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金史》与岳飞相关战事的错谬失实记述与讹传,《宋史》《金史》成书过程

《金史》与岳飞相关战事的错谬失实记述与讹传,《宋史》《金史》成书过程

楼主:民族英雄岳飞  时间:2020-02-23 20:45:28
在《漫评南宋》贴中,“泪痕春雨”刻意用双重标准去评判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反复突出强调一方面,有选择地忽略、淡化另一方面。“泪痕春雨”故意有选择地选择史料、割裂史料,刻意选取并循环往复地突出强调对论证他的观点有利的史料(不管其是否真实可靠),忽略、无视、贬低、歪曲对论证他的观点不利的史料(不管其是否真实可靠),有时候甚至断章取义,故意挑选极端案例,然后脱离历史背景,歪曲夸大。而且“泪痕春雨”通过断章取义、选择性失明等方式引用的史料基本上都不注明出自那些史书,以此卖弄玄虚,企图瞒天过海,混淆是非。
文痞“泪痕春雨”把我们这些敢于指正他史实错误的网友拉黑了,请各位网友帮忙把本人有关岳飞的辟谣资料贴名和网址链接发到泪痕《漫评南宋》贴中错谬论述的下方(例如颖昌郾城大捷相关评论),以戳穿文痞“泪痕春雨”歪曲历史、贬低岳飞、美化拔高秦桧、赵构的无耻谬论!

在《漫评南宋》贴中,“泪痕春雨”多次反复拿所谓南宋十三处战功等问题来贬低岳飞,却无视秦桧篡改历史、抹杀岳飞战功以及评定战功时以太上皇赵构为首的南宋妥协求和派的强大势力作梗等影响,意在断章取义、哗众取宠。

辟谣科普资料:南宋朝廷1166年评定的所谓“中兴以来十三处战功”为何没有提及岳飞?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23841-1.shtml

在《漫评南宋》贴中,“泪痕春雨”故意挑选《金史 完颜昂传》《金史 宗秀传》中张冠李戴、草木皆兵的错谬记述来证明“名不见经传的金将都能击败岳飞”,这说明泪痕春雨要么不学无术,欺世盗名,要么故意断章取义,哗众取宠经常。

辟谣科普资料:《金史》与岳飞相关战事的错谬失实记述与讹传,《宋史》《金史》成书过程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43431-1.shtml

岳飞郾城大捷和颖昌大捷战绩战况考证
http://bbs.tianya.cn/post-no05-287896-1.shtml

1140年岳飞北伐直捣黄龙的可能,当时金国已内外交困,南宋国力军力已反超金国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741122-1.shtml

岳飞到底为什么会被冤杀?宋高宗赵构为什么要坚持屈膝求和?
http://bbs.tianya.cn/post-no05-286850-1.shtml

绍兴和议之后,宋金和平维持了多久?秦桧和赵构怎样给南宋“休养生息”?
http://bbs.tianya.cn/post-no05-286863-1.shtml

秦桧热衷议和、破坏抗金斗争、出卖南宋国家利益的动机何在?
——兼驳泪痕春雨为秦桧翻案的谬论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42770-1.shtml

南宋大贪污犯秦桧专权期间祸国殃民的罪行
http://bbs.tianya.cn/post-no05-183310-1.shtml

千古奇葩宋高宗赵构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754117-1.shtml

“泪痕春雨”装出一副“客观”论史的“世外高人”模样,实则夹杂私货,暗中掺杂个人主观好恶,按照他自己的“三观”标准,先入为主地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贴标签”定性归类,用双重标准进行评判分析。
在《漫评南宋,那段被神剧写滥的历史》贴中,岳飞、宗泽、李纲等举世公认的正面历史人物的形象被歪曲,他们坚持抗金、抗击外侮、主张北伐的英雄事迹遭到冷嘲热讽,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甚至连他们的功绩和战绩遭到断章取义的歪曲、贬低。例如,“泪痕春雨”多次宣称“在南宋军事改编完成前,收复建康,是岳飞最牛逼的大捷之一。而这场大捷,大约就是这样的。那就是,金军来了,岳飞率军转进了;金军撤走了,岳飞率军杀回建康城了。在这种背景下,岳飞俘虏了八个女真鬼子(当然了,还有大批伪军),于是就举行了盛大的献俘仪式。”
事实上,建议四年(1130年)岳飞率军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之战中,除了活捉女真兵八人外,还杀死金兵无数,斩获佩戴金银耳环的女真官兵首级175级,岳飞收复健康的整个战役历时半月,杀敌三千多人,俘女真千户一人。在岳飞所部刚刚独立成军不久,岳飞就能取得如此辉煌战绩,确实很不容易。
然而,“泪痕春雨”却掩盖“在收复健康的整个战役中,岳飞所部除了活捉女真兵八人外,还杀死金兵无数,斩获佩戴金银耳环的女真官兵首级175级,杀敌三千多人,俘女真千户一人”的史实,故意断章取义,从中截取“俘虏了八个女真鬼子”这段记载并多次反复宣传,删除了其他记载,片面地割裂史料,选择性失明,用双重标准评判岳飞的战绩,故意给观众造成一种错觉,就是“岳飞早期最牛逼的大捷的战果仅仅就是俘虏了八个女真鬼子”,岳飞也不过如此,金军实在太强大了!
在“泪痕春雨”帖中,绍兴七年(1137年)之后的岳飞甚至被歪曲成为权势欲望高涨、日益飞扬跋扈、不尊重皇帝的军阀形象。言下之意,就是认为岳飞该杀。
“泪痕春雨”刻意用双重标准评判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例如,在对对宋金战争的分析论述中,“泪痕春雨”片面地突出强调金军实力强大,片面夸大金军的实力,反复吹捧金军是“强大无比、无法彻底战胜的”,刻意淡化、回避金国军力由强到弱、盛极而衰的发展变化过程。虽然“泪痕春雨”勉强承认了宋金对峙期间南宋军力和国力的恢复发展,但是他仍然坚持相对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过分强调夸大地理空间因素的限制作用,忽略淡化绍兴十年(1140年)岳飞北伐前后宋金国力军力的变化和逆转,把地理空间因素夸大成宋金战争中的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在夸大、吹捧金军“强大,无法彻底战胜”的同时,刻意淡化、回避穷兵黩武的金国在1140年前后已陷入了兵老势衰、内外交困窘境的客观事实。
“泪痕春雨”用双重标准分析评判宋金战争形势,他甚至据此推出一个主要的根本结论:“即使南宋军力、国力逐渐强大了,宋军的军事优势也只能在两淮、两湖、秦岭等南北分界地区维持。如果宋军越过两淮、两湖、秦岭继续北上,与金军大举开战,只会不断消耗自己的军事、经济资源,却不会有什么结果。宋高宗赵构比岳飞更有战略眼光,赵构的看法是正确的,岳飞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换而言之,就是在“泪痕春雨”看来,岳飞坚持北伐是错误、不切实际的,宋高宗赵构、秦桧割地赔款、屈膝求和、偏安江南,却是“有战略眼光、正确、英明的”的选择。
历史上,绍兴十年(1140年)前后,在宋军实力显著增强,南宋形势日趋稳定好转,金军盛极而衰,金国内外交困的背景下,向来畏敌如虎的宋高宗赵构不愿承受北伐风险,加上对武将的猜忌防范日益严重,于是准备见好就收,决意屈膝求和,企图通过宋金议和实现偏安江南,同时避免北伐和武将功高震主的风险。与此同时,秦桧有金国主子作后台,与金人勾结往来,决意主张和议,且被金人多次点名为和谈最佳人选。只有大金国继续存在,并通过和议让南宋臣服于金国,秦桧才能得到金人支持,宋高宗也必须倚重秦桧,秦桧的权力地位才能巩固,才能长期当宰相,逐渐成为南宋最有权势的权奸,进而结党营私、残害忠良、迫害异己、贪污受贿、贪赃枉法、卖官鬻爵、肆意盘剥、巧取豪夺,以致权倾天下,富可敌国。
但在《漫评南宋,那段被神剧写滥的历史》贴中,苟且偷安、贪图享乐的宋高宗赵构却被描述成有战略眼光、英明果断、才能非凡的中兴圣主形象,赵构不断南逃、屈膝求和、偏安江南的做法被反复吹捧,被认为是“空间换时间”的高明策略。卖国求荣、残害忠良、迫害异己、结党营私、贪污受贿、巧取豪夺的巨奸秦桧也被美化成深明大义、识时务、顺应历史潮流、促成宋金和平大业的“杰出宰相”形象。
虽然“泪痕春雨”道貌岸然,故作高深状,摆出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但仍然没能掩盖他刻意标新立异、歪曲历史、卖弄玄虚、哗众取宠、欺世盗名的文痞面目。
楼主:民族英雄岳飞  时间:2020-02-23 20:45:28
@蕭逸萍 2017-04-03 19:13:23
優質好帖
不逆情以干俗,不為博取點擊率而亂翻案
很棒的文,很棒的樓主
-----------------------------
感谢兄才支持,欢迎转载!
楼主:民族英雄岳飞  时间:2020-02-23 20:45:28
@祖逖与刘琨 2017-03-30 13:37:37
此等好帖,居然鲜有人知!
-----------------------------
感谢兄才赏识,欢迎转发这篇科普资料
楼主:民族英雄岳飞  时间:2020-02-23 20:45:28
乾道二年(1166年),即宋高宗禅位当太上皇、宋孝宗即位之后的第四年,当时南宋刚刚经历隆兴二年(1164年)宋军符离集兵败,南宋朝廷中主和派重新得势,以太上皇赵构为首的南宋妥协求和派君臣给宋孝宗施加巨大的压力,逼迫宋孝宗与金人讲和。当时正是议和派得势之际,以太上皇赵构为首的南宋妥协求和派势力相当强大,自然对抗战派不利。在这个背景下,南宋朝廷评定了所谓的“中兴以来十三处战功”,并不客观严谨,主要是出于政治问题的考虑。
南宋朝廷所谓的“中兴以来十三处战功”之所以没有提及岳飞,一方面缘自宋高宗、秦桧等南宋妥协求和派君臣不遗余力地篡改历史、抹杀岳飞战功的努力,另一方面则是与宋孝宗一朝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同时也是由于以太上皇赵构为首的南宋妥协求和派的强大势力在作梗的缘故!http://bbs.tianya.cn/post-no05-423841-1.shtml
某些居心叵测之徒所宣称的“岳飞因惨胜而导致攻势无以为继,所以未能入选中兴十三次战功”的说法显然是在断章取义,显然是极其荒谬的!

