日中午恢复更新,多谢支持!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争霸年代(35)

姚兴到底有没有派兵救南燕?

还真就有。他派了那么万把多人屯驻洛阳,准备关键时刻救南燕之急,但终究没有派出,为什么呢?原来姚兴又打了败仗,为了自保,将原本准备用来救南燕的兵马调回了长安。

姚兴又败给谁了?

赫连勃勃。

这个人,以后再提他。

南燕君臣盼穿双眼,后秦兵也没来,南燕的尚书张俊实在撑不住了,趁人不备,偷偷溜出城来,降了刘裕。刘裕就问他,城内的情况怎样啊?人们的心态如何啊?张俊说南燕君臣都知道姚兴的兵来不了了,挺失望,但尚未失去斗志。南燕有个大臣叫韩范,此人与姚兴关系素来很铁,慕容超打算派他再去努一把力,再去请一请秦兵,兴许就能请来,城里人把宝都押在他身上了,如果将军你捉了韩范,此城不攻自破。

刘裕一听,好。立刻表奏东晋朝廷,封韩范为散骑常侍,号令韩范投降。

韩范在城里听说敌军用封官儿来诱降自己,不由得动了心思,有人就劝他,说秦燕一体,燕若亡,你应去秦,以后也好为燕报仇。韩范摇摇头:“刘裕一介布衣,灭桓玄恢复晋室,无人可敌,今灭燕乃天意,燕国一亡,刘裕必伐秦国,我韩范若投秦,那时岂不又要投降?大丈夫不可受辱两次。”说完,这位真降了。

战乱年月,投降的理由也可以说得如此动听,为什么你要投降?
因为我不想下次继续投降。
Oh 耶!

韩范,南燕唯一的希望,降了!

广固城中军心大乱,民心大乱,全部大乱,没希望了,秦军彻底不来了。

刘裕见广固城人心已乱,下令不分昼夜,打造攻城用具,准备死攻。

负责造攻城用具的这位爷,叫张纲,此人如鲁班一般,心灵手巧,什么楼车云梯之类的,没他不会的,除了导弹造不出,基本上圆满完成任务。

这张纲,本也是南燕人,半路上投降了刘裕。

他为啥投降刘裕?

原来这张纲因为木工活儿实在是好,便在南燕为官,慕容超派使者去后秦求救,派的就是他。

你看这慕容超多会派人,把总工程师派出去请救兵。结果救兵没请来,张总工却被刘裕抓去了,刘裕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张总工一害怕,降了,降了之后将本专业发挥得淋漓尽致,为刘裕早了无数攻城用具,个顶个的厉害,把广固城砸得支离破碎,把慕容超气得天天发疯。

终于有一天,慕容超彻底气疯了,在晋军拼命攻城的当口,他令人将张纲他妈捆了,押在城头,当着晋军及刘裕、张纲的面儿,把老太太零割碎剐。

张纲疼得就死过去了,醒来后益发努力,死命钻研木工活儿,定要攻破广固,为老母报仇。

410年1月,晋军围攻广固更急,慕容超时不时掉眼泪,城中男女因缺粮及伤病,战斗力大减,偷偷越城而降者越来越多,南燕大臣劝慕容超投降,慕容超说我宁愿奋剑而死,不愿苟活偷生!

他还有股子志气。

几日后,刘裕下令总攻。那年月,军队里总有个算卦的,哪天利于出兵,哪天利于祭祀,哪天利于如何如何,都得经过这个人掐指算过,才能实施。刘裕刚下令总攻,那位算卦的来了,说将军,经我一算,今日不利发兵,去者必死啊!

刘裕眼珠子一瞪,一指广固城:“我去他死,何为不利!”

说完,理也不理,领兵走了。

刘裕,赌徒 + 兵油子,才不信这套呢。

晋军如浪潮一般一波波猛攻广固,城里人一看,不行了,再打下去,拼光了我等,也不能击退敌人,降了吧。于是,开城投降。

慕容超一听什么?守城的投降了?快,快备车马,我等突围出去!

他带上几十个随从,坐马车往外奔,早被入城的晋军拦下,尽数擒获。

刘裕瞧瞧慕容超,怎样啊?你南燕一向小视我晋朝,此时有何话讲?慕容超脖子一梗,并不多话,只是看着刘敬宣面善,说自己死后,托刘敬宣照顾他妈段氏。

这家伙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倒还孝顺。

刘裕看看城中的这些个老幼,越看越怒,心说你们多是汉民,怎能抗我?我伐胡人,天理应当,你等竟为慕容鲜卑据城死守,真真该杀!他下令:将全城老少,尽皆坑杀!