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是岳家军和金国女真主力部队之间发生的大规模步骑混合战。这两战都是在绍兴十年闰六月后的七月发生,又是在平原地区进行,最有利于发挥女真骑兵驰突的长技,在这种形势下,岳家军能够以寡击众而取胜,就更为不易。颍昌大捷和郾城大捷,都是空前的胜利,其意义非凡。
在这两战中,岳家军统帅能够临危不乱,正确判断形势,及时采取因应措施。岳家军将士则身负国耻家仇,同仇敌忾,以忠义许国,故士气旺盛,即使面对敌众我寡的严峻形势,也奋不顾身地英勇杀敌。同时他们经受了历次战争的严峻考验和锻炼,加之平时的严格要求、训练有素,故岳家军将士战斗力强,个个英勇善战,堪称无不“以一当十”。
加之,岳飞重视骑兵建设,岳家军以过去历次战争(尤其是绍兴六年的两次北伐)中缴获的战马为基础,组建了一支强大的高素质骑兵部队,也就有了和女真骑兵争雄较长的资本。同时宋朝发达的经济技术条件,使岳家军配备的弓矢射程更远、穿透力更强。
所以,有了以上这些必要的条件,加上统帅的杰出军事才能,在敌众我寡的严峻形势下,岳家军将士还能够接连击败完颜宗弼(兀术)所率领的金国军队主力,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郾城之战中,岳飞针对金军作战特点,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使岳家军步兵和骑兵密切配合,扬长避短,破敌所长,击敌所短,故能克敌制胜。在战争一开始,岳飞就“遣发背嵬、游奕马军”出击,同金国引以为骄傲的女真骑兵进行周旋,运用巧妙的战术,来对付女真骑兵,“或角其前,或掎其侧,用能使敌人之强,不得逞志于我”,同时通过骑兵冲杀,来分割打乱金军阵势,让步兵殿后,以强弓劲弩御敌。
当女真人的重装骑兵(“铁浮图”)上阵以后, 岳飞当即让岳家军步兵出动,命令“将士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与贼手拽厮劈”,来对付装载厚重铠甲且以皮索相连、“堵墙而进”的女真重装骑兵“铁浮图”,破其精锐。
在颍昌之战中,岳飞正确判明金军必攻颍昌的企图,适时调整部署,及时增援颍昌驻军,为岳家军与金军主力展开决战作好了必要的准备。在战斗中,面对金军的阵势,岳云率领八百名背嵬骑士居中,正面猛冲金军大阵,而步兵也展开严整的队列分左右翼继进,以翼蔽马军,与敌军厮杀。
同时岳家军将士英勇执著,奋不顾身地坚持与强敌浴血奋战,既不畏缩,更不退缩。而在战斗的最关键时期,城中守军及时增援,合兵奋击,终以强劲勇锐之师,大破金军。

关于郾城之战,虽然详尽的捷奏已经散佚,但是宋高宗的一道奖谕诏书赞叹道:『敕岳飞:自羯胡入寇,今十五年,我师临阵,何啻百战。曾未闻远以孤军,当兹巨孽,抗犬羊并集之众,於平原旷野之中,如今日之用命者也。盖卿忠义贯於神明,威惠孚於士卒,暨尔在行之旅,咸怀克敌之心,陷阵摧坚,计不反顾,鏖鬬屡合,丑类败犇。念兹锋镝之交,重有伤夷之苦,俾尔至此,时予之辜。惟虏势之已穷,而吾军之方振,尚效功名之志,亟闻殄灭之期。裁想忠勤,弥深嘉叹,降关子钱二十万贯,犒赏战士。……』」
这道诏书证明南宋朝廷当时曾对郾城大捷作出绝高的评价。

然而,这十四处战功(算上藕塘一战)居然无一语涉及岳飞,此种做法,不仅令后代读史之人费解,而且早在南宋时期,即有人提出了异议。
南宋学者王应麟即曾说“岳飞郾城之捷,亦未及与,知当时指挥多不审矣”(转引自《续资治通鉴》)。王应麟此说应该本于“郾城斩贼将阿李朵孛蓳大获胜捷赐诏奖谕仍降关子钱犒赏战士”诏(参见《鄂国金佗稡编》卷4,或《新安文献志》卷2)。
即便兵家不无缘饰之词,战报有浮夸的地方,导致宋高宗君臣作出“错误判断”,然而当时被拘留在金国的宋使洪皓,却也在他的家书中透露了相同的信息:“顺昌之败,岳帅之来,此间震恐”(引自《鄱阳集》洪皓《使金上母书》)。洪皓的记事来自其在金国的耳闻目见,理应非虚,亦无夸大之理由。
其实,不论是小胜抑或大捷,岳飞北伐之战,已经显示了南宋强大的攻击力。观历代战争,自是要双方互有攻守,却又都有肘腋之忧难以为继,方有所谓和议。金人对于只会被动防守的宋朝,即使有顺昌之战,亦不会想到议和。只要金人安静防守边界,何愁宋人生事?然而,这一态势被岳飞所打破!岳家军凌厉的攻击,为宋金和议最终达成增添了重要砝码。只要略微具有战略眼光,便可知郾城诸战的重要性。

自宋金开战以来,宋军主要取得了和尚原、仙人关、顺昌、郾城和颍昌五次大捷,都击败了金国统帅完颜宗弼(兀术)亲自率领的金军主力。
秋冬季节,弓劲马肥,骑兵可以纵横驰骋于平原旷野地区,此时最有利于女真骑兵作战。但女真骑兵不耐暑热多雨天气,在夏天需要退到北方避暑。发生在公元1131年的和尚原之战和发生在公元1134年的仙人关之战都是山地战,吴玠率领的宋军可以凭借险峻的地形与金军对抗,金军主要是“以失地利而败”。然而,到了公元1140年(南宋绍兴十年,金国天眷三年)五月底至六月上旬,宋将刘锜充分利用暑热天气,在顺昌府(即颍州,今安徽阜阳),以逸待劳,以少击众,击败金军,取得顺昌大捷,遏制了金军的攻势,开创了宋军在平原地区大败金国女真骑兵部队的新纪录。
如果说,顺昌之战尚有女真人不耐暑热的天时,以及金军劳师动众、远道而来的不利因素,加之宋军可以倚仗城池固守等因素,那么公元1140年(绍兴十年)的岳家军大举北伐,则是在闰六月之后的七月发生,又是在平原旷野地区进行。
公元1140年(南宋绍兴十年,金国天眷三年)七月上旬和中旬,在最有利于金国女真骑兵发挥威力的天时和地利条件下,岳家军在兵力尚未集结完毕的情况下以寡击众,在平原旷野地区的进行的野战中获胜,先后在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中击败金军主力,随后集结兵力,乘胜进军至距离东京开封府仅四十里的朱仙镇。这标志着宋金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纵观北宋末年到公元1141年(南宋绍兴十一年)第二次宋金和议之前的宋金战争史,作为一个基本史实,其整体形势是宋军愈战愈强,而金军愈战愈弱。
在绍兴十年(1140年)金国败盟之后,宋军取得了空前的胜利,这标志着金强宋弱的形势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一点连向来畏敌如虎的宋高宗赵构也看得清清楚楚。如绍兴十一年(1141)初金兵再犯淮西时,宋高宗赵构就认为:『中外议论纷然,以敌逼江为忧,殊不知今日之势与建炎不同。建炎之间,我军皆退保江南。杜充书生,遣偏将轻与敌战,故敌得乘间猖撅。今韩世忠屯淮东,刘锜屯淮西,岳飞屯上流,张俊方自建康进兵,前渡江窥敌,则我兵皆乘其后。今虚镇江一路,以檄呼敌渡江,亦不敢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9)。

事实上,南宋之所以没有灭亡,主要是因为岳飞等抗金英雄的抵抗,金国之所以要与南宋议和,主要是因为宋金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岳飞北伐击败金军主力,使金人认识到武力难以灭宋,南宋有了与金国谈判的资本。
金国统帅完颜宗弼(兀术)过去轻视南宋的军力,认为用武力可以灭宋,所以他才“锐意败盟,举兵南征”。但南侵的结果却是,金军“败于顺昌,败于郾城,败于柘皋”,金军一败再败,使兀术看到金国在军事上已失去了优势,想用武力亡宋是不可能的了。金国主战派的锐气遭挫,于是,金国统帅完颜宗弼(兀术)就改变策略,重新提出要与南宋讲和,再开“始讲和,而南北无事矣”。很显然,如果金兵能在战场上取胜,那么向来轻视南宋的金国统治集团是不会与南宋讲和的。
宋金尽快地达成和议,既是苟且偷安、疑忌武将的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和卖国求荣的权奸秦桧的愿望,也是金国女真统治者的需要。

楼主:民族英雄岳飞  时间:2020-02-23 20:45:28
以下资料摘录自宋史泰斗王曾瑜《岳飞新传》第十四章《挺进中原》:

第八节 朱仙镇之战

金朝女真贵族在以岳家军为中坚的宋军,以及北方抗金义军的痛击下,锐气丧尽,军心涣散。都元帅完颜兀术(宗弼)仍企图在北方强行签军,却已难以再抓到兵夫,他哀叹说:“我起北方以来,未有如今日屡见挫衄!”①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的亲信、姓纥石烈的合扎(亲军)千夫长,还有张仔、杨进等金将,都密受岳飞的旗和榜,主动率部投诚,纥石烈千夫长更改用汉姓汉名高勇。②以勇悍著称的昭武大将军韩常,在顺昌战败后,曾被完颜兀术(宗弼)以柳条鞭挞九十。③ 此次颍昌之战,完颜兀术(宗弼)的女婿夏姓统军使、万夫长被杀,使他更不敢回军开封府。韩常屯军在颍昌府北的长葛县(今河南长葛市东北),派密使向岳飞请降。岳飞派贾兴回报,表示允许。

岳飞为大河南北频传的捷报所鼓舞,他对部属说:“今次杀金人,直到黄龙府,当与诸君痛饮!”④岳飞曾经忧虑各支大军不能协同,影响战局;如今则胜券在握,必欲光复旧物,犁庭扫穴,以大快人心。经过三日休整,岳家军开始向开封府进兵。七月十八日,驻临颍县的同提举一行事务张宪同徐庆、李山、傅选、寇成等诸统制,率领几个军的兵力,往东北方向进发。路上遭遇金人骑兵六千,张宪命众统制以马军冲锋,很快就击溃敌军,追杀十五宋里, “横尸满野”,缴获战马一百多匹。⑤王贵也自颍昌府发兵,五十四岁的牛皋率领左军,在进军路上打败敌军,战功卓著。⑥完颜兀术(宗弼)以十万大军,驻扎于开封府城西南四十五宋里的朱仙镇,希图再次负隅顽抗。不料岳家军前哨的五百背嵬铁骑抵达后,双方一次交锋,敌人即全军奔溃。⑦女真骑兵的士气全靠进攻维系,在迭受挫败之余,终于落到不堪一击的地步。完颜兀术(宗弼)最后只剩下一条路,放弃开封府,准备渡河北遁。⑧被拘留的宋使洪皓在家书中说:“顺昌之败,岳帅之来,此间震恐。”⑨宋高宗曾在给兵飞手诏中忧虑“恐至高秋马肥,不测豕突”,“至秋则彼必猖獗”。⑩

如今事实证明,岳家军已完全打破了以往的战争常规,正是在女真骑兵活跃的时节和地形,大败敌人。金朝女真贵族惶恐万状,而又一筹莫展。十二年前,岳飞被迫随杜充撤离旧京的情景,尚记忆犹新;如今用民众迎劳之壶浆,以洗涤耻辱的时刻终于来临。十三年前,宗泽“过河”的呐喊,尚萦绕岳飞耳际;如今用将士庆功之美酒,以慰藉英灵的时刻也终于来临。开封高大的城垣,宏丽的宫殿,纵横交错的街道,对岳家军说来,已是可望而可及。


①《金佗续编》卷14《忠愍谥议》,《会编》卷202汪若海札子。
②《金佗稡编》卷8《鄂王行实编年》原作“忔查千户高勇”,据《金史》卷44 《兵志》,“合扎者,言亲军也”.“忔查”和“合扎”为女真语之岐译,此千夫长必女真人无疑。据《金史》卷135《国语解》,《会编》卷3,女真姓“纥石 烈”或“那懒”的相应汉姓为“高”,今姑取其一。
③《会编》卷201,卷202。
④《金佗续编》卷14《忠愍谥议》。
⑤ 关于此战金军兵力,《金佗稡编》卷16 《临颍捷奏》作“约五千骑”,《金佗稡 编》卷8《鄂王行实编年》作“六千”,必有一误,今姑从后者。
⑥《宋史》卷368《牛皋传》。
⑦《会编》和《要录》不载朱仙镇之战,说颍昌战后,岳飞即停止进兵,准备班师。今存此战最早记录见于《金佗稡编》卷8《鄂王行实编年》。据《宋史》卷 368《牛皋传》,“飞命皋出师,战汴、许间”,即开封府与颖昌府之间,“功 最”。又《金佗续编》卷14岳霖等《赐谥谢表》:“鼓行将入于京都。”证明 《会编》和《要录》所载不确,《鄂王行实编年》所载应有所据,朱仙镇之战未必出自岳珂杜撰。
⑧《金佗稡编》卷8《鄂王行实编年》,又《金史》卷77《宗弼传》载岳飞“出兵”后,“宗弼遣孔彦舟下汴、郑两州”,此实为岳飞班师后之重占开封府,可与《鄂王行实编年》之说互相印证。
⑨ 洪皓《鄱阳集》拾遗《使金上母书》。
⑩《金佗稡编》卷2高宗手诏。
楼主:民族英雄岳飞  时间:2020-02-23 20:45:28

据宋史泰斗王曾瑜考证,岳飞在七月五日,即郾城之战前夕,上奏报告梁兴、董荣、赵俊、乔握坚等部的胜利,并指出:“臣契勘金贼近累败衄,其虏酋四太子等皆令老小渡河。 惟是贼众尚徘徊于京城南壁一带,近却发八千人过河北。此正是陛下中兴之机,乃金贼必亡之日,若不乘势殄灭,恐贻后患。伏望速降指挥,令诸路之兵火急并进,庶几早见成功。”⑨(《金佗稡编》卷12《乞乘机进兵札子》,《金佗续编》卷10《收复赵州获捷照 会杨沂中除淮北宣抚刘锜除宣抚判官》,宋廷回札日期为七月十六日。《金佗 稡编》卷2高宗手诏:“览卿七月五日及八日两奏。”前一奏即此奏。)
此奏一去十余日,并无一兵一卒进援的消息。待熬过郾城和颍昌两次苦战后,却盼到一道班师诏,时值七月十八日,即张宪进行临颍之战的当天。岳飞不愿,不忍,也不肯舍弃行将到手的胜果,他没有下令终止向开封府的进军,而是写了一封“言词激切”的奏章,反对“措置班师”,他说:“契勘金虏重兵尽聚东京,屡经败衄,锐气沮丧,内外震骇。闻之谍者,虏欲弃其辎重,疾走渡河。况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图之。”⑩(即《金佗稡编》卷12《乞止班师诏奏略》,此奏章原文已佚失,今仅存其概要。《金佗稡编》卷3高宗手诏:“得卿十八日奏.言措置班师,机会诚为可惜。卿忠义许国,言词激切,朕心不忘”宋高宗诏书中提及的岳飞十八日奏即是指此奏章。)

宋代最快速的马递是金字牌,用驿马接力传送,不得入递铺稍事停留,但是受到战争、道路条件、气候等多种不利因素制约,造成的纸面规定日行四、五百宋里的速度往往达不到。岳飞自鄂州或中原战场发往“行在”临安府的急递奏状,行程须十日以上;临安府行朝用金字牌传递诏令,一个来回,约需二十日左右。②鉴于如此长的往返时间,宋高宗在手诏中也曾说“朕不可以遥度”,“兵难遥度”等语③,但为了贯彻他的意图,有时又非“遥度”不可。宋廷命李若虚制止岳飞出师未成,宋高宗便又命令岳飞在攻占蔡州和淮宁府后,于闰六月底终止军事行动, “轻骑一来相见”。④(《金佗稡编》卷2高宗手诏)岳飞却继续提兵北上,长驱中原,使宋高宗和秦桧惶惶不可终日。
宋高宗对战争前途心存两怕,一怕全胜,二怕大败。如果全胜,则武将兵多、功高而权重,会威胁皇权。尽管岳飞再三真心诚意地表示,北伐成功后要解甲退隐,宋高宗总是疑神疑鬼。在他看来,岳飞绍兴七年自行解职,奏请建储等事,不是证明岳飞居心叵测吗?倘若大败,则宋高宗有可能成为阶下之囚,欲为临安布衣而不可得。绍兴元年以来宋军的多次胜利,也不可能根除宋高宗的恐敌顽症,他始终对金方的力量估计过高,对自己的力量估计过低。岳家军节节推进,宋高宗在深宫中反而惴惴不安,因此,他在手诏中再三叮咛岳飞,要避免与完颜兀术(宗弼)大军决战,“全军为上”,“占稳自固”,“必保万全”。⑤(《金佗稡编》卷2高宗手诏)
班师,一不至于大败,二不至于全胜,正中宋高宗下怀。于是,宋高宗在七月八日或稍后,即与郾城之战大致同时,发出了第一道班师诏。