他要搞屠杀,这个命令一下来,不知要死几十万人。

旁边的降臣韩范一看,赶忙一把拦住:“将军使不得!晋朝南迁,中原鼎沸,胡马纵横!百姓无以依靠,只好依附于强者,你不能怪百姓啊!今日广固已降,与晋朝已为君臣,必会为晋朝效力。且他们都是衣冠汉族,西晋遗民啊,今日王师南来,本应救他们于水火,却要尽皆坑杀,其他衣冠华夏若知道了,还能归附于将军么?将军日后还要收复长安洛阳,我怕西北汉民不会欢迎将军喽!”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刘裕立刻鞠躬道:“谢先生提醒!”

他下令,城中百姓不杀,但原南燕大臣、士卒不可放过,选巨奸大恶者杀之。

结果南燕自王公以下,被斩首三千,慕容超被押赴建康,斩于闹市。

灭了南燕,刘裕打算在下邳歇息几日,不料朝廷忽有急报:天师道卢循、徐道覆大闹南方,官兵遏制不住,令刘裕速速回师。

刘裕见报,忙留刘穆之收拾残局,令降臣韩范总督旧南燕之地的军事,自率军回江南。不久,刘穆之以韩范谋反之名,尽杀昔日南燕降臣,揽军政大权于一身。

刘穆之,刘裕的心腹,若没有刘裕首肯,他断不敢做出这等事来,想那时为求韩范等投降,刘裕费了多少周折,许了多少宏愿,今番得了地盘,便全不算数了,实在令人嗟叹。

卢循等人为何作怪?

自孙恩死后,卢循每每作战,皆为刘裕所败,隐藏海岛,不敢出来。他姐夫徐道覆,却是个精细人,徐道覆派人一打探,刘裕北伐南燕,他赶忙让卢循做好准备,夺取建康。

卢循听了他的话,率军攻打长沙,徐道覆却大造舟船,连克南康、庐陵,接近豫章,直奔建康。这徐道覆,颇有些计谋,他哪里来的这些个大战船呢?原来,他令人去山中伐木,将木头拿到集市上去卖,又令人扮成货商,将木材全部买下造船,这样,他堂而皇之的将大量木材用于造船,官府竟不生疑。

眼瞅着天师道战船集群顺流而下,十分紧急,而刘裕尚在路上,东晋朝廷文武俱乱,不知何人能当卢循、徐道覆,又有人说应立刻迁都,往淮北地区,与刘裕会和才是正理,七嘴八舌,乱成一团。

不说建康大乱,且说豫章,徐道覆等战船无数,顺风而来,豫章城中守卫者正是往日的北府兵骁将何无忌,刘牢之的外甥。此刻,何无忌以平灭桓玄、桓振之功,已是国公之位,听说徐道覆水师大至,立刻令全军接战。

部下一听,苦劝其不要出战,说徐道覆水师甚众,我们以豫章一地之军,难以抗衡,且此次天师道大举出动,领头者多是孙恩旧部,这些人武艺高强,拳法高超,善于格斗,不可小视。如果将军死守豫章,则徐道覆必要留一部分人马围攻豫章,这就减轻了建康的压力,如将军全军出战,一旦失败,满盘皆输!

何无忌血贯瞳仁,说一派胡言!如我不拦着,贼人必全力以赴,攻打建康,随我出战!

他不听人言,领全军于长江之上,拦住徐道覆水师。徐道覆水师战船高大,全是顶级巨舰,晋军水师一看,双股打颤,未战先怕,见敌船逼来,纷纷跳水而逃,全军大溃,何无忌二目滴血,大喝道:“取我苏武节来!”

苏武节,就是符节,古代调兵的凭证,一半在领兵者手里,一半在朝廷存放,何无忌手持符节,拼死督战,未曾后退一步,直至战船为敌人所占,何无忌手握符节而死。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冉闵不是。

这个我写完后会有交代。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争霸年代(36)

何无忌死的时候,刘裕率军自山东回,刚到下邳,又往前走了一路,惊闻何无忌死讯,刘裕怕天师道水师逼近建康,觉得大军行进速度不够,便自带一队人马,才几十人,去盔脱甲,减轻负重,骑马往建康狂奔,意欲于天师道水师之前,先入建康城,布置城防。

410年,4月,刘裕到达建康,以卢循猖獗,上表请自罚,晋安帝不许。

左右是做姿态,罚不罚的没意义。

刘裕办事就是快,缺了他还真不行。一到建康,他立刻传令:青州刺史诸葛长民、兖州刺史刘籓、并州刺史刘道怜,立刻率军勤王,入卫建康。

没办法,征南燕的队伍还在路上,先把这些个调来用一用。

你看,刘裕不回建康,何人可调动得了这些个军队?可见此公此时此地,已真正成了东晋第一人。所以当老大不容易,要不是灭桓玄、灭南燕,又如何能号令四方呢?做老大的,就得有十全武功,输得起命,打得起仗才行,几百年出一个,难呐!