大约在绍兴十年七月二十一日左右,岳家军大军前锋已进抵朱仙镇,而岳飞却在一天之内, 接连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递发的班师诏。这十二道诏旨全是措辞严峻、不容改变的急令:大军班师回鄂州,岳飞本人去“行在”临安府朝见皇帝。宋高宗发出这些班师诏的时间,大约是在七月十日左右,正是他得到七月二日克复西京河南府捷报之时,就急忙作出丧心病狂的决定。

关于十二道班师诏之说,最早见于《三朝北盟会编》卷207《岳侯传》,而《金佗稡 编》卷l至卷3,《金佗续编》卷l所保存的八十六份高宗手诏中,并无十二道班师诏。
但据《金佗续编》卷13《给还御札手诏省札》、《夷坚甲志》卷15《辛中丞》等史料文献记载,宋高宗给岳飞的手诏原有“数百章”,今已大部佚失。从岳飞七月十八日上奏的语气看,若无十二道班师诏发布最严格的命令,他是不会放弃垂成之功的。显而易见,十二道班师诏确实存在,但很可能已经佚失。
也即,宋高宗当年给岳飞的御札、手诏,仅仅在绍兴八年之前的就有两百多件。在岳飞遇害之后,岳飞家被抄,岳飞本人的奏章、战报、文稿大部分散失。宋高宗的御札、手诏不能随意丢弃,但也散失很多,仅存八十六件。







楼主:民族英雄岳飞  时间:2020-02-23 20:45:28
王曾瑜著《岳飞新传》(全文+描红)
https://tieba.baidu.com/p/2768247719

《千古罪人秦桧》(曾琼碧 著)
http://tieba.baidu.com/p/3362359971

《荒淫无道宋高宗》王曾瑜 著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897055.html
楼主:民族英雄岳飞  时间:2020-02-23 20:45:28
正本清源
楼主:民族英雄岳飞  时间:2020-02-23 20:45:28
科普贴
楼主:民族英雄岳飞  时间:2020-02-23 20:45:28
欢迎转载
楼主:民族英雄岳飞  时间:2020-02-23 20:45:28
正本清源
楼主:民族英雄岳飞  时间:2020-02-23 20:45:28

在《漫评南宋,那段被神剧写滥的历史》贴中,“泪痕春雨”刻意用双重标准去评判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反复突出强调一方面,有选择地忽略、淡化另一方面。“泪痕春雨”故意有选择地选择史料、割裂史料,刻意选取并循环往复地突出强调对论证他的观点有利的史料(不管其是否真实可靠),忽略、无视、贬低、歪曲对论证他的观点不利的史料(不管其是否真实可靠),有时候甚至断章取义,故意挑选极端案例,然后脱离历史背景,歪曲夸大。而且“泪痕春雨”通过断章取义、选择性失明等方式引用的史料基本上都不注明出自那些史书,以此卖弄玄虚,企图瞒天过海,混淆是非。

文痞“泪痕春雨”把我们这些敢于指正他史实错误的网友拉黑了,请各位网友帮忙把本人有关岳飞的辟谣资料贴名和网址链接发到泪痕《漫评南宋》贴中错谬论述的下方(例如颖昌大捷、郾城大捷相关评论),以戳穿文丑泪痕春雨利用《金史》的错谬记述及所谓南宋十三处战功等问题歪曲历史、贬低岳飞的无耻谬论!

在《漫评南宋》贴中,“泪痕春雨”多次反复拿所谓南宋十三处战功等问题来贬低岳飞,却无视秦桧篡改历史、抹杀岳飞战功以及评定战功时以太上皇赵构为首的南宋妥协求和派的强大势力作梗等影响,意在断章取义、哗众取宠。

辟谣科普资料:南宋朝廷1166年评定的所谓“中兴以来十三处战功”为何没有提及岳飞?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23841-1.shtml

在《漫评南宋》贴中,“泪痕春雨”故意挑选《金史 完颜昂传》《金史 宗秀传》中张冠李戴、草木皆兵的错谬记述来证明“名不见经传的金将都能击败岳飞”,这说明泪痕春雨要么不学无术,欺世盗名,要么故意断章取义,哗众取宠经常。

辟谣科普资料:《金史》与岳飞相关战事的错谬失实记述与讹传,《宋史》《金史》成书过程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43431-1.shtml

岳飞郾城大捷和颖昌大捷战绩战况考证
http://bbs.tianya.cn/post-no05-287896-1.shtml

1140年岳飞北伐直捣黄龙的可能,当时金国已内外交困,南宋国力军力已反超金国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741122-1.shtml

岳飞到底为什么会被冤杀?宋高宗赵构为什么要坚持屈膝求和?
http://bbs.tianya.cn/post-no05-286850-1.shtml

绍兴和议之后,宋金和平维持了多久?秦桧和赵构怎样给南宋“休养生息”?
http://bbs.tianya.cn/post-no05-286863-1.shtml

秦桧热衷议和、破坏抗金斗争、出卖南宋国家利益的动机何在?
——兼驳泪痕春雨为秦桧翻案的谬论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42770-1.shtml

南宋大贪污犯秦桧专权期间祸国殃民的罪行
http://bbs.tianya.cn/post-no05-183310-1.shtml

千古奇葩宋高宗赵构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754117-1.shtml

“泪痕春雨”装出一副“客观”论史的“世外高人”模样,实则夹杂私货,暗中掺杂个人主观好恶,按照他自己的“三观”标准,先入为主地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贴标签”定性归类,用双重标准进行评判分析。
在《漫评南宋,那段被神剧写滥的历史》贴中,岳飞、宗泽、李纲等举世公认的正面历史人物的形象被歪曲,他们坚持抗金、抗击外侮、主张北伐的英雄事迹遭到冷嘲热讽,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甚至连他们的功绩和战绩遭到断章取义的歪曲、贬低。例如,“泪痕春雨”多次宣称“在南宋军事改编完成前,收复建康,是岳飞最牛逼的大捷之一。而这场大捷,大约就是这样的。那就是,金军来了,岳飞率军转进了;金军撤走了,岳飞率军杀回建康城了。在这种背景下,岳飞俘虏了八个女真鬼子(当然了,还有大批伪军),于是就举行了盛大的献俘仪式。”
事实上,建议四年(1130年)岳飞率军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之战中,除了活捉女真兵八人外,还杀死金兵无数,斩获佩戴金银耳环的女真官兵首级175级,岳飞收复健康的整个战役历时半月,杀敌三千多人,俘女真千户一人。在岳飞所部刚刚独立成军不久,岳飞就能取得如此辉煌战绩,确实很不容易。
然而,“泪痕春雨”却掩盖“在收复健康的整个战役中,岳飞所部除了活捉女真兵八人外,还杀死金兵无数,斩获佩戴金银耳环的女真官兵首级175级,杀敌三千多人,俘女真千户一人”的史实,故意断章取义,从中截取“俘虏了八个女真鬼子”这段记载并多次反复宣传,删除了其他记载,片面地割裂史料,选择性失明,用双重标准评判岳飞的战绩,故意给观众造成一种错觉,就是“岳飞早期最牛逼的大捷的战果仅仅就是俘虏了八个女真鬼子”,岳飞也不过如此,金军实在太强大了!
在“泪痕春雨”帖中,绍兴七年(1137年)之后的岳飞甚至被歪曲成为权势欲望高涨、日益飞扬跋扈、不尊重皇帝的军阀形象。言下之意,就是认为岳飞该杀。
“泪痕春雨”刻意用双重标准评判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例如,在对对宋金战争的分析论述中,“泪痕春雨”片面地突出强调金军实力强大,片面夸大金军的实力,反复吹捧金军是“强大无比、无法彻底战胜的”,刻意淡化、回避金国军力由强到弱、盛极而衰的发展变化过程。虽然“泪痕春雨”勉强承认了宋金对峙期间南宋军力和国力的恢复发展,但是他仍然坚持相对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过分强调夸大地理空间因素的限制作用,忽略淡化绍兴十年(1140年)岳飞北伐前后宋金国力军力的变化和逆转,把地理空间因素夸大成宋金战争中的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在夸大、吹捧金军“强大,无法彻底战胜”的同时,刻意淡化、回避穷兵黩武的金国在1140年前后已陷入了兵老势衰、内外交困窘境的客观事实。
“泪痕春雨”用双重标准分析评判宋金战争形势,他甚至据此推出一个主要的根本结论:“即使南宋军力、国力逐渐强大了,宋军的军事优势也只能在两淮、两湖、秦岭等南北分界地区维持。如果宋军越过两淮、两湖、秦岭继续北上,与金军大举开战,只会不断消耗自己的军事、经济资源,却不会有什么结果。宋高宗赵构比岳飞更有战略眼光,赵构的看法是正确的,岳飞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换而言之,就是在“泪痕春雨”看来,岳飞坚持北伐是错误、不切实际的,宋高宗赵构、秦桧割地赔款、屈膝求和、偏安江南,却是“有战略眼光、正确、英明的”的选择。
历史上,绍兴十年(1140年)前后,在宋军实力显著增强,南宋形势日趋稳定好转,金军盛极而衰,金国内外交困的背景下,向来畏敌如虎的宋高宗赵构不愿承受北伐风险,加上对武将的猜忌防范日益严重,于是准备见好就收,决意屈膝求和,企图通过宋金议和实现偏安江南,同时避免北伐和武将功高震主的风险。与此同时,秦桧有金国主子作后台,与金人勾结往来,决意主张和议,且被金人多次点名为和谈最佳人选。只有大金国继续存在,并通过和议让南宋臣服于金国,秦桧才能得到金人支持,宋高宗也必须倚重秦桧,秦桧的权力地位才能巩固,才能长期当宰相,逐渐成为南宋最有权势的权奸,进而结党营私、残害忠良、迫害异己、贪污受贿、贪赃枉法、卖官鬻爵、肆意盘剥、巧取豪夺,以致权倾天下,富可敌国。
但在《漫评南宋,那段被神剧写滥的历史》贴中,苟且偷安、贪图享乐的宋高宗赵构却被描述成有战略眼光、英明果断、才能非凡的中兴圣主形象,赵构不断南逃、屈膝求和、偏安江南的做法被反复吹捧,被认为是“空间换时间”的高明策略。卖国求荣、残害忠良、迫害异己、结党营私、贪污受贿、巧取豪夺的巨奸秦桧也被美化成深明大义、识时务、顺应历史潮流、促成宋金和平大业的“杰出宰相”形象。
虽然“泪痕春雨”道貌岸然,故作高深状,摆出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但仍然没能掩盖他刻意标新立异、歪曲历史、卖弄玄虚、哗众取宠、欺世盗名的文痞面目。

楼主:民族英雄岳飞  时间:2020-02-23 20:45:28
正本清源
楼主:民族英雄岳飞  时间:2020-02-23 20:45:28
断定在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中,岳家军杀伤并重创金兵的主要是女真骑兵的关键点:

当时的金军“已如强弩之末”,金国统帅完颜宗弼(兀术)又“不达时变,贪而无亲,将自取毙”(《攻愧集》卷95,《签书枢密院事赠资政殿大学士节愍王公神道碑》)。由于北方人民的反抗斗争和金国女真统治集团的内部纷争,尤其是连年侵宋,耗费了金国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金国将士厌战,士气低落,军力日弱。

金军统帅完颜兀术(宗弼)的心腹、悍将韩常在夜饮时,对人坦白说:“今之南军,其勇锐乃昔之我军;今之我军,其怯懦乃昔之南军。”(《三朝北盟会编》卷178;《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3绍兴九年冬)

《三朝北盟会编》卷178《金虏节要》记载:『自粘罕死,穹庐内乱,太行啸聚蜂起。乌陵思谋每夜展转无寐,或披衣而坐,喟然而叹曰:「可惜官人备历艰阻,以取天下,而今为数小子坏之,我未知其死所矣!」(粘罕之家,呼粘罕为官人。思谋,粘罕家人也。数小子者,谓今虏主亶之辈也)。改官职,授宁远大将军,还沁南军节度使,知怀州。太行义士破怀州万善镇,思谋率兵保城,集父老谕之曰:「尔等各抚谕子弟,无得扇摇,南朝军来,吾开门纳王师。」其奸诈如此』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3记载:『绍兴九年冬)太行义士又攻怀州万善镇,破之。守臣乌陵葛思谋率军民城守。思谋自金国内乱,每夜披衣而坐,喟然而叹曰:「可惜官人备历艰险,以取天下,而今为数小子坏之,我未知其死所矣!」官人谓尼玛哈(粘罕)也。』

金 完颜阿骨打(汉名旻)于公元1114年誓师起兵,公元1115年建国号大金。在这之后,金国女真兵几乎每年都要打仗。到公元1140年宋金再次开战之时,总人数本来就不多的金国女真兵已经持续打了二十多年的仗。

战死沙场的金兵金将累积起来有很多,老死病死的金兵金将也不少,死于内讧的金国良将同样不在少数,而贪图享乐且骄惰厌战的金兵金将则更加多(注:这些“金兵金将”主要是女真本民族的,他们享有很多特权,也最善战,他们是金国军队的主力和中坚)。

据《金史》志25《兵志》记载:『(金国女真兵)驯致极盛,乃自患其宗族国人之多,积其猜疑,卒自戕贼,遂致强本刊落,醇风锲薄,将帅携离,兵士骄惰。』

而经过几十年的频繁战争消耗,曾经骁勇善战的女真兵所剩无几,而女真本民族的人口本来就比较少,于是金国女真统治者们不得不从契丹人、渤海人、奚人和汉人中征调大量兵员补充。

但是,由异族人拼凑而成的军队不仅战斗力比不上女真兵,而且对金国的忠诚度也没有保证,金国将领甚至还要带着女真兵去“押解”那些“剃头签军”上阵。更难以让金国女真人放心的则是,一旦金国军队作战失利,由深受女真人压迫而被强征入伍的那些异族人拼凑而成的“剃头签军”不仅有可能临阵脱逃,而且还有可能会临阵倒戈。

《金虏图经》记载金军“专尚骑”,骑兵是早期金国唯一的正规军,金军中的步兵基本都由被强征入伍汉人签军充当,汉人签军不是常备的正规军,其作用“惟运薪水,掘壕堑,张虚势,般粮草而已”。

同时,汉人签军在金军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地位,他们本来多是汉族平民百姓,被金国女真人强征入伍,平时饱受女真人的压迫奴役,在战时又被金兵驱使着上前线、当炮灰,是一群没有战斗力的乌合之众。

而且汉人签军普遍十分怨恨金人十分,作战不会很卖力,但一有机会,他们就想逃走或是投靠宋军。假如后面没有金兵金将的压阵,那些深受女真人压迫而被强制充当炮灰的汉人签军早就临阵脱逃或者是临阵倒戈了!

很显然,金军是不可能依靠那些汉人签军去当主力并冲锋陷阵的!

在与宋朝最有战斗力的抗金劲旅岳家军作战时,没有战斗力的乌合之众汉人签军显然更不可能充当金军的中坚力量的,在真正对阵交战时,那些深受女真人压迫而被强制充当炮灰的汉人签军的作用最多只能是虚张声势。

金军的中坚力量和作战的主力部队只能是作为金国唯一的正规军女真骑兵!

《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了南宋大将吴磷的一段话“磷与先兄束发从军,屡战西戎,不过一进却之间,胜负决矣。至金人则胜不追,败不乱,整军在后,更进迭却,坚忍持久,令酷而下必死,每战非累日不决,盖自昔用兵所未尝见。胜之之道,非屡与之角者,莫能尽知,然其要在用所长,去所短而已”。

关于金国女真骑兵作战坚韧耐战特点的类似描述还可见于《宋史》卷366《吴玠传》和《吴璘传》。

金国与西夏皆以骑兵为主,然而据曾长期与金国、西夏作战的宋将吴阶和吴磷的经验之谈,与西夏骑兵作战时在二进却之间即可定胜负,而金国女真骑兵则极富坚忍性,“至金人则胜不追,败不乱,整军在后,更进迭却,坚忍持久,令酷而下必死,每战非累日不决,盖自昔用兵所未尝见”“善乎往来冲突,更进迭却”,《三朝北盟会编》还记载“虏流有言曰:不能打一百余个回合,何以谓马军”。

事实上,在郾城之战中,参战的金兵仅作为先头部队的精锐骑兵就有一万五千多骑;而在颍昌之战中,参战的金国女真骑兵有三万多骑。显然,金军主要依靠他们来很岳家军作战。

假如岳家军没有在激战中给予作为金军的中坚力量的女真骑兵以重大杀伤,那么金军是不会败逃的!须知金军统帅完颜宗弼(兀术)原本想要倚仗人多势众取胜,进而利用岳家军兵力分散之机来一举摧毁岳家军的指挥中枢,金军统帅亲自出马带出的正是金军主力和王牌部队。

很显然,在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中,岳家军给予那些以女真骑兵为中坚和主要作战力量的金军以重大杀伤,从而击败了金国都元帅完颜宗弼(兀术)所率领的金军主力部队,迫使骁勇善战的女真兵败逃!

(增补资料:岳飞郾城大捷和颖昌大捷战绩战况考证
http://bbs.tianya.cn/post-no05-287896-1.shtml
推断岳家军颍昌之战杀金兵实为五千,至少有八条重要的依据
http://bbs.tianya.cn/post-no05-179239-1.shtml
金国的内忧外患与公元1140年岳飞北伐直捣黄龙的可能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755326-1.shtml)