话说健康这边,还有个不服刘裕的呢——刘毅。

刘毅那也是军功卓著,当初灭桓玄,也有他一号,灭桓振,他也是冲锋在前,刘裕要不是因为他在争权,也不会急哧白咧的忙着伐南燕树威立腕儿,人家大小也是开府仪同三司呢,当朝一品啊。

刘裕征燕大功告成,这刘毅甭提多堵得慌,论军功,明显刘裕高他一头,这不行,诶!这次卢循闹起来了,好,该着我刘毅立功,你刘裕不是灭了南燕么?我刘毅就平了卢循给你瞧瞧!

那刘毅怎么早不出兵呢?怎么何无忌战死的时候他不出兵呢?

没办法,那些日子里,他病了。无巧不巧,刘裕刚一回到建康,他这病就好了,好病之后刘毅可憋不住了,立刻发兵,去战天师道。

刘裕这人,挺重感情,虽说他明知刘毅此举是针对他,但还是给刘毅去了封信,信上说兄弟,你可小心啊!我和天师道作战不止一次,可晓得这帮人是很变态的。此番他们从南到北,一路得胜,舟船犀利,不可轻视啊,兄弟,我看你还是别单独去,等我的人马到齐,船只准备好,咱俩一起去如何?

写完信,刘裕让兖州刺史刘籓亲自驾船送信。干吗让刘籓去呢?敢情他是刘毅的堂弟。你看刘裕这威信,连对手的弟弟都给他卖命。

刘籓追上刘毅,将信给他看,刘毅不看则已,一看大怒:“他刘裕这明明是跟我摆往日的一时之功!”他红着眼睛看看刘籓:“难道你以为我不如刘裕么?!”说罢,一把摔掉书信,率水师两万,去战卢循、徐道覆。

卢循与徐道覆此时正在分兵作战,卢循往长沙、荆州一带打,徐道覆往江南一带走,忽闻刘毅两万水师前来,二人立刻合兵一处,于长江中下游的桑落洲与刘毅相遇,这一场好杀,天师道屡战屡胜,锐气正足,大败晋朝水师,刘毅惨透了,只领数百人逃走,所有军资器械船只全部丢弃。

打败了刘毅,俘虏了大量晋军,卢循就问他们:刘裕回来了没?

答:回来了。

卢循可真不错,一听这话,立刻下令:退兵。

徐道覆一听就急了,刘裕把你吓成这鸟样?听名字就撤兵啊?不行!我军屡战屡胜,这次非要碰碰刘裕不可!

卢循也生气了,与徐道覆吵了个面红耳赤,最实在掐不过姓徐的,从了。

刘裕这时候干嘛呢?

修建康城墙呢。他招了大量的民工拼命筑城,他知道刘毅准败,贼人准来,赶紧修城。

此时他手里有多少人马?

一万人都不到,几千而已。

不对呀,他伐南燕那数万人马呢?

在自山东回来的路上,不知怎么回事儿,全病了,瘟疫流行,病倒大片,加上受伤没好的,能打仗的,还剩这几千人儿。

行啊,几千就几千吧,反正刘裕习惯了一个人打一帮人,就可着这几千人用好了。

不久,刘毅的败兵回来了,一问,说可了不得,卢循战甲十万,战船百里,巨舰高达十二丈,古来无有,不可敌也!

把刘裕吓一跳,饶是他胆大,也不得不吸口冷气,忙加紧招兵,力图新老兵一起用,战胜卢循等。

诸葛长民等地方刺史也挺害怕,他们建议刘裕,将皇室北迁,舍弃建康。刘裕不干,没等打呢就跑,那还打个什么劲儿啊?不行,死也死这儿,不走。

那位和刘毅穿一条裤子的孟昶此时也来劲了。这孟昶啊,这段时间特有人缘儿。怎么呢?打卢循起兵的时候起,这孟昶就说,不可敌也,敌则必败。结果真是如此,朝廷兵马狼狼大败。何无忌在豫章抵挡徐道覆,孟昶又说了:此人必败。结果又是如此,何无忌死了。刘毅此次发兵,孟昶又说了:必败。结果又被他说中,刘毅大败而归。因此,建康城中的官员,对这孟昶特崇拜,嘿你看他,一说一个准儿,有见识!

这次刘裕回来了,大修建康城,积极招兵,令各部勤王,准备打恶仗,孟昶还是那句话:必败。

因为他几次都说中了,所以这次人们特信他,拿他当活神仙,日日吹捧,孟昶越发得意,便忘了自己吃几碗干饭了,觉着和别人说都没用,索性找到刘裕,直截了当告诉他:别打了,打则必败,还是跑吧。

诸葛长民等人让刘裕迁徙晋皇室,刘裕虽不满,但没生气,因为害怕就想跑,是人之常情么。可孟昶来劝刘裕逃走,刘裕可火儿了。

怎么呢?

原来,几个月前刘裕征南燕的时候,当时朝廷里大多数官员都不赞成,认为刘裕打不赢,唯独这孟昶赞成,在孟昶的支持下,刘裕才顺利发兵。可此时天师道大军压境,孟昶却一心要逃走,与征南燕时的表现大相径庭,因此刘裕才特火儿。

那刘裕火儿什么呢?

火儿的是,这孟昶,小人一个。

孟昶和刘毅是一伙儿的,当初二人商量好了,不让刘裕回朝廷,刘毅掌兵权,孟昶掌政权,后来刘裕太强势,这计划泡汤,为什么刘裕征南燕只有孟昶赞成?因为孟昶算准了,刘裕必败。你若败了,我夺你的权还不容易么?所以就他老哥儿一个赞成刘裕出兵。这刘裕不是不知,可不好说什么。那么今日天师道来了,本应万众一心的时刻,孟昶又死气白咧的非要逃跑不可,和上次赞成出兵南燕一样,其实都是在拆刘裕的台,只不过表现手法截然相反。

刘裕什么人?怎会连这个小九九都看不出?因此他那火儿腾就起来了。他瞅瞅孟昶,道:“今日晋朝,军镇压于外,强寇逼于内,人心不稳,若一迁徙,必然全国土崩瓦解,那时就凭这群败兵,能到江北吗?即便能到,又能支持几日?今日兵虽少,足可一战!若战胜敌军,则君臣无恙,若不能战胜,我当横尸朝堂,宁可以身殉国,不能苟活草间!我决心已下,你无复多言!”

孟昶和刘裕当初是一起起兵反桓玄的,那是兄弟伙啊,何时被刘裕如此顶撞?他面子挂不住,也火儿了,说好好好,你不听我话,一定要战,战则必败!与其到那时候再死,我不如现在就死!你杀了我吧!
刘裕冷笑一声:“嘿,想死啊?那好哇。你现在就领兵去迎战天师道,那岂非死得其所?去吧。”

孟昶气得几乎吐血,大丈夫可杀不可辱!他回到家中,写了个奏折:刘裕北伐南燕,大家都不同意,唯独我孟昶支持,致使天师道反贼乘虚作乱,社稷威逼,臣之罪也!引咎以谢天下!

写完,他一仰脖子,喝了毒药了。气性可真大,硬是服毒自尽。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编错了号,嘿。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刘穆之到建立刘宋时会有交代。


争霸年代(36)

卢循的天师道水师越来越近,京师戒严。晋安帝头脑过于大傻,不能统筹全局,由他弟弟琅琊王司马德文坐镇朝堂,刘裕坐镇石头城,令参军刘粹回扬州京口,将自己的儿子刘义隆也带走,那时刘义隆才四岁。

打仗前送走儿子,看来是做好了回不去的准备了。

刘裕巡查城防的时候,就发现老百姓纷纷往长江上看,他挺奇怪,往日里一说要打仗,老百姓挑起扁担就走,怎么今日不走了?还看热闹?有人告诉他,说将军勿怪,这都是将军威名导致。将军如果还在山东未回,老百姓早就跑了,只因为将军在此镇守,百姓方有恃无恐。

哦,刘裕挺高兴,看来我蛮成功嘛。

但刘裕还是担心,建康城中,军卒不多,卢循有十万之众,己方能战者,兵不满万,就是加上诸葛长民等刺史的外来军,也没天师道的兵多,这要是打起来,一定很惨烈,胜负难料啊。

他这个心事,让一个参军叫张劭的看出来了,张劭说将军,若敌军到了岸边,下船直攻入来,则彼方士气大盛,锐不可当,那时胜负难料,请将军不要在城外与之激战,而要据城自守。若敌人不过长江,隔岸对望,不发动猛攻,则其锐气一过,必为我所擒!