---------------------------------
横冲节度使 时间:2016-09-09 00:09:47
岳飞之强就在于其绍兴十年的北伐时,同时玩出了下难度:1、远离后方基地、深入敌占华北。2,在最利于女真骑兵作战的大平原上 3,以数量劣势的步兵为主军,逞进攻态势主动攻击人数占优的以女真主力骑兵为主体的金军 4,最终把金军主力打出恐岳症,怎么恐?岳飞被迫奉诏回师,军队携大量平民在平原上缓慢撤退,金不敢追!!
这种难度,是整个有宋三百年任何其他宋将都玩不出的,连明末的李定国、郑成功都做不到
绍兴十年的北伐时,岳飞的军队能玩出的难度,是同时代任何宋军将帅都比不了的。
连明末的李定国、郑成功都做不到。
宋军西线统帅吴玠在和尚原大胜金军,是被金军深入,然后依托险要的地理优势防守反击才成的。王德杨沂中率宋军持长斧大破女真主力骑兵,虽胜得十分漂亮,但也依赖战场柘臬十分靠近宋区,属内线作战。
刘锜屠女真于顺昌,则也是依托城墙保护,伺机出战,且当时暑热给了女真耐力很大减分。虞允文采石之战也是让金军长驱到家里,以长江之险发挥水战长处的防守战。
岳飞呢?深入敌占区,在华北大平原上以劣势人数的步兵,以空前的进攻姿态摧残了金国最引以为傲的女真主力骑兵。
这对敌人精神优越感的摧残,是空前的,是无情的,造成的心理打击是全方位的。
岳飞确实在绍兴十年的北伐中,虐残了金军最核心的主力女真骑兵,导致岳飞被赵构强迫班师后,面对大平原上缓缓退军、携带大量难民的岳军,以骑兵为主力的金军竟连追击的胆都没有。金军这种空前的反常表现,只有岳飞能干得出来。
赵构强迫宋军各路退师后,金军又发动了反攻,但绝对不敢去找鄂州方向的岳飞,而是全军跑到东线的两淮,去打张俊等人的部队。
从被岳飞打得连连败退,到不敢追岳,再到反攻时避岳击张、击杨、击王,足可见金军心里对岳的恐惧程度。
但被岳虐残后的金军主力,已元气大伤,捏别的宋军也不容易了,随后在柘臬先被王、杨、张打败,之后趁张俊轻敌不备,打败了张俊.正在得意时,一听岳飞被赵构调来援救淮西,吓得立马仓皇渡淮。
--------行动说明一切,足证女真人害怕岳飞的程度。
也可见颖、郾大战后,女真实力削弱的地步。
楼主:民族英雄岳飞  时间:2020-02-23 20:45:28
正本清源
楼主:民族英雄岳飞  时间:2020-02-23 20:45:28
资料贴
楼主:民族英雄岳飞  时间:2020-02-23 20:45:28

据《金史》志25《兵志》记载:『(金国女真兵)驯致极盛,乃自患其宗族国人之多,积其猜疑,卒自戕贼,遂致强本刊落,醇风锲薄,将帅携离,兵士骄惰。』经过几十年的频繁征战消耗,战死沙场的金兵金将累积起来有很多,老死病死的金兵金将也不少,死于内讧的金国良将同样不在少数,而贪图享乐且骄惰厌战的金兵金将则更加多。曾经骁勇善战的女真兵所剩无几,而女真本民族的人口本来就比较少,于是金国女真统治者不得不从契丹人、渤海人、奚人和汉人中征调大量兵员补充。
然而,由异族人拼凑而成的军队不仅战斗力比不上女真兵,而且对金国的忠诚度也没有保证,金军将领甚至要带着女真兵去“押解”那些“剃头签军”上阵。更难以让金国女真人放心的则是,一旦金国军队作战失利,由深受女真人压迫而被强征入伍的那些异族人拼凑而成的“剃头签军”不仅有可能临阵脱逃,而且还有可能会临阵倒戈。
汉人签军在金军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地位,他们本来多是汉族平民百姓,被金国女真人强征入伍,平时饱受女真人的压迫奴役,在战时又被金兵驱使着上前线、当炮灰,是一群没有战斗力的乌合之众。汉人签军普遍十分怨恨金人十分,作战不会很卖力,但一有机会,他们就想逃走或是投靠宋军。假如后面没有金兵金将的压阵,那些深受女真人压迫而被强制充当炮灰的汉人签军早就临阵脱逃或者是临阵倒戈了。
很显然,金军是不可能依靠那些汉人签军去当主力并冲锋陷阵的。在与宋朝最有战斗力的抗金劲旅岳家军作战时,没有太多战斗力的汉人签军显然更不可能充当金军的中坚力量的,在真正对阵交战时,那些深受女真人压迫而被强制充当炮灰的汉人签军的作用多是虚张声势。
金军的中坚力量和作战主力只能是作为金国正规军的女真骑兵,金军战斗力和士气主要靠女真骑兵维系,一旦女真骑兵接连在野战中遭受重创,那些金军就会士气低落,人心涣散,汉人签军也会分崩离析。

绍兴十年(1140年)七月上旬和中旬,在最有利于金国女真骑兵发挥威力的天时地利条件下,岳家军以寡击众而取胜,先后在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中击败完颜兀术率领的金军主力,随后集结兵力,乘胜进军至距离东京开封府仅四十里的朱仙镇。

关于朱仙镇之战,学术界尚存有争议,但是否定其存在的说法牵强附会、并不充分。而表明朱仙镇之战存在的证据其实比较有力。
从总体上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三朝北盟会编》两书虽然肯定岳飞,但是两书之中关于岳飞的许多记述,却是残缺不全、错漏百出,这在相当程度上承受了秦桧专权期间大兴文字狱,大肆篡改官史、严禁私史的恶果。这两书关于绍兴十年岳飞北伐战事的某些描述颠倒错乱、残缺不全,其中关于绍兴十年岳飞北伐的记述更是漏掉了颖昌大捷之后的部分,当然不可能提到朱仙镇之战。
尽管如此,但是根据《金史》以及宋人记述中所间接透露的关键信息,仍然可以证明岳家军在颖昌大捷之后继续向北挺进并与金军对阵作战的真实性。
《鄂国金佗稡编》卷16《临颍捷奏》记载:『前军统制、同提举一行事务张宪申:“今月十八日,到临颍县东北,逢金贼马军约五千骑。分遣统制徐庆、李山、寇成、傅选等马军一布向前,入阵与贼战斗,其贼败走,追赶十五余里。杀死贼兵横尸满野,夺到器甲等无数,轻骑牵到马一百余匹,委是大获胜捷。”』岳家军重要将领张宪的这次大捷是在临颍东北取得的,即在开往东京开封府的路途中的遭遇战,而不是探得敌人来犯的临时出城应战。除岳家军前军外,其他四统制代表了二至四个军。岳家军这么一支相当雄厚的兵力,可能正是向开封进军的。
南宋大学问家朱熹(1130~1200年)比岳飞(1103~1142年)稍晚,《朱子语类》卷136记载了朱熹关于岳飞绍兴十年北伐的一段论述。朱熹指出:“绍兴初,岳军已向汴都,秦相从中制之。”此说间接证明了朱仙镇之战存在的可能。
《宋史》卷368《牛皋传》记载:“(绍兴十年)金人渝盟,飞命皋出师,战汴、许间,以功最,除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成德军承宣使。”“汴、许间”即开封和颍昌之间,也应理解为自颍昌向开封挺进时,牛皋的左军战功最大。因为据颍昌捷奏,直到绍兴十年七月十四日为止,牛皋的左军尚未赶到颍昌,并没有参加颍昌大战,故牛皋的战功显然应该是在向开封挺进的过程中立下的,也就间接表明朱仙镇之战有可能发生(朱仙镇即位于颍昌与开封之间)。
很显然,绍兴十年七月十四日后,岳家军大概从临颍和颍昌两地,分别“向汴都”(即东京汴梁,也即开封府)进军的。故岳家军杀到朱仙镇,击破金军,仍有很大的可能性。
还有一条很有力的证据,《金史》卷82《仆散浑坦传》记载:“天眷二年,与宋岳飞相据,浑坦领六十骑深入觇伺,至鄢陵”,这只是一场小遭遇战,但是金军将领仆散浑坦率领六十个金国骑兵绕到宋军后方侦察,来到了鄢陵,也就是到了宋军的后方。鄢陵位于颍昌东北,在东京开封府和朱仙镇之南,金军的侦察兵绕过宋金两军对阵的前线,来到位于朱仙镇以南的鄢陵刺探敌情,金军侦察兵到达朱仙镇之南的鄢陵已经被金人视为“深入”宋军腹地。这条史料足以证明岳家军已经越过颍昌和鄢陵,向北挺进到朱仙镇了,并与金军在那里对阵。这也就有力地印证了岳飞朱仙镇之战的存在。
而据岳珂《鄂王行实编年》记载,朱仙镇之战岳家军获胜后,金军曾一度撤出开封。这在《金史》记载中得到了间接印证。《金史》卷77《宗弼传》记载,在“宋岳飞、韩世忠分据河南州郡要害”之后,“宗弼遣孔彦舟下汴、郑两州”。金军统帅完颜兀术(宗弼)第一次占领东京汴梁(开封府),发生在岳飞北伐之前。而“宗弼遣孔彦舟下汴州”,也即金军再次占领东京汴梁(开封府),则发生在既在岳飞北伐之后,显然是金军撤出开封之后的重占。《金史》叙事往往扬胜讳败,然而《金史》卷77《宗弼传》的记载却又为岳珂此说提供了旁证。
以上分析足以印证绍兴十年七月中旬颍昌大捷后,岳飞所部乘胜进军至朱仙镇并与金军在那里交战。