嗯,刘裕点点头,关键还是看敌军是否主动来战。

刘裕、张劭的这个担心,正是徐道覆的决心所在。

这徐道覆,可了不得,此人心机颇深,懂兵法,是个文化人儿,可比卢循强多了。他一看就看透了刘裕的软肋——兵少,惶恐。

徐道覆找到卢循,说老板,我打好主意了,咱们一到了建康城下,立时全员上岸,向城池发动猛攻!我军连番胜仗,锐不可当,士气高昂,刘裕手下都是些征伐山东回来的疲弱兵卒,不足为据,各刺史之军乃弱旅,更不在话下,只要我军拼死一战,刘裕必败!

这徐道覆好生厉害,他说的刚好就是刘裕怕的。卢循听了此话,瞅瞅徐道覆,我说姐夫,以前咱们和刘裕交过几次手,次次都败了,现在军中一听刘裕的名字,都害怕。你有什么本事让这些个徒众舍死忘生攻打建康呢?

徐道覆一听,那好办啊,咱学项羽破釜沉舟啊!一上岸,便将战船全部烧毁,绝了后路,你看他们是不是拼死攻城!

啊?卢循把脑袋一摇:算了吧。照你这法子,那咱们得死多少人啊?
徐道覆一听,真是怪道,打仗能不死人么?那你说该怎么打?

卢循说姐夫,你看,咱们还没等到建康呢,那孟昶就嗑药嗑死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咱军威壮猛啊,硬是把敌人吓得服毒了,对吧?由此看来,从大势着眼,建康城中当不战自溃也。咱们要是拼命挥军攻打,则刘裕必然死守城池,咱们若于城下扎营,以大军威慑之,那城中定然更乱,时日一久,我等必当乱中取胜也。

徐道覆一听险些吐血,气得他一转身走了。到外面叹口气,唉,我终为卢循所误!可惜我徐道覆满腹经纶,未遇英雄明主,否则,天下不足定也!

他气跑了。

刘裕领兵在城上就瞅着天师道水军,看其水军并未逼城,刘裕大喜,立刻令人在石头城外连筑三座堡垒,屯满兵士,不让天师道军接近城墙。

你看,如果用了徐道覆之计,这三座堡垒焉能建成?

卢循兵临城下,先是发兵攻打那三座堡垒其中的一座,晋军将领徐赤特接战,不敌,大败,晋军据堡固守,卢循见攻不下,撤军,转而掳掠周边郡县,谁知周边郡县百姓皆逃,卢循一无所获,又见建康难攻,怕己方粮草不济,加之锐气已过,便对徐道覆说:“我师老矣,不如回江西寻阳,西取荆州,再与建康分庭抗礼。”

徐道覆气得鼻子都歪了,这叫什么?十几万人攻到建康城下,连城边都没摸到,莫名其妙便走了,不是你优柔寡断,建康早取了,时至今日,有何话说?也只好走了。

二人率军离开建康,往南而去。

刘裕一看卢循不战而走,大喜,立刻派兵追击卢循,他自己则回到京口昔日北府兵大营,招募水军,演练兵马,准备来日与卢循决战。同时,派建威将军孙处、振武将军沈田子率军三千下海,于海路直达广东番禺,那里是天师道的老巢,先拔了它。

孙处等人十分不解,卢循等去了寻阳,我们理应追击,怎么先分兵去广东呢?

刘裕说我大军年底必破卢循,届时他便会回老窝,你等正好先于他一步占领番禺,让他无处藏身。

且说荆州首府江陵。

江陵这里,守卫者是刘裕的弟弟刘道规,他派手下司马王镇之率军北上支援建康,没想到这批人马走在路上,刚好遇到卢循军回来,被天师道将领苟林所破,败回江陵。刘道规一看王镇之败了,忙加固城防,等待天师道水军来。

此时江陵城中人心惶惶,刘道规下令打开城门,说各位百姓若信我,就不要走,若不信我,来去随便。城中百姓见刘道规坦诚,很受感动,结果竟没人走。

过了不久,曾经参与破桓振的那位鲁宗之也率军到了,刘道规大喜,留他守城。

又不久,又一个人到了,这人可不怎么样——桓谦。

桓谦,桓玄的堂弟,他不是投靠了后秦了么?怎么也来了?