朱仙镇之战的前提是,在此前的郾城之战、颖昌之战期间,金军接连遭受重创,在野战中被岳家军击败,金军士气低落,人心涣散。曾经不可一世的金军统帅完完颜宗弼(兀术)不肯认输,继续签军,也就是抓壮丁充军,但被强征入伍的签军大多数都是汉人,曾经都是大宋子民,得知宋军连连告捷、金军接连败退的消息,他们更加不愿意去做签军,给女真人当炮灰。气急败坏的完颜宗弼就拿昭武大将军韩常出气,你韩常好歹也是骁勇善战的猛将,如今屡次战败也太不给我台阶下了,完颜宗弼开始鞭打韩常,此时在金军阵营之中,不少人看到了完颜宗弼的残忍,更加深了对完颜宗弼的不满。同样也知道完颜宗弼这个靠山是快靠不住了,要赶快找个靠山才是!此时岳飞无疑便是他们唯一的靠山,如果投奔岳飞肯定有希望! 故此有部分金将便向岳飞投诚,如金军统制王镇、统领崔庆、将官李觊、崔虎、华旺、杨进、高勇等人接连向岳飞投诚,而被鞭打的韩常也对完颜宗弼十分不满,在颍昌大战之后,韩常的军队囤积在长葛县境内,曾经派出密使向岳飞投诚,岳飞一一接纳。
在郾城之战、颖昌之战之后,各路岳家军经过数日整顿,便大举进兵开封府,绍兴十年七月十八日,在临颖县的张宪带领岳家军诸位统制向北方发动攻击,途中轻松击溃六千金国骑兵,扫除了向开封府挺进的阻碍。同一时间王贵也从颍昌府发兵进军开封府,岳家军左军统制牛皋也随之发兵进军开封府,各路岳家军人马纷纷挺进东京开封府,金兵闻风丧胆。
当时的情况是,岳家军各路人马兵临朱仙镇,完颜宗弼指挥金军带着被强征入伍的那些的“剃头签军”号称十万,企图负隅顽抗,岳飞派遣骁将(这个骁将很可能是牛皋)以五百背嵬骑兵作为前锋,士气低落的金军看到了岳家军的骑兵背嵬军作为先锋冲了过来,没有太多抵抗,就败退而逃。这就流传出岳家军五百精锐大破十万金军,——注意是“大破之”,只是击溃士气低落的十万金军(大部分应该由“剃头签军”组成),而不是歼灭,具体杀伤多少,并没有明确记载,只是说明在接连战败之后金军士气低落,人心涣散,无法继续与岳家军抗衡。

认识岳飞需要考虑几点:
1、当时的女真骑兵在冷兵器时代的任何朝代都是一流的军队,而岳飞却在乱世中把汉族农民训练成了超一流的军队岳家军,本人认为岳家军在冷兵器时代的任何朝代都是超一流的,都是不可战胜的,岳飞是不可超越的。
2. 宋朝向来重文轻武,南宋小朝廷主张偏安东南,处处牵制阻挠岳飞北伐。
3. 岳飞所处的时代是外敌入侵、山河破碎、生灵涂炭、风雨飘摇的乱世,南宋的国力与汉唐时期无法相比,岳飞却能克服众多不利因素的制约,敢于多次发起北伐,并在最有利于金国女真骑兵发挥威力的天时和地利条件下,率领岳家军将士以寡击众,与女真骑兵硬碰硬地对决,先后在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中重创金军主力。
4、女真族是渔猎民族,多有擒杀虎豹熊狼的勇士,金军有杰出的统帅完颜兀术等
5. 当时是冷兵器时代,作为岳飞的敌人,女真骑兵实力雄厚,比汉唐时期的匈奴、突厥骑兵要强大得多,女真骑兵包括用于迂回包抄而后突击的轻骑兵“拐子马”,以及用于正面攻坚冲锋陷阵的重装骑兵“铁浮图”,轻骑兵“拐子马”的机动性极强,重装骑兵“铁浮图”的战斗力和防御力都极强,主要任务是正面攻坚,其扮演的角色宛如现代战争中的坦克。
郾城之战,是岳家军几千精骑加几千步兵对阵女真一万五千精骑,而且岳家军赢了。
先不说黑水靺鞨历来善战的武力传统造成的所谓“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光说这场大战的特点和规模。
这种几千骑加几千步兵对付女真一万五千精骑,进行硬碰硬的对阵厮杀,经过一个下午的惨烈大战后分出胜负,唐朝没有这个例子。
即便是汉朝,那时候一个汉兵由于技术优势,可以顶三到五个匈奴兵,而当时匈奴骑兵还没有马蹬,其战斗力与后世骑兵相比要差得多,而宋金之间没这么大的差别,女真骑兵在吃饱喝足的情况下,不比任何骑兵差。岳家军纯粹是铁的纪律造就的战力,才能搞定同样数量的女真骑兵(这里面还有岳飞出其不意以奇招破掉金方重铠“铁浮图”的原因,金兀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后来蒙古灭西夏的灵州之战,是蒙古万骑对西夏数千骑,西夏因数量不足被歼灭。蒙古灭金主力的三峰山之战,是蒙古拖雷三万骑加窝阔台的大军,对金国两万骑另加13万步兵,但拖了几个星期,把金兵断粮饿了三天、饿扁了以后才通过伏击战歼灭的。要么规模不够,要么时间太长,这都不及郾城之战骑兵主力短时间对阵决胜激烈。
明朝也就明那八次北征打到乌兰巴托、打下整个东北时还很风光,后来就不行了。第二次北征徐达的中路军打到乌兰巴托西,在万骑对万骑的较量中还被扩廓帖木儿(王保保)和贺宗哲的联军大败,死万余人,还是比不上岳飞。
所以我认为郾城之战是被低估了的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大规模骑兵对阵战役,从规模和短时间爆发的激烈程度两方面综合考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最激烈的骑兵对阵,这是汉、唐、明各战役所不及的。
当时金国女真兵作战的最大特点,在于“坚忍持久,令酷而下必死,每战非累日不决”每次必“更进迭却”,作“数十合之鏖战”。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的战斗必然是惨烈异常的,更何况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是岳家军和金国女真主力部队在平原旷野地区进行的大规模步骑混合战。并且这两战都是在绍兴十年闰六月后的七月发生,又是在平原地区进行,最有利于发挥女真骑兵驰突的长技,在这种形势下,岳家军能够以寡击众而取胜,进而迫使金军大败而逃,势必已经重创金军。岳家军能挡得住敌方精锐的攻击,并能击败金国女真主力部队,进而缴获包括战马、金、鼓、旗、枪、器甲在内的众多武器装备,这显然已经对女真骑兵造成了重大杀伤。
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是岳家军和金国女真主力部队之间发生的大规模步骑混合战。这两战都是在绍兴十年闰六月后的七月发生,又是在平原地区进行,最有利于发挥女真骑兵驰突的长技,在这种形势下,岳家军能够以寡击众而取胜,就更为不易。颍昌大捷和郾城大捷,都是空前的胜利,其意义非凡。
在这两战中,岳家军统帅能够临危不乱,正确判断形势,及时采取因应措施。岳家军将士则身负国耻家仇,同仇敌忾,以忠义许国,故士气旺盛,即使面对敌众我寡的严峻形势,也奋不顾身地英勇杀敌。同时他们经受了历次战争的严峻考验和锻炼,加之平时的严格要求、训练有素,故岳家军将士战斗力强,个个英勇善战,堪称无不“以一当十”。
加之,岳飞重视骑兵建设,岳家军以过去历次战争(尤其是绍兴六年的两次北伐)中缴获的战马为基础,组建了一支强大的高素质骑兵部队,也就有了和女真骑兵争雄较长的资本。同时宋朝发达的经济技术条件,使岳家军配备的弓矢射程更远、穿透力更强。
所以,有了以上这些必要的条件,加上统帅的杰出军事才能,在敌众我寡的严峻形势下,岳家军将士还能够接连击败完颜宗弼(兀术)所率领的金国军队主力,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郾城之战中,岳飞针对金军作战特点,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使岳家军步兵和骑兵密切配合,扬长避短,破敌所长,击敌所短,故能克敌制胜。在战争一开始,岳飞就“遣发背嵬、游奕马军”出击,同金国引以为骄傲的女真骑兵进行周旋,运用巧妙的战术,来对付女真骑兵,“或角其前,或掎其侧,用能使敌人之强,不得逞志于我”,同时通过骑兵冲杀,来分割打乱金军阵势,让步兵殿后,以强弓劲弩御敌。
当女真人的重装骑兵(“铁浮图”)上阵以后, 岳飞当即让岳家军步兵出动,命令“将士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与贼手拽厮劈”,来对付装载厚重铠甲且以皮索相连、“堵墙而进”的女真重装骑兵“铁浮图”,破其精锐。
在颍昌之战中,岳飞正确判明金军必攻颍昌的企图,适时调整部署,及时增援颍昌驻军,为岳家军与金军主力展开决战作好了必要的准备。在战斗中,面对金军的阵势,岳云率领八百名背嵬骑士居中,正面猛冲金军大阵,而步兵也展开严整的队列分左右翼继进,以翼蔽马军,与敌军厮杀。
同时岳家军将士英勇执著,奋不顾身地坚持与强敌浴血奋战,既不畏缩,更不退缩。而在战斗的最关键时期,城中守军及时增援,合兵奋击,终以强劲勇锐之师,大破金军。