这桓谦一直就有一本变天账,桓振死后,他投了后秦,后来谯纵在四川造反,他让姚兴支援谯纵,由此便作为后秦的使者,回到了湖北、四川一带,而且在谯纵眼皮子下面住了好些日子。听说卢循闹起来了,要打荆州,他乐了,赶紧屁颠屁颠感到江陵一带,招收旧部,也打算就着天师道这把火,把昔日桓氏的势力再烧起来。

刘道规见桓谦到了,心里想,天师道徒众十余万,势力广大,桓氏本是荆州士族,关系盘根错节,若这两股势力合起来,可就难对付,不如趁卢循大军未至,先破桓谦!

他领兵离开江陵,水陆并进,水军他亲自带领,陆军将领在后世可谓大大有名,便是那南朝宋的万里长城——檀道济。

檀道济,自幼父母双亡,流落京口,参加北府兵,后随刘裕战孙恩、平桓玄,颇有功勋,渐渐的,由一个不知名的军将,成长为一员大将,至此时,已成为独当一面的帅才。

檀道济率步兵先到,与桓谦大战一场,桓谦本不是领兵的人,如何能抵挡得住猛虎般的檀道济,大败,桓谦吓得一头钻进一条小船,企图由水路逃走,被刘道规俘获,当场斩首。接着,刘道规挥军又击退了附近的天师道徒众,掌得胜鼓回江陵,江陵民心大安。

刘道规这边灭了桓谦,守住了荆州,刘裕那边也不闲着,410年10月,刘裕率训练好的水军,以刘籓、刘敬宣等为将,南追卢循,那位与之争权的刘毅死活要一起去,被刘裕给拒绝了,让他留在建康处理地方事。想当初和我争功,如今又要一同立功,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刘裕这头儿刚一发兵,可坏了,那头儿徐道覆到了江陵。

徐道覆知道,建康没拿下来,那刘裕非报复不可,因此他急急赶赴江陵,想赶紧拿下此城,占领全荆州,再与刘裕对抗。

这压力,全在刘道规这儿了,他若守得住江陵,则与刘裕刚好来个两头打虎,若守不住,荆州一丢,往后就麻烦了。

刘道规并不慌张,他令全城士绅百姓集合,拿出一堆书信,说这是你们中的某些人以前写给桓谦的,不过不要紧,那时候桓谦势盛,大家与之通信求日后活命也可理解,只是希望以后别这么做了,与我一同守城吧。

说完,把这些个书信烧了。

诶哟这一下,全城都受了感动,特别是曾经写过书信的那些个士绅,说将军你如此信任我等,叫我等如何做人?行了,二话没有,徐道覆来,我等与将军守城,宁死不走!

江陵城士气大振,徐道覆还不知道呢,他领着三万天师道水军便到了江陵城下的水道口——豫章口,刚到这里,突然间埋伏好的晋军水师出现,同仇敌忾,一鼓而破徐道覆,斩首万余人,投水而死者不计其数,徐道覆乘一条小船拼死逃脱。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争霸年代(37)

410年11月,刘裕派去袭击卢循老巢的孙处等到了广东沿海,晋军水师自海上岸,而留守此处的天师道徒众浑然不觉,他们全都将注意力放在陆地上,而忽略了海路,孙处率军直扑番禺(今日广州),天师道大败,番禺被拿下,沈田子率军继续在广州以北的各郡县剿灭天师道残余。

此时刘裕水军已然到了湖北黄梅县龙感湖,即雷池,卢循得知后,忙组织人马往龙感湖进发,想在此阻截刘裕,他放出风声,说自己将顺流而下继续往南,不会在龙感湖与晋军纠缠,刘裕知他声东击西,遂命全军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12月,卢循与徐道覆再次合兵一处,率数万水军向刘裕发动攻击。史载天师道水军队形庞大,船只前后相连,竟看不见船只的头和尾。

天师道水军势大,晋军十分惊慌,刘裕仔细看了看对方的船只,一条计策油然而生。

天师道水军最大的优势,就是巨舰。

船大,势猛,人多,顺风而来,勇不可挡。

但天师道水军最大的弱点,也是巨舰。

船大,不灵,转向慢,一旦一艘船出事儿,往往其他船就被堵在河道中,进退不得。

看过动物世界的都知道,一头角马的个儿头远远大于一只鬣狗,但当鬣狗集群出动时,四面进攻,咬头咬腿咬肚子,再大的角马,也会成为口中餐。

刘裕,就打算采用这一招对付天师道的巨舰。

他分兵两路,一路水军,一路陆军,水军全都是艨艟小舰,速度快,打法灵活,数量多,一下水嗖嗖的,以狼群战术包围巨舰,四面攻打。

天师道水军突遇晋军小船,被纠缠住,便在河道中激战起来,一时间炮石纷飞、箭矢如雨,打着打着,突然晋军岸上的人马到了。这部分河道,十分狭窄,天师道水军与晋军水师刚好在这条狭窄河段打了起来,所以岸上的晋军很容易朝敌船发射武器,他们发射的是什么呢?不是投枪,不是礌石,而是火把、火箭。

天师道船只的目标太大,因此很容易被击中,一时间浓烟滚滚,火光冲天,船连船就烧将起来,晋朝水师趁机大肆掩杀,卢循等人大败,领残兵突出包围,逃回寻阳。刘裕领兵猛追,卢循忙在紧要处设置大量栅栏,以图阻截刘裕,为自己争取时间继续逃跑。

刘裕追至寻阳附近,见卢循所设栅栏,令全军拔除而行,时有大风,吹折刘裕手中旗杆,刘裕帅旗沉落水中,左右一看,尽皆骇然,谓之不祥之兆,请退兵,刘裕一笑,说往年我与天师道作战,每当要战胜他们的时候,我手中旗杆必断!今日亦然,贼必破矣!

可真能忽悠。

全军一听,士气大振,争先恐后拔除栅栏,奋勇前行,卢循尚来不及逃走,见晋军又至,无奈再战,他手下一群惊弓之鸟,一见刘裕胆都吓破,再战再败,被斩首万余人,投降无数,卢循带着数千人逃往广东番禺,徐道覆与之不合,路上老吵架,一生气,分兵去广东始兴。

刘裕见天师道主力已散,便派建威将军褚欲之为广州刺史,坐镇华南,又令刘籓等率军继续追击天师道残余,他自率军回建康。毕竟刘毅尚在,不敢离开京城太久。

411年2月,刘籓等攻占广东始兴,阵斩徐道覆。

其实徐道覆算是天师道将领中很有见识的,可惜投错了队伍。但他要不是与卢循有矛盾,擅自带兵离去,只怕也不会死得这么快,可见造反是要团结的,无论如何,分裂革命等于自掘坟墓。

再说卢循,屁颠屁颠跑回番禺,一看,啊?!被孙处占领了!

他可真急了,令天师道残兵四面包围番禺城,老窝没了那还了得,非夺回来不可!

就在他死命攻打番禺的同时,刚杀了徐道覆的刘籓上来了,与在广东各郡县作战的沈田子合兵一处,在卢循的背后下开了家伙,卢循只顾攻打番禺,未料背后遭袭,大败,他率败军疾走,刘籓、沈田子、孙处在后猛追,一路连败卢循三次,卢循败入交州(今两广的雷州半岛、钦州地区和越南北部),不久,在交州结交越南人与当地晋朝官员作战,被当地晋军用火船烧其战舰,步兵岸上射箭投石的战术彻底击败,手下几千残徒四散奔逃,战船焚烧殆尽,卢循绝望,横剑问妻妾道:“谁能与我同死?”

妻妾骇然,有的道:“雀鼠尚且贪生,实在不敢赴死。”有的道:“官府若要我死,我便死。”

卢循大怒,挥剑一通乱砍,将妻妾杀尽,自己投河自尽。

闹腾一时的天师道,失败了。

卢循等天师道领导人的脑袋一共七颗,装入匣中传至建康,满朝欢喜,上下对刘裕倍加称道,可就气坏了刘毅。

刘毅这些日子,也结交了好些个士族子弟。刘裕与士族子弟,没什么缘分。因为他是军旅出身,喜欢和当兵的来往,又崛起于贫下中农阶层,赌棍一个,所以对诗词歌赋一窍不通。在清谈盛行的东晋,不会清谈,不懂黄老,那是无论如何也与贵族子弟搭不上边的。而刘毅则不然,此人颇为博学,好吟诗作画,由此与王谢之辈十分融洽。

和士族拉上了关系,刘毅便逐渐恢复到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中,觉得自己的人脉、地位不比刘裕差,也就又开始向刘裕发起了挑战,常常喝糊涂酒,喝完了就自言自语:“我此生恨不遇刘、项,与之争霸中原!”

司马昭之心呐。

他的这些个举动,非但没逃过刘裕的眼睛,就连刘裕手下人的眼睛也没逃过去。

刘裕手下将军胡籓,一日趁人不备,问刘裕道:“刘公觉得卫将军(刘毅)能一直居您之下么?”

刘裕并未答言,良久,回道:“你看呢?”