总体上看,自南宋建炎四年(1130)以来,直到岳飞遇害之前的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之间的军事力量对比在逐步朝着有利于南宋的方向转变。宋军由弱变强,金军由盛转衰。
自宋金开战以来,宋军主要取得了和尚原、仙人关、顺昌、郾城和颍昌五次大捷,都击败了金国统帅完颜宗弼(兀术)亲自率领的金军主力。
秋冬季节,弓劲马肥,骑兵可以纵横驰骋于平原旷野地区,此时最有利于女真骑兵作战。但女真骑兵不耐暑热多雨天气,在夏天需要退到北方避暑。发生在公元1131年的和尚原之战和发生在公元1134年的仙人关之战都是山地战,吴玠率领的宋军可以凭借险峻的地形与金军对抗,金军主要是“以失地利而败”。然而,到了公元1140年(南宋绍兴十年,金国天眷三年)五月底至六月上旬,宋将刘锜充分利用暑热天气,在顺昌府(即颍州,今安徽阜阳),以逸待劳,以少击众,击败金军,取得顺昌大捷,遏制了金军的攻势,开创了宋军在平原地区大败金国女真骑兵部队的新纪录。
如果说,顺昌之战尚有女真人不耐暑热的天时,以及金军劳师动众、远道而来的不利因素,加之宋军可以倚仗城池固守等因素,那么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则是岳家军和金国女真主力部队之间发生的大规模步骑混合战,这两战都是在绍兴十年闰六月后的七月发生,又是在平原地区进行,最有利于发挥女真骑兵驰突的长技,在这种形势下,岳家军能够以寡击众而取胜,就更为不易。颍昌大捷和郾城大捷,都是空前的胜利,其意义非凡。
公元1140年(南宋绍兴十年,金国天眷三年)七月上旬和中旬,在最有利于金国女真骑兵发挥威力的天时地利条件下,岳家军在兵力尚未集结完毕的情况下以寡击众,在平原旷野地区进行的野战中获胜,先后在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中击败金军主力,随后集结兵力,乘胜进军至距离东京开封府仅四十里的朱仙镇。这标志着宋金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纵观北宋末年到公元1141年(南宋绍兴十一年)第二次宋金和议之前的宋金战争史,作为一个基本史实,其整体形势是宋军愈战愈强,而金军愈战愈弱。
在绍兴十年(1140年)金国败盟之后,宋军取得了空前的胜利,这标志着金强宋弱的形势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一点连向来畏敌如虎的宋高宗赵构也看得清清楚楚。如绍兴十一年(1141)初金兵再犯淮西时,宋高宗赵构就认为:『中外议论纷然,以敌逼江为忧,殊不知今日之势与建炎不同。建炎之间,我军皆退保江南。杜充书生,遣偏将轻与敌战,故敌得乘间猖撅。今韩世忠屯淮东,刘锜屯淮西,岳飞屯上流,张俊方自建康进兵,前渡江窥敌,则我兵皆乘其后。今虚镇江一路,以檄呼敌渡江,亦不敢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9)。
南宋之所以没有灭亡,主要是因为岳飞等抗金英雄的抵抗,金国之所以要与南宋议和,主要是因为宋金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岳飞北伐接连在野战中击败金军主力,使金人认识到武力难以灭宋,南宋有了与金国谈判的资本。
金国统帅完颜宗弼(兀术)过去轻视南宋的军力,认为用武力可以灭宋,所以他才“锐意败盟,举兵南征”。但南侵的结果却是,金军“败于顺昌,败于郾城,败于柘皋”,金军一败再败,使兀术看到金国在军事上已失去了优势,想用武力亡宋是不可能的了。金国主战派的锐气遭挫,于是,金国统帅完颜宗弼(兀术)就改变策略,重新提出要与南宋讲和,再开“始讲和,而南北无事矣”。很显然,如果金兵能在战场上取胜,那么向来轻视南宋的金国统治集团是不会与南宋讲和的。
由此可见,宋金尽快地达成和议,既是苟且偷安、疑忌武将的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和卖国求荣的权奸秦桧的愿望,也是金国女真统治者的需要。

公元1140年(南宋绍兴十年,金国天眷三年)前后,由于北方人民的反抗斗争以及金国女真统治集团的内讧,加上连年侵宋,金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金军将士厌战,士气低落,军力日弱。
而在侵宋战争中,金军又接连被宋军击败,金国统治区内的各地汉人纷纷起兵反抗女真人的压迫,加之来自北方蒙古的威胁,使兵老气衰的金国无力继续打下去。
在经历了公元1140年和公元1141年几次大战的挫败之后,作为向来骄横的金国好战分子,把持金国军政大权的金国都元帅完颜兀术(宗弼)也不得不承认南宋『近年军势雄锐,有心争战』(《三朝北盟会编》卷215《征蒙记》)。
完颜兀术(宗弼)的心腹、悍将韩常对人坦白说:『今之南军,其勇锐乃昔之我军;今之我军,其怯懦乃昔之南军』(《三朝北盟会编》卷178;《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3绍兴九年冬)。
金国主战派的锐气遭挫,于是,金国统帅完颜宗弼(兀术)就改变策略,重新提出要与南宋讲和,再开“始讲和,而南北无事矣”。很显然,如果金兵能在战场上取胜,那么向来轻视南宋的金国统治集团是不会与南宋讲和的。由此可见,宋金尽快地达成和议,既是苟且偷安、疑忌武将的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和卖国求荣的权奸秦桧的愿望,也是金国女真统治者的需要。
意识到宋金双方战略态势已经发生逆转之后,兀术采取的策略是,一边虚声恫吓,一边放出允许和谈的信息。
绍兴十年(1140年)秋,完颜兀术(宗弼)正式写信给秦桧说:『尔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且杀吾婿,不可以不报。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
金国统帅完颜兀术(宗弼)提出了以杀岳飞作为和议的条件,秦桧自然是惟命是从。然而,事情的关键则在于宋高宗赵构本人对此讲和条件持何种态度。
在南宋初年,具备光复失地的决心和能力的宋军统帅,惟有岳飞一人。所以,岳飞的存在对金国具有很大的潜在威胁,金国当权者必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安。
当时执掌金国军政大权的金国都元帅完颜兀术(宗弼)提出了以杀害岳飞作为宋金议和的条件,这是由于金人深知,岳飞能征善战、威名远播、功高望重,并且还是进攻型的将帅,不仅向来抗金意志坚定,而且还具备光复失地能力。岳飞即使被南宋朝廷罢官免职,也犹如『猛虎在山』,『飞虽不掌兵,亦足以强国』。这对于兵老气衰的金国来说,仍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威胁。
兀术的密信,就像给秦桧下了一道不可违抗的圣旨,秦桧当然会千方百计地去执行。而宋高宗为了向金国表示求和的诚意,也决意要杀害岳飞。


绍兴十年(1140年)七月,在最有利于金国女真骑兵发挥威力的天时地利条件下,岳家军与金军主力在平原旷野地区进行硬碰硬的主力对决,岳家军在野战中获胜,先后在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中击败金军主力,随后集结兵力,乘胜进军至距离东京开封府仅四十里的朱仙镇。这标志着宋金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金军真正领教了岳家军的威力,金军之中从此流传着一句关于岳飞的著名评语:『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上述记载可见于《金佗续编》卷30 王自中所撰《郢州忠烈行祠记》,《金佗稡编》卷9《遗事》

绍兴十一年除夕(1142年1月27日),岳飞遇害。绍兴十二年正月(1142年2月),南宋使臣带着南宋朝廷的正式照函从临安(今浙江杭州)出发去金国都城上京(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城南),将宋高宗赵构、秦桧与兀术商定的议和条件以国书形式传达给了金熙宗,同时把岳飞遇害的消息告知执掌金国军政大权的完颜宗弼(兀术)。
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金熙宗派出的册封使到达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正式册封赵构为南宋皇帝。
绍兴十二年夏四月丁卯(1142年5月1日),金国履行议和条件,派盖天大王完颜塞里(宗贤)护送赵构生母韦氏及宋徽宗的棺木回归南宋。
绍兴十二年八月,宋高宗生母韦太后和金国使臣刘祹一行到达临安。宋高宗为表演自己的“圣孝”,大事张罗一出“皇太后回銮”的闹剧。不料金国使者刘祹竟向南宋官员发问:『岳飞以何罪而死?』 接伴的南宋官员无言以对,含含糊糊地回答:『意欲谋叛,为部将所告,以此抵诛。』刘祹嘲讽道:『江南忠臣善用兵者,止有岳飞,所至纪律甚严,秋毫无所犯。「所谓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为我擒」。如飞者,无亦江南之范增乎?!』残害忠良、媚敌求和者到底还是受到了毫不客气的奚落。
——上述记载可见于南宋赵葵所著《行营杂录》、南宋叶寘所著《坦斋笔衡》

岳飞遇害二十年后,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发起侵宋战争,金军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岳飞不死,大金灭矣!”
——上述记载可见于《浪语集》卷22《与汪参政明远论岳侯恩数》,
《浪语集》卷22《与汪参政明远论岳侯恩数》原文:『逆亮南寇,胡人自为「岳飞不死,大金灭矣」之语』。薛季宣(1134~1173年),南宋学者,永嘉学派创始人,早年随伯父薛弼宦游四方,喜从父老问岳飞、韩世忠兵间事,著有《浪语集》、《古文周易》、《书古文训》、《春秋经解》、《论语直解》。

岳飞遇害六十多年之后,金国皇帝在诏书中则直接承认了岳飞战功卓著、威名远播。金国泰和六年(南宋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金章宗在招诱南宋大将吴曦叛变的诏书中写到:『且卿自视翼赞之功孰与岳飞?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一旦见忌,遂被参夷之诛,可不畏哉!』
——上述记载可见于《金史》卷98《完颜纲传》

楼主:民族英雄岳飞  时间:2020-02-23 20:45:28
正本清源
楼主:民族英雄岳飞  时间:2020-02-23 20:45:28
资料贴
楼主:民族英雄岳飞  时间:2020-02-23 20:45:28
资料

楼主:民族英雄岳飞

字数:82464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7-01-19 07:00:00

更新时间:2020-02-23 20:45:28

评论数:5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