胡籓道:“指挥百万大军,攻必取战必克,刘毅不如公也;而涉猎游戏、清谈歌咏,自诩雄豪,公不如刘毅;眼下满朝文武中,那些个白面书生皆聚拢在刘毅身边,我观此人终不会久居人下,不如寻机取之。”

刘裕心里一动,嘴上却道:“我与刘毅当初一起举事,灭桓玄兴晋室也有他的功劳,他虽有错,却非死罪,不可自相残杀。”

此时镇守江陵的刘道规患病,刘毅趁机求往荆州,明着代替刘道规,实则想脱离刘裕的势力范围,自立门户。刘裕明知其心,却准了。刘毅如飞鸟脱牢笼一般奔江陵而去。两个月后,刘道规病重身亡。他身为刘裕的弟弟,作战身先士卒,与民同甘苦,因病离开江陵时,府库全部上了封条,秋毫不动,他的贴身卫士中,有两人偷偷拿了两条凉席,竟被他以贪污治罪,斩于市曹,如此好官,千载难逢。

刘毅到了江陵,接替了刘道规的位置,满心欢喜,立刻自陈法规,割据一方,不受朝廷调度。不久,刘毅忽发重病,传信于建康,把朝廷中与之交好的士族子弟吓一跳。这帮子弟本来打算刘毅领兵镇于外,他们掌权镇于内,内外结合,逐步的,将权力一点点从刘裕手里挖出来,怎知这个镇于外的家伙突然病了,他要死了,这些个大计不是全泡汤了?因此这些个士族子弟忙上书朝廷,说刘毅急病,江陵无主,请其堂弟刘籓去江陵暂时接替,执掌荆州。

刘裕,乃是东晋第一人,什么上书不得经过他的手才能给皇上?

刘裕将这封上书展开一看,他冷笑连声,哦,你们这帮清谈之士原本将宝押在刘毅身上,现在看他病了,怕这个宝押空了,又想让他弟弟接替他,接茬割据荆州为你们撑腰,你们好在朝廷里慢慢算计我?嘿嘿,想得美啊。本来刘籓对我还算忠诚,但你们既然把宝押在他身上,说不得,此人我只好舍了。

公元412年9月,刘裕逼安帝下诏,说刘毅一党,图谋不轨,其党徒与刘籓,尽皆赐死。

终于动了杀机。

敢情刘裕早有杀刘毅之心,只是知道其与士族豪门多有来往,怕贸然动手,引起士族子弟的集体弹劾,对己不利,因此才任由刘毅折腾,之所以对他外迁荆州也不加阻止,就是为了让他早日彰显叛逆之心,好有借口彻底剿灭。如今刘毅不听调度,自成一家,朝中还有人怂恿其堂弟刘籓与之一同坐镇荆州,不是要谋反是什么?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

只可惜了刘籓。

此人对刘裕可谓忠心一片,灭南燕征卢循功劳不小,只因身为刘毅堂弟,竟无故受戮。

我知道你有功,也知道你无辜,但为了永绝后患,只有忍痛割爱。
刘裕,已经有了做帝王的感觉,历史已经将他推上了这个舞台,他将无畏、无耻、无奈地走下去,直到那最终的辉煌。

灭刘毅党徒后,刘裕大集诸军,令战船百艘为前锋,自督主力在后,风驰电掣发往江陵,去灭刘毅。先行官有两个,一个叫蒯(kuǎi)恩,官拜龙骧将军,一个叫王镇恶,官拜振武将军。

蒯恩,乃北府旧将,刘裕往年打孙恩的时候,见其雄壮,纳入队伍,此人勇猛好斗,颇有战功,斩徐道覆一仗,他便参与了,打仗非常玩命,还剩一只眼。

王镇恶是谁?

此人虽名气不大,他的祖父可是大大有名,乃是那前秦王猛。

此人五月初五降生,出生时为凶日,家人以为不祥,唯独王猛不以为然,说昔日孟尝君凶日诞生而兴盛齐国,我孙也是凶日生,必能光耀门户。随后,给他取名为“镇恶”,镇住恶日。

王镇恶十三岁,前秦亡,与家人流落荆州,他和他祖父一样,不善弓马,却十分喜欢兵书,且个性十分果断,后结识刘裕,颇被赏识,被纳入军中。

刘毅在江陵,病体稍好,尚不知刘籓已死,忽闻建康兵至,忙派人问道:“何路兵马?”

王镇恶、蒯恩答道:“我乃兖州刺史刘籓兵马,奉诏前来入卫江陵!”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字数:500265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09-05-05 03:34:00

更新时间:2020-02-18 21:37:21

评论数:512